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圆课后练习题的总结

2024-05-06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课后练习题的总结(共16篇)

篇1:六年级上册数学圆课后练习题的总结

1、请同学们拿出第一张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友情提示:(1)、弯道是什么形状?左右两个半圆形的弯道合起来是一个什么图形?(2)、怎样找出相邻弯道的差距?相邻弯道差距其实就是谁的长度之差?(3)、怎样求相邻跑道的长度差?

2、汇报讨论结果。(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算出相邻两圆周长相差多少米,就知道相邻跑道的差距,也就是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求出跑道的全长,或求出跑道的弯道长,可以求跑道差了)

3、同学们开动脑筋,说得很好,下面请你们拿出第二张学具,以小组为单位,首先算一算第一条和第二条跑道的起点相差的距离是多少?(计算过程中,答案保留两位小数)算完后再把计算的结果填在表格中。(提醒表格中的周长和全长各指什么?)方法一:第一圈圆周长:3.14159×72.6≈ 228.08米跑道一周的长度:85.96×2 + 228.08≈400米第二圈圆周长:3.14159×75.1≈ 235.93米跑道一周的长度:85.96×2+235.93= 407.85米两条跑道的差是:407.85-400=7.85米师:我们刚才的计算是先算两个圆的周长,再算全长,最后算两条跑道的差,计算起来很复杂,有没有什么简单些的方法。方法二:直接用相邻跑道的外圆和内圆的周长相减。3.14159×75.1-3.14159×72.6=7.85(米)相邻两条跑道的差=相邻外圆周长一内圆周长方法三:用相邻外圆直径与内圆直径的差×π(75.1-72.6)×π=7.85(米)相邻两条跑道的差=(相邻外圆直径-内圆直径)×π(引导学生观察直径差两个道宽,即道宽的2倍)方法四:相邻两条跑道的差=道宽×2×π,(板书)1.25×2×3.14159=7.85(米)

4、对比这四种方法,你们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生:最后一种。我们只知道一个条件就可以算出相邻两跑道的差。能给我们的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师:根据我们刚刚发现的规律其它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能算么?把剩下的填完整。师:经过同学们的不断努力我们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到底要前移多少米呢?生:每相邻两条跑道的差都是7.85米,也就是说,每相邻的外跑道的起跑线在内跑道前7.85米的地方。过渡:刚刚我们学会了怎样计算道差,接下来解决几道生活中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师:在一次动物运动会,它们在比赛时调整了道宽,你能帮它们计算每道应依次提前多少米吗?

1、400米的跑步比赛,道宽为1.5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1.5×2×π=3×3.14=9.42(米)

2、刚才这个运动场进行的是400米赛,如果要进行200米的比赛,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生1:道宽与前面的400米一样,我可以用前面算的7.85米除以2是3.925米。生2:200米的比赛就只跑了400米的一半,跑了一个弯道.只增加了一个道宽,就可以直接用道宽×π。

四、总结: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延伸,自我评价我们学校的运动场跑一圈是200米(课件出示图)元旦准备举行200米的田径赛,你们帮忙算算每相邻两道的差是多少米呢?

六、板书设计:确定起跑线相邻两条跑道的差=道宽×2×π1.25×2×3.14159=7.85(米)

七、课后反思:

篇2:六年级上册数学圆课后练习题的总结

1、时钟的分针转动一周形成的图形是()。

2、从()到()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3、通过()并且()都在()的.线段叫做直径。

4、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所有的()也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

5、用圆规画一个直径20厘米的圆,圆规两脚步间的距离是()厘米。

6、圆心决定了圆的(),半径或直径决定了圆的()。

篇3:六年级上册数学圆课后练习题的总结

一、一题多用, 尽显习题的训练功能

“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以及相应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是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中重要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之一, 因此, 课本从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开始, 几乎每个练习都安排有一组口算的习题。怎样用好这类习题呢?

