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区精准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2024-05-17

北湖区精准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精选10篇)

篇1:北湖区精准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郴州市北湖区精准扶贫帮扶资金管理

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北湖区精准扶贫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财政扶贫资金包括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补助地方扶贫专项资金、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扶贫专项资金、扶贫贷款贴息资金、其它财政扶贫资金及社会捐赠资金。

第三条 帮扶资金主要由区财政,扶贫办、区属各单位及各乡镇街道按计划分筹集。鼓励、争取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捐赠。

第四条 所有筹集资金除捐赠人有明确指定帮扶对象的按捐赠人意愿帮扶,其它没有明确指定帮扶对象的,全部统筹安排用于精准扶贫项目。

第五条 精准扶贫筹集的帮扶资金,统一通过财政部门设立精准扶贫资金专户核算,封闭运行,专账管理。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主动配合,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确保资金管理使用规范、高效、安全。第六条 对按建档立卡贫困户筹集的结对帮扶资金,财政、扶贫部门要结合实际,创新投资方式,拓宽投资渠道,确保投资成效,保证到2016年全区基本消除贫困人口。

第七条 本办法所管理的精准扶贫资金,只能用于已纳入全区扶贫规划范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具有辐射带动产业扶贫效应的市场经营主体(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等)发展产业,不得用于生活补贴。

第八条 扶贫产业项目应由贫困户提出申请,帮扶干部签署意见,村委会初审后经乡镇(街道)审核,再报区财政、扶贫部门审批。

第九条 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通过项目投资的收益进行帮扶,确保这一类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达到国家确定的贫困线以上。投资收益按月通过“一卡通”发放。

第十条 帮扶资金监督管理应纳入各级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内容,建立健全帮扶资金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岗、具体到人。对不按照规定使用和管理帮扶资金的,要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 各县(市、区)对帮扶资金的使用要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督。要定期张榜公示帮扶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发布帮扶资金的投资收益及分配使用情况,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第十二条 帮扶资金要专户(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不得用于精准扶贫到村、到户范围外的任何开支;不得以任何形式抵扣或变相抵扣帮扶资金;不得以任何名义乱收费、乱摊派增加贫困群众和乡村负担。

第十三条 建立健全帮扶资金监督检查制度。财政、扶贫部门要采取自查、抽查、重点检查等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对帮扶资金的拨付、到位、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止截留、挤占、挪用、套取、贪污等违纪违法行为发生,确保帮扶资金安全、合规、有效使用。

第十四条 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帮扶资金使用的督查和审计等工作。扶贫、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帮扶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纪检监察要再监督、再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审计部门要对帮扶资金使用和投资收益分配等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区财政局、扶贫办负责解释。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篇2:北湖区精准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的实施意见》(粤发〔2016〕13号)、《广东省精准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监管办法》(粤财农〔2016〕166号)和《汕尾市精准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监管办法》(汕财农〔2016〕90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新时期精准扶贫开发资金(以下简称扶贫开发资金),是指各级筹集用于直接促进扶贫开发帮扶对象(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教育和医疗保障的扶贫开发资金:一是省财政安排下达的扶贫开发资金;二是对口帮扶市(含县、市、区,下同)安排拨付给对口帮扶地区的扶贫开发资金;三是贫困人口属地市(含县、市、区,下同)财政筹集安排的扶贫开发资金;四是按规定整合用于扶贫开发的其他资金等。其中教育、基本医疗保障等方面的资金分配、拨付和管理按现有规定执行。

第三条 扶贫开发资金按以下原则加强筹集和使用管理:

(一)多方筹集。省、对口帮扶市、汕尾市按规定应承担的扶贫开发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在各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充分

发挥帮扶单位、对口工作队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更好地完成扶贫脱贫任务。

(二)压实责任。市人民政府是扶贫开发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的责任主体。省、市(含对口帮扶市)扶贫开发资金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分配下达,由我市按经批准新时期精准扶贫规划统筹安排使用,并保证使用绩效。

(三)精准使用,严格监管。除教育和医疗保障外,扶贫开发资金必须专项用于促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相关项目,确保项目精准、资金精准、措施精准。建立健全从资金使用到监督考核全过程监管机制,确保扶贫开发资金安全、规范、有效。

(四)强化考核,严格问责。以绩效为导向,对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和支出绩效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情况纳入各镇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范围。建立最严格的扶贫开发资金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

二、职责分工

第四条 建立健全全省统筹、市县负总责、镇村具体执行的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多层次工作责任制。

第五条 市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负责制定总体方案、工作目标、组织动员、监督考核等工作。其中,市财政部门负责扶贫开发资金管理的牵头组织和协调工作,负责制定

精准扶贫开发资金管理制度,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市扶贫部门负责扶贫开发资金筹集和使用的具体管理工作,负责资金使用安全、监督检查、绩效考核、信息公开等工作。市审计部门对扶贫开发资金筹集和使用进行审计监督。

第六条 市人民政府对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承担主体责任,书记、市长为第一责任人。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推进实施等工作;组织协调市扶贫、财政等部门,审核编制并组织实施本市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规划及其项目使用计划;统筹落实本市扶贫开发资金,并按规定及时分配下达到镇村。审核确定镇村扶贫开发计划,指导督促镇村扶贫开发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七条 贫困人口所属镇村按规定具体使用和管理上级下拨的扶贫开发资金,具体组织申报和实施扶贫开发项目,承担主体责任,镇党委书记、镇长,村支部(总支)书记、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并配合上级部门开展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

第八条 驻镇、驻村帮扶工作队全程参与精准扶贫开发资金的使用和监管。

三、使用与管理

第九条 资金分配。扶贫开发资金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分

第十二条

项目管理。扶贫开发项目计划由贫困人口所在镇村选取和申报。扶贫开发项目的选择要结合镇村实际,在充分征求贫困人口意愿的基础上,按分类指导、精准帮扶、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等要求研究确定。扶贫开发项目计划经市政府批准后,由贫困人口所在镇村具体实施和监督管理。其中,散居贫困人口扶贫开发项目由镇负责具体实施,相对贫困村扶贫开发项目由村负责具体实施。其中,财政支持的微小型建设项目,可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直接委托贫困村自建自管。

