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

2024-05-04

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

1.学习内容来自生活。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德、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学习,可是学习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生活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例如,让学生充分的模手背、摸学习用品的面,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利用学生描出的各种平面图形,比较大小,让学生明白平面图形有大小;让学生用1平方米测量教室里的大黑板、教室门、大屏幕等的面积,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

2.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体验性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它旨在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增进对科学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学生在估一估、摸一摸、量一量、说一说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理解了面积的含义,认识了面积单位。例如,1平方米有多大,让学生先估计,后拿出1平方米的纸,估计它的边长是多少,再用尺量,最后概括出边长是1米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让学生想象1平方米有多大,发展空间观念,在联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解决这些面积单位,把头脑中的表象和生活中的实践联系起来,再现面积单位,进而构建出面积单位的概念。

篇2: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知道曲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向,能在曲线的轨迹图上画出各点的速度方向。

(2)经历蜡块运动的探究过程,体会研究平面运动的方法,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

(3)通过实验归纳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体验学习物理的兴趣。学情分析

经过必修一直线运动的学习,学生对直线运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曲线运动,学生头脑中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模糊的感性认识。本节是学习曲线运动的第一节,是整章教学的基础,所以要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寻曲线运动的特点,本质,和直线运动的显著区别及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明确对曲线运动的认识。重点难点

重点: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难点:研究平面运动的方法;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学过程

导入:曲线运动

必修一我们研究了轨迹为直线的运动,而自然和生活中,物体的运动的轨迹大多是曲线的,从这节开始我们就来研究曲线运动。让学生列举曲线运动的实例,之后播放曲线运动实例图片。设计意图:列举实例,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活动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播放视频和演示实验,观察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总结规律,探讨特点,动手画图和辨析判断,纠正错误认识。通过以上活动,明确速度方向,特点,曲线运动性质,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变可不变的结论。课堂活动二:质点在平面内运动的研究方法

第一步:视频演示蜡块的运动,让学生分析蜡块实际运动与竖直上浮及随管水平运动的关

系,体会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效,等时,独立的联系,为平抛运动等效为水平和竖直两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做知识的储备。

第二步: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对蜡块的速度,位移,和轨迹进行研究。

第三步:类比迁移,水平抛出物体的运动也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速度,位移,加速度。设计意图:通过蜡块的实例,找出研究质点在平面内运动的方法,类比迁移研究水平抛出物体的曲线运动的方法,为第二节具体定量研究平抛运动做知识及方法上的储备。课堂活动三: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第一步:视频演示钢球实验,总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第二步:给出实验道具小球,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利用小球,演示在空中的运动,总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第三步: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知识点,通过分析,总结出延伸结论:曲线运动的速度和合力矢量分别位于曲线的两侧;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指向曲线的凹侧。

第四步:通过练习,加深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理解。明确物体是否做曲线运动与所受合力是否恒定无关,唯一的条件就是合力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设计意图:第一步,让学生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认识;

第二步,通过设计很简单的探究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

第三步,通过逻辑的推理,知识的延伸,增强学生对曲线运动的认识。第四步,通过练习,辨析,让学生对曲线运动的条件的理解更加明确。总结 梳理知识脉络,明确学习重点,巩固强化。【作业】布置作业 教材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

优点:

1、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用实例和多媒体手段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来夯实基础,使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针对曲线运动的产生条件,学生对其理解往往停留在简单的记忆上,在用其分析物体运动的合成时往往不知如何入手的具体情况,我们进行了专项研究讨论,讨论的课题均来源于学生熟悉的实例,例如演示钢球在磁铁的吸引或排斥下的曲线运动、蜡块在水中同时做竖直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并播放对应的课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形成共识要从受力分析入手,再进行运动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情况的运动合成的分析,就变得得心应手了。

2、在教学实践中重视为学生提供探究活动的场所和时间,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动脑积极思考的时间。

3、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渗透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思维的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火花。

4、在学生练习方面为学生营造了物理情景。我们用了新教材的所有练习,因为新教材的练习是精心设计的、并且绝大多数题目与生活贴近,很好地为学生营造了物理情景,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的实用价值,有些题目是研究性质的,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在习题课上也同样注重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景,用实验的方式来设置题目,同时让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在解决开放性题目的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思维锻炼。

