秦汉史专题

2024-04-16

秦汉史专题(共8篇)

篇1:秦汉史专题

《秦的统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秦灭六国的大致过程及其意义;(2)秦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3)秦朝的疆域(四至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以及本课对秦统一过程及秦始皇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的讲解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历史人物、事件的方法,使同学们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2)通过思考和分析“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辨证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课下学生阅读相关课外书籍以及观看相关历史视频,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多种途径,正确理解和处理历史信息。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自学及老师讲解,使学生认识到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秦始皇统一六国,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对中国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的残暴统治也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埋下了秦朝短命的祸根。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热情,为祖国的发展、繁荣努力奋斗,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秦灭六国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以及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的历史意义。

(二)难点: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的理解;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与建立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关系。

三、教具:计算机、自制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师生互动探讨等开放式教法。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商鞅变法》的历史视频,使学生形象的认识到在兼并战争不断的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使奴隶制被废除,封建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了,逐步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因此,七国中秦国最有实力统一六国。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秦的统一》的学习。

(一)秦灭六国

秦灭六国(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的向学生展示:从公元前230年兼并韩国开始,到公元前221年兼并齐国,十年间,六国先后灭于秦,在公元前221年,秦完成了统一,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提问: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的历史意义?先由学生分组讨论,之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方法。)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什么是“中央集权”?“秦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在学生回答后,老师用课件展示出秦中央集权制度中中央的重要官职及分工,地方主要官职。)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秦中央政府的最高官员,他们都由皇帝任命,构成对全国发号施令的总枢纽。在地方,秦朝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使西周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 取代,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这是中国地方政区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被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秦始皇通过这一套专制集权制度,把全国一切大权控制到了皇帝手中,它一方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2、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战国时期六国的货币、文字图以及秦统一六国货币图、文字图,让学生讨论回答:使用圆形方孔钱的优点,从而得出统一货币、文字的优点。向学生展示度量衡图片。)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巩固,加强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焚书坑儒

播放焚书坑儒的历史影像,让学生讨论焚书坑儒带来的影响。教师归纳总结: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通过这种做法来反对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和反对以古讽今,但他却采取极其残暴野蛮的手段维护他那至高无上的权威。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三)修建长城和开发边疆 1.秦长城的修建

秦把原来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再向东西延伸,使其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1万多里,用以抵御匈奴的进攻。这座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它显示着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用课件展示秦长城的起止点,让学生形象记忆。)2.越族地区的开发

重点介绍灵渠(用课件展示相关图片)。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至今还能灌溉四万多亩田地。

(四)秦的疆域

秦完成统一,秦的疆域也由一个方圆百里的诸侯国,发展为统治千里的大帝国,我们来看一下秦的疆域,找找它的南北四至。(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秦朝疆域图,标清疆界的四至点。)

小结:

秦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最后提供大家一段易于记忆本课知识的语言:

公元前二二一,秦王嬴政大统一;

定都咸阳称皇帝,建立中央集权制。

中央丞相和太尉,御史大夫辅皇帝;

地方推行郡县制,三十六郡始设置。

统一货币度量衡,小篆成为规范字。

北拒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至辽东,万里长城称奇迹,秦朝疆域广又大,东到东海西陇西,北从长城到南海,疆域四至勿忘记。

篇2:秦汉史专题

出于对中国历史的爱好,在今年暑假我读了钱穆的《秦汉史》此书不但又加强了我对秦汉历史的熟悉也加深了我对秦汉历史人物的认识,同时给了我很多人生的启示。

本书是一部未完编之断代史,上起春秋末年,下至王莽新政。全书共分七章,首尾两章论秦及王莽,其余章节均论西汉,故西汉乃是全书论述的重点。钱穆以写通史著称于世,“秉其一贯高屋建瓴、融会贯通的史学要旨,深入浅出地梳理了秦汉两代的政治、经济、学术和文化,指呈了中国历史上这一辉煌时期的精要所在。”

在第一章《秦人一统之局》中,钱穆首先论述了春秋以下政治社会学术的剧变,认为“然此一时代潮流中剧变之尤堪注目者,则厥为社会学术之勃兴。” 而秦由于辟居西土,文化程度远逊于东方诸国,因此秦兴国之措施政策,都依赖东方士人。而由于文化之西渐,商鞅及吕不韦、韩非等人相继入秦,三晋之士造就秦的崛起。商鞅变法的意义在于破除封建贵族制度的种种束缚,而趋于新军国的建设。钱穆以文化人定位吕不韦,认为吕不韦在秦的努力是想将东方学术思想之全部移殖西土,而不是像商鞅范雎等人只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且以史料论证吕不韦非秦始皇之父。

秦始皇的政治措施:内废公族,外灭人国,造成封建制的崩坏亦县制的推行,郡县制决不始于秦人统一之后,而在晋襄公之时。寝兵政策的实施,新首都的建设,驰道的修筑,制度文化风俗的统一,边境的开拓与防御,奠定了秦的一统之局。

秦文化:三晋务实际尚功利,齐鲁尚文化重历史,而及秦统一后,天下学人聚集,相互间的矛盾冲突便越来越明显。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禁止以古非今而不是以焚书为首要,焚书最要者在于六国之史记,“以其多讽刺及秦,且多涉及现实政治也。” 秦廷坑儒在于使天下人引之为鉴不敢再訞言诽上。焚书坑儒在文化上讲,是三晋文化和齐鲁文化的冲突。而秦代的著述也并非一无所成,钱穆认为《大学》《中庸》两篇成书于秦人之手,并且是齐鲁诸儒媚秦者所作。书同文,字体由大篆至小篆至隶书,更利于文化传播。

