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苦旅》断想

2024-04-19

读《文化苦旅》断想(精选11篇)

篇1:读《文化苦旅》断想

读《文化苦旅》断想

提起余秋雨,可能想说得太多,满腔话语积压于心底,随时都有迸发出去的可能。但我还是愿意只打开一个小口,让那话语如涓涓细流一样涌出,将自己再次滋润。

读余秋雨的第一篇散文,是他的《文化苦旅》的开篇之作——《道士塔》。当时,我第一遍读,愤恨;第二遍读,无奈;第三遍读,就只有压抑了。目睹的一个个惊人的流失数字,我的压抑与它共存。王元禄是个罪人,没有错。但是,将敦煌文化的大量流失、出卖之罪完全归咎于他——那样一个20世纪初中国随处可见的猥琐、短目之人,更像是嘲笑自己。因为,他的卑微,实在不配承受这罪。他意识不到这份文明的伟大与灿烂,他只知道一百卷经卷值一个铜板,一车古画值三块大洋;他只知道如果在飞天甜美、神秘的微笑上刷一点白石灰,墙壁就干净了;他只知道本以强盗身份来这里的斯坦因,是西方来东方“取经“的人。他的卑微,承受不起这罪!我的压抑与这些耻辱共存。正像余先生喊出的:“我好恨!”

终于,《莫高窟》紧随其后,让我稍稍欣慰,余先生用敦煌壁画上明快的、油彩一般的语言,从诞生曙光的时候起,描绘到飞天腾空撒花的唐初鼎盛之期。欣慰于毕竟我们厚重的土地,还以它三千年孕育出的魔力,留住、或是说吸引住了一部分文明,就算是文明的碎片,也能使后人从中拾取精华,沐浴灵魂。唐后,风格一次次改变,风沙一次次动摇这里,但是,风骨从未泯灭过。然后,飞天神秘的微笑朝向了日不落,这微笑后面是愤恨,是压抑,是无奈„„

篇2:读《文化苦旅》断想

——读《文化苦旅》有感

在《文化苦旅》一书中,余秋雨向我们揭示了莫高窟、玉门关、都江堰等古迹中蕴含的历史、人物以及精神,而正是这些历史、人物和精神,组成了烟波浩渺的中华文化。

不知大家有没这样一个感受,我们去某个地方参观旅游时,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谁?修建的目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何许人也曾经到过这里?等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自然、历史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在一刹那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身临其境一般,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唏嘘。

譬如说,我们路过汨罗江时,既羡慕沉睡江底的闲散,又恨三闾大夫的轻生;既有感于光阴似箭的短促,又兴幸楚臣精神的永存;既叹惜滔滔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因为楚臣遇到了汨罗。我们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长城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一直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的眼睛。而在不懂这一切的人看来,长城,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长城,只不过是一条长长的土堆而已。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和木块也才能深深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若没有了历史事件与人物,人们对于无论有着任何意义的景观都只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与技术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深层次的感慨。“苦旅”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精神。

篇3:企业文化断想

什么是文脉?广义上通常引申为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其它事物的关系。笔者认为, 更多的应理解为文化的传承脉络、承启关系。

文脉是一个企业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留存的文化积淀。文脉只有被充分理解、利用、传承, 才能实现最大价值。

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大庆精神, 既是大庆油田的灵魂, 也是油田的文脉。50年来, 大庆油田职工把继承发扬大庆精神作为一条主线, 持之以恒, 弘扬传统, 育人塑魂, 使之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之源。

然而,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一方面, 企业老的理念因时代局限等原因, 不可避免地被新的理念代替;另一方面, 新的理念必须做到与原有理念气质吻合, 避免形成“两张皮”。在这一过程中, 大庆油田与时俱进, 把重组过程变成价值理念融合的过程, 做到传统精华不丢弃, 具体做法不拘泥, 在50余年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为企业文化融入新的元素、新的基因, 取消过时的, 改进欠妥的, 坚持有用的, 创造更好的, 从而使企业气质不变, 文化传承有序。

二 企业文化必须融入企业之体, 深入员工之心, 才能发挥作用。

笔者在大庆油田电力集团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我们在开展主导文化融体入心工程伊始, 有的员工不知主导文化为何物, 觉得离自己很远。经过持续宣灌、解读, 才恍然大悟, 有的员工在“企业文化大家谈”征文里写道:我们每天所从事的工作, 就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就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者。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 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禅有悟时, 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这是因为对一切多了理性与现实的思考, 山不再是单纯意义的山, 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禅中彻悟, 看山仍然是山, 看水仍然是水。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 不断反省, 对世事、对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认识到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 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 看在眼里, 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其中。

企业文化建设处处充满禅机, 亦同此理。

三 文化强企, 要从点滴做起。

走进大庆油田电力集团办公楼, 一楼门口的雨伞架上, 摆放着印有“三源文化、一路相伴”宣传语的公用伞, 曾给许多造访者留下深刻印象。其实类似的小事, 在电力集团许多单位都能见到。例如, 宏伟热电厂的员工采摘节, 油田热电厂的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员工工作委员会, 等等, 这些从一个侧面彰显了油田电力的人文情怀。

