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文化作用及其建设的思考

2024-04-08

警察文化作用及其建设的思考(精选8篇)

篇1:警察文化作用及其建设的思考

警察文化作用及其建设的思考

警察文化是一个行业文化。是在警察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反映警察特色、体现行业特点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国警察文化是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警察群体所形成的一种包含精神心理文化、内务管理文化、语言行为文化、装备设施文化和警用服饰文化等在内的多层面结构体系,是内在精神与外在形象的统一,是历史精神与时代思想的融合。它以公安民警为对象,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以为民服务为灵魂,是社会共性与警察个性的精神统一。警察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是一种承传、一种精神、一种活力、一种风貌。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在新时期公安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警察文化建设的作用及其建设作一思考。

一、警察文化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

一是确保公安机关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伪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公安机关在新时期肩负的神圣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公安机关能否顺应时代要求,肩负起历史重任,在某种意义上也取决于公安文化建设。当前,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执法水平、工作作风同形势的发展和日益繁重的公安保卫任务都还很不适应,只有加强警察文化,以讲学习、重教育、用科技为切入点,大力提高公安民警的文化素质,才能全面提高警察素质,才能适应时代要求,从容应对形势的变化、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全面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人民警察的历史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公安机关应有的贡献。

二是改善警民关系,改善队伍形象关键之所在。在警察文化建设中,一是通过英雄人物的塑造、典型事迹的报道,在民众中树立公安民警的高大形象;二是通过民警参与健康的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社区警务文化活动等方式,促进警民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民警对老百姓来“横”的,来“楞”的,办事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存在冷、硬、横、推等现象,这都是文化水平低、知识水平不高的表现,提高了民警的文化素质,文明的素质也就相应地提高,从而实现警察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警察文化建设,这是彻底改变冷、硬、横、推等现象,全面提升警察形象的根本途径。

三是保证民警自觉执行“条例”、“禁令”的长效之策。一段时间,在一些公安民警赌博、酗酒风很盛,这一方面表现我们警察文化建设不健全,民警业余生活单调乏味,二是表现在一些民警个人身上文化素质不高,个人文明素质修养不够。吃喝玩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膨胀等所导致的。我们加大警察文化建设,使那些原来用于喝酒、打牌、赌博的时间用在自身学习“充电”上;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警察文化活动,人人都有一个或多个健康的业余爱好,通过这些活动,丰富民警的业余生活,增减他们的高尚情操,“五条禁令”就能长期地执行下去,这也是从根子上解决有禁难止、有令难行的好办法。

四是新时期加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警察文化建设的目标,最根本的就是培育和锻造一种党和人民需要的,具有时代特色的警察精神。警察精神是警察文化的核心。警察精神除包括民族精神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殊道德情操,概括起来,就是忠诚、正义、智勇、团结、奉献。通过加强警察文化建设,多种途径地宣传、教育,使广大民警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就忠诚、正义、奉献的职业精神,改变以往那种方法简单生硬、缺乏情理或者习惯于用行政命令替代思想政治工作,说大话、空话、套话,或以“权”压人,或以“势”逼人,或一“奖”了之、或一“罚”了之,使人易产生逆反心理的政治思想工作方法。

五是从深层次弥补制度管理上的不足的有效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增多了,管理手段也更科学了,但这并不就一定能提高工作效率。因为无论何种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的运用,仍然存在一个执行者被动执行还是积极执行这种内在的个人心理状态,而文化的作用则可弥补其中的不足。警察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民警的职业道德修养,改进工作进取意识和行为,从而使民警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采取丢,即从“要我遵章守纪”转变成“我要遵章守纪”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减少民警违法乱纪的有效手段。

二、加强警察文化建设的思考

1、发展警察文化,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发展警察文化,一是要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二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作为弘扬警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三是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发展警察文化的重要任务;四是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发展警察文化的重要内容;五是把公安民警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作为发展警察文化的重要目标。

2、发展警察文化要博采众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发展警察文化,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博采众长是建设和繁荣警文化的必由之路。一是要吸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发扬光大;二是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吸取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中先进、科学、有益的文化营养,发展自己;三是要大力推进公安文化营养,发展自己;四是要大力推进公安文化创新,要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前沿,着眼于人民群众和广大公安民警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纵向与横向的交汇上,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警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3、发展警察文化,要结合警察的本职工作。发展警察文化,首先要充分体现在警察的职能上。(1)要突出“严打”重点、积极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同时,注重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打击破坏文物、妨害先进文化建设的犯罪活动,打击危害精神文明建设的犯罪活动,弘扬正气,鞭挞丑恶,维护社会稳定,净化社会风气;(2)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大力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服务;(3)严打执法,热情服务,实现社会正义与公平,切实保障先进文化在健康的环境发展。其次要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加强文明机关建设,在实践中塑造警察文化:

1、深化警务公开、切实履行承诺;

2、加强窗口建设,推行“首问责任制”、“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3、推广文明用语、规范礼貌用语,不讲粗话脏话,做到文明礼貌;

4、规范警容警貌,整顿机关秩序,美化办公环境,提升警察外在形象与威严。

4、发展警察文化,要以人为本。人民警察既是警察文化的实践者又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者。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政治理论,增强政治上的坚定性;二要学习法律业务知识,达到理论精通、业务娴熟、技能过硬的专业要求,提高执法水平;三要学习先进文化、加强“三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四要加强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广大公安民警廉洁自律、执法为为、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排非份之念,常修为警之德,以自身良好的形象作先进文化的宣传者;五要走政治建警、业务树警、改革兴警、科技强警之路,加强公安民警的科学文化的学习,提高民警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强知识更新、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