对于秦的覆亡,钱穆认为在于未一视战败国而休养之,以奴隶视之,故秦前后仅十五年而亡。项羽推义帝而臣之,天下仍要乱,一统之局已经不可逆转,戍卒一呼,山东响应,是古代封建政体的反动。

而秦的影响甚广,至南粤、滇、朝鲜、辰韩、澶洲、河套,均受秦一统之政治文化的影响。在秦时,民族向外发展,并不专由于政治的推动与侵夺,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如下各章,钱穆依次阐述汉初之治,西汉之全盛及中衰,昭宣以后之儒术,西汉的政治体制。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缘于户口锐减,经济困难。文景时代,民间经济复苏,商人兴起而奢风盛行,农民生计仍困难,奴隶亡命,豪杰任侠,诸侯骄纵,外患凌逼,经济复苏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的社会问题。汉开国之律令、仪法、财记及章程,均沿袭秦制。而汉袭秦制为何汉又能长久?“故汉初之规模法度,虽全袭秦制,而政令施行之疏密缓急,则适若处于相反之两极焉。”

及至汉武时,西汉趋于全盛,钱穆认为此时最应注意的,“则为社会学术界复古空气之渐趋浓厚是也。”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汉武一朝走上复古更化的道路,最重要的人物是董仲舒。“董仲舒天人三策与贾谊政事疏,两篇大文,奠定了西汉一代政治之规模” 然而专以汉武尊儒为说,又并非当时的真相,黄老申韩在汉武时期仍占相当之地位。汉武帝及其近臣将“儒术”的范围扩大后又延长,并非只限于孔孟思想。“故汉人之尊孔子,特为其传六艺之统。汉人之尊六艺,特为其为古代之王官学。”

汉武帝对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外则连年发兵征讨匈奴,开拓四裔。钱穆认为汉武拓边的动机是为“耀武德”,经济背景是民间经济之展扩,汉与西域在张骞之后经济联系的加强,汉初七十年积累而国力增强。

武帝内兴礼乐,外勤征伐,费用浩繁,耗尽汉初七十年的积累,造成了西汉的中衰。武帝为补充用度不足,实行了盐铁官卖、算缗、均输、铸钱币、增口赋、鬻爵等敛财措施。而算缗对百姓的伤害最重。

第五章讲“昭宣以后之儒术”,之前各章均有不少篇幅论述学术。昭宣之后,儒学大兴,汉廷用儒术和吏治相结合,儒术完全成了汉的统治手段,“即昭宣以下,儒术所以见尊,亦自吏事。” 朝廷重臣多为儒生,与汉初廷臣多以军功嗣侯跻身高位,迥乎不同。“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成士人参政之新局面。” 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石渠阁议奏,增立博士。最初只有《易》算经,立博士,后来《易》学分家,《尚书》《礼》《公羊》《谷梁》也立博士。宣帝时,既增立博士,也增加博士弟子人数,汉代儒学因此逐渐兴隆。钱穆也专节论述昭宣后的学风,以灾异、禅让、礼制、章句等问题阐明汉儒的态度,并作论断“汉儒经学,乃自宣帝后而始跻于全盛之象,而亦自宣帝后而已陷入中衰之境”。钱穆认为此与武帝时的汉朝国运同一轨迹。

书第六章总论西汉一代的政制,分别论述了西汉的分封制、郡县制、中央和地方官制及封爵制。

秦废分封而分三十六郡,而后又增置五郡,共四十一郡。而汉高祖铲除功臣,大封同姓,仅十五郡。孝景时,郡增多,武帝时,又设十三部刺史。

西汉中央官制沿袭秦三公九卿制。地方郡设太守及都尉,汉代郡守兼辟官、莅政、理财、治军四权。太守之下设县令。为了防止太守专权类于诸侯,中央又设刺史监察太守。

汉之封爵也自秦沿袭而来,爵分二十级,汉初封侯也按军功,地方吏等级也与军爵相通。书之末章论王莽新政。西汉后期,朝廷大权渐流入外戚之手。在严重的社会危机面前,统治阶层将希望寄托在外戚王莽身上。王莽的声誉日上,威望渐高,人心所归,以此为冯籍篡汉。

王莽新政,其一“公田”(土地收归国有),其二废奴,其三作“五均六筦”(国家经商),目的都是为了缓解社会危机。然而王莽刻意慕古,改革币制,重划郡县,更定官名,造成社会混乱。王莽并非奸诈之人,秉承鲁学礼制之遗风,只是书呆子也。钱穆说,“不幸而莽以一书生,不达政情,又无贤辅,徒以文字议论为政治,坐召天下之大乱。”

项羽听说刘邦已定关中,大怒,进驻鸿门,欲攻刘邦。刘邦因兵力不敌,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卑辞言好。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刘邦不甘心亡秦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战争前期,刘邦处于劣势,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汉王五年冬,刘邦约韩信、彭越等人率军进围楚军于垓下。项羽率部突围,至乌江自刎。当年二月(按西汉前期以十月为岁首,同年二月在十月之后),刘邦即帝位,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项羽本来有刘邦不能比的兵力,但是结果还是乌江自刎,这就告诉我们在人出于十分有利的境地时,一定要十分谨慎,做好每件事无论大小,人在处于劣势时也要学会利用所有有利的条件,脚踏实地待机而定。

