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如何提高语文教学准备工作

2024-05-11

小学高段如何提高语文教学准备工作(共12篇)

篇1:小学高段如何提高语文教学准备工作

简论如何提高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小学高段语文教学除了建设性建议,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设置分工合理的小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激发真挚强烈的语文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这些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把“我要学”真正落实到了实处,从而大大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课堂气氛;小组合作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基本字词、课文理解、预习能力和课堂参与能力等都有了三、四年的基础,他们已经基本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但由于升学压力等原因,对学习容易产生厌学。因此,在高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清这种学习事实,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轻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等途径引导学生培养优秀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从而为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笔者在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中,对于如何提高高段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一些体会和认识,供广大专家和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想在课堂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和兴趣,首先就要努力创设轻松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新世纪的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的双向关系,只有创立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明白他们是课堂的主体,才能打破以前他们对教师的敬畏感和拘谨感,平等轻松地和教师进行交流,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因此,在创设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中,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言论,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处理问题,多询问学生的想法与意见,而非强制性地将预设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关于母爱父爱的课文时,先展示两组图片,一组是幼童即将从楼上摔下来,母亲赶紧伸手接住幼童;另一组是老鹰妈妈残忍地将小鹰推下悬崖,让它学会飞翔。然后我问同学们如何看待这两幅图片中的母爱,他们赞成哪种母爱并说出理由,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或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自己父母给予自己的是哪一种爱。在生动形象的图片引导下,学生们打开了话匣子,热烈地讨论着母爱父爱的话题,并将自己遇到的令人感动的父母之爱或者是令人烦躁的爱大胆讲出来,同学们互相交流心得体会。这样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中,学生们消除了对枯燥死板课堂的厌倦感,也消除了对教师的紧张感,轻松自由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并在讨论中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在辩论中磨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轻松自由地进入到语文世界中。

二、设置分工合理的小组活动

新课标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作为基本的教学方式给予高度重视,在教学中小组合作也可以有多方面的运用,如课前预习、课文朗读、课文理解和作文训练等。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鲁迅的文章时,由于同学们对鲁迅这位中国当代文坛巨匠的了解不多,我就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首先将全班同学分为四个小组,第一组是“闰土”小组,负责查找鲁迅少年时期的家族史、绍兴生活和学习故事等资料;第二组是“一面”小组,负责查找与课文《一面》有关的鲁迅热情对待年轻人、认真负责地指导文学后生写作的故事;第三组是伯父小组,负责查找鲁迅晚年在上海的生活和文学写作的故事;第四组是课文小组,负责查找《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这三篇课文的生字词和大意理解,要求会独立讲述课文。同时,每组设置组长和发言人各一名,组长自行给组员布置任务,发言人负责将本组的调查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样分工细致、目标明确的小组学习,每个同学不仅掌握了自主查阅资料、预习课文等自主学习能力,也明白了在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实际上,在课堂活动中,由于每个小组都查阅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对于我设置的“你认为鲁迅成年后应该如何对待闰土”“鲁迅晚年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能根据课文给鲁迅画一幅画像吗”等问题,各个小组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于“闰土叫鲁迅少爷,鲁迅应该如何回答”,我适时将全班分为两个小组进行辩论,同学们结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农民落后思想进行了有力批判,堪称一节精彩的批判封建制度的辩论课。

三、激发真挚强烈的语文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小学语文不仅是单纯的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充实崇高的人生情感,培养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正义的生活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方法,如情绪感染法、音乐激励法、话剧表演法等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课,喜欢进入到语文世界中。如我在教学第六单元上册第八组关于艺术美的课文时,我就用声情并茂、音画配合的方式感染学生,让学生进入优美高雅的艺术世界。如《伯牙绝弦》,我首先让了解“知音难觅”这一成语的同学讲述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然后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让同学们体会伯牙弹奏时的感情和这首曲子的美妙高深之处,从而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世界中理解绝世友情的难能可贵,感悟这篇课文的优美奇妙,在音乐的感染中爱上语文,真正成为语文的知心朋友。四、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时期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基本形成,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小升初的压力和对初中未知世界的惴惴不安,学生在学习上和心理上难免产生抵触或厌烦情绪,语文作为激发情感和培养高尚道德的学科,应该在课堂中充分挖掘语文资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应对初中的学习生活,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参考文献:

[1]钱丽,小学语文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梁海英,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小学教学通讯,2010(3)。

[3]罗连杰,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语文建设,2012(4)。

[4]马尚友,培养真性情 走向真对话――小语的改革与试水,语文学刊,2012(8)。

[5]张法丽,注重学生个性 培养创新能力,基础教育参考,2013(3)。

篇2:小学高段如何提高语文教学准备工作

一、注重阅读方法的培养

1.不分主次通读全文

这一条有些老生常谈,却是百试不爽的圣经。在阅读培训初期学生不可能凭自己的能力就对文章有极强的把握,但哪怕只是些懵懂的认识也是极为重要的,好比数学题目学生读一遍不会,读两遍还不会,但读上三四遍或许答案不攻自破,结果自己出来了。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让学生通读争取把文章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力尽可能吃透,吃的越多,挖的越深,训练效果越好。

2.通读后学生分组讨论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尤其是在思维高度活跃有些异想天开的小学阶段,每个学生的

思维不同对文章的理解就不同,在通读之后紧接着让他们互相讨论,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容易调动起来使其真正参与到文章学习当中,二来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很可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这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与文章全方位的把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在讨论前可以有一个短暂的思考时间。

