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需加强应对全球变革的思想对话

2022-12-16

在莫斯科开幕的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中俄论坛研讨会上, 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发表了视频致辞, 受到与会人士的重点关注。《世界知识》期刊得独家授权, 全文刊发这篇讲话。

我很荣幸去年10月应邀出席瓦尔代俱乐部的年度论坛。早就听说过瓦尔代的故事, 有机会亲临, 受益匪浅。自2004年创办以来, 瓦尔代俱乐部一直以塑造俄罗斯国家的新形象为己任, 成为俄罗斯与国际社会沟通的重要平台。近年中俄关系不断深化发展, 瓦尔代俱乐部也更加吸引包括学界在内的中国社会各界关注和兴趣, 大家为中俄合作出谋划策, 发挥了重要作用。

世界对全球变革的焦虑

本场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变革下的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对会议的贡献, 请允许我针对全球变革当中的经济全球化问题谈一点看法。冷战后世界最鲜明的特征之一是经济全球化, 这种趋势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促进了科技和文明进步, 各国都从中受益。

中国和俄罗斯这样一些新兴国家, 也获得了快速发展, 不仅大幅度减少贫困, 而且进一步扩大了世界经济的规模。但是, 近年来, 大国矛盾再度突出起来, 地区冲突频繁发生, 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得不到有效应对。

另一方面, 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步入结构性低迷, 国家间增长的不平衡和国家内部贫富差距的拉大等问题日益凸显, 一些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地位下降, 陷入失落和焦虑。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最初是全球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 现在进退失据, 反全球化声浪四起, 有不少人开始质疑, 全球化的路是不是走错了?

我觉得, 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就经济全球化而言, 它做大了财富的蛋糕, 却没有预设相应的治理, 没能解决好资本的管控和蛋糕的合理分配问题。在人们热议的全球储蓄与消费失衡问题背后, 是更深层次的失衡——财富分配失衡、南北发展的失衡。

在政治方面, 美西方积极推进的全球化不仅限于经济领域, 而是所谓“全球西方化”, 试图向全世界输出价值观和制度模式, 结果不仅导致一些国家陷入长期动荡, 由此产生的难民潮也终为西方所负累, 使改造者和被改造者都付出沉重代价。它们还在安全上固守集体防务的“小圈子”, 不惜通过损害别国的安全来维护自己的绝对安全, 同盟与非同盟利益冲突所产生的对立和对抗也带来很大损耗。

全球化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表明, 全球治理体制已站在变革的历史拐点上了。改革是大势所趋, 必须找准症结, 在这方面, 与其说是现行国际秩序发生了失序, 不如说是最强国的目标出现了错位;与其说是经济全球化有问题, 不如说是西方推行全球化的方式出现了偏差。

中国的主张与应对

习近平主席今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和日内瓦万国宫“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发表了重要演讲。人们普遍认为, 在反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中, 这两个讲话给世界带来信心, 表明中国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经济全球化的支持者。

中国对全球治理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是务实的。

中国主张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层出不穷的国际矛盾。习主席多次谈到这个问题, 他认为, 人类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和大调整的时期, 也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 要解决好各种全球性挑战, 根本出路在于谋求和平、实现发展, “必须攥紧发展这把钥匙”。

中国对全球治理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是认真的。

完善全球治理是个曲折和漫长的过程, 中国首先要走好自己的路, 解决好国内的经济和民生问题, 以自身改革和开放的成功影响外部世界变革的方向。同时, 在自己有优势和条件而且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领域, 中国也要主动设计和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 主要目的是构建新的经济增长区域和发展动力, 三年多来得到包括俄罗斯在内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和参与。

中俄在如何应对全球挑战方面拥有广泛共识

中俄两国专家学者在如何应对全球挑战的问题上拥有广泛共识。过去几个月国际形势的变化更加激烈、快速, 呈现出更多的不确定性。

或许人类还不掌握应对全球变局的完整答案, 这就更需要中俄学界和思想界坦诚交流、积极探索, 为两国决策层提供前瞻和及时的参考意见, 确保中俄两国和两国关系在全球变局的惊涛骇浪当中, 站稳脚跟, 砥砺前行。

上一篇:糖尿病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下一篇:论中国古代建筑元素在现代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小议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与澳门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