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教授好课标准

2024-04-08

叶澜教授好课标准(精选8篇)

篇1:叶澜教授好课标准

叶澜教授对于一节好课评价的标准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大致表现在①有意义,即扎实。(教师讲的学生都知道,何必再上课?)

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炼了他的能力;再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所以第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

②有效率,即充实。(课堂上学生都应该有事情做)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过你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

③有生成性,即丰实。(上课不能完全预先设计)

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④常态性,即平实。(哪怕部长听课,也要“目中无人”)

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去说“公开课”,只有“研讨课”。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⑤有待完善,即真实。(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

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

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好象很容。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变得博大起来。同时他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2008-10-9

篇2:叶澜教授好课标准

叶澜教授

深入认识语文教学改革的复杂性

对语文教学的复杂性都有体悟。在当代语文教学的复杂性、挑战性,它独特在哪里?比较缺乏一个系统的疏理。做事情喜欢把问题想得明白再行动,希望用自己的头脑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包括改革的行为。我认为要认识这个复杂性,我们必须放在当代是个什么时代,那就是一个中国社会很少遇到的社会转型时代。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的挑战性。它不处在一个平稳发展的时候。它遇到了一个大时代。今天我们不好好做,是我们没有读懂时代。这个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挑战与机遇。这个时代是出大师的时代,这个大师未必是高校的教师。我们小学教师里完全可以出大人物。大师都搞得清楚社会往哪里走,我该往哪里走的人。一个人能够做到自觉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我们是小学老师,真的很忙。面对孩子,一节一节课上下来。已经很累了。还管她什么时代不时代。可是时代管你。可能你已经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新的可能与问题。把时代的问题与语文教学本质的认识,也许觉得远了一点。其实是非常紧密的。

文言文---白话文----1920年,当时教育部下令小学1、2年级要用白话文。我们现在的教学是从一场大争论演变、推进而来的。胡适:在语言文字的,小百姓是革新家,学者文人都是顽固党。促进语言文字的革新,是要学者文人明白,它们的责任是观察小百姓语言的趋势,改革它们的方案„„今天的大时代我们遇到了在语言文字本身极大的挑战。

教语文,我们面临着我们所教的这一个最基本的载体,面临着时代的挑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冲击。网络、信息技术,它已经开始影响了我们新一代对文字的理解、阅读、写作、发明新的字。孩子们对网络世界的亲近,超过了我们。我们就要面临着一段,不仅是看文字书,而且是大量的网络阅读这样的一群孩子出来的。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办?把网络都关在外边吗?到底这网络阅读我们是赞赏还是批判,恐怕这不是一个两极选择,它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思考。正因为这样,外语来了。方言向普通话挑战了、古文又来了。语文老师,仅仅教汉语拼音恐怕不够了。我们经历着丰富的、多元的时代教语文,我们该怎么教?文学的价值取向,我们原来更多的是文道的问题,现在最主要的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要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这变成一个重要的功能。表达自我,表达一个独特的自我。在一个价值观多元的时代,我们的孩子会读书了,我们就挡不住她去读各种各样的书。语文教学干什么呢?这样一堂一堂课文的上,一篇一篇课文的教,为什么?是不是满足于会识字、会写作、会知识写作手法、会分段,所以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的背景下,它让我们要重新思考,语文教学的价值问题。

基础教育,永远不要忘记基础是什么?砖块是什么?基础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生命的发展历程中,它的独特的育人价值。人是全面的、丰富的、整体的生命体。人的成长在不断地体验情感,发展认识,不断地和不同的人交流。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有很多的教法,很多的技法,但是我们需要有一个对时代赋于我们独特教育使命的认识,把这种认识化到我们的语文教育之中。用化的方式进行,而不是用加加減減的方式来进行。

我有没有弄明白,当代我们的小学教育在培养人时要为孩子奠定怎么样的一个基础。我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个时代所要求的人生基础是独特的。我们现在都会讲要追求高质量,当代高质量的内含是什么?有什么新要求?差异在哪里?继承在哪里?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使自己不处在混沌状态,都要研究的问题。而语文教学又有它独特的重任。

