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法律案例风险

2024-05-16

集团法律案例风险(精选6篇)

篇1:集团法律案例风险

集团系统法律风险预警、法律风险评估报告制度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法律风险预警 第三章 法律风险评估制度 第四章 责任 第五章 其他

集团系统法律风险预警、法律风险评估报告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集团系统法律风险的管控及预控工作,防范经营风险,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本部(含事业部)及各二级企业。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因自身经营行为的不规范或者对方违法犯罪、侵权违约以及外部法律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造成的不利法律后果的可能性。

第 条 法律风险预警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企业的法律风险的全方位、动态化预警监控。完整的企业法律风险预警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预警提示、动态反馈四个环节。

第 条法律风险评估制度

定期审查集团及各二级企业债权债务情况、设立、治理结构情况、企业管理情况、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发现识别经营、生产和管理活动中的潜在法律风险,对现有法律风险进行识别、归类、排序,出具《法律风险评估报告》,提出下一步进行风险控制管理的建议等。

第 条 法律风险预警及法律风险评估主要负责部门是集团法务部及外聘律师,集团各部门及各二级企业是法律风险防控的具体实施部门或单位,是反馈法律风险防控措施解决情况的主体,有义务配合集团法务部及外聘律师提供各项信息及资料。

第二章 法律风险预警

第 条 法律风险预警报告制度是指集团各部门及各二级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如发现或发生本办法所称的法律风险时,应在第一时间向集团法务部通报,并附相关说明及资料。

第 条 法律风险预先识别。

集团法务部可以根据各企业经营管理特点和业务范围,预计可能的法律风险点,向各相关部门、企业调查相关法律事项及获取信息及资料等,各相关部门、企业应积极配合,并在 日内全部提供。

第 条 法律风险预警 1.法律风险提示

法务部收到预警报告及资料或自行收集的资料后,应对涉法事项进行法律分析,评估法律风险,处理方式如下:

1)若风险较低,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管理的,无须发出法律风险提示单;

2)若风险较高,有发生诉讼等风险的,应发出法律风险提示单,并反馈至集团和各经办部门、二级企业。

2.法律风险提示单主要内容

风险事项、发生风险原因、法律分析及解决措施、今后预防措施等。

第 条 法律风险预警动态反馈

经办部门、企业收到法律风险提示单后,应采取措施对法律风险予以防控,并在 日内定期向法务部反馈防控、解决结果,直至法律风险消失。

第 条 法律风险预警的职责

法务部及外聘律师:收集情况及资料、进行法律分析,提出法律风险提示及整改措施

相关部门及企业:提交资料、接收法律风险提示及实施整改措施并反馈。

第三章 法律风险评估制度

第 条 定期进行法律风险评估制度

是指法务部或外聘律师定期通过每半年全面调查和梳理集团本部及各二级企业经营所涉的各类法律事项,总结归纳法律风险点,并提出法律风险防范重点及防范预案的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尽职调查、法律风险分析、法律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补救预案等内容。

第 条 尽职调查

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从经营活动主要涉及的法律主体和业务运营的不同方面出发,根据法律管理工作的不同方面,法务部及外聘律师 对企业的债权债务管理、企业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合作、经营、改制关闭破产、理旧、挂靠等)、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设立和治理结构等相关涉法事项,进行全面深入的法律风险调查、研究以往案例,收集相关资料等。

第 条 法律风险分析

法务部及外聘律师收集完毕相关资料后,应进行法律分析。发现和识别企业面临的各方面法律风险,梳理详细的风险清单,确定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分析法律风险的特性及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影响和后果。

第 条 形成法律风险评估报告

法务部及外聘律师以企业为单位,梳理出各家企业的法律风险点及清单,提出发生风险的原因及具体的风险防控措施,明确风险管理目标、未来半年内风险防控重点及补救预案等,形成详细的法律风险评估报告。

第 条 反馈

形成法律风险评估报告后,法务部应上报集团及反馈至各部门、企业,各部门、企业应制定法律风险应对措施计划,并明确风险解决时间表等,并形成书面意见反馈至法务部。

第 条 法律风险点调整

法律风险监控是企业整个生产经营周期中的一种持续的过程,随着企业发展及经营的不断调整,风险会不断变化,可能会有新的风险出现,也可能有预期的风险的消失。因此法律风险监控会根据企业的 变化,随时调整风险防控点,监督残余风险和识别新的风险,确保法律风险应对计划的执行,评估风险应对措施对减低风险的有效性。