第十三条 项目申报。根据市财政、扶贫部门下达的资金分配方案和镇村扶贫资金使用计划和项目实施计划,各镇组织做好扶贫项目申报工作。

(一)贫困村扶贫项目由扶贫工作队和村委按相关规定,通过联席会议确定扶贫项目,逐级上报审核。

(二)分散贫困人口部分的扶贫开发资金由镇政府和驻镇帮扶工作组按相关规定,通过联席会议确定扶贫项目,逐级上报审核。

第十四条 项目审批。市扶贫、财政部门对镇村上报的扶贫项目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 扶贫项目资金使用中涉及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的,按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管理程序规定执行。扶贫开发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根据项目所属级次,分别由镇村有关单位负责使用和管护。

第十六条 扶贫开发资金用款单位按要求向项目资金主管部门报送资金的绩效目标及资金使用情况,包括投资项目概况、项目建设进度、资金申请总额、资金管理措施、资金使用进度和效益等。

四、项目实施和验收

第十七条 项目实施。项目以所在镇村为实施单位,引导和带动当地政府、帮扶单位、社会各界加大投入,调动当地群众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共同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第十八条 项目验收。扶贫项目完成后,由镇组织全面验收,市抽查验收。

(一)相对贫困村扶贫项目由村委、扶贫工作队组织初验,镇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并签署意见后,报市扶贫、财政部门。

(二)分散贫困人口部分扶贫项目由驻镇帮扶工作组和相关村委会进行初验,镇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并签署意见后,报市扶贫、财政部门。

五、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

第十九条 建立健全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扶贫开

(十)有其他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

第二十二条 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影响扶贫工作的,根据情况轻重,由有关部门依照职责权限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或调整岗位、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处理。构成违纪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在扶贫资金监督检查中,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提供虚假情况,拒绝、阻挠、搪塞、推拖检查的,应责令其纠正。逾期不纠正的,对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应及时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七、附 则

第二十四条

帮扶单位筹措资金、贫困村自筹资金、社会捐助资金以及其他渠道筹集用于新时期脱贫攻坚的扶贫开发资金监管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篇3:北湖区精准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1 实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路径

1.1 建立健全干部驻村工作帮扶机制

首先,不断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因我国驻村干部基本上都是各地区自行选派而来的,所以必须严格依据地区扶贫工作发展现状,在充分结合自身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来不断完善干部考核机制,以此来让驻村帮扶工作逐渐成为锻炼干部、使用干部的重要平台。其次,应进一步明确干部驻村的时间、工作任务、组织方式、帮扶措施以及考核办法等方面的操作性规定,促使驻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扶贫工作之中。再次,驻村干部应尽最大可能与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科技特派员以及第一书记等方面的力量衔接起来,以此来实现“一对多用”、“多对协同”的整体合力。当然,对驻村干部的业务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对全县村干部的专题培训,以此来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最后,应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来构建出“干部联系贫困村”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贫困村的制度,以此来保证贫困村每年都有干部来开展帮扶工作,每一位贫困户都有相关的帮扶责任人[1]。

1.2 建立健全产业和金融扶贫机制

首先,应该以当地民族手工业、文化旅游、生态种养殖业等特色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为基础,严格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经营、群众参与、有偿使用、收益共享以及滚动发展”的运作模式来将国家政府给予的财政扶持资金提供给有意愿带动贫困农户发展当地农业产业的合作社,以此来将传统的扶持模式(即简单的将扶贫物质发放给群众)转变成为通过农业企业和群众“对联”。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将资金、市场、技术与农民的劳动力、土地、原料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利用扶贫项目来实现“企业+协会+农户+基地”的开发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企业将获得政府项目资金的支持,同时农民也会因此而得到“三金”的保障。其次,建立金融扶贫机制,进一步加大对资金整合的力度。具体来说:一是大力推行“政银企农”合作模式。由国家开发行、扶贫部门以及工行来对政银合作项目进行共同研究,以此来解决扶贫资金融资困难的问题,并在各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面推行“四台一会”融资机制。当然,还应该对金融产品进行不断的完善,分级次探索推进农户信用等级评定贷款,农产品收益权以及农村“四权”[2]。

2 统筹衔接,精准脱贫协同式聚力

首先,是干部层面。应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构建出“领导责任到位、联系指导到位、帮扶到位”的工作体制。作为扶贫干部,应该始终将“扶贫攻坚”的使命放在心上,将“扶贫开发”的职责扛在肩上。具体来说,党政一把手应坚持“负总责、亲自抓”的工作机制,对扶贫工作的开展要经常询问与推动。比如在时间的安排上,应抽出足够的时间来对扶贫开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追寻科学的解决措施。又比如在决策部署上,应该严格按照已经确定的目标任务,谋划具体措施,并将其落到实处。再比如在扶贫的效果上,应严格依据计划与工作进度的要求,深入到基层以及扶贫一线,对本地区脱贫致富的进展及成效进行严格的督查。

其次,是纵向层面。应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构建出“上下衔接、市级统筹、县区负主责”的工作体制。不可否认,扶贫攻坚任务的重点在于县一级,其要负责实施具体扶贫项目库的建设,在项目优选确定之后,报到上一级进行审查与备案,等待工程批复。与此同时,还负责工程配套资金的申报、招标与投标、合同的签订、工程的具体实施、工程项目的调整与变更、资金的报账、工程的验收及审计等等。除此之外,针对扶贫户的甄别,要做好如下工作:建档立卡、登记本内容的填写,数据的录入与更正、联扶责任人的选择,各种表格的填报、扶贫手册填写、帮扶的具体措施以及考核与验收等等。基于这些繁杂的任务,建立起“上下衔接”的工作格局俨然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推诿扯皮的现象出现[3]。

3 结语

总之,精准扶贫是建立在传统扶贫工作反思上的一种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精准扶贫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了很多地区,但部分地区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影响实效性的问题。基于此,为了让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不仅要重点做好扶贫对象的系统化识别以及动态化管理,同时也要进一步提升扶贫政策实施的精细化以及扶贫资金管理的整合化。

参考文献

[1]王宇,李博,左停.精准扶贫的理论导向与实践逻辑——基于精细社会理论的视角[J].贵州社会科学,2016(5):156-161.

