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序言

2024-05-04

教学设计序言(精选11篇)

篇1:教学设计序言

用“智慧职教”迎接“共享时代”(代序)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趋势,教育信息化得到空前的推广和普及。在网络化背景下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人才培养途径必然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已成为十分紧迫的时代课题。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是继造纸术和印刷术之后的第三次人类学习的革命。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将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过程,而代之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与兴趣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生长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受的信息不再是单一隔离的语意、书面符号交流,而是集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形态于一体的超文本系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与拓展创新。

我校与东北师大理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后,组织了两期“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高级研修班”培训,每期一周,前后受训教师75人次。按照“智慧型教师培养标准”,培训课程涵盖目前关注度最高,实际应用效果最强的几大专题。随后,各系都精心组织了二级培训。经过老师们的精心准备,6月15日,“微课创意设计大赛”隆重举行,老师们的不俗表现赢得了专家的高度赞誉。更为可喜的是,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钟绍春教授亲自将“数字化资源应用与研究基地”的牌匾授予我校,激励我校建成全省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全国中职数字化应用先进校。

信息技术做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要素,是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教学变革的有效手段,也是助推“四个校园”建设的有效途径。我校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利用好交互式网络技术平台,实现管理和教学两个现代化,就是要用颠覆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来实现“一三五”办学目标的跨越式发展。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对促进学校跨越发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意义,增强信息意识和紧迫感,切实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中层干部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涉及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方式的全方位的整体变革,覆盖教学、管理及宣传等方方面面,树立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技术管理和协调管理的观念。全体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由信息技术的操作者转变为教学资源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充当教育信息化的坚定拥护者和实践者。从具体的教学活动来看,其核心工作涉及各学科、各专业教师的信息素养。因此,教育教学信息化能否广泛、深入应用,关键是教师是否具有信息素养和能力,能否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能否实现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组织的根本变革。

“共享时代”已经来临,“智慧职教”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是我校开放办学的最高形态。我们要以先进、实用为指导思想,倾力打造“智慧课堂、智慧校园、智慧共享”的“智慧职教”。不仅要在校内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而且要面向全社会,服务平遥百姓,在平遥构建资源共建共享的生态圈,成为平遥的“文化交流中心、人才信息中心”,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做出贡献!我们要强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深度应用,使我校在教育治理现代化、教学方式智慧化,教育资源共享化的进程中发挥“榜样”引领、“特色”辐射作用。

胡海平2017年8月

篇2:教学设计序言

教学设计序言

教学设计能力既是一种综合教学能力,又是一种创新能力,它在教学能力中居于核心地位。备课是一种学习、提升和修炼的过程,是一种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抒发情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用心、用情、用力去打造。教师只有认真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正所谓抓住备课,满盘皆活。所以教师应在备课、优化课堂设计上下苦功,这本教学设计凝聚了我校全体教师智慧的结晶,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注意以旧引新,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和生长点;(2)系统化传授知识,精心处理重难点;(3)运用边讲边问启发学生思考、集中注意,师生共同参与;(4)精心组织练习,小步快进,当堂反馈校正,力求把问题解决在课内。

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本套教学设计会存在一些瑕疵和纰漏,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

篇3:《〈宽容〉序言》教学侧记

[教学方法]自读、质疑、辩论。

[教学思路]教学活动中, 把课堂模拟成一个辩论场, 引导学生在领会寓言故事主旨的基础上, 反其意而用之, 合理假想, 大胆创设情境;并让学生自主充当角色, 给学生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 让他们在思想上进行理性的交锋, 在正义的审判中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课堂笔录如下:

正方主辩——同学甲 (智慧老人的女儿)

正方副辩——同学乙 (智慧老人)

反方主辩——同学丙 (守旧老人的跟随者)

反方副辩——同学丁 (守旧老人)

[潜台词] (拟音)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 也发生在现在, 不过将来 (我们希望) 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了。”

几十年过去了, 无知山谷更名为智慧山谷, 山谷里春光明媚, 好鸟和鸣, 小村旁刚刚解冻的小溪缓缓地向前流淌, 一直伸向纵横千里的新世界绿色牧场。今天, 山谷里人声鼎沸, 盛况空前, 人们在欢庆一个胜利的节日, 迎接幸福生活的曙光。 (播放音乐《喜洋洋》)

同学甲:我的父老乡亲们, 今天智慧山谷终于重见光明, 获得新生了。回首昨天的往事, 我们痛心疾首, 苦不堪言。我们德高望重的守旧老人, 在山谷里曾经以最高权威自居, 一贯奉行苛酷的愚民政策, 把祖先的规矩视为至上的律法。他发号施令, 金口玉言;他生杀予夺, 名正言顺。在凄苦而又漫长的岁月里, 整个山谷里无人敢谈天说地, 无人敢越雷池半步。我们的日子看似平静, 却沉寂得犹如一潭死水, 我们的生活貌似幸福, 但那只不过是坐井观天式的孤芳自赏。为了摆脱苦难与不幸, 我们一次次向未知世界进发, 试图冲破世俗的高墙, 嗅到外面世界一丝清醒的气息, 但我们的同类都以失败告终, 甚而惨死在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律法”的淫威面前。大家知道, 谁要是违背了守旧老人的意愿, 谁就是大逆不道, 罪无可赦。这以后, 大家对未来的路望而却步, 在苦涩的日子里只有坐以待毙。一个个无辜的生命被活活地饿死、冻死甚至困死在山谷之中, 山谷里被森严和死寂的气氛包裹着, 没有信任、和睦和笑脸, 只有恐惧、猜疑和无可奈何的诅咒。为了死去的无辜受害者, 为了无数献身真理的先驱, 现在我郑重请求对守旧老人及其尾随者依法裁决治罪, 以我们血写的事实让公理大白于天下。

