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育才中学2012年物理备考交流材料

2024-05-05

榆林育才中学2012年物理备考交流材料(精选4篇)

篇1:榆林育才中学2012年物理备考交流材料

榆林育才中学2012年物理备考交流材料

一、2011高考试卷整体特点:

2011年陕西省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充分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全卷物理共110分,共15题(包括12道必做题,三道选做题)。从整个物理试卷来看,注重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突出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考察,注重基础性、选择性,关注物理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的联系,主要特点如下:

1、题型稳定 试题平和 难度适中

选择题与往年新课标卷没有多大变化,侧重考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布局由易到难,有利于学生的正常发挥。实验题一改往年力学为5分小题、电学为10分大题的传统命题特点,而为电学5分小题、力学10分大题的方式以降低实验题的难度。大题较传统,一力一电,力学为纯运动学问题,用V—T图像解题较为简单。电学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物理思路较清晰,对数学运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以考查考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选做题中难度匹配基本相当,体现了高考的公平性原则。

2、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察

整套物理试卷突出了对运动和力的关系,功和能的关系,系统的能量守恒定律,系统的动量守恒定律等主干知识的考察。力学占47分,侧重运动和力的关系,特别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电磁学占48分,力电比例趋于1:1,选考15分。较遗憾的是电磁感应类问题在本套高考题中未呈现。

3、关注生活实际,突出能力考查

试题的背景力图新颖,与生活、生产、科技相联系,如地磁场、蹦极运动、变压器、电磁炮、光电计时器等。今年理综物理试题坚持对学生能力的考察,特别是突出了对考生实验能力的考察,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整套试题稳中求变,稳中求新,这就要求考生面对新问题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分析解决,避免某些考生靠死记硬背或将己有的理解模式生搬硬套。

从总体上说,我省2011年高考理综卷中的物理试题符合考试大纲要求,试卷稳中求变,稳中求新,逐步渗透新课程理念,对高中物理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2011届学生是我校转轨改制后第一届参加高考的考生。虽然我校有几年综合高中的办学经验,但是面对新课改,整个学校教学工作还都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教师出去培训的机会较少,再加上生源差,所以教学及高考复习困难重重。针对我们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备考策略如下:

1、注重基础,强化技能。

在第一轮的基础知识复习中,主要以2011年“考纲”说明为依据,紧紧围绕主干知识,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知识基础差,综合能力差,抓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课本为依据,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要点和充分发挥教材典型例题习题的作用,抓好知识的强化。同时,在复习中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或以单元、或以章节进行知识结构的系统梳理,注重“热点、考点、重点”的把握,控制“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精讲多练,举一反三,强化学生的基础。

2、专题巩固,查漏补缺。

在第二轮复习中要根据学科特点,以专题为主线,以学生存在问题突破为突破口,适当配合相应的习题,进行针对性专题训练,找出知识的盲点,方法上的薄弱点。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答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在实验复习中要让学生把必考的实验重新做一遍,检查学生的实验技能掌握情况。

3、精讲精练,规范答题。

在第三轮复习中以综合模拟考试为主,要精讲精练,做好整体分析与个人分析,对症下药。这个环节上:

①注重试题质量。训练前首先教师把好质量关,尽可能选择难易适中的,知识覆盖面大的,基础性强的套题,使学生在知识上有所收获,能力上有所提高。

②严格训练过程。模拟考试过程中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要求学生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份试题,答卷要求步骤严谨、条理清晰,书写规范,避免非智力因素造成失分现象。

③做好考试分析。认真搞好每次考试后的试卷批改,评讲及质量分析工作,通过考试反馈学生实际知识,准确获得教学过程的信息,总结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重视考试后的知识归纳和提高。

四、2012届高考复习建议

1、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复习过程中的细节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就是物理这个“万丈高楼”的基础,也一贯是高考所考查的重点。因此,在高考物理复课中,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更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复习过程中的细节。

2、要重视知识体系归纳总结过程中的细节

对知识体系的归纳总结,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要将知识点按内在规律连成线,再将线连成面。对知识体系的归纳总结,是高考物理复课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在高考物理复课中,不仅要重视对知识体系进行归纳总结,更要重视对知识体系进行归纳总结过程中的细节。

3、要重视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细节

2011年高考物理新课程考纲明确指出:“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②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③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④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⑤实验与探究能力:能独立地完成高考要求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篇2:榆林育才中学2012年物理备考交流材料

