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特色育才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27

杨志成,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留美教育学硕士。曾任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教师、副校长,北京市原崇文区教委主任、东城区教委主任,北京奥组委奥林匹克教育处处长,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处长等。主要研究领域:学校管理、教育行政、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学校德育、奥林匹克教育。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有传承的优秀基因。一所优秀的学校也必然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中学特色育才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特色育才素质教育论文 篇1:

对南宁市中学素质教育的反思与研究

摘要:国民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当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中学生的素质水平的高低,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出现了一片大好的形势。怎样能在新时期扭转传统教育理念,在中学大范围开展素质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际的教育经验和系统的理论展开分析,以南宁市作为研究案例,从三方面反思与研究当下中学素质教育,如现状、存在问题、推进教育措施。

关键词:中学;素质教育;反思;研究;措施;

中学素质教育,从字面上理解,即围绕中学时期进行的。中学素质教育的目的十分明确——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手。其中,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是推进中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提高中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落实党的教育和理念是中学素质教育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此外,素质教育可从三方面解读,即精神、素质、能力。精神主要指的是中学生要具备创新、集体主义、探索知识精神;素质主要指的是中学生要具备艺术、心理、文化三方面的素养;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社交、思维、生活上有所提高。

一、中学素质教育成绩和现状

在大的素质教育政策和方针的影响下,南宁市中学素质教育推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有的学校从“情感”角度展开教育,有的学校以“创造”为切入点开展教育,有些学校以“愉快”为重点实施教育等。虽然这些方法侧重点不同,但均起到了提升学生文化和艺术水平的成效。值得一提,当属南宁市四十九中学---“树”文化教育模式。

四十九中学是一所九年制的学校,该校紧追时代变化形势,如南宁市重点推出的“绿城品牌”,四十九中学结合自身硬件和软件设施水平,将“树”文化作为办学的重要理念,希望每个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能成功祖国栋梁之才。正是在这种轻松、和谐人文环境熏陶和影响下,教师们不仅具备良好职业操守,而且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工作点点滴滴,一方面,让学生综合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让教师的素质得到质的提升,如每一位教师都具备责任心、进取心、爱心、事业心,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还具备高学历和高技能。

南宁市四十九中学除了通过“树”文化引导带领学校发展,还将“育才案”作为课题改革契机,挖掘每一位教师身上的潜力和优点。既让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又让课堂的教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不仅如此,南宁市四十九中学还力图创新,推出新的教师培育模式,即“青蓝工程”,大批的教师通过规范化和职业化的培训之后,在知识力量储备和教学经验方面都得到明显提高,更为南宁市四十九中学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除此之外,南宁市四十九中学还另辟蹊径,开创了新的备课模式。首先,由各个教师私下备课;其次,按照小组进行集体交流;最后,经过交流得出修改意见之后,再结合教师本色特色进行修改和反思。这种新的备课模式一经推出,受到广大教师一致好评,而受到好评的原因,与两方面有关,一是它团结了教师之间的力量,让每位老师都能吸取对方长处,补充自身不足,让资源得到共享;二是通过集体讨论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

不过,随着升学压力、领导政绩、教师工资等因素影响,中学素质教育现状并不容乐观。不管是高高在上的学校领导,还是受人尊重的教师,或是勤奋好学是学生,都被“分数”所捆绑。不难发现,在一些中学专门设置应付考试的班次,即与外界切断联系,教师和学生专门研究考试习题和策略,并将一些无关升学的课程取消,换成重点科目的知识讲解内容,在晨读时间逼迫学生背诵概念和重点考试内容,彻彻底底将素质教育的开展和落实抛之脑后。

二.南宁市中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南宁市中学素质问题所在,即“形式主义”。现如今,一些中学为了应付社会上舆论,表面上适应形势需要,提出一系列“假、大、空”的理念,实质上还是推崇应试教育和升学率。如学校应付检查的时实行素质教育,检查结束之后,继续开展应试教育。此外,还有一些教育者持有“搞素质教育,就是不重视学生成绩”错误观念。

南宁中学素质教育存在问题还表现为,中学生素质发展参差不齐。尽管开展素质教育之后,部分学生文化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但从整体水平来讲,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十分欠缺,这与当今社会重视学生智力和成绩,忽视学生实践和创新水平大的环境有关。