5、加强领导、重在基层、重在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警察文化建设,要抓一把手、抓领导班子、抓党员、抓干部。主要领导在工作思路、工作部署和工作检查上要突出警察文化建设,要带头提高文化修养。要改变那种以为文化建设是“虚”事、是“软件”、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不容易出成果出政绩的观念。要以基层为重点,在普及提高上着力,要在文化基础建设上舍得投入,大力加强文化阵地的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注意培养专业人才和专业文化队伍的建设,让先进警

察文化之花不断绽放,为中国先进文化这座大花园增姿添色。

篇2:警察文化作用及其建设的思考

姓名:王兆哲

学号:201207072

2院系:历史系

班级:2012级文化产业管理2班

【摘要】:民俗文化的形成是自然环境的作用,在后来的传承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具有多样性。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很难调和的矛盾,如何在开发的过程中保护民俗文化,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民俗文化形成、作用 旅游资源开发 民俗文化建设与传承

【引言】:民俗文化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正文】: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积累而成的文化现象,是该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重要标志。民俗文化的传承对于一个民族文化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民俗文化的形成在一个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其内部特有的生活方式、习惯等会一直传承下去,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对后来民族成员的行为方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变异性。人类是自然演化而形成的,民俗文化也产生于一定的生态环境。各地的自然环境和演化不尽相同,产生的民俗文化也千差万别。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同时自然环境也是相差甚远,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民俗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文化。

举例说明,中华民族的茶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在盛产茶的大地上自然形成了对茶的依赖性,从而形成根深蒂固的“茶文化”。在中华民族的传承过程中,茶文化不断的丰富发展,并发展出“茶艺”、“茶雕”等茶文化形式,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对每一个中华民族人民来说,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饮品,以致于可口可乐为是打开中国市场推出“茶系列”饮料。

民俗文化的功能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习惯的文化形式,对于民族内部成员的生活方式选择,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各种习惯和行为方式,都是在民俗文化传承过程中对我们的意识产生的影响。

举例说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在儒家思想的意识形态中,形成的“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据主导意识形态的作用,一直是主流的美德。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生活状态的文化记录,对于展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民族认同感的形成也起到了一种锁链的作用。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过程中,民俗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民俗文化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扬传承,文化多样性的特征才能够长久保存下去。

社会认知功能。人,生活在特定的时代与地域,也生活在特定的民俗之中,因此,对民俗事象的考察、研究。使我们对特定时代和特定地域里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及其心路历程有着深入了解,对特定时代和特定地域里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

启蒙教化功能。民俗者,风俗也。不仅民俗文化的启蒙教化功能蕴含于万千民俗事象之中,而且“风俗”概念本身已彰显出教化之涵义。它的启蒙教化功能是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来实现的,这也正是民俗文化力量之所在。

民俗文化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文化旅游的火爆发展,是民俗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一个契机。很多旅游景点都开设了民俗旅游项目,而且占据了一部分市场份额。由此看出,游客对于异地民俗文化的体验是有很大市场前景的,同时也证明了民俗文化的吸引力。

民俗文化的传承

尽管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但是现今的保存状况却不容乐观。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很多民俗地区都被城镇取代,民俗文化也被城市文化同化。另一方面是市场化的发展,民俗文化不适应现代市场化发展的趋势,渐渐被边缘化。对民俗文化破坏最为严重的是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作为一件商品而不是一个地标性的文化景点,导致传承过程中变为经济的附庸,它的存在成了套利的工具。旅游商品化,基于一种现代经济领域发展趋势的潮流之一,在广大

少数民族地区也随之出现,并在旅游业迅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民族地区获得经济收益的主要途径。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有很多的例子可以的出结论。比如湖南凤凰古城,其中的原住民完全被旅游所带来的巨大收益所吸引,纷纷放弃原有生活方式转而从事商业活动。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民俗文化的传承既能保证原真性,又能在传播过程中实现经济利益呢?

当然,在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甄别与评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优秀的民俗文化大力发扬,而对于落后腐朽的民俗文化要坚决抛弃。

首先,文化的传承必须要靠人,尤其是原住民。民俗文化的传承靠文字和影像资料是难以还原其真实性的,必须要靠原住民。原住民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是想融合的,最为真实。而且更重要的是原住民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不仅仅是对民俗文化的复制,还有针对生活环境变化的发展。这样才能为当地民俗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传承才能够有活力。

其次,民俗文化应走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的路子,以旅游作为平台,保护、传承与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只追求商业利润而忽视古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因该做到相互协调,相关促进的。旅游业的发展因为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提供资金支持,物质保障,反过来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又能更好持续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后完善。保持和增加更大的景点吸引力。各大旅游景区应将民俗节日文化通过一定形式展示给游客。

民俗文化传承与旅游结合的有利方面。以河阳古村落为例。

一、民俗文化是河阳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河阳古村落以其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独特的历史氛围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吸引着周边省市的旅游爱好者。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单靠村子有形的古民居建筑群来推动旅游业是势单力薄的,只有通过把有形的文化载体和当地鲜活丰富的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确保当地旅游业的生命力,才能使河阳村使河阳村成为独具魅力的江南古村落,从而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当地的民俗文化是河阳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是河阳村的灵魂所在。所以,村民们决定在每年的朱氏祭祖活动期间,举办富有本村特色的民俗文化节。民俗文化节的亮点主要有:沿袭宋代传统,在八士街举办有两千多人参加的状元宴;在村里的古祠堂唱三天三夜的大戏;河阳剪纸现场剪;民族民间艺术踩街活动等。河阳的民俗文化节吸引了省内外大批群众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看体验,中央10台“探索与发现”栏目也专程前来拍摄朱氏祭祖大典。民俗文化节在保持当地各项民俗文化的原真性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旅游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河阳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独特的民俗文化为河阳村的旅游业注入文化内涵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是该地珍贵的文化遗产、巨大的精神财富,是当地民众天才创造的果实,非遗智慧的结晶。河阳村的古民居建筑艺术、剪纸艺术、朱氏祭祖大典、农家酿酒等民俗文化都是本地村民精神风貌的写照,是该地人民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所赖以传承独特文化的精神家园,为当地的旅游业注入了必不可少的文化内涵和发展活力。