篇3:《鸟啼》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鸟啼》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二模块“珍爱生命”专题“生命之歌”板块中的一篇课文。英国作家劳伦斯通过描写严冬消逝、春天来临之际鸟儿的啼鸣, 表达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神奇生命的由衷赞美, 生发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告诉人们应该向鸟儿那样面对严冬, 面对死亡, 面对苦难, 面对绝境, 不哀伤, 不沉沦, 勇敢地面对, 顽强地抗争, 像鸟儿那样“向死而生”。这种哲理性很强, 集情、景、理于一身的文章, 一直以来都挑战着教师的理解和教学。

《鸟啼》沿着“聆听——思考——礼赞”的思路展开。文章对鸟和鸟啼的变化描写 (鸟复苏, 到微弱的啼鸣, 再到悦耳的声音) 充分表现了作品的主题, 死与生虽不相容, 但春天必然来临, 生命的冲动谁也没法阻止, 表达了作者对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和追求, 启示人们像鸟一样向死而生。

文章理解上的难点在向死而生的内涵上。向死而生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一种大彻大悟的人生心态。正视现实、直面人生, 是基本内涵。这种生命解读, 实际暗含了知死守生、视死而生、轻死重生的哲学理解和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理解了死, 才能理解生;看清了人生的有限, 才能看清自身发展的无限。

二.教学设计

教材编写者建议采用文本研习的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小鸟啼鸣声中蕴涵的生命的活力, 领悟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生命神奇的由衷赞美”。围绕这个建议, 笔者三轮教学采取了三种不尽相同的教学设计。

第一轮教学设计 (简) :

1. 听一听:鸟啼有什么特点?

2.看一看:鸟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啼鸣?

3.思考:作者为什么把鸟啼放在这样—个环境中?

4.想一想:鸟啼带给你怎样的思考?

5.拓展延伸:人应该怎样活着?怎样活才更有意义?

第二轮教学设计 (简) :

1.反复朗读课文, 找出议论和抒情的句段重点朗读。

2.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供学生研习。

(1) 课文第一段:“横陈”“吃净”是什么意思?作者写鸟儿的死亡如此惨烈目的是什么?

(2) 面对死亡, 鸟儿们有哪些表现?请标注体现鸟儿表现的句子并朗诵。

(3) 对鸟儿的这些表现, 作者是如何评价的?请标注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诵读并赏析。

(4) 文中作者对死亡和生命有哪些认识?给你什么启发?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思考。

第三轮教学设计 (详) :

1.迅速浏览全文, 整体感知文章。思考:作者从这鸟儿的歌声中听到了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变迁的第一阵爆发。

大家不难发现, 文章1—8节就在写这场变迁的爆发, 之后就是作者的感悟。那么, 这场变迁是怎样的变迁?

明确:冬天——春天

文章中鸟啼成为了春天来临的主要表现内容, 那么冬天呢, 通过描写什么内容来表现?

明确:鸟尸

在原文中哪个地方进行了集中描绘?

明确:第一节。

请同学朗读、思考, 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这幅画面的特点。

明确:死寂、毫无生气、恐怖、凄凉。

所以, 这散落遍地的鸟尸就象征着死亡。那么, 鸟啼呢?作者笔下的鸟啼也并非纯粹的, 是否也存在着一定的变化趋势呢?

明确:鸟啼象征生命。

面对冬天充满死亡气息的鸟尸的画面, 我们倍感凄凉压抑, 那么, 面对春之鸟啼, 我们的心情又是如何的呢?

明确:喜悦。

哪一小节最能体现这种喜悦之情?

明确:分析赏读第6节。

2. 作者从鸟啼中听出了这样一场变迁的爆发, 有了怎样的感悟呢?请自由朗读9—15节, 寻找观点句。

明确:提示找观点句的方法。“世界不能选择”“春天不能抑制”“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

那么, 围绕观点句, 作者是怎样来抒发他的感悟的呢?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谈一谈。

明确: (学生分别分析) 作者认为, 生命和死亡全部相容。死亡犹如冬天, 不能选择;生命更像春天, 不能抑制, 所以, 他认为要像鸟儿们那样“向死而生”。

鸟儿是怎么做的?找出文章中的描写。

明确:第14节。放声高歌。“它们不能哀伤, 不能静默, 不能追随死亡”与“它们不哀伤, 不静默, 不追随死亡”的比较。

3. 当我们面对人生中不能选择、不可避免的困境、挫折的时候, 我们该怎么做?“向死而生”是否给了我们一定的人生启迪呢?