篇3:美国史专题

【主体线索】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美国的历史非常短暂,从其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到现在也不过只有近300年的历史,而从其建国到现在只有232年的历史。在这短暂的历史中,美国人抓住了两次世界大战、三次科技革命的机会,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一跃而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

【基础知识回顾】

(一)独立前的美国——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17世纪初至18世纪中期)

1.时间:17世纪初英国开始在北美建立殖民统治。

2.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时间:18世纪初。标志:英语逐渐成为通用的语言,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3.经济状况: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中部:盛产粮食,远销欧洲。南部:种植园经济。

4.社会性质:英国殖民地。

5.主要矛盾:北美人民同英国殖民者的矛盾。

(二)美国的诞生——独立战争及宪法的颁布(1775—1787年)

1.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经济的发展。

2.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3开始的标志:1775年4月19日来克星顿枪声。

4.建军:1775年大陆会议召开,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任总司令。

5.建国: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

6.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7.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8.历史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9.胜利的原因: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法国的支持。

10.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

11.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12.遗留问题:没有消除奴隶制,埋下了美国内战的种子。西部土地问题未解决。

(三)美国的初步发展(1783—1860年)

1.条件:独立政权的建立,建立起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联合执政的国家,美国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广泛应用。

2.结果:1860年工业生产跃居世界第四位。

3.对外政策:侵略亚洲:率先打开了日本门户。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

(四)美国内战(1861—1865年)

1.原因:南北矛盾不断激化的产物。南北矛盾表现为:劳动力、关税、西部领土的开发和使用等问题。其中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为矛盾的焦点。

2.导火线:1860年代表着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林肯当选总统。

3.标志: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4.转折:《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5.结果:1865年北方胜利。

6.历史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五)美国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1.条件:美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量应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美国内战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吸收了欧洲大量的资本和欧亚移民,拥有了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美国通过“西进运动”开发西部,扩大了国内市场。

3.结果: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4.对外政策: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六)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1914—1918年)

1.1914年—1917年,利用中立地位发展经济,国力大增,等待参战的时机。

2.1917年—1918年,参加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成为战胜国。美国参战的原因:美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债权和实现统治世界的野心而参战的。

(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1919—1939年)

1.巴黎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是巴黎和会三巨头之一,但是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得到多少好处。

2.华盛顿会议:签订《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地位,成为海军强国。

3.20世纪20年代经济繁荣稳定。

4.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

5.罗斯福新政:时间:1933年。目的: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措施:首先,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誉;其次,让农民缩减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政府付款补偿;再次,国家对工业进行调整,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此外,政府还兴建许多公共工程,以减少庞大的失业队伍,刺激消费和生产。特点: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作用:新政实施后,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没有得到根除。

6.二战前:推行绥靖政策。

(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1939—1945年)

1.二战前期:利用中立地位,发展经济。

2.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参战。(1)对日作战:1942年,中途岛海战;1945年,对广岛、长崎使用原子弹。(2)对德作战:1944年参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占领德国。(3)国际影响增强:参加并领导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1943年开罗会议、1943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1945年波茨坦会议。

(九)二战后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1945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

1.霸权政策:(1)实行霸权政策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力量遭到严重消弱,美国凭借经济军事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加,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在此期间,苏联的力量也壮大起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矛盾日益激化。(2)表现:在欧洲实行“冷战”;在亚洲实行“热战”。(3)“冷战”政策:1947年美国总统宣称美国领导“自由世界”,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现:政治方面实行“杜鲁门主义”;经济方面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方面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影响:逐渐形成两大集团对峙的局面。(4)亚洲:对中国:1945年—1949年扶蒋反共,支持蒋介石打内战。1949年后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封锁、威胁政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对日本:二战后在日本实行非军事化政策;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美国改变了对日本的政策,由限制改为扶植。对朝鲜:1950年侵略朝鲜。结果:侵略战争失败,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霸权政策受到打击。对越南:20世纪70年代侵略越南,最终失败,美国的霸权政策严重受挫。

2.美苏争霸:时间: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表现:(1)双方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制造核武器。(2)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3)20世纪70年代苏联出兵阿富汗,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影响:美国和苏联在世界范围内的争霸行动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也给两国本身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

(十)唯一的超级大国(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1.原因: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美国的经济实力雄厚,综合国力强大,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2.政策: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表现:发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

【近现代中美关系】

(一)近代中美关系

1.19世纪中期,美国追随英法侵略中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天津条约》,攫取了在中国的许多特权。

2.19世纪末,提出了“门户开放”的政策,标志着美国有独立的侵华政策。

3.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到了几个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便利了美国的侵略扩张。

4.二战期间中美共同参加反法西斯联盟,进行合作,为打败法西斯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

5.二战后,在中国实施扶蒋反共的政策,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企图独霸中国。

(二)现代中美关系

1.对抗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政治上不承认、外交上孤立、军事上威胁等政策,企图扼杀新中国。

2.缓和、基本正常阶段:20世纪70年代。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曲折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美关系既有合作又有摩擦、斗争,核心问题是台湾问题。