[2]龙永华.精准扶贫视域下湘西州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5.

篇4:北湖区精准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为做好全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教育帮扶工作,自去年8月以来,该县由县教育局牵头,按照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教育扶贫兜底一批的要求,对全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读大学、中学及学前教育子女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调查统计,力求不漏登记一人,不错帮扶一人,做到有的放矢,帮扶见成效。经反复筛选、汇总、复核,确定了首批符合补助条件的普高、职高受助学生243人、大专以上受助学生56人、学前教育阶段受助学生383人。按照在县内园(班)就读幼儿每人每年补助100元,在县内就读高中或公办、民办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每人每年补助2 000元,在县内就读县一中、二中和职业高级中学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每人每年补助2 000元的补助标准,将向首批精准扶贫户在读子女682人发放补助资金6 363万元。除现场发放外,其余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读子女补助金县,教育局将通过直接发放、打卡到账等方式及时将扶贫资金兑现到贫困学生手中。

元谋县教育局组织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

本刊讯 为进一步增强全县教育系统校长队伍廉洁从教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尊崇党章、遵守党纪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4月7日,元谋县教育局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局机关股室负责人及局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共计50余人,走进云南省楚雄监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

活动中,大家参观了监狱场所建设,听取了监狱相关负责人关于监狱基本建设及发展历程的介绍,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在警示教育活动上,两名服刑人员现身说法,两人过去都曾身居要位,曾有良好的工作环境、较高的收入、幸福的家庭,也曾为国家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在金钱利益的诱惑下迈出了罪恶的一步,把自己送入高墙之内。服刑人员对社会、家庭的深深忏悔,给在场的每一名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走进监狱接受廉政警示教育,了解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剖析其犯罪心理和过程,多角度接受廉政警示教育,进一步强化了自身廉洁自律意识。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时刻做到自警自重自励,时刻牢记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经得起考验、守得住底线,把握好人生航向,真正成为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好党员、好干部。

云天化中学传经送宝 大关县教师如沐春风

本刊讯 (通讯员 蒙世清) 为全面实施“教育兴县”战略,使高三复习教学更扎实,更高效,4月17日,大关县邀请云天化中学高三把关教师为大关高中师生传经送宝。县教育局主要领导,全县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高中教师80余人参加活动。

云天化中学高三语文、英语、数学、地理把关教师通过上示范课、座谈交流、专题讲座等形式,分别具体介绍了他们高三教学中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指出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课堂、注重学性、注重训练,使高三复习教学更加高效,更贴近学生的实情。云天化中学领导介绍了高考形势和发展方向,介绍了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分析及针对薄弱环节强化教学的相关情况。大关的老师们分别向云天化中学的老师们请教了与高考复习相关的一些问题,并表示这样的活动多多益善,不仅解决了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提升复习的教学质量,有帮助,收获大,效果好。

篇5:北湖区精准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广东省精准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监管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的实施意见》(粤发[2016]13号),《关于印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1]412号)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新时期精准扶贫开发资金(以下简称扶贫开发资金),是指我省各级筹集用于直接促进扶贫开发帮扶对象(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教育和医疗保障的扶贫开发资金:一是省财政安排下达的扶贫开发资金;二是对口帮扶市(含县、市、区,下同)安排拨付给对口帮扶地区的扶贫开发资金;三是贫困人口属地市(含县、市、区,下同)财政筹集安排的扶贫开发资金;四是按规定整合用于扶贫开发的其他资金等。其中教育、基本医疗保障等方面的资金分配、拨付和管理按现有规定执行。

第三条 扶贫开发资金按以下原则加强筹集和使用管理: 一是多方筹资,限期到位。省、对口帮扶市、贫困人口属地市按规定应承担的扶贫开发资金要列入本级预算,确保足额安排,确保及时拨付到位。在全省各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帮扶单位、对口工作队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更好地完成扶贫脱贫任务。

二是压实责任,县级统筹。县(市、区)政府是扶贫开发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的贵任主体。省、市(含对口帮扶市)扶贫开发资金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分配下达,由贫困人口所在县(市、区)按经批准新时期精准扶贫规划统筹安排使用,并保证使用绩效。

三是精准使用,严格监管。除教育和医疗保障外,扶贫开发资金必须专项用于促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相关项目,确保项目精准、资金精准、措施精准。建立健全从资金筹集使用到监督考核全过程监管机制,确保扶贫开发资金安全、规范、有效。

四是强化考核,严格问责。以绩效为导向,对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和支出绩效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情况纳入省对各地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范围。建立最严格的扶贫开发资金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建立健全省统筹、市县负总责、镇村具体执行的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多层次工作贵任制。

第五条 省有关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负责制定总体方案、工作目标、组织动员、监督考核等工作。其中,省财政部门负责省级扶贫开发资金管理的牵头组织和协调工作,负责制定精准扶贫开发资金管理制度,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省委农办(扶贫办)负责省级扶贫开发资金筹集和使用的具体管理工作,负责资金使用安全、监督检查、绩效考核,信息公开等工作。省审计部门对扶贫开发资金筹集和使用进行审计监督。

第六条 贫困人口属地市县政府对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管理负总责。其中:

贫困人口属地市政府负责上下衔接、域内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组织所属农委(扶贫)、财政等部门,审核汇編并指导实施本地区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规划;制定实施本地区扶贫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分解落实本地区资金筹集任务并及时拨付。负责本地区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及相关项目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

贫困人口属地县(市、区)政府对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承担主体责任,书记、县长为第一责任人。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推进实施等工作。组织协调所属农委(扶贫)、财政等部门,审核编制井组织实施本县(市、区)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规划及其项目使用计划:制定实施本本县(市、区)扶贫开发资金管理办法,统筹落实本本县(市、区)扶贫开发资金,并按規定及时分配下达到镇村。审桉确定镇村扶贫开发项目计划,指导督促镇村扶贪开发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七条 贫困人口所属镇村按規定具体使用和管理上级下拨的扶贫开发资金,具体组织申报和实施扶贫开发项目。配合上级部门开展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