也许很多教师只是让学生做一做、写一写得数, 然后校对一下答案就算完事。而我认为这样不能起到口算训练的效果, 也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中“熟练”的要求。

我在做此类习题的时候, 常常会安排这样的几个层次:

……

1. 全体起立, 每个学生从第一列开始认真报一报每一题的得数, 不比谁报得快, 只比谁报得准。

(学生认真地报答案, 陆续报完并坐下。)

2. 老师找到了那么多认真报得数的学生, 比如××、××, 还想继续找出几个最认真的。起立, 从最后一排往前再报一遍。

(兴许个别学生没报完就坐下了, 从后往前再报一遍可以给予弥补。)

3. 大家都报得非常认真, 老师请两位同学来比赛。

(随意地指题, 让两个学生同时报答案, 几次后分出胜负。可以进行两三组比赛。)

4. 大家都想赢?这样吧, 老师再给你们一次练习的机会, 等会儿我们再比。自己认真地再报一报答案吧。

5. 同桌两人比比看, 看谁有进步?

6. 拿出你的笔, 写上你正确而漂亮的答案。

……

当然, 并不是每一次口算的练习都要经过这6小步, 可以视具体情况而灵活应用的。

总之, 一组简单的口算习题, 我们可以多次地、多种方法地使用, 达到口算训练的目的。一年级的学生没有家庭作业, 我们不能指望学生在课后、在家里进行多少口算练习,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课堂上的每一次练习机会。

二、启发思考, 挖掘习题的智力因素

发展学生思维的主阵地在课堂, 主要的依据是教材。同样的教材, 由于教材智力因素挖掘程度的不同, 学生的思维发展就不一样。对于课本习题同样如此, 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从而获得不同的收获。

例如课本第92页练习十二的第2题:

当学生做完该题后,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说说自己的发现。有的学生说:“第一组的得数越来越大, 第二组的得数越来越小”。有的学生说:“8加几, 加上的数越来越大, 得数也越来越大;7加几, 加上的数越来越小, 得数也越来越小”。还有的学生说:“8加一个数, 加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大1, 得数也一个比一个大1;如果加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小1, 得数也会一个比一个小1”。甚至还有学生有这样的发现:“8加上双数结果还是双数, 8加上单数结果就变成了单数”……

有时, 做完习题后,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学生的发现往往会比我们期待的更多、更精彩。

三、举一反三, 领会习题的内在意义

有些习题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但它却不是以一个新知识点的形式出现的, 教材也没有安排相应的例题教学, 但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 却是全新的。例如课本93页练习十二第9题填表:

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表格, 读懂表格也是一个难点。像这样的习题, 就要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直到理解其内在的含义。我在处理时, 是这样做的:

……

1. 通过观察、讨论, 正确找到表中的3个数学问题, 并正确解答。

2. 说说自己是怎么找到数学问题的?有什么体会?

3. 练一练:

说说找到了哪些数学问题?该怎么解答?

4. 比一比, 与刚才的表格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5. 再练一练:

你又是怎么找到数学问题的呢?怎么解答?

6. 与刚才的表格又有什么不同呢?

……

通过练习, 学生不仅学会了看表格的方法:有时需要横着看, 有时却需要竖着看;还知道完成表格首先要找到问题, 再根据具体的问题, 选择合适的方法;有时用加法, 有时却用减法等等。当然,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我们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类似下面的变式练习:

如此“举一反三”, 学生不仅能正确地解答表格中的问题, 而且还能体会到用表格表示数量关系的简捷与明了, 习题的价值与意义得以进一步提升。

四、强化细究, 体现习题的思维价值

有些习题, 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是需要“深入加工”的, 需要提供更多的实例进行细究。

例如课本第58页练习七的第4题:

不计算, 在得数比8小的算式后面画“√”。

当学生正确地做完题目, 说清“为什么”后, 我随手写下了“3+5=8”, 并抛出问题:根据你刚才的体会, 你能很快地编出得数比8小的加法算式吗?学生有的减少第一个加数, 编出了2+5、1+5、0+5;有的减少第二个加数, 编出了3+4、3+3、3+2等等;还有的同时减少两个加数, 编出了2+4、2+3等等。接着, 学生根据老师的板书又提炼出了方法:只要让其中一个加数减少, 或者让两个加数同时减少, 就能让得数变小;相反, 就能让得数变大。同样地, 还可以让学生根据“8-2=6”编出得数比6小 (或大) 的减法算式。