(初稿)

一、基本情况

1、回望2011届。2011届高三毕业学生人数493人,高考中,达到二本分数线人数135人。

2、分析2012届。本届共10个教学班,其中理科班6个文科班4个,其中理7、8班、文4班为一层次班,其余为二层次班。本届学生的虽然当时录取分较均衡,但由于高一期间学生管理不够到位,自主学习引导不足,学习的利用率不高,成绩与上届比较有差距。尤其是高分层学生相对较少,而市内兄弟学校此届学生实力也不弱,加之我们的教师略显年轻,所以形势十分严峻。

二、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培养优秀人才,一切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学理念,坚持“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原则,确立文理并举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围绕“争名校、提一本、保二本、促艺体”的备考方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努力营造“紧张、有序、科学、高效”的备考气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经过自身的努力,考入各自理想的大学。

三、备考方略

1、班级管理责任落实。班主任是各班目标的第一责任人,引导班主任关心、爱护、帮助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充满自信。确定班级高考指标,树立强烈的目标意识,认真做好 科任教师的协调工作,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认真做好班风学风建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发挥备课组在备考中的作用。备课组长要经过组内讨论制定《学科备考实施方案》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通过备课组长,抓实集体备课,抓实教学的各个环节,重视基础,培养能力,使各个学科齐头并进,大面积提高备考效果。

3、狠抓教学管理,提高备考效率。

(1)认真落实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完成各阶段的教学任务。备考是一项系统的工作,科学的计划是高考备考成功的基础。为了杜绝复习备考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要求各备课组根据学校提供的总体备考指导意见,制定各科详细的备考计划。制定的计划要科学、合理、操作性强,防止出现“一轮复习漫不经心、二轮复习模糊不清、三轮复习草率收兵”的现象。

(2)坚持落实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强调备课“两重”(重教法、重学法)“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五点”(钻透每节课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八备”(备大纲、备考纲、备说明、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备考试、备纠错),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集体备课统一按学校安排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做到随时讨论、及时纠错。中心发言人要事先准备发言稿,发言内容要充实、有效,其他教师要围绕集体备课内容,集思广益,充分发表意见,消化吸收他人成果,确保集体备课取得成效。学校、年级领导要深入备课组,加强对集体备课的领导和指导。(3)全员开展各类复习课研究活动。要针对不同阶段,研究如何开展阶段性复习研究,形式多样,讲授公开课,备考研讨会,成绩分析会等等,并在集体备课中进行研究,形成扎实、有效的复习方法,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4)加大教学检查力度。每月对教案、作业、复习资料进行一次大检查,确保过程的落实。教师要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内容,确保课堂质量。作业、测试卷要精选细筛,做到“有讲必评,有评必改,有改必纠”,要找到学生错误的症结,精讲精评,做到对症下药。

(5)加大教学调查反馈力度。继续开展学生座谈和全员评教活动,及时反馈调查结果,召开“部分教师调研座谈会”及时督促改进教学工作。

(6)认真搞好阶段检测、月考、模考、统考工作。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要加大对学生考风考纪教育的力度,认真搞好组考工作,端正考风,严肃考纪。科任教师要认真搞好每次考试的质量分析,质量分析到题、到学生,做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备考复习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年9月——2012年2月底,一轮复习阶段。重点是加强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注意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训练,不留知识死角,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目标是大面积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后两个阶段培养学生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以达到提升各批次人数的目标。

为了防止第一阶段战线过长,影响后两个阶段的进度,教务处将督促各备课组按时间计划要求把握一轮复习的进度,做到“求细密、匀加速、”。并作好一轮复习的日程安 排,教务处每隔一个月定期检查督促各科复习进度,确保第一阶段按时、扎实完成。

第二阶段:2012年3月初——4月底,二轮复习阶段。重点是通过专题复习,学科专题讲座,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阶段,要注意帮助学生分析怎么考,考试怎么答,注意题意的分析,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答题的规范性,通过这阶段的学习,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为了确保第二阶段教学的落实和有效开展,教务处将督促各科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确定专题内容进行专题训练,要做到详略得当,针对性强。

第三阶段:2012年5月——6月初,规范答题训练、学生应试技巧、心理调整阶段。根据各科特点,通过培训会、报告会、咨询会等形式,加强学生规范答题训练、应试技巧和心态调整的指导。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包括解题速度,时间分配,心态调整。提高学生考试优秀率、控制低分率、降低非智力因素失分率。