第八条 省、市驻县(市、区)、驻镇、驻村帮扶工作队全程参与精准扶贫开发资金的使用和监管。

第三章 筹集使用

第九条 资金筹集。各级扶贫开发资金按《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的实施意见》的规定筹集。

(一)省财政按政策要求将应承担的扶贫开发资金分年列入预算,并按现行转移支付资金拨付规定,及时下达到贫困入口所在地级市和财政省直管县。

(二)对口帮扶市应将按规定承担的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任务分解落实到市本级及所属县(市、区),相应列入同级预算。每3月底前统一拨付到对口帮扶的贫困人口属地市。贫困人口属地市在收到对口帮扶市的扶贫开发资金后30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拨付到县(市、区,含财政省直管县)。

(三)贫困人口属地市,县(市、区)应按规定落实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任务,相应列入同级预算。其中市级资金应与省级补助资金和对口帮扶资金同步拨付到县(市、区,含财政省直管县)。

(四)贫困人口属地市、县(市、区)按现行规定,以扶贫开发规划和重点项目为平台,统筹其他涉农等资金,并确保用于扶贫开发。

第十条 资金分配。扶贫开发资金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分配到县(市、区),由县(市、区)政府统筹使用。其中,分配给分散贫困人口的资金拨付到镇,给相对贫困村的资金拨付到村。

第十一条 资金用途。

(一)扶贫开发资金按要求专项用于直接促进扶贫开发帮扶对象增收的项目。主要包括:

1.支持扶贫开发帮扶对象发展生产。包括支持扶贫对象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手工业、乡村旅游业、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服务等。

2.支持扶贫开发帮扶对象提高技能和实现就业。包括农民适用技术培训和科技扶贫培训、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等。

3.为扶贫开发帮扶对象提供金融支持。包括建立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贫困户扶贫贷款贴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及直接吸纳贫困户务工、参股、带动增收效果好的农业龙头企业、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等扶贫贷款给予贴息和担保风险补偿佥,对参加农业保险的贫困户自行负担的保费给予适当补助等。

4.建立资产收益扶持机制。包括以招投标方式投入设施农业林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资产、将具备条件的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等。

5.围绕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支持修建微小型公益性生产设施、微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配套设施、贫困村村组道路等。微小型建设项目建设金额一般不应超过20万元。

(二)扶贪开发资金不得用于: 1.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2.各项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3.弥补企业亏损。

4.修缮楼、堂、馆、所以及建造职工住宅。5.弥补預算支出缺口和偿还债务。6.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7.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8.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抉贫。9.企业担保金。

10.虚假投资(入股),虛假分红,发放借款及平衡预算等。11.其他扶贫到村、到户范围以外的任何支出。

第十二条 资金使用。扶贫开发资金按“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的要求安排使用。贫困人口所在县(市、区)要根据本地区新时期待准扶贫规划,审核批准贫困人口镇村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计划和扶贫开发项目计划,据此建立扶贫开发项目库,组织镇村分实施。

扶贫开发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积极推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等办法。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鼓励各地采取基金、股权投资等新型资金管理模式撬动社会资金投入脱贫攻坚。

各级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从扶贫开发资金中提取工作经费和项目管理费用,不得以任何形式抵扣或变相抵扣应下拨扶贫开发资金。

第十三条 项目管理。扶贫开发项目计划由贫困人口所在镇村选取和申报。扶贫开发项目的选取要结合镇村实际,在充分征求贫困人口意愿的基础上,按分类指导,精准帮扶,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等要求研究确定。扶贫开发项目计划经县(市、区)政府批准后,由贫困人口所在镇村具体实施和监督管理。其中,散居贫困人口扶贫开发项目由镇负责具体实施,相对贫困村扶贫开发项目由村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其中,财政支持的倣小型建设项目,可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直接委托贫困村自建自管。

扶贫开发项目申报、审核、公示、实施、验收、评估等办法 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统一制定实施、第十四条 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和会计核算规定、对扶贪开发资金进行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保证资金管理规范、安全。建立资金拨付台账、及时分类存档,妥善保管备查。涉及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的,应严格按政府釆购和招投标程序办理。扶贫开发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根据项目所属級次、分别由县、镇、村有关单位负责使用和管护。

第四章 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

第十五条 建立健全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监督检查制度。

(一)贫困人口所在县(市、区)、镇村要实行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和项目实施情况公告公示制度、公告公示内容应包括资金来源、资金规模、资金项目及其实施地点、建设内容、实施期限、预期目标、项目实施结果、实施单位及贲任人、举报投诉情况等。

(二)实行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情况统计监测制度。贫困人口所在市、县、镇要建立扶贫开发资金使用台账,依据新时期精准扶贫信息平台,于每个季度终旨15个工作日内,将本地区扶贫开发资金使用情况汇总表报送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省扶贫办会同省财政厅汇总各地情况上报省委、省政府,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通报。

(三)实行扶贫开发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专项检查制度。贫困人口所在市,县(市、区)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于每年3月 31日前开展对本地区上一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专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省扶贫办和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省财政厅适时开展重点检查。

第十六条 建立健全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贫困人口所在市、县(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扶贫开发资金筹集使用绩效目标的事前审核,项目实施的事中绩效督查、项目效果的事后评价等工作。终了后一个季度内完成上一本地区扶贫开发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绩效自评报告上报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省财政厅适时组织重点评价或引入第三方评价,对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资金绩效进行考核评价。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十七条 建立最严格的扶贫开发资金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对扶贫开发资金筹集、分配、使用中违反有关规定的,依法依规从严惩处。有违反以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各级行政机关,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对相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能分工责令改正,并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427号)》的有关规定追回扶贫资金,给予相应的处罚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党纪政纪处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从重追究的情形,依法从重追究责任。

