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024-04-25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通用8篇)

篇1: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选题依据及意义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增进受教育者知识技能、影响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活动;而教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影响和改变教师的思想与行为习惯,进而使教师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掌握当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自身的发展。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国民素质,教育是根本,教师是关键。在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学校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德育性与智育性相结合的特点,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品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学生的素质形成,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是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的技能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而参加继续教育是提升教师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科学知识快速发展、信息网络日新月异,体育教师一次性体育专业教育是不能满足长期发展的体育教学的需要的,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准确把握不同学校学生的身体、心理特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有效教学,是当前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应当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以满足学生的需要,适应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南宁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及都存在政策研究不够,执行力度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所开设的课程设置不符合中小学教师需要,培训的形式单一,受教育教师范围小,不能达到继续教育目的;体育教师自身在受训过程中态度消极,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化的认知。为此,加大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重视力度,完善相关教育政策,加强管理,优化课程设置,满足教师的多方面需求,端正参训教师态度,把继续教育观念融入体育教师专业生活,是促进体育教师自身发展,实现继续教育目的的需要。

篇2: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 选题的依据。

1.1.1 小学体育社团,是小学生自主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掌握2项体育技能,形成锻炼的好习惯。因此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中心工作,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形式多样,有体育课、课外活动、阳光体育课间操、体育社团等。学校体育社团是某个体育项目的共同爱好者组成的小团体,其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在共同切磋技能的前提下,同时达到结交朋友、促进交流的一种组织。

20xx年的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如今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不喜欢体育锻炼,这就要求体育工作者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把学生吸引到体育锻炼中来。在国外,体育社团是最有效的学生活动的方式,社团的发展也比较完善;在国内,体育社团在中小学覆盖率比较低、发展比较慢,小学体育社团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体育社团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因此要积极推进小学体育园地的建设,促进体育社团的开展与完善,使体育社团成为学生活动的重要载体。

1.1.2 研究小学生体育社团问题,具有特殊的理论意义。

通过知网等文献检索工具,以体育社团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目前国内关于体育社团的研究大多数是关于高校体育社团的研究,如今体育社团在高校发展已经比较成熟,高校的体育社团在组织、管理等方面也具有丰富的发展经验。相对中小学来说,体育社团处在一个成立早,但是发展不完善的困境,开展小学体育社团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小学生找到体育兴趣的施展与提高平台,更好地为小学生服务,而且可以丰富小学体育社团的理论研究,更好地解决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顺应小学教育改革的需要,打开素质教育的突破,因此研究小学生体育社团问题,具有特殊的理论意义。

1.1.3全面了解和把握无锡市小学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

1.目前常见的`小学体育活动主要是强制式的,利用课外活动或者课间操期间以班级为主体进行体育锻炼:

或因为为了应付检查或者升学的来突击训练;班主任管理,体育教师巡回指导多个班级锻炼是常见的现象;如今小学体育社团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体育社团得不到家长学校的重视,社团的教师水平低,资金有限,活动的场地有限等等,这些问题也成为影响社团长期开展的主要因素

2.体育社团的开展容易出现形式主义的倾向,流于形式,存在形式化、口号化倾向

3.开展小学体育社团的研究,有利于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把握无锡市小学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给学生良好的体育成长环境。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篇3:论发展农村普通高中的依据和意义

关键词:农村普通高中,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公平理论,意义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并明确提出要“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 这是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重大决策, 也是实现“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目标的战略举措。

一、重视发展农村普通高中的依据

(一)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为提高人的能力而投入的一种资本, 是西方教育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被称为人力资本研究先驱的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 完整的资本概念应当包括物力资本和与其相对应的人力资本两个方面。物力资本体现在物质产品上, 人力资本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舒尔茨指出, 劳动者身上的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诸因素中的主要因素。他在对人力资本的构成分析中, 主张把教育当作对人的一种投资, 把教育所带来的成果称为人力资本。舒尔茨用大量的经验材料证明了这样一个结论:无论是高收入国家还是低收入国家, 经济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农田和其他资本的经济重要性在下降, 技能和知识的重要性在上升, 由知识和技能所构成的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根据他的计算, 1929~1957年, 美国经济增长的全部要素贡献有70%是人力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达33%。舒尔茨的观点在贝克尔、明瑟、丹尼森等人的扩充研究中也得到证实。美国经济学家研究认为1929~1956年, 美国国民收入增长的21%~40%应归功于增加人力资本存量而进行的教育投资。同样, 在1961~1971年的10年间, 教育进步使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每年提高0.35%。研究充分证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该国对教育的投资有着直接的关系。[1]所以, 在人力资本理论看来, 教育的发展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劳动力知识存量的多少、国民素质高低和人力资本的形成状况, 从而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人力资本理论还认为, 一个人的人力资本素质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 一个地区的总体人力资本水平如何, 也将最终决定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关键因素, 而人力资本的形成和提高, 最终则要落实到依靠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上, 落实到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上来。