然后,我们在看看我们圈内,对语文教学的七嘴八舌也是到了一个最高峰。谁都来说语文教学。中国的教育是千千万万的普通教师撑起来的大厦。如果教师不愿意改革,那么受苦的是孩子。更多的老师,还是希望我们作为合作伙伴,共同探讨。我看到语文教学的批评多得不得了。当然也有许多特级教师的经验介绍。从新闻的角度来说,更夺人眼球的批评。我看到老师的文章,我觉得特别好。老师说,我们不理它。我朝我自己认定的路走。我觉得这个思想好,她需要独立思考。而不是谁的权力大,就跟谁走。当然这不是一种盲目地坚守。回顾一下,圈内各种批评的主题与重心也是在不断转换的。我想,最早的批评,大概是对语文教学水平低的批评。涉及到语文教师的基础素养而影响学校教育质量。慢慢地,批评集中在教学评价质量上。特别对考试。更多地是对平时的考评。家长的意见比较大。批评小学语文对词意的理解,有时候不是一个答案,但是我们有标准答案,对小学老师的教学的评价的问题上,比较多的批评是死守、刻板、规范。稍微偏一点,就不行。老师有主题设想,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往往扣分会比较厉害。最近讲得特别多的是效率。就是教学的效率问题。减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等。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呈现的状态差异不大。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懂得你不要说,不懂得的你再讲,认为这样效率就比较高。对于效率的问题,我们该怎么考虑、怎么认识,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效率讲究投入与产生,那么教育教学的最后的效果,是不是都能用一节课下来的投入产生清晰地界定。语文浸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是通过课堂能反应出来。人文的东西,用机械的东西去比较、衡量,我们追求的是短期的效率,我们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做的是加加减减的。随着效率的问题,教师与学生课堂关系的改变就在改革。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主体与主导之间,从两个角度看问题。教师是教的主导,学生是学的主体,来表达教与学的关系。为了提高效率,最近认同地比较多的是,都会主张,先学后教。根据学生的不懂,教师再教。这样的一个思路,都

在加强学生是主体作用的认识,学生有教学中的地位。我觉得都是有道理的。教学主张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我的思考是教与学的关系,不是主合式的关系,也不是谁先谁后的关系,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整合体。我们要教与学在课堂中是如何有机地交互作用,然后动态生成,而不是割裂开来,没有谁先谁后,没有中心与边缘之分。这些思维方法不是理解教学是个有机生活过程的研究。教与学在课堂中真实的互动,这才是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这是对一个关系模式认识的错误。这是对性质的一个问题。最后现在比较热闹的,大纲在修订,教材的二轮修改,现实的讨论。鲁迅的文章到底在中小学的语文里应该占多少?原来比例很高。还有对一些英雄人物,对革命传统的文章,要不要?狼牙山五壮士。一部分主张减少革命传统的东西,增加当代性的东西。另一部分认为革命传统也是传统之一,要加强。部长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再编一个红色课文。蓝色课程讲自然、金色课程讲辉煌、白色课程讲纯美。将来的语文教材可不可以这样编啊!国外没有把教材当圣经这样读的。而我们却把自己最来最狭窄化,忘记自己是谁了。如果教师都不要思考与创造,那太可怕了。当然这需要教师有能力的丰富、情怀的丰富、胸怀的宽广。如何贴近生活,符合儿童学习的资料。一个是与时代与历史的关系,一个是对教育对象的关系。这两个东西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一致,区分它们的差异,找准基点,进行教育。从儿童原来的状态出发,促进其发展,而不是让它适应现在的发展。这是我们圈内的讨论。还不涉及各种“大家”的论点。

现在是一种丰富的杂乱。我们如何走出来?我们面对复杂多元的世界,最大的挑战是,学会面对,学会从复杂的问题的解决中,增长智慧与才能。而不是将复杂简化为一般,简化为没有个性。不能用机械化的方式来解决语文教学的丰富与独特。改革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改革是慢过程,不能急步走。这样的一个转型,慢慢地形成时代的丰富的上品味的这样一个水平,可能没有20年做不到。所以我们要有一个长期不断地探索、去研究创造丰富完善。要关注对事物整体的哲理,不要太关注“方”和“术”,在想明白以后,一级一级化到末梢的时代,再去思考“方”和“术”。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对工作的复杂性,缺乏一个相对完整地认识。局限了我们的眼界。我们的教师关注的是“一节课”,然后一步一步往上走,如果就是这样一个想用小聪明、小办法、小努力,来获得个人的满足,那么可能我们语文教学发展的厚劲就不够足,发展可能会有问题。对这样漫长的过程要有充分的认识。

重新审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 特级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我觉得越是走在相对高端的人越是要思考自己的发展问题。很可能到了高端就出现了

高原状态,可以把已经有的东西用很长一阵子。就靠现有的这些东西绝对是鹤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是不是可以依靠自己已经有的东西过十年。只有自己在追求发展的人,才能引领其他人。同时,他也是一个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的带头羊,这一个群体,如何来引领,在改革的这样一个风浪中,不断地往前。我想更多地了解特级老师,了解她们的追求、思考、创造、困惑,只有这时候才会有更多的交流,但是我觉得显然是我们特级教师研究中心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

