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反馈表

2024-04-11

课堂教学评价反馈表(精选8篇)

篇1:课堂教学评价反馈表

糖尿病专科培训基地教学质量评价反馈表

办班时间:

****年**月**日至

工作单位:

科别:

工作年限:

职称:

职务:

学历:

为提高办学质量,以适应临床工作需要,请您认真填写下表,提出宝贵意见。

1.您认为该班讲授内容时本学科最新进展,最新成果或有待解决的问题:

(1)是

(2)不是

(3)基本是

2.您对该班讲授内容以前了解程度:

(1)全知道

(2)部分知道

(3)不知道 3.您对本学习班的教学计划安排感到:

(1)很满意

(2)满意

(3)一

般 4.您对本学习班编写的材料感到:

(1)很满意

(2)满意

(3)一

般 5.您对授课教师讲授内容认为:

(1)很满意

(2)满意

(3)一

般 优秀老师是:

需调换老师是:

6.通过此次学习您认为收获:

(1)很大

(2)较大

(3)一

般 7.通过学习您感到收获最大的是:

(1)开阔思路(2)提高理论水平

(3)提高临床操作能力

(4)提高科研工作能力

8.您认为需要补充那些内容?

篇2:课堂教学评价反馈表

教学质量评价及反馈机制建立在广泛主体的支持和参与之上,利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对教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考察和评估;教师、学生、学校职能部门、毕业生、用人单位、家长等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参与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反馈活动,形成对教学质量多角度的考量,以保证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合理性。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教学质量评价实现师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等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结合,在校生评价与毕业生评价结合,教师个体教学质量评价与学校集体教学质量评价结合,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成为全员参与、良性互动的网络系统。

一、教学质量评价及反馈机制的指导思想

教学质量评价及反馈机制的指导思想是“院(系)评价——教师评价及反馈——学生评价及反馈”三极机制。院(系)承担起质量评价工作的管理工作,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教学主体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教师给学生设立直接培养目标,学生将自身的培养效果和成长状况通过教师进行反馈,形成一个良性的评价体系。

1、启动院(系)教学工作评价, 加强对院(系)教学工作的监测

院(系)作为教学管理的主体, 开展对院(系)教学工作的考核与评价,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管理。出台了院(系)教学工作考评体系, 启动了院(系)教学工作考评工作。通过考评, 能借助院(系)的专业平台, 清楚本专业各方面的工作水平, 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为改进教学工作提供翔实的依据。

2、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 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测和对效果的及时反馈 为了全面评价和衡量教师的教学工作, 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一直重视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与评价工作, 并制定了由学生测评、教师自评、专家(督导组)及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等教师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方案。考评结果不仅作为教师考核、评优、评职、聘任的依据, 还将考评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 让教师找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及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促使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精心备课和组织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课质量。

3、规范学生课程考核工作, 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规范课程考核工作是稳定教学秩序, 建立良好学风,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学校先后制订和完善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善课程考核工作的规章制度。通过规范课程考核工作, 对教与学都起到了一定的监控和督促作用, 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教学质量评价及反馈机制

针对教学质量所包含的各个教学环节、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都形成了制度化的评价体系,以对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既看重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的主动参与进程和主动自我评价,又看重教师和学生在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被动评价与考核;既重视客观、量化的评价方法,也重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实施以来,成效显著,有效提高了教师的责任感、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培养质量。

1、教学环节评价

(1)课堂教学:音乐表演专业的课堂教学评价涵盖日常的教学检查、教学过程的常态监测、学期各阶段的定期检查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立体的三级评价体系,即督导组评价、院系领导和教师听课、学生评价。在督导组评价环节,通过每学期教学督导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进行的大规模听课,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督导评价;在院系领导和教师听课环节,一方面院系两级领导通过听课了解教学情况,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是很好的促进;在学生评价环节,通过建立畅通的学生评价和反馈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并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和调控。

(2)教学指导文件:建立并有效运行了教学大纲、课程提纲、备课教案等的抽查和检查制度。教学指导文件是教师进行学科教学的直接依据和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定期检查教学指导文件,有效把握了每位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的总体计划和运行情况。(3)考试环节:严格执行对期末试卷的抽查和打分制度。通过审核命题范围、题型、评分标准以及成绩分析报告,评价命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了解考核的知识面、评定成绩的过程和依据。

