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信成为一种习惯

2024-05-25

让自信成为一种习惯(精选8篇)

篇1:让自信成为一种习惯

让文明成为品质、让优秀成为习惯、让自信铸造成功

10汽修班主题班会

活动的背景:

10汽修班学生一直有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的特点,究其原因是怕出错、怕出丑、总认为自己能力不够,这显然是自信心不强的表现。现在进入中专以后面临两年后毕业就业,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自信心的问卷调查也发现部分同学缺乏自信心。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让班级成为一个充满沟通,充满理解,充满自信,充满理想的空间。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建立自信心,以健康心态面对人生,迎接挑战。

2、通过同学相互间的赞美,感受被他人认可的快乐,同时学会欣赏他人,接纳他人。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向上、乐观、充满自信等健康心理,以良好健康的最佳心理状态去学习和生活,迎接中考。

教学准备

1、进行自信心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

2、学生准备故事《把斧头推销给小布什》

3、准备好小卡片,用于激励小语赠同学这个环节。

4、收集《相信自己》的歌曲。

5、制作powerpoint教学课件。

设计思路

第一步:了解什么是自信

第二步:自信的重要性

第三步:如何培养自信

第四步:通过游戏活动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设计

1、由心理学家所做的实验引入。将一只跳蚤放入杯中。开始,跳蚤一下子就能从杯中跳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在杯上盖了透明盖,跳蚤仍然会往上跳,但是碰了几次盖后,碰疼了,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

2、学生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发表自己的见解。

3、根据学生的见解提出什么是自信。

4、故事欣赏:学生讲《把斧头推销给小布什》的故事。同时让学生讨论乔治赫伯特取得成功的原因,并列举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的事例。

5、根据学生的见解,讲述自信的重要性。让学生相信我们的大脑的开发只有5%左右,只要把我们的潜能发挥出来,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自己也一定能做到,相信自己,只要坚持不懈地积极进取,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6、如何培养自信心。介绍增强自信心的七种方法。

7、慧眼识英才:我为同学找自信。根据自信心的调查统计结果,挑选出班里的三位具有代表性的同学(活跃调皮的、默默无闻的、学困生),让每位同学说三位同学至少一个优点。

8、让自信与我们同行:激励小语赠同学。让同学为自己的好朋友设计一个鼓舞人心的格言。如: a、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b、哪怕是最果断的人,只要他失去自信,也会变成懦夫。

9、歌曲欣赏:《相信自己》

10、作业:通过今天的班会课,写一篇有关自信的周记。

教学流程

主持人:同学们,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个心理学家所做的实验:心理学家曾做了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入杯中。开始,跳蚤一下子就能从杯中跳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在杯上盖了透明盖,跳蚤仍然会往上跳,但是碰了几次盖后,碰疼了,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提出问题:跳蚤还能跳出杯子吗?为什么?

主持人:是的,跳蚤失去了自信,跳不出杯子了。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心理是否也有这样的一个盖子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班会的主题:我是最棒的-----扬起自信的风帆。主持人:提到自信我们并不陌生,那究竟该怎样给自信一个定义呢?

出示课件:自信又叫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

主持人:自信很重要,但到底有多重要呢?或者说自信会给我们带什么好处呢?下面请欣赏班长带来的精彩故事《把斧头推销给小布什》,我们注意从故事的主人公乔治·赫伯特身上去寻找答案。

同学:2001年5月20日,美国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一消息,把一只刻有“最伟大推销员”的金靴子赠与了他。这是自1975年以来,该学会的一名学员成功地把一台微型录音机卖给了尼克松后,又一学员跨过如此高的门槛。

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27年,以培养世界上最杰出的推销员著称于世。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都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能力的实习题,让学生去完成。克林顿当政期间,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八年间,有无数个学员为此绞尽脑汁,最后都无功而返。克林顿卸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目换成:请将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