同学乙:我以良知和誓言保证, 漫游者的陈述完全属实。 (出示证物:一部神秘莫测的古书, 曾经砸死漫游者的沾满血痕的石块, 以及漫游者受伤的肢体和累累白骨照片)

同学丁:…… (守旧老人脸色煞白, 全身哆嗦, 呆滞无言)

(课堂上一片哗然, 有的跃跃欲试, 有的义愤填膺, 纷纷谴责守旧老人的罪恶行为。)

同学丙:在座的乡亲们, 大慈大悲神威通天的主啊, 看看我们可怜的守旧老人吧, 对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的一派诬蔑之词, 现在他只能以沉默表示最大的抗议。过去那些日子, 守旧老人是我们活下去的理由, 他是我们唯一的精神支柱。他睿智大度, 慈爱有加, 他的话我们奉若神明。托他老人家的福, 我们丰衣足食, 安享天伦之乐, 祖祖辈辈都过着宁静幸福的生活。可那些不安分的漫游者因为莽撞和无知, 违背祖宗的清规, 打破山谷的平静, 最终触怒了天威, 让无数生灵蒙冤以至走向死亡的地狱。我向真主明示, 我们至尊无上的守旧老人是无辜的, 他应该得到宽恕;相反, 那些自以为是的漫游者才应受到上帝的诅咒和法律的审判, 是他们招惹了是非, 引来了灾祸, 他们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他们十恶不赦、死有余辜。要知道, 以德报怨是要受到道义的谴责和上帝惩罚的呀, 良知未泯的乡亲们, 擦亮你们是非的双眼, 看看这是怎样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呀!

篇4:《〈宽容〉序言》教学设计

房龙先生的《<宽容>序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伟大的悲剧英雄——先驱者的形象,给人留下了独特的印象。因为它完全不像一般序言那样说明写作的经过和宗旨,而是将人类历史上无数的事实典型化了。它以叙事为依托,巧妙地暗示了《宽容》一书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意图,在写法上大胆创新,为序文写作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本篇序言共分10个小节,根据故事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开篇部分,房龙先生为读者虚构了一个无知山谷,多角度写了无知山谷的平静与幸福。在第二部分里,作者则集中笔墨塑造了一位先驱者形象,他用自己的生命给黑暗的无知山谷带来了一线希望,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文章最后,作者劝诫世人,这样的事情过去有,现在有,但愿将来不会再发生。文章脉络清晰,主旨深刻,可读性强。鉴于此,应把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旨作为教学重点;把学习本文别具一格的构思及扩展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作为教学的难点。

据此,本课教学设计包括:自读课文,整体感动;重点探究,分析理解;借鉴吸收,发散思维三个环节。本文是自读课文,虽然自读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展示能力的舞台,但是也需要必要的引导。自读前,我们通过导语和资料使学生了a解房龙及《宽容》一书;自读中就文章内容、主旨设计若干个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自读后,向课外延伸,提供相关的对比阅读资料,促使学生结合现实,既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又尝试作深层次的思考。以上三个环节有机配合,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序言”文体知识,理解本篇序言的独创特点;

2、理解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先驱者”与“守旧老人”这两个形象的典型意义。

能力目标:

1、学习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把握作者寓于故事中的哲理;

2、培养对课文中抽象内容的阐发能力和对含蓄内容的理解能力。

德育目标:

1、理解课文中倡言思想自由,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对分子镇压新思想的内容;

2、学习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先驱者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明确课文的中心意思;

2、指导学生领悟课文中蕴含丰富哲理的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明确本文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借鉴、吸收。

教学方法

结合总体介绍,感悟文章内容和特点,指导学生自读、讨论并评价,理解文中蕴含的哲理;结合学习,巩固所学,达到借鉴、吸收的目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翻开历史这部大书,我们发现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先驱者,他们坚持真理,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畏强暴,甚至牺牲自我,为人类发展献出了一切,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你们能列举几位吗?(中国:商鞅、王安石、谭嗣同等;外国:布鲁诺、哥白尼、达尔文等)这些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先驱者虽屡遭磨难,但并不妥协,对于他们,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请看房龙《<宽容>序言》。(板书课题)

二、巧妙解题,了解作者作品

用多媒体显示背景,介绍课文中心意思。

附资料内容:

威廉·享德里克·房龙,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1882年生于荷兰鹿特丹市。他善用极其轻巧俏皮的语言讲述历史故事。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其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代表作有《宽容》《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房龙地理》《房龙论人》等。《宽容》是一部很能体现作者写作风格的书,在这部书里,作者用生动的文笔讲述着人类思想发展史,他积极倡导思想自由,赞美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表现了他进步的思想。在《<宽容>序言》一文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给读者讲述了一个“创新”与“守旧”两大势力斗争的故事,并通过对无知山谷村民生活状态的描写和“先驱者”和“守旧老人”形象的塑造,含蓄而深刻地揭示了本文的中心,即《宽容》一书的精髓:人类思想要健康发展,人类社会要文明进步,人类必须具有能接受异见的宽容的胸怀。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比较《<宽容>序言》与《<呐喊>自序》和《胡同文化》有什么不同。

