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社区为主”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的探索调研报告

2024-05-20

对“以社区为主”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的探索调研报告(精选5篇)

篇1:对“以社区为主”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的探索调研报告

在此共识下,建邺区计生局及时进行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改革创新,按照国家计生委对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管理新机制的要求,与时俱进,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新机制,经共同努力,确定了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逐步探索出一套具有试点社区特色的“行政指导、形成制度,社区为主、整合联动,信息互通、协同管理,综合服务、满足需求”的工作机制。

一、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4年2月,我们开始着手筹措试点方案,积极探索依托社区的街道、社区、单位“三位一体”良性互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新机制的发展途径。经认真调查摸底,最终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滨湖街道玉兰里社区作为试点单位。该社区商业网点较为集中,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社区内建有48幢居民住宅楼,48间平房,有住户1989户,居民8688人,户籍人口6906人,寄住1303人,流动人口387人。驻区单位有125家。由于试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为使试点工作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进而保证取得良好成效,我们找准开展工作的切入点,紧紧围绕服务群众,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注重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计生局、试点街道、社区和区工商局、劳动局、税务局、卫生局、市容局等区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至此,一套“以社区为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之有效的,以城市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为主,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为依托,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户籍管理与现居住地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的试点工作在建邺区滨湖街道玉兰里社区正式启动。

二、试点工作的具体做法。

“以社区为主”的管理新机制,是一种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依托社区,依照相关法规和各自职责,形成政府、社区和单位“良性互动”,对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共同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模式。由于它适应新时期计生工作的发展要求,把计生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社区,直接面向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尊重社区居民的计划生育主人翁地位,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区居民在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家庭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更容易被群众所接受,解决了社区里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外来打工、经商人员,以及个体、私营、民办等非公企业人员在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方面存在的“盲点”和“死角”问题。半年来,在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和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构建了“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了社区计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保障体系。

(一)加强行政指导,形成工作制度。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首先提高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认识度,然后是解决好日益增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对此,我们把加强对新形势的认识和理顺工作关系摆上了议事日程。

1、深入调研,掌握情况。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对辖区内单位进行了调查摸底,弄清驻区各企事业单位和经营户的人员基本情况,并分门别类地进行登记造册,为商讨、制定实施方案准备了第一手资料。

2、上门走访,取得支持。通过街道、社区计生专干携带计生宣传折页上门走访,取得各企事业单位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对不理解、不配合的单位采取多次上门宣传的办法,以真诚、负责的态度和对工作的热情,争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3、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在清楚地掌握社区的基本情况及取得各方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的基础上,我们又通过召开座谈的方式,征求多方意见,明确各有关单位,特别是驻区企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法定职责。经过多次交流和协调,理顺了街道、社区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和各自职责分工,进一步提高了对推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的认识。

4、健全制度,加强指导。经过多次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没有可靠的制度作保障,试点工作将难以取得长效的发展和切实的成效。为此,我们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支持和帮助下,召集区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献计献策,以召开座谈的形式共同研究商讨形成了试点工作的规范和制度,作为一种常规性的工作常抓不懈。

一是决策制度。针对计生工作形势的发展变化,由区计生局牵头,由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街道、社区居委会以及企事业单位法人等共同研究调整工作方案。如企事业单位定期向社区上报信息、的工作安排等事宜。

二是协调制度。主要是针对驻企事业单位计生专兼职干部等的人员变更情况,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对其进行工作方法、原则和共驻共建等有关计生工作的培训。

三是会议制度。主要包括例会制度、年会制度和群众制度。通过召开每季一次例会制度,就近期工作目标提出议题,进行讨论,以平等协商的态度达成一致、形成共识,并就反馈信息制定指导意见。以召开每年一次的年会制度,就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理论进行研究讨论,总结交流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查找不足,并进行经验推广。不定期地主持召开由社区居民、驻区单位职工和辖区内流动人口以及计生信息员、楼栋长、协会积极分子参加的群众会议,广泛征求群众对计生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发挥在计划生育中的主人翁地位提供参与机会。

1、以“召开联系会”为纽带,指导管理驻区中较大的企事业单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企业由对政府依附关系转到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竞争主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从驻玉兰里社区较大的47家企业看,大多数企业虽有计生机构,但由于机构精简、人员减少,工作只能疲于应付,难以担负新形势下艰巨的计生工作任务,尤其是负责计生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都身兼数职,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和能力抓经常性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只能满足于统计报表和节假日的宣传教育,难以满足广大育龄人群的保健需求和对计生科学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激烈以及企业在改制、扭亏、发展新项目、开发新产品等经营活动的压力下,要想让企业领导拿出一部分精力抓计生工作是不现实的,企业要在工作时间抽出人员搞计生活动和培训也是很困难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找准问题的焦点,以5种途径打开企业计生工作开展的突破口:

从实践来看,企业计生工作纳入社区,走属地化管理的道路,一方面有利于减轻企业工作负担,便于企业集中精力抓生产经营,抓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保证了企业职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利益保障,并满足了企业职工的保健需求,为其更好地发展经济提供了健康支持。

2、以“划片管理”的方式,把个体经营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的从业人员列为社区的委托管理对象。

3、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自觉参与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人翁意识提供载体作用。

为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切实满足社区居民、企业职工、计生家庭、流动人口、未婚青年等多层次人员的多种计划生育和保健的需求,我们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社区计生工作由直接的行政干预向居民自治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计生工作只有通过居民自治,把群众组织起来,才能顺利完成计生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我们在试点工作中注重发展企业计生协组织,不断地优化会员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健全服务网络,力争使企业计生协工作全面渗透、全面融入到社区,与社区内以楼栋长和会员小组长为首的社区计生协自治组织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进行工作经验和信息的相互交流。通过居民自治,发挥好其在企业计生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优势。试点以来,组织企业参与了以“关爱女童”为主题的广场活动等,并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会自治组织的服务功能,组织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为流动人口开展插花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等技能培训,帮助流动人口掌握一技之长,为流动人口就业送温暖、献爱心。实践证明,把企业计生协会组织融入社区,与社区计生协组织合成整体合力,通过共同开展活动,切实尊重他们在计划生育中的主人翁地位,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计生协组织的自治功能,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形成社区居民、企业职工、流动人口在社区内相互监督和服务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在计划生育、少生优生、避孕节育、生殖保健、家庭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而使社区内人人都能自觉参与计划生育,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功能,为社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三)建立信息互通,协同各家管理。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建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引导计生优质服务,为使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库更好地建立并实现信息的正常变更,创建完善的信息交流网络,我们把理顺信息反馈渠道作为重点进行了梳理,特别是驻区单位与社区之间的信息渠道作了专门的规定。

