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读后感

2024-04-22

《教育基础》读后感(通用9篇)

篇1:《教育基础》读后感

阅读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教育基础》读后感

对于活动时间和空间很有限而只有在假期才有闲暇时间的我们来说,读书无疑是开阔视野最好的捷径。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便常常感叹于“开卷有益,下笔有神”的道理所在。读书是一种享受,可以暂时忘却我们所处的空间位置,忘却繁芜复杂的世间琐事。尤其是读教育类的书籍时,经常会对号入座,感觉身边发生的好多事和书上讲的比较想象,在书中可以学习怎样教育教学,能从中获得许多启迪,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从容,这样的感觉很真实也很充实。于是我利用今年暑假认真学习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郑金洲教授主编的《教育基础》这本著作,这本书从“我们为什么要做教师”、“理解教育”“走进学校”“关注教师”四大版块共十一章进行讲述,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学习这本著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育的产生、发展、成长、中西方文化的差别以及帮助我们认识教育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帮助我们了解教育对象,帮助我们理解一定的教育理论,并能开阔我们的教育视野。

首先,读了这本专著使我了解了教育的起源、发展及中西方教育的比较、差异,对教育的特征现状都明确的做了阐述,从而诞生出特定的文化背景是一定文化积淀的产物,只有在其产生的土壤中才能判定其事宜的程度,东西方教育在许多方面是相互补充的,也只有在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共同完善,不断发展。作为社会的一个基础单元——学校,我们更加明确了“学校工作无小事,事事皆教育”的道理,学校的和谐、稳步和精心发展,我们都要从小事入手,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把事情办得更实在、更全面、更理想,增强真实性,减少工作的失误,每件事做的越明确、越具体就越有利于操作和精细化管理,从另一个角度来 说也是适应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培养师生良好习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的发展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在于教师,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建设一只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社会效益的关键所在,是学校教育管理中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其次、这本专著为我们教师提供的不止是知识技能,更有综合的视野和批判的态度,使我们的教育更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致力于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做一个有智慧、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过一种有尊严的教育生活。”是我作为人民教师的一个目标。作为教师在我们教学之前,首先应该用发展的心理学观点,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当然教师自身的成长也是非常必要的,要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必须加强学习,通过个体培训、群体培训,不断充电,才能使教学形式日益丰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提升教育理念,并通过提升教育理念,学会反思自己,学会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民族振兴的层面上去思考自己的教育活动,能从更客观地角度,更理性的思考中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要教好书,不光要有广博的知识积累而且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恰当的把我教材、学生和课堂的生成,更要辛勤的付出,不断积累总结,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从而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最后,我认为《教育基础》这本书值得我们细细地去品味,领悟它精髓所在,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作为一名教师,我工作是因为我热爱这事业,我教书是为在事业追求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工作时间越长,我越应该理解幸福的含义不再以为老师是权威,他们以逐渐有自己的观点。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很平常地延续着自己的工作之路。徒有可嘉精神,这多么可悲,其实“蜡炬成灰泪始干”并不应该成为我们教师职业精神的写照。我们应该追求的职业精神是,发展学生,也发展自己;照亮学生,也要照亮自己。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做“减法”,要减掉积压在我们身上的重压;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负责,要学会团结协作。教师毕竟是不同于其他职业的。教师要有理性,必须把学生当“人”看待,这是我们的工作与其他工作最大的区别;教师要有理性,必须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

总之,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尤其是理论专著更要捧读不辍。读书伴随着积累,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厚

积薄发”,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营养。从书中可以汲取很多,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还有更深层次的,需要细细去揣摩,去思索。当你看透了纸的背面,读懂了书中的内涵,获取了那宝贵的精神财富之后,知识的天空将任你飞翔。“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不错,当你有了疑惑的时候,就去问书吧!它是我们的良师

