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合同的法律依据

2024-05-07

劳务合同的法律依据(精选8篇)

篇1:劳务合同的法律依据

一、建设方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时,其与施工方所签订的施工合同效力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从尽量维护合同效力出发,在其第一条和第四条,将无效合同分为以下五种情形:一是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二是没有资质的实际是公认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三是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四是承包人非法转包建设工程的;五是承包人违法分包建设工程的。

上述五种无效合同,在具体律师的实务中,一般情况下,是不难理解的。但是,某些工程在进行建设施工发包时,其工程没有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甚至土地使用权也不在发包方名下,该工程可能并不合法,那么在此情形下承、发包双方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何?

如果承包方不知建设方没有规划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与之订立施工合同,那么就可以认定建设方存在欺诈,依据《合同法》第52条第2项的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如果承包人明知建设方没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而与之订立施工合同,那么可以认定承发包双方存在故意串通,依据《合同法》第52条第2项的规定,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朱树英:《工程合同实务问答》157页 法律出版社3月第1版)。

二、建设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银行“见索即付履约保函”之性质及其效力问题

建筑工程中“见索即付银行保函”,又称无条件履约保函,是指由银行应工程承包方的请求向发包方(业主)出具的、承诺在接到发包人以某种约定的形式通知要求时,即支付一定数额的款项以保证承包方履约的一种保函。发包人向银行发出“索赔通知书”,银行在接到通知后就必须支付保函额,而不论承包人是否存在异议。

(一)、“见索即付银行保函”的法律性质

建筑工程中“见索即付银行保函”,其实质系独立担保的性质。在独立担保中,担保人承担着不可撤销、无条件的付款责任,只要受益人提交了符合保函规定的证明文件(有时甚至只要求提示由受益人自行开立的申请人违约的证明和索赔书),担保人就必须承担付款责任。

(二)、我国《民法通则》、《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对国内“见索即付银行保函”等独立担保形式的合法性,实际上是持否定态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国际融资担保实践中已大量存在以独立担保作为保障债权实现的担保方式,但是,在1986年我国颁布的《民法通则》(第89条)仍将担保合同明确定位为属于主合同的从合同。时隔,1995年颁布的《担保法》虽然借鉴了国外担保立法与惯例的先进理念,尤其是注意到1992年国际商会公布的《见索即付保函统一规则》对实践中大量存在的独立担保的专门规范,并在立法用词方面为传统、典型的担保方式之外的担保创新实践留下一定的空间,但是在我国这一专门的担保立法中仍未明确把独立担保作为独立的担保方式。我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为典型的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五种。

(三)、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亦明确否认国内独立担保的法律效力

在司法实践中,最高法院也屡次以判决形式否定独立担保在国内经济活动中的有效性。如在“湖南机械进出口公司、海南国际租赁公司与宁波东方投资公司代理进口合同案”(最高人民法院经终字第184号判决书)的判决中指出:担保合同中虽然有“本担保函不因委托人的原因导致代理进口协议书无效而失去担保责任”的约定,但在国内民事活动中不应采取此种独立担保方式,因此该约定无效。[7]目前,否认独立担保合同效力的主要理由是独立担保存在极大的欺诈和滥用权利的可能性,损害担保人的权益。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担保人开出无条件付款的独立保函无异于“自杀”。

篇2:劳务合同的法律依据

第一部分涉及20多个税种,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此部分包括所得税、货物和劳务税、财产税和其他税四类。精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等八个法律文件作为主体法,总结归纳操作过程中的实际应用问题,并为之制作适用指引,指明解决问题的具体法律依据。

第二部分税收程序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为主体法,收录税务登记、税收减免、税收执法、纳税担保等方面的十一个法律文件。由于篇幅所限,《办理合同争议案件法律依据》没有将相关法律文件全部收录。例如《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七条涉及抵税财物拍卖、变卖,但《办理合同争议案件法律依据》并没有收录《抵税财物拍卖、变卖试行办法》。类似的情形《办理合同争议案件法律依据》尽量在脚注中注明,读者可以根据脚注中文件公布日期和文号查阅相关法律。

此外,《办理合同争议案件法律依据》还附录了《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扣缴申报表》等法律文书格式,供读者参考使用。出版说明我社自开始推出的“办案依据丛书”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受到了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业法律工作者,以及普通公民、高校师生的好评。

此次,我社以法律法规立、改、废的最新进程和法规编纂技术方面新的成果为基础,全新推出“新办案依据丛书”,以期满足当前读者对法律工具书越来越高的要求。“新办案依据丛书”吸收了法规编纂的新技术并有所创新,同时也借鉴了图书出版市场越来越个性化的趋势,力图体现三大特点:

一、简约。本丛书通过“主体法条文及适用指引+配套法律依据”的结构,贯彻“精深加工,形式简明”的法规编纂理念,将复杂的法律体系化繁为简,努力使每一《办理合同争议案件法律依据》都做到编排简约、一目了然。

二、容易掌握,使用方便。各个分册的“主体法条文及适用指引”部分向读者提供了掌握相关法律领域总体状况的线索,同时提供了大量具体适用问题的检索指南。“配套法律依据”相应地收录了各个文件。当然,由于篇幅有限,我们没有收录全部相关文件,但通过一些技术处理,我们尽量在有限的脚注当中说明了相关信息。

篇3:公正报道庭审的法律依据

讨论舆论与法律, 无法脱离我们生活的新闻与媒介环境。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真实?站在不同的立场报道新闻, 选择的事实会不同, 新闻的选择性和立场的差异, 决定了媒体有关法庭审判报道的事实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在法庭审判报道中, 宣传与新闻只有一步之遥, 站在原告和被告不同的角度或变换一个角度, 新闻就变成了宣传, 或者宣传变成了新闻。因此, 庭审报道的新闻真实是相对的, 不是绝对的。

媒体的产业化、商业化正在给新闻界带来一种新的运作模式, 即新闻报道追求丑闻化、片面化、脸谱化、戏剧化和简单化, 与此同时, 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网络、短信、厚报带来的信息过剩和垃圾信息, 又造成了注意力的缩短。在这样一种媒介与舆论环境里, 如何保证公正的审判, 又如何确保法官、审判员不带偏见和成见地参加审判?比如, 媒体对案件的概括、事实的选择、背景的解释和评论是否有倾向性, 所报道的事实是否公平、平衡、准确?媒体报道如果是选择性的, 其内容就难达到客观, 就会有偏见, 将影响媒体独立。

