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面积教学设计

2022-08-04

第一篇:长方形面积教学设计

长方形面积周长教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执教:魏平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生:测量面积 出示长方形纸板

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 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师: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抓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

(学情预设:根据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和理解,可能会出现这几种情况:和长有关、和宽有关,和长、宽都有关,和周长有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实践探究,合作交流

师: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老师温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导学提示:

1、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建3个长方形,完成实验记录表。

2、

仔细观察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3、

尝试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 (学情预设: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合理分工,有序地开展实验)

(设计意图: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借助导学提示经过启发,独立思考,讨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丛冢提高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展示成果,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到台前展示实验记录,并发言

(学情预设:各小组介绍搭建的3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通过三次实验,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对表达流畅,思路清晰的小组给予表扬)

如:我们组共搭建了3个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为2厘米,面积是6平方厘米;第二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第三个„„通过三次实验,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五)、解决问题

1、实践活动

在我们这间教室里,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的,请大家任选一个,先估计它的面积是多少,在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面积,考考你的眼力,看看估计的和算出的面积是不是较接近。(学生操作活动,并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正确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2、前几天,老师新换了一个办公桌,它的长是14分米,宽是8分米,我想给这张办公桌配一块玻璃,需要买多大的玻璃板呢?

3、思考题:

这是一块打碎的玻璃,你能求出它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吗?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新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价值,既丰富了叙述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另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表面并不是长方形的,如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再如三角形,我们怎样可以知道它的面积呢?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课后研究)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2、学会与人分工合作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能力、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异质分组,以学生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也可以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小组合作学习又是以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让不同个性、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习,如计算学校操场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执教:魏平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面,使学生初步理解由面组成体的意义;使学生在认识长方形面、掌握长方形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会求长方形的周长。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主动他就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能初步应用长方形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意义,会求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长方形周长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钉子板 活动记录单

学具准备:带有长方形的盒子,钉子板学具,米尺 教学过程 :

一、

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上节课,老师给大家留了个作业 ,让同学们观察周围的物体,看哪些物体上有长方形,并量出他的长与宽,你们搜集到了吗?(搜集到了)

都搜集到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长方形并说出它的长和宽。 还有很多,是吗?(是 )

好了,同学们,看得出来,你们都是细心观察的好孩子。同学们搜集到了这么多的长方形,看来,长方形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数学啊就在我们身边,对吗?

这么多的长方形,它们的大小一样吗?举起你手中的物体,师选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带有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到前面来。

这两个长方形哪个大?哪个小?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呢?谁能上前面来指给大家看看? 那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呢?

它们的周长一样长吗?谁能看出这两个长方形,哪个周长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可见长方形的周长是由它的长和宽决定的,长方形的周长和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周长。

师板书课题:长方形的周长

二、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大家手中都有一个钉子板学具,你能在上面围出任意的一个长方形,并求出它的周长吗? 好,听好活动要求:每人先任意围出一个长方形,然后由组长领着,选出你们最喜欢的几个长方形填到报告单中,并求出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重点要想想: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活动中要注意分工合作。

听明白了吗?那我们开始吧! 老师巡视指导 学生活动汇报操作情况

老师看到了,同学们在活动中合作的非常好,哪个小组愿意第一个来汇报?想来几人来几人。

其他小组也来汇报。

老师在每个小组的汇报单中画出他们用的不同方法:哪中方法是最简单的?(长与宽的和乘2是最简单的)

你们同意吗?所以我们常用长与宽的和乘2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师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怎么求长方形的周长?在小组里说一说,再汇报说。 那么,如果知道了长和宽,我们能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吗?

三、巩固新知,应用实践

1、基础练习题:看图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2、实践题:在我们的身边也有长方形,比如:我们数学书的封面,还有什么?学生举例

你最想知道哪个长方形的周长,一会你就去找一找,然后量一量算一算吧。 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际测量情况。

在实际测量中,我们难免会出现误差,因此在测量中我们要力求准确,减少误差。 3发散拓展题:请同学们看老师在钉子板上围图形,你也能围出支援的图形吗?试一试,并切除这个图形的周长。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篇: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中的一课。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属于小学中年级学段,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出发,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个别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 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中,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长方形面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3.在拼长方形和用语言描述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求长方形的面积。

推导并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

每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12个。每组两个不同的长方形。

五、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和学生做大西瓜小西瓜的游戏。设计意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故事导入

从前有两只争强好胜的小兔子,它们干什么事都要分出胜负。最近呀它们又为了一件事吵起来了,它们呀在粉刷一面墙,各自刷出了一个长方形,而且呢都说自己刷的长方形大,为此呢大吵了一架。下面同学来看看它们各自刷的长方形。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想一想能帮它们分出胜负吗?

学生讨论想出办法,交流。(用小正方形摆一摆看看谁的正方形多谁的就大)

师:如果没有小正方形我们能知道哪个大哪个小吗?,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操场的面积、游泳池的面积等等,这么大的面积也用小正方形一个个去量,是行不通的。这种办法比较麻烦, 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那就是要学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师板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师:同学们,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学习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课件出示内容

师:指着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问:你怎么知道它就是1平方厘米?