依据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是一种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个人教育收益率、促进社会人文发展和经济增长等的重要手段。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情况来看, 新中国从成立初期到上世纪60年代, 小学教育是主流, 对人力资本增长贡献率最高。上世纪60年代以后, 初中阶段教育成为我国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推动力, 对人力资本贡献率保持在50%以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中阶段的教育逐步发展,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 中国高中阶段教育开始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如果能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15岁以上人口平均文化程度将由目前的7年提高至10年, 其中城市人口平均文化程度将由目前的9年提高到12年, 就有可能将人口包袱转变成人力资源, 因此高中阶段教育将成为人力资本增长的主要贡献者。[2]作为高中阶段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普通高中, 它承担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任。加快发展农村普通高中, 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不仅对促进农村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有益, 对于农村人力资本流动尤为重要。

(二) 教育公平理论

在现代社会, 教育是促进社会阶层之间发生流动的有效机制, 通过接受教育以及由此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最有可能改善个体社会地位的境况, 这就使得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价值。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当《世界人权宣言》将受教育权确定为一项基本人权之后, 教育权利平等已不是教育公平的主要问题, 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机会均等。通常认为, 教育机会均等指的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在自然、社会文化的不利条件下均可以在教育中得到补偿。如果说教育权利平等是给社会成员受教育权利, 体现的是教育的水平的、横向的公平的话, 那么教育机会均等则更多地意味着不均等地对待不同者, 允许“补偿利益”的存在, 是一种垂直的、纵向的公平。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基础, 也是教育发展和进步的表现, 这种进步应体现于地域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减小。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 应向处于弱势地区的农村普通高中倾斜, 使农村学生获得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 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高中教育机会, 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

二、重视发展农村普通高中的意义

(一) 有利于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根据“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的案例研究”课题组的调查, 目前中国农村仍存在着严重的辍学现象。课题组调查的17所农村初中学校, 辍学率最高的为74.37%, 平均辍学率约为43%, 大大超过了“普九”关于把农村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要求。[3]

农村初中阶段之所以辍学率高, 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学生感觉初中毕业后没有出路。2007年, 在农村普通学校中, 初中升学率仅为8.76%, 这表明农村普通高中规模过小, 农村学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率很低, 大量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无法进入普通高中就读。在初中阶段, 当很多学生发现自己不能够考上高中后, 便不愿意继续学习了, 家长也认为孩子不能够考上高中, 以后上大学无望, 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继续读书。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通过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来更好地拉动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只要毕业后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 绝大多数农村学生是不会辍学的, 家长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辍学。

(二) 有利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据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全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66%, 城镇地区已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农村地区高中普及率仅为50%左右。这一方面说明2020年要在全国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重点与难点在农村;另一方面说明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必须大力发展农村高中。从学龄人口变动的趋势来看, 2010、2015和2020年农村高中阶段学龄人口占全国高中阶段学龄人口的比例分别达到72%、60%和56%, 今后高中阶段教育增量主要来自农村学龄人口。[4]可见, 农村高中的发展成为普及高中教育的关键, 我国未来高中发展的潜力在农村。因此加快发展农村普通高中不仅有利于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而且还将有助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三) 有利于缩小高中教育的城乡差异, 实现社会公平

当前, 城乡教育机会的差异, 在高中阶段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看, 2003年, 农村普通初中升学率为8.69%, 城市为77.35%, 县镇为56.51%, 到2006年, 农村初中升学率为8.76%, 城市为90.06%, 县镇为62.95%。从2003年到2006年, 农村与城市升学率的倍数差距从8.9倍扩大到10.3倍, 与县镇的倍数差距从6.5倍扩大到7.2倍, 高中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异呈扩大趋势。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 其中受教育机会的多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 必须制定相关政策来促进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 从而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和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这不仅是保障他们受教育的 (下转第6页) (上接第4页) 权利, 而且还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逐步实现社会公平。

(四) 有利于满足农村学生与家长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

在我国2000年基本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任务后, 高中教育成为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虽然近年来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瓶颈”问题, 但是, 高中教育在进入快速普及化阶段后, 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特别是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矛盾越来越从单纯的数量要求转向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 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与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不足成为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矛盾。缓解高中阶段教育矛盾的主要途径就是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但目前普通高中的非均衡发展格局, 限制了农村地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扩大, 抑制了农村初中毕业生的升学需求。而发展农村普通高中, 提高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质量, 既可以满足农村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同时可以减轻农村家长的经济负担。

(五) 有利于更多农村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

据有关调查显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招收的新生中, 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 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1999年农村学生比例为16.3%, 比1991年减少2.5个百分点;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22.3%, 比1990年减少了5.7个百分点。农村学生在对优质教育资源竞争中缺乏竞争能力已成为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5]。笔者认为高等教育的不公平根源在于基础教育的不公平, 高中阶段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是导致农村学生在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因素之一。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一般都就读于城市或者县城的重点高中, 重点高中招收的学生也大都是城市学生。在农村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周边乡镇和村庄的农村学生, 因此我们只有重视农村普通高中的发展,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才能让更多农村学生有机会享受优质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2]张天波.高中教育: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瓶颈”[J].人口学刊, 2004, (6) .

