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基础会计

2024-05-03

编制基础会计(精选十篇)

编制基础会计 篇1

关键词:会计分录,账户结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设计

1 探究的背景及理论依据

在会计工作中,对经济业务的确认是以编制会计分录的形式进行的,编制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的起点和关键,是会计教学中的重点,同时它又是会计基础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人多个学期任教会计课程,从很多学生的反馈中,尤其是中等水平的学生及差生中了解到:会计难学,第一个难点就是编制会计分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而会计又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这个矛盾的存在本身就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第二,从教材的角度来自看,很多教材在编写时,只注重罗列专业知识的基本内容,却忽略了教学方法的指引。

2 两点思考

会计分录的编制不外乎包括这几个步骤:(1)分析经济业务的性质,确定其涉及的会计要素是增加还是减少;(2)依据各类账户的结构确定所涉及的会计要素应记入该账户的借方或该账户的贷方;(3)依据记账规则检查会计分录是否正确。在这几个步骤中,学生感觉最为困难的是第一步,较为困难的是第二步。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作出了以下两点思考:

2.1 关于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会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这种变动,在本人所查阅的各种版本的教材中都将其归纳为9种情况、4种类型,这个结论从理论上讲并没有错,但过于复杂,也不全面:(1)类型太多,使学生容易混乱;(2)以用银行存款支付办公用品费等业务为例子,这些业务并不在9种情况的范围之内,它所涉及的是资产和费用两个会计要素。而运用复式记账法,对企业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进行登记并在金额上保持一种内在平衡,这其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可以是六大会计要素中的任何账户,并不仅指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所以简单地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归纳为9种情况、4个类型,并不严谨,只能作为论证会计等式的例子,不利于帮助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理清思路,找出规律。为此,我们可将会计要素进一步归类列表如表1:

并通过举例论证,初步得出以下结论: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变化的规律为:左右两方内部变化,一增一减;左右两方同时变化,同增同减。这样,化复杂为简单,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记忆,从而为今后学习会计分录打下基础。

2.2 关于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账户结构

通常,人们都认为会计科目按其性质或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为五大类,即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这个分类也不够细致,且与会计要素也没有产生对应关系,会影响学生对经济业务进行逻辑推理。出于这个考虑,我们也可将常见的会计科目细分如表2(简单举例,与表1保持一致):

对会计科目按这种方法分类:(1)它可以与上面的结论相呼应,也为以下的账户结构的归纳作铺垫,使前后的教学内容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笔者所查阅的教材中,有些详细列出了各类账户的结构,不作归纳,有些既详细列出了各类账户的结构,也作了归纳,但其又将各种不同类型的账户结构仅归为一个,使学生感觉混乱。而笔者认为: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可归纳为以下两大类(见表3):

这样归纳后,账户的结构就显得既集中又不混乱,学生就容易记住它们。在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之后,那么,教学策略的运用就是影响教学效果最关键的因素了。

3 教学策略

3.1 宏策略——教学内容的安排

从以上两点思考中可以看出,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结构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也相互作用。我们在教学中,第一:应该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这三者的整体性和各自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图表来帮助学生建立新学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便使所学内容变成结构化的有规律的知识,从而更易于被同化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进而达到知识的拓展和迁移。第二:在讲授会计等式、账户结构的内容时,有意引导学生对“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进行分析,并将这种分析作为例子融入到这些章节的内容中,为以后学习会计分录的内容作铺垫。第三:在讲授借贷记账法的内容时,先将各要素的账户结构及结账公式作为独立的知识点,按分析经济业务—登记丁字账—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等几个环节作示范和引导,有关内容安排见表4:

经过如此反复举例,让学生讨论和练习,最后再将各种不同类型的账户结构归纳为两大类(见表3)。由分散到集中,由特殊到一般,使学生能深刻理解,轻松记忆,也为进一步学习会计分录的内容奠定基础。

3.2 微策略:教学活动的过程

众所周知,新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结构,如果学习者能通过“同化”或“固定”作新知识合并到原有知识结构中,则新知识的获取将比较容易而保持得也更好,以此为依据,也综合以上两点思考,现就会计分录的内容作教学设计(部份简略)如下: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讨论相结合,采用分组学习形式,体现生本课堂教学。学习目标:了解会计分录的含义和种类;熟悉会计分录的格式;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技巧和方法。(重点、难点)板书设计:板书的内容包括下面的表5和实例示范过程两方面。

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1):复习提问:各小组板书。

(1)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化的规律和结论(见表1)。

(2)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见表3)。

教学活动(2):认识会计分录的含义、种类和格式。

(1)教师用课件PPT展示4~5个会计分录(这些分录包括一借一贷、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等种类)。

(2)学生解释会计分录的概念、会计分录三要素和判断这四个分录所属的种类,并说明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

(3)教学引导学生:如何将复合的会计分录分解为简单的会计分录。

教学活动(3):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技巧和方法。

(1)教师板书(表5)并讲解多个实例。

例题一:从甲公司购入设备5台,价款80000元尚未支付。

可根据表5作出推理:这笔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要素为固定资产(资产类账户,左边)和应付账款(负债类账户,右边)。结论运用:左右同时变化,同增。按账户结构推理:固定资产增加应记该账户的借方,应付账款增加应记入该账户的贷方。由此得出会计分录如下:

(2)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根据10~15笔经济业务讨论编制会计分录的推理过程。这10~15笔经济业务是围绕一个小企业的经济活动,并能将六个会计要素综合起来运用归纳的经济业务。

教学活动(4):学生课堂小结(略)。

教学活动(5):学生课外拓展练习。

总而言之,在《会计基础》中,各章节的内容就像一个链条,会计分录在其中起着承前启后、融会贯通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统筹兼顾,从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综合考虑,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记忆方法,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和严密的逻辑,使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信。

参考文献

[1]王碧秀,贾成海.会计基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7.

[2]单祖明.会计原理与实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7.

[3]芮福宏,赵息.会计学原理[M].科学出版社,2004.8.

[4]沈春伟.基础会计[M].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3.