(4)毕业论文:为了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从前期控制、中期控制和后期控制等三方面对毕业论文实行严格控制:前期召开毕业论文专题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并检查指导教师到岗情况、课题安排、开题、任务书填写与下达情况;期中重点检查毕业论文的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学生的写作态度与进程,查找主要问题并拟定解决办法;期末对学生进行成果验收和答辩工作,另外积极展开自查和互查并配合学院进行抽查。

2、学生培养质量评价

(1)课程考试:每一个学科的考试、考核虽然是日常教学的常规工作,但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之一,因而针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也反映了教学过程的综合质量。考试结束后通过任课教师对学生成绩进行总结和分析,一方面可以客观公正地掌握教学运行情况,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和发现教学规律,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大促进作用。

(2)学生评教: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生评教活动,学生从教师业务能力、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接受能力等等反面对教师进行合理的评教,促进了教与学的良性反馈,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师能力水平评价

教师的能力水平决定了教学质量的优劣,因而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也应该纳入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之中。

1、教师同行评价:

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教师同行评价,教师之间互相评教,取长补短,有效的进行了工作上的良好交流与沟通,同时也可以发现自身不足,加大教师时刻学习和提高的紧迫性。

2、专家评教:

教学督导专家和院系领导直接进课堂,对教师的日常教学掌握第一手客观资料,并对教学能力和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积极指导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形成教学生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3、学院KPI评价

篇3:课堂反馈:走出简单评价的困境

一、课堂反馈的现状和类型分析

目前在我国, 课堂反馈往往只在教师对学生提问, 学生进行回答后出现。它还并未被系统地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或教学组成部分。在各类关于课程与教学的著作中, 也鲜有将课堂反馈单独列出并加以论述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课堂反馈往往是与另外几个词语混淆在一起使用的。如课堂评价、理答等。笔者认为, 根据现状可以将课堂反馈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 对-错”评价型

这种类型是指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 会首先直接明确地给予学生一个“对”或“错”或类似的判断。这种情况一般在小学, 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出现得较多, 学生可据此对自己的回答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 教师会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 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也会给予充分的鼓励, 以提高学生学习和发言的积极性。但是, 教师的反馈仅仅是给予学生一个评价, 也就是说教师仅仅会说明回答是否正确, 却不会进一步说明对或错的原因。

2.转问他人型

所谓转问他人型是指在有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后, 教师再将同一问题转问其他学生。在课堂中, 当学生无法回答问题或回答错误时, 教师通常会说“没关系, 坐下”或“坐下, 再想想”, 然后选择让另一个学生来回答, 直到正确答案出现为止。有时也可能会在有学生正确回答后再转问其他学生。

3.追问型

有的教师在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时, 对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个互动过程是学生思考过程的口头再现。这种反馈类型一般出现在中学或小学高年级, 出现频率不高。但是, 恰恰是这样一种追问才是最有价值的, 它能够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观点重新思考清楚。在这个重新思考的过程中有可能使学生领悟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追问往往能够追出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4.探问型

所谓探问型, 一般是指在学生没有正确回答问题时, 教师降低原问题的难度。将原问题分解开来, 或者重新提出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问题, 并且教师可能会给学生提供启示性的线索。对于不能够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而言, 探问无疑给了他们一个提高的空间和途径, 使他们能够不断地向目标靠近。而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还可以获得自信, 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够主动寻找方法来解决。避免由前几种反馈导致沉默与被动。

5.置之不理型

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作任何言语或非言语的表示, 那么老师的反馈行为就属于这种类型。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们通常是通过其后来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自己领悟, 并进行自我判断。因此, 这种情况下, 教师没有直接给予学生反馈, 学生是间接地从教师的教学信息里获取相关信息。

相对而言, 课堂中“ 对-错”评价型、转问他人型、置之不理型出现的频率较多。而综合各种类型进行比较, 这三种反馈类型的效用并不是很高, 属于简单评价性反馈。而探问型和追问型属于更深层次的反馈, 它能够帮助学生思考, 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实中, 探问型或追问型反馈出现的频率比较低, 高效的深层次反馈较为缺乏, 似乎陷入了困境, 要解决这个问题, 还需先弄清楚导致这个困境的原因。

二、简单评价性反馈困境之原因分析

1. 教师对反馈缺乏正确的认识

课堂中,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思考,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学会学习。由于教师对反馈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做到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反馈, 就需要教师对反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最终还要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否则, 反馈就只能沦为教师控制课堂的手段。目前我们的教师大都还没有形成对反馈的正确认识, 没有意识到反馈能带来巨大作用, 他们进行反馈主要是为了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被教师牢牢掌控, 缺乏发挥的空间。