1、建立信息报告单制度。为保证企业信息采集的准确度,我们对驻区单位中规模较大或有主管部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等指定了专门的计生信息员,负责将本单位每月发生的婚、孕、产、节育等信息上报社区,畅通了驻区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口和“三人公司五人店”与社区之间的信息渠道。

2、理顺信息交换渠道。为避免信息的重复录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条理性,我们重点梳理了企业职工的信息录入渠道,分为4种情况:一是对于工作在驻区单位又居住在同一社区的职工信息录入本社区育龄妇女信息库。二是对于工作在驻区单位、居住在同一街道内不同社区的职工信息,通过社区信息员进行社区间的信息交换。三是对于工作在驻区单位、居住在本区不同街道的职工信息,由社区信息员送到本街道进行街道间的信息互换。四是对于工作在驻区单位而居住在外区县的职工信息,则由其居住地社区采集录入其信息。

3、根据信息制定工作措施。社区指派专人每月到街道计生办提取民政、卫生等部门提供的婚、孕、产、节育等信息,加上社区平时为常住人口上报户口出具证明时掌握的出生信息,通过集中分解、核实后,再反馈到街道计生办。社区在掌握人口底数的基础上建立了辖区内所有育龄妇女的信息系统,通过电子台帐设立计生工作簿,实行微机化管理。我们根据电子台帐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并根据不同类型育龄妇女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经实践证明,这种社区直接获取信息,形成街道、社区间的信息交换的做法,与以往通过民政、卫生等部门获取信息的做法相比较,信息采集的准确度和及时性更高。社区通过单位上报的信息联系单,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育龄妇女的最新信息,直接进行分类整理并录入微机,进行信息的交换,不仅缩短了信息采集的工作流程,并且节省了工作时间;不仅减轻了社区的工作负担,还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而为育龄人群提供及时而有针对性的计划生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的优质服务提供了进一步深化平台。据调查,90%的单位职员都很满意这种做法。

1、以信息为引导,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元化优质服务。采集信息的目的在于把握群众的需求,并用以指导管理、引导服务,使计生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主动性,最终赢得群众满意,我们注意通过信息采集,汇总分析包括人户同在的纯居民、人在户口不在的人户分离人员、工作和居住同在的职工、个体工商户的从业人员4种类型的人员计划生育服务需求点,采取多种服务手段,开展多元化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一是上门巡回服务。根据信息对重点服务对象上门指导服务,对弱势育龄群体定期巡回访视,赠送药品、宣传卞片、宣传纸杯等的形式,提醒注意事项和计划生育的生殖保健知识,让群众在细微处感受真情。二是推进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实施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生殖道感染防治和出生缺陷干预“三大工程”,使群众享受到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三是充分利用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给全区育龄妇女发放环情、孕情检查服务证人手一份,方便她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免费检查,此举受到了育龄人群的普遍欢迎。

三、试点中的矛盾和问题。

以上是推行“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看到取得的成就固然令人鼓舞,但是随着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同样是不可忽视。主要矛盾和问题有:

(一)部分企业观念未转变,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够,给社委会的计划生育工作造成很大的阻力。在这次试点中发现,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口、个体工商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的职员对社委会的工作比较配合。相反,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有稳定工作的人员,他们认为自己有单位、有组织,社委会没有权力“管”他们,不愿接受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支持和了解社委会的工作,不愿接受社委会的服务,势必会给今后现居地管理的实施造成一定的阻力。

(二)相关的人口统计、工作程序不健全,工作困难很大。由于实施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推行的试点工作也处于探索期。因此,在生育、节育的统计方面,如何实现育龄妇女单位、户籍地、现居住地之间的口径统一、信息的及时反馈、相互通报情况,避免数据的错、漏和重复等现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开展社区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的经费不足。推行“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必然需要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保障,才能顺利地运行,从而保证成效的取得。否则,推行“以社区为主”的属地化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名存实亡。

(四)积聚在社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问题已成为当前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向城市,汇聚在社区,但由于他们在城市求职难、工作不稳定、居住不固定,流动性非常大,缺少组织管理,不仅给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且给社区带来了安全隐患。作为流动人口流入地的政府部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与流出地政府的联系,制定优惠政策,切实关心、关爱他们的生产、生活,积极引导他们为第二故乡作贡献已成为当务之急。

四、几点启示。

看到成效,就能受到鼓舞、增强信心。认识矛盾和问题,就能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查研究,根据新的情况确定新的工作思路方法措施,切实帮助解决社区工作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引导和鼓励社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在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上有所突破。充分发挥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作用,进一步理清计划生育、工商、劳动、卫生、民政、教育、公安等相关部门在法律框架下的职责,规范街道、属地单位、社区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各自的职能分工,进一步构建部门、单位对社区开展属地化管理工作的政策支撑。

(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切实转变群众融入社区、共驻共建社区的观念。让广大群众广泛参与计划生育工作是实施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的重要保证。应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融入社区的宣传,让群众了解社区、认识社区,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让社区内单位及居民、流动人口积极参与、支持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使计划生育真正变成群众工作,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四)街道采取有效措施,对少数不配合计生工作的单位进行督促检查。街道要关心支持社区开展属地化管理工作,对少数计生管理工作淡薄、不支持计生工作的企事业单位要结合街道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单位强化管理和服务工作,帮助社区推进试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五)结合实际,大对开展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的培训力度。培训工作的开展要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紧密地结合,找准工作的薄弱环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的培训,使参训人员切实认清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形势,能够从老的“条条管理”和“条块结合”的计划生育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自觉地进入“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的模式中来;要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对各有关成员单位等的职责权限以及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有一个非常清楚、非常明了的认识,为他们能更有序地开展好工作提供“指路明灯”和理论保障。