(二)河阳村的旅游发展成就了当地的民俗文化1.旅游的发展使当地的民俗文化得到进一步的挖掘、保护和展示。旅游业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民俗文化的独特价值,当地很多被人忽视的民俗文化在旅游大潮的带动下得以复苏和保护,并开始逐渐融入到旅游市场当中,得到新生和“重构”。旅游的发展增强了当地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随着河阳村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们的自尊感和自豪感也逐渐增强。他们开始认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价值,以及独特魅力,开始懂得深厚的民俗文化正是当地的灵魂所在,开始重视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保护,无形中增强了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有了一种文化自觉。于是,就有了全村人民积极参与民俗文化节活动,努力展示本村的民俗文化的现象。3.旅游业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河阳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带动了当地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当地相关部门获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以有更多的经费来支持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展示,实现自身的良性循环。

民俗文化的建设

我们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制度化,形成一种可以长期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能在开发过程中保存民俗文化的原真性。所以民俗文化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民俗文化建设主要分为政府层面、市场层面和民间层面。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首先是政府层面,政府要对民俗文化建设负责,担当起领头人的角色。首先必须要有政策性的法律法规与之对应,其次是对民俗文化建设中的必要的经费支出进行一定的财政补助。同时,相关部门要承担责任,为民俗文化的建设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

市场层面来说,就是民俗文化传承中的经济利益的获得。最主要的经济收益是民俗文化旅游,要积极开发民俗旅游项目,在保护的同时必须要有一部分收入平衡保护的经济支出。当然,尽量引导游客减少对当地民俗文化的破坏是开发的前提条件。市场层面对民俗文化的建设具有基础作用,没有开发,民俗文化只能作为一种摆设束之高阁,没有充分发挥其精神文明的作用。而市场化的开发,在为保护和建设筹集到可靠地资金来源和在社会上形成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弘扬,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光是旅游资源的开发,民俗文化也是影视作品可以借鉴的宝贵资源,通过影视资料可以更广的传播,影响力相比旅游更大。而影视作品吸收民俗文化,更加具有真实性和新鲜感,对其收视率的提高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市场化运作之后,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对一些古建筑进行专业的保护。

民间层面也分为两个方面,民间非盈利团体组织和原住民。民俗文化保护组织要在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为民俗文化建设建言献策,积极的探索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点。同时,民间公益组织的慈善筹款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支出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所以说,民俗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一种稳定的经济收益途径是不可或缺的。典型推广,建设民俗文化产业区。对于民俗手工技艺的传承,要坚持产业化的开发,建设文化产业园区,进行市场化推广。让更多的人认识该手工技艺,体会到传统民俗手工技艺的精髓。这样才能使民俗文化的建设良性循环。对于在民俗文化研究、民间艺术创作、文化产业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化事业、企业单位及个人,应树为典型,表彰奖励,这是充分调动包括民间说唱艺人、民间故事家、民间工艺美术家在内的广大民俗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

民俗文化对于我们的文化传承和生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保护并传承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是一种基础文化、最底层次的文化,因此对于民族发展及其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民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民俗文化研究,以开放的姿态面对现有民俗文化资源;市场化开发,建设民俗文化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培养年轻民俗文化传承人才;政府,民间组织,市场共同协作。只有这样,民俗文化才能够不断发展,称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个巨大资源宝库。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民俗文化

《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袁崇方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结合》

篇3:谈班级文化建设及其作用

一是创设个性化的班级环境。教室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 因此教室的硬环境建设就成了班级文化建设不可忽缺的重要内容。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 既要重视教室各区域、各工作板块的外观设计、色彩搭配、空间布置, 更要注意其主题确定、内容选择、信息传递, 使教室环境能够体现班级理念、学习目标, 反映精神风貌、文化气息, 让人走进教室, 顿觉舒畅、倍感温馨、催人奋进。对于教室环境的基本格局和总体布局, 在保持相对稳定前提下, 要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设定;对于学习园地、团的生活等活动板块, 则要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和形式创新。比如第-学期摸底测试中, 我班部分考试失利, 信心受到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 我组织同学制定“聪明男生09宣言”和“智慧女生09宣言”两大板块。每位同学把自己的新目标写在一张小纸片上, 贴上自己的照片, 两块“09宣言”板像两盏明灯指引同学们前进的方向, 增添他们的信心。

二是确立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班级目标。目标管理是规范班级管理, 推进班级发展的前提。确立班级目标, 首先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只有在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基本特点以及思想状况的情况下, 才能使班级目标的提出做到有的放矢, 符合实际。比如:高三第一学期, 为了让班级同学全员参与, 使班级目标有针对性, 在全班范围内征集班级目标, 最终确定“努力每一刻, 收获每一天”为班级目标, 并为设计获奖者颁发奖品。其次设计了两大板块, 分别命名为“挑战无处不在”和“努力从我开始”, 并让每位同学自定一个竞争对手, 将对手的优势, 自己的优势、不足以及挑战计划写在一张纸上, 张贴上墙。这样, 有了目标, 同学们学习起来也比较带劲。一阶段过后, 进行对照、总结, 对于成功挑战对手的同学, 由班委向家长发出喜报, 并自定新的挑战对手。