编制可研报告所需基础资料 篇2

1、编制依据

1.1 立项批复

1.2 项目环境影响大纲及主管部门批复

1.3 项目规划用地红线图,开发区对该地块建设项目的绿化率、容积率等总体规划要求。

1.4 开发区区域规划情况及配套(供电、供热、供排水、污水处理等)介绍。

2、工程场址资料

2.1 场址的初步工程勘察资料(或附近相似地质情况的地质勘察资料)。

2.2 厂区地形图(1:500或1:1000),等高距0.25~0.5米。

2.3 水文地质、气象资料(就近气象台连续10年以上资料)。

2.4 地区人文及地理情况

2.5 场地现状情况

3、工艺基础资料

3.1 工艺技术方案

3.1.1工艺流程图

3.1.2 工艺物料平衡图

3.1.3 公用物料(自来水、软水、去离子水、循环水、蒸汽、热媒、冷冻

水等)用量。

3.1.4 工艺流程叙述

3.1.5 主要工艺设备表

3.1.6 重要的自动控制方案

3.1.7 原材料规格、单耗及来源

3.1.8 公用工程规格及来源

3.2 电气、电信

3.2.1 电源情况介绍和供电方案

3.2.2 工厂电信要求

3.3 供水、排水

3.3.1 水源介绍

3.3.2 场外污水处理厂介绍

3.4 概算资料

土地价格、供电和供水贴费以及其他相关建设费用

3.5 技术经济

3.5.1 原材料和动力单价

3.5.2 产品销售价

3.5.3 建设周期、定员、人员工资等资料

*****************公司

编制基础会计 篇3

摘 要 在合并财务报表的实务操作中,直接在成本法的基础上编制合并报表,将使合并报表的工作得到简化。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和所有制权益在实际编报过程中的抵消处理如果结合excel的运用将更加简化。此外,在合并报表中常见的几种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合并报表的编制。

关键词 成本法 合并报表 并抵消

目前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先“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同时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也提到“合并报表准则允许企业直接在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但是所生成的合并财务报表应当符合合并报表准则的相关规定”。在实务操作当中,由于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都是按成本法核算,所以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如果先进行权益法调整,然后再合并抵消,编制过程会十分繁琐。而如果直接在成本法的基础上编制合并报表,合并报表的工作将得到简化。在合并报表的工作实务中,一般首先要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和所有制权益的抵消,再进行其他内部交易的抵消。下面仅就直接在成本法的基础上如何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和所有制权益的抵消,以及合并报表中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做一个初步的探讨,希望同行朋友们指正。

一、在成本法的基础上长期股权投资和所有制权益的抵消处理

这种抵消是编制合并报表的基础,相对也较为简单。本文仅讨论一下存在少数股东情况下的实务操作。在进行母公司长投对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消时,在存在少数股东的情况下,合并资产负债表会通过抵消出现少数股东权益,合并利润表会通过抵消出现少数股东损益。抵消完成后,合并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各行列示的结果就是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加上子公司未抵掉的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本期变化数(由于新准则规定合并抵销后,子公司计提的盈余公积不需转回,因此子公司个别报表中本期提取的盈余公积不会体现在合并报表中);少数股东权益行列示的就是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额乘以少数股东持股比例。合并利润表中,在没有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情况下,合并净利润就等于母公司净利润加子公司净利润,通过合并抵消只是多出一个少数股东损益,少数股东损益行所列数额就是子公司净利润乘以少数股东持股比例。可以看出,在没有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情况下,合并利润表就是母子公司利润表的简单加总,只是把子公司的当期利润在母公司和少数股东之间按持股比例进行分配,归属于母公司的部分,列入合并报表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少数股东的那部分给它单独列示到“少数股东损益”里。

现举例说明上述抵消的实际操作:

A公司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成本80万元,持有B公司(实收资本100万元)80%的股权。A公司實收资本500万元,本年实现利润80万元,提盈余公积8万,年末盈余公积余额30万元,未分配利润余额450万元。B公司本年实现利润10万元,提盈余公积1万,年末盈余公积余额4万元,未分配利润余额28万元。

按双方报表金额,直接编制合并抵消分录:

借:实收资本100

盈余公积4

未分配利润2.4

贷:长期股权投资 80

少数股东权益26.4

抵消完成后,合并资产负债表实收资本就是母公司实收资本500万元。子公司计提的盈余公积全部冲回,盈余公积就是母公司的盈余公积期末余额。

该抵消分录可以按下面的方法编制:先算少数股东权益,等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乘以少数股东持股比例。其次用母公司长投加少数股东权益,减去资本公司和盈余公司的简单加总数,这样就得出了应抵消的未分配利润数(如果子公司的资本公积数额本期有变动,则需考虑本期变动数)。合并利润表中只要按子公司当期净利润乘以少数股东持股比例,把少数股东损益列出即可。实务中,如果在excel中设置好公式,该抵消分录往往可以自动完成,非常便捷。

由于本文旨在探讨成本法下合并报表的编制,对于其他内部交易的抵消,再次不再赘述,可参照准则解释在合并底稿中逐一完成。

二、几种特殊情况下的合并报表实务

1.交叉持股情况下的合并

有时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是母公司的另一家子公司或几家子公司,这就是交叉持股的情况。在交叉持股的情况下,理论上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对被投资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合计数应该等于被投资子公司的实收资本,这样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就要把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对被投资子公司的长投总成本,全部视同为母公司的长投,和子公司的实收资本抵消。

2.子公司出现超额亏损情况的处理

由于是在成本法的基础上合并报表,无需按权益法调整长投,所以子公司的超额亏损不会影响母公司的长投数额。在合并时,仍可用母公司的长投与子公司的权益相抵消。按《企业准则解释第4号》第六条规定: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其余额仍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可以看出,《企业准则解释第4号》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 —合并财务报表》进行了修订,即无论公司章程或协议是否规定少数股东承担子公司超额亏损,都将子公司超额亏损冲减少数股东权益,这时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可能会出现负数。

也就是说,对超额亏损的子公司,仍可以用子公司少数股东持股比例乘以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直接得出少数股东权益。由于是超额亏损,所以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相应少数股东权益也会出现负数,此时在合并报表中只需直接列示即可。

此外还应注意,《企业准则解释第1号》第九条规定,母公司对于纳入合并范围的未确认投资损失,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冲减未分配利润,不再单独作为“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项目”列报。所以,对于未确认投资损失,在合并报表中应反映在未分配利润中。

所以,在此种情况下,编制合并报表时,可是视同于正常子公司,完全按前述抵消分录的编制方法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和所有者权益的抵消。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编制基础会计 篇4