【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不包括()

A.英国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B.英国政府从政治上对北美人民采取高压政策

C.北美人民的反抗情绪高涨

D.英国在加拿大建立殖民地

2.美国独立战争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革命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阻碍

B.革命后资本主义得到顺利发展

C.革命出现了反复

D.革命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和发展资本主义双重性质

3.“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行政院应操于总统,总统任期定为四年。”上述这段文字最可能摘自于()

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

C.1787年美国宪法D.《法典》

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B.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

C.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

D.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争

5.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机构是()

A.制宪会议 B.联邦政府 C.大陆会议 D.议会

6.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和华盛顿齐名。这是因为林肯()

A.领导北美人民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B.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D.当选美国总统

7.下列国际条约中,为美国在中国扩张提供了方便的是()

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

C.《限制海军军备条约》D.《九国公约》

8.罗斯福新政取得显著成效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国民经济军事化

B.扩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扩大了对中国的政治侵略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9.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中途岛战役B.卢沟桥事变

C.德国突袭波兰D.珍珠港事件

10.美国生产的波音飞机,部分发动机在英国制造,部分尾翼在我国制造。这说明()

A.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平等

C.高新科技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D.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二、问答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他出身贫寒,但靠自己的奋斗成为美国总统。他是为白人资本家而战斗的斗士,他解放了黑人奴隶,他被美国人民公认为是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1)这位美国总统是谁?

(2)说说他为什么能够成为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3)你还能说出美国历史上其他两位总统和他们的主要贡献吗?

12.请你运用重要的历史事实,从其自身发展的角度,说明18世纪至20世纪初美国是怎样由英属殖民地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强国的。并根据你的分析,谈谈美国发展的史实对我国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参考答案:

一、1.D 2.D 3.C 4.A 5.C 6.B 7.D 8.D 9.D 10.D

二、11.(1)林肯。(2)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3)如: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独立。罗斯福:实施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领导美国人民抗击法西斯的侵略。

篇4:《秦汉魏晋史探微》读书心得精选

既然是探微,即为历史的细节。读完此书,自觉深有必要再好好加强一下自己关于秦汉魏晋的历史,也许在读朝代通史的某一细节时,会想到“啊,原来先生分析的就是这件事/这个人啊!”。以下仅为先生总结的部分结论,在此作为记录,也提醒自己,此书是需要细读的。

《说张楚》:“秦楚战争和楚汉战争一脉相承,其性质既能转化,必有足以形成转化的内在条件……张楚足以反秦,张楚也足以引发诸侯竞起。竞起的诸侯中,始终以楚的声势最大,由此演化为项羽、刘邦之争,而实际上项羽、刘邦皆楚,这个楚,又是继承陈胜张楚而来。……胜利的楚以刘邦为代表,转化为汉的皇权,这同时又是秦始皇已开其端的统一的回归,帝业的胜利。……一是非张楚不能灭秦,二是非承秦不能立汉。灭秦和承秦,相反而又相成,期间都有楚作为中介。”

《论轮台诏》:“汉武帝所颁布的轮台‘哀痛之诏’,是中国古代帝王罪己已收民心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它澄清了纷乱局面,稳定了统治秩序,导致了所谓‘昭宣中兴’,使西汉统治得以再延续近百年之久。”就汉武帝致晚年才转变政策的原因,一为“卫太子与汉武帝有不同的统治政策。一类是追随武帝的开边、兴利、改制、用法之臣,他们是多数;一类是拥护‘守文’的太子的所谓‘宽厚长者’,他们是少数。……具有朝廷中两种相矛盾的政治势力的性质。”这种矛盾制约着转变政策这件事情的整个过程。二为“汉武帝对开边之事心里无数,不知道该在什么地方适可而止”。三为“意识形态的变化……借鉴亡秦而出现。秦代统治思想是单纯的没有韧性的法家思想,反映在政治上则是有张无弛,不允许有任何转折出现。……汉初人物的政论文章,充斥着以秦为鉴的议论。武帝时期出现的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的儒家思想,主张以刑辅德,并且包含‘更化’的内容,与法家思想相比,有很大的因时宜而变易的余地”。

篇5:《秦汉魏晋史探微》读书心得精选

该页第一段写道“张温出仕一定是在孙权称吴王的黄武之时,而其时张温年已三十有二。”并在注释中说:“张温出仕时年三十有二,温传所载如此,文本据温传立说。”

此处田余庆先生所言“温传”,指的应该是《三国志·张温传》,内中原文如下“(孙权)征到延见(张温),文辞占对,观者倾竦,权改容加礼。罢出,张昭执其手曰:‘老夫托意,君宜明之。’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甚见信重。时年三十二,以辅义中郎将使蜀。”

这个“时年三十二”的说法,夹在张温仕官与使蜀之间,若不加推敲,的确容易弄错。但现在史学界一般的考证,张温生卒年为193-230,使蜀年份为224,则张温在出使蜀国的时候,年龄正好是三十二,所谓“时年三十二”当指这一点。

张温甫一出仕就被拜为议郎、选曹尚书了,而出使蜀国的时候则为太子太傅,并挂上了辅义中郎将的名头,张温聘蜀,史书记载是黄武三年四月,若张温真是三十二岁才当官(即便把时间算到一月),则四个月中官职升迁如此之快,实在难以解释。

