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区教育信息网

2024-04-27

镜湖区教育信息网(通用8篇)

篇1:镜湖区教育信息网

安徽教师招聘网为您提供:芜湖市镜湖区教育信息网-教育科工作职责,欢迎加入安徽事业单位QQ群:165609482。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

1、指导学校贯彻教育方针、执行教学计划。督促各校(园)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规范办学行为。

2、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规划,统筹管理全区幼儿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特色教育。

3、组织指导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巩固工作。

4、组织指导国家课程的实施、地方课程的建设和校本课程的开发。

5、指导教育教学改革,组织有关学科考试和质量监控工作。协助市教育考试院做好区属中学中考中招工作。

6、指导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进行招生路段调查、调整、划分工作,发放义务教育登记表,协助市教育局审核小升初户口,协调招生中有关问题,保证辖区内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7、管理中小学、幼儿园学籍工作,做好招生、转学、休学、复学、升学的审批。

8、指导学校贯彻教育方针,执行教学计划,指导教育教学改革,组织有关学科考试和质量监控工作;

9、负责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

更多内容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芜湖人事考试网、安徽教师招聘网

本文来源安徽中公教师招聘网http://wuhu.offcn.com/html/jiaoshi/

篇2:镜湖区教育信息网

1、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本区校(园)中长期规划;结合本区教育布局调整,做好各校(园)整体规划并拟定计划。

2、协助领导、依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编制教育经费的财政本级预算方案和办理年终决算。编制教育费附加和其他专项经费使用计划。

3、根据财政本级预算控制数,编制各校园经费预算计划,核拨经费,年终与各校园办理决算。

4、根据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拟定区教育系统收费工作意见,指导各校(园)按政策合理收费。

5、对区教育系统票据的购、领、核、销进行管理。

7、组织相关部门参加各项经费投入的招投标工作。

8、监督和管理区教育系统内国有资产的使用、增减等,年终进行汇总;负责局机关固定资产的登记,清理等工作。

9、做好教育事业、教育经费统计工作。

10、组织系统内法人代表的离任审计各单位财务活动的内部审计。

11、核发系统内单位工资;指导校园办理公积金、医保、失业保险的变动手续。

12、办理生源地贷款。

更多内容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芜湖人事考试网、安徽教师招聘网

篇3:镜湖区教育信息网

1 杭州市社区信息化概况

近年来, 杭州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从探索走向有计划的试点, 稳步发展。为进一步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 杭州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以社区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为突破口, 加快建立全市统一的社区信息化网络体系、社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社区信息技术应用体系, 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系、社区信息化运行服务体系和社区信息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信息化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目前杭州市已基本实现区、街道 (乡镇) 、社区的三级联网, 各区民政局联合信息办等部门开始各区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筹备, 分工落实责任。如西湖区各街道及乡镇所有社区的软件安装和联网工作已完成。全区已经有70个社区, 9个乡镇街道, 30个区属部门实现了三级联网, 网络互通, 资源共享, 基本完成了社区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任务。[2]社区已安装了社区综合管理软件, 并进行了人口基础数据等录入工作。[3]

就杭州市抑或仅就西湖区的社区信息化发展, 其速度和成效都是瞩目的, 政府充当统一规划和引导的角色, 出台相关的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文件, 为社区信息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并且在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都加强了统一规划和引导;并通过加快建立信息资源开发网络建设等领域来建立和完善有序有效竞争机制, 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覆盖面也逐步的扩大, 试点增多, 居民也充分地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捷, 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了解社区信息化, 参与社区信息化和支持社区信息化。

虽然杭州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 探索试点建设成效明显,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信息化知识的普及亟待加强;政府对社会资金进入社区信息建设领域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各区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居民的参与程度不高, 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 从整个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看来, 依靠政府力量单方面投资社区信息化, 造成信息需求的多元化与政府提供有限性之间存在矛盾。居民的信息需求就往往被忽略, 而政府对居民信息需求回应能力也不足。一方面, 社区信息化是电子政务的延伸, 但社区工作人员基本上忙于执行任务, 只是被动地给当地居民提供服务, 而且在提供服务时既不考虑社区本身的特点, 也不考虑服务对象的具体需求。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对需求认知的了解, 居民缺乏对社区信息系统的使用和价值认知, 并未实现对信息系统的充分利用, 这使得社区信息化的适用性受到质疑。因此, 居民信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成为阻碍社区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所在。

2 杭州市西湖区居民信息需求的统计与分析

如何从居民的信息需求出发, 更好地推动社区信息化的发展?我们选择了西湖区的南都德加和翠苑一区两个社区进行了居民需求调查。这两个社区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德加社区为新建中高档小区, 社区内的居民以城市白领为主, 素质普遍较高, 社区文化氛围浓厚, 在社区建设上高度重视社区信息化, 创办德加社区网站, 并以社区网站为载体, 开拓社区工作新思路, 开创社区发展新局面。而翠苑一区是早期小区, 相对来说, 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的了解并不多, 社区网站的使用也不及前者, 但正是基于这些情况, 其社区居民的信息需求更亟待开发, 从而引导居民关注和支持社区信息化的建设。

2.1 信息需求的调查与数据统计

此次调查共发放600份问卷, 回收572份, 回收率为95.3%。其中有效卷556份, 空白卷和无效卷为16份, 有效率为97.2%。从问卷及社区居委会处了解的相关情况表明, 尽管现在居民上网的用途主要是信息浏览和电子邮件, 但最感兴趣是影视、娱乐教育和游戏等信息消费项目上。这也是社区信息化建设必须重点关注的需求领域。具体信息需求数据统计如下:

2.1.1 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的理解

(1) 调查显示, 居民获得信息的渠道, 从社区网获得信息的仅为14.3% , 更多的是从社区公告栏52.8%, 其次是居民聊天17.6%, 报纸 15.3%。如图1:

西湖区虽然已经基本完成了社区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任务, 但是从了解社区信息渠道的这一调查中可以看出, 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还是有限的, 社区网作为提供社区信息服务的重要平台之一, 其使用的普及水平还亟待提高。

(2) 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的理解依次是:信息服务、网络管理、现代化物业管理、其他。各项理解差别如图2:

从这可以看出, 居民对于社区信息化的理解与当前政府提倡的向居民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这个目标是基本一致的。

