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设计

2024-05-18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设计(通用15篇)

篇1:《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设计

4、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第52~53页例

1、例2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服务生活的价值。【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例2的图片纸、剪刀。学具:例2的图画纸一张、剪刀。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刚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谁能说说这两种图形的面积分别应该怎么计算?

教师: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上述知识。

二、教学例1

1、呈现信息。课件出示例1的情景图,并出示相应的信息。

2、找出问题。

教师:从这道例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请找出此题的问题是求什么。

3、讨论解法。(1)学生分组讨论:

①理解油菜籽的产量主要与什么相关。(地的面积)②土地是什么形状?(长方形)③长方形地的面积怎么计算?(长×宽)(2)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3)学生独立解决此问题。

三、教学例2

1、呈现信息。课件出示主题图及相关的信息。

2、观察分析。该草地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有哪些形状?

3、出示问题。两个问题同时出现,请学生分别指出草地和小路分别是哪部分。

4、讨论解决。

(1)草坪的面积怎么算?

①左、右分开算,再相加。②左、右合起来组成一个大长方形,再计算。当学生说出第2种方法时,请他到展台上来动手操作,演示如何组合(用剪刀剪开再组合),全班同学也模仿操作,体会组合的过程。操作完后要标注各边的长度,再独立计算。

(2)小路的面积怎么算?辅满小路要多少块砖?

①找出刚才剪下的“小路”,说说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分别是多少。②学生独立完成。

③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活动(第53页)要求:

1、分小组合作完成。

2、讨论出活动的步骤。

3、分组活动。

4、全班交流方法与结果,互相评价。

五、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后记】

篇2:《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正方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难点:

会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长、正方形的面积,理解两 个公式是如何推导得到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太阳出来了,小山羊慢慢地抬起了头,叫了一声,羊飞快的跑着,当它停下来时,左右两 边出现两 块草地(一块长方形,一块正方形)山羊边说边出现文字:我到哪一块地上可以吃到更多的草呢?

二、新授

1、长3厘米宽2厘米的面积探索

师:这是一个红色长方形(放在投影仪上),你能想办法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吗?(同桌讨论)

生:我可以小正方形去摆。

师:你觉得该用多大面积单位去摆呢? 生:1平方厘米。

师:对,咱们应该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去测量。

师:你们的信封里也有一个这样的红色的长方形,还有一些1平方厘米的小天方形,找到了吗?动手摆摆看,这个红色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操作)(同学们摆得真快,谁来说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呢)生: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对)师:你们的摆法和他一样吗?(一样,贴)生:摆六个小正方形,所以面积是6平方厘米。

师:这个长方形可以摆6个小正方形,你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吗? 生:不是,每排摆了3个,摆了2排,一共是6个小正方形。

师:这倒是个好方法,不用一个一个数,只要知道一排有几个,摆了几排,就可以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用手边说边指)

2、探索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面积

师:同学们真聪明,知道了红色长方形的面积。现在老师给你一个大一点的长方形,你能知道它的面积吗? 生:能。

师:请从信封里拿出一个蓝色长方形,动手摆一摆看!(学生操作)你们摆出了面积了吗? 生:它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师:和他摆法一样的举手,还有没有不同的摆法? 生:有

师:你认为面积是多少?

哦,不摆满了也能看的出来,你来摆摆看。()你是怎么 看出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

生:每行摆了4个小正方形,可以摆3行,3×4=12个小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2平方厘米。

师:同样是用小方格摆长方形的面积,这种方法可以方便多了。(贴)

同样可以看出,每行摆了4个小正方形,摆了3排,一共可以摆12个,面积就是12平方厘米。(板书:12平方厘米)

沿着长方形的长摆了4个小天方形,那你们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吗? 生:4厘米(板书)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有4个小正方形就是4厘米,师:宽是几厘米呢? 生:3厘米。(板书)

师:我们一起观察一下,每行摆的个数与长的厘 米数有什么关系?(相等)

想一想如果 每排摆5个,长就是――(5厘米),每排摆6个呢?(长就是6厘米),每排摆几个,长就是几厘米。

师:排数与宽的厘米数有什么关系。(相等)

对,宽是3厘米,沿着宽可以摆3排,宽是6厘米,沿着宽可以摆――6排,想象一下宽是20厘米呢?就可以摆多少排呢?宽是几厘米,沿着宽就可以摆几排。

3、长8厘米,宽5厘 米的长方形面积探索(是否要告诉长和宽)

师:信封里还有一个更大的绿色长方形,你能很快知道它的面积吗?看谁的方法又快又对。(学生动手操作)

你们认为面积是多少?生回答

师:你认为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每行摆8个,摆了5行,面积就是40厘米。师:有不同方法吗?

哦?不摆也可以知道它的面积,我们看看他是怎么 办的?

生:我先量出长是8厘米,再量出宽是5厘米,然后用8×5=30平方厘米。师:你是怎么 想到用这个办法的。

生:长是8厘米,就可以知道每行可以摆8个,宽是5厘米,就可以知道宽里可以摆5排,用8×5=40平方厘米。师:你们觉 得用刚才量的办法和摆方格的办法,哪 一种更好?

