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伟教授

2024-04-27

王大伟教授(通用9篇)

篇1:王大伟教授

听陈大伟教授讲座有感 华北电力大学附属小学 李华

今天的培训由成都师范学院教授陈大伟主讲。陈教授讲座的主题是《教师成长与观课议课》,今天去听了陈大伟教授的讲座,感觉受益匪浅。他的幽默风趣,他的旁征博引,他的渊博机智,他的善思善感,无不让人钦佩涂地。

他从幸福的意蕴和本质及教师如何去创造和感受幸福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就幸福本身而言,是个人在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悦感;幸福需要教育,教育需要幸福,也需要幸福的教师,教师的幸福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以实现的。他说,教师要实现幸福的课堂生活,就应当课前有期望,课中有改变,包括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上的改变,课后能审美,即对课堂教学的回望和审视。陈教授的语言朴实清新,列举的事例简单却富有哲理,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相信老师们一定能够深刻领悟幸福的含义,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创造和享受幸福,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虽对他不甚了解,也并非名人效应,听他的字句言语,仿佛如沐春风。他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给我们讲到了如何提升教师幸福感的专题部分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不说他是字字珠玑,至少也是句句充满着一名教育大家所具备的智慧光芒。他给我们举了很多作为一名教育者为什么不幸福的事例,想想也是,连自己都不认同自己的事业以及自己所处的生活状态,如何能从教学乃至于生活中获得幸福感?

幸福并非仅是物质世界的绝对富足,也并非仅止于感情世界的幸福美满。其实一个人的幸福感,首先必须是从自我认同开始。认同自己的工作,认同自己的生活,认同自己周围的环境,人,事物,你就能从中感悟到幸福点滴。

感觉自己倒是一个很具有反叛精神的人,对于一些事物喜恶挺明显的,合则来,不合则避。时常感觉这样不好,导致了有时思想过于偏激,做法不够理智,为此吃的苦果也不少了,伤心那!

其次陈教授谈到:作为一名教育者,要有自己的目标。正所谓是“脚下有根,心中有魂”。一个没有自己目标的人,是很难听得到幸福的敲门声。而非常之不幸的是,我刚好是一个没有根又没有魂的人。这么多年来,除了高考那一阵儿,目标还算明确外,其他的日子都只是随波逐流。人说那个好,我也会觉得:哟,还不错咧!其实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也就是一棵墙头小草,风吹来回倒。借用古人的一句话:吾将一日而三省。看来是时候好好思考下去并做些改变了!

最后感谢陈教授的讲授使我茅塞顿开,此次的确不虚此行!

篇2:王大伟教授

经过了六个月的实习生活,内心真是百感交集,回想实习的这段时间,我从一开始怀着紧张兴奋的心情到医院实习,一直到参加院内活动,熟悉温馨的医院环境与职场文化,并调适自己主动去接触人群,不仅是病人,也同院内工作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都是在课本中学习不到的宝贵知识,但却是踏入社会的我们不可缺的经验与成长。充实的实习生活,使我成熟、进步了许多,现将我在本院的实习成果总结如下:

一、实习过程

初到本院,比较迷茫,后来渐渐从院内领导热情的讲解本院历史,科主任耐心的介绍科室情况,工伤患者患病的特点,理疗设备及康复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渐渐的熟悉了这个环境,熟悉了工作情况,开始掌握康复的要点,理疗操作并认真作好实习笔记。由于天气季节的原因,现在住院的病人很多,使我有机会详细地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每收住一个新病人,我都和其他实习的同学主动认真地听老师分析。在此期间我主要熟悉了脑血管病,慢性疼痛常见病的诊断和处理方法,熟悉了常用药物,刚刚去康复科时我还不适应,但我服从领导安排,不怕麻烦,向老师请教、自己摸索实践,在短时间内就比较熟悉了康复科的工作,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在康复科学到了很多知识,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熟悉了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职位的分工及工作职责,时间短暂,却开阔了眼界。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努力,争取理论结合实践。

二、实习认识

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实习带给我的一切还是那样的让我觉得真实,最真实的是人际关系,科室里面,医生和护士的关系,医生和医生之间的关系,医生和病人及家属的关系,下级医生和上级医生的关系。总而言之,在理论学习后的临床实践我有欠缺,临床经验还需要很大程度的积累,临床技能还需要很大程度的加强。这些就是我第一次本院实习过程中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认识,对学做一名合格医生的体会,也含有一些对医学事业的瞻望。我想,这样充实的生活,将会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