3.老师的及时参与、点拨

讨论完成之后学生对文章已经有了一定认识,这个认识或许会很独到,但不见得能够走在阳关大道上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行文线索,这时候在学生对文章还没有形成不可扭转的偏曲认识之前,老师当及时参与进来,以有效的手段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回正途,如此一来久而久之学生对各类文章的把握必然更加得心应手。当然这时候老师也要注意并不见得学生的思路与观点就是错误的,我们故有的就一定正确,老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思路,要循循善诱甚至在学生更正确时不吝啬表扬,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这不失为一种调动学生阅读信心与爱好的有效手段。

4.重点、难点的掌握

每篇文章都会有相应的重点难点,这不可避免。同一篇文章也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能完全理解,这时老师就要对人、对文逐一排除,难点处理要在讨论之后或点拨同时,难点之后要有文章复述,学生合起课本以自己的语言把文章重新讲

解一遍。这是对文章理解度的一个考查和知识的巩固过程,不可或缺。

二、阅读素养的基本训练

道术,是有“道”有“术”,阅读方法充其量只能算作阅读这一环节中的“术”。而阅读能力、阅读有效性的.根本之处,还在于学生的基本功,在于语文素养,这才是“道”。而道的培养更加任重而道远,非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在这里我主张积沙成塔,扎扎实实一步一脚印。

1.词语的硬积累与软积累

所谓“硬积累”是针对那些不可更改的约定成俗的传统词语,例如歇后语、成语等,这样的词语都有固定意思,如果积累比较匮乏,这些词一旦出现在文章中便绝难理解,就算阅读方法掌握再好这点也不可弥补,所以学生在平时就应该背诵一定量的“必要累积词”。所谓“软积累”是建立在硬积累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词语的再组织能力,很多文章中会出现在字典词典中查不到的新词,这样的词语往往只在这一篇文章中存在含义,这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语言再组织能力和完美的语感。这也是平时积累的一个衍射。

2.有感情地朗读

篇3:小学高段如何提高语文教学准备工作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

“传道、解惑、授业”似乎是教师根深蒂固的教学方法。“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成为教师权威的体现, 学生听, 老师讲, 这种教学方式再也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是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沉重课题。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把课堂还给学生, 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有效途径。

(一) 教师巧设疑, 学生敢质疑

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指出:“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精心设计疑问, 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 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 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教师要提供质疑的契机, 教给质疑的方法, 让学生有法可循。如对重点词句、标题进行质疑;对矛盾之处、篇章的祥略安排、篇章结构、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等等, 都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在教学《麻雀》最后一课时, 在我的引导下, 同学们总结出了本文的中心思想:通过大麻雀舍身保护小麻雀的感人场面, 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按理此时应该顺利结束这篇课文的教学, 可我还是问同学们还有不同的看法吗?这时有位同学提出:这只大麻雀不可以是小麻雀的爸爸吗?如果是它的爸爸, 本文应该是歌颂伟大的父爱。对这位同学独到的提问, 我给予了充分肯定。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适时、恰当地将学生的质疑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来, 让学生敢于提问, 为学生自主探索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教师活引导, 学生活学习

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 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 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同时, 教师要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 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简笔画、表情动作等教学手段, 让学生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课堂, 以兴奋乐观的态度参与学习活动, 真正让学习活起来。

二、鼓励合作学习, 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 教师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发现和探索过程, 不轻易把结论告诉学生,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相互议论、发现、归纳、揭示规律。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时, 让同学们分组讨论两小儿的观点谁对谁错, 鼓励同学们阐述自己的观点, 并努力陈述理由, 在观点有争议的过程中进行思考。然后选出正方代表 (认为“日中时远也”) 和反方代表 (认为“日中时近也”) , 双方各抒己见, 论证充分, 都据理不让。同学们激情高涨, 个个跃跃欲试, 文章的内容就在同学们激烈地争辩中理解、感悟了。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 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 随时关注和掌握探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及时进行调控, 同时给予巧妙的点拨与导向。为此, 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相互交流各自的理解, 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三、提高自学能力,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指出:“真正的学习能力不是教师传授给学生, 而是出自学习者本身。”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这些名言都彰显了教师应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育理念。培养自学能力, 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也是实现“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这一目标的基础。

(一) 教给学生自学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自学的方向, 从而提高自学的效果。在教学中, 笔者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 利用工具书, 先解决课文中的字、词问题;然后利用网络了解课文的背景、作者简介及主要内容;在上新课时让他们自已去分析课文, 理解课文, 在教师的引导下, 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课后自觉复习巩固, 拓展延伸。同时, 在班里还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定期交流学习经验, 使同学们能互相学习, 通过长期反复实践, 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

(二)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 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五大”自学习惯:一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的习惯;二是专心学习、善疑善问的习惯;三是自我测定、自我总结的习惯;四是练后反思、有错必改的习惯;五是坚持阅读、积累、勤动笔的习惯。