第 条 法律风险评估职责

法务部及外聘律师:发出收集资料通知,负责收集整理资料,进行法律分析,出具法律风险评估报告。

相关部门及企业:在通知要求的期限内提供法律事项资料,制定法律风险应对措施计划,并明确风险解决时间表等,并形成书面意见反馈至法务部。

第四章 责任

第 条 未及时报告的,由责任部门和责任各二级企业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 条 未按时提供或故意未提供或提供资料遗漏、错误等,各相关部门、企业承担因此造成的损失,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 条 未按时反馈法律风险提示的整改措施及法律风险评估整改措施的,各相关部门、企业承担因此造成的损失,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章 其他

第 条 本办法由集团法务部负责解释。第 条 自2014年5月1日起实施。

篇2:集团法律案例风险

2010054040015 李旭

【内容提要】

技术入股是指技术持有人(或者技术出资人)以技术成果作为无形资产作价出资公司的行为。技术成果入股后,技术出资方取得股东地位,相应的技术成果财产权转归公司享有。将技术成果价值化有利于提高技术出资人的入股积极性,并能够有效调动技术出资人积极实现成果的转化。目前很多公司都以不同的方式实行技术入股,包括引进外来技术和员工技术入股等方式,目标明确合同协议符合共同利益和长远规划的技术或专利如果着实能促进企业发展,带来更多利润。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想要占领有利地位,技术是相当重要的武器,而且,如果将该技术在专利部分获得专利权,该企业将取得在全国垄断性的生产经营权,并且国家对于取得专利的企业还非常重要保护、支持,企业有理由对技术和会技术的人员厚待,或者引进外在先进技术。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目前中国技术入股的相关法律规定和一些注意事项。

【关键词】 技术入股 合同 协议 案例

引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和国家科委《关于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若干问题规定》)等法律、政策的出台,客观上已为技术成果的价值化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但是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国内依然存在很多技术入股案例。如何有效的利用专利入股方式保证双方利益共同发展显得十分重要,至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技术入股相关法律明文。

由于技术具有“无形”的特性,不同于货币出资或实物出资,在出资标的、出资义务及其履行问题上很容易发生争议。很多争议的产生,源于交易双方在谈判过程中急于求成,对许多关系到交易实质内容的合同条款未作仔细考虑就草草签约,埋下日后纠纷的隐患。那么,交易者在洽谈和签订以技术出资入股形式的高新技术交易合同时,要注意哪些法律问题呢?

一、应明确技术出资的标的按照《公司法》和其他有关技术入股的法律规定,技术方可以用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以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作为出资标的。在交易中,当事人首先必须明确:他们究竟是在对什么东西进行交易?是专利权还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以专利权出资的,是否还附带相关的技术诀窍?以非专利技术出资的,技术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比如,它究竟是一种产品、一种工艺,还是一种设备,或者是几方面的内容都兼有?对此需要在合同中清晰、明确地界定交易标的内涵和外延。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当事人都希望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名称来概括双方交易的技术,例如笼统地将其称为“XX技术”等,这恰恰为日后的争端埋下了伏笔。曾有这样的例子:某种汉字编码获得了一项方法专利权,再根据专利方法设计出该编码的输入软件(真正在市场上销售的是输入软件而不可能是输入方法)。发明人以这项专利技术与投资方成立合资公司。投资方的本意显然是想让合资公司能够销售装有输入软件的电脑、汉卡等产品。但是双方在技术出资协议书中只是简单地约定:“技术性质为中国国内独占性专利”、“技术内容包括:表形码汉字卡;表形码教材;表形码字典;表形码电脑”。这份协议书存在着两个重大缺陷:首先,没有明确是以专利权出资,还是以专利权的独-1-

占许可出资?从文字上看似乎更象是后者。其次,没有约定按取得专利的编码方法设计的输入软件著作权是否也作为出资标的?投资方认为发明人向合资公司移交了汉字编码的电脑、汉卡等物品,合资公司就可以合法地生产、销售它们了。这是一种误解,在法律上,技术的财产权与技术载体的财产权是完全不同的权利。结果,当事人在上述两个问题上都发生了纠纷,双方对出资标的各有不同的解释并先后三次对簿公堂,投资方为此吃尽了苦头。

二、弄清技术出资人是否拥有技术的处分权

技术出资人必须是有权处分该技术的人。即使是技术的发明人,也未必都拥有技术的处分权。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单位的职工执行本单位工作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开发出来的技术,其权利归职工的单位拥有。有些技术投资项目,投资方没有弄清对方是否拥有技术的处分权就盲目签约,结果不但投资收不回来,甚至还必须与技术方一起承担侵权赔偿责任。所以,在与技术人员个人洽谈技术入股时,一定要注意审查对方的技术权属是否清晰。如果权属方面还存在未解决的纠纷,投资方就应慎重考虑自己的投资打算,以免“为他人做嫁衣裳”。

