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课程教学管理应对新高考

2024-04-30

变革课程教学管理应对新高考(精选6篇)

篇1:变革课程教学管理应对新高考

变革课程教学管理应对新高考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浙江省和上海市被列为试点地区。学生一旦选择一门科目,学校必须为他提供的课程包括:必修(分层)课程、以学科为轴心的选修课程、学考指导、高考指导。既满足课程管理、学生选课、物品维护、走班考勤、资料查询、过程管理、质量评价等一系列走班选课管理,又能在平台轻松查阅课程建设、选课走班以及教学评价等情况。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浙江省和上海市被列为试点地区。如何基于新高考选择考试科目的要求对课程进行规划和设计,如何建立与选课走班相适应的科学的教学组织管理方式?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浙江省杭州市源清中学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浙江省深化课程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核心理念是“选择性教育”。要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目标,实现人人成才的育人目标,变“过度选拔”、“课堂教人”、“一考定终身”为“差异选择”、“课程育人”、“关注综合成长”。高考改革后增加了新变量:不分文理科、8门科目的选择修习和两次学业水平考试机会、统一高考以及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性评价结合的“三位一体”选拔方式、学生选课引发教师专业结构变化、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等。这为学校的课程及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学校必须依据自己的办学条件,进行多因素的分析,找到最适合学校自身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以应对新高考的挑战。

课程设置:培养追求智慧生活的经世之才

今年的中秋节,正赶上新学期开学后第一个双休日,杭州市源清中学的千名学生收到的佳节好礼是236门选修课的“菜单”,学生在家中与家长一起研究讨论、自主选课、网络抢课。这份沉甸甸的礼物是学校全体老师在历年开设过的近300门选修课的基础上,又忙碌了一个暑假,送给学生的最珍贵的校本开发课程。

杭州市源清中学创办于1998年,学校办学历史短,还处于不断追赶的成长期,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得以迅速提升,课改使学校充满活力,获得后发竞争优势。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基于新高考选择考试科目的要求,基于学校办学实际情况,我们对课程进行了特色规划和设计:进一步夯实必学必考的必修课程教学,为学生奠定共同基础;做好选修选考的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分层递进和深化设计,满足学生选择性;打造特色鲜明的校本自主性选修课程,作为必修选修课程的拓展延伸,课程方案力求定位准确、特色突出、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按共同修习、差异化修习和选择修习三个逻辑进行编排,满足学生不同兴趣、不同水平、不同选考要求的学习需求。

学校自主开发了四类选修课程,包括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方面,从培养经世之德、之才、之能出发进行课程建设方案顶层设计,分基础、拓展、研究三个层级建立课程群,并逐层级扩大信息技术应用类、商业文化类、创意设计类校本特色选修课程所占的比例。

选课走班:使学生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新班级如何组建?如何管理?源清中学经过中考招收的初中毕业生一般处于班级10至15名左右,这类学生仅凭兴趣学习的情况普遍存在。进入高中后,学生分化严重,高考成绩差异显著,这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以前按照学业考试成绩简单分快慢班的形式遭到很多家长学生的反对,教学效果也不好。现在,按照学科成绩分层走班,解决了这个难题,学生感觉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更有兴趣;家长的心理负担轻了,接受程度高。在选课走班的教学管理方试变革中,我们采取了小步紧走不停步的策略。