明确:生因为死的衬托更显得珍贵, 以死亡为背景的生更见顽强。——海德格尔

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向死而生!世界不能选择, 春天不能抑制——生命的力量不可阻挡。向死而生的生命, 才显得更加可贵与伟大。

4. 结合你对“向死而生”的理解、感悟, 寻找一些熟知的事例 (历史人物或身边人物) 加以阐述。

三.反思评价

以上三个教学设计是笔者在2004年、2007年、2010年分别使用的。2004年的时候, 刚刚接触新课程的理念, 正在进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试用, 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的“听———看——想———拓”的思路, 确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007年的时候, 苏教版高中教材已完整使用一轮, 对其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注重形式的基础上, 重视了一些阅读方法的指导。到了2010年, 教材使用两轮, 对教材的优劣势有了明晰的认识, 也接受了文本细读的一些理念和方法, 就形成了上述的设计。比较这三种设计, 我以为只有进行文本细读才能更加接近语文的本质, 让语文更有语文味。

1.文本细读或可避免语文的“娱乐化”和“应试化”这两种倾向。新课改以来, 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热闹。人们在为语文不再枯燥、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而欢欣鼓舞的时候, 突然发现, 语文课的语文味越来越淡, 娱乐味越来越浓。动辄讨论, 动辄活动, 课堂热闹了, 却丢掉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涵咏;不在文本中品读字词句篇, 却跑到文本外面研究与理解文本没有关系的问题, 种了人家的地, 荒了自己的田, 丢了语文的根。我至今仍保留着2004年上《鸟啼》时所用的课件, 声音、色彩、画面不可谓不精致;我至今也还记得在“拓展延伸:人应该怎样活着?怎样活才更有意义”这个环节中表现出来的“热烈气氛”;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 有识之士的一句“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不说“振聋发聩”, 亦不说“醍醐灌顶”, 但着实让我警醒:热闹能带来快乐的氛围, 却不一定能带来快乐的语文!2007年的教学设计, 走出了繁杂, 走向了语文的技能训练, 但总也感觉少了一些语文味, 有“应试化”的影子。第三个设计, 立足于文本设计, 着眼于文本字词句的解读, 让学生在品读词句的过程中把握作者的思想, 同时也学会表达思想。个人认为, 文本细读有效避免了语文教学“娱乐化”和“应试化”这两种基本倾向。

2.文本细读应该关注到文章的“文”、“质”、“道”三个方面。文本的文即为文本所表现或反映的客观事物;文本的质即为隐藏于文本外在物象之内的思想, 它包括文本作者及文本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方面的内容;文本之道是文本之构成法则。文本, 是文道质和谐的统一体。解读文本, 就应解读文本之文、文本之道、文本之质。高中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 加之编者明确的编排意图和作者直白的抒情议论, 学生说出文章的主旨似乎并无困难。因此, 有老师提出, 这篇文章不值得上。事实真是这样的吗?教材编写者大概会首先反对。苏教版教材按人文话题组元, “珍爱生命”这个专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也有对人生苦难的反思;有对他人生命的关爱, 也有对他人关爱的感受;还有对小生灵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告诉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 也珍爱他人的生命, 乃至珍爱一切生灵;将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 “人生才更有价值, 生活才更加精彩, 生命才能永恒” (以上均引自必修二《教学参考书》“珍爱生命专题内涵解说”) 。可见, 《鸟啼》一文构成了编者对生命的认知和思想体系, 不教的话, 显然不能将编者“珍爱生命”专题的编写意图忠实地贯彻下来, 也势必影响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知和思考。更重要的是, 在接受媒介多、接受途径广的信息社会, 学生缺少的不会是思想, 而恰恰是表达思想的方法, 即“道”。从这个意义上说, “道”比“文”、比“质”更重要。第三个教学设计恰恰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以赏析“哪一小节最能体现春天鸟啼的喜悦之情”、“作者是怎样来抒发他的感悟的”这两个问题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诗意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让学生在感悟思想的同时掌握了技能。笔者以为, “因道悟文”是近阶段高中语文教学迫切需要重视和强化的。

篇4:《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

关键词:《平移和旋转》;学习与研究;空间与图形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80-01

《平移和旋转》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体会:

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不要求学生死记概念,更不需要学生去背诵结论性语句。只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移与旋转现象:建筑工地上的升降机的移动是一种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近似的看作是平移现象。螺旋桨、转椅、风车等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旋转或左右摆动运动的,這种运动叫做旋转。

教材在介绍这两种现象时,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示使学生了解什么样的现象是平移,什么样的现象是旋转。

此外,教材还通过在方格纸上将图形进行平移,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并会画出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平移后的图形。通过生活中旋转的实例使学生初步感知旋转现象。