以专利技术出资的,必要时可请技术方出具专利证书及其他专利资料,很容易查明其是否真正的专利权人。但以非专利技术出资的,要查明其是否该技术的权利归属则必须费一番功夫了。当然,比起投资失误可能导致的数百万、上千万损失来说,在签约前多花一点时间和费用去核实被交易技术的权利归属,无疑还是非常必要的。

三、详细约定技术方的出资义务

作为投资方,其出资义务非常简单,就是把资金交给公司或汇入公司帐号就行了。对于技术出资的情形,出资人要做哪些事情才算履行了出资义务,则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由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法律没有做出统一规定。一般说来,技术方大致有三类义务:

1.办理权利转移手续。这种情况以专利入股居多,由于专利文献是可以公开查阅的,如果专利文献对发明内容披露得足够详细的话,就可能只需要技术方协助办理权利转移手续就行了,无须做更多的事情。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的转让必须经中国专利局登记和公告后才能生效。实践中当事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虽签订了转让合同但未去办理登记和公告手续,结果专利权仍持在技术方手中。

任何技术转移都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知识转移,二是权利转移。前些年很多企业引进技术人才,人才带来技术并把它在企业中实施,企业往往认为自己已经获得了技术。但这仅仅是实现了知识转移,在法律上企业并没有获得使用技术的权利。如果以后该人才离开企业,就很可能在是否允许企业继续使用技术的问题上发生纠纷。实践中这样的例子不少。

2.提供有关的技术资料。根据技术的具体情况,如果通过阅读技术资料就可以了解技术的内容和实施技巧,从而生产出合格产品,那么,当事人就可以在合同中只约定由技术方提供与该技术有关的资料,技术方对所提供的技术并不承担技术指导的义务。若是这种情况,就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提供哪些技术资料以及如何提供等事项。

3.进行技术指导,传授技术诀窍。许多技术(特别是非专利技术)并不能充分体现在图纸资料中,往往还包括某些存在于发明者大脑之中的无形技艺、技巧或诀窍等。即使是专利技术,发明人也可能把实施发明的最佳方案秘而不宣。以这些技术投资入股的,就需要由技术方进行指导,传授有关的技术诀窍。有的还要由技术方作出样品或进行试机。

就某个具体项目而言,技术方可能承担以上一项或几项出资义务。究竟承担哪些义务,承担程度如何,都需要由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约定不同,承担的义务和验收标准也就不同。

但是,如果合同约定由技术方承担一些与技术转移无关的工作(如生产管理或产品销售等),即使技术方未履行义务,也只是一般的违约,不影响技术出资到位与否的认定。

当前比较常见的问题,一是技术出资人不愿意转让技术权利。通常,只要投资方不要求,技术方很少会主动提出把有关的技术权利转移给对方。深圳有家企业接受北京某大学教授的技术投资,专利权是教授夫妻二人共有,但所有法律文件上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专利权人签字,事后另一专利权人否认同意专利权转让,使该项目至今骑虎难下,投资方受到很大损失。二是合同中普遍缺少提交技术资料的清单和进行技术指导的客观标准。在履约过程中,技术方愿意提供多少文件就提供多少文件,并且,技术指导的主观随意性也很大。不少企业反映:技术项目上马了很长时间,但下单配料等关键环节仍须由技术方亲自动手,一旦技术方离开或生病,生产就无法继续进行。这实际上就属于知识转移没有完全实现,换句话说,技术方只是以其劳务来出资,是不符合有限责任制度的。这样的交易与其说是技术出资关系,不如说是技术服务关系更为确切。

四、要重视技术出资的验收

对于货币出资和实物出资,一般以注册会计师的验资报告来确定出资到位与否。但技术出资义务履行与否、履行程度如何,则不能由会计师来判定。例如,《深圳经济特区技术成果入股管理办法》规定:出资期满,各方应当共同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应当共同签署验收征明文件,并报公司登记机关备案。验收不合格的,技术出资方应承担违约责任。

问题往往出在验收标准上。多数当事人没有在合同中约定验收标准,而法律又没有规定统一的验收标准。结果往往是,技术方认为自己已经履行了出资义务,投资方却认为技术方的出资不到位,由此发生法律纠纷。在一起著名的技术入股纠纷案中,由注册会计师出具的验资报告中,就曾以技术方没有提供专利证书为由认定其没有出资。事实上,专利证书上既没有记载技术信息,掌握专利证书也不等于拥有专利权,提交专利证书毫无法律意义。现在多数技术投资项目都没有组织验收,一旦发生纠纷,技术出资是否到位经常是当事人争议的焦点。而且,技术方的出资行为没有通过验收加以固定,其技术指导义务没有完结,技术方的股权也就始终是不稳定的。