打造人文企业, 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硬件建设, 解决员工的现实需求, 使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自豪感。这一点, 各级领导均有共识, 无需赘言。而软性的文化对员工的影响, 好比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难以量化。这种影响力是看不到的, 但又是根深蒂固、代代相传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 通过固化的方式, 例如借助各种有效载体宣灌, 开展读书节、“创争”活动等, 一点一滴, 浸润心田, 使企业文化的概念在员工心中充实起来, 被强化、放大、持续, 从而提升员工的人文素养。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 对此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篇4:“恶搞文化”之断想

文化是最不甘于寂寞的,是最活跃、最敏锐的社会因子。刚刚过去的2006年,中国的新文化现象层出不穷、热闹非凡。这边厢,各地积极落实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文化的决策,大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那边厢,网络上“恶搞文化"、庸俗文化却大行其道、禁而不止,媒体上各种娱乐选秀活动和“平民造星"运动风起云涌、无端制造噱头……由此引发了我对新文化发展的一些思考。

作为新派生的词汇,“恶搞"这个词在2006年可谓“风头出尽"。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开始,到“芙蓉姐姐"的疯狂蹿红,“恶搞文化"的花样层出不穷。先是篡改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后来发展到颠覆古典名著、戏说红色经典,拿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开涮":“雷锋是由于驾驶技术不好死的",“黄继光是不小心摔倒了才堵枪眼的",“董存瑞是因为被炸药包上的双面胶粘住了手才牺牲的";《水浒传》讲述的是“3个女人和105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伟哥";杨子荣有了私生子,白毛女成了商界英雄,孔乙己偷东西是“资源共享",卖火柴的小女孩成了时髦的促销女郎……

“什么都可以拿来嘲弄",这种以爆笑、搞怪、恶作剧为主要特征的无约束的另类创作风格,正在洞穿我们的文化底线。恶搞,表面上看是玩笑,是调侃,是宣泄,是煽情。究其根里,则是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颠覆,对文化根脉的消解,对民族精神的否定,会导致我们的文化走向浅薄和粗鄙,导致广大民众善恶不分、美丑不分。长此以往,岂不是要数典忘祖?

“恶搞文化"、庸俗文化的泛起,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深刻反思。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文化,只有不断创造出符合人民群众精神需求、健康积极的文化作品,才能有效扼制这种低俗的文化风潮。毛泽东曾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是对社会主义新文化最准确、最精辟的表述。新文化应当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应当既体现人类的共同性又容纳各个民族的特殊性,应当担负起重建人类理想信念、再造良好人伦风尚、优化人类精神生活、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重任,应当将人与自然、灵魂与肉体、精神与物质、信仰与科学、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和谐地统一起来。发展新文化,必须摒弃固步自封、教条主义、僵化主义,顺应时代变化,一切以广大民众的合理需求为标准,不断吸取新的内涵、培育新的形态、获得新的活力。

篇5:读《文化苦旅》有感

——读《文化苦旅》有感

适之中学 908班 汪逸秀

回望过往的时光,总会发现如此多的极好的诗文都是在文人墨客的足迹中诞生的。他们总会以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出壮美的山河,而同时也会令一个个不为人知的美景跃入人们眼中。虽说如今有无数大学,图书馆讲授着人文或古代文化,但那种就只是“纸上谈兵”而已,真正的文化却是这天地间的山山水水。

初读《文化苦旅》,只觉作者的细腻的笔触将我带入了那些各异的景色之中:敦煌莫高窟,三峡,洞庭湖,天柱山,西湖……但他又不只是单单记录景色这么简单而已,内里有着许多对过往人们故事的描写,使得旅程中似乎又融入了一丝丝的沉重与思索。

也许是人生的经历让作者深感苍老,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引发人生沧桑感。”坐着的心思或许正是古时文人的心思,都会在如画的景色面前大发感慨。当自己的回忆与经历与某地的自然、文化、人情相融合式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思想。

如今的我们早失了那种与万物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了。每天都为生计而打拼着,没了欣赏和善河山的闲情逸致,更没了关注文化生活的心。我们都惧怕于闯荡那些人烟罕至的地方,即使那里有着非尘的美景,却还是宁愿身居嘈杂的都市,假惺惺地与别人相处,却不愿远行,感受真性情。这是进步,亦是倒退?

而同时,国庆长假的各个景点令人望而兴叹的拥挤,一片片山林因旅游开发而失了自己本真模样,尽管有许多的人前去游玩,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我们游历的似乎并不是自然的潇洒,而是人潮的壮观了。真正的欣赏不是这样的。

古时文人墨客的游历总是伴随着诗词文化的欣赏,他们只微微伫立,便有了联贯千年的力量。这力量只由少少的方块字组成,却能穿透时光,使人文的力量注入大地之中。这种微妙的力量是只有在远离尘嚣的宁和境地中才能真切感受到的。山水千万年间不曾改变过,如今的我们也应只用与古人同样的眼光打量世界,而非改变它们的面貌。