新闻选择性包括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画面、拍摄角度、标题、强调、焦点、版面设计、有无夸张等内容。记者有权报道司法新闻, 但是记者是否有权伤害被告的名誉?记者是否有权使用“魔鬼语言”或“天使语言”报道被告或原告?记者应该用什么立场和语言报道司法新闻?在判决前, 记者用什么语言和态度报道被告?记者是否有保证公正审判的责任?媒体在司法报道中是追求真相还是审判正义?法庭是根据呈堂证据判决还是根据庭外媒体报道判决?庭外报道是否有害公正审判?如何确保媒体的司法报道不会威胁审判的公正?过度的报道、压倒性的情绪化意见是否给司法部门带来压力, 从而影响判决公正?如何保证媒体公正、平衡、充分地发表法庭控辩双方的意见?法官对庭外媒体制造舆论知晓是否为零?

司法独立原则最早产生于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中, 王权的滥用使得新兴资产阶级甚至是贵族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新兴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发展, 对于没有限制和约束的贵族权利提出了质疑, 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法庭的公正取决于法官能否像天平那样平衡和公正, 在媒体能够极大地影响舆论的今天, 司法独立能否不受舆论的干扰, 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公正、平衡、准确的媒体环境。理想的环境是新闻报道要绝对的准确、绝对的诚实、绝对的公平和绝对的自由。一个纯洁的法庭不仅需要一个公正的法官, 还需要敢于在法庭上大声地用证据和理由进行合法抗辩的被告, 还需要法庭外边有一个客观中立的报道法庭辩论的公正媒体和舆论环境。2013年秋天, 中央政法委出台了首个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 “意见对审判环节疑罪从无原则、证据裁判原则等都做出重申性规定, 提出坚持证据裁判原则, 证据未经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的, 不得作为定案根据, 对于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 应当坚持疑罪从无原则, 依法宣告被告人无罪, 不能降格做出留有余地的判决。意见强调, 不能因舆论炒作等压力做出违反法律规定的裁判和决定。”此举对于媒体在司法报道特别是法庭报道中, 避免被人利用去制造“舆论定罪”的冤假错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庭审报道的核心是证据

无论是法律审判还是法治报道, 都应以法律为准绳, 以事实为依据, 庭审报道的核心是证据。记者报道的关键证据链要经得起质证, 如果证人提供的书面证词未经当庭质证, 只能当成道听途说, 不应该入证, 不能作为法律证据加以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 重调查研究, 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 没有其他证据的, 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 证据确实、充分的, 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 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 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 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 综合全案证据, 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刑诉法》第54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 应当予以排除。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 应当依法予以排除, 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

现代法治精神力求排除政治、舆论等对刑事审判的干扰, 任何审判都必须建立在犯罪事实的基础上。刑事被害人陈述、刑事被告人口供、民事和行政诉讼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言词证据, 都是保留在人们头脑中的有关案件的各种信息, 通过语言形式反映出来发挥证明作用的, 而物证则是以实体物的存在对案件发挥证明作用的。这是物证同言辞证据的最重要的区别, 也是物证的最显著的特点。物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而各种言词证据则可能由于种种复杂的主观因素而发生失实的现象。因此, 合法物证的法律效力比证人见证更强, 而未经法庭辩论的证人证言应被质疑。在缺乏关键证据的前提下, 要建立起合法的证据链。合法的证据链要求:第一, 犯罪事实、情节都有相应的证据能证明。第二, 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事实之间的矛盾, 根据现有的证据可以排除或者可以解决。第三, 根据全案证据只能做出认定的一个结论, 即不可能得出与此不同的其他结论, 即结论的唯一性。

记者应该清楚, 任何新的事实的发现都可能推翻已经通过证据链归纳起来的结论。下面是记者必备的有关证据的相关法律知识与报道原则。

1. 无罪推定原则

自从1979年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就有无罪推定的规定, 也有观点, 我国在1957年草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草案》的时候, 就有类似无罪推定的规定。真正的无罪推定在法律上的体现是1996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无罪推定的基本原则是:第一, 任何人在被法院判决有罪之前, 不能认为是有罪的;第二, 对被告人所控的罪行, 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以前, 一律推定被告人无罪。即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 被告人就是无罪。从无罪推定可引伸出三条规则, 即:证明的责任由控诉方承担, 二是嫌疑人享有沉默权, 三是对被指控人、嫌疑人有罪无罪, 罪轻罪重有疑问的时候, 应当作出有利嫌疑人、被告人的结论, 即有利被告的原则。

2. 证人与言词证据

证人是指就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作陈述的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74条规定:“对证人证言应当着重审查以下内容:……证人的猜测性、评论性、推断性的证言, 不得作为证据使用, 但根据一般生活经验判断符合事实的除外。”证人资格是指一个人能够作为证人提供证言的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60条第2款:“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 不能作证人。”在诉讼证据理论上, 言词证据是相对于实物证据而言的。所谓言词证据, 是指以人的陈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 又称之为人证, 它包括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证人证言、鉴定结论、辨认笔录等。鉴定结论是一种特殊的言词证据, 它是鉴定人根据司法人员提供的材料, 对与案件有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后发表的意见或看法, 从而做出的书面结论, 其实质仍是一种人证。与实物证据相比, 一般认为言词证据的稳定性相对较差, 争议往往比较多。

3. 排除合理怀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后的第53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 重调查研究, 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 没有其他证据的, 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 证据确实、充分的, 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 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 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 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 综合全案证据, 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新闻媒体在报道一场审判时, 要看原告或者公诉方是否提供了不会让人产生合理性怀疑的标准证据, 如果原告的说法与物证不符, 只能当蹩脚故事来看, 更不能作为法制新闻来报道。

4. 不得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

以威胁和引诱获得的证据是不合法的, 不应当采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02条规定:“经审理, 确认或者不能排除存在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 对有关证据应当排除。”《刑诉法》第50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因此, 对于违反现行宪法和现行刑事诉讼法的法外诱供, 应该引起法制记者编辑的警惕。