关键词:会计分录,经济业务,借方,贷方

企业的经济业务纷繁复杂, 为了准确地将经济业务及时地登记到相应账户中去, 在经济业务发生后, 需要先确定会计分录。

那么什么是会计分录呢?所谓会计分录就是按借贷记账法的规则, 确定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它是构成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或者说, 会计分录的格式化就是记账凭证。根据会计核算的三个基本步骤: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如果会计分录编错了, 账簿就会登错, 进而财务会计报告中的信息就失真了。这样的话, 跟企业打交道的单位或部门, 从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中得到的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错误信息, 以至于他们对企业做出一个错误的决策, 这是相当严重的。所以, 编对会计分录是会计核算程序正确无误的前提和保障。

一、中职生编制会计分录时出现的错误类型及原因分析

(一) 用错账户

这种错误是对账户的核算内容不清楚, 对各账户之间的区别把握不够而导致的。

(二) 记账方向错误

这种错误说明学生对账户的结构不清楚, 即不清楚账户的哪方记增加, 哪方记减少。

(三) 记账金额错误

这种错误是因眼睛看错而写错, 或者说是粗心导致的结果, 不涉及到任何知识点不熟的问题。

(四) 账户与记账金额或者记账方向同时出错

这种错误说明了学生不仅对账户的核算内容和结构不清楚, 而且还很粗心。

二、中职生正确编制会计分录的方法与策略

针对学生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出现的各种错误, 下面谈谈初学者应如何正确地编制会计分录。

(一) 必会知识点

初学者在学习编制会计分录前, 首先要搞清楚以下三个知识点。

1. 熟知每个账户的名称和核算内容, 以及相关账户之间的区别

编制会计分录时, 使用的账户不是随便编的, 而是按企业会计准则所附会计科目进行适当地选用。所以, 账户的名称和核算内容一定要清楚, 相关账户的区别要把握好。如, 购入的材料验收入库时就是“原材料”, 若尚未到达或者尚未验收入库就是“在途物资”;又如, 销售产品实现的收入叫“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材料实现的收入叫“其他业务收入”等等。这些弄清了, 我们就能在编制会计分录时正确地使用账户。

2. 熟记借贷记账法下“借”“贷”二字的含义

借贷记账法下“借”“贷”二字的含义可以这样表述:一般地, 以借表示资产和成本、费用的增加, 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利润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利润的增加, 资产和成本、费用的减少。编制分录时判断账户的方向就是依据这两句话。

3. 熟悉账户的性质

基础会计教材上的会计科目表 (账户表) 把账户分成五大类, 即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 (前四个为收入类账户, 后一个为费用类账户) 。每一个账户属于哪一类, 学生必须非常熟悉, 在判定账户方向前必须要知道该账户是什么性质的账户。

(二) 三步走策略 (即三看)

1. 看经济业务涉及哪些账户, 即看账户名称

复式记账法的含义告诉我们, 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发生增减变动, 所以先把账户找出来, 这是编制会计分录的前提和保障。如从银行提取现金50000元的经济业务, 它引起了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这两个账户发生了增减变动;再如用现金支付车间办公费100元, 管理部门的办公费200元, 它引起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库存现金三个账户发生了增减变动。

2. 看经济业务涉及的账户是增还是减, 即看增减方向

这是编制会计分录的难点。会计分录编错几乎都是这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账户的方向无非只有两方, 即借方和贷方。在第一步, 我们已经得知某种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哪些账户发生了增减变动, 现在我们需要搞清楚这些账户 (两个或两个以上) 哪一个或几个记借方, 哪一个或几个记贷方。

如何判断每个账户所在的方向呢?这就要依据我们前面提到的借贷记账法下“借”“贷”二字的含义。比如, 在第一步中, 我们例举了从银行提取现金50000元的实例。试想一下, 从银行提取现金, 库存现金是增加的, 库存现金是资产类账户, 资产要增加应在借方列示 (借、贷的含义中展示了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 。另外, 从银行提取现金银行存款会减少, 银行存款也是资产类账户, 资产要减少应在贷方列示 (借、贷的含义中展示了以贷表示资产的减少) 。所以, 我们得出库存现金账户在借方, 银行存款账户在贷方。

3. 看经济业务涉及账户的增减金额是多少, 即看金额

这一步是最简单的, 因为经济业务实例当中已经展示了此金额, 即使未展示, 稍微计算一下便可得知。值得注意的是, 在确定金额时一定要遵循“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相信, 初学者在掌握上述三个必会知识点的前提下, 按照以上“三步走”策略试编制会计分录, 只要多加练习, 慢慢地, 他们一定能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和技巧。

参考文献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资料编制目录 篇5

一 工程建设前期法定建设程序文件

序 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文 件 材 料 内 容

计划部门项目批准文件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批准用地文件 征地绿线图

征拆规划范围的批准文件 征拆绿线图 征拆补偿文件

建筑物室外配套设施设计要点及说明 外地勘察设计图纸审查意见表 地质勘探报告

工程设计委托书及设计合同 外地设计图纸审查意见表 可行性研究 中标通知书 工程合同、监理合同 施工企业承包工程审批表 承包桩基施工申请审批表 工程建设安全受监通知书 工程建设质量受监通知书 施工许可证 道路管线工程审批表 道路管线工程审批图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备 注

二 施工组织管理记录

序 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18

文 件 材 料 内 容

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 开工报告 停工报告 复工报告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施工图会审记录 施工图交底记录 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记录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设计变更通知单 设计变更审查记录 质量事故报告 施工总结

其他施工管理文件清单

备 注

三 材料、设备出厂质量合格证及检(试)验报告

序 号 2 3 4 5

文 件 材 料 内 容

水泥出厂合格证 水泥试验报告 钢材出厂合格证 钢材试验报告 沥青出厂合格证

备 注

沥青试验报告 沥青混合料出厂合格证 商品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砖出厂合格证 烧结普通砖试验报告 砖试验报告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混合材料出厂合格证 钢构件出厂合格证

预应力锚(夹)具出厂合格证

四 施工试验和检验记录

序 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文 件 材 料 内 容

钢筋试验报告

细集料(砂子)试验报告 粗集料(石子)试验报告 压实度检查评定汇总表 钢筋试验报告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 混凝土试块极限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 道路弯沉试验报告 标准击实试验报告

砂浆试块极限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沥青混合料密度(压实度)试验报告

备 注

五 施工日记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工序质量检验评定表

序 号

编制基础会计 篇6

列车运行监控装置 (LKJ) 是防止列车冒进信号、运行超速事故和辅助机车司机提高操纵列车运行安全能力的重要行车设备, 有着其他安全设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装置采用先进的32位微控制器技术, 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控制精度和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现使用的LKJ控制软件沿用了其初期设计开发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一些思路, 由于近年来铁路的高速发展, 导致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装置在应用中出现瑕疵和弊端。例如, 在其基础数据编制软件中无车站岔群长度信息, 导致道岔限速控制不精确;在特殊车站站场, 其基础数据编制软件无法正常编制站场数据;特殊车站站场采用支线控制侧线股道时, 显示器屏幕显示提示信息少等。为解决上述问题, 应完善LKJ基础数据编制软件功能。

