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化苦旅》有感优秀作文

2024-05-03

读《文化苦旅》有感优秀作文(精选6篇)

篇1:读《文化苦旅》有感优秀作文

读《文化苦旅》有感学生作文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一部重要作品,这部书描写了祖国各地浓郁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美丽的自然风景,通过小小的字体来展现深刻的文化的浓厚的风韵。

我拿这这本书,心中涌起无数的感慨,文化苦旅苦在何处呢?是旅行的苦吗,是对文化细细品位而产生的苦吗,我想这都有吧。整个书都是作者在旅行中对苦难历史文化的深思,穿越空间,穿越时间,在思考之中旅行,在体会中旅行。从古代到现代,从风土到人情,缓缓的流入到书中,跨越了时空和空间的界限,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行行精彩的文字。描写了这苦难的民族的苦难历史,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文化。

最令人难忘的怕是这个悲剧的人物了,余秋雨在《信客》这篇里道出了信客充满艰辛的一生,他是一个真正的默默的为人们奉献自己一生的人。在当时通信极端落后的时代,信客是唯一连通这个小乡村与外面世界渠道,就是这个小小的通道联系多少期待的心,联系多少漂泊的心。他在走南闯北的信客生涯中,遇到多少难言的辛酸,吃最差的.饭,坐最差的车箱,甚至用自己的双脚跋涉千里。作信客这个特殊的行业,人们既需要他,又防备着他,使他倍感人生的无奈。他在作信客时,不忘同虚假与丑恶做斗争,同时又以一颗宽怀博大的心原谅他人,他的艰辛赢得人们对他的尊敬。学校需要老师时,他又去了,他以自己的巨大的人格魅力,使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而他自己呢?终身一人,同时因做信客而得的疾病摧毁了他的身体,我们在他的艰辛中看到他的伟大。他是我们民族的缩影,我们不是有众多人们默默的日以继夜的劳动,为着他人无怨无悔。

还有《都江堰》,作者高度赞扬了她的历史作用,认为只有她才是真正的造福于这个民族的伟大工程。作者通过她与长城比较,长城、只是这个苦难的民族给地球留下人类意志力的标志,留下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悲伤的传说,留下千万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而都江堰呢,给人们带来的是潺潺的流水,滋养这博大的土地,造福于人民。正是这寂寞的堰,这脉脉的流水,日日夜夜的书写着这真正的历史。通篇文章以波澜不惊的平静谈论着这苦难的民族近千年的大起大落,赞扬了真正造福人类的工程和造福于人类的人。

从个人到社会,从古代到现代,一个又一个曲折宏大艰辛的片段,构成丰富多彩的文化,它是苦的也是幸福的。历尽沧桑也许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也是一个造就伟大和美丽的可歌可泣的过程。

篇2:读《文化苦旅》有感优秀作文

一次漫长艰苦的文化旅程,我随余秋雨先生漂泊异乡。祖国的锦绣山河让我陶醉,这一幅幅山水画或细秀娟丽,或豪迈壮观。但更令我感慨的是,这一幅幅画的背后,都有一个漫长的历史故事。每一个地法都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使我感动,使我叹服。

纵观祖国大地,无处不散落着文化的步履。然而这一步步的脚印来的不容易啊!经历了多年的演化,经过了多元的碰撞,遇到了大大小小不尽的劫数,趟遍了文人墨客、武侠外客有意无意留下的水坑,流传至今,自然险境路远,却也底蕴十足。

只是至今,人们对于人文山水的评析和维护不足以让人满意。一代一代的农民,一世一传的百姓,来往于天地间的`人们,都把自己的青春和岁月埋没在庄稼地里,隐没在变迁万化的城乡里。把自己对家乡的厚爱,对土地的忠诚,全都化做默默无语的汗水和泪水。没有人注意到风沙腐化了裸露的土地的同时,也裹走了世代传下的文化。在灯红酒绿的城市里,美酒的艳丽掩盖了山水的清秀,满屋金币的闪亮遮蔽了文化星火的光芒,谁来把景赏,谁来把诗吟?

