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赏析

2024-04-21

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赏析(精选6篇)

篇1: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赏析

十一月份优秀新闻作品赏析

技能雄风

——露天煤业技术比武屡获佳绩工作纪实

张铁志 陈雅文 侯志成

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换挡期”,转型升级已然成为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主题。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不断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联合国经合组织在对我国的企业技术环境研究后认为:“我国企业技术能力落后的第一原因是在产品再生产和研究发展中没有充足的、高水平的从事设备操作、维护、改进和更新的生产技术人员,以及科技人员的结构不合理”。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中,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在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高精尖技能人才数量短缺,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作为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露天煤业在劳动力结构也曾与全国众多企业极为相似,但是,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露天煤业紧紧围绕“员工队伍发展与企业发展同等重要”的人才建设理念,整合资源,逐渐构建起以“四位一体”为工作机制,以岗位骨干型、技术专家型和管理复合型青工队伍培养建设模式,加强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学技能、练硬功、钻业务、比技能,比学赶帮超浓郁氛围蔚然成风,技能人才队伍成长壮大正朝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技术比武是企业培养技能人才,提高员工素质的有效途径,是企

业员工展示高超技艺、促进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近几年来,无论在全国煤炭工业协会举办的露天采矿专业职业技能的大赛中,还是在内蒙古自治区举办的职业技能的技术比武里,还是在通辽地区举办的数次技术比武的赛场上,都能看到露天煤业员工英姿勃发的身影;每次技术比武的状元都有露天煤业员工的名字。于海洋、杨建国等等众多普普通通的员工,因为大型技术比武而熠熠生辉,成为数千名青工中的亮丽风景线,露天煤业也因在大型技术比武成绩显著而闻名遐迩。

2012年,在全国煤炭工业协会举办的露天采矿专业职业技能竞赛中,露天煤业机电修配厂采掘车间于海洋以总成绩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露天采剥机械电修工技术状元,同时他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和“煤炭行业优秀技术能手”称号,露天煤业代表队在此次荣获了团体第二名和优秀组织奖;

2013年,在蒙东能源举办的2013年“蒙东能源杯”露天煤矿大型自卸车岗位技能比武活动中,扎哈淖尔煤业公司的张宏伟获得了技术状元;扎哈淖尔煤业公司的刘森林、王领辉、刘田、徐海兴、孔霍生,南露天煤矿的尤金龙分别获得技术能手;

201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中,扎哈淖尔煤业公司采掘部杨建国,荣获了自治区职业技能大赛挖掘机项目组“技术状元”称号,同时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2014年,在通辽市举办的职业竞技大赛中,南露天煤矿工程部于大鹏获得挖掘机“技术状元”荣誉称号、扎哈淖尔煤业公司采运部

包岩获得装载机“技术状元”荣誉称号,同时分别获得了“通辽市五一劳动奖章”;

2014年,在通辽市政府、霍林郭勒市政府联合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中,机电修配厂焊接车间步维富获得了霍林郭勒市政府普通焊工比赛“技术状元”荣誉称号;

2014年,在蒙东能源举办的首届职工技术运动会中,煤炭加工公司郝鑫亮、赵宏亮,机电修配厂付晓雷、王洪甲、梁志恒、冯俊青、步维富,分别获得了地面生产系统检修电钳工、大型采掘、运输设备检修电钳工和普通焊工“技术状元”称号,机电修配厂郭景立等23名选手获得了“技术能手”称号。

据统计,近年来,在露天煤业各级领导充分重视下,露天煤业及所属单位举办的各类技术比武项目、参与人次、奖励金额都创历史新高,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轰轰烈烈开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

公司重视措施得力是取得佳绩的关键

一直以来,露天煤业在抓安全生产的同时,把技术比武、岗位练兵都当做重要工作来抓。几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蒙东能源工会《关于组织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的通知》要求,积极引导露天煤业广大员工学知识、练本领,提升岗位技能,露天煤业工会结合露天煤业发展实际,坚持以“强基础、造氛围、建机制、搭平台”为原则,深入推进开展各项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为露天煤业各项生产效率

效益工作的不断提升,为露天煤业圆满完成各生产经营指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有力的组织保障是开展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几年来,为深入推进开展好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露天煤业工会先后组织召开多次工作会议,研究并制定下发了露天煤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三年工作规划》,明确了第一年建制度、建体系,第二年突出重点抓实施,第三年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按照《三年规划》工作要求,露天煤业工会制定下发了《露天煤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总体方案》,明确了以露天煤业工会为主导,各基层单位工会为方案制定和落实部门,各单位车间为具体活动组织者的三级技术比武工作要求。各基层单位纷纷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研究《总体方案》的落实,组织各有关部门相继成立了本单位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组织机构,制定了本单位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规划,确保了露天煤业练兵比武的有效落实。

基层积极参与是取得佳绩的法宝

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基层各单位的全力配合和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自2010年以来,露天煤业各基层单位共累计开展各类技术比武活动172次,参加技术比武人员8700多人次,开展技术比武的工种几乎涉及了所有一线生产和服务岗位。各项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为露天煤业广大员工学习岗位知识、提升岗位技能增添了浓厚兴趣,也为露天煤业快速发展注入了鲜活动力。

为了此项活动取得实效,各基层单位根据本单位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方案,结合本单位中心工作和员工队伍实际,分、分类型、采取不同方式开展了形式各异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不断优化技术比武项目,细化技术比武考评细则,使技术比武活动迅速在各单位推广开来,固化下来,极大地激发了员工们的参与热情。

南露天煤矿以确保安全生产为目标,深入组织生产一线的广大员工每年开展一次五大设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在各个竞赛项目的设计上全面突出安全生产主题,以日常装车、卸车、平路、推货、作土档为主要内容,规范行驶路线、装货高度、推货倾角、土档坡度等,融入倒车入库、定点停车、勾圆环、剥砖头等趣味项目,极大地引发了员工们学习岗位知识、争做岗位标兵的热情。

机电修配厂以提高员工检修技能为出发点,分车间、分机型设立技术比武项目和规则,规范员工日常检修行为,推动员工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型检修设备的学习和应用,不断打造出了一支技术精湛、管理一流、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检修员工队伍。

煤炭加工公司以促进本单位“精、细、化”管理为重点,突出系统检修质量、运行平稳、装车精确度等要素为目标设定比武项目和细则,在维修一部与维修二部之间,运行一部、运行二部、电厂输煤系统之间,大力开展部门间员工队伍对抗竞赛活动,促进了各部门间的竞争意识、争先意识的不断增强。

扎哈淖尔煤业公司以培养队伍为目标,首先确定基础比武项目,即以基础工作为主要内容开展各岗位之间的全员比武,强化员工对规

章制度、流程规范的学习,之后再逐渐引入更加精细的考评标准开展比武,促进单位快速培养了一支优秀员工队伍。

北露天煤矿结合生产实际,积极推进开展推土机推墩、平台和前装机装车比武竞赛,使本单位生产工作效率得到了不断的攀升。

煤炭运销公司突出煤质化验为工作重点,强化化验班人员素质培训,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化验人员技术比武活动,促进了单位化验工作水平及效率得到提升。

地质勘探公司以钻机司机技能竞赛为主,不断向测量、绘图等相关工种扩展,最终形成了全生产工种每年一比的良好工作氛围,增强了员工们对操作技能和岗位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供电部突出外线架设、内线维护两项重要工作职能,积极开展变电所、外线电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促进了各项业务质量的提高。

设备物资公司以提升仓储工作水平为重点,在所有库房之间开展流动红旗竞赛和保管员出入库技能竞赛活动,提高了仓储工作环境和水平。

中企时代公司和蒙东能源宾馆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开展文明窗口创建与优秀员工“三比一评”竞赛活动,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外部形象。

营造浓厚氛围是取得佳绩的有力保障

几年来,为了充分调动露天煤业广大员工参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露天煤业工会及各所属单位工会不断改善

获奖人员的奖励政策和奖励方式,加大对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状元、能手的宣传,努力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的学习氛围。