5. 慎重报道“污点证人”的证词

“污点证人”是西方法学的概念, 是指具有犯罪污点的人作为控诉方的证人, 从而可以免受刑事追究, 或被给予刑事上从轻处罚, 或因此而取得对其不利的证据材料不被采用的一种刑事司法制度。我国法律体系中没有“污点证人”这一概念, 但有此概念所指的对象,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8条第一款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 查证属实的, 或者提供重要线索, 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污点证人极有可能为了避免自身受到追诉而提供虚假的证言, 甚至将自身的罪行推卸给其他被追诉者, 这些都可能造成冤假错案, 有违污点证人豁免制度设立的初衷。因此, 新闻记者对污点证人的证言应慎重报道。

6. 精神病患者永远是缺席的

精神病患者不能作为证人, 其证言不得采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09条规定:“下列证据应当慎重使用, 有其他证据印证的, 可以采信: (一)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 对案件事实的认知和表达存在一定困难, 但尚未丧失正确认知、表达能力的被害人、证人和被告人所作的陈述、证言和供述; (二) 与被告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所做的有利被告人的证言, 或者与被告人有利害冲突的证人所做的不利被告人的证言。”

7.“孤证”不能定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74条:“对证人证言应当着重审查以下内容, 包括证言之间以及与其他证据之间能否相互印证, 有无矛盾。”对于证人的证词, 记者不可假设为事实不加核实地对其报道, 要学会从现场新闻的写作要素入手进行调查:对时间、地点、人物、旁证、场景、背景等细节进行逐项调查采访, 以接近真相。用逻辑把关, 而只有事实才过得了逻辑关。在庭审报道中, 对原、被告双方一视同仁, 不做人身攻击性的评论和判断。记者在报道中, 必须信源清楚, 每一个事实都要指出其来源。所有信息来源中的话必须使用直接引语, 并保证引用的准确。记者要对信息来源录音并留好底。

8. 证据在诉讼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是一点毋庸置疑的, 但是证据能起到怎样的证明作用, 还得看它们是否已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是否对所要证明的事实具有确实、充分的证明力。在缺乏直接客观证据的前提下, 所有对被告指控的证人和证词都成为间接证据, 而间接证据必须相互印证并排除不确定性、形成因果关系、最终能够证明核心事实时, 才能够被承认具有证据效力。证据链应该是所有的证据相互关联、相互印证、没有矛盾, 通过这个证据链条所能得出的结论是唯一的, 是排他的。在证据链不完整的情况下, 法院不应借助混乱的供、证进行认定, 媒体更不应该大肆炒作。

三、媒体在庭审报道中易犯的错误

1. 媒体审判

媒体审判指:“新闻报道干预、影响审判独立和公正的现象。”一些国家通过法律或者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来禁止和防范这类行为。媒介审判最主要的特征是“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情做出判断, 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量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媒介审判的报道在事实方面往往是片面的、夸张的以至失实的。它的语言往往是煽情式的, 力图激起公众对当事人的憎恨或者同情一类情绪。它有时会采取‘炒作’的方式, 即由诸多媒体联手对案件做单向度 (one dimension) 的宣传, 有意无意地压制了相反的意见。它的主要后果是形成一种足以影响法庭独立审判的舆论氛围, 从而使审判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应有的公正性。”

媒体审判是法制报道中讨论甚为激烈的一个问题, 它指的是媒体报道不顾法庭是否已经公正审判, 而制造出一方“有罪”、“有某种罪”、“有问题”或“无罪”的公众感知。媒体的引导力是巨大的, 媒体审判伤害的不仅仅是个人, 同时也伤害到司法公正。记者的职责是记录而不是评论, 庭审报道对记者的基本要求是:克服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报道过程中要体现对法律的尊重和对人权的尊重。

2. 先入为主

克服先入为主的思维框架是为了法制新闻报道的公正和平衡, 以及对执法司法公正和平衡的监督和保障。

先入为主就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 对具体的人或事下结论。记者不是警察、检察官、律师和法官, 记者的职责是记录, 平衡、公正、准确地向受众陈述事实, 在法制报道中, 记者不可以把个人对某个人、某个案件的判断强加或暗示给受众。

克服先入为主意味着, 记者要克服偏见和成见。记者不可因为某个人的性别、年龄、外貌、民族、种族、政治、宗教信仰、社会阶层、职业身份等等因素, 就下结论说这个人一定怎样;记者也不可因为发生过某类事, 就下结论说这次的事件一定和以前的事一样。对于任何人和事, 记者要有合理假设, 即这个人或事可能是我想的那样, 但同样也可能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记者也不可以在报道中做有罪推论或暗示某个受害者“活该”。记者也不可在报道中对未完整公正审理的案件进行私审, 擅自对案件性质进行定性, 这是跨越记者职权的行为。在刑事案件中记者需注意, 被告是因“罪名”而接受审判的, 记者不可站在被告或原告的任一方, 替这一方的利益说话。

3. 缺乏独立怀疑精神

克服先入为主是记者对自己的怀疑, 而具有独立怀疑精神是记者对其他人的怀疑。注意, “怀疑”不是“猜疑”, 它指的是记者既不会轻易相信自己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 也不会轻易相信他人提供的事实和提出的意见是绝对准确和正确的。

具有独立怀疑精神, 首先意味着记者要核实一切事实。记者无论报道什么都应该核实事实, 这一点在法制与犯罪新闻报道中尤为重要。为了让自己的报道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记者必须争取做到:报道是历史的终稿而不是初稿。记者对证词也应该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 就算假定证人没有说谎, 人的记忆力、情绪、偏见和受到的暗示、提问的方式等都会影响甚至改变证人对事实的回忆。

4. 依据政治倾向和个人偏见报道犯罪嫌疑人

在“疑邻盗斧”的故事中, 当丢斧子的人怀疑是邻居偷了斧子的时候, 邻居的一言一行看起来都像是偷了斧子后的反应, 而几天后当斧子被找到后, 邻居看起来就再也不像偷斧子的人了。在刑事审判中, 如果根据一个人的政治倾向性去预设和认知被告的行为和态度, 并对其是否犯罪进行推测, 最终将会与事实产生重大偏差。