2、全文共10个小节,给每个小节取一个能概括本节意思的标题。

3、这篇序言是一个寓言故事,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思考:那个地方有什么特点?人物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

1、本序特点有二个:(1)散文诗式的寓言故事;(2)每部分之间用“*”隔开,但各部分间又有内在联系。

2、十个小节的标题依次为:(1)无知山谷(2)孤独的先驱者(3)先驱者传播新文明(4)悲剧(5)灾难降临(6)可怕的冬天(7)投奔新世界(8)重建新家(9)纪念先驱者(10)希望。

3、故事发生的时间:最后一节“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地点就是“无知山谷”,那是一个闭塞、贫穷、落后的地方,造就了一群视野狭窄、知识浅薄、麻木不仁的无知的人们。三类人:守旧老人——保守顽固,愚昧残酷,象征着传统的过时的带有偏见的祖宗律法,阻碍新事物的发展;先驱者——坚持真理,敢于创新,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村民——盲从迷信守旧老人,象征着迷信古人,盲从别人的人。

四、重点探究,分析理解

思考下列句子的含义

1、在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所以,大家都和睦相处。

明确:厚古薄今,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抱着过去的教条不放,是守旧势力突出的表现。愚昧守旧的地方,旧的东西很难打破,所以人们只好守旧而相安无事。

2、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

明确:由于“守旧老人”用律法严酷镇压,再加上村民受传统观念束缚,受守旧老人蒙骗,助纣为虐,反对“敢于离开山脚”追求新思想、新观念的人,同时“敢于离开山脚的人”数量太少,孤军奋战,因而“敢于离开山脚的人”最终归于“屈服和失败”。

3、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

明确:人们可以因律法而顺从,但一旦失望,就会产生反抗,产生勇气。失望会把麻木、安于现状的民众推向变革的阵营。

五、借鉴吸收,发散思维

本序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深思?给我们什么启示?

围绕序言,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下面仅举几例。

思想内容方面:

l、贫穷、落后、反动的根源在于无知、愚昧、闭塞。

2、真理一定战胜邪恶。

3、要使真理永存,就要采取宽容的政策。

4、学习先驱者,敢于怀疑,敢于创新。

写作方面:

1、序言写法没有固定格式,可以创新。同样,写其他文章从语言到形象也是不拘一格,可以百花齐放。

2、散文诗式的结构,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老师归纳:宽容是一种美德,创新需要勇气、自信和坚持,甚至付出代价。

六、课堂小结,巩固深化

篇5:设计成长序言

来源于《设计成长》叶森著,吉林大学出版

成长,是伴随着每个人一生的话题。从初学画画至今,忙碌的二十年,仿佛就在昨天的一瞬发生。自己更愿意把这二十年看作设计人生的童年,从认识到改变,从了解到理解,从提问到思考,让成长充满错误的同时也色彩斑斓。

成长的过程中我有幸结识了一些出色的设计师和客户,彼此奋斗在不同的专业领域。相同的是我们在房贷和糊口间隙,仍旧热情洋溢的探讨着低碳生活,乐此不疲的参加地球一小时与徒步大会。用行动和语言告诉世界,我们是年轻人,我们是未来,未来是我们的。

十年的设计教育经验中,教学相长始终伴随着自己。学生表现着对于可能性的探索与对知识的渴望,并展示出用超级简单的方式解决一些被认为很复杂的事情。这些正是他们的优势,也是让我成长的来源。

《设计成长》中,记录了每一次改变自己的想法。虽然不是小说,没有跌宕起伏,但这些成长的改变,是在一次次的面对和往事中发生。对未来的理想,无知者无畏的冒险,让我能用学习的心表达自己。

《设计成长》中,记录了一个设计师这些年的学习、设计、理解、思考蜕变过程。设计是已经发生的故事,他记录了一个设计师的成长历程。理解是在设计之后的感悟,他为我们接下来迎接更大的挑战提供着物质储备。而思考,是未来还没有发生的故事。

篇6:教学设计序言

《宽容》序言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在写作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构造情节,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

2、掌握寓言虚拟情节,富有深意的特点,从而体会本文主题。

3、掌握一般序言的写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理解想象与联想,从中选取并归纳主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灵性,善于围绕主题进行想象和联想。

3、开展读书活动,围绕《宽容》一书召开读书讨论会,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理解“宽容”的深刻含义,同时围绕现实生活,教育学生应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历史、文化及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构造情节的特点,理解本文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宽容的真正含义,教育学生应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历史、文化及人际关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黑板上报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的诗句),问学生这首诗写的含义可以用哪两个字来概括。(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引申]在人类的历史上,好与环、恩与怨总是同时存在,时代的不同、文化的差异、阶级的矛盾等都会带来种种不理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林则徐的诗句告诉我们,只有宽容才会摆脱隔阂的阴影,真正走向相融一体。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勇气、魄力、博大的胸怀,今天让我们倾听房龙先生的《宽容》序言,在作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中体验宽容。(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