[3]原春琳, 谢湘.抽样调查农村初中辍学率达43%[N].中国青年报, 2005-06-27.

[4]王正惠, 任仕君.农村高中发展预测研究[J].教育科学, 2006, (4) .

篇4: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根据财政部的最新要求,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是财政预算管理的必经环节,在公共财政体制下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提供预算决策的参考依据,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和项目完成进度。它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政策性,重在规范财政投资行为和项目投资管理。因此,较为科学的财政投资评审定义应为:财政投资评审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财政部门专职评审机构,组织专业技术力量,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对财政性投资和专项支出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绩效性等进行统一评价与审查的技术性管理活动。

二、完善我国财政投资评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是现代公共财政管理的必然要求

从公共财政管理和公共财政投资的特点看,公共财政领域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容易诱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公共财政资金是稀缺资源,不可能满足所有部门的资金需求,存在强烈的竞争性。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门和财政资金的需求方会形成博弈,双方会尽可能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财政部门要实现公共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平、合理和资金使用的透明、合规、有效,而财政资金的需求方有更多的信息优势,更加熟悉项目的造价和实际资金需求,其基于自身利益会申请超过实际需求的财政资金。在信息不对称的博弈中,结果极有可能有利于资金需求方。财政投资评审环节中的事前评审就是要在财政投资项目动工前,借助专业技术手段,全方位多视角地了解财政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帮助财政部门掌握更多一手信息资料,减少信息不对称,防范“逆向选择”的出现,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通过事中和事后评审,监控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实际进展状况,并对支出绩效做出评价,则可以抑制“道德风险”的发生。最终,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可以通过积累的经验和数据,获得大量反映投资需求和投资供给的基础性信息,通过专家的研究分析,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和政策性建议。

在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公共财政由原来的基本建设投资型逐步转变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资型,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也面临新的财政形势和社会需求,且重要性与日俱增。因此,其职能定位和工作重心亦应做适当转变,并大力改进和完善管理机制,使其真正成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有效保障。

(二)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是改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必然要求

自我国建立现代公共财政制度以来,政府投资正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向三农、医疗、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科研、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倾斜,财政支出和投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公共事业支出的快速增长,既意味着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也对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摆脱过去财政投资评审主要针对和侧重于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的习惯的影响,适应评审项目向非竞争、非盈利的公共服务型投资项目扩展和公共服务型投资项目种类多元、特点各异的现实情况,大力丰富和创新投资评审方式,并相应改进和完善投资评审管理,才能切实据以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保障水平,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优化财政支出和公共服务投入结构,保证资金的节约和高效使用,使有限的财政投资在增进城乡居民的公共福利水平方面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三)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财政管理工作在实际执行中常常遇到预算编制高估冒算、预算约束不力、项目资金被挪用、截留、“三超”浪费严重等现象。对此,不少地方财政部门往往习惯于依据工作经验和往年该单位申报预算额度,采取“拦腰一刀切”的办法,这种粗放式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着财政职能的发挥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完善财政投资评审,更可靠地藉此发现问题,找准症结,对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意义重大。同时,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也是在当前全国在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经济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解决好财政收入下降与支出刚性增长的矛盾的着力点和建立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突破口。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能够为财政投资项目提供可靠的参考意见,保证准确无误地核减或核增财政资金投入额,倒逼各财政资金使用方合理编制预算,合规使用资金,减少资金分配的偏差,杜绝“权力寻租”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三、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的基本依据

财政投资评审职能是财政投资评审运作的核心和基本指向。2014年9月,财政部党组在将投资评审中心更名为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充分发挥预算评审职能的总体思路:一是建立项目预算审核机制;二是建立规范统一的项目支出标准;三是建立政府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制度。这一思路,指出了财政投资评审职能转型的方向,也为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据。

(一)财政投资评审要为建立项目预算审核机制服务

公共财政投资规模庞大,项目主管单位和建设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经常发生“三超”浪费、先申报预算再设计方案、高估项目资金、预算编制不合理的现象,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战略的实施和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能不能管好政府的“钱袋子”,把好项目投资关,根本在预算。只有通过对项目预算评审,及时发现和剔除项目预算中不合理因素,纠正项目设计和资金安排方面的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才能有效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科学配置。之前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虽强调事前评审、事中评审和事后评审全过程跟进,但受到经济转轨前工作惯性的影响,各地都把事后评审当做重点,发现问题时项目已建成或资金已被使用浪费。唯有从源头上严格控制部门预算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准确性,使预算评审实质性嵌入预算编制环节,才能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率,避免财政资金的浪费,才能为预算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财政投资评审要为建立项目支出标准体系服务