2.教师的预设束缚教学过程

在课前, 教师都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精心的准备。但是,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教师往往会被课前预设所局限。预设和教案就像一只无形之手控制着教师的课堂教学,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 而不是节外生枝。对于教师而言, 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培养”、“引导”、“发展”了学生, 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 教学目的就算达到了, 至于学生是否改变了、进步了、提高了则不重要。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总是希望听到和自己之前的预设所符合的声音, 对于其他的哪怕是很好的表现, 也常常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最多是给学生一个简单的肯定或表扬。

3.简单表扬的边际效用递减

在中国, 历来有“严师出高徒”的教育传统。教师对学生都比较苛刻严厉, 要求学生刻苦学习。近年来, 这种思想由于其弊端已不再被人们所提倡, 被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取而代之。教师在课堂中都非常注意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尤其在小学, 可谓是“表扬满天飞”。但教师表扬的频率与学生的学习收获并非总成正比, 尽管学生受到表扬的频率很高, 但就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表扬带给学生的效用越来越低。在短期内, 学生的积极性可能得到了提高, 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这种表扬的效用不断减弱。或许这就是年级越高, 课堂氛围越沉闷的原因。

4.客观现实因素导致教学难度加大

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往往会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例如, 教学内容的多少, 教学时间充足与否等等。新课改实行后, 新教材较之老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内容看似简单, 却十分丰富。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很多, 教师的工作量也增加了不少。课堂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教学时间相对不足。整个课堂的教学计划都是教师课前精心设计好的, 教师们一般都不舍得放弃原先的计划, 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处理一个问题。而反馈要达到好的效果,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往往都必须是具体的、详尽的。这样, 教师一方面要完成教学任务, 另一方面要适时把握教育机会, 帮助学生进行高品质的思维, 使他们学会学习。这就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使教师面临着很大的考验。

因此,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好一定的策略。掌握恰当的反馈策略, 对于提高反馈的效用非常重要。

三、课堂反馈的策略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是很关键的, 好教师会给予更多的反馈。国外对有效教学的研究表明, 学生需要明确的反馈来了解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 以此来纠正错误, 帮助他们表现得更好。如果仅仅进行评价性反馈, 学生就不能获得他们需要的具体明确的反馈。这样, 就不利于促进学生高品质的思维和讨论。因此, 教师掌握反馈的策略非常重要。在这里, 笔者无意于讨论种种具体的反馈方法。因为,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 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适用所有的情况。但是, 有些事项却是教师们必须要做到的。

1. 教师要形成对反馈的正确认识

如上所述, 目前课堂中反馈不当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对反馈形成足够清晰、正确的认识。因此,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反馈,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就必须解决头脑中的认识问题。教师必须意识到课堂反馈的重要性:它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课堂教学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恰当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当前的学习状态、已经取得的成绩或存在的不足。它促使学生及时调整或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最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2. 教师要学会倾听, 从预设走向生成

要对学生做出好的反馈, 教师必须先懂得倾听学生的发言, 放弃心中最想听的那个声音, 去理解、接受学生的声音, 使学生变得愿意发言, 并且有更好的表现。这种倾听要求教师站在欣赏、体会学生发言的立场, 不仅仅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 还要听学生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 与学生产生共鸣。比如, 当学生正确而犹豫地回答问题时, 教师如果能够在倾听的基础上说出学生犹豫的原因, 就很有可能使学生以后有更好的表现。如果教师在课前有预设好的问题和答案, 那么这个预设必须具有较大的弹性, 使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3. 表扬要讲求效果

“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师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将这一点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便是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 人们通常认为教师表扬的频率与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成正比、与学生的学习收获成正比, 但事实上表扬并非总能达到这一效果。这是人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仅仅只有有效的表扬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根据本文之前的分析, 目前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多为一种简单的评价, 学生们并不知道教师为何要表扬自己。低年级的学生也许尚能从中获得一些强化, 到了高年级, 这种表扬就会越来越低效。因此, 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表扬非常重要。有效表扬会高度注意学生的学习进步的取得和技能的掌握。这种表扬的关注点在于学生的努力或成绩本身, 而非被“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所束缚。因此, 教师在进行表扬的时候必须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进步所在。这就要求教师的表扬不仅仅是一种评价, 可结合追问和探问这两种反馈形式来进行深层次的有效反馈。这样, 学生便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已取得的成绩, 总结出已有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从而进一步有效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当然, 课堂总是千变万化的, 并不存在一种固定的反馈策略能适应各种课堂状况。但是, 只要教师对课堂反馈有清楚的认识, 并重视发挥课堂反馈的作用, 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策略, 走出简单评价的困境, 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反馈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论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课程.教材.教法, 2007 (5) .