如此“细究”, 提高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思维训练机会, 拓展了思维发展的空间, 为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提供了可能。

五、多样呈现, 落实习题的预设目标

有时改变习题的呈现方式, 能真正实现习题的目标价值。

例如课本第79页“想想做做”第4题:先估一估是多少, 再数出来。如果像课本那样直接呈现给学生, 学生往往为了追求“准”而舍去了“估”的过程, 直接用数的方法得到答案, 这样就达不到“估一估”的目的, 怎么办呢?我在教学时是这样处理的:

……

1. 投影出示有10个草莓的图片, 数一数有多少个草莓?

2. 投影出示习题中的第一幅图, 只能看一会儿, 要求估一估比10个草莓多, 还是少?大约是多少个? (投影出图片让学生观察后, 随即拿走图片)

3. 数一数草莓到底是多少个, 看看自己是估多了, 还是估少了?

4. 出示习题中的第二幅图, 仍要求只能看一会儿, 估一估比刚才的14个草莓多, 还是少?大约是多少个? (投影出图片让学生观察后, 随即拿走图片)

5. 认真数一数、圈一圈, 看看自己是估多了, 还是估少了。

……

表面上看, 这样的处理与直接出示习题让学生做没有什么分别, 从量化的作业结果来看, 也不会区分出什么优劣。但是这样的处理, 却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估”了, 既落实了习题的预设目标, 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由此可见, 习题的呈现方式也不是单一的, 而应是多样化的。

六、渗透孕伏, 品味蕴含的数学思想和解题策略

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往往会认为数学思想是那么高深莫测, 不会在一年级涉及, 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到四年级才教学, 低年级没有这部分内容, 所以不用管。其实不然, 在一年级上册, 很多习题中就蕴含了数学思想, 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就要求我们在习题教学时, 不能忽视平时的渗透孕伏。

例如课本第87页“想想做做”第3题:

当学生做完这三组题后, 让学生比一比每组的两道题, 说说自己做题的体会。学生很容易发现每组的两道题得数是相同的, 而且学生发现, 算下面的题目就是像上面的题目那样“想”的, 例如算9+5, 就可以想9+1+4, 这样能算得又对又快。显然, 学生对于“9+5”转化成“9+1+4”已经有了很真实的体验, 转化的数学思想也就在学生的脑海里发芽了。

一年级的数学知识是简单的, 但可以提炼的数学思想与解题策略却也不少。例如学统计的时候, 就蕴含了分类的思想与列表格的策略;结合小棒图认数,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画一画图形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运用了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做减法想加法又是互逆思想与倒推思想的渗透……这些都值得我们在进行习题教学时注意。

篇4: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面积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六年级数学;圆面积;课堂反思

几何教学从学生的小学时期就开始了,在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甚至高数中都会进一步学习,因此,几何学习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圆面积”是小学数学集合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重要知识点,这能为学生日后对“圆”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这一块知识点的有效教学对于学生有着深远的意义。小学数学对“圆面积”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圆相关的知识点,掌握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运用圆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数学中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才是成功的,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圆面积的相关知识,并且提升他们的应用能力。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圆面积的推导过程,了解它的实际应用价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并且推广这一教学模式。

一、圆面积的预期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圆中各单位的意义,半径=r,直径=2r=d。

(2)能够掌握圆的面积以及圆周长的具体含义。

(3)能够推导并且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C=πd 或C=2π ,能够通过教学推导并且掌握圆的面积公式S=πr2,并且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这些公式和计算方法。

(4)能够理清圆这一几何图形与其他图形之间的联系,通过推导出来的圆面积进行计算、归纳、推理、转化,解决一些与圆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5)能够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反思和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能力。

二、教学中需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在圆这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中,圆的直径、半径,以及圆的面积和周长之间的关系是很容易搞错的,一旦学生把公式记错,后面的一切都是无用功。因此,通过圆的半径与圆的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来推导圆的面积和周长的公式,并且进行深刻理解和记忆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圆面积的教学过程