最后,又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概念,体现了知识形成的完整过程。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看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比较感性的平移和旋转意识,对于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学生非常感兴趣。

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我遵循动手操作的教学原则,通过玩一玩,比一比、分一分,学一学,说一说,做一做,帮一帮,练一练,扩展等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一、玩一玩——感知平移和旋转运动现象

激情导入:

学生跟着我的口令做游戏,通过让学生做运动,有意识的将学生做的运动和本节课要学习的物体的两种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很快的从自身的运动过度到物体的运动当中去。很自然地导入了课题。

二、比一比、分一分: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课件出示书上18页前4个运动的画面(缆车、升旗、飞机的螺旋桨、风车。)把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中,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在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它们是怎样在动,并让学生动起手来比一比、分一分,根据这些物体的运动进行分类,一类旋转,一类平移,让学生初步感知旋转和平移现象。接着老师(放课件)学生做动作,然后再通过交流讨论,对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认识就更深刻了。

三、学一学——分析平移和旋转现象的特征

让学生利用学具,通过拼一拼,拉一拉,转一转,在游戏中体会平移和旋转。

让学生看课件的演示再次观察抽象出:旋转就是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作圆周运动,平移就是直直地运动。得出旋转与平移这两种现象的本质区别。

四、说一说——判断和例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找出旋转与平移的特征以后,再让学生判断一组生活中的运动现象是旋转还是平移。接着再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见到的旋转与平移现象,在说的过程中不要求学生对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只需意思正确就可以了。

例如:推拉窗的移动是平移现象,自行车轮子的转动是旋转现象等。还要重点引导学生注意像荡秋千,开、关门的运动,虽然没有做旋转一周的运动,但是仍然是围绕中心运动,属于旋转运动。

从生活中去发现平移和旋转现象,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这两种运动现象的认识。

五、做一做

让学生利用学具盒和自己的身体自己亲自体验旋转与平移现象:做一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实际上是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上,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体验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在做的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将做的好的学生点到前面。让他们表演并说说自己做的是哪种运动现象,指明学生判断正确与错误,并说明理由?

六、帮一帮

通过帮助精灵和聪明判断谁移动的距离近,谁移动的距离远引出了本课的难点:

说出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格数,在这个环节里,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学会正确地判断平移距离的方法。随后,再根据动态课件,适时引导:要知道小房子图平移了几格,先要定标准(可以是一个点),再看这个标准平移后对应的位置,数出中间的格子数,就是平移的距离。让学生在书上任意选择不同的点数一数,再交流,从而发现了其中的规律。

这一过程,学生人人动手操作,活动由易到难,步步深入,使学生对平移的距离有了较好的认识,不仅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七、练一练——解决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问题

练习设计----“帮小熊找船”(练习十第1题)。

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找一找,然后让学生说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后,老师再动画进行演示,这样既直观又有趣,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八、扩展

篇5: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

本周我们进行了中班语言《大树和小鸟》一课三论研讨活动。我对本次活动做了如下反思:

《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氛围。整个活动环节层层递进,幼儿的注意力也相对集中,第一环节导入部分,我是先出示大小字样,让幼儿自己先说一说是什么。因为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的幼儿都认识大和小这两个字。所以我想让这两个字作为我的导入环节,从而引起幼儿的兴趣。但经过老师们的讨论觉得这个讨论环节不是特别好,应以情感投入来导入。在教具方面:我没有在黑板上画出一句一句线条,导致幼儿看图片很费劲,不知是从上到下,还是从左到右。在最后一个环节仿编活动,“高高的大树上除了住着小鸟,还住着谁呢?”这边语言应该再精炼一点可以说“还住着哪些小动物呢?”在整个活动中,在于体验大树与小鸟之间互相友爱、相互依存的情感。这一环节可以说是体现的不明确,我是强加给他们的概念。甚至没有小朋友能体会其中的情感。所以幼儿在学习儿歌时,只记住了儿歌而忽略了情感的表达。而本次活动目标旨在让幼儿既有情感的表达又学会了儿歌。所以我并没有完全的达到预设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我要时常告诫自己以后心中一定要装着活动的重难点,活动前要想想用怎样的方式、怎样的语言来突破这个重难点,怎么说孩子才能明白,才能理解,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我能有新的突破。

篇6: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

凤冈县永和中学 冯辉

《观沧海》教学反思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传统语文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赶教学进度,诵读教学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学生习惯了默读等阅读方式。为激起学生的阅读的热情,在《观沧海》这篇诗歌的教学中,我用诵读贯穿了整节课堂。在 课前的导入过程中,我重点向学生介绍了曹操的赫赫战功和显赫的军事、文学地位以及本诗创作的背景。接下来就进行诵读教学环节。