[2]Caroline Gipps, Bet McCallum&Eleanore Hargreaves.What Makes a Good Primary School Teacher?ExpertClassroom Strategie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Falmer, 2000:93.

[3]James M.Cooper:Classroom Teaching Skill.Canada, D.C.Heath and Company, 1986:170.

篇4:课堂教学评价反馈表

关键词: 教学评价 整改意见 结果反馈

为了帮助部分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各教学单位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教学水平偏后的10%到15%范围的教师,根据每一位教师的具体情况查找具体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制订整改计划,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大部分院部都及时找到了教学评价较差的教师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态度散漫。个别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不够,备课质量不高,课堂管理松散,课前准备明显不足,讲课的随意性较大。

2.教学内容枯燥。个别教师教授内容不新颖、不熟练,不能脱离教案进行教学,照本宣科。理论知识分析得不够通彻、不够清晰。内容缺乏深度,对课外知识的延伸还不够多,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兴趣。

3.教学方式单一。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缺少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不灵活不生动,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同时多媒体运用不够灵活,课件制作粗糙,学生因此感到乏味。

4.教学效果欠佳。个别教师上课声音偏低或语速偏快,致使学生无法有效接收到信息,不能很好地消化理解。个别教师不讲究语言的艺术,教学缺乏语言表达的能力,导致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整改意见与建议

针对目前个别教师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各别院部提出的一些整改措施较为切实有效、有针对性,帮助排名较后教师正确对待评价结果,提高思想认识和师德修养,调整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借鉴和学习。具体的整改措施如下:

1.进行诫勉谈话。院部督导组与后几名教师进行诫勉谈话,从各位教师自身情况、所教学生情况、所教课程情况,寻找各位教师落后的原因,使得各位教师充分认识自身不足,拿出整改意见。

2.完善备课过程。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调整备课设计方案,仔细挖掘教材,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入手,组织课堂教学,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教材。在准备导入环节时,尽量选择契合学生要求和兴趣的话题导入文章,便于学生理解和感悟,也能在课堂开始就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在编写教案时,要在教案中详细体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及练习设计等项目。

3.实行导师制、听课制。实施初任导师制,督促学科带头人或名次靠前的教师与分数落后的教师结成帮扶关系,从授课内容、方法、技巧及课件制作等各个方面予以指导,帮助落后教师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并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整改存在问题。安排落后教师给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助课,要求他们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授课形式,教学进度安排,如何讲解重点、难点内容,丰富自己的讲课内容,提高讲课水平。同时,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扬长避短,查缺补漏。

4.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鼓励教师多与授课班级学生沟通交流,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注意教学仪态,增加肢体动作和视线交流,增强与学生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地推动教学工作的发展,逐步形成学生、教师、学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5.增强教学研究、转变教学方法。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教学经验的积累,要求落后教师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进行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树立与时俱进意识,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及时更新教学案例并补充知识,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探索以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兴趣,努力实现教学活动的民主性,积极创设开放式教学氛围。

6.加强督导,效果跟踪。加强对落后教师的督导和监控力度,实行动态化管理,无论是平时还是期中教学检查,以这些教师为重点进行听课,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对排名较后的教师制订每个人的提高计划,并定期检查,及时总结,把影响教学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7.充分利用现代资源。鼓励全院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学习资源平台,获取信息,自主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提高学习能力,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不断自我提升。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吸收先进的观点,掌握学科领域前沿的新知识,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捕捉最新动态和前沿技术。

篇5:课堂教学评价反馈表

【摘 要】“研学后教”是以研学案和书本为载体,以研学问题为线索,以发展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研学组织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了在“研学后教”理念下进行有效的反馈与评价,从反馈与评价在“研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各环节中的有效应用和优化教学反馈评价功能,强化教学的有效性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研学后教;优化;教学反馈与评价;有效性

“研学后教”是以研究学案和书本为载体,以研学问题为线索,以培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研学组织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具有特色、充满活力、高效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和相互合作,优势互补、解决疑难,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在“研学后教”理念下,进行有效的反馈与评价呢?