学到的知识:1.康复科常见疾病的治疗2.熟悉了各种器材的作用及些许使用方法3.积累了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存在的问题:1.理论掌握少,知识不够2.临床经验少,与患者沟通能力欠佳

3、自信心不够,无法将自己的想法很勇敢的去实践。

三、实习体会

这次实习,除了对康复疗法,中医推拿,医用仪器和操作有了深刻的了解外,我觉得自己在其他方面也获益匪浅。作为一直喜爱康复事业的一位医生,这次实习无疑为我以后的康复工作打下了一些基础,为我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更加明确方向,让我看了解了社会的需要。首先我要感谢丹东市职工疗养院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看到了工伤事业的大好前景,学到了很多技术,积累了很多经验。感谢院领导,毛丹孟老师,李跃江老师对我的教育、指导和栽培,不仅让我巩固了以往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且让我了解了很多康复实用的知识。当我遇到什么问题时,他们都耐心的给我讲解、给我演示。从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实际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的差距,深刻的感受到了博学和积累的重要性。其次,我觉得在工作中任何人都必须要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把救死扶伤看作自己的第一任务,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作为一个医生就应该把病人视为上帝,和病人做好交流工作,始终微笑着尽自己的全力,让病人放心。最后,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虚心学习经验,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多思考多总结多请教,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积极性。我觉得学历到了实际工作中以后,并不

是最重要的,而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力却很关键。

实习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但我感觉自己成长了许多,学习着院长用飞信普及的医院文化,看着领导们为医院的建设忙忙碌碌,哪怕点滴小事。康复科团体们精心维护康复器材,医务人员爱护医院一草一木,医院集体活动中大家融洽团结的声音,康复患者治疗后满意的面容,对此,我非常感动并看到了医院的希望。我立志一定会更加努力的学习,成为一个有实力的康复科好医生,从病魔手中解救多的工伤患者,苦难同胞。

时间:2013年12月31日~2014年5月15日单位:丹东市职工疗养院

实习科室:康复科

实习医生:王大伟

篇3:王大伟教授

【案例回放】陈大伟《三顾茅庐》教学片段

师:我们来看看有关诸葛亮睡觉的文字(课件展示“: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我们一起读读这段文字。(生读)

师:第一个问题:诸葛亮睡着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生:没睡着。

师:你估计是什么原因?

生:他在测试刘备的耐心。

师:看看文字,说说你的理由。

生:他翻了一个身。

师:开始向外面睡,翻了一个身以后就向里面睡了,你估计他在想什么?

生:他在偷笑。

师:看样子还是暗暗地想更恰当些。诸葛亮会想什么呢?

生:刘备这个呆子怎么还在这里?

生:他会想,要不要跟刘备出山呢?

师:说得太好了!这个问题太重要了,要不要出山呢?这是他最有可能想的问题。(板书“:要VS不要”)诸葛亮到底要不要出山呢?

生(纷纷):要!

师:如果问题真的这么简单,他还会想那么久吗?

这样的教学,引发了一些教师的争鸣。刘国军老师认为:“诸葛亮是否睡着,这样的思辨是一根毫无探究意义的稻草,理应从课文中描写刘备语言、动作的词句中品味人物的性格特点。其次,面对学生‘偷笑’和‘呆子’的发言,与事实不符,和人物身份不符,教师应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观体系。”

针对刘老师的争鸣,陈教授作出了回应“:对古典名著,我很希望通过教一篇(或几篇)课文就能引起学生自己研读的兴趣,并能在课文学习中对名著特点有所体会《。三国演义》除了写忠奸、写人才,还写智谋、写心机。……教学中抓住‘装睡’就抓出了诸葛亮的谨慎和智慧;同样,抓住刘备明知道诸葛亮装睡还在那里等,一是可以表现刘备的诚心,二是也回应了鲁迅先生的‘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睡与不睡’就不是‘毫无探究意义的稻草’了,反而是引导学生体会在重大决策前要深思熟虑,要谋定而后动。这样的思辨性探究,意在引导学生体会诸葛亮在人生大事面前的慎重选择,从中明白人生要学会选择。”

【争鸣评析】在意蕴探寻中促成学生思辨

从争鸣与回应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者的争论只因教学价值的重心不同,争论的视角也就不同,所以对教材的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使用有着异同。刘老师是从“语文”的视角出发,站在“三顾茅庐”的文本上,力求通过对语言、动作的品味鉴赏,探究刘备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强调的是对语言的精准,对人物个性认识教学,是一种“纯语文”的教学;陈教授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站在《三国演义》原著的框架下,试图通过“睡与非睡”的思辨活动,感悟诸葛亮的智慧、刘备的求贤若渴,激发对作品和语言的兴趣,促进儿童通过读文去读原作,进而提升儿童的思维能力,学会为人处世的态度,是一种学“生”的教学(即从语文出发,教学生生活)。

