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2024-05-06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通用6篇)

篇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本色语文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

本色语文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

黄厚江

(江苏省苏州中学,215 000)

摘要:本色语文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响应。作为一种比较系统的教学主张,它既有着丰厚的实践基础,也有着系统的科学理论基础。唯物辩证法是本色语文的哲学依据,中庸思想是本色语文的文化依托,本体论是本色语文的理论凭借,叶圣陶教学思想是本色语文学科思想的基础。

关键词:本色语文 哲学依据 文化依托 理论凭借 思想基础

本色语文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响应。多个团体和单位组织了专题研讨活动,大家在高度肯定其实践价值的同时,很希望我能比较系统地阐述其理论依据。因为本色语文主要还是来自一线教学实践的思想,在理论建设上并不是十分完备。这里就我们的思考,作初步的阐述。

一、唯物辩证法――本色语文的哲学依据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前言”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我们认为,语文课程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要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作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科学形态的辩证法。它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即量变和质变,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矛盾引起的发展,即由“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的前进运动。同时,唯物辩证法还有诸多范畴,例如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等,这些范畴都是客观事物自身的本质关系的反映,它们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的本质联系。人们借助这些范畴,能正确地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唯物辩证法作为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由上述基本规律和诸多范畴按其内在联系而组成的科学体系。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所有范畴的“钥匙”。和所有复杂事物一样,语文课程也包含了多重矛盾,而新课程改革使这些矛盾暴露得更加突出。只有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规律来认识、处理这些关系,才能使语文课程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首先是人文和工具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这个问题,今天大多数人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它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一张皮而不是两张皮”。但从教学实际看,问题还是比较突出:说是“统一”,但不知道怎么统一;说是两者的“统一”,实际上还是两者的割裂或对立。而我们提倡的本色语文,对此早作出了明确的回答:这个“统一”,是在工具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体现人文价值。它既鲜明地突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工具价值”,又说明了“统一”的方法是“在工具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体现人文价值”。不突出工具价值,就失去了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忽视了人文价值,就是单纯的工具论。失去其一,都不是真正的语文。而本色语文就是对“真正的语文”的追求。

其次是改革和守正的问题。这个问题,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发展和继承的问题,也可以看作是创新和守正的问题。课程改革之初,在很多人眼中,它不是改革而是革命,只有抛弃一切旧的做法,才是“新课改”――似乎新课程改革前的一切做法都是不好的,似乎新课程改革的新做法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就是要“放一把火”把“旧宅子”都烧光。本色语文旗帜鲜明地指出:课程改革是改良而不是革命。我们反复强调,“语文教学,某种意义上没有新方法,只有没有用好的方法”,“新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和做法都是从多年的教学改革和一批优秀教师的课堂中总结出来的”。(语文教学论文 )在我们对本色语文三个基本内涵的阐发中,很主要的一点就是“本真”,“本真”就是教师按照语文的规律教语文,学生按照语文的规律学语文。什么是守正?守正就是遵循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改革,进行创新,才是有前途的;否则,就是形而上学的否定一切,所谓的创新也就是“伪创新”,必定使语文课程改革误入歧途。因为真正的创新,必须是科学的,即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所强调的。