听自然之声,感受古风古韵。

赏美景如画,回味人文悠长。

篇6:读《文化苦旅》有感

文化苦旅,顾名思义,是为了寻找文化的根而踏上漫漫旅途,于山光水色中看到文化的影子。其滋味,是苦的,为人,也为零落在路上的文化的碎影。

文化苦旅之苦,从开始便已浸透到了骨髓。踏着步子来到莫高窟的大门外,这里有一条河,河边高高低低地建着几座僧人圆寂的塔。然则“道士塔”这个名字却尖锐的指着其中那座保存较完好的。这是余秋雨先生笔下的道士塔,它静静地伫立在风中,而风仿佛呜咽着,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泣血的往事。为什么堂堂的宗教圣地由一个道士来看管?为什么中国的文官在滔滔的奏折中只字不提?是因为贫穷,抑或是没有学问?不,这些都不是。当欧美的学者孤单却掩饰不住兴奋的身影慢慢逼近,当晚风拂过他们饱经风霜的面颊,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点亮他们的毅然的眼眸,风轻轻的诉说着,原来这就是答案。

偌大的一个中国,就没有一个人愿意担负起这份责任吗?这片辽阔的土地竟放不下几卷经文?有的,一定是有的。奈何他们势单力薄,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千年的古物成了官僚间的礼尚往来。一丝苦涩由心中逸出,如幽怨的魂灵从此萦绕在灿烂的敦煌。

文中有这么一句,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在伦敦博物馆里!这是怎样的一种悲怆与纠结!是啊,存在伦敦博物馆里,这些经卷毕竟可以得到极好的保护,免于在中国受到灭顶之灾,抑或成为官员贿赂上级的工具,惹上官场的恶臭。可是这句话毕竟是说不出口的,作为一个中国人,让中国的珍贵遗产睡在异国他乡,终究是不甘心。

时间如流水转瞬即逝,当幡然醒悟的专家们渴望着一睹敦煌的风采时,那些经卷唐塑早已悄然离去,远赴异国。为了研究,他们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这是怎样一种屈辱,怎样一种荒唐,怎样一种酸辛?当他们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时,心中,必然是苦涩,或许也有些许的怨恨。痛苦他们作为中国人研究中国人的文化却要向外国人摇尾乞怜,怨恨那些旧时只知追求功名,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员对如此文化瑰宝却舍不得拨出些银两精心保护,不闻不问,任其遗失。其实遗失的何止是经卷唐塑?更有那一份信仰,一丝奉献的精神,一腔保护文化的热血。

这丝丝苦涩如风卷起的沙子,待风止了,依旧落在这片荒漠上,静静地沉淀,弥漫,浸入骨髓。为每一个循迹而来的人的心中,烙上苦涩的印记。

读《文化苦旅》前,我从未意识到这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的背后,竟会有回环曲折的故事与令人荡气回肠的情怀。而作者以他生花的妙笔,将历史的真实从花团锦簇的雕饰之下带到了我们面前,惊醒了炎黄子孙。将他于旅途中感悟到的苦涩升华,传承。

滔滔的历史长河中,文化的遗失是一种悲剧,而文化的承接似乎又引起了多少难以言状的心理悲剧和家族纷争。

在一个台风袭来,暴雨如注的日子,作者几经周折才得以赤着脚,高一脚第一脚地向着倾慕已久的天一阁走近。风雨中,岿然不动的天一阁似乎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藏书楼,并不需要太多的牺牲便可以维系它的生命。

作者却说,我们只向着房子叩头致谢吧,感谢它为我们民族断残零落的精神史,提供了一个小小的栖脚处。我有些茫然,不明所以,不过一座藏书楼罢了,何须如此郑重?却听作者娓娓道来,这天一阁原是明代的进士范钦所建。遂则代代相传,绵延至今。正如作者所说,藏书家遇到的真正麻烦往往在身后。走到生命的尽头,范钦的遗嘱中,没有将万两白银与一楼藏书放在一起,却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个看似不靠谱的遗嘱一代代的传承,当他的大儿子范大冲毅然接下了这沉重的负担时,也就翻开了天一阁堪称悲壮的历史。想想看,百年之后的后裔们莫名地背上如此沉重的负担,说不憋气是不可能的。这其中的艰辛,非亲身经历而不可知。

数百年来,在范氏家族的保护之下,有资格登上天一阁的人,寥寥可数。钱绣芸小姐直至抑郁而终,也未能登上这座仰望一生的藏书楼。风雨凄凄,听着这样的故事,作者的心必然是苦的,却不知真正的苦难还在后面。当人以为,天一阁会如清代学者阮元所说的那样岿然独存。走进近代的中国却变得有些古怪,这座古老的藏书楼竟成了偷儿的天堂,一本本的孤本秘籍流落失散。作为一介书生的作者,得知这段历史,心中必不好受。于是沉重的苦涩于看似淡然的文字间渗出。

文末,以为作者会淡淡收尾,却不料是两个问句。我们的文学艺术家什么时候能把他们的目光投向这种苍老的屋宇和庭园呢?什么时候能把范氏家族和其他许多家族数百年来的灵魂坦实给现代世界呢?这句质问,质问的是中国的当代文人,也质问的是当代迷失在物欲横流社会的我们,而我们,确实是被质问住了,所有的托词在范氏一族的百年沧桑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的校训中有这么一个词语,中国灵魂。此刻面对着这万分熟悉的四个字,我却觉得万分的生疏,何为中国灵魂?是中国澎湃的五千年历史中的弄潮儿的灵魂,还是如范氏家族这般看似平淡却功不可没?可能是那堆叠的千钟粟太过诱人,可能是那雕栏玉砌的黄金屋太过耀眼,也可能是那颜如玉太过千娇百媚,中国的百姓,中国的文人,竟失了魂一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尾随其后。先贤的话还在耳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放眼全中国,能这样做的人又有几个?我自知是没有这般透彻的觉悟。在范氏家族的面前,听闻着他们倾尽一个家族之力不计回报地保护着中国的文化,我不觉有些惭愧。恍然明白了作者那最后两句文之下深埋的大苦。这是为中国珍贵文化的四处零