篇2:《教育基础》读后感

唐丽君

在这个寒假里,我每天都坚持读叶澜教授撰写的《新基础教育》,这已经是第二次读了,这本书的理论性很强,我觉得有的地方我还没有能力去真正地理解,但有的地方我觉得很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切实际,比如叶澜教授倡导的 “新基础教育 ”追求的学校效应概括为四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留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四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针对性,形象生动地勾勒了转型前后学校日常实践的不同形态,呈现了“新基础教育”理念所追求的“生命活力”、“教师智慧”、“学生成长”和“主动发展”等主题词。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尤其是一名新教师,我能够在工作之处就接触到叶澜教授的新基础理论,我觉得我很幸运,这本书我还需要一遍遍地拜读才能慢慢地透彻地领悟其精华和寓意,已经读过两遍这本书,我的感受很深,其中,我对书中教师角色理想重建感悟较深。书中指出,教师要主动从传统的角色定位中走出,形成新的角色理想,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实现自我更新。我认为,传统的教师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是自古就有的真理,然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还想再加上几个词:创新,与时代接轨。因为我是一名英语老师,所以我总是在教完书上的内容后,会补充一些相关的国外知识,比如在教到Walkman这个单词时,我会向同学们讲述这个词开头字母要大写的原由演变,就如 Nokia, LG等,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在圣诞节时,我给他们讲圣诞老人的故事,虽然从烟囱里爬进屋里,然后在床头的袜子里放礼物,大部分小朋友觉得是假的,但他们还是愿意听我这样绘声绘色的讲着,我认为教师应该做的是努力在扩充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激起他们对这一学科的兴趣。

今天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完成传递人类文化、知识、技能上,停留在让学生只知学习与继承,不思也不会创造的水平上。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点燃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才是当代中国教育特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与此同时,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和作为教育专业人员的教师,其自身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问题,也以从未有过的鲜明方式突显出来了。因为,“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

篇3:《教育基础》读后感

一 学习的能力

学习能力的培养, 既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前提条件, 也是终身教育的个体目的。学习的能力包括了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教育, 不仅是传授知识, 还要培养学习动机和欲望。有了学习动机, 才能使一个人离开校园后仍保持学习的兴趣。一旦学习成为了兴趣, 学习就会变成贯穿于整个人生中的自觉行动, 基础教育阶段必须为学生奠定学习兴趣的基础, 让学生真正热爱学习, 这对于将来进行专业学习极其重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们应尽力挖掘与所授知识有关的、学生可能感兴趣的素材, 并将其穿插在枯燥无味的知识中, 这样课堂才生动、丰富, 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也才会被大大地激发起来, 同时学生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好玩、快乐的事, 这样的学习就是一种“享受”, 而不是一种“折磨”。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砝码”, 更是一把能迅速促进人成功的“利剑”。

二 丰富的情感

以“重知轻情”为特征的传统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影响颇深。在基础教育的实践过程中, 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学生的认知、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 而学生的情感因素被严重忽略。应试教育,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重知轻情的教育, 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要么“苦而弃学”, 要么“苦而奋学”, 即使成长也是“苦成怪才”;他们或冷漠、自私、无情, 或不懂人情世故, 生活单调、无味, 思想偏激;生活或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不顺心事情, 极易做出一些对自己或对社会不利的事情。人与其他物种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是有着丰富情感的生物。一个人如果缺少了情感, 那他就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也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情感是人的生命的原动力, 有了情感, 人的身心才有可能健康地发展, 因此, 基础教育阶段必须为学生打下丰富的情感基础, 这也是人终身发展的基础。

三 坚定的意志力

通过提高意志力可以拥有生活中的各种成就, 真正创造奇迹的是人的意志力, 意志的指导作用对世上每个人的价值将无法估量。所以, 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力,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可是, 由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 以及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 中国的家长特别溺爱孩子, 从出生、上学、就业、结婚……什么都要包办。进入学校后, 学生的学习由教师包办代替, 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教师都给学生安排好了, 学生只要依计划行事, 所以, 中国的许多学生依赖性特别强, 受挫能力差, 意志力也不坚定。意志力默默地潜藏于每个人的身体中, 需要人长期、不断地挖掘。所以, 意志力的培养必须从小培养。

四 良好的判断力

培养判断力是终身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的。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各种信息犹如海水般向我们涌来, 使我们应接不暇;同时, 信息本身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如果没有一定的判断力, 很容易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方向。在这种情况下, 培养一个人的判断力就显得十分必要, 尤其是在电脑普及的年代, 这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教育系统承载着重大的责任:它应使每个人拥有控制信息大量增加的手段, 即本着批判精神, 对信息进行筛选, 将其分出主次;它还应帮助人们与传媒和信息社会 (逐渐变成短暂性和瞬时) 保持一定的距离……教育系统在提供必不可少的融入社会生活的方式的同时, 也应为树立适合于信息社会的公民意识奠定基础。”该书也指出了培养判断能力的必要性。

五 社会责任感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应当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四个支柱上建立具有新精神、新内涵的终身教育。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共同要求就是要有社会责任感。所谓社会责任感, 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 每个人在心理上或感觉上对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没有人可以完全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 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对社会负责, 对他人负责, 而不仅是为了自己的欲望而生活, 这样社会才会更美好。社会责任感既是社会发展对个人的要求, 也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经之路。因此, 在基础教育阶段, 应当为学生奠定这一基础。我们现在的学校, 对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少之又少。学校中出现的“门事件”, 不仅反映了学生思想道德的不足, 更反映了他们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如果能对孩子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则道德教育、爱国教育就很容易被他们吸纳。

