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高中部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2024-04-18

~~中学高中部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共8篇)

篇1:~~中学高中部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中学高中部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增强集体凝聚力

一、团体辅导名称:增强集体凝聚力

二、活动时间:2016年3月

三、活动地点:

四、团体方案

团体活动一:可怜的小猫

目的:热身活动,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活动说明:

1.全体同学围坐成圈,一人当小猫坐在中间;

2.小猫走到任何一人面前,蹲下学猫叫。面对者要用手抚摸小猫的头,并说“哦!可怜的小猫。”但是绝不能笑,一笑就算输,要换当小猫;

3.抚摸者不笑,则小猫叫第二次,不笑,再叫第三次,再不笑,就得离开找别人;

4.当小猫者可以装模做样,以逗对方笑。

团体活动二:松鼠和大树

目的:通过寻找来调动身体的积极性,活跃气氛,增强彼此的亲密感,训练注意力和反应能力。活动说明:

1.所有人围成一圈站好,每三个人一组; 2.三个人中,两个同学面对面站着,伸出双手搭成一个圆圈,扮演大树;另一个扮演松鼠,站在圆圈中间;

3.站在圈外的人是迷路的小松鼠,想找一个松鼠窝避避雨。4.当组织者喊“松鼠”时,松鼠不动,大树必须离开原来的位置,寻找新的松鼠。组织者喊“大树”时,大树不动,松鼠必须离开原来的位置,寻找新的大树。当组织者喊“地震”时,所有的松鼠和大树都要寻求新的组合和新的地方,扮演大树或者松鼠。迷路的小松鼠每次都要尽快跑进去,扮演大树或者松鼠,别让自己落单。分享:

当你落单时,你的心里是什么感觉? 当你找到依靠时,心里又是什么感觉?

归属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如家庭、班级、工作单位等,希望加入某个协会、某个团体,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感,获得安全感。团体活动三:解开千千结 活动说明:

1.全体同学围成一个大圈,拉住左右两边同学的手,并记住左右两边同学的名字;

2.松开手,在圈内自由走动,组织者叫“停”,成员定格,位置不动,伸手牵自己先前拉的“左手”和“右手”,从而形成许多结; 3.不能松手,但可以钻、可以绕、可以跳,队员间认真观察,共同想办法解决困难,恢复到起始的状态。

体验和感受:这个练习需要队员有耐心,互相配合,齐心协力,排除困难解决问题。队员常常会感受体验到团队互助、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无论个人和集体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团结一心,依靠团体的力量,问题总会得到解决。

团体活动四:“我们是最棒的班级”

目的:进一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强化班级的向心力。活动说明:活动四由三个小活动组合而成,分别是十人九足(根据学生人数调整)、传毛巾、“我们是最棒的班级”。1.参加团辅的一半同学进行“十人九足”活动;

2.十人九足结束,另一半的同学开始传毛巾(把毛巾放在第一个同学的身上,想办法将毛巾传给旁边的同学,一直传下去,过程中不允许用手接触毛巾);

3.传毛巾结束后,所有同学围成一个大圈,大家同时用双手拍一下左边同学的肩背部,再拍一下右边同学的肩背部,然后回正击掌一次,喊出“我”,接下来拍左边两次,拍右边两次,回正击掌两次,喊“我们”„„直到喊完“我们是最棒的班级”。

五、同学分享心得体会,组织者总结。

篇2:~~中学高中部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目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力 形式:12人或14人为一组都可以 时间:40分钟

活动时间:2016年5月 活动对象:八年级各班

材料及场地:每组一个呼啦圈,空地

1、每队10人手拉手站成一排,不限男女顺序(如果人多也可以一男一女排列);

2、比赛开始前,由排头第一人手持呼啦圈;

3、开始后,在保持每名队员之间不松手的前提下,可采用任何方式(注:必须经过每一名队员)将呼啦圈穿越整个队伍,直到另一头队员手里后,然后再反向折回到第一名队员手里后为结束;

4、所有队伍按时间快慢决出名次。

5、第二轮:两个呼啦圈反方向同时传递,相遇后再传回初始同学处

6、老师计时

7、点评,分享感悟

团体辅导活动方案——无敌风火轮

目的:培养团队成员的一致、密切合作、克服困难的团队精神、培养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团队相互信任和理解。形式:12人或14人为一组都可以 时间:40分钟

活动时间:2016年4月 活动对象:八年级各班

材料及场地:报纸若干,宽胶带若干

活动任务:每个队用提供的材料将报纸围成一个可以行进的履带式的环,要求本组所有成员在规则要求下走完规定的路程,以最快到达终点的组为优胜。

活动规则:

1、各组统一在风火轮内站好,由裁判统一发布口令出发;

2、行进途中,风火轮必须垂直地面,不能将所提供的报纸剪裁、折叠,报纸必须紧密相连;

3、所有组员必须在圈内,身体的任何部分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如有违规接触地面的组员,第一个警告,第二个活动后罚十个抱头蹲起,第三个全组淘汰,取消比赛资格;

4、行进过程中若风火轮断裂必须在原地修复,在裁判许可后才可以继续行进。此时队员可以接触地面但不能阻挡他组行进的路线,否则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5、出发前,所有风火轮不得超出起点线,以风火轮全部通过终点线为项目截止时间;

6、完全服从裁判原则。

团体辅导活动方案——同心鼓

目的:为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培养同学们团队合作的意识,增强版团队凝聚力。形式:9人为一组 时间:40分钟

活动时间:2016年5月 活动对象:八年级各班

材料及场地:每组一个呼啦圈,空地

(1)游戏共进行4轮,每轮有9名同学参加.(2)由8个人牵拉一面拴有16根围绳的同心鼓,将规定的一个网 球在2分钟内连续颠起高于40厘米,中断后累加计数,总数多者获 胜。

篇3:应对考试焦虑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关键词:考试焦虑,团体心理辅导,辅导方案

考试焦虑是大中学生普遍面临的突出心理障碍, 它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考试发挥, 而且这种持续的焦虑情绪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如何对抗考试焦虑, 已经成为教育研究者的共同关注点。考试焦虑的干预一般采用个体辅导或团体辅导或两者结合的形式开展。团体辅导作为一种适合集体开展的心理辅导形式, 是矫正考试焦虑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下面结合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探讨应对考试焦虑的团体辅导方案。

一、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 (A.Ellis) 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理性情绪行为 疗法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简称REBT) 。艾里斯把人的信念分为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 引起情绪和行为失调的是非理性信念。人的精神烦恼和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个体思维中不合理的非理性信念。当个体长期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时, 便会导致负性情绪体验;当个体坚持更加理性与合理的信念时, 其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就会得到缓解。艾里斯认为非理性信念主要有三个特点: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透顶。对考试的不合理认知是导致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的重要原因之一。考试焦虑学生往往对考试持有以下不合理信念:绝对化倾向———“这次考试我必须考好”;过分概括化———“我太没用了, 考试都考不好”; 糟糕至极———“这次考试考不好我就完了”。要想缓解负性情绪, 就必须与不合理信念作斗争, 矫正非理性认知。本团体辅导方案以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为基础, 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和手段, 协助学生转变有关考试的非理性信念, 解除情绪困扰。

二、方案设计

(一) 总体目标

1.协助学生了解自己对于考试的不合理信念。

2.协助学生调整不合理信念, 建立合理的认知。

3.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放松技巧应对焦虑情绪。

4.帮 助学生树立信心 , 降低考试焦虑水平 , 从容应对考试。

(二) 团体的结构化

团体时间为60分钟左右, 团体规模不超过60人, 选在空教室或者室外空地进行。

(三) 活动过程

第一单元:暖身活动 (5分钟)

单元目标:缓解气氛, 放松心情;引导成员参与团体活动。

人椅游戏。把全班同学随机分组, 每组不超过10人, 各小组围成一个圈, 每组想一个口号:什么都行, 只要小组成员都认可即可。比如:勇往直前, 同心协力等。然后请每位成员把自己的双手搭在前面成员的双肩上, 双脚并拢慢慢往下蹲, 慢慢蹲, 慢慢坐到后面成员的腿上。保持不动, 看哪一组坚持的时间长。