鉴于前八年的失败与教训,许多学员知难而退。个别学员甚至认为,这道毕业实习题会和克林顿当政时一样毫无结果,因为现在的总统什么都不缺,即使缺什么,也用不着他们亲自购买;再退一步说,即使他们亲自购买,也不一定正赶上你去推销的时候。然而,乔治·赫伯特却做到了,并且没有花多少工夫。一位记者在采访他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小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座农场,那里长着许多树。于是我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有一次,我有幸参观您的农场,发现那里长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已变得松软。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小斧头,但是从您现在的体质来看,这种小斧头显然太轻,因此您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锋利的老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它是我祖父留给我的,很适合砍伐枯树。倘您若有兴趣的话,请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予回复„„最后他就给我汇来了15美元。乔治·赫伯特成功后,布鲁金斯学会在表彰他的时候说:金靴子奖已设置了26年。26年间,布鲁金斯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推销员,造就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这只金靴子之所以没有授予他们,是因为我们一直想寻找这么一个人——这个人从不因有人说某一目标不能实现而放弃,从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

主持人:谢谢班长的精彩讲述,下面请同学们讨论第一个问题:

乔治·赫伯特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没有这样的事例?

主持人:同学们的认识都很正确,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乔治·赫伯特成功的基础是他具有坚定的自信心。如果现在打开布鲁金斯学会的网站,就会在该学会的网页上发现这样一句格言:

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

出示格言,先让学生默读,提示重读“显得”,请全班同学大声朗读这句格言。主持人:希望这句话能成为在座每位同学的前进动力。自信心是很重要点,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可以改变恶劣的现状,使我们充满激情的去笑对困难,过关斩将,实现理想。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仍能保持乐观奋进的拼搏精神。可以说,人生中的任何一次成功,都是伴随着自尊自信取得的。

可以前我曾经听有的同学说,不是我没有自信,没有努力,是因为我爹妈给了我一个比别人笨的头脑,是这样吗?据统计:正常人只运用了自身潜力的2%到5%,也就是说,最成功的人只运用了自身潜力的5%,前苏联学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正常人如果发挥了自身潜力的一半,那么他可以将叠起来几人厚的全苏百科全书背得滚瓜烂熟。

因此,只要把我们的潜能发挥出来,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自己也一定能做到。

主持人:那么现在我们很自然的会想到一个问题,既然自信心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培养自信心呢?这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共享。

主持人概括:我们将刚才同学们的理解归纳起来,可以得出下列七个方法,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清楚地读出来:

a、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

b、给自己一个微笑。

c、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

d、学会自我激励。

e、感受别人的欣赏。

f、成功的体验。

h、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主持人:其实,树立自信并不是一件难事,例如“给自己一个微笑”,这谁都可以办到。树立自信也绝对不是个人的事情,例如“感受别人的欣赏”,我们既要懂得感受他人对自己的欣赏,同时还要懂得去欣赏他人、赞美他人。同学们,前两天,我们进行了一个自信心的问卷调查,下面让我们看看调查的结果(出示统计图)。可见我们有少数同学还缺乏自信,下面让我们来为其中的三位同学找自信,他们是咱们班上最默默无闻的三位同学,希望我们热情的赞美可以让他们勇敢起来,大放起来。

学生们:说出三位同学的优点。

主持人:我想,此时这三位同学的心里一定感到无比温暖。我们已经知道别人的欣赏能增加我们的自信,下面让我们全班同学互动起来,来玩一个游戏“激励小语赠同学”,让我们每个人都来学着赞美别人,学着感受别人的赞美。

活动:为同学设计一个鼓舞人心的赠言,并写在卡片上。如:

a、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b、哪怕是最果断的人,只要他失去自信,也会变成懦夫。

互赠激励语。

请同学起来读一读好朋友送给他的话,讲讲自己的感受,再说说自己送给同学的赠言。

主持人:我此刻非常的感动,觉得我们班同学特别团结,特别友爱,觉得我们是一个充满自信、理解和理想的班集体,我真想放声高歌。我觉得有一首歌最能代表我此时的心情,也非常符合我们这节班会课的主题,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相信自己》。相信自己