当今教育已进入普及化、大众化阶段, 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应与时俱进, 尤其是作为国民教育基础的基础教育。人们必须站在终身教育这一新的视角上, 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基础。在基础教育阶段不仅要为学生奠定知识、技能、思想道德等基础, 还应为学生奠定学习的能力、丰富的情感、坚定的意志力、良好的判断力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基础。

摘要:本文从终身教育的视野审视基础教育的基础, 在分析了目前相关研究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基础教育阶段应为学生奠定学习的能力、丰富的情感、坚定的意志力、良好的判断力和社会责任感等基础。

关键词:基础教育,基础,终身教育

参考文献

[1]何齐宗.教育的新时代——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篇4:基础教育与教育的基础

以上本文写作当月的例子数不胜数,有些可能是学者们的“行为艺术”,有些则确实是缺乏常识。然而无论如何,这些能够登上大雅之堂拥有名校专家教授抬头的基础性出格举动绝非偶然。

当我们为华人也能够获得诺贝尔奖而自豪,甚至自诩基础教育“赢在起点”的时候,如果经过冷静分析不得不承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越来越不是我们这个60多年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而我们面对的更加残酷的现实也许是:我们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公民、专家、教授所犯的错误越来越“基础”,越来越远离常识和应用。也许在信息压力面前,人容易体现出来的素质不是他受到多少优质的高等教育,也许基础教育的底子,更能够本能地表现出来。

有些人生阅历的中年人都会体会到,一个人,在不同的压力面前,所体现的道德水准和选择是不同的。信息社会,面临不同的信息压力信息工具,接受过不同基础教育本质所体现出来的行为、能力与情商也是不同的。有的时候,任何人之间的差距在信息压力面前会顷刻被打回基础教育的原形。

对于中西的基础教育的看法,即使是名人名家,看法也大相径庭。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2011年6月22日对于中国的基础教育怀有深厚的感情地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打下的‘底子’要比国外扎实。”而菲尔兹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邱成桐在2006年11月却给中国的基础教育泼了瓢冷水:“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

对于这些现象,华南师范大学的王红在通过对范德堡大学的合作以及中美校长9次互访的系统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在终点输了,在起点也不见得赢了!”“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不如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也不见得就比美国高。”“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究竟应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什么样的基础?”更犀利的说法是资中筠女士在香港表达的:“中国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就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中国的人种都会退化。”

培养什么样的基础

那么,在当今的信息社会的信息压力面前,我们的基础教育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基础?什么样的能力和什么样的情商呢?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教育背景下孩子,就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来说确实比同龄美国孩子要好。如果进入中小学的课堂我们会发现,美国8年级的程度,还不如国内小学5年级。正是由于这个事实存在,我们很多人认为:“我们虽然输在终点,但是我们曾经赢在起点。”

事情果真如此吗?

我自己的女儿就在美国读高中,初中毕业来到美国上课的第一天就遇到巨大挑战:没有班级和固定的课堂,小班的教学更是探究性的学习,刚来的中国孩子与其说不能融入美国课堂,更应该说根本不知道该干什么。

美国的高中就有经济学和微积分,更重要的是,有些孩子使用的问卷处理方法和软件,是我在国内的研究生毕业时还不能掌握的东西。到了考试,确实是华人孩子沾光,多数公立学校的华人的孩子分数很高。但从以上事实我们看出,我们陶醉于的基础教育优越,也许是源自于华人和东方文化对分数的重视而已,而信息社会真正的基础,是这些分数吗?

卡内基梅隆大学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和决策管理专家赫伯特·西蒙密不可分,西蒙说:“什么地方都有两种人,一种是博学的人,一种是有想法的人。”西蒙就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在校期间,西蒙的分数只有一门A,而且这一门还是拳击。但西蒙代表了美国很多人的学习思路。而2011年在美国也引起巨大反响的“虎妈”,是典型东方式的学习思路。

在过去的100年,东方的思路和西方的思路各有千秋,做出科学巨大原创性贡献的更多的是西方基础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而支撑这种科研的更加“基础”的人员,却离不开大量的华人、印度人、日本人和韩国人。如果今天的美国大学把以上的东方人撤离,大学也许不是今天的样子。然而,“基础”的作用,在信息压力时代,还是一样的吗?