4、合理部署、统筹安排各类测试。

为了避免盲目考试,第一轮复习期间,每月安排各科轮换测试两次,确保单元复习扎实、有效开展。到二轮、三轮复习阶段,统一两周安排一次模拟考试(包括市统考、省统考),确保学生各类测试顺利开展,确保学生训练到位。

严格控制资料和试卷数量,避免教学的盲目性。除几次大型统考外,其他测试,教务处、教研室将督促各备课组认真精选题目,组合试卷,让高质量的试题进入学生手中,避免题海战术,以达到提高备考效果。

5、加强备考的针对性。

⑴教研室要组织指导教研组认真研究教材、大纲、考纲,搜寻有价值的信息,创办“高考信息栏”,及时公布信息,把握高考方向。组织好各种形式的外出备考研讨活动、学习活动,及时传达各类信息,加强备考的针对性、实效性。

⑵确定合理教学标高,面向大多数学生。根据不同阶段,要确定不同的教学标高,一轮复习要夯实基础,二轮复习要提升能力,三轮复习要注重解题速度和答题的准确性。

⑶认真研究高考信息和课改先进地区拟试题和省内名校的仿真题,要充分利用“北京101网校”“江西金太阳教育资源网”等优质的资源,选择性地吸收有价值的高考信息和模拟试题,结合学生实际,认真重组、整合各类试题,防止盲目套用。

6、积极营造备考氛围。

⑴加强学风建设。不同时期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班会,营造良好的备考氛围。进入高三年级,要做好高考倒计时300天、200天、100天、50天的动员誓师工作,让学生要有紧迫感,要有主动性,要有责任心。每次考试要做好总结,让学生反思前段的学习,召开“优秀学生奖励大会”激发学习热情。督促各班开展学法交流,交流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⑵加强学生全程管理。做到“三抓”——早上抓好学生考勤,督促学生朝读;中午抓好学生早到校,督促学生自习;晚上抓好寝室管理,督促学生按时就寝。建立教学活动组织情况及时巡查,及时通报制度。

⑶加强培优辅弱、分层辅导。坚持“不放弃每一名学生,从薄弱学科补起”的备考原则,提升下层进三本,狠抓中层 上二本,力促上中层上一本,精抓上层次攻名牌。指导全年级各班级、各课任教师都结合本班实际进行自习课到班培优辅弱、分层辅导。针对学生实际,对学生发展潜力进行点评,认真细致地进行个体分析,确定“一本”“二本”“三本”等分数线附近的“临界生”,逐个分析原因,分析其潜力。做到“半分必争,一人必保”。

⑷坚持开好不同层次学生座谈会。特别是在市统考后分别召开“一本层次”和“一本希望层次”学生座谈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强烈的竞争意识。

⑸召开学生家长会。每次统考后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及时通报学校及学生情况,多方位关注学生,齐抓共管,以达到良好效果。

⑹加强学生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班主任要全方位、全过程地掌握学生思想和心理动态,认真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排除学习上、心理上的障碍。复习第三阶段,组织一次大型的心理辅导讲座。

⑺每次统考进行一次师生恳谈会,解决备考中的错位问题,提高备考的针对性,促进和谐备考。

⑻总务处要搞好学生的饮食、住宿服务,提供优良服务保障。

四、备考流程。

2011.9——高考倒计时200天动员,备考研讨会,出台《2012届高考学校备考指导意见》。

2011.10——开始周日学科轮流的单元测试,阶段性检测。安排高考研讨活动;中期考试。

2011.11——高考倒计时300天动员暨奖励大会;高三教师动员会。

2011.12——出台高考奖励办法;确定各班预定指标;下旬:一模。

2012.1——高三年级教师会;高考体检、报名;二模(市统考)。

2012.3——上旬:四模;备考中存在最大问题调研解决会;下旬:五模;德育处高考档案资料整理。

2012.4——高考专题讲座;倒计时100天动员;上旬:六模;下旬:七模;中旬学生体检;填写承诺书。

2012.5——上旬:八模;下旬:九模;考前专题辅导会;档案资料复查;仿真适应性考试;优秀生鼓劲会。

2012.6——外县考生回户籍地准备;榆阳区考生在校自主复习,教师到校咨询;高考领队工作会;组织榆阳区考试高考。

篇3:榆林育才中学2012年物理备考交流材料

一、理综物理试题考点分布

二、理综物理各模块分值分布

从以上模块分值分布上看,五年来稳中有变,各模块所占总分百分比如下表:

从表中所列数据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新课标全国理综卷物理部分的命题重点主要集中在必修1、选修3-1这两个模块中。鉴于高中物理知识结构及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命题特点,在2012年新课标理综物理部分的命题重点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三、理综物理部分命题特点

从近几年新课标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不难看出,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有以下特点:

1. 试题结构相对稳定,常考知识点

特别是近三年,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试题的数量、分值都是相对稳定的。不同的是2011年物理试题选考部分的选择(填空)题由原来的5分调整为6分,计算题由10分调整为9分。但选考题总分15分仍不变。

2. 试题对理解能力和重点知识的考查更加突出

从近几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的内容上看,试卷把能力及重点知识的考查放在了首位,没有一味追求考点分布的均衡性。而必修1、选修3-1试题的分值所占的比重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在高考大纲对物理学科考查的五种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中,理解能力是基础,是其它能力发展的前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几乎每道题都涉及有关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的理解,只有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才能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物理实验考查推陈出新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是研究和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因此实验能力在理综物理考试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考生要突破的一个复习难点。如2010年23题电学实验实物连线、由已知数据做出R-t(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图像。2011年22题测微安表头的内阻及23题用图像处理物理问题都是对实验能力的较高要求。学生只有对相关的实验原理、基本方法和常规实验仪器比较熟悉,有扎实的实验基本功,有较强的实验迁移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才能得出结论。

四、对2012年复习备考建议

1.抓住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高考对能力的考查毋庸置疑,但并不意味着忽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因为能力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与知识的积累密切相关。高中物理的知识体系比较系统,尤其是力学、电学部分的构成比较完整。在复习中要强化对知识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通过梳理,从点到线、从线到网,建立起知识的网络框架,从整体地位上、从相互联系上重新认识,进而体会各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抓住主干知识及核心知识,为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多向性,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做充分的铺垫。知识成网既能帮助学生们理解记忆知识,也能帮助学生冲破单向思维定势,在解题时把与一个物理过程相关的知识都调动起来,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准确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

2. 全面准确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理解能力是其它能力的基础。要对综合问题进行分析综合、逻辑推理,都必须首先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要了解概念及规律提出和建立的背景,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内容及各种表述形式,要理解规律成立的条件和适用范围,不能乱套公式。例如力的概念,既要理解“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还要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三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就是对力的上述两个方面的定量描述。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就是根据力的概念的这两个方面进行的。如果是一个可以测量的物理量,要了解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去测量,与这个概念相关的物理概念有哪些等。再如,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中两个重要的规律,这两个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作用”可推广到“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的情况,高中物理中在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内力远大于外力时也适用”。对于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材上讲“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但把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为“只有重力做功”是不全面的。对于一个系统来说可理解为“没有外力做功,内力中没有摩擦力做功”。

3.提升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物理与数学的关系相当密切,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总要进行数学运算或推理。随着高中物理处理问题的不断深入,应用的数学知识也随着增多。所以,熟练运用数学手段处理物理问题是考生必备的能力之一。这一能力要求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根据题目中已知和未知条件列方程,定量推导或求解;二是寻找题目涉及的几何关系;三是图像识别与分析。高中物理常常运用图像描述和表达物理规律,不少学生对这一重要方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识图能力不强。对图像的各种信息,如图像中所描述的物理规律、图线的形状特征、图线的斜率、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两图线的交点、图线包围的面积、图线的拐点或极值点等缺乏足够的认识。

4.正确处理习题训练与能力提高的关系

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不容置疑的,但能力的培养不能靠题海战术。备考中习题的训练尽管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但绝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计算、轻分析,重定量、轻定性”。习题训练要做到:(1)以近几年的高考题为主,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加强变式训练,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多题归一。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去思考问题,增强应变能力。(2)规范化做题。规范化包括学科用语、解题格式、计量单位、实验操作等的规范化。(3)及时改错。对平时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错因分析,减少错误在头脑里存留的时间,避免重复出错。(4)提高审题能力。审题的目的是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它包括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等,从而建立起所熟知的物理模型。