学习在写作中运用丰富的想象、联想构造情节,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并进而体会本文主题。

三、整体感知

请学生自读预习提示和注释①,对作家和作品有个整体的了解。

[掌握]

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6),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1882年1月14日生于荷兰鹿特丹,19赴美,在康奈尔大学完成本科学业。19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后,曾在美国几所大学任教,后任记者、编辑和播音员等。19,出版第一部专著《荷兰共和国衰亡史》。19,《人类的故事》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的解放》(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房龙的部分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了当时整整一代年轻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久不衰的魅力,在久违近半个世纪的今天,又被国人重新发现,引起读者的热烈反响。

《宽容》初版于1925年。在这部著作中,房龙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的过程

一读:这篇序言的写法很有特点,像是散文诗,又像是寓言,初读一遍,你能否说出这个寓言大致说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学生小组讨论,经老师点拨后明确

在一个无知的山谷,有着一群守旧的人们,他们固守着传统,愚昧、落后、固执,决不允许新生力量的出现,面对一位敢于向外边的世界探险,寻求解放和自由的青年,他们不予理睬,反而加以残酷的镇压,最终青年被残忍的杀害,而这些愚昧的人们也最终遭到了自然的报应。

作者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

二读:细致朗读,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你能否说出这篇文章中一些具体事物代表什么?有什么含义?

学生小组讨论,经老师点拨后明确

山谷:无知的领域,“宁静”见其愚昧,平静得可怕。

小溪:知识的源泉,在此文中“发源于昔日的荒山”指源于落后,“消失在未来的沼泽”指必须接受更新,打破旧势力,争取解放。

守旧的老人:反动守旧的势力,他们对新生事物极力排斥,甚至予以打击、疯狂的镇压。

山的那一边:指新的世界,具有新生力量的美好生活。“那边的山上有牧场,牧草同样肥沃,男男女女有同样的血肉,城市是经过一千年能工巧匠细心雕琢的,光彩夺目。”

青年:追求新生力量的勇敢的探险者,他不愿只停留在过去的生活,渴望新生事物,但毕竟力量有限,最终被强大的邪恶的反动的保守势力残忍地杀害。

最终特大干旱时山谷里的景象:无知的人们最终遭到大自然的报应。

三读:作者虚构了一个“创新”与“守旧”两大势力斗争的故事,从而提出主张对异见的笑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作者的联想与想象极为丰富,体验一下如果不用联想与想象,直接来表述作者的意图,效果会是怎样的?

学生小组讨论,经老师点拨后明确

联想与想象的运用,使复杂的道理变得简单化,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如果不这样,而是直接以议论的语气写作,就会变得干枯,乏味,也不会这样引起读者心灵的震撼与共鸣。

五、总结、扩展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尽管采用寓言的形式,但却并不影响其主题的表达。在当今的社会,野蛮、落后、愚昧的民族,面对新生的力量,加以残酷的镇压,并没有采取“宽容”的心态来面对。这种想象与联想的运用,突出了这种效果,在我们自己的写作中也应该尝试运用这样的方法。

六、随堂练习

运用联想与想象,谈论以下几个话题(任选其一)

(1)灯    (2)亲情    (3)社会公德

七、布置作业

1、谈谈你对“宽容”的理解,在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宽容?(随笔)

2、《与名师对话》练习。

附:板书设计

《宽容》序言

房龙

山谷--无知--死寂

小溪--知识--干涸 应该宽容

老人--守旧--苦难

篇7:教学设计序言

1、掌握寓言故事内容,理解寓言人物形象寓意。

2、多角度分析理解本文思想主题,培养学生宽容精神,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与重点、难点:

1、理解寓言故事寓意,把握“宽容”精神内涵。(重点)

2、结合历史及现实生活多角度分析提炼课文主旨,培养学生宽容态度,增强学生创新意识。(难点)

教学设计:

1、课时:1课时;

2、课型:阅读讨论课;

3、设想:从阅读把握文章寓言故事及寓意出发,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多角度

提炼文章主旨,并要求结合历史与现实生活完成主题论述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看几幅图片,人类社会已跨过了艰难曲折的20世纪,进入了21世纪,在世纪之交,人们曾对新的世纪充满美好的幻想和憧憬,希望这是一个和平、合作、发展的世纪。但四年过去了,无情的现实粉碎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新的世纪并不安宁,血腥的冲突与战争在世界各地彼伏此起:恐怖分子制造了“9.11”等一系列悲惨事件,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以暴制暴”战争仍在继续,„„国家、民族、宗教、地区之间的你争我夺似乎更加频繁,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宽容,只有宽容才能摆脱隔阂、冲突和战争的阴影,让人类真正走向相融一体。所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宽容”(投影)

三、速读课文,理清思路,并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大意。

1、(第一小节)宁静的无知山谷,闭塞落后,愚昧守旧。

2、(第二至第四小节)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的世界,守旧老人却根据律法杀死了他。

3、(第五至第九小节)在死亡的威胁之下,人们把守旧老人推到一边,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走进新的世界,过上了幸福生活,他们开始怀念先驱者。

4、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例:无知山谷中漫游者与守旧老人斗争的故事。

四、研读课文(讨论)

1、无知山谷的特点:

(提示:从文章第一段中“宁静的无知山谷”“永恒的山脉”“深邃破败的知识小溪”“神

秘莫测的古书”等意象的思考出发,加以概括。)