(3) 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的责任方的认识

“社区信息化应该由谁负责”这项调查显示:认为应该由街道办事处负责的占32.8%, 认为应由市/区政府负责的占22.6%, 由小区物业管理的占20.7%, 由社区自治组织负责的占18.8%, 由企业负责的占5.1%, 比例如图3:

2.1.2 居民的信息需求表达

(1) 居民希望得到的信息化服务依次是:

休闲娱乐占了17.3%, 物业管理占了13.7%, 论坛占了11.2%, 社区新闻占了9.6%, 养身保健占了9.2% , 办事指南占了8.5%, 家政服务占了7.2%, 政务占了6.1%, 社区管理占了5.4%, 在线购物占了5.1%, 租房/买房占了3.5%, 求职信息占了3.2%。如图4:

从数据可以看出, 在现在信息化时代, 居民更偏重于压力外的放松, 注重休闲和娱乐的信息, 这也反映了居民对杭州作为“休闲都市”这一都市理念的认同和重视。而物业管理也日益成为社区居民关注的热点, 通过网上的服务, 使物业管理更趋现代化, 服务更便捷。而论坛也日益成为居民青睐的主要服务之一, 通过论坛可以进行网上交流, 关注社区发展并且可以增进社区认同感, 同时也可以通过网上资源拓宽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渠道。

(2) 在希望政府在社区信息化提供的信息方面:

政府文件/公告占20.8% , 国内外大事/评论占19.5%, 公共交流占17.8%, 医疗信息占13.7%, 教育信息占11.8%, 投诉/曝光占7.6%, 公共事务决策6.3%, 其他2.5%。如图5:

可见, 居民对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需求存在迫切性, 而且需求的覆盖面较广, 除了对政务的相关信息发布切实关注之外, 对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医疗信息和教育信息关注度也非常高。

2.1.3 居民满意度调查

(1) 在对“社区所提供的信息化服务满足您的需要吗?”的调查结果显示, 仅仅有57.6%的居民感到社区信息化满足了其需求, 如图6:

(2) 而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的满意度调查显示:非常满意的为12.6%, 一般的为43.9%, 不满意的为37.1%, 很不满意的为6.4%。如图7:

2.2 信息需求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从西湖区南都德加社区和翠苑街道翠苑一区的居民调查可以看出, 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的建设还是比较关注和支持的, 但是社区信息化建设过程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在走访调查中, 大部分居民对信息化建设的作用都倾向于服务功能, 对社区信息化的理解大部分是信息服务这个层面, 并希望通过社区信息化能为居民生活带来更便捷的服务。而在社区建设责任方面更多的是希望政府、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都能各尽其责, 特别是街道办事处作为最贴近居民生活的管理机构, 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中更是无法取代。

社区信息化是将政府各类信息资源与民众具体需求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向居民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以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在调查中显示仅有57.6%的居民感到社区信息化满足了其需求, 这就反映了信息需求与信息供给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信息的供给存在缺口。从居民主观上这说明了居民的需求与社区信息的服务供应是不平衡的。那为何会出现信息供需不一的问题呢?

2.2.1 政府提供方面

(1) 政府的信息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主要问题集中在政府信息的供应上。不仅在杭州,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 居民的信息需求和政府的信息供应存在着较大反差。政府各部门在实践中都是单通道封闭的, 直接向下级部门进行管理, 而不愿意将信息向下公开。我国政府组织结构是条块分割的二维模式, 每个部门各自独立开发建设自己的信息平台。[4]由于各部门业务需求、技术方式和标准都不完全相同, 造成部门信息交流的障碍, 直接影响了信息的整合和利用。

(2) 信息安全性与公开性的矛盾。我们也注意到政府提供信息的安全性原则和居民要求的信息公开性原则成为了社区信息化建设实施过程的一对难以平衡的矛盾。相对商务信息而言, 很多时候政务信息更为敏感, 这对信息的安全要求就更高, 而政府的信息很大程度是为公众服务的, 政府利用覆盖整个社区的信息网络进行资源整合、开发和利用, 促进信息共享, 必须具有公开性。这就给社区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困难。

(3) 政府介入社区信息化建设力量过于强大, 压抑了社区自治机制的成长, 不利于基层民主的参与, 使社区对政府产生依赖;同时, 由于信息行业的迅速发展导致政府负担过重, 对信息化过程中软硬件配套设施的频繁更替出现明显的能力不足, 以致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2.2.2 企业运作方面

(1) 不同企业有其不同的技术路线和产品特征, 容易造成不同社区的重复建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由于不同的企业之间存在着技术屏障, 很容易对个社区造成“信息孤岛”现象。

(2) 企业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运作的, 往往只关注某些利润空间大的信息业务, 而对存在收费困境的信息服务领域缺乏积极性。在产品提供方面容易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 造成市场信息产品供应不足。

(3) 不同的企业对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理解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从而企业运作参与到社区信息化建设中, 并不能很好的从居民实际的信息需求出发, 解决社区信息化的根本问题。[5]

2.2.3 居民信息反馈方面

部分居民把信息化作为概念和摆设, 在设备投资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金钱, 而忽视了通过社区信息化切实提高自己的现代化生活质量;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与需求无关的技术冗余, 与居民实际需求无关。由于居民的年龄层和新旧社区等的差异, 居民对这些冗余技术的理解也不深不透。而大部分的居民在信息反馈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作为社区信息化建设主体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

3 信息需求视角下的社区信息化推进策略

在社区信息化建设当中, 要以居民的信息需求为依托, 要尽力把它打造成为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大平台, 实现良性循环, 达到政府、企业、居民多方多赢的目的。

3.1 政府方面

政府是社区信息化特别是社区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因此在讨论社区信息化发展时必须高度关注政府的作用。在社区化建设中, 针对居民的信息需求, 政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以人为本, 以需求调查为基本依据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社区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需促用、以用促建”的原则, 要因地制宜, 结合实际, 重点突破, 突出应用, 实现可持续发展。社区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不断满足社区居民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宗旨, 坚持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执政为民、服务于民。以需求调查为基本依据加快社区信息的研究开发, 建设信息化社区必须坚持市场导向, 针对有关信息化应用服务项目, 认真开展居民信息需求调查, 收集第一手的消费信息资料, 并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 从中发现居民需求与现有产品供给的差异。

