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名词解释

2024-05-18

教师编制名词解释(精选6篇)

篇1:教师编制名词解释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狭义上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3、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注于精神创作活动的过程及其成果,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的精神文明。

4、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中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个方面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5、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总的要求。广义上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6、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教育目的,从组织上统一制定的一系列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为学制。是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院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标,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7、教师: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从广义上来讲凡是把知识、技能、技巧传播给别人的人都可称为教师。狭义上的教师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8、教师威信:是一种能让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感召力量。分为两种:权利威信和信服威信。

9、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知识,专业思想,专业能力上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10、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11、教学: 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播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过程。

12、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以此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个性特点,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过程。

13、教学原则:是根据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14、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和技能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为其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这一原则实质上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学中的教育性与科学性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15、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1862年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

16、个别教学:是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进行的个别辅导的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辅助形式,我国古代私塾就是个别教学组织形式的典型模式。

17、分组教学:是指在按年龄编班或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按学生的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

18、复式教学: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用不同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教学组织形式。它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贫乏的农村及偏远地区。

19、现场教学:是指教师把学生带到事故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20、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和本门课程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表达的方法和顺序,确保学生有效的学习。

21、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22、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其主要功能是将教材内容有效的传递给学生。

23、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24、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的为依据,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25、德育:广义上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的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和道德上施加的影响,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指学校德育,书本主要讲的德育即学校德育

26、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还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27、德育过程:是根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规律,对受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的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8、德育原则:是根据教学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所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对指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

29、德育途径:是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德育组织形式。我国中小学的德育途径是广泛多样的,其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30、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教学方法和受教育者的学习方法。

31、班级:是学校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形成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进行集体活动,结交朋友的场所。它具有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和矫正学生行为的功能。

32、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的各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33、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进行班级管理的经常性活动

34、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的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5、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36、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37、教育研究:是人们为了获得对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认识,而从事的科学探索活动。它的基本过程和步骤分为:选择研究课题、查阅资料文献、制定研究计划、分析研究计划、搜集研究资料、拟写研究报告。

38、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所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发展方向或总指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述。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知道教育事业的发展原则和行动纲领。

39、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实施各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40、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类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41、学习:是通过主客观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表现出来。

42、从众:当个人在群体中与大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不一致时,会感到压力,这时个人往往会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行为,而“随大流“,这种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或行为的现象叫从众。

43、教师道德: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在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教育劳动过程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44、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综合运用自己的才识来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偶发事件的能力。它是教师创造性教育才能的最高表现,是教师的高度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的综合体现。

45、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46、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47、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8、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49、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 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50、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51、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52、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53、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54、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55、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56、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57、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见43)

58、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

59、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60、强化:是指在刺激-反应联结中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手段。

61、正强化: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62、负强化:通过撤消某一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63、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64、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65、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66、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67、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68、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69、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一般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70、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71、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学习需要也称为学习驱力。

72、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73、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74、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75、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76、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77、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78、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79、替代性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80、自我强化: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81、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82、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83、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84、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85、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86、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87、一般迁移:也称普通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88、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89、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90、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91、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92、心向与定势: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93、知识: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94、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95、理性知识:是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96、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

97、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98、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99、命题: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100、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101、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102、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见74)

103、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见83)

104、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105、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106、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107、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108、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109、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110、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111、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112、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113、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114、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115、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116、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117、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118、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119、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120、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121、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122、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123、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124、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125、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126、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127、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128、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129、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130、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131、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132、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133、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134、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135、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136、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137、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138、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139、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140、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训练。

14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42、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43、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144、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145、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们行动的现象。

146、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147、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148、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149、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150、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151、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152、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 良好适应。

153、系统脱敏: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154、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155、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156、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157、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158、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59、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60、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161、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162、计算机辅助教学:指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163、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164、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165、群体动力:影响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称为群体动力,包括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166、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167、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168、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169、课堂纪律: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实现课堂目标而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170、教师的领导方式:是教师用来行使权力与发挥其领导作用的行为方式。勒温曾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等三种类型。

171、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172、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173、合作:是指学生们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

174、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

175、课堂结构: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176、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177、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178、教学评价: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179、测量: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180、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的程序。

181、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评价。

182、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科目或学期)结束后进行的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的测定。

183、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

184、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等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185、配置性评价:或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186、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当,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187、正式评价:指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

188、非正式评价:是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且评价的资料大多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的。

189、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190、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191、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192、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193、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194、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做罗森塔尔效应,或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篇2:教师编制名词解释

(一)20161110

■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构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应当具备法人条件,实行分级登记管理。

按照社会功能一般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3个类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指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改革为核心,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对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调整优化、改进革新的举措。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化、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我国环境监察执法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大多为事业单位,一些地方环保局仍然是事业局、合署局。因此《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基本原则中明确要求,环保垂改工作应搞好统筹协调,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相衔接,提升改革综合效能。

■ 事业机构、使用事业编制的市县环保局改革

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是指承担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政事不分、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效能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不适应简政放权、依法行政、规范政府治理的要求,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加以解决,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对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认真梳理职能,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职能调整后,要重新明确事业单位职责、划定类别,工作任务不足的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对完全承担行政职责的事业单位,可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确需单独设置行政机构的,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设置。

《关于开展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具体规定,先行推进承担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主要行使行政许可、行政裁决等行政职权的事业单位改革。首先,对于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结合推行大部门制并入相关行政机构,确有工作需要的可保留原来的牌子;确需单独设置行政机构的,原则上在中央规定的机构限额内统筹研究解决,具体设置形式、名称、排序等,根据本级政府的功能特点和实际需要决定。

因此,《意见》第十条规定,“目前仍为事业机构、使用事业编制的市县两级环保局,要结合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转为行政机构,使用行政编制”。目前全国仍有100多个事业单位性质的市县两级环保局,作为承担行政职能、主要行使行政许可和行政决策的政府直属机构,应当根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和《意见》要求,逐步转为行政机构。特别是区县级环保局改革调整为市级环保局分局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区县政府行政机构总数额度限制,有条件大力推进环保局的规范化建设。对于一些区县环保、林业、水利合署设置的环保局,应结合区县环保分局派出的要求,合理统筹、积极稳妥地推进垂改工作。对于开发区管委会所属的事业性质的环保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结合开发区管理体制实际情况等合理确定改革方向。

■ 规范设置环境执法机构

《关于开展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稳步推进承担行政执行等职能,主要行使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职权的事业单位改革。这类事业单位的主体是行政执法机构。要全面清理职能,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继续依法履职,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原则上予以撤销,确需保留的要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纳入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并与司法体制改革、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相衔接。

《意见》第十条提出,“试点省份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规范设置环境执法机构”。各省份的环境执法机构作为承担行政执行,主要行使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行政职能机构,也应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将其行政职能逐步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保证环境执法的权威性,解决事业单位委托执法等具体问题。

■ 内设机构

内设机构指一个部门内设的组织机构,是“三定”规定的主要内容之一。内设机构一般不能单独以自身的名义对外行使职权,只能通过所从属的机构并以该机构的名义来行使所承担的部分职权。内设机构的名称必须冠以所从属的机构的名称。也有一些内设机构具有半独立性,可依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在某方面独立行使职权。

在我国政府的行政机构中,内设机构是指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为履行职责的需要,在职能分解基础上设立的内部机构。内设机构的层次一般不超过两层,名称应当规范、明确,并与机构的类型和职责相称。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等,一般由行政机构提出,报同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备案。