零点乐队 多少次挥汗如雨 伤痛曾填满记忆 只因为始终相信 去拼搏才能胜利 总是在鼓舞自己 要成功就得努力 热血在赛承腾 巨人在东方升起 相信自己

你将赢得胜利创造奇迹 相信自己

梦想在你手中这是你的天地 CBACBACBACBA 相信自己

你将超越极限超越自已 相信自己

当这一切过去你们将是第一 相信自己

篇2:让自信成为一种习惯

让卫生成为一种习惯 让文明成为一种时尚

高尚的品德、文明的言行,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校园环境是我们每一名在校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校园文明也是学校校风、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但目前我们的校园里不文明的现象有所抬头,例如随意旷课,上课迟到、早退;携带食物进入课堂,把庄严的课堂当食堂,果皮纸屑等垃圾随手丢弃在课桌里;男生在公共场所吸烟;男女交往行为不得体,公开场合有过分亲昵的举动;个别寝室内务卫生较差……上述种种不文明行为和现象不仅违反了我校有关学生管理制度,也严重损害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影响了我校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和谐校园的建设。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养成教育,促进校园文明建设,院团委组织部开展“让卫生成为一种习惯,让文明成为一种时尚”团课学习,此次学习是为了加强和提高我院学生的文明意识,提高我院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养成良好的、文明的日常行为习惯,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为此,我们向全院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注意公共卫生,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草坪,不在公共场合吸烟,争创无烟宿舍、无烟班级、无烟校园。

二、文明学习。做到不旷课,不迟不早退;坚决杜绝在自习室里大声喧哗、打电话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诚信考试,不作弊。

三、文明行为。传播礼仪,践行文明。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校园里主动与老师和同学打招呼。男女同学在交往中应言行得当,不在公共场所做过于亲昵的举动。

四、文明举止。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穿戴整洁、着装得体。言语文明,态度友善,行为优雅。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文明娱乐。合理分配时间,科学上网,不痴迷网络。

六、文明宿舍。维持宿舍良好的生活环境,按时归寝,杜绝夜不归宿的不良行为。

七、文明就餐。排队打饭、不拥挤,提高效率,主动收拾餐具,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

八、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同学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习惯成自然,从小事做起,必能成大气候。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让卫生成为一种习惯,让文明成为一种时尚”团课,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人人争当文明大学生。

提问:

(1)在校园中你有发现哪些不文明的行为?

(2)请大家说说怎么样才能杜绝不文明的现象出现”?

(3)说说我们如何做一位文明的大学生?

请各班团支书根据主题开展团课,上交一份团课心得并拍照存档。

篇3: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关键是如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呢?这就应该从学生初次接触读书本时说起吧!我认为学生对书本接触得越早越好。最早的书本应该是图画式的, 这花花绿绿的东西会激起幼儿极大的兴趣, 或许爱看书的种子从这时便被深埋在心中了。但是许多的农村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 许多忙碌的家长也做不到这一点。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或许自然就落到了学校老师身上。但传统的语文基础教育往往把学生引入误区。我不赞成按字、词、篇的顺序来学语文, 更不赞成教师动不动就让学生把生字词写几行甚至一张。本应生动的语文课上成了机械的灌输式的课堂。为什么把字词从活活生生的文章中割离出来呢?文字因成了句、成了篇而生色生香, 是语句、篇章赋予了它生命。让学生先去感受语言之美, 对语言产生兴趣, 它的意义应远远超过认识几百个字的意义吧!小孩子们读得书多了, 无形中许多字也在脑海中留下了印象, 印象反复叠加, 不知不觉便根深蒂固了。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 光是抄写字词就占去了学生很大部分时间。小学教育变成了识记字词的教育, 因为现行的评价制度迫使老师所看重的是这一学期或这一学年的成绩。所以教师不能把眼光看得更远, 他们不得不关注眼前的成绩。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习惯养成具有非凡的意义。在众多的习惯中, 读书也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习惯吧!偏偏许多时候家长忽略了, 教师也忽略了。