篇3:读《文化苦旅》有感优秀作文

图腾的起源问题, 是图腾文化诸多问题中最难、最复杂的问题, 世界上许多著名学者对此都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意见。但迄今为止, 尚未有统一的答案。“图腾”一词原是单词totem的音译, 意为“祖先”, 最早见于1791年一位英国商人 (J.Long) 所著的《一个印第安译员兼商人的航海探险》一书当中。书中的“图腾”一词源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族方言otoeman, 意为“他的亲属”。在图腾产生的历史时代, 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 氏族的图腾主要以植物、动物或自然现象产生的形象为标志性徽章。在原始人的意识中, 图腾是用以理解人与人,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准则。《蒙古秘史》开篇就说道:“成吉思可汗的根源, 是奉上天之命而生的苍色狼和他的妻房惨白色鹿, 渡过腾汲思水, 来到斡难河源头的不善而罕山前住下, 产生了巴塔赤汗。”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 狼和鹿是作为蒙古族最早的氏族存在的, 氏族的出现也使蒙古族出现了自己的图腾崇拜。除此之外, 蒙古族还有许多将帝王生死与狼的命运相联的传说流传了下来。从这么多说法中可见蒙古族崇拜狼的心理流传已久。实际上,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其他实体的支持, 但他们并不是高级的实体, 而是低级的, 是动物, 由此便产生了动物崇拜。通过《狼图腾》一书我们可以得知, 蒙古草原上人和狼的斗争持续了千年之久, 但也是在这无数次的斗争当中, 人们将狼的一些战术活学活用到其他领域并且尝到了胜利的果实。再加之狼作为蒙古族最早氏族的存在又具有被崇拜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蒙古族崇拜狼也就理所当然了。

2. 蒙古族的图腾禁忌

在《狼图腾》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毕利格老人发现陈阵饲养小狼时, 他怒道:“腾格里是不允许你这么做的。”这一情节就是对图腾禁忌的暗示。弗洛伊德将禁忌解释为神圣的、崇高的、神秘的、禁止的。图腾禁忌的两条准则之一是不杀图腾动物。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条准则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们在不得不杀害图腾的时候一定会举办相应的仪式来求得图腾的原谅。《狼图腾》中也有所体现:蒙古族虽然杀狼, 但他们认为那是腾格里的旨意, 他们将狼送到腾格里那里去, 也正是他们尊重狼的体现。

3. 错综复杂的蒙古族图腾崇拜

恩格斯说:“人们崇拜自然, 并产生某一种氏族同某种动物或植物存在着血缘联系的幻想, 从而把它作为自己氏族的图腾, 也就是这个氏族的祖先保护神和标志。”图腾实际上是一群原始氏族因迷信而崇拜的物体, 他们一直都相信自己与他们之中的某一个有着特殊的关系。我们看到, 一个人与图腾之间的关连是一种自然利益的结合;图腾从意识上来保护人们, 人们则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示对它的尊敬, 图腾与偶像之间的区别是:图腾从不会是孤立的个体, 它通常是指某一种类的动物或植物, 很少是指无生命的自然物, 更鲜少是指一群人工制作的物体。原始人认为某种图腾象征自己的祖先, 并且相信血液是运载灵魂的特殊载体, 于是, 猎杀成为崇拜的一种独特存在方式。在狼与人的生存竞争中, 草原狼是草原人的敌人、朋友、兽祖、宗师、保护神和楷模。在《狼图腾》一书中, 蒙古族的图腾崇拜就是崇拜与猎杀的结合。但这种猎杀的最终目的就是消灭。这是蒙古族的图腾崇拜与传统意义上的图腾崇拜最大的差异部分。他们认为狼危害草原的同时, 也认为狼以另外一种形式在保护着草原。这种极为矛盾的想法也是书中主人公陈阵作为“外来民族”最不能理解的一部分图腾崇拜。《狼图腾》一书中描写的“草原”“草原人”和“草原狼”的各种事迹中都交织着蒙古族对“狼”既崇拜又猎杀, 爱恨缠绵的“相爱相杀”的心理。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许多汉族人对草原的全部想象。《狼图腾》不仅围绕着人和狼的故事来展开画卷, 让我们认识了真实的草原, 更为重要的, 它是为读者开辟了一个审视图腾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张仁忠.中国古代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篇4:读《文化苦旅》有感优秀作文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命名原则;程序

中图分类号: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56-01

在文章的一开始,作者首先就开门见山的指出由于考古学命名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而导致一些问题,然后指出为了避免分歧,达成共识,需要确立考古学文化命名的根本原则还要设计体现这些原则的关键程序。这既是本文的写作目也是全文的内容概要。