首先教师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先入为主。然后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诵读本诗,体会作者在诗作中表达的感情。第三步是赏析诗歌。让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场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诵读的效果作出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在提 高朗读水平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内涵。

除了整段的诵读外,我特意挑选了某些句子来让学生体味诵读,比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诵读过程中,有几位学生能够饱含感情地诵读。对于学生读得不够味的地方,我及时加以指点,使学生很快得到了提高。但在这个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我要求学生个别诵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我认为:

(1)长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 诵读是一种累赘与负担。

(2)可能因为有听课老师的存在,原本活泼的课堂显得比平时要呆板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不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

(3)对诗歌语言的品味不够细致,使学生无法准确地把握诗作中所蕴含的感情。最后我原本安排的是五分钟左右的学生自由诵读时间,力争当堂成诵,体会作品的内涵。但由于前面环节安排的不尽合理,使得本环节只能一带而过,错失了我的本意。

总的来说,通过对这次汇报课的反思,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自己 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作品的情感是以语言为依托的,离开语言去分析情感如同隔靴搔痒。

2、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课堂语言过于书面化,与学生的交流有隔膜。

3、虽然本节课是以诵读为纲,但我仍感觉教学设计上,安排学生读的 时间太少。如果我再上《观沧海》这节课,我想做这样的改进:

一、教学上仍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但要以理解、投入感情为基础。

二、加强指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主动思考发言

《论语六则》教学反思

对于文言文,是最让师生头疼的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教这十几年以来,我自己上了不少的文言文,也听了同校不少教师上的有关文言文的优质课。尽管如此,但对于文言文的把握,我仍然觉得在这方面的教学上我做得不是很好。再上《论语》六则,我摈弃了以前我上这课采取的单一的讲解注释和文意的方法,而采用了让学生在做课前预习时通过了解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反复诵读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的方法。答案不管正确与否,记录下自己最真实的理解。上课时,每个学生都拿出自己的预习成果。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各抒己见,虽然有些同学理解的并不到位,但是他们的发言至少让我知道,他们有认真的做过预习,而且让过去的文言文教学中出现的教师“一言堂”变成了学生“众言堂”。

在上这一课时,虽然我让课堂活跃起来了,一扫过去上文言文课堂死寂的毛病,但是在上课时也存在着有些不足的地方。由于太过活跃,对时间控制不恰当,所以课时耗费过多,到最后一课时的时候学生的情绪大不如前。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的

《木兰诗》教学反思

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和颁布,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有力的支撑条件下的语文课堂,越来越呈现出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 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今天上了一堂课《木兰诗》,感触很多。

一、成功之处

1、教学观念突破传统,适时创新

这堂课不在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信息交流属于互动性和互惠性,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实现教学相长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特别是对木兰勤劳、爱国、孝顺等传统美德的宏扬,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如在“百度”搜寻译文时关键字的指导。并且在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对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赞赏学生独特和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2、教学环节设计新颖时尚,符合学生心理

这堂课的导入非常自然,说是带来一款网络游戏《木兰诗》,然后、请学生输入网址,这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大部分都是网络游戏高手,没想到今天语文课也能在玩中学课文。五个板块的设计是围绕主人公木兰设置的,而且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体现了一个学生认知的梯度规律。“读木兰”是初读课文,“译木兰”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评木兰”是深入理解课文基础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聊木兰”是思考质疑阶段,“写木兰”则是课文的拓展延伸。对于课文的重点,诗词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教师采用观看flash、找相关语句的方式突破。五次密码的设置,也别巨匠心,体现了课堂的主题:我爱花木兰。而每次进入的一把金钥匙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

3、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处理问题较灵活

在教学过程中,孙老师始终对学生进行赏识教学,鼓励教学,而且教态亲切自然,遇到教师电脑出状况也能灵活处理。

二、不足之处

1、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没有很好兼顾

这堂课对人文性比较重视,但是忽略了工具性。教学重点中“诗词的艺术特点”、“字词的锤炼”、“背诵课文”基本没有提及,虽然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了突出地位,但是感觉就像一堂历史课或者思想品德教育课,尤其是“译木兰”这个环节,只是选取了三句重点句子让学生翻译,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互文没有强调。查找译文也没有花时间让学生浏览或齐读,学生在对课文内容还比较生疏的情况下就进行“评木兰了”。