首先,高一的语文、数学、英语和高二的语文、英语、生物、政治等必修课按学科成绩分层走班。为避免学生好高骛远或单凭对老师的喜好进行选择,造成适合的教育资源流失,在分层授课之前进行大量细致的工作:学生学科重大考试成绩大数据统计分析,学习心理测试结果分析,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家长和学科教师意见征询等,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家长沟通,赢得他们对分层分班授课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从本届新高一年级开始,学生按照新高考招生方案将有更大的学科选择权。按照“7选3”理论上的排列组合类型和学生实际情况,高考选考的结果必然是五花八门的组合,对教学组织管理提出挑战。我们拟按照以下三个逻辑思考安排课程:第一,将课程分成三个序列进行设置,其中语、数、外高考统考科目必修课周课时减少,拉长学习战线,为其他选学选考科目教学腾出时间;理、化、生、政、史、地、信息技术序列探索一学年两学期四学段或多学程,尝试采用长短课、大小课结合等方式安排课程课时,既避免并开科目过多、赶进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又可以让学生先获得课程体验再进行选科,避免盲目性;校本选修课和音、体、美序列在保证学时总量的前提下,课程课时安排更为灵活。第二,核心时间节点作为课程安排的关键点。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在每年4月和10月,高考安排在6月。为保证各学科教学质量和高考成绩,拟按照学生从高二年级10月份开始参加学考,高三年级4月份结束学业水平考试的时间逻辑设计课程,适当延迟选考科目参加学考的时间,非选考科目学考靠前,错峰避谷,以免高三只开设语数外三门科目。第三,组团形式学习保持课程的系列化安排。学生一旦选择一门科目,学校必须为他提供的课程包括:必修(分层)课程、以学科为轴心的选修课程、学考指导、高考指导。鉴于大学招生要求和学校开设课程实际可能,学校采取“归并同类项”的方式形成主体教学班,个别特殊选择学生个别安排。

聚散依依:新班级建设实行分层有序走班

在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情况下,我们尝试借鉴耗散结构理论来探讨教学组识管理从混沌无序向有序转化。本学期我们将德育管理中已有实践基础的个体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的机制用于教学组织管理,展开了“师师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小组管理模式,优化了学习和管理协作体,突破了统一学习科目、统一学习要求、统一学习进度的传统模式。目前多样化的项目合作小组——职业体验小组、学科互助小组、生涯规划小组、创意课程小组、理财研究会、学生服务中心、走班巡听课组等形式替代了整齐划一的行政管理方式,以多样的包容性容纳了个性的选择性,以灵活的组织满足了分类、分层走班、走校的教学管理,还从学段制、工作量“潮汐”制、选修授课合作制等方面服务“7选3”的小组教学实施。学校还成立了由科研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为主的课改研究攻关组,定期研讨大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小到选考走班后学生作业本的收发批改等问题,希望发现新班级教学组织管理的规律,提高学考走班教学的实效性。

智慧校园:助力高中新型教学组织管理方式变革

适应新高考改革,满足每位学生的选择需求,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大数据处理,助力高中教学组织管理方式变革,是摆在学校面前的大挑战。作为首批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校,清源中学日常校务管理实现了智能精细化。

开放平台——三大板块整合个性课程管理。根据选修走班管理需求,除了卡卡通系统、智慧书包柜、智能门禁考勤系统和智能电教设备授权管理系统为走班教学信息化管理提供便捷外,学校还自主创新研发了智慧教育业务空间,整合了生涯规划指导、选课教学管理和师生个人业务空间三大板块功能,为新形势下全面实施个性化教育、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实践智慧教育提供保障。教学业务管理平台包括生涯规划指导管理、课程管理、选课管理、日常教务和监控评价五大模块,教师业务空间包括信息空间、教学空间、资料空间、生涯指导四大功能,学生学业空间包括信息空间、学习空间、资料空间、生涯规划四大功能。既满足课程管理、学生选课、物品维护、走班考勤、资料查询、过程管理、质量评价等一系列走班选课管理,又能在平台轻松查阅课程建设、选课走班以及教学评价等情况。

智能选课——一人一表指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在选课前,学生结合校本选课平台里的职业倾向测试分析结果、生涯导师指导意见、家长意见和个人意愿,在选课任务里预选合适的课程进入“我的选课”,体现了选课平台的导向性和预选性;在具体选课时,为了让学生选择的四类课程结构类型合理,平台预设相关比例并自动告知学生所选课程是否合理分布,如不合理,则选课结果不能成功提交;在选课后,导师能清晰把脉学生修习的课程领域与其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选择的吻合度,掌握修习情况和学习业绩,合理指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学校会根据课程的点击率来计划下一学期开发和开设思路,体现了选课平台的生涯助推性;同时,选修课表生成后自动与必修课表合成一生一表,并保存在个人信息空间里。