五、约定技术价值变动后的利益调整

目前,交易双方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技术入股的比例上,很少有人考虑入股后一旦技术价值变动如何进行利益调整。技术不同于其他财产,它的价值变化很大,资产评估只能给出一个相对参考值。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区,不同的配套条件下,同样的技术能够带来的利润是非常不同的。

绝大多数技术投资项目,投产后的实际收益都会与当初预计的情况有很大差别。归纳起来,造成技术价值变动的原因有:

1.市场发生变化;

2.生产条件发生变化;

3.新技术替代;

4.法律上存在瑕疵。

前两种原因一般与技术方无关,不应当由技术方承担后果。后两种原因则需要交易各方事先约定好处理的办法。特别是法律上的瑕疵,比如以实用新型专利权入股的,当前我国的实用新型专利被宣告无效的比例非常高,一旦被宣告无效以后,该技术信息就进人公有领域,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这时候,技术方的股权如何处理?技术方已经分到的利润又如何处

理?这些都是需要在交易合同中事先约定的内容。

附1:技术入股的比例控制

《公司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国家对采用高新技术成果有特别规定的除外。国家科委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7年发布的《若干问题规定》规定: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出资的金额最高可达注册资本的35%。199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规定,以高新技术成果向有限公司或非公司制企业出资入股的,高新技术成果的作价金额可达到公司或企业注册资本的35%,另有约定的除外。可见,我国法律对于技术成果的规定是一般技术成果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出资的金额一般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35%。目前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许多地方都严格遵守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厦门市、四川省等。但是也有不少地方法规对该比例有突破性的规定,如《常州市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的暂行规定》(试行)第五条规定:出资者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入股,经市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作价金额在企业注册资本中的比例,可以超过20%,但不得超过35%;经省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可达60%,但需经全体股东认可。另外,有些学者甚至提出打破此比例限制,认为只要技术成果入股合理,无论占多少比例均可。如《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出台后,北京市工商局适时推出了新的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办法,规定以高新技术成果出资设立公司和股份合作企业的,对其高新技术成果出资所占注册资本(金)和股权比例不作限制,由出资人在企业章程中约定,技术作价在50万元以下的,可以不经过评估,只须提交一份有全体股东签名的确认书即可。

附2:技术入股案例

伊利集团就给予了核心技术骨干大量的股份期权,稳定了技术队伍和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哈工大以技术入股方式与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结成利益共同体。

湖北健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武汉大学化学化工研究所联营合同纠纷抗。

杭州理德机电技术研究所与高金海买卖合同纠纷案。

南京理工大学与常州市武进佳华化工有限公司技术合同纠纷案 宝特龙技术入股丸红株式会社合资成长为世界墨粉行业强者。

华为科技人员技术入股公司股份成功促使华为成为国际电信大企。

篇3:集团法律案例风险

新华集团(上海新华控制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曾控股的新华工程是中国主要的火电厂控制系统工程公司。2001 年,新华工程谋求在香港上市。然而新华工程的外方股东(中华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认为股市不景气,并希望能够将新华工程的股份卖掉套现。面对外方股东的压力,新华集团董事长李培植迫于压力在2004 年决定将新华工程90%股份卖给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自己保留10%,并约定GE承诺收购后的三个不变:新华的品牌不变,传统不变,来新华工程向新华集团的其他子公司采购硬件、配件及服务不变,GE也公开声称要帮助新华工程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2005 年3 月31 日,双方股权交易完成之后,GE太平洋将转让价款的27.3%作为托管金保留在了花旗银行香港分行的专门账户里,托管期限为二年,也就是2007 年3 月31 日这笔钱应该付给新华集团。根据另行签订的托管协议约定,托管金作为买方索赔以及以新华工程净资产为调整基础的购买价调整额的担保,只有在满足一些要求之后,托管金的余额方可支付给卖方。然而在协议托管到期之前,2007 年3 月7 日,GE以软件许可、环保问题、未披露的重大合同、潜在的税务责任、违法不竞争不干扰义务等事项向新华集团提出高达1261万美元的索赔,远远大于收购价,并要求托管银行从托管金中支付上述索赔款。

二、案例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李培植决定将新华工程出售本意是好的,期待它能够向国际化大企业发展,但是在这场收购前,新华集团并没有认真的对这项计划进行风险评估,没有一点风险意识。