其次是充分发挥班干部和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参与目标制定。这样既能有效激发同学们关心集体的热情, 又能使他们充分体会班级目标的内涵, 有利于形成上下一致, 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再次是推动班级目标的落实。班级目标归根到底要落实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 体现在学生学习进步的各个方面。因此, 要把目标要求纳入常规工作, 细化分解, 强化责任, 抓好督促, 跟踪考核, 特别是要利用班会、晨会等会议, 及时总结、发现不足, 整改提高。

篇4: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及其作用

体育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十分广阔,其表现形态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体育物质文化是体育文化建设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主要由学校内部的各种体育、物理因素组成,体育精神文化要素主要是由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因素构成的,(但也不排除一些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它对师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乃至整个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的潜在关系,学校、班级中所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的体育文化、教师人格与教学行为、领导方式等。

二、学校體育文化建设的方法

1.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

学校的体育文化载体,主要包括校园各种体育场馆设施和体育艺术物态(如体育艺术雕塑、体育名言牌等)。这些客观物体本身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但通过教育工作者的精心设计和创造,体育物化环境就变得“活”起来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会说话。”一所体育环境建设得好的学校,其校容校貌充满着强烈的体育文化氛围和蓬勃的青春活力,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体育文化的熏陶,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体育观念、体育行为和体育思想。

体育场地设施是体育教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条件程度的不同必将对学生的心理、生理产生变化。如果体育场布置整洁、器材完善齐备、场地线条美观清晰、井然有序的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跃跃欲试。如果运动场上的排球网、篮球网、羽毛球网破破烂烂,学生心理上将大大地降低练习兴趣。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稳定的兴趣和有效的动机。这不仅对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终身体育也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应忽视体育器材设施带来的外部诱因。这样的状况不改善,那么强化的结果必然使学生的兴趣降低,动机减弱。

2.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

(1)物态化的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物态化的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可以通过定期的有计划的体育板报、体育标语、体育新闻广播节目的播出;体育书刊借阅制度的形成等方式来实施。物态化的体育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学生在与其反复“对话”中不断得到塑造,形成了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念,拓展了自身的生活视野。现代人的大部分行为就是在体育精神文化的这个“模子”里塑造出来的。体育场周围的浮雕、壁画、名言警句等能使不大的运动场上充满着向上的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从中得到熏陶,并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2)非物态化的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

非物态化的体育精神文化的建设可通过定期办体育活动,如定期举办体育节、体育竞赛、体育知识讲座,通过建立良好的学校体育校风和教风来实施。

学校体育传统校风是指一个学校为实现学校体育的共同目标,经过集体的长期奋斗,在体育教育方面养成并流行的带有普遍性、重复出现和相对稳定的一种独特的思想行为作用。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所创造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愉快地、自主动地从事身体锻炼。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去从事创造、享受体育运动,以求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技术提高的喜悦感以及失败后战胜困难的超越感,学生自我选择实现目标的成就感,同时提高其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塑造人的人格和心灵,使之接受美的熏陶。

体育教学良好心理气氛的构建也是实现体育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指出,教师是创造心理气氛的关键人物。因此,要形成体育教学良好心理气氛,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善教师的领导作风,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思想,有效控制教学过程,丰富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技巧,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满怀希望,强化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良好场境,优化体育教学心理气氛。在体育教学中,我认为丰富体育教学艺术和善于运用体态语言,在体育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体育教学应以活泼、自由为主,兼顾严肃,避免长时间的单一练习方式,以免引起超限抑制。应将传习式的、封闭式的体育教学,发展为创新式、开放式的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创造性教学活动,力求使本身单调的教学内容具有新意,以不断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唤起他们的强烈求知欲和学习愿望。如耐久跑的教学,可以采用追逐跑、定时跑、变速跑、接力跑、障碍跑及游戏等多种形式提高速度耐力,从而使教学过程形成生动活泼的气氛,让学生已有的学习需要始终处于活动状态,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使他们在学练中达到入趣、入情、入境,获得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以最少时间、最小精力取得最大效益。

体育教师的体态语言既有美的风韵,又有健的力度。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有善用体态语言,教学中才有号召力,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才能较好地组织体育课教学,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才能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作者单位:1.江西寻乌第一中学

篇5:警察文化作用及其建设的思考

【摘要】:对社区文化的认识,学术界的很多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要从理论上全面把握社区文化,笔者认为应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以及人格理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甚至制约着当地经济、政治的发展;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即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文化现象。将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结合起来,才能揭示出社区文化的全面内涵。

【关键词】: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建设社区综合竞争力凝聚力创新

一.社区文化的形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社区文化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不仅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我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客观需要。

㈠社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㈡社区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㈢社区文化的不断推进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社区文化在社区里设中的作用

社区文化是社区全方位的文化,在社区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社区文化营造“社区精神”

一定的社区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总会强调特定的文化理念,从而规范和影响社区群众的行为模式,并排斥其所否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一方面不断鼓励社区群众与现实之间以及社区群众之间的相互协调;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理想和目标。这样,社区成员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步形成了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信仰和归属感,即形成了某一种共同的“社区精神”。

1.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社区文化总是要倡导社会所认定的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行为方式,并能对社区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给予解决与导向,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美化人们的心灵,抵制不健康的文化,不断提升社区群众的文化品位,引导人们自觉追求真、善、美的东西。

2.有利于增进社区群众之间的感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到来,整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作强度加大,使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打破了过去封闭的“单位人”界限,成了开放的“社会人”,也使得联系人们的各种因素相对减少,人们各自忙忙碌碌。八小时的工作忙碌之外,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社区度过,1

因此,如何增进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了解就成为社区群众交往的一个难题。而社区文化的群众性活动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它成为增进社区居民之间、各类组织之间相互联系、加深了解、沟通关系的精神纽带,易于把社区群众吸引在一起,创造和谐、友善、互助的人际关系。