再次是课程改革和考试的关系。至今仍有很多人是将这两者对立起来的:你要我搞课程改革,就不能考试,就不能要考试成绩;你要考试,你要考试成绩,就不能要我搞课程改革。有的“改革家”甚至是靠骂考试来显示其改革的决心,就是以和考试对立来显示其改革的彻底。有些教师,课堂教学花里胡哨、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你如果提出批评,他就会反问:你们不是要新课改吗?有些教师,课堂教学除了练习就是试卷,纯粹的应试教育,如果你提出批评,他就反问你:你们不是要成绩吗?在这些教师眼中,新课程就不能谈效果,就不能谈考试,就必然考不好;要成绩,就不要谈新课程,就不要谈尊重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就只有做练习。这种种简单对立的思维,显然是缺少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指导。本色语文,既倡导遵循语文规律,既倡导新课程理念,但又从不简单否定考试;既承认考试的必然性、合理性,既承认成绩对学生的重要、对学习的重要,但又绝不把成绩的获得等同于旧的、不科学的教学理念,等同于旧的、不合理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唯物辩证法的第三个基本规律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它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引起,即由“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的前进运动。这是一切改革创新都必须遵循的原则。可以说,新课程改革就是一次否定,是对新课程改革之前存在于我们教学之中的一系列问题的否定。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来看,首先,这种否定必须是辩证的否定,而不能是形而上学的全盘否定;其次,任何创新并不是一次否定就完成的,而是在不断否定的“螺旋式的前进”中完善的。本色语文的提出,就是对否定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再否定,目的就是让语文课程改革能够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科学发展。所以,我们反复强调:“本色不是守旧,本色不是倒退,本色不是无为。”如果以为本色语文就是倒退,就是否定创新,就是一成不变,则和本色语文的宗旨完全背道而驰。同样,如果新课程改革只有一次否定,没有不断否定、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追求,恰恰就是守旧,就是倒退。

可以说,对语文课程的所有问题和矛盾的认识,以及对语文教学内部许多具体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坚持用唯物辩证法作指导。

二、中庸思想――本色语文的文化依托

中庸,是儒家的一种主张,是孔子的重要思想,意思是“执两用中”。“中”不是中间,不是在两个极端中找到“中间”的那个点,而是找到“最适合”的那个“点”。中庸之意,其实就是在处理问题时不走极端,而要找到处理问题最适合的方法。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还被称为中行,即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也是一种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文化。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意思是,(奉行周礼)丝毫也不偏差,就叫“中”;坚定不移(地奉行周礼),叫作“庸”。“中”是大家应当遵循的正确道路,“庸”是大家都应认定的道理。不仅儒家,连老子也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当然,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这是应当注意的。然而,汲取中庸的合理成分,对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有其特定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对解决两极化的问题,更是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我想,大家不难发现一个事实,即几十年来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许多问题上一直在两极之间摇摆。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工具和人文的两性问题、课程改革的继承和发展的问题、守正和创新的问题、考试成绩和素质培养的问题,其他如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的问题、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问题、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问题、预设和生成的问题、感悟和积累的问题、自由写作和应试写作的问题,都是如此。即使像如何理解教学目标、如何对待语文知识、如何认识训练、如何认识文体等相对比较独立的问题,也会在要与不要之间形成两极:要么是没有目标跟着感觉走,要么就一味强调目标的课堂达成和实现;要么是知识中心,要么就淡化一切知识;要么全无训练,要么就全靠做练习;要么简单淡化文体,要么就是文体中心。对于新课程改革本身的认识也是如此:少数人标新立异、走得很远,很多人则一切照旧、我行我素;公开课花样翻新,看上去理念新颖超前,平时的教学则仍是低下的分数追求;写文章、作报告高谈阔论,大讲时尚理论,办学校、上课堂依然是彻头彻尾的“应试”。这种种对立的两极思维和教学行为,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在这些问题上,本色语文力求“不偏不倚”、“执两用中”。我们主张语文的主要特征是工具,但又承认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我们主张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但又认为局限于语文教语文则教不好语文;我们主张语文教学要不断创新,但又强调首先要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我们承认考试成绩的重要,但坚决反对把成绩作为唯一的追求;我们认为从现实背景看语文教学可以做一点练习,但绝不认为要成绩就只有做练习;我们反对“教师中心”,但也不主张“学生中心”;我们认为语文教学不能没有目标,但又认为不必刻意追求目标的达成;我们认为中学生的作文主要是指令性写作,但绝不认为中学作文教学就只能是指令性训练;我们认为自由作文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又认为中学生写作不能没有自由写作;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必须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但又坚决反对知识教学复杂化,反对以知识教学为中心。可以说,在语文教学所有的问题上,我们都确立了“不偏不倚”、“执两用中”的立场。