2 完善LKJ基础数据编制软件功能

2.1 完善侧线股道信息数据

(1) 增加进岔岔群长度和出岔岔群长度信息。既有LKJ基础数据编制软件对侧线股道信息数据只有进岔距离和出岔距离信息, 无进岔岔群长度和出岔岔群长度信息, 导致列车在进入有侧进正出 (有进岔岔群) 或正进侧出 (有出岔岔群) 类型的车站时无法精确控制。建议在侧线股道信息数据中增设进岔岔群长度和出岔岔群长度信息。对有正进侧出类型的车站, 在车站信息中增设出岔岔群长度信息, 实现对上述类型车站的精确控制。

(2) 增加高速股道信息。为提高运输生产效率, 在大秦线、北同蒲线等万吨列车通道中有多个特殊站场, 进站为高速道岔, 各股道出站方向也为高速道岔。既有“列车运行监控装置 (LKJ) 数据文件编制规范 (V2.0) ”第5.2.1.4条为, 高速道岔:对于机车信号能收到双黄闪灯的进站或进出站信号机, 需增加双黄闪控制缺省道岔, 该数据紧跟缺省的127号股道之后, 股道号定义为126。进岔限速按照所有机车信号为双黄闪灯可能经过股道进岔限速的最低值设置, 出岔限速按照所有机车信号为双黄闪灯可能经过股道出岔限速的最低值设置, 进岔距离按照所有机车信号为双黄闪灯经过股道进岔距离的最小值设置, 出岔距离按照所有机车信号为双黄闪灯经过股道出岔距离的最大值设置, 修正距离按照所有机车信号为双黄闪灯可能经过股道中最短的股道设置。若不同股道的进岔距离、出岔距离、修正距离存在较大差值时, 将影响LKJ的精确控制。建议在侧线股道信息数据中增设高速股道信息数据, 数据结构按侧线股道信息, 在机车信号接收到双黄闪灯时, LKJ显示器屏幕弹出高速股道侧线输入窗口, 乘务员按规定输入侧线股道号后, LKJ按高速股道信息数据中的参数进行相应控制, 实现高速股道车站的精确控制。

(3) 增设股道进路信号机信息数据。由于运输生产的需要, 万吨列车、组合列车大量的开行, 很多车站站场已不是原规范的一个进站信号机和若干个股道一个出站信号机的固定模式, 而是股道中有进路信号机, 不同的股道进路信号机的个数不同。既有LKJ基础数据编制软件对不规范的车站站场无法实现侧线股道正常的编制, 只能以相应的支线号输入操作代替侧线股道号输入, 给数据编制和日后数据维护带来极大困难和不便, 尤其是车站有多个去向, 本身就靠支线操作区分, 再加上特殊车站支线控制侧线导致支线操作更加繁琐, 不便乘务员记忆和操作。建议在侧线股道信息数据中增加“是否有进路”设置项, 对正进侧出的股道, 在车站出站信号机信息中增加“是否有进路”设置项, 以判断正线或侧线股道中是否有进路信号机。在数据结构中增加“股道进路”、“股道出站”信号机信息数据。“股道进路”信号机数据结构按现有进出站信号机数据结构, 增加一个“进路信号机位置”字段, 以确定该信号机是正线或侧线股道中的第几架。增加一个“侧向股道号”字段, 以确定该数据是哪个侧线股道的数据。“股道出站”信号机数据结构按现有出站信号机数据结构, 增加一个“修正距离”字段, 以确定该股道出站信号机与正线出站信号机的修正距离值。将现有出站信号机的“正线股道号”改为“股道出站”数据的“侧线股道号”, 以确定该出站信号机是哪条侧线股道的出站信号机。按上述设置, 可在编制特殊车站站场数据时省去大量支线数据制作与支线转移、交路转移的繁多标号定义和易发生跳转位置错误的问题, 使数据一目了然, 乘务员的操作与正常侧线股道操作保持一致, 实现对特殊车站站场侧线股道的精确控制。

2.2 完善区段限速数据

既有LKJ控制软件的控制中, 遇始发站有较长区段限速或区段限速跨不同线路时, 容易发生误控、错控。建议在LKJ的基础数据编制软件中, 将“区段限速”信息中增加“线路号”及“长链标志”字段。在实际控制中, 对区段限速所属的线路号与实际运行线路所属的线路号进行对比, 线路号一致时始终按区段限速起点及终点公里标控制, 线路号不一致时区段限速按前一线路的最后公里标位置加上列车计长的长度控制。“长链标志”字段是为在工务数据中对长链地段精确控制。

2.3 完善电分相数据

在既有LKJ控制软件的控制中, 遇电分相处于正线与侧线距离值相差很多 (正线出站比侧线出站长) , 侧线股道为另一线路正线的车站, 而该车站站内又有线路分界点时, 会发生误显示。建议在LKJ基础数据编制软件中, 将“电分相”信息中增加“线路号”字段。在实际控制中, 对电分相所属的线路号与实际运行线路所属的线路号进行对比, 不一致时不予以显示。

2.4 支线转移及交路转移标号定义与基础数据编制软件中的“规范化数据中标号”功能

既有“列车运行监控装置 (L K J) 数据文件编制规范 (V2.0) ”第5.4.2.2条规定:标号最长为12个字符, 标号定义规范:上下行 (S/X一位) +交路号 (两位) +A (转移后的前方所属站同一站间的重复序号, 可选用A—Z) +跳转后的交路号 (两位) +上下行 (S/X一位) +转移后所属前方车站号 (四位) , 共11位。标号定义示例见图1。

既有L K J基础数据交路号最大为255号, 车站号最大为1 023号, 标号最长为12个字符已不能满足正常命名规则。建议在LKJ的基础数据编制软件中, 扩大支线转移、交路转移标号的识别位数, 最少扩大至与现有数据相吻合的13位;完善基础数据编制软件的“规范化数据中标号”功能, 严格按“列车运行监控装置 (L K J) 数据文件编制规范 (V2.0) ”中的命名规则进行命名, 保证命名的相对稳定性与准确性。