3.有助于增强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社区通过组织老年、青年、少年、残疾人等不同形式的演出活动,尤其是代表本社区外出演出,不仅会大大吸引社区不同成员的积极参与,而且在社区集体演出活动中还会增强对本社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其对社区的强烈归属感。通常,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越强,就越能够意识到自己作为社区成员的权利和义务,进而越加喜爱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

4.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社区文化以其最活跃、最生动、最具吸引力、最易于为人们接受的生活方式满足了广大社区群众的精神需求。尤其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工作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随之增大,需要精神上给予调剂,而社区文化恰恰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在共同理解的心里空间内,人与人之间情感交融、心灵沟通,个体化的人格融入社区整体,个体与群体的统一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个体成员的精神和情感体验,而且创造了共同的“社区精神”。

㈡社区文化为“社区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社区综合竞争力”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它以新的发展观为基础。要增强“社区综合竞争力”不能单单理解为提升社区的经济增长能力,而应理解为社区经济、文化、自然的持续、协调地发展。

1.为“社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精神动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们普遍认识到:一个脱离文化背景的发展是没有灵魂的发展。文化可以通过对社会制度构成要件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社区综合竞争力”提供精神动力。

2.为“社区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智力支持

创新是一个社区进步的灵魂,也是社区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在当今知识经济和科技信息全球化大趋势面前,一个社区“综合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社区人口整体的受教育水平,取决于社区群众综合素质的高低。

3.为“社区综合竞争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社区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业、影视及影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等产业。它不仅为社区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一个社区的文化品位。

4.社区文化是“社区综合竞争力”发展的象征

一个社区的综合发展的形象是外在面目与内在精神本质的有机统一,是历史文化的沉淀

与现实文化交融的结果。对于一个社区而言,社区文化就是该社区的气质和灵魂,一流的社区文化塑造一流的社区形象。

㈢社区文化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

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具有基础性、系统性和层次性的大概念,不仅体现了一个社区全体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道德风貌、精神状态、健康等人文状况,而且还反映着一个社区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等智力水平。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受教育程度、道德水准、精神状态、健康状况和创新能力等。这几个方面形成一个综合的统一体,共同反映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状况。只有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推动社区建设向前发展,而要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水平,就不能忽视社区文化的重要作用。

社区文化在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教育功能上。社区文化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和专业教育外,还有社会性自我教育。它主要通过不断向社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来实现。在社区,各种各样的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和群众性的自娱自乐活动等都可以使居民在精神上得到慰籍,在思想和道德上受到砺炼与提升。另外,社区的医疗、卫生保健等知识宣传、服务活动有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卫生保健意识,有助于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总之,社区文化在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㈣建立社区“理想家园”的社区文化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是以科学美好的“理想家园”为目标的。这种“理想家园”包括三项主要内容:法制化管理、良好的治安和美好舒适的绿色环境。

1.社区法制化管理以社区文化为背景

要科学地管理社区,既要在社区居民中灌输一种以法制规则为基础的文化,建立法制,又要创立一套维护社区稳定发展的道德体系,以营造社区文明环境。

2.社区文化成为影响社区治安的深层次因素

搞好社区治安工作,保证社区居民群众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是社区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除了依靠强有力的法律制度外,发挥社区文化的作用,必不可少。

社区文化是建立社区良好关系的精神纽带。良好的社区关系有利于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相互约束,有利于减少摩擦、减少犯罪。

社区文化也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责任感,社区责任感是社区成员个人对社区的关心,是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关怀、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的一种心理,它形成社区群众的防范之网。

社区文化孕育出的一种对社区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见,社区文化作为影响社区治安的因素,其作用是独特的、无法替代的。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方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改革的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社区居

民参与缺乏主动性;二是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经费,这也是目前制约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普遍存在的影响因素;三是社区文化建设对政府依赖性大,社会化参与程度低;四是社区文化建设队伍整体水平低;五是社区文化建设管理的制度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步伐,要想很好地建设我国的社区文化,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统揽全局,不断开拓。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包括方方面面,这里只是试图从总体上探讨社区文化的建设方略:

㈠把握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社区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

社区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这里主要指的是要把社区文化建设真正作为社区内广大居民群众的一项事业来抓,正确引导广大居民群众真心诚意地关心和参与社区的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广大社区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区群众的主体性得以发挥。

2.社区文化建设的融合性原则

社区文化是一个综合体,既包括传统文化,又包括现代文化;既有精神文化的内容,又有物质文化的涵义;既包括本社区文化的特点,又吸纳外来文化的新内容。因此,发展社区文化必须使各种文化达到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做到“雅俗共赏”,而不是偏废某一方面。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们与经济、政治是相辅相承的,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坚持融合性原则。

㈡强化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

进行社区文化建设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根据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趋势和文化生活的特点,强化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不断将社区文化推向更高层次:一是强化“社区文化力”意识。这里的“社区文化力”特指通过文化建设而逐步积累起来的现实力量,它包括社区文化的实力和现实水平,也包括社区文化对社区综合竞争力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力和影响力;二是强化社区文化的创新意识。社区文化的创新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突破,而这种突破又是立足于社区文化的整体发展格局上;三是强化社区文化的特色意识。强调特色意识就是要充分尊重社区绝大部分居民群众和组织团体的意愿、利益,制定一个符合本社区长远发展的赋予远见的文化发展战略目标,并以此作为社区文化发展的主题。主题鲜明的社区文化才富有个性。

㈢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

1.大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以社区基层文化站为龙头,以社区各街道、居委会、住宅小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文化活动场所为活动阵地,以发挥社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引导,以为社区居民搞好各种服务为基础,利用各种载体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使不同文化修养及情趣爱好的群众都能各展其长,各得其乐。