生: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那么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呢?生答。

课件出示图片

2.师:这是由边长1cm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它的面积是多少?

(二)实践操作探索

1、教学例题,明确要求

师:那么怎样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呢?先让我们来做个拼拼摆摆的游戏。

1.引导学生先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学生明白题意要求后,教师指出:能拼几种就拼几种。

2.小组合作,共同探索。让学生交流并根据交流的情况,把它们的长和宽都填入表中。

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12

12 12

12

3.引导学生观察统计的数据,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通过面积单位的摆一摆,你们有什么发现?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

引导学生体会虽然拼法不同,拼成的长方形的形状不同,但是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而且“12”正好是长方形长边和宽边厘米数的乘积(12=12×1,12=6×2,12=4×3)通过刚才的操作和讨论,你能猜一猜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

4.总结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试一试

1.出示练习题学生自己试算。

2.全班交流。

(四)解决小兔子的问题

拿出手中的两个长方形量一量它们的长和宽计算一下谁的面积大。小组合作完成

(五)练一练课本72页1题2题

(六)小结同学们在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课本72页

3、

4、5题

(八)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第三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类推联想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

在操作、探究活动中自己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准备:

尺、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与学互动: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多媒体演示两个大小相当的书房。(其地面铺有规格相等的地板砖) 师:同学们,你们看小明和小红的书房漂亮吗? 生:漂亮。

师:他们的书房地面是什么形? 生:都是长方形。

师:你们觉得谁的书房更大些?如何判断的? 生1:小明的书房大些。可以数地板砖的块数。

生2:我觉得小明的书房大些。因为他书房的宽和小红书房的宽差不多,但小明书房的长度要比小红的长得多。 …… 师:同学们的回答真不错。有的是用数数的方法,有的是用估一估的方法,那到底谁的大呢?怎样算出来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 动手合作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 分小组开展实验。探究例2(1) 2. 交流、展示探究成果。

第(1)小组:用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1行,得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15平方厘米。 第(2)小组:每行摆5个,(即这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可以摆3行(这个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这个长方形面积就是15平方厘米(5×3)

3. 师:同学们的思路清晰,表达清楚。特别是第(2)组的同学,不难看出他们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他们的发现真不错。

(二) 推测、再次验证。

1. 刚才同学们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来计算。那其他长方形面积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计算呢? 2. 生操作、验证完成例2(2) 3. 汇报、交流。 4. 总结、验证: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 类推——验证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1. 大胆推测: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怎样求?与它的边长有关系吗?

生:我认为正方形的面积与它的边长有着密切关系,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那正方形的面积就应该是边长乘边长。

师:同学们对他的推测有异议吗? 生:没有。

师:那我们就一起想办法来验证吧。 2. 操作、验证。 3. 师生交流。 4. 直观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师小结(略) 四.反馈练习:

1. 课件回放: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现在可以判断小明和小红谁的书房面积大些了吗? 2. 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一定要知道它的长和宽吗? 求正方形的面积一定要知道它的边长吗?

思路设计: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我设计了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的开场白,在良好的求知热情中揭示课题,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网络。为了突破重难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大胆猜测、主动操作、探究中来验证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提高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第四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_

长、正方形面积推导与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卡片面积问题,促使学生经历“问题研究——发现规律——形成方法”的研究过程。体验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意义和作用,总结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2.在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一般方法过程中,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疑引入

教师出示一张蓝色卡片,这是什么形状?你想知道它的哪些数学信息?(长、宽、周长、面积)

出示: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周长是多少呢?指一指哪是周长? 那面积呢?指一指哪是它的面积?

你认为它的面积和谁有关?(长、宽、周长) 到底和谁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 预设:有学生知道用长乘宽(验证)

(设计意图:由一个长方形,勾起学生对这个图形的相关知识的回忆,并让学生摸一摸,指一指,区分周长与面积的不同之处,同时学生也能对今天所要学习的新知提出质疑和大胆的猜测)

二、体验探究

(一)初步探讨

1.要测量它的面积,选择什么样的面积单位合适?你能测量出它的面积吗? 2.合作探究

为学生提供不同数量(4个、6个、12个)的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提出合作小提示:

(1)利用学具袋中提供的面积单位,同桌合作测量长方形纸的面积。 (2)测量后,互相说一说你们的测量方法及测量结果。 拿出学具卡片,同桌合作来测量。

(二)展示交流

1.交流:它的面积是多少?(12平方厘米) 2.展示密铺

师:你通过怎样测量知道是12平方厘米?(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铺满得到的) 师:怎样很快地看出12平方厘米?(一行有4个,有3行)教师强调几个几,及算式。 师总结:他是用12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全部铺满得到的,让我们一眼就看出一行有4个,有3行,从而得出面积是12平方厘米,清晰直观。你们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3.展示半铺

师:这样摆,面积是多少?(哦,也是12平方厘米,大家有问题要问吗?)鼓励学生互动。

总结:大家听懂了吗?这一个就能代表这里摆一行,这一个说明还能摆这样的一行,摆这几个,我们就能想到摆满以后每行有几个,摆这样的几行,一共是几个几。这种拼摆方法也很直观,但又比较简洁。(指名列式,两个数分别代表什么)

还有的是4个小正方形,你们怎么得到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大家看,移一移、记一记、看一看、想一想,手脑眼都动起来了,真好!