1.合理的情境引入

向学生展示学校操场旁边那个平时进行活动的圆形花坛的照片,然后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大家一定都认识这个花坛吧,现在里面种的是花草,但是如果学校要在花坛里面铺上地砖,那你们知道铺地砖的面积是多少吗?”这是一个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场景,通过这样的情景进行导入能够提升学生的亲切感,让学生自然地进入思考圆面积如何计算的这样一个情境中,这样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最后学习完知识后再让学生反过来计算花坛的面积,能够收获不错的教学效果。

2.运用方中画圆的方法进行面积的计算

按照学生现如今的数学知识储备,自然是不能够将圆的面积算出来的,但是学生会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已有知识的迁移,将花坛这个圆放在每块都是一平方米的地砖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大致计算出花坛的面积。圆的半径是5m,通过大致的计算,学生能够发现圆的面积大约是圆半径的三倍多,所以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圆的面积又和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学生会觉得很有趣,并且能够将以往的知识迁移过来,又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动手实践性,学生就像是在玩一个游戏,但是实际上他们又在这样一个有趣的过程中学到了圆面积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效率是很高的。

四、利用圆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的应用问题,以此来巩固所学习到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心花园有一个喷泉,每天晚上喷泉工作时,喷出水的距离是5m,那么请问同学们,喷泉的水所能喷到的面积是多少呢?”然后,教师让学生把这个问题转化成一个简单的计算圆面积的题目,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在实践中强化理解和记忆。

五、课堂总结与反思

在本堂课的教学和学习中,教师利用一个生活中的情景引入圆面积的计算这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将注意力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这样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开展教学。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再和学生一起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且用这个公式解决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实践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强化理解本堂课的知识和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邴瑞福小学数学“圆面积”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上旬),2015(12).

[2]何小红.小学数学“圆面积”教学的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5(73).

篇5:六年级上册数学圆课后练习题的总结

1. 填一填。

(1)两个数( )又叫做两个数的( )。

(2)9比5记作( ),( )是前项,( )是后项,比值是( )。

(3)如果A∶B=C,那么A是比的`( ),B是比的( ),C是比的( )。

(4) 4∶5= =( )∶( )

2.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0.125∶2 160∶15

∶ 24∶

3. 从A地到B地一共180千米,客车要行2小时,货车要行3小时。

(1)写出客车所行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2)写出客车所用的时间与货车所用的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3)写出货车与客车的速度比,并求出比值。

(4)写出客车与货车每小时所行的路程比,并求出比值。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4. 判一判。

(1)35可以读作五分之三,也可以读作三比五。( )

(2)配制一种盐水,在200克水中加入20克盐,盐和盐水的比是1∶10。( )

(3)比值是0.8的比只有一个。( )

篇6:六年级上册数学圆课后练习题的总结

2、()确定圆的位置,()确定圆的大小。

3、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倍多一些,这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用字母()表示,计算时通常取()。

4、一个圆的半径为3分米,它的周长为()分米,面积为()平方分米。

5、一根电线杆横截面的周长为50.24米,它的直径为()米。

6、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7、()千克是60千克的15%,()比75吨少20%,50米比()多20%。

8、存入银行5000元,整存整取三年,若年利率是3.96%,到期后可取回本金和税后利息共()元。

9、一件商品原价250元,现在打七五折出售,现在买这件商品,比原来便宜()元。

10、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画一个直径为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

11、果园今年收获水果2.4万吨,比去年增产了二成,去年产量是()万吨。

12、一根木头横截面的周长为18.84厘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

13、某厂原计划生产水泥60万吨,实际生产69万吨,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

14、小华将5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三年,若年利率3.96%,到期时,他可以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共多少元?

★☆

篇7:六年级上册数学圆课后练习题的总结

知识点一:圆的面积的意义、计算公式及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知识点二:圆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典型例题

例1:一个圆形蓄水池的周长是25.12m。这个蓄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例2:一个圆环铁片,内圆半径是6cm,环宽是4cm,求这个环形铁片的面积是多少?