阅读教学教什么? 上海师范大学

吴立岗

叶教授今天反来复去说,语文教学很复杂,要从多角度来探讨问题。我觉得语文课1是要教会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2要教会学生做人。具体地说,是通过学习文学性的赏识性的课文,参与各种语文活动,学习听说读写的技能,和相关的语文知识,养成自学的习惯,同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当前有些什么情况?其实很多技能,不是知识转化的,是体验和经验转化的。但并不否认知识的转化,知识能使其更完善。把理解放在内容上,感悟离开学生实际,这并不是王老师原来的想法。语感也包括工具性。教师太强势,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于是出现了另外一方面,强调语言文字,强调读写结合,强调运用,这在上海很流行----“注重积累,强调运用。”是不是每堂课都要随文练习。俄的语文教学参考书,阅读教学的标准中间,提了几项指标:一项是认读,我们讲的是读的形式;一项是理解,一项是评价,没有运用这一项。第一是理解、第二是积累、第三是运用。如果是为运用而运用,而且运用得是语言的个别词句和个别表达方式,那么这种倾向,我们的前辈早已经指出过了问题的弊端。讲读和写作是独立任务,要区别开来。我们阅读教学还是提以理解为主,但是这个理解,主要不是理解内容,当然也要理解内容,主要是理解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和表达方法,来表述思想内容。还是要提理解。我对阅读教学提出了五个短句:生活是阅读的准备、前提;情感是阅读的动力(人文性文章的阅读,激发情感是首要问题);思维是阅读的关键,理解是阅读的基础。没有理解,什么都是空的。重点是自学。这个关于阅读教学的问题,在语感运用的积累上,是积累什么?运用什么?这得看学生到底理解了没有?

我们的语文课与国外不一样。国外有文学课和语言课。我们是合二为一的。农民非常穷,只能一本书,两本书行不通。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这个环节为什么做得比较差,一是对语言文字的形象、意韵,缺乏理解、缺乏推敲,二是我们的运用仅仅是抓住了个别词语和

写作方法,忽略了文本的特点,我们现在语文教学中间,教师们喜欢教记叙性文章。很少有老师能抓住文体特点进行教学。如,说明文。有人说,我们上课是走一个来回。其实一个来回是不够的。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到语言语文字到思想内容。

习作教学教什么?作文到底有没有序?眼前应该怎么开展。

作文,我觉得建国以来,我们是摇摇摆摆,走得很不稳当。大概三个阶段,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主张言之有序。序是写通句子,到写好片断,围绕中心写好句子。八九十年代,转而言之有物。它的顺序是从观察入门,形象、想象。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们又转成言之有情。低年级乐于习作、中年级不拘形式习作、高年级个性习作。说明我们在研究中系统方法的缺失。真正认识事物要对该事物进行一切的把握。我觉得作文教学我提出五个短语:生活是源泉,兴趣是动力,思维是关键,阅读是基础,表达是重点。那么这五者中间的关系。没有必要追求一个统一的表述,怎么样的序都可以。现在也没有必要追求形式上到底要不要搞一套写作教材。柯孔标:

当教研员如果不深入课堂,不深入研究教材,不深入实际,建议大家有时间还是要到一线去。远离语文的同时,发现跳出语文看语文。这么多学科中,只有语文教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其他学科,目标意识都很明确。而唯有语文课,真的语文教师进课堂的时候,都不清楚要达到什么目标。课程改革到现在,我们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理论的研究丰富多彩。尤其是草根的流派,精彩纷呈。这是非常可贵的。语文教学究竟发生了哪些什么实质性的变化,真的说不上来。第8届和第1届,进行了多少?真的,我们自己也很难说。所以崔说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和课文分析说再见。道理在哪里?很多人对崔的观点有误解。他说的是一种传统的刻板的模式。再见又往哪里去。我感觉研究到现在,我们语文教学进入了高原期。这两年,语文教学讨论的都是老问题,都是已经发现的问题,但总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根本。训练、语感、体验,语文教学根本不需要任何目标,这是一种最原始的观点,教学肯定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孩子某方面的能力。看上去很美,想学也不容易,推广遇到很大的障碍。现在的语文教学在这样下去,在黑夜中探索,问题很大。语文老师的时代感很强,希望承担所有难以承担的责任。总觉得语文教学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承担着不能承受之重。语文老师教得不轻松、不淡定、不自如。拼命给自己加压,拼命给自己拔高要求。一门学科连自己想干什么都搞不清楚,这是很可怕的事。改革---围绕传统,汉字教学,但是传统语言教学不独立的,与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都联系在一起的。培养目标不一样。现在的语文能力,像传统一样来培养也不行。教学目标已经改变。现代公民应具备具基本的语言素养。语