华南师范大学的王红教授说:“尽管中国的中小学生为学生奠定了很扎实的知识基础,但未必是学生进一步发展和学习的必需基础,相反,过多过重的知识学习,常常会压抑和挫伤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就拿现在大家都很关注的创新人才培养来说,很多研究已经表明,创新所需要的基础,并不是知识性基础而是美国中小学特别关注的好奇、探究、兴趣、质疑等为核心的能力性基础。正如《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并不是出研究成果的主要因素’,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是进行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思想条件。”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中小学较好地履行了它们的“基础”功能,学生的基础不是“弱”而是“强”。

王红说得极对,如果从信息压力的角度进行补充的话,在过去如果掌握基础知识的人在团队中还有“基础性”的作用的话,在信息社会中,这种“基础性的作用”很快就会被网络和云(采用应用程序虚拟化技术的软件平台)所替代,也许用不了多少时间,东方式的“基础科研人员”,将逐渐退出美国的高校和研究所,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中国的人种都会退化”之说并非危言耸听。

举一个能力的实际情况。目前中国有很多的留英大学生,然而申请到美国的著名高校就不那么容易。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美国没有完全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但社区志愿活动、科研等都纳入各个大学的录取考量指标,因此中国学生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比较难进入美国高校。我认识一个美国的高中生,自己花了一年时间去到农场收集芦荟、到化工厂去加工,到实验室去分析,写出试验报告,应用效果。这个课题的目的是什么呢?说来好笑,是《证明在家里面也可以制作美容保健产品》。这个学生最后被一个学科排名很靠前的生物学专业全额奖学金录取,比的并不是SAT成绩,而是高中期间的交流和面试活动。

锻炼什么能力

我自己的女儿在国内很好的一个外国语学校读初中,到美国上课。作为家长很快就能发现在基础教育方面的中西差距。

女儿就读的是一个私立高中,美国的10年级对应的是国内高中二年级。上课一周后,我发现,原本担心的语言问题和课程都不是问题。上第一天的数学课,女儿飞快地口算出来了类似(1-0.627)的数学题,而美国的孩子还没有打开计算器。数学老师拿女儿的例子告诉全班:“你们不要自己算,只要会算就可以了,把这些事情交给计算器。”转而对女儿说:“下次课你一定要带一个图形计算器,很多功能都要交给计算器的。”

后来我才知道,美国的高中数学作业和考试根本不会像国内一样手算,复杂一些的公式全部交给图形计算器。女儿对我说,美国的作业不像中国,能够做的图形老师都凑成整数。美国的作业经常会有根号10.74这样的题,不使用工具图形很难画,客观上训练学生使用复杂工具的能力。

看着这个复杂的和电脑有接口100多美金的TI-84计算器,我才明白了国内一直在练学生的算盘能力,而美国训练学生使用工具和原’始创新能力。

轮到第二天的《经济学》课程(我们的大学生也未必学经济学),女儿下课后花了3个小时询问我家庭开支的问题。原来她有一个作业,要求学生举五个自己家中的“机会成本”的例子,并撰写论文。

我又想到了孩子最喜欢的历史课程,课堂几乎是玩,课下的作业却是要求学生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美国的相关论文。

最让人吃惊的是私立高中竟然没有体育课,然而体育馆却是非常奢华的,教练和学生也是专业级的,如果你不选和没有达到一定量,那就真成了冷板凳队员了。因此,美国的孩子课外班一点也不少,但几乎都没有补习课上的内容:音乐、美术、舞蹈、体育、志愿者,孩子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仅仅是学习好,那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在信息社会,信息工具的使用(比如知识和计算器)比会算重要得多,把有限的时间做“人应该做的事情,其他交给机器吧”,也许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标志。而本文开始所列的误区,恰恰都不在于知识,而在于该人做的最基础和最常识的东西出了问题。

如果回到本文的主题,基础教育的比较和发展,在美国会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学校采取的是鼓励教育和个性发展,既培养出类拔萃的精英,也培养出经过10多年教育后高中毕业加减乘除一塌糊涂的大量学生。鉴于此,美国前些年出台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篇5:《穿行基础教育森林》读后感

“成长是人一辈子的事,教育不是一个结果,而是生命绽放的过程,它永远面向未来”――于漪。

最初我对这本书感兴趣的原因只是单单因为于漪老师,因为她是改革先锋,而且现在91岁了还仍然活跃在与教育相关的岗位上。我很好奇这真的是干了一辈子教育,爱了一辈子教育的人,那么她究竟是怎样的呢?她是怎么想的呢?怀着这样的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书。