**例4:如图,正方形的边长是8cm,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例5:一个环形铁片,内圆直径是4dm,环宽1dm。这个环形铁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例6:下图是一个钟面:分针长6cm,分针走了20分钟,求它旋转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5分钟)

一、填空

1、连接()和圆上()的线段叫做半径。

2、通过()并且两端都在()的线段叫做直径。

3、在同一个圆里,有()条半径,有()条直径。所有的半径的长度都(),直径等于半径的()。

4、围成圆的()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5、圆的周长总是()的3倍多一些。

6、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叫做圆周率。

7、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就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8、()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

9、小圆直径为a厘米,大圆半径为a厘米,则小圆面积与大圆面积之比是()。

10、小圆直径是大圆直径的1/5,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

二、列式计算

求下列各圆的面积:

r=2分米

d=4厘米

C=12.56厘米

三、计算

1、在一个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中放置一个最大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

2、一个圆形蓄水池,它的周长约是31.4米,它的占地面积约是多少?

3、有一只羊拴在草地的木桩上,绳子的长度是4米,这只羊最多可以吃到多少平方米范围内的草?

4、用一条长20米的绳子围绕一棵树干绕了6圈,还余下1.16米,这棵树干的直径大约是多少米?

篇8:一道课后习题引发的数学方法

问题求函数的值域.

解法1利用函数的有界性

解法2利用数形结合法

∵, ∴-y表示定点Q (2, 0) 与动点P (cosx, sinx) 连线的斜率, 显然动点P的轨迹是单位圆, 由图易知 (图略) .

当PQ与单位圆相切时, -y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

解法3利用三角变换法

令, 则由万能公式, 得

①等价转化法:由

(上述利用平均值不等式求值域)

②判别式法:由, 得3yt2-2t+y=0 (*) .

∵x∈R, ∴, ∴ (*) 有解, 即Δ≥0,

∴4-4×3y×y≥0 (上述利用判别式法求值域) .

易知时, y'<0,

∴y在上为减函数;

∴y在上为增函数;

∴y在上为减函数,

④单调性法:在中当t=0得y=0;当t>0得, 易知上是减函数, 在上是增函数, ∴

当t<0时, 易知在上是增函数, 在上是减函数,

又函数在R上连续, ∴

解法4利用转化法求值域

的几何意义是定点Q (2, 0) 与动点P (cosx, -sinx) 两点连线的斜率k, 而动点P (cosx, -sinx) 在圆心为原点, 半径为1的圆上, 其方程为x2+y2=1, 显然当PQ所在直线与圆相切时取最值.

设过Q (2, 0) 的直线方程为y=k (x-2) ,

由消去y, 整理, 得

解法5利用等价法由, 得.去分母, 得

令cosx=t, 则变为 (y2+1) t2-4y2t+4y2-1=0 (*)

∵x∈R, ∴t有解, ∴ (*) 式中Δt≥0即16y4-4 (y2+1) (4y2-1≥0) .解得

篇9:六年级上册数学圆课后练习题的总结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认识新朋友乐乐,开始出现一张图猜猜谁是乐乐。

2.跟乐乐进入数学王国碰到一扇密码门,密码是由1、2和3组成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通过密码门就能进入数学王国。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学生板演,教师引导,得出三组不同的排列方法:

第一组:12、21、13、31、23、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你先选了哪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再选了哪两个数调换位置?揭示调换位置法。

第二组:12、13、21、23、31、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先选1固定在十位上,和剩下的2、3分别组成12、13;再选2固定在十位上,和剩下的1、3分组成21、23;然后选3固定在十位上,和剩下的1、2组成31、32。揭示固定十位法。

第三组:引导既然可以固定十位来摆数,那是不是也可以固定个位摆数呢?

得出21、31、12、32、13、23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这种方法先选1固定在个位,再选2固定在个位,然后选3固定在个位,分别和另外的两个数组成不同的数。可以把这种方法叫什么呢?揭示固定个位法。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要有顺序的思考,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与组合。

二、探究新知

1.握手问题。进入数学王国,碰见两个新朋友,想跟他们握手表示友好,每两个人握一次,可以握几次。

2.吃点心问题。数学王国的小精灵看小朋友这么能干,来给大家送点心了,面包、包子、饼干,送给三个小朋友各一种,一共有多少种送法?