(六)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不断提高社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装备水平。虽然目前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配置不能满足现居住地管理的要求,但在各地都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的情况下,要大量增加街道、社委会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不太可能。因此可以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发挥计生协会作用,在社区建立一支计划生育信息员队伍,及时了解育龄妇女的婚姻、生育、节育变化。同时提高街道、社区的现代化办公水平,建立健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来弥补人员的不足。

(七)关爱流动人口,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流聚在社区的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其生活状况和就业情况都十分地恶劣,在社区处于一种“寄居”的状态,在城市的就业范围中也处于一种“边缘”的现象。因此,把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实行属地化的管理,要充分利用计划生育优惠政策为导向,来温暖、来感化他们,对待外来的流动人口要同常住的户籍人口一样“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现居住地计划生育部门对他们的关爱,从而自觉自愿地服从和参与社区的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

篇2:对“以社区为主”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的探索调研报告

一、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2004年2月,我们开始着手筹措试点方案,积极探索依托社区的街道、社区、单位“三位一体”良性互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新机制的发展途径。经认真调查摸底,最终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滨湖街道玉兰里社区作为试点单位。该社区商业网点较为集中,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社区内建有48幢居民住宅楼,48间平房,有住户1989户,居民8688人,户籍人口6906人,寄住1303人,流动人口387人。驻区单位有125家。由于试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为使试点工作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进而保证取得良好成效,我们找准开展工作的切入点,紧紧围绕服务群众,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注重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计生局、试点街道、社区和区工商局、劳动局、税务局、卫生局、市容局等区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至此,一套“以社区为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之有效的,以城市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为主,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为依托,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户籍管理与现居住地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的试点工作在建邺区滨湖街道玉兰里社区正式启动。

二、试点工作的具体做法。“以社区为主”的管理新机制,是一种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依托社区,依照相关法规和各自职责,形成政府、社区和单位“良性互动”,对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共同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模式。由于它适应新时期计生工作的发展要求,把计生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社区,直接面向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尊重社区居民的计划生育主人翁地位,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区居民在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家庭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更容易被群众所接受,解决了社区里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外来打工、经商人员,以及个体、私营、民办等非公企业人员在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方面存在的“盲点”和“死角”问题。半年来,在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和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构建了“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了社区计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保障体系。

(一)加强行政指导,形成工作制度。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首先提高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认识度,然后是解决好日益增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对此,我们把加强对新形势的认识和理顺工作关系摆上了议事日程。

1、深入调研,掌握情况。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对辖区内单位进行了调查摸底,弄清驻区各企事业单位和经营户的人员基本情况,并分门别类地进行登记造册,为商讨、制定实施方案准备了第一手资料。

2、上门走访,取得支持。通过街道、社区计生专干携带计生宣传折页上门走访,取得各企事业单位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对不理解、不配合的单位采取多次上门宣传的办法,以真诚、负责的态度和对工作的热情,争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3、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在清楚地掌握社区的基本情况及取得各方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的基础上,我们又通过召开座谈的方式,征求多方意见,明确各有关单位,特别是驻区企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法定职责。经过多次交流和协调,理顺了街道、社区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和各自职责分工,进一步提高了对推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的认识。

4、健全制度,加强指导。经过多次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没有可靠的制度作保障,试点工作将难以取得长效的发展和切实的成效。为此,我们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支持和帮助下,召集区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献计献策,以召开座谈的形式共同研究商讨形成了试点工作的规范和制度,作为一种常规性的工作常抓不懈。一是决策制度。针对计生工作形势的发展变化,由区计生局牵头,由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街道、社区居委会以及企事业单位法人等共同研究调整工作方案。如企事业单位定期向社区上报信息、的工作安排等事宜。二是协调制度。主要是针对驻企事业单位计生专兼职干部等的人员变更情况,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对其进行工作方法、原则和共驻共建等有关计生工作的培训。三是会议制度。主要包括例会制度、年会制度和群众制度。通过召开每季一次例会制度,就近期工作目标提出议题,进行讨论,以平等协商的态度达成一致、形成共识,并就反馈信息制定指导意见。以召开每年一次的年会制度,就人口与计划生育

工作理论进行研究讨论,总结交流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查找不足,并进行经验推广。不定期地主持召开由社区居民、驻区单位职工和辖区内流动人口以及计生信息员、楼栋长、协会积极分子参加的群众会议,广泛征求群众对计生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发挥在计划生育中的主人翁地位提供参与机会。

(二)围绕社区重心,资源整合联动。我们在认真分析驻玉兰里社区的125家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把125家企事业单位分成了指导性的管理单位和委托性的管理单位两种类型,针对各家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和服务措施,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会的桥梁、纽带和楼栋长、会员小组长的号召、带动作用,使社区居民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服务、自我监督作用得到充分体现,逐步形成了社区内资源共享、各方联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良好局面。

1、以“召开联系会”为纽带,指导管理驻区中较大的企事业单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企业由对政府依附关系转到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竞争主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从驻玉兰里社区较大的47家企业看,大多数企业虽有计生机构,但由于机构精简、人员减少,工作只能疲于应付,难以担负新形势下艰巨的计生工作任务,尤其是负责计生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都身兼数职,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和能力抓经常性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只能满足于统计报表和节假日的宣传教育,难以满足广大育龄人群的保健需求和对计生科学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激烈以及企业在改制、扭亏、发展新项目、开发新产品等经营活动的压力下,要想让企业领导拿出一部分精力抓计生工作是不现实的,企业要在工作时间抽出人员搞计生活动和培训也是很困难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找准问题的焦点,以5种途径打开企业计生工作开展的突破口:一是通过街道与企业签订人口与计生目标管理责任书,坚持实行目标管理。二是通过社区与47家企业签订计划生育双向服务协议书,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责任制,明确管理职责,落实企业计生管理措施,特别是明确在社区计生管理中的职责,用法律约束力取代单位和户口的约束力。三是成立47家企业参加的驻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联系会,制定了联系会的章程,推荐了联系会的会长、副会长和理事,由联系会成员单位来共同研讨、交流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双向服务、信息通报、计生政策宣传等计生工作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并对签订的“计生工作双向服务协议”执行情况进行相互监督和检查。四是制定企业与社区计划生育信息联系单,指定专人定期上报,社区根据联系单上的服务需求做好服务安排。五是在100人以上的企业中成立企业计划生育协会,通过发挥计生协会群众组织的特点和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功能,提高对计划生育的参与意识。从实践来看,企业计生工作纳入社区,走属地化管理的道路,一方面有利于减轻企业工作负担,便于企业集中精力抓生产经营,抓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保证了企业职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利益保障,并满足了企业职工的保健需求,为其更好地发展经济提供了健康支持。

