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的课后练习

2024-04-27

《观潮》的课后练习(通用12篇)

篇1:《观潮》的课后练习

基础练习

一、词海拾贝(补充词语,并把字写工整,美观.)

人()人()

若()若()

()首东()

人声()()

()天相接

漫()卷()

山()地()

风()浪()

风()浪()

二、花落谁家(给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观:a、看。

b、看到的景象。

c、对事物的认识,看法。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

2、农历八月十八日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

鼎:a、古代煮东西的器物。b、大 c、正当,正在1、人声鼎沸()

2、鼎力帮忙()

3、鼎盛时期()

三、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人声喧闹、嘈杂,像水在鼎里沸腾那样。

()

2、天底下罕见的壮丽景象。

()

3、山岳倒塌,地面开裂,形容声响巨大或变化剧烈。()

4、指天和地随着风浪翻卷,本课形容波涛无边无际。()

5、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

提高练习

四、小法官,巧判案。(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观潮”的意思的指观看大潮。

()

2、“奇观”的意思是指怀着新奇的感觉去看。

()

3、“昂首东望”的意思是指首先向东望去。

()

4、“宽敞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这是个病句。

()

5、“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这是个比喻句。

()

6“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白色水墙。”这是比喻。()

7、“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这是个比喻句。()

8、《观潮》这篇文章是写“人”的文章。

()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按()()()写了这篇课文,着重写潮来了,作者先听见远处传来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过了一会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当潮头奔腾西去后,江面依旧_______________.

篇2:《观潮》的课后练习

一、写出本课中带有下面偏旁的生字,并用生字组成词语。

氵:

二、看拼音写词语。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词语。

若( )若( ) ( )( )相接

人( )人( ) ( )( )并进

山( )地( ) ( )天( )地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过了一会儿,只见( )。

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再近些,只见( )。浪潮越来越近,( );那声音( )。

五、选词填空。

平静安静宁静

1.房间里非常( ),只听见钟表的.嘀哒声。

2.几只小船飘荡在( )的湖面上。

篇3:对《少年闰土》课后练习的思考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和同学交流:课文记叙了“我”和闰土的哪几件事?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 如, “他们都和我一样,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4.找出文中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 抄下来, 再体会体会。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后练习设计有不同的类型, 但均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本课的练习设计不准确。下面, 结合本课练习设计的类型, 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以上4 道题属于两种类型的练习设计:

1.第1 题和第4 题都属于积累性练习。这类练习设计, 对学生积累和巩固基础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提高。不过, 这两道题的要求同中有异:第1题“有感情地朗读”, 这是小学高段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 在此处的要求能进一步强化对这种能力的训练;第4 题是积累和感悟相结合, 指导学生通过人物外貌和动作描写的句子去体会人物形象, 将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的指导有机结合, 这类练习设计具有综合性, 也是十分必要的。

2. 第2 题和第3 题都属于理解性练习, 包括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把握, 对重点语段的分析揣摩。这类练习题, 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课文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具体说来, 第3 题中对“他们都和我一样,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一句的理解就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难点之一。对这句话的理解, 必须建立在对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准确认识之上。第2 题中第二问“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正是基于此提出的。

值得注意的是, 要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一个怎样的问题来作铺垫呢?

篇4:关于利用课后练习的思考

一、依据朗读要求,提升朗读能力

不管什么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无一例外地将朗读能力的训练放在首要位置。的确,没有朗读能力的提升,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精妙就无法进行有效品析;没有朗读形式的介入,学生对文本内涵就无法形成深度体悟;没有朗读的不断实施,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难以形成。因此在课后练习中,总能看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课文”等要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教材编著者对语言积累运用和语感培养的重视。

例如,在《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中提出哪个自然段写得最有趣?先读读,再选一两处抄下来。面对这种要求,教师将关注力聚焦在课文中萧红与祖父对话的语段中,首先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促进文本内容的有效感悟;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同桌互助、集中交流等方式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最后,进行体验式的情境表演读,丰富了学生的朗读方式,从而透过语言文字感受语段描写的妙趣横生。