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本质是立言立人“。立言”就是以文本语言为依托,“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即形成儿童的语言“;立人”就是以文本的语言故事去领略文本中蕴含的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从而观照自我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从而教会学生生活,形成儿童的观点。按理说,陈教授“睡与非睡”的思辨教学是符合语文教学“立言立人”之本质的,是在强化儿童形成自我观点。那么,为什么这样的教学会引发教师的争鸣?

语文教学理应是“语文”的。其教学活动理应是读写听说的语言运用,有语言学习的目标要求、体验训练的方式步骤。综观教学片段,学生在读片段之后,并在教师“睡着了吗”“什么原因”“想什么”的追问中生发言语,学生很难一下沉入文本语言的情境中,领会语言背后的意蕴,固然难以生发出精彩的语言,更难达到陈教授的教学设想之目标,当然也就只能生发出“没睡着”“要不要出山”等简单的猜想性语言。其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设想的偏差,是导致教师争鸣的另一原因。如果,我们从一“等”一“睡”中去猜想、品味人物的内心世界,使教师与学生的心灵进行对话沟通,使学生思维与故事人物思维进行碰撞,继而再引发思辨,这样教学也许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陈教授引发学生的两极之辨,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探究”,的确是“学生思辨的激活”,只不过是缺少引导学生思辨的基础——对文本语言的探究,对《三国演义》背景的熟知。当然其生发的思辨语言自然不尽如人意。也许正因为是这样一个课堂的遗憾,更能诱发学生去品读《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故事、经典语言。当然,这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点拨。

也正是这样的遗憾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思考:要立人得先立言。当我们在考量“教到哪里去”时,是停留于文本,还是回归生活?是学习文字,还是学会生活?在根据学情作出合乎判断之后,对文本内容作合乎辩证的思考与分析,挖掘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内容,再选择“用什么教”“怎么教”,才能使语文学习彰显出核心价值。

【策略探寻】思辨式教学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常态

我们知道,思辨,是以“问题探究”为载体进行思维的形式。阅读教学中大量策划“想象、感悟、模仿”等言语活动,在提升儿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却导致对文章表达深层内涵解读的忽视,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浅尝辄止,思考不深,难以发现文本语言表达的意蕴,严重阻碍了儿童的言语智慧和言语表现能力。激活儿童的思辨能力,形成儿童自我观点,理应成为“语文的特质”。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的思辨能够彰显出“语文的特质”?“中国批判思维学科”第一人谷振诣认为:语文学习中培养的思辨力与数学、科学中培养的思辨力有区别,是一种人文思辨力。主要表现是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过程中,对问题能作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和清楚明确、明白有力的说理。其呈现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对人文性问题进行思辨得出的答案通常是多元的,具有较大争议性;二是在思辨过程中,以辩护性解释为主要说理方式;三是最终目标是鉴别和选择一个最佳的价值理念或行动准则。从这“三个明显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文思辨所表现的三种思维形式,即反思、否定、重构。

那么,这三种形式,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在怎样的“语言落脚点”得以滋长。陈大伟教授的“要教学生自己读不明白的东西”的教学主张,给我们的思辨活动策划带来了启示,那就是文本沉睡的语言,即不容易发现,学生自己读不明白而又有探讨价值的语言训练点。在这些语言训练点上,通过反思、否定、重构等多种思维方式来提升儿童的思辨能力,提升“语用品质”,促进儿童观念形成。

1. 反思

反思是对文本语言所呈现出的感性和表象进行理性思考,并将这种超越了感性表象的理性颠倒为文本的本质——核心价值观。例如《第八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他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这一片段的教学,大多数教师会通过表演朗读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唉声叹气”这个词,辨析“几乎”一词的意义,进而引出蜘蛛结网的启示对战争的重要影响。这是文本语言呈现出的感性表象,但教学不能止于此。要引导学生对这样的感性表象进行反思:七战七败,怎能不叫人唉声叹气,布鲁斯王子在哀叹些什么?只有他一个人哀叹吗?在这样的反思中,抓住事件中可能的人物角色(战士、人民、王子),从不同的视角去生成语言,深层剖析人物的感受,设身处地想王子之所想,从而增强奋起还击的信心,坚定屡败屡战的恒心。学生在反思过程中促进了语言生成,切入了人物内心,改变了从简单技术加工向深刻暴露思维的转变,进而抵达文本的本质——学习知难而进、永不言败的生活本领,生存智慧。