落,被尘世所遗忘的所悲苦,更是为中国人一意追求功名利禄,丢失祖宗灵魂中的无私奉献所悲苦。想着那些贪官污吏过着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生活,浑然忘却了宗族的所遗留的下的珍贵遗产,那些所谓的作家随意书写几个荒唐可笑的故事,便自诩书生了。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依然岿然独存,而人们心中的天一阁却早已崩塌。

书页一页页地翻过,我一篇一篇的地领略着清山秀水,诗情画意,也一点一点地品位历史变迁,文化凋零,淡淡苦涩。翻到最后一页,一切仿佛戛然而止,随着笔墨的终结,那一次次的文化之旅似乎也被画上了句号。然而那苦涩依旧在心中一点点的蔓延,昭示着这承载着深沉苦涩的旅行并没有结束,只是在做一个短短的休憩。

篇7:读《文化苦旅》有感

——读《文化苦旅》有感

大学时期系里有位才子,博览群书,文笔甚好,他尤爱一本书——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写的书评还在校报上刊载过。而我,苦于文化底蕴浅薄,读了书评也未留下多少印象。时值今年暑假才偶然买来一读。

其实我倒觉得一个人的人生阅历是有定数的,何时定性,何时成熟,何时懂得经营生活,都需要花费不同的时间段来历练。而这个时间段的长短,每个人都不同。比如我,现如今才有兴趣买来读,并且才读到内心里去。

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再譬如后来增添的关于谈论人生的几篇散文,谢晋、巴金的人生态度在他的笔下洋洋洒洒挥就而成。不管前几年余秋雨为什么处于风口浪尖之上,我们不得不承认他是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书中充满了满满当当的历史感,还有知识分子特有的对整个民族、整个文化、整个历史甚至整个人类的悲天悯人的关怀。

人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那早年的余秋雨便是两者同时在行走了,他带着悲天悯人的情怀行走在中西方文明古迹之间,挖掘被人们遗忘的旧迹古情,对沉静的历史长河发出声声叩问,组成一首足够震撼心灵的史诗,一篇篇散文时而振奋人心,时而低吟叹息,时而声泪俱下,我读来除了感动还是难以言说的感动。这本书不算通俗易懂,却是难得的不仅畅销,而且长销,我想也正是因为书中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普及的使命感吧。

令人遗憾的是,如今人们去苏州、去西藏、去都江堰,甚至去古宁塔,只是怀抱一颗旅游散心的态度。人问:你都去过哪旅游了呀?答曰:苏州、西藏、都江堰……一口气报菜名似的,听得别人瞠目,自己也洋洋得意。实则呢?实则,我们只是去过而已。身子去过,灵魂却没跟上。我们笑容满面地在门外拍了许多照片便心满意足了,然而并不知道这些古迹在几千年前曾经遭遇过什么,它们是不是在流泪在悄悄低声叹息。如果,你知道古宁塔是流放罪臣的地方,如果你知道敦煌层存放千百卷最为珍贵的文物,如果你了解李冰父子曾为治水巧修都江堰花费的气力……那么,行走到这里,我们便更多的是沉默、沉思,更多的是触摸,是膜拜,是尊重。而非欢声笑语了。

篇8:后艳照门时代的消费文化断想

一、艳照身体消费过程分析

网络上对于艳照女主角的动机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猜疑, 姑且不论哪一种正确, 从每一个事件的最终结果来看, 事件的女主角往往都能够获得极大的知名度 (无论这种知名度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 进而能够产生很大的经济利益, 从这点看, 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商品转化和消费的过程。

1. 女主角艳照发布, 实际上也是艳照女主角身体商品化的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 女主角的身体实现了从生物体到商品生产的转化, 而实现这一转化的生产工具则是网络。让·伯德利亚认为, 商品 (客体) 能够得到消费之前, 必须先成为符号, 客体意义的建立, 是借助于将符号组织为代码, 唯有通过这些代码, 人类才会逐渐意识到他们的自我感以及他们的需要。当女主角的艳照公布到网络上, 也是对身体进行了重新的编码和符号化, 以广大男性作为消费对象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 将身体打上了满足性幻想和性渴求的标记, 最终完成了这种特殊商品的转换。

2. 公众 (尤其是广大男性公众) 下载和观看艳照及视频,

是对女性被符号化后的商品的解码和按照自我需要的重新编码。身体成为了满足性渴望的手段。在观看中, 潜意识里的性压抑得到了释放。就此, 整个解码和编码完成, 身体商品的意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生成。

3. 利润生成过程。

公众观看完艳照后, 将会产生反馈, 或者将之再次上传给不同人群, 或者对艳照展开评论。各种反馈融合在一起, 引发一场网络风暴。其直接后果就是艳照女主角拥有了知名度。而知名度是广告生成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 反馈给艳照女主角带来了经济利润。于是整个身体消费的过程才彻底结束。