2.5 完善基础数据存储格式

既有LKJ基础数据编制软件中, 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思维公司) 的数据存储为*.d2k格式, 而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株洲所) 的数据存储为*.db格式。若一个铁路局有上述2个公司的设备并使用2家公司的控制软件, 必须对2家公司的基础数据分别编制。由于格式不统一, 将编制完的思维公司数据转换成株洲所的数据格式时, 使用株洲所的基础数据编制软件打开后保存, 关闭基础数据编制软件, 再次打开基础数据编制软件及保存的株洲所数据, 才能进行相应的编译步骤, 生成写片文件。若将编制完成的株洲所数据格式转换成思维公司的数据格式时, 使用思维公司提供的转换程序将株洲所的数据转换成思维公司的数据格式, 再打开思维公司提供的基础数据编制软件及已转换的数据, 才能进行相应的编译步骤, 生成写片文件。建议将思维公司和株洲所的基础数据存储格式统一, 便于2家公司的基础数据的使用、交流和开发编译。

2.6 完善显示器屏幕支线提示的显示

思维公司控制软件的控制中, 对有支线输入的显示器屏幕提示显示每次只能显示2个, 最多只能有5个循环显示。若遇特殊车站站场以支线输入控制相应的侧线股道输入, 股道数大于5条时, 显示器屏幕提示不显示其他股道, 对乘务员操作不进行提示。大秦线湖东站现有20条股道, 在现阶段数据结构未发生改变情况下, 建议增加显示器屏幕提示显示数为20个, 每屏显示4个。

参考文献

[1]铁道部运输局.列车运行监控装置 (LKJ) 数据文件编制规范 (V2.0) [S], 2009

编制基础会计 篇7

一、主要做法

1. 取得领导重视。

本公司财务快报共447行, 2235个数据。其中不仅包括损益类、资产负债类、现金流量、资本性收支、税费及其他财务指标, 还要填报电量电价指标, 其中供电线路损失电量及线损率是财务数据不能直接分析计算得到的, 需要其他部门提供, 而相关部门的数据通常在财务快报报出时限后才能给出。针对此项问题, 经多次提请领导, 在分管领导与相关部门协调, 并积极与上级单位相关部门和领导沟通后, 最终解决了此项长期影响报出速度的问题, 为快速上报争取了时间。

2. 与相关部门和人员密切配合。

本公司财务快报的填报涉及多个部门, 多个岗位。如:发策部、劳资部、电费中心等部门。这就需要报表人员注意与他们的沟通和配合, 提前取得相关数据进行录入, 经过多次沟通, 各个部门和人员均能按时、主动地提供相关信息, 为快报的准确、快速填报提供大力的支持。

3. 保证各系统间数据衔接一致。

自2009年末以来, 围绕着系统内ERP上线, 财务集约化工作的开展, 各种财务软件相继应用并相互切换。同样, 财务报表更要实现各系统的同步、有效应用。这就首先要保证各系统的数据协同一致。由于09年末我单位财务人员大调换及同时进行年末决算等原因, 对刚刚上线的ERP系统, 人员应用不是特别熟练, 系统初始数据也由财务顾问协助导入完成。2010年对原FMIS、ERP系统和财务管控系统同时进行三轨应用, 虽然ERP也实现了同步使用, 且满足日常核算需要, 但通过对FMIS与ERP两套系统的核对, 发现一直存在差异, 有些差异是因为两边科目名称不同造成的, 但有494万的重大差异始终未对上, 经联系财务顾问也未能解决。本人对上年导入数据逐项排查, 认真比对分析后, 终于发现了初始导入错误的信息, 经反复确认后进行了账务调整, 保证了FMIS与ERP系统的余额一致。

2010年7月份开始, 上级公司又要求各单位同时在并行的ERP和财务管控系统同时出具快报, 因此, 又进行了一轮历时5个月的双套报表及数据核对工作, 直至两套系统报表数据完全一致, 成功实现财务管控系统单快报出具为止。

2011年6月份, 按照本公司一键式报表要求, 快报格式及取数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要在管控系统中对原快报和一键式快报进行同时填制和上报, 并比较二者差异, 上报差异分析, 期间, 对国资委财务快报也要进行单独上报, 前后又历时3个月, 直至一键式快报准确无误, 顺利实现单个系统、单个报表的财务快报编报工作。

4. 自制简单运算工具。

无论是哪个系统中出具的快报, 都未能全部实现所有数据的自动取数功能, 如:本月数列、EVA指标值等。因此, 本人自行设计了EVA计算公式, 只要在Excel表中输入利润、工程、负责等报表数据, 指标值就会自动运算出来, 将结果在快报中填列即可。同样, 对本月数据也设计了简单的Excel运算表, 将本月与上月累计数粘贴后, 本月数据就自动运算出来, 再粘贴到快报中即可, 这样, 就达到了即快又准的目的。

5. 积极利用相关工作成果, 善于“取巧”。

快报其中一列为“上年同期数”, 如果按照上年报表数据进行录入的话, 工作量会很大, 即使在系统中查询上年数据, 再进行粘贴, 来回切换也很麻烦。于是, 本人就做好每月数据的备份, 在Excel表中进行复制和粘贴, 这样就轻松多了, 即使每年格式上有变化, 也能很快地完成。对工程、资产等其他岗位人员提供数据, 也要求他们在与快报格式完全一致的表中填列, 这样也可直接进行粘贴, 大大地提高了录入速度。对其他可控费用、现金流量等未进行取数设置, 也不能在账面直接查到结果的数据项, 本人根据工作经验, 先在月报中取数, 然后再复制到快报中, 巧妙地利用了一切可利用资源。

6. 兼顾集团对账, 保证公司系统范围内一本帐。

按照上级部门财务集中核算和“一本账”工作目标, 为确保在公司系统范围内实现集团一本账, 需合并抵消期初及以后发生数据, 报表人员先后两次在省公司进行现场确认与抵消, 将财务管控及ERP系统中与各单位核对出的差异进行了调整, 对无法进行账务处理的近20项差异, 逐项查找原因, 上报审核通过, 使我单位与上级单位的内部往来、拨付所属和上级拨入双方数据协同一致, 提升了会计集中核算信息的准确性, 保证系统内一键式快报能够实现。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

通过两年的多轨制运行, 魔鬼式编报, 我单位财务快报工作连续两年在省公司年终快报评比中取得满分。取得的工作成效主要包括:

1. 账务处理更加规范。

杜绝了损益类科目反方向记账现象, 每月项目成本及时转入在建工程, 保证ERP与管控系统在建工程余额相符;月末材料采购余额结零, 银行账户余额全部归集, 月结按时完成。

2. 各种指标快速出具。

每月同业对标及经济负责人考核指标的基础数据都要以快报为基础, 快报的顺利完成, 也为其他指标的计算取得提供了保障, 为相关部门数据指标的应用提供参考。

3. 为年度报表提供支撑。

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 12月份各项成本费用、工程项目进账速度很快, 基本上在25号就全部完成, 快报当天只进行了个别项目的调整。这样, 进入决算报表阶段后, 除了必须的购电费金额和未达账外, 几乎没有什么特殊调整项, 决算报表也就不必再反复更改, 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4. 提高了工作人员报表水平。

从最初的报表取数自行设置, 到表内表间的逻辑关系勾稽, 再到多轨多报表的同时运行, 再到各系统报表数据的比较分析, 再到规范账务处理, 再到省内、省间的集团对账, 再到最后的一键式报表生成……, 一系列的快报实战工作让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三、经验和体会

快报工作是一项基础性、专业性、责任性较强的工作。业务素质、工作责任和领导重视, 是做这项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保障。

1. 业务素质是保障。

快报工作是对综合业务素质的考验, 要对各个岗位的大体情况有所了解, 这就要求报表人员不仅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 也要全面学习自身报表范围之外的相关报表, 做到不仅精通自身业务, 也要触类旁通, 为全面做好快报工作打下基础。做到发现问题的时候, 能够对症下药。

2. 工作责任心是重要因素。

快报是一项不十分复杂的工作, 细致、负责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如数据是否一致、勾稽关系是否相符, 变化异动是否正常等, 只要严谨细致, 都是能够发现的。报出后, 上级审核存在的问题可能要很晚才会通知, 快报人员也要立即到岗到位, 每逢1号的节假日也要做出牺牲才行。

3. 注重积累, 不断创新。

报表工作是一件比较烦琐而乏味的事情, 有时一个数据的差异就会令工作人员陷入困境, 这就需要用开放性的思维去思考, 找出症结所在。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 突破常规, 不断用新的方法去尝试, 可能一个非常小的举措, 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是本人这两年从事此项工作的乐趣所在。

摘要:本文主要从加强财务基础核算角度, 对如何提升快报编制速度与质量问题展开了探讨。首先, 对本人在工作方式与方法上的一些做法进行了介绍。接着, 对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概括分析。最后, 总结了做好每月快报的编报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

关于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研究 篇8

一、会计报表附注的形式

会计报表附注根据其内容以及披露信息等特点,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见方式:

1)尾注说明:是会计报表中最常见的和最主要的形式,通常用于说明内容较多的报表中;

2)括号说明:这种形式一般那多用于为会计报表的主体提供一些补充性的信息,由于这种补充性的信息说明能够直接纳入到会计报表的主体中,因此,比其他形式更加直观,容易引起报表使用者的注意,然而,这种形式也存在着说明内容过短的缺陷;

3)备抵与附加账户的形式:在会计报表中设立备抵账户与附加账户,在报表中单独列出,能够为表表的使用者提供提供更多的信息,目前,坏账准备账户的设置一般采用这种形式;

4)脚注说明:一般是在报表的下端进行的说明,比如有很多已经贴现的汇票,或者已经在固定资产内注明的融资的固定资产原价的说明等等,都采用脚注的形式进行说明;

5)补充说明:在制作会计报表时,有好呢多内容是无法列入其中的,比如主体的详细数据和分析资料等等,可以制作一份单独的报表,进行补充和说明,比如关联方的交易的详细内容,就可以采用补充表表的形式进行说明。

二、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

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十分丰富,每个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而掌握,根据2006年我国财政部新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30号—财务报表列报》中的规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企业的一般情况:具体应当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经营模式,企业的结构,以及企业经营范围等等,同时也可以加上上市改组时的资产变更情况的说明等等内容;

2)企业实行的会计政策:一般应当包括企业所执行的会计制度,会计期间的划分,计价的基础和原则,企业效益和利润的分配原则等等,对于一些需要编制合并报表的企业来说,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合并报表的编制方法,对于每年的会计政策都有较大变化的企业,应当及时说明变更情况,以及变更的原因和这些变更对企业财务状况和利润的影响;

3)会计报表中项目的详细资料:在会计报表中所体现的项目主要包括应收账款的明细,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投资核算的方法,以及对固定资产的计价和折旧方法,对长期费用和待摊费用的计算方法和摊销方法,对所得税和其他税金的处理方法等等内容,在会计报表附注中,需要对这些项目的明细进行详细的说明,对其异常变化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和影响都要做具体的说明;

4)分行业和分公司资料:有的企业要涉及到不同的行业,以及集团式经营模式,当分行业和分公司的经营收入占到总收入的10%以上时,就需要提供详细的关于分行业或者分公司的相关经营和管理数据;

5)对重大事项的揭示:一般包括或有的事项,或者承诺的事项,以及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的事项和交易关系方的详细内容的说明;

6)其他事项:包括帮助报表使用者理解和分析报表所需要的其他说明性文字。

三、编制会计报表附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会计报表附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报表附注随着会计报表的使用日渐繁荣并且完善起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对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的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信息的披露不完整:会计报表附注在发挥其作用时,应当具有充分性和完整性。通过对我国目前报表附注所体现的信息披露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其还不是十分令人满意。比如在涉及到对关系方交易项目的披露时,有很多企业为了简便,则能删就删,能减就减,甚至有意的进行回避,使报表附注中的内容模糊不清,很多企业对于其主要的投资人和关键的管理人员的内容上,则出现了大面积的空白,在对信息的披露方面,还无法实现其充分性和完整性;

2)附注的内容落后:有的企业,由于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素质不强,造成不能及时正确的对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进行更改和批量,造成附注信息的滞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反方法,;还有一部分企业是故意的使附注的内容之后,对于一些需要及时公布的,比如或有事项或者需要提供担保需要等信息进行有意的拖延;

3)在附注中存在虚假信息:在报表附注中所存在的虚假信息,作为局外人,不容易及时发现,因而容易导致信息使用者被误导而做出错误的决策,甚至会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关于企业的重要事项的说明,很多企业都存在着虚假的描述,在2002年就有中国高科、宁波华通等公司因为披露虚假信息而受到证监会的处罚的案例。