《意见》第十条提出,加强环境监察内设机构建设,符合《关于开展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关于承担行政监督,主要行使行政许可、行政裁决等行政职权的事业单位改革的规定。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后,环境监察为以“督政”为主的“新监察”,与“查企”分开,主要承担行政监督的职责。

为保障环境监察机构的权威性,各省份应将根据《意见》要求,结合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规定,在厘清环境监察与环境执法职能差异实施分置的基础上,将环境监察机构逐步转变或设置为行政机构,配置好不同职能要求的监察处室,作为省级环保厅(局)的内设机构。同时,省环保厅(局)派驻各市地的环境监察机构也应作为省环保厅(局)内设机构进行管理。这为环境监察机构提出了明确的改革要求和依据。

■ 不突破地方现有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

机构是指在行政管理领域中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职能、党务管理职能、公益服务职能或其他管理、服务职能的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目前列入机构编制部门管理的机构主要有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机关,法院、检察院,各民主党派机关,群众团体机关和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等。从目前机构编制管理的范围看,机构可以分为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

机构限额指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政机构设置的上限额数。为从宏观上控制政府机构的总体规模,中央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和面积、财政收入、行政区划等实际情况,规定了机构设置的最高限额。中央规定的机构限额,各地必须严格执行,不得突破。

根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规定,编制是指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的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的人员数额和领导职数。狭义的编制也称为“人员编制”,是指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的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数额和领导职数。人员编制是“三定”规定的主要内容之一。人员编制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两大类。

行政编制是指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机关、各级行政机关、政协各级委员会机关、各级审判机关、各级检察院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各级机关,有关群众团体机关使用的人员编制,其经费由国家财政保障。全国行政编制规模必须严格控制。行政编制的审批权限在中央,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在中央批准的行政编制总额外越权审批行政编制或自行确定用于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法院和检察院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的编制。各地区各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调整行政编制,但必须在批准的总额内进行;地方不同层级之间行政编制的调整由省级机构编制部门报中央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行政编制,不得擅自改变行政编制的使用范围。

事业编制,是指各类事业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与行政编制相比,事业编制使用范围广泛,经费形式分为财政拨款、财政补助和经费自理等多种形式。中央机构编制部门重点加强对地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宏观指导,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事业编制的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构编制部门统一制定本地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上级机构编制部门对下级机构编制总量和结构实行动态管理。事业编制的适用范围必须严格控制,强化检查监督。事业编制只能用于事业单位,不得把事业编制用于党政机关。不得把事业编制与行政编制混合使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涉及机构编制调整的,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主要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中调剂出来的空额逐步解决。另外,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事业编制且只减不增,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依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实施管理。

对于行政编制不足的情况,《关于开展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行政编制确有困难的,可按程序在总量内跨地区、跨部门调剂少量行政编制。仍然难以满足需要的,由省级编委、中央国家机关试点部门提出方案报中央编委批准后,可多核销事业编制、置换核减少量行政编制,但要严格控制本地区本部门行政编制在一定比例内。各省份要结合实际,在规定范围内创新方式方法,合理争取机构编制。

《关于开展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妥善解决所需行政编制,通过创新管理方式、调整编制结构,多渠道解决改革涉及的行政编制问题。对于明确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单独设置行政机构的,综合考虑职责任务、工作对象等因素,从严从紧核定行政编制,原则上在通过政府机构改革、简政放权、自然减员、内部调剂、控编减编等方式腾出来的行政编制内解决。

篇3:教师编制再讨论

一、问题再现

通过调研发现, 农村教师问题仍然十分严峻。这主要表现在农村教师数量与需求差距太大, 教师周课时太多, 教师工资太低, 代课教师不可或缺等几方面。

在距离北京不远的河北某县, 全县现有在岗教师5 500多人。乡镇以下教师周课时达到20小时以上的现象比较普遍, 最多的教师周课时高达30课时。而乡镇以下教师的平均月工资为2 500元左右。根据当地领导的估算, 如果按照正常的教师工作量来计算, 当地至少缺编800名教师。

在调研中发现两种现象:

一是农村村小教师整天在教室里给学生讲课, 没有时间回到办公室备课和批改作业, 也基本没有教师聚在一起的教研活动。这类学校一般学生数量较少, 班额小, 教师人数少, 但是年级齐全。学校要开设的课程门类多、课时多, 为了应付上课, 只好增加每位教师的授课门类、增加周课时, 否则就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二是很多农村教师因为找不到人代课而只能放弃接受继续教育的培训机会, 尤其是那些需要到省会城市参加的、时间周期较长的高层次培训机会。这也是因为教师的周课时较多, 一旦停课外出学习, 后期很难给学生补齐所耽误的课程, 所以教师只能放弃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

以上两种现象都是教师数量不足引起的。这个问题是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问题。为了扩大教师队伍规模, 解决教师因工作量过大而造成的身体健康问题, 同时也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该县各乡镇农村学校共聘用代课教师500多人。代课教师都是由各校自己聘用的, 没有政府聘用的。

追根溯源, 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的原因与国家的教师编制制度密切相关。

二、追溯政策源头

我国现行的教师编制制度始于2001年。当时,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 根据这个文件, 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主要根据教职工与学生比例确定。城市、县镇和农村的学生与教职工比, 初中阶段分别是13.5:1、16:1、18:1, 小学阶段分别是19:1、21:1、23:1。这种差别化的比例, 明显存在对农村学校的歧视。

2002年, 教育部在颁发的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班额” (即一个班的额定人数) 的变量。城市、县镇和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在同等班额情况下, 农村教师配置的数量少于城市和县镇。“班额”本是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中的重要内容。依据办学标准, 政府的相关部门将会对不符合国家办学标准的现象予以问责并指导纠正。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 计算教师编制数量时, 考虑“班额”这一变量毫无意义。在计算学校教师编制时, 将“班额”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不仅袒护了大班额现象, 为大班额的学校要求增加编制提供了借口, 同时, 也为小班额的农村学校减少编制找到了理由。

三、开始纠偏

对于这一有明显歧视性的编制政策, 学术界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而且这样的编制政策与党和政府近年来的工作价值取向相违背。

2009年3月12日, 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有关问题的通知, 重申了2001编制管理的有关政策, 同时强调逐步改进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 按照有增有减的原则, 参照县镇标准核定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据此核定的编制必须用于农村中小学教职工。该通知还提出, 从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的目的出发, 按照从严从紧的原则, 适当增加山区、湖区、海岛、牧区和其他教学点分布较多地区的中小学编制, 切实保障编制紧张学校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职工的基本需求。

近年来, 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师数量的关注, 很多地方出台了一些新政策。例如, 2011年, 山东省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 提出实行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 高中、初中和小学的学生与教职工比分别为12.5:1, 13.5:1, 19:1, 无城乡差异。贵州省则实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县镇、农村统一标准, 县镇和农村初中、小学学生与教职工比均为13:1~19:1、19:1~24:1。而城市初中、小学的学生与教职工比则分别为13:1~16:1、19:1~22:1。

2012年8月20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 “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该文件是对山东、贵州等地实行的教师编制政策的肯定。尽管国务院提出的这一要求还没有被彻底落实, 然而这种城乡统一的无歧视的教师编制政策的发展趋势已不可阻挡。