《中庸》里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意思是,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亮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因为中庸即适合,也可以解释为完美。但正因为难,才有价值;难,正说明了我们应该不懈地坚持。

三、本体论――本色语文的理论凭借

本体论(Ontology) -词是由17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首先使用的。有人从词的构成将之理解为“存在的学问”。可见,本体论是研究存在的本质的哲学。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本体论,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和固定的应用领域。斯坦福大学的Gruber给出的定义得到了许多同行的认可,即本体论是对概念化的精确描述,本体论用于描述事物的本质。尽管定义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从内涵上来看,不同研究者对于本体论的认识是统一的,都把它当作是领域(领域的范围可以是特定应用中,也可以更广)内部不同主体(人、机器、软件系统等)之间进行交流(对话、互操作、共享等)的一种语义基础,即由本体论提供的一种共识。

近几十年来,本体论被应用到计算机界,并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语言以及数据库理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之所以如此,因为计算机界最需要有一个共同的语言,或者说最需要对相关概念明确一个统一的界定。反思语文课程的历程,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在取得大家充分认可的成绩的同时又存在着无法否认、无法回避的严重问题,其原因之一,就是对语文课程的许多根本的概念缺少基本统一的理解,对新课程的许多理念缺少明确统一而又是科学的、可以贯彻的解释(公说婆说、说了等于不说的“解读”则十分泛滥),甚至对语文课程最根本的一些“原点问题”也缺少深入透彻的、科学的研究。概言之,就是对语文课程缺少应有的本体认识和本体研究。而本色语文,就是借助本体论对语文课程进行原点思考。

首先追问的语文课程的几个原点问题是: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课程?什么是语文课?

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很多人喜欢纠结于语文和语言、语言和言语之间的概念关系。说“语言”是工具,“语文”是课程,不能是工具;说“语言”不是“言语”,“语言”也不是工具,“言语”才是工具。这样的学理讨论,不是没有一点价值。但我们以为,这里追究的是这几个概念的“本体”,而不是追究语文课程的“语文”的本体。那个不管用什么词表达的“语文”是客观存在的,是服务于人的学习、工作和交际的。而本色语文以为,它不仅是学习的工具、工作的工具和交际的工具,即使不学习、不工作、不交际的人,也是不能离开“语文”的,所以应该说是人的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一个特殊的工具。对“语文课程”的回答,我们也明确指出,它就是“让学生热爱母语,引导学生学习母语,培养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的学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更加突出了语文课程“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的核心目标。语文课程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必然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是义不容辞的,但如果因此放弃了语文的核心价值,语文课程就失去了自身的学科地位,前两者的体现也就失去了依托。在新课程改革初期,人为拔高语文课程目标的情况非常严重;而在新课程改革十年之后的今天,转移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将语文课程目标矮化为纯粹考试和成绩的做法依然比较普遍。这就是我们提出本色语文的.背景和所针对的问题。而当我们回答了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之后,什么是语文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本色语文的回答是:“语文课应该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的。”

本色语文不仅引用本体论的理论,对语文的三个原点问题进行追问,而且对学生应该学习什么样的语文、语文是怎样学好的、什么是阅读教学、什么是中学生的写作、什么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任务等原点问题都进行了本体性思考,并一一作出了回答。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多数的语文教师不知道语文做什么,尽往不切实用的道路上去瞎钻研。”如果说叶老指出了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吕叔湘先生则给我们指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我觉得每逢在种种具体问题上遇到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如果能够退一步在根本问题上重新思索一番,往往会使头脑更加清醒,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他特别强调两点:“第一,我认为每一个做教学工作的人必须首先认清他教的是什么。……其次,我认为从事语文教学必须认清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程。”我们认为,叶老和吕老这都是运用本体论,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叶圣陶教育思想――本色语文学科思想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张志公先生和吕叔湘先生,是我国当代语文教育的大家,尤其是叶老,堪称一代宗师,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我国语文教学的影响之深、之广、之大,是难以估量的。我们的本色语文教育思想,就是以三位前辈的教育思想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和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更是一脉相承。