因此正确的解法应该是,三十二岁是张温使蜀,而并不是出仕的年龄。

并且,田余庆先生在后文中也写到了(同页同段):“张温既仕,两三年内迅速擢升,由议郎、选曹尚书而至太子太傅,以辅义中郎将使蜀…”可见,他本人也不认可张温能在四个月内由选曹尚书而至太子太傅,可知出仕的年龄必不在三十二岁。

多插一句,纠结于年龄,其实对《暨艳》一文的论证并无损害,田余庆先生的本意是说,张温出仕的年龄太大了——三十二岁是很大,减少三年,二十九岁才当公务员,即使放在今天也算是不小了。

《秦汉魏晋史探微》读后感(六):读《秦汉魏晋史探微》笔记与评论

田先生治史,上续秦汉,下重六朝,此辑为三书之始也。

余归纳各节论断如下:

秦灭六国,楚为难。虽平易反,以致童谣。陈胜起兵,奉楚正朔。项羽分封,义帝不去。故汉承楚而立,东出而进,是为二灭诸国,复秦之霸业也。(说张楚)

武帝开边,功过诸说不一。其有亡秦之过而无亡秦之失者,盖晚年罪己之效也。又太子据与之有隙,以致巫蛊之乱者,盖父子相忌,秉性相异,政见相背之故也。然恰其时也,武帝弃武转文,下诏罪己。止于轮台,则实属偶然。(论轮台诏)

上古有土斯民,中世有民斯土,土民之变,是为古史之分期也。盖周室式微,王土不存,列国聚民而得都邑,夺民而覆他邦,此或为秦统之一条件也。然嬴秦既起,天下欲效仿者纷攘,称王夺帝者不穷。民之于国,役用也,之于家,亦役用也。故汉初有诸侯作乱,后汉有豪族迭起,以致两晋有门阀政治者,盖由豪族与国争民也。(秦汉魏晋南北朝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

曹魏起于寒庶,与豪强争,杀名士以立威,举功能以正名。至于立国,则不得不赖于豪族。虽彼此有倾削,而难免于趋同。(汉魏之际的青徐豪霸、关于曹操的几个问题、曹袁之争与世家大族)

诸葛隆中之对,宜有缘来,亦有同论,自不待言。然其跨据荆益之谋也,于彼一时,非此一时,就时运轮转,终不可行。(《隆中对》再认识)

宾主间隙,新旧不合,掣肘蜀汉,史记显明。调和混一,武侯之绩。其北伐也,以攻为守,诸史家示之。而其里也,实为以战事为秩序,以匡鼎为号召,方得使两方相安也。若是,则要摒除旧势,扶持新人。先主托孤,诸葛李严,共受辅命,而言与自代者云云,是谓扬新抑旧,防患于未然也。诸葛诱杀孟达亦为是故。(李严兴废与诸葛用人、诸葛亮《与兄瑾论白帝兵书》辩误、蜀史四题)

西城、上庸、房陵者,蜀汉之东三郡也。其夹嵌于三国之间,联络襄樊,连通秦汉,秦头楚尾,魏蜀降将多有经此沟通者是。其后归于魏也,隆中之策则成妄图。(东三郡与蜀魏历史)

孙坚起于江东,而客死中原。孙策回顾江东,而大兴杀戮。孙权调和淮泗与江东,终归于江东士族,陆逊顾雍,即其标志也。然豪族之骄奢淫逸于国为害,其代价不可谓不深,故孙吴政社与晋近。(孙吴建国的道路、暨艳案及相关问题)

东晋起迄,北府相随。淮泗流民,为其根基。后迁居京口,不施土断,拱卫建康,防卫南下之士族。另有西府兵也,协同北府北伐。肥水之战,谢玄领命,北府得以重建。后又散,为安帝与司马道子争相拉结。安帝卒,王恭与道子争。府将刘牢之先叛王恭,后叛道子,再叛桓温,终出奔,亡。萧梁武帝罢省,北府则不见于其后史籍。(北府兵始末)

篇6:中国城建史专题

直接受到帝国主义侵略而变化、发展的城市中,有一类为几个国家共同占据下由“租界”发展起来的大城市,如上海、天津、汉口等。

一、对城市发展方面的影响

上海开埠后不久即设租界。上海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租界不断扩张的过程。上海城市的特殊性质,是和租界分不开的。通过租界,外国的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深,在租界内制定法律,设立政权机构、捕房和监狱,驻扎军队并设立武装组织“万国商团”,建兵营,停泊军舰。在租界内建筑大量洋行、银行、工厂等作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大本营。在宗教设施方面,修建许多教堂。

二、对工业的发展及工业区分布的影响

出现租界后,外国资本开办的工业增长得很快,工业的迅速增加与高度集中,促进了上海的迅速发展。工业分布的盲目性造成市内交通运输的严重不合理。工业的分布与实际交通也不相配合。工厂与住宅混杂,情况相当恶劣。上海的工业虽然在旧中国是最集中的,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工业生产是有依赖性的。

三、对城市对外交通的影响

出现租界后,帝国主义的船只立即大量开入,促使船坞的相继建立。此外还设造船厂,在沿江两岸建造大量仓库。帝国主义从租界的利益着想,将车站尽量靠近租界,使客运总站接近了中心地。由于铁路的布置没有远景规划,市区的发展也是盲目的,因此出现了铁路场站与城市道路的交叉现象。