自2012年开始,露天煤业工会逐渐加大对技术状元和技术能手的奖励工作力度,获得露天煤业层面的技术状元每人每次奖励1000元增加到2000元,最高时可达3000元,获得地区级及以上级别的技术状元最高可奖励5000元。对于每个获得技术状元称号的员工,露天煤业工会安排各单位在矿山公路两侧以及厂区内悬挂其照片,以增强获奖人员的荣誉感。对于获得更高层次的技术状元,露天煤业采取拍摄专题片、专题采访等方式,在电视、报纸、网站、OA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在通勤车视频中轮番播放、展示等形式,从而扩大了获奖人员的影响力,并以此激励大家向他们学习的舆论氛围。南露天煤矿、机电修配厂、煤炭加工公司、地质勘探公司等单位,结合优秀员工健康体检工作,每年安排获奖的人员到外地进行健康疗养,既放松了心情,又愉悦了身心,增强了获奖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

实施同工种技术比武是取得佳绩的重要途径

为了把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深入人心,逐渐成为了各单位每个员工每年所想、每年所盼并为之而努力的一件事情;为了整合各单位活动资源,提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的活动层次,加强各单位之间交流与学习,露天煤业工会从2012年开始,结合南露天煤矿两条半连续生产剥离系统的上线运行,扎哈淖尔煤业公司各项生产工作的走向正轨,创造性地提出了在煤业间各生产单位之间开展主要生产岗位“同工种”技术比武活动的构想。从2012年到2014年,露天煤业连续三

年落实并开展了此项工作,从最初的大型自卸车、电铲、五大设备,到之后的地面生产系统检修电工钳工、装车工,再到2014年的焊工、叉车、天吊、大型采掘运输设备检修电工、钳工,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提高竞技评比标准,逐渐打造出了具有煤业特色的“同工种”技术比武品牌。三年间,露天煤业累计开展“同工种”技术比武活动3次,涉及竞赛工种20个,先后有1100多人参加了本项活动预赛,270多人参加了本项活动的总决赛,先后共评选出技术状元18名,技术能手68人,为露天煤业各单位进一步抓好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注重效应引领是取得佳绩的强大动力

为了展现技术状元、技术能手的实力,带动广大生产一线员工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从2013年开始,露天煤业各基层单位纷纷组织开展状元一课、状元讲堂等活动,突出“行家里手”的引领效应,相互学习工作经验和成果。

南露天煤矿以安全生产为中心,组织本单位技术状元、技术能手到各基层单位进行经验交流、介绍,讲解在生产中注意的事项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增强了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工作意识。机电修配厂深入开展技术状元授课活动,安排车间技术状元每周一课,持续讲解检修工作中的技巧与实务知识,提高了各车间的检修工作效率和水平。煤炭加工公司积极聘请技术状元为内部讲师,每年在新员工入职及本单位安全培训工作中安排其进行讲课,增强了新学员对实务工作理论的学习。扎哈淖尔煤业公司组织所有技术状元、技术能手开展师

带徒活动,每人每年至少带一个徒弟,同时利用工余时间结合切身实际向班组人员讲解三大规程、操作规范等内容,迅速提高了本单位员工的标准化作业水平。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不仅进一步增强了技术状元、技术能手的荣誉感,同时还带动了露天煤业广大员工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木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栋梁之材成”。几年来,通过露天煤业、露天煤业工会以及各单位工会的不懈努力和持之以恒,露天煤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已经走上了良性的发展之路,为企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技能人才,带动整体露天煤业员工队伍的素质得到了快速提升,促进了露天煤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良好工作氛围的形成,为实现人才兴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露天煤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品赏析与点评

本篇新闻作品是《蒙东能源报·露天煤业专刊》第70期第一版刊登的长篇通讯。

这篇长达5000字的通讯,全方位、全角度、立体式的报道了自2012年以来露天煤业紧紧围绕“员工队伍发展与企业发展同等重要”的人才建设理念,整合资源,逐渐构建起以“四位一体”为工作机制,以岗位骨干型、技术专家型和管理复合型青工队伍培养建设模式,加强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学技能、练硬功、钻业务、比技能,比学赶

帮超的浓郁氛围蔚然成风,技能人才队伍成长壮大正朝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露天煤业为广大员工搭设了很好的展示技能的舞台,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各种技能比武,无论在全国、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地区、还是蒙东能源举办的技术比武中,状元都有露天煤业员工的名字。通过各种培训和技术比武,为露天煤业广大员工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培养了大量的高水平的从事设备操作、维护、改进和更新的生产技术人员、科技人员,为企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

这篇通讯在文中列举了自2012年以来,露天煤业参加了全国煤炭系统、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和蒙东能源公司各种技术比武,于海洋、杨建国、于大鹏、包岩、步维富等多名员工获得了技术比武状元称号,这些状元称号的取得,是与他们每个人拼搏努力的结果,但更是露天煤业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员工培养的结果。文中列举出的各种技术比武状元,充分展示了露天煤业全体员工的综合技术水平,点出各种技术比武状元的名字,又使广大员工感觉更亲切,因为这些员工都是露天煤业员工中的身边人,使广大员工学习有榜样、赶超有方向。

在这篇长达5000字的通讯中,作者选取了露天煤业参加各种技术比武取得多个状元、领导高度重视员工培养、基层单位积极组织、公司营造浓厚的学习技术的氛围、实施内部技术比武、员工积极参与等典型材料,表达了露天煤业从领导到员工都高度重视员工队伍的建设和员工技能的提高,使全体员工特别是广大青年员工觉得在露天煤业工作更能提高自己,能展示出自己的才华,也更有发展前途。

通讯开始的部分,用概括性的语言阐述现代企业缺少的是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在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高精尖技能人才,技术比武是企业培养技能人才,提高员工素质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员工展示高超技艺、促进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为下一步露天煤业大力开展员工技术培训和技术比武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做好了铺垫。

在这篇通讯的中段,作者又把为广大员工创造条件、领导高度重视员工培养、基层单位积极组织、公司营造浓厚的学习技术的氛围、实施内部技术比武、员工积极参与等各个内容采用小标题的形式进行一一阐述,使每一个内容的叙述都很简洁精练,使近5000字的通讯让人读起来并没有冗长的感觉,而是循循善诱、耐人寻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篇可读性极强的佳作。

在这篇通讯的结尾,作者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对露天煤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进行了总结,阐述露天煤业已经成为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良好工作氛围的企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为实现人才兴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露天煤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通过各项技术比武活动的参与与学习,不仅全面地展示了露天煤业几年来技术比武的活动成果,展现了露天煤业员工的风采,而且让社会各界更深入地了解了露天煤业员工队伍的实力和水平。随着露天煤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的深入拓展、随着露天煤业员工知名度的不断扩大,更激发了员工们在未来的技术比武中,为煤

业继续争光的信心;用自己的技能,为企业未来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的决心。相信这也是每个“技术状元”的共同心声。

点评:崔景发《蒙东能源报·露天煤业专刊》记者编辑

篇2: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赏析

第一章 新闻赏析的性质与作用

一:新闻赏析的定义

新闻:媒体新闻及由一定媒体公开发布的新闻作品

赏析:对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与社会效果和社会成因与表现手法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 新闻赏析:是对新闻媒体公开发布的新闻作品进行评价与分析,及通过对新闻作品的新闻特性的挖掘与分析,来判断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大小的活动。

二:新闻赏析的任务:对新闻作品进行价值判断,通过分析、解释和评价新闻作品,来总结和探索新闻采写经验及其规律,从而规范新闻写作,引导受众正确接受和认知新 闻作品内涵,总结新闻采访经验,促进新闻采写向健康、规范、合理的方向发展,通过指出新闻作品和优缺点,建立起新闻赏析鉴赏的价值体系。

三:新闻赏析的意义:

1.有利于把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

2.有利于把新闻业务改革同探索新的新闻理论结合起来;

3.有利于指导我们科学地把握新闻赏析的内在规律,规范新闻赏析的方式;