(2) 在政府主导下, 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和营运。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的作用, 以区、县 (市) 为中心, 街道 (乡镇) 为重点, 社区为基础, 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建设社区信息化建设。同时, 积极引进市场竞争机制, 以居民需求拉动社区信息化建设, 努力推动信息产业发展。[6]

(3) 创建多元的信息需求表达机制, 确定居民所需社区信息服务。要求在政府的倡导下创建多种信息需求表达机制, 使个体需求汇集为集体需求:包括以政府为主体的制度化机制, 如选举竞争机制、重大事务公示制度、听证会制度;以社会组织为载体的协商对话机制, 如居民论坛、社区对话;社情民意收集反馈机制, 如问卷调查、市长热线、网上调查等。即通过多元信息需求表达机制的创建和良好运作, 使政府掌握社区居民的需求信息, 更有针对性提供社区信息服务。

3.2 企业方面

社区信息化建设虽是公共事务, 但却蕴藏着无限商机, 且企业是社区信息化中的主体力量, 只有尊重企业的自主性, 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才能使社区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企业应在社区信息化发展根据居民的信息需求做到以下几点:

(1) 以居民的信息需求为导向占领市场。在社区信息化建设当中, 居民自主选择意识日益提高, 企业已经很难通过垄断资源来赢得客户。企业更应注重信息市场的调查通过技术、经济手段收集消费者的信息, 了解居民的消费愿望, 从而尽可能地细分消费者的群体, 区分每个消费群体的信息需求特色, 指导信息产品的生产。通过对居民信息需求的调查, 了解信息服务供给的缺口, 由原来的产品导向逐步变革为以市场和居民的信息需求为导向, 以人性化、多样化的优质服务赢得居民, 占领市场。寻找出居民真正感兴趣愿意购买的信息服务产品, 才能增强企业的赢利能力, 实现信息化社区持续健康发展, 特别要注意根据社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年龄层次、文化素质消费习惯等开发层次多样针对性强的智能化服务项目。

(2) 加大信息产品的宣传。让居民对信息产品的特点、质量、功能等特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减小居民对信息产品的不确定性, 从而扩大消费信息需求的范围, 提高信息需求的质量, 刺激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的产生。

(3) 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建立起居民信息的反馈系统, 并认真对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分析, 加强与居民的交流沟通, 增进对消费者信息需求的了解, 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信息产品的性能。[7]

3.3 居民方面

随着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和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对社区信息化的兴趣日益增强, 越来越主动地参与到社区信息化中去, 相应地社区居民在社区信息化的角色也愈加丰富。

(1) 社区居民要结合自身实际, 选择合适的家庭和个人信息化方式。

面对各种信息产品, 居民要量力而行, 从自身收入水平、经济承受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和家庭人员需求出发。选择合适的家庭和个人信息化方式, 避免把信息化作为概念和摆设, 在设备投资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金钱, 而忽视了通过社区信息化切实提高自己的现代化生活质量。

(2) 进一步提高社区信息化意识, 参与到社区信息化建设当中。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需要居民的参与享受网络信息资源, 从而达到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政府的主导, 企业的服务, 居民的参与, 三大支柱缺一不可。居民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主动迎接社区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为社区的一员, 更应积极对系统进行反馈, 向系统反映信息需求, 以更好地改善信息化服务项目。

总之, 社区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以需求为依托, 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居民三方主体的力量, 通过政府主导协调、企业参与、居民支持来通力合作, 共同努力, 推动社区信息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潘芳莲, 武琳.近年来我国信息经济学研究综述[J].图书与情报.2003, (2)

[2].杭州西湖区初步完成今年社区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EB/OL].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网, 2005, (2)

[3].西湖报道.互联互通服务于民——我区初步完成今年社区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EB/OL].杭州西湖政府网, 2004, (12)

[4].冯伟强.中山电子政务的新跨越发展研究:解读美国电子政务实践经验[EB/OL].“电子政务工程服务网”, 2005, (1)

[5].周玉香.我国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模式探析[J].中国信息导报, 2007, (4)

[6].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 (2004~2006年) [R].2004

篇4:镜湖区教育信息网

1、根据国家《2001-2005年青少年科普工作纲要》和科技教育工作的要求,每年制定本地区青少年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的计划和规划,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普宣传、科技创新、机器人、科技竞赛等活动。

2、组织举办本地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传播行动和选拔优秀作品及优秀项目参加全国、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3、加强本地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科技辅导员的科技素质和辅导能力。

4、帮助学校组织青少年兴趣小组、协助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

5、我区是全国科技教育优秀实验区,做好帮助和指导学校实验基地开展好各项工作。

6、做好中心本身业务工作,特别是展教、培训、竞赛、播放科技录像等工作。

7、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省、市举办的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推进本地区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8、做好国际合作项目英特尔求知计划培训工作。

9、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阶段性、临时性工作任务。

更多内容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芜湖人事考试网、安徽教师招聘网

篇5:镜湖区教育信息网

1、做好中、小学校德育的管理工作。

2、负责检查、督促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贯彻落实,抓好规范(示范)班集体建设工作;组织开展创建规范(示范)学校、规范(示范)班集体活动和德育表彰工作。

3、规划德育整体化、网络化建设,开展德育研究工作;承担区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4、做好德育宣传工作,组织开展德育科研;具体承担区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各项工作。

5、做好班主任、中队辅导员管理及培训工作。

6、协助团组织做好思想建设工作;协助支持以团代队;做好少先队建队工作;指导开展少先队活动、学生会工作。

7、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科普、艺术等活动;指导协调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等。

8、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

9、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落实和督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有关法规的贯彻实施;检查、督促、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10、组织指导中小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11、负责“镜湖区中小学贫困学生阳光奖助学基金”评审及日常工作,特困生情况统计及特困生救助工作。

12、做好心理指导师的培训,指导各校建立心理咨询室,扎实做好师生心理健康教育。

13、负责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心理健康课教师的培训、考核,对心理健康课教师进行管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14、负责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更多内容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芜湖人事考试网、安徽教师招聘网