三、巩固学习

三个人拍照留念,可以怎么排位子?

四、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第一次反思:教学设计要从教材内容编排出发。

旧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中数学广角中第一课时把排列与组合放在一起,而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只有排列,并没有组合的内容摄入。我在备课中,没有仔细研究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把握手问题和吃点心问题放进了第一课时,这两个都是组合的典型例题,因此我做出了修改。而在一开始的导入中,我出示两个小朋友让学生猜谁是乐乐,这个知识点也不符合本课要求,因此删去。

第二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删去谁是乐乐这个环节,直接导入,进入密码门,其他一样。)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涂头和身子,有多少种涂法?

(我的出发点是想创新,不用书中的涂北城南城的例子,又为了方便做课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涂头和身子的例子。)■

2.考考你?用0、2、3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这个例题也是在第一次试教中教研员指出的一个对于新知识的练习。)

三、提升拓展

1.三个人拍照留念,可以怎么排位子?

2.吃点心问题。(变成排列问题,三种点心按顺序先后吃,可以怎么选择?)

四、小结

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次反思:教学设计的案例要符合实际生活。

虽然这次试教发现了很多问题,但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设计的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涂头和身子,有多少种涂法的问题。我的出发点是想与众不同,没想到我的例题却出了问题,试问世上哪有红色的头蓝色的身子呢?这个问题确实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以生活为背景,真实的设计教学案例,使学生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考考你?用0、2、3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2.练习一:(课本中)用 红、黄、蓝 3种颜色给地图上的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

3.练习二: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2个字,一共有多少种选法?

4.练习三: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3个字,一共有多少种选法?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虽然本次上课并不成功,在教学中也有很多欠缺,但是这次经历却给我留下了无线的思考。我的每一次试教,对教学设计的每一次改动,对课堂的每一点冲动,每一点思考,每一滴努力的汗水都是一次次收获,无论将来怎么样,我都会用这样一种信念来坚持我的工作,成长我的专业素养。

篇10:六年级上册数学圆课后练习题的总结

六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怀念母亲》

一、基础知识

1、组词

班()偏()编()

斑()篇()遍()

奔 bēn()待 dài()咽yàn()

bèn()dāi()yān()

薄báo()趟tàng()夹jiā()纤qiān()

bó()tàng()jiá()xiān()

2、选字填空。

艰 坚

()持()巨()固

()险()贞 无()不摧

()强()辛()定

()决()苦 举步维()

3、按要求写句子

资料来源:天津新东方培训学校

网站 http://tj.xdf.cn/

①、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改为反问句)

②、我随手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修改病句)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怀念母亲》的作者是。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对 和 “同样 和同样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亲不变的爱意。

2、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的意思是。祖**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

3、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怅望灰天的意思是。表达作者。

4、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作者内心感到凄凉是因为;作者内心感到凄凉是因为。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作者。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组词

班(班级)偏(偏差)编(编制)

资料来源:天津新东方培训学校

网站 http://tj.xdf.cn/

斑(斑斓)篇(篇章)遍(遍地)

奔 bēn(奔腾)待 dài(待遇)咽yàn(吞咽)

bèn(奔小康)dāi(待会儿)yān(咽喉)

薄báo(薄饼)趟tàng(一趟)夹jiā(夹紧)纤qiān(纤夫)

bó(薄雾)tàng(趟水)jiá(发夹)xiān(纤维)

2、选字填空。

艰 坚

(坚)持(艰)巨(坚)固

(艰)险(坚)贞 无(坚)不摧

(坚)强(艰)辛(坚)定

(坚)决(艰)苦 举步维(艰)

3、按要求写句子

①、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改为反问句)

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难道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吗?