文教学不要再给自己加负加压,搞清楚自己究竟想干什么?六年级加起来不到一千课时,有限语文。最近在与大学交流,语文在某种角度不成为一门学科的。我很奇怪。语文提不出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没有的,不明确的。仔细想想是这样的。语文的学科不固定的。既有哲学又有文学又有道德学。要么语言要么文学,没有单独研究语文的。拼凑的东西容易把目标无限加深。如果语文培养学生无限能力,这个观念不改,肯定不行。国外,拿到一篇课文,目标是单一的。我们是众多的目标。这样教孩子们有什么收获。现在,我们去听课,如果进入一个课堂,不告诉你,这是几年级的课,我已经听不出来了。三年级与六年级的课堂是差不多的。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反复。现在的语文从目标到过程到方法要有系统的思考。“走出混沌,走向有序。”-----“追求无限,追求有限。”-----目标可以分解。分解到能够用45分钟,教会一个内容。假设这节课教的是无法完成的任务,那你要去界定。孩子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怎么样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孩子知识。知识能力可以非常简单,但孩子经历的过程可以非常丰富。经历的事情是很要紧的。港台对这方面的理性思维的发展很重视。

从封闭到开放,到目前为止,语言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是值得重视。语言永远简单不了,简简单单教语文只是理想的追求。比如说,在多元价值观的基础上,如何创造主流的价值观。提出的素质教育的三个理念很重要,德育为首,能力为本(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希望我们能敞开自己的思路,放开交流。

篇3:众说——好课的标准

谈及好课的标准, 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阐述。我试着从烹饪的角度, 谈谈好课应具备的特征。

首先, 好课是经过充分准备的。

要想烹饪一道好菜, 要进行原料选择、佐料搭配, 还要准备烹饪的器具等。同样, 要想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 师生也应该有充分的准备, 如教材的灵活处理, 学情的有效掌握, 学案的精心编制, 相关资料的搜集利用, 多种媒介的操作与运用, 多种情境的预设等。

其次, 好课是经过精心“烹饪”的。

一是体现在“烹饪”基本技法的娴熟运用上。烹饪一道好菜时, 必须熟练掌握最基本的烹饪技法, 如煎、炒、炸、闷等。同样, 一节好课也应体现在基本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如任务驱动法、讲授法、体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二是体现在“烹饪”技艺上。烹饪一道好菜, 并不是所有技法的简单罗列运用就可以达到。厨师要掌握做菜时原料什么时候下锅, 什么时候放油、盐、酱、醋等佐料, 并且掌握需要放的量, 控制在什么火候, 这样才不至于将菜炒糊或出锅时半生不熟, 也不至于太咸或太淡。好课也应展示教师对基本教学方法和事先准备的资源的恰当、艺术地运用, 掌握好使用的时机与花费时间。在上课的过程中, 教师应能对如下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 (1) 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思维训练; (2) 是否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3) 是否激发起学生学习、操作、探索的主动性; (4) 是否有利于创设和谐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组间合作的氛围; (5) 是否能使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学习、创作热情; (6) 各种媒介资源的运用是否恰到好处。三是体现在“烹饪”成果的展示。一道好菜表现在色、香、味俱全。一节好课应也表现在学生学得愉快充实, 技能、情感得到提升与感染, 教师教得轻松自如。

再次, 好课是耐人寻味的。

一道好菜吃了以后, 回味无穷。那些原料、佐料的创造性使用, 烹饪技艺的娴熟运用等是值得每位品尝者去学习和模仿的。同样, 听了一节好课后, 学生就会感到余音绕梁, 不绝于耳, 感到充实而轻松, 愉快而幸福。一节好课在许多方面都是值得品味的:教学资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师生的默契配合、师生富有个性与创造性的语言和行为……但好课也不是在每方面都表现得完美, 正如有人所说的:“宁可留下真实的遗憾, 也不要追求虚假的完美。”

总之, 上一节好课恰如烹饪一道好菜的境界。

以好课为镜

好课要有合理的整合意识。

作为信息技术课, 教材中多以软件操作为内容, 教师为了弱化软件操作这条原来的教学线索, 都会选择一些好的主题活动来完成教学目标, 这样既深化对技术的应用, 又多角度提高信息的素养需求。在实际教学中, 常会出现“唯技术成瘦骨、唯主题变空壳”的现象, 这就是没有合理整合活动内容与技术。我们曾有些认识上的误区, 认为多个领域的简单相加就是整合, 于是出现领域与领域之间、目标与内容之间缺乏联系的现象。事实上, 一堂好课中的整合既要有主次之分, 又要有要素之间的合理搭配, 更要有对共同目标的追求, 让学生吸取更多的知识营养。合理整合需要正确地寻找课程之间的联系点, 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形式。例如, 有位教师讲W o r d文档处理时, 选用一篇错误百出的小作文, 让学生帮着修改文档, 学生在简单、平实的活动中完成技术操作的学习, 比用现成的规范文章去讲解文档修改的效果好得多, 同样是完成学习目标, 整合的内容不同, 取得的效果也大大不同。