四、科学的定编逻辑

教师编制本应由学校根据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 上级主管部门依据一定原则审核并批准。教师编制的制定本应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工作过程。可是,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一直稀缺, 便从历史上遗留下来了不合理的按照“生师比”定编的模式。这种模式忽视了班级数、年级数与教师数量的关系, 也忽视了对教师身体健康的保护, 即没有把教师工作量 (任课门类和周课时等) 的限定列入思考的维度, 因此这一定编模式是极不合理的。另外, 这一模式在计算编制时不是以学校为单位, 而是以县级政府为单位, 这也是不合理、不科学的。

在党和国家鼓励对农村学校倾斜的背景下, 在学校开设的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实行完全统一的规定下, 在农村学校, 特别是村小班额较小的情况下, 如果按照“生师比”计算, 农村教师的数量应该大于城市才正常。

另外, 调研还发现, 农村学校教师普遍存在老龄化问题。在学科结构方面, 农村学校普遍缺少音、体、美、外语、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师。所以, 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应该重实效, 要有针对性, 不能简单化, 要尊重各地学校对教师需求存在的差异。总而言之, 定编不能简单按照“生师比”来计算。

五、善待代课教师

2006年3月27日下午, 教育部宣布, 预计在尽量短的时间内, 将把44.8万中小学代课人员全部清退。“清退”一词一出, 立刻招致社会一片嘘声, 代课教师更是感到心寒。

那么, 为什么至今代课教师仍然存在, 甚至在某些地区还有所增加呢?为什么代课教师难以退出历史舞台, 仍然难以被“清退”呢?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厘清问题的标与本的关系。代课教师是标, 不是本, 标本兼治, 治本为先, 仅仅治标而不治本是解决不了问题的。2010年2月21日, 教育部宣布“不规定代课教师清退时限”, 这也是无奈之举。

代课教师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编制不合理。为什么代课教师存在于农村学校, 而城市学校没有呢?其实, 代课教师的存在恰恰反映了农村学校教师的承受能力已经超过极限的事实!如果不聘用代课教师缓解一下繁重的课时负担, 农村教师的身体就要累垮了。可以说, 为了避免教师队伍出现更大的伤害, 为了保障孩子们每天到学校都能有老师上课, 农村学校才不得已聘用了代课教师。因此, 我们不能不善待代课教师, 不能不感谢他们对农村教育作出的贡献。有学者认为代课教师“缓解了农村贫困地区师资力量短缺的困难, 支撑起了贫困、边远地区义务教育的半壁江山”[1]。这是对代课教师价值的肯定。

六、未来的出路

作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步, 扩充教师数量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以农村学校为单位核编

从学校教育教学需求出发, 核定教师编制是基本的立场。某县教师编制数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数量, 但这并不能说明该县每所学校教师的实际需要数量得到了满足;某县教师队伍结构合理, 也并不能说明县内每所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况且, 有的县还挪用教师编制另作他用, 有的县从学校“借调”教师到政府上班。这些现象都说明, 核定教师编制要以学校需求为出发点, 给校长提出编制需求的权利, 而政府应给予支持和保障。

2. 教师聘用身份多样化

教师聘用身份多样化是国际惯例, 特别是在发达国家, 聘用兼职教师非常普遍。这是一种节约成本, 而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教育的好办法。我国台湾也有“支援教师”“讲座教师”等, 学校专门聘请一些具有某项特长的社会人士到学校给学生讲课或者指导。

教师聘用身份多样化, 解决了学校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政府对此应多给予激励而不是限制。同时, 政府要在应聘教师的资历和水平方面设立标准进行监督, 而不是简单禁止聘用。

3. 教师聘用主体多元化

近年来, 教育部启动的“西部志愿者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 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学校服务一段时间。在他们服务期内, 在他们被聘为公办教师之前, 这些大学生也是代课教师群体的一部分。只不过他们是由国家财政专款拨付生活补助, 而不是由农村学校支付工资。有的省也启动了“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 实质上是由省政府聘用代课教师。

教师聘用主体多元化的举措应该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 因为这将大大缓解农村学校经费紧张的局面。在河北某县, 代课教师的月工资是600元至1000元左右。如此低的工资待遇根本聘不到高水平的代课教师。另外, 由于“校财局管”, 学校又没有创收渠道, 代课教师的工资只能从学校公用经费标准中以劳务的方式支出, 校长每年提前做出预算。而按照财务规定, 将学校公用经费用于支付人头工资是违规的。

4. 城乡置换

城乡置换就是在教师聘用主体多元化方面, 将单一财政渠道保障的教师编制首先拨给农村学校, 而将编制缺口的问题留在城市, 由城市当局和学校商议解决。这样才能解决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早在20世纪60年代, 河北省阳原县发展农村教育的经验就得到了国家的肯定, 当时的《人民日报》还发表社论宣传他们的经验。其中, 他们把原来在比较富庶地区由国家举办的一部分学校转为由群众集体举办, 或者转为由国家和群众集体合办, 然后把节余下来的教育经费用于发展山区、穷队的教育事业。[2]这是我们国家宝贵的历史经验, 今天仍然有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庞丽娟, 韩小雨.我国农村代课教师:现实状况及政策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02B) .

篇4:教师编制难题

无论哪一层面的试点,乡村教育都是重点。如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的四个主要任务,就包括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体制机制。后者的主要对象无疑是一直面临“缺血”困境的农村基层教育。

在新一轮教改启动前的几年间,农村教育改革早已风生水起。从建立免费师范生制度到调整基层教师结构,自1911年以来就被认为是中国教育基础的乡村教育,再一次站到了改革的关口。事实上,早在1993年的上一轮教改中,它已成为目标。

然而16年过去了,当被寄予厚望的免费师范生即将走上三尺讲台时,他们首先面对的挑战仍来自多年没大改变的现实困境:他们要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可聘用他们的学校不太可能让他们占用宝贵的编制去支教。

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度支持,可这些被寄望成为教育家的年轻人仍将在未来数年挑战乡村学校面对的主要困境:编制、经费等等。

但愿他们并非单兵突进,但愿他们能借新一轮教改的力度,再造乡村教育。

紧张的编制

很难想象,在国家着力培养一支精英教师队伍的同时,过去数年间基层教育系统的一项任务是缩减人数。对于一些西部地区而言,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甚至无法顺畅地接纳免费师范生。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一份调查说,该省大多数中小学都处于超编状态。以太湖县2008年底的数据为例,全县有小学教职工2 309人,超编480人。

而在武汉,39名中小学校长副校长转岗后做起后勤工作。更早从2005年起,该市江夏区400多名中小学教师陆续转岗到后勤部门。

不过,与通常认为的城市、农村师资力量失衡不同,目前农村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内部教师比例失调:大量教师及教师编制沉积在乡镇及县级学校。

“现在很多地方编制是满的甚至是超的,但他们同样缺老师。能上课的人少,但占着编制吃皇粮的却大有人在。”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说。

按照2001年国务院颁行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城市应为1∶19,县城为1∶21,农村为1∶23。

湖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周洪宇说,这一编制标准以压缩编制和效率优先、城市优先为导向,存在编制标准整体偏紧、城市偏向和城乡严重倒挂的缺陷,导致其后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编制大幅度减少,全国中小学教师编制数量整体压缩10%左右。

“城乡倒挂现象突出,各地编制数量下降和裁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农村,加剧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与数量的严重不足。”他对《望东方周刊》说,其结果是大量乡村学校运行困难,甚至因为缺少编制难以为继。而在供给编制时,只考虑地区总数,并没有划分不同层次和岗位,这样接收新血液受到限制。

周洪宇举例说,某省9个人口大县曾缺编教师2 300人,而2005年前8年间,除乡镇分流人员和复转军人进入中小学外,没有招聘过一名正式教师。这些地方的初中里,80至100人以上的大班并不少见。