资料来源:天津新东方培训学校

网站 http://tj.xdf.cn/

②、我随手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修改病句)

我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怀念母亲》的作者是 季羡林。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对 生母 和 祖**亲 “同样

崇高的敬意 和同样 真挚的爱意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亲不变的爱意。

2、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的意思是 祖**亲经常到梦中来。祖**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 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离别的滋味尤为强烈,对祖**亲的情感随着离别时间的长久在不断加深。

3、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怅望灰天的意思是 惆怅地望着天空。表达作者 对母亲的怀念以及对母爱的渴望。

4、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作者内心感到凄凉是因为 感到自己与母亲的距离远了,与祖国的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中有忧愁、有思念;作者内心感到凄凉是因为 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自然又多

资料来源:天津新东方培训学校

网站 http://tj.xdf.cn/

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作者 对祖**亲的深切的怀念之情。

篇11: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练习题

一、填空。

1、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那么,大圆的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小圆直径是大圆直径的(),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的比是()。

2、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用()表示。

3、平面图形中,对称轴有三条的有(),四条的有(),两条的有(),一条的有()。无数条的有()。

4、圆周率是圆的()与()的()。

5、()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

二、判断:

①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②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叫圆周率。()

③圆的直径长等于这个圆半径的`2倍。()

④所有圆的圆周率都相等。

()⑤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半径的3.14倍多。()

三、计算

1、根据下列条件求圆的周长。

①半径5cm②直径20dm③r=2米

四、应用题

1、一个直径为4分米的圆,他的周长是多少?

2、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3、一条94.2厘米长的铁丝,正好可以围绕一个水桶转三圈,这个水桶的底面半径是多少分米?

篇12: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练习题

1.一个圆形桌面的直径是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用圆规画一个周长50.2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应是多少厘米,画出的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在一个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再在这个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大圆面积是84.78平方厘米,则小圆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

5.鼓楼中心岛是半径10米的圆,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小华量得一根树干的周长是75.36厘米,这根树干的横截面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篇13:六年级上册数学圆课后练习题的总结

1、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面积到学习曲线图形的面积,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是一次质的飞跃。在这节课中学生将初步学习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化曲为直”、“化圆为方”,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奠定基础。特别是在面积的推导过程中,潜意识的培养了学生的极限思想。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⑵帮助学生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使学生了解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过程,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向学生展示生动、活泼的数学天地,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确定以下教学重点与难点:

篇14:四年级上册数学运算律课后练习题

一、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618+324 76×28 728÷18

二、简便计算。

44+37+56 163+49+261 74+(137+326)

249+402 189+35+211+165 483-236-64

582-157-182 65×5×2 15×23×4

36×25 25×125×32 35×22

篇15:六年级上册数学圆课后练习题的总结

一、我会填。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 ),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原平行四边形的( ),这个长方形的宽等于原平行四边形的(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乘( ),用字母表示的公式为( )。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为15分米,高为18分米,面积为( )

平方分米。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底为12分米,面积为180平方分米,则高为( )分米。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4倍,高缩小2倍,则面积

( );如果它的底缩小3倍,高扩大3倍,则面积( )。 4、一个梯形的面积是42平方米,它的上下底之和与一个平行四

边形的底边相等,高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5、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2平方分米,上、下底之和为11分米,

它的高是( )分米。 6、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下底是5分米,高是4分米,

上底是( )分米。

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64平方厘米,高为8厘米,底为

( )厘米。

8、一块直角三角形的地,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36米、27米,

这块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

9、一个三角形,它的面积为36平方分米,高为8分米,则它的

底为( )分米。

10、一块直角梯形的地,它的下底是40米,如果上底增加38

米,这块地就变成了正方形,原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11、一个长方形木框,长10dm,宽8dm,将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

形,面积变(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 )dm。 12、三角形有一条边的长为9厘米,这条边上的高为4厘米,另

一条边长6厘米,这条边上的高是( )厘米。

1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为10平方分米,若底扩大2倍,高缩小

4倍,则现在的`面积为( )平方分米。

1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

12平方分米,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积为( )平方分米。

15、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如果

三角形的高是8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米;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8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 )米。 16、填“>”、“<”或“=”。

①A的面积( )B的面积 ②A的面积( )B的面积

③A的面积( )B的面积 ④空白的面积( )阴影面积

17、一个梯形的高是6厘米,下底10厘米,如果上底增加7厘

米,它就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8、把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