纵观这一案例,教师就充分解读“最有趣、先读读”等习题要求,帮助学生做好认知的基础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将课文的内蕴揭示出来,起到了较好的表达效果。

二、借助核心问题,深化文本理解

随着年级的升高,课文无论是在长度还是深度上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升,值得探究的问题也很多。但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教师不可能对所有问题都一一涉及,不仅时间不允许,问题过于繁琐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节奏与效益。这就需要教师要能在众多的问题中提炼出能够辐射全篇的问题,以对学生作全面深入引导。而课文之后的练习题就为这样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范本,教师可以紧扣问题,引发学生的阅读思考。

例如,《二泉映月》这篇课文在课后练习中要求:静心听听二胡曲《二泉映月》,感受课文所描述的情境。这篇课文不仅呈现了阿炳本人及其一生的遭遇,更以此为原点描述了乐曲产生的背景和过程。而这样的练习则是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的深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从阿炳的悲惨身世、成长经历的痛苦、人生的遭遇等进行全面关照,在学生形成鲜明的认知体验之后,将文本的重心聚焦在描写语段的内容上,引领学生以感情关照语言,从而揣摩文字背后的隐藏意蕴,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把握以及对乐曲的深刻洞察。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没有拘泥于文本的语言细节,而是借助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高屋建瓴地把握文本,促进了对文本解读的深度效益。

三、关注核心语段,丰富写作策略

课文后练习题的设置并不是编者率性而为的选择,而是以新课标为总纲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并结合文本内容的特质精心设置而成。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可忽视练习题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应该将练习题的关注与自身的阅读和课堂教学体系融为一体,以收到较好的教学价值。

例如《金蝉脱壳》一文,课后思考题要求:金蝉脱壳的过程哪个最“奇特动人”?圈画有关语句并认真朗读,并和同学们交流感受。而教学中,教师紧扣这一习题要求,在整体初步感知的过程中,形成自我认为的“奇特”之处。接着,教师引领学生圈画文中精准的核心用词,并在批注感受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对作者描写这一段文字形成了写作策略的积累。最后,教师要求学生现场回忆或者播放其他动物的活动情境,并引导学生以课文的方法进行仿照性练习,从而实现读写之间的有效迁移,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突出读写融合,践行随文练笔

随着新课标“语用”理念的提出,当下阅读教学已经成为了语用训练的天地。而这当中,随文练笔就是最有效的言语实践练习。很多教师面对文本,总是想方设法地寻找文本练笔的训练点。其实,细心的教师会发现现行教材习题部分就有很多随文练习的设置点,应该将这些内容完全地浸润到课堂之中,由课内得法,实现读写的奇妙结合。

例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学后就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几个词语,描写一段夜景。显然,课文中对夜晚景色的描写已经有所涉及,而这样的练笔训练则意在引领学生从课文中习得方法,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练笔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将出示的词语所在文本中的语句加以呈现,在品味作者遣词造句艺术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品鉴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借助文字激活生活体验,为学生书写自己心中的夜景奠定基础。

篇5:《观潮》课后反思

《观潮》这篇课文里,描写潮来时的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内容是课文的重点。而抓住重点词句来品味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之美是难点。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考虑运用“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播放课件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的教法比较恰当。在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让学生听范读、自由读,边读边体会,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重视“读”

。学生自由朗读潮来时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己见。

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直观教学优势,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播放大潮视频,使学生看到真实的情景,感受到了大潮涌动的速度。通过朗读课文,再观看钱塘江大潮的视频,更进一步使学生验证了自己的感受,体验钱塘江大潮声音、气势的变化。学完全文后,我再次让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并给予时间让学生展示。

篇6:《观潮》课文同步练习

一、我能写出下面的词语

héng guàn

yī jiù

huī fù

qí guān

二、我会用多音字组词

lǒng méng() bò( )

笼: 蒙: mēng() 薄: bó( )

lóng() měng() báo( )

三、比一比,组词语

提( )

堤( ) 屹( )

吃( ) 沸( )

佛( ) 灰( )

恢( )

四、我会填

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五、写好钢笔字

B级重点难点过关

一、我能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13分)

人声鼎( )水天想( )人( )人( )

山( )地( )( )天卷地风( )浪吼

二、我能根据句子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人非常多。()