总之,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要遵循新课改教学原则:给自学让路, 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摘要:在小学高段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二是鼓励合作学习, 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三是提高自学能力,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4:如何提高小学高段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249-01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活动,要提高小学高段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上课的质量。有不少人提出了“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口号,把上课看成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尽管我们对此提法并不完全赞同,但是这个口号的积极作用仍然是值得肯定的,上课的好坏确实对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极大,如何才能提高小学高段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呢?我们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认真备课是提高小学高段语文课堂质量的保证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也正是这个理。在既定的教师水平,学生基础和教材内容的条件下,教师能否备好课,是提高小学高段语文课堂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备课应认真钻研语文教学大纲,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做到对具体教材成竹在胸。现在各种现成的经典教案都可借鉴,但要针对具体情况写出特色来。现行新编教材重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不是靠硬灌输。因此教师在备课中所考虑除了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外,还要设计多种语文教学活动设想。经过进一步推敲而条理化、科学化,明确地体现于教案文字之中,这是使语文教师的备课更加系统、准确和深刻的一步。写成教案又为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备忘材料。教案一般要反映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的重点及实施的步骤和方法,教案应系统、显明、实用。教案编写好后,还要熟悉教案,把教案的内容融化在自己的脑子里。只有备好课,才能谈得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遵循课堂教学规律,调动两个积极性,是提高小学高段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小学高段语文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诸要素组成的复杂的过程,要充分发挥教师教的激情和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生动的讲解能引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生的积极投入又会调动、激发教师的课堂教学。当教师向学生进行导课,提出教学目的后,学生知道了自己在该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从而形成了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形成,既要有知识上得到启发的兴趣,又要有心理上引起探讨的情趣,因此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启智,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去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教师要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运用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与启发性的语言,增强语文教学效果。教师讲得准确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讲得精辟,可以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讲得生动,可以唤起学生的想象;讲得含蓄,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画龙点晴,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突破性。

在语文教学中,富有激情的教师就能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造一种意境,使活泼好动的中学生产生兴趣,吸收其注意力,发展其想象力。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实效果。当然也不能一味堆砌词藻,哗众取宠。只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增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就会上升。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相互容合,不但是一切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决定语文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

三、实行教学方法改新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教授对象是一群生龙活虎,不断发育成长的学生。不但这一年的学生和另一年的学生情况不同,就同年的学生情况仍不相同。所以要时时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特别目前的教材改革,也是适应一定形势的需要,强调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法进行语文教学,一般分为下列五个阶段进行。

1、组织。这是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活动的一般内容有:安顿秩序,吸引注意,提示目的等。

2、导课。教师活动内容主要为: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题,其方法很多。

3、中心。这是上课的核心部分,教师主要活动对学生进行知识、智能和思想教育。

4、巩固。这是上课的后继阶段,巩固当堂知识,教师主要进行小结。

5、练习。为了对上课内容进行运用,布置与指导学生作业。目前教学方法的改革, 主要是为了改革“一讲到底”或“填鸭式”的老办法,增加课堂教学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目的更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认为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教学:

(1)规定7分钟内,各自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快速阅读课文,进行思考。同时教师检查学生预习。(如:生字生词)

(2)教师在巡视并了解学生阅读情况的基础上,精讲25分钟,书写板书,提出相关问题,学生补充好相应的笔记。

(3)引导和鼓励好学生在听完新课之后进行思考,质疑约为8分钟。又让学生依次发言,有秩序回答,教师做订正和补充,教师也可采用提问学生的方法。

(4)进行课堂作业约5分钟,习题少而精,一般只做二、三道题或对该背诵的内容指导其背诵,最好能够达到当堂背诵。

用这种方法进行语文教学,显然使教师“讲”的活动减少了,但却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发展或掌握自学的方法。

四、课外活动是提高课堂质量的补充

教师不仅要授之予鱼,而且要授之予鱼。提高课堂质量,离不开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生活,都是语文特别作文教学最好的素材,教师要充分地利用有关机会,如参观名胜、春游活动、集体比赛等时时叫学生动笔,养成良好习惯特别对于当堂作文教学,当场进行评点,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爱好。触景生情,教师的点拨是催化剂,恰如其分的分析是催化剂的催化剂。积极地开展课外活动,对语文课堂质量的提高无益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篇5:如何上好小学高段语文阅读课

缪丽婷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程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给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带来了挑战。结合几年来从事小学高段语文教学的经验,谈点肤浅的看法。

如何做好小学高段语文教学,我个人认为要把握好“四个环节、一个关键点”,“四个环节”即讲、读、练、评、“一个关键点”即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讲”这一环节呢?在讲这个环节又该讲些什么,讲到什么程度,如何讲,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学习语文来干什么。都是值得研究探讨的话题。我认为一堂课不应该是依照教参书或为了期未考试而进行的任务性讲解。如果照搬参考、教案,要求讲多少,就讲多少;期未考试要考多深,就讲多深,那么一堂课老师除了花大力气的讲之外,可能就没有别的了。

然而,在教学中具体又该怎样去把握好讲的尺度呢?我主张一堂课要有目的地讲好一个问题,讲清一段或抓住关键句子进行分析讲解,以做到牵一点而动全篇。切忌传统型满堂灌,通篇讲,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被老师取代,成为被动接受的机器,还谈什么个性发展,更不用说提高语文能力了。要是老师能有代表性的精讲一个问题或一个重要语段,学生就可以仿效老师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然教会学生理解分析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就能由被动变主动的参与学习、探讨。提倡少讲、精讲,有目的、有艺术性和有代表性的讲,让学生一课一得或受到一点启发均可。如我在教学《中彩那天》《万年牢》等课文时,就只讲解分析中要求背诵的语段,因为这些语段都是该文中最精要的语段。又如在教学《永生的眼睛》、《鱼游到了纸上》这两课时,就只抓住突出文章中心的结尾那一句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通过对这一句的理解去读全篇,了解全篇,少讲而多读。