叶老最主要的教育思想就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他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了教学的本质和教学的根本目的。“不需要教”既是教的动机,也是教的目的;既是教的出发点,也是教的落脚点。“不需要教”,是学生能够学习的标志,也是“教”的最高境界。所以,本色语文对阅读教学的基本定位,第一条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学会阅读”就是为了实现“不需要教”。但“不需要教”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教,“不需要教”的前提正是教师要善教,所以“教”是手段,是途径,是过程。因此,我们在论述语文教学的师生关系时一再强调教师的“角色作用”,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组织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的学习,能够把学习内容变成学习的活动。本色语文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语文教学的过程观,强调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在阅读教学的三个基本策略中,“以问题探讨为引导”是主要策略之一。我们特别强调,“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不是让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而是用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用教师的问题引领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作文教学的三个主要策略中,“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是极其重要的一个。这些观点,都是追求通过教师的“教”实现学生的“不需要教”。因为没有教,就不可能实现“不需要教”;不会教,就不能使学生达到“不需要教”。这些观点,也都是根植于叶老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

叶老的另一个重要教育思想是“学生本位”。早在191月,他在《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中就指出:“作文命题及读物选择,须认定作之者读之者为学生,即以学生为本位。”1944年,针对有些教师提出要“制服”学生,叶老说:“教育事业既是‘为’学生的事业,在认定‘学生第一’这一点上,他们(指当时他所肯定的两位教师)总该受到尊敬。”1941年,叶老提出了“学生主体”这一思想:“国文课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工作,可是主体究竟是学生。”“学生本位”、“学生第一”、“学生主体”的内涵或许并不完全一样,但从不同侧面表达了叶老教育思想中鲜明的学生观。我们提出,本色语文的根本出发点就是立足学生本位。因为无论是拔高的、架空的语文,还是被转移了内容和目标的语文,以及只为考试的语文,都是对学生的伤害,都没有把学生放在“第一”,而是把教师自己放在了第一,考虑的是自己的业绩、自己的名利。而本色语文特别强调教学活动的一切选择都应该确立“学生立场”,都应该立足于学生的需要(在有关论文和专著中,我们对此有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这里不再细说)。在对中学作文教学进行课程定位时,本色语文旗帜鲜明地强调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是教学生学会常见文体的写作,能够写“平常的好文章”,而不人为拔高要求。而拔高的作文教学定位,则是脱离学生实际的。

本色语文的课程观,更是完全汲取了叶老的语文课程观,是以叶老的课程思想为基础提出自己的看法。尽管“语文”这个词最早在夏丐尊先生的论文中出现,但作为一门课程的概念,是叶老首先提出的。提出这个课程概念之后,叶老又明确了它的内涵:“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他还说:“语文这一门是学习语言运用本领的。”可见,叶老的语文观就是语言观,而本色语文观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必须以语言为核心”。叶老的语文课程观,除了“语言”说,就是“工具”说。1978年,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中,他首次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的文、史、哲、经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的责任。”1980年,他又强调说:“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必不可缺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尽管叶老对“工具”内涵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深化,但他一贯坚持“工具”观是没有动摇的。而本色语文提出的“语文是人的生活不可或缺的特殊工具”,和叶老的“工具观”是一脉相承的,就是顺着他的“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的思想延伸发展而来的。有人认为,提倡了“工具说”,就忽视了人文性,这是很没有道理的。只要用心理解叶老“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这句话的内涵,就不会看不到其中的人文性。我们提出“语文是人的生活不可或缺的特殊工具”这样的主张,就是认为语文不仅仅是学习的工具,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是生活的工具,是人的精神成长的工具;强调其是“特殊的工具”,就是说明它具有人文性的特征。我们这样的理解,就是对叶老“工具说”内涵全面、深入的解读之后逐步形成的。