明确:封闭、保守、陈旧、破败,没有生气,没有希望。旧的一切被迷信着,被维系着。

新的一切被排斥着,被残害着。它象征一切保守的思想、观念、意识,一切封闭的制度、秩序、状态,一切陈旧的传统、法则、定律。

2、三类人物的不同特点及其之间的矛盾:(提示:从文中人物在故事的言行出发,总结概括。)

明确:特点:守旧老人: 愚昧 保守 顽固——守旧势力的统治者

人 们: 盲从 虔诚 畏惧——盲目服从的民众

漫 游 者:敢于怀疑 勇于牺牲 坚持真理——大胆开拓的先驱者

小结:守旧老人是无知山谷里律法的执行者,是陈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众人则甘心受制于守旧老人,对新事物不理解,不支持,反而助纣为虐,对漫游者加以迫害。漫游者敢于怀疑祖先铁定的律法,敢于对人们深信不疑的“智慧”提出挑战,敢于探索、追求真理,有无畏的精神,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从容赴死的气概。他的死亡,是一出深沉的悲剧。但是从三类人物间的矛盾斗争的结果看,都是前者战胜了后者。

3、品读课文中有关语句(投影)

4、讨论:联系人类历史和我们现实生活,从这个寓言故事内容和人物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或者说哪些科学命题?(点拨启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展开讨论,鼓励各抒己见,有不同见解)点拨启发:(预设)

结论:要提倡理性,保证思想自由,真理获得发展,人类应该要有宽容精神,能够宽容异己,宽容他人。宽容的内涵不止于此,换个角度,在生活中我们人与人之间也需要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以博大的胸怀去接受他人。

2)结合我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近代史历史,从先驱者开拓寻得新生和守旧者死守律法,固守无知山谷,接近灭亡看,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结论:封闭保守导致灭亡,开放创新获得新生。我们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3)意大利著名科学家、思想家乔尔丹诺·布鲁诺生活在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统治的时代,他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极力坚持科学真理、捍卫真理而被判处刑,烧死在罗马。达尔文的进化论遭到世人嘲笑;爱因斯坦最初提出光量子论,遭到几乎所有老一辈物理学家的反对,甚至连最早提出量子概念并第一个支持狭义相对论的普朗克也反对他的理论;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及革命活动遭到各国政府的嫉恨。他们都没有妥协,反而坚持真理,维护真理,最终获得胜利,这些事实向我们昭示了什么?

结论:人类追求真理的努力不可阻挡,真理一定会发展,先驱者的牺牲总会获得荣耀。

扩展:文章最后说: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要发生了。这只是美好的愿望,从以上一些例子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人类的进步不可避免需要付出沉重而巨大的代价,先驱者的牺牲是有价值的,是荣耀的。

4)许多时候我们说民众的力量是巨大的,比如,在灾难面前,无知山谷中的民众最终走上了反抗道路,使守旧老人也不得不妥协屈服,从而获得新生。但在此之前,面对先驱者,他们所起的作用是怎样的呢?从中我们又有什么启发?

结论:民众的双重作用:当处于蒙昧、盲从的不觉醒状态时起阻碍帮凶的作用,觉醒后则会成为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应该解放思想,开启民众,而不要采取愚民政策。让人民在社会进步中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五、布置作业:就讨论形成的观点中的一点或者读本文后自己的感想结合史实或实际生活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论述短文。(答案略)

六、结语:一篇序言能让我们获得如此多的东西,是房龙的成功,但房龙最想对我们说的还是宽容。希望我们在对待异己时能理解对方,宽容对方,接受对方,如此,我们会博大起来,会获得进步!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诗人汪国真的一首小诗,作为本节课的结束!

宽 容 与 刻 薄 汪国真

宽容与刻薄相比,我选择宽容。因为宽容失去的只是过去,刻薄失去的却是将来。

一个不懂宽容的人,将失去别人的尊重,一个一味地宽容的人,将失去自己的尊严。

对待别人的宽容,我们应该知道自惭;我们宽容地对待别人,应该知道自律。

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

篇8:高中化学序言教学设计探讨

从内容上来看, 序言课确实不是重点, 但对学生的学习心态却起着重要作用, 一节枯燥无味的序言课, 可能让学生失去对化学的兴趣。若精心设计, 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 联系科学生活, 丰富教材内容, 给学生展现一个精彩神秘的化学世界, 新的知识, 新的感受, 能激发他们继续前行的欲望。现介绍高中化学序言课的设计思想:

一、展示自我, 增强自信

对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 彼此还处于陌生状态, 因此第一节课应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第一个教学环节, 就是“化学史知多少”小竞赛, 让学生随机抽题回答,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课堂气氛活跃。通过讨论、交流, 学生了解了化学发展的历史及重要时期的成果, 最后教师对化学的发展史进行小结。

二、贴近生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材料是学生都熟悉的化学物质, 首先让学生讨论问题:我们身边有哪些材料?并在“寻找”材料的过程中感受我们身边的化学, 体味化学和生活的关系, 然后结合具体事例, 说明新材料带给我们生活的新变化, 具体设计如下。

1.感受身边的化学———普通材料

【讨论】我们身边有哪些材料?