第二单元:我看考试 (10分钟)

单元目标:了解成员对考试存在的不合理认知。

1.填写“考试前后的想法”表

所有成员填写考前、考中、考后的想法和导致的结果。

2.小组讨论交流与总结

成员在组内把自己的想法和可能导致的结果分享, 然后其他成员帮助他 (她) 找出关于考试的不合理认知。最后归纳小组的不合理认知, 在下一阶段活动时使用。

第三单元:建立合理认知 (20分钟)

单元目标:帮助成员初步掌握理情行为疗法;协助成员初步建立对考试的合理认知。

1.领导者引导成员学习理情行为疗法

对考试的不合理认知是导致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 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艾利斯强调认知在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人们不快乐的原因往往在于被“绝对化倾向”、“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等不合理的非理性认知束缚了心灵, 导致心理困扰。比如:“我必须考好 (绝对化倾向) ;我太无能了, 我没用, 考试都考不好 (过分概括化) ;我考不好就完了 (糟糕至极) ”。要想克服消极情绪, 就必须矫正非理性信念, 用合理的认知取代不合理的认知。

2.调整认知

小组成员转换思维, 用新的合理认知反驳取代不合理认知。比如: 不合理认知:“考试一旦失败, 同学们就会看不起我。”反驳:考试不理想, 同学们真的会看不起吗?合理认知: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 一次考试不好, 只是说明你前阶段的学习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同学都是友善的, 不会因为一次考试失败就否定一个人。

3.建立积极认知

引导成员根据以下格式把话写完整。通过形成合理的认知, 调节成员的情绪。

例句:考试越来越临近了, 我既兴奋, 又紧张, 因为……备考这段时间的紧张、烦躁情绪是很正常的, 因为……虽然现阶段我复习得不是太理想, 但是……昨天已经过去, 永不复返, 所以……

第四单元:直面焦虑 (15分钟)

单元目标: 帮助成员了解和初步掌握缓解焦虑和放松训练的方法。

1.积极心理暗示法

心理学理论提出, 采用积极的自我意象, 以积极的名言鞭策自己, 能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起到积极的促进效应。比如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棒”, “我能”, “我是最棒的”, “没有什么可怕的, 我能行”, 等等。

2.想象放松训练

放松的要领: 在整个放松过程中要保持深慢而均匀的呼吸;要能体验随着想象有股暖流在身体内运动。

指导语: (配合轻缓的音乐) 请你以一个最舒服的姿势坐好, 伴随音乐, 慢慢闭上双眼。现在请你自由呼吸, 心无杂念。我将带你进行一次想象之旅, 请集中注意力于我的指导语, 并感觉你的身心开始越来越放松……继续放松……现在你正坐在考场里, 教室里坐满了考生, 到处都很安静。监考老师已经把试卷发下来。今天的考试科目是……恰好是你擅长的, 但你还是不免有点紧张, 快速看了下试卷, 发现有些题目你不会做, 这时你越发紧张, 心跳加快, 手心出汗。“我能行, 我可以的……”, 此刻你想起老师的话, 不断对自己积极暗示。你开始深呼吸, 一次, 两次……慢慢的, 你觉得自己放松下来。然后你又看了一遍题目, 这次你觉得全部都是你会做的题目, 你得心应手, 很快就把题目全都做完了。仔细检查了几遍, 考试时间到了, 老师收走试卷, 你从来没有像今天考试考得这如此顺利, 你轻松地走出考场。看着外面的阳光, 你觉得世界真美好。现在你觉得眼前越来越亮, 请慢慢睁开眼睛。

第五单元:坦然面对考试 (10分钟)

单元目标:帮助成员树立信心面对未来的考试;成员之间互相感谢与鼓励, 并结束团体。

1.“激励留言卡”

成员围成一圈, 每人发一张彩纸, 在中间用彩笔画一个心形, 在心形中间写上自己的名字, 然后依次向右传;每人都在心形里写下自己对其他成员的祝福和鼓励; 成员轮流大声念出他人对自己的祝福与激励, 并对他人表示深深的感谢。

2.真心英雄

领导者引导:学习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劳动, 需要具备不抛弃不放弃的执著精神。考试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只需顺其自然认真复习即可, 积极良好的心态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收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随着《真心英雄》的音乐响起, 所有成员起立, 手拉手一起齐声歌唱, 在激昂而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团体。

作为一种集体开展的心理辅导形式, 团体辅导能有效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新时期教师要学会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 帮助学生缓解考试焦虑, 并且引导其将团体活动中习得的经验有效地迁移到学习与生活当中。我们要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培训工作, 使团体心理辅导的队伍更强大, 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晓玲.考试焦虑量表在湖南地区的试用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0, 8 (1) :51-52.

[2]刘儒德, 周蕾, 张再青.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6 (1) :68-72.

[3]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篇4:~~中学高中部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摘 要】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面对时下高中生问题日益增多,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加强对职业高中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21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关键词】职业高中生

心理健康

团体心理辅导 近几年,我国也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在迅速发展。职业高中生他们是未来的生力军,是时代的主宰,培养合格的中职毕业生是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的天职。一、职业高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1.古往今来,每个人都想取得学业和事业的成功,职业高中学生也不会例外。但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由于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失败体验过多,师长期望过高,外部评价过低,再加上家庭、社会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使职高学生在思想意识上造成消极的自我意象,若不能及时纠正,日积月累,就会形成“我不行”、“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但又怕别人“瞧不起”,怕别人议论自己“不行”,发展下去就形成过敏、自责、孤独,甚至出走、轻生。怎么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心理负担,走向成功呢?著名的“霍桑效应”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不无启迪。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应努力塑造学生成功的自我意象,培养学生健康的成功心理。心理学家把成功心理分为两类:一类是“追求荣誉的成功心理”,即追求成功的动机在于赢得荣誉,而对具体所从事的工作本身并不一定特别感兴趣。激励其人去努力奋斗的动力源是鲜花、颂扬和掌声。另一类是“追求做好的成功心理”,即指对自己经手的每件事都尽自己所能地去做好,否则就不甘心或有所愧疚。这是一种健康的成功心理。一般地,人都具有这两种成功心理,只是所占比例不同而已。若追求荣誉的心理占优势,则此人虽豪气冲天,成功的可能并不大;若淡泊名利,力争做好每件事,那么有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往往也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因此,努力塑造学生成功的自我意象,进而培养其健康的成功心理,则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目标。要多关心他们,多为他们提供参与和认同的机会。如值日、负责某项具体活动并帮助他取得成功等,以激励其自信心和上进心;着意挖掘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及时的肯定。2.家教观念,培养健康心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家教对孩子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如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从对本校家长的调查来看,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对孩子要求过高,动辄打骂;要么对孩子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这就导致学生心理也走向两个极端:对要求过高的家长,学生心理常处于恐惧状态,性格内向,甚至为免打骂,有的还学会了撒谎,报喜不报忧;而对放任自流的家中,学生心理则过于散漫,多次教育都难显成效。为此,我以家长会的形式加强同家长的沟通,分析利弊,转变家教观念,实现家校联合,共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使得学生由原来怕开家长会,现在则成了盼开家长会。转变家教观念,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又开辟了一方乐土。二、职业高中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实践操作在职高团体心理辅导课中,“游戏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完成也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那么我们在职高的团体心理辅导课中,是如何利用“游戏活动”这个有利的上课工具的呢?1.设计学生喜欢的游戏并不是所有的游戏活动,都适合职高团体心理辅导课。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游戏。首先职业高中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他们和小学生,初中生,普高学生都不一样,所以有些游戏活动也许适合小学,初中,或者普高,但不一定适合职高。其次,由于职业高中已经是按专业分班,所以不同的专业,班级男女生比例也是不一样的。有些专业,如汽修、机械、电子类班级基本都是男生,也许一个班里连一个女生都没有,而财会、商业专业,班里却以女生为主。所以选择的游戏活动要根据班级男女生比例来进行设计。适合男生的游戏并不一定适合女生班级,同样,适合女生的游戏也不一定适合男生班级。职高学生喜欢的游戏,一般是以活动为主,而不是以思考为主。如“用报纸搭塔”、“搬运工”“呼啦圈”等动起来的游戏就比较受学生欢迎。但是以自我思考为主的游戏,如“描述20个我”,“生命线”这样的游戏,就不太受欢迎。(2)团体辅导工作阶段在正常情况下,经过15分钟左右对团体动力的启动与催化之后,各小组成员之间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互动关系,现场中彼此信任、接纳的氛围已经基本出现,团体动力开始有效运作,此时即可进入团体工作阶段。对于职高而言,团体工作阶段,无论用上面哪种形式来进行,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依然是以“动”为主,老师在设计该环节时,尽量不要按照课堂常规模式进行,而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会。这样的好处是,也许上课内容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上课形式不一样,所产生的学生的上课热情、上课认真度、以及上课效果会不一样。(3)团体辅导结束阶段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结束阶段同样需要精心设计活动,它可以为本次主题探索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并给每一个团体成员留下深刻的记忆,激励他们将课堂上的活动体验与课后的生活实践更好地衔接起来。常用的团体结束活动有:我的收获、我们大家都来说、化妆舞会、把心留住、效应未来、礼物大派送、大团圆、与活动主题相关的歌曲等。对于职高而言,在团体心理辅导课的结束阶段,上述活动都可以用。一般团体结束阶段时间控制在3到5分钟,根据上课内容的特色,设计相应的结束活动。总之,职业高中的团体心理辅导课老师,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掌控水平,又要继续保持心理老师独特的亲和力,做到既能得到学生的喜欢和信任,又能管理学生课堂纪律,这对于心理老师来说,是非常有挑战力的一件事。这需要我们的心理老师,继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累积教学经验。