再比如上述武汉小学的转岗人员,尽管不再继续担任教师岗位,但待遇和教师身份不变。虽然转岗,他们并未给一线空出多少编制岗位。

在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中,亦强调统筹编制符合国家要求和本地实际的办学条件、教师编制、招生规模等基本标准。

从代课教师到免费师范生

所谓编制紧缩,背后其实有经费紧张的因素。类似师资力量缺乏以及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是与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周洪宇认为,对基层教育的投入是最核心和最基础的内容,而这也是整个中国教育面对的首要挑战。

经费的紧张,直接导致了编制的紧俏。这样,编制和经费反复纠缠,陷入不良循环,成为整个国家教育困境的集中体现。

虽然教育部要求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免费师范生的教师岗位,到中小学任教的每一名免费师范生都必须有编有岗。但据记者了解,正是“有编有岗”这个硬要求使一些学校对免费师范生望而却步。

距离毕业还有半年,部分地方的免费师范生仍不得不等待所在省份出台细则,落实就业问题。而这些省迟迟没有出台细则的一个原因,也是困于如何解决数百人的正式编制。

自2003年起的一轮教职工精简已涉及大多数省区。在辽宁、河南等地,分别有超过4万、6万名教职工被列入精简计划。在此情况下,各地学校的编制和人员已经过“千锤百炼”,一个萝卜一个坑,“戴帽”下来的免费师范生并没有随身带着新增编制。

“也就是说,安置一个免费师范生就得腾出一个编制。而现在乡镇的学校都需要减编。”山东一县级市教育部门负责人说,即使把他们安置到缺编的乡村学校,也需要新的经费。

此前,为解决编制和经费造成的乡村教师的严重流失,乡村学校大量使用代课教师、民办教师。而1985年教育部就曾明确规定不允许使用这两类教师。但在师资力量匮乏的大背景下,低薪聘任临时代课老师其实已成为唯一出路。

一项调查显示,一名在编教师的工资可以聘用七八个代课教师。然而,代课教师的专业技能缺陷却是长期拖累农村教育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2006年3月,教育部开始清退尚存的44.8万名代课教师。次年5月,国家出臺了免费师范生政策。

在中国教育协会会长顾明远看来,培养免费师范生的意义就在于让懂得教育的人办教育,将他们充实到西部地区和乡村学校之后,很可能成长为当地教育的骨干力量,并带动周围的教师不断成长,从而逐步缩小与城市之间的教育质量差距。

在为期3年的清退过程中,重庆、广东等地通过招考给部分代课老师转正,其他一些地方采取了“一刀切”清退的办法。当然,还有部分地方仍存在极少量代课教师。“代课老师一旦清退,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员又不愿意接任,势必造成教学活动无法持续进行。”周洪宇说。

据记者了解,在此前的教改讨论中,编制标准向乡村倾斜已成共识,在一些试点中,确定教师编制可能会在城市实行师生比,乡村实行班师比,以利于生源分散的农村。

“均衡”的机会

2010年7月底,教育部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并明确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等内容。

所谓城乡均衡发展并非今日之语。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它就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目标。

目前在这一领域最令人关注的消息是,年底可能出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指标。周洪宇认为,这个指标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乡村中小学产生深远影响,“标准应该是相对统一的,不能说农村就可以建得一般,而城市就建得较好。”

他说,义务教育标准包含相应的指标参数,在数据方面的明确认定将促进城乡教育设施均衡化以及师资队伍均衡化。

杨东平表示,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才能“留得下,用得上”。包括教师待遇等与城市保持一致后,乡村师资力量的匮乏才可能得到有效改善。

这一监测指标系统或将包括硬件建设与维护费用等具体数字。但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早在2005年就曾表示该监测指标系统将于年内出台。“制订指标容易,但是放到基层后如何实现?如果不实现对地方领导有什么影响,会不会像GDP一样影响他的仕途?这些关系不捋顺,出台指标也很难落实。”一位地方教育部门负责人说。

周洪宇说,湖北省目前承担了3个教改试点项目,包括义务教育均衡化实验、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应该像30年前的小岗村改革一样,在地方设立改革创新实验区,并给予专门的经费以及相应的政策,一旦条件成熟之后,即在全国进行推广。”

这样,免费师范生们就可能拥有一个成长为未来教育家的良好环境。

篇5:教师编制名词解释

(带“*”号的为必填指标项)

第一部分 机构

一、党政群机关

(一)部门 1.机构全称

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机构全称。2.其他全称

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其他名称的全称,包括加挂牌子的全称和实行合署办公的其他机构全称。3.规范简称

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机构的规范简称。4.习惯简称

指日常工作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的机构简称。5.*机构级别

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行政机构的级别,为选择型指标,包括:正、副厅级,正、副处级,正、副科级,其他和不定级。6.*机构性质

指机构的性质,为选择型指标,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政法机关、其他。7.*机构类别

指机构的种类,为选择型指标。按照上级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机构类别,由填报者在所列的机构类别中进行选择。

(1)组成/工作部门:组成部门是指省级政府依法分别履行 1 政府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的行政部门,工作部门是指市级和县级政府依法分别履行政府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的行政部门;

(2)直属特设机构:指根据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要求特设的政府直属机构;

(3)直属机构:指主管政府某项专门业务,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

(4)部门管理机构:指主管特定业务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并由组成/工作部门或直属机构管理的独立设置的行政机构;

(5)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组织协调跨政府行政机构的重要业务工作的行政机构;

(6)临时机构: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为完成某项临时性任务而设立的行政机构;

(7)省以下垂直管理机构:是指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行政机构;

(8)驻外地办事处:指省级和市级政府派驻本行政辖区以外的行政机构;

(9)其他机构。8.*机构编码

为选择型指标,请选择与本部门相对应的编码,如中共玉门市委宣传部选择宣传部,玉门市水务局选择水务局。

9.批准文号

指机构编制部门批准其成立的文件文号,机构改革中的涉改部门则为最新的一次部门“三定”规定文件文号,党群、政府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以2010年改革的文号为准,乡镇以2011年机构改革的文号为准。要求格式为半角、中文标点、六角括号,如 2 宁办发„2010‟53号。

10.最新调整文号

指机构编制部门对该部门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编制、领导职数等事项进行调整的文件文号,要求格式为半角、中文标点、中括号,如:宁编办发„2011‟13号。11.批准内设机构数

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的内设机构的个数。12.实有内设机构数

指本部门为履行职责需要而实际设立的内设机构的个数。13.行政编制数

指由部门“三定”规定和机构编制部门有关文件批准的部门行政编制数。14.实有人数

指部门按照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录用、调入的,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人员数。15.在编人数

指使用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人数。16.部门领导职数

指部门“三定” 规定及机构编制部门有关文件批准的部门正(副)领导职数。17.实有部门领导人数

指实际配备的部门正(副)领导人数。18.工勤编制数

指机构编制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为部门单独核定用于从事后勤服务工作的人员的编制数。

19.工勤人员数

指部门使用工勤编制的在职人员数。

(二)内设/下设机构 1.机构全称

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机关内设/下设机构的全称。2.其他全称

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内设/下设机构的其他名称的全称,包括加挂牌子的内设/下设机构的其他全称和实行合署办公的内设/下设机构的其他全称。3.机构级别

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内设/下设机构的级别,为选择型指标。

4.机构类别

指部门内设机构或下设机构的种类,为选择型指标。(1)内设机构类别:指行政机构、机关党委、纪检监察机构(未派驻)、离退机构和其他机构。

(2)下设机构类别:

派出机构:指党委和政府派出的工作委员会和办事处;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派出的纪检监察组(室);政府有关部门派出的公安分局(派出所)、工商分局(工商所)、地税分局(地税所)、物价所、司法所、统计所和其他机构。

政法类事业机构:指政法部门下属的目前仍使用或部分使用政法专项编制的事业单位,如科研院所、学校、出版机构、后勤服务机构、检验机构、检测机构等。目前我县没有此类事业机构,不允许勾选。

政法类直属机构:指使用政法专项编制,除派出机构、政法类事业机构之外,直接从事执法等职能的政法部门的下设机构。包括公安部门管理的拘留所、看守所、戒毒所,司法部门管理的监狱、劳教所(队、场),法院法警大队/支队,检察院法警大队/支队。

其他机构:不能列入上述机构的其他下设机构。5.行政编制数

指由部门“三定”规定和机构编制部门有关文件批准的部门内设/下设机构的行政编制数。6.实有人数

指内设/下设机构中按照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录用、调入的,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人员数。7.在编人数

指内设/下设机构中使用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人数。

8.内设/下设机构领导职数

指部门“三定”规定及机构编制部门有关文件批准的内设/下设机构正(副)领导职数。9.实有内设/下设机构领导人数

指部门实际配备的内设/下设机构正(副)领导人数。

二、事业单位 1.单位全称

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事业单位第一名称的全称。2.其他全称

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其他名称的全称,包括加挂牌子的 5 全称。

3.规范简称

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单位的规范简称。4.习惯简称

指日常工作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的机构简称。5.*行业类别

指按事业单位主体业务属性划分的单位类型,即行业分类,共25大类,每大类又分中类和小类。请根据实际情况按软件分类勾选,信息采集表上请按大类、中类、小类顺序填写,大中小类中间以空格分隔。6.事业单位类别

指根据中央编办《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分类试点的意见>的通知》(中央编办函„2008‟45号)文件精神,事业单位按照现有的社会功能,分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从事公益服务的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三个大类。

7.机构规格

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机构的规格,为选择型指标,如未明确该单位的规格可选“未定级”。

8.*经费形式

指依据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2012年2月7日修订,4月1日起执行)有关规定,将事业单位预算形式划分为财政补助和经费自理两种形式。财政补助包括全额拨款和差额补贴。9.组织机构代码

指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 6 法成立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机构赋予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标识。没有组织机构代码的单位暂不填写。10.批准文号

指机构编制部门批准其成立的文件文号,机构改革中的涉改部门则为最新的一次部门“三定”规定文件文号,党群、政府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以2010年改革的文号为准,乡镇以2011年机构改革的文号为准。要求格式为半角、中文标点、六角括号,如宁办发„2010‟53号或者宁政办发„2010‟83号。

11.最新调整文号

指机构编制部门对该部门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编制、领导职数等事项进行调整的文件文号,要求格式为半角、中文标点、中括号,如:宁编办发„2011‟13号。12.单位设立时间

指机构编制部门批准其设立的文件印发日期,严格按照如下时间格式填写:“yyyy-mm-dd”,例如:2007-01-05。13.机构属性

指单位的性质。包括:

(1)县派驻乡镇站所(中心),指县级政府有关工作部门派驻乡镇的站所(中心);

(2)乡镇站所(中心),指乡镇政府所属的站所(中心);(3)执法队伍,指省(市县)级政府有关部门所属的履行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

(4)教学点;(5)其他。

14.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指作为负有单位法律责任的代表人的姓名。没有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暂不填写。

15.法人证书号

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颁发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号。没有法人证书号的暂不填写。16.批准内设机构数

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的内设机构的个数。17.实有内设机构数

指本单位为履行职责需要而实际设立的内设机构的个数。18.事业编制数

指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财政补助编制数和经费自理编制数。19.实有人数

指本单位使用事业编制的在编在岗人员数。20.单位领导职数

指部门“三定” 规定及机构编制部门有关文件批准的单位领导职数。

21.单位领导实有人数

指实际配备的单位领导人数。22.是否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指本单位是否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是否进行公务员登记,以酒泉市实施公务员法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文件通知为主,没有登记的填“否”。

23.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在职人数。

指本单位使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编制的人员数。

第二部分 人员信息

一、行政机构人员信息

1.*姓名、*性别(可选项,字典数据)、民族(可选项,字典数据)、政治面貌(可选项,字典数据)、籍贯、曾用名

要求如实填写,不能出现英文字符、标点符号及空格。籍贯,精确到乡级行政区划,例如:庆阳市宁县中村乡。2.*身份证号

填写长度为15位或18位身份证号码。3.出生日期、入党(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

与身份证出生日期不符的,按干部档案有关时间填写。严格按照如下时间格式填写:“yyyy-mm-dd”,例如:2007-01-05。4.*所在机构

填写数据时可在所在机构中进行选择,选择项包括本单位和内设机构(除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外,其他机关事业单位机构名称和所在机构名称应该一致,即三定批准的单位全称)。5.*编制类型(可选项,字典数据)

为选择型指标,包括: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工勤编制。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森林公安局选择政法专项编制,其他行政机关的公务员选择行政编制,机关工勤人员选择工勤编制(在职务栏中填写“聘用制工勤人员”)。6.*人员分类(可选项,字典数据)

指担任领导职务或非领导职务的情况,为选择型指标,包括:领导(四大班子)、部门领导正职、部门领导副职、内设机构领导 9 正职、内设机构领导副职、部门其他领导、非领导人员。

行政机构中副科级以上的党委书记、总支书记、支部书记、纪检书记、纪检组长、工会主席等职务选择部门其他领导。

7.*人员状态(可选项,字典数据)

为选择型指标,包括:在编在岗等类别。其中在编不在岗、离退休人员、兼职(不在编)、借调(不在编)、挂职(不在编)、聘用、其他类别人员不做统计,不允许勾选。

只登记在编在岗的人员,借调、抽调的工作人员在原单位登记。

8.职务

可输入10个汉字,填写人员的职务,例如:局长、副局长、党支部书记、xx股长等。

9.职称(可选项,字典数据)按市人社局备案的职称在数据中选择。10.领导职务级别(可选项,字典数据)

为选择型指标,包括: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股级正职、股级副职。

副科级以上干部按市委或政府、组织部的任职文件填写。11.非领导职务级别(可选项,字典数据)

为选择型指标,包括: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不定级。

副主任科员以上干部按市委或组织部任职文件填写,科员、办事员、不定级以工资档案为依据填写。12.控编单编号

编制使用通知单编号,按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暂不填写。13.进入来源

指单位人员在进入本单位之前的单位。某年某月由哪个单位批准到本单位。输入内容不超过25汉字或50字符。14.*进入形式(可选项,字典数据)

指以什么样的形式进入本单位,为选择型指标,包括:公务员考试、军转、调入、选调、公开招考、事业单位考试、毕业直接分配等,其中借调、兼职、挂职、招聘类别人员不做统计,不允许勾选。15.进入时间

指进入本系统工作的实际报到日期,以组织、人社部门认定的参加工作具体日期为准。严格按照如下时间格式填写:“yyyy-mm-dd”,例如:2007-01-05。16.入编时间

从外县市调入且取得“控编卡”的按照调入时间填写;公务员考试、军转、公开招考、本县内交流调动的且取得“控编卡”的按照参加工作时间填写(以干部档案记载为准)。17.入编文号