展示塑胶跑道、游乐场、塑料制品、飞机、小轿车等图片, 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材料, 但平时学生并没有将其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这样设计, 将其与化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前沿科学———新型高分子隔热材料

【展示】可爱的小猫咪所在的隔板下面是2200℃的火焰, 为什么小猫咪会安然无恙?

小猫之所以能栖息在2200℃火焰之上, 是因为隔板的材料是一种透明橡胶, 具有隔绝强热功能。已经用于制作太空船的隔热屏, 它能耐太空船重返大气层时所产生的8300℃的高温达3min之久。学生看了这些说明, 都深深地为科学的神奇而震撼。

3.体验心情与化学———信息材料

【展示心情卡】信用卡是学生熟悉的经济时代的产物, 课堂上我向学生展示信用卡 (事先没有说明是信用卡) , 当看到我手中的卡时,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是银行卡, 我让他们仔细辨认, 他们感觉不太对, 困惑的眼神中透露出好奇。接着我让学生看它的使用说明:将拇指放在液晶片上10秒后移开, 立即读取当前显示的颜色, 据颜色可测试心情状况。学生不禁发出“哦”的声音,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也收获了一份快乐心情。

三、与学生探讨如何学好化学

神秘的化学世界让学生惊叹不已。那么, 如何才能学好化学呢?

1.积极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伴随的是主动的行为, 而成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全方位提升自我;消极的心态伴随的是被动的行为, 形式的应付可能没有收获或收获甚微, 无获的付出就是无效劳动, 没有成就感, 还会产生更消极的心态, 导致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可见, 心态是学习化学成功的关键。

2.合适的学习方法

【学法交流】谈自己最成功的学习经验。

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 大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学习“招数”却不尽相同。浙江省理科高考状元卢洪峰的成功经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有借鉴作用。他认为学习的法宝就是两个本子:一个总结本和一个错题本。总结本就是把所有的知识用自己的理解进行整理、总结, 形成自己所理解的体系。形象地说, 就是自己写一本给自己看的“书”。自己写的“书”对自己最有用, 理解也会更深刻。无论什么时候, 有了新的理解, 都及时把它加入到这本“书”里头, 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错题本就是把你做过的题中那些做错的和不会做的题搜集起来, 以后常看。因为我相信, 最容易错的题就是你已经做错过的题。如果一个人能把以前的错误都记住, 以后决不再犯, 那么他就是圣人;如果绝大部分错误都能够改正而不再犯, 那么他就是伟人;如果绝大部分错误都能够铭记, 那么他就是高人。只要你能做到, 你就能成功。

篇9:《〈宽容〉序言》教学侧记

[教学方法] 自读、质疑、辩论。

[教学思路] 教学活动中,把课堂模拟成一个辩论场,引导学生在领会寓言故事主旨的基础上,反其意而用之,合理假想,大胆创设情境;并让学生自主充当角色,给学生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让他们在思想上进行理性的交锋,在正义的审判中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课堂笔录如下:

正方主辩——同学甲(智慧老人的女儿)

正方副辩——同学乙(智慧老人)

反方主辩——同学丙(守旧老人的跟随者)

反方副辩——同学丁(守旧老人)

[潜台词] (拟音)“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了。”

几十年过去了,无知山谷更名为智慧山谷,山谷里春光明媚,好鸟和鸣,小村旁刚刚解冻的小溪缓缓地向前流淌,一直伸向纵横千里的新世界绿色牧场。今天,山谷里人声鼎沸,盛况空前,人们在欢庆一个胜利的节日,迎接幸福生活的曙光。(播放音乐《喜洋洋》)

同学甲:我的父老乡亲们,今天智慧山谷终于重见光明,获得新生了。回首昨天的往事,我们痛心疾首,苦不堪言。我们德高望重的守旧老人,在山谷里曾经以最高权威自居,一贯奉行苛酷的愚民政策,把祖先的规矩视为至上的律法。他发号施令,金口玉言;他生杀予夺,名正言顺。在凄苦而又漫长的岁月里,整个山谷里无人敢谈天说地,无人敢越雷池半步。我们的日子看似平静,却沉寂得犹如一潭死水,我们的生活貌似幸福,但那只不过是坐井观天式的孤芳自赏。为了摆脱苦难与不幸,我们一次次向未知世界进发,试图冲破世俗的高墙,嗅到外面世界一丝清醒的气息,但我们的同类都以失败告终,甚而惨死在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律法”的淫威面前。大家知道,谁要是违背了守旧老人的意愿,谁就是大逆不道,罪无可赦。这以后,大家对未来的路望而却步,在苦涩的日子里只有坐以待毙。一个个无辜的生命被活活地饿死、冻死甚至困死在山谷之中,山谷里被森严和死寂的气氛包裹着,没有信任、和睦和笑脸,只有恐惧、猜疑和无可奈何的诅咒。为了死去的无辜受害者,为了无数献身真理的先驱,现在我郑重请求对守旧老人及其尾随者依法裁决治罪,以我们血写的事实让公理大白于天下。

同学乙:我以良知和誓言保证,漫游者的陈述完全属实。(出示证物:一部神秘莫测的古书,曾经砸死漫游者的沾满血痕的石块,以及漫游者受伤的肢体和累累白骨照片)

同学丁:……(守旧老人脸色煞白,全身哆嗦,呆滞无言)