2. 否定

在哲学范畴里,否定是一种“引起运动的力量”,是针对某种目的,否定自身,使自身显现出来,成为现实性和客观性,其思维形式是基于本体的逆向思维《。寻隐者不遇》《游园不值》等古诗文,如果循着“不遇”“不值”等本体语言去探寻,那么学生会陷入遗憾与失望的阴影,这样的教学势必影响学生的心灵。如果,我们从逆向的视角去探寻遇“云、松、山”,值“红杏”,就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心境,探寻作者真实的内心世界,感受生活的无限乐趣。再如上面所述的课例,如果从“不睡”“不等”的逆向思维去考究,更能抵达品悟人物“谨慎”“诚心”个性特点的教学目标。

3. 重构

这是对文本所呈现的单一的教学价值进行审视、批判,形成适合学生的新的价值体系。一篇文本受“单元主题”的影响,往往只呈现出一个价值观,但这样的价值观对于学生只是“他的”,而非“我的”《。慈母情深》一文以梁晓声要钱买书为事例,描写了作者所听、所看、所想,从而让读者(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但这样的价值观是单一的,很难唤醒学生的“生活行动”。但面对“买罐头”这一举动,文本却只言片语,往往容易忽视,教学需要从这一微小的言行中去感悟“孝子情深”。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只写慈母情深”的思辨,进而重构“孝子情深”的价值观,指导进行“买罐头”的言语实践,体会作者所做所思,让学生融入生活,感恩父母。

当然,反思、否定、重构,往往不是独立的思辨形式,三者互为统一,否定是反思的本质,反思是否定的体现,重构是反思、否定的再生。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反思、否定、重构的思辨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对文本人文性的思辨,同样对文本语言的工具性可以进行思辨,在思辨中体悟言语表达的智慧,在思辨中构建属于儿童的表达文本。

篇4:王大伟:中国式反恐的全民战争

中国新闻周刊:重庆“失枪案”发生后,摆在城市管理者眼前最迫切的一点是什么?

王大伟:这次事件,给我们敲响的警钟是,在一些重点空间和敏感时间上,预警级别要马上提高。事前的预警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主动先发机制比事后的快速反应机制要重要得多。高发空间是指一些恐怖主义高发的地区,敏感时间是指诸如一些敏感的节日、市民聚集的日子,或者夜深人静的时候。

警察这个词,“警之于先,察之于后。”目前国外的反恐发展的趋势也并不是只追求事后快速反应和装备现代化,如果我们现在走了欧美三四十年代时的警务改革路线,是不值得的。应该把宝压在主动先发警务上,提高预警级别,敢于发预警,要把预防工作做到极致。

中国新闻周刊:国际上有没有恐怖事件预警成功的先例?

王大伟: 2006年8月10日,英国破获了一起爆炸案,十架飞机都被装了液体炸药,一旦上天,会在大西洋上空爆炸,将会造成三千人死亡。但是英国的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在早上两点就从巴基斯坦获得了情报,把28位英籍巴基斯坦裔全部抓住,没有发一枪一弹,把一个比“9•11”还要大的阴谋扼杀在摇篮里,这才是大英雄。

国际范围内的第四次警务革命是社区警务运动,理念比第三次警务革命(警察现代化)要先进,它认为产生犯罪的根源在社会,抑制犯罪的主力军是公众,因此要紧紧地依靠市民。目标不是打击犯罪,是在坚持快速反应的基础之上,有效预防犯罪。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和恐怖主义的战争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

王大伟:捕捉国际警务改革的大趋势,更重要的是要走自己的路、贯彻自身的经验,比如从基层发动市民。我们的群众路线在世界上都是一个大法宝,我们走这样一条路,和恐怖主义打全民战争,这是中国反恐最有效的武器之一。

比如重庆事件,市民是站在和犯罪分子斗争的第一线。奥运期间也是如此,奥运保卫里有雪狼突击队,但更多的我们是坚持了全民路线,发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志愿者。我们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的反恐路,恐怖主义不怕我们的现代化,怕的是全民皆兵。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和欧美相比有什么区别?