5. 擅自揣测

在司法审判报道中, 媒体应该围绕某一事实的存在与否进行深入挖掘, 而不是就某人某一行为的动机、心态和法庭上的态度进行炒作。在确定犯罪行为主观动机的过程中, 他人的指控、媒体上对另外一个人内心动机的猜测, 都是无法证实的, 而只是证人、被采访者或记者个人单方面的想象和推测。对任何犯罪行为的报道, 如果涉及犯罪嫌疑人和证人主观动机存在出现冲突时, 媒体不应该站在证人一边, 将嫌疑人否认的主观动机强加给嫌疑人。如果控方和辩方没有对动机达成一致, 记者就不要提及动机, 或者把双方的观点都平衡地报道给受众。当动机不明时, 记者不要猜测犯罪动机, 记者可以选择不报道动机, 或在报道中指出动机不明。而当动机存有疑惑, 双方持不同观点时, 记者要么不去报道, 要么就平衡地介绍双方的说辞。

6. 自以为是的法官

记者是事实性信息的记录者, 在庭审报道中, 是完全地、不留死角地报道法庭上控辩双方的辩词和证词。法庭记者只能报道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读到的与案件有直接关系的具体事实, 而不能对事件的性质和当事人做出任何价值判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74条规定:“对证人证言应当着重审查以下内容:……证人的猜测性、评论性、推断性的证言, 不得作为证据使用。”那么, 记者在司法报道中, 更不应该使用猜测性、评论性和推断性的语言和文字。好的法庭记者的工作是不经过主观选择地记录法庭辩论和呈现事实, 而不是对原被告个人或证人进行评论。

7. 忽略对质权

媒体在法庭报道中常常忽略被告的对质权。对质权是公民的宪法权利或者基本人权, 是指被告人与证人面对面的权利和询问、质疑证人证言的权利。证人出庭作证, 有利于控辩双方对证人证言的质证, 保障控辩双方诉讼权利的实现。

8. 不报道有利于被告的证据材料

记者在庭审报道中应坚持平衡、公正的报道原则, 平衡地报道辩诉双方出示的能够被法庭所接受的证据材料, 尤其是不能忽视有利于被告的证据材料。

四、庭审报道的公正原则

记者必须懂法。懂法的记者比不懂法的记者在报道法庭审判时会公正得多, 前者能够对新闻事件的价值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在采访中知道应该问什么问题, 在文献调查中知道应该查什么资料, 在报道中知道什么样的信息重要等。记者懂法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迅速理解法律用语、用词, 并在报道中使用准确的语言和词汇。作为法庭和犯罪嫌疑人通向社会的唯一桥梁, 庭审报道最应该坚持的原则应该是公正和平衡原则, 其中包括两条:

1. 完整报道原被告双方呈现的事实

在法庭审判报道中, 要舍弃那些明显有严重逻辑错误的证词和没有物证、仅凭口供的事实, 但如果原告和被告呈现的有争议的事实是案件的焦点, 记者则需要同时完整报道原告和被告的不同陈述、提供的不同事实, 让观众和读者自行判断。庭审报道应着重于向受众平衡和完整地介绍原被告双方向法庭呈现的事实, 即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在法庭上, 发生了没有、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发生?会有很大分歧, 遇到这种情况, 记者首先要平衡地报道原被告双方的事实陈述。

此外, 还要注意不对事实发表个人评论, 或使用无谓的形容词及描述动词, 否则这等于呈现记者个人对被告的价值判断。记者要对某些信息持格外的怀疑态度, 这就是被采访者对当事人进行人格、品性评价, 或对动机的陈述或猜测。不同人眼里的一个人是不同的, 有的人可能会认为某个人奸诈狡猾, 而有的人则可能会认为此人忠厚老实。此外, 品性与案件本身是无关的, 一个人是因为他/她 (可能) 做的事而被逮捕或卷入官司的, 而不是因为他翻供、认罪态度不好而被逮捕或卷入官司的。受审判裁决的是一个人的犯罪事实、口供和证词的真伪, 而不是他的认罪态度。

最后, 记者还要注意事实和真相是不同的, 即使原告方呈现的事实全部为真, 但因为记者不可能知道一个人的每一个行为、言语和想法, 这些事实所推导出的真相也可能与实际情况完全不同, 只有当记者尽可能全面、完整、透彻地收集事实, 不被原告、被告或公诉人的主观意见干扰的时候, 才可能接近真相。

2. 平等维护原告和被告的基本权利

平等对待受害者、疑犯、罪犯、当事人等, 不应该因其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政治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 就认为此人应该严惩、应该释放、罪有应得、活该、自找苦吃、自作自受等等, 如果记者自己的职业行为都不能尊重、保护人的权利, 那么新闻报道中捍卫人权会不会很虚伪呢?记者要保证自己不去恶意侵犯他人的权利, 要尽一切可能避免对他人可能产生的侵犯, 在不确定的时候, 可以询问所在媒体的代理律师, 听取他们的意见。

记者在报道中必须尊重受害人及其家属, 以及犯罪嫌疑人和罪犯无辜的亲朋好友 (即使是犯罪嫌疑人和罪犯也要给予他们人的尊严, 前面已经提过, 犯罪嫌疑人因“罪名”受审, 而罪犯是因其行为定罪, 而不是因其道德定罪。) , 不可登载与案件无关的、涉及其隐私或有损其尊严的信息和图片。记者还要注意, 即使一个嫌犯已经被法庭判为罪犯、被关进监狱, 他仍然拥有自己的权利。很多罪犯被剥夺的是政治权利, 而不是其他的权利, 如人格尊严, 罪犯也有可能成为犯罪的受害者, 如成为“虐待被监管人罪”的受害者, 记者不应因为某个人成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判为罪犯, 就无视他应有的权利。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中央政法委出台首个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3-08-13.

[3]王增.对证据法中物证的理解[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6) :24.

[4]陈一云, 严端, 王新清.证据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86-147.

[5]文玮.论无罪推定原则[J].南华大学学报, 2003, (12) :59.

[6]陈光中.证据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163.