指机构编制部门批准其入编登记的文件文号,截止2012年5月1日在编在岗的人员统一均不填写。18.任现职时间

指由某级党委、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组织、人社管理部门正式任命通知时间,或由某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某级政协及人民团体会议选举通过及决定职务的生效日期填写,科 11 员、办事员、不定级以工资档案为依据填写。严格按照如下时间格式填写:“yyyy-mm-dd”,例如:2007-01-05。19.是否高配、是否公务员登记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软件数据录入时在相应的方框中打钩确定。是否进行公务员登记,以庆阳市实施公务员法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文件通知为主,没有登记的填“否”; 是否高配指单位是科级,但领导配备级别高于单位级别的为“是”,其他的为“否”。20.毕业学校

指完成最高学历教育并获得证书的毕业学校或科研单位名称,输入内容不超过25个汉字或50个字符。21.毕业时间

指完成最高学历教育并获得证书的日期,严格按照如下时间格式填写:“yyyy-mm-dd”,例如:2007-01-05。22.学历(可选项,字典数据)

指本人接受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各类学校正式教育并获得有关证书的最高学习程度,为选择型指标,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其他。23.学位(可选项,字典数据)

指本人取得正式的最高学位的名称,为选择型指标,包括:名誉博士、博士、硕士、学士、无。

24.专业

指取得学历所学习的专业名称,输入内容不超过25个汉字或50个字符。25.照片

指实有人员的近期电子照片,软件数据录入时,需提交照片 12 的电子文件。照片规格按身份证照规格进行采集,具体规格:351像素(宽)×263像素(高),分辨率大于200dpi,不超过30KB大。

照片插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信息表》的处理:先删除照片信息单元格的“照片”2各汉字,在EXCEL程序菜单插入栏选图片(来自文件),然后选择需要插入的照片,点选“插入”完成。26.备注

指对个人其他信息进行补充说明,长文本,不限长度。

二、事业单位人员信息

1.*姓名、*性别(可选项,字典数据)、民族(可选项,字典数据)、政治面貌(可选项,字典数据)、籍贯、曾用名

要求如实填写,不能出现英文字符、标点符号及空格。籍贯,精确到县级行政区划,例如:甘肃省庆阳市宁县。2.身份证号*

填写长度为15位或18位身份证号码。3.出生日期、入党(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

与身份证出生日期不符的,按干部档案有关时间填写。严格按照如下时间格式填写:“yyyy-mm-dd”,例如:2007-01-05(必须用身份证号码验证软件验证)。4.*所在机构

填写数据时可在所在机构中进行选择,选择项包括本单位和内设机构(事业单位机构名称和所在机构名称应该填写一致,即三定批准的单位全称)。

5.*编制经费形式(可选项,字典数据)

为选择型指标,包括:全额拨款、差额补贴、经费自理(按单位三定规定的经费供给形式填写)。

6.*人员分类(可选项,字典数据)

为选择型指标,包括:单位领导正职、单位领导副职、内设机构领导正职、内设机构领导副职、非领导人员。

事业单位中副科级以上的党委书记、总支书记、支部书记、纪检书记、纪检组长、工会主席等职务选择单位其他领导。

一般工作人员填写非领导人员。7.*人员状态(可选项,字典数据)

为选择型指标,包括:在编在岗等类别。其中在编不在岗、离退休人员、兼职(不在编)、借调(不在编)、挂职(不在编)、聘用、其他类别人员不做统计,不允许勾选。

只登记在编在岗的人员,借调、抽调的工作人员在原单位登记。

8.职务

可输入10个汉字,按市人社局批准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现任岗位填写。

副科级以上人员填写人员的职务,例如:七级职员岗(站长或股长)。

一般工作人员按按市人社局批准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现任岗位填写。

9.职称(可选项,字典数据)按市人社局备案的职称在数据中选择。10.领导职务级别(可选项,字典数据)

为选择型指标,包括: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 14 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股级正职、股级副职。

11.非领导职务级别(可选项,字典数据)

为选择型指标,包括: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不定级。

副主任科员以下职务的工作人员选不定级。12.控编单编号

编制使用通知单编号,按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13.进入来源

指单位人员在进入本单位之前的单位。某年某月由哪个单位批准到本单位。输入内容不超过25汉字或50字符。14.*进入形式(可选项,字典数据)

指以什么样的形式进入本单位,为选择型指标,包括:公务员考试、军转、调入、选调、公开招考、事业单位考试、毕业直接分配等,其中借调、兼职、挂职、招聘类别人员不做统计,不允许勾选。15.*进入时间

指进入本系统工作的实际报到日期,以组织、人社部门认定的参加工作具体日期为准。严格按照如下时间格式填写:“yyyy-mm-dd”,例如:2007-01-05。16.入编时间

从外县市调入的按照调入时间填写;公务员考试、军转、公开招考、本市内交流调动的按照参加工作时间填写(以干部档案记载为准)。17.入编文号

指机构编制部门批准其入编登记的文件文号,截止2012年5月1日在编在岗的人员统一均不填写。18.任现职时间

指由某级党委、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组织、人事管理部门正式任命通知时间,或由某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某级政协及人民团体会议选举通过及决定职务的生效日期,严格按照如下时间格式填写:“yyyy-mm-dd”,例如:2007-01-05。

一般工作人员按按市人社局批准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现任职务时间填写。

19.*岗位类别(可选项,字典数据)

为选择型指标,包括:行政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服务岗位、其它岗位。

不允许填写其它岗位。

20.是否高配、是否公务员登记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软件数据录入时在相应的方框中打钩确定。是否进行公务员登记,以酒泉市实施公务员法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文件通知为主,没有登记的填“否”; 是否高配指单位是科级,但领导配备级别高于单位级别的为“是”,其他的为“否”。21.毕业学校

指完成最高学历教育并获得证书的毕业学校或科研单位名称,输入内容不超过25汉字或50字符。22.毕业时间

指完成最高学历教育并获得证书的日期,严格按照如下时间格式填写:“yyyy-mm-dd”,例如:2007-01-05。23.学历(可选项,字典数据)

指本人接受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各类学校正式教育并获得有关证书的最高学习程度,为选择型指标,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其他。24.学位(可选项,字典数据)

指本人取得正式的最高学位的名称,为选择型指标,包括:名誉博士、博士、硕士、学士、无。25.专业

指取得学历所学习的专业名称,输入内容不超过25汉字或50字符。

26.照片

指实有人员的近期电子照片,软件数据录入时,需提交照片的电子文件。照片规格按身份证照规格进行采集,具体规格:351像素(宽)×263像素(高),分辨率大于200dpi,不超过30KB大。

27.备注

指对个人其他信息进行补充说明,长文本,不限长度。

第四部分 正规考试进入的大学生

未纳入编制管理的进村进社、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省考人员(教师、卫生、兽医、社保、旅游、农技等)、纯农民户零就业家庭安置、西部志愿者等通过人事系统正规考试进入的人员填写在事业机构人员信息表中,备注栏中注明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大 17 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扶持纯农(牧)户零就业家庭本科以上毕业生就业”、“ 选拔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选拔医学类(含护理专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选拔畜牧兽医、农学类专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农技推广等涉农岗位工作”、“选拔相关专业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基层社保及旅游工作”、“选拨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村(社区)就业”等。进入人员来源为某年某月由哪个单位招录为哪个项目人员;工作时间和进入时间一样;编制经费形式、人员状态选择“其他”;人员分类选择非领导人员;入编时间、领导职务级别、非领导职务级别、职称、任现职时间不填;职务栏填写服务单位的机构全称。