是啊,如果要这个黑板的面积或者学校操场的面积,用摆方格的办法去摆,那就太麻烦了。咱们可以怎么办?

生: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在量出它的宽,然后相乘。

那么今后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就可用长×宽(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师:一起读。

如果面积用S表示,跟老师读S,长用a表示,(跟老师读a),宽用b 表示(跟老师读),那么S=a*b。一起读。把这两 个连起来读一遍。

三、探索正方形的面积

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师:(电脑出示长7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它的面积呢? 生:7×5=35平方厘米。师:看它的面只呢? 生:5×5=25平方厘米。师:再看,这是一个? 生:正方形

师:它的面积是多少呢 生:5×5=25平方厘米

师: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积怎么 计算呢?

生: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你的概括能力真强)板书:齐读

师:如果面积用S表示,边长用a表示,那么S=(生:a*a)板书,齐读

四、巩固

师:同学们今天可真了不起,自己探索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巧妙方法。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寻找数学知识的宝藏。

这是一副寻宝图,闯过五关,才能找到知识的宝藏。准备好,咱们出发了。请看第一关: 算一算:

1、毛巾和地砖的面积

2、三个口答

一块长方形窗帘布长5米,宽3米,它的面积是()一块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玻璃,它的面积是()第二关:

山羊:我该到哪一块地上可以吃到更多的草呢?现在你能帮助小山羊解决难题吗? 第三关: 第四关:估一估,你知道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吗?

第五关:小明家买了一:新房,最近准备装修,父子已经画好了新房的平面图,请你帮他们家算一算新房各部分的面积。

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努力,找到了数学知识的宝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带上这份珍贵的礼物吧!从这里起步,勇往直前,自主探索,数学王国里还有许多知识的宝藏等待大家开启,你们要继续努力哦!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理论依据(教学理念)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2、学会与人分工合作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也可以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又是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五、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篇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设计

1.通过摆长方形的活动,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而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通过不同形式,优化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1.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1.引导学生通过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出所给长方形的面积,进而引到学生用小正方形摆出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究得结论。

[教学准备]

1.导学准备:让学生通过预习,知道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教具准备:学生准备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准备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一个和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一个;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上课前,老师想请你们回答两个最简单的问题,希望你们个个都举手回答!好吗?(大屏幕展示: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师: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呢?

(抽查3名学生)

师:这里有两个图形,老师想知道它们的面积有多大?请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的方法计算它们的面积!(学生动手摆,把学生摆好的图形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师:你是数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呢?从中你发现哪种方法比较方便。

二、学习新知

师:这是老师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的长方形,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

师(引导学生找关系):一行摆了()个小正方形?1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摆的个数是长方形的()?摆成的大长方形的长是()厘米。摆了()排?摆的排数就是大长方形的()?长方形的宽摆了()个,是()厘米?

师:长方形的面积是摆的个数乘摆的行数即6×2=12(个),所以摆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师:用同样的方法求出下图的面积。

师: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抽查两个学生)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用同样的方法探究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师(引导学生回答):一行摆了()个,1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则摆成的大长方形的长是()厘米。摆了()排,摆的排数就是大长方形的(),则长方形的宽摆了(),是()厘米。

师:长方形的面积就是摆的个数乘排数4×4=16(个),即大长方形的面积就是16平方厘米

师:同学们是否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因此它是一个正方行,所以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就是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有什么关系?(抽两个学生回答)

(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记住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

三、课堂练习

1.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2. 计算下面正方形的面积

(1)引导学生先说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然后说出此长方形的长是()和宽是(),最后列出算式()。

(2)引导学生先说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然后说出此正方形的边长是(),最后列出算式()。

(每个题抽两个学生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

1. 课桌面长11分米,宽6分米,它的面积是()。

2. 黑板长3米,宽1米,它的面积是()。

3. 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

4. 学校小花园长50米,宽3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五、拓展练习

1. 一个正方形手帕的周长是8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 下面是教学楼的平面图,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求出教学楼的面积?

3. 你同意谁的观点?

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正方形的面积大()?

[课后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能让学生自发地举例解释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达成效果较好。

2.本节课围绕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经历“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长方形并计算出面积”的过程,通过计算摆出的图形的面积,归纳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篇4:《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经历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渗透“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关事物之间都是有内在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3.让学生通过对数学内在规律的探索,来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探究得出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小正方形、方格纸、少先队标志、小长方形若干、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情境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有一天,乌龟又遇到了兔子,并再一次向兔子提出了挑战。乌龟和兔子进行粉刷墙面的比赛,看谁能赢?(课件:龟兔粉刷墙面的情境:兔子粉刷一块长方形的墙面,乌龟粉刷一块正方形的墙面,它们同时开始,同时完工。)

学生会出现争议, 教师引导:怎样才能比较出谁赢了?(生:要先知道它们粉刷的墙面的面积到底哪个大些。)

师:如何知道他们哪个粉刷的墙面面积大?(让学生明白用面积单位去测量较麻烦,不便于操作,要找到一种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方法)

2.揭示课题

二、 导学

1.初步感受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⑴方法引导。

师:(出示少先队队长标志)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你们能准确测量出它的面积吗?