4.有利于我们指导新闻实践,增强新闻的敏感度,培养对新闻现象、新闻问题的批判力。

第二章:新闻作品赏析的特点

第一节:聚集新闻价值

一:新闻价值概念:新近发生变动事实对新闻传播者的传播新的信息之需要的满足。二:分析和评价其新闻价值

1.新闻作品所报道事件是否具有重要性

A:看事情影响的范围有多大

B:分析事情的冲击力有多大

2.考查新闻作品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是否具有趣味性

A积极趣味:能唤起人们肯定的、欣赏的、同情的B消极趣味:能够引起人们惊恐、满足人们的猎奇、窥探的某种欲望

3.考查新闻作品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是否具有接近性

4.考查新闻作品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是否具有时效性

5.考查新闻作品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是否具有显著性

第二节:新闻写作得失

一:准确性:

1.知识要准确2.时间要准确 3.用语要准确

第三节:指向社会和文化批评

1.审视新闻的价值与其它价值的关联:新闻价值通过媒体反映了社会活动在制度过程中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价值观

2.揭示与社会趋势的关联:考察新闻作品是否把握社会趋势、反映时代精神,也是新闻作品赏析的本质

3.开展文化批评:新闻作品本身是一种文化产品,与宗教、艺术、科学等息息相关,除了教育系统外,新闻工作是仅次于教育系统的另一重要的文化系统

第三章 新闻赏析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新闻赏析的本位原则

一:新闻本位

1.含义:新闻媒体从新闻的一般原则出发、开展报道活动,而不是从其它因素来做新闻

2.原则:从新闻本位赏析新闻作品,就是首先强调新闻不是宣传、不是广告、不是艺术,新闻就是新闻,应当把新闻当作真正的告知的传播活动,而不是把新闻当作劝服性的传播活动。从新闻本位出发,只思考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和新闻价值。

3.运用:

A关注新闻作品反映的事实是否真实

B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新近性是重要特点,时效性是第二特征

C新闻事实是变动的事实,反常的事实,内容必须有新闻价值

二:新闻真实性

1.新闻报道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客观发生,有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A新闻中的引用的材料必须真实,即使是每个细节都必须真实

B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

2新闻报道中事实的概括必须真实

3.新闻报道的事实与这类事实总体要真实。

第二节:新闻赏析的伦理原则

一:伦理的内涵:1.真实准确 2.公正客观 3.尊重他人权益 4.保护公众利益 5.品格高尚 6.专业表现 7独立自由

二:伦理原则的要求

1.真实准确的要求:新闻伦理的要求之一就是对接受者负责,报道真实准确

2.公平、公正、公平客观的要求:首先要求记者能够倾听来自不同方的声音,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作全方位的了解。

3.尊重他人的权益要求:这是新闻赏析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伦理原则。如果一批新闻作品不能很好地保护报道对象的隐私,则肯定不是一篇好作品

4.保护公众利益:突出地表现在新闻报道的内容对公众的影响上,尤其是对未成年人利益的保护

5.品格高尚 6.专业表现 7.独立自由

第三节: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原则

引导舆论:把所代表的意见引向引向更深刻、更正确、更能代表大众利益的方向。新闻媒介只有做好引导舆论的功能,才能代表舆论。

1.看一则新闻作品的好坏,要看它在舆论导向上是否发挥了积极作用,也要看它的利益是否积极,是否有利于社会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稳定。

2.好的新闻作品要想在舆论监督中有所作为,往往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

3.好的新闻作品要想在舆论监督中有所突破,往往需要有勇气和胆量

第四节:新闻赏析的人文关怀原则

一:含义:对作品当中有无人文关怀色彩的关注和思考

二:表现 1.将人放在新闻报道的核心位置

2.作者自愿充当普通民众生活的真实代言人

3.在作品中要体现出真情实感

第四章 对新闻写作视角的赏析

第一节:对新闻标题的赏析

1.要看新闻核有没有突出

2.要看标题的语言有无信息

3.要看标题的语言是否有新意

4.新闻标题应有生动性

5.好标题往往通俗易懂,富有音韵美

第二节:新闻报道主题的赏析

一、好的新闻作品的主题应是:1。离不开正确的理论引导,特别强调当遇到的新闻事实错综复杂时 2。要符合所报道的事实,即事实要为主题提供充分的依据 3。必须符合当前的新闻报道思想

二:分析新闻作品的主题:

1.要看其反映的主题是否具有价值和意义。

2.主题是否是在真实事实上提炼出来的。

3.所选的角度是否独到和新颖,角度深、主题鲜明集中

第三节:导语的赏析

1.直叙式导语:直接叙述事实的大概,结果、主旨、精华、倒金字塔式

2.描述式导语

3。逸事式导语

4。引语式导语

5。对比式导语

6。特写式导语

一条优秀导语往往具备以下特征

1.提供消息 2简短 3明晰 4准确 5简单 6直截了当 7生动 8客观 9富于色彩 10格调高尚

第四节:新闻作品结构的赏析

1.是否简单、简要

2.好的结构往往灵活多样,富有创新性

3。新闻结构与重要事实有直接的关系

第五节:新闻报道角度的选择

1。看新闻内容针对什么受众群体

2。寻找所报道的事实与受众在时间、地点、心理或利益上的接近点

3.任何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从事物的发展中去寻找,用发展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

4.求异思维往往是选择好的新闻角度的有效途径

第六节:表现手法的赏析

象征,欲扬先抑、对比、描写、抒情、情景交融

第五章 报纸新闻作品评析

报纸新闻的分类方法很多,按体裁可以分为消息和通讯两大类,按专业可以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等,按报道方式可以分为客观报道、深度报道等。这里重点评析报纸新闻作品的两大类:专业报道类和报道方式类。

1.专业报道类。

A.政治新闻评析。政治新闻的特点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娴熟的业务技能。评析政治新闻要注意:一是要遵循新闻报道规律,积极主动发掘新闻,二是采访深入扎实,三是报道客观公正。

B.经济新闻评析。经济新闻兼具政策性、专业性、服务性、贴近性、重复性、广泛性等各层次、多方面的功能和特点,经济新闻报道要找准“症结”抓“难点”,要解疑释惑,还要去

塞求通。

C.人物新闻评析。新闻新闻的写作要求能显示人物事迹的特色,写好人物思想,体现时代精神,把人物放在矛盾中写,注重人物肖像描写。2.报道方式类。

A.客观报道评析。一些客观报道技法,如选择事实、注明出处、善用背景、引人之语。B.深度报道。优秀的深度报道作品的共同特征,如题材的重大与主题的深刻相统一,浓厚的思辨色彩与理论追求,思维的系统性与多侧面立体化报道。

第六章 广播新闻作品评析

A.广播消息。广播消息以快见长,先声夺人,短小精悍,言简意明,结构简单,主线单一。广播消息的写作要具体生动、听觉形象鲜明,取材要精粹,信息要浓缩,语言要规范优美,上口适听。

B.录音报道。录音报道真实可靠,现场感强,立体感强,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十二、电视新闻作品评析。

篇3: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赏析

关键词:赏析,作品,诵读,写作

0 引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课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通过教师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和重要作品, 以便陶冶学生之心智情操, 提升彼等文学分析与鉴赏水平, 以及用手中之笔准确表现自我思维情怀, 艺术再现社会人生之能力。然浮躁堕落世风之浸染, 中小学功利教育之遗毒, 视觉化快餐化的网络文化之风靡, 大学课程改革中基础课之集体沦落, 未来就业之现实考虑等等, 让莘莘学子或疲于应付各种证件考试, 如驾驶﹑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普通话﹑教师资格﹑研究生入学﹑公务员选拔等诸多考试, 或奔波在做家教﹑发传单﹑摆地摊﹑开网店等各种兼职工作的路上, 或因担任大学社团的各种职务而琐碎着, 抑或沉迷于爱情和网络的甜蜜与虚幻中……总之, 大多数同学与经典﹑阅读﹑诗性﹑批判﹑精神﹑责任之间, 已渐行渐远。正如有文所言:“社会上存在着明显的‘重知识、轻修养, 重科技、轻人文, 重物质、轻精神’现象, 自然会出现文化使命感的丧失和人文精神关怀的淡漠。这种阅读消费的感官化、平庸化、娱乐化, 自然会造就一批‘空心人’、‘欲望人’和‘物质人’。”[1]如何改善上述不良习气, 需要每一位有担当之教育者的反思与行动。而笔者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读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在和四十六位来自天南地北的同学一年的交流对话中, 结合他们所学专业和就业前景, 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形成了一些看法。不当之处, 祈方家指正。