已纳入编制管理的正规考试进入的大学生由用编单位填报,并提供文件依据。

第五部分 机构编制工作常识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通过改革,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18 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机构改革:机构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对党政机关的管理体制、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以及这些机构人员的组合方式、运行机制所作的较大调整和变革。

机构限额:机构限额,是指中央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行政机构设置的总额。

机构名称:机构的名称是机构基本属性、内在规律以及特殊性的综合反映。一个完整的机构名称,应该能够反映出该机构的行政区划、所属关系、工作性质、规格级别以及管理范围等。机构名称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区域名、矢名和格级名,它们分别说明和规定着机构的管理(服务)范围、隶属关系、工作内容以及级别规格等,如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央就是区域名,机构编制就是矢名,委员会办公室就是级别规格名。行政机构的格级名主要有政府、部、委、办、署、司、厅、局、处、科等。事业机构的名称主要有中心、馆、所、站、台、社、院、校、队、团、园等。

机构级别:机构级别是指用法规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机构的行政地位,它主要用于行政机关和其他有上下指挥和服从关系的机构系统。机构的级别能明确指挥和被指挥关系,能明确行政决策的效力关系,能明确行政隶属关系。目前我国行政机关中最高机关是国务院,以下依次为部级(省、直辖市)、副部级(副省、直属局)、司局级(地、厅)、副司局级(副厅)、处级(县)、科级。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的各级组织机构的级别与政府系统的机构级别相对应。事业机构作为社会服务单 19 位,相互之间没有领导关系,不应该确定行政级别,但由于受现行工资制度、干部制度影响,许多都套用了行政级别。

机关:县级以上各级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及其所属各工作部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机关;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工作部门;县级以上各级政治协商会议机关;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机关;县级以上各民主党派机关;乡、镇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和人民政府。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组织。其人员使用事业编制,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开支。

机构的性质:机构的性质是机构的根本属性,是由机构的职能所决定的。通常分为行政性质(包括党派和群团机构)、事业性质和企业性质。一般来说,机构的性质决定人员编制的性质。

编制: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⑴编制员额的规定;⑵各职位(岗位)的名称、设置以及领导职数的规定;⑶各类人员的比例结构的规定;⑷人员配备的质量要求。

行政编制:行政编制是我国党政机关使用的人员编制,包括国家机关、各党派和部分社会团体使用的人员编制,其经费由行政经费开支。行政编制的使用是与国家的政治与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这就决定了行政编制要有较强的外在约束,不能随意扩大。由于使用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工资和日常办公经费由国家财政开支,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全国行政编制规模。

事业编制:事业编制是指各类事业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开支。与行政编制相比,事业编制使用范围 20 广泛,总量不断增长,经费开支形式多样,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因素的约束较强。

专项编制:指规定使用对象和范围,有针对性下达的编制。专项编制只能用于规定的对象和范围以内,不能用于其他。专项编制能直接体现上级编制主管部门关于编制结构的某些积极意图。一般用于充实加强某项工作或调整人员结构、人员比例等。

政法专项编制:在机构编制管理的实践中,通常我们把检察、审判机关,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中的司法(含监狱、劳动教养管理局)、国家安全以及公安等机关,及其所属直接履行政法职能的单位,统称为政法系统。这些系统使用的编制统称为政法专项编制。

“三定”规定:“三定”规定就是对一个部门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等三大内容进行确定。按照规定的统一体例和审核、审批程序,由党委、政府印发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一支笔”审批制度:是指机构编制事项必须按规定权限和程序由机构编制部门专项办理的一项制度,凡涉及职能调整,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增减的,统一由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按程序报同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或党委、政府审批,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无权决定机构编制事项。

“五不准”:一是不准超编进人。二是不准擅自设立内设机构和提高内设机构的级别。三是不准违反领导职数配备的有关规定。四是不准越权审批机构编制。五是不准上级业务部门干预下级的机构编制。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指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等 21 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由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编制,组织人事部门在编制限额内使用编制,财政部门按照编制使用情况核定预算、核拨经费,共同推动实现行政编制数、实有人员数、财政供养数相对应的实名制目标的一种机构编制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分三类进行改革。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转为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强化公益属性,整合资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政府监管。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相关财政政策。

第六部分 其他事项

1.填报单位信息和个人信息的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遵守相关的保密规定,防止单位信息或个人信息泄漏。

2.为方便工作交流,县编办建立玉门市机构编制工作交流群,此群为各单位经办机构编制、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的工作QQ群(群号:231227810),为节省网络资源每部门或每单位限加1人,为方便联系杜绝欺诈,群内实行实名制管理,格式:部门或单位规范简称+个人真实姓名。

3.统计数据截止时间为2012年4月30日前全部在编在册人员情况。

4.时间格式: 所有表格涉及时间格式均为0000-00-00,其他格式一律无效(中间的-为中文输入状态下的减号)。

5.个人登记信息部分内容按照给定的下拉菜单选择,其他内容依据干部档案、工资档案填写。

6.机构全称、机构规格、批准文号、内设机构数及名称、下属事业单位数及名称、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领导职数等全部按照2010年县委、政府批准的“三定”规定填写。

7.已经注册中文域名的要填写中文域名全称和简称,没有注册的暂不填写;有英文域名的要填写英文域名,没有的不填。

8.享受或保留副主任科员以上待遇的人员、内设机构负责人和其他行政人员填写非领导人员(在职务栏中说明具体职务职级)。

篇6:教师编制名词解释

一、行政机构编制指标

(一)部门

1、机构名称: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机构全称。

2、其他名称: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其他名称的全称,包括加挂牌子的全称和实行合署办公的其他机构全称。

3、规范简称: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机构的规范简称。

4、习惯简称:指日常工作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的机构简 称。

5、批准文号:指由党委办公厅和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部门“三定”规定以及由机构编制部门印发的部门机构编制调整的最新文件的编号。

6、机构级别: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行政机构的级别,为选择型指标,包括:正、副厅级,正、副处级,正、副科级,其他和不定级。

7、机构类别:指机构的种类,为选择型指标。按照上级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机构类别,由填报者在所列的机构类别中进行选择。

(1)组成/工作部门:组成部门是指省级政府依法分别履行政府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的行政部门,工作部门是指市级和县级政府依法分别履行政府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的行政部门;(2)直属特设机构:指根据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要求特设的政府直属机构;(3)直属机构:指主管政府某项专门业务,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4)部门管理机构:指主管特定业务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并由组成/工作部门或直属机构管理的独立设置的行政机构;

(5)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组织协调跨政府行政机构的重要业务工作的行政机构;

(6)临时机构: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为完成某项临时性任务而设立的行政机构;(7)省以下垂直管理机构:是指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行政机构;(8)驻外地办事处:指省级和市级政府派驻本行政辖区以外的行政机构;(9)其他机构。

8、批准内设机构数: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的内设机构的个数。

9、实有内设机构数:指本部门为履行职责需要而实际设立的内设机构的个数。

10、行政编制数:指由部门“三定”规定和机构编制部门有关文件批准的部门行政编制数。

11、工勤编制数:指机构编制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为部门单独核定用于从事后勤服务工作的人员的编制数。

12、机关其他编制数:除了行政编制、工勤编制外的,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如:行政执法专项编制、机关事业编制等。