(一)违反财政国库管理规定及有关扶贫资金管理规定,未履行相关审批手续、或手续不健全拨付资金,或无故滞拨资金的。

(二)私下许愿,在分配和发放扶贫资金中优亲厚友的。

(三)利用职务之便,打招呼要求或干涉资金分配、发放的。

(四)专款不专用,擅自扩大资金使用范围、提高或降低发放标准的。

(五)虛报冒领,弄虚作假,骗取,套取扶贫资金的。

(六)挤占、滞留、截留扶贫资金的。

(七)擅自变更扶贫资金的范围,标准和用途,交叉使用或捆绑发放的。

(八)在分配,发放扶贫资金中,收取下级或服务对象现金,贵重礼品和有价证券的。

(九)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贪污、挪用,克扣扶贫资金的。

(十)有其他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

第十八条 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影响扶贫工作的,根据情况轻重,由有关部门依照职责权限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或调整岗位、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处理。构成违纪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侬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在扶贫资金监督检查中,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提供虚假情况,拒绝、阻挠、搪塞、推拖检查的,应责令其纠正。逾期不纠正的,对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应及时建议有关部门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各市、财政省直管县(市)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工作实际,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本地区扶贫资金监管实施细则,报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备案。

第二十一条 帮扶单位筹措资金、贫困村自筹资金,社会捐助资金以及其他渠道筹集用于新时期脱贫攻坚的扶贫开发资金监管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篇6:北湖区精准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甲方: 村委会

乙方: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家庭住址:

为充分发挥精准扶贫贷款作用,确保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取得实效,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真正得到实惠,实现增收脱贫目标,根据甘肃省《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精神,特签订协议如下:

1、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主要用于家庭增收致富项目发展,支持借款人从事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及流通等创收项目,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生产加工等特色产业。

2、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每户只能有一名成员代表家庭申请贷款,且贷款不得转借他人,不得用于购买轿车、楼房等非生产性消费,如经发现,甲方有权将乙方调出贫困户管理系统,并要求乙方退回贷款,贷款产生利息和保险金等其他后果由乙方全部承担。

3、本协议一式二份,由甲方、乙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 村委会 村支书(签字):

篇7:北湖区精准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刘清艳 刘训忠

湖南省北湖区属典型的城郊结合型市辖区。近年来,在中央“扩内需”的政策带动下,该区对农业投入逐年加大,涉农资金每年保持在8000万元以上,涉及资金140余项,涉及部门20多个。针对涉农资金分散、多头管理、使用效率低、监管难度大的现状,区委、区政府为了确保涉农资金使用高效、管理规范、运行安全,试行了“涉农资金集中统筹、集中监督”的管理模式,逐最大限度实现资金效益与安全兼顾的目标,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一、夯实组织基础,搭建统筹监管平台

1.创新监管理念,明确工作思路。涉农资金统筹管理既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该区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立了集中统筹各类涉农资金,握紧拳头办大事,集中加强监督管理,防范化解风险,确保资金安全的“两集中”工作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相对集中、突出重点,统筹安排,规范管理”的原则,以规划为引导,以项目为龙头,推进涉农资金统筹,做到“发展有规划,投入有重点,项目有安排,监管有力度”,探索出一条涉农资金统筹监督管理的新路子。

2.成立工作机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该区成立了涉农资金统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区委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分管和联系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区农办、区监察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及其他涉农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办。同时,重点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区农办、区发改局负责项目的申报把关,区财政局负责资金的调度,区纠风办负责统筹监督管理工作的督促落实,各涉农部门负责对项目的申报、实施。

3.制定实施方案,全面部署监管工作。区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涉农资金统筹管理工作。今年5月,区委办、区政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涉农资金统筹管理的意见》(北办发[2011]24号)。统筹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文件精神,制定了与之配套的《北湖区涉农资金统筹管理实施方案》、《北湖区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流程图》、《北湖区涉农资金使用管理会商制度》、《北湖区涉农资金监督检查办法》,使统筹监督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二、建立长效机制,稳步推进监管工作

1、明确统筹范围,突出了五个重点。按照“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除对农民的各项政策性补贴资金外,明确了涉农资金统筹管理的重点范围。一是农业产业化方面的项目资金。包括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资金、产业化引导资金、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资金、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资金、菜地建设基金等。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项目资金。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防洪保安、林业生态建设、烟水配套、农村清洁工程等方面的资金。三是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项目资金。包括测土配方施肥、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民素质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资金。四是新农村建设及改善民生方面的项目资金。包括新农村建设资金、扶贫开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人畜饮水和农村能源建设等方面的资金。五是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其他涉农资金。

2、确定统筹项目,实行了三个倾斜。按照“资金随项目走,项目集聚园区和示范区”的思路,以项目统筹各类资金,集中投向我区的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项目,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休闲农业、创建品牌、现代农业示范建设和新农业村示范片建设等。2011年涉农资金集中向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建设、重点农业品牌创建和其它重点农业项目等三大块倾斜。投资规模8.84亿元,其中统筹涉农资金计划投入4764万元,目前到位资金2409万元。如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项目下辖郴州大道沿线重点示范村、小埠生态园、梦里故乡生态休闲农庄(二期)、西河治理等6个子项目,共计划统筹5类16项资金2652万元,其中新农村建设及改善民生资金744万元,农业产业化资金31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保护资金803万元,农业科技推广资金21万元,其他涉农资金774万元。通过集中资金资源,着力打造“五朵金花”,即三合“山水乐园”、塔水“稻香园艺”、骆仙铺“梦里故乡”、小埠“生态古村”和张家坪“四季果香”,努力将郴州大道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成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

3、建立长效机制,创建了四大制度。一是制定工作规程。出台了《北湖区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流程图》,明确了涉农资金统筹管理按照项目申报、项目立项、资金审批、资金拨付、资金监督等流程进行,制定了相关工作表格,明确各个环节的要求。二是建立项目计划管理机制。各单位和部门根据“十二五”规划和上级规划,结合我区打造示范片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要求,年初制定项目计划上报区农办,经统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各单位上报项目时要明确建设内容、建设地点、投资规模、资金安排计划和项目责任人,提高项目申报的透明度。区农办和财政部门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合理性及合规性负责,杜绝无序申报、重复申报和随意争取资金的行为。三是实行资金使用会商机制。区涉农资金统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具体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商会议,主要研究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管理有关工作。统筹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已经召开部门会商会议2次,主要研究了推进涉农资金统筹管理、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和品牌创建等工作。四是建立涉农资金备案制。我区涉农资金有140余项,由财政局多个股室负责拨付。由于体制问题,不便于统一归口到某一股室。为了便于掌握全区涉农资金的使用状况,区政府建立了涉农资金备案制,由区财政局农业股建立涉农资金台账,各个股室下拨的每一项涉农资金及时报农业股备案,由农业股汇总后于每个月的月初上报至区纠风办、区农办和区审计局及相关领导,便于掌握资金的拨付情况,及时进行监督。