好课应该是真实的。

好课需要精心设计和准备, 但教案不应该成为剧本, 上课不是表演, 教师不是导演, 学生更不是演员。滴水不漏的一堂课不一定是好课, 真实的课才是好课。课堂的变化对教师的驾驭能力、应变能力都是一种挑战, 应对这样的挑战, 疏漏、欠缺在所难免。教师正是在应对挑战、不断反思与修正失误的过程中得以提高。有一节公开课, 内容是表格数据的处理, 教师花了很大工夫备课、备学生, 但因为是随机抽班, 他抽到的班级学生表现欲望特别强, 讲到他们会的操作, 个别学生不愿意在自己机子上操作, 几个学生同时举手希望到教师机操作投影, 结果要下课时教师还没有做完所有组的点评。评委老师觉得一堂课留有些许缺憾和瑕疵, 不是任课教师追求的结果, 而是事物的必然, 所以给这位教师的评分也很高。

好课应该是开放的。

开放意味着一节好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 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智慧的情感投入, 有互动的过程, 师生双方经验的共享、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开、个性的张扬。教师要用活教案,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 教学内容在保持相对确定的同时, 却有着更多的变数, 有时是教师有意地延伸拓展, 有时则是学生无意地节外生枝。学生既有计划内的收获, 又有计划外的获益;课堂教学既有“有心栽花”的繁花似锦, 又有“无心插柳”的柳成荫。我有一次讲“表格处理”, 用“填充柄”填充序列时, 书中只讲了两种填充方法, 多数学生都按照我教的方法操作。有个调皮的学生被我批评过, 我亲自监督他操作时, 他却告诉我有第三种方法。经过实际操作, 我发现的确可以通过双击“填充柄”实现序列填充。这种方法有一定条件, 满足条件时它却是最快最好用的方法。这节课也给我带来深刻的感受——师生都是学习者, 都在超越自我, 同时也在互相帮助。教师不应摆出一副专门教导别人的架式。

好课是一处美丽的风景, 是一个美丽的希望。

我期待着一个人性化、生命化的教育时代的到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良好的教育不会只是一种理想, 一定会有更理想的教育。愿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都以好课为“镜”, 上好自己的信息技术课。

好课之我见

依我看来, 一节好课需要有一个好老师。好老师能看懂学生上课时, 哪些学生已经掌握知识与技能, 哪些学生仍然迷惑;哪几个学生比较突出, 哪几个学生已经掉队;课堂是比较沉闷还是过度热烈, 所讲内容是太难还是太容易。好老师应该像老司机对车的感觉一样, 能感受到课堂的这些变化。如果单纯地按照教案上课, 这节课最多是没有明显的缺点, 而不会出现精彩!

在教学中, 教师不应该只盯住几个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 优秀者一般是善于表现、思维敏捷的学生。在思维严谨、沉默不语的学生中, 也不乏佼佼者;在思维迟钝、看见书本就想打盹的学生中, 也有人渴望表现的机会。在很多情况下, 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 追求所谓的“高容量”, 往往只顾及优秀者, 把大多数的学生扔在了一边。上好一节课, 教师应该把握住学生的全体, 让思维迟钝的学生有表现的机会, 让思维严谨的学生拥有自豪感, 让思维敏捷的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不一味地求快、求多, 这是教师掌控课堂的一部分。放纵思维敏捷的学生, 就会使课堂失去控制;过多地照顾后进的学生, 又会使课堂过于沉闷, 降低课堂的效率。对课堂整体的把握取决于教师对课堂的感觉, 如果教师感觉不到学生的不同, 那么分层次教学就失去了意义。

经常听课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好课一般在听了几分钟之后, 教师的素质、对课堂的掌控程度就能完全显露出来。其实, 在平时的听课中, 能让评委有兴致从头到尾听完的好课并不多!