2.搞好社区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制定其发展的战略原则: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出发,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文化资源为助手,注重文化体制的不断创新,加快形成以文化传媒业、电影产品业、广告业、旅游业等为支柱,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真正将文化产业作为社区建设的新的增长点。

3.发挥文化组织机构作用,加强社区文化管理

社区文化组织,无论是政府办还是非政府办,都要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职能,这也是国际大都市社区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

4.重视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重点抓好专业和业余两支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应及时解决文化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和待遇问题,向社会招聘高素质人才充实队伍;在业余队伍建设方面,要以社区内文化工作积极分子为核心,建立一支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加强培训,壮大文化建设队伍。

5.强化对社区文化的制度化管理,建设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结合社区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文化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对学校、幼儿园、图书馆、报刊、俱乐部等文化、学习和娱乐场所管理,加强对开发中的商住房、物业、生活小区文化功能的管理。目前就是要加快社区文化的法制化、科学化的管理,真正做到社区文化管理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软环境加强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大对社区设施、卫生、美化等硬件的建设,集中力量防止重点污染源,扩大绿化面积,建立有效的管理程序,使生态环境和社区发展的综合决策科学化,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及人与自然的融合,做到“天人合一”。

总之,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如果社会各界都能认识到社区文化的重要作用,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努力探寻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那么,我国社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会迈向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篇6:警察文化作用及其建设的思考

人类生活的地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有海洋,海洋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李瑞环同志曾代表我国政府在1996年11月北京第十四届世界海洋和平大会上高瞻远瞩地指出:“21世纪将是海洋事业大发展的世纪”,“人类社会的进步将越来越寄希望于海洋”,“未来文明的出路在于海洋”。在全球多极化发展的今天,国际社会正在大举向海洋进军,我国、我省乃至我县也同样正在积极行动,大力拓展海洋事业。省委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亲赴舟山、宁波、台州等地考察调研海洋经济,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城市和发展海洋旅游业作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的口号。但海洋事业不应该仅仅是海洋经济、海洋旅游以及海洋科技,还应包括海洋意识与海洋观念,海洋与人的相互作用,海洋人文社会机制等,亦即海洋文化。本文拟就象山海洋文化建设作些初浅探讨。

一、象山海洋文化发展现状

象山县是海的大县,渔业大县,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在宁绍平原南端边缘,三面环海,唯北面与陆地相连接。全县陆域面积1175平方公里,其中岛礁面积180平方公里(共608个岛屿),海域面积5600平方公里,海岸线曲长800公里。象山总人口53万,其中直接或间接从事渔业生产的人口约8万人。从古至今,象山人民的生产、生活与海洋息息相关,从目前我县发现的塔山、姚家山、红庙山和高塘珠门等五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及出土的一些器物足以证明这一点。从某种角度来看,象山文化的主流应该是海洋文化。象山南部的石浦港是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国内首创的中国开渔节每年一届,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五届,颇负盛名;北渔山灯塔作为南洋航线和浙江沿海船舶航行的重要标志,为国内首屈一指;象山(石浦)海鲜随着县内大批民工冲出了宁波走向了杭州挺进了上海;还有中国渔村、中国水产城、松兰山滨海旅游渡假区、红岩长廊、花岙石林等,这些皆于海、港、渔、岩等有关的实体和活动,或因“国”字号或因其独特的地理风貌或因其秀美的风景在相关领域独树一帜,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往返,这也正是我县海洋文化发展的缩影。本文所指的海洋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大陆文化、中原文化而言,它是人类与海洋有关的创造,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海洋文化是世界性的文化,又称“蓝色文化”。具体来讲,海船,海防,航海,有关海的风俗、神话传说、滨海名胜、海洋科学、艺术与宗教等都是海洋文化。论象山的海洋文化,范围宽泛,涉及方方面面,但主要还是由渔文化、海商文化和海防军事文化组成,最为重要的是渔文化。——渔文化。凡与渔有关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均可称为渔文化。我县的渔文化应该说是特色文化所在,日本专家曾二度来象考察。在渔文化范畴中,首推的是妈祖文化现象。由于古时科技水平的低下,海难事故频频发生。先民们在寻求上天保佑外,将精神寄托于海底龙王,至宋代福建的渔民大胆想象,又隆重推出了一位名曰林默的海上救苦救难的大救星。渔民们以林默为海神,祈求生活平安幸福,皇帝以她为厚德之女,宋以后历代帝王屡屡加封(封号多达四十余个)。妈祖庙、天妃宫、天后宫、娘娘宫等遍布沿海各地。我县是除了福建、广东以外,信奉妈祖比较集中与兴盛的地方,昌国、石浦、东门、南田、晓塘、定塘、大塘、涂茨一带历史上均有祭拜天妃的庙宇。据县文物管理部门上半年实地普查得悉,妈祖庙在我县尚有一定数量,共有6处。其中东门天后宫是宁波市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并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门岛渔民把祭祀妈祖作为一件盛事,每年农历6月28都要举行谢洋妈祖赛会。妈祖是渔民心中的神灵,是渔民团结的核心所在,是航海第一保护神。妈祖已成为世界海洋之神,已成为团结全世界华人和渔民的纽带,成为中国海洋文化观念的象征部分,并与许多传统记载构成独特无比的海洋文化精神。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海洋文化研究深入,妈祖文化研究正在我县兴起,目前已形成一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喜爱妈祖文化的社会群体。鱼师庙是象山半岛境内较为独特的一种渔文化现象。半岛上不仅有历史悠久的妈祖庙,还建有与海相关的各种庙宇,有海神庙、海潮庙、镇海庙、平水庙等。唯有鱼师庙是这一方独有的。她的存在同是人类对自然崇敬的一个真实反映。鱼师是鱼的太师,石浦渔民和居民全民性的崇拜对象。其起源来自于石浦三湾路廊下海滩,即今渔港宾馆一带的海豚(海江猪)戏闹着游进港,由于潮流的原