本书是以两代教育工作者对话的形式展开的,在交流中启发教育思想,传承教育理念。书中谈到了于漪老师对教育的理解、从教的感悟,个人成长的经历,教学改革的经验,办学追求的境界,教师队伍的建设,专业成长的坚守。让我看了一个一辈子为了学生、为了教师、为了教育,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偏偏乐在其中的师者境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不由得反思自己,是否也可以像于漪老师一样这样沉浸和热爱教育事业。

本书也让我更加透彻的理解教育。书中说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无论是“成人者“或是”受教者“,都是在教育事件中履行着不同的”知“和”觉“;无论是”成人之道“,还是教育过程中的”成己修为“,最终以”止于至善“为目的――就是”教人成人“。于漪老师说:‘大自然生生不息,教育也是生机盎然的图景。基础教育工作者不仅影响了一个人的成长,更影响着家庭、民族、国家的未来。让我深深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无比自豪我能从事这样一份伟大的事业。

于漪老师从来不排斥听课,欢迎任何人走进她的课堂。她说凭借的是改革的勇气、开放的心态、不怕出丑。课从来不十全十美,常伴随着问题,缺陷,不足,乃至错误,她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与同行交流,不讳过,不掩失,求其真,也许这获得了同行的包容和认可。“偶像“之说一直都是她的提醒和鞭策,不断自我反思,自我否定,自我修为,认真缩短”实“与”名“的差距。这开放学习、专注成长的淡然心态给我触动很大,面对不如中年的.我,其实已经对公开展示课堂心存芥蒂了,无外乎担心的就是丢丑。看看于漪老师,谦逊学习的低姿态,我非常惭愧。

于漪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她说人实有灵性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教师视学生为”万物之灵“的”灵“,内涵丰富。它既是师生间平等关系的表达,也是对学生主体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认知于尊重,更是对学生稚拙、粗糙、不完美的包容与理解,智慧的引导学生不断求真、求善,提升学习品质和人生境界。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培养人“。我看到于漪老师无微不至的对待学生,体会学生细小的情感变化,尽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哪怕危及身体和生命也在所不惜。而且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各种因素的干扰,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十分不容易,坚守就更加不易,需要有远见卓识和相当的勇气。爱实学生成长的基本需要,师爱不是本能,而是素养,是要认真学习和修为的。师爱较之温暖无私的母爱,应更有深度,它是”恻隐之心的体现,美好人性的弘扬,薪火相传的担当,时代号角的呼唤“,应有更大的格局,要”心里装进学生,装进国计民生,装进教育社也,装进立德树人的使命“。

于漪老师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对教育事业价值的深化,才又不自觉到自觉,到以心相许,以情浇灌,以自己有限的德、才、识、能作为他们前进德铺路石子,攀登高处的阶梯,托举他们称为初生的太阳。想想到了我现在这个年级,有的时候看到素质高,能力强,又肯干的年轻人,就想多说两句,希望他们能够在年轻的时候确立方向,努力追求,书写无悔的教育生涯。我也会把我所有的经验和想法与他们分享,希望他们能够站在我的肩膀上,更快的成长,称为优秀的教师,拥有一个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涯。

篇6:《穿行基础教育森林》读后感

教育,是一生的牵挂;教师,是一生的职业。于漪老师在书中写到:教育,既是生命的演绎,也是生命力量的涌动和生命自觉的传承。忆往昔,看今朝,自省自励,回归初心,追求教育真谛。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她现在91岁了依然活跃在教育相关的岗位上,她干了一辈子的教育,爱了一辈子教育的人。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

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于老师对于学生的态度,她认为学生是万物之灵。并从三点阐述:一、每名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性的人,他们的成长发挥不是靠外力掌控,而是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生长。他们不是“物品”,不是“工具”,而是由主动性、有能动性的万物之灵--人。二、就人的本质而言,年长的“师”与年少的“生”是平等的,都是万物之灵,年长者对年少的学生应尊重、爱护、有悲悯之心。三、闻到有先后,年少的学生幼稚、粗糙、不完美,是未长成的常态,不能苛求,关键在年长的教师要练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的东西,真心实意地欣赏、品评、激励。

读到这里,我的眼前浮现了好多学生的面庞,大多是被我批评教育过的孩子,我在想,今后对于学生身上出现过的种种“问题”要用平常心对待,接纳他们的不完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尊重每一个学生。