[7]郭松, 吴贤静.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探析[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3) :49-52.

[8]何挺.污点证人豁免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建构[J].燕山大学学报, 2007, (9) :26.

[9]蔡作斌.证据链完整性的标准及其审查判断[J].律师世界, 2003, (3) .

[10]张成学.“零口供”贪污贿赂案件的证据审查[J].法制与社会, 2009, (9) :94.

[11]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篇4:工会经费审计的法律依据

一、工会经费审计的法律依据

1.审计法律法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九条“审计机关对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它事业组织的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审计机关对与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拨款关系的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的规定,审计机关有权对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组织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地方总工会作为与地方政府财政有预算拨款关系的社会团体应当接受审计机关代表国家进行审计监督。另外,工会经费审查委会属于工会组织的内审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的规定,审计机关有权对工会经费审查委会的业务进行指导和监督。

因此,从审计机关的职责来看,工会经费应纳入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范围。

2.工会法律规定。《工會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工会经费的使用应当依法接受国家的监督”,国家的监督就包括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同时,《工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工会经费的来源包括五个方面:(1)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2)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的经费;(3)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4)人民政府的补助;(5)其它收入。财政部门每年拨给工会组织的疗休养事业补助、离退休经费及其他专项经费、补助都属于财政性资金。国家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缴纳的工会会费由国家财政拨款支付,或在税前列支,这些也属于财政性资金。从工会经费来源来看,工会经费应纳入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范围。

二、工会经费审计的必要性

虽然根据《工会法》,各级工会建立了经费审查委员会,对工会经费的资金安全和效益起到了一定的监管作用,但是经费审计委员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工会组织的内审机构。

审计机关的审计是依照《宪法》和《审计法》的规定,代表国家行使财政经济监督权力,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具有国家强制力。而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是工会内部对工会经费收支情况进行审查、监督的机构,向同级工会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或工会委员会负责,不能替代国家审计机关对工会的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审计与工会经费审委员会审计有着本质不同。

笔者认为实施监督要想真正有效,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监督者必须独立于被监督者,监督者对被监督者的任何形式和程度的依附,都会使监督遭到削弱甚至名存实亡,因此工会的经费审查委员会并不能替代外部审计,脱离国家审计监督。只有通过外部审计监督才能有利于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

一是外部审计监督更有利于工会组织自身的建设。如果我们工会的各项管理特别是经费管理是依法办事的,是合乎有关政策规定的,那就不但不会拒绝,而且应该欢迎外部审计机构对工会经费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因为外部审计可以跳出工会组织的局限,从全局的高度来看问题,可以发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堵塞漏洞,完善管理,查找工会组织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工会组织自身的建设。

二是外部审计监督有利于提高工会经费拨缴的执行力。通过外部审计监督,可以有利于工会加强预算管理,促进工会组织的工会经费划拨和收缴任务,保证工会经费依法依规拨缴管理使用,从而提高工会经费拨缴的执行力。

三是外部审计监督有利于工会经费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外部审计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工会经费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工会组织提高经费和资产管理水平,确保困难职工帮扶资金、送温暖资金、劳模“三金”等专项资金在管理使用上做到合法、合规、合理,保障工会经费和资产的安全、完整、效益和保值增值,从而提高工会经费管理水平。

四是外部审计监督有利于工会组织的廉政建设。如何把有限的工会经费真正做到“取之于职工,用之于职工”,为工会事业的发展服务,这对于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都是一个考验。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的诱惑,少数工会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变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膨胀,出现了个人或集体贪污、挪用工会经费的现象。引入外部审计有利于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防止工会经费被挤占、挪用、截留和损失浪费,充分发挥工会经费的使用效能。

只有将工会组织自身的经费审查委员会与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监督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促进工会经费审计工作上新台阶,才能有效保障工会经费依法收缴、管理、使用,工会经费只有依法接受国家监督,坚持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推进工会经费管理工作。

(作者单位:九江县审计局)

篇5: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法律依据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第十六条规定:“建设单位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二)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三)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四)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五)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建设工程经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

篇6:劳务合同的法律依据

如题,任命通知书算劳动合同的一部分么,任命通知书有法律依据么?

[任命通知书算劳动合同的一部分么,有法律依据么?]

篇7:关于封闭阳台的法律依据

关于封闭阳台的法律依据(关心封闭阳台的业主必看)

一、建设部《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中,对封闭阳台的定义是“栏板以上全部用玻璃窗围闭的阳台。”因此,现行房屋建筑设计规范和建筑面积计算有关规定,对房屋阳台区分全封闭和未封闭两类。全封闭阳台建筑面积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未封闭阳台建筑面积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阳台建筑面积:a.原设计的封闭式阳台,按其外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b.挑阳台(底阳台)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c.凹阳台按其净面积(含女儿墙墙体面积)的一半计入建筑面积;d.半挑半凹阳台,挑出部分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凹进部分按其净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二、1.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业主作为房屋的所有人,对自己的房屋享有完全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能。他对自己的房屋进行必要的添附、装饰、装修,是行使处分权能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行使所有权的表现。

2.我们业主与与前期物业签订的《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业主公约》不具有法律效力,属于非经双方协商的不平等、不合理的无效合同。理由是:如果我们业主不签订《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和《业主公约》,我们将拿不到自己房产的钥匙,所以该合约是格式的霸王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对业主没有约束力。

3.业主与物业是经营管理者与消费者(业主)的关系。业主作为所购房屋的所有权人,对阳台具有专有所有权,可自主使用。

4.业主接受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服务应属消费行为,其是处于弱者地位的自然人。物业管理公司属于企业法人,有独立的财产,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就其性质而言,物业管理公司属于服务行业,其与业主之间的法律关系是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即物业经营管理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应受有关消费者保护法的调整和保护。5.综上所述,我们业主当时签署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和《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为格式合同,在法律适用上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第四十一条、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6.所以本业委会主任认为,在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物业管理公司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专有部分的物业管理,主要责任是监督。是否封闭阳台是业主的权利,物业管理合同不应进行约定。所以,对未向外侧扩展、延伸的封闭阳台的使用行为,应认定是未侵犯其他业主利益的正当行为。