作为一名农村中心语文教师我痛心地发现, 许多学生都没有阅读的兴趣, 更没有阅读的习惯。我们不得不从头抓起, 培养他们爱读书的习惯, 具体做法如下。

一.让学生尝到读书的甜头, 爱上读书

初中学生的大脑已不是一张白纸任你涂写, 课堂上时间有限, 课下让他们去读, 只有少数学生能按要求去做。因为在没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前提下, 他们是把这种要求当成一种额外的负担。所以当务之急是让学生尝到读书的甜头, 爱上读书。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课内的阅读教学, 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如开始时教师可向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解某部作品中的精彩片段, 吊足学生的胃口, 部分学生为了了解下面的情节, 课下就会非常自觉地找来看。如果教师想进一步巩固效果, 隔一段时间可开一个以班级为单位的小型论坛, 真正认真读且读有所得的学生便有了施展的空间。他们尝到了读书的甜头, 便触动了对书的热爱之情。

二.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动笔的过程就是精简的过程、挑选的过程、内化的过程。

(一) 经典摘抄。对文中一些经典语句让学生养成及时摘抄的好习惯, 将别人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

(二) 笔记心得。将阅读过程中点滴的心理感受记下来, 长期积累便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三.养成朗读、背诵的良好习惯

朗读要饱含感情地去读, 用情去读的过程便是学生与文章交流对话的过程, 是情感相互融合、碰撞的过程, 会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 拉近学生与书的距离。好的文章一定要背, 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其精妙之处!

通过以上方法, 读书由被动慢慢地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最重要的是这种做法必须坚持。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 此种做法坚持初中三年, 足以将一个行为变成习惯。

篇4:让自信成为一种习惯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自信 自卑

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孩子性格内向、孤僻,存在有偏差的认知,如:“我做任何事情都会失败”,“我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认可”,“我什么都不如别人”……换句话说,他们非常自卑。这种消极情绪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最终影响他们对生活的认知。班主任对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比较特殊的一种角色,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因此,我们应当尽早发现,及时帮助孩子克服自卑,让自信成为孩子学习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

一、分析形成孩子自卑心理的原因,为合理解决指明方向。

每一个孩子个性心理的形成,都受到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前者是既定的,但是后者是可以改变的。

(一)不恰当的言语暗示带给孩子消极的自我暗示。

我们发现,低年级孩子的家长往往对孩子满怀期望,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开始出现分化,此时就会有这样一些家长,当发现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优秀时,给孩子下这样的定论:“唉,看来这孩子是不会有出息的。”甚至某些老师缺乏耐心:“真是朽木不可雕也。”童年时期,孩子的认知体系尚在形成中,如果连自己最亲的父母、最信任的老师或者最亲密的小伙伴都否定了自己,那么就真的会让孩子对自己的智力、能力等各方面产生怀疑。

(二)某些不足被过度放大,心理失衡导致自卑。

皓皓是个先天发育迟缓的孩子,身材比一般的孩子要矮小,母亲说他三岁多才开始长第一颗牙齿,四岁才开口说话,曾一度以为他是个哑巴。进入小学了,皓皓说话还是口齿不清。在课堂上,小小的他不愿意举手发言,问到他总回答:我不会。但是,从他的作业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什么都不会。可想而知,这个孩子因为在与小朋友的交往过程中,遭遇了一些嘲笑,渐渐地,离群寡处,不敢主动与人交往。这种自卑的情绪迁移到课堂上,怕自己的发言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而不愿开口。

(三)遭遇挫折,导致片面的自我评价。

人生道路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特别是随着孩子长大,进入学校等大环境,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这时候,会有一些孩子在遭遇挫折时感到灰心丧气,并且越来越害怕挫折,这种情绪一旦得不到排解,便逐渐演变成自卑,让孩子遇到问题首先退缩。

二、班主任工作中为孩子排忧解难,引导孩子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一)家校合力,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加强沟通、家校合力,能让我们像齿轮一样密切配合,发挥出最大作用。家长的优势在于面对的受教育对象少,能够有更多精力,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而老师的优势在于接受的专业知识更多,教育的经验更丰富,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能够找到更合理的处理方式。