现在,一个学期结束,学生拿到手的不再是几个枯燥的分数,而是一份包含了历次测验分数走势、所处分数段、文字分析、综合实践评价以及下一步改进建议的诊断报告,诊断的目的是给学生修正的机会。比如,一个学段之后,学生可以对自己选择的课程层次进行调整。

数据分析——智能管理分班、考勤、评价等。必修课、选修课分层走班对教学组织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我校研发的选课平台帮助解决了很多问题。学校根据必修课课程套餐选择数据结果,按选科相同或相近、教学时间设置相同进行教学分班,并结合职业倾向测试分析结果、生涯导师指导意见、家长和个人意见选择合适的课程层级以适应新高考。在师生个人业务空间里,所有走班上课的学生通过门禁刷卡自动考勤,前后不到两分钟,便轻松完成后台点名,教师只要进入管理空间一浏览便知晓出勤情况;学生的上课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情况、教师教学资料包等都能在选课平台里保存记录;学生在课后还能登录云电脑,对课堂满意度进行评价,对错题进行归类,对学业曲线图进行分析,轻松下载教师上课的课件和预留的作业。学校管理者也能通过其中的大数据分析诊断课程设置和教学情况,更科学便捷地进行管理与决策。

好的教育需要面对真实的学生。我们不能太看重把孩子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愿景,以至于忘记了他们实际上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选择,即便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也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参与的愉悦。真正的特色学校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富有个性,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成长之路。学生的成长增量,才能称为学校的绩效。(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源清中学校长)

篇2:变革课程教学管理应对新高考

[摘要]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经实施,新高考改革的重要导向是“让学生学自己喜欢的专业”,也就是变以前的“被动负担”为以后的“主动努力”。对学生而言,学业内容不会明显减少,但是学的是自己喜欢的东西,感觉上应该比以前轻松。如何基于新高考选择考试科目的要求对课程进行规划和设计,如何建立与选课走班相适应的科学的教学组织管理方式?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我们需要迫切寻求出答案并实施在平时教学管理中。

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核心理念是“选择性教育”。要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目标,实现人人成才的育人目标,变“过度选拔”、“课堂教人”、“一考定终身”为“差异选择”、“课程育人”、“关注综合成长”。高考改革后增加了新变量:不分文理科、8门科目的选择修习和两次学业水平考试机会、统一高考以及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性评价结合的“三位一体”选拔方式、学生选课引发教师专业结构变化、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等。这为学校的课程及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学校必须依据自己的办学条件,进行多因素的分析,找到最适合学校自身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以应对新高考的挑战。

课程设置:培养追求智慧生活的经世之才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基于新高考选择考试科目的要求,基于学校办学实际情况,我们对课程进行了特色规划和设计:进一步夯实必学必考的必修课程教学,为学生奠定共同基础;做好选修选考的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分层递进和深化设计,满足学生选择性;打造特色鲜明的校本自主性选修课程,作为必修选修课程的拓展延伸,课程方案力求定位准确、特色突出、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按共同修习、差异化修习和选择修习三个逻辑进行编排,满足学生不同兴趣、不同水平、不同选考要求的学习需求。

学校应自主开发选修课程,包括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方面,从培养经世之德、之才、之能出发进行课程建设方案顶层设计,分基础、拓展、研究三个层级建立课程群,并逐层级扩大信息技术应用类、商业文化类、创意设计类校本特色选修课程所占的比例。

选课走班:使学生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新班级如何组建?如何管理?我校中招学生于多集中在班级中等偏上左右,这类学生仅凭兴趣学习的情况普遍存在。进入高中后,学生分化严重,高考成绩差异显著,这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以前按照学业考试成绩简单分快慢班的形式遭到很多家长学生的反对,教学效果也不好。现在,按照学科成绩分层走班,解决了这个难题,学生感觉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更有兴趣;家长的心理负担轻了,接受程度高。在选课走班的教学管理方试变革中,我们采取了小步紧走不停步的策略。