举个真实案例给大家看(业主封闭阳台,物业要求拆除)基本案情

2001年4月1日至5日,李恕等十二名业主交纳定金,确定购买了大成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的经济适用房-长安新城日一楼的房产。2001年6月至7月,十二名业主分别与大成开发公司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办理了房屋入住手续。2002年12月9日,长安新城日一楼的一百位业主联名起草《长安新城日一楼业主封闭阳台的决议暨送达北京市大成物业管理公司的通知》,并交与物业公司有关负责人。随后,首批十五户业主于2003年1月18日集体封闭了自家阳台。

对此,北京市大成物业管理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判决李恕等十二名业主拆除已封闭的阳台,恢复原状。

法院判决

原告为履行物业管理职责与被告签订的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为格式合同,双方是物业经营管理者与消费者(业主)的关系。业主作为所购房屋的所有权人,对阳台具有专有所有权,可自主使用。原告在合同中没有考虑售房时所签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有关阳台状况约定不明的情况而强制不准许“擅自封闭阳台”的约定不合理,该内容无效。鉴于十二名被告封闭阳台使用的材料及样式统一,并未影响小区内的整体美观、市容环境及其它公共利益,故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原告北京市大成物业管理公司的诉讼请求。

案情分析

一、物业管理合同适用格式合同的相关规定

《合同法》对格式合同中的格式条款,设立了三项重要原则:一是明确格式条款制定者采取合理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二是禁止格式条款的制定者利用格式条款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三是在解释格式条款发生争议时,应当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这些规定不仅对于经济上处于弱者地位的消费者的权利提供了有利的保障,而且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和限制公司与企业滥用经济优势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依据我国《合同法》,本案当事人双方所签的物业管理合同,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订、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格式合同。

首先,本案原告在与业主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违背有关行政规定,对房屋的南、北阳台是否为封闭阳台的约定摸棱两可,业主认为阳台是封闭的,物业管理公司认为是不封闭的。格式合同双方对其中的条款有争议的,应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其次,原告物业管理公司在物业管理合同中,没有考虑售房时所签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有关阳台状况约定不明的情况和业主的建筑物区分专有权利而强制不准许“擅自封闭阳台”的约定不合理,该内容应为无效。

故本案认定《商品房买卖合同》和《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为格式合同,在法律适用上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第四十一条、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的规定,充分保护了业主的合法权益。法院根据以上规定,最终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二、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适用消费关系

在我国,物业管理企业是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才从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分离出来的,因其收费及服务质量等问题产生的诉讼纠纷不断增多,目前对物业管理纠纷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争议也较大。

物业管理公司有独立的财产,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属于企业法人。同时,就其性质而言,物业管理公司以营利目的进行活动,属于服务行业。因此,物业管理公司应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意义上的“经营者”,其与业主之间的法律关系是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即物业经营管理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应受有关消费者保护法的调整和保护。

本案主审法官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契合了其保护弱者的实质,更好地保护了合同当事人的利益,较好地发挥了法律精神的引领作用,是我国先进的立法思想在审判中的具体体现。

三、业主依法享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本案是因业主使用阳台而引起的物业管理纠纷。那么,业主能否随意封闭阳台,其对阳台享有的是何种权利呢?

在梁彗星先生主持起草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第二章“所有权”中,单辟第三节“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并对其做出明确定义:数人区分一建筑物而各专有其一部,就单有部分有单独所有权,并就建筑物极其附属物的共同部分,除另约定外,按其专有部分比例共有的建筑物所有权。同时规定,专有部分,指区分所有建筑物在构造上及使用上可以独立,且可单独作为所有权之标的物的建筑物部分。除法律另有限制外,区分所有权人对其专有部分,可以自由使用、收益、处分,并排除他人的干涉。区分所有权人对专有部分的利用,不得妨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及违反区分所有权人的共同利益。

根据上述定义,本案的被告一业主,应当可以认定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业主对封闭或不封闭的阳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并排除他人干涉。但业主同时也负有义务:如行使专有部分所有权时,不得妨碍建筑物的正常行使和损害区分所有人的共同利益;维护、修缮时,不得妨碍其他区分所有权人的安宁、安全及卫生;应接受物业管理公司的检查、检修,相邻义务等。当然,法律在有些情况下会对业主的使用进行限制,从我国的立法看,常见的限制主要是针对业主在装修中改变建筑物用途、危害建筑物的安全,尤其是对于建筑物的承重结构不得进行拆改。

在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物业管理公司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专有部分的物业管理,主要责任是监督,是否封闭阳台是业主的权利,物业管理合同不应进行约定。所以,对未向外侧扩展、延伸的封闭阳台的使用行为,应认定是未侵犯其他业主利益的正当行为。本案约定业主不得封闭阳台的内容不合理,也没有法律依据,故法院对物业管理公司要求业主对封闭阳台的装修予以拆除的诉讼请求予以驳回是正确的。

封阳台违法? 封阳台违法?

同里人家别墅位于风光旖旎的同里湖边,2004年4月,张先生以近30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幢独立别墅。去年11月,张先生开始为别墅装修,但因阳台能否封闭的问题与物业公司产生了分歧。据了解,张先生早在入住前就与物业签订了协议,上面明确说明业主“不得封闭阳台”。那现在张先生的所为不是明显违约了吗?最终,双方闹上了法庭。昨日,苏州吴江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张先生封闭阳台的“违约”动作竟然受到了法院的支持,事态的发展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本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物业:业主违反协议封阳台

2004年底,同里人家别墅的开发商苏州工业园区建兴房地产有限公司与苏州新景物业公司签订了物业管理委托书,将该小区的物管权委托给了新景物业行使。

2005年11月,张先生拿房开始装修,新景公司则按约履行起了物业管理职责。

在入住拿房之前,作为业主,张先生与物业公司签署了《居住物业管理协议》、《同里人家业主公约》以及《苏州市住宅装修管理服务协议书》。

开始装修后,由于二楼阳台和三楼露台没有遮蔽物,为敞开式设计,张先生就将阳台和露台全部封了起来。为了保持小区统一风格,他还专门购置了同样颜色的材料进行封闭。然而,张先生的举动很快招来了物业公司的不满,原来在双方签订的协议中有这样一个条款,明确了如下规定,“住房房屋及阳台仅作居住使用,不得封闭阳台、露台或改作其他非居住用途”,禁止“擅自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改变住宅外立面”,不得“封闭阳台,加装防盗棚等”。