“夏鼐‘命名四原则’”为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由天文学上命名发现的新星导致的命名分歧而引出考古学文化命名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显示出作者具备宽阔的学术视野。然后作者回顾了国内考古学文化命名和命名方法研究的学术史,并转述夏鼐先生关于考古学文化命名的三原则。在此基础上,作者推导出考古学文化命名的第四条原则,即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的小地名命名。为了证明“四原则”的正确性,作者引用了安志敏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考古学文化”条目下,其中有一节论及“考古学文化的命名”的—些观点。对此,作者认为安先生的观点可以当做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原则来理解,并且是与夏鼐先生“四原则”的精神是—致的。对于作者将夏鼐先生“三原则”发展为“四原则”的观点,我们认为还有待商榷。首先,三原则是指导我们如何判定一支“文化”是否能够命名其为考古学文化的标准,也是其自身要成为一支考古学文化所必须达到的条件,这一点,在夏鼐先生原文中也有明确表述。而这所谓的第四条原则,其实是如何为考古学文化命名的方法和手段问题。在夏先生文中,其实早已提出这其实是属于如何命名的问题,这在夏先生原文中有明确的表述,前三条原则才是夏先生原文中要讨论的第二问题,即“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命名的问题”。其次,不难发现,安先生的观点尽管和夏先生的相似,但仔细观察可以认为其观点分别对应“三原则”的第—条和第三条,即并未超出“三原则”的范畴,所以王先生用这点来证明自己发展出来的“四原则”的正确性是很难站住脚的。总之,王先生将原则和方法等同起来,这一点让我们无法认同。

紧接着在“命名分歧”这一部分中,作者开始分析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分歧现象。首先,作者归纳出严文明、张忠培、张国硕等先生对此问题的观点,即分别强调“第一次发现”和“典型遗址”。其次,作者用二里头文化、鲁南苏北大汶口文化以及仰韶文化等例子得出导致命名出现分歧的原因在于,已有的命名原则不够成熟和完备,并且研究者各自对原则的理解有较大差异。最后,作者殷切希望在21世纪,中国考古学能够对有分歧的考古学文明命名进行整合。

随后,在“考古学文化‘三要素”’这一部分,作者通过对考古学文化定义的思考来讨论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原则问题。首先,作者归纳出夏鼐、安志敏、严文明、张忠培等先生的观点,认为学者们对考古学文化_的定义没有太大分歧,“三要素”论是大家的共识。其次,作者分析了要研究透彻“三要素”之后才为某支考古学文化命名的不可行性,提出在命名考古学文化中首先应考虑其本质特征,时空框架可以作为后续研究来进行。然后,作者认为选择首次发现的遗址或典型遗址的原则在于所取的遗址是否体现了所要命名的考古学文化的基本特征。最后,作者提出了具体的命名方法。这一部分的论述,充分体现了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由考古学文化的“三要素”展开,进而提出三要素中的核心即考古学文化的“特征”决定了考古学文化命名,最后由此推论出选择首次发现还是典型遗址取决于能否反映考古学文化的基本特征,得出命名方法也是水到渠成。

“‘命名确认’程序”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最后一部分也是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所在。作者匠心独运的提出未来要建设“考古学文化命名委员会”这样的机构,并为此机构的运作设计了“考古学文化命名操作程序”,最后以“中国考古学文化命名确认书”作为一支考古学文化命名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标志。可以说,作者不但有解决考古学文化命名分歧的愿望,更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但在当前考古学文化命名存在诸多问题,依靠研究者们的“自然”淘汰短时间内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尽快成立这样的委员会似乎是合情合理又迫在眉睫的。而这样的提议,早在夏鼐先生的那篇文章中就已萌芽,他说道:“最好采用群众路线办法来解决,例如可以在全国性考古会议上大家就某一文化的名称,展开争辩,然后得出基本一的意见决定采用某一名称,以求统一。”

综上所述,王仁湘先生《考古学文化:命名原则与程序》一文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对考古学文化及其命名的原则和程序问题在继承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又提出新的看法,对解决考古学文化命名分歧等问题有所助益。但是,命名考古学文化的原则也不是由“三”增加到“四”这么简单,它需要从根本上讨论考古学文化的内涵和定义、文化和类型的关系、形成原因和发展动力等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这当然也不是一篇文章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此文也只是在这个问题上做了一定的尝试,未来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在我看来,尽管理论上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找到最典型的遗址,也很难说服所有研究者认可某一遗址是某文化中的典型遗址,但是一旦某文化出现了多个遗址并争相命名的时候,我们不可任由研究者们各自发挥,创造越来越多的命名。同样,也不能因为有些文化的命名,例如二里头文化替代洛达庙文化,没有经过机构裁决也成为被广泛接受的对象,而放任其“自然”淘汰。因为这种“自然”淘汰的过程过于漫长,不利于研究的开展,这个例子也不能接近其他文化命名的分歧,也就很难说自由争论而“自然”淘汰的方式就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我们认为,建立“考古学文化命名委员会”利大于弊,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仁湘,《中国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2]夏鼐,《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考古》,1959年第4期

篇5: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作文

昔日古国风貌早已零落成泥,崇楼华堂沦为草泽,这似乎已是个没有历史的时代。万幸,有这样一杆笔挥洒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摒弃固化的时间与地点,只是让我们被千年不变的信仰所化,走进千古河山,身不由己。