⑵独立测量面积。

全部学生分两部分用两种不同方法(一种用面积单位、一种用透明方格纸)测量出少先队队长标志的面积。

⑶汇报交流。

问:用透明方格纸测出的面积是多什么?

师:这位用学用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测的,说一说你测出的面积是多少?(投影出实物)

⑷观察比较。

①提出猜想。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了长方形标志的面积,但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用方格纸和小方块测量面积时,沿长都是摆7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沿宽都是摆6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这说明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②引导探究。

师: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几厘米,7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呢?也就是“标志”的长是7厘米,宽呢?(课件出示:长7厘米、宽6厘米)

③初步得出结论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标志”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与宽的乘积。)

2.深入探究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⑴小组实验:(小组学具:提供一个小长方形、一张实验统计表)

师:是不是所有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乘宽的积呢?同学们想不想再研究几个长方形?好,下面我们分小组来进行实验。

操作提示:

①由组长分工指定测量、记录及汇报人员。

②测量、计算出长方形的关数据并填入表中。

③交流并写出验证结果。

⑵每人自选一个长方形测量并验证。

⑶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乘宽,是巧合吗?(学生讨论)

⑷总结方法。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⑸巩固迁移(单位:厘米)

课件演示长方形的长边逐渐缩短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口答。

师:这时的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它又叫什么?正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根据这一方法,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什么?

做一做:测量正方形手帕的面积

(6)小结:引导学生回顾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研究过程。

三、 尝试练习:

看图口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四、 深化练习:

1.龟、兔问题。

现在怎样判断谁赢了?(在学生说出应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时,教师出示兔子粉刷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3米和1米,乌龟粉刷的正方形的边长是2米。)

2.计算学校篮球场全场和半场的面积。

3.一块长方形菜地的宽是3米,长比宽多2米。求它的面积。

五、 开放练习:(课件出示兔子的家)计算兔子家的窗户的面积。(已知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3分米)

篇5:《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数学第77~78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经历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渗透“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关事物之间都是有内在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3.让学生通过对数学内在规律的探索,来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探究得出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小正方形、方格纸、少先队标志、小长方形若干、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境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有一天,乌龟又遇到了兔子,并再一次向兔子提出了挑战。乌龟和兔子进行粉刷墙面的比赛,看谁能赢?(课件:龟兔粉刷墙面的情境:兔子粉刷一块长方形的墙面,乌龟粉刷一块正方形的墙面,它们同时开始,同时完工。)

学生会出现争议,教师引导:怎样才能比较出谁赢了?(生:要先知道它们粉刷的墙面的面积到底哪个大些。)

师:如何知道他们哪个粉刷的墙面面积大?(让学生明白用面积单位去测量较麻烦,不便于操作,要找到一种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方法)

2.揭示课题

二、导学

1.初步感受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⑴方法引导。

师:(出示少先队队长标志)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你们能准确测量出它的面积吗?

⑵独立测量面积。

全部学生分两部分用两种不同方法(一种用面积单位、一种用透明方格纸)测量出少先队队长标志的面积。

⑶汇报交流。

问:用透明方格纸测出的面积是多什么?

师:这位用学用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测的,说一说你测出的面积是多少?(投影出实物)

⑷观察比较。

①提出猜想。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了长方形标志的面积,但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用方格纸和小方块测量面积时,沿长都是摆7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沿宽都是摆6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这说明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②引导探究。

师: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几厘米,7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呢?也就是“标志”的长是7厘米,宽呢?(课件出示:长7厘米、宽6厘米)

③初步得出结论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标志”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与宽的乘积。)2.深入探究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⑴小组实验:(小组学具:提供一个小长方形、一张实验统计表)

师:是不是所有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乘宽的积呢?同学们想不想再研究几个长方形?好,下面我们分小组来进行实验。

操作提示:

①由组长分工指定测量、记录及汇报人员。

②测量、计算出长方形的关数据并填入表中。

③交流并写出验证结果。

⑵每人自选一个长方形测量并验证。

⑶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乘宽,是巧合吗?(学生讨论)⑷总结方法。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⑸巩固迁移(单位:厘米)

课件演示长方形的长边逐渐缩短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口答。

师:这时的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它又叫什么?正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根据这一方法,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什么?

做一做:测量正方形手帕的面积

(6)小结:引导学生回顾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研究过程。

三、尝试练习:

看图口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四、深化练习:

1.龟、兔问题。

现在怎样判断谁赢了?(在学生说出应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时,教师出示兔子粉刷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3米和1米,乌龟粉刷的正方形的边长是2米。)

2.计算学校篮球场全场和半场的面积。

3.一块长方形菜地的宽是3米,长比宽多2米。求它的面积。

篇6:《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设计

(一)、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呢?