2、倡导对话,但有些远离根本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但是有几个环节与文本似乎关系不大,只是泛泛而谈。

3、学生提问时应该进行引导,学生的提问价值不大。

三、改进措施

1、“读木兰”这个环节要加强,加强朗读。

2、“译木兰”要加强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3、学生写感想时出现中英文夹杂的现象,应予以指导,保持汉语纯洁性

《伤仲永》教学反思

课前、课中、课末腾出一点时间让同学提问,效果很不错。从以前学生提问的情况来看,同学们的提问一般是局限于课文本身。教完《伤仲永》一文时,我留几分钟让同学们提问。我想,按教学设计,同学们经课堂的学习,已经达到了要求,我的教学任务也完成了,同学们大概也没什么问题了吧。没想到同学高举着手问道:“老师,我想知道方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方仲永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说实话,这问题我心里也没底,谁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我想,学生有问题老师也不一定都懂得。

于是我马上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又有趣,哪一个同学能回答?”有几个同学先后举手。“方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拉着他到处拜访人,四处赚钱,我想他心里一定非常恨他的父亲。”

“他父亲拉着仲永四处拜谒,同县人都赞不绝口,仲永心里一定很高兴,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我看同学们的回答都有道理,便立即给予肯定、表扬。“要是你们是方仲永,心里会怎样想?”

于是教室里七嘴八舌,有说要逃脱父亲的控制的,有说要恳求父亲让他学习的,也有说要用道理劝说父亲让他学习的(因父亲毕竟没读书,目光短浅)„„最后我请大家综合出一个较好的办法:劝说父亲,请父亲的长辈来做工作,让“我”继续学习。我说:“既然大家这么理解方仲永的心思,那就应该更努力学习,好好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问题来自学生,答案也来自学生,学生这样答那样答都有一定的道理,都应给予肯定。重要的不在于谁答案更准确,而在于在这样活动的过程中同学的思维活跃了,判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发展,语文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一篇课文教完不等于我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了,也不等于同学都懂,或没什么大问题了。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出乎意料的,超出了教学设计的范围,说明同学的思维有时超越了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范围。教师应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火花闪现的一瞬间,给予鼓励、引导。提供给同学们畅所欲言的机会。

《卖油翁》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卖油翁》这个文言故事告诉人们一个“熟能生巧”的道理,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骄傲自满的必要。但是,在接下来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却没有按照我的教学思路走。有的同学对于课文当中卖油翁“睨之,久而不去” 这一句颇有微词,因为它的解释是:斜着眼睛看,久久不走过去,那卖油翁这样斜着眼睛看是否有不礼貌的表现呢?如果是不礼貌,按照老师对课文主题的总结,怎么向他学习谦虚的精神呢?还有的同学认为陈尧咨射箭的命中率百分之八九十,这样的命中率应该算很高,他的骄傲是应该的。

开始,同学们的疑问使我一时不知道如何作答。在我与学生一番争论过后,我对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引导:我的做法也许会和卖油翁一样,因为前面写到陈尧咨射箭的命中率也就八九成,就到处炫耀。所以这里卖油翁的做法,并不仅仅是针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更重要的是针对陈尧咨的态度。这样斜着眼睛看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至于陈尧咨,他应该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毕竟他的技术还没有达到最精湛的程度。

虽然学生们对于我的最终解释比较赞同,但学生在本课上的表现依旧引起了我的震撼: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其实,真正有血有肉的答案,应该是学生自己探讨出来的,真正有血有肉的课堂,也不应该按照教科书循规蹈矩的进行。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更需要教师具有开放课堂、驾驭课堂的理念与能力。

《三峡》教学案例

《三峡》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佳作。虽然编者认为它是一篇地理著作,但我认为古人竟然能用这样优美的文笔对祖国的河山如此讴歌,真让我叹为观止。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或许是中国古代文人共有的人文品格吧。谢灵运这样,陶弘景也这样,苏轼也这样,更不用说陶渊明、郦道元这些人了。郦道元在三峡中着重写了三峡雄奇壮丽的山和秀美可人的水。那山,连绵而高峻,挺拔而秀丽,仿佛是鬼斧神工雕琢出来的一样。你看:“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你看,那水,能漫上山陵,能看见倒影,寂静而清幽。它奔放,它清幽,它凄婉。在郦道元的眼中,山仿佛成了容载万物的容器,让那高峡容括所有水的美,水仿佛也有了灵性,“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在讲课过程中,我将自己朗读文章的感受与学生交流,谈三峡的美,谈我到过三峡后的感受,但当我让学生谈自己阅读课文的感受的时候,学生只能感受到文章皮毛,只能说出文章写了三峡的四季,写了三峡的山山水水,却不能深刻体味作者对三峡的赞美。

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学生没有到三峡的缘吧。如果他能到三峡看一看,感受肯定就不一样了吧!