王大伟:中国面临恐怖主义挑战的威胁,以及相应的反恐局势和警戒,和美英比较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美国“9•11”之后,基地组织成员每年都在扬言要对美国袭击,“9•11”死亡三千多人,对美国人心理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反恐现在是美国的国策。

英国已经和恐怖主义斗争了几十年,爱尔兰共和军通过绑架、暗杀、爆炸来谋求和英国政府的谈判。我当时念书时去过北爱尔兰,那个地方的军人就像在二战中一样,用机关枪,身上缠着子弹带进行反恐。

而且从“9•11”之后,因为英国紧随美国的步伐,英国几乎每年都要遭受一次恐怖主义袭击,反恐形势非常严峻。

中国也肩负着反恐的史命,人们的反恐观念需要逐步提高。现在我们的反恐演习更多是武警在做,我希望让人民群众逐步加入演习,让每个群众、每个家庭都知道自救自护的知识与技能。因为恐怖主义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在英国读书时,一两个礼拜就有一次演习。

中国新闻周刊:恐怖袭击中如何处理人们的恐慌情绪?

王大伟:我完全支持重庆公安现在的做法,警方的反恐可能引起局部的恐慌,我提出一个词叫“公众免疫力”,和注射牛痘是一样的,激发人的自身免疫力。我的观点就是,有人可能会指责公安机关,你们动静是不是闹大了?我就说,动静闹大了可能面临的是指责和批评,但如果恐怖主义闹大了,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会造成威胁,孰轻孰重?

篇5:王大伟教授

《悲惨世界》似一个海——波澜壮阔的海。有礁石,有暗流,有狂风巨浪,断墙裂橹,有沉默的朽物,漂浮的尸骸,惊恐的眼睛,无声的呐喊,有幸存者,有最后庄严升起的圣歌。

那是浩大的,那是历史。

能有人再像雨果那样书写历史吗?没有了!伟大的诗人和作者都是历史学家。脱离历史,浮于虚空的文字即使能流行,也不会流传。因为文字是一种记录文明的高超手段;而文明呈现于历史:1789年到19世纪中期的法兰西是伟大的,它孕育出多少不朽的作品!历史到了激流急湍的地方,成了杰出创作的源泉。但是,没有人能像雨果那样。

在《悲惨世界》中,语言的神力抚着你的翅膀,使你从容目睹人类社会的每个细节,居高临下!

浩大的东西被描绘得如此细腻,正如著者自己所说:“人类没有小事,就如植物没有小叶,世纪的面貌是岁月的动态集成的。”

他在名为“一八一七”的那章里,从贵族扑了粉的假发写到卢浮宫刮下的墙皮,从报界的排印错误写到右派领袖的口头禅。他在滑铁卢一段狂乱的混战中还不忘提到一双苏格兰吹笛士兵的愁郁的眼睛;在豁风的破屋里又顺便摹下了王党纸币的图案。......那些使我在这本书里受到第一次震动的篇章是:商马第案件中冉阿让“脑海中的风暴”刻画得怎样卓绝啊!“他在黑暗里坐下来”,于是开始了。在良心逼迫下沉思,对离奇形势的认识,苟且逃避的本能的最先出现;接着良知开始愤怒,他被引领到牺牲的荆棘路上去并逐渐立稳,突然间潮水复泛,他大声反悔;之后是对“反悔”产生的反悔——好像又回到悲惨的原处„„起码总有七个层次,二十多页,高昂低回而渐趋激烈,令人心弦崩崩欲断。一切是如此清晰,具体,浓墨重彩,从容缓叙,没有浪漫主义的虚化和抽象空间的譬喻。那奇怪的创作者的思想是如此细致、周密、而完整!他甚至在冉阿让像梦魂一样游移在牺牲和逃避之间的当儿,叙述了在那可怜的脑海里突然出现一口破钟名字的事。——这是怎样细微的手笔!它必是从一种密切的体察和天才的设想得来的。

当历史使我们惊诧时,细节使我们落泪。

浩大与细微一旦结合,便生出完美。

《悲惨世界》是大海与万千细涛,变幻无穷而又色彩斑斓。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这是中国当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人民的艺术教育家——李苦禅所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小鸟如果想展翅高飞,那就先要学会如何振动自己的翅膀;人如果想上进,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我们中学生应该“好读书、读好书”,而这也正是我们读书的基本准则。在当今社会看书的人已经不是很多了,相对于书,大家更推崇的似乎是电视剧、电影一类,而我也正是这其中的一员。我看书时总是觉得走个过场就行,只要知道这本书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就行了,不去考虑他的深层意思。