当初,李培植之所以将新华工程卖给GE,就是因为GE承诺了保证新华的品牌不变、传统不变、新华工程向新华集团的其他子公司采购硬件、配件及服务不变,也公开声称要帮助新华工程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然而GE收购新华工程后并没有如其承诺将DCS推向国际市场,且国内市场新华品牌长期积累下来的影响力也逐渐被削弱。此外,新华工程也不再与新华集团续签采购合同,GE也不再按照新华工程的公司章程规定进行利润分配。从索赔时间和托管金到期时间,以及新华被GE接管后的业绩(新华工程在2006 年,即被GE并购后的第二年,年销售额从2005 年的8 亿元急剧跌至4 亿元,2007 年业绩也未有起色)来看,本文认为GE的此次索赔是为一己私利的毫无道理的赖账行为、是不诚信的行为,从而导致新华集团面临信用风险。

此外,新华工程业绩的衰落也是由于两国公司治理模式不同而遭遇经营风险,新华工程在被收购之后,完全照搬美国的管理模式和文化,而将新华的一些优秀传统抛之脑后。新华过去和讲究优质的服务,但并非靠服务来赚钱,而是希望能够提高公司的信誉和售后保障。而GE想把美国承包服务的模式也搬到中国来,向客户收取高昂的服务费用,而很少有客户愿意为服务付出过高代价,因而职工们服务热情也削减,现在新华工程的传统和文化已经完全变味,也使得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状况大不如前。

此外,在新华集团与GE就索赔一案的仲裁及法院诉讼中也因不同的法律法规约束而面临着法律风险。在与国外公司进行交易时,一个紧要的问题就是不同的国家制定的法律不同,一旦出现了纠纷,按照哪国的规则来处理。在考虑被国外公司收购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该国外公司所处的法律环境和由此可能给本国公司带来的影响。此外,中国有法律规定,股权购买协议、境内公司增资协议应适用中国法律。所以,在类似的股权购买协议中,一定要明确地指出若出现纠纷后遵从的法律,降低潜在的法律风险。

但深究其因,新华集团自身也有过失,出售前只看到国外知名企业的光环,却没有深入彻底分析收购存在的各种风险,并且新华集团由原来的控股股东变为了只占10%的小股东之后,并没有及时地维护自己的监督权和知情权。从新华集团的组织机构(见图1)来看,它并没有专门的内部控制系统,以及风险管理部门,从而导致风险意识薄弱,无法控制和应对风险的产生,以至于此次事件的发生。

三、企业信用风险及信用风险管理

基于上述案例,本文对信用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思考。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客户和当事人不能履行承诺的支付而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风险,也称违约风险。信用风险往往更多地出现在商业银行借贷、担保、承兑和证券投资等表内、表外业务中,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中,以及个体行为之中。对于银行业来说,信用风险是其主要风险,在银行风险中占有特殊地位。对于企业市场经济活动中,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应收账款的逾期和坏账风险,以及进出口贸易的信用风险。

企业信用风险的产生从外部来看,可能的原因有贸易纠纷、客户经营不善无力偿还、蓄意欺诈或有意占用对方资金;从企业内部分析可能是由于事前没有对客户进行全方面了解,对风险没有识别评估,事中没有时时监控,缺乏与客户的有效沟通,事后没有有效的对拖欠账款追讨的方法、手段及管理措施。这两个环境下的因素将导致企业面临信用风险,为了避免或减低这一风险的产生,就必须有一套专门的针对性的可实施性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信用风险管理,即针对交易对手、借款人或债券发行人具有违约“可能性”所产生的风险,进行管理。每种风险都有可控(企业内部因素引起的)与不可控(外部环境所应起)的一部分,对于不可控的我们只能通过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方式,确定其风险大小,是否在风险容量之内而尽量避免;对于可控的,我们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对它进行辨别、评估和控制,消除或减少风险。

进行风险管理时,企业首先要建立并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兼顾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以及成本效益原则,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五要素。同时应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程序。一般而言,风险管理过程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阶段:风险意识、风险衡量、风险决策以及风险效果评价(见下页图2)。

在进行一项交易活动时,企业首先要做的是广泛地、持续不断地收集对方企业信用风险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内部、外部初始信息,包括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并将所获得的信息分配到各个部门和业务单位进行分析,识别是否有潜在的风险。

如果存在风险,企业不能直接拒绝该项交易,而应该在权衡利弊后决定,所以企业第二步要做的就是根据所获得的信息,使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衡量风险所带来损失的大小,以及该项交易可以带来的收益。

第三步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确定风险偏好、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对比所衡量的风险带来的损失和收益,决定风险管理策略:风险转换、风险规避、风险控制和风险承担。

最后,企业应对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后的结果进行认定、评价和总结,对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并反馈给决策层,以利于今后风险管理工作的改进与完善,为下一个风险管理周期作指导和参考。

通过制定一个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措施,有利于企业的应收账款中的坏账得到更好的控制,在进出口贸易中掌握更多信息,促进企业决策科学化,以最小的耗费把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提供安全保障。