当然,语文材料与现实是有差距的,比如课文里有赵州桥,有卢沟桥,有故宫博物院,有苏州园林,有钱塘江大潮,有西湖,学生不可能都去过,甚至我都没有全去过。语文材料与现实是有差距的,我们学习课文并不代表我们一定熟悉课文的材料。读书与实践是两回事,但是,如果学生长大,能有机会见识那些胜景,他又对这些景物有深刻的认知,感受应该不同吧。

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向来都是注重在识记,记住作者,记住文学尝试,记住字词翻译,记住文章的中心,记住文句的分析,记住一些“为什么”和“答案”。其实,我认为,光靠记忆,文言文学习的热情和对中国文化的热情会慢慢消失,而文言文的衰老,何尝不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所以我尝试着让学生来给三峡进行描述,写些导游词,做些绘画,加入些诗词,做点朗诵。但矛盾又出现了,学生根本就做不聊,他们写不出导游词,也画不了画,更不能在画上添加自作诗词,当然朗诵可以进行,可只有别人的,什么时候才能成自己的呢?

回想整个教学过程,我感到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以利于今后的教学。

一、课型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时下文言文教学有着过分重视文言知识传授的倾向,使本来意蕴丰厚的古代作品只剩下了字、词、句,这显然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肢解了作品,只见其“言”而不见其“文”。我用充满诗意的导语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文优美的意境,简明地作了一句文学常识介绍后便进入了课文的学习。首先,我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弄清字音,自行朗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由老师带感情朗读,配合优美的乐曲,一下子便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然后再由学生仿读,边读边体会,读中导,读中悟,在两遍三遍的朗读中,学生大多对文章有了较深的印象,至少大多数同学都能流畅自如并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我把这一教学过程称为“品读”的过程。因为我特别欣赏洪镇涛老师创导的“品读”教学法。所谓“品”即发现,欣赏,咀嚼,感受。要想真正品出文章的味道,没有读的过程是不行的。“品”要以“读”为基础,而“品”过之后要用“读”来丰富语言的积累。先读后品,品品读读,反复诵读,涵泳文意,才是学好一篇文章的方法,特别是如《三峡》般美若仙境的文章。

二、教学过程中力求立意高远,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

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记得在第一次给学生上文言文课时,我就让学生讨论过为什么学习文言文,我理解其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渐染,提高人文素养。这样面对一篇文章,如果肢解开来读,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韵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于是第二个环节就是弄懂文意。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文言文阅读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我大胆地删节了过去串讲这一环节,完全让学生借助注释来读课文,若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拿到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实践证明,有了前面品读的基础,学生是完全可以自行解决文意串讲这个问题的。

三、玩味佳句,抓住文眼

篇7:《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松鼠和松果》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要让孩子们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学生分析:

学生能够利用以前学过的字识记新生字,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好奇心,也很喜欢小动物,所以本课的内容很适合他们。设计思路: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识字方法多样,朗读有层次地进行。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教学重点:识字和朗读。教学流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只鸟蛋》,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要爱护环境,保护小动物。在动物界中,也有一些动物小卫士,他们保护着自然界的安全。今天,345货源网 http:// 老师就让大家认识动物小卫士之一的小松鼠。你对这种小动物有哪些了解?(从前一课内容相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板书:松鼠和松果。学生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提些什么问题?(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借助拼音自学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借助拼音,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句子,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练读。第一组 聪明 活泼

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他高高兴兴地走进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结合上下文理解聪明活泼。)第二组 忽然 眨

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做动作猜谜语。)第三组 以

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讲解“以”字字形、笔顺,并书空。)第四组 主意

对,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编儿歌记忆生字。主字王上加一点,立日加心变成意。)

345货源网 http://(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练习,选一个生字组词,并说一句话。

三、再读课文,以读代讲,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

2、再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3、指名分段朗读。

4、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练读。

5、一句一句开火车练习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6、指名读。(小黑板出示)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

(多种方法练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学习,合作学习。)