2、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

3、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4、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

三、我会填

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________,潮来之时,只

见_____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_____;那

声音_______________。潮过之后,江面上________。看看

堤下,____________。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________,我们为

之___________,为之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乐园(阅读,完成各题)

观日落

我最爱看日落的景观。今天我又登上楼的最高点,观赏日落。

我抬起头,只见那万里的晴空本来是淡蓝色的,像明静的湖水,现在越来越蓝,越来越浓了,简直像画家在用蓝色的画笔层层加深。太阳已斜*着西山,它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露着红红的脸蛋。在它的周围,有一束束灿烂的光,一圈圈柔和的圆晕,它身边的天空却呈现出黄里透紫的悦目色彩,镶嵌在天边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披上一层金光,显得分外壮观。

过了一会儿,太阳的光更柔弱了,可它的脸颊更红了,像个大红球,向着天空,向着地面,向着山峦喷出了红艳艳的嫩光。它身边的晚霞不断地扩大着范围,在更换着锦衣,粉红的、红的.、紫的……五光十色,好看极了。霎时间,艳丽的晚霞弥漫了大半个天,像铺开了一副巨大的瑰丽的绸缎。

太阳慢慢地向西山背后退去,最后只一跳,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它身边的晚霞也在归林的鸟雀声中收起最后一丝光泽。我凝视着天边,我的心久久陶醉在这日落的景观之中……

1、查查字典,解释括号里的字。(6分)

(霎)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影无(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第三段中的比喻句,并读一读。(4分)

3、作者按_____________顺序描写了日落的景色。由于作者抓住

日落时太阳的_____________,先写太阳像___________,

再写太阳像_____________,最后写太阳____________,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日落的壮观景象。(10分)

附加题(10分)

编写广告语:

篇7:《观潮》课文同步练习

一、我能写出下面的词语

héng guàn

yī jiù

huī fù

qí guān

二、我会用多音字组词

lǒng méng() bò( )

笼: 蒙: mēng() 薄: bó( )

lóng() měng() báo( )

三、比一比,组词语

提( )

堤( ) 屹( )

吃( ) 沸( )

佛( ) 灰( )

恢( )

四、我会填

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五、写好钢笔字

B级重点难点过关

一、我能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13分)

人声鼎( )水天想( )人( )人( )

山( )地( )( )天卷地风( )浪吼

二、我能根据句子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人非常多。()

2、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

3、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4、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

三、我会填

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________,潮来之时,只

见_____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_____;那

声音_______________。潮过之后,江面上________。看看

堤下,____________。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________,我们为

之___________,为之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乐园(阅读,完成各题)

观日落

我最爱看日落的景观。今天我又登上楼的最高点,观赏日落。

我抬起头,只见那万里的晴空本来是淡蓝色的,像明静的湖水,现在越来越蓝,越来越浓了,简直像画家在用蓝色的画笔层层加深。太阳已斜*着西山,它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露着红红的脸蛋。在它的周围,有一束束灿烂的光,一圈圈柔和的圆晕,它身边的天空却呈现出黄里透紫的悦目色彩,镶嵌在天边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披上一层金光,显得分外壮观。

过了一会儿,太阳的光更柔弱了,可它的脸颊更红了,像个大红球,向着天空,向着地面,向着山峦喷出了红艳艳的嫩光。它身边的晚霞不断地扩大着范围,在更换着锦衣,粉红的、红的.、紫的……五光十色,好看极了。霎时间,艳丽的晚霞弥漫了大半个天,像铺开了一副巨大的瑰丽的绸缎。

太阳慢慢地向西山背后退去,最后只一跳,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它身边的晚霞也在归林的鸟雀声中收起最后一丝光泽。我凝视着天边,我的心久久陶醉在这日落的景观之中……

1、查查字典,解释括号里的字。(6分)

(霎)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影无(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第三段中的比喻句,并读一读。(4分)

3、作者按_____________顺序描写了日落的景色。由于作者抓住

日落时太阳的_____________,先写太阳像___________,

再写太阳像_____________,最后写太阳____________,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日落的壮观景象。(10分)

附加题(10分)