(二)、学生操作发现规律。

1、分组活动,出示活动要求。

(1)组长主持活动,活动中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2)用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个数可以不同),并照表做好记录。

(3)思考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2、活动反馈。

操作完毕,反馈活动情况。结合反馈结果师板书黑板上的表格:

3、抽象概括: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得出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师生共同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验证与拓展

1、验证: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出示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

2、观察讨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师: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学生解答。

思考: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反馈:对呀!正方形本身就是特殊的长方形嘛!只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我们习惯上把正方形的长和宽叫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边长(板书)

三、巩固应用。

1、计算78页“做一做”

2、我们探究学习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长方形存在着,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都是可以运用今天探究得到的方法来计算的,想不想试一试啊?计算数学书本封面和学生卡、黑板的面积。先估计再同桌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取整厘米数)问:你首先做了什么?

3、告诉茶几面积,猜长和宽(出示课件)

4、已知正方形的边长,对折一次后是什么图形,面积是多少?(备用)

篇7:《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设计

1、启发学生认识到探求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

2、让学生通过参与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全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发展其抽象概括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篇8:“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设计

1.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形的特征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知道了面积的含义, 初步认识了面积和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是图形面积计算的开始, 也是以后学习平形四边形、三角形等面积计算的基础。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能探索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做到认真操作、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探索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运用, 教学难点是探索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说教法

依据尝试法教学理论和创新理论, 本节课采用尝试教学法, 同时利用现代信试教学法, 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采用多媒体演示文稿, 即直观演示教学法。

三、说学法

1.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 把学生四人分为一个小组, 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 培养学生主动合作的精神, 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四人一组, 动手测量身边物体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2.动手操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去获取知识, 学生乐于接受。让学生动手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长方形, 从动手操作中得出长和宽与面积的关系。

四、说过程

1.复习准备。教师先提问: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使学生在头脑中对“面积”产生初步的表象。然后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 并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出长方形的面积。让学生观察说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长、宽各是几厘米?为学生的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并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2.导入新课。教师引导:面积小的长方形可以用小正方形摆出它的面积, 想一想, 如果想知道长方形校园的面积, 用这种方法行吗?然后板书课题, 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增强学习目的性。

3.学习新课

(1) 动手操作, 初步感知。学生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动手操作是不可少的。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手脑并用、充分感知、形成表象。先让学生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正方形任意摆长方形, 并填出长、宽、面积三者关系的数量表, 教师用课件演示, 说明填表方法, 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 这样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就有了初步的感知。

(2) 直观演示, 明确道理。充分发挥课件辅助教学的功能, 用课件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为学生形象思维提供依据, 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演示步骤为:出示一个长方形, 面积为24平方厘米, 长6厘米, 宽4厘米;出示一个l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注明边长为l厘米, 横放6个, 按顺序纵放4个。结合演示图, 让学生说出“长”摆几个小正方形, 是几厘米?“宽”摆几个, 是几厘米?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让学生真正理解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篇9:《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经历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2、渗透“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以及相关事物之间都是有内在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3、让学生通过对数学内在规律的探索,来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探究得出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小正方形、方格纸、少先队标志、小长方形若干、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这个教室上课高兴吗?这个教室与我们下面的教室比较有什么不同?(面积大。)要想知道这个教室的地面面积有多大该怎么办?(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摆一摆。)出示小学生守则挂图要想知道这个挂图的面积有多大该怎么办?出示胸卡这个胸卡面积有多大该怎么办?师:同学们,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得到这几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你选其中一个测量它的面积。你会选那一个?为什么不选地面?太麻烦了。所以,我们就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完成板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板,问:这张长方形纸板的表面用那个面积单位合适?谁有办法知道这个长方形纸板的面积是多少吗?(先估后摆一摆)生: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摆,有几个这样的正方形就有几平方分米。(指名上台演示)刚才摆的过程麻烦吗?

1、猜一猜。 师: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什么有关呢?生:可能和求长方形的周长一样和它的长、宽有关系。师: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究竟有没有关系呢?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2、摆一摆、填一填 (1)同桌摆或前后四人为一组:拿出画有三个长方形的纸片,借助身边的材料或利用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学具,同桌或前后桌摆一摆,并完成表格。师巡视指导。

(2)汇报结果,验证估计的正确性。师:你是怎样摆的?长、宽、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有序的进行表述,师填表。

(3)交流发现了什么规律?师:长方形面积究竟和什么有关?请同学们对照图,观察长、宽、面积之间有什么规律?生:长方形面积=长×宽。(板书)师:正方形的面积=?学生猜测后再观察表格,给表格的长方形分类。生: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和宽一样长;长和宽一样就是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师:那正方形面积怎么求?生答后板书。出示小学生守则挂图现在你用什么方法得出它的面积?量出它的长和宽,用长乘宽算,得到的结果(注意强调单位)。

3、量一量。 分组量一量,算一算,汇报(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求三个长方形面积的算式)。