因为基本建设项目缺少投资支出标准,有的建设单位申请财政资金时漫天要价,财政部门由于没有可供参考的支出定额标准,要么根据经验判断是否合理,要么在建设资金上“一刀切”,且基本建设项目往往投资规模庞大,有效的财政监管长期以来严重“缺位”。当前和今后的焦点工作就是要利用财政预算基础信息数据库,征求各行业专家意见作为确定定额标准的参照依据。同时,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整理、数据分析的技术优势,收集整理各地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据此建立全国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为预算评审提供定量基础。

(三)财政投资评审要为建立政府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制度服务

篇5: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因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出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本身的定位与需求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在教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必须重构互动,转变教师为中心的关系,求变以适应。

一、现实意义

1、转变研究对象,革新研究方法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并调控教师的专业素能、教学活动、教学评测、教育管理等等,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必由之路。目前教育教学研究中对教师或者从教师角度出发的研究已经很丰富,接近饱和。在研究多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及主导的今天,研究目标向教育对象(学生)转移无疑是一种大趋势,将开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篇。从学生本身出发的研究将引领以后教育研究的一代浪潮,而学生对教师影响的研究将会成为新极点和关键点。

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以教师为主或出发的研究方法有部分将不再适合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研究。从学生角度研究教育教学及教师是新的视角,从此而会带来研究方法的大变革。改造传统研究方法,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影响是应用型大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

2、提升教学能力,深化教学改革

参照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规划及要求,可帮助教师提升相应的教学能力,如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实训等。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必须具备应用能力这一特点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合理规划,针对教学要求及学生需求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如多进行职业模拟训练及职业技能操练等。在选择教学内容及资源方面,要增加实践教学分量及频率,另外要多选择能锻炼学生应用能力的案例。

应用型大学的教学活动,需要多将理论知识转化专业技能进行传授,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技能学习的有效性。教育活动中的所有参与者要高度重视和科学处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教师发展、教学及管理的新要求,并适时调整以真正提升教育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改革。应用型大学也势必要求转变教师“传教士”为主的身份,更多地扮演技能示范者和技巧探索者的角色,如商务英语中翻译教学教师必定要躬亲示范翻译,陶泥创作教学教师也要动手演示,文学创作教学教师要出示自作范文等等。

3、改进教育管理,促进学校建设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确立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往教学评价常是评价教师表现为主,如授课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程序等。实际上,教师的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从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及收获、学生应用技能掌握的程度、学生实践成果等来评价教师教学能力及教学改革是最科学和实用的。这要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评价体系进一步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造并创新。

应用型大学和应用型人才对教师管理与培训、考核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选派教师挂职锻炼、引进企事业单位一线技工或专家进行教学等。教师评价及晋升中推崇研究型能力与成果至上的机制并不能发挥教师积极培养学生应用型能力的主动性。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需要研究新的对策及机制,肯定、鼓励教师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所付出的劳动及取得的成就。同时,高校需要有计划、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专业操作技能培训或考核,才能确保教师胜任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活动指导工作。

二、理论依据

同样的研究对象,以不同的理论为参考背景或研究方法,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研究成果。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创新,理论依据创新非常重要。应用型大学相比教学型及研究型大学,教学及管理自有特色。应用型大学建设及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建立一些适合自身的参考理论及研究方法。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丰富的学科理论及研究方法是研究应用型大学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理论工具。除此以外,社会学、人类学等跨学科方法也值得借鉴。

1、互动理论

互动论多是指人和人或群体之间所发生的相互影响。课堂相当于一个微观社会,课堂教学过程是课堂中各种角色间相互作用并发挥其特有功能的过程。课堂中的主体角色是教师和学生,课堂师生互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情景中发生的具有促进性或抑制性的相互作用或影响。师生互动也就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角色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

在互动过程中,人们习惯于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形象或概念,即所谓的符号互动理论。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会根据学生的反应和反馈对自身言行进行调整变化,由此而影响职业活动和自身的发展。

社会交换论认为,社会互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们之间交换酬赏和惩罚。酬赏是指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等。教育活动中,学校、教师和学生都会遵从或追求一定的利益,如就业率、评价数据、课程分数等,由此学校的举动、教师的行为、学生的反应等形成交互影响。

2、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Flanders’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

在互动理论视野下,可以采用课堂行为分析技术,用于记录和分析课堂中师生语言互动过程及影响。该理论认为:语言行为是课堂中主要的教学行为,占所有教学行为的80%左右;因此评价一堂课的最佳方法是对课堂内的师生语言行为进行互动分析。在互动中,学生的言行对教师的影响极广,如教师言行风格、教学反思、心理归属感、职业效能感等。

3、班杜拉三元交互决定论(Bandura's reciprocal determinism)