目前,中国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建立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从理论上是很好很有用的一个预防和降低信用风险的措施,但实际上有很多企业对这并不是很重视,没有一个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认为只要有一个内部控制体系就够了,没必要花费更多的成本成立一个功能类似的部门,这些企业错误地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概念混为一谈。或者有一些企业虽然有内部控制系统也有风险管理部门,但是并没有充分利用其管理职能,形同虚设。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企业,也有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例如一起解放汽车有限公司的大连柴油机分公司,从1997 年成立的“清欠办公室”到1999 年的“应收账款控制室”最后到2002 年的“信用管理科”,说明大连柴油机分公司对公司信用管理的重视,以及对信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大柴”科学完善有效的全程信用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避免信用风险,同时还可以促进企业的销售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信用在同产品质量和价格的情况下是企业营销竞争的重要因素。

四、结论及建议

新华集团此次遭遇索赔事件,快到期的托管金突然被冻结,表面上看是不良的市场环境和GE公司信用状况所致,然而其直接原因却在于新华集团内部管理缺陷。新华集团忽略了对GE资信水平和信用风险的正确评估,没有在收购前后进行全面的风险辨识和评价,从多个角度分析潜在的风险点,并及时加以控制和预防。

本文认为,新华集团应该从此次事件中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无论是收购还是产品交易,信用风险都存在着。新华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公司,在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必定需要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和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因此,新华集团迫切需要设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促进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联系,避免各自为政,同时衡量销售目标以及风险目标,减小两者间的差异,避免损失。在设立信用管理部门后,还需要一套相应的企业风险管理制度对其进行指导和约束,包括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授信管理制度以及应收账款监控制度。企业信用管理部门通过收集和更新客户信息,建立客户档案、分析客户信用资料赊销额度、制订应收账款收款计划、催收到期账款等方式对企业的各项交易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监控,降低或减少企业信用风险。

摘要:基于新华集团被GE巨额索赔的案例,分析跨国并购中的风险,并针对其中的信用风险进行深入思考,综述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和控制信用风险的风险管理,并对新华集团提出一些关于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

篇4:集团法律案例风险

2009年3月3日,中国A公司(采购方)与香港B公司签订了花生采购合同,约定A公司从B公司进口花生1万吨,价格术语为CIF宁波,装运期为2009年4月15日前,交货期为2009年5月20日前,付款方式为信用证。随后,香港B公司又与美国c公司(供货方)签订花生买卖合同,合同明确约定,货物由美国直接运到中国宁波,价格术语为CIF宁波,装运期为2009年4月15日前,交货期为2009年5月20日前,付款方式为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

A公司于4月1日向B公司开出信用证,B公司将所得信用证的部分金额转让给C公司,C公司收到B公司的转让信用证后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备货发运货物。4月22日,c公司以传真通知B公司:“装运给贵公司的1万吨花生与发运给广西北海港的5000吨花生同装在H船上。”B公司收到传真后与A公司取得联系,A公司要求先停靠宁波港,B公司立即通知c公司,这条船应先靠宁波港再驶往北海港。c公司回复传真表示,“我们已按贵公司要求传真通知船公司,请H船先靠宁波港”。但该船实际上先靠了北海港,并且在北海停留卸货与检修了近1个月后才驶往宁波港。这时国际市场花生价格已下降,A公司不但得不到预期利润,反而损失了人民币10余万元。于是,A公司以B公司违约迟延交货为由向B公司索赔,B公司认为在CIF价格术语下,作为卖方,其已经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在装运港把货物装上船,即已经完成了交货义务。至于货物何时抵达目的港,系船方所为,并非B公司所能控制的,B公司拒绝了A公司的要求。A公司遂将争议提交仲裁庭进行仲裁。

法律风险及防范

转口贸易货物涉及两次货物进出口,所以风险较一般贸易更大。尤其对中间商来说,货物不经过中间商所在地,中间商一般难以见到货物,对货物的情况并不知晓,风险也就更大。中间商面临的风险,主要有L2T四方面:

风险一:货物不符合合同约定

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形:

1、数量不符,包括货物短少、短装、短卸:

2、品质不符,卖方以不良品质之货运交买方,卖方交货之规格、型号不符或货物因各种原因在运输途中变质等:

3、包装不符,如包装不善(BadPacking)、包装不固(LoosePacking)、唛头不符(DiffenentMark)、唛头遗漏(NOShlppingMark)等。

这些货物不符合合同的情形中有些是卖方的责任,有些是船公司的责任,有些是自然原因。但是货物运抵买方时,买方有可能以这些不符点向不了解情况的中间商索赔甚至退货。尤其是虽然货物不符合合同的约定,但是卖方却出具了表面上符合信用证的单据,比如将不清洁提单通过船公司改为清洁提单,致使中间商付款赎单,而货物运达买方遭索赔甚至拒付,造成很大的损失。