篇7:警察文化作用及其建设的思考

刘述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需要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共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而农村文化落后或称农村文化贫困是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难题。因此,当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速农村文化脱贫,应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一、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文化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文化的发展影响着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文化的支撑和参与。

1、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没有生产发展,没有农民生活的改善,新农村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农村生产发展的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人又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高素质的劳动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发展农村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广大农民群众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要靠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及其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可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在广大农村,一些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滞后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一些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滞后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一些农民群众的行为方式还滞后于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要求等等。这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相悖的,与新农村建设是格格不入的。农村文化建设担负着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激发农民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

展。

2、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的推行剂。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风文明反映广大农村群众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劳动形式、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文明状况。建设文明的乡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净化农村的社会风气,营造文明的生活环境,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可以激发人们的精神力量,强化农村的发展动力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协调农村社会关系,推动农村社会建设。文明的乡风既是农村文化的重要体现,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直接成果。村容整洁不仅反映农村的外在形象,也反映农村的文明程度,是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反映。我们很难想象,在破旧的房舍、零乱的村落里,在人畜共处、垃圾成堆的地方,在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处所,人们有着怎样的现代文明?整洁的村容村貌也是农村文明的象征。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农村文化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将无法推行。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情况

勿庸置疑,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先进的农村文化对新农村建设起促进作用,落后的农村文化则会阻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已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农村文化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贫困就是指农村文化落后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显然,农村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瓶颈”,农村文化贫困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传统文化和习惯思维根深蒂固。中国社会有着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历史,农村是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地域。传统小农经济土壤上孕育的传统文化和形成的思维习惯,使长期生活在闭塞、落后的农村的广大农民有着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表现出消极无为、听天由命的人生观;安贫乐道、得过且过的生活观;自给自足、重农轻商的经济观;懒散怠惰、好逸恶劳的劳动观;不求更好、只求温饱的消费观;老守田园、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多子多褔、重男轻女的生育观等。由于传统文化和习惯思维在人们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使得广大农民市场意识缺乏,创新观念淡漠,冒险精神不强,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这种传统文化与习惯思维的影响越深远,表现也越突出。

2、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严重缺失。我县农村文化设施严重落后于城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一些乡镇的文化设施大多建于90年代,不仅设施陈旧简陋,而且多年没有得到维修改善,多数早已人去楼空。村一级的文化设施数量更少甚至没有,农民难以正常地开展文化活动,现今,不仅农村的群众性体育、文艺活动少得可怜,就连农村传统春节喜闻乐见的“舞龙灯”等活动也日渐衰落。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普遍存在,“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成了许多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农村成了被文化遗忘的角落,文化不仅冷落了农村,也冷落了农民。近年来,我县开展的文化下乡、送电影下乡活动,虽然对活跃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繁荣农村文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毕竟只是“蜻蜓点水”,根本满足不了农民对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严重缺失的现状。

3、低俗文化和迷信文化日趋盛行。农村文化阵地不为先进的、健康的、高尚的文化所占领,便会被落后的、腐朽的、低俗的文化所侵占。近年来,农村文化低俗化、迷信化倾向开始抬头,主要表现在:迷信活动盛行,许多农户家里一改过去张挂领袖像的习惯,庭堂上普遍供奉着“如来佛”、“财神爷”、“观音

菩萨”等神像;“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和邪恶势力沉渣泛起,打牌赌博成为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

三、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如前所述,当前,农村文化贫困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那么,改变农村文化落后的现状,摆脱农村文化贫困,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此,我们要找准切入点,把握根本点,抓住着力点,摆正落脚点,扎实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1、提高认识,强化文化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它不仅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还要满足他们日益强烈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许多我们对文化的地位、作用以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等缺乏应有的认识,对农村文化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农村各项工作中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农村文化建设被忽视了,农村出现了精神饥荒,文化贫困。目前在农村文化建设上仍然存在这样的观念:一是“先后论”,认为应先发展经济后发展文化;二是“让道论”,认为文化建设要为经济建设让道;三是“自然论”,认为文化建设见效慢,抓与不抓一个样,文化发展应顺其自然。这些观念不改变,农村文化建设就难以摆上应有的位置,农村文化脱贫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纠正认识,转变观念,把农村文化建设提上议事日程,让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民群众解渴、解惑、解压,解难,满足农民群众求知、求富、求美、求乐愿望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农村文化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

2、突出教育,重塑文化主体。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也是农村文化的主体,他们既是农村文化的受益者,也是农村文化的参与者。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

需要,同时,也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文化脱贫的根本要求。只有作为农村文化主体的广大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文化贫困的现状。为此,我们要把改革和发展农民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在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努力推进农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一要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多渠道并存的农民教育投入体系;二要调整农民教育结构,形成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共同发展的教育 体制;三要坚持“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完善以农民教育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教育格局;四要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农民教育网络等等。通过改革和发展农民教育,为农民教育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使农民教育形成一种风尚,成为一种自觉。这样,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有了希望,农村文化建设就会焕发勃勃生机,农村文化脱贫将指日可待。

3、夯实基础,健全文化载体。文化载体即电视、广播、图书馆、文化站等基础文化设施,是农民开展文化活动的阵地,为农民提供文化活动的平台。文化要发展,基础要先行。没有基础,没有阵地,没有平台,文化的发展就没有物质载体,文化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海市蜃楼,成为广大农民可望不可及的东西。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文化脱贫,必须着力夯实基础,建立健全各种文化载体。为此,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强化阵地意识,扩大阵地范围,下功夫建设好农村广播电视网、村镇文化站、图书室、阅报栏、电影放映点以及农民夜校、乡镇党校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做到每个村镇都有图书室、文化站(室),都能听到广播、看到电视,逐步形成覆盖农村各个层面的阵地网络,用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粮,决不给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以可乘之机。