四、对城市道路的影响

最先发展的英租界及法租界,道路为简单的方格网。道路与租界的扩展方向一致。但某些地区道路系统也是各个租界各成系统,互不联系。由于租界及其他市区均系逐年盲目扩展,许多地区受土地私有制的限制,道路布置异常混乱,划分的街坊很破碎。

五、对城市建筑及居住区的影响

租界是上海城市面貌发生变化最大的地方,由于殖民主义者在租界的长期盘踞,因此比较注重建筑的质量和环境。促进了商业区的发展。租界内沿街建洋行、办公楼、商店等,街后也修建很多密集的居住建筑,特别是有不少里弄式房屋。在租界内也出现了一些高层的公寓式建筑。外国人在租界内建的居住建筑绝大部分采用外国的建筑形式。

六、对市政工程与公用事业的影响

上海在开埠以前多利用境内密布的天然河道排泄雨水和污水。租界扩展以后,大部分河滨被填埋筑路并开始埋设沟管排水。建设污水处理厂。相继在租界内开办电灯、电话、电报业。上海现代市政工程在国内也较早,租界当局为了加强对市政的管理,对于道路的维护也通过制度化来实施。租界当局对原有的路名还进行统一管理。

七、对城市绿化方面的影响

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土地十分昂贵,因而上海的公用绿地极为缺乏。租界当局也比较注重道路的绿化。但是公园很少,大多为外国人占用,对中国人实行种种限制。

另外,在城市规划工作方面,也借用了外国的一些手法来规划建设城市或一些小范围的地区。但由于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原因,很多规划都没能够认真实现。

交通运输对XXX的影响

道路因交通的需要而产生,道路的主要功能是交通。在我国古代的城市中,道路有明显的交通功能。交通促成了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也间接影响了城市格局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在近代,外国资本大量进入中国,铁路的修建尤其受到重视,因为这是西方国家开拓殖民地的有效方法。殖民地需要铁路联系,刺激贸易形成消费需求和生产供给,进而改造国民经济,形成一种新的经济格局。而铁路投资对急于资本输出的外国人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铁路运输网络为近代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促进了煤矿开采、棉纺织业的发展,成为影响中国近代城市分布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蚌埠、郑州、石家庄都是近代因铁路修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城市。铁路的修建,特别是几条铁路的交汇赋予这些城市区域性的交通枢纽地位,成为物资和产品的转运中心;人口迅速增加,铁路首先带来大量的铁路工人,更重要的是带来工商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使其从小镇,甚至村庄迅速发展成为大城市。这些城市的空间布局与铁路发展密切相关,铁路站点周围首先得到发展,成为铁路工人的居住区,工商业也逐渐在接近站点的主要街道上迅速发展,成为新的城市中心;铁路为城市发展带来动力,同时也为城市带来空间分割,由于经济条件限制,铁路与城市道路多为平交,城市一般偏重在铁路一侧发展,跨越铁路方便安全的交通联系成为这些城市空间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古代城市,所谓对外交通,实际上就是市内道路的延伸。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其中以铁路对城市的结构及布局影响最大。因为铁路站场、线路占地大,铁路选线几站场布置的技术要求高,铁路经过已有城市,往往对它有较大的影响。

一、路对城市结构布局的影响

1、先修建铁路后出现城市。这多出现在铁路的重要站点或枢纽上。这些城市大多自发形成,布局也多不合理。

2、先在城郊修建铁路,城市发展后,铁路穿越及分割或包围市区。

3、由于认为原因,铁路修建得不合理,造成市区的混乱。

4、铁路插入旧城区内。铁路客运站的设置,也改变了城内的交通吸引点,影响了整个城市的道路功能。使城市平

面布局有了较大的改变。

5、铁路在城郊通过,在站场与旧城区之间发展了新区,或使紧靠车站部分的城区繁荣起来。

另外,铁路通过市区部分,由于噪声、烟尘、安全等干扰,对居住或其他设施造成不利的影响,在铁路附近不宜建造生活用房的地带,往往形成了大量的贫民窟及棚户区。

二、港口对城市的影响。

近代的港口城市有两类,一类是地理位置好,港湾条件优越,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这里建立现代化的港口,发展成为新城市。另一类在历史上是港口城市,大多数是在入海河道旁。

三、远程公路对城市的影响。

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一些中小城市中,公路是主要的对外交通,公路的修建对城市的发展及布局有较大的影响。公路大多紧靠市区或在城郊通过,因而在公路汽车站附近,发展成一块为公路客货运服务的新区。接近公路车站的旧城街道也新建许多为客运服务的建筑。在一些重要公路的交叉点上,也形成一些新的城镇。

四、飞机场对城市的影响

中国近代城市中,民用航空很不发达,还未能起对外交通的作用,机场的设置对城市生活影响甚微。多为军用性质。有的机场就在城市近旁,造成对居民的噪声干扰。

边防要塞

1.概述:我国早在南宋就出现了钓鱼城这样的防御城市,到了明朝,因为受到北方和东南沿海的威胁,修建了完整的军事防卫体系。

2.分布:

(1)长城一线:修建了山海关至嘉峪关之间的万里长城,在辽东有简易的土筑边墙,在京城以西的长城以内又修建两

道城墙,在长城内侧修建了大量军事卫所城市和边防城堡,形成“九边重镇”:辽东,××,宣化,大同,山西,延绥,甘肃,宁夏,固原。

(2)东南沿海:建筑大量卫所。

(3)边疆地区:建筑大量卫所,有少数民族军队,多分布于东北和西南。

3.特征:

(1)城防坚固,有大量驻军,经济职能薄弱,因此失去军事意义后,大部分衰落。

(2)A高等级为九边重镇和行都司驻地,九边重镇城市多为边境地区的中心,同时具有军事,经济,政治职能。B中等级为卫城及独立的千户所城,以驻军为主,经济职能弱,但有不少非军籍居民。

C低等级为防御城堡城寨,纯粹军事设施,驻军为主,没有经济职能。

(3)其它一些城市的防御职能也十分明显,一种是在州府县城设置卫所,一种是建设完备的军事防御设施。

漕运运河 隋唐时期,经济中心南移,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地位确立,东北政权崛起导致政治中心北移,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南北分离,大运河成为联系两地的经济命脉。沿线城市繁荣(苏州,扬州,淮安,×州,汴州)。为保卫漕运,城市驻兵,成为军事据点。宋元时期,因为汴河淤塞,政治中心移至北京,开凿的其它运河通航能力差,所以以海上漕运为主。(开封,洛阳,临安,苏州)

明清时期,疏浚运河,续开河道,运河又成为经济轴线。运河最初为朝廷漕运河,后允许搭载私货贩运,导致运河沿线商业贸易发展,产生不少商业城市(通州,天津,沧州,德州,临清,东昌,济宁,徐州,淮安,扬州,镇江,常州,苏州,嘉兴,杭州)。苏杭淮扬号称四大都市,临清和济宁为南北交易中心。运河沿线一些原来的商业小镇发展成商业市镇(河西务,南阳镇,清江浦,湖墅)。

有些很发达的沿河城市,因战争破坏,运河淤塞,海运铁路公路兴起,商路转移,而衰落。

有些城市因运河修通,经济发展,发展成地区经济中心甚至都城(隋唐东都洛阳)。

沿运河形成物资粮食集中地,仓库,码头,旅馆,集市,漕船厂,形成城市商业区。设置大河卫,漕运总督,钞关仓司等军政机构。

运河参与城壕系统,城市排水系统。

扬州

长江下游与运河交汇处,商品转运口,成为最大商业中心,唐末运河淤塞,经济地位下降。明清大运河开通使扬州再次繁荣

北宋东京开封

篇7:英国史专题复习指要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革命的进程。

[政权巩固

革命胜利

革命反复

革命发展

革命高潮

革命开始][颁布《权利法案》][“光荣革命”][查理二世复辟][克伦威尔独裁][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革命的爆发(1640年)]

2.革命的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二、工业革命

1.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

2.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交通工具:火车——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4.影响:

(1)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三、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1.“三角贸易”: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很快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在“三角贸易”中,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2.在美洲的扩张:

(1)英国在美洲的殖民扩张中,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

(2)1775—1783年,北美13个殖民地发起独立战争,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

3.在亚洲的扩张:

(1)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活动开始于17世纪,殖民活动的机构和殖民头子分别是东印度公司和克莱武。

(2)19世纪时,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在抗击英国的殖民统治中,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反英民族大起义,涌现出民族英雄章西女王。

(3)为打开中国的市场,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并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四、参与一战、二战

1.参与一战:

(1)一战前,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英、法、俄)与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德、意、奥)相互对峙,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一战中,英法联合发起对德的索姆河战役。

(3)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三国操纵这次会议,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确立了凡尔赛体系。

(4)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由英法操纵。

(5)在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英国支持美国削弱日本,签订《九国公约》,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2.参与二战:

(1)二战全面爆发前,与法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慕尼黑协定的签署更是成为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2)二战全面爆发后,丘吉尔率领英国军民挫败了德国对英国的空中打击。

(3)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4)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5)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英、美、苏三国首脑出席。雅尔塔会议为战后确立雅尔塔体系奠定了基础。

五、对外关系

1.一战后,英国获得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迁往巴勒斯坦。这为后来的中东动荡埋下了隐患。

2.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3.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要求实行印巴分治,这为日后的印巴冲突留下了隐患。

4.1949年,英国和美国等12个国家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5.1991年,参与海湾战争。

6.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在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进程中,英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7.1999年,参与科索沃战争。

8.2001年,参与阿富汗战争。

9.2003年,与美国共同发起伊拉克战争。

六、主要科技、思想、文化成就

1.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2.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建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3.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思想。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4.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英国也是其中心之一。

篇8:美国史专题复习教案

美国的基本发展线索

一、备学生

1、备学生的学情:通过对有关美国史部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但知识不够系统、线索不是很清晰,尤其是基础差的同学甚至未能掌握最基本的知识。

2、备学生的学习态度: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一般,可少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学习缺乏兴趣。教师要与这类学生多接触、多谈心、多引导、多帮助,尽量帮他们扫除心里盲点。

3、备学生的可接受能力及学习程度差异性:个别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大部分同学一般。少数学生基础相当差,接受能力相当差。教师要尽量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与学习能力。

二、备复习目标

1、备知识复习目标:通过专题复习的形式,让学生熟知考纲中的每个知识点,并理解有关美国史的发展线索;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做到点、线、面的统一,实现考纲中要求达到的识记、理解、运用的不同层次目标。