三、整理归纳、提示学习方法

1、师:同学们知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了吗?生: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2、师:刚才,我们是怎样找到这个计算方法的?生:我们先做了一个小实验,得到了一个发现,然后大家一起验证,证明这个发现是正确的,找到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实验——发现——验证这种学习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大家学习新本领时,经常想起这种方法,用好这种方法。

四、应用深知、巩固深化

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同学们,前两天,老师遇到了一件麻烦事,我办公桌上的一块台玻璃面积是24平方分米,不小心被打破了,我想配一块大小相等的玻璃,你们帮我算算看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呢?生A:长8分米,宽3分米;生B:长6分米,宽4分米。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C:只要想()×()=24(平方分米)师:同学们真行,一下子帮钱老师想出了好几块面积相等的玻璃。可是钱老师要配的玻璃不光大小相等,形状也要相同,那它的长和宽究竟是多少呢?生D:这块玻璃虽然碎了,但它的宽没有破损,所以只要先量出它的宽是多少,再用面积除以宽就能算出长是多少了。师:这位同学生活经验真丰富,回答得好极了。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生:我学会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师:引导生读公式:计算长方形面积用(长×宽),计算正方形面积用(边长×边长)。

篇10:《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设计

1、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发现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4、向学生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对立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篇11:《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设计

一. 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数出下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每小格代表1平方厘米)

3.提问:小的图形我们可以用摆小正方形求面积,那如果想知道操场面积有多大,要想知道中国土地面积有多大,还用摆正方形的方法合适吗?

4.用摆正方形的方法太不现实了,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的计算面积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

二.1.自主探究

同学们看,这是老师的名片,一看到它别人就知道我在时代小学工作,我很骄傲,你们想拥有这样的名片吗?我们尊敬的王校长说如果这节课大家表现积极,踊跃发言,也为你们制作一张名片。大小与我们导学卡的长方形一样,想知道它用多大面积的材料制成的吗?

(1)请看导学卡:独立完成小数学家的猜想,并填写好(1)——(3)谁想说说你的想法

(2)这是一种巧合吗?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是用长×宽来计算呢?

我们小组合作,完成导学卡2的验证猜想,并填写合作交流卡,哪个小组想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结论。

要想知道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长方形面积我们会求,那正方形面积呢?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一起来看: 1. 2. 3. 4. 操场

在规定时间内看谁做的又对又多

看到你们精彩表现老师真高兴,想接受更高的挑战吗? 备用 5. 制作名片发现我们班同学的美术天分很高,觉得如果自己设计会更好,下面自己设计一个长5厘米宽1厘米的名片可以把你的取务体现出来

篇12:《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设计

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能够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有一天,乌龟又遇到了兔子并再一次向兔子提出了挑战。这次,乌龟和兔子要进行粉刷墙面的比赛。(课件演示龟兔粉刷墙面的情境:兔子粉刷一块长方形的墙面,乌龟粉刷一块正方形的墙面,它们同时开始、同时完工)

师:怎样才能比较出谁赢了?(要知道它们粉刷的墙面的面积到底哪个大一些)

师:如何知道它们哪个粉刷墙面的面积大?用面积单位去测量行吗?

师:要测量黑板、操场等比较大的面积,使用面积单位一排一排地实际测量这种方法显然比较麻烦。今天我们就寻找一下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规律,推导出计算公式。

二、探究新知

1.长方形面积的推导

(1)猜想

师:为了能很快找出长方形面积的规律,请看大屏幕。(教师用多媒体演示长、宽的变化引起长方形面积大小变化的动画)看了老师的操作过程,请你们大胆地猜猜看: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你们喜欢自己来探索这个问题吗?好,通过实验解决问题是科学研究经常采用的方法。

(2)实验

师:下面我们用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意摆一些长方形,然后数出它的面积。

师:你摆的长方形一排用了几个小正方形?一共有几排?一共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3)发现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有了哪些发现?

生:每排小正方形的个数刚好是长方形长的厘米数,排数正好是长方形宽的厘米数。因为总个数 =每排个数×排数 ,所以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大家的这些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说明你们很会钻研问题。但是,这些长方形都是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来的,是否对计算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呢?我们还要对这个发现进行验证。

(4)验证

师:请同学们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已知长、宽的长方形的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先用刚才发现的计算方法算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直接测量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这个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2.正方形面积的推导

师:(应用多媒体动态展示:先出示长7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然后把它的长缩短1分米,接着再把它的长缩短1分米,宽始终不变)这个长方形通过两次变化已经变成了什么图形?(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呢?为什么?