编写广告语:

篇8:如何有效发挥课后练习的引领功能

一、对照课后练习, 确立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课后练习题大体涵盖了诵读、写字、词语练习、阅读训练、小练笔等, 对听说读写思等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作了安排, 对教学的目标重难点有一定的提示或指向。教师在备课时, 可借助课后练习题钻研教材, 从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进行教学设计。

如《钱学森》课后练习: (1) 用钢笔描写。 (2) 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3) 阅读课文, 画出课文中钱学森说的话, 体会这些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研究教材, 笔者设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生字新词, 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引导学生反复品读钱学森的语言, 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而教学目标中第三点也是本文教学重难点, 教学时教师应紧扣钱学森说的两段话, 引导学生解词析句、理解感悟、带着感情朗读, 从简短、朴实的语言中感受钱学森浓浓的爱国情和拳拳的报国志。

当然每篇课文根据体裁的不同, 课后练习会有所侧重。有的侧重于语言积累, 有的突出思维训练, 有的注重写法指导。总之, 教师在备课时, 要反复思考课后每一道练习的作用, 用心揣摩它与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关系, 并把它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把它作为教学内容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教学时一一击破。

二、借助课后练习, 灵活处理教材

教材作为知识、情感的载体, 是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 它的处理和优化至关重要。我们可以根据课后练习, 调整教学顺序、内容, 因时制宜, 更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再以《钱学森》为例, 课后练习的第4小题:按时间先后顺序,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应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根据这个练习, 笔者从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钱学森在美国时工作、生活情况的内容教起, 当教学完第六自然段后笔者这样过渡:五年的等待没有白费, 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 1955年9月17日, 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这样一来, 学生很自然就明白倒叙的写法及作用, 懂得倒叙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设置悬念, 增加表达效果等, 也促使学生在以后写作中加以运用。

三、把课后练习作为课堂讨论的主线

认真研读教材, 你会发现许多课后练习会围绕课文设计一个统领全文的思考题, 目的是让我们从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的层次, 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 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时, 可以以这个问题作为切入口,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交流讨论。

如《轮椅上的霍金》可以课后练习“默读课文, 说一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霍金是一个‘非凡’的科学家”来组织教学。通过学习第三自然段, 感受虽然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 但他身残志坚。这是霍金第一个“非凡”之处。第四自然段描述了霍金在科学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这是霍金第二个“非凡”之处。第三个“非凡”之处是最令人动容的, 也是教学的重难点。从他回答女记者的五行字中, 感受到霍金热爱生活、懂得感恩, 对学生的内心也是一次真正的洗礼。随着课文学习的层层递进, 问题如剥笋般一一揭示, 这样, 重点得以突出, 难点也得以突破了。

再如《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后题:“你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个问题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笔者以这个练习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首先谈话揭题, 接着放手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主学习, 通过读读画画议议, 让学生各抒己见。当学生感受不到位时, 笔者适时点拨;当学生理解出现偏差时, 便顺势引导。以这样的练习为主线, 整合了教学思路, 把握了教材重点。

篇9:如何发挥课后练习的效用

一.依照课后练习把握教学方向

课后练习中一般会设计一个统领全文的思考问答题。编者的目的是引导教师在教学中从整体出发,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形象和优美语言。教师可以依照这些练习来把握教学方向。如《桥》课后练习第2题是:“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其实这就是从整体来设计的一个大问题,我们把它作为主问题引领课堂阅读,不仅可以减少繁琐的课堂问答,还会使学生如春雨润物般领悟文章主旨。笔者在教学时由这个问题切入,引导学生读书与讨论,画出文中老汉的动作和语言的词句,让学生抓住画出的重点内容去读、品、议,通过感悟老汉对乡亲、对儿子的言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一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老党员的光辉形象,突破了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从而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并且灵活而巧妙地串起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这种立体多维式的构建,于大气中隐含着深邃,在平和中彰显着个性,体现了阅读的整体性,提升了阅读的品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依循课后练习理清文本脉络