《大学》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孩子们学习的目的就是彰显内心的善,,不断自新,达到“至善”的境界。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引导他们去除蒙昧无知,追求真、善的目标。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更何况是人?每个学生有他自己独特的世界,我们应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们的烂漫天真。回想自己的小学生活,也是怀有一颗稚嫩的童心,行为的不成熟,异想天开,没有负担地疯玩。有不同于大人的快乐。我能想到的都是驰骋课堂之外的愉悦,用自己的感官,再去接触学生,就能真正走进他们的精彩世界,才能看到多姿多彩的风景。

想到自己这两年,下课在教室待的时间多了,就更能看到一个全面的学生,有的女学生很直率,她一张口,你就可以看到她的喉咙,她的洒脱,会让上一节课的我心情莫名好起来,有的学生很内敛,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尽管不表露,胸中仍有风云,这就要我们用敏锐的目光迅速捕捉。

于漪老师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教师肩负着人民的嘱托,国家的期望。老百姓把子女托付给你培养,寄托着幸福的期盼;国家把后代托付给你教育,寓含着高度的信任和无限的希望。生命的成长需要阳光温暖,雨露滋润,教师就是对稚嫩、可爱的生命撒播阳光的雨露的人。

她带班级时,坚持榜样领航,以古今中外卓越人物、英雄人物,尤其是以中华民族的英烈为榜样,点燃学生心中理想信念这盏灯。人有了脊梁骨才能直立行走,,人无志不立,没有理想信念精神支柱,脊梁骨就不硬,立不正,站不直。唐代诗人李贺以诗句强调“少年心事当拿云”。志当存高远是中国人立身、立业的首要,我们教育青少年以立志开启人生之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应自觉传承,在现时代闪光发挥。

篇7:《新基础教育论》读后感

那个人是我。

我忧国忧民的坐在那里两眼放着红光DDD正在无所事事的等着吃午餐。

就象美女们很讨厌吃白白肥肥的猪肥肉一样我很讨厌看那种毫无趣味性、异常枯燥的书。但校长说了不写的全部不给吃鸡翅膀。

我很喜欢吃鸡翅膀。

叶澜、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四人并称“江南四大才子”。这句话是错的。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叶澜的江湖地位。书中说:“没有知识构不成教育;只有知识不能称其为当代的教育。”“过去的教知识是就事论事;现在要挖掘知识内涵的育人价值。”这些话都出自叶澜教授。话不煽情但很精辟。简单的说就是:对于那些有问题的学生以前我们是特意把他们挑了出来给了他们一个光荣的任务――罚站。

具体实行方法是这几个人不用上课就靠边站在这里站满一节课后休息。起止日期:自即日起一天内有效。

附注:成功罚站完可领取惊喜纪念品――抄课文一百遍。

篇8: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什么

关键词:基础教育,基础

什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这是研究基础教育的立足点。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但是什么样的基础才是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呢?本文就这个问题做一些初步探讨。

一、做人——教育的第一要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计,做人为本。因此,基础教育的基础,就在于先教会学生做人。陈桂生认为:“教育”从来同“使人向善”相关,或者说以‘使人向善’为内涵。”②由此可见,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自古就有“做人”教育的优良传统。因此,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良传统,可以促进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1. 忠孝教育。

孔子说“百善孝为先”。梁启超说:“忠孝二德,人格最要之件也。二者缺一,时曰非人……人非父母无自生,非国家无自存。孝于亲,忠于国,皆报恩之大义。”这都反映出中华传统美德要求从孝敬父母做起,进而关爱他人,热爱人民,立志报效祖国。另外重视“孝”的教育,也是为了符合独生子女的教育规律。中国现在的家庭中,许多孩子成了家中的“小太阳”,父母溺爱子女多见,而子女孝敬父母少见。这对一个国家的未来是十分危险的现象。“做人”教育的确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尤其是面对独生子女这新生一代,这是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存亡的重大课题,试想一下,一个对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何谈爱祖国、爱人民?

2. 诚信教育。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正常关系的基础,也是作为个体的人能否作为一种积极的力量融入社会,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诚实是对他人人格的信任,是平等待人、人人间建立信任的基础。守信,是对自己承诺的践行,也是约定、协议能否转换成行为、实践的重要开端。然而,自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以来,人们对利益、首先是经济利益的追求日益强烈,在经济法规建设尚未健全的背景下,种种为求利、求暴利的违法、缺德行为大量滋生。各种各样欺骗行为,其普遍性已达到了让我们每一个生活于其中的人时时都可能遇到、且对媒体的报道不再感到震惊的地步。这从又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问题的严重和普遍性。诚信的缺失一方面导致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相互信任度的降低,社会各种秩序的失落;也导致了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淡化、感情冷漠,这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强化诚信教育已时不我待。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正处在身心的长成阶段,可塑性强,也极容易被外部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熏染,因此,加强诚信的教育,使其从小在孩子的心田和行为中扎根,使它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的一切方面,小到不说谎、守时等,大到对祖国、事业的忠诚与坚守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3. 责任心教育。