素质教育长远的实施和发展,离不开具体考核和配套制度的制定。离开制度的素质教育,如同“无木之水”,这就需要南宁市相关部门出台有关素质教育配套制度,成为用来制约和考核学校的指标。否则,素质教育只能沦为形式,没有发挥应取得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果。

三、推进素质教育措施和方法

中学素质教育的推进,并不仅仅只是学校的工作,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一方面,社会上要推崇正确的价值观,如主流媒体要多宣传素质教育相关事迹,学校方面要高度引起重视,彻底的落实和贯彻;另一方面,家庭方面要与主动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近况,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了解,最好家长能主动参与到素质教育评价工作之中。

教师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传播者,如果教师持有的观念错误,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成绩。这就需要学校的高层和学校的教师改变错误教育理念,将素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内容落实和开展。如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校方和教师需精心筛选之后,选择一套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教案,而不仅仅只是还停留在过去应试教育,重视分数的观念上。

考试评价方案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评价性考试设置和选拔性考试,属于目前素质教育评价工作重点内容。与以往应试教育不同,它更加重视对学生评价,如改进措施、激励方法,让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自身不足和需改进地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虽然中学生还需通过中高和高考等环节,在此基础之上,把握好升学考试和素质教育“度”的掌握,更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结束语:成功的教育,是指教师能最大限度理解、欣赏和爱护学生。而中学素质教育更应在此基础上,用真心溫暖学生,用情感牵动学生,为师生之间营造一种良好教学氛围,促进彼此之间成长与进步。相对传统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是一次变革,它要求每一位从事教育的工作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敢于探索和创新,找出一条能真正意义将中学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的道路,让素质教育从“口号”演变成“行动”,成为中学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陈静.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称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梁栋

中学特色育才素质教育论文 篇2:

传承与创新是品牌学校发展的动力

杨志成,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留美教育学硕士。曾任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教师、副校长,北京市原崇文区教委主任、东城区教委主任,北京奥组委奥林匹克教育处处长,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处长等。主要研究领域:学校管理、教育行政、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学校德育、奥林匹克教育。

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有传承的优秀基因。一所优秀的学校也必然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因此,一所优秀的学校只有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使传承与创新成为其不断发展的动力,才能使学校的优秀品牌得到不断传承与发展。尤其对于那些发展了几十年、上百年的品牌老校,他们的优秀学校品牌能得到几十年的不断发展无不得益于此。

北京育才学校成立于1937年,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成立的基础教育学校,其最早前身是“延安保小”。育才学校近80年的发展历程始终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办学指导思想,始终传承着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全面育人的教育宗旨,实现了学校品牌的传承与发展。与此同时,育才学校也结合不同时期育人环境和教育需求的变化,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实践。在传承与创新中,北京育才学校逐步形成了“育才教育”的办学思想体系和实践体系,形成了兼顾传承与发展的“育才教育”品牌。

“育才教育”所传承的是我党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基因。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团结了众多具有教育思想的革命者。无论是李大钊,还是毛泽东都曾从事过教育工作。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教育作为革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不断发展中也逐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思想,并在解放区得到有效实践和发展传承。概括起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形成教育机会公平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开始就代表了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因此倡导教育公平是其革命思想之一。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的解放区,还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各个时期,促进教育的平等与公平始终是党的教育工作努力的方向,并逐步得以实现。尤其是在战争年代,在极其艰难的战争环境中,我党依然重视儿童的教育工作,创造条件建立了“保教结合、教养融合”的“延安保小”等学校,使革命者和革命群众的孩子能够接受最基本的启蒙教育,也为革命事业不断留下火种。

二是形成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育人思想。在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倡导的边革命边生产的思想也在教育实践中产生影响,逐步形成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育人思想。这一思想后来不断发展成为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并逐步发展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实践性的需要,也是教育本质目标的必然要求。教育的价值之一就是使人具有生产劳动的基本能力,从而实现人的生产价值。

三是形成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也是我党始终坚持的重要育人思想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次教育方针的修改中都保留了“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提法,并逐步发展为当前的“素质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是我党从马克思主义育人观出发,在继承了人类先进的教育思想基础上形成,是建立人的素质结构和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四是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思想。理论联系实际既是我党的工作作风,也是我党的教育思想。理论联系实际使教育的目标指向了实践与应用,摒弃了中国古代封建教育思想和西方教育思想中一些脱离实践的部分,如“学而优则仕”“教育是宗教工具”等。

五是形成了重视政治思想教育的思想。党的教育思想始终注重加强青少年无产阶级政治思想的教育,注重培养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