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重要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透彻。”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中表示时间推移、情感变化、地点变换的核心句或核心段落,了解文章内容,理清作者行文的思想轨迹,为学生深入把握文本内涵创设良好的情境。有些课文的课后练习中也涉及到了文章的结构层次,这些精心编制的练习,往往就是理清课文脉络,整体感知课文的重要提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课后练习”这一资源,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思维,理清课文脉络。

例如:人教版教材第九册《新型玻璃》课后第1题:“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填在表格里。”教师只要抓住这个练习来组织教学,学生通过阅读、填表,了解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抓住了课文的要点,把握了全文的脉络,理清了作者行文的思想轨迹。

三.依据课后练习领悟表达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训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对表达方法的领悟。笔者研究“课后练习”,发现编者在课后也相应地配备了领悟文章表达方法的练习。

如《圆明园的毁灭》课后练习第3题: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自己思考,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体会到了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课文大量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是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可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豪的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毁灭后画面中那种荒凉,颓废,和原来的宏大魅力形成强烈的对比,情感在此时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情感的积聚在这时将会爆发,更能激发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爱。学生明白作者布局谋篇的用意后,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更深层次的意义,也有利于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自己习作时也会有意识地运用。

“课后练习”还有很多的效用,如依据“课后练习”概括主要内容,落实朗读训练,进行说话训练等等。我们要根据各篇精读课文后编排的习题来确定这些训练方式。总之,“课后练习”是一座丰富的资源宝库,我们要认真对待“课后练习”,解读“课后练习”的编排意图,努力发挥“课后练习”的最大效用,依托“课后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10:语文教材课后练习有效使用的策略

一、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使用的问题分析

(一) 课后练习使用的盲目性

一些语文教师, 特别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语文教师, 他们比较喜欢逐一讲解或请学生回答课后练习。他们认为, 既然编者在教材后面设置练习, 那就有一定的目的。同时, 万一考试考到练习上的题目或相似题目, 讲过和没讲过的考试结果不一样, 而且即使学生考不出教师也能够感到心安理得, 因为他已经讲过了。所谓“不讲不放心, 讲过就放心”, 这明显没有针对性而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他们对课后练习没有选择, 不分侧重点, 只是一味平铺直叙式地讲解或请学生回答。这明显脱离教学实际。他们弱化学习方式的指导, 用结果代替学习的过程,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常常浪费大量的教学时间, 而教学实效却很低。

(二) 课后练习使用的随意性

有的语文教师在新课结束后, 常常根据课堂上剩余的时间多少来决定课后练习的使用。剩余时间多就多讲, 剩余时间少就少讲, 当然, 没有剩余时间就不讲。这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他们在上课前没有认真准备, 教学随意性大。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之差也就可想而知。

(三) 课后练习使用的片面性

有些语文教师在使用课后练习时, 只选择一些客观题目, 一律放过大量的实践活动类题目。由于客观题目答案单一、明确, 他们认为易于讲解也便于学生回答。而实践活动类题目的答案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他们认为一时半刻难以讲清或学生难以回答, 白白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这就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对新课标认识不到位, 对新教材后的练习的实质理解不透, 甚至懒于钻研。这种片面性的课后练习使用会大大影响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 课后练习使用的缺失性

一些语文教师基本不使用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他们认为如果使用课后练习, 就会出现一系列诸如课堂教学结构不完整、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等问题。同时, 学生人手一本类似教学参考书的辅导资料, 如《语文教材全解》《语文教材详解》《语文教材全易通》等。这些语文辅导资料不仅有教材分析, 还有教材课后练习答案。教师讲解课后练习时, 学生基本不听。他们要么自己在看辅导资料答案, 要么认为自己看过答案在东张西望。请学生回答课后练习时, 他们常常照读辅导资料答案。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使用在这些教师的教学操作中是缺失的。他们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而采用一刀切的方式, 结果白白浪费了课后练习这个宝贵的课程资源。

二、语文教材课后练习有效使用的策略

课后练习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落实基础、提升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效使用课后练习, 将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判断课后练习使用的有效性的最好依据就是语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的课后练习使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 以灵活使用课后练习为原则,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力求为实现语文三维目标服务,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 基础练习, 学生课前预习时使用