三、整合监督力量,确保资金运行安全高效

1、加强日常监管,严格运行程序。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区统筹办将项目实施情况纳入对各主管部门的年终考核,督促各主管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区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水产局等区直涉农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切实加强涉农资金及项目的日常管理。从项目申报、立项、审批、招投标、工程实施、质量验收、资金拨付、预决算等各个环节实行重点监督,认真组织涉农资金项目专家评审、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物资集中采购和资金报账制等工作,确保工程质量效益和资金使用效益。

2、发挥监督职能,严把关键环节。一是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的作用,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把好资金使用管理的每个环节关:项目投资前由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进行预算评审,防止虚报预算;项目实施过程中区财政局随时进行抽查,并严格按合同拨付资金;项目完工验收后送审计局审计前再由投投资评审中心进行决算评审,结算金额以审计局审计审计的为准。在监督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有违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情节严重的终止项目。二是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作用。区纪委、监察局负责督促涉农资金统筹各项制度的落实和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办,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3项涉及民生或者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进行专项执法监察。今年上半年,区纪委监察局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开展了专项清查,对未及时完工的保和顶上村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下发了建议书,责成项目业主在1个月内完工。通过监督,今年元月,区纪委监察局对区能源办挤占、挪用、贪污农村能源建设专项资金的问题进行查处,并将1名相关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3、搞好四个公开,严格社会监督。根据《北湖区涉农资金监督检查办法》,将涉农资金的立项、资金安排、招投标、工程质量验收等结合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工作采取不同形式公开,做到“阳光操作”。对于涉及民生的惠农资金,利用“郴州农村廉政信息直通车”平台在网上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到目前为止,已对外公布。区统筹办对外公布了举报电话,受理群众举报投诉。

通过半年的运行,统筹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高;通过统筹涉农资金,避免了资金的重复投资和分散投资,如打造的郴州大道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和重点农业品牌等项目,促进了我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收入明显提高;通过制订和完善工作流程、项目化管理制度、会商制度和资金监督检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加强了对项目申报、资金审批、资金使用到资金管理等各个环节有效监督,杜绝了项目无序申报、重复申报的行为,避免了资金挤占、挪用、截留等现象,资金管理逐步规范,涉农资金的信访举报明显下降,初步达到了当初预期的效率与安全目标。

篇8:精准扶贫个案管理系统简析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现有贫困人口约120万, 贫困人口数量大, 地理位置分布广, 任务很重。为切实推行精准扶贫的个案管理, 实现一对一结对帮困的信息化, 拟开发精准扶贫个案管理系统软件。通过建立“精准扶贫个案管理系统”, 促进一对一帮困扶贫工作更好展开和有力推进, 帮助州委府有效收集贫困人口数据, 准确了解和掌握贫困人口状况, 精确分析贫困原因、了解贫困人口需求、制定帮扶计划、采取帮扶措施、跟踪帮扶成效。

二、精准扶贫个案管理系统的概述

精准扶贫个案管理系统, 实现了大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功能, 构建包括120万贫困人口的地理位置信息、照片、视频在内的各项贫困状况、贫困原因、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帮扶成效的扶贫基础数据库。所上传的海量数据, 能被安全、稳定地存储在系统内, 并可被安全、便捷地读取、使用和分析, 系统主要以下三大部分构成:

第一, 移动终端APP。帮扶人员通过移动终端系统, 查询其所负责的贫困户及分配给他的帮扶任务。在开展上门走访工作、执行帮扶任务过程中, 用移动终端采集贫困户贫困状况、贫困原因、帮扶需求等信息[1], 并为贫困户制定帮扶计划、更新帮扶措施、记录帮扶成效。通过移动终端将贫困户的地理位置、家庭成员照片、财产图片、项目成效图片等实时上传至服务器。

第二, Web版系统。帮扶人员通过Web系统, 可查询本人所负责区域内贫困户名单、贫困户资料、帮扶记录;可对贫困户各项数据进行编辑和更新;可按贫困户所属区域、帮扶人员、按贫困户所属市县/区域、按年/月/周、按帮扶项目、按贫困原因等多种维度, 查询汇总及分析数据;也可管理贫困区域、管理帮扶人员、定义帮扶项目、进行系统设置等。

第三, 服务器云平台。服务器端系统, 将上传上来的贫困户信息, 安全地存在系统中, 并将走访录音、图片等多媒体资源, 存储到云中。同时服务器端系统, 可按照扶贫计划、按帮扶人员、按贫困户所属市县/区域、按年/月/周、按帮扶项目、按贫困原因等多种维度, 汇总、计算和分析贫困户数据, 供Web系统使用。

三、精准扶贫个案管理系统关键简析

(一) 易理解。

本系统的用户主要是基层或机关干部等, 他们平常忙于本职工作, 所以用户认识、使用本系统的结构、功能、逻辑、概念等必须简单易理解。其中功能名称、图标、提示信息等应该直接、明了、没有歧义、容易理解, 让用户一看就知道是干什么的, 而不是猜测其作用;使用手册应该站在用户的角度, 充分考通用户的接受水平, 语言直白、描述细致、逻辑清晰, 尽量避免专业术语。

(二) 易操作。

本系统的人机界面友好、界面设计科学合理、操作简单。各项功能流程设计直接, 移动终端系统争取比较少的操作流程, Web端系统在一个窗口完成一套整模块的操作;在一个业务功能中可以关联了解其相关的业务数据, 具有层次感;合理的默认值和可选项的预先设定, 比如预先设置好帮扶人员模块。避免了过多的手工操作;如果系统某操作将产生严重后果, 该功能执行应是可逆的, 系统可以修改或删除错误的数据。