1 追慕大家沉潜学问之风

古典文学源远长, 博大精深, 就典籍而论, 有《尚书》之古奥艰深, 《易经》之玄妙精炼, 《论语》之简明畅达, 《庄子》之汪洋恣肆, 《诗经》之整饬典雅, 《楚辞》之瑰丽多姿, 《史记》之酣畅淋漓, 《汉书》之冷心冷面, 《文选》之沉思翰藻, 《世说》之隽永传神, 《李太白集》之飘逸高远, 《李商隐诗集》之幽眇绮丽, 《西厢记》之一往情深, 《窦娥冤》之悲愤沉痛, 《西游记》之光怪陆离, 《红楼梦》之寄寓遥深。就题材主题而说, 游子思妇之恋, 文士不遇之悲, 人生如旅之叹, 民生艰难之痛, 咏史怀古之歌, 山水田园之吟, 爱情难觅之伤, 友情弥新之赞, 侠肝义胆之抒, 沙场驰骋之壮, 市井风俗之摹, 书斋生活之描, 写景状物之咏, 自我情怀之发, 忠君恋阙之表, 谈禅说理之论。就体裁而言, 大而论之, 则有诗、词、文、戏曲、小说;略分之, 诗则有古体诗、近体诗, 文则有散文、骈文, 戏曲则有杂剧、散曲、南戏等, 小说则有文言小说、白话小说。就古代文学所承载的时代思想和文化背景而谓,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而以儒、墨为显学;汉代以儒学独尊, 杂以阴阳五行、法家之说, 且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互相争鸣;魏晋以来, 玄学盛行, 名教自然之争屡见不鲜, 并有释教思想之引入;入唐以来, 儒释道之势互有消长, 而彼此融合似指日可待。两宋时期, 三教水乳交融, 禅宗公案语录层出不穷, 理学援释入儒却力批佛道之弊;明清以降, 思想专制愈严, 八股取士与文字狱等, 迫使多数士子明哲保身, 转向朴学, 而如顾炎武、黄宗羲、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鲁迅等辈, 却在传统文化与西学之引进中, 沉潜于文章学问, 汲汲于世道人心之救治, 不仅成果斐然, 且道德人品让后生学辈高山仰止。

是以赏析古典精品之先, 吾先力图拉近学生与古典作品之距离。据吾之了解, 学子们于中学时代于经典名篇, 亦有接触, 然所学科目既多, 且杂有应付高考之多重目的, 故而所知实为有限。又古典作品在文字、文体与文化内蕴方面, 与今日之时代相距甚遥, 部分学子虽有爱好, 但古文之根基颇浅, 多愿读时人选择不精, 且错讹实多之选本、译本, 如《白话史记》, 若要其阅读《史记》三家注, 则畏难情绪溢于言表。时贤曾云己讲授唐诗时, 言及清人所编之《唐诗三百诗》无李贺诗时, 深以为憾。有学生立即拿出《唐诗三百首》, 李贺诗赫然在目, 且有四首。其初甚怀疑己之记忆有误, 转发现兹选本录有晚唐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之咏菊花诗, 即“飒飒西风满院载, 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与“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二首诗, 顿悟此乃今人所编之伪滥本。因黄巢在清人眼中是乱臣贼子, 不可能把他选入到乾隆时代所编之《唐诗三百首》。倘有学子以此版本为据, 言清代政治开明, 并没有史家所谓之严酷文字狱, 岂不谬哉[2]。而大家学者, 多学风踏实, 成绩卓著。在教学之时, 余以时彦前彦在治学路上的故事为例, 适当介绍他们的传记和治学论著, 让学生在感动于大师们人生故事之基础上, 了解治学之基本方法与为人之道, 从而受到濡染熏陶, 并将心沉静下来, 即使以后面对人生之挫折和诱惑, 那些故事之明灯依然能昭示他、安慰他。正如司马迁在游览了孔子之故地, 观览了儒生们之礼仪演习后, 不禁引《诗经》之“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 然心向往之”﹙《史记?孔子世家》﹚, 来表达对孔子之企慕。

2 坚守诵读、赏析与写作三者并举之风

无论是古代之诗词大家, 抑或是古典文学之研究者, 均重视诵读之功。如汉代王充在《论衡·自纪》中云“受《论语》、《尚书》, 日讽千言”。老辈画家兼诗人之范曾, 每日五点起床, 恒诵古诗, 故其能用八分钟快速背诵《离骚》全文, 并曰“三天不读诗, 口齿不香”[3]。清代桐城派之代表人物刘大魁在谈到古文鉴赏时, 指出“歌而咏之, 神气出矣”。确实, 古代诗、文、词以及戏曲, 与音乐之关系极为密切。俞平伯先生即云“古代诗乐同源, 歌诵一贯, 三百之所以可诵可弦可歌可舞也”[4]。是以古典文学多数体裁非常讲究声音之道, 押韵、平仄、选字率多有严格规定, 若赏析时不用吟诵方法, 读者很难体会其中之音律之美。二是通过反复诵读, 才能与古人神交, 探其深远之旨。谢榛《四溟诗话》曾谓:“熟读之以夺神气, 歌咏之以求声调, 玩味之以裒精华。”三是熟读背诵有触类旁通之效, 进而影响个人创作之思路与文辞。前人有言:“熟读胸中有本, 细作笔下生花”。词学泰斗钱仲联在回忆无锡国专学习时, 于当时背诵之功亦赞赏不已, “唐文治先生教学的一大特点是注重诵读, 通过朗诵来表现对于古文辞思想内容的深刻理解。他当时已经双目失明, 上课时用助教。助教朗读一遍, 他阐述发挥一通。但这样的做法仅限于讲授《论语》、《孟子》之类。讲授古文辞时, 即使是长篇巨制, 也多由他自己全文背诵。唐文治先生的示范朗诵, 抑扬抗坠, 阳刚阴柔之文不同其调。学生们都仿效其读法, 每日之渊渊金石声充盈天地之间, 我们号称‘唐调’。当然, 朗诵并不是死记硬背, 而是要反复熟诵。由于我当时在反复熟读上多下功夫, 不少诗文名篇倒背如流。通过熟诵, 才能融会古人的精神于自己的面目中, 得心应手地具有写作骈散文、诗词的技巧”[5]。

在吾之具体教学中, 首先将拟讲篇目分作泛读、熟读、背诵三种不同类型, 泛读者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了解文意;熟读者则规定学生朗诵流利, 能传达出作品之情韵;背诵者则让学生反复吟诵, 直至烂熟于心, 自然成诵。同时, 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之背诵能力, 如平时抽查法, 每一节课上课之前, 必留五分钟对学生进行背诵抽查;考试督促法, 如期末考试除填空题与默写题与名句与默写有关外, 赏析题之对象, 唯有诗文之题目与作者, 而无具体之文辞, 则鉴赏之前学生必须对文句了熟于心;定期举行诗文词朗诵与背诵大会, 通过此种活动激发学生之学习兴趣;教师背诵法, 对于所讲授之作品, 吾尽量不看教材讲义, 而是在看似随意中进行背诵, 以达到言传身教之目的;接力赛背诵法, 一人背出上句, 另外一人接着背下一句, 如此轮回背诵, 让学生在游戏的快乐中完成背诵的人物;化整为眼、为节法, 即抓住背诵作品之关键字眼与写作之顺序, 在理清作品之脉络基础上进行背诵。当然, 背诵之法多样, 要因人而异, 应采取不同策略以生发学生自主吟诵之动力。

如何赏析古代文学作品, 尤其是古典名篇, 看似简单, 却并不容易。在以往的教学中, 笔者发现学生们三种不良倾向, 一是因古典文学研究者极多, 相关的赏析论著亦不少, 学生们唯须轻轻一点鼠标, 粘贴复制就可拿来应付老师,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二是习惯于将原本意蕴深厚的一篇美文剖析成不成文章的几大要点。三是完全脱离作品具体文字和整体内容, 对作品写作之具体背景与作家之风格倾向也茫然不知, 故而所谓之赏析与作品本身大相径庭, 与赏析的本质亦相距颇远。有鉴于此, 余作了以下方面的尝试:

在开学两三周内, 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一节课的时间, 让他们赏析古典名作, 但规定必须把所有书本放进包里, 关掉手机以及其他通讯设备, 课桌上只要有本子和签字笔即可, 以杜绝抄袭之可能。在课堂外再布置一首古诗的赏析, 兹诗虽属大诗人之作, 然任凭学生们找遍图书馆或是在百度上搜索, 皆无相关之鉴赏文章。通过上述二次习作, 吾对彼等之水平, 存在之问题, 已有大致之了解, 此其一也。前人有言, 欲治吾国之古典作品, 应先通小学之音韵、训诂、文字, 旁及经学、史学、文献之学, 唯此才能真正进入古典作品之内蕴中。是以赏析之前, 须明了作品之文字, 不能人云亦云, 这是赏析是否深透之关键, 也是避免贻笑大方之前提。如苏轼之名词《水调歌头》之“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有人谓此二句表明东坡先生希企天上之生活, 亦有人言此表达了其在人间之逍遥。然斯二说均不准确, 上阕词人已言“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可看出其对天上仙境之怀疑恐惧, 而“何似在人间”又明确表示和自己影子跳舞的情形不像是在人间。联系词序作者言“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 则恍然大悟, 原来词人觉得最好的状态就是喝醉酒的时候, 既不是在天上, 亦与一般的人间生活有别。再如杜牧名篇《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其中“商女”二字一般论著和赏析文章悉解作卖唱于酒楼之“歌女”, 并云此诗主题是批判醉生梦死的封建统治阶级。但当代著名学者钟振振先生通过排比五代宋初之多条诗词材料, 得出“商女”的真正定义应是随商船漂泊的商人的女眷。并云“宋人叶桂女《咏江州琵琶亭》诗曰:‘乐天当日最多情。泪滴青衫酒重倾。明月满船无处间, 不闻商女琵琶声。’这里的‘商女’, 不就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商人妇’吗”?在此基础上, 钟先生运用了历史文化的相关知识得出如下结论:

一、唐代商人娶妓女为妻妾的现象甚多, 故“商女”能“唱《后庭花》”是顺理成章的事。二、唐代够得上的达官贵人多在自家的府第园林或官衙内宴饮, 由家妓唱曲侑酒, 只有杜牧这样的中小官吏才是酒楼的常客。三、因此, 说杜牧诗旨在抨击达官贵人云云实在是一个误解。其诗的真正含义是:诗人生活在唐帝国晚期的风雨飘摇之中, 忧国之心不能自己, 因商女歌《后庭花》而牵动幽思, 念及国运, 发为咏叹, 是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6]

足见解除文字障碍于文章之理解具有莫大之功效。此其二也。传统古典文学教学中存在之弊端, 如过分注重文学史、意识形态灌输与理论阐释等, 应加以修正。吾之教学, 多从审美和艺术手法去品味作品, 将某篇作品放到特定体裁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 引导学生深入思索某类体裁艺术嬗变发展的一般规律, 从而能把握作品艺术美的内在本质, 与同类作品的异同优劣, 进而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此其三也。赏析, 需要欣赏者将自我的情感投入到作品中, 这正如《文心雕龙·知音》所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人情”, 并有自我的想象, 把作品中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品味出来。然传统之疏通文句、介绍背景、思想内涵与艺术特点之分析归纳法有将意境浑融之作品支离之倾向。故余在分析作品之基础上, 用诗化的节奏、流畅的语言与充沛的情感, 将课前准备好的自我赏析之文在学生面前吟诵一遍, 让他们从感性的角度领会到鉴赏的内在之美。此其四也。须指出的是, 吾无家学之渊源, 中学时乱读书, 接触古典作品, 了解何谓文学是在大学之后。每每看到大家之文, 总感所知甚少, 深以为憾。因此, 向学生们推荐大家之论著实有必要。如学生们在完成鉴赏之文后, 吾在认真批改的基础上, 再在课堂上拿出学者之文加以对比分析, 鉴赏之得失, 学生们当深有体会。此其五也。

谈到文章诗词创作, 虽学校设有写作学课程, 但在我们的教学中, 依然加入了写作训练。缘我们的吟诵也好, 鉴赏也好, 最终之目的, 皆是希望同学们学有所用, 能真正提高个人的文字表达能力。余在多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 屡屡发现同学们要么大段抄袭他人之笔墨;要么语病频现, 标点错误;要么词汇贫乏, 语言枯燥, 更遑论古代诗词文之创作。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谢谦先生就曾痛心疾首地感叹, 学生们花了四年的时间来学习我们的专业, 其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安身立命的基本本领, 改变个人和家庭的生存环境。倘若我们只是培养出了眼高手低的“绣花枕头”, 只熏陶出文学素质较好, 夸夸奇谈之无用书生, 这岂不是教育之过。传统古典文学之学习, 多是学习语言的艺术, 表达的艺术, 即“文章之学”。如姚鼐所编之《古文辞类纂》, 其之所以流行, 缘其可供士子练习写作。今日社会对文学与新闻系学生之需要, 殆出于能写一首好文章, 特别是应用类的文章。故谢先生指出, “古典文学的教学, 既要务虚, 更要务实, 以培养学生的气质、情趣、谈吐与文笔为主要目标, 让学生多读细读文学名篇名著, 从中体悟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古典文学的魅力, 并辅以背诵与模拟练习, 将古典名篇的语言艺术化为己有, 进而转化为一种实用的技能, 即能以优美的文笔撰写各类文章, 包括应用文、学术文和美文。”[7]具体到吾之教学, 有下列几种措施, 一是, 效仿程千帆先生所用之法, 最初之教学中要求学生分别用文言文与白话文写自传, 目的在于提醒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之重要。二是, 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的文体意识, 因不同之文体其写作方法和艺术技巧有各自之要求。如词中小令与慢词, 小令寥寥数语, 首二句可用偏锋, 而结句则应有言外之意;长调章法布局则是关键, 其起承转合, 须开合呼应。三是, 模拟练习, 要求学生在具体写作中, 有意识地借鉴前人之语言文句, 即宋代江西诗派黄庭坚所提倡的“换骨法”与“夺胎法”。“换骨法”指袭用前人语意, 而改变原来的语言创造出新的语句这种点化方式;“夺胎法”则指沿用前人语意, 并在前人语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修饰、润色、形容的化用方法。四是, 为了提升学生的归纳、分析与理解能力, 结合具体作品的相关问题, 要求他们查找相关的论著资料, 并用评述的方式提交读书报告。五是, 将学生的优秀习作挂到博客上去, 鼓励同学们加以评点分析, 以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通过一年的写作训练, 虽有部分同学有畏难情绪, 如写七言律诗, 应注意平仄、韵律、对仗、起承转合等, 但所交作业或是自由诗, 或经过修改后平仄和韵脚字依然不符合要求。但大部分学生有了习作的一些经验后, 对经典作品有了了解之同情, 其间创作之甘苦与艺术手法之优劣, 自能揣摩出来, 语言表达能力亦有较大提高。

3 崇尚多种文体与作品传播、改编之风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 不特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还须他们有开阔的视野、批判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传统之教材与教学, 所选篇目和作家, 或是一代文风之代表作家作品, 如杜甫之“三吏”、“三别”, 李商隐之“无题诗”, 苏轼之《水调歌头》, 李清照之《声声慢》, 关汉卿之《窦娥冤》, 马致远之《天净沙·秋思》等, 且很多作品与中学课本重合;或专主经典文学﹙主流文学﹚, 而对俗文学﹙亦可称通俗文学、民间文学﹚中的歌谣、敦煌曲子词、白话诗、俗赋、弹词、宝卷、道情、武侠小说等言之草草, 甚而一字未及;或标举所谓的纯文学作品, 如诗、词、小说、戏曲等, 而目碑铭、序赞、哀悼文、对联、宗教仪式诗文、八股文、劝善书、禅宗语录等更偏重于应用性的文体为非文学, 故而侧目视之;或咸趋文学一途, 但于处在多种艺术之间, 又有文学特质之石窟诗文、题画诗、唐戏弄、花鼓戏等未加以留意;或习惯用一般之“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法, 唯从背景、作家与作品三个角度介入, 而不涉及作品之传播以及历代对其接受、改编之况。兹种习尚, 不利于学生将来从事出版、传媒、影视等行业。