为此,物业公司认为张先生的装修不仅违反了协议,而且严重影响了小区环境。于是物业公司多次发函要求张先生拆除,但张先生没有理睬。最终,双方的矛盾升级,物业公司将张先生告上了法庭,请求法院判令张先生拆除二、三楼的违章建筑,恢复原样。

业主:物业无权禁止封阳台

对于物业公司的诉讼,张先生列出四条理由驳斥物业。

张先生说,从物权本质看,封闭自有阳台是基于房屋所有权,业主依法享有的权益。是否封闭阳台是业主的权利,物业公司无权干涉。

从权利行使的方式看,张先生所购房屋为独立别墅,并不妨碍小区内其他业主的利益,也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何况,封闭阳台的行为是出于生活之需,并且也采用了与别墅外观同样颜色的材料,这既顾及了物业外表的美观,也不违反国家在物业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规定。张先生认为,自己的行为既不改变房屋结构,也未改变房屋外立面,只是行使了阳台空间专有权。

另外,从物业管理权的性质看,新景公司行使的物业管理权不具有行政管理性质,其权利应在全体业主的授权下进行。从装修协议条款来看,不得封闭阳台的约定是物业单方面制定的格式条款,并未就该内容与业主进行协商,该条款应为无效。并且在签订该条款时,业主被告知如果不同意签订,就不得进行装修,这说明业主的“自治”行为受到了物业的限制。况且,业主在购房时也从未与开发商签订过有关方面的禁止性条款。这样,从任何一个方面看,物业公司都无权要求业主拆除加建部分。

法院:封阳台出于生活需要

物业、业主各执一词,立案后,为了还原真相,吴江市人民法院的承办法官对涉案别墅进行了现场勘查。

承办法官了解到,该别墅没装修之前,二楼朝南阳台的上部屋檐探出墙体约0.5米,并未全部遮盖阳台,阳台地面高出房间地面约7厘米。而三楼北面露台则为全开放露台,无屋檐遮蔽。装修后,二楼阳台及三楼露台已全部封闭,封闭所用材料为暗红色铝合金外框及无色透明玻璃,颜色与其他窗户基本一致。

为了明白别墅交房时的真实状况,法官找了一幢结构完全相同但未经装修的同里人家别墅进行对比勘察,确认另一别墅二楼阳台地面高出房间地面10至12厘米。三楼露台为全开放露台,无屋檐遮蔽。

承办法官表示,勘查当天正好是雨天,他们发现阳台内部已全部被溅湿,而阳台与房间的玻璃门底部也全部被打湿。从现场情况来看,封闭之举确实是出于生活之需。

结果:“违约”封阳台受支持

经过多方面调查,法院认为,该案最终的审判结果应从两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应对双方关系进行明确。业主与物业公司是平等民事主体。在业主大会选聘物管企业之前,建设单位或开发商已经选聘了物业公司的,应当签订书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在本案中,物业公司已与开发商签订了相关合同。之后,张先生与物管签订的物管协议应视为对之前合同内容的再次确认。

依据国务院颁发的《物业管理条例》第25条的规定,建设单位与物业买受人签订的买卖合同应当包含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内容。也就是说,开发商应在与张先生签订的买卖合同中,对封闭阳台、露台作出禁止性约定。如果开发商没有将禁止性约定写入合同,那么作为物管服务提供者,新景公司就不能在张先生已经购房后,在物业管理协议中增设禁止性规定。

其次,从业主公约的法律属性来看。从程序上说,业主公约应当由全体业主通过集会决议方式制定和修改。但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建设单位在房屋销售前,作为最大的业主,先制定业主临时公约。对此,《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销售物业之前,制定业主临时公约,对有关物业的使用、维护、管理;业主的共同利益;业主应当履行的义务以及违反公约应当承担的责任等事项依法作出约定。

物业买受人在与建设单位签订物业买卖合同时,应当对遵守业主临时公约予以书面承诺。对于本案而言,物业公司所依据的同里人家业主公约是由物业公司自行制定,并在交房时要求业主签署,其制定主体及签署程序并不符合上述法律规定。

由此,法院判决物业公司提出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专家:协议签订违背平等原则

此案发生后,有业内人士认为,除了不符合法律规定外,新景物业与业主张先生签订的协议也有违平等原则。

新景物业要求张先生签署物业管理协议和同里人家业主公约时,均以办理房屋交接手续为条件。显然,业主在支付巨额房款后,往往不愿意为部分限制性条款而放弃对房屋的受领,因此签署了有关协议。

该人士认为,此种缔约方式违背了合同法平等、自愿及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这种合同中的限制性条款,除非房屋买受人明示或以行动表示予以接受,否则不应对房屋买受人产生拘束力。

由于我国法律目前没有对房屋阳台、露台是否应当封闭,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业主作为房屋所有权人,对于阳台及露台的使用及外观具有处分权。

物权高于“整体美观”,这个可为之前的包阳台的争论提供一些法律依据

不许业主封阳台物业败诉 来源:浙江法制报 作者:马乐乐

“我想安装封闭阳台,但是物业不同意怎么办?”打开不少小区的网络论坛,这样的疑惑普遍存在。由于安装封闭阳台带来的不同看法,让不少业主和物业之间矛盾重重,甚至有小区曾经为此发生过流血冲突。发生在江苏南通的一起安装封闭阳台纠纷中,当上被告的业主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这起被江苏高院视为经典的案例说明:物权高于所谓的“小区整体美观”,业主有权安装封闭阳台。

封闭阳台惹出官司

朱女士是南通天安花园小区的一名普通业主,入住之前她并没有想过要安装封闭阳台。“房檐过窄,一下雨阳台就有积水。另外,我的房子靠着马路,噪音大、灰尘多,对我的生活质量影响不小。”朱女士说,为了美观,她特意安装了无框阳台。

然而即使是无框阳台,也让她和物业的矛盾闹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物业拿出了朱女士在领取钥匙时签订的《天安花园物业管理公约》和《补充协议》。《补充协议》第6条明确约定:“本小区统一不得封闭阳台、改变立面。”而且,在朱女士与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合同上也写着:“不得擅自封闭阳台。”

朱女士承认自己在合同上签过字,但是她也有想不通的地方:“房子是我买的,我在自己家阳台上安装,怎么就不行了呢?”