本色语文,作为一种比较系统的教学主张,它既有着丰厚的实践基础,也有着系统的科学理论基础。但囿于我们的认识能力和理论素养,目前对它的论述可能还不够全面、系统。本文仅就我们的理解阐述一点粗浅的见解,敬请方家和关心关注本色语文的同仁们予以补正。

篇2: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概述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是党在不同时期坚持的思想和理论依据。它们都有一脉相承的本质联系。因为它们都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它们都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认识成果。虽然,它们创立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于不同的时代,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尽相同,但从本质上来看,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是统一的科学体系。

第一,在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原则立场,就是集中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二,在基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第三,在思想方法上是一致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思想方法。这既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体系(由恩格斯、列 宁、毛泽东等完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2、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由邓小平等完善): 三个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六大根本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与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理论。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由江泽民等完善):三大学科领域: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涵盖十个方面: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4、“三个代表”体系(由胡锦涛等完善):涵盖九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核心内容三句话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科学发展观体系(由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二、“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

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

具体说来:

一是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所以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就在于它能最终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也是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人阶级是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社会化大生产又是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因而工人阶级代表着当代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就必然忠实地代表着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就曾经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反复强调:“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又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因为我们党是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所以全党为之奋斗的目标,归根到底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最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二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通常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和作用。历史证明,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先进的文化推动社会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中国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先进文化,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思想文化领域指导地位的;是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为内核,大力弘扬这个主旋律的;是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使文化发展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是坚持借鉴和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使文化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是坚持文化的大众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不断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

三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政党都以一定的阶级为基础,在政治上代表着这个阶级的利益,是为这个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代表一个阶级利益的政党,大抵都是由本阶级中政治上最积极的中坚分子所组成,都有一个反映本阶级利益和意志、为本阶级的人们所拥护的政治纲领,并由此成为这个阶级的核心力量、组织者和领导者。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不仅代表全体无产阶级利益,而且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这是共产党不同于历史上一切其他阶级政党的最根本的特点。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衡量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的最高标准。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必须一切为了人 民,一切依靠人民。当前,就是要切实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一切以人民群众是否拥护、赞成、高兴、答应作为制定政策和判断政策得失的标准

三、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一)、提出依据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深刻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3.科学发展观是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提出来的4.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科学发展观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广泛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严密的内在逻辑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同时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

(二)、核心内容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应建立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三个核心内容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保证他们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

(三)、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必须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经济增长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根本动力。不顾条件、不计代价地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损于人的发展。

二是必须正确认识增长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但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相互协调、社会和谐、人的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在内的,内涵更广泛、更丰富的概念。

三是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破坏自然、掠夺自然,就是破坏自己、掠夺自己,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与珍爱自然、延续自然结合起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改善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

四是必须正确认识区域之间的协调。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条件差距很大,这决定了不同地区经济实力和规模的差距将是长期存在的。区域协调不是指各地的经济规模都要一样大,而是指全国的人口与经济分布在各个区域之间要协调,与各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在完善国家统筹和转移支付机制的基础上,使地区间人均GDP、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的相对差距逐步缩小。

五是必须正确认识工业化的内涵。工业化不是简单地提高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过程,也不是全国每个地区都把当地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相同的水平,更不是不顾各地的条件盲目上工业项目。工业化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是运用传统生产方式的农业人口不断向拥有现代生产方式的工业和服务业转移的过程,是不断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过程。

六是必须正确认识城镇化的内涵。推进城镇化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城镇化不是单纯地加强城镇建设、扩大城镇面积,更不是简单的“地改市”、“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等行政区划调整,城镇化既是壮大城镇规模、增加城镇数量、繁荣城镇经济的过程,更是转移农村人口、从而改变其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过程,是完善城镇形态、优化城镇体系布局、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过程。

(四)、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 当前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新一轮高速增长暴露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宏观调控的现实告诉我们,必须转变增长方式,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二是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和升级的过程,建立在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基础上的发展,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我国目前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不稳、工业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