一、反馈与评价在课堂教学各环节中的有效应用

1.评价与反馈在“研学”环节中的应用

在学生先学阶段,教师要全面巡视学生的自学情况,运用目光巡视和走动式巡视,在巡视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微笑、点头或赞许的目光)或肢体语言(拍拍学生的肩膀等)对学生所反馈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要特别注意观察自学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地、耐心地、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辅助,但不宜过多,否则影响其他同学,也无益于这部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独立完成的学案中反馈出来的信息,查看出现的问题,思考让哪些学生展示。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之中必须对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归纳汇总,并挖掘存在问题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做好“第二次备课”。

2.反馈与评价在“后教”环节中的应用

“后教”并不全是教师讲,而是教师指导之下的“兵教兵”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合作学习并进行反馈的过程。它可以分为两步:一是展示与更正,二是交流讨论。

(1)展示与更正

展示与更正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包括错误的思路、方法、和不良习惯等,并给以及时矫正。学生任务(如自学检测题)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如下反馈评价工作:

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板演或其他展示活动。②指导学生观察台上学生的板演及其他展示活动情况。(在此反馈阶段,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如理科学习中,评价反馈的内容是:一看思路,二看方法,三看步骤,四看结果,五看规范。从这五个方面看有无问题,准备参与更正或讨论。)③教师应启发尽量多的学生上台反馈更正。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反馈时,教师应先让潜能生上台更正,潜能生不能更正的,再找中等生、优秀生上来更正。既要找出做错的地方,又要讲清为什么错,学生可以质疑问难,这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师在这时充当的是主持人的角色。在这个“兵教兵”的过程中,潜能生的错误得到了纠正,疑难和问题得到了解决,这就把教师原来要在课下完成的补差任务移到课堂上由师生共同来完成了,可以节省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板演的问题解决了,教师可以进行行间巡视直接反馈,或让学生同桌对改,一看正确率,二看还有哪些新问题,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尽量解决在课堂上,这也是教师兼顾台上台下,由点到面全面了解学情的方法。

(2)合作与交流

“展示与更正”环节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一般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加以解决,对此评价应主要包括以下二种评价:

①对小组的评价:我们可以采用表格式、竞赛式、推举代表、当堂练习等多种反馈形式,全面了解学生合作的过程与结果,恰当地给予综合性的评价。评价项目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特征制订,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设计。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定期给予小组成员阶段性的评价,并针对实际情况给予进一步的指导。这样的评价针对性强,对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②对组员互评:由于小组活动成果是以小组汇报或小组总分的成绩进行汇报,很难看出其成员的个人贡献。因此活动评价时,教师也只注重对小组结果进行评价,很难对个人做出一定的评价。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设计组员互相评价表以满足小组成员内在“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二、优化教学反馈评价功能,强化教学的有效性

1.引导学生自学质疑问难,体现教学中的反馈铺垫

每节课开始导入新课后,用一定的时间组织和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本,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为了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组织学生自觉地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一边巡视,一边个别辅导,一边做一些挑战性的鼓动,如比比谁阅读得快,重点抓得准,问题提得多,对完成得好的及时肯定并打一个好的等级,作为平时成绩。这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的开端,也是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一个环节。学生完成这一环节后,头脑中已有了初步的观点,也产生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疑难,同时也激起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对疑难的思考,进入了主动的思维状态。

接下来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尽量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教师不急于回答,耐心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以获取学生观点的反馈,及时调整下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对于一些重点或热点问题,则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清楚地表达出来,经过适当的综合和归类,作为下一环节讨论的内容。“疑者,觉悟之机也”,对那些提问积极的学生,尤其是能提出师生重视、见解深刻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有问、敢问和善问。

2.组织学生合作讨论,体现教学中的反馈迁移

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课堂上不可能也不必逐一讨论。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把问题综合归类,确定集体讨论的问题,或者是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或者是多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教师认为有利于明理、激情和导行的关键性问题,总之要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采用二人小组(同桌)、四人小组(小组内前后两桌)再全班的形式进行讨论,获取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学生在讨论中掌握了基本观点和方法,其它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3.给学生点拨释疑,体现教学中的反馈升华

教师梳理学生反馈后再反馈给学生,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和谐统一。如对课堂讨论的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归纳;精讲课本中的重难点和学生认知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或者解答一些讨论中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使讨论升华的必要环节。这个环节不一定等全部讨论完毕后进行,可以在一个大的问题讨论结束后教师相机点拨,及时反馈,随机调控。