篇5:中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同伴关系在中小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促进中小学生与同伴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提高其人际适应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导致自卑感、孤独感、学校适应困难等问题,甚至会对学生以后的社会适应造成消极影响。

引起个体人际适应不良的因素包括:错误的人际交往观念、不良的人格特质和缺乏人际交往技能等。刘慧老师的“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协助成员树立正确的人际观念(第二次团体),协助成员发展受欢迎的人格特质(第四次团体),协助成员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人际交往技能(第一、三、五次团体)。我们把六次辅导方案放在同一期集中刊登,真诚地希望能为老师们的工作带来一些便利。

我也要做“万人迷”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团体目标】

1.协助成员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2.协助成员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团体性质】

封闭式、结构式、志愿式、发展性团体。【团体对象】

初中及以上年级的学生,男女生数量要求基本平衡。【团体人数】

12~16人,为便于分组活动,团体人数最好为偶数。设团体领导者和团体协助领导者各一名。

【成员招募方式与斟选标准】

以海报张贴及网络公告方式在校园内公开招募志愿者。领导者与志愿报名者进行面谈,确定其条件及问题适合接受团体辅导者方可成为团体成员。性格过于孤僻和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不宜参加。

【时间频率及次数】

共6次,每周1次,每次90分钟。第一次团体

单元名称:第一次亲密接触 单元目标:

1.澄清团体目标和成员参加团体的动机,帮助成员了解团体的性质。2.协助成员订立团体规范。3.促进成员尽快相互认识。活动准备:

用于写《团体契约书》的大白纸l张、笔每人1支 活动程序:

(一)“叠罗汉”(55分钟)1.给每位成员三分钟的时间,思考如何用最好记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名字和特点。领导者可以先进行自我介绍,作为示范。

2.按顺时针方向,从某个成员(比如A)开始介绍自己,要求:

(1)先用一句话介绍自己,这句话中必须包含两个信息:姓名以及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比如“我是活泼好动的周慧”。

(2)从第二个成员开始,每个成员在用一句话介绍自己时都必须从上一个人开始讲起(如“我是坐在好动的周慧旁边的内向害羞的王琳”),直到最后一个人都必须从上一个人开始讲起。

(3)一句话介绍完自己后,再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对自己的名字和特点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4)在介绍的过程中,每位成员都要集中注意力听。努力记住该成员的名字,而且每个人都有协助他人完整表达的义务。

3.当成员A作完自我介绍后,小组的其他成员依次向A提一个关于个人信息的问题。要求每个人提的问题不能与前面成员提的问题重复。对于其他成员提的问题,A可以表示不回答,但不能说谎。当所有的成员都问完一个问题后,A旁边的下一个成员再开始介绍自己。

4.所有的成员都介绍完自己后,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思考和讨论:(1)在刚才的游戏中,你说对了所有人的名字吗?你一共记住了几个人的名字?

(2)你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记住别人的名字?(或者你为什么没能记住别人的名字?)(3)当别人准确地说出你的名字时,你内心的感受如何?当别人叫不出你名字时,你的感受又如何?

5.领导者小结

(1)准确地记住他人的名字是与陌生人交往的第一个技巧,因为它表达了你对他人的关心和重视。

(2)记住他人名字的方法:提问法、重复法、联想法等。

(二)“许愿精灵”(15分钟)

1.按逆时针顺序。让每个团体成员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以澄清每位成员参加团体的动机和对团体的期望。

(1)我加入团体的希望是:(2)我希望我们的团体是:

2.领导者澄清成员对团体的错误期待和认识,说明团体的功能、目的和内容。

(三)“你我的约定”(15分钟)1.领导者说明订立团体规范的原因。

2.团体成员共同讨论和制定团体规范,如“做到保密,不把团体内的事情说给其他人听”;“仔细倾听。不打断和批评他人的发言”;“不缺席,不迟到,不中途离开”;“不把食物带到团体辅导室来吃”等。然后将它们加以归纳,写在一张大白纸上,形成《团体契约书》。

3.每个团体成员在《团体契约书》上签名:以示自己愿意遵守这些团体规范。

(四)小结(5分钟)

1.领导者进行简单的小结,并分发《团体活动心得记录表》,要求每位成员每次团体活动结束后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与心得。

2.领导者预告下一次团体活动的内容,然后结束团体。第二次团体

单元名称:打开心门交朋友 单元目标:

1.进一步增进团体成员间的了解。

2.协助成员树立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态度。

3.检视团体的凝聚力,以及成员在团体中的参与程度。活动准备:

1.3米左右高的桌子1张;捆手布1—2块;体操垫1块;各种颜色的心形纸卡若干张;用硬纸绘制的标有10个等级的心情温度计每人1个;记号笔每人1支。

活动程序:

(一)“我猜你猜”暖身游戏(10分钟)

领导者在心中默想一人,但不说出他的名字,此人必须是团体成员中的一人,然后请其他成员来猜他的名字。在猜的过程中,可以向领导者提问,但领导者只能回答“是”或“不是”,最先猜出的人为胜者。然后由胜者在心中默想团体成员中的一人,其他成员来猜。如此类推。

(二)“爱在指间”(30分钟)1.活动过程

将团体成员分成相等的两组,一组成员围成一个内圈,再让另一组成员站内圈同学的身后,围成一个外圈。内圈成员背向圆心,外圈同学面向圆心。即内外圈的成员两两相视而站。成员在领导者口令的指挥下。做出相应的动作。

当领导者发出“手势”的口令时,每个成员向对方伸出1~4个手指:(1)伸出1个手指表示“我现在还不想认识你”;(2)伸出2个手指表示“我愿意初步认识你,并和你做个点头之交的朋友”;(3)伸出3个手指表示“我很高兴认识你,并想对你有进一步的了解,和你做个普通朋友”;(4)伸出4个手指表示“我很喜欢你,很想和你做好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和痛苦”。

当领导者发出“动作”的口令,成员就按下列规则做出相应的动作:(1)如果两人伸出的手指不一样,则站着不动,什么动作都不需要做;(2)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1个手指,那么各自把脸转向自己的右边,并重重地跺一下脚;(3)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2个手指。那么微笑着向对方点点头;(4)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3个手指,那么主动热情地握住对方的双手;(5)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4个手指,则热情地拥抱对方。

每做完一组“动作一手势”,外圈的成员就分别向右跨一步,和下一个成员相视而站,跟随领导者的口令做出相应的手势和动作。以此类推,直到外圈的同学和内圈的每位同学都完成了一组“动作一手势”为止。

2.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1)刚才自己做了几个动作?握手和拥抱的亲密动作各完成了几个?为什么能完成这么多(或为什么只完成了这么少)的亲密动作?