好课应符合“三高”标准

从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出发,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 还要让学生“会学”这些知识技能, 形成信息素养, 更要让学生“乐学”各种信息技术, 形成持续学习的动力。我认为, 一堂好课应符合“三高”标准:是学生“学会”的课, 即高认知的课;是学生“会学”的课, 即高效率的课;是学生“乐学”的课, 即高情意的课。

在大多数信息技术课堂上, 学生只是学会了软件的机械操作,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 学生一般难以回答。高认知的课意味着学生要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学生“会学”, 不仅指学生学习的意愿, 更指学生学习的策略。在一堂好课中, 每位学生都应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高效地学习。高效意味着学生会学, 学生根据教师特定的教学方法决定自己恰当的学习行为。学生“乐学”, 指学生积极愉悦的学习情感和体验。在一堂好课中, 教师在课堂上始终能创设吸引学生眼球或符合学生“口味”的教学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需求, 让学生有着对学习的向往;在课上能设计“技术生活化”的学习任务, 贴近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在课结束时能巧设教学悬念给教学留一点空白, 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信息技术课绝不是纯技术的课, 它应该是技术与艺术交融、认知与情意统一的课, 应该是学生学起来很享受、很舒服的课。从这个角度上看, 学生“乐学”的课也可称之为高情意的课。

好课的魅力何在?

一次偶然的机会, 我观摩了《设置文字格式》一课。

首先, 教师神秘地出示任务“小小魔术师”, 教师示范魔术中的“隐身术”。打开W o r d中一段教师课前准备好的隐身术咒语, 其已经逐页设置成由黑色到灰色再到白色, 让学生有模有样地一起念着咒语, 神秘的氛围立刻就被营造出来。教师按P a g e D o w n键将文本向下移动, 造成文字逐步隐身的效果。细心的学生马上发现, 这个“隐身术”其实是好多行颜色不同的咒语在移动, 产生了“隐身”的视觉效果。

魔术的秘密被揭穿了, 接下来学生迫不及待地学当魔术师, 对文字格式的设置进行探究, 从而变出各种各样的魔术。

在学生基本掌握设置文字格式的知识后, 教师提问:“我们能把这些魔术用到哪里呢?”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把以前在W o r d里输入的古诗装饰得漂亮点。”

“把我上次在电脑里写的作文字变大一些, 那样更清楚。”

“我们的手抄报可以在电脑上做了!”

此时, 教师适时出示下一个任务“小小设计师”,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师下发的古诗、小作文、故事等文档进行设计并修饰。任务基本完成后, 进入作品展示环节。教师在肯定学生掌握技巧的同时, 更集中展示了一些优秀作品, 给予学生着力的表扬。

面对一些设置随意甚至是恶搞的作品, 教师不着痕迹地打开几幅化妆夸张的脸和装饰杂乱的室内图, 问:“如果你的脸弄成这样, 平时能出门吗?”“大家愿意住进这样的房子里吗?”教师接着请几位学生总结修饰文章的技巧。

在这堂课的最后, 教师提示学生填写本课的收获。学生熟练地进入各自在校园网上的博客空间, 填写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自己有哪些收获。学生们写下各自的进步以及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 还有部分学生给同桌和周围的同学作出评价。教师也对部分学生进行了比较综合的评价与鼓励。

下课铃声响起, 看着学生们带着愉快的表情离开机房, 我不禁为这堂优秀的信息技术课而心情澎湃。再次回顾这堂课, 我总结了好课的魅力所在。

首先, 课堂的第一个任务“小小魔术师”旨在让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点——设置文字格式。这个环节的设计对学生来说无疑是十分有趣的。学生们纷纷在这个有趣的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学习、探究, 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可见, 课堂的趣味性对小学生来说是必须具备的。

其次, 教师用“我们能把这些魔术用到哪里”的问题顺利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第二个任务“小小设计师”上。这个任务真正揭示了“设置文字格式”的用处, 其价值便体现出来。作品展示评价环节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再次, 本课最后的评价环节也体现出课堂的价值。这种持续性的信息技术课堂评价, 让博客成为学生的成长档案袋, 通过纵向比较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实际情况, 看到自己的成长足迹。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最后, 信息技术教材不是软件说明书, 信息技术教学也不是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说明。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 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自主探索、学会创新, 这样的课堂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有魅力的好课应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实践为核心,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的课堂, 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有所获。

篇4:好课的标准

1.有明确的,符合课程标准的,贴近学生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

目标明确,学习才有方向。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才能在此基础上产生学习兴趣。可操作性强,学生才清楚自己做什么,怎么做。

2.引入新课有创新,有情景,能激疑,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引进课堂。

3.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灵活使用,且恰到好处,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得到保持。

4.在教材的使用上,依据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5.充分体现学科思想,体现学科特点,科学性、逻辑性比较强。

6.知識的形成过程比结论更重要,实验设计比实验操作更重要。

7.思路清晰的板书是课堂的灵魂。

8.有课堂目标是否达成的证据与评价。

9.能够“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由特殊到一般、举一反三的方法和能力。

10.用心、用情、用智慧去完成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作者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育才中学)