三是完善统筹协调的机制。坚持“五个统筹”,促进协调发展,必须完善体制和创新机制。要建立并完善区域、城乡、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机制,在政府投资、财政转移支付、人口转移、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补偿等方面,实行差别化的区域调控政策,使我国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缩小,建立在人口、经济、城镇分布与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基础上。

四是加快体制创新。好的制度可以营造好的发展环境,引导好的发展行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强有力的体制和机制保障。

篇3: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和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都在不断地提高。但是,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这样一个充满了机会和可能性的时代里, 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从政治上, 还是经济上, 都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矛盾, 促使了十八大上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提出。

中国梦, 习总书记将它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并且, 必须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习总书记在“中国梦”的问题上用到了很多必须, 也提出了“三个必须”的指示:必须走中国道路,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二、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现实意义

首先, 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清形势。虽然我国目前的发展势头十分良好, 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但是, 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不得不说, 我国现阶段的政治经济体制还存在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而将“中国梦”融入进大学思政教育中, 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认清现实, 直面我国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 并通过学习下定决心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的办法, 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其次, 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有助于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当今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 各路信息鱼龙混杂, 大学生很容易被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所影响, 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信念是人的前进方向更加明确, 将“中国梦”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之中, 有助于学生思想观念的进步, 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社会主义理念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最后, 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丰富和发展。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反思, 将我国的发展立足于更加坚实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实践, 让伟大的“中国梦”在越来越多的人心中扎根发芽。

三、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依据与途径

在高校中, 思政教育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中国梦”对整个社会都产生极其重大影响的今天, 把“中国梦”主题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日常教学之中, 将对大学生群体有效践行“中国梦”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 充分利用新媒体力量

要利用好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媒体, 潜移默化地向大学生传递“中国梦”的思想理念。如今, 大学生了解时事政治的主要途径已经不是以住的报纸, 通过电视和电脑关心时政的大学生比例显然更多。所以, 利用新媒体多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传播不仅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之更加热爱政治, 并且亲身参与进实践中来。

(二) 改进课程教学模式

思政课堂是学生在校园之中接触“中国梦”最直接的方式, 学校应该在教学上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 增强思政教育力度, 要将专业课和理论课相结合, 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基本知识和内涵, 并且鼓励学生去思考关于实现“中国梦”的种种途径以及实践价值, 充分发挥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三) 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

当今社会上对于“中国梦”的意义还存在着很多的误读现象, 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 通过党政负责同志对“中国梦”的深入讲解, 使学生更加了解当前社会形势, 认清自身价值, 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爱国情怀。

(四) 树立学生坚定的信念

梦想是成功的动力, 信念是前行的力量, 一个人只有有了梦想, 坚定了信念才有了努力奋斗的动力。作为一个国家, 当实现这个梦想成为了民族坚定的信念和目标时, 就会成为一种民族的坚定意志, 成为一种巨大的能量, 最终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中国梦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如果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将这种力量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坚定信念, 那么这种信念将会成为一种坚定的能量和动力, 指引着学生去努力将之实现。

结语

大学作为重点培养人才的地方, 承担着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的责任, 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 都需要在大学中不断提高。思政教育, 作为对学生最基本的品德教育, 是学生能否真正在社会中发挥自身效用的关键。梦想催人奋进, 指明方向, 大学生不可没有梦想, 而“中国梦”, 就是指引大学生奋斗的一盏明灯, 高校将“中国梦”引入思政教育, 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加速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习近平.勇敢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着——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N].中国教育报, 2013, 05, 05.

[3]李合亮, 王辉.新媒体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 2012 (10) .