六是形成了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党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还摒弃了“师道尊严”等传统思想,倡导师生平等和教学相长等,为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奠定了师生关系的基础。

北京育才学校的办学历史体现了对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针的传承发展。“育才教育”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养教结合,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实践;始终践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始终注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的育人目标;始终坚持形成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始终把培养坚定的政治觉悟和综合的高素质人才作为育才追求。80年来,学校无论深处战火纷飞的战场之中,还是奔波于相对安全的解放区,无论是在简陋的窑洞,还是在条件较好的园林校园,无论是服务革命者后代,还是平民百姓,都坚持了党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方向,传承了平等育才、全面育才、思想育才、实践育才、特长育才、持续育才、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等优秀的教育思想,逐步形成了“育才教育”品牌的理论特征。

“育才教育”所创新的是现代教育的育人思想和育人模式。北京育才学校在传承党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注重对教育实践的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育才教育”的实践体系和办学特色。

首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育才教育”逐步形成了12年一贯制基础育人模式。“育才教育”根据实践的培养需要,逐步建立了从小学到高中一贯制的基础教育培养连续体。这种打破学段限制形成的培养连续体,使各阶段教育目标进一步贴近学生成长规律,逐步摆脱了升学和应试的束缚,形成了尊重人的天性,尊重教育自身规律,尊重教育的社会性需求的教育实践模式。在此基础上,“育才教育”构建快乐育才的小学、习惯育才的初中、理想与信念育才的高中三阶段一体化螺旋上升的特色育人模式。小学快乐育人,尊重儿童天性,保护学生好奇心和学习的本能;初中习惯育人,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自理能力、良好人际能力。高中理想信念育人,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调动学生内动力,形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主奋斗的发展能力。“育才教育”12年一贯制的育才模式,使素质教育得以落实。

其次,“育才教育”形成了育才整合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育人的核心载体。“育才教育”在继承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始终坚持学生主体,关注课程、关注课堂、关注教师、关注环境,逐步形成了特色的育才整合课程体系。“育才教育”抓住了新课程改革的契机,整体构建学校课程,注重课程集约化整合,提升课程效益,依据学校“忧天下、启心智、扬优长”的育人目标,构建了育才整合课程体系。其主要特点:一是提升国家课程基础性课程功能,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整合,对国家课程实施模块内或模块间整合建构,提升国家课程实效性、针对性和效能性,为学生升学和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二是重视拓展校本课程的发展功能,增加校本文化课程、地域文化课程、科技拓展课程、艺术拓展课程、体育拓展课程、实践拓展课程、社会服务课程等特色课程,通过选修课程方式,拓展学生个性与能力;三是加强研究性课程的实践和创造性发展功能,各学科整体设计研究性学习课程,启动“翱翔计划”,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四是加强学段衔接发展课程,关注学段间有效连接,开发衔接课程,实施课程学段整合。课程体系的形成使“育才教育”在课程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

第三,育才注重德育实效性,形成了有特色有实效的育才整合德育体系。“育才教育”始终重视德育工作,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培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逐步建立了教学与德育整合的德育体系:一是注重整体构建12年一贯的德育目标体系,二是注重教学与德育整合的德育课程体系,三是系统构建了活动性德育课程体系,四是着力强化了德育学科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合形成了各个学段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课程计划。如初一年级确立了立规养习,班级建设,适应初中的目标,初二年级确立了迈好青春第一步,提升自主管理能力的育人目标,初三年级确立了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学校加强光荣传统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实践锻炼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开设了延安寻根活动、校友的足迹、先农坛文化、主题班会、祖国在我心中、走进博物馆、传统文化等课程。育才整合德育体系的构建使德育实效性、系统性得以提升,有效落实了学校传承革命传统,培养“忧天下”的育才人的育人目标。

北京育才学校传承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传统,不断创新育人途径,尊重教育规律,提升育人质量,形成了“育才教育”的办学品牌,为品牌学校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模式。这一实践过程也证明传承与创新是品牌学校的发展动力。■

□ 编辑 王雪莉

作者:杨志成

中学特色育才素质教育论文 篇3:

办负责任的学校

2006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脱离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独立办学”,迁校伊始,“新”校区办学环境非常简陋,不仅校舍陈旧,硬件设施较差,甚至在为数不多的几排教学楼中,还有几栋危楼。社会、家长对这所学校抱怀疑观望态度,老师们也心怀忧虑,信心不足。学校发展的“内外交困”,并未熄灭育才中学办一流初中的教育梦想。在传承通州高中“正德厚学”校训的基础上,育才中学校领导审时度势、匠心独运,把“责任”二字牢牢地烙在了学校文化的根基上,“办负责任的学校,做负责任的教师,育负责任的学生”逐渐积淀为育才中学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责任文化建设为育才中学迎难而上、拼搏超越插上了奋飞的翅膀。

“责任文化”蕴育师爱甘泉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育才中学把陶冶师爱作为立足岗位的“第一责任”,把弘扬师爱精神作为岗位履责的价值基点,把“敬业、精业、师爱”作为教师精神家园倾力打造。

学校通过开展多项活动,涵养德艺,锻造教师团队。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育才中学利用班主任沙龙、校本培训等平台,组织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进行学习和培训,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责任教育的重要性,增强了“教师垂范”的自觉性。如在“我为学校弯弯腰”活动中,校领导以身作则,以点点滴滴的行动在学生中树立了榜样,广大教师也深刻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的真谛,时常弯腰拾起飘落在地上的树叶、纸屑,扶起被风吹倒的自行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的这些举动,如春风化雨,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使他们也养成了随时保持校园清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秉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实干精神,育才中学教师明确自己的责任,敬重教育事业,潜心研究业务,不仅在“课堂诊断”校本行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德“双心”评比等活动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且以勤奋钻研、严谨治学的责任意识和科学态度赢得了学生们的敬仰,学生们被老师的精神濡染着、浸润着,他们志存高远,专心学习,为学校取得优异的办学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爱满天下”的胸怀关爱每一位学生,是育才中学全体教师的共识。在育才中学,教师们认识到,学生不是无我、无心、无情的知识储存器,而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学习、创新、发展的主体,有其独立的人格和自我价值。学校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养成健康人格,帮助他们探索和开拓新生活。因此,学校要求教师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管理过程中高扬表彰、激励的理念,正面引领学生见贤思齐,全面发展。这是一种触及学生灵魂的负责任的“爱”。

师爱让孩子们收获着校园的温暖、内心的感动;师爱让孩子们倍感成长的幸福、时光的珍贵;师爱让孩子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仁爱。在同学们的贴吧聊天中,我们时常能看到:

丁老师的作文批得太认真了,最好天天都上作文课;

张老师今天给我讲题都忘了接小孩;

印象中王老师喜欢边啃面包边改本子……

师弟师妹们,育才中学门门都重要,没有小学科噢……

责任文化点亮“悟学课堂”

课堂是学校的“心脏”,育才中学的责任文化正悄然在课堂上扎根生长。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既对孩子眼下的升学考试负责,又对孩子未来可持续发展负责,这是育才老师思考最多的问题。为此,育才老师们在实践中“崇严、崇精、崇活”,以强烈的责任感对安于现状说“不”,于是,凝聚着老师们集体实践智慧的“悟学课堂”应运而生。

所谓“悟学课堂”,即“学”为主体,学致“悟”境的课堂;注重学生主体的全面参与和积极展示;注重教师由“主导”角色转向“引导”角色;追求课堂学习境界从“惑”到“知”,从“智”再到“悟”的不断升华;追求课堂教学效果由“高效”向“长效”延伸;追求在学生“悟学”的推动下实现老师的“悟教”。“悟学课堂”在学程设计上总体上分为“预学——导学——悟学”三个环节:“预学”环节重在以“预学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先学先动,醒脑热身,生疑存惑,实现“教基于学”。“导学”环节以学生“合作学习”为常态,重在主体间交往互动,导疑解惑,突破重点难点。“悟学”环节以“悟学本”为载体,重在学生总结回味,迁移练习,成果展示等。

“悟学课堂”模式作为一种模式设计,它是育才中学责任文化通向“负责任”课堂的“中介”,是课改理念转化为课改实践的“手段”。具体教师、具体学科、具体教学内容在实际运用时既要认真理解参照,又不可盲目机械照搬,正确把握课模的“形”与“神”的辩证关系,注意课模使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是课模推进的一大难点。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管理层在推行“悟学课堂”模式时主要采用两个策略:

一是典型引领。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课模”培训,在此基础上开展“优秀‘预学案’”评比、骨干教师“课模示范课”、“同模异构”研讨课等活动,并选择部分班级作为“悟学课堂”课改实验班先行先试,从而让老师们充分领会课改的价值导向及各环节操作要求。