生:因为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变成了正方形的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知识运用

一张长方形的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四、巩固新知

题目略。

五、总结深化

篇1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7页至78页。《长方形面积计算》是一节传统教学内容, 它是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 是以后进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及圆形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的基础, 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把“长方形面积计算”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进行教学, 顺接着“面积意义和面积单位”教学之后学习。从教材编排来看, 本节内容显然不仅仅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教学, 它还承载着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意义, 巩固对面积认识的任务。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面积意义的基础上, 理解计算长方形面积其实就是在求长方形中包含的相应面积单位的个数。

2.使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抽象提炼过程, 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的一般方法, 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一般方法的过程, 使学生深入理解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一般思路,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一份印有四个长方形的学习材料, 前三个长方形没有标明长、宽的长度, 第四个长方形长15厘米, 宽10厘米;多媒体课件一套, 演示摆及分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面积意义, 引入新课教学

(1) 复习面积的意义, 唤起学生对面积的认识。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长方形的面积。在学以前, 哪位同学来说说什么叫面积? (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 叫做面积。) 简单地说, 面积就是面的大小。

(2) 复习面积单位, 回顾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的大小, 强化对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认识。

(3) 引入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学。

指出1号长方形的面积, 并估一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简析:复习有关面积意义的内容, 为进入新课学习作准备。

2.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

(1) 1号长方形面积探究。

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我们有没有办法准确知道呢?

引导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去摆, 并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它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因为用6个1平方厘米正好把1号长方形摆满, 所以面积是6平方厘米) 。

教师板书:1号, 摆6个1平方厘米, 面积是6平方厘米。

简析:操作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意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即“用面积单位摆满”, 所用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面积。

(2) 2号长方形面积探究。

估一估2号长方形里需要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才能把它摆满。

操作验证后, 反馈。

反馈结果:这个长方形用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可以摆满。

反馈方法:方法一, 摆满;方法二, 摆一行一列。交流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长、宽与可摆面积单位的关系, 重点突出“一行摆几个, 可以摆这样的几行”的观察与思考。

教师板书:2号, 摆12个1平方厘米, 面积是12平方厘米。

简析:仍然采用先估计后操作验证的步骤。教师主要抓好对操作方法的反馈, 比较“摆满”与“只摆一行一列”两种操作方法的异同,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长、宽与可摆面积单位的关系, 重点突出对“一行摆几个, 可以摆这样的几行”的观察与思考。

(3) 3号长方形面积探究。

师:如果现在要知道3号长方形的面积, 你又会怎样摆?让学生先口述, 再操作。重点突出“先横着摆一行, 再摆几行”的方法, 引导从学生所列算式中充分感知“长方形中所含面积单位个数与每行个数、行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板书:3号, 5×4=20个1平方厘米, 面积是20平方厘米。

简析:采用先口述方法、再操作的步骤, 意在引导学生对“只摆一行和一列”的方法有一个内化过程, 突出“先横着摆一行, 再摆几行”的方法, 使学生结合所列算式充分理解“长方形中所含面积单位个数与每行个数、行数之间的关系”。

(4) 4号长方形面积探究。

呈现标有长、宽长度 (长15厘米, 宽10厘米) 的4号长方形, 问:还想摆吗?

当学生说不用摆也能够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时, 请学生充分说理, 思考:从长15厘米中能够想到什么?从宽10厘米中又能够想到什么?

重点理解:长的长度与沿长边可以摆的面积单位个数, 宽的长度与沿宽边可以摆面积单位的行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最后得到:知道长、宽的长度, 就可以根据长、宽的长度来想到沿着长边摆面积单位的个数, 可以摆这样的几行, 从而理解“这个长方形包含了多少个面积单位, 它的面积就是多少”的道理。

教师结合媒体呈现这个长方形可以摆150个面积单位, 并板书:4号, 15×10=150个1平方厘米, 面积是150平方厘米。

简析:直接说方法, 并引导思考“知道长15厘米, 可以知道什么?知道宽10厘米, 又能够知道什么?”重点理解“长的长度与沿长边可以摆的面积单位个数, 宽的长度与沿宽边可以摆面积单位的行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5) 回顾梳理, 提炼模型。

师:从4号长方形里, 我们可以看出, 一行摆的小方块个数与长方形的长有关, 摆几行则与长方形的宽有关系。

用前面三个长方形验证结论, 确认长与一行的小方块个数, 宽与小方块的行数之间的关系。

再次呈现一个长20厘米, 宽15厘米的长方形, 请学生计算它的面积。当得到“长方形的面积是300平方厘米”时, 请学生说理:你怎么一下子就算出它的面积了啊?你是怎样想的啊?

引导小结:学到现在, 要你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你会怎么办?

讨论交流后得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简析:对主体活动环节进行梳理, 是探究活动必不可少的部分, 有利于学生对核心内容进行再思考。而本环节是以练习带动理解,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面积公式“长×宽”中长、宽所表示的意义有清晰的理解。

3.应用中提升认识

(1) 计算装学具的信封的面积, 引导思考:你先做什么? (量出长、宽的长度) 量出信封长和宽的长度, 你就能想到什么? (量出长即可以知道沿长一行可以摆多少个面积单位, 量出宽可以知道摆这样的几行)

(2) 选择题。王老师要给一台电脑的显示屏配上一个保护网, 电脑屏幕的边长是2分米, 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保护网?