13、在编人数:指在机关占用各类编制的、由各级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人数。

14、其他人数:除在编人员以外的人数,如:原编内后勤服务人员数。

15、部门领导职数:指部门“三定” 规定及机构编制部门有关文件批准的部门正(副)领导职数。

16、部门领导在职人数:指实际配备的部门正(副)领导人数。

(二)内设/下设机构

1、机构名称: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机关内设/下设机构的全称。

2、其他名称: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内设/下设机构的其他名称的全称,包括加挂牌子的内设/下设机构的其他全称和实行合署办公内设/下设机构的其他全称。

3、机构级别: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内设/下设机构的级别,为选择型指标。

4、机构类别:指部门内设机构或下设机构的种类,为选择型指标。

(1)内设机构类别:指行政机构、机关党委、纪检监察机构(未派驻)、离退机构和其他机构。

(2)下设机构类别:

派出机构:指党委和政府派出的工作委员会和办事处;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派出的纪检监察组(室);政府有关部门派出的公安分局(派出所)、工商分局(工商所)、地税分局(地税所)、物价所、司法所、统计所和其他机构。

政法类事业机构:指政法部门下属的目前仍使用或部分使用政法专项编制的事业单位,如科研院所、学校、出版机构、后勤服务机构、检验机构、检测机构等。

政法类直属机构:指使用政法专项编制,除派出机构、政法类事业机构之外,直接从事执法等职能的政法部门的下设机构。包括公安部门管理的拘留所、看守所、戒毒所,司法部门管理的监狱、劳教所(队、场),法院法警大队/支队,检察院法警大队/支队。其他机构:不能列入上述机构的其他下设机构。

5、行政编制数:指由部门“三定”规定和机构编制部门有关文件批准的部门行政编制数。

6、工勤编制数:指机构编制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为部门单独核定用于从事后勤服务工作的人员的编制数。

7、机关其他编制数:除了行政编制、工勤编制外的,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如:行政执法专项编制、机关事业编制等。

8、在编人数:指在机关占用各类编制的、由各级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人数。

9、其他人数:除在编人员以外的人数,如:原编内后勤服务人员数。

10、内设/下设机构领导职数:指部门“三定”规定及机构编制部门有关文件批准的内设/下设机构正(副)领导职数。

11、内设/下设机构领导在职人数:指部门实际配备的内设/下设机构正(副)领导人数。

二、地方事业机构编制指标

1、单位名称: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事业单位第一名称的全称。

2、其他名称: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其他名称的全称,包括加挂牌子的全称。

3、规范简称: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单位的规范简称。

4、习惯简称:指日常工作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的机构简称。

5、批准文号:指由党委办公厅和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部门“三定”规定以及由机构编制部门印发的部门机构编制调整的最新文件的编号。

6、法人证书号: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颁发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号。

7、机构规格:指由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机构的规格,为选择型指标,如未明确该单位的规格可选“未定级”。

8、行业类别:指按事业单位主体业务属性划分的单位类型,即行业分类,共25大类,每大类又分中类和小类。

9、经费形式:指依据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号)有关规定,将事业单位预算形式划分为财政补助和经费自理(包括企业化管理)两种形式。财政补助形式包括比照行政机关标准拨付、财政补助一类、财政补助二类,未改革的为全额拨款、差额补贴。

10、机构属性:指单位的性质。包括:(1)派驻乡镇站所(中心),指县级政府有关工作部门派驻乡镇的站所(中心);(2)乡镇站所(中心),指乡镇政府所属的站所(中心);(3)执法队伍,指省(市县)级政府有关部门所属的履行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4)教学点;(5)其他。

11、事业编制数:指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财政补助编制数和经费自理编制数。

12、实有人数:指单位中使用事业编制的人员数,不含编外聘用人员数。

13、是否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指本单位是否经公务员管理部门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14、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实有人数:指本单位使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编制的人员数。

15、事业单位类别:指根据中央编办《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分类试点的意见>的通知》(中央编办函〔2008〕45号)文件精神,事业单位按照现有的社会功能,分为行政类、公益类(含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公益三类)和生产经营类等三个大类。

三、实有人员指标项

1、姓名:指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记载的、正在使用的该人姓名全称。

2、所在机构:指个人所在的内设机构。

3、编制类别:指个人所占的编制类型。如:行政编制、行政执法专项编制等。

4、人员分类:指部门领导正、副职、内设机构领导正、副职、部门非领导职务人员及其他人员。

5、在编状态:是指该人目前的工作状态,包括在岗、离休、退休、长休等。

6、职务:指该人担任职务的具体名称。在同一机关内兼任多个职务的人员,可填写其中一个职务,另一职务在备注中说明。待人员确认入库后,再进行职务添加。

7、级别:指组织人事部门确定的行政级别,而非工资级别。确有必要的,可以在备注栏中注明工资级别等。

8、个人身份:指该人按人事管理规定划分的个人身份,包括干部、工人、聘干等。

9、任现职时间:指开始担任现职的时间。如果工作单位发生变动后继续担任同样职务,任现职时间仍为在原单位开始担任该职务的时间。

10、进入本单位形式:指人员最初进入单位的方式。其中,组织任命指经过组织部门批准的,由其他单位调到本单位担任部门领导的方式。

11、进入本单位时间:指由本单位人事管理部门认定的该人进入本单位工作的日期。

12、所在岗位:指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如司机。

13、入编登记时间:指用人单位办理完进人手续后,由编制部门批准的该人员占用编制的时间。现有人员入编登记时间无法确定的,可以由各市根据实际情况界定。

14、控制数类型:指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后勤服务人员数、政府购买服务数等。具体的控制数类型和数量由机构编制部门设置。在填报个人详细信息时,占用控制数如后勤服务人员数的人员,应在“控制数类型”选项选择相应的控制数如后勤服务人员数。

15、控编单编号:指人员在入编时,编制部门所发放的入编备案凭证的编号。

16、是否统发:是识别人员工资是否由财政统发的标识。

17、兼职人员:是识别人员是否担任多个职务的标志,如同时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兼任不同职务选择该项。

18、工资挂靠:是识别人员在其他部门任职,但工资关系仍在本单位的标志。如:张三原在××市发展改革局任职,因工作关系调整到××县任职,但工资仍在××市发展改革局发放,在××市发展改革局下录入该人员信息时,其编制类别选择“不占编人员”,同时选择“工资挂靠”。

19、性别:指男、女。

20、身份证号:指持有身份证的号码,是个人身份唯一识别标志,数字长度15位或18位。

21、出生年月:指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在人事档案中记载并经组织人事部门确认的出生日期。

22、专业技术职称:指经国家批准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授予的职(执)业资格证书等级及名称。

23、专业技术资格:指由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并经正式批准或参加国家统一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合格而取得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

24、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指工作单位正式聘任该人所担任的专业技术职务。

25、参加工作时间:指经组织、人事、劳动部门审定的参加工作的起始日期。

26、籍贯:指人员祖居所在地的当前国家政区名称。

27、民族:指人员归属的、国家认可的、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民族。

28、政治面貌:指人员当前的政治身份。

29、毕业学校:指人员接受该阶段教育并获得有关证书时的学校、院系或单位名称。30、毕业时间:指人员完成该学历教育并获得证书的日期。

31、入党时间:指人员参加该组织按照章程规定的起始日期。

32、专业:指人员取得学历所学专业的分类。

33、学位:指人员完成一定学历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位名称。

34、学历:指由国家认可的人员在国内(外)各类教育机构接受正式教育并取得学历证书的学习经历名称。

上一篇:对外汉语研究生院校下一篇:三年级入学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