责任感和负责的态度是行事能否成功的基础性条件,也能通过负责行事的过程,提升了人的社会意识。常有的一种误解是:把“负责”只看作是对成人、职业人员的道德要求。“负责”似乎与儿童、青少年无关,与家庭、公众活动领域无关。事实并非如此,负责是每一个人在人生各阶段承担的多重角色的共通性道德要求。就以儿童来讲,只要他具有了角色意识和初步的行事能力,作为家庭的一员,就应帮助他认识作为子女和儿童应尽和可尽的责任,如对父母表示关爱、协助父母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会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以减轻父母的负担等等。作为小学生的少年儿童,树立学习的责任感和负责的学习态度,常常是促使他们意志力发展和保持积极学习态度的重要力量。这在独生子女已经成为中国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基本状态的今天,显得特别重要。

4. 爱国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支柱。爱国,爱自己的民族,反映了个体与民族、与国家的生存关系,一个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缺乏热爱的人,会成为“无根”的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和各民族、地域文化广泛交流的情况下,把“爱国”当作基础教育之基来强调,其重要性和时代性是无须多言的。

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基本命题

基础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基础的教育。一个人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掌握的知识,习得的技巧和能力将使他终生受用。《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说:“人遗子,金满盈,我遗子,唯一经”。可见,让学生学好知识,就是教育基本命题。那么,在21世纪的今日,什么样的知识才是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呢?首先,要掌握文字工具,就是要掌握读、写、算的基本能力。一个连文字工具都不掌握的人,是无法打开科学技术大门的,是无法生存于现代社会的。其次,基础教育必须学习以基础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中心组成它的课程体系。再次,重视国学启蒙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及早让儿童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即在他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接触最有价值的传统国学精髓,既能开发其智力培养其德性,又能成为他一生高远见识,优美人格的活水源头。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它是以知识为基石,以知识为媒介,以知识为过程的活动。基础教育阶段,应以知识传授为起点,以知识要素为轴心,推动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各育的基本保证

以高科技、高效率、高竞争为特征的现代社会对社会成员心理适应力和心理承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归宿,它浸透在学校各育和教学过程之中,是学校各育的基础。从智育上看,心理健康可促进人的智力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夫兰德森指出“自理卫生与学习中的成功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发现了许多理由,说明为什么一些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成绩会超出或落后于我们通常可预料到的具有同等智慧能力的个体,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健康。”可见,学生的心理素质确实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心理健康是学习的重要保证。从身体素质方面看,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密切联系的,心身健康是相互统一,交互利用的。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生理上不健康往往使人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形成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影响心理健康。反之,心理上长期处于不健康状态,也会导致生理异常和疾病。由此可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实社会的客观需要,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特别是基础教育工作者,更应踏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研究。

四、教师素质教育——教育发展的基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发表的教育报告中指出:“教师质量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动力应该是所有国家优先考虑的问题。”[3]这不仅表明了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也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一般说来,教师的素质,也就是教师的职业素养,被理解为教师道德、学识和技巧的总和。但是,新时代的教师素养又必然增添新的内涵。第一,在知识膨胀的信息社会里,要求教师不仅有精深的学科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专门的教育科学知识而且更应该具备新的终身教育观,即不间断地学会学习,不断充实、更新自身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第二,师生观的转变,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主体。同样,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教师的地位由权威者向平等者,由传授者向求知的参与者等角色的转换。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得教师将会是好的倾听者和交往者而不仅仅是好的讲解人。倾听学生,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有话敢说,消除师生间的心理紧张气氛,让学生好学、喜探究的天性发挥出来,从而乐于学习。第三,教师人格魅力对教育的影响。高素质和高品位的教师不是用知识育人,而是用思想育人。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思想、智慧、情感激发学生的智慧、情感,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并自主追求生活、文化、精神、价值、意义等,由此奠定他们终生学习、发展和生活的基础。出色的人格魅力将使教师的影响更富有内在的、全面的、个性的和可持续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71)

[2]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7(16)