形,这时面积减少8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这时平行四边形的高为( )厘米。

二、认真选(每题只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入括号内)。

1、下面的四个平行四边形,根据已知条件( )的面积可以

算出。

① ② ③ ④

2、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面积( ),周长

( );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面积( ),周长( )。 ①变大 ②变小 ③不变 ④无法比较 3、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必须具备( )。 ①面积相等 ②形状相同 ③完全一样 ④任意两个均可

4、周长相等的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 )

面积最大。 ①正方形 ②长方形 ③平行四边形 ④无法比较 5、梯形ABCD中,三角形AOD和三角形BOC

的面积相比,( )大。 ①三角形AOD ②三角形BOC ③同样多 ④无法比较 6、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的( )

总是相等的。 ①高 ②面积 ③上、下底的和 ④无法确定 7、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底相等,面积也相等,如果平

行四边形的高是6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 )厘米。 ①6 ②3 ③12 ④18

8、一个梯形的上底长36dm,如果补上一块底为64dm,面积为

2

64dm的三角形,就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

2222

①20dm ②136dm ③272dm ④68dm 9、右图中,甲、乙两点分别为长方形宽的中

点,那么图中面积相等的所有三角形是( )。

①A、B、C ②D、E ③A、B ④B、C 10、下图中的三角形,面积等于左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的是

( )。 A B C D A

①A、B ②A、B、C ③A、B、C、D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周长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 )

2、面积相等的两个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3、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到它的2倍,高缩小到它的1,则面积

2不变。( )

4、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但面积一定相等。

( )

5、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它的面积没有改变。

( )

6、三角形的面积大小只与它的底和对应的高有关,与它的形状

和位置无关。 ( )

7、在一个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一

定等于长方形面积的一半。 ( )

8、两个完全重合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 )

9、梯形的面积比平行四边形面积小。

( )

10、一个长方形可以划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 )

四、填表。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 形 底 17 64 底 49 上底 5 60 47 高 12 高 50 下底 7 19 22 高 6 5 54 面面 256 125 98 积 积 面积 75 3726 552 五、操作题。 1、在下面的方格图上分别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各一个,使每个图形的面积与图中长方形的面积都相等。 2、你能用所学的知识把下面的每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吗?试试看,你有多少种分法? 六、看图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① 5dm ②

3dm 25m

14m 8dm

10cm 7cm 32dm 8cm 34dm 26dm ③ ④

8cm

34dm

七、求下列阴影部分的面积。

2

① ②已知S平=48dm,求S阴。

3dm 13cm 16cm

8dm

③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4 ④求S阴。平方厘米,求梯形的面积。

8dm

篇16:六年级上册数学圆课后练习题的总结

《圆》这一单元已经教学完毕,并且已经测验,从平时的练习、作业以及测验的情况分析,发现学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部分学生对本单元的计算公式不能熟记,不能灵活应用:主要表现在部分后进生身上,例如他们在已经周长求圆的半径时,老是直接用周长去除以2,还有就是经常用3.14乘以直径的平方来求面积。

2、计算能力的薄弱为解决实际问题带来很大的障碍:由于在计算圆周长和圆面积时,圆周率取近似值3.14,所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不断出现某数与三位数相乘,除数出现三位数的除法。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不少同学就表现出计算能力的薄弱,往往一个题目就计算要经过反复的订正才能正确。大大影响到解决问题的效率。

3、对组合图形、阴影部分周长或面积理解错误: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对组合图形、阴影部分认识不足,导致出现多算或者少算的`错误,还有就是求面积的运用了求周长的式子,反过来也其然。

4、对面积单位和周长单位不够重视,学生好象已经形成思维定势,导致求面积的计算结果都经常用长度单位。

补救措施:

1、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让他们多进行简单的练习,重点让其掌握简单的知识。

2、严格要求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作业和练习中及时发现问题,尽量面批,让其改正错误,杜绝粗心大意,乱写单位的习惯。

上一篇:触动初三作文600字下一篇:101思想政治理论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