2、以“划片管理”的方式,把个体经营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的从业人员列为社区的委托管理对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的社会职能逐步弱化,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理力度日益减弱,加上非公有制企业的大量增加,使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从玉兰里社区的125家驻区单位看,只有47家单位的职工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人”,其他的78家个体工商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基本上都没有承担起计划生育的社会管理功能和责任,使其计划生育工作处于无人管的真空地带。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位”,单一的行政指令对其不具有威严性,对这些组织和从业人员的管理不到位,存在较多漏洞,仅仅依靠街道来管,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包揽不下来。依靠非公经济组织落实“单位负责”,往往会落空。到底怎么办?我们与时俱进,审时度势,整合社区资源,把社区内78家个体经营户当作社区的“自管”对象,以委托管理的形式纳入社区的“自管”范围,享受与社区居民同等的管理和服务待遇。指导78家个体经营户与社区签订计划生育委托管理协议书,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和应尽的义务,并把78家个体经营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按照地段划分为5个计划生育管理片,每个片推荐产生了一个片长,由片长把各片的计生信息报告单定期反馈给社区,由社区定期向个体工商户、“三人公司五人店”进行计生的宣传教育、计生信息的沟通和提供避孕节育、生殖保健以及参加常规性的环孕情检查等计生优质服务,做到计生社区划片管理“包管到片”、“服务到人”。

3、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自觉参与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人翁意识提供载体作用。为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切实满足社区居民、企业职工、计生家庭、流动人口、未婚青年等多层次人员的多种计划生育和保健的需求,我们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社区计生工作由直接的行政干预向居民自治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计生工作只有通过居民自治,把群众组织起来,才能顺利完成计生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我们在试点工作中注重发展企业计生协组织,不断地优化会员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健全服务网络,力争使企业计生协工作全面渗透、全面融入到社区,与社区内以楼栋长和会员小组长为首的社区计生协自治组织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进行工作经验和信息的相互交流。通过居民自治,发挥好其在企业计生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优势。试点以来,组织企业参与了以“关爱女童”为主题的广场活动等,并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会自治组织的服务功能,组织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为流动人口开展插花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等技能培训,帮助流动人口掌握一技之长,为流动人口就业送温暖、献爱心。实践证明,把企业计生协会组织融入社区,与社区计生协

婚育服务证明》,社区依据此信息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服务。第三,对居住稳定特别是签订劳动合同就业的外来育龄妇女建卡进机,同户籍人员一样普及知识,提供服务,并定期采集和变更有机计生信息。第四,充分利用卫生资源优势,为流动人口提供孕情、环情检查和生殖保健等技术服务,使他们享受到和当地居民一样的优质服务。

三、试点中的矛盾和问题。以上是推行“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看到取得的成就固然令人鼓舞,但是随着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同样是不可忽视。主要矛盾和问题有:

(一)部分企业观念未转变,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够,给社委会的计划生育工作造成很大的阻力。在这次试点中发现,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口、个体工商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的职员对社委会的工作比较配合。相反,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有稳定工作的人员,他们认为自己有单位、有组织,社委会没有权力“管”他们,不愿接受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支持和了解社委会的工作,不愿接受社委会的服务,势必会给今后现居地管理的实施造成一定的阻力。

(二)相关的人口统计、工作程序不健全,工作困难很大。由于实施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推行的试点工作也处于探索期。因此,在生育、节育的统计方面,如何实现育龄妇女单位、户籍地、现居住地之间的口径统一、信息的及时反馈、相互通报情况,避免数据的错、漏和重复等现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开展社区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的经费不足。推行“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必然需要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保障,才能顺利地运行,从而保证成效的取得。否则,推行“以社区为主”的属地化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名存实亡。

(四)积聚在社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问题已成为当前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向城市,汇聚在社区,但由于他们在城市求职难、工作不稳定、居住不固定,流动性非常大,缺少组织管理,不仅给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且给社区带来了安全隐患。作为流动人口流入地的政府部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与流出地政府的联系,制定优惠政策,切实关心、关爱他们的生产、生活,积极引导他们为第二故乡作贡献已成为当务之急。

四、几点启示。看到成效,就能受到鼓舞、增强信心。认识矛盾和问题,就能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查研究,根据新的情况确定新的工作思路方法措施,切实帮助解决社区工作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引导和鼓励社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在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上有所突破。充分发挥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作用,进一步理清计划生育、工商、劳动、卫生、民政、教育、公安等相关部门在法律框架下的职责,规范街道、属地单位、社区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各自的职能分工,进一步构建部门、单位对社区开展属地化管理工作的政策支撑。

(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切实转变群众融入社区、共驻共建社区的观念。让广大群众广泛参与计划生育工作是实施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的重要保证。应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融入社区的宣传,让群众了解社区、认识社区,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让社区内单位及居民、流动人口积极参与、支持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使计划生育真正变成群众工作,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三)加强信息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推行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只靠计生一个部门很难,必须充分利用有关部门的信息平台。如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应把向计生部门定期报送婴儿出生、上报户口、户口迁移、取育手术、婚姻登记等信息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这样才能较为准确、全面了解现居住地人员的计划生育情况。

(四)街道采取有效措施,对少数不配合计生工作的单位进行督促检查。街道要关心支持社区开展属地化管理工作,对少数计生管理工作淡薄、不支持计生工作的企事业单位要结合街道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单位强化管理和服务工作,帮助社区推进试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五)结合实际,加大对开展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的培训力度。培训工作的开展要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紧密地结合,找准工作的薄弱环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的培训,使参训人员切实认清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形势,能够从老的“条条管理”和“条块结合”的计划生育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自觉地进入“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的模式中来;要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对各有关成员单位等的职责权限以及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有一个非常清楚、非常明了的认识,为他们能更有序地开展好工作提供“指路明灯”和理论保障。