首先,高一的语文、数学、英语和高二的语文、英语、生物、政治等必修课按学科成绩分层走班。为避免学生好高骛远或单凭对老师的喜好进行选择,造成适合的教育资源流失,在分层授课之前应进行细致的工作:①对学生学科重大考试成绩大数据统计分析,②对学习心理测试结果分析,职业生涯规划指导;③家长和学科教师意见征询等,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家长沟通,使得他们对分层分班授课的理解和支持。其次,从新高一年级开始,学生按照新高考招生方案将有更大的学科选择权。按照“6选3”理论上的排列组合类型和学生实际情况,高考选考的结果必然是五花八门的组合,对教学组织管理提出挑战。我们拟按照以下三个逻辑思考安排课程:第一,将课程分成三个序列进行设置,其中语、数、外高考统考科目必修课周课时减少,拉长学习战线,为其他选学选考科目教学腾出时间;理、化、生、政、史、地序列探索一学年两学期四学段或多学程,尝试采用长短课、大小课结合等方式安排课程课时,既避免并开科目过多、赶进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又可以让学生先获得课程体验再进行选科,避免盲目性;校本选修课和音、体、美序列在保证学时总量的前提下,课程课时安排更为灵活。第二,核心时间节点作为课程安排的关键点。安徽省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在每年4月和10月,高考安排在6月。为保证各学科教学质量和高考成绩,拟按照学生从高二年级10月份开始参加学考,高三年级4月份结束学业水平考试的时间逻辑设计课程,适当延迟选考科目参加学考的时间,非选考科目学考靠前,错峰避谷,以免高三只开设语数外三门科目。第三,组团形式学习保持课程的系列化安排。学生一旦选择一门科目,学校必须为他提供的课程包括:必修(分层)课程、以学科为轴心的选修课程、学考指导、高考指导。鉴于大学招生要求和学校开设课程实际可能,学校采取“归并同类项”的方式形成主体教学班,个别特殊选择学生个别安排。

聚散依依:新班级建设实行分层有序走班 在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借鉴耗散结构理论来探讨教学组识管理从混沌无序向有序转化。学校应将德育管理中已有实践基础的个体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的机制用于教学组织管理,展开了“师师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小组管理模式,优化了学习和管理协作体,突破了统一学习科目、统一学习要求、统一学习进度的传统模式。目前多样化的项目合作小组——职业体验小组、学科互助小组、生涯规划小组、创意课程小组、理财研究会、学生服务中心、走班巡听课组等形式替代了整齐划一的行政管理方式,以多样的包容性容纳了个性的选择性,以灵活的组织满足了分类、分层走班、走校的教学管理,还从学段制、工作量“潮汐”制、选修授课合作制等方面服务“6选3”的小组教学实施。学校还成立了由科研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为主的课改研究攻关组,定期研讨大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小到选考走班后学生作业本的收发批改等问题,希望发现新班级教学组织管理的规律,提高学考走班教学的实效性。

智慧校园:助力高中新型教学组织管理方式变革 适应新高考改革,满足每位学生的选择需求,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大数据处理,助力高中教学组织管理方式变革,是摆在学校面前的大挑战。作为安徽省新课程改革样板校,安徽身信息化学科特色学校,我校日常校务管理实现了智能精细化。

开放平台——三大板块整合个性课程管理。根据选修走班管理需求,除了卡卡通系统、智慧书包柜、智能门禁考勤系统和智能电教设备授权管理系统为走班教学信息化管理提供便捷外,学校还自主创新研发了智慧教育业务空间,整合了生涯规划指导、选课教学管理和师生个人业务空间三大板块功能,为新形势下全面实施个性化教育、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实践智慧教育提供保障。教学业务管理平台包括生涯规划指导管理、课程管理、选课管理、日常教务和监控评价五大模块,教师业务空间包括信息空间、教学空间、资料空间、生涯指导四大功能,学生学业空间包括信息空间、学习空间、资料空间、生涯规划四大功能。既满足课程管理、学生选课、物品维护、走班考勤、资料查询、过程管理、质量评价等一系列走班选课管理,又能在平台轻松查阅课程建设、选课走班以及教学评价等情况。