(三) 安全性。

安全主要指网络安全、资料安全和用户权限管理、完善的日志管理三种安全技术。采用数据加密、证书认证等安全系统保证网络安全。所有资料统一管理, 不同用户具备不同权限, 对敏感资料只有经过授权才能访问, 对非特权用户只能只读访问, 特权用户才能修改内容。对于资料的防灾难恢复, 采取数据库备份的方法, 将数据库备份在不同的计算机上。管理员严格按照周期来备份, 严格控制操作员的工作, 将所有的信息纪录下来。所有的数据库操作都有操作日志, 包括打开某个数据库、进行的所有操作都纪录在案, 以备参阅, 在出现安全问题时能从日志中分析出非法操作和破坏性操作, 能够从日志中追查责任。

结束语

本文简要介绍了精准扶贫个案管理系统的移动终端APP、Web版系统、服务器云平台三大模块, 对系统的易理解、易操作、安全性三大特性给出了描述, 展示了本系统的优势, 达到原定目标。

参考文献

篇9:北湖区精准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关键词:财政资金;精准扶贫;撬动作用

2016年是新一轮精准扶贫的开局之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将完成2万低收入人口年人均收入超出6000元的脱贫任务和8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有”的脱贫目标。为此,铜山区将在“十三五”期间加大扶贫资金投入,计划安排45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比“十二五”增加1500万元,增长率为50%),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在建档立卡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财政扶贫项目设计,切实做到精准脱贫,确保全区贫困人口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一、铜山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

“十二五”时期,铜山区本着“产业带动、项目脱贫、集中连片、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的原则,着力发展带动性强、快速实效、市场前景好、符合铜山区产业调整规划布局的高效农业项目,以产业项目带动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实现增收脱贫。截至2015年底,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扶贫专项资金4805万元,3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5万元,全区8.64万低收入人口年人均收入全部超出4000元,脱贫率达100%。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铜山区在2016年进一步采取措施,努力实现精准扶贫目标。

(一)明确精准扶贫方向和措施。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财政资金重点支持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低收入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林果基地建设等生产发展项目,以及对贫困地区和低收入人口的相关技术推广和培训等创业就业方面的增收脱贫项目。二是结合本地实际,在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建设一定面积的标准化厂房,或在城镇商业区建设一定面积的门面房,作为村集体资产收益。三是创新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方式,在经济薄弱村开展光伏扶贫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充分挖掘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土地、物业、特色产业等资源优势,因村施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精确帮扶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增加收入。

(二)加大财政资金投入。2016年,省、市、区财政共安排铜山区扶贫专项资金554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精准帮扶资金计划安排1714万元,帮扶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省级扶持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计划安排1720万元,支持5个村开展土地股份合作项目试点,支持12个村开展其他项目;市级财政安排扶贫专项资金220万元,支持何桥镇马行村、黄集镇聂楼村、马坡镇蒋楼村等8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支持两个经济薄弱村发展光伏扶贫试点项目;区级财政安排扶贫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相关镇的20个扶贫开发项目建设。

为加快推进新一轮经济薄弱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根据上级统一部署,铜山区决定从2016年开始,用三年左右时间,对全区新一轮30个经济薄弱村中的26个村的综合服务中心进行新建或改扩建,使每个综合服务中心面积不低于600平方米,具备“七室、两超市、一广场”功能配置。“七室”是指综合办公室、综合活动室、综合服务室、文化室、卫生室、警务室、调解室;“两超市”是指农资超市、生活超市;“一广场”是指村民文体活动广场。对列入新建或改建任务的村,统一按照市、区、镇财政各负担三分之一的要求安排建设资金,市、区、镇财政共需投入资金1386万元。

(三)制定扶贫资金管理办法。2016年,铜山区相继制定并下发《徐州市铜山区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徐州市铜山区帮扶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资金预算与分配、资金使用与拨付、资金管理与监督作了明确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资金必须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项目必须是能够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经营性项目,经营性项目要形成不动资产的扶贫原则,确保有限的财政扶贫资金全部用于能够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经营性项目建设上。

(四)提高扶贫帮扶队员的经费标准。2016年伊始,铜山区组织部、人保局、扶贫办、财政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将2016—2017年度区委帮扶工作队队员工作经费标准,由过去的每人每年1万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万元,资金来源渠道由过去派出单位支付改为从区财政安排的扶贫专项资金中列支,由区帮扶工作队统一管理使用。工作经费主要用于扶贫队员开展学习调研,村级党建活动,扶贫项目论证确定、业务培训,差旅费以及日常办公用品购置等。要求扶贫队员兼任村第一书记,从扶贫项目的立项、考察、申报、实施到监督检查以及验收,扶贫队员全程参与。

(五)成立扶贫开发项目评审专家库。为进一步加强扶贫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铜山区建立了扶贫开发项目评审专家库。入库专家由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组成,且政治素质好、工作有责任心、身体健康。入库专家涉及财政、审计、农经、发改委、教育、卫计委、农业、林业、水利、农开、建设等部门。评审专家负责对财政扶贫项目的评审、验收,项目评审时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参与项目评审。

(六)加强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监督。

一是强化扶贫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根据近三年扶贫专项资金的用途和绩效评价结果,加强扶贫专项资金的审核和分析,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同时,注重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检查,硬化预算约束,提高预算到位率、严肃性和合法性。

二是严格坚持扶贫项目资金“三专管理”。即“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专人核算”,不挤占、挪用、截留财政资金。在资金拨付上,严格执行《徐州市铜山区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铜山区财政专项资金拨付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实行“专项资金拨付审批”制度,确保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

nlc202309082300

三是严格实行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按照《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对财政扶贫项目实行财政报账制,对项目实行合同制管理,建立报账专账,核算到项目。从项目的立项、申报、实施、验收、财务决算的整个流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参与和监督,规范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二、铜山区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合力尚未形成。目前,扶贫项目规模小,资金来源渠道多、管理部门多、资金较分散,与其他部门管理的专项资金建设内容相互交叉,难以形成合力。扶贫项目资金有扶贫办、民宗局、林业局和财政局四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在申报立项、资金分配、资金投向和使用等方面各有侧重。同时,扶贫项目与交通、水利、林业、农业综合开发、电力、农机、区级支农等专项资金项目,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重复和交叉,造成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不可避免地出现同一项目在不同年度申报、在不同部门申报、同一项目分解成多个项目申报的现象。加之一些项目安排及资金分配情况不公开,缺乏群众监督,各渠道下达的资金难以有效捆绑整合使用,责任不清,投资效果不佳。