4、丰富活动,创新文化形式。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民对现有生活方式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他们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开始追求寓教育、文

化、娱乐为一体的多样化的文化。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适应这一要求,丰富文化活动,创新文化形式,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农村文化脱贫的落脚点。为此,我们要以文艺演出、体育竞技等多种形式,组织一些层次高雅、内容通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要扩大覆盖面,增加频率,丰富内容。总之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把广大村民从牌桌上引导到书桌上来,从消极颓废的文化活动中引导到积极的、健康的文化生活中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品位,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无限生机和活力。

篇8:警察文化作用及其建设的思考

1. 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职能

文化馆是群众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国家出台的《文化馆管理办法》中规定文化馆主要职能有: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培训等,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教育,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指导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建设;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展示、宣传活动等。

2. 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特征

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因而决定了文化馆的基本特征。首先是服务性,文化馆的服务主要表现在为群众提供文化产品,通过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因此,服务性是文化馆的根本属性,文化产品的提供需要针对不同群众的不同要求;其次是主导性,文化馆在文化服务领域具有主导性的地位,通过文化馆先进文化的传播,能够使群众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以及社会对人们群众的具体要求,从而促进群众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最后是公共性,文化馆的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要,因此,公共性是文化馆的基本属性。文化馆的服务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为其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从而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顺利发展。

二、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 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

社区及乡村文化是我国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能够促进本区域内的居住者精神文明的建设,使他们能够近距离的感受到文化所带来的乐趣。联系着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提高群众文化层次和政治素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既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主流阵地,其职责是面向大众,为社区民众提供各种文化服务。

2. 文化事业的中坚力量

文化馆是国家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其性质决定了它在文化建设中发挥前沿阵地作用,扮演了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角色。国家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指导,主要依靠文化馆对群众的文化宣传与指导,组织群众参与优质的文化生活。文化馆能够为群众提供先进的文化内容,从而促进先进思想在群众间的传播,使其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文化馆总是走在当地文化事业的前沿,引领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风潮。在一定意义上,文化馆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支撑,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

三、如何优化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工作思路

1. 突出文化馆群众服务功能

服务性是文化馆在文化建设中的根本属性。因此,在文化建设中,文化馆需要强化对群众的服务功能,使群众能够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面对社区民间文化的兴起,文化馆应该延伸自己的服务领域,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首先就是文化服务的无偿性,文化馆在提供文化产品时,应该既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又要注重服务的质量,兼顾服务内容与服务手段两个方面,敢于冲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为群众提供多渠道的文化服务。施甸县文化馆结合国家免费开放项目,制定并实施了器乐、舞蹈、展览、培训、辅导等8个免费项目;其次是要挖掘文化馆自身的潜力优势,合理利用服务资源,满足现代人的文化生活需求,进一步充实无偿服务的力量,在文化活动形式及内容上贴进百姓、贴进生活、贴进实际。对发展良好、影响力较大的农村业余文艺团队进行合理的思路调整,在全县设立7个展演中心,30多个文艺活动示范点,以点带面,实现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2. 举办传统的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引导全民参与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社区组织的文化类型逐渐多样化、规模逐渐扩大化,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文化馆作为文化事业的主要力量,应该利用政府与群众的关注度,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性功能,建立强有力的文化群众队伍,从而延伸自身的服务功能,开展更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融入当地文化的特色,推动当地文化品牌的推广。施甸县有以布朗族、彝族、回族、傣族、白族等为主26少数民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留完整,资源丰富。该地区文化馆根据特有的民族文化优势,将民族传统文化与活动相结合。组织举办民间传统“龙会”、布朗族山歌会、传统跳会、“羊皮会”和傣族“泼水节”,充分展示和发扬了本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文化馆可以利用社区文化的群众优势,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通过文化活动的组织,提高群众文化参与热情,从而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队伍中来。截止日前,施甸县有文艺、龙狮等业余演出团队421支,总人数近16500余人。文化馆还可以组织群众进行文化项目的选择活动,尽可能的依据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喜爱程度来进行举办,让群众作为文化建设中的主要方向,使文化馆的公共性得以凸显。

3. 努力提高自身的建设与创新

社区文化能够促进周围居民的团结,具有平民化的特点。因此,为了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以及培养群众的文化素质,社区成为重要的场所。随着社区文化的不断发展,文化馆应该改变原有的服务模式,对自身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职能。首先,文化馆应该加强自身的建设,紧跟时代的发展。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事业的主要阵地,应该面向社区,与社区相结合,共同为人们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然后需要根据群众对文化的需要,创新文化活动的形式,尽可能的保证群众的根本利益。社区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化馆应该在弘扬社会主义发展的主旋律下,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4. 不断加强文化馆的宣传教育作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馆有义务为群众进行教育宣传,使他们紧跟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文化,不被时代所淘汰。为了传播先进的文化,文化馆可以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举办文化活动,在活动中简单、准确、通俗的讲解党的基本方针,从而促进党与群众的联系。文化馆还可以周期性的为群众组织法律讲堂,让群众了解法律知识,从而科普基本的法律常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调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文化馆也可以宣传社会新闻中出现的先进人物或者感人事迹,从而激励群众主动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馆作为“国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发挥它应有的职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性推动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本文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为出发点,深入分析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工作策略。

关键词:文化馆,群众文化建设,指导工作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其惠.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如何发挥文化馆的作用[J].四川戏剧,2009(01):129-131.

上一篇:结婚18周年朋友圈感言下一篇:秀美人生观后感个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