智能选课——一人一表指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在选课前,学生结合校本选课平台里的职业倾向测试分析结果、生涯导师指导意见、家长意见和个人意愿,在选课任务里预选合适的课程进入“我的选课”,体现了选课平台的导向性和预选性;在具体选课时,为了让学生选择的四类课程结构类型合理,平台预设相关比例并自动告知学生所选课程是否合理分布,如不合理,则选课结果不能成功提交;在选课后,导师能清晰把脉学生修习的课程领域与其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选择的吻合度,掌握修习情况和学习业绩,合理指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学校会根据课程的点击率来计划下一学期开发和开设思路,体现了选课平台的生涯助推性;同时,选修课表生成后自动与必修课表合成一生一表,并保存在个人信息空间里。

今后,一个学期结束,学生拿到手的不再是几个枯燥的分数,而是一份包含了历次测验分数走势、所处分数段、文字分析、综合实践评价以及下一步改进建议的诊断报告,诊断的目的是给学生修正的机会。比如,一个学段之后,学生可以对自己选择的课程层次进行调整。

数据分析——智能管理分班、考勤、评价等。必修课、选修课分层走班对教学组织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我校研发的选课平台帮助解决了很多问题。学校根据必修课课程套餐选择数据结果,按选科相同或相近、教学时间设置相同进行教学分班,并结合职业倾向测试分析结果、生涯导师指导意见、家长和个人意见选择合适的课程层级以适应新高考。在师生个人业务空间里,所有走班上课的学生通过门禁刷卡自动考勤,前后不到两分钟,便轻松完成后台点名,教师只要进入管理空间一浏览便知晓出勤情况;学生的上课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情况、教师教学资料包等都能在选课平台里保存记录;学生在课后还能登录云电脑,对课堂满意度进行评价,对错题进行归类,对学业曲线图进行分析,轻松下载教师上课的课件和预留的作业。学校管理者也能通过其中的大数据分析诊断课程设置和教学情况,更科学便捷地进行管理与决策。

篇3:变革课程教学管理应对新高考

关键词:新高考变革,物理课堂教学

新的高考变革方案提出是以高中课程改革为基础进行的整体推进,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而物理学科在高考中占有较重的分数比例,以往呆板的灌输式的简单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于现在的教育发展,也不能满足于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需要,尤其是在应对高考方面。所以如何在新的高考改革下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潜能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成为物理教师首当其冲的任务,所以要在教学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来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迎接新的高考改革的到来。

一、新高考变革下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物理专业素养

在高考变革的新形式下,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其次就是要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最后是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强化自身的物理学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的不断革新,作为高中的物理教师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在第一位,设置一种教师进行引导、学生参与互动的良好课堂教学环境,并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敢于提出质疑,并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的社会是知识型、人才型社会,这个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要求了物理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技术知识,仅仅只掌握丰富的物理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于这个时代的进步,所以就要求物理教师更要有学习的时代精神。教师的综合素质要进行全面的提升,需要有较好的换位思考的能力,能够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新高考变革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演示教学、探究式教学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模式来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新高考变革下优化物理课堂教学主要方法

1、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演示教学法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也是探究物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很多实验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与生活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的应用。如果单靠语言描述来讲解实验,就会很枯燥乏味。所以,当物理教师在讲解联系生活实践的物理知识时,可以用到演示教学法进行授课。例如以下这个案例:

在讲解《自由落体》这节课时,可以在物理课堂上演示一枚硬币与一枚与硬币面积相同的纸片等高同时下落,比较下落快慢。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会认为重一些的硬币下落快一些;再演示将一枚硬纸片团成团,与另一枚大小面积相同的硬纸片等高同时下落,比较下落快慢。学生会观察到纸团下落的快,这就推翻了之前的猜想;最后演示将一枚硬币,与另一枚面积大小相同的硬纸片团成团等高同时下落,比较下落快慢。这时,学生会观察到二者同时落地。学生就会被产生的现象所吸引,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引出《自由落体》这节课。这样的实验效果会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在对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的认知过程中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对物理概念或者物理规律的理解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演示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好的理解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记忆的更深刻,掌握的更牢固。