班杜拉指出:“行为、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实际上是作为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决定因素产生作用的”[1]。班杜拉把交互(reciproca1)这一概念定义为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教育和教学是交互活动,在交互过程中学生对教师及其相关活动产生影响。教育教学中两者在诸多方面相互作用,学生因此成为影响教师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对教师的影响通过教师、学生及教育教学活动反射到教师教学、管理与评价等学校活动中。教育教学研究应注重师生间的双向性影响。

4、师生相融性研究

R.W.Greene等人关于师生相融性的研究,已开始注意到学生的问题行为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所谓教学压力)。如师生关系的压力:教师的压力和学生关系密切,教师需要培养并维持与学生的良好关系和情感。学生成为决定教学和影响教师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和教师相融发展、相融共生。

5、勒温的心理动力场理论

根据勒温的心理场理论,教师的每一心理事件取决于个体的状态,同时也取决于环境。在师生的交往和互动中,学生的行为及蕴含其中的理念、情感等以教师心理场中的一种心理张力的形式,潜在地影响教师心理活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之间并不是单向的刺激—反应结构,师生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互动的反射环结构。

三、实施要义

应用型大学在国内就目前来说属于起步阶段。尽管德国等在应用型院校建设方面初显成效,有借鉴学习的可能,但因教育体制等的不同绝无照搬的可能。中国的应用技术院校建设需要根植中国的教育现状,所以理论探索实要先行。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如何利用师生交互的影响并付诸实施?要解决的关键理论问题主要有:首先,归纳出学生影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教学改革的具体因素和基本形式;其次,如何利用与防范教学能力提升及教学改革中学生的作用与影响;其三,发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学生的作用与影响;此外,如何构建新型教师观与学生观及优化师生关系与提高学校的社会支持。

1、对教师发展转型的影响

应用型技术大学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师资的发展。原先重理论知识教学及科学研究发展的老套路显然不适应注重培养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除了一些本身具有很强应用性的专业方向,大多数教师要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在理论学科的教师那里,如何进行专业补给,如提高针对专业或课程的基本技能是要必须解决的问题。这同时涉及到教师学术兴趣的转向,因为关乎教师个人利害且周期较长,学校要尽可能提供对策增强教师转型发展的动力,如政策倾斜、经济补助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促进作用。

在教师的转型发展中,可以利用师生交互影响促进或调控教师的发展。在应用型技术大学建设中,教师必须面对的就是职业期待的变化,明显的体现如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成效、教学质量及个人发展等。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应用实践水平,并且教学成效重要的部分就是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市场需要和职业规划等,针对这些积极调整职业心理。同时,因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创意性的活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避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带来不良循环。

2、对教学教改转型的影响

应用型人才培养也要求教学及教改积极转型,相互配合发展。在教改方面,要求更有针对性地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目前新兴的应用型院校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存在的问题是,大量的人才培养模式多为理论探讨而少实践措施或者流于形式。应用型大学教改最好有科学可靠的评测方式来与理论探讨相辅相成,并利用到实际教学及管理活动中才能保证实效。

应用型人才对教师教学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式要求融合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甚至在技能操练中学会知识,一些在企业、工作中使用的培训、测验、考核、竞赛等教学手段都可以用在教学活动中。其次,应用型人才教学中,教学资源也需要革新,涉及到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学生作业、课程考核、改进措施等等。增加实践性、应用性、案例性的教学资源是课程建设的一大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结合应用技能培养目标设定。学生作业和课程考核,也需要主要考核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不能停留在书面知识考核的层面。在改进教学方面,可以请校外企事业单位的技师或专家参与学生教学及考核。同时,要积极开发针对性强、应用性强的新课程并对原有课程进行改造升级。

3、对管理评价转型的影响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教师转型发展,带来了教学及教改的转型,相对应的是学校和主管部分要建立针对应用型院校及其教学的管理体制与评价机制。在师蓄养上,不能只期望引进身怀绝技的现成人才。即使能事半功倍地得到,由于市场更新及职业发展,仍会不时落伍。明智之举和长远之计是既注重引进,也重视培养。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和教学反馈统计结果,调控师资培养的方向、重点、方式、形式、模式等等,不能一成不变或者自由发展。学校的教学管理部分和教育主管机构要研究并建立针对应用型人才教学的师资管理体系。

应用型大学的运作与管理中,教师考核和学校评价方面同样面临变革。教师考核中,如何把对学生应用型能力的培养及成效纳入考核范围目前属于鲜有的研究和迫切的需求。如果不纳入考核,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只能纸上谈兵而一成不变。此外,教师的晋升与奖励等,也应该把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其举措与成就等列入重点,否则教师还是不会尽力投入。这方面,可以把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结合,把教师个人发展与教学贡献结合,不能停留于教师考证就属于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贡献。教师考核的转变,还需要教学考核和学生评价等互动配合。