2、备复习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学生概括综合知识的能力、比较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

3、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相关美国发展史的学习,进一步启发学生应具备当今时代的生存能力,强调生存意识、国际意识、发展意识、人本意识的形成。

三、备复习方法

看书指导法、知识概括法、知识比较法、史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

四、复习重点与难点

1、复习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分析;对两次战争的比较;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

2、复习难点:如何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从感性的层次上升到理性层次,真正提高复习效果,达到融会贯通的目标。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哪个国家?是什么力量使得这个国家在那么短暂的时间成为超级大国呢?大家回忆一下有关这个国家的相关知识,一起去找寻它发展的轨迹及其探讨其中的原因。

教师归纳出整个美国的基本发展线索

1、独立的美国———

2、维护统一的美国———

3、创新的美国———

4、富强的美国———

5、霸道的美国———

要求学生看书及知识提要写出每点对应的事件,再落实每一事件的基本知识点。学生写完后老师再做出补充说明。

1、独立的美国———美国独立战争

2、维护统一的美国———美国南北战争———

3、创新的美国——工业革命与罗斯福新政

4、富强的美国——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5、霸道的美国——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美国超级霸主地位的确立

从总体上归纳出事件后,再落实每件事情的基本知识点

1、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根本原因: 开始的标志: 领导人: 文献:

战争的转折点: 结果: 性质: 意义:

先让学生看书找出答案,再让学生写出,然后再让学生一起熟悉知识点。

1、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开始的标志:来克星顿的枪声 领导人:华盛顿 文献:《独立宣言》(1776年)

战争的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结果:美国胜利,获得独立。并制定了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性质:双重性,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略

2、美国内战(1861——1865)

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即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导火线: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领导者:林肯

文献的颁布:为了调动北方人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1862年林肯颁布了《宅地法》;为了调动黑人参战的积极性,还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努力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这两个宣言的发表,扭转了战争局势。性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略

两次战争讲完后,让学生进行小结。讲出两次战争的相同点,同时强调小结知识的重要性。小结:

两次战争的相同点:

根本原因相同: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性质相同:即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影响相同: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罗斯福新政

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目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是为了巩 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内容:中心措施是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了调整。其它还有对农业、金融业的调整及兴建公共工程。

意义: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略 小结:

1、四部文献: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三位总统:

华盛顿、林肯、罗斯福(1)对三位总统作出评价

(2)共性: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都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4、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为迅速,获取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由于经济危机,经济地位下降;八九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高速增长,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5、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及超级霸主地位的确立(1)冷战政策(形成的标志、主要表现)(2)美苏争霸

(3)霸权主义政策

合作探讨

1、从美国的诞生到发展到称霸世界的学习,你能归纳出美国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的基本条件吗?由此你能得到哪些启示(认识)?

参考:要维护国家的统一、要不断改革创新、要重视科技教育、要善于抓住机遇… …

2、我们应如何对待美国的霸权主义?

警钟长鸣:勿忘反思,发展才是硬道理

归纳总结:

1、两次战争

2、一次改革

3、二战后美国的发展(经济、政治)

练习巩固

一、选择题

1、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是()

A、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B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发展了国家的经济

D、创造了国家的财富

2、反应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的事件是()

A、罗斯福新政

B、赫鲁晓夫改革

C、匈牙利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3、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之一。华盛顿、林肯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废除了奴隶制

D、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解散所有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

——林肯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注:罗斯福新政时通过的一个法规)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下来的。”

……罗斯福承认:“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益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时,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材料三: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其工业产量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黄金储备更是达到3/4。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这场斗争”指的是什么战争?从材料可知,林肯最后选择了“解放一部分奴隶”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答:美国内战

最终目的是拯救联邦,维护资本主义

制度。

(2)材料二中“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3)罗斯福受命于危难之中实行新政,新政体现的创新精神表现在哪里?

答:

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模式

(4)“罗斯福新政”能否根除经济危机?为什么?

答:不能。应为罗斯福新政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经济危机的根源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5)材料二中说“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下来的”,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不正确。因为《共产党宣言》代表的是工人阶级的利益,而罗斯福新政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6)根据材料三用史实说明二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如何?材料一所述事件之后采取的政治经济体制与材料三反应的现象有何关联?

答:二战后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美国获取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同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关系:因果关系。材料一事件之后的措施是材料三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7)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述事件后的美国、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体制曾经共有的特征是什么?

答:国家干预经济。

评课:

赵洁老师:总体评价:相当不错。市级优秀课。

具体:复习方法很好;值得借鉴。思路、线索相当清晰,既注重了基础知识,又把知识提升到了一定的深度。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中间对知识的小结很好,尤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落实了新课改下的三维目标,且教学新理念突出。

不足:对初中学生来讲,容量太大,可做两节课上。这样有利于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做材料分析题。

美国基本的发展线索表述不是很恰当,改为美国发展的基本线索。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可再详细点,分析其发展的共同原因。

潘莉老师: 上得很好,值得学习。整个过程都相当好,尤其是中间几次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建议:中间插点题目及时巩固,比如改错题

彭秋秋老师:

上得很好。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中间的衔接很好,既注重了知识又注重了能力的培养。

上一篇:追赶太阳的女孩儿杂文随笔下一篇:石山2010~2012年度创先争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