4.启发学生自我评价,体现教学中的反馈内化

小学是学生整体性自我意识的萌生时期。小学生“重视别人对他的评价与态度,还会比较这些评价,作出自己认可的选择。”对小学生来说,“教师对他进步与独立性的关心和鼓励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评价契机,肯定积极发言的学生,表扬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评议讨论中出现的一些典型的思维过程,小结学习方法,启发学生自我评价,正确地思考问题,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小学生还“会对自己不同方面的能力作出不同的评价。”但这种评价大多是与别人,尤其是在小学生心目中有权威的成人对他的评价吻合的。因此,要重视组织学生自己对学习过程进行评议和小结,包括内容和语言等各个方面。这是启发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和内化。

参考文献

篇6:学生评价教师授课情况反馈表

讲课

1、你觉得教师讲课时熟练的程度:

不看教材不看备课,但对内容熟练自如()经常看教材,经常看教案()

2、老师的教态:

自然、亲切、舒展、大方得体()表现严肃,有距离感()

3、老师的板书:

设计得好,字写得漂亮()写的乱,看不清()

4、老师的课堂语言:

普通话标准清晰,形象生动()罗嗦有语病()

5、老师上课提问:

只点少数几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到()

尽量照顾更多的学生,很多同学有机会回答老师的提问(6、你觉得教师讲课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沉闷,有打瞌睡现象()

7、你觉得教师讲课是: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越听越糊涂,总是一头雾水()

8、教师设计的关于课堂练习:

数量和难度都适当()

很少,作业总是在自习时间完成()

9、你觉得教师讲课是否上下守时:

守时()不守时()

10、老师的课堂教学,从总体上说:

好极了,听他的课简至是一种享受()最不想听这门课()

(请你有选择的在每一条后面的括号里达√))学生评价教师授课情况反馈情况汇总

依据“课内比教学”活动安排,我校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了匿名调查,本次调查活动总总发出调查问卷250份,共收回问卷调查表234份,现将学生评价教师授课情况汇总如下:

在“教师讲课时熟练的程度”问题中,有63.7%的学生认为老师不看教材不看备课,但对内容熟练自如,有56.3%的学生认为经常看教材,经常看教案,说明我校教师基本功扎实,也从另一方面说明部分老师备、讲两张皮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在“老师的教态”问题中,有86.7%的学生认为教师自然、亲切、舒展、大方得体,有约15%的学生觉得老师过于严肃。

在“老师的板书”问题中,有94.25%的学生认为老师书写工整,板书设计漂亮,有约5%的学生认为,老师不同程度存在书写潦草,主要是高年级老师,同时发现青年教师普遍书写不如中老年教师。

在“老师的课堂语言”问题中,95.7%的学生认为老师课堂语言规范,有5%的老师不会使用普通话。

在“老师上课提问”问题中,有82.7%的学生认为大部分老师提问面积大,有约20%的学生认为老师存在误会学困生现象。

在“你觉得教师讲课的课堂气氛”问题中,有86.3%的学生认为老师的课堂比较丰富多彩,有5%的学生认为有少数老师课堂气氛死板,缺乏活力。

在“你觉得老师讲课是否易懂”问题中,月89%的学生认为中老年教师讲课比较清楚,少数刚上岗的老师,讲课不容易明白。在“教师设计的关于课堂练习”问题中,有71.56%的学生认为老师的作业量比较合适,大部分都在课堂按成,有30%的学生认为老师的作业量比较大,学生负担有些大。

在“你觉得教师讲课是否上下守时”问题中,学生之处有少数老师(雷老师)存在拖堂的习惯,绝大多数老师课堂比较守时。

在“老师的课堂教学,从总体上说”问题中97%的学生认为老师的课堂上有所收回,只有极个别学生出现不喜欢某位老师的讲课。

篇7:素质评价手册检查反馈

又是一个学期期末时,宝宝成长档案、成长记录碟、期末家长会等期末工作扑面而来,面对如此繁杂的工作,面对即将到来的假期,我们试问自己:有没有开始浮燥?双语学校历来不仅重视开学初的培训工作,更重视学期末的收尾工作。认真对待期末学生操行评定工作,不允许一份不合格的《学生手册》流入家长手中。幼儿园本学期花大力气改革创新幼儿的素质评价手册,当大家拿到成长手册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有没有拿出“认真”“诚意”,今天我对20个班的成长手册/毕业册进行了翻阅,试图找到这两个字眼。在小二班、大八班、大六班、中五班我发现了她们的成长手册每一个细节不仅认真对待,而且都有优于别人班的用心之处。现将情况反馈给大家:

我发现的亮点:

1.认真

为了帮助家长理解照片所传达的信息,中五班,尤其是小二班将生活自理能力照片每张都附上文字说明,细节代表用心。

大六班的毕业手册老师在每个孩子多至十几名好朋友的照片亲自手写出每个孩子的姓名、联系方式,这个工作量让我们很多老师望而却步,但大六班的老师做到了,她们不怕麻烦的背后是对孩子的真爱。爱不是挂在嘴上,是要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的。

2.美观

大道至简,我想说“大美也至简”。手册里所有贴照片的地方小二班和大八班是这样处理的。她们完全遵从手册的设计,将照片精心剪出同样一种造型贴上去,这样看上去同一种又有不同,很有画面感,不是很凌乱。反倒是很多班费心思的剪出各种造型,又歪七扭八的贴上去之后显得很凌乱。

3.诚意

很多老师为了搜集成长手册里的信息,带孩子量身高、称体重,甚至搬来自己家的体重秤,不仅给了孩子一个阶段性的评价数据,更让家长感到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和了解。而我们很多老师在面对没有数据的回答是:不知道、这个我们没有„„,老师们,我们是寄宿制学校,大部分孩子在校时间比在家时间还长,我们都不知道,那家长更不知道。

我发现的不足:

1.字迹不工整,甚至潦草。

2.画面不干净,脏了照片还要贴。

3.照片照的模糊,又不加表注。

4.好朋友一寸照片不加修剪便,或者修剪不整齐便贴上去。

5.信息资料有不全的现象。

注:各班负责成长手册制作的教师明天上午9:00在办公室开会。

张晓敏

篇8:课堂教学评价反馈表

一、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特点

1、课程的理论体系涵盖面宽广。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 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国际贸易部分涉及到贸易利益、贸易结构、贸易保护、贸易收支、资本跨国流动、生产要素流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的内容;金融部分涉及到了国际收支、汇率决定、汇率政策、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政策协调等方面的内容。它们各自都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但在理论假设、理论推导、结论之中又隐含着时间上、逻辑上的关联。从教学内容的分量来说, 教学的任务量较大, 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有详有略;在教学层次上, 应有效地与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形成立体的层次性以及互补性。

2、与一般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同。国际经济学理论在分析上分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前者主要针对某一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现象, 提供理论分析框架, 旨在解释诸如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形态的决定、贸易政策措施对国内经济活动的影响等问题;后者则就某一与贸易金融有关的现象, 进行价值判断, 即说明其好坏, 例如就一国贸易金融政策的制定提出依据。在分析框架上, 各种理论模型往往以两国、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为主, 主要是满足几何形式或者图示方法讲解的需要。这种二维图示的方法优点在于直观明了, 便于学生理解, 而且论证过程也较为严密。但其缺点也较为明显, 即经济模型不得不加以简化, 且限定在二维范围内。

3、国际经济学课程理论较抽象, 要求有一定的数学功底。

这门课程的很多理论, 涉及到一定量的数学推导和二维图形分析, 但都是基于一定高等数学功底为基础的。特别是古典贸易理论均衡价格的推导、特定要素模型收入分配分析、国际生产方式选择、国际资本流动、汇率的货币分析等核心理论, 对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 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 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论授课之初, 对于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温习, 对于一些基础差的学生, 尤其要求进行课前的预习, 对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做到心中有底, 并做好相关的准备。

二、以往教学评价中反馈出来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件形式不够多样化, 内容不够丰富, 未能利用好现代

多媒体技术多角度传授知识。根据笔者利用谷歌搜索引擎对国内各类高校国际经济学课件的收集和分析, 发现这类问题实际上是普遍存在的, 不仅在一般院校存在, 很多名牌院校的课件也只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理论体系的完备, 却往往忽视了多媒体技术的充分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少课件基本是用文字呈现教学内容, 与传统教学模式 (黑板教学) 无异甚至效果更差;媒体形式单一, 未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教学设计和版面设计不合理, 视觉效果差;章节之间课件质量参差不齐、排版不美观、文字图片清晰度差;内容呈现无先后顺序、整体色调不和谐、幻灯片前后风格不一致等问题。

2、教学形式单一, 存在满堂灌的现象, 忽视了与学生的交

流和讨论。笔者从事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实践的体会是,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固然重要, 但应该在保障学生准确理解的基础上, 更强调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 不仅要让学生认真掌握理论大师们的观点, 当好听众, 还需要在此基础上, 充分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信息, 通过师生交流、相互讨论, 激活其思维,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上训练出来的思维独立性和挑战性, 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 却可以让学生在日后学习、生活、实践过程中受益无穷。另外, 知识和理论, 也只有在不断从头脑中调取并运用, 才能长期持久地掌握。