(二)编制会计报表附注的要点

1)使附注的内容丰富起来。企业在日常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需要与其他企业和部门进行很多的交道,这其中包括同行,包括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这些市场主体给予企业的客观评价,将是企业领导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比如,在与银行进行合作的过程中,银行的借款时企业进行筹资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信用等级就是银行对企业进行评价而决定是否为企业提供资金的一个总要依据,所以,银行必然要求企业提供信用等级报告,而此报告,与审计报告有着同等的法律效力,在报告中应当包括企业的资信等级,以及以前各年度的还款情况,这些都可以在企业的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2)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中,应当建立赊销责任制度,确定一个切实有效的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对于销售人员,要给与一定的压力和动力,把账款是否能及时收回与他们的业绩和奖金以及晋升等进行挂钩,把账款的及时收回,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对于经销商,要能够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欠款说明,对于公司的财务部门,进行有力的督促。

3)最重要事项进行披露。在企业的会计报表附注中,应当对于报告期内说涉及到的公司的重大决策,以及仲裁事件等(下转第101页)等进行披露,对于一些重大的诉讼案件的结果和执行情况,应当及时进行说明。同时,对于企业重大的而合同以及担保事项,也应当在报表附注中,及时进行详细的披露,另外,根据《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公路经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及《企业会计制度》等有关规范和要求,对于增加的宏观调控的管理政策也应当进行及时的披露,供公司决策者进行参考。

总之,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是及时、明晰。通过编制会计报表附注可以对会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补充说明,会计报表附注拓展了单位财务信息的内容,突破了揭示项目必须用货币加以计量的局限性,可以为单位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信息的要求,增进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更完整地了解和使用信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主要报表要求规范统一,内容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而作为公路交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内容和项目所作的补充说明和详细解释,是为达到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的目的服务的。通过揭示会计政策的变更原因及其影响,方便使用者对比分析不同行业或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差异,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参考文献

[1]田家江, 石绍军.怎样提升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分析水平[J].现代审计与会计, 2010.

[2]陈光仙.浅谈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J].中国外资, 2008.

编制基础会计 篇9

一编制会计分录的基础

要想学会编制会计分录, 就必须掌握以下基础知识。

1. 明确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是借贷记账法的工具, 名称和内容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按其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分为五大类, 要求学生识记教材中的会计科目简表。在讲解中让学生从来源上认识会计科目的用法和意义, 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灵活记忆。同时让学生进行比较、甄别容易混淆的科目, 比如, “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等等。

2. 掌握账户的结构

会计分录的产生来源于借贷记账法。在借贷记账法下, “借”和“贷”是一对纯粹的记账符号, 没有任何的实质意义。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借贷两方, 左方为借方, 右方为贷方, 账户的借贷两方都可以用来登记金额的增加和减少, 究竟哪一方记录增加金额, 哪一方记录减少金额, 取决于账户所记录的经济内容和账户的性质。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T字形账户来反映账户的结构, 概括如下:

3. 熟悉账户的对应关系

在借贷记账法下, 每笔经济业务发生后所涉及的账户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账户之间这种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 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如某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 准备发放工资。根据这笔业务可确定“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具有对应关系, 那么这种对应关系应通过编制会计分录才能反映出来。

二编制会计分录的要求

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夯实后, 就必须让他们明确编制会计分录的要求, 以做到心中有数。

1. 会计分录的定义及种类

会计分录是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规则, 确定某些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是记账凭证的简化形式和核心内容。根据经济业务的繁简程度来确定会计分录所涉及账户的多少, 可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是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是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的分录。需要强调的是, 为了体现账户的对应关系, 一般不宜把不同的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 编制多借多贷的复合分录。

2. 会计分录的要素

在讲解时必须让学生明确三个要素, 即确定账户名称、确定记账方向和确定应记金额。根据企业发生的具体经济业务, 遵循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按三个步骤给学生进行分析。首先看账户名称, 根据经济业务确定涉及哪些账户;其次看增减方向, 根据经济业务涉及的账户确定借贷方向;最后根据经济业务涉及的账户确定增减金额。

3. 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

书写会计分录时, 记住上下排列、左右错开、先借后贷、借贷平衡的要求。首先记账符号“借”在上面“贷”在下面, “贷”要比“借”退后一格, 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借”、“贷”后面都要有冒号来连接账户名称。其次注明应记的会计科目, 如有明细科目, 则应在一级科目后面加一破折号, 写上明细科目。最后注明应记的金额, 金额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不写金额单位, 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应各自对齐。

三编制会计分录的技巧

编制会计分录是借贷记账法运用的重点内容, 也是会计人员的基本功, 是一切业务处理的起点。教学中逐步分析让每个学生对会计分录的生成有个清晰的思路。

1. 分析法

教师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引导和启发学生按以下步骤逐一展开分析。第一步判断该项经济业务涉及哪些会计科目的名称;第二步分析各个会计账户的性质;第三步分析各个会计账户的具体金额变动情况;第四步根据各类账户的金额是增加还是减少, 来判断记账方向;第五步根据“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编制正确的分录。

举例:甲公司从东方工厂购进A材料120000元, 已验收入库, 其中100000元货款用银行存款支付, 其余货款暂欠 (不考虑增值税) 。

如甲公司发生的这笔业务: (1) 涉及“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账款”这三个会计科目; (2) “原材料”和“银行存款”属于资产类账户, “应付账款”属于负债类账户; (3) 原材料增加120000元, 银行存款减少100000元, 应付账款增加20000元; (4) 资产类账户增加记入借方, 减少记入贷方;负债类账户增加记入贷方; (5) 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规则,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2. 表格法

对于初学者来说, 有时账户名称写对了, 由于对账户结构不熟悉, 借贷方向却经常写反, 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对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思考这些问题:该项业务涉及哪几个会计科目及其性质;分析金额变动情况;应记入借方还是贷方。其次要求学生把这些问题在草稿纸上用表格的形式写下来;然后根据记账规则, 把会计分录写在作业本上。

如 (1) 购入办公用品200元以现金支付, 交管理部门使用。 (2) 企业购入甲材料80000元, 材料已验收入库, 其中50000元开出商业承兑汇票支付, 余款30000元暂欠 (不考虑增值税)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初学者在生疏的情况下使用, 经过反复的练习, 等到比较熟练后, 就可以抛弃这个过渡工具, 直接编制会计分录。

总之, 笔者在教学中用心探索, 以兴趣为纬、知识为经, 既重基础的夯实, 又重技巧的掌握, 实践证明:教学方法应用得当中职学生是可以轻松掌握编制会计分录这项重要技能的。