篇5:叶澜教授经典教育名言

“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2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

“墙壁是学生生命的外化。”

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再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

“让主体选择,感受选择。”

“让孩子们想象时,老师要注意倾听和引导,实现推波助澜,促成动态生成。”

“感受教师职业内在的欢乐、价值和尊严。”

“教育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在创造过程中,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思想都得到发展。”

“每天的工作过程有成功、创造和发现的喜悦,教师的职业生涯才会成为重要的生命体验,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欢乐和享受。”

“学校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主动发展,学校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在碰撞、痛苦、困惑和改变中,成为有智慧、有风格、有个性的新型教师。”

“让创造的智慧体现在“家常菜”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在永不止息的海浪涌动中,而不是飞溅出的浪花。”

“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反思者、群体合作者和自我更新者。”

“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新基础的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

“墙壁是学生生命的外化。”

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名人名言网提醒你本文经典名言内容是关于叶澜教育名言

“学校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主动发展,学校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在碰撞、痛苦、困惑和改变中,成为有智慧、有风格、有个性的新型教师。”

“让创造的智慧体现在“家常菜”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在永不止息的海浪涌动中,而不是飞溅出的浪花。”

篇6:叶澜教授文章读后感

2010年01月11日 无论是作为学生,还是作为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亲身经历并参与书写过一段共和国的教育史,由于各自所处时代不同,这段教育给我们留下的精神印记和教育气质也不一样。 60后教师,生于国家浩劫却又是一个火红而单纯的岁月,高等教育尚属于精英教育,为理想和事业而献身――“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这代人接受的最初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双基”、强调基础是当时最重要的教育理念。70后教师,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比60后少了磨难,多了冲劲和活力。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建构是当时教育改革的重点,同时,应试教育的激烈竞争也拉开了大幕。80后教师成长在物质文化生活飞速发展时期,也是高等教育全面扩张走向大众教育的时期,教育改革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推进,却又是应试教育进入登峰造极的时期,这一代教师个性强、视野开阔、知识更新快,但在知识素养、责任心、进取精神等方面由于个体的差异显得参差不齐,优秀教师成长速度、崛起规模明显落后于前辈教师。现如今,我们面临共同的教育背景与时代要求,三代教师都面临机遇和挑战:60后教师如何延长职业高峰期,涌现更多的名特级教师和避免少部分教师被边缘化;70后教师如何成为各级学科带头人,如何实现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转型;80后教师如何提升综合素养,成为令人放心的优秀后备教师群体。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 叶澜教授在文中告诉我们,一方面教育随时代在发展,不断提出需要我们解决的新问题。另一方面,教育也是有规律的,比如夸美纽斯、凯洛夫至今仍有研读的价值,“文化要传承发展、个体要成长发展,都不能没有基础”。同时,教育更应该具有生命本源价值,如“知识、技能的习得、运用和发展是人生一辈子不能没有,且是易见、易识和可变的。但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时代所经受的教育,对个人心灵、精神、气质的孕育,却留在生命的深处,在需要的时候,它会唤醒内在的力量,以一生的积累和独特的姿态,去回应所面临的时代,去圆心中的梦。”这恰恰是应试教育所缺乏的。 所以,叶澜教授在这篇文章中用她对共和国六十年教育的亲身经历、体验与反思告诉我们,我们要为共和国六十年的教育成就欢呼,我们更要理性地对待教育六十年的发展历史,明确新时期的教育责任,我们要做“经师”,为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学业知识基础与方法基础,我们更要做“人师”,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唤醒学生内在的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在学生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播撒希望的种子,赋予学生征服前进道路上可知的和不可知的困难、挫折的勇气和力量。 我们需要好的分数,这是教育现实给我们的无可奈何的宿命。但是,除了分数,我们还能为学生做些什么?这是教师这个职业赋予我们的责任。