在语文教学中“读”也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中历来比较重视的问题,尤其是在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学中。然而,怎么协调讲与读的关系呢?过去的教学中有老师来用过问题式导读,或组与组之间、男生与女生之间的竞赛式朗读等形式,这些方法是可取的,但还不够。读应该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去读,不仅要有目的,还要有具体任务、要求,充分发挥读在教学中的正效应。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去读的时候,关健还应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有时连读书后应勾画都应教会学生。每读一遍课文就一遍的要求,不能无目的的瞎读。我在教学中习惯借用名家魏书生的“四遍八步”读书法,有时又灵活多用,只要重点问题没有解决,就得反复读。学生读上一二遍课文后就应对文中生字、生词、难理解的句子作上标记,对文中的文史知识、语段、层次划分等勾画重点。学生边读边画,读得专心、画得详细,有助于对文章的深刻理解。除开学生能理解的简单知识点外,老师只针对重点。难点作代表性讲解。这样既改变了满堂灌、通遍讲的陋习,又充分发挥了读的作用。读这个环节很难把握好、运用好。要利用好这个环节,光靠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是不够的,还要倚重课外阅读的培养,语文教学就是对语言的学习。没有浅吟低唱,循环往复的朗读训练和相当数量的诗词歌赐的朗读感悟,这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是个悲哀。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念语感,必将驾驶文字。”读诗,诵诗是加强语感训的重要途经之一。朱光潜先生说“我们最好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而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又如季羡林先生在《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文中说:“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古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培养学生读的能力,让他们终身受用,教师要用专业眼光适度强制:即要立足教材,创疑设疑,又要增加和拓宽学生读的范围:即要关注和关爱学生的成长,又要让教师永远充满专业激情。只有这样课内外结合的读的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读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在课堂讲得适度,学生读得有法,学生课外内外自然就练得轻松。

语文教学中练是针对学生而言的,是考查学生学得怎样?老师这堂课有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的重要方法,它包括课堂内外口头书面的作业训练。然而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去运用好练这个环节呢?我在教学中习惯抓住三个环节:首先,利用早辅课设置小活动训练。每天按学号座次轮换抽学生上台作口头训练。讲的内容不限,要求人人参与,并课前作好准备。这样即进行了口头作文和口语训练,又锻炼了胆识,提高了能力。讲时要求语言准确,声音宏亮,神态表情自然,使用普通话。其次是课堂教学中设置命题训练。老师先教给学生阅读各种文体的方法,如针对重点语段,就从字词句的理解、结构特点、层次划分、层意和段意归纳等方面,让学生全方位去钻研语段而进行的命题训练,其实质是让学生主动出击,理解分析课文。其三是课后书面作业训练,课后作业的设计和评改要根据教学的具体要求而定,作业的内容,数量的多少评改的方式等都根据具体实情而定。我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是除工作之外,将课后作业分为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两类。如在课文上选一部分题要求学生做在书上,课外小字、日记、抄名言警句等布置给学生作不定期检查者作业。针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字词句、语法知识、文史知识、背诵默写,重点语段进行定期检查训练。老师首先应该教会学生训练的模式和方法,而后学生具体完成。教师每周一抽查,各组组长详查,写出详细的检查报告交给老师备查。这样有目的、数量、格式和检查标准的训练,力求系统性、目标性和趣味性。总之,要让学生在自觉轻松而感兴趣的状态下练,才能达到掌握一定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练的内容不能太偏太难,更不能让学生钻牛角尖,把教学引进了死胡同。

小学语文教学中评也很关键,评包括对学生作业、作文进行评改,对学生的成绩和能力的评定,对老师教学成绩的评比等众多评价项目。要准确地评定老师和学生的成绩和能力是今天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协调好的重要问题。学生要发展自然离不开评定老师教学的得失优劣。老师在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教学生。教学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听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

篇6:小学高段语文组教研工作计划

本学期,高段语文教研组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结合学校工作思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加大教研力度,提升教育水平,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探索提高学科质量的途径策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扩大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有用的语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研组成员

高段教研组(五、六年级)共13位教师,都是大专或本科学历的中青年教师,其中有好几位老师是学区、县、市骨干班主任、骨干教师。本教研组成员,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在教学上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意识。

三、工作目标

理论联系实际,落实好教学常规;打造精品课堂,向课堂要质量。

1、本学期的阅读计划是每个教师看一本教育理论书籍,两本其他书籍,并能互相推荐,交流自己的所得在课堂上的运用。

2、提升课堂研讨的氛围。通过听评课、说课等多种形式来指导和提高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进行研究,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工作,更快地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学随笔、教学论文等,积极组织组内教师参与年度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案例撰写工作,争取能在有影响的教育刊物上发表一些论文、案例。

4、毕业班面临升初中,这学期我们组内将开展“小学语文小初衔接”课题研究,并开展专题研讨会。毕业复习时如何进行有效练习与讲评是目前我们语文高段教研组探究的一个问题,期望能探索出适合本组教学的一些模式。

四、具体措施

1、聚焦课堂,加强“常规教学”,认真落实课题“基于课堂诊断观察改进教学行为的研究”,转变老师教学观念,渗透生本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能。加强备课,注重合作,做到资源共享,切实注重教学效果,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要加强管理,做到没有教案不进课堂。备课应注意备足学生,作业练习要符合减负精神,减少重复机械式的作业,提高语文的练习实效。

2、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教学质量。要特别重视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审题、阅读、写字等习惯的养成,采取切实的措施经常抓,反复抓,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研组将加强抽查。提倡班内或年级内经常进行优秀作业的评比,以鼓励学生积极向上。要严格把握作业的质量,控制数量、及时批改、及时调控教学,将语文教学质量追求分解到每一课每一单元的评价上,减少或消除错误积累。特别重视提优补差工作。教研组将配合教导处多次、小范围地进行随机质量调测,及时分析反馈调控。