二、商品化的隐喻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身体消费已经成为了当代商品消费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身体的展示中, 女性主动将自己的地位降低, 赋予其商品特性。这种商品化是借助与网络来完成的, 就同时意味着该商品的消费具有特殊的规定。艳照女性的身体消费并不是在现实中进行的, 而是通过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对作为生物个体的身体进行抽象, 将之符号化, 继而对符号的消费———对女性形象的消费。这也暗合了鲍德里亚的后现代消费理论, “在抽象的景观社会中, 形象变成了商品物化的最高形式。”被物化的形象就有了隐喻的意义。对于男性来说, 这种隐喻只能是单一的两性关系的体现, 男性消费女性的就是身体和性的消费。对于女性来说, 隐喻具有了双重的含义:一是如何能够最大化利用被抽象的身体, 激起男性的性欲望和荷尔蒙。二是为其他渴望获得知名度的女性提供了另一个范本, 即这是一种时尚。“今天没有风格, 有的只是种种时尚”、“没有规则, 只有选择”、“每个个人都能成为一个人物。”商品化的身体充满了隐喻的味道, 公众在消费符号的过程中, 将其中所隐喻的意义一并给吸收了。这应该算作后现代消费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抽象的身体符号的消费意味着我们正在走向一个群体地位未能固定的社会, 特殊群体稳定的生活方式 (当性作为文化符号成为社会消费的重要内容时) 已经被大大超越了。

三、传统消费文化的终结

在古典经济学看来, 消费被定义为所有产品的目的, 人们在其中购买商品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此处的需要与马斯洛层次中的各个部分相对应的。在新媒体经济时代, 位于该需要层次高端的需求被进一步强化了, 符号生产的周期越来越短, 频率也是越来越快。2008年的那一次艳照门, 本身并没有被赋予任何的意义。反观2009年以来的艳照事件, 从其产生的动机和最后的结果来看, 则充满了丰富的内涵, 不仅仅是感官上的, 尤其是到了后期阶段, 公众已经处于视觉的麻木状态, 对身体的性已经没有任何的刺激感可言, 往往将事件作为晚间电视里的肥皂剧一样来欣赏, 这是一种消费方式的转换, 过去为了满足需求的消费被转换成了满足欲望的消费, 欲望主导了整个消费。符号价值俨然成为消费社会的终极价值,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它面前黯然失色。

因此, 处于现代与后现代两种文化交锋漩涡中心的受众, 在进行文化消费的过程中, 受到鲍德里亚所谓“符号价值”理论的影响, 意图在通过符号的消费中找到自身与大众的认同。对于广大的男性消费者而言, 在对身体的性欲符号的消费中找到了属于男性的认同, 首先是在性的“力比多”上的认同;其次, 女性对于艳照的符号消费是基于道德层面的或者时尚的, 所寻找到的最终是道德体系和价值观上的认同。认同性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消费中最重要的因素。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认同性中均包含了一种反思性的水平, 一种认为认同性是选择和建构的结果的意识, 尽管在当代社会中, 认同性随着时尚的风向而转换, 似乎已经是越来越自然了。

篇9:性文化苦旅

我们常常把性文化看成阴私而非隐私。那什么是性文化呢?它即指人们以何种方式来满足性欲,以何种方式来表达性的兴趣和性的情感,以及对性的认识水平等等。世界上第一个系统地研究中国性文化史的先驱是荷兰学者高佩罗,我们慷慨地把这份家底拱手让给异域人士去揣摩细品,因为做这样的学问似乎是不良嗜好,还是让外人来概括总结比较妥当。高先生曾极度称赞中国性学古籍格调之高,并充满敬意地将其指称为中华文明的荣誉。

人类的性文化是从最原始的性禁忌、对群婚杂交最细小的限制以及现代人看来那么愚昧可笑的性崇拜开始的。我们想对性文化史做一次漫长的回顾,这种系列的介绍不仅仅是单纯地发自思古幽情,或是为性之魅力所吸引,更不是出于介绍“奇技淫巧”的“性趣”,而是为了“温故而知新”,这是研究历史的目的,也是研究性文化史的终极目的。

本文中选登的插图,均根据中国古代性文物和性民俗器具实物拍摄而成的。它们多是性崇拜的产物,包括生殖崇拜、生殖器崇拜和性交崇拜。这些崇拜心理主要通过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文学艺术以及文物、建筑等流传后世,甚至连一些山川河流等自然景物也被赋予性崇拜的色彩,使许多事物都具备了性的象征意义。在性文物中,有不少外藏内露的东西,表面上是普通的瓶瓶罐罐,但在它的背面、底部或很不显眼的内侧,则刻印着赤裸裸的性交画面或状如生殖器的图样,这反映出古人针对性事的巧思奇想,同时还担负着性教育的功能,因为在所有的教育学科中唯此不可言传身教。在民间,性教育大多采用暗示的方法进行。有一种瓷器叫“压箱底”, 俗称“孩儿枕”,外观是身穿肚兜的光屁股男童,而将“童盖”揭开,内部却是春光乍泄的男女交合瓷像。人们平时将其置于箱底,秘不示人,当女儿出嫁前夕,母亲便取出示女以启夫妻之道(“嫁妆画”也同属此类)。