摘要:编制会计分录是借贷记账法运用的基础和中心环节, 是填制记账凭证的前提条件, 因此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如何编制会计分录是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会计分录,会计科目,账户结构,账户的对应关系

参考文献

[1]张玉森、陈伟清.基础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研究 篇10

会计报表是企业某一特定时间点财务状况、某一特定时间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综合反映, 它是会计核算的汇总体现, 是企业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投资方、政府、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通过报表提供的信息来对企业的运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了解, 报表的有用性与企业财务管理的有用性密切联系。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 首先应对会计报表的含义、构成和作用有准确的了解;然后, 在编制过程中应切实注意编制要点, 编制工作应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编制原则;最后, 在真实、可靠、及时、可理解的报表基础上, 对报表的各个项目进行深入细化的分析, 总结一个会计时期的进步与不足, 为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提供有用依据。

二、会计报表的含义、分类与作用

(一) 会计报表的含义

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一般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报表附注组成。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 (某一会计期间的最后一天) 的财务状况, 如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及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利润表主要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即企业实现的收入、耗费的成本及净利润。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 它的编制基础与上两张表不同, 它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 通过真实的现金及等价物的流动情况, 报表使用者能够了解企业净利润的真实质量。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一定时期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情况, 不仅包括总量的增减变动, 还包括增减变动的结构性信息。附注是会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报表中某些列示事项的详细披露及对报表中未能列示的项目进行说明。

(二) 会计报表的分类

1. 按照编报期间分类, 可以分为中期报表和年度报表。

中期报表指的是编报期间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 如月报、季报、半年报等;年度报表每一个会计年度编制一次。

2. 按照编报主体分类, 可以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

个别财务报表是在企业自身会计核算基础上加工编制的, 而合并报表将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作为会计主体统一编制一套报表。

(三) 会计报表的作用

及时编制出真实可靠的会计报表, 有助于投资者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有助于管理者评价经营效果, 有助于国家经济管理机构做出科学的宏观调控, 有助于债权人维护自己的利益。总的来说, 会计报表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信息, 为各方信息使用者所用。

三、会计报表的编制要点

(一) 会计计量前后应保持一致

报表编制应遵循可比性原则, 一是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二是要求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要求对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相似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不得随意变更。为了使计量更加准确真实, 政策上的变动必须经过审批同意, 并且在附注中予以说明。例如, 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存货的计价方法、成本分配结转方法等都必须保持前后一致。前后口径的一致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 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过去、预测未来, 从而便于管理决策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 应强调部门间的合作互助

现代社会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 也促生了企业经营方式、管理手段等多方面的改革。财务也应该跟上现代步伐, 注重信息的传递和使用的高效性和及时性。部门之间沟通渠道畅通使得经济业务发生的相关情况能够及时向财务部门传递, 财务部门做到实时记录、同步跟踪。这有助于报表使用者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 并且防止了滞后现象。有些企业出现了因为固定资产入账时间滞后而致使折旧费用发生大额差错的现象, 这就要求会计部门在进行会计核算、报表编制时必须着重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密切联系, 让协作变得有程序可依、有规范可守, 切实保证会计报表的合理、准确编制与及时报送。

四、会计报表的分析

(一) 财报分析的逻辑切入点

1. 盈利质量分析。

盈利质量从收入、利润、毛利率等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收入质量和利润质量都偏向观察企业收入的成长性和波动性, 成长性越高、波动性越小, 则说明企业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越强、越稳定。毛利率则决定了企业在研究开发和广告促销等方面的投入空间, 毛利率大, 则说明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可以投入到研发和广告中来, 从而创造和培育更多的利润增长点。根据微软公司的财务报表计算出微软的毛利率很大, 汽车公司的毛利率较小, 说明微软公司能够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新产品和产品宣传上来, 提高了公司的成长性和创新能力, 这样的公司也更能吸引投资者的驻足。

2. 资产质量分析。

资产质量分析从资产结构和现金含量两个角度进行。资产结构的分析主要是看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所占比重, 由于这两种资产的投资具有沉没成本的效应, 且一般投入金额巨大, 评估其占比有助于判断企业的退出壁垒和经营风险。现金含量则可以评价企业的财务弹性和发生潜在风险的大小, 若现金含量高, 一旦出现良好的投资机会企业就可以迅速进入, 发生潜在损失的风险也小。

3. 现金流量分析。

经营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量是现金流量分析的切入点。前者表明企业的造血能力和销售收入的质量;后者是衡量企业还本付息和支付股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 财报分析逻辑框架

1. 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是合理的报表分析的出发点, 它是对企业经营环境做一个大致的定性的了解, 一般包括行业分析、竞争战略分析和公司战略分析。行业分析关注行业特征和生命周期, 不同行业、处于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销售收入、广告投入、毛利率等方面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例如, 在进入期, 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比较新鲜, 能使用撇脂价格策略获得早期的高额收入, 但是这个时期在产品研发上还是要下很大的投入, 利润微少甚至可能亏损, 一般吸引风险投资者投入的资本。

2. 会计分析。

会计分析包括会计政策辨认、评估、评价等步骤。例如,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零售和批发企业, 存货占比比较大, 应该加强存货管理, 重点关注与存货相关的一些会计政策, 如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存货计价方式等。对于银行而言, 关键是信贷风险管理, 因此贷款分类方法、贷款准备金的计提、资产重组等会计政策就是重点。通过对某些关键政策的分析可以发现, 报表中存在的某些虚假信息能够有效消除信息失真。

3.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利用趋势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法及比率分析法等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做一个定量的评价。以杜邦分析法为例, 其目的是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净资产收益率是这个体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指标, 一般以其作为全面分析公司业绩的起点, 再将净资产收益率分解为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三部分。

4. 前景分析。

前景分析主要的工具是财务预测, 对未来可能的销售收入、盈利、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做一个预估。报表的数据是有历史性的, 前景分析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预测, 是实现报表决策有用性的关键步骤。例如, 投资者通过一家企业以往的经营表现来预测并决定是买入还是卖出;债权人通过预测来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管理层通过预测对未来的生产提早做出计划安排并提出业绩目标。

五、结语

会计报表是企业向外界传递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个信息平台, 会计报表的合理编制和有效分析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利用好企业传递出来的讯号, 从而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 因此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文琳.浅析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J].财经界, 2011 (16)

上一篇:涉外干部培训下一篇:初中信息技术课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