(二)自知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从正面肯定自己的学生,并且联合家长、全班同学,使学生成为积极的自我。事实上,“十个手指伸出来,都有所长短”,每个人都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只有全面认识自己,看清自身的长处和不足,才能做到扬长避短,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

2014年,我接任了六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班上有个叫小骅的孩子,各科成绩均差及格线一大段,对于这个孩子而言,让他在学习上有所作为,几乎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小骅也早已把自己定位为拖班级后腿的学生。除了小骅这样比较极端的孩子,还有一些孩子也有类似情况:凡事退缩,不敢参与竞争。小学阶段正是人生观形成的初级阶段,班主任不能放任这些孩子的自卑情绪这样发展下去。

我告诉孩子,每一个人都是非常特别的,都是别人所不可取代的,我用张海迪的故事、美国总统肯尼迪的经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告诉他们,不要太早就否定自己,再不起眼的人身上,都可能蕴藏着巨大能量。利用班会课寻找每个同学的优点,那一刻,我看到,同学们看小骅的眼神都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三)创造优越感,让自信与孩子结缘。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如果我们一直保持勇气,便能通过直接、实际的方法改进身边所处的环境,脱离这种感觉。

曾经遇到这样一个孩子,他叫小亮,课堂上,他会突然拉前面同学的头发,午饭时间,他会故意将口水吐到同学的餐盆中,下课时,更是状况不断,掰断门把手、弄坏饮水机……每个老师对他都头痛不已。

西方哲学家阿德勒说:假如一个人已经气馁了,假如他不再认为脚踏实地的努力能够改进他所处的环境,他仍然无法忍受他的自卑感,他仍然会努力设法去摆脱它,只是,他采取的方法偏激,无法让人接受,也不能使他有所收获。

从一次与小亮的谈话中,我发现,小亮正是属于这种情况,他的这些捣蛋行为其实出自于他的自卑,他觉得“受表扬是没有我的份的,我做什么都不会受到别人的好评”,但是又不甘于被冷落,于是,他选择用这种消极的方式引起大家注意。

如果设法为小亮创造一定的优越感,是否就能让他缓解自卑感,开始往积极的一面努力呢?经过观察,我发现小亮有一些体育技能比较突出,如跳绳。于是,我利用课间活动时间,跟孩子们一起参与体育运动,结果不出所料,小亮是班上一分钟内跳绳数最多的孩子:哇,我还真没想到小亮跳绳这么厉害,下次学校吉尼斯比赛这个项目一定要让你参加。之后,我经常在全班同学面前提起小亮垒球扔得远、跑步跑得快等,还专门布置孩子们在日记中写一写小亮的这些优点,让同学们,更让小亮自己,重新肯定自己的力量。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伟大的诗人李白更是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对于小学生而言,从小树立自信,能够使他们积极地面对学习、生活,拥有自信,等于拥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拥有了成功的基础。广大班主任,应不断引导孩子克服自卑,建立自信。

参考文献:

篇5: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翻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每一条建议谈到一个问题,这中间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故事中渗透着大师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苏霍姆林斯基用他富有艺术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能让每个读过此书的人感触颇深,启发非浅。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就是:一切是为了孩子。多么实实在在的思想。他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课力求生动、形象、有趣、反对“满堂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他认为,“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并用分数去鼓励他们,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取得成绩的快乐,并时刻认识到自己永远是最棒的。

教师如何能做到这点,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那就是——读书,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要求我们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就像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读到这里,我突然之间明白了,为什么有的特级教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自己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教学环节的设计可谓精心,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语言匮乏。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原来,这是因为用一辈子来备课和上课前的几小时来备课,效果肯定不同。要知道作为教师,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之一粟。若我们没有“源头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学生来?他让我记住:老天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跑在时间前面的就是最大财富的拥有者。