另一个更为荒谬的误区就是对“三寸金莲”的理解:人们往往认为这仅仅是一种封建社会男人的变态审美情趣,是服饰文化中一个历史性的误会。在中国古代性畸形的现象中,排除娼妓和太监之外(国外也有),缠足可以说是世界性文化独一无二的“稀有资源”。女子缠足带有极大的普遍性,它和性欲、满足男子的“性趣”有很大的关联。在缠足这一社会现象上,也奇异地实现了中国古代禁欲与纵欲的并存和统一。

女子缠足的推广始于宋代,其根源无非出于男人的两种动机:一种是心理动机,男人既然要求女人为夫守贞,就要限制她的行动,缠足增加了行动的不便,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她对外接触的机会,剥夺了与其他男人交往的自由,因此只有安心在家伺候夫君;另一种是生理动机,主要是为了满足男人官能的感受和性兴趣、性要求。女子最能引起男人情欲的地方,并不是裸露在外的部位,而是隐藏的部位。女人足小不盈握,走起路来娉娉婷婷、扭扭捏捏,使男人浮想联翩,后来干脆把“三寸金莲”拿来当作酒杯用;女人缠足后为了好好地站立行走,两腿及骨盆肌肉需要经常绷紧,所以她们阴部的肌肉较紧,而且臀部变大,男人与之交媾时有与处女性交的感觉,增加了快感,这就使女人更好地成为男人的性工具。相反,女人竟不以“三寸金莲”为耻,却将缠足视为身份高贵的象征。男权思想对女人的性摧残、性压迫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这些性文物与性民俗器具的妥善保存,便以更为直观与感性的方式记录了性文化史,它们是文化精神的物化产品,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文化见证,从而最具体地论证了中国性文化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虽然文学是性文化传播最普遍的主流载体,但由于语言习惯的进化和文字书写的变革,造成了人们阅读的障碍从而延缓了性文化的继承,像《洞玄子》三十法和《训女宝箴》等读本放在现代语境中,对于没有一定古文基础的人来说恐怕是“天书奇谈”,至多也是似懂非懂。

上海大学教授刘达临先生在性文物和性民俗用具的搜集和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使他成为亚洲唯一获得柏林“赫希菲尔德”国际性学大奖的学者。他的藏品在柏林、横滨、墨尔本、鹿特丹等地的巡回展几乎掀起了“中国古代性文化热”,而在中国本土亮相后造成的轰动效应,让人不由得回忆起1989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油画人体大展”所产生的社会震荡。这个展览创下了几个中国之最:人体艺术大展的空前规模,最高的票价和门票收入,最多的参观者与关注者,最大的画册销售量……二十二万观众显然不会如此有组织、有纪律地被调动起突发性的美术鉴赏兴趣的,用画家杨飞云的话说——“有的观众是来看画的,有的观众是来看光屁股的”。当时有一位老年人曾私下议论“现在真开放,花两块钱就能看人体。”非常有意思的是,画展中抽象人体作品展厅异常冷清,人们没能看到逼真的人体而大失所望。就是这么一个油画展,愣让众多的新闻媒体以及部分文化评论者放出了“1989年是中国的性文化年”的言论。还好,10年后的“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没被扣上“极其下流”的帽子,也没穿上“不符合国情”这样的“三寸金莲”式的小鞋,但与倡导“自然、开明、科学、健康”的现代性观念这个目标仍然相去甚远。采访刘达临先生期间,曾听他讲述一段经历:有一位香港导演李先生的性文物收藏曾相当丰富,当他参观了刘先生的私藏品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遂成莫逆之交。一年后李导演不幸因病猝死,全部藏品竟被其文化涵养较高的太太用两天两夜的时间付之一炬,李太太认为是这些丧气、不吉利的东西咒死了丈夫,其荒诞无稽昭然若揭,但也确实令人痛心疾首。

许多类似于如此荒谬的例子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因此站在文化的立场上分析,我们把这部分人统统归纳到“性无知”的行列,而现实生活中恰恰是“性无知者无畏”。现代教育中,性教育依然处于半推半就的状态。而据东汉《白虎通》记载,当时有一个叫“辟雍”的贵族子弟学校就已经把性教育正式列入教学大纲里。如果这种传统能够光明正大地承袭下来的话,我们今天的婚检工作就可以省略许多没必要的麻烦和不甚合理的收费。至今仍有许多人对性文化的认知水平,仅仅停留于道听途说的猎奇层面上,他们所津津乐道的无非是一些流传于民间的明清艳情小说和春宫画,这只是一叶障目。

篇10:读《文化苦旅》有感

——读《文化苦旅》有感 许久没写东西了,曾那样熟悉的笔端也洒露出几分生疏的墨迹。很偶然的机会,在某书吧里发现到余秋雨老师这本《文化苦旅》,初觉书名很是奇怪,因此产生了种种好奇,也不曾一次问自己:这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籍?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本只有20年历史的书籍会有如此泛黄而苍老的痕迹?正如书名,难道书中满载着苦涩的话语,如果是,那将会告诉我一段什么样的苦旅。