“你作为业主对阳台有支配权,但不代表你有任意使用的权利,阳台从设计到交付,都是不封闭的,这符合国家规范和阳台的功能,能够满足业主的需要。”物业方面解释说,“阳台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晾晒等,你要求阳台具有‘安全、防尘、防噪音’的功能,是对使用阳台权利的扩大。”

在物业看来,白纸黑字的合同,还有朱女士的亲笔签名,这还有什么好说的?由于朱女士拒绝将阳台恢复原状,物业以违约为由将她告上了法院,要求将阳台恢复原状,确认《补充协议》条款的合法有效。

法院判决物业败诉

此案经过两审,法院均判决物业败诉。在三个判决要点上,法院将道理说得非常透彻。

要点一

格式条款不能限制“物权”

朱女士是这套房子的所有权人。阳台作为附属于房屋主体的特定部分,在构造和使用上均具有独立性,应确定为房屋的专有部分,朱女士享有专有所有权。《补充协议》以格式条款禁止封闭阳台,排除了对方的主要权利,根据合同法规定,应属无效。封闭阳台本是业主行使“物权”范围内的行为,而物业公司以位阶较低的物业管理权以未经协商的格式条款排除了业主位阶更高的“物权”,导致双方权利义务的失衡。

要点二

封闭阳台没损害他人利益

朱女士封闭阳台符合行使“物权”的正当性要求。她因居住安全、防尘、防噪音的需要封闭阳台,采用的方法已经顾及小区环境的整体美观,而且没有损害小区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其目的、方式和结果正当,不属于法律法规禁止业主从事的行为。

要点三

物权高于“整体美观”

篇8:“全民反腐”的法律依据分析

现如今腐败问题层出不穷。亨廷顿也把腐败这一问题进行概念化, 认为腐败是以政府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或社会准则为手段, 最终目的则是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行为。这一定义很好的将腐败的特点展示出来即滥用权力从而为自己谋取私利。我国处理腐败犯罪案件的数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随着腐败的蔓延, 给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认为, 国家应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来解决腐败问题, 充分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全民反腐”的模式。一方面, 让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反腐斗争的主力军;另一方面, 公民的的监督权也应不断地得到强化, 使社会民主与法制的进程不断地顺利展开。

二、“全民反腐”的法律依据分析

公民监督权的法律依据分析:我国公民监督权在宪法中具体的体现在第2条、第27条、第41条中。从法律条文来看出, 公民享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 并且能够提供一些积极的意见或者建议使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但由于反腐教育的缺失, 加之过多的强化国家机关监督, 使公民的监督处于不利和弱化的地位。第41条进一步概括了公民监督权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该法条还指出了对公民检举揭发的保护。《监督法》中包含公民监督的内容:监督法第2条、第5条保障了司法工作的公正性。总之, 为了保障政府机关依法行政, 司法机关司法公正, 我国实行政府机关间的内部监督和司法部门外部监督, 这不仅使政府的工作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 也维护了人们的合法利益免受不法侵害。

“全民反腐”的现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有力步伐,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也不断完善, 公民的监督权有了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公民监督权有了制度上的保障, 但同时也应存在一些不足。首先, 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 以《监督法》为辅助的公民监督权法律规范体系并且建立起了一系列公民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其次, 随着网络的发展, 为我国公民提供了更多的监督平台。然而,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全民反腐”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公民的监督权不能够有效的行使。第一、监督主体的素质不高。第二、公民监督合法性存在缺陷。第三、知情权往往流于形式。第四、腐败自身的特征使得反腐存在巨大的障碍。

三、健全“全民反腐”体系

建立健全公民监督体系:就是要营造一种“全民反腐”的环境氛围。健全的公民监督法律体系是实现公民监督权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因此, 用规范的法律程序把公民监督权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 这是保证公民监督权行使的基本前提。通过制定相关的办法, 提高处理公民监督权问题的效率。这样不仅能够集中力量解决问题, 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用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对侵犯公民监督权的违法行为予以制裁。公民的监督权是法定的权利, 一方面公民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免受不法侵害, 国家用行政和刑事责任对不法侵害者处罚;另一方面, 应协调相关部门给遭到的损害予以一定的补偿。

加强知情权保护:在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之上, 公民才能更加自由的表达利益诉求, 才能更加有效的构建公民的利益表达机制。把政府内部的反腐败斗争同人民群众外部的反腐败斗争相结合,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举报人保护的专门法律, 不仅是对举报者的物质激励, 让公民积极地主动地加入到反腐斗争中去, 从侧面反映出国家对反腐败斗争的决心与努力。在保证监督渠道正常运转基础上使信息透明化。公民的知情权是法定的权利, 故应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一系列完整的信息公开制度。

提升网络监督的地位:我们处在一个全民网络信息化的时代, 网络监督异军突起, 成为各种监督形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监督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 不仅对反腐败斗争的胜利有促进作用, 而且还给政府的活动造成一定的压力, 促使政府工作人员更加有效率的工作, 同时还让其工作的状况和内容处在透明度下。为了使各项任务顺利展开, 政府应首当其冲, 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使政府部门和广大网民联合起来共同反腐。现有的网络制度不完善, 一方面网民在表达真实意愿的时候由于缺乏制度的保障会遭到不法人员的打击报复;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虚拟化特性, 一些怀有不良企图的网民会恶意发布虚假信息。所以, 我们应制定相关的制度, 既要保障公民自由的表达意愿的权利, 也要对恶意的不法网民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我国的监督形式具有多样性, 不同的监督形式对社会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网络监督有一定的局限性, 只有把网络监督和其他形式的监督有效的结合起来, 才能使网络监督发挥更好的作用, 才能使反腐斗争朝着更加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代蓉蓉.反腐倡廉领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J].学理论, 2011.35.

上一篇:量子同信论文下一篇:毕业班优秀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