我第一次看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写的《悲惨世界》是在我五年级的时候,只是因为想要了解什么叫做“悲惨的世界”,我只是大概知道了这本书大概讲的是:一个叫冉阿让的诚实的工人因不想让姐姐与孩子挨饿而偷了一块面包,最后入狱然后又逃狱,改名换姓当上了一个市长,收养一个孤女最后为了不嫁祸于他人而承认自己真实姓名的事。

“悲惨” 亦作“ 悲憯 ”。悲苦凄惨的意思。第一次看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是悲惨的,但是我不懂的是“世界”一词。

如果说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因为好奇,那么第二次看这本书则是因为觉得奇怪,我在网上看到,《悲惨世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个真实的罪犯和警察,作者将这个真实人物的性格分成了故事中的两个人物,“那是不是说这部小说有百分之八十是真的呢?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种人么?”我这样想。

有了第二次就有了第三次、第四次„„似乎这本书让我的心中充满了疑问。而经过一次头一次的阅读,虽不能算的上是倒背如流,但大概所要表达的意思已经被我通过查找以及自己的理解总结了出来:这本小说,融进了法国的历史、巴黎的建筑、政治、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简述了善、恶和法律的本质,同时还有爱情与亲情的种类和本质。

“ 只要--贫困使男人潦倒、饥饿使女人堕落、黑暗使小孩孱弱—这三个问题尚未获得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言之,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与悲惨,那么,像这本书这样的作品,也许不会是没有用的吧!”这是雨果在《悲惨世界》艺术中的序文,告诉了我们他写这本书的意图

这部小说有很多人物有很多是很微不足道但也是不可缺少的,冉阿让在主教的仁慈下得到了感悟,开始了新的生活,如果没有主教的这番作为也许就不会有接下来所发生的一切事情。

由入狱到当上了慈祥善良的市长,我始终觉得这是梦幻的,但,这也正说明了做一个乐观的,懂得宽容的人的重要性。

“读了一本好书,就是获得了知识;有了渊博的知识,就是获得了人生最大的财富。”这是永恒不变的定理„„

读完这本书,感动之余,我突然感悟到:原来在那样一个黑暗和冷酷的世界里也有光明和温暖啊!尤其不能让我忘怀的是:当革命的起义者安灼拉发现了黑暗政府的忠实走狗沙威,让冉阿让杀掉他时,冉阿让却为他松了绑,放走了他。对此,我即敬佩又疑惑。沙威的追踪使冉阿让东躲西藏,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了大半生,他为什么不借此机会除掉这个罪恶的人呢?直至读到最后:沙威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认识到那个黑白颠倒的社会,并不是他所维护的,在善与恶的冲击下绝望的跳江自杀,我才明白,他是在通过自己的博爱、宽容及其高尚的灵魂,重新唤回生活在那个悲惨世界里的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

篇6:王大伟教授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陈大伟学会与自己对话的人们很快就会惊喜地发现,教师的内心是他们所遇到的最通情达理的对话伙伴。根据动机和目的,我对进教室观察和研究课堂教学有这样的分类:

一是调查课堂现状,寻找未来改革方向的调研性听课; 二是鉴定教学水平,判定优劣,分出等第的评课; 三是锤炼教学行为,磨砺优质教学的磨课;

篇7:王宁远教授介绍

王宁远教授介绍

世界著名华裔脑科学认知心理学家,“学习记忆引擎”发明人,北京大学核物理学士,美国纽约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后、斯坦福大学语言信息研究中心和斯坦福天才少年培训中心合作研究员,美国硅谷远创公司“人机互动设计师”;现任爱尼特(美国)智能科技公司CTO,首席设计师和美国第三脑研究院副院长。红杉树智能英语教育机构“智能英语人机对话学习系统”首席工程师,高级辅导员。

1990年开始研究大脑记忆规律和认知心理学的应用系统,1995年成功研制出世界首个学习记忆知识管理系统——“学习记忆引擎”。该系统运用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领域中取得了重大成果。杨博士在大脑学习和记忆功能及其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世界权威专家的盛赞,获得了美国科学家的高度认可;在美国杨博士还将“学习记忆引擎”系统成功应用于教育、医学等领域。他的博士论文“人类镜象记忆半衰期的特性与神经机制”被乔治 斯佩林博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列为他的研究生必读文章。该研究重要的医学应用价值曾被美国《科学新闻》和《富比仕》等多所媒体报道。杨博士发明的记忆引擎技术及相关产品已让全球数百万英语学习者受益,被美国科学家赞誉为“记忆引擎”之父。

篇8:特邀策划顾问王杉教授

王杉,医学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被中国社工协会评为2010年度十大中国社工人物;曾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2006-2016)、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2013-2015)、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03-2013)。兼任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医务社会工作暨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院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香港外科学院荣誉院士(2013)、欧洲外科学会荣誉会员(2015)。

篇9:王大伟教授

刘中华(以下简称“刘”):您是国内最早提出公共艺术概念的学者,能否为我们谈谈您对公共艺术的界定?