(二)扶贫开发项目形成的村集体资产后续管理亟需重视。扶贫开发项目的扶持对象大多为村集体,项目多为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收益归谁无人监管。目前,有的村农村集体资产只有账面价值,农村集体资产形式上村集体人人有份,实际上人人没份。农村集体资产多年无人清产核资,即使清查出问题,也无人做盘盈、盘亏处理。

(三)重申请、轻实施的现象依然存在。项目资金文件下达后,项目单位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施,致使有的项目拖3—5年未能实施;有的因客观原因发生变化已无法实施,项目实施单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变更了实施内容后也无法实施;有的项目甚至变更两次后,还是无法实施,财政和扶贫部门督促多次,效果不明显,造成资金无法拨付,财政资金无法发挥效益。

三、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的建议

(一)精准扶贫项目必须为新建项目。为防止扶贫项目和其他财政扶持项目重复申报、套取财政资金,所有财政扶贫项目必须为新建项目。扶贫项目申报时,财政和扶贫部门要到项目实施地点查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前必须拍照,施工中和项目建成完工后都要留照片;购买设备项目时,发票日期必须是项目资金文件下达日期之后,设备必须为新购置,并留销售方电话以备监管部门核查。

(二)强化扶贫资金统筹整合。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整合扶贫资金的管理办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用好扶贫发展资金,助推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要在编制规划、制定方案、明确程序等方面下功夫;强化监督管理,对职责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把整合资金的使用情况纳入对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使整合扶贫资金全部投入到经济薄弱村,精准使用到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身上。

(三)及时清查未实施项目。要对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资金下达文件及项目实施方案规定的项目实施期限,逐个梳理项目实施进度与资金至今未拨付的原因,并提出资金盘活或预期使用计划。对清查过程中发现项目已实施完成、资金未拨付的项目,要按照有关程序及时提出资金拨付申请;对具备实施条件或正在实施的项目,要督促加快实施进度,提出预期资金使用计划;对因客观原因不能继续实施的项目,要及时履行项目终止报批手续;未实施且资金连续结转两年以上的项目,要明确提出资金盘活方案。

(四)加强项目公开、公示力度。项目申报指南要在扶贫和财政部门的网站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及时批复项目实施单位;各地对扶持的项目,要在项目所在村、镇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实施单位、实施内容、考核指标、建设时间等;项目完成后,实施单位要将项目实施的详细情况在项目实施区域的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公示期一周,并公布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五)深化精准扶贫项目形成的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增加项目后续效益。精准扶贫形成的农村集体资产要和村其他集体资产一起,加快完成折股量化,形成的资产明确到每一位村民,使村民对集体资产真正拥有使用权和监督管理权。面对精准扶贫的更严要求、更高标准、更大期待,建议在各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中明晰收益条款,保证村级收益的50%以上用于本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等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补助;精准扶贫项目产生的收益资金进入镇级账户核算,涉及低收入人口兑现的收益资金直接打入“一折通”账户,以保证收益的可靠安全。

(六)重视扶贫资金监管的“最后一公里”。目前,扶贫资金的申报主体大多为村集体,按照“村账镇管”原则,扶贫资金拨付到镇级,由镇级监督将扶贫项目资金拨付到项目施工单位。因此,镇级相关部门应切实把好资金支付的“最后一公里”。资金拨付时,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和村集体签订的施工合同、税务部门开具的发票以及银行流水凭据等,且发票收款方和施工合同的建设方要一致。对财政扶贫项目的村级往来款项,尽量杜绝现金交易,要求从村级账户收付,既规范扶贫项目,也还村干部一个清白。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

篇10:精准扶贫管理系统

昭通是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主战 场,全省471万贫困人口中,昭通有111.95万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近四分之一,贫困人口居全省第一。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该市针对贫困人口地 域分布广、数据量大、难以客观及时反映工作进展等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大“互联网+扶贫”开发力度,从去年9月份开始自主研发扶贫开发管理系统。在 结构上按照“块数据”的要求,先后完成了软件的源码开发、数据录入、内测调试等工作;在应用上突出“监督对照”职能,旨在为考核“挂包帮”单位帮扶绩效、扶贫政策落实情况、不同辖区统一评比等提供精准参考。

经过半年多的研发和调试,扶贫开发管理系统成 功开通上线。该系统由管理员后台数据库、扶贫工作人员PC管理平台和使用方便的APP端口三个部分组成,将助推精准扶贫管理实现身份精准、措施精准、评价 精准。结合建档立卡工作要求,把贫困家庭数据录入系统,实现信息和人的精确对应,为精准决策、措施调整提供参考和依据。系统还能自行对这些数据进行动态管 理,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确保扶贫信息数据的真实客观、可靠可用,特别是能对业绩评价提供参考。

该系统下设扶贫动态、爱心帮扶、惠农信息、扶 贫数据四大模块,是集信息交流、爱心对接、农村电商、数据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应用平台。扶贫动态模块广泛宣传扶贫开发政策、成就、经验和典型事迹;爱心帮扶 模块为爱心人士和受助对象提供信息共享平台,使社会扶贫力量得到高效释放;惠农信息模块融入农村电商平台,有助于农特产品与市场无缝对接;扶贫数据模块能 客观及时反映市、县、乡、村、社、户、个人脱贫进程全貌,有助于提高扶贫开发决策水平和实施能力。

据悉,该系统由昭通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整合本土技术人员研发设计完成,大众用户通过智能手机下载安装系统APP后,以授权手机号码登录系统进行使用。

省民政厅近期已对我省社会救助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并配合省扶贫办加强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了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系统的数据对接。

上一篇:如何当好村主任下一篇:美丽的牡丹花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