(课堂上一片哗然,有的跃跃欲试,有的义愤填膺,纷纷谴责守旧老人的罪恶行为。)

同学丙:在座的乡亲们,大慈大悲神威通天的主啊,看看我们可怜的守旧老人吧,对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的一派诬蔑之词,现在他只能以沉默表示最大的抗议。过去那些日子,守旧老人是我们活下去的理由,他是我们唯一的精神支柱。他睿智大度,慈爱有加,他的话我们奉若神明。托他老人家的福,我们丰衣足食,安享天伦之乐,祖祖辈辈都过着宁静幸福的生活。可那些不安分的漫游者因为莽撞和无知,违背祖宗的清规,打破山谷的平静,最终触怒了天威,让无数生灵蒙冤以至走向死亡的地狱。我向真主明示,我们至尊无上的守旧老人是无辜的,他应该得到宽恕;相反,那些自以为是的漫游者才应受到上帝的诅咒和法律的审判,是他们招惹了是非,引来了灾祸,他们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他们十恶不赦、死有余辜。要知道,以德报怨是要受到道义的谴责和上帝惩罚的呀,良知未泯的乡亲们,擦亮你们是非的双眼,看看这是怎样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呀!

同学甲:乡亲们,擦亮你们智慧的双眼吧,虚假的谎言往往披着美丽的外衣!在那些风雨如晦的日子,我们顶礼膜拜的守旧老人,他的话就是圣意,就是律法。因为那本谁也不明底细的古书,人们没有了幻想,只有安于现状、循规蹈矩,呼吸不到来自遥远天际的自由气息,感受不到外面世界明媚的阳光。在守旧老人眼里,强权就是公理,规则就是王法,它永世不变,从来如此,这本身就是对公理的践踏,对王法的嘲弄。当山谷里的人们处于极度困境之时,守旧老人却以长者自居,固步自封、鼠目寸光,不但不为他仁爱的子民做长远打算,反而对追求理想和向往自由的开拓者横加阻拦、肆意虐杀,致使他们一个个含冤死去,酿成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悲剧,这难道不是对人性的扼杀,对真理的玷辱?后来,冷酷无情的守旧老人众叛亲离了,但人们敢怒不敢言,还是逆来顺受、唯唯诺诺,依然沿袭着不死不活的老路,只有不甘寂寞的先驱者,毅然踏上血与火的征程,向着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毅然前行。尽管从前的日子不堪回首,但它毕竟擦亮了我们的眼睛,为我们增添了思索的分量,和重新面对现实的勇气。可是让人遗憾的是,功勋卓著的人横遭讥议,作恶多端的人却逍遥法外,这天怒人怨的现实如何能让逝去的英灵安息呀。今天,扬眉吐气的日子终于到来了,我们理当向作恶者声讨,为先驱者鸣冤。罪孽可以宽恕,可真理不容蒙冤!(全场一片掌声)

篇10:教学设计序言

宋卫庆

阐释学认为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一种看法都有可能是经典,这就是所谓的片面的深刻性。我们要反对那种学了以后才可以去欣赏的观点,如果这样的话,文学就没有任何价值了。文学作品是那种凭直观感觉就能感受的东西,就像大自然一样,我们是不必先学习了百科全书上的知识后再去认识这个大自然的,每个人,不论是最聪明的,还是最愚蠢的,都可以去欣赏,这一点可以证明上帝是伟大的。所以,你对已有作品的再创作的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建立足够的自信心。(本专题赠语)

那些走出去的人(专题课)

《<宽容>序言》第二课时教学简案

浙江省桐庐中学宋卫庆

【教学目标】

1、了解读者的阅读创作,对“想要走出去”的形象进行多样化的解读。

2、在阅读时建立起足够的自信,甚至相信自己的见解可以成为对作品的一种经典解读。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1、姚明走出国门,到NBA打球,提升了球技,增强了篮球意识。

2、“井底之蛙”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固守家园的故事,青蛙始终相信自己的家最好,拒绝了多次的搬迁诱惑。

3、《<宽容>序言》里也有一个走出去的人--漫游者,他--走出山谷,寻找幸福家园,最后被杀了,而村民却依靠他留下的记号走出了山谷,离开了家园。

二、创造性阅读,引入问题

(一)舞台剧表演

1、表演要求合理表现剧中形象的心理、神态。

2、实施形式自主合作,模拟探究

3、表演内容

《鲤鱼跳龙门》(故事,见材料一)

《愿望》(改编于“井底之蛙”的故事,见材料二)

(二)学生评说表演,解读形象和现象。

结合《<宽容>序言》和两个舞台剧,我们一共提供了三种“想要走出去”的形象,你是如何看待他们各自的行为的,或者你觉得还有其他情况还能说明“想要走出去”的形象的精神状态?