3、围绕学校“国学特色”建设,开展校级各类读书和教学活动。课内注重学生积累,课外指导学生利用早读课、午间及双休日广泛开展阅读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从读书中收获知识、明白事理、陶冶情操,让读书成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行为。同时加强各类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故事大王赛、经典诵读活动、读书读报知识大赛等,从而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7:小学语文高段教研组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高‎段教研组工‎作总结 语‎文教研组本‎学期的工作‎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形式多样‎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理论,更‎新了教育观‎念作为学校‎最大的学科‎组 语文教‎研组,我们‎深深地感到‎应该始终站‎在课程改革‎浪潮的前头‎,为学校的‎语文教学,‎为推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我们的‎智慧和才能‎。开学初,‎我们全组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之后又通‎过个人自学‎、组内交流‎等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以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二、继续‎开展校内听‎课评课及教‎学诊断活动‎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听‎课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近年‎来,随着学‎校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我们语文‎教研组的教‎师也逐渐扩‎大。如何使‎不同的教师‎在教研组这‎个集体中共‎同成长呢?‎我们的做法‎是:

‎ 扎实开展‎如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公开课、‎教学诊断、‎优质论文交‎流等多项活‎动。其中公‎开课是大家‎相互取长补‎短的很好途‎径。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

集体‎‎备课,组织‎听课,评课‎、诊断、总‎结。

三、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往集体备‎课常常流于‎形式。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教导处‎有关规定,‎严格纪律要‎求,改进组‎织方式,在‎备课组内实‎行定课题、‎定时间、定‎主讲人、全‎体参加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力求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

四、教学‎常规检查常‎抓不懈,落‎实到位为了‎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每个月的‎常规检查,‎都很抓落实‎,不走过场‎形式,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督‎促、检查教‎师们形成了‎工作习惯,‎每到月底总‎能及时完成‎各项任务。‎总之,在本‎学期里,教‎研组内教学‎气氛活跃 ‎,科研的劲‎头也是十足‎的。我们语‎文组的中青‎年教师处处‎带头垂范,‎新上岗教师‎敢于大胆创‎新,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学期‎,王月乐、‎胡洁、郑‎景等青年教‎师积极参加‎论文投稿,‎郑景、胡洁‎申报课题并‎通过。二年‎级铅笔、四‎年级钢笔比‎赛在永临学‎区名列前矛‎,直接推选‎到县里,成‎绩也是十分‎喜人。这一‎切都离不开‎老师们的全‎力付出。但‎我们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如教研‎组活动开展‎得还不够扎‎实,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缺乏创‎意,备课组‎活动效率不‎高,一部分‎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识‎不够端正,‎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不‎高。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不够‎,在学生活‎动的组织上‎依然没有跳‎出应试的窠‎臼,对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关注‎不够。不过‎我们相信,‎只要全校上‎下切实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篇8:浅谈提高城郊小学高段阅读教学

首先要明确城郊小学高段孩子的阅读的现状

(一) 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由于城郊小学生源复杂, 家庭差异大, 学生基础比较差, 成为学生的学习、发展的障碍。在家中, 多数家长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文化水品很低, 所以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大部分家长为忙于生计, 几乎白天外出打工, 很晚才回家, 工作之余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 自己也很少去阅读书籍, 因此难以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次, 社区条件限制, 很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条件, 学生也意识不到要去社区看书。完成作业后就自己疯耍。

(二) 学生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大部分家长和学生, 买课外书多是优秀作文等书籍。

(三) 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课外阅读习惯:学生读书时, 他们认为简单地浏览或者默读就是读。学生大部分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少数做了笔记的, 大部分只是好词佳句。

其次针对高段学生的阅读现状, 我们提出了一下策略

(一) 广泛发动, 全员参与

1.成立专门管理阅读的小组, 由学生组成的, 分工负责。

2.提前召开家长会广泛宣传, 家校合作。

(二) 激发学生兴趣, 增强学生阅读的动力

1.榜样激励法。在平时的教学中, 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向学生介绍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如周恩来、政治家列宁、鲁迅、刘心武、三毛;同时在班中也表扬喜欢读书的学生来激励学生, 使学生最终形成自觉读书、喜欢读书的习惯, 最后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读书籍。

2.赏析经典片段, 激发兴趣。教师选取文中精彩片段, 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并将这种感受批注出来, 接着在四人小组中进行交流, 四人学习小组派代表进行交流。

3.运用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在学校经常开展与阅读有关的活动,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如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收集活动, 让学生在阅读中摘录好词好句, 批注出自己的体会;可以根据实事或者教学单元, 举行各种趣味竞赛, 如讲故事比赛、诵读竞赛、手抄报比赛、成语接龙比赛, 通过比赛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4.通过成果展示,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小学生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得到别人的肯定, 尤其是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教师要及时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展示他们的摘录笔记以及批注等, 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让每一个孩子感觉自己的阅读收获颇多。

第三, 教会课外阅读方法, 正所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再去找一些实例, 让孩子学以致用, 多训练几次, 孩子成功越多, 那他就越喜欢阅读

(一) 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阅读书目的建议

在进行阅读书目的建议时, 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阅读的书目必须具有教育性:学生通过阅读, 获得一定的心灵收获, 从而提高他们的认识和见解, 在生活中指导他们的行为。

2.阅读的书目必须具有益智性:学生通过读书, 让他们的思维得到发散和拓展。

3.阅读的书目必须趣味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只会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 所以推荐的书目, 可以让孩子自己去筛选, 老师根据筛选的, 进行权衡, 最后列出推荐书目, 这样才能达到有效阅读的目的。