篇6: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关键词 建构主义;课堂提问;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127-02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式,很早就得到中外教育家的重视和应用,在当今盛行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课堂提问的理论基础入手,探讨课堂提问的现实意义,并对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提问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解决办法。

1 建构主义理论,可理解输入理解理论和互动假设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可理解输入理论是克拉申提出的输入假设:对语言输入的理解是语言习得的必要途径,学习者总是遵循自然顺序,通过理解比自己的水平稍难一些的输入习得语言。

Long(1983)的互动假设在肯定可理解输入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的同时,又特别强调了意义协商对语言习得的促进作用。Long认为“双向交际”比“单项交际”更有利于语言习得,因为前者会促使交谈双方进行意义协商和互动调整,从而提高语言输入的量和可理解性。

2 课堂提问的类型及其现实意义

根据已有研究表明,教师言语是课堂活动的的主要内容,而教师课堂提问又是其话语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专家的研究归类,课堂提问可以归纳为:1)按照提问内容(Barnes),可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2)从认知角度(Kathleen),可分为高认知问题和低认知问题;3)根据学生对答案的理解程度(Long、Sato和Brock),分为展示性和参考性问题;4)按照问题在课堂中所起作用(Ri-chards),可分为程序性问题、聚合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1]。

虽然问题的分类不同,但这些问题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参与到与其所学语言材料有关的活动中。好的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而且能够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因此,作为课堂语言的主要成份,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

1)课堂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发挥学生学习的自发性、主动性和持续性,最根本的就是发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具备理想的学习状态,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课堂方式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种途径,好的提问类型和提问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促进学生产出丰富的语言输出,增进师生交流,从而改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2)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一个最主要的作用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问题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教学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使他们思潮千万,引导他们发展智力,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3)课堂提问有助于增进师生交流互动,促进学生语言的输出。作为教师话语的主要成份,课堂提问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主要渠道,好的提问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为学生提供实践语言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输出。

4)课堂提问可以帮助教师获得及时的信息反馈[3]。课堂教学提问有助于师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所教的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中的欠缺点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以此反省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或错误,进而对教学内容和方式做出必要的调整,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5)课堂提问可以帮助教师维持课堂秩序,更好衔接各教学环节。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让整个教学各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形成层次清晰,有逻辑、有组织的统一体。另外,课堂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精神集中,时刻准备着问题的思考,无暇顾及其他,从而为营造良好的课堂秩序创造了有利条件。

依据以上三个理论,不难发现课堂提问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构建知识和语言输出的学习资料和资源,也是连接课堂教学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纽带。而且提问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从而实现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所以对课堂提问的探讨和研究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研究。

3 课堂提问存在的普遍问题

提问运用得当可以促进教学,如果提问带来的是学生长时间的沉默或简短应付,那么提问就一定存在问题[4]。目前国内对课堂提问的众多研究发现,教师课堂提问的数量有所增加,说明教师已经意识到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但课堂提问中依然存在种种问题,课堂气氛还是不够活跃,教学效果不尽理想。笔者调查分析发现问题: 课堂提问总数多,高质量的少;课堂问题针对课文理解的多,与学生个人现实情况相关的少;低层次问题多,推理分析性问题少;教师问题分配不均衡,一部人回答和集体回答或教师自问自答现象多;教师提问的预留时间短,学生缺少思考时间;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缺少必要的有意义的反馈。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此提出几点建议:教学内容避免“满堂灌”现象,教师不能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避免低级的、重复的问题;提问要清晰,不能让学生无法回答;精心设计问题,所提问题要与课堂内容相关,问题要有层次性和梯度性;课堂提问要兼顾全体学生,不能只提问部分学生;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及时、中肯的反馈评价。

4 小结

本文分别从构建主义、可输入理解和互动假说理论角度论述了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对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归纳并就此提出笔者的些许建议。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不断摸索实践,才能找到合适的提问方式,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教学功能,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此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终身全面发展、从容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大学英语课堂问答策略研究[D].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

[2]王庆玲.高职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现状的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路静.大学英语课堂提问的使用及其效果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1(26).

篇7:浅谈防火树种选择的依据与意义

防火树种包括树种的抗火性 (抵抗火烧的能力) 和耐火性 (火烧后萌芽郁闭成林的能力) 。耐火树种是指树木遭火烧后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主要是其萌芽能力, 尤其是有较强的根蘖能力;阻火树种是指不易燃烧, 可阻滞林火蔓延的树种。既具有阻火性又具有耐火性的树种称为抗火树种;抗火树种是耐火的, 同时又是难烧的。防火树种则具备三个条件:抗火树种、生态适应和造林技术成熟。防火树种的选择主要依据7个抗火性能相关指标 (包括含水率、热值、粗脂肪含量、苯-乙醇抽提物含量、燃点、粗灰分含量、叶燃烧速度) 和树皮厚度、树冠结构、自然整枝能力、林内可燃物积累量以及郁闭度等其它与森林火灾有关的因素共同决定。因此以下将对这些决定因素做具体实际的分析。