汪大伟(以下简称“汪”):“公共艺术”的概念实际上是很广泛的,从不同的视角和侧面,根据不同的需求,对其理解完全不同,就如瞎子摸象一般。所以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对于公共艺术概念的描述基本是停留在瞎子摸象的层面,要么认为公共艺术是公共空间的装饰;要么认为公共艺术是国家的艺术,是政府的艺术;要么认为公共艺术是大众化的艺术。大家都从各自的体验出发来理解公共艺术,但却没能说出其本质。在我看来,应该把公共艺术放到我们现在的历史阶段和它将要发生和发展的趋势中去看待公共艺术所发挥的作用,即公共艺术在参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进程中,艺术担当什么角色?能够发挥何种积极的作用?我认为公共艺术需要从它的路径和发展需求来定位。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历史转型期,公共空间中产生了不同的社会问题,也引发了各种矛盾。那么,公共艺术能起到什么作用?在我看来,公共艺术就是用艺术的语言、方式参与和解决公共问题的艺术。

刘:相对于传统艺术,您认为公共艺术的核心属性是什么?

汪:公共艺术有两个关键词——公共和艺术,其核心就是它的属性。我认为公共艺术的价值属性不是商业价值,而是社会价值。因为它是用艺术的方式和艺术的语言去解决公共空间中的问题,所以公共艺术与精英艺术,博物馆里的艺术是不一样的。从某种程度来讲,公共艺术代表了当代艺术的方向,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方向就是公共艺术,它是参与、建设和解决我们发展中的问题的一种艺术方式。

刘: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些经典的公共艺术案例?

汪:案例很多,其中有一个很好的案例可以说明我的观点。作品《足球场》(图3)是西班牙艺术家梅德·洛佩兹在沙迦美术馆广场前画的一个足球场。虽然看似简单,却用艺术的方式解决了一个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大家都知道阿拉伯人与以色列人的矛盾由来已久。艺术家画了一个足球场,让阿拉伯人与以色列人可以有机会同时在这个空间里参与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大家可以进行一种沟通与交流。虽然双方的矛盾在历史上早已形成,也难以调解,但艺术家通过画几根线就缓和了两个民族的矛盾。这个案例说明公共艺术是一种机制,其背后渗透的是一种智慧。所以,不在于钱的多少,而在于你瞄准的问题,以及如何为社会创造一种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好的公共艺术。

还有一个我觉得有意思的案例,名为《厨师、农民、他的妻子和他们的邻居》(图4),是一群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西部的一个社区里,发动社区居民利用公共土地种菜。作为一种文化复兴和社区重塑的手段,艺术家让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在公共空间中一起种菜,大家通过这个项目又回到了生存的原点,在重新审视自己生存的自然时找到了共同的语言,进行交流与沟通。种菜看起来非常普通,更像是一个公共活动,不是艺术,但是通过这个点子的策划和运筹,它就成为了公共艺术。所以,这两个案例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即公共艺术不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在于你真正解决问题的智慧以及创造出的解决问题的机制。

刘:结合您多年从事公共艺术研究的经验,能否为我们谈谈您对国内公共艺术现状与发展的认识?

汪:之前谈到的,正因为目前对公共艺术的理解都是从各自角度出发的,所以走的方向和路线是完全不同的。有很多艺术家介入到公共空间,但很大程度上是把博物馆里的艺术引入到公共空间中去,这还是一种精英艺术的延伸。对老百姓来说,不但看不懂,还被强迫接受,而且也与老百姓没多大关系,这并没有反映出公共艺术的本质。实际上,公共艺术的本质是要触发、引发所在地区的人的一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所以这种从博物馆引入公共空间的艺术方式存在很大的误区。反之,公共艺术应该是什么样的?艺术家在其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认为,艺术家应该因地制宜,了解当地的人们想要什么,需求是什么,甚至他的文化是什么。公共艺术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满足地方的需求,艺术家应该像酵母一样,用智慧去激发当地人的文化需求、精神需求、审美需求等等,把这些需求激发出来以后,就可以转变为当地人的一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是建立在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上,建立他们对自己的文化自信上。而我们刚才讲的前面的艺术家对社区的介入,很多情况下是以一种给予的方式,反而会抹杀掉当地人的文化自信。所以,我认为公共艺术的核心是公共性,其真正的方法是因地制宜。艺术家的任务是做好策划,以智慧的方式运作,主体是老百姓而不是艺术家自己。所以,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要推广公共艺术的理念和好的案例。2009—2010年,我们学院在上海曹杨新村做了一年的公共艺术项目(图5、6、7、8、9),从这个案例中,我们总结出了经验与教训,也探索出我们学院自己公共艺术发展应有的方向。

刘:您认为公共艺术学科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您对国内公共艺术学科建设有什么期待?