然高校课程改革之后, 专业基础课的地位愈发尴尬, 课时量不断压缩, 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涉及多种文体、风格之作品, 其难度可以想见耳。吾在教学中所能采取的措施其一是开设相关之专业选修课, 如敦煌大足石刻艺术, 此门课除让学生领略敦煌大足石刻之雕塑、壁画之美外, 还特别突出了敦煌文学中俗文学和应用文学的地位, 例如俗赋、变文、讲经文、曲子词、白话诗、俚曲小唱、词文等当时雅俗共赏的文学样式, 并注意以具体作品为例, 揭示说唱文学在历代久经不衰之艺术技巧原由, 启发学生思考在市场与艺术追求的二难选择中, 怎样做到雅俗共赏以及如何化用、提取、剪裁传统作品中的有益 (下转第26页) (上接第36页) 成分。兹门课在开设的几学期内, 期期选课人数爆满, 最多时有将近两百个学生选修, 足证它在补充传统课程不足方面所起的作用。其二, 在讲授作品时, 留意其在今日之广告、新闻、电视、电影以及其他流行文学中接受与改编之具况, 如琼瑶剧对宋词之化用, 流行歌词中的古典成分, 武侠小说与武侠类影视作品中在意境、语言、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和主题等诸多方面对传统作品之引用与借鉴, 流行之影视大片, 如《赤壁》、《满城尽带黄金甲》、《封神榜》、《大话西游》、《画皮》、《甄嬛传》、《梁祝》、《赵氏孤儿》、《红楼梦》等对经典名著之改编。其间的况味纷繁复杂, 吾在教学中提醒学生在查阅相关资料后, 须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思考, 如中国传统经典中的人文精神、批判眼光、思想内蕴等是否有现代化之必要, 在尊重历史, 尊重原著的同时怎样做到脱其藩篱而自成面目, 改编作品之得与失等。其例甚多, 兹不赘述。其三, 设立师生间相互探讨的平台, 如将课堂内无法讲授的重要文体和作品挂到网上的共享资源里, 学生们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也可相互提问, 以此形成开放的探讨氛围, 此举亦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

总之, 上述论说, 只是吾之教学中的一些粗浅看法。此外, 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在生活上关心他们, 思想上平等交流, 走进他们的内心;但在学习习惯上却应严格要求, 鞭策他们, 点醒他们, 做到宽柔相济。同时, 余亦以学习的态度不断充实自己, 正如荀子所言:“是故无冥冥之志者, 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 无赫赫之功。”S

【参考文献】

[1]张俊.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文学经典阅读[J].语文学刊, 2004 (04) .

[2]莫砺锋.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谈[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05) .

[3]刘梦溪.“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30岁生日献词[J]国际人才交流, 2009 (03) .

[4]俞平伯.诗的歌与诵[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34 (03) .

[5]钱仲联, 涂晓马.犹有壮心歌伏枥:钱仲联先生访谈录[J].文艺研究, 2003 (05) [6]钟振振.一稿为例话治学[J].江苏高教, 1992 (02) .

[7]谢谦.论高校古典文学教学的误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6) .

参考文献

[1]张俊.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文学经典阅读[J].语文学刊, 2004 (04) .

[2]莫砺锋.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谈[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05) .

[3]刘梦溪.“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30岁生日献词[J].国际人才交流, 2009 (03) .

[4]俞平伯.诗的歌与诵[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34 (03) .

[5]钱仲联, 涂晓马.犹有壮心歌伏枥:钱仲联先生访谈录[J].文艺研究, 2003 (05) .

[6]钟振振.一稿为例话治学[J].江苏高教, 1992 (02) .

篇4: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赏析

《撤离》 路易莎·格里亚马奇 摄

2011年2月27日,在希腊首都雅典附近的比雷埃夫斯港口,一名从利比亚班加西港口撤离的孩子在一辆大巴上张望窗外。一艘由外国使馆安排的渡轮载着数百名来自大约16个国家的乘客从利比亚撤离。

评委吴才兴点评:“这张照片安静、细腻。第一眼看不出个所以然,但会吸引人仔细看,信息量丰富。”

非战争灾难类重大新闻单幅铜奖

《击落的战机》 安贾·涅得金豪斯 摄

2011年3月19日,一架卡扎菲部队的军用战机在利比亚东部的班加西郊区被击落。

评委赫拉修点评:“难得的瞬间。”

新闻人物组图金奖

《二战劳工幸存者》 吕廷川 摄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为弥补国内劳动力不足,从亚洲周边国家掳掠平民及战俘充当劳工,其中从中国强掳近4万人,押解到日本35家公司135个矿业所,在军警的刺刀与皮鞭下,强迫他们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幸存劳工拖着病残的身体回到了中国。他们大部分居住在偏远的农村,生活贫困。随着时间的流逝,健在者寥寥无几。垂垂暮年,往日的伤痛却愈加清晰,他们一直期待着,能够在有生之年得到一个真诚的道歉。但是,这一刻至今没有到来。

评委王文澜点评:“这组劳工肖像从整体上把握住了劳工的特殊精神状态,画面朴素,人物眼神非常突出。作者没有拍摄劳工的刻意神态,而记录下的都是非典型形态,自然流露的瞬间。如果一组中有一张表情夸张是合理的,但是每张都很夸张,就是用力过度了。感觉作者是厚积薄发,在拍摄这组作品时,没有特别用力。”

经济及科技类新闻单幅金奖

《尼日利亚非法炼油厂》 阿金图德·阿金勒耶 摄

2011年3月24日,在尼日利亚三角州区域哈科特港附近的奥格尼兰德航拍的非法炼油厂。 原油窃贼在当地被称为“地堡里的人”,在拥有非洲最大规模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尼日利亚,他们已存在多年,他们刺穿管道盗油,每年给尼日利亚和外国石油公司带来数百万美元损失。

评委玛丽安点评:“一张富有美感的新闻照片,构图出色。但漂亮的构图下却隐藏着忧患,引人思考。”

日常生活类新闻组照金奖

《细语者》 库巴·卡民斯基 摄

“细语者”是波兰一个群体的统称。“细语者”相信自己拥有上帝赋予的天赋,能用咒语解除厄运、治疗疾病。他们通常向其他信徒轻声吟诵经文,因此得名“细语者”。大多数波兰的“细语者”是年长的妇女,她们居住在波兰东部的小村庄里。 “细语者”常在自己的小屋或者特定的场所里施法,她们给人看病或解咒不收取费用,觉得这是上帝赋予他们的义务。

评委王文澜点评:“这一组用一种诗化文学性的语言给你讲述一个很哀伤,很虚无的故事。画面都是迷茫,飘忽不定的,和他要表达的主题想吻合。藏而不露地,用完全写意的手法拍出了这组好作品。”

体育类新闻单幅金奖

《马踏牛仔》 邹峥 摄

2011年11月6日,在加拿大国家展览中心,选手汤米·梅杰在比赛中落马。当日,2011年加拿大皇家冬季农业博览会上的牛仔骑术竞技赛在加拿大国家展览中心举行。比赛共设有无鞍马骑术竞技、绕杆竞速、有鞍马骑术竞技、绕桶竞速等项目,来自加拿大东、西部地区的近50名男、女参赛选手为观众尽情展现了骑手在马背上的风采。

评委普雷基点评:“这是一张有趣的照片,构图和画面都很突出。”

体育类新闻单幅铜奖

《海地地震后的足球赛》 凯纳·本塔库(Kena Betancur) 摄

2011年1月10日,三名足球运动员在海地太子港的一场友谊赛中拼抢。海地地震中,一些足球运动员失去了腿,然而他们依靠拄拐回到了赛场上。

评委张蔚飞点评:“虽然从技术角度,这张照片存在硬伤:焦点对在球上,三个运动员都是失焦的。但是在激烈的一瞬间,技术上一点点的失误是可以接受的。这张残疾人踢球的照片非常动人,表现出一种乐观的精神,并深刻地阐释了什么是体育精神。”