篇6:镜湖区教育信息网

1、负责局机关日常工作的综合协调。

2、负责机关各项工作制度的拟定和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组织。

3、负责文秘、报刊征订、固定资产管理、后勤保障及接待等机关行政事务工作。

4、负责局机关文书档案的处理、整理、归档、利用及编研工作,指导校(园)有计划开展档案目标管理达标、升级工作。

5、负责教育政务信息、新闻宣传和通联工作。

6、负责综合治理工作。

7、负责教育系统信访工作,承办人大政协议案提案办理工作。

8、承办全局目标管理考核工作。

9、协助党工委做好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10、协助党工委做好权限内领导干部的考察、选拔、调配和校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11、指导全区校园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和中小学生安全工作,组织有关调研工作;负责校园治安和在校学生违纪犯罪的预防矫正工作;协助有关部门抓好学校突发事件的处理。

12、负责机关人事工作。

13、负责学期开学及结束工作的安排、检查。

更多内容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芜湖人事考试网、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

篇7:镜湖区教育信息网

值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 7月至8月间, 笔者三赴盐阜老区南洋镇, 探访中国电信盐城分公司亭湖区局南洋支局“双百兆” (手机上网、有线上网双百兆) 信息工程, 亲历了全区首个“双百兆”示范村在新港村的诞生。

一路向东, 打造“双百兆”示范村

与南洋支局小CEO苏文辉算是老相识了, 三年前, 我跟随时任青墩支局长的他, 实地采访了全区首个“光速宽带村”———柴坝村。“苏局, 这次你又放了一颗卫星。”刚见面, 我打趣说。消防兵出身的苏文辉笑着做了一个立正敬礼的动作, 然后手一挥:“先到村里转转。”

从支局出发, 驱车向东10多分钟, 便来到了新港村。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春楼等顶着烈日在村头迎接。

新港村是“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 作为一村之长, 新港村的“一本账”全装在李春楼脑子里, 他如数家珍:“我们村有农户1120户、4300多口人, 党员91名、农业经纪人20多人, 分7个生产组, 原先主要从事粮棉种植, 随着盐城市最大的富民蔬菜批发市场落户南洋, 新港村发挥地缘优势, 兴建了3000亩的大棚蔬菜基地, 现在除了800多人在外地打工, 其余村民或种植大棚蔬菜, 或就近在亭湖环保科技园区上班。”

李春楼说:“政府对村没有考核指标, 农民种地政府贴钱, 沟渠排涝等农田维护还不收一分钱。8月10日, 盐城全境下起特大暴雨, 新港雨量超230毫升, 由于排水设施完善, 没有一户农田受淹。有了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 我们村不仅早早脱困, 村民收入在南洋镇跻身中上游水平。”

谈及“双百兆”信息工程, 李春楼指着村部门口金灿灿的示范村牌子, 兴奋表示:“这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好工程, 响应总理号召, 既提速又降费。为了推动这项民生工程, 由我带队, 8位村组干部分头上门帮助摸查宽带和电脑用户资料, 我们还动员种植大户和农业经纪人, 到村部观看‘双百兆’演示。7月18日, 揭牌仪式那天, 区电视台还专程做了现场报道。”

李春楼眯着眼睛, 打开天翼4G全网通手机, 当天的视频报道流畅播出。“不管是村民, 还是外地来客, 我都会打开这段视频让他们欣赏———全市首家, 值得自豪。”

如何推动新港村的农业信息化?李春楼充满期待:“我们目前正加大‘农技宝’信息手机的推广应用, 也希望电信电视能分门别类增加大棚蔬菜种植的片子, 下一步, 我们将商谈蔬菜智能大棚项目, 通过智能化, 发展高效高价值蔬菜种植, 把人力解放出来, 发展第三产业, 让新港村向小康村目标再迈进一大步。”

一马当先, 做大做强“双百兆”品牌

从兵营到电信, 苏文辉都是位不折不扣的消防员, 哪有“火情”, 冲到哪里, 敢挑担子, 敢为人先。

在青墩, 苏文辉打造了全区首个光纤宽带村, 缔造了一年净增2000户139用户的发展奇迹, 从青墩到南洋, 苏文辉对农村信息化的思路逾加清晰, 步伐逾加从容, 他坚信, 青墩是一个苏北典型的农业镇, 南洋是一个背靠大市区的重点镇, 青墩能做到的, 南洋会做得更好。

苏文辉介绍:“去年元月来到南洋, 我们就开始酝酿全面退铜改光, 今年4月份形成体系化方案, 6月底接应省市公司部署, 亭湖区局打响了决胜‘光融之战’竞赛, ‘双百兆’让我们有了强有力的拳头产品、致胜武器。”

苏文辉在支局挂了一条标语, “坚定双百兆信息建设, 利农、便农、惠农”, 他对此解释:“前半句, 是工作方向, 方向对了, 坚持做;后半句, 是社会责任, 境界高了, 步子迈得更开”, “搞价格战, 退无可退, 进无可进, 只能把自己逼到死胡同, 我们要搞价值营销、品牌营销, 不单单要一味迎合市场、满足基本需求, 更要创造引领需求、掌握市场主动。”

豪言壮语之下, 各种问题却接踵而至。诸如:机线资源、老用户资料要全面准确核摸;规模迁改, 工程量大, 要调集工程队做外援;资费规则多, 要细分客户迁改路径、营销脚本;还有对外宣传、政府沟通、渠道协同、实名制论证……

南洋支局是亭湖区局“一把手”何晓昌的“责任田”。这一次, 苏文辉对何晓昌派了单:组建一支虚拟团队, 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团队例会、总结问题、现场会办。何晓昌心中有个大棋局, 苏文辉的派单可谓是正中下怀, “一枝独秀不是春, 我们要让南洋支局成为优秀标杆, 更要成为发展样板。”

由何晓昌任组长, 几位年轻大学生小CEO聚拢过来———吉磊, 青墩支局小CEO、大学生村官, 熟悉村情, 善于政府沟通, 曾协助策划亭湖区益农信息社;朱文进, 原青墩支局小CEO, 现任亭湖区局渠道中心副主任, 长于宣传策划、渠道支撑;徐加新, 从市公司企信部竞聘担任南洋支局小CEO, 对产品资费规则了如指掌。

何晓昌说:“我们组建这支‘青洋’组合, 不仅要遇难解难, 更要抓题破题, 为区局的‘双百兆’发展想办法、探路子。”

一心同体, 描画“双百兆”和谐发展蓝图

7月18日, 在新港村举行“双百兆”村建设启动仪式;