由于工作的原因,断断续续用了一个星期才勉强读完。用一个星期来读这样一本书籍,本也不算很长。但却觉得这次旅途似乎游了很长、很远、很久。在书的自序中余老师这样写到:‚记得专栏结束的时候我曾十分惶恐地向读者道歉,麻烦他们苦苦累累地陪我走了好一程不太愉快的路。‛的确,这条路确实走的太艰辛,但就是这样旅途却未让我产生任何后悔的情绪,相反心里却是满满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沉淀。以至于在读完本书最后一字时,我方才完全明白余老师说这句话时暗示着怎样的心情。

关于余老师本人和本书的内容,我觉得没有必要再多多提及,即使牵强再费唇舌,也只会显得非常多余。因为他本人的故事和书中的内容远比任何有关这些的简介,丰富、生动得多。有心人自然早就对此有很透彻的了解,无兴趣的人是怎样都难会有兴趣的。我想依文人的个性,余老是不愿意后者触摸他的书籍。我不知自己是属于那种,所以只有厚着脸皮,诚惶诚恐把它读完。读后方觉是到写点什么东西的时候了。不为别的,只为倒倒这一旅途中所积沉到‚苦水‛,以释放心中那久久不能消褪的压力

从隔离到脱离

关于文化的定义,我特意查找了新华字典。字典里的回答是:‚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可

得她显然与社会中的每个人有关,是历代人民劳动与智慧、经验与总结的最精炼之结晶。但不知从何时开始,文化这个始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提炼词,开始慢慢地与她的创始者——普天百姓相疏离,也正是从那一刻起直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开始渐渐与百姓相隔离。久而久之社会达成了一种新的共识,成为新的社会规律,促使历史把关于文化的一切工作都交给了一个特殊的人群——这就是文人。

历史学家说这是脑力与体力分工的必然,但我始终觉得这种必然后面有另一种力量在推动着她。在奴隶社会,文人多是领导阶级。森严的政治等级,把这种隔离向脱离的状态深化。之后两千多年的‚愚民政治‛的施政指导,无疑又加深了文化脱离群众的根基。虽然被社会学家所公认的封建社会较之奴隶社会最进步的关系之一‚学术下移‛一定程度缓解了这种趋势,但打着‚唯有读书高‛的旗帜封建制度却又使之不断上层化、上层化。纵观历史,不难发现学术上层化的过程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保持统治阶级特有的高贵和神秘,费尽苦心,把文化这本朴素的根雕刻得这样炫丽,致使培育她的人民对文化本身产生了太多的怀疑和问题,终于文化在百姓心中留下了神秘得难以靠近阴影,也正是这阴影阻碍了文化延续、发展的完整性。因此注定了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历史旅程就是余老师在书中所深深体会到的那种苦旅。

文人之间的距离

在余老的指引下,我也走完了这段苦旅,不熟地理的我,只好翻开地图,回忆我们游历过的距离。发现原来他领着我已爬涉了大半个中国。旅途的心情确实不敢恭维,正如书名一样,这旅程太艰辛、太无奈、太苦涩。但每一个驻点却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地。从莫高的道士塔,到王维《渭城曲》中的阳关,再到神秘的鸣沙山和月牙泉;从少有游人的柳侯祠,到造福两千余载的都江堰,再到不乏诗意和神奇的三峡;从洞庭湖的岳阳楼,到文化浓度密集的佛、道精神栖息地庐山,再到傩事盛行的安徽贵池山区;从白发苍苍的苏州,到寂寞的天柱山,再到那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宁波天一阁;‘余老’是乎一直在寻找着很久以前那些并不轻松的脚印。的确,中国的文人多数过得并不轻松。

浩瀚五千年的历史,滋生了数不尽的知识分子;他们有傲骨,却极度的孤独。他们有知识,却一直坚守着那陈旧过时的规则。这就是中国文人,也正是如此,长久默默审视着文化和历史的文人,除了少数几个能脱颖而出,成为历史上稀奇但并不珍贵的才子以外,再也得不到历史对他们的过多的垂爱,这就是多数中国文人的命运。但这些苦涩的文人却一直担负着整个民族、国家延续和传承的重任,守护着五千年来满载文明的坛坛罐罐,显得那样艰难和崎岖,毫无疑问他们始终用他们的方式在坚持。不理解他们的人总是用不同方式讥笑和鄙视,这些已经远远超过了社会历史对文人的吝惜。这种讽刺用现代最时髦的词语来表达就是‚装B‛。

因此,五千年来,这一堆堆缺乏认识和感知的白骨,搜寻着任何一片可以倾述的土地,留下他们心灵的脚印,以供后人激荡,哀唱。

也正是这样我才明白,余老师心中要找的山水并不是自然的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是想借山水古迹探寻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足迹,寻找那种被认同、被感知、被理解的魅力。因此每与余老游完一个地方,总使我有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叹息。

也正是这样我才明白,为什么余老师,以及古今如此多的文化名人都期盼涉足这些地方。因为他们他孤独,太需要述说,太需要有人能倾听,太需要修复、寄慰他们已满是累累伤痕的心灵。以至于到任何一个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驻点,他们都像看见救命稻草一样紧紧地拽住。

也只有在这里,他们没有时间、空间的界限,相互感受着来至不同时代的呼吸,传达着无以言表的默契,形成了任何事物都不能替代的感召力。成了他们不远万里、千幸万苦都要相聚在这里的动力。此时的这里不管是脚履大地知识份子还是嘴含黄泉的无名文人无疑都是最有活力的;因为,心灵的相互感应最终搭起了跨时代文人相互之间最近的距离。

中国文人,为何你们总是如此苦涩、清贫?