汪:实际上我在国务院学科组讨论学科现状的时候,关于公共艺术的专业设置,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我们从1998年把公共艺术作为学科建设,始终不把它当成专业建设。因为,我认为专业建设是对接社会的一个行业,例如,环艺专业针对的是环境设计行业,视觉传达专业针对的是平面、传媒等行业。公共艺术很难确定其所针对的具体行业,因为公共艺术涉及的专业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正如“生活”的概念一样,从服装到所有的器具等等都与生活相关,但绝对不会出现一个“生活专业”。为什么?它只是一个方式方法,而不是一个行当。通常一个公共艺术项目会涉及视觉艺术、环境艺术、建筑、社会学等专业,甚至还有民间组织、社会工作者的参与。覆盖面如此广泛,我们很难把它粗浅地作为一个专业来建设。我讲些心里话,有的学校创办一个公共艺术系,结果变成了雕塑二系、环艺二系。设计、雕塑专业学生要花4、5年的时间学设计、雕塑,但却要求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四年中设计、雕塑、环艺等专业都要学,真是难为学生了。但是我们学院只是把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构建一个对接社会、服务社会、学科研究的平台,让所有相关专业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来参与公共艺术。所以我们上大美院虽然有公共艺术学科,而且已经建设成为了上海市的重点学科,但没有公共艺术专业。据了解,目前虽然全国已经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公共艺术专业,这个数字可能还在不断扩大,但我们学校的公共艺术学科建设还是坚持我们认为正确的发展方向。事实上,国外公共艺术的专家学者,对开设公共艺术专业的中国高校数量感到震惊,国外是没有公共艺术专业的,他们认为公共艺术不是一个专业。既然已经建了专业,那么我觉得,如何去建设发展是需要思考的,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在策划、管理上面去寻求发展,而不是停留在技艺层面。我们现在公共艺术缺少的是什么?缺少的是策划和管理的人才。在公共艺术中,重要的是如何策划、规划好一个项目,然后组织社会力量来对接雕塑、绘画、建筑等专业。但是你不能去培养雕塑家、画家、建筑师,每一个专业在公共艺术项目中做好自己这部分的工作就好了,全能型的人才是不可能有的。重要的是,如何牵线、组织、策划、实施、管理好这个项目,让不同专业的人才能够在这个项目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才能,把这个项目做好。目前,如果非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公共艺术专业的话,我认为应该是培养策划和管理的人才。严格来讲,本科教育很难培养出这类人才,更适合在研究生阶段来培养,结合社会需求来构建课程体系,并通过公共艺术平台参与社会实践项目。

刘:结合贵校公共艺术学科的实践案例,您能否就高校艺术学科建设给予一些建议?

汪:这个问题你问到点子上了,我们当时在做曹杨新村公共艺术项目的时候,就把这个社区公共艺术项目引入到了我们的教学中,让我们师生投入到这个过程当中。通过这个项目,与其说是在做公共艺术,倒不如说是在做教学改革。我们探索了良好的公共艺术运作机制,不仅组织师生实地调研,项目的立项,方案的提交、遴选、竞标,到最后签订协议等整个过程都是公开、公平的,大家参与投票、竞争,最后入选的方案才能落地。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也形成了一种实践机制。我们做过一个统计,这个项目中,我们有近两千人次参与,师生们自由组合成跨专业的团队来竞标。从一百多个竞争的团队,最后评选出了二十几个团队参与这个项目。实践出真知,一定要让学生投入到实践项目中,学生的聪明才智真是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们很聪明,解决问题的方法比我们有智慧。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来挖掘、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潜能。当然,我们是大学,与企业的实践项目是不同的,我们必须有教师的参与,在过程中传授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所以我们是把具体的社会实践项目转化成若干个课题,这些课题对接着相关的知识点,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参与的专业是不同的。

刘:您认为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跨领域”公共艺术?

上一篇:1104关于“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的两个补充意见下一篇:中班第二学期班级总结2月-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