(六)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不断提高社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装备水平。虽然目前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配置不能满足现居住地管理的要求,但在各地都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的情况下,要大量增加街道、社委会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不太可能。因此可以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发挥计生协会作用,在社区建立一支计划生育信息员队伍,及时了解育龄妇女的婚姻、生育、节育变化。同时提高街道、社区的现代化办公水平,建立健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来弥补人员的不足。

篇3:对“以社区为主”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的探索调研报告

一、突出服务群众, 加快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

当前, 小板桥社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流动人口来源广泛, 活动范围广, 流出地多, 流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 行踪不易掌握, 且成份复杂, 良莠不齐, 特别是随着流动人口急剧增加, 人户分离情况严重, 出现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比例严重倒挂的现象, 党员与党组织关系分离越来越突出, 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亟待改革创新。

第一, 着力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体制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 有针对性地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 努力扩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覆盖面。二是是严格落实流动人口登记、办证制度, 力求做到流入总数清、流出总数清、人员结构清、居住地清、工作单位清等五个清。三是狠抓出租房管理。完善和规范出租房屋的档案, 并与房主签订治安责任书和保证书, 做到对出租房屋底数清、情况明, 杜绝房屋无证非法出租的现象。

第二, 进一步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方式。一是与辖区派出所合作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 加强引导和规范, 完善监控体系。二是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队伍建设。选优配强人才队伍是搞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关键。小板桥社区在班子配备、人员编制、业务培训、表彰奖励、经费保障等方面, 采取更加有力措施, 确保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事有人干、责有人当。三是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动态信息反馈机制, 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村情简报制度, 实施流动人口代表民主评议, 不断拓宽民主渠道, 切实做到同管理、同服务、同宣传。四是加强交流合作, 注重改进创新。借鉴先进地区的新方法、新经验, 大力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改进创新。

第三, 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领导。着眼于解决流动人口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小板桥社区以服务为基础, 以引导合理有序流动、维护社会稳定为主线, 不断强化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领导。一方面, 加强组织领导, 严格落实责任。社区一把手亲自抓, 负总责, 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年度计划及社区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之中, 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建立“分层次、分系统、分责任”的目标责任体系, 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 加强统筹协调, 增强工作合力, 建立健全社区“一盘棋”工作协调机制, 集中资金、集聚资源, 共同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初步形成以“党委领导、综治牵头、社会协同、各方参与、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机制。

二、结合创先争优着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 不断拓展服务空间

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强化社会保障、协调利益关系是基础。小板桥社区通过加大对社区的投入, 搭建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全方位加强社区软硬件条件建设, 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社区公益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纵深发展和全覆盖, 让流动人口更多分享社区发展成果。

一是健全民意表达机制, 搭建社区流动人口利益诉求平台。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桥梁纽带的功能, 利用社区管理与服务窗口的积极作用, 做好诉求接待。建立健全社区居民矛盾化解和排查机制, 妥善处理各种投诉, 积极协助流动人口维权工作。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动员新机制, 在志愿服务常态化管理工作模式、构建社会矛盾化解体系、社会面防控、流动人口重点人群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具有小板桥特色的工作经验。

二是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对流动人口安全技能、业务知识培训力度。积极协调辖区企业、商铺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大力推行亲情化管理与服务, 不断改善流动人口就业环境, 切实提高流动人口的生存、生活质量, 利用社区资源, 联合辖区企业、商铺在专门橱窗和先要位置发布就业信息, 帮助用工企业排忧解难, 为流动人口就业、创业提供便利。

三是关心支持流动人口, 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工作, 为流动人口平等接受良好教育创造环境和条件。小板桥社区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条件下, 尽力而为, 认真落实流动人口, 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 关心支持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让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都能“读上书、上好学”。

三、加强学习与研究, 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形势分析制度

面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新特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 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规律特点的研判, 健全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形势分析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定期研究、专题部署。小板桥社区高度关注社会公众的反应和评价, 及时发现、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持定期研究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召开定期会议, 分析研究开展工作, 针对问题、难点制定工作解决方案, 重点加强对流动人口结构发展变化、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利益关系发展变化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及政策的调查研究;坚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从群众的需求、关注、期盼出发谋划、部署、推动工作。

二是着力构建各方报告、联系、协调制度。着力构建各方报告、联系、协调长效机制, 探索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健全风险发现与预警机制, 完善信息通报制度。充分调动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和辖区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部门内部人员的联动, 提高工作人员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是不断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保障机制、培训机制及宣传机制。编制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经费预算, 严格经费管理, 专款专用, 确保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持续、健康、有序的开展。有针对性地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加强业务指导, 努力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再次, 创新宣传形式, 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周末赶集日的独特优势印发宣传资料, 力争做到流动流动人口政策人人皆知, 家喻户晓。

四是促进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和谐共处、包容性发展。一方面是以社区文化活动室、广场文化、环社区道路文化、小游园、老年活动中心为阵地, 依托社区十几支文体团队, 积极引导社区流动人口文明健康的文化生活, 充分发挥社区文化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增进感情、促进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另外, 抓好温馨服务, 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增强流动人口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积极构建“三联”制度网络体系, 采取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和骨干党员分片负责的方式对辖区流动人口进行走访及相关政策法规宣传, 加强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的沟通联系, 诚心诚意为流动人口做好事、办实事。落实各项优先、优惠、扶持、帮扶政策, 通过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宣传员和技术服务人员上门访问、访谈、了解群众需求, 凝聚民心促和谐, 不断开创当地人与流动人口和谐共处、包容性发展的崭新局面。