5.注重联系实际、关注科技发展

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和科技发展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学以致用是学习物理的基本准则。但是,由于我们所学到的规律都是经过简化的物理模型所对应的规律,平常所见到的是以物理语言给出的、以理想化的现象或过程出现的题目,即物理模型题。因而对于在实际应用中运用物理知识缺乏必要的训练和经验。当用物理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实际问题模型化,只有找到实际问题所对应的模型,才能运用所学到的规律来解决问题。

6.从实际出发,处理好模块的选择

新高考考试内容分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试题的呈现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设计供学生选择的选考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体现了新课程的选择性。因此,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选考模块的选择是必要的。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特长决定复习哪个选考模块,以有利于应对高考。从近五年新高考试题看,尽管考试说明中提出不同选考模块试题力求难度等值,但由于命题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很难做到等值。所以,关于选考,不能把宝押在某一个模块上。其次,处理好选考模块的学习,从新课程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看,物理选考模块考查内容的要求相对较低。高三复习时,应选取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模块,在难度和时间上要把握好,不宜过度深挖和耗时过多。

篇4:榆林育才中学2012年物理备考交流材料

【关键词】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2017年备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13-03

2016年全国Ⅱ卷物理高考题题目类型较为常规,考查了很多高中物理的经典模型,如动态平衡问题、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等,较往年的高考题难度降低了不少,考查知识更加基础和细致,要求考生对经典物理问题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来解题。

选择题全面考查各部分基础知识,考察内容从教材出发,考查了学生对基本方法,基本技巧的灵活应用。实验题较以往难度降低较多,考查了打点计时器研究轻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实验,考察内容为基本的仪器使用和数据处理。电学实验则是比较常见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实验。计算题第一题考查金属棒在平行金属导轨上的运动,第二个计算题考查弹簧模型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模型。

总体来说,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物理题较往年难度降低,考查内容全面,更加注重细节和基础问题。以下是具体试题分析及2017年备考分析:

一、选择题分析

高考物理选择题一般设置8题,共占48分。一般来说,选择题的正确率直接决定整张试卷分数的高低。选择题要求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十分准确,特别是计算部分要求精准。如果考生的选择题正确率很高,那么该考生的物理分数一定不会过低。因此选择题对于考生而言十分重要。

1.试题基本情况分析:

由近四年的高考物理试卷来看,各教材所涉及选择题数目如下表:

必修1 必修2 选修3-1 选修3-2

2016 2 2 3 1

2015 1 3 3 1

2014 3 2 2 1

2013 2 2 2 1

2012 1 3 1 3

从近四年来看,涉及选修3-2中内容的考题相对偏少,而必修二和选修3-1一直是出题热点。

2.考点分析

①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为近年来的必考题目,2013年考查卫星变轨问题,2014年考查中心天体密度问题,2015年选择替考点中虽未涉及万有引力定律,但其题干却描述了卫星变轨,考查在变轨过程中运动合成。虽然2016年的选择题中并没有出现万有引力与航天的相关题目,但从近几年考题来看,以航天为主题的选择题热度不减,而且其考题形式越来越新颖,考查的知识也越来越细致。

②图像问题:2016年的选择题中并没有出现考查图像问题的题目,但是阅读图像一直都是高考物理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每年都会出1~2个图像问题,2013、2014、2015年均考查了速度时间图像,是凡涉及物体运动的知识点都有可能以图像问题的形式出现。

③动态平衡问题:动态平衡问题一直是高中力学模块的典型问题,也是教学的重点,2016年试题第一题即考查了典型的动态平衡问题,而以往的高考试题中动态平衡问题考查的比较少,2014、2015年均未出现动态平衡问题。

3.备考方向

选择题覆盖知识面广,综合性强。而近年来考题考查的越来越细致,因此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图像阅读能力,还要建立起有效的知识网络,多联系多个知识点之间相结合的问题。从2016年的试题来看,选择题可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考查学生对经典物理模型掌握程度的题,而另一部分部分则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题,因此在复习是要注意强化对经典物理模型的深入理解。此外选修3-2已经连续三年出题较少,因此在以后的考试中很可能会有所调整,出题数目可能增加。

二、实验题分析

“物理”是一种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因此实验题是历年高考中物理试卷中的必考题型。同时,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深化,对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实验题作为考查学生实验能力的一种题型,则直接体现了新课标下对学生知识掌握的灵活度以及应变能力的要求。

通过分析2012年至2016年实验题目,对近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目的分析如下。

1.试题基本情况分析

高考实验题一般有两道题,共占15分,就2012年至2016年的全国卷来看实验题的考点分布及占分如下表:

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2题 千分尺读数(5分) 弹簧弹性势能

(8分) 伏安法测电阻

(6分) 打点计时器(6分) 打点计时器

(6分)

23题 磁感应强度测定(10分) 电表改装(7分) 胡克定律(9分) 半偏法测电阻

(9分) 测电压表内阻、电表改装(9分)

依据上表,从题目的难度上来看,两道题的难度区分度较大,而两道实验题的占分也会与难度成正比。例如2012年的两道实验题:第一道5的分实验题仅考查了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这一基本知识,考生只需正确读出两图内千分尺的读数即可完成此题,没有设置任何创新情境,难度较小。而第二道实验题占9分,考查了考生电磁感应定律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实验装置在常规装置的基础上有了改动,同时需要考生自主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步骤,这需要考生透彻掌握磁感应定律相关实验并且有较强的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难度中等。

2.考点分析

①电学实验:从题目上看,电学实验为每年的必考题,2013至2016年分别考查了电表改装、伏安法测电阻以及电压表半偏法测量电阻。电学实验是考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但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而电学实验很容易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或实验方案将题目的难度大幅度提高。但是从近三年的考题中来看,命题者对此部分知识的考查重点在于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的复杂程度适中,难度中等,并没有出现偏、难、怪的题目。以2015年高考物理23题为例:2015年的这道实验题考查了半偏法测量电流表内阻的实验,本题中把电流表改为电压表,要求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实验的这一变动考查考生的灵活应变能力以及对测量电流表内阻实验原理的掌握程度,如果对实验原理掌握不够清楚,那么考生很有可能做不出此题。虽然实验条件发生了改变,但实际上本题的难度并没有变化太多,此外题干中已经说明: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是通过该表的电流的两倍。明确了实验原理和试实验方法,并没有难为考生。此题的(1)、(2)小题,需要考生完全理解实验,并能自行设计实验电路以及实验步骤,特别是第(2)小题,没有给考生任何提示,需要考生牢牢掌握测量电流表内阻时的原理及实验步骤。在前两问的基础上,第(3)问进一步考查了考生误差分析能力。本题设置难度中等,但是却没有将实验条件设置的较偏、较怪,而是在考查考生对基本实验原理的掌握程度,并进一步考查考生的实验技能,题目设置不难,但区分度很强,且层次清晰,考生只有在答对前两问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答对第三问。此外,目前高中考生对于此类题目的练习不少,因此此题并没有在实验条件上过多的难为考生。2016年高考物理23题中同样考查了电学实验题,这一题考查了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基本应用和电表改装问题,从考查形式上看难度较以往变小,而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有所增加。

②其他实验题目:高中物理除电磁学实验外的其它实验一般复杂程度和难度不高,但极易与其它实验结合形成新的实验,或者可以通过与其它知识点的结合提升难度,因此在高考中出现的其它类型题容易出现题目难度极易或极难的现象。例如2012年22题,题目中仅考查考生千分尺读数这一基本技能,难度较小,考生较易得分。而2014年23题,本质上是考查考生对弹簧劲度系数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实验,这个实验本身原理非常简单,学生只需掌握胡克定律即可,但题目的难度并不低,除考查考生对胡克定律实验的掌握外,本题还同时考查了考生对实验的理解能力、阅读表格的能力和绘图能力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特别是学生需要对本题的实验装置有较准确的理解同时要有较好的计算能力。2016年高考物理实验题22题中考查了学生对打点计时器的基本使用能力和对数据的基本处理能力,考察内容较为基础,难度较低。

3.备考方向

根据近四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目,经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考物理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越来越细致和深刻,每一道题都在深究学生对基本实验原理的理解,因此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加强实验、深究原理.从实验原理、器材、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几方面入手,不仅要掌握仪器的原理、读数和使用方法,更要善于灵活变通的利用这些基本原理进行设计性实验的分析。

三、计算题分析

1.题型分析

力学模块和电磁学模块是高中物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每一年的两道高考计算题都会分别从这两个模块出一道计算题,占分每年都不同,力学模块重点考察学生对受力分析和牛顿定律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计算物体的运动和受力一般伴随着变化,对学生灵活处理物体受力和运动关系的要求较高。电磁学模块一般会结合物体的运动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

2.备考方向

上一篇:数学选修21课教案下一篇:“激发五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研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