(2)当你看到别人伸出的手指比你多时,你心中的感觉是怎样的?当你伸出的手指比别人多时,心里的感觉又是怎样的?

(3)从这个游戏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领导者点评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但是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喜欢我们、接纳我们。别人喜欢我们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们也要喜欢他们,承认他们的价值。也就是说人际交往中喜欢与讨厌、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一般而言,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去喜欢他,愿意接近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去接近他;而对于疏远、厌恶我们的人,我们也会疏远或厌恶他。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交互原则。对于交往的对象,我们应首先主动敞开心扉,接纳、肯定、支持、喜欢他们,保持在人际关系的主动地位,这样别人才会接纳、肯定、支持、喜欢我们。

4.成员分小组进行讨论:“人际交往中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主动表达对他人的接纳、喜欢和肯定?”

5.领导者小结与人主动交往的方式,如主动与人打招呼,主动帮助别人,主动关心别人,主动约别人一起出去玩,等等。

(三)“信任后仰”(30分钟)1.活动程序(1)游戏开始之前要求所有成员摘下眼镜、手表、首饰以及身上任何尖锐和硬的物品,并把口袋掏空。

(2)选一名自愿者(如A)站在一张1-3米左右高的桌子上向后倒,一名成员作为监护员,其余成员(至少应在10人以上)负责承接后仰者。他们两两相视而站。按个头高低在桌子前排成平行的两列,队列与桌子成垂直角度。每位成员向前伸直胳膊,掌心朝上,放在对方的双肩上,形成一个安全的承接区。为确保后仰者的安全,可以在承接区铺上一块体操垫。

(3)领导者站在桌上,用捆手布将后仰者的手捆住,然后用手抓住捆手布。一切准备就绪后,后仰者喊“你们准备好了吗?”台下成员高声回答“准备好了!”领导者听到回应后,发出“一、二、三、倒”的指令,并松开捆手布,后仰者应声向后挺直倒下,其他成员则竭尽全力平稳地接住A。并用“放腿抬肩法”将其平稳放下。

(4)每位成员轮流充当后仰者和承接者。尽量要求每位成员参与,但有心脏病、高血压和严重腰伤者不能参加。

2.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

(1)倒下的那一刻你害怕了么?你相信其他成员会稳稳地托住你么?倒下的时候你的身体是弯曲的还是挺直的?

(2)你现在的感觉是什么?(3)你从这个游戏中学到了什么?

(四)“团体检测站”(15分钟)请每位成员从大红、粉红、橙、黄、蓝、绿、紫、白、黑、灰等各种颜色的心形纸卡中挑选一个,代表自己进入团体的心情。并在心情温度计上画上相应的温度,代表自己在团体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温度越高表示在团体中的参与程度越高),然后加以解释说明。

(五)小结(5分钟)

1.领导者总结今天团体辅导的内容,并再次强调人际交往中的相互原则。强调敞开心扉、主动交往的重要性。

2.重复做一次“爱在指间”游戏,在游戏中结束团体。第三次团体

单元名称:沟通从倾听开始

单元目标:协助成员掌握倾听的言语技巧和非言语技巧。活动准备:

一些画有简单线条的图片(见图

1、图2)、纸每人2张、笔每人1支、小纸箱1个、抄写好沟通练习的大白纸1张(详见“

(四)沟通练习”部分)

图1

图2

活动程序:

(一)“我说你画”暖身游戏(10分钟)1.活动过程

团体成员自由组合。形成若干个两人小组,领导者给每组中的一名成员出示图1,并确保另一名成员无法看到。然后请前者向后者描述图片的内容,后者根据前者的描述画出该图片。要求在描述的过程中,只能通过言语表达。不能用手比画。比比看哪一组画得又快又准确。然后每组中的两个成员交换角色,领导者出示图2,重复上述游戏。

2.领导者点评

人际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有时候你所表达的并不一定就是别人所理解的,你所听到的未必就是别人想表达的。沟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双方要不断反馈、调节沟通方式,才能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

(二)“倾听的技巧”(20分钟)

1.分小组进行讨论“可以运用哪些言语技巧和非言语技巧来表达你在认真倾听”,然后请各小组代表发言。

2.领导者总结

(1)倾听的言语技巧,如避免沉默不语;变换回答的方式,不要总是回答“嗯、嗯、嗯”,“对、对、对”等;适当地插入提问,或要求对方进一步补充说明,表达对对方所说内容的兴趣;指出共同的经历和感受;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对方所说的内容,表达对对方所说内容的理解等。

(2)倾听的非言语技巧,如身体面向对方,并适当地前倾,使对方感觉你在洗耳恭听;保持目光接触,表示对对方所说的话感兴趣;停下手中正在做的事;面部表情随对方所说内容而发生变化;利用积极的面部表情和头部运动,如微笑、点头、扬眉等;避免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持开放的姿势,表达对对方话题的接纳态度等。

(三)“秘密红帐”(25分钟)1.请每位成员观察团体中其他成员的良好倾听行为,并把它们写在纸条上,放人小纸箱内。要求:

(1)只允许记好的行为,不准记不好的表现。(2)写清楚被赞扬的成员的姓名。

(3)允许记录多个成员的良好倾听行为,只要你认为某个成员在倾听的某个方面做得好就可以把它写下来。

2.领导者当众宣读纸条的内容,以激励每位成员在今后的团体中自觉练习倾听技巧。

(四)沟通练习(30分钟)

1.请每位成员谈谈。当你的朋友向你倾诉他的烦恼时,一般而言你会作何反应?并简要说明你作出这样选择的理由。

(1)朋友向你倾诉:“期中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我又没考好。我不敢告诉父母,为了供我上学他们拼命地赚钱,已经很辛苦了。我不想让他们知道。每天早晨起来,我都鼓励自己要努力地学习,但是感觉压力很大,要考上重点好难呀!”

你会如何回答?

A.你要想开一点,面包会有的,只要努力一定能考上的。B.你不用太悲观,这次好多人都没考好。

C.你应该告诉你的父母,他们也许能帮你,和你一起想办法。

D.你不敢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你。可是你的压力也非常大,不知道自己一个人是否扛得过去。(2)朋友向你倾诉:“我最近倒霉透了,谈了两年多的女朋友居然把我给甩了。哎,我真想一死了之!”

你会如何回答?

A你怎么这么想,一次失恋就成这个样子,也太没出息了。B.哎,是挺倒霉的。你再想想有没有什么跟她和好的办法? C.我比你更倒霉呢,我都被人家甩过两次啦。

D.不用这么难过,俗话说得好,天涯何处无芳草,改天我帮你介绍一个更好的。

E.谈了两年的女朋友居然和你分手了,你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所以觉得活着没意思了。

2.领导者点评

人际沟通的关键在于让你的朋友感觉到,你是在认真地听他说话,而且理解了他的意思。理解了他的心情。以上两个案例的几个答案中。只有最后一个反应最为恰当,但很少人会选它。因为它只是用自己的话把别人所说的内容简要地翻译了一遍(这种沟通方法被称为“意译法”),似乎是在说废话。很多人都有好为人师的倾向,误以为朋友向自己倾诉就是需要自己帮他出主意,因此在沟通中急于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别人的感受,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提出劝告。事实上只有倾诉者才最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才能为自己的行为作选择。他通过倾诉,希望寻求的只不过是一种关心、理解和心理支持。而意译法恰好可以满足对方的这种心理需求。因此,把对方所说的意思简要地反馈给对方,就是最简单但是又十分有效的人际沟通小窍门。

(五)小结(5分钟)

1.领导者小结倾听的言语和非言语技巧,并鼓励成员在团体中和团体外的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技巧。

2.预告下一期团体的内容。第四次团体

单元名称:人缘来自好性格 单元目标:

1.协助成员认识在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人格特质。

2.协助成员检视自身的人格特质,发展受人欢迎的特质,克服不良特质。3.进一步增强团体的凝聚力。活动准备:

纸每人1张、笔每人1支、用于记录“魅力指数”的记号笔1支(详见“

(二)魅力测试站”部分)

活动程序:

(一)“坐地起身”暖身游戏(10分钟)

1.将成员随机分成两组,确保两组的人数以及男女生的比例差不多。2.每组先派出两名成员,背靠背、臀部贴地、双臂相互交叉地坐在地上。当领导者发出“开始”的指令时,两人合力使双方一同站起。要求在站起的过程中,手不能松开,也不能触碰地面。如果成功站起,则该小组继续增加一人,三人一起手挽手地坐地起身。如果失败则重新再来一次,直到成功方可再增加一人。如此类推,小组成员全部成功地一起坐地起身者为胜方。

3.在游戏过程中,领导者负责发出“开始”的指令,并监督各小组不要犯规。

(二)“魅力测试站”(50分钟)

1.领导者描述情景:你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在这个夏令营里你结识了很多性格迥异的人,有真诚的、善解人意的、乐于助人的、体贴的、热情的、善良的、活泼开朗的、风趣幽默的、聪明能干的、自信的、心胸宽阔的、脾气古怪的、不友好的、饶舌的、自私自利的、自负傲慢的、虚伪的、恶毒的、不可信任的、性情暴躁的、孤僻的、冷漠的、固执的、心胸狭隘的,等等。

2.组织成员进行讨论:你最不愿意和哪三种人做朋友?最愿意和哪三种人做朋友?并简要地说明理由。请每位成员在心底对自己作一个评判(不需要说出来),你认为自己最类似于以上哪两种人?优缺点各选一个。然后仔细倾听其他成员对此的评价,从而了解自己的性格在人际交往中的受欢迎程度。

3.领导者根据成员的发言,记录下每种性格的魅力指数。最愿意和某三种人做朋友。那么根据喜欢程度的高低,这三种性格分别记+3,+2,+1分;反之,最不愿意和某三种人做朋友,那么根据讨厌程度的高低,这三种性格分别记-3,-2,-1分。所有成员发言完后,计算每种性格的总分,得出该性格的人际魅力指数。

4.组织成员进行分组讨论“如何培养最受欢迎的三种性格”,以及‘如何克服最不受欢迎的三种性格”。

(三)“人际财富”(25分钟)

1.给每个成员分发一张白纸,一只笔。然后请成员跟着领导者的指导语和示范,绘制自己的人际财富图。

(1)首先在白纸的中央画一个实心圆点代表自己。

(2)然后以这个实心圆点为中心,画三个半径不等的同心圆,代表三种人际财富或者人际圈。同心圆内任意一点到中心的距离表示心理距离。将亲朋好友的名字写在图上,名字越靠近中心圆点,表明他与你的关系越亲密。

(3)写在最小同心圆内的属于你的“一级人际财富”。你们彼此相爱。你愿意让对方走进自己心灵的最深处。分享你内心的秘密、痛苦和快乐。这样的人际财富不多,却是你最大的心灵慰籍,也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成长力量。

(4)写在第二大同心圆内的是你的“二级人际财富”。你们彼此关心,时常聚在一起聊天戏耍,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努力奋斗。虽然你们之间有些秘密是无法分享的,但这类朋友让你时常感到人生的温馨。

(5)写在最大一个同心圆内的属于你的“三级人际财富”。这些朋友,可以是平时见面打个招呼,但是需要帮助时也愿意尽力帮忙的朋友;可以是曾经比较亲密但渐渐疏远,却仍然在你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朋友;也可以是平时难得见面,却不会忘记在逢年过节问候一声的朋友。

(6)同心圆外的空白处代表你的“潜在人际财富”。尽量搜索你的记忆系统,把那些虽然比较疏远但仍属于你的人际财富的人的名字写下来。

2.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思考和分享 一般而言,一个成年人需要与大约120人维持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其中包括2∞50人心理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如果人际关系过疏或过密,都容易引发个体的心理问题,或孤独无助,或自我迷失。你的人际关系现状如何?是否合适?你认为是自己身上什么性格品质给你带来了好人缘?或者如果你的人缘不太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试着一边整理自己的人际财富,反思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比如是否因一时愤怒的情绪而失去了曾经的知己;是否因太自我中心忽略他人的感受而被周围的朋友渐渐疏远),找出自己需要继续发扬和改进的地方。

(四)小结(5分钟)

1.领导者鼓励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虚心听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反馈,了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受欢迎程度,分析其中的原因,然后积极发展受欢迎的性格特点。

2.预告下次团体的内容。第五次团体

单元名称:解开人际千千结 单元目标:

1.协助成员改变对人际冲突的消极看法。

篇6:~~中学高中部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一、团体训练目标

通过团体成员共同努力,创造出良好的团体动力范围,促进团体成员的成长,引导成员回顾自我历程,思考自己的性格特点,人际关系,理想目标,深入了解自己的个性和优缺点,使成员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以及自我尊重和自信。二学情调查

中学生处于同一性对角色混乱(Identity versus role confusion)阶段。青少年到了这一阶段,开始思考、整合他(她)所掌握的各种信息,为自己确定生活策略,这可难是人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如果这一时期的危机(crisis)能顺利解决,儿童就会获得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并顺利过渡到下一阶段:亲密对孤独(Intimacy versus isolation)阶段。如果这一阶段危机不能解决,那么就会产生角色混乱(role confusion)和消极同一性(negative identity)。产生逆反性青春期问题。

三、团体训练实施过程。

团体辅导活动正式开始前的准备工作

(1)签订《参加团体训练契约》

《团体训练契约书》主要是对规则的口头或书面说明,在团体的初期给出一定的规范是为了保障团体的有序运作。(2)团体领导者发言

发言如下:首先欢迎大家来到“团体绘画工作坊”一一中学生自我成长小组!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将由我来带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也是咱们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现在已经有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了,还多次参加大型心理健康宣传和辅导活动,以及参与团体辅导和社区心理辅导等。

我们团体辅导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自我成长,具体来讲就是更深入的认识自己、接纳自我、促进自我和谐、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个小组最大的特色就是会有大量的绘画活动。目前这种类型的团体辅导在国外较为多见,在国内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所以也很感谢大家能够为绘画艺术团体辅导的本土化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保证团体的正常运行,促进大家更多的成长,咱们在《团体契约书》中指定了一些规范,希望大家一一遵守。除此之外,还需要再补充几点: 第一,再次强调保密性,我们团体中的所有内容都请大家保密,包括自己和他人的绘画作品。

第二,为了保证团体的稳定性,如果大家有很急迫的事情确实不能参加的话,请至少提前一天和我联系。

第三,希望大家能真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积极分享自己的作品。当然,我不会强求大家去表达自己,包括在绘画活动中,如果实在不愿意去创作的话也没有关系。

第四,请认真倾听和尊重他人的发言,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真诚的支持。在发表自己的见解时,请使用类似于“我觉得„„”、“我的感受是„„”、“我想„„”之类的句式,注意不要使用伤害他人甚至是攻击性的语句和表达方式。

第五,每个团体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困难或出现某些意外,我们团体也不例外,希望大家及时表达自己的不适感,我们共同度过。

第六,如果对我个人或我们团体有什么建议和意见的话,或者有不舒服的地方,欢迎随时和我沟通。

总之,希望在未来的活动中,希望我们大家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支持,携手共同成长!