8月5日, 退铜 (缆) 200对3.7公里、100对3公里、50对及以下17.6公里, 375户村民全部完成光纤迁改;

8月10日, 新港村达标江苏公司“双百兆”村标准, 又新增光网用户136户……

截至目前, 南洋“双百兆”受理比例由7月初的10%, 跃升到了55%, 净增数在亭湖区局一路领先, 在全区名列前茅。

成绩的背后, 苏文辉的管理运作方式却堪称“另类”———青墩支局, 700万收入规模, 内部不下发展指标;南洋支局, 1400万收入规模, 实施自主经营承包, 依然是不下发展指标。23岁的门店经理吉蓉蓉给出答案:“不下发展指标, 给的是挣钱目标。”

对于这套“另类”的管理方法, 苏文辉自有他的理由:挣钱的能力, 就是发展的能力, 挣到大钱的能力, 就是市场认同、客户认同的实力。

在南洋, 合作渠道有4家大店、4家小店, 苏文辉让吉蓉蓉给每家店做盈亏分析, 并按照酬金标准折成业务笔数, 如果达不到这个盈利点或出现下滑, 支局将给予提醒, 并派团队驻店帮扶。为了达到盈利点, 苏文辉将南洋镇进行了网格化再承包, 大店承包大网格, 小店合伙承包网格。

要使承包“落地”, 苏文辉给出了三件“挣钱法宝”, 一是摸查有效目标客户, 二是培养一名店外行销员 (网格联络员) , 三是建立高值客户档案。他还强化了行业自律, 不允许欺诈行为, 不允许扰乱市场, 不允许“注水”套佣金。而在内部, 也定了一条“内部规矩”, 支局长和门店经理等支撑管理人员不参与直接的业务发展, 更不允许卖发展、送人情。

苏文辉坦言:“支局长和门店经理手中握有一定资源, 发展肯定有一定优势, 但自己的小算盘打多了、打精了, 就会分心, 甚至分化市场。管理人员应着眼全局发展、多研究市场、多支撑渠道能力提升。渠道挣到钱了, 支局收入自然水涨船高。这是个算小账还是算大账、图眼前还是看长远的问题。”

一季度“精三扫”活动中, 苏文辉组织支局人员当配角, 不做主角, 做教练, 不做运动员, 让渠道在市场竞争的洗礼中来了一次真正的脱胎换骨。

新港村在南洋天纬手机大卖场的承包网格内, 老板范冬兰为“双百兆村”忙得不亦乐乎, 在南洋镇, 除了毗邻中心厅的一家卖场店, 又在镇中心接盘装修了一家全网通手机店。“大店大而强, 小店小而美”, 南洋支局的8家社会店活得都很滋润, 成了市场发展的急先锋、第一梯队。

南洋支局在内部实施了“梦想计划”, 吉蓉蓉及蔡云林、陈凤高等一线装维人员通过努力, 实实在在尝到了企业转型、业务升级带来的甜头, 拿到了区局同岗位最高的收入。采访蔡云林, 他正在烈日下为一户村民施放光纤, 7月份领到了1万元的薪酬, “支局给了我们挣钱路径, 有装移机、铜改光、离网激活、光猫回收、光衰整治、装维随销, 每天虽然要起早贪黑, 可干得开心!光网改造后, 障碍下降明显, 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发展随销。”

篇8:镜湖区教育信息网

(征求意见稿)

镜湖区教育局根据区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按照教育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安排,围绕“推进科学发展,打造教育强区”的目标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分析了近年来镜湖区教育的发展状况,认真查找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深层次原因,进一步理清了全区教育科学发展的思路,形成了《镜湖区教育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一、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初步成效。

2006年行政区划调整后,镜湖区委、区政府明确了“三产强区、科教兴区、统筹发展”的发展战略,把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纳入全区“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继续推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整合,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近年来,区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强教优育、开拓创新,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发展目标,教育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镜湖区被评为安徽省首批均衡教育先进区。

(一)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于民

1、高效运行义保机制。镜湖区把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列入了政府民生工程之一,区委、区政府出台了《镜湖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区教育、财政等部门制定了相应的经费管理、预算编制、校舍维修和考核奖惩等方面的管理办法。着力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以校(园)为基本单位编制预算,按国家标准将中小学教师工资、津贴、补贴和社会保障经费全额纳入区本级财政预算,建立了稳定有效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促进教育经费全面增长,实现了“两个提高”、“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提高,2008年较2007年增长0.34%;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逐步提高,2008年较2007年增长0.91%。“三个增长”:实现了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08年教育财政拨款较07年增长40.48%;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教育事业费逐步增长,2008年较2007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增长32.39%;教师工资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在职公办教职工年平均工资逐步增长,2008年公办教职工平均工资较2007年增长18.33%,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步增长,2008年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较2007年增加137.58元/生,增长37.02%。

2、保障儿童公平就学。为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机会均等,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落到实处,严格控制择校生,取消了同城借读,建立了招生工 作公示制度、服务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提前实现了省教育厅三年取消同城择校生的目标。全面整合教育资源,先后撤并了5所学校,暂停了2所学校招生,使学校布局更为合理,办学效益得以保证。本着均衡教育资源、让每一个孩子能在相对较近的公办学校就学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原则,对全区中小学服务区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整,扩大了一些优质学校的服务范围。做好外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确定了20所学校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定点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镜湖区籍学生混合编班,接受同样的教育,享受同样的收费标准,同样的评优评先机会,逐步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镜湖区籍学生享受同等义务教育待遇。

3、加强校园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重视薄弱学校建设,努力缩小校际间办学差距。区重点办、拆迁办和区教育部门积极合作,利用教育费附加和教育融资平台,对全区各校园特别是薄弱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先后新建了北塘小学,改造了二十九中、二十七中学、棠桥小学等29所学校。对于刚接收的三所农村中小学进行了全面改造,清理了所有贷款,拆除了荆山中学D级危房,按期拨付省专项经费,使三所学校校园面貌和教学设施有了较大改善。2008年底,安徽省提出了三年内逐步实现校园标准化的目标,为保障校园标准化建设资金到位,镜湖区多方面进行筹资:一是以开发商小区配套资金为主;二是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利用教育融资平台使教育闲臵资产尽快变现用于校园标准化建设;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素质得到整体提升