2、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兴起的教学方法,在此教学活动中教师仅扮演一个单纯的引导者,只需要提供出必要的线索。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文献、认真观察或实验检验的方法独立的探究学习,最终发现并认识事物本质或原理,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应尽可能的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参加到学习物理知识的探究中来,让学生自主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式的学习,独立完成探究任务并寻求出答案。比如以下这个案例:

在学习《平抛运动》这节课时,因为在生活中会有很多运动都可近似的看成是平抛运动,所以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就可以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运用现有的这些实验仪器进行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探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一步一步的提示学生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再进行分组实验。实验最终所得出的数据也由学生自己独立进行解读、讨论、归纳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如何建立坐标轴和确定原点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会让学生对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印象更加深刻。在课堂上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可以引起学生对物理课堂学习的兴趣。教师将学生带入到实际生活例子的教学情景中,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生活的例子得到平抛运动的规律和特点,借此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也让学生明白,生活与物理是紧密相关的。

3、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当今社会是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以多媒体、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独特的魅力,在现在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更多的物理教师选择用这种教学方法来为自己的物理课堂增加色彩。

例如在学习必修一第一章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在新课讲授过程中可以在引课过程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汽车刹车视频,以及火箭发射升空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速度的变化快慢,从而对于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作为运动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掌握的牢固扎实,会对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新高考变革下的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是个长久的持续的过程,教师则是基础所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物理专业素养,包括了知识面和对于学生心理的把握能力等多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演示实验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方法,使学生更愿意投入到物理的学习中,真正的把这些知识变为自己的内在能力,从而来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改,推陈出新,达到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切实可行的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龚勇.论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报,2013.

[2]赵锐昌.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优化选择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篇4:变革课程教学管理应对新高考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地理教学;合作;探究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且在浙江省与上海市推出试点方案,2017年将全面推广,从此“新高考时代”来临了。

一、新高考“新”在哪里

现行高考太过注重通过考试选拔,而忽视了原本高考的目的是为了选拔高校和社会所需的人才。新高考打破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并且以后也没有了一本、二本学生类别,更没有了高考“状元”之说,因为一个省的“状元”可能有几十个,而且每个“状元”选择的科目也可能不相同。有的是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在政、史、地、物、化、生及技术七门功课中任选三门作为选考科目,其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成绩,没有了文理之分,而且都可以在两年考两次,学生既可以选学自己擅长的科目和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这也是新高考最大的不同之处,留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权利和空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学生根据生涯规划、专业取向和兴趣特长进行自主选课,因此学校应该打破传统的行政班,大力推进选课走班,倡导分层教学,让学生自己选择教师,选择教学层次和进度,为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创造最好的条件。在新的走班制度下,学生因为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讨论话题,合作探究式教学可以更好地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伴,更满足新课改的需求。

二、新高考模式下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调整

教学改革是高考改革的核心,而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成败。地理教师应该多思考地理学科的价值与意义,引导学生清晰学习方向,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尽心研读课程标准和学科指导意见,研究学业水平考试。

选择地理的考生可能绝大多数是对地理感兴趣的学生。如果地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地理教学,没有对话的单向教学和知识填鸭,必然会扼杀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传统的地理教学,都是以教师作为主要的研究者和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只考虑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但是从实际教学经验来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达到教学预期的目的。在新高考形势下的地理课堂,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核心,以训练为主线。

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并且做到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重点指的是考纲中明确列出来的,往年高考中不断出现的知识点;难点就是大部分学生都不会的问题;易错、易混、易漏点是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学生要运用教师所教方法和技能,自己主动学习知识,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形成属于自身的知识体系。而且,在具体的课程活动中,应建立教师学生平等的双轨制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表达与展现能力。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实施合作探究式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特别强调学生全员参与,强调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强调互帮互学,通过各个小组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并且各小组长进行归纳总结,在各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不断纠正自己的知识和认知错误,调整自己、提升自己,加深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这样教师讲的时间少了,给学生所能支配的时间多了,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课堂的“宽度”和“深度”也就同时得到了提升。

最后,要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在课后注重及时的训练,巩固知识。在课堂上讲过的重点、难点要练,每部分内容要练。课前练思考,课堂练基础,课后要练提高。练习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个过程,在学生做练习时应严格要求规范答题,并且合理安排时间,一定要独立完成,重在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高考改革牵动整个社会,面对新高考的改革,笔者相信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深挖新课改的精神,认真研究高考方案,把握高考动向,努力提升自我教学业务水平,做到有效、高效的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地理思维与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才会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业水平考试等级。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05).