篇4:新托福的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托福于1964年开考。当时,在语言能力测试领域中还基本上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天下。旧托福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它的时代烙印:盛行于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并在世界外语教学界产生广泛影响的听说教学法(Audiol-ingual Method)理所当然地成为旧托福占主导地位的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但是当世界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的迅猛发展使现行托福的弊端逐渐显现。很多招收外国学生的北美大学越来越不满,因为他们发现现行托福550分以上的外国学生落地北美大学后,其口语和写作交际技能几乎要从零开始。与此同时,以雅思为代表的新一代交际技能考试已经开始蚕食托福的原产地─美国,“托福的母亲”ETS(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坐不住了,她厉兵秣马,新托福呼之欲出。

事实上,ETS早在1993年就启动了一个重大的研究计划“托福2000”,明确提出要将原来基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托福”重建为基于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新型考试,明确提出新托福不仅应包括听、读能力,而且需要包括说、写能力。毋庸讳言,这是一种以CLT为基本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的、测试应试者实际交际技能的综合性考试。当时,ETS之所以将这个研究计划命名为“托福2000”,是准备在2000年推出新的“托福”。由于语言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和语言研究的艰巨性,时至今日“新托福”才初露端倪。ETS可谓十年磨一剑, 志在必得。

CLT是英文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的缩写,译为“交际语言教学”。CLT是英国语言学家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提出的。由于它彻底摒弃了先前诸多语言教学法过分强调学习者对语言结构的掌握,而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实际“交际水平”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真正做到急用先学、学以致用,以能否在交际场合有效地使用语言为教学和学习的第一需要和最高标准,大大提高了语言教学和学习的效率。因此,自七十年代初正式提出后,受到普遍好评,至八十年代初,已经发展成熟,并受到广泛认同,最终成为当今在外语教学界最受推崇的,占绝对主导地位的语言教学哲学。

为了对CLT有一个更具体、更直观的了解,读者不妨比较一下听说教学法与CLT的异同:

表1

通过以上对比,相信读者已经不难把握CLT的精神实质。

其实,用心思考的读者,从自身的语言教学和学习实践和经历中也不难发现CLT的影子。CLT的教学手段已经在国内的听说课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扮演角色、表演小品、模拟真实情景的课堂活动、即兴演讲和表演、陈述、辩论等,。

篇5: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就农业理论方面技术问题,希望能为农业技术朋友们宣传一点点施肥理论方面的理论吧,以便在生产工作有点依据,作为实践的指导,讲起来时有点靠山,现在做什么事都要求有礼有礼有节吗。其实这些理论再生产种我们早就在应用,只不过用的不够科学、不够合理、不够全面。其实指导我们施肥的理论共有四个,现在我逐一介绍于大家。

一、归还学说:随着每季作物的成熟,我们收获时都要从土壤里带走一些养分,如果我们不及时把这部分养分归还土壤,那么土壤将会越来月贫瘠,直至失去生产力。这个学说给我们回答了种地为什么要施肥的问题。

二、最小养肥率:作物在其一生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在施肥过程中,决定产量的提高,取决于最少的哪一种养肥。这个最少指的是相对的最少,不是量绝对的最少,即我们常说的木桶制,水只能装到最短的那根。这个学说给我们回答了为什么有的厂家配方好,作能就能增产的问题,不是说你含量高就一定能增产的,即木桶中有两三块很长很高,但水还是以最矮的那根为准来装。

三、报酬递减率;作物的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减而增加,但并不是成正比例的,当产量达到一定高时,会随施肥量的增加,其产量的增长幅度会逐渐减少的,最后会出现产不抵支。这一学说告诉我们产量不是随施肥的增多而成倍增加的,施肥要有一定的量,避免盲目无限制的增加施肥量,多了得不偿失。

四、综合因子率:土壤中各种肥效的发挥受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含水量、土壤微生物、天气、作物和长势、以及耕种制度和认为因素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的。这一学说告诉我们怎样提高肥料利用率,让我们所使的肥发挥最大作用。

篇6: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现实依据。

答: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现实依据在于:

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一,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

任务的必然要求。

上一篇:红楼梦里面经典诗词下一篇:关于14-15学年助学金申请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