流动人口是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进力量, 关系社区稳定、发展、和谐的大局。同时,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又是一项涉及面广、头绪多、任务重的系统工程, 加强这项工作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 需要上级部门的积极支持, 需要建立协调有效、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小板桥社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更加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呵护流动人口, 在创先争优中更加奋发有为, 努力为流动人口多办实事好事, 以想干、敢干、快干的饱满热情全面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创科学发展之先, 争和谐社区之优, 进一步改善和创新管理, 努力实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共荣发展, 为实现小板桥社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跨越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摘要:流动人口是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进力量, 关系社区稳定、发展、和谐的大局。面对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如何实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共荣发展, 创科学发展之先, 争和谐社区之优,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 小板桥社区坚持以人为本, 严肃管理秩序, 更加注重服务, 探索建立平等化、亲情化和人性化的管理举措, 在积极推进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方面进行了极具意义的实践与探索, 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篇4:对“以社区为主”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的探索调研报告

关键词: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1—0159—03

前言

本调查以某街道(简称A街道)为个案,以其所辖各社区为对象,采用资料搜集、抽样问卷、实地访谈等方式,对社区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进行专项调查。A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1年5月,辖区面积120.8平方公里,辖区居民约33 547户124 600人。下设社区办等8个科室,辖5个社区,现有正式职工55人,聘用人员22人,退休人员9人,共86人。

一、社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特点

1.街道是政府在社区行政管理系统的核心。市政府已将许多社会管理权力下放、转移给街道,实行行政部门的专业管理与街道办事处的综合管理相结合,以后者为主的管理模式。A街道办事处的主要职能:负责本辖区社区党建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民政、武装、文化、再就业、统战、宗教、华侨事务、残联、老龄、人民防空和爱国卫生工作,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指导社区居委会工作等。

2.在街居层面上构建社区的社会服务系统。A街道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首先,在各社区通过居委会对各物业公司工作的引导、监督,提高社区服务的水平。例如,在某社区居委会的敦促下,物业公司在该社区增设减速带,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其次,通过建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社会组织,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再次,由街道倡导、居委会牵头,引导居民成立各种互助性、公益性服务组织,切实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3.积极构建社区居民的自治参与系统。首先,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机制;其次,以培育各类社区活动群体为契机,带动广泛的社区参与和互动。以某社区的宏扬合唱团为例,此合唱团的成立过程虽一波曲折,但经过三年的发展,现在团员的参与程度无论是对团内事务还是对社区事务都已明显提高。

二、社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A街道各社区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颇具特色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社区建设与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应有作用,为中国社区建设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得到了广泛的赞誉。2010年,国家领导人来视察时,作为社区建设样板单位的A街道作了重点接待工作。即便这样,在社区工作的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角色的转换不到位。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A街道,承担了大量的政府职能。所谓的政府角色转换,在实际工作中,就是将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大量职能由市、区政府,进一步下放到了派出机构即街道,却没有放权给社区。以往是市政府、区政府管了许多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现在则由街道来扮演以往上级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依然是管了许多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

2.街道管理体制的问题日益突出。当前,街道管理体制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街道与居委会的关系错位。二者名义上的指导关系被实际的领导关系所取代。长期以往的这种工作关系,使得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也认为自己是“政府工作人员”。在调查中,某社区居委会主任说:“我们作为最基层的政府工作人员,理应为老百姓办实事。”A街道的书记似乎是开玩笑而又认真地说,下面的工作人员(指居委会正式工作人员)考核权在街道,他们的工作内容能不向上吗?

3.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服务管理体制。由于社区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各有关方相互合作。但由于各方主体的工作着眼点不同,在工作过程中就会存在着矛盾、甚至会有冲突。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的服务管理体制,对于居民需求的满足不到位、不及时。

4.社区中非政府、非盈利组织发育迟缓。社区工作主要由街道“指导”下的居委会来做,其他的非政府、非盈利组织有些社区根本没有,即便有些社区有,发育也很迟缓、甚至先天不足,严重影响了社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社区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具有活力的领导动员机制。A街道的工作方式依然是过去的行政命令一条龙式。工作的开展完全以上级的命令为指挥棒,指到哪儿,下面打到哪儿。下面缺乏工作的主动性,用工作人员的话讲,考核权在上面,能不听从命令吗?

2.缺乏规范有序的民主管理机制。在社区发展的过程中,已认识到民主的重要性,并对民主的具体内容进行过理论的探讨,但苦于缺乏有效的实施策略和实践基础,“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很多内容只是流于形式。

3、缺乏便捷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居民的参与意愿低、参与频率低、参与积极性差,更有一些居民对社区事务是不闻不问。究其原因,概述起来有两方面:一是参与途径短缺。由于街居的工作不是很到位,许多居民对于需要居民參与的社区事务不知情,于不知中丧失了参与权;二是参与动力不足。有些较关心社区事务的活跃居民,通过有限的途径曾有过自己意愿的表达,但收效甚微,甚至倍受打击,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4.缺乏稳定可靠的财力筹集机制。社区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充裕的资金做后盾。从A街道资金的筹集来看,名义上有三种途径:一是政府的资金投入;二是社会捐助;三是社区服务的收入。但从实际工作的开展来看,由于受到历史、文化、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加之受到人们收入水平的限制,社会捐助所筹资金非常有限;由于社区服务的非营利性,限制了其收入所得。这样,社区工作所需的绝大多数资金依然来自于政府投入(在调查中,有些社区所需资金完全由政府投入)。由于缺少对社区建设资金投入的硬性规定,导致收入多少无定数、弹性浮动较大等情况,影响了社区建设步伐。

三、完善社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策略

随着政府工作重心下移,社区提供了社会事务管理的基层平台,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如何完善社区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意义深远。

(一)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的策略

1.要切实转换政府角色。首先,要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宏观管理,即制定、完善有利于社区工作开展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引导社区中介组织的有序、健康运作,公正、合法地保障社区成员的公共权益。其次,在角色定位的基础上,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宏观规划,信息、政策引导,行政协调,财力支撑。最后,应切实地转变政府职能,做到简政放权,从大量社会事务中解脱出来,将一些服务职能交给或归还给社区去做。把政府部门的精力用在研究社区发展的方针政策上来,推动社区开展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指导、支持和帮助社区开展工作,培植社区的造血功能,加强对社区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发动引导广大居民和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