每天,当我们面对这群鲜活的生命,他们所散发出的青春气息时刻提醒我们要学习、要读书。因为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学习他人之长,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至于成为学生眼中的“老古董”。只有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紧紧跟上学生的成长特点,才能更好地跟学生沟通、交流,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篇6: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从蹒跚学步,到青春年少,这之间我们拥有了许多,亦失去了许多,但唯一不变的是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人。他们也曾像我们这样,经历过青春的懵懂无知,经历过盼望,经历过我们此刻经历的一切,他们也是从少男少女褪去青涩,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职责。也许,他们做得不够好,也许,他们并没有十分的理解你,懂得你。可是,你是否曾和他们在一齐谈心,告诉他们你心里怎样想的,你是否曾给他们打电话问问他们最近身体可好,你是否以往给他们捶过背,捏过肩。父母,是我们骨肉相连的亲人,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应当多陪陪他们,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正青春年少无知的我们,处于人生最好的时间。人生的路口在这样的时间里,被我们选择,而父母在这样时间里慢慢变老,不知你是否曾注意过父母头上慢慢变白的头发,注意过岁月在他们头上留下的痕迹吗?他们也经历着我们此刻经历的这一切,他们也渴望被关心,被理解,被爱。你是否曾将自我攒过几个星期的零花钱给自我喜欢的人买生日礼物,却常常忘记父母的生日,即使记得也只是漫不经心的说一句“生日欢乐”,我们总是抱怨父母不理解我们,不关心我们,我们有何时关心过他们,不要把自我最好的一面留给别人,把自我最差的一面留给自我的亲人。“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

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在父母疲惫的时候,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在他们口渴的时候,为他们送上一杯水;在他们出门时,给他们一个微笑,告诉他们路上慢点;在傍晚的时候,把饭菜做好,等着他们回来。当自我懂事的时候,就不要奢望在他们身上得到什么,如果我们想得到什么,那么就应当自我努力,而不是当“啃老族”。感恩,并不是说要做得多好,要花多少钱,要让别人明白,才是感恩。也许,简简单单的一顿饭,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能够让你们年迈的父母感动落泪。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把父母时常放在心上,告诉他们,你在乎他们,就是最好的感恩,不是吗?

篇7:让合规成为一种习惯

尊敬的各们领导,各位同事大家晚上好!我来自XX支行,我叫XX,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让合规成为一种习惯》