第一阶段 有缘来相识:

分目标:

1)了解团体的性质和内容;2)成员间相互熟悉,为形成团体温馨、团结、真诚开放的氛围打好基础;3)明确自己的目标,提高成员的主动意识。

时间和内容:

1)知情同意书和团体契约(5分钟);2)领导者发言(5分钟);3)调整小组成员期望值和许愿符(20分钟);4)自我介绍(30分钟)。调整小组成员的期望值及填写许愿符: 尽管在招募时已经提出了团体的目标,但是每个成员还是带着自己独特的希望来到这个团体中,而目标的不一致常会破坏团体的凝聚力,影响辅导效果,目标的不一致还常是辅导初期成员感到沮丧困惑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因此,在正式实施团体辅导前,调整成员的目标,消除其不合适的期望,是有助于实现团体目标、促进成员更多成长的有效举措。

1、自我介绍游戏:

在第一次团体活动中,通过设计昵称和标识来进行自我介绍。在分享时主要描述自己的标识,介绍昵称由来,诊释标识的意义。设计游戏往往有助于自我表达,训练思维,增强艺术创作的灵活性。

用标识进行自我介绍,不仅可以活跃气氛,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出个体的整体面貌和特征。此外,这也是成员与艺术媒材的初步接触。

2、画情绪 使用目的:

增加成员之间的互动,建设团队,帮助成员熟悉用绘画表达情绪和感受,训练成员识别情绪的能力,有助于其在之后的辅导中对其他成员给予恰当的回应。工具:

2B铅笔、24色彩色铅笔、A4型白纸、橡皮 实施步骤:

事先准备多张写有不同情绪名称的纸条,让成员抽取,用肢体语言展示或先描画、后展示作品,其他成员猜测是何种情绪,游戏结束后进行团体分享和讨论。

第一轮:抽取情绪纸条后用肢体语言展示出来,包括无奈、困惑、开心、难过等,其他成员猜测。

第二轮:抽取后通过描画脸部表情呈现纸条上所写的情绪状态,包括兴奋、得意、高兴得流泪、恐惧等,其他成员根据绘画作品进行猜。

第三轮:抽取情绪纸条后用肢体语言展示出来,包括悲喜交加、很伤心,哭着睡着了、很苦恼,实在不知道怎样做,最后只能接受等,其他成员猜测。

3、绘画:美丽的日子 使用目的: 给成员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团体回顾辅导过程,突出成员的成就感,巩固辅导效果,引导其转向对未来的积极的期望。工具:

2B铅笔、24色彩色铅笔、A4型白纸、橡皮 实施步骤:

每次辅导结束前成员自由作画,主题为未来美好的日子,可以是现实中可能实现的,也可以仅是理想状态,由成员自行选择。创作次数自由支配,在最后一次辅导时轮流分享。第二阶段 携手共成长: 分目标:

1)成员之间进一步熟悉,形成团体意识;2)增强成员之间的信任,这对之后团体中的分享有很重要的作用(示范感受性反馈,而不是评价、直接给建议,等等);3)逐渐形成温馨、团结、真诚的团体氛围。时间和内容:

1)绘画情绪回顾,促进成员进一步熟悉,并回忆上次的内容;2)绘画:尴尬时刻(25分钟);3)建设团队游戏:集体作画及分享(40分钟)

1、尴尬时刻 使用目的:

促进成员安全的自我暴露,建设团队增强成员对他人的接纳程度;训练成员用绘画表达自己情绪和感受的能力 工具:

2B铅笔、24色彩色铅笔、A4型白纸、橡皮 实施步骤:

要求成员画出自己遭遇的一次尴尬时刻,并用色彩和线条表现自己当时的感受,创作完成后全体分享和讨论。

2、集体作画 使用目的:

建设团队,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增强成员对团体的归属感。工具:

2B铅笔、24色彩色铅笔、24色油性蜡笔、素描纸、橡皮、小刀。实施步骤:

全体成员共同创作一幅画,为作品命名,团体分享和讨论。第三阶段 最近比较烦: 分目标:

1)宣泄不良情绪,改善情绪状态;2)了解并修改自己应对困难的模式;3)挖掘成功的经验,加强自我的支持;4)小组成员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想,互相支持、共同成长

内容:

1)游戏:绘画接力(25分钟);2)绘画:我的烦恼(20分种);3)《我的烦恼》分享一(30分钟);4)《美丽的日子》第二次作画(15分钟)

1、绘画接力 使用目的:

促进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团队的凝聚力,突出成员的责任感,增强成员之间的相互接纳和相互支持。工具:

2B铅笔、24色彩色铅笔、A4型白纸、橡皮。实施步骤:

每位成员选择一种特定颜色的笔,游戏全程只能使用该种颜色作画。发给每人一张纸,自由作画2分钟,然后在领导者的提示下传给左边的成员。每个人在传到自己的纸上继续作画2分钟,再传给下一位成员,依次进行下去,直至原来的纸又传回到自己手中为止,游戏结束。成员轮流分享自己对于画的贡献,以及对其他成员添加的作品的感受,最后团体进行分享和讨论。

2、我的烦恼 使用目的: 鼓励成员安全展现其内心世界,通过绘画和分享过程宣泄不良清绪,改善其情绪状态,促使成员了解并修改自己应对困难的模式,促使成员挖掘自身资源,寻找成功的经验,加强自我支持。工具:

2B铅笔、24色彩色铅笔、A4型白纸、橡皮。实施步骤:

(l)团体领导者引导成员进入创作状态:“生活中不只有快乐,还会有很多烦恼的事情,这些事情会带给你很多感受。很多时候语言显得贫乏,不足以描述出烦恼带来的复杂的感受,可是它们是那么深刻的存在于你的心中,我们需要你的真诚、信任、温馨以便创造相互支持的氛围,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2)在两次活动期间和暴露自己问题的当事人单独进行交谈,感谢她对团体的信任,肯定她分享自己隐私、坦诚面对自己问题、积极成长的勇气,介绍与其创伤相关的知识,关注其感受,减少其对自我暴露的不安,避免再次与大家见面时的尴尬和忐忑,建议她必要时向团体领导者及时提出个体干预的要求。

第四阶段 你我皆凡人:

分目标:同上。

内容:1)回顾(10分钟);2)《我的烦恼》分享二(60分钟);3)《美丽的日子》第三次作画(15分钟);

第五阶段 碰触真实自我(1):

分目标:

1)认识自我;2)悦纳自己;3)挖掘自身的宝藏,促进自我成长。内容:

1)绘画:心中的我、别人眼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30分钟);2)绘画分享一(45分钟);3)《美丽的日子》第四次作画(15分钟)

1、绘画:心中的我、别人眼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 使用目的:

加强成员对自我的认识,减少成员自我和经验的不和谐,引导成员直面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提高其自我接纳程度,促使成员挖掘自身的宝藏,促进其自我成长。工具:

2B铅笔、24色彩色铅笔、A4型白纸、橡皮。实施步骤:

每位成员发三张纸,分别画出心中的我、别人眼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具体描画的形象不只限于人物、动物、植物,还可以是某种物品或摆设或场景等,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自由创作。绘画结束后,成员自由分享自己的作品。

第六阶段 碰触真实自我(2)

1)回顾(15分钟);2)绘画分享二(60分钟);

3、《美丽的日子》第五次作画(15分钟); 第七阶段 心灵柔体操 分目标:

1)接纳自我不和谐的部分;2)增强自我和谐;3)增强对他人的接纳 内容:

橡皮泥游戏(45分钟);2)团体橡皮泥游戏(30分钟);3)《美丽的日子》第六次作画(15分钟)

1、橡皮泥游戏 使用目的:

促进成员接纳其不满意的部分,提高自我和谐程度;促进成员对他人的接纳程度;突出成员的成就感,提高其自信水平工具:

36色橡皮泥、素描纸、剪刀、刀子、木棒 实施步骤:(l)个体橡皮泥游戏 ①每位成员选择两块橡皮泥,一块是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另一块是自己最不喜欢的颜色。

②把两块橡皮泥慢慢的揉和到一起,感受融合的过程。

③自由分享在揉合过程中的感受,以及对揉合后的橡皮泥的颜色的感受。④团体分享和讨论,重点在于自我接纳和自我和谐。(2)集体橡皮泥游戏

①在素描纸的范围内集体用橡皮泥做一个作品,为作品命名。②成员自由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及对作品的感想。③团体分享和讨论,重点在于自身的贡献和对他人的接纳。第八阶段 展望美丽的日子 分目标:

1)分享感受和收获;2)展望未来;3)巩固辅导成果;4)结束小组 内容:

1)发放许愿符,分享感受和收获(20分钟);2)分享《美丽的日子》(50分钟);3)互赠祝福及小组留念(20分钟)

四、对团体辅导中的突发事件的处理

1、迟到或缺席

“老师,下午上课的老师有事情,他四点半才来,估计要两小时,所以我要迟到一刻钟,不好意思啊。”

“老师,明天晚上我们班要开班会商量周末的活动,我是团支书所以必须得去,所以估计要迟到半小时了,对不起啊。”

“老师,我们明天晚上要补课,来不了了,真是抱歉。”

“老师,我今天晚上不能去了,因为上次计算机考试不及格,今晚老师要给我们培训,给大家造成不便真是不好意思!”