(二)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精读、默读、略读、浏览。通过精读, 抓住文中关键词句, 批注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让学生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和中心思想感情;略读, 需要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大意, 并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意思, 了解文章的框架结构。在平时阅读教学中, 渗透精读和略读这两种阅读方法, 并用上其他类似的阅读文体进行练习, 让学生学会迁移, 最终能学以致用。

(三) 培养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让学生养成边读书, 边批注的良好习惯。完文本后,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自己的经历写出对关键字词句的认识、感想和体会, 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最后再全班交流。

第四, 做好检查, 对课外阅读中孩子出现的问题, 进行及时反思和改进

(一) 阅读课学习小组每人交流自己阅读中的收获, 交流读书笔记, 补充自己的认识。

(二) 家校紧密联系, 加强沟通, 家长配合, 督促、检查子女的阅读。我们专门制作了一张表格, 由学生根据批注填写, 家长就完成情况签字。

篇9:小学高段如何提高语文教学准备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方法策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上这句话也同样适用,我们只有对一件事情充满了足够的兴趣,那么才能够做到认真、自觉地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高段教学当中的小学生大都是处于五六年级阶段的,他们爱玩的天性、好动的性格等,使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干预和影响。就此,笔者提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策略。

一、充分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有的学校为学生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那么教师就要有效地将它利用起来,可以运用多媒体将书本当中枯燥、单调的文字转变为优美的音频、视频等,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与教学相关的小故事、小画面等。以S版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武松打虎》为例子,本篇文章选自《水浒传》当中的一节,那么,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本文的出处,然后播放《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片段,让学生通过视频来欣赏武松的勇猛,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对武松的形象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本节课文的学习和理解。

二、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

新课改倡导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参与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登上讲台,当大家的“小老师”,让他们体会变换身份带给他们的责任感。以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子,由于这篇童话学生在小时候就当故事听家长、老师讲过,自身对文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教师就完全可以将班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分配给每个小组各自需要讲解的任务,让他们在课下准备。这样的话,学生有了任务,为了能够在课堂上当好一个小老师,他们就要自己努力去读课文、理解课文,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致被激发了出来,在主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又能够锻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可见,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学习的效率将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三、“竞赛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高段年级的学生有着争强好胜的性格,对于竞赛类活动,他们有着强烈的参与度,想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荣誉,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来采取“竞赛式”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学当中会涉及课文、诗句、寓言等的背诵以及字、词、句的听写,教师则可以抽出一节课来测试学生的背诵情况,首先,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按小组来进行抢答背诵,背诵得又多又正确的小组可以每人获得一支笔。在这种背诵方式下,每位学生都想要得到一只属于胜利者的笔,参与的兴趣也就极为强烈了,那么,他们在兴趣的引导下,就会在课下积极背诵,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掌握的知识自然也就有所增加。

四、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活泼、有趣的语文教学课堂

语文教学本身就属于一门活泼、有趣味的课堂,小学语文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教师在面对他们的时候,就不能总是机械化地向他们灌输纯理论性的知识,还要适当增加课堂趣味活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带动学生的兴趣。以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将相和》课文为例,在学习完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在班上开展一个小型的话剧表演,让几个学生来表演课文当中的人物,全班学生作为评委。话剧表演能够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临场发挥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亲身经历体会品味文中人物的语言特征、人物的内心感受,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也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在以上方法策略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小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参与兴趣的激发下能够促进他们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接受,提高他们的语文知识水平。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考虑他们的性格特征,然后采取他们喜爱的教学模式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话,语文教学也能够在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中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李有志.语文学习重在兴趣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07).

(作者单位 四川省东湖镇黄葛小学校)

篇10:小学高段如何提高语文教学准备工作

刘桂英

一学期的工作转眼有已接近尾声,俗语说“春的耕耘、秋的收获”,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我们有着几充实、几分感概„„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的工作本着“为了学生服务,为了自己的提高”的理念,在全体老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中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开展着,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理论,更新了教育观念

几年来,我们经常有一句话挂在嘴边: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后来,又有人认为,一桶水岂能解决?古人不是说为有源头活水来吗?要有源源不断地水流才能左右逢源、应对自如。也许,这只是揭示了教师需要具备丰足的学科知识而已。开学初,我们全组老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开展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标准讨论。通过个人自学、组内交流等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以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并不断反思,积极撰写教育教学随笔和教学论文。

二、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往集体备课常常流于形式。本学期我们认真落实教导处有关规定,严格纪律要求,改进组织方式,在备课组内实行定课题、定时间、定主讲人、全体参加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力求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

三、教学常规检查常抓不懈,落实到位

为了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一学期每月一次的常规检查,都很抓落实,不走过场形式,认真细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所以在上次是教育局的规范办学抽查到我们组时,我们并没有刻意的准备,但我们的备课、作业批改等深受领导的好评,这都是我组教师平时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的结果。

四、积极投身教科研活动

在学校教科室的指导鼓励下,我组多位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活动,在认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围绕学校总课题《小学课堂关注有效倾听的实践与研究》,张春宵和李雪芬两位老师分别撰写了《小学课堂关注学生有效倾听的实践与研究》和《小学课堂关注教师有效倾听的实践与研究》这两分课题研究方案,为学校的教科研活动尽自己的一份力。

篇11:小学高段如何提高语文教学准备工作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却关注的并不多,学生被局限在课本、练习册中,视野不够开阔,思维不能灵活放开,学习兴趣和自主性难以充分调动,学习缺乏信心支撑,应用能力不强等。这种超量的课外作业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对学习的巩固和提高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反而会增加学生的疲劳度,导致学生厌学乃至放弃课外作业。那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呢?