文化、艺术与娱乐类新闻单幅金奖

《婚前教育》 克里斯托佛·福朗 摄

2011年4月1日,在英国北威尔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右二)和她的孙子、刚执行完搜救任务的威廉王子(左二)交谈,菲利普亲王(右一)注视着他们。威廉王子当时在盎格鲁山谷的英国皇家空军作为搜救直升机飞行员服役,他将在4月29日迎娶凯特·米德尔顿。

评委普雷基点评:“这组可能更适合归入到新闻人物肖像类别中。图片中这种家人关系,反映出背后的一种文化。”

战争、灾难类新闻组照优秀奖

《强奸案审讯》 皮提·穆勒 摄

2011年2月17日,在刚果(金)民主共和国巴拉卡地区的一个军事法庭的庭审现场,法官听取辩论。11名刚果士兵被指控犯有反人类罪和强奸罪。

评委普雷基点评:“与利比亚战争照片相比,这组照片远没有其他照片拍得有冲击力,评委们也不用讨论导弹是什么型号这种问题,但是这组照片可以看出是摄影师花了很多功夫准备的,他用安静的画面表现出了一个强大的故事。在刚果拍摄军人强奸妇女的审判,他自己应该是冒了很大生命危险的。这个案件在刚果本身也是一个重大事件,在这个国家,这是第一次将强奸妇女作为一种犯罪进行审判。”

自然及环境类新闻单幅金奖

《闪电遇到火山》 卡洛斯·古铁雷斯摄

2011年6月5日,在智利恩特拉古斯附近的普耶韦火山上空,闪电划过弥漫的火山灰。6月4日,休眠了数十年的普耶韦火山突然喷发,喷射出的火山灰上升至10公里高的空中,并随气流向邻国阿根廷移动。火山喷发迫使智利政府疏散了数千附近居民。

篇5:浅论新闻作品赏析的方法

On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way news works and new ideas

摘要:本文具体分析新闻作品赏析中常见的方法和新思维。新闻作品的赏析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两者关系密不可分。除常见的新闻作品赏析方式外,经过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新闻作品的赏析中又出现了新的思维方法。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news reports, the common appreciation of the methods and new thinking.News appreciation the work is divided into macro and micro aspect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re inseparable.In addition to common works of appreciation approaches, throug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journalism, news Appreciation of the work appeared in a new way of thinking.关键词:新闻作品 新闻作品价值 赏析方法 新思维

Keywords: news reports, news reports, the value of appreciation of methods and new thinking

正文:

所谓新闻作品就是:可指一篇稿件、一张图片、一个栏目、一个版面,也可统称新闻作品。其一是能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二是根据新闻的基本规律,把握和体现新闻事实的正确性、真实性、生动性、及时性;三是要充分体现时代特色、地方特色.新闻作品的具体的形式有8种: 新闻链接,图表新闻,表格新闻,滚动式新闻,采写人物新闻,采写系列报道,采编连续报道,采写跟踪摄影报道。新闻作品的价值在哪里?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迅速及时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二是使读者产生先睹为快的审美感觉;三是从作者公正客观的态度中吸取教益;四是通过传播媒体引起广泛的社会反映;五是使人们茶余饭后有了谈话消遣的材料。但笔者认为,新闻作品的价值远不只于此。好的新闻作品,它不仅有明显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永恒的历史意义。这就要求作者在选择新闻事件时站得高,看得远,从宏观角度架构,从微观处入手。所谓宏观,就是要求作者站在历史发展、人类文明进化、时代精神演变、社会经济走向的高度,去认识把握自己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而这些事件,又必须反映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大事。它必须抓住社会现象、阶级矛盾的本质,要能象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那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微观,就是作者能从复杂纷纭、司空见惯的平凡事件中,发现其隐藏的闪光点。这就是于毫发处见泰山,“于无声处听惊雷”。用文学创作术语说,新闻作品的微观,就是以小见大。一篇能载入史册的新闻作品,必须具备宏观把握、微

观深入的特点。由此可见全面分析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好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新闻作品赏析的方法(宏观上)

(一)、政治学的分析方法:

主要要新闻事业的政治性决定的,侧重于作品的思想内涵即新闻的倾向性和指导性.倾向性:是指大众传播媒介或明或暗表现出的特定的政治立场,也指记者通过新闻事实暴露出的思想倾向.举例说明,2009年8月2日台风莫拉克重创台湾的新闻一经发出就有内地的新闻工作者写出下面这个新闻作品:“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当年余先生写了这么几句感人肺腑的话,至今仍然萦绕在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头。自始至终,大陆与台湾从来都没有失去过联系;自始至终,大陆和台湾都是心相连手相牵。

今天宝岛上发生的一幕,让我自然想到了去年的大地震。那段记忆仍旧鲜活着,在为遇难的同胞悲伤的时候,我们同样也为凝聚在一起的千千万万颗中国心而感动,当四川同胞在废墟中挣扎时,是他们和我们一起捐钱捐物支持救援,是他们和我们一起祈福,是他们和我们一起积极支援灾区重建。那一刻,华夏大地上,即便是那海峡也似乎消逝,整个中国就这样紧紧的紧紧的汇聚在一起。而此刻,我们的宝岛台湾正经历着几十年不遇的特大自然灾害,我们的台湾同胞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灾难。看到小林村成为平地,看到他们急切的寻找亲人的影子,听到孩子的哭声,听到孩子说想上学的声音,我们感同身受,每个人都在心底祈祷,每个人都开始行动。

长长的捐款队伍从广场的一头排到另一头,其间不乏有稚嫩的面孔,手上捏着一块钱、一块五角钱,和爸爸妈妈一起静静的站在那里,等待着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一位拾荒的不识字的老奶奶,仅仅看见那个爱心,仅仅看见“5.12”,她捐上了自己卖500个瓶子的钱,当皱巴巴的钱从她的手里放进捐款箱,这是一种怎样的震撼?中国红十字会已先后两次向台湾灾区提供共计2185万元人民币的人道救助资金;深圳市委、市政府向台湾捐赠1000套活动板房„„

还记得那对作为礼物送到台湾的熊猫宝宝吗?还记得他们具有象征意义的名字吗?团团、圆圆,团团圆圆,相信终有那么一天会实现。台湾与大陆,本是同根生,血浓于水,这比任何力量都更有效力。一路走来,不论经历多大的磨难,祖**亲总是用她一贯有力的臂膀为儿女撑起一片广阔天空。她总是教导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兄弟姐妹都要一起面对,永不放弃;她总是教导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兄弟姐妹要互相扶持,抹去泪水继续前行。

失去亲人的悲痛在继续,失去家园的伤痛在继续,逝者已矣,愿亲人们一路走好,愿深埋的土地能承载着英灵到那没有痛苦没有“莫拉克”、没有泥石流甚至没有眼泪的地方;生者如斯,愿幸存的亲人们节哀,愿你们早日走出悲痛。

拯救行动在继续,恢复家园在继续,台湾,挺住,全中国人民和你们在一起,我们都感同身受!”①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即使面对天灾人祸这样不可避免的灾难时,鲜明的政治性也是新闻写作的前提,这篇评论中不仅强调了一个中国的不争事实,也通过两岸人民面对天灾人祸相互帮助的真情。这样的新闻作品是完全符合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要求的。

(二)、社会学的分析方法:

用社会学的方法进行新闻评析就是从新闻的社会性出发,从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出发,把握新闻所表现的根本内容,以新闻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产生的社会意义为指向的评析方法.(一):能否反映和体现社会进步倾向和潮流作为衡量作品优越的重要尺度.(二):基本要求:(1)考察新闻作品的真实性.(2)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分析和研究.(三):具体操作的三个层面