三、教师小结

《宽容》,这个书名已经一览无余的说明了房龙创作的目的,他主张先进思想的自由,谴责反动分子对新思想的.镇压,用他生动的文笔叙述了人类思想的发展史。房龙还在这本书里提到了“忌讳”这种行为,“忌讳”是一种野蛮人喜欢采用的手段,忌讳就是“你不能……”的意思,也就是不宽容的意思,而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大可不必去忌讳什么,包括对《宽容》这本书作者本意的反叛。这就是作者创作与读者创作的绝对自由,绝对宽容。

四、作业

课后写作研究性论文:《李白,漫游者的精神分析》

2003/4/20

那些走出去的人

--《<宽容>序言》教学引用材料

浙江省桐庐中学宋卫庆

【材料一】

鲤鱼跳龙门

这是一个关于走出去的故事,鲤鱼一次又一次的去跳龙门是为了走出自己的家园去寻找新的生活,最后他成功了,变成了一条龙。

【材料二】

愿望

一口水井里生活着一只快乐的青蛙,他觉得井里的日子很惬意。除了歌唱饱食,青蛙还称赞一个又一个闲庭信步的日子。

一天,青蛙正在洗澡的时候,一只乌龟爬到井沿看到了他,就问他:“青蛙,青蛙,井里好玩吗?”青蛙得意地说:“好玩极了。我的井很大很大,平时我可以散步,又可以自由地游泳。”说着,他就夸张地来回游了一圈。

“你的井太小了,外面的世界才大呢,天空比你的井大多了。”乌龟摇摇头。

“天空才多大,不就是一个圈吗?”青蛙不服气地停了下来。

“天空很大很大,大极了,你出来看看就知道了。”乌龟说完便慢慢地爬走了。

青蛙抬头只看见井口的一圈很小的天空,但是当乌龟消失的时候,他不由纳闷了:天空难道真的很大吗?要不然乌龟怎么一转身就看不见了呢?

第二天,一只小鸟停在井沿上。

“井高吗?”小鸟问井里的青蛙。

“井高极了,非常非常高。”

小鸟低头看了看,说:“井太浅了,天空才高呢。”

青蛙不相信。后来,小鸟飞了起来,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变成了一个小黑点,青蛙仰直了脖子也看不见。于是,青蛙想:天空难道真的很高吗?要不然小鸟怎么会越来越小,一转眼就不见了?

井不高,井也不大,青蛙越想越难受。他认为井太小太浅了,他想出去看看。而出去的唯一机会便是等待雨季的到来,等到井水涨高了,他才能跳出去。

那年雨季下了罕见的大雨,井水越涨越高,越涨越高。于是青蛙欣喜若狂地一跳--差了那么一寸。

于是,青蛙一年一年地等,一年一年地跳,一年一年地失望,一年一年地难受。

其实,青蛙本来是很快乐的。

2003/4/20

篇11:教师小传序言

一身朴素的衣着, 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这是同事们眼中的魏智勇老师,少言寡语,朴实无华;始终抱着一摞作业在批改,总是跟着学生一起活动,这是学生眼里的魏老师,平易近人,踏实勤奋,一丝不苟。二十年来,他在平凡的三讲台上,以蜡烛的品格要求着自己,以春蚕的精神编织着人生。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不能让一个差生掉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对差生有爱心、耐心、恒心,就能实现使其进步的目的。”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刘欣是“家天下”转来的学生,由于家长长期做生意,没有时间辅导孩子,致使刘欣基础很差,王尚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懒学生,学习一直赶不上,老师没有嫌弃他们,只要有时间就会搬着凳子坐到他们旁边,手把手从零开始辅导他们,只要有一点进步就会和同学们一起鼓励他们;如果没时间,老师就派程度好的同学帮助他们。渐渐地,他们抬起了头,重新找回了自信。在他的班级里,只有尊重,没有歧视,只有帮助,没有嫌弃。经过努力,班里每科成绩一直很好,2013年6月在辉县市抽考中名列全市前列。

魏老师不仅在教学工作中尽心尽责,在班主任这块教育领地里他依然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着,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魏老师深刻理解师德内涵,他率先垂范,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榜样。每天他早早到校,一进门就开始和同学们打扫卫生区,放学时亲自锁好班门,最后离校,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学生和学校工作。只要地下有一张纸屑,他会弯腰把它捡起;看见扫帚落在教室门口,他准会把它收拾好„„这一点一滴都从自己做起。

魏老师在生活上很关心学生。夏天热,他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窗户,为同学们换上一缕凉风;冬天冷,他会每天温上一盆热水,泡上中药,一个一个为孩子们烫手,使孩子们整个冬天没有一个得冻疮。如果那个孩子没赶上吃饭,魏老师会为他泡上一桶方便面,浓浓的香味伴随着浓浓的亲情流入学生心间。真情润物细无声,爱心,细心加上耐心,使他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难怪他教过的学生既把他当老师,又把他当大朋友,更把他当做父亲记在心里。

魏老师虽说经常没有时间回家做饭,没有足够时间管护自己的孩子,但他却有时间去做家访工作,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每个学生的家庭他都要做亲自访问,每个学生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在他的qq群里全是学生的号,只要有空闲,他就会和他们聊上几句,去听听他们的心声,解解他们的心中的疙瘩。学校紧挨着市区,是大家一致公认的生源流失重灾区。今年暑假里,为了让家长和学生了解先进的课改理念、优秀的教学成绩,他和校长一次次走进学生家里,认真讲解,耐心听取每位家长的意见,细心解释每一个疑问,远讲理论,近举例子,使家长彻底打消了疑虑。李春歌、刘佳慧、陈志恒等几位家长早就打算让他们转学,因为长期对老师的信任,都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秋季开学时,三小营学校奇迹般地实现了零流失,全部走进了胡桥一中。

上一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城市篇下一篇:疑邻盗斧的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