2.完善社区自治的相关法律制度。以法律或规章等形式,明确社区内包括居委会在内各权利主体的活动,确定社区组织的职能定位,将街道与社区关系给予法律定位。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让社区居民真正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效果会更好。当然,由于法律出台的烦琐性,在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出台之前,各地可以从实际出发,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规,明确社区自治的法律地位、自治章程、产生程序等,以及自治组织的权限、工作程序等。这样,便于摆正街道与社区的关系,使得居委会不再是街道的腿,让居委会等自治组织自己走路。

3.建立市级统一协调机构——社区管理委员会。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市级社区领导机构——社区管理委员会,制定本市社区建设中、长期規划并指导实施;发挥市级政府资源整合优势,做好协调工作并实现区域内部的资源共享,为社区建设提供财力支持;实行街道办事处与社区管理委员会“双轨并行”的管理模式,支持与配合社区管理委员会探索社区自治管理的有效途径。这种高层领导机构的建立,便于统筹、协调、处理各方主体之间的关系,避免资源浪费、能量内耗,更好地促进社区发展,更到位、及时地满足居民的需求。

4.构建新型的组织体系。A街道各社区内部组织结构最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是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还有依托于社区居民委员会在社区成立的各类社区服务载体,如社区志愿者、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介等。新型组织体系的最大亮点是有发达的社区中介组织。政府的职责依然体现在宏观层面上。社区居民委员会负有对社区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综合管理和协调的职能,社区工作者应当从依赖政府“等、靠、要”的姿态中解放出来,确立居民自治、自强不息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将培育社区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的繁重任务承担起来,主要包括:调查研究、制定计划;民主协商、科学决策;深入发动、组建到位;检查指导、发挥作用;民主评议、登记备案等,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分工、责任到人。

(二)完善社区运行机制的策略

1.建立具有活力的领导动员机制。首先,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其功能应主要是围绕推进社区的动力而形成,政府与社区居民目标越一致、越协调,运行的推动力就越大。变“你们”为“我们”,改变工作作风,秉承“一心一意和居民交朋友,千方百计为居民办实事”的服务宗旨。其次,作为居民自治组织的居委会,其功能应主要是围绕社区的聚合力而形成,促进社区运行的规范有序。此外,还要引进市场运作机制,其功能主要是围绕社区经营与服务的活力而形成,保障社区运行的可持续性。三者之间互为联系、互为制约,形成具有活力的领导动员机制。

2.建立规范有序的民主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和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积极拓宽居民参与的渠道和途径,使社区居民切实享有对社区自治组织的选举权、罢免权和监督权以及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社区建设与居民自身利益的关联度和参与渠道的通畅,提高社区居民的民主自治水平。

3.建立便捷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社区参与机制的构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构建居民的参与平台。应以居民代表会议、居民议事会、户代表会议等法定性平台为主,以社区志愿者队、服务队等非法定性平台为辅。第二,在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分别建立“民意调查”、“居民议事会”等制度,加强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与沟通,赢得居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第三,实施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政务、财务、服务等内容全部公开,建立社区居民直接评议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工作和街道和居委会干部制度,千方百计地激发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

4.建立新的财力保障机制。以往街居组织为增加收入,以解燃眉之急,也自办了一些经济项目,虽然取得了一时的经济效益,但却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甚至引发了关于街居组织职能的社会大讨论:是解决社会事务、还是达到经济目标。街居组织应该从经济项目中全身而退,转向创造优良社区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以此丰富社区税源,把社区财政收入的“蛋糕”做大,在此基础上运用财政支付转移的办法,来解决社区组织的经费来源,并形成一种良性的基层财力机制。这样既可降低对政府投入的依赖性、又可缓解社区服务收入有限的问题。同时,政府财政资助应更加灵活与多样,避免规定的太死、限定的太多。

尾声

调查结束之际,作为主要的调查人员,心中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社区建设的步伐加大了、社区发展的速度加快了、居民对社区的认知度提高了;忧的是居民自治还远未实现。A街道的书记直言不讳地讲,“居委会的自治程度应该在三分之一左右”(据笔者看,这是个乐观的估计)。当然,对于居民的自治程度,这种表述并不一定科学,但它却表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居民自治,任重而道远。

篇5:对“以社区为主”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的探索调研报告

2006年2月23日,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首次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指出: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中国平均每年将新增596万老年人口, 年均增速3.28%;到2020年, 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 老龄化水平为17.17%。

2013年2月28日, 在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2013) 》中显示, 截至2012年底,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1.94亿, 比上年增加891万, 占总人口的14.3%;2013年, 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 达到2.02亿, 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报告同时还指出, 空巢老年人口数量继续上升, 2012年为0.99亿人, 2013年也将突破1亿大关。

在中国, 由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领域等没能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齐头并进,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 尤其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 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养老现状令人堪忧。“谁来养老, 在哪儿养老”是今后牵动每个社会成员的大问题, 今年召开的“两会”, 关于民生、养老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热词, 除了养老金, 大家更关注的是养老模式—明天我们如何养老?

二、妥善解决养老问题意义重大

关心老年人的今天, 就是关心我们自己的明天。“老有所养”已成为十七大报告中“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内容之一;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妥善解决养老问题, 不仅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幸福, 更关乎国家和谐稳定和发展—“老有所养”不仅应成为一种社会理想, 更是社会进步及文明的标志,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目前我国养老存在的问题

1. 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挑战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 早在西周时期, 统治阶级就认识到了“亲亲”和“敬长”的重要性, 认为要治理天下, 保持社会稳定, 就必须向百姓提倡“孝行”, 实现“家”的和谐。历代统治者都强调“百善孝为先”“养儿防老”是中国历来的传统居家养老模式。

但随着社会的变迁、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 家庭结构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照顾意识淡化、家庭照顾功能弱化、空巢老人增多, 老年人照顾上的需求巨大, 家庭照顾资源严重不足, 使家庭养老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 由于大多数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 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 养老问题更加突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 社会机构养老受到许多制约

我们对常州市戚墅堰区花苑社区居民进行随机调查, 大部分人认为:送老人去养老机构无疑可以解决后顾之忧, 但又怕背上不孝顺的骂名。只有少数人表示, 养老机构的条件、待遇好的话, 会考虑将老人送到养老机构。相对子女们的态度, 很多老人表示:在生活不能自理时, 为了不拖累儿女会考虑养老机构。不过老人们表示, 身体条件允许的话, 还是喜欢和家人待在一起。