风雨千年

中国的文化历来与自然生死相依,景与物不再是徒有其表的空壳,而成为情感的载体,心头的哀音。读《阳关雪》,看阳关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裹挟着曾经胡笳与羌笛的豪壮和边塞将士的遥遥归梦,消失在朔风中;读《杭州宣言》,惊觉这个高贵美丽的城市并非自然之力,而是一代代地方官员和百姓甘当生态维系者而成就的灿烂成果。“没有自然之美,什么文化也不成气候”;读《莫高窟》,传神到恢弘的壁画让人梦回赫赫大唐,也看到唐宋之后无可挽救的气象破灭。到近代,大量壁画和经书被以及低廉的价格卖出,甚至于被外国人偷窃,被剥离气韵的空墙,留下的.只有怆然血泪……栉风沐雨,中华文化就在世世代代维护与毁灭中艰难前进,根基不曾动摇。

英魂之祭

历史,学到最后都是人文情怀。在书中,我体悟到不同文明的相生相克和时代漩涡中个体的挣扎与超越。余秋雨先生在书中提出:“文明的脆弱性就在这里,一步之差就会全盘改易。”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心向文学艺术,但他们毕生成果推动的文化进步被谗夫舆论所指,濒临毁于一旦。他们并无怒骂,在苦难中表现出优美的高贵,撑过了这些“文化孽力”的毁谤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他们中有苏轼、黄佐临、谢晋和巴金,历史总会站在君临万物的高度证明孰对孰错,他们的生命因对文化的纯热爱镌刻山河、镂雕人心。他们传奇的一生似乎足以令后人艳羡,然而个中苦甘,也只有自己独自体悟,默然承担。今日为英魂一祭,且喜且悲:大智不群,大善无帮,何惧孤步,何惧毁谤。

文化无疆

文明的碰撞产生的可能是进步的火花,也可能是战火硝烟。有的是同种文明的内部冲突,例如中东乱局。这么一片悠久荣耀的土地,被极端主义的冲突闹得精疲力竭、遍地残垣。冲突的任一方都有同痛切而铿锵的理由,这就使双方沦落在极端中无法后退。于是,文明最集中的地带变为仇恨最集中的地带。另一部分是异种文明的战争。古有巴比伦、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相互战争,今有美俄、欧盟和第三世界等多方角力。致命点是,拉长战线必然会给人们带来残酷的适应,对是非善恶界限的麻木。最后,就会放弃思考,丧失尊严。这让我们不得不接受现实,今天的绝大多数灾难,已无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人类的整体文明才是应予以守护的大道。这种意识有赖于人类共通的文化意识,非某群某族,而是各国各民。文化无疆,愿各国的兼容并济能够带来和平与发展的契机,这也正是中华千年秉承的宗旨。

文化界从不缺少话题,也不缺少名号。缺少的,往往是让海内外眼睛一亮的文化尊严。而《文化苦旅》做到了,它无关哄抬,无关贬低,只有作者一颗不断追寻的赤子之心,针砭时弊,或由衷赞美,或沉痛叩问。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

余秋雨先生曾说:“我在山河间找路,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

那么我要说,他在动荡中沉思,用毕生的心血绘出磅礴的中华魂魄。

篇6:读《文化苦旅》有感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题记

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倾心于清新淡雅的文字,仿佛一条澄澈的溪流,洗去内心的烦躁与苦闷。这个暑假格外的炎热,在家里一下子没有了阵脚,突然脑海中闪现过《文化苦旅》。记忆中这是一本名气很大的书,余秋雨的代表作。

夜已悄悄地爬满整个天空。毕竟是第一次读文化散文,心中还是充满了忐忑,似乎与这个宁静的夜晚格格不入一样。

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既有对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的描述,笔端随处可见对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也有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的揣摩,用细腻的文字将其描绘的形神具备;不同于其他的作家,余秋雨的散文给人带来一种自然和人文上的丰富,游历于风景,增长于思想。文中更是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以自己独到的思维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

余秋雨的文字好像是翱翔的风筝,可以翱翔,却始终有那么一线的牵扯,恰到好处。他帮助我在这冷漠,浮躁,喧嚣,的社会中,找寻那么一方净土,没有欲望,心平气和。载我走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春温秋肃,大喜大悲,什么是自由,什么是放松?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于和脆折。是的,读完余秋雨的文字,给我带来的是压抑,一种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压抑之感。我是个感性的人,热爱思考的人。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了呢?如果辉煌的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造的精神成果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们为什么要被历史,要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呢,为何不能坚定的追寻下去呢?

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如我们都所熟知的柳宗元,苏轼,范仲淹,杜甫......自古以来,多少文人被贬,生活穷困;也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们有着不同的抱负,可都有着共同之处,纵情于山水,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

上一篇:北冥有鱼1课时下一篇:露水红颜刘亦菲经典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