一、融通数学生活,体现作业的开放性

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生活与数学的融通,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即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评改等方面不拘泥于课本。现实的数学问题一般都比较复杂,包含的条件信息不是非常明显或完备,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现象背后理清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生活才是最广阔的学习场所,作业内容设计可以更多地引入生活情境,或者让学生找寻生活中的数学,通过实际生活事例掌握知识技能。如,对“克和千克的认识”,我让学生平时随家长购物时,注意观察商品外包装的标注,并用手掂量掂量;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面积计算的练习作业可让学生把卧室、客厅的摆设按比例画成平面图等。对于作业的完成形式,既可以用书面的,也可采用口述的方式;既可以要求单人完成,也允许学生自己找伙伴合作完成。习题的运算过程或答案应该不是唯一的,作业的评改不能由我个人包揽,也不能仅仅是依据所谓的标准答案进行正误判断,作业评改是思想交流的平台,在作业批阅中要发现学生在知识技能的运用中存在的漏洞,考察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情感态度等,要更多地使用赞赏、鼓励的语言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作业可以让学生相互批改,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可以让学生自评,培养学生自我检查、反思的习惯。

如果能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那么,1

将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各种问题,进行大胆创新。例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后,可以布置类似的开放作业:“六年级(1)班有48名同学,在读书读报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本价格为5元的书。而书店对于一次性购买50本及50本以上者给予打九折的优惠。根据以上信息,说说你的购书方案。”学生在作业中提了多种购书方案:1.学生个人单独购买,全班共付:5×48=240(元);2.班级统一购买,并且购买50本,全班共付:5×90%×50=225(元),书多买2本,钱还少花15元;3.多买2本再按九折转卖出去,全班共付:5×90%×50-5×90%×2=216(元);4.多买2本再按原价转卖出去,全班共付:5×90%×50-5×2=215(元);从中发现后两种方案比较合适,而且最后一种方案最为合算。

这样开放化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并且从中发现最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也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感和创新的成就感。

二、尊重个体差异,区分作业的层次性

基于客观存在的学生个体差异,应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学生不同学习能力的需要。比如,就某个知识点,设计三个层次的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作业的题型、内容与教材上的相似,只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可;对于中等学习能力的学生,作业的题型、内容要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加以变化,要求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后,能将课本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较灵活地处理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业的形式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开放,增加难度,让他们走出课本,自主探索、融会贯通相关知识。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必要时,还可由学生设定完成作业的时间,较简单的作业当天完成,有难度的则可放宽时间,让学生温故知新、反复琢磨,直到最后完全掌握。当然,还要采取一些奖惩措施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争取完成更高难度层次的作业,这样可避免有“惰性”的学生只完成简单的、层次低的学业。层次性作业,有利于避免“一刀切”,既能减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压力,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又能让各层次学生在“闯关”中体验到量力而行、挑战自我的成功感。

三、定位现实世界,增强作业的探索性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好奇心,儿童尤甚。数学学习跟其他学科一样,学习的主动权应当在学生个人。完成作业是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而有效的学习活动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意识,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才能获得深刻的体验。《标准》所提出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最终均要落实到探索性的作业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向课本、向固有知识挑战,多思多问多实践。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试验论证、归纳总结等步骤,是培养探索能力的必然途径。例如,“轴对称图形”的作业可这样设计: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或查阅资料,找出轴对称的物体或现象,并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轴对称图形。这类图形应用非常普遍,学生在找寻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看到更多更美的图形,不仅深刻地体会了轴对称的特征,而且无形中欣赏了图形的艺术美、科学美,在接下来的自主创造设计中,更能有意无意地运用它。新课标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强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整合。数学学科本身与其它学科就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也应该顾及整合性。

例如: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整合性作业:出示一首古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问题:(1)、哪一个字出现的次数最多?(2)、“春”字一共出现几次?(3)、“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几分之几?(4)、找一首诗,某一个字出现的次数至少占全诗总字数的1/5。这样似数学非数学的作业,新颖独特,既让学生品味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又拓宽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为学生构建了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化的发展环境。

数学本身就是整合的而非分科的;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是广域的而非限定的。加强数学作业设计的整合性,不能仅仅拘泥于一种方式,而要从立体的、多维度的角度把握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注重知识的重组和综合运用,真正使数学作业成为学生益智、长知,陶冶情操的有趣活动。

又如,有关比例知识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小动物的食物或用红绿蓝三种油漆调制出不同的颜色,或画出校园的平面图,或尝试测算当地最高建筑物的高度;学习圆的面积公式,可让学生试着从三角形等课本上没有

介绍的其他图形的面积推导。

四、还原生活本真,凸显作业的综合性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技能、情感的发展要融为一体。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智育与德育应当在课堂内外形成有机统一。通过作业强化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固然重要,但注重健康的人格品质培养也不容忽视。因此,作业设计应当尊重生活常识,还原生活本真,尊重科学,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

例如,统计知识的作业,可让学生做一个月的“小当家”,记录当月的水电费与零花钱等,一个月后再与其他同学的统计加以对比,看看谁家的费用较少,研究家庭人口多少与资源耗费量的关系,进而与节约能源、环保等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完成这一作业,学生要自己动手设计表格、整理资料,要坚持每天记录,又要计算汇总、对比,还要研究其中的数量关系等,在这一过程中,用到了加减乘除、统计图表、比较大小的基础知识,了解了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培养了细心、持之以恒等精神。