在团体辅导中,会在活动的前一天或前几个小时收到这样的消息,或是迟到或是缺席,都不免会给团体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一般来讲,迟到或偶尔的缺席意味着团体中存在阻抗,几位成员经常迟到或缺席,则可能是团体缺乏凝聚力的表现,甚至表明团体正面临着解体的可能性。当然也可能是成员确实有事不能参加。治疗师的做法通常包括在团体初期强调出席的重要性、自己以身作则、对于已经出现的状况及时阻止、帮助成员探讨其行为背后的意义,等等。

在本次“团体绘画工作坊”团体辅导的研究中,在团体开始前通过书面和领导者讲话的方式加以束缚,尽量减少迟到或缺席发生的可能性。当迟到或缺席发生时,主要采取以下处理方式:(1)思考是否是团体中存在压力;

(2)向其他成员解释说明迟到或缺席的情况;

(3)如果有两位成员因临时状况迟到或缺席而又不能取消活动时,鼓励其他成员表达自己的感受;

(4)向迟到或缺席的成员介绍已经进行的团体活动。

2、脱落

当团体辅导中出现成员脱落的情况时,不仅对脱落成员本身不好,对留存成员也不利。

因为团体辅导的活动是循序渐进的,频繁的缺席不利于王同学自身的成长,在团体凝聚力己经初步形成的状况下,当她再次归入团队的时候会暂时处于比较孤立的状态,而且成员的流动性大会严重影响团体的稳定性,因此对某一同学多次缺席的处理是要在在双方意见一致的情况下,进行脱团处理。具体处理方式如下:(1)向这位同学解释多次缺席对其辅导效果的不利影响。(2)关注这位同学的情绪感受,及时处理。

(3)建议这位同学如果需要帮助的话可以寻求个体咨询。(4)向其他成员解释王同学退出的原因。

(5)注意对留存成员的影响,以身作则,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感想,防止其产生被团体驱逐或遗弃等的不良感受。

3、个人创伤性事件的暴露

例如:在第六次活动中,其中一位成员讲述了自己的童年创伤,其中两位成员给予了当事人及时的回应,“这些痛苦的事情都过去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将来你会很幸福的”;有两位成员告诉我他们很替当事人着急,可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有一位成员在活动结束后告诉我其感受:“她压抑太久了,说出来会感觉好一点的”;还有一位成员在活动结束后询问我有何办法可以帮助当事人。看得出,团体中其他成员的第一反应是惊愕,然后开始为当事人担心。针对这种情况,采用以下方式处理:

(1)在两次活动期间单独和每位成员交谈,询问其感受,处理不良清绪,介绍有关童年创伤的相关知识,告知其常见的处理方式,并特别告诫成员不要对当事人区别对待,要宽容的接纳、真诚的关心,切忌可怜或鄙视的态度。

(2)当事人分享自己的隐私是出于对团体的信任,所以我们要继续保持团体能够感受到这种信任的范围。这些烦恼带来的感受有不同的颜色,呈现出不同的线条的组合,那么试着去把这些线条从心里挪到纸上,不要刻意构思,不要急于想象,就那么自然的等待它们的自然出现,只要听从自己的心就可以了。”(3)成员自发作画,用颜色和线条表现出烦恼带来的感受。

篇7:~~中学高中部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一、初衷:自我接纳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接纳有利于更好地认识自我。高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针对高中生的自我认识水平有限,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从而,促进高中生自我认识与接纳水平的提高。

二、自我认识与接纳对高中生的重大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Ruff指出:“自我接纳是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一个自我不接纳者,他内心会产生很大的矛盾和冲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到要想在一个不完善的、充满矛盾与冲突的自我层面,建立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趋于完善的自我,必须要经过三个环节,即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改变。自我认识就是要对自我的各个层面都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和了解。一个人只有接纳自我,才能够丢掉许多自我防卫机制和虚伪的掩饰,发现自己的真实形象,更好地认识自我。因此,对高中生来说,正确认识并接纳自我非常重要。

三、高中生自我认识与接纳的必要性

四、自我认识与接纳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标:高中生在团体中可以尽情地倾诉与交流,全面了解、分析和评价自己,让每个人都能发现自身的优点,激发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感;剖析自身存在的一些消极心理,学会克服这些消极心理现象;结束团体活动后能将在活动过程的感受与经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现存的问题。

活动形式、时间安排

采用游戏、团体讨论等形式进行。活动安排在每周三下午,每次活动2小时,活动历时一个半月。每次活动后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参与者写出自己在团体中的感受、对团体的建议,在现实生活中尝试从团体中学会的行为模式。

活动规则及誓言

规则:积极参与、守时、专注、暂停评价、开放、保密。

誓言:我自愿参加“成长家园”团体训练,在活动中我积极参与、遵守约定时间,并与大家分享我的感受,保守团体的秘密。

活动内容及实施

根据团体心理咨询理论设计团体训练活动,每组活动分六个单元进行。第一单元:促进相互认识与了解。

活动一:知你知我。让学生在火活跃的气氛中放松心情并增进同学间的了解。

活动二:非言语交流。团体成员在非言语交流的情况下分别按身高大小生日前后进行排列,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理解。

活动三:滚雪球。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认识。

活动四:签订小组契约。指导老师和团体成员共同制订团体规范和团体协议书。第二单元:促进相互理解与信任,提高成员的自我认识水平。

活动一:相互按摩。让学生在轻松地气氛中让自己的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活动二:三人行。让学生在活动中关注别人,也得到别人的关注。活动三:第一印象大揭秘。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了解自我。

活动四:同心协力。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鼓励与支持以及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单元:学会自我认识和接纳。

活动一:触电。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关注自我情绪;有手的接触。活动二:播撒爱心祝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关爱他人和被关爱的感受,增进团体凝聚力。活动三:独特的我。让学生在活动中正确的评价自我并接纳自我,做到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

活动四:美文阅读——塑造成功的自我形象。让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和发扬自己的优点,接纳和改进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

第四单元:增强团体凝聚力和信任感,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活动一:兔子舞。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团体协作,在愉快的气氛中体验信任及团队互动。

活动二:解开千千结。让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耐心、相互配合和齐心协力,感受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性。活动三:我的压力圈。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目前所承受的压力,对压力进行分类,找到压力源。活动四:头脑风暴。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团体的协作,找到缓解压力的方法。活动五:减压按摩。让学生在团队中感受到团体的温馨。第五单元:学会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澄清自己的价值取向。活动一:小鸡变凤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自我的成长。

活动二: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在活动中正确认识自己,全面了解和评价自己,更好的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活动三:信任后仰。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彼此的信任和个人在团体中的责任感,让自己变为一个意志坚强、富有责任感的人。

活动四:主题活动之“价值观大拍卖”。让成员在活动过程中思考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通过对留与舍的决定,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取向,完成价值观的重组。

第六单元:学会探索人生期望,思考生涯规划;团队的总结(与告别)。

活动一:魔术圆圈。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团队的信任和默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二:生命线。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人生期望,展望未来的学习与生活。

活动三:优点大轰炸。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与挖掘自身优点,对自己的优点有充分的认识并会自我欣赏。