规避办法:

中间商在信用证上规定由卖方出具国际上的权威公证机构或政府机构签署的货物检验报告书或证明书:

对大宗货物的交易,中间商应派人到出口地验货,监督装船并出具中间商人员签署的检验证明书:

中间商尽量自己购买保险,对进口商以CIF价格成交,对出口商以CFR价格成交。这样如果发生不符合合同的情形,索赔在本地较为便利:

中间商应仔细审单,一旦发生单据瑕疵应及时补救或与卖方协商解决,严重时可以拒绝赎单;

为了避免买方以货物未经检验为由迟延付款,尽量避免在MasterL/C(主信用证)上出现“买方在验货后付款(Thepavmentw…beeffectedafterthebuvershaveinspectedtheqoods.)”的字样。

风险二:延迟交货

延迟交货可能是卖方不按照合同约定期限交货或者是货物装运后延迟交单致使中间商无法拿到提单,造成货到后单据迟迟未到,还有就是船公司周转船等原因延误了交货期。延迟交货有时候会给买方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特别是该货物的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时,如果卖方迟延交货的时候正好遇上价格猛跌,买方就可能遭受重大损失。还有如鲜活食品、冷藏仪器等不易长期处于运输状态,如果延迟交货可能造成货品的变质。这时受到损失的买方就会向中间商索赔甚至退货。案例中,由于船公司的原因延误了交货期,而延期交货正好遇上花生价格下跌,A公司遭受损失后便向B公司索赔,是典型的卖方延迟交货给中间商造成损失的案例。

规避办法:

中间商与卖方的交易合同应严格订明交货期限,并根据不同情况说明违约责任;

根据航程的远近,把握卖方交单提示的时间。航程远的交单期限可以订长一些,航程短的则要把交单期限订的短一些,尽量避免货到单不到的现象:

为避免船公司中途转运的延误,可以在信用证上规定“禁止转船(TranshipmentProhibned)”。同时如因船公司的延误可以向船公司要求赔偿;

防止卖方将提单倒签,这种条款可以在合同中列明,同时约定好违约方的违约责任。

风险三:信用证转让

中间商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合同履行的风险。尽管可转让信用证的权利可以转让,中间商通过转让信用证从实际供货方处取得了物权凭证,也得到了银行的付款保证,但并没有削减它与买卖双方签订的贸易合同所规定的任何权利和义务。中间商在贸易中承担了向买方交付货物和向卖方付款的双重责任,因此,无论是买方拒付货款,还是卖方没有按合同约定交货,中间商都需要对受害方承担违约责任。二是延迟换单的风险。根据UCP600第38条i款的规定,“如果第一受益人应提交其自己的发票和汇票(如有的话),但未能在第一次要求时照办,或第一受益人提交的发票号导致了第二受益人的交单中不存在的不符点,而其为未能在第一次要求时修正,转让行有权将从第二受益人处收到的单据照交开证行,并不再对第一受益人承担责任。”

因此,若第二受益人直接取得货款将使中间商丧失了提取买卖差价的机会并可能泄露商业秘密。所以,第一受益人在申请开立可转让信用证时通常将其空白的发票和汇票一并交给转让行,请转让行在收到第二受益人相符交单时代为替换,以免发生延误。

规避办法:

进行资信调查

中间商之所以要求开立可转让信用证,就是基于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例如不能使实际的供货商和进口商有实际的接触,还有就是自己的利润额度也要保密。这一切都要靠转让行来实现,如果转让行稍有不慎,甚至刻意的泄露,将使第一受益人遭受难以估计的损失。所以第一受益人对转让行的选择要极其慎重,对其进行严格的资信审查。

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理,重视资信调查。中间商应加强对供货商和进口商的资信管理,建立客户信息档案,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客户资信状况分析。在交易前,通过一些特定的咨询机构,例如银行、专门的资信调查公司等,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公司设备、经营作风、银行历史记录等给予详细的核实,选择资信良好的企业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

注意信用证转让的国家

有些国家的法律强制规定禁止信用证转让到其他一些特定的国家,如美国法律禁止信用证转让到朝鲜、古巴、利比亚等国家。作为中间商应该注意这一点,查看自己的供货商所在国是否属于上面所列国家的范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篇5:集团法律案例风险

案情简介:

近日,王先生来到了我们律师事务所咨询,说他买了一台锅炉,没有办理安全使用证,同时,锅炉本身也总是出现故障,根本无法正常使用,因此,王先生只向锅炉厂支付了一部分货款,还有一部分未支付,现在锅炉厂起诉了,要求王先生支付剩余货款并承担违约责任,王先生问他是否违约,锅炉厂索要货款的请求能否成立?