二是差别要求。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学校要求他们必须学会用“课模”上课并长期坚持,以缩短“成熟”周期,尽快“步入正轨”。对于教学效果一直不佳的“老”教师,学校也对他们提出使用学校“课模”的硬性要求,以促使他们通过“临帖”摆脱落后的经验习惯。对于比较成熟的优秀教师,学校“鼓励”他们使用课模,并在“化模入境”“去模入神”上多作努力。

前不久,育才中学围绕“我心目中的悟学课堂”这一主题举办了一次教科研沙龙活动。老师们就悟学课堂如何与小组合作学习相融合,如何与现代信息技术相整合,如何向学科特色化、个人特色化方向发展等热点话题作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一线老师的大胆尝试和智慧积累正引领“悟学课堂”快步迈向升级版,进军课改新天地。

中考质量无疑是社会对一所初中学校关注的聚焦点,自然也是对“悟学课堂”的重大考验,评价育才“责任文化”的效能无法回避对中考成绩的考量。2012年以前,育才中学学生参加中考,考试成绩遥遥领先于兄弟学校,在热点高中“通州高中”当年录取的新生中,生源来自育才中学的新生接近三分之一;2013、2014年育才学生参加中考,在划片招生、无生源优势的情况下,主要中考指标依然保持通州区首位。2015年,在通州高中招生考试中,育才中学录取人数仍以较大优势保持第一位。这只是“显性”的魅力,学生所获得的可持续发展“潜质”则是一时无法证明的“隐性”宝贝。“责任文化”哺育“悟学课堂”的最终立意则在后者。

责任文化助推精细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这句朴素的教育名言告诉我们:教育是一门精细活儿。育才人深谙“责任在于精细”的道理,责任文化助推育才管理走向精细、精致,一步步提升着育才的教育品位。仅从教学管理的点点滴滴就能看出这一点。

改革备课机制。育才中学重集体备课,更重个体备课,实行“一备立基、二备细化”的备课机制。每一教学模块确定一名主备人,在集体交流的基础上重点备好预学案,为全组老师课堂教学立好“基”,二备须在一备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学情创设、细化各教学环节并制成适合自己的课件,每课时教学结束,都要记下“教后思”,“教后反思”需体现具体教学环节,不得泛泛而谈,否则视为不合格。学校领导分工蹲点到各备课组,确保集体备课正常开展。

教学须分层。在“悟学课堂(预学——导学——悟学)”教学范式下,育才中学普遍采用预学案开展课堂教学。预学案的编制必须有80%以上的基础性预学任务,要求能有效吸引包括基础薄弱的全体学生先学先动,同时要有20%左右的探究型预学任务,供学力优秀的同学自我挑战使用,并为课堂有效生成预留空间。在课堂分层的同时,课后作业也要做到“分层布置”;各班作业分层名单要报教务部门备案;各学科均有一套作业由老师精批精阅。

作业日报制。为了有效控制学生作业负担,育才中学实行学生作业日报制。值日班长必须每天把各科作业的内容及实际完成时间如实报告教务部门,教务处逐周统计通报,对作业量过多或过少的学科及时亮牌警告。学生对作业的报告情况,教务处不定期抽查核实,以确保减负增效落至实处。因作业布置不规范造成社会影响的将视作教学事故予以处理。

另外,学校制定有具体的《教师绩效考核操作细则》《教辅人员绩效考核操作细则》,并有配套的“巡课制度”“抽查制度”“评比制度”等,精细思维下的教学管理,使教师的良心工作有了操作规范,有了评价标准,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就不再是简单的口号。

在四月份举行的“学校开放日”活动中,初二(3)班的一位家长细细地看着自己孩子的各科作业本,她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再拖拉作业,答案就在于:在合作学习小组里,孩子不愿拖小组的后腿,小组里的其他同学也会“帮”他完成作业;作业中的附加题不是非得做;老师对孩子的每次作业都有精彩的批语……在留言本上,这位家长由衷地写下这样一句话:“育才中学确有一批好老师,工作有策略、很负责、很细心!”

正是在“责任文化”的引领下,育才中学与“好老师”“好学校”划上了等号,我们有理由相信,育才中学的“强校之路”“特色之路”“品牌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作者:吴建

上一篇:藏族婚姻法律文化发展论文下一篇:医院管理行风建设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