像余老师说的那样,中国文人多半是漂泊者,一辈子多颠沛流离。书中最后多半是在古人的影子下,描述文人艰辛的足迹。《夜航船》、《信客》、《酒公墓》、《吴江船》、《漂泊者们》这些篇章详细的告诉了我们,他们是怎样在漂泊?怎样满布艰难的足迹?怎样深深地烙下了中国文人特有的印记?

为什么掌握人生最深层次哲理和知识的文人,却多是这样的命运?我久思不得其解,书中的这样一段话倒是给我提了个醒:‚历史常常得求助文人,历史在明明暗暗地搭建过程中,把其中的愁苦和感叹留给了文人。正由于此,文人的感叹,也就成了历史的旁证。同时也承担起了传承这一切的责任。历史的遗留,一再被破坏、被熔化,正是这种苦楚唤起了文人心灵的哀愁和责任。于是文人总是含莘茹苦地一次次把她重建。‛因此,为了这份使命,文人不得不重拾那些散落在各地的文化碎片,这就注定了文人一辈子都要颠沛流离,怀揣满肚子的苦楚,寻找这些碎片去。由于道路的艰难和碎片的难寻,文人通常会想家,想的很深。当憬悟到自己身陷僻远,孤苦伶伶的处境,便顾影自怜、企望安逸。于是多愁善感似乎成了文人的通病,这种通病往往被世人误认为是‚敏感、小气甚至被当做神经病‛。因此文人再一次被隔离在了这个社会之外,更难得到社会的宽慰和理解。苦涩和清贫就注定是他们的命运。也正是这种理解的隔阂,使历史文化在传承时会有相同的命运。余秋雨先生也是文化人,所以我想他也没有跳出这样的命运。————也许这正是这本书如此泛黄、苍老的原因。后记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本文的写作过程也是一篇苦旅,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文章在写作过程中曾多次中断。这其实远比其他事情暂停更麻烦,因为文思的梳理和文气的酝酿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有时甚至稍纵即逝,以后再也连续不上。虽然文思、文气这两点我至今还难以攀及,但是一气呵成的爽快和思绪对现在的我来说无疑是奢侈的刺激。久而久之,心中难免出现矛盾,这种痛苦牵动着我的情绪,甚至我几次都想撕毁这些断断续续的逻辑。又有谁能理解,文章思绪挥之即去,寻之难回的苦涩心情。这使我体会出这样一个道理:‚如果说写作不是简单的词汇组合话,那么她并不需要什么传神的文笔,她需要的是即兴而起的思绪。‛

篇11:读《文化苦旅》后感

“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都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有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地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腾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结果,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瞬间,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于是有了写文章的冲动……” 余秋雨在自序里如此写道。

我们似乎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文弱多情的余秋雨,在断垣残墙或莽莽苍苍的人文山水前,一会儿静静沉思,一会儿喃喃自语,欲步却又停留……他惊叹、震憾,他婉惜、叹息。他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行状:我就这样边走边想,走得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被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疲惫地伏在路边地旅舍的小桌上涂涂抹抹,然后向路人打听邮筒的所在,把刚刚写下的那点东西寄出去…… 我想,古人读书时所崇尚的那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然会使他心旌神摇、羡慕不已。他从祖国大西北的甘肃敦煌起步,转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写至境外南洋的叠叠。他写下了《道士塔》、《莫高窟》、《五城记》、《夜航船》、《酒公墓》、《家住龙华》、《华语情结》、《这里真安静》…… 至此,《文化苦旅》真正诞生了。《文化苦旅》无疑是极为成功的。

它有着低徊与感伤的历史氛围,有着散文创作中的戏剧性表现,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写。文学的历史情怀,是作家自身生命与历史的对晤,他要寻找自己与浩瀚历史长河的关系,因此不得不在历史中寻找合乎自身生命结构的底蕴,寻找那些与自己有缘的灵魂。这种情感愈来愈深,一旦有机会诉诸于文字,则必然将历史和生命混同一体。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他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当他厌倦了枯燥的学术生活,便想着离开案头,换一身远行的装束去旅行,他并不同一般人那样是为了轻松,为了猎奇,为了开阔眼界,而是在“寻找一所横亘千年的人格学校”。

他不是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于和历史、文化进行对话。余秋雨的远行不愿意去找旅行社,写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游观感的文章,他觉得,那种扬旗排队的队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由此,便决定了他这次的文化旅行活动成了一种“苦旅”。当他浪迹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访“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风尘仆仆,劳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涩的感想,故谓之“文化苦旅”。然而,书名所隐含的深层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观照人体生命,余秋雨这一旅程,是他本人对于人类的生命,以及文化走向的问题,由困惑而至感悟的心路历程,这历程相当辛苦,故谓之“文化苦旅”。再观照中国文化的生命,这是辛苦的旅程,不再是作者的旅程,而是中国文化的旅程,我们中国文化,在时间的长途中,已跋涉了上千年的路,其间所见证的天灾人祸、沧海桑田,岂是言语所能说尽。而数千年所累积下来的包袱,变得如此沉重难荷,今后还走得下去吗? 故又谓之“文化苦旅”。

上一篇:护理人员业务学习及考核制度下一篇:高职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