先给大家讲一则笑话:说一个人和他的女朋友逛街,看到红灯便闯了过程去。女朋友说,你连红灯都敢闯,什么违法的事不敢做?就跟他分手了。后来他又结识了一个女友,逛街时,看见了红灯,便老老实实的等,女友不高兴了,说你连红灯都不敢闯,还能干什么事? 这虽然是一则笑话,却道出了一个事实,就是一些人对法律、规则的漠视。事实上,在我们身边,规则的漠视。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规则意识缺失的现象随处可见。小到闯红灯、随地吐痰、乱毛垃圾,大到随意违约、坑蒙拐骗、违法乱纪。对这些现象,有的人似乎已习以为常、司空见惯。殊不知,个人意志高于社会规则,个体行为凌驾于制度约束之上,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规是社会有序运转、企业健康发展、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基本元素,更是银行人的生命线。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规则可以灵活掌握,随意调整,人人不择手段,以实现一己私欲为目的,企业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远的不讲,在我们身边就有活生生的案例,有的是员工知法犯法,严重违反业务规定挪用资金而被开除,有的是员工虚增存款而被告降职停职,一般性的业务差错而被积分就更不用说了。一件又一件的经济犯罪案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大案、要案的背后并不是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而往往是因为思想的松懈,对合规的漠视。因此提高员工合规意识,让意识变成行为,让行为变成习惯,最终形成一种合规文化,邮储银行的事业才能持续稳定的发展。而显然合规经营这种良习不是一日两日形成的,靠的是坚持不懈的培训、教育、检查、监督,让每位员工用心去牢记合规、用行为来诠释合规,只有在观念和实践上都去重视合规的内涵,自身的行为才会形成一种职业习惯。作为一名前台员工,我深深地感受到合规的重要性。何任百分之一的疏忽都可能变成百分之一百遗憾,一次小小的操作失误有可能会带来终生的悔恨。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不可能搞好一个银行,但却可能会搞垮一个银行。因此,我们要立足本职,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经办的每一笔业务做起,切切实实做到“上岗一分钟,合规六十秒”。而作为邮储银行的一名员工,我也可喜的看到我们行的各级领导对培养合规文化的重视。今年省分行出台的《两个办法》,无疑就是我们合规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它从“不可为”入手,细致入微的为我偿提拱了一个行动指南,让我们懂得如何合规操作,如何防范和规避风险,如何更好的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而自四季度以来,我们黄梅县支行在周行长的带领下,大力倡导“合规成习惯,习惯促安全”的理念,全行上下深入开展“合规大讲堂”、“合规大讨论”活动,让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切实感受到了活动的力度与深度,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业务越发展,合规越重要!诚然,我们谁也不希望,一场运动式的教育活动之后,违规操作的问题卷土重来;不希望因为个别人的随意操作和小问题不断,使全行员工的利益受到牵连;不希望有惊天动地的案件发生,却只能在事后感慨万千。我们只希望同,我们每们员工都能真正理解和认同合规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真正去遵守、去执行,树立主人翁责任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虚心学习,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实实在在的人生,来为邮储银行事业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风险无小事,合规心中留”。只有绷紧合规之弦,才能弹奏幸福之音。今天的演讲或许不能改变我们工作中那些不合规的现象、那些不文明的行为,但从现场的气氛中我们已经感觉到,大家的思想正在统一,决心也正在汇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自觉担负起合规执行的责任和使命,坚持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相信一定能创造出我们邮储银行美好的明天!当合规像我们吃饭、睡觉、休息一样自然的去执行的时候,我想,那才是我们的最高境界!

篇8: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

恩格斯把思考形象地比作“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生动地告诉人们思考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重要的主观来源,思考是智力的核心,是创造力的源泉, 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际就是要求教者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那么,如何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呢?

一、激活学生潜在的非智力因素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动力系统。在教学中,调动内在的驱动力,培养学习动机,激发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自学能力的养成夯实基础。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呢?

第一、独立学习,激发好奇心。“好奇心是研究之父,成功之母。”求知的萌芽和创造的起点,都是源于孩子的好奇心。学生对许多问题都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习惯,因此教者应该让学生独立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达到教学的高效。在教学《诚实和信任》 这一课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贯穿全文主线的思考,设问:留下字条和不留字条结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这个问题的设计,是教师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教者应该鼓励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处在主动的状态,让学生大胆地推测,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学生学习兴致高,而且乐于思考。

第二、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学习过程中,让孩子思考自己的学习目标,再把自己的行为不断与目标加以对照,让目标成为孩子的动力。例如在教 《谈礼貌》 《滴水穿石的启示》 《学会合作》 等文章时,教者可在开课前提问:“本节课你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这一类文章的主题明确中心突出,学生带着目标学习,教者并在教学中提醒学生思考你的目标达成了多少,还有哪些不足,查漏补缺,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

第三、运用肯定、奖励的评价方法,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让学生在思考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从而获得成功喜悦的满足。一次,在教学生字词的过程中,我问:“这两个词谁会读?会读的话就带领全班孩子一起读。”我班一个随班就读儿童勇敢地举起手,我喊了他,他带领大家读得很好,我让全班孩子给他掌声鼓励他,他受到莫大的鼓舞,整节课都听得很认真,从那以后我只要找到机会就鼓励他,他居然变得爱上语文课,后来他用稚嫩的话语告诉我,他从来没有老师表扬,他也想得到。这是一个特殊的孩子,对待肯定和鼓励很在意,敢想,一个正常的孩子岂不是更加在乎。