★ 教育名言名句大全

★ 经典教育名言警句

★ 海澜之家辞职报告

★ 玉米叶上的洞教育随笔

★ 关于感恩教育名言名句

★ 教育的名言整合

★ 教育名言警句摘抄

★ 教育重要性名言警句

★ 英文的教育名言

篇7:叶澜教授好课标准

读叶澜教授《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有感

读叶澜教授《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有感正文:细节决定成败读叶澜教授《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有感新一轮课程改革就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改革是关键,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如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如何让师生共同感受着其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新课程要求我们必须培养:“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有责任感、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和创新力的公民”。因而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我们的培养目标。细节决定课堂。叶澜教授在《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中谈到: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你能否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快、发现的惊喜?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或者悠然心会?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或者百感交集?……叶澜教授所说的其实就是要我们注意教育的细节、课堂的细节。教学细节往往能体现出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把握细节,关注学生,尊重学生,随时调整教学思路,做到以学定教,以情定法。让学生真正做“动脑、动手、动口”,课堂教学中微不足道的细微之处,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表达着教师的教学风格,体现出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力,细节决定着教学的成败,细节决定着课堂效率与质量,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要让学生课堂上有幸福感和快乐感;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在课堂上要加强多维度的交流,课堂提问要采取启发式,提问必须有效,要把学生置于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作为学习的合作者,心灵的对话者,作为成长过程中的朋友。要追求教学的高品位,就是追求教学的智慧,要充分挖掘课本上的德育题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行为教育、价值观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真正培养“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有责任感、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和创新力的公民”。中国大学网()

篇8:一堂好课的标准

覃秋明老师在文章《一堂家常好课的标准》中对“一堂好课”定义为:好课首先是真实的课。这里的“真实”有两个涵义:一是不作秀;二是有待完善。即一堂好课, 必须是师生经历的“真实的教与学过程”, 这是经历了课程改革初期阵痛后所作出的最理性的概括;必定是有待完善的课, 需要教师去反思、重建。

好课同时还是优质、高效的教学过程。包括以下几点要求:一堂好课, 必定是目标完整而全面的;必定是在教师精心设计下学生科学的学习过程;必定是师生在教与学当中创造出来、不可复制的过程;必定是学生各得其所的过程。

为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同时为教育工作者评职晋级提供一定的帮助, 我们决定组编《中国教育科研与实践》第五套著述。由国家出版社分册出版, 欢迎全国教育工作者投稿、荐稿。

一、征稿内容与要求:1.教育理论、各科教育教学论文、优秀教案、班主任工作等内容;2.优秀说课稿、教坛随笔、教学心得、教育经验总结等。同时, 举办师生优秀作品大赛评奖活动, 包括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创新课件、书画作品和在教师辅导下的学生优秀作文、科技小发明及小论文等。一般不超过2200字为宜, 尽量用E-mail发送到我委的电子邮箱。题目下面依次注明作者邮编、单位、姓名及联系电话与个人简介。辅导作品另请注明辅导教师姓名及学生年级。

二、有关事项:1.来稿必复;2.欢迎在教育第一线的同志荐稿, 推荐优秀稿件10篇以上者将被聘为组稿编辑;3.作者订书优惠;4.作者来稿都有机会参加一、二、三等奖的评定, 优秀作品可在《教育文摘周报》上刊载。

三、收稿时间:常年征稿, 约两个月出版一册。来稿请寄:102209北京昌平6379信箱《中国教育科研与实践》编委会

E-m a il:zh js w e n cu n@vip.s in a.co m

电话:010-69757148联系人:于老师

优惠出版教师个人专著、集体专辑、地方教材、学校校本教材等, 免费赠送样书, 欢迎来电来函索取

《教育文摘周报》由教育部主管、中央教科所主办, 国内刊号:CN11-0180邮发代号:81-11

《教育文摘周报》提供师生互动平台, 欢迎具有真知灼见、短小精悍的稿件, 并在文章的右上角标明“文摘稿”三字。

《全国优秀教育科研论文选集》将由国家出版社出版, 面向全国发行, 应征作者凭文章参编, 参编作品有参加等级评审的资格并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

全国敬业杯教育论文有奖评优活动的参评论文, 将由此次评优活动组委会组成的专门班子评审, 获奖作品, 可获得相应的荣誉证书。获奖证书盖全国敬业杯教育论文评优活动组委会印章。应征作品须在其信封和文章首页右上角注明“敬业杯”字样。

一、征稿内容及要求:有关教育教学诸方面的科研论文均可。每篇限2100字左右;题目下依次注明邮编、单位、姓名、联系电话, 并附作者简介。

二、有关事项: (1) .来稿必复。随时可来电来函查询; (2) .订书自愿, 作者购书优惠; (3) .优稿可优先在全国发行的杂志《人民教师》 (青年心理下半月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9573;国内统一刊号:CN11-4850/R。邮发代号:80-589) 或《教育教学》杂志刊发。获奖作者名单及获奖等级在其杂志上公布, 并可获得当期期刊一本。

特告:有特殊需求在『核心期刊』上刊登论文的作者, 请您在稿件右上方注明“期刊”二字

三、收稿时间:常年征稿, 分册出版。约两个月出一册

来稿请寄:北京市朝阳区100012-02信箱书刊编委会

邮编:100012电话:010-84966439联系人:莫老师

上一篇:猎场郑秋冬经典台词语录下一篇:运动会闭幕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