(1)思想分析评析方法:注重分析新闻作品所包含的思想

观念,社会理想思

(2)从人文 心理分析:把新闻活动现象当作人类或民族文化

系统的一个总要部分来考察.(3)创作主体分析方法.主要指记者编辑的社会生活背景,创作思想,新闻理念,社会理想

举例说明: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爆发时,就有媒体这样评论这个新闻“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包括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成立由卫生部牵头、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和地方参加的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石家庄市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等人被免职。他们应该承担责任,免职是应该的。面对重大突发事故,我们在惊叹“伤亡惨重”和“损失巨大”的同时,很自然会想到的是“追究领导责任”。既要追究企业领导和部门领导的责任,又要追究政府领导和上级领导的责任。我们应该看到,任何一起事故的酿成,几乎都是由两种责任所导致,一种是领导的责任,一种是具体人的责任。具体人的责任虽然多是具体的和局部的责任,但却往往是最初的和直接的责任。所以我们在问责领导的同时,也应该呼吁民众树立应有的责任心。河北三鹿集团婴幼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从目前调查的情况看,三鹿奶粉之所以使6200多名婴幼儿患病,主要是有人往奶粉里掺加了化工原料三聚氰胺。近日,此案取得重大进展。涉嫌犯罪的正定县耿氏兄弟,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事情似乎很简单,因屡次交奶检验不合格被拒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后得知向牛奶中掺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可增加蛋白质检测指标。于是耿氏兄弟自2007年底开始,从行唐县一化工商店购进三聚氰胺,勾兑后掺入销往三鹿集团的牛奶中。以后每天生产、销售这种掺加三聚氰胺的牛奶约3吨。耿某接受警方讯问时供认,他本人清楚“三鹿集团要的是纯的鲜牛奶,不能掺任何东西,而且这些牛奶就是要加工给人吃的,化工原料不是人吃的东西”。当被警方问及是否知道这种行为的后果时,耿某说:“没问过,也没想过,只知道对人体无益。”耿某同时承认,他本人和家人从不食用这种掺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②对这样的新闻作品我们可以这样赏析:从社会背景来看三鹿奶粉事件,看似一起简单的食品安全事件,但是,联系到中国近年来一系列类似的恶性事件,就绝非一个简单的食品安全事件所能涵盖、所能解释得通。三鹿奶粉事件,其实是国人自贱、自戕、自绝的结果——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民族中的强势者或者败类在制度漏洞的庇护下,对弱势者的戕害与绝杀。在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都没有波及到国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的企业,知道国外法律对国民的保护是非常严格而系统的,他们会自觉地对出口产品“高标准 严要求”,也因此,在国内,出口产品被视为是质量最有保障的上等品。人们对这种自贱之举,几乎已经习以为常。某些官员表现出同样的自贱态度,面对洋人,他们在骨子里存 在着强烈的自卑感,点头哈腰,彬彬有礼,同样的一张面孔,一旦面对同胞,立即骤变,展现出冷酷和无耻的一面。(三)、具体新闻作品分析(微观)

(1)从体裁入手

(2)新闻作品的报道类型和方式来分析

具体来说常见新闻报道体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消息1.动态新闻:动态新闻以迅速简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新动态为基本特征。它的内容集中单一,一般一事一报,简明扼要,时效性强。动态新闻一般三五百字,具有新闻六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如何)。动态新闻中的“简讯”(又称“简明新闻”),则仅用一二句话交代新闻事件的概况,一般不交代事情的发生过程和背景情况。2.综合新闻:指的是对同类事物或一事物的多侧面的归纳综合报道。主要用以反映新动向、新成就、新问题等。综合新闻在写作上要求:尽可能揭示新闻来源,以证明“综合”的科学性与可信性;要尽可能做到点面结合,既有一般的面上情况的概括叙述,又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给人以具体生动的印象;综合要有明确的意图,尽可能“用事实说话”,避免空泛的议论。

二、浓度报道:1.解释性报道:侧重于揭示和说明新闻事实的原因和结果,着眼于“新闻背后的新闻”,向读者解释事件的来龙去脉、事件的含义与社会影响,也包括对事件发展趋势的展望。2.述评新闻:是一种“关于新闻的新闻”。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夹叙夹议,进行一些必要的分析评说。它以叙述新闻事实为主要任务,分析评说是紧紧围绕着新闻事实进行的,这就与新闻评论中的以新闻事实为例证而阐明观点的做法有明显的区别。

三、通讯:1.一般纪实性通讯。就其内容而言,又可再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与风貌通讯。2.新闻故事。以故事的形式反映新人新事。一般篇幅短小,内容集中,一篇报道仅叙及一二件事,然而刻画却又较为细腻,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3.访问记。就某一重要新闻事件或众所关注的问题访问有关人士,然后以谈话纪实的方式加以报道。访问记专题性强,内容集中,注重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可读性较强。4.散文体通讯。大多数通讯以纪实为主,而且多以第三人称方式客观叙事。然而也有打破常规的,如近年来争雄报坛的“采访札记”、“记者来信”之类,完全借鉴散文中的“札记”、“书信”、“散记”的写作方式,灵活自如地反映记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突破了昔日“工作通讯”惯有模式。

四、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一种“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或场景的形象化报道。它强调视觉印象,以描绘为主要手法,往往截取事件发展进程中的某个片断或画面,绘声绘色,给人以特写镜头般的印象。

(四)、新闻作品评析新思维

(一)当代新闻是特殊的意识形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1)新闻传播的意识力量几乎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新闻作品评析要适应新时期新闻事业的发展,就要有新思维

(二)新闻是社会进步的中介

(1)充当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中介

(2)充当生产发展的中介

(三)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新思维

(1)评价是非的新标准---生产力是不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2)思考问题的新方法---多侧面:不要随便帖标签

(3)新闻报道的新意识---竞争

(4)新闻工作的新视野---全方位

(5)新闻工作者的着眼点---注重效益

综上所述:新闻作品赏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论从政治角度,社会角度,具体新闻的分析还是新闻作品分析的新思维来看;要分析好新闻作品的准确内涵定义,首先要做到读懂新闻背后想要表达的理念。好的新闻作品不仅是高端文化的代表,其同时也会是代表广大人名群众意愿的最好媒介。

参考文献:① 刘明华,张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新闻作品选读》②刘海贵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新闻采访写作》新编

References: ① Ming-Hua Liu, Zhang Zheng;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04, “news reports, choose”

② Crisis and Turning waiting;Fudan University Press

篇6:优秀新闻、科技摄影评选大赛策划

(一)活动背景: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风风雨雨,在党的90岁生日之际,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情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激,回首这90年来,我们的党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1921年7月,在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注定了她的不平凡,她使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一,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人,给灾难沉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铸就了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使华夏民族得以诞生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党的每一步决定都值得我们宣传和记录。

(二)活动目的:通过开展优秀新闻、科技摄影大赛,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90岁生日,回忆党的光辉历程,让同学们更好的去了解、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以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国的伟大崛起与发展

(三)活动主题:“闻”中华新事,“秀”华夏崛起

(四)活动时间:2011年4月10至2011年4月30日

(五)面向对象:全体药化10级同学

(六)活动内容:

一:科技摄影部分:

要求:

1、能够彰显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上进步的一组(两张)对比照片,例如:马路与高速公路的对比、高铁与火车的对比等

2、吉林市内的纪念党的先进人物、事件的雕像或石碑,以及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条幅或举办活动的一些场景

3、能够展示华夏欣欣向荣的景象的照片

二:优秀新闻评选部分

中国自建党90周年以来发生了很多大事,可以拟定过去某一时间或根据现阶段某一事件写一则新闻,要求新闻内容阐述明确,能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先进性,条理清晰,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新闻方向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民生等方面均可。

(七)活动要求:摄影部分要求交照片电子版及照片(四寸),照片背面标明班级、姓名及所照照片场景说明,每班最低交10份,每人仅限交一组或一张照片;新闻部分要求交新闻打印版及电子版,字体为宋体,大小为小四,1.5倍行距,字数不限,不得抄袭原有新闻,每班最低10份。

(八)奖项设置:科技摄影部分: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两名

三等奖三名

优秀奖三名

优秀新闻部分: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两名

三等奖两名

(九)后期工作:

上一篇:朱鹏翰销售绝技之短信成交法下一篇:我最喜欢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