[2]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03.

篇5:变革课程教学管理应对新高考

“3+1+2”的改革方式,虽然没有进行文理分科,但依旧选择了物理/历史来打底,究其原因,是因为物理是自然科学类的基础学科,历史是人文学科类的基础学科。这两门学科均能为未来在大学中学习相关的专业与交叉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贴合了高校相关专业对于学生的培养。另外,将物理和历史作为首选科目,能够与现有师资、教学条件完美衔接,引导不同学生合理选择学习科目,提前给学生打下规划意识,为大学良好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那要怎么选科目?

▼▼▼

新高考12种组合选哪种?沈阳首批考生这样选!

总结一下:

你可以不选物理,但许多理工科专业将离你而去。

你可以不选化学,但化学类专业就跟你无缘。

你可以不选生物,但很多医学专业你没法选。

你可以不选历史,那你就必须选物理。

你可以不选政治,只要你不选军警就好。

你可以不选地理,因为..不选也没什么影响。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两点:

① 物理学霸扎堆。

② 地理容易考高分,但是地理的分值计算方法需要根据位次折算再加入总分。

所以究竟怎么选?

①想想你的爱好和天赋。

②想想你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行业。

③结合家庭实际情况来考虑。

当你了解清楚以上三点时,你自然就明白该选择什么科目了。

考生应掌握这些学习方法

高考改革的考试形式来讲,3+1+2的科目组合形式必然会打破原有的文综和理综组合形式,所以综合科目如何考试,以及高考的考试时间会不会加长,现在还没有形成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高考主科(语数外)的分量和学习深度将有所提升,尤其是高考语文的分量将进一步加重。

为了应对高考改革3+1+2模式带来的多项改变,考生应当从三方面做好准备,及时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平时的学习习惯。首先来讲,高考改革的选考模式需要考生提前认识每一项科目组合对应的大学专业,提前做好学业规划,考生最起码应当了解每一项科目组合能够报考的专业大类,因为未来的高考招生将会以专业为基准,向对应科目组合的考生投档。

另外一点,考生面对高考改革之后的选考教育模式,应当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平时多注意课外知识的积累,不要把提高学习成绩的希望都寄托在课堂上,因为有百分之二十的分值是需要课外积累来获得。尤其是在语文考试当中,“课外阅读和积累”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和稳定学习成绩,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学习习惯。

同时对于一部分教育区域的考生来说,高考的选考模式带来了“走班制”,也就是高中学生像大学生一样,走动在不同的教室来上课,而上课的位置往往是不固定的,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不便于学校进行课堂管理,也不利于老师精准掌握某一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如此一来,学习在走班制的学习环境里,更应当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适应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

篇6:变革课程教学管理应对新高考

王德民

法宝一:以不变应万变——应对新高考仍需坚守

应对妖魔:“方向迷失怪”

新的高考模式对高中教育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有千头万绪的工作需要准备,我们在众多任务面前疲于应付,往往出现走得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的窘况,这就是“方向迷失怪”在作祟。应对“方向迷失怪”需要“以不变应万变”法宝。当我们静下心来听专家讲座报告后,发现,应对新高考仍有许多因素需要坚守。

“不忘初心”需要坚守。正如潍坊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周书坤所言:教育工作者需要有“两心”——为人父母之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不管改革如何推进,校长在引领学校前行时要明确和坚守“教育的初心”。教育之初心在引导激发、发展理性、鼓励从善、丰盈灵魂、温暖心灵。这正是新高考改革所倡导的。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坚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赵宏强专家的报告对校长公权力的来源进行了深入阐述:校长的公权力表面上来自政府,本质上来自纳税人。因此,教育即服务的理念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切切实实地贯彻落实。

党的教育方针需要坚守。潍坊市教育局井光进科长在讲座中反复提醒:校长办学需要有定力,教育改革不能随波逐流,党的教育方针就是“定海神针”,瞄准“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方向不偏移。对此,需要学校要创新加强党的建设,摒弃应付检查心态,扎扎实实地让党建在校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人民为中心,不忘教育的初心,继续前行,新高考带来的各种挑战将大打折扣。只有这样,我们教育的脚步才会越来越稳健,教育的脚印才会越来越厚实,教育的声音才会越来越宏亮!