在语文阅读教学课上,学生最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的赞赏,信任的目光,善意的微笑,鼓励的话语,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激励,因此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欣赏学生的思考,欣赏学生的做法,每个学生的性格、知识、意志等不同,教育的内容、手段也不同,要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灵活运用表扬方法,让它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四、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竞争可采用自我竞争、同伴竞争、团体合作竞争,并思考如何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但还有注意最大限度减少竞争中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教 《望月》 一文时,教师可以采用各种赞月大比拼,说含“月”的成语、比赛诵读描写月亮的古诗、用各种修辞手法形容月亮……总而言之,在思考中比赛,在比赛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

第五、互尊互爱、民主平等,在班级中,教师真诚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差生,让学生思考如何使班级成为亲密和谐的大家庭。比如在教文章 《爱如茉莉》 时,让洁白纯净、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走进学生的内心,教者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家人如茉莉般静谧美好,也要让学生之间互相关爱,互相激励,彼此尊重,共享快乐,从而满足心理需要,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限时讲授中点燃思考的激情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并且在不断的思考中,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

1、情景引思

“情境—探究—思考—发现—解决问题”,这是思考的过程,因此问题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悬念中求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 《音乐之都维也纳》 一文时,找一段关于维也纳的视频解说,让学生走进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维也纳,领略波光粼粼的多瑙河,感受维也纳那独特的音乐氛围。视频是课文的补充,课文是视频的讲解,让文章中画面再现,学生身临其境。在此基础中教者提问:为什么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学生思考后各抒己见,可以用文中的话回答,也可以结合看到的视频回答,学生在思考中掌握文本,在思考中开阔视野,在思考中提升阅读能力。

2、质疑激思

学生学习新课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让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的同时,激发学生自学的欲望,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决,找到最有价值的研究点,从而将思考转化为自学的切入点。在教学中,教者可采用导学单的模式,导学单的作用不仅是预习新的生字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我研读文本,在研读中激发学生思考,我在导学单中总会出现一个问题:请你提一个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对这个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会思索,对于提的好的问题,在教学中可以让这个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质疑中提升,对课前文本的解读会深入,引导学生有个性的思考。

3、辩论深思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辩论是不同观点间的交锋,必然会引发学生深思,加深对文本的认识理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根据观点搜集素材,有效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学生中“欲欲跃试”的氛围才浓厚。在教学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中,可以采用辩论赛的形式,正方观点是杀了大黑骡子解燃眉之急,反方的观点是不杀大黑骡子,根据的学生自己的意愿班上分成两大组,赞同正方为一组,赞同反方的为一组,学生思考讨论,根据自己一方的观点找出更多的有力的论据,然后每组推选三名代表,参加辩论赛,辩论过程中,可以提出休息的时间,补充论据。其实这个辩论是没有结果的,我教学的目的达到了,正方找的论据都是赞扬彭德怀,反方找的论据都是赞扬大黑骡子。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辩论中思考,在辩论中理解文本,在辩论中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

4、合作拓思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主动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学生间的年龄、心理、水平相近,学生在思考中畅所欲言,突破思维习惯,让交流具有多向性,在班级中形成教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教老师的学习氛围,使教学纵深发展,思考中培养了独立学习的能力。在教学 《灰椋鸟》 的第一课时,可设计一个关于细节描写的专题,分小组让学生找一找文中细节描写的内容,并说一说这样描写的好处,在此基础上再合作仿写一段,合作则是大家共同选好写的主题,再发表修改的意见,知道自己满意为止。这样的设计把听说读写的训练落到实处,还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实现了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的目的。

5、变通创思

思考的变通力,就是指不同分类或不同方式的思考,从某个角度转向另一个角度的能力,或者是用一种不同的新方法去看待问题。在语文学习中有很多问题没有一个唯一的答案。在教学 《黄河的主人》 一文时,让学生思考描写艄公驾驶羊皮筏子的句子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有的认为要用紧张的语气,有的认为要用勇敢的语气,有的认为用谨慎的语气,还有的认为用赞扬的语气……众说纷纭,但是都有充分的理由,这样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变通中掌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有的放矢施教,教给学生方法,课外与课内并行

上一篇:江苏出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下一篇:井冈山干部学院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