1、依法履行管理职能。为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管理体制,2006年9月,镜湖区成立了“教育人才管理中心”,依法履行对中小学及社会人员的教师资格认定、中小学教师招聘录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评聘、教师交流、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归口管理中小学教师及校长队伍。2007年,出台并实施了《镜湖区教育系统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芜湖市镜湖区“名师工程”实施方案》、《芜湖市镜湖区“名校长工程”实施方案》、《镜湖区教师专业发展指标体系实施方案》、《芜湖市镜湖区“十一五”师资培训实施方案》和《镜湖区教育局关于师资培训工作的管理规定》等6个对“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具有指导性的文件。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加大《镜湖区教职工队伍管理规章制度》的实施力度,在对教师各项考核评比中实行师德考核 “一票否决”。

2、加大教师培养力度。通过实施专业科培训、校本培训、“空中英才”和“英特尔未来教育”学科教师培训等方式,使全区在职教师培训率达到100%。2006年荣获芜湖市“英特尔未来教育” 学科教师培训组织管理奖。2008年,区教育局编印了教师计算机培训教材,全区教师通过了计算机等级测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2008年44名教师获得省心理健康指导师资格证书,其中有16名教师还获得了全国心理咨询职业资格证书,并通过 他们向全体班主任展开二级培训,推动了我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通过开展“名师培养工程”,全区共培养了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特级教师516人。由于师资配备存在分布不均衡态势,为优化教师资源配臵,实施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立了区域内教师合理流动机制,鼓励教师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实施均衡教育以来,先后有200余名骨干教师采取支教、跨校兼课、挂职锻炼等形式到薄弱学校工作。作为保障措施,镜湖区逐步统一各校教师福利标准,逐步淡化教师的单位角色。

3、完善干部管理机制。一是着力探索和完善干部管理体制,出台了《镜湖区学校干部队伍管理办法(试行)》《镜湖区中小学校长任期制暂行办法》和《镜湖区学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意见》,为干部队伍培养和管理建章立制。二是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举贤择能。规范干部管理权限和选拔程序,同时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制度,实现校际间管理人员的均衡化。2007年开始,全面实施校长任期制,与37名校(园)长签订了《校长任期目标责任书》。三是用专业化培养机制提升管理水平。依托市教科所、境内高校、上海等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全区校级管理干部度身定制了培训方案。与上海方略教育培训中心进行合作,签定了4年的服务协议,精心选拔了30名校长进行系列化提高培训,着力打造一支研究型、创新型的专业化校长队伍。

(三)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1、积极推进课改实验。按照“促进均衡、提升内涵、打造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要求,大力开展课改背景下“三教”——教学、教科研、教学管理的精细化研究,提升教学质量,提升课改内涵。2007年,镜湖区的校本教研经验作为芜湖市的交流材料参加教育部第四届“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工作会议。同年11月成功举办“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现场交流暨论坛”,镜湖区的课改实验成果和教育综合实力逐渐显现,辐射省内外。2008年,区教育局编辑出版了《推进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推进课程改革与教研科研》《推进课程改革与教育管理》丛书,展示了课改成果。

2、重视培养学生特长。区教育局坚持育人为本,遵循学校教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形成教育内容分层次递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横向沟通,环境、学科、活动三方联动的立体教育体系,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镜湖区是安徽省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各校积极探索学生有兴趣、有特色的文体活动方式,深入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不断增强学生强身健体意识,形成校园体育文化特色。坚持每年举行大型艺术节,让每一个中小学生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感受美、欣赏美、传播美、创造美。镜湖区还十分重视普及科技教育,培育青少年创新能力。大力加 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建设,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2007年镜湖区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共18个“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师训计划”实验区之一,2008年被定为“全国科技馆进校园”试点单位,为镜湖区创建科普示范城区奠定了基础。

3、提高信息技术素养。镜湖区有2所学校被命名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6所学校被命名为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30所中小学全部是省电教设备一类达标学校,13所学校承担了18个国家级、省级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研究工作。一流的办学条件是信息化教育的有力保障。中学人机比10:1。小学人机比8.2:1。全区中小学全部实行光纤上网,6所学校实现班通工程。镜湖区每年举办两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评比活动。三年来共有43节课在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评比中获奖。2007年,镜湖区成功承办“首届中国国际动漫教育人才培养计划自主创新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活动。在推进信息信息化建设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也得到普遍提高。近年来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中共有百余人获一等奖,获奖人数在安徽省遥遥领先。

几年来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

1、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教育发展是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之一。教育担负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因此,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和前提。

2、教育是一项惠民工程。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是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因此,我们要科学合理布局校园,办好每一所学校,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3、教育科学发展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以教师为本,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在培养对象方面要以学生为本。办教育要把教育公平摆在首位,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到每一个孩子。

4、教育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育要满足人的需要,要统筹各级各类教育,保证供给,做到既要有学上,又要上好学;教育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要全面发挥人的才能,要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要加大教育投入,做好人、财、物的投入,保证教育可持续发展。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区教育局通过开展专题调研、设立征求意见箱、召开各类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经认真梳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不够高,对科学发展观理解不够深。虽然近年来,局党工委十分重视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完善了学习制度,并借助开展“创建学习型学校,争做创新型教师”活动和校长论坛、辅导培训、形势报告会、座谈交流会等载体,要求各单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断深化理论学习,但是在学习制度的落实方面还抓得不实,学习的自觉性、系统性、针对性还不够强,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没有很好地紧密结合起来,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的本领还不够强。

二是少数领导干部工作作风、能力素质与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还不太适应。少数领导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因循守旧,封闭保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缺乏推动科学发展必备的知识,缺乏进行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有的发展思路不清、疲于应付,不能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对发展缺乏信心;有的在关心群众疾苦、解决民生问题方面作风飘浮、敷衍塞责,不能深入基层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有的不注重党性修养的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三是保障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决策科学化、政策的延续性还做得不够,工作的系统性和协调性还不够强,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尚不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监督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是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机关效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要进一步强化全局意识,正确处理好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次,统筹好各项工作,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多为基层着想,为基层减负,让基层领导能静下心来搞教育教学工作。