提供四个答案, 分别是8分米、8平方分米、4分米、4平方分米。

学生思考、选择、说理, 最后引导提升: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简析:练习1是实践应用, 不仅是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而且还是对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练习2则是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因为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所以, 其面积计算就不再专门组织教学, 而是渗透在练习中。

五、课后分析与思考

1.教学效果分析

在上这节课前, 我们对执教班的44名学生进行了课前调查, 结果显示, 班中已经知道长方形面积是用“长×宽”来计算的学生占全部学生的43.1%, 既知道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 又能理解长方形面积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的学生不到10%。超过半数的学生不知道长方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

课后我们对本班学生再次进行了检测, 情况是这样的:在计算长方形面积前, 44名学生全部度量了长和宽的长度;会用“长×宽”的方法计算的学生有40人, 其中35人能正确写上面积单位, 达到了79.5%。另外抽取了3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 有29人能够说清“量出长可以知道沿长边一行摆7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 量出宽可以摆这样的几行”, 还知道“长7×宽5就是算出了这个长方形里可以放35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 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5平方厘米”, 占了被测学生数的96.7%。这说明这些学生已经理解了“长×宽”作为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模型有着怎样的意义, 与前次调查相比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2.教学策略思考

(1) 找准教学起点, 顺向组织教学活动, 为学生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提供多层次的感性材料, 积累足够的感性经验。以“面积”的进一步认识为切入口, 引导学生在感知“面积大小”与“摆小方块的多少”中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长×宽”的算理, 顺向组织教学活动是符合学生开展学习的有效策略。事实上, 以“面积意义”入手, 其优势有二:一是因为学生刚刚学习了“面积”的意义, 作为对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 (长方形) 面积的进行认识, 借助面积意义这一载体,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知;二是作为一种顺向的多层次的学习活动, 降低了学习的起点, 增加了学习的梯度, 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

篇14:《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7页至78页。《长方形面积计算》是一节传统教学内容,它是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是以后进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及圆形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的基础,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把“长方形面积计算”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进行教学,顺接着“面积意义和面积单位”教学之后学习。从教材编排来看,本节内容显然不仅仅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教学,它还承载着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意义,巩固对面积认识的任务。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面积意义的基础上,理解计算长方形面积其实就是在求长方形中包含的相应面积单位的个数。

2使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抽象提炼过程,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的一般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一般方法的过程,使学生深入理解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一般思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一份印有四个长方形的学习材料,前三个长方形没有标明长、宽的长度,第四个长方形长15厘米,宽10厘米;多媒体课件一套,演示摆及分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面积意义。引入新课教学

(1)复习面积的意义,唤起学生对面积的认识。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长方形的面积。在学以前,哪位同学来说说什么叫面积?(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简单地说,面积就是面的大小。

(2)复习面积单位,回顾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的大小,强化对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认识。

(3)引入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学。

指出1号长方形的面积,并估一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简析:复习有关面积意义的内容,为进入新课学习作准备。

2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

(1)l号长方形面积探究。

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我们有没有办法准确知道呢?

引导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去摆,并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它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因为用6个1平方厘米正好把1号长方形摆满,所以面积是6平方厘米)。

教师板书:1号,摆6个1平方厘米,面积是6平方厘米。

简析:操作验证结果是否正确,意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艾,即“用面积单位摆满”,所用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面积。

(2)2号长方形面积探究。

估一估2号长方形里需要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才能把它摆满。

操作验证后,反馈。

反馈结果:这个长方形用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可以摆满。

反馈方法:方法一,摆满;方法二,摆一行一列。交流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长、宽与可摆面积单位的关系,重点突出“一行摆几个,可以摆这样的几行”的观察与思考。

教师板书:2号,摆12个1平方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

简析:仍然采用先估计后操作验证的步骤。教师主要抓好对操作方法的反馈,比较“摆满”与“只摆一行一列”两种操作方法的异同,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长、宽与可摆面积单位的关系,重点突出对“一行摆几个,可以摆这样的几行”的观察与思考。

(3)3号长方形面积探究。

师:如果现在要知道3号长方形的面积,你又会怎样摆?让学生先口述,再操作。重点突出“先横着摆一行,再摆几行”的方法,引导从学生所列算式中充分感知“长方形中所含面积单位个数与每行个数、行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板书:3号,5×4=20个1平方厘米,面积是20平方厘米。

简析:采用先口述方法、再操作的步骤,意在引导学生对“只摆一行和一列”的方法有一个内化过程,突出“先横着摆一行,再摆几行”的方法,使学生结合所列算式充分理解“长方形中所含面积单位个数与每行个数、行数之间的关系”。

(4)4号长方形面积探究。

呈现标有长、宽长度(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4号长方形,问:还想摆吗?

当学生说不用摆也能够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时,请学生充分说理,思考:从长15厘米中能够想到什么?从宽10厘米中又能够想到什么?