1.1 含水率对防火树种的影响

水的比热大, 可燃物含水率影响着可燃物达到燃点的速度, 同时可燃物因受热而释放水汽的过程可以对火场达到降温的目的, 影响到林火的发生、蔓延和强度。特别是一些林区枯立木在连续干旱时体内水分急剧下降变得极易燃, 增加了林火的发生几率和强度。

1.2 灰分含量对防火树种的影响

灰分物质含量是指可燃物中矿物质的量, 各种矿物质通过催化纤维素的某些早期反应, 它们增加木炭的生成和焦油的形成, 可大大降低火焰的活动。灰分含量与可燃物的可燃性成反比关系, 是抑燃性物质, 其含量越高, 燃烧性能越差。植物的叶对火比较敏感, 叶抗火性的大小与其灰分物质的含量有关。灰分越多越不易燃, 而且蔓延迟缓, 如竹类的灰分含量较高, 所以竹类一般很少发生大的林火, 除非在竹子开花枯死后。

1.3 抽提物含量对防火树种的影响

抽提物是粗脂肪和挥发油类的总称, 森林可燃物的抽提物主要存在于树种的枝、叶中, 各种树种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挥发性油类物质。含油可燃物在受热水分蒸发后, 油类挥发物就会随之挥发出来, 而这些挥发物大都是极易燃烧的, 所以抽提物含量越高, 树种越易然。以此抽提物含量的多少是可燃物易燃性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针叶树比阔叶树的易燃, 这是因为针叶树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油类和树脂等易燃成分, 而阔叶树含有大量的水分, 相对难燃。

1.4 热值对防火树种的影响

可燃物的热值是指在绝干状态下单位质量的可燃物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绝大多数森林可燃物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以及挥发类油脂等组成, 这些都是热值的决定要素。一般可燃物的热值越高, 释放的热量越多, 通过热辐射传递给周围可燃物的热量也多,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火的强度和烈度也随之增强。

2 其它因素对防火树种的影响

2.1 树皮厚度

树皮厚度及结构不同, 其易燃性差异很大。树皮是热的不良导体, 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阻隔热的作用, 免遭火烧时的高温灼伤。树皮抗火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树皮的厚度;二是树皮的结构。树皮厚, 结构紧密, 则抗火性强。树皮随着树木年龄增加而增厚。因此, 幼树抗火性弱, 大树、老树抗火性强。树皮的厚度有时还与火烧刺激有关, 火烧能刺激树皮增厚, 火的作用次数越多, 树皮越厚, 抗火烧能力随之提高。同时, 有些树种的芽隐藏在数皮下, 树皮厚度是其经火烧后萌芽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2.2 林内可燃物积累量

林内可燃物的积累越厚火灾荷载越大, 燃烧越剧烈, 单位时间释放的能量越大, 造成危害越严重。特别是坡度较大和枯立木较多的地方, 由于雨水存留量较少所以较干燥, 更容易引燃。一般林内可燃物积累量以单位面积积累的重量计算, 但为了测量方便, 选用单位面积积累量的厚度最后求平均值的方法比较。

2.2 枝下高

枝下高指的是从地面到第一层分枝点的高度。枝下高一般由其自然整枝能力来决定, 枝下高主要是对树冠火的影响, 自然整枝能力越强, 枝下高越高, 越不容易引发树冠火, 反之则易引发树冠火, 导致火灾传播速度加快。

2.3 火烧后萌蘖能力

萌蘖能力是指植物萌发新芽的能力。火烧后的萌芽能力是树种经火烧后, 萌发新枝的能力, 是耐火性的重要指标, 火烧后能萌发幼枝的树种能在今后的抚育管护中再次郁闭成林, 继续发挥作用。如桉树经火烧后萌发出的芽在一年左右生长高度可达1m以上, 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郁闭成林, 再次发挥效益。

2.4 郁闭度

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 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林分成林郁闭后林内湿度增大, 风速降低, 有利于积累物的分解。根据实地调查显示, 随郁闭度的增大林内喜光性杂草逐年减少, 郁闭度达到0.7以上的林区, 林内喜光杂草几乎可以彻底消除, 大大降低了林火发生概率, 同时也可阻止地表火的蔓延, 所以郁闭度高的林区林火隐患相对较小。

3 结语

通过对本地基本树种防火性能指标的分析, 对影响树种防火性能的因素有了一个较为详细地了解, 以上所有相关指标有的可以通过实验获得, 有的依据经验获得, 有的需要实地测量。而在实际中, 用特定的测量仪器通过实验获得准确数据有相当的困难, 所以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这些特定指标的外在特点和实际环境共同分析得到。对这些了解后可以进行综合分析, 在适地适树的原则和基础上借鉴南方绿色防火林带的成功经验 (如旱冬瓜绿色防火林带利用其叶片大而薄且易于分解腐烂, 所以地林内地面泥泞, 具有很好的防火效果) , 在营造林过程中合理搭配造林树种, 减少林火的发生和蔓延速度。同时通过防火树种基本参数和要素的分析, 可以在营造林过程中准确合理的选择具有防火性能的树种, 并以此为依据在营造林规划中将防火林带与各项林业生产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在起到防火、阻火的同时也为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与推广提供技术参考和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胡海清.林火生态与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2]胡志东.森林防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3]林其钊, 舒立福.林火概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3.