五是校园标准化建设需超前规划,加大投入。由于历史原因造成镜湖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全区教育布局规划和校园整体规划仍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薄弱学校建设需加大投入。2008年,安徽省教育厅出台了“加快校园标准化建设进度,五年内全面完成校园标准化建设的任务”的有关文件,这和我区本级财力投入校园建设能力产生了矛盾。在我区实行教育高位均衡和标准化建设的进程中,如何合理安排项目投入和多渠道筹措经费,是我区教育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六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亟待优化。目前我区教师总体超编但中学教师缺编、小学教师超编但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幼儿园教师年龄老化等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如不解决,将制约着我区教育发展。教师及干部的流动还必须借助于政策的导向,没有很好地形成良性机制。教师岗位设臵及评价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认真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既有客观上的,也有主观上的;既有历史遗留的,也有工作不力造成的。通过理性的思考和深入的剖析,我们认为产生问题的原因是: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是基础,解决实际问题是目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既要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实际问题,又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牵引,加强理论武装、转变思想观念,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认识的深度决定了执行的力度,只有理论上的清醒认识,才有实践中的自觉坚定。有些党员干部平时不重视学习,不注重理论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的转化运用,习惯于凭经验想问题、办事情,在推进科学发展方面,缺乏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

二是不善于科学谋划。科学谋划是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少数领导干部全局观念较为淡薄,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制定目标规划时,缺乏战略眼光,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不能立足整体谋局部,着眼于整体功能最优化。

三是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体制机制是推动事业发展的规范和保障。在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的同时,监督机制相对显得滞后。监督的不到位往往会造成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只有科学合理地配臵权力,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形成结构合理、配臵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才能有力推进机制体制的完善和创新。

四是工作执行力不够。工作执行力的强与弱是检验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一个标志。执行力不够主要表现在对政策的理解不透彻、执行不及时、贯彻不到位,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一些具体工作安排部署多、调查研究少,交任务提要求多、督促检查少,特别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分析研究不深不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强。涉及到多部门协调的工作,常常是职责不够明确,协调不很畅通,有相互推诿扯皮现象,严重影响了政策的贯彻落实。

五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时难以消化。如在近十年来的新居住小区开发建设中,中小学校配套建设滞后于住宅建设,难以保证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交付使用的要求,无法满足中小学校合理的服务区域,造成地区间就学压力存在很大差异。学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部分学校由 于教学水平,教学设施等条件相对较好,生源饱和,学校发展速度很快,已形成良性发展态势,而一些办学条件比较薄弱的学校,生源不足,学校发展较慢。镜湖区学校大都集中于市区中心,规模小,部分学校用地紧张,学生活动场地严重匮乏,中心城区学校出现建筑面积大于用地面积的现象。同时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未给学校的建设预留扩展空间,造成现状大部分学校用地不达标。再如,造成小学教师超编原因一是省颁师生比过紧;二是近年来先后接收了163名企业划转教师;三是目前学龄人口呈逐年下降趋势,据统计,2006-2008三个小学净减学生数为3935人。在整体超编的同时教育系统又存在结构性缺编问题,课程改革实施后,小学英语、体育、信息技术课程开设量增加因此造成这些学科教师的紧缺。这些问题的存在启示我们决策时要有前瞻性,要与时俱进,要从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要求出发,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思路、任务及措施

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分析,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推进科学发展,打造教育强区”的信心,牢固树立了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明确了发展思路和举措。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形成教育特色,培养优秀人才,打造教育强区,把教育事业办成老百姓满意的民心工程。

(二)工作思路

承袭“五区”“五领先”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提升省均衡教育先进区影响,促进教育公平;全力打造省素质教育引领区,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努力构建教育信息化先行区,促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提升;逐步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区,促进校园走高品质发展之路;健全完善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创建机制,促进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主要任务

1、加强思想建设,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按照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部署,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用党的十七大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教育发展规律。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主动性。

2、促进教育公平,实现高位均衡。作为安徽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先进区,镜湖区教育已经迈进安徽教育的先进行列,我们所追求的教育均衡,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高位均衡,即整体发展,全面提升。科学、合理布局区境内学校、幼儿园,逐步形成以学区化管理为机制的相对均衡的教育片区。全面、及时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到位,加大教育投入,逐步消除区境内学校之间的差异。全力实施省颁标准化学校建设,逐年、分步使区境内学校达到现代化办学标准,争取五年中有50%的学校达标。通过结对办学、教师交流、学区化管理等创新机制,多管齐下,整体、全面提升区境内所有学校办学质量。面向全体,保障公平,关爱弱势群体和流动流动儿童、少年,进一步完善流动儿童、少年入学的保障机制,提升教育公平水平。

3、提升教育质量,实现跨越发展。作为芜湖市的中心城区,镜湖区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聚集着芜湖教育众多优质资源,镜湖教育的发展,必须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真正屹立安徽,乃至全国教育强区的先进行列。整合、重组教育资源,逐步形成集团化管理模式的名校发展之路。以“特色立校、特色兴校”为理念,形成校校有特色、学区大特色的局面。完善校长培养机制,着力打造一批省内外知名的校长队伍。完善教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具有镜湖特色的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完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具有镜湖特色的、全面反映学生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4、重点推进,形成教育特色。要走好镜湖教育强区之路,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力求根据区情,有计划地重点推进一些教育发展的要务。深入开展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教师政策待遇。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大教师交流力度,缩小校际师资水平差距。强化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实施科学高效的管理。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研科研增效,整体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强化德育为先,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升德育水平。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不断提高师生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依托网络平台,健全资源共享机制,打造学习型社会。

(四)主要措施

1、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打造教育强区奠定基础。镜湖区经过上一轮的布局调整,办学整体水平得到优化,但仍有一些学校,校舍老旧,场地狭小,运动场和设施不达标,继续超期服役,将远远滞后于教育发展的需求,成为推进镜湖教育均衡发展严重的阻碍,对这样的学校进行改建、扩建已刻不容缓;随着城市的发展,新的楼盘相继落成,大大改善了居民的条件,但配套学校建设未能做到同步交付使用,使新建小区人口密集,学校稀少,造成新的上学难的问题。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科学确定学校布点。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今后5至10年内经济社会 发展趋势、人口出生和流动情况,尽快做好镜湖区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步做好教育规划,做到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合理布点,使教育规划布局适应于城市发展和建设步伐,更加符合城市发展功能定位。有步骤地扩建和改建部分中小学。加强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保证所有学校基础设施到位,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消除校际差异,达到《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新建一批高标准的初中、小学和九年制学校。新建学校要符合《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功能上又要适度超前,并突出区域资源的互补性,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合理使用好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不进行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建设。