活动四:回顾与分享。让学生一起回顾一下这六次团体活动的内容,各位组员分享自己在这六次活动中的自我成长历程和收获。

活动五:结束团体,互留赠言。让学生在活动中表达对今后的展望。自我认识与接纳团体心理辅导的价值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进行自我探索。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来协助他们增进自我了解、自我抉择、进而自我实现的一个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团体辅导过程中提供的安全心理体验气氛,能促进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开放自己、探索自我、表达感受,并在其他成员和辅导老师的帮助下,接受新的经验,对自己进行深入全面的剖析和全新的再认识。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获取社会支持。参加团体辅导的学生们常常有共同的心理问题。团体辅导中的“经验分享经历”团体的讨论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彼此交换意见,互诉心声,使学生们相互理解、相互同情、相互支持;而友好、温暖的氛围能促使学生们深入研讨当下和以后可能遇到的难题,找到可行的解决难题的办法,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处事观念和恰当的态度。

篇8:~~中学高中部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1 团体心理辅导的定义和特征

1.1 团体心理辅导的定义

团体心理辅导的定义有很多, 最普遍认可的是华南师范大学刘勇老师所下定义, 他认为:团体心理辅导又称团体心理咨询, 是针对个别心理辅导而言的, 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 由团体领导者根据团体成员问题的相似性, 通过各种专业性的心理辅导和训练技术, 给成员提供有效的心理援助和指导的咨询活动。

1.2 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特征

团体心理辅导除了具有优于个别心理辅导的高效性、经济性之外, 还具有如下重要特征:

1.2.1 专业性

团体心理辅导综合了团体动力学、团体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测量等多门学科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因此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指导者必须要有与团体心理辅导相关的专业理论、技术和方法, 并且经过专业的训练和培训。同时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时要会用并能用好相对的专业知识。

1.2.2 开放性

团体心理辅导在其形式、方法上都具有开放性。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方面:团体心理辅导不是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为主, 而运用多种教学形式 (例如:角色扮演、讨论等) 相结合的形式, 其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方面:团体心理辅导中可用的方法有很多, 例如:心理咨询的一些基本方法、团体心理学的一些方法。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并没有一定的限制。

1.2.3 互动性

团体心理辅导是以团体动力学为基础的, 团体内的成员在此过程中是相互作用、相互交流与相互影响的。

1.2.4 目标性

团体心理辅导以其教育性与发展性为总体目标, 每次团体心理辅导也都有其针对特定团体问题的分目标, 通过团体辅导来帮助其成员解决各种相对的问题。

2 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和作用

2.1 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

(1) 教育功能。在团体心理辅导中, 团体成员借助各种语言、非语言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分享彼此感受, 这有利于成员的社会性的发展。另外, 辅导的过程也是成员主动学习、自我整合、自我完善的过程, 这些有利于团体成员的自我教育。

(2) 发展性功能。团体心理辅导的总目的之一就是它的发展目标, 通过团体辅导活动有利于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心理健康的发展、人格的不断完善。

(3) 预防性功能。团体心理辅导是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最佳途径。通过团体辅导, 可使成员加深自我认识, 发现自己的不适性行为, 并加以纠正。同时, 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 促进了人们的相互交流。

(4) 治疗性功能。在团体方式下, 由于治疗的情境比较接近日常生活与现实状况, 因此在团体中处理心理问题更易产生效果 (例如, 社交障碍问题) 。

2.2 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

Capuzzi和Corey在他们的《20世纪90年代心理咨询展望》一书中, 描述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八个方面:第一, 在团体中发展信任的气氛以促进彼此态度和情感的分享, 并能将这种信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第二, 增进自我接纳和自我尊重;第三, 澄清生命的价值并探索人生的哲学;第四, 能容任他人并能接受和尊重不同的个体;第五, 学会问题解决和正确决策的技巧, 并坦然接受这些决定的后果;第六, 能敏锐的感知他人的需要;第七, 增加关心他人的能力;第八, 学会将团体中学习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

3 团体游戏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具体教学设计

3.1 促进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团体心理游戏

3.1.1 促进同伴关系的团体心理游戏课程名称:心有芊芊结

课程目标:通过团体协作游戏, 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促进人际交往技能、技巧的发展, 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往的主动性。

课前准备:安静宽敞明亮整洁无干扰的活动室一间。

活动程序:现场所有同学分两组, 手牵手围成两个大圈, 指导教师站在圈外指挥。每个同学都要记住自己左右两边的人, 听到指导教师说解散的口令后开始随便相圈内走动, 然后指导教师会叫停, 学生都得停止运动, 然后找到刚开始在自己身边的人, 保持原地不动, 重新牵手, 形成许多结。紧接着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 (钻、跨等) 恢复到正常的牵手状态 (最快恢复原状的小组即为胜者, 落后的小组则需要受到惩罚, 可集体表演节目或者派代表表演) 。

3.1.2 促进亲子关系的团体心理游戏课程名称:解救人质

课程目标:使父母和孩子之间得以进一步的了解, 促进亲子间的相互理解。

课前准备:安静宽敞明亮整洁无干扰的活动室一间, 座椅板凳若干, 一块较大的挡帘, 一打小卡纸。

活动程序:每十对亲子为一组进行活动, 使学生家长与学生分别坐在挡帘两侧, 挡帘完全把两侧隔开, 不能看到对面。给每个家长十张标有序号的卡纸, 告知每个家长卡纸序号即为家长序号并告知其不要发出声音。指导教师问家长他们孩子相关的问题 (例如:你认为你的孩子有什么缺点?) , 家长在卡纸上作答, 并有指导教师把不同序号的卡纸答案念给学生, 让学生猜出那个序号的家长是自己的家长。猜对的学生成功“解救”出自己的家长, 没猜对的继续进行。最后, 父母和孩子坐在一起, 进行亲子关系的论坛。

3.2 促进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团体心理游戏

3.2.1 完善自我概念的团体心理游戏课程名称:找到真实的我

课程目标:使学生更加了解自我, 对自我有一个更加完善的概念, 更加客观的评价, 形成与客观自我相符的自我概念。

课前准备:安静宽敞明亮整洁无干扰的活动室一间、卡纸若干。

活动程序:给学生每人发三张卡纸, 让其在第一张卡纸上写下20个“我是一个……样的人”, 尽量写一些能够反映出个人人格、性格特质、观念的词语来补全句子。让其在第二张卡纸上写下“我的优点有……”在第三张卡之上写下“我的缺点有……”完成后,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2.2 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团体心理游戏课程名称:闪出我的小行星

课程目标:通过找到自己的长处, 体验个人荣誉感, 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鼓励学生间互相支持, 从而勇敢面对更大的挑战。

课前准备:安静宽敞明亮整洁无干扰的活动室一间, 桌椅板凳若干, 塑料花一支, 鼓。

活动程序:通过击鼓传花的方式来选出同学, 让其发挥其特长来表演个节目, 并让其它同学加以评价, 教师对那些腼腆的学生进行鼓励。

3.3 促进中学生学生情绪控制的团体心理游戏课程名称:我的心事你来猜

课程目标:通过游戏了解情绪的多样性, 学会控制情绪, 成为情绪的主人。

课前准备:安静宽敞明亮整洁无干扰的活动室一间。

活动程序: (1) 分组, 每组排成一行第一个同学看提示板上的情绪描写, 并用动作做出来, 后面的同学通过自己的理解做出表情, 依次传递表情, 最后一名同学回答提示板上所写的表情。在一定时间内看那组回答正确最多即获胜。 (2) 组织学生进行团体讨论“什么事情会产生何种情绪, 怎样控制此种情绪”等情绪相关问题?

摘要:本文采用了检索、参考相关文献的方法, 结合已有的其他学者的研究, 试图在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中把心理学和教育学进行有机的结合, 使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具有更好适用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陈虹, 郑小东.中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 (3) :33-58.

[2]刘勇.教师团体心理辅导[M].科学出版社, 2008 (1) :6-11.

[3]廖凤池, 蔡丽芬, 严菩芸, 陈贞等著.儿童咨询团体理念与方案[M].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3 (7) :21-22.

[4]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276-304.

[5]钟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体验式教学的探索[J].梧州学院学报, 2007 (1) :103.

[6]李慧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新探[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7) :33-37.

[7]陈金定.青少年发展与适应问题[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司法局领导2012年履职情况报告下一篇:海洋知识竞赛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