[4]甄学宁, 李小川.森林消防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0.

[5]冯中科, 余新晓.“3S”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6]彭望琭.遥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篇8: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对外直接投资;IDP理论;综合优势理论

[中图分类号]F75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1/2-0094-02

一、引言

随着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中国已成为新兴对外直接投资的来源地。2002-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49.9%①。但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失败率很高,2009和2010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的失败率分别为12%和11%,两年失败率均为全球最高。现阶段继续加大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现阶段的对外投资还是比较初期的,而且这也是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根据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世界各国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在2011年的排名为19,而2000年排名为30。因此现阶段以及未来很长时间对外直接投资都是大多数中国企业扩大规模和向海外发展的必经之路,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

中国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其独特的特点,既顺向投资于发展中国家,又逆向投资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大、中、小企业都已经开展了对外直接投资。因此大多数传统理论都无法解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但其中有也不乏理论是可以解释现阶段的对外投资。

其一是在20世纪在80年代初期邓宁在折中理论基础上引入宏观经济变量和时间变量而形成的动态模型(即IDP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的直接投资流量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很多学者都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实证检验,认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符合IDP理论,并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处于IDP第三阶段。在第三阶段中,FDI的流出迅速增长,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都在逐渐变弱,而转向资本、知识型优势。这也就正好与中国当前的现状是相符合的,所以现阶段中国加大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二,在《资本国际化运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一书中,孙建中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中国所具有的优势并不是传统主流学派的三种优势,而是一种大国综合优势。这种综合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投资动机的多极化、差别优势的多元化和发展空间的多角化。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优势,取得综合效益。

三、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意义

1.带动产业升级,争取国际分工中的有利地位。中国传统优势行业都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以及一些高污染的行业,但是随着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的不断攀升,以及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中国这些传统优势行业所面临的局势愈加严峻。在金融危机以后,一些发达国家也提出了“再工业化”政策,重点发展新兴产业,以扩大出口来带动经济复苏,缓解就业压力。这些都迫使中国要想在未来的国际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就不得不集中资源、集中精力发展新兴产业。中国企业必须通过产业升级,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以避免遭遇“中等收入陷阱”。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将传统的一些行业转移出去,以便释放资源为新的发展做准备。

2.保护出口贸易,扩大市场份额。2005年我国开始实行汇改,自此人民币呈现持续升值状态,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大。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使得中国出口贸易受挫。中国的出口产品一直都是凭借廉价劳动力、低成本而深受海外市场消费者青睐,但是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提高而失去比较优势。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减缓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且到海外目标市场直接投资生产,更加接近于目标市场,更便于采取措施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3.降低顺差,缓解国家间矛盾。中国从1993年开始实现持续的贸易顺差,其主要来源地是欧洲和北美地区。经济危机爆发后,这些地区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但是中国经济仍保持了高速增长,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使得中国出口变得越加困难,国家之家的关系也有所影响。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适当降低我国贸易顺差,带动当地就业,因此而缓和国家之间的矛盾,降低各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围堵,而保持中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增长。

4.寻求新出路,维持企业竞争优势。一方面,跨国公司的大量涌进中国,他们凭借其品牌优势、雄厚资金实力、技术垄断优势以及其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而瓜分了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和人口老龄化,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用工荒”导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中国人口红利将消失。这些都使得国内企业无法与跨国公司相抗衡,为了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对外直接投资成为一种必然。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可以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获得更加廉价的要素投入,这样不仅可以在国内市场上拥有比较优势,甚至可以在海外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四、结论

中国企业现阶段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有理论上的依据,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分工不断加深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虽然现阶段对外投资的机遇是很多的,但是我们企业对外投资必须考虑必要的风险。只把握住机遇,控制好风险,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出现质的飞跃,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才能促进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全球影响力,真正成为国际上的经济强国。

注 释:

①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1]杨先明.发展阶段与国际直接投资[M].2000年.

[2]吴先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论[M].2003年.

[3]杨建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市政与战略[M].

[4]鲁桐.WTO与中国企业国际化[M].2000年.

[5]杨嘉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有权优势分析[J].2010年《经济研究》.

陈源(1991.3—)女,汉族,重庆梁平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在读。

上一篇:不设防阅读及答案下一篇:不担当不作为整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