以实践性为目的的作业设计,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五、拓宽学习空间,体现作业的时代性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的确,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能用到数学。生活中也有取之不竭的数学教育资源。因而,如果作业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经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作业,就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与延伸,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例如:教学《利息》前,可以布置学生到银行了解储蓄的意义、方式和利息、利率的计算方法。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可以布置学生自行设计和制作洗衣机、彩电、电冰箱等家电的包装箱模型,并交流自己的感受,从中领悟创新设计的魅力和数学的美。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后,可以布置学生收集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百分数材料,并把这些材料进行归类、展览„„这些生活化的数学作业,不仅巩固了课堂里所学的知识,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是一个重要切入口。让我们逐步将“作业布置”转向“作业设计”,在作业内容与形式上改革和创新,逐步实现小学数学作业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从单

一、枯燥的课外作业练习中解脱出来。

篇12:小学高段如何提高语文教学准备工作

今天是8月31日,离开学(9月3日)还有3天,我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心里充满着些许期待。期待着能分到更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期待着能分到有才艺的学生,更期待着有很好沟通的家长。有些事只能憧憬,没有办法左右,一切顺其自然!但做好开学准备工作还是必要的,新学期班主任要准备什么呢?

一、布置教室,迎接新生。

经过暑期2个月的闲置,教室里的桌椅早已落满了厚厚的灰尘,加之有些教室位置、光线、通风条件不好,走进教室还会有一股扑鼻的霉气。学生上学第一天就见到这样的场景也是见惯不怪了,自然会接受这样的现实,因为学生这么多年早已胸有成竹了:上学第一天早上无非就是集体大扫除、分发新书、安排座位、班主任教育……确实我们大都班主任都在等开学时让学生来收拾教室,目的是为了给他们一个劳动的机会。我们为什么不改变一下思维,先自己把教室整理干净,给学生一个惊喜呢?这完全可以做得到,并且做得好。所以从去年开始我便自己收拾教室,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用水把每一张桌椅擦洗干净,然后把地面托干净,再买一桶涂料把教室四周的墙壁粉刷一遍(墙壁不是全部墙面,而是容易被弄脏的部分)这样的工程虽然比较累,而且耗费时间,但不影响我的情绪。等这些工作做完后再擦洗黑板,在黑板上可以写上这样一些句子,“欢迎同学们来到新家,我为你们的到来感到高兴!”

这样做有两个目的:其一是让他们明白班主任老师为了这个班级是花了心思的,班主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来对待,学生是这个家里的一个成员,以后也要把班级当成家来对待,学生和老师是同一个家里的人。其二是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觉得这个班主任与众不同,从心里接受了班主任,为以后的班主任工作铺平道路。

二、精心打扮,加深印象。

在不了解人的情况下,对一个人的好恶程度大都来自对外表的第一感受,所以第一次面对学生时,班主任的第一印象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班主任老师需要精心打扮。这里的打扮不是过分的装饰,更不要弄的妖艳无比让人觉得恶心,那样会适得其反的。在开学之初,班主任可以抽点时间出来,在自己的形象上花点功夫。男教师理个新发型,修理一下胡子,穿着稍微庄重一点,不要穿得很随便,短裤加拖鞋就走进课堂,这样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女教师可以买一身漂亮的衣服,稍微化点淡妆,别把口红抹的通红,穿得袒胸露背。总之不管是男班主任还是女班主任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穿着得体大方,不矫揉造作,我相信学生一定会对班主任有良好的印象。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以后班主任开展工作也会方便顺利很多。

三、利用资源,介绍自己

新开学班主任的第一次讲话是很重要的,可以给学生不一样的感觉,要积极准备。最好不要临时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有些初当班主任面对这么多学生会有点紧张,紧张会导致一些突发事件,或说错话,或叫错名字,或布置任务慌慌张张……这样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这个班主任是新手,班主任可能会好欺侮,学生其实很会察言观色。因此新班主任可以预先准备讲话稿子,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做到胸有成竹,给自己先服一颗“定心丸”。

如果是做过多年的班主任同样也要精心准备讲话稿,除了这个之外,还可以利用以前带班的一些活动照片,学生短信留言及信件的内容,做成PPT向新生介绍以前班级美好的时光。目的一是为了激起学生的班级认同感,觉得这个班级真是不错;其二是宣传自己的一些带班的习惯,理念与风格,让学生尽早点了解班主任的某些情况,有助于学生对班主任的信赖度。

四、初定目标,与生共勉。

面对初一新生需要教给的内容太多,但不可能用开学初的几节课就把所有的要求都给学生讲清楚,说明白,这是不现实的。但是可以抓住一点最核心的内容向学生说明白是很有必要的,我每个学期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让学生班级管理的目标是“让他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做一个„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往往是举手之劳:公共汽车上,你为一位老人让座,这位老人就会因为你的行为而感到生活在这样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里是一种幸福;在街头,你热情耐心地回答一位外地的问路人,他就会因为你而感到能够得到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的真诚帮助是一种幸福;在教室楼道,你主动上前帮老师抱作业本,老师会因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幸福;有同学病了,你哪怕是送上一句亲切的问候,他也会感到有你这样的同学是一种幸福……”总之,做一个让别人感到幸福的人是很容易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好孩子,让家长幸福;做一个好学生,让老师幸福;做一个好伙伴,让同学幸福;做一个好少年,让社会幸福;做一个好公民,让祖国幸福。

上一篇:“感恩”主题班会总结下一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优秀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