四、尝试复述课文。

教师指导:按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复述。

五、扩展。

1、师: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子呢? 小组讨论,说一说,议一议。

2.师:刚才大家说了松林的样子,请你回去后,把你想到的画一画。

345货源网 http://(反思:教学后,我有几点感想,首先让学生充分自主地读书,有目的地读书,以读代讲,读中领悟课文的真谛。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朗读形式,如: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赛读、表演读.....在一遍遍的朗读中体会小松鼠高兴的心情,引领学生去体会松鼠的情感变化。注重引导学生品味、体会文中的重点词句。如:(摘了一个又一个),理解摘松果之多、(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体会松鼠很爱吃松果,进而感受到了小松鼠的高兴心情,也丰富了语感。本课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识字、记字,在生活中积累知识。本课在教学中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这与本人自身能力有关,特别是低年级朗读指导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还有如果在课堂上加以展示有关环保重要性的资料,学生能更真切、更实在地感受到松鼠担忧的必要性。更能让孩子们了解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家园。

篇8:教学思想和行为的反思

教教师角色新课程的教学更注重的学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是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运用, , 而不思是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生学习过程中, 教师只是, 指导在学想屯昌和帮助践、独立学思生考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亲。身同实和县红时旗节, 的学习活动中去教师要参与到学, 与学生交生各个环行中学流和沟通及时引导, 学准确地了解学情生解决问题或调, 为符整教学计划式式的转变, 培, 训学生获取新知从而实现学习方的焕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反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过程中, 教师不是统治。者或权在整个思威友问者和题, , 合而作用是者自作, 己为与的学学感生生情的共和知同想心探法朋讨,

启发学生, 与学生一道寻求真

理, 最终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要加强学习, 认真反思

新课程要求政治教师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传统的“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研究者”、“专家型”的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 “教师成长=经验十反思”。可见, 做一个“用心”的“研究者”、“专家型”的政治教师, 就需要不断地反思、探索和创新。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课, 整堂课教师旁征博引,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使课堂富有情景, 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原因就在于当学生对问题没有反应时, 教师没有作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调整, 以致使整堂课成为教师的“独角戏”。新课改实施以来, 政治教师遇到了不少的困惑, 如教学方法改进中, 如何突出教学观点?课堂中学生“动起来学”与课时计划的完成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等等。面对困惑, 没有现成的答案。教师必须在不断地反思、交流、碰撞中寻找新的策略, 这也体现了“教师是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的理念。

三、学会教学反思的内容和策略

(一) 反思内容

1. 对教育观念的反思。

政治教师在学习领会课改新理念时, 应认真反思以往的教育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学习观、发展观、评价观, 全面地比较分析, 哪些该发扬, 哪些该改进, 哪些该摈弃。通过反思, 教育观念才能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

2. 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

新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结果、个性化教育、课程的综合性等方面都出现了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创新、课程资源的选用、课堂模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机会的提供, 考试与评价方式的更新等方面多加追问和思考。

3.对学生本身的反思。有部分老师认为:“新课程表面上难度降低了, 但是对老师来说, 实际上变难了, 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老师必须是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才行。”其实, 教师必须要转变一个观念, 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 而不是什么都要在学生之上的传统师者形象, 我们教师要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

(二) 有效策略

1.增强反思的意识。政治教师的反思意识, 首先来自于其强烈的责任心和道德感。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 我们应该把服务于学生成长的需要作为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采取过程性、多主体的评价”作为我们教学研究的重点;把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 过积极健康有意义的生活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惟有具备这样的责任感和道德感, 我们才会主动地去进行教学反思, 追求做一个对事业、对学生充满爱的卓越教师。

2. 提高反思的能力。

加强理论学习是政治教师提高反思能力的知识基础。教师可以通过自学、参加新课程培训、听专家讲座、参与校本研究、参加进修等形式, 主动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使教学反思既在理论的指导下有效展开, 又在反思中去把握理论的实质。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是政治教师提高教学行为反思能力的保障。

3. 掌握反思的方法。政治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必须掌握一些教学反思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 发现问题。反思产生于问题, 问题来自于日常教学行为之中。教学中的疏漏之处、不满意之处、无所适从之处、失败之处是问题的来源。成功的教学感悟, 巧妙的教学设计, 点滴的鲜活细节, 也是问题的开始。问题, 有些是教师总结发现的, 有些是通过学生反馈发现的, 有些是同事互助发现的, 有些则需要专家指点才能发现。

第二步, 分享与合作。发现问题后, 仅靠自我反思不能有效解决时, 还需要与同事相互交流、合作与帮助。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 备课组、教研组活动, 课题研究等来合作反思。

上一篇:文明交通承诺书电子版下一篇:社区党建工作座谈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