(2)强化配套,依法保障

把中小学配套建设工作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做到公共设施和新建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并交付使用。成立“住宅区中小学配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住宅区应配套中小学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制定“居住区配套中小学校移交验收实施细则”,从组织制度上加强保障,解决学校建设不配套问题。

(3)分步投入,逐年达标

经测算,我区中小学达到《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不计算城区学校扩建征地和拆迁费用,需投入资金约4.5亿元。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全力保障《镜湖区校园标准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实施,五年内实现50%的学校达到学校标准化要求,尽快实现校际基础设施的零差距,保障镜湖教育均衡、可持续发展。

2、形成人才梯队,为打造教育强区提供保障。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镜湖区打造教育强区,要依托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要着力提高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和教师执教能力,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发展,体现教师个人的价值,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动性。

(1)全面实施镜湖区“名校长工程”

加强学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使校长成长与学校发展同步,实现校长办学理念与学校内涵同融,学校管理与时代要求同期。培养合格校长,全区经过校长岗位培训并取得任职资格的校长比例达到100%;培养成熟校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办学特色,五年内,成熟校长比例达80%以上。培养骨干、名校长,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学校具有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五年内,使15%左右的中小学校长成为现代化学校的教育管理专家。建立健全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逐步建立公开选拔、择优聘任的校长选拔任用机制。

(2)全面实施镜湖区“名教师工程”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对外合作,形成教师教育的多元化格局,构建教师职后教育新体系。高质量地开展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提升师德、师能、师才。大力发挥首批名师教学指导团的作用,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强化教师的职业意识。规划好教师发展的职业前景,健全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教师发展序列。创造学术条件,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鼓励、扶持一批教有名堂的教师著书立说。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拓展教育、教研空间,为教育发展集聚宝贵资源。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办法。实行优秀教师培育奖励方案。设立优秀教师岗位津贴制度。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实现评聘分离。健全优秀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和完善区内教师交流合作的制度和机制。引进一批政治素质高,教学业务强的中青年优秀人才,为镜湖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加快镜湖教师队伍提升的速度和力度。

3、提高教育质量,为打造教育强区丰富内涵

深化课程改革,聚焦课堂教学,加强学科建设,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实施“教、研、训一体”模式,提升教师教学理念、教研能力、教学技艺,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以德育为首位,打好道德底色

学校要本着“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从学校领导到每一位教师、职工,人人都是教育工作者,因此,我们强调每个人都要从自己的实际工作出发开展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榜样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2)以教学为核心,巩固课改成果

学校教学管理要以新课程改革为核心,聚焦课堂,从教学的基本环节做起,在课程、教材、学生、教师等各方面向更深层的内涵发展。教研室要加强学科指导,深入开展课改研究、管理经验交流、成果展示活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巩固课改成果。

(3)以研训为抓手,引领学科方向

加强教研组建设,开展对学科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完善符合校情、符合教师成长规律的校本教研制度,形成和谐、协同、开放的教研氛围。开展区优秀教研组的评选活动,突出校本研修成效,构筑学科新高地,当好改革发展的“智力库”和“发动机”。同时,继续开放网络教研平台和教学课件,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4)以评价为手段,奠定导向作用

强化《镜湖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方案》、《镜湖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方案》等实施,引导学校建立学生发展性评价机制和“诊断、分析、反馈、调整”的质量分析机制,加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发挥考试试题对教学活动的正确导向作用和考试结果对改进教学的反馈指导作用,提高教师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能力。

10(5)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现代化的学校发展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条件,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潜能,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和课程的民主,让每个人特长得到最佳发展。通过课程建设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学校的特色文化。加强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精心引导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繁荣校园文化,为每个学生搭建起成功的舞台。

4、凸显镜湖特色,为打造教育强区增加亮点

在镜湖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势,鼓励积极承办省市大型教育活动,积极参加国家级教学科研、观摩活动,注重镜湖优势的展示和特色的打造,创镜湖教育的品牌。

(1)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学校要对自身教育资源和办学客观规律进行科学再认识,有效地挖掘学校的教育资源,形成学校的个性风格、文化品位和人才培养等特色。学区境内的学校,可以通过进一步整合优势,形成学区更大范围的特色。通过区域性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培植了一批特色鲜明、底蕴丰厚的特色学校和特色学区。

(2)引领全省信息技术发展水平

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不断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技术学科水平,培养全国一流的信息技术学科优秀人才。不断提高学校科普水平,提高科技制作、电脑创作、机器人竞赛等活动水平。继续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用教学模式,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3)着力构建阳光教育模式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建立班主任心理援助机制,逐步完善心理辅导工作模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控能力。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创设积极健康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

关注弱势群体,提供公平教育。设立随班就读辅导教师特教津贴制度,为随班就读生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开发潜能,使他们得到最佳发展。建立“镜湖区困难学生助学基金”,关爱留守儿童,让流动儿童、少年享受同质教育,不让一个孩子失学。

(4)全面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打破校际围墙,构建“资源互补,共建共享”的学区化管理模式,盘活校内闲臵硬件资源,共享优秀人力资源,输出优秀课程资源。在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统筹硬件建设和设施配备,推进区域内人才合理流动,输出优秀课程资源,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促进学区教育质量的进 一步提升。充分发挥学区化管理平台作用,及时进行学区资源信息的发布、交流、反馈,保障学区资源顺畅流转。

(5)逐步完善社区教育体系

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发挥社区学院龙头作用,整合各职能部门的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到社区学院统筹安排;整合辖区内各类优质教育资源,纳入到社区教育学院的管理体系中;吸纳优秀教育资源,由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满足社区内不同居民学习、生活、休闲、娱乐等多种需求。建立志愿者讲师“人才库”,建设一批优秀课程,并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5、广纳多元投入,为打造教育强区注入活力(1)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统筹管理

学前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根,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借助市场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同时,要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统筹管理,创建一个与市场相补充的公共体系,保证学前教育事业健康运转。

(2)多渠道吸纳社会资本

上一篇:用快活造句及方法指导下一篇:翩翩起舞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