基础练习主要指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后经过查字典词典或查阅其他资料等可以完成的练习。它包括现代文中的字词注音抄写、文言文中的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等。《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 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类基础练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它们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与提高, 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可以说, 只有在这些基础之上, 学生才能从事阅读理解, 才能形成认知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其它诸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才能培养与提高世界观、人生观及道德情操。

例如现代作家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课后练习第4题, 两人一组轮流朗读课文, 结合查字典, 互相检查下列字的读音是否准确。再共同辨析加点的字容易与哪些字在形体上混淆。《古代寓言二则》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课后练习第2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第三题, 辨别“其”和“之”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三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课后练习第2题,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查阅相关资料都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些练习。因此, 教师应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

(二) 内容练习, 教师课堂教学时使用

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文章内容类题目大多是课文教学的重点, 它们大多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重点内容。教师可在课堂教学时使用这类题目。如果教师能够化用, 即把这类题目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适当改编, 再运用在课堂教学中, 那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编委会副主编赖瑞云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曾经提到关于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一个教例。课后练习第1题,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文章却大量地、细致地记叙他生活、工作中的琐事,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认为这篇文章有值得改正的吗?第2题, 朗读鲁迅深夜工作至天亮、海婴连喊“明朝会”两小节, 谈谈你的感受, 说说哪些地方最动人。教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 课文写了鲁迅先生几件事?表现了鲁迅什么品质? (2) 说说文中最使你感动的事件和细节。赖瑞云教授对教者的化用作了高度评价。显然教者很好地理解、掌握了练习, 又深入浅出巧妙地改造、化用了练习, 效果很好。学生们“七嘴八舌”, 气氛热烈, 效果极佳。

另外, 语言训练一类题目在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很好地使用它。《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原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组长张传宗在《构建以语言教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体系》一文中也指出, 课文练习应着重练语言, 但必须把练习的具体要求和语言表达的可学之处讲清楚, 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语言训练这类题目同样适宜于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三) 写法练习, 学生课堂学习中使用

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文章写法类题目大多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教师应在课堂上适当引导点拨学生, 让学生思考、讨论、完成这类题目。

《宇宙里有些什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课后练习第2题, 课文由近及远地对宇宙进行了介绍。你能按照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的顺序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说明吗?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 笔者就大胆抛出了这个题目。这个问题一抛出, 课堂顿时活跃起来, 有读书的, 有讨论的。在理出课文说明顺序之后, 他们较好地完成了这个题目。再如这篇课文课后练习第3题, 读读下列画线的语句,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人们不熟悉的宇宙空间说明得通俗易懂的。笔者先给学生补充介绍说明方法方面的知识, 然后再请学生思考。他们很快举手回答这个问题。如第2小题, 画线语句把宇宙比成大海, 把恒星比作大海里的水滴,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形象地说明了宇宙之大。

如果教师善于把课后练习融入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学习, 那么必定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大有裨益。

(四) 活动练习, 学生新课结束后使用

语文教材课后练习中实践活动类题目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巩固和扩展, 它们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而设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由于实践性和活动性, 这类题目灵活开放, 难度较大。但是, 语文教师不能因为难度大就随意弃置这些题目, 而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一般来说, 在新课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这些题目。教师要及时检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 并对他们加以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篇11:例说课后练习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课后练习 运用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44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之后都会安排相应的思考练习题。细致阅读后不难发现,这些思考练习题既是教师确立文本教学内容的重要凭借,也是教师教学思路的外在来源,同时更是师生教与学的重点所在。因此,在课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师都应紧扣教材之后的思考练习题,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功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以课后练习为基础进行文本解读

教师解读文本不仅仅是要理解文本的本质内涵,更要以教学者的身份厘清文本中哪些资源可以成为教学内容。教材后的思考练习已经将文本的教学重点罗列其中,为教师遴选教学内容提供了极好的平台。

例如,《二泉映月》课后有这样几条练习题:

(1)朗读课文,背诵4、5两个自然段。

(2)钢笔描红。

(3)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感情。

(4)静心聆听二胡曲《二泉映月》,感受课文描绘的情境。

在这几条练习题中,有指向文本内蕴体悟的,比如背诵积累和感受课文情境,也有指向文本语言表达精妙的,比如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这样的练习指向对于教师选择教学内容、设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据此,我设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①在熟读的基础上通过联想与体验,感受文本所描绘的情境。②感受文本关键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③背诵积累4、5两个自然段。