重点理解:长的长度与沿长边可以摆的面积单位个数,宽的长度与沿宽边可以摆面积单位的行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最后得到:知道长、宽的长度,就可以根据长、宽的长度来想到沿着长边摆面积单位的个数,可以摆这样的几行,从而理解“这个长方形包含了多少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多少”的道理。

教师结合媒体呈现这个长方形可以摆150个面积单位,并板书:4号,15×10=150个1平方厘米,面积是150平方厘米。

简析:直接说方法,并引导思考“知道长15厘米,可以知道什么?知道宽10厘米,又能够知道什么?”重点理解“长的长度与沿长边可以摆的面积单位个数,宽的长度与沿宽边可以摆面积单位的行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5)回顾梳理,提炼模型。

师:从4号长方形里,我们可以看出,一行摆的小方块个数与长方形的长有关,摆几行则与长方形的宽有关系。

用前面三个长方形验证结论,确认长与一行的小方块个数,宽与小方块的行数之间的关系。

再次呈现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请学生计算它的面积。当得到“长方形的面积是300平方厘米”时,请学生说理:你怎么一下子就算出它的面积了啊?你是怎样想的啊?

引导小结:学到现在,要你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你会怎么办?

讨论交流后得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简析:对主体活动环节进行梳理,是探究活动必不可少的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核心内容进行再思考。而本环节是以练习带动理解,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面积公式“长×宽”中长、宽所表示的意义有清晰的理解。

3应用中提升认识

(1)计算装学具的信封的面积,引导思考:你先做什么?(量出长、宽的长度)量出信封长和宽的长度,你就能想到什么?(量出长即可以知道沿长一行可以摆多少个面积单位,量出宽可以知道摆这样的几行)

(2)选择题。王老师要给一台电脑的显示屏配上一个保护网,电脑屏幕的边长是2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保护网?

提供四个答案,分别是8分米、8平方分米、4分米、4平方分米。

学生思考、选择、说理,最后引导提升: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简析:练习1是实践应用,不仅是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而且还是对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练习2则是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因为正方

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所以,其面积计算就不再专门组织教学,而是渗透在练习中。

五、课后分析与思考

1教学效果分析

在上这节课前,我们对执教班的44名学生进行了课前调查,结果显示,班中已经知道长方形面积是用“长×宽”来计算的学生占全部学生的43.1%,既知道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又能理解长方形面积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的学生不到10%。超过半数的学生不知道长方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

课后我们对本班学生再次进行了检测,情况是这样的:在计算长力形面积前,44名学生全部度量了长和宽的长度;会用“长×宽”的方法计算的学生有40人,其中35人能正确写上面积单位,达到了79.5%。另外抽取了3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有29人能够说清“量出长可以知道沿长边一行摆7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量出宽可以摆这样的几行”,还知道“长7×宽5就是算出了这个长方形里可以放35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5平方厘米”,占了被测学生数的96.7%。这说明这些学生已经理解了“长×宽”作为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模型有着怎样的意义,与前次调查相比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2教学策略思考

(1)找准教学起点,顺向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提供多层次的感性材料,积累足够的感性经验。以“面积”的进一步认识为切人口,引导学生在感知“面积大小”与“摆小方块的多少”中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长×宽”的算理,顺向组织教学活动是符合学生开展学习的有效策略。事实上,以“面积意义”人手,其优势有二:一是因为学生刚刚学习了“面积”的意义,作为对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长方形)面积的进行认识,借助面积意义这一载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知;二是作为一种顺向的多层次的学习活动,降低了学习的起点,增加了学习的梯度,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算法与算理之间的关系。

篇15:《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案设计

第三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1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推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准备1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程教 学 设 计教学反思

一、学前准备

口算下面各题。

15×380×6060×3025×44×3017×8

400×59×1312×726×311×10045×3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66页例4.

出示下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会发现正好能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摆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去设想:是不是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宽”呢?它是不是适合所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用学生们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便填表。

每排几个(长)6

有几排(宽)2

个数12

面积12

小组合作完毕后,由各组汇报本小组通过拼摆后的填表结果,教师提问:通过拼摆和表格的填写,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让学生齐读并记住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学生在拼摆1平房里你的正方形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师有意识地观察学生有没有在记录表上记录长和宽的数

据相同的情况。如果没有,可指导学生去想,可不可以摆成一个每排个数和排数相同的图形呢?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引

导学生:“长和宽相同那是什么图形呢?”(正方形)在正方形里,长和宽相等,我们就把长和宽统称为边长。

提问:那么你们知道正方形面积怎么求吗?

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通过让学生观察板书,说一说,今天的学习收获和应该记住的公式。

3、学习教材第67页例5.

出示例5:数学书的封面的长大约是26厘米,宽大约是18厘米。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让学生读题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道题给出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学生说明计算过程后老师指导并说明书写格式。

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6×18=468(平方厘米)

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平方厘米.

教师提示:同学们要注意单位名称不要写错。

教师引导:同学们学会了面积的计算,你们想知道数学教材封面的面积吗?同学们可以先估算一下封面的面积再动手计

算一下。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口算下列各题。

13×55×112×2316×831×38×10

410×37×1242×24×12130×220×4

2、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45米,宽30米,占地面积是多少?如果在四周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

四、思维训练

1、把表格补充完整。

名称长宽周长面积

长方形8厘米7厘米

9米24米

正方形边长5分米

边长100厘米

2、从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五、板书设计

上一篇:别人生日送什么礼物好下一篇:小学六年级学生毕业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