按照中国人的养老习惯, 大部分老年人不愿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去养老机构生活, 因为农村的敬老院、城市的福利院、老年公寓等, 不仅牺牲了老人们原有的生活习俗而且费用较多—机构养老还没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3. 社区居家养老是缓解城市人口老龄化的有效途径

社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 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它以社区为平台, 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 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 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种服务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漠的问题, 又解决了传统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 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发展社区养老既能满足老龄人口对社会养老服务的多方诉求, 又能弥补政府财政和服务能力的相对不足, 是缓解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对常州市养老现状的调研

1. 常州市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情况

常州市早在1985年就进入老龄化城市行列, 比全国提前15年。全市老年人口以年均4.52%的比例增长, 据预测, 到2015年, 常州老年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22.46%。比如, 戚墅堰区花苑社区居民总人数8983人, 60岁以上老年人2725名, 占比30%, 且以空巢、独居老人居多。

戚墅堰区老龄办负责人表示:常州的老年人口比重越来越大, 但进入敬老院、福利院和老年公寓的很少, 大部分仍然选择“居家养老“这种传统模式。

2. 花苑社区托老所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

2012年10月, 花苑社区托老所建成并投入使用, 它能为社区老人及时提供日间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情感慰藉等多样化服务。老人们白天到托老所可看书读报聊天, 也可打牌奕棋, 或开展其他有益的文体活动, 既能健身又能益智, 延缓衰老, 晚上回家仍可享受天伦之乐。托老所的优点还在于收费不高, 绝大多数老人都可承受。

3. 社区居家养老得到政府、地方、企业的支持

(1) 政府资助支持社区养老。从2001年开始, 我国发行福利彩票筹措资金资助城市社区老年福利服务、农村敬老院, 为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社区照顾”提供制度化的支持手段和平台。

(2) 地方互助社区养老。比如花苑社区建立的社区、助老志愿者、居家养老服务站、活动中心、民间组织五方连动的服务网络体系。

(3) 单位社区福利养老。戚墅堰区花苑社区与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戚墅堰机车车辆厂结对共建, 企业为离退休老干部提供1400平方米的专门活动场所, 配备专人管理。

4. 社区服务日臻成熟

社区根据老年人需求和自身条件, 开展短期供养、日间照料以及助餐、助医等生活服务, 还兼顾老年人文化娱乐、教育、社会参与、权益维护等多种需求;服务人员既有专业、专职人员还有志愿者队伍。

我们在戚墅堰区花苑社区进行关于“到哪去养老”“老人需要哪些社区服务”“社区如何提供服务”“养老金能养老吗”“居民对社区养老的需求”等问卷调查, 统计结果表明:许多居民认为“社区照顾居家养老, 不仅解决了家庭养老的不足和子女难以尽孝的矛盾, 还解决了社区部分40后、50后人群的就业问题”。调研中, 社区居家养老老人、子女、亲朋, 对现在党和政府采取的这一“便民、利民、惠民”的好政策深表赞赏和感激, 认为不仅解决了温饱生活还很安心, 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5. 社区居家养老面临的困境

调研中我们还得到了“专业护理不够、照顾不太正规”“养老金太少、老年人福利保障、医疗保障有缺口”和“读老年大学社区应出学费”“社区要经常组织一些文艺活动、培训、讲座, 让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等问题和诉求。因为目前社区家政服务从业人员, 一般都是四十岁到五十岁的人群, 这些人的学历大部分比较低, 有的外地务工人员比较多, 素质参差不齐。同时, 服务还仅限于提供家政服务、护理保健等, 老年人精神方面的需求不能满足, 比如社区老年文化娱乐设施配套、老年人心理咨询服务等还跟不上等。

五、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几点建议

1. 完善和营造良好的敬老、养老氛围

(1) 加强宣传, 弘扬中华民族孝道和尊老的优良传统。通过社区教育、道德讲堂、模范引领等宣传, 使每个公民真正认识到传承孝道和尊老、安老、养老是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共同的责任, 营造社区居家养老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 建立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 在每个城市社区、农村乡镇驻地和有条件的农村社区设立家居养老、护理中心以及文体娱乐中心等;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规范标准, 并将老年人心理关怀等方面内容纳入其中。

2. 积极探索、创新社会养老模式

(1) 社区照顾与社区服务相互渗透, 创新服务内容和模式。比如提供家政生活服务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起居问题;提供安全保障服务解决老年人在社会治安方面的担忧;提供精神慰藉服务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需求, 提供各种问候式的服务, 把老人的困难情况和救助要求及时反映给街道养老服务站。

(2) 正规照顾资源与非正规照顾资源的融合。使专业养老机构、社区专业人员、物业和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资源融合, 做到资源互通、共享。

(3) 社区照顾队伍建设 (专业人员、志愿者、一般人员) 和保障 (资金等) 措施。营造政府、社区、家庭、老年人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格局, 确保能为老年人社区照顾模式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员、资金保障。

(4) 社区养老共治模式。社区照顾引入优质专业养老机构、引入NGO (非政府) 组织, 推进社区养老有效管理。

3. 在完善社区居家养老问题上政府应积极作为

(1) 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人, 而且涉及房地产、医疗卫生、保险、储蓄、消费、劳动力市场、退休金、税收等多个领域。针对“社区老年文化娱乐设施配套跟不上”“社区要经常组织文艺活动、培训、讲座, 让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等问题和诉求, 各级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积极作为, 要重点考虑养老因素, 在土地、项目等规划设计中, 尤其是在房地产开发中, 要在审批规划中加入托老所规划。

(2) 解决“专业护理不够、照顾不太正规”“老年人心理咨询服务等还跟不上”等问题, 建议国家采取公办民营、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元资金投入和经营运作方式, 兴办托老所等养老服务业, 成立一个家政组织、社团组织, 成立以后要对其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和素质, 从而达到家政护理、居家养老的条件。

上一篇:检验巡检管理制度下一篇:项目管理工作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