二、以课后练习为平台优化教学过程

1.在束缚处适当变通

有些课后思考题,对于学生的训练价值极大,但在思维拓展层面对学生却有一定的限制,无法真正契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此时,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对习题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内在诉求。

例如,《我不是最弱小的》要求学生选用相关词语进行雨景段落的描绘。这一道题目旨在运用文本语言的积累和提示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正值春季,如果教师死板硬套,学生只能舍弃亲身体验去完成凭空想象的创作。如果教师能提供几个描绘春雨的词汇,要求学生描绘春雨的情境,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训练的本质要义也丝毫不受影响。

2.在刻板处变换形式

课后思考练习题中有很多关乎学生思维认知的练习,都是通过问题的方式进行引领的,很多学生常常被其覆盖面和纵深度所震慑,而无法真正投入思考。教师如果变换一种形式,以引发辩论的方式融入其中,则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激活思维,一步步走向文本的内核。例如,在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中,教师围绕课后题目“爱因斯坦是不是个伟大的人”进行了不同维度的引导,让学生从爱因斯坦自身、小女孩、小女孩的父母以及读者四个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学生在不同的意见中进行反思调整,从而得出自我体验,无论是应变能力还是语言组织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历练。

课后练习中还有一种形式,就是体会加点词语的用法。把这一题型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对比感悟的方法,将学生置于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对生活实际的引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体验到作者用词的精妙。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文后的习题:“读一读,注意带点词语,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这一题旨在感受生动形象的补充说明对于描绘事物的作用。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去掉带点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进行比照;接着引导学生想象4层楼房的高度,从而明确40层楼房的高度;之后,教师点出说明方法,即在列数字的同时又与我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最后迁移练笔。

3.在疑难处巧搭台阶

很多课文之后的练习都有背诵和复述的要求,而很多教师对此并不重视,要么完全放手让学生课后进行,要么在课堂教学中不痛不痒地应付了事,使得这一练习内容流于形式。事实上,只要教师为学生巧妙地搭上一个阶梯,给予学生适当的方法,其效益立刻就能事半功倍。

例如,《二泉映月》的背诵,教师可为学生厘清段落的结构特征;《灰椋鸟》背诵时则为学生出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大江保卫战》中则紧扣文本的排比句式进行引导。这样的台阶不仅降低了学生的背诵积累难度,同时也在灵活多样的形式中真正内化了语言,一举两得。

三、以课后练习为纽带延伸教学活动

课后练习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外拓展的,其目的在于锻炼学生收集和整合信息资源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内容,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完《恐龙》一课后,教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恐龙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在小组合作中完成关于恐龙的科技小报;在教学完《月光启蒙》后,教师让学生收集家乡的民歌、童谣,并跟着自己的家人进行歌唱练习。

面对这样的活化练习,学生已经不再将其视为一种作业和负担,而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信息,提升了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

关注课后练习是教师与编者进行对话的重要环节,只有创造性地开展课后练习,才能使得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行走在科学、有序的轨道上。

篇12:课后练习,阅读教学的有力助推器

一、课前解读文本:紧扣课后题目,把握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准绳,是课堂中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教学目标确定是否准确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假如我们自己推敲,就会发现,课后思考题其实就已经为我们呈现了丰富的目标元素。这些题目中有的提示我们本课中难以掌握的生字词,有的提出了贯穿整篇课文的中心问题,有的则给我们提供了迁移训练的内容, 有的也在提醒我们教学中需对本段语言描写进行充分的感悟,了解写法等。

以《天鹅的故事》为例,编者在课后就设置了这样几道题目:1.朗读课文,并能复述天鹅集体破冰的过程;2.用钢笔描红;3.读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4.老人为何最终没有开枪,而是将枪挂在肩头,悄悄离开了?5.从你在现实生活、电影电视中所看到场景中选择一个齐心协力的场景写下来。