法宝二: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应对妖魔:“浅尝辄止怪”

曾经,我们也困惑于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打造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在听了昌邑宋庄初中姜勇校长的报告后,我找到了答案:行百里者半九十,失败者不是因为缺乏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而是缺乏将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的毅力和恒心。这就是被“浅尝辄止怪”所困扰的结果。打败“浅尝辄止怪”,需要用“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这一法宝。

主动出击。“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姜勇校长面对挑战不回避退缩,勇于担当,主动谋求改变。回想我们走过的课程改革路程,更多时候是缺乏了这种主动迎战的勇气,往往是被改革的洪流裹挟着走,牵着鼻子走,被迫改变,很不适应,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例如家访这个“招式”,各个学校应该都练过,但是发自内心主动开展工作的不多。需知,“主动”是练就绝招的前提。

为爱出击。姜勇校长克服条件限制,能够把家长会开到社区、村委和农家院,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宋庄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没有爱的支撑,没有理想主义的教育情怀,家长会就不会走出校园,走进老百性的心中。因为,“挚爱”是练就绝招的助推剂。

恒久出击。姜勇校长“十年磨一剑”,在家访这一“招式”上不离不弃,扎实、坚守推进家庭教育,这是恒心和毅力的展现。教育是慢的艺术,更需要我们耐得住寂寞,坐的了冷板凳。因为,“恒久”是练就绝招的发酵剂。

真正的教育创新就在日常细节之处,主动、挚爱、恒久,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淋漓尽致,我们都将练就属于自己的“绝招”。

法宝三:推进学校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应对妖怪:“和谐失衡怪”

在培训中,多位专家指出,在当下新技术变革、社会转型变革中,学校与社会、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失衡不和谐,需要重新审视学校自身建设和为学生提供的服务产品。简言之,学校治理模式需要应变,学校育人模式需要应变。着力推进学校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势所趋,是击败“和谐失衡怪”的必备法宝。

学校教育供给侧如何生产?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应时代发展变化,需要学校强化共同体治理体系。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条件下更需要校长与时俱进更新学校治理思维,正如山东拓维管理咨询公司老总张学东所说,互联网时代的组织、绩效和文化都要人本管理。构建扁平化、平台化、无边界的学校组织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目前,我校为了适应学校发展以及课程教学的变化,正积极探索适应新高考的管理与教师团队建设。在管理当中实行简政放权,进行了扁平化、精细化管理探索,践行“策必广益,行必专精”的管理理念,切实提升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逐渐形成“人人有事干,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定岗定位准确,目标责任细化,要求精益求精,考核及时严格”的治理思想和文化。学校深化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了低职高能高聘、高职低能低聘、设立首席教师、评选星级教师、多元评价师生、绩效多元考核等新办法。实行教师业绩多元评价,做到平时有记录、考核有结果、情况有反馈,注重平时与学期、过程与终结、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考核客观公正,让教师焕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学校教育供给侧生产什么?从关注知识技能的“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于人才要求的变化。作为学校教育核心的课程和课堂也必须发生变化。我校通过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提出了“四化”课程建设方案,即“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社团活动课程化、人才培养多元化”。建构分层次、有选择的新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让更多的学生发挥好特长。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式,建设新课堂,我校提出了建设“生本课堂”,让教学真正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本,不仅仅是学习学科知识,还要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展示能力、质疑能力、辩论能力等。指导教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优化教学方式,精选教学方法,改革学习方式,赋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上一篇:控违方案下一篇:材料作文的素材和范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