3、理论讲解要细致, 循序渐进, 理论分析要结合实际, 特别

是要结合中国的实际。不少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专业学生反馈, 由于刚刚学完微观、宏观经济学课程, 对于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掌握尚不熟练, 对于国际经济学课程中不少理论的推导部分感觉理解困难, 跟不上授课节奏, 要求适当地放慢教学的节奏。特别是对于课程中的一些理论难点, 由于多媒体的图形展示往往没有进行步骤分解, 学生不容易掌握。对于这些理论, 笔者基本采取了黑板分步骤图解与多媒体形式相结合的方式, 讲解完成后要求学生当堂提出疑问, 再就疑问点详细讲解的办法。另外, 一些学生也反应, 课堂上提出的案例中, 有关美国、欧洲的案例分析较多, 而中国的案例较少, 学生更加渴望获得一些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阶段的中国经济现象的理论解读, 从而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我国政府的贸易金融政策的导向、重要产业的发展趋势。

4、国际经济学课本几乎以纯理论为主, 形式比较枯燥。笔

者比较了不少国内编写的国际经济学教材, 发现普遍以理论介绍为主, 案例及专栏分析较少, 抽象性较强, 考虑到大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形成过程中, 造成了很多理论理解的困难, 课堂的气氛也不容易调动起来。国际经济学作为大学阶段的理论教学, 应该更强调让学生掌握广博的知识, 并通过生动丰富的案例分析来帮助其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 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现有的国内教材很少有适应这一需求的。

三、关于改善国际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1、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 丰富知识传授方式。首先, 使用

多媒体技术扩大课堂教学的知识量, 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广博的知识。充分利用语言与画面信息的互补性, 在单位时间内增加更多的信息量, 呈现给学生动态的信息, 画面的变换和不同的声音效果能够提供多元化、富有立体感的信息, 充分提升他们的学习记忆效率。其次, 通过多媒体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国际经济学的兴趣。通过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同一界面, 可以发挥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图形等多媒体信息的优势, 把多媒体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结合并显示在屏幕上, 从而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课件的编排上要注意始终把教学目标放在第一位, 呈现的教学内容必须是正确和准确的, 难点、重点必须是突出的。另外, 课件编排要依据每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 来确定媒体表述方式, 是用文字、图片还是用语音、录像, 是用单一媒体还是多种媒体, 是平行表示还是分层表现, 都要与相关的具体内容相互照应。

2、加强案例分析, 特别是对中国当今国际经济热点的分析。

本质上, 国际经济理论的形成就是来源于众多经济学家对国际经济现象的观察、归纳和推理、总结。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必须也应该将这些理论还原于经济实际和现实生活中, 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 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飞速发展无疑为当今的国际经济教师提供了无数适合的分析素材。这些案例分析无疑会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到学习国际经济学的必要性, 并能有效的调动起课堂气氛, 强化教学效果。例如, 在讲到要素均等化定律的时候, 笔者会向学生提出疑问———为何我国的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收入差距并未随着国际贸易的进行缩小反而扩大, 鼓励他们讨论, 并从理论假设前提下寻求问题的解答;讲解国际贸易利益的时候, 可以以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国民福利的对比进行分析;涉及到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时候, 可以以中国与国外汽车产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案例探讨;反倾销的分析可以结合中国光伏产业遭遇反倾销进行案例讲解;大学生就业难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分工模式的关系分析等等。教学实际证明, 学生对此类问题兴趣强烈, 讨论氛围会逐步形成, 能有效地激活他们的思维。

3、理论讲解循序渐进, 充分分析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由

于国际经济学理论内容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呼应、相互对比的内在联系,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孤立地讲解各个理论的概念、推导和结论, 而应在课堂上时刻注意提示学生理论之间在时间上、逻辑上、学派上、假设和结论上的各种关联, 从而最终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结构完整、有机联系的知识体系。现实经济问题的复杂性对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经济理论, 对事物本质和规律进行多角度分析的要求, 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当然, 这一切应该建立在对理论由易到难、深入浅出的讲解上, 在充分与学生沟通的基础上, 保证一个合适的教学节奏和进度。

摘要: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 国际经济学教学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本文在分析了国际经济学课程基本特点的基础上, 结合以往督导和学生在教学评价中反馈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国际经济,一体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韩刚: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管理观察, 2009 (14) .

[2]孙丽娟:基于社会需求状况的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34) .

上一篇:大漠如歌高三作文下一篇:2019表彰优秀教师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