篇9:《教育基础》读后感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儿童为中心

1 英国基础教育的特色

1.1 丰富的课程设置

英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教育对象是该国的适龄儿童,开设了英语、数学、科学、设计和技术、信息和交流技术、历史、地理、现代外语、艺术和设计、音乐、体育、公民等12门必修学科。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实行全国统一课程计划,保证所有的受教育对象都可以接受到他们所需要的课程内容。英国基础教育机构在开设国家课程的同时,也开设了学校课程,不同的是,学校课程是为了体现学校的特色,由校方自己决定是否开设,以及自定义所开设学校课程的内容。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孩子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课程,有利于他们个性化的发展。当然,学校所开设的选修课程的内容和质量也会成为家长评价学校的标准。学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此外,学校还要负责对孩子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升学与就业的指导。学校不仅仅重视理论课程的教育,还把劳动体验、社区活动等活动课程纳入了学校基础教育课程。大部分学校都会依据自身的办校特点来设置不同的选修课程,即便是仅仅只有一两个学生修一门课,这门课也会继续开设下去。这种模式的课程设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带给孩子很多的选择性。

1.2 对实践课程的重视度较高

前文已经提及,英国基础教育把一些活动课程纳入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便可看出学校对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视程度。在英国,课堂上是很随意的,但是在艺术和设计课堂上,学生却很小心翼翼,这是因为会用到一些器械,其中有一些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才会特别认真。教师都把孩子们的动手成果摆放在做实验的教室里,借此来提高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

1.3 以孩子为中心

英国教育的口号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机会、发挥潜能、实现卓越”,由此可见,英国教育更多的是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使个体的个人价值得以实现。为了更好地实现为孩子服务,有三种教育模式为基础教育机构所重视:专才教育、英才教育、学困生教育。在专才教育方面,学校会鼓励专才学生在特长发面的发挥,使其在大环境中不会因其他方面的薄弱而受到歧视。国家也会鼓励学校开设更多的专业课程以便申请成为专业学校,这样的话,学校就可以取得地方财政和国家财政的资金补助;在英才教育方面,学校很重视各种方面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鼓励学生开发思维去创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对历届毕业生的工作取得调查之后发现,多从事的是一些教师、医学等方面的工作,鉴于此,学校还特意开设了自然科学方面的学科,来增加学生这方面的兴趣,以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困生教育方面,很多学校实行的是分层次教学。面对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向他们传输不同层次的知识,并派置温和耐心的教师对其引导,对他们每一次的进步鼓励,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2 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虽然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如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入学机会不断增加,区域差异性不断缩小,教育公平问题得到很大改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课程还是在传统的脱离实际的教室情境中完成的,比较死板,不能给学生以新鲜感和较为深刻的印象,不能有效地与实际的场景相联系,缺少了实践的氛围,联系实際的课程与英国的时间课程相比,联系实际的课程的比重较少,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时间课程学习的需要。

老师在课程上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和启发的时间很少,不能让学习自主的思考和学习,在学生未受到良好的启发的情况下,就直接告诉了学生所谓权威的答案,破坏了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整个过程,让学习成为一种机械的活动,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少体(下转第27页)(上接第11页)现课程的灵活性和学校的自主性。

因为师资和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的不同,我国很难推行小班教学,一般都是大班授课,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学生的数量也多,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对每个学生都针对其个性加以引导和启发,不能让学生得到统一的自由的发展。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原因,基础教育机构仍然为行政化部门的下属机构,所以在自身调度方面就没那么灵活,教育的效果在实际的环境中大打折扣,远低于预期。而大班授课则不能很好地兼顾每一个学生,而评价一个学校的标准则是升学率这些特定的数字,因此学校只需重点照顾中上等学生便可维护自身的声誉,这样就没法依照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使之呈现出高度统一化的趋势。

3 英语基础教育于我国的借鉴意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教育的发展日益体现国际化的态势。教育全球化的核心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整合,各国教育领域之间的要素交流及合作日益频繁,各国相互影响的程度越来越高,各国都想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教育市场,以促使本国的教育得以良好的发展。在英国的基础教育研究中发现,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地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英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重视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每一个孩子在教育面前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表现在接受教育的机会平等,以及毕业后就业的机会平等。教师对待学生的要求是:对学生有信心,善于鼓励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一个学生自信地、有自身个性和特长地发展。而我国的教育则是高度一致化,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按照国家的需要来发展,教出来的孩子千篇一律,只能解决特定的问题,不能随机应变,适应社会。因此,在这方面,英国的基础教育制度很值得我们深思。

英国政府对于英国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在英国的学校,英国的学生才是主人,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而建。在课堂上,教师从来不会把正确的答案直接给孩子们,而是给孩子创造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老师从中进行启发引导,从而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地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精神。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地去思考,给学生们更多讨论和提问的时间。

上一篇:哭哭啼啼要如何造句下一篇:结果没有想得那么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