4.尽管提供的小正方形数量不同,但大家通过铺一铺,摆一摆知道沿长一行摆4个,沿宽能摆这样的3行,一共多少个,就是用4×3=12(个),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12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铺、摆,让学生由直观的测量,即全部铺满逐步抽象到只铺一行和一列便能想象到铺完的结果,同时运用乘法的意义,初步列出能计算面积单位个数的算式)

5.同样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我们可以沿长一行摆4个,沿宽能摆这样的3行,那还可以摆成怎样的长方形呢?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在学生认识一种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基础上,拓宽视野,打开思路,由一条线展开一个面,让学生能从多角度认识问题,从而也为下一环节的探索规律做了很好的铺垫)

学生操作,摆后说一说。教师课件出示。

导语:刚才我们利用铺一铺的方法知道整个长方形的面积,那如果我们想知道长方形足球场的面积,这个方法还好用吗?怎么办?(引出测量法,测量长、宽)那铺中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提升方法:

6.观察课件上3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长方形,看沿长摆的个数,看看长,看沿宽摆的个数,看看宽,你发现了什么?(逐一展示,教师结合课件,引导学生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得出沿着长方形的长摆了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长就是几厘米,也就是几个边长的和,沿着宽摆了几个面积单位,就是几个边长的和,就是几厘米这一结论,也就是体验到长×宽表示的含义,从而间接地引向公式)

总结:看来我们只要间接地知道它的长和宽,我们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了,谁来说一说它们的关系:并回应同学的猜测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 字母公式s=a×b 那我们就运用这个了不起的发现来试试解决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吧

(三)深化理解

一块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铁皮,面积是多少? 8×6=48(平方米) 为什么8×6可以求出面积?

工人师傅用去一些后,长8米,宽6米,这时候面积是多少? 工人师傅又用去一些后,长6米,宽6米,这时候面积是多少? 这时就是正方形,边长6米,那这个正方形铁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呢?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b

四、巩固运用:

老师家的门长2米,宽8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春节时,老师在门上贴了一个“福”字,它的边长是3分米,做这样的一张福字,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纸?

8分米

2米

制作这样的一张贺卡,至少需要多大的纸?中国结 16厘米

20厘米

第五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使用说明书

龙南县南亨中心小学

肖炳炎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教科书77-79页,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完成78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九中的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 猜想 验证 概括 应用”的教学让学生真正弄清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1、长方形、正方形图片,方格纸、钉子板。

2、1平方厘米的学具卡片。

3、“面积计”(画有1平方厘米方格的透明塑料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师:什么叫面积?

生: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区别?

生:1厘米是物体的长度,1平方厘米是物体的面积。 师:要求出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有多大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看它包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二、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1、实验:

(1) 师提出问题: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2) 引导学生:可以通过画方格,还可以摆自己做的面积单位。

(3) 采用计数或计算的方法得出来。面积都是15个平方厘米,正好是长x宽的积。

2、猜想:

(1) 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x宽来计算呢?

(2) 师提出第二个问题:采用列表的形式,引导学生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卡片,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并填表。

3、验证:

(1) 让学生分组:

1、3组画方格,

2、4组用“面积计”,可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1平方厘米,也可以数出一行有几个,有几行,用乘法算出来。 (2) 通过交流,形成共识,用乘法计算比一一计算更简便。

(3) 从面猜想出: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宽单位数的积。

4、概括:

(1) 启发学生在一系列验证的基础上,概括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2) 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长和宽的积就是他们的面积。长、宽越大,他们的面积也越大。 (3) 78页上的“做一做”让学生自己测量长和宽,并把解答过程写出来。 (4) 右面的长方形实际是长宽相等,是一个正方形,怎样求面积?

学生很容易说出是长x宽。

(5) 由此得出:正方形,因为长宽相等,所以正方形面积=边长x边长。

5、应用:

(1) 教学例3。

(2) 让学生独立完成审题和解答。 (3) 交流解答过程。

三、 巩固练习

1、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计算面积是什么意思?

3、请自己说出一个长方形的长、宽,口算出它的面积。

4、78页下面的做一做。

四、 课堂做业

练习十九第一题与“做一做”类似。要求学生先估计黑板的面积,然后再派代表测量它的长和宽,各自独立计算面积,与自己的估计结果做比较。第二题: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第三题: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应用。

五、 反馈纠正

六、 教后反思

上一篇:初二备课组工作计划下一篇:长丰县教育体育局网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