每篇课文都将读书与写字放在课后题的首要位置,旨在告诉教师教学中这是最基础的语文能力,应该作为重点贯穿语文能力的始终。 而联系对应审视1、4、5几道题目就会发现,它们展示了这篇课文的核心——天鹅齐心破冰的经过,还向我们揭示了作者创作文本的方法, 即第六自然段中的场景描写,这也是学生感悟语言、丰富写作策略的重要载体。根据对课后思考题的解读,我将这篇课文第二课时核心目标设置为:1.聚焦核心语段,紧扣关键词语感受天鹅团结、奉献的精神, 唤醒学生对生命意识的呵护;2.仿照课文的第六自然段,写一个齐心合力共同完成任务的场景。

二、课中课堂推进:改进课后题目,巧妙实施练习

1.在原有的基础上补充

有些课后思考题,类型较好,但有时在题型呈现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有效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练习起来就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从学生实际认知需要入手,补充必要的素材,让练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轨。例如《我不是最弱小的》课后就设置了这样的题目:读抄词语,选用这些词语描写一段雨景。这道题目的价值在于在感受体悟了文本中词语之后趁热打铁,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但教学这篇课文时,正值春季。刚刚经历的几场春雨,却难以借助文本中的词语加以呈现。如果直接训练,学生的思维必定受到限制。因此教师在原有基础上,为学生补充了春雨如丝、 细雨绵绵、淅淅沥沥、细如牛毛等描写春天的词语,丰富学生的认知积累,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去描写。

这种基于教材,又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习题进行的修改,不仅尊重了编者的用意,同时也打破了习题对学生思维的束缚,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体现了较好的训练价值。

2.在本来的类型中变换

课后训练中很多题目都是借助提问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这些题目改变形式,从而激活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经历思维的挑战。

例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中最后一道题就提问“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作为对文本中人物形象感知的途径。而在落实这一道题目时,教师并没有死板地要求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品味完课文之后,适量地补充了与爱因斯坦相关的故事及其科学成果。随后,教师组织了学生围绕着“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进行了深入辩论。在整个辩论中,学生以教材文本以及教师提供的资料为基础,寻找自己认知的依据,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对课后题目进行了转换,形式的转换使得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着深处漫溯,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在原本的要求中搭台

很多课文后面的练习中都设置了背诵积累、复述思考,这种类型的题目旨在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经典的语段进行深入积累。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似乎并没有真正理解编者设置这一练习的真正用意,这种类型题目要么直接落实在课堂之外,任由学生自己完成;要么只在课堂教学中蜻蜓点水,匆匆而过,致使训练不断虚化。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文本语言巧妙地创设桥梁,就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减轻学生课后的学业负担,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如在教学《灰椋鸟》一文的第四自然段时,教师就从语段的具体内容中抽取出表示课文内容的词语: 一开始、没过几分钟、先回来、后到的……这种方式为学生整理罗列了作者创作文本的整体思路。同样的方法还可以运用到《珍珠鸟》一文中描写小珍珠鸟与作者不断接近的语段中。

背诵积累的要求是相同的,但达成的路径可以各不相同。教师可以根据要求背诵语段的具体特点, 为学生探寻出适当的“拐杖”,从而让学生背诵得更加灵活,更加牢固, 文本语言才能真正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真正达成积累背诵的目的。

三、课后拓展延伸:活化课后题目,夯实参与感受

当下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各种信息资源比比皆是,语文教学应该充分把握时代进步形成的教学优势,学会有效整合学生的教学资源。因此在苏教版教材中的课后思考题中,就设置了大量要求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课外拓展的训练,主要是搜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或者故事,从而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资料收集中学会选择、学会整合,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 很多教师都没有对这样的练习给予足够的重视,常常采用“把自己收集的资料与自己的家人交流”“收集作者创作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资料进行自由阅读” 等形式。这些形式有的让学生在海量资料中失去了寻找的方向,有的则让学生失去了资料收集的兴趣和动力。这样就完全歪曲了编者的意图,最终导致这种题型形同虚设,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因此在面对这类课后习题时,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认知需要,明晰资料收集的针对性、 目的性,调整学生资料收集的花样和方式,从而激活学生的积极性。

上一篇:雨末诗歌下一篇:广大顾客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