通过进一步了解,王先生与某锅炉厂于2009年9月签订了一份《工业品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王先生购买某锅炉厂生产的十吨承压热水锅炉一台及相应的辅机、配件,由锅炉厂负责安装、调试、运输与维修,合同价款共计69万元,锅炉厂交付货物的当日,王先生支付30万元,剩余39万元于2003年12月31日之前付清。锅炉厂于2009年10月7将锅炉及相应的辅机、配件运送至王先生指定地点,并进行安装,王先生向锅炉厂支付了30万元。在锅炉投入使用时发现锅炉无法正常使用,王先生找到锅炉厂,要求对锅炉及辅助设备进行检修,直至2010年1月15日,锅炉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出现故障,但是锅炉厂却以王先生到期不支付货款为由,拒绝履行调试、维修义务,并起诉到法院要求王先生支付剩余货款39万元及逾期支付的违约责任。据王先生说,锅炉厂在交付货物时没交付该货物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文件等,致使其无法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王先生认为,厂家的锅炉一直存在质量问题,当然不能支付剩余货款,要说违约应当是锅炉厂违约。

针对本案,笔者认为:

1、本案的《工业品买卖合同》属于特种设备买卖合同,特种设备的买卖与普通物品买卖是有区别的,在我国,关于特种设备的生产、流通、安装、改造等,有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因此,在履行特种设备买卖合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务院制定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根据《特种设备监察条例》第2、3条之规定:“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得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内专用机动车辆”、“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应当遵守本条例,但本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结合本案,王先生与锅炉厂之间签订的《工业品买卖合同》的标的物锅炉属于国家严格监管的特种设备,王先生与锅炉厂在履行买卖合同的过程中不仅应当遵守《合同法》,还应当严格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

2、锅炉厂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未向王先生交付该货物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文件等文件,致使王先生违法使用锅炉,锅炉厂的这种不交付相关证明文件的行为不仅违约,而且违法。

根据国务院制定的《特种设备监察条例》第15条之规定:“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第25条之规定:“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结合本案,锅炉厂将王先生订购的特种设备即锅炉及相关辅机送到王先生指定地点,看似锅炉厂已完全履行买卖合同的交付货物的义务,但是根据《特种设备监察条例》的规定,交付特种设备的文件资料是特种设备买卖中的一项重要法定义务,没有相关文件资料的特种设备,在法律上来说是没有使用价值的,锅炉厂对此应作为必要义务予以履行,否则造成王先生非法使用的违法行为,会令王先生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并会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处罚。

篇6:集团法律案例风险

一、案例反映出商业银行在民营企业集团授信管理上的问题

金坤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以生产各类铜材为主,实际控制人为若干自然人。经过数年经营,金坤铜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2001年起公司陆续与当地各商业银行建立授信关系。截止2004年初各商业银行给予该公司授信额度敞口8000余万元,业务品种涵盖一般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打包贷款、免保证金开立远期信用证,公司提供金坤铜材有限公司作为连带担保。2004年中,由于金坤铜业有限公司及担保单位均涉嫌走私而受到海关查处,由此造成公司停产歇业并最终破产。截止破产时止,各商业行授信仍有累计授信余额5000余万元无法收回,损失严重。

事后,各商业银行均对此展开了调查,发现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授信调查过程中客户经理业务能力不足,缺乏识假破假的能力,公司提供给银行的报表显示,其销售额从建立时的年销售700多万元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3.8亿元,利润由几万元增长到400多万元,经营情况尚可。但该实际上以上财务报表均未经审计,实际经营情况是管理混乱、报表依靠财务报表长期造假隐瞒亏损,并向银行骗取贷款,客户经理对此全然不察。甚至后来公司将免关税的来料进行加工并在国内销售,最终被海关处罚以致破产,长期积累的问题集中爆发,商业银行完全被公司表面经营情况所蒙蔽。二是商业银行在授信时对授信人金坤铜业公司及担保人金坤铜材公司之间存在着的实际关联关系未能发现,两家公司事实上均由同一自然人所控制,由于两家企业相互关联,经营管理方面同样存在弄虚作假、偷逃关税等行为,在被海关查处后,两家公司同时宣告破产。事后查阅商业银行有关贷前和贷后调查报告,均未对授信人与担保人同为关联公司予以揭示。正是在此误判前提下,商业银行把事实上属于集团授信的业务当成正常有外部企业提供担保的业务,从而造成授信损失。三是各商业银行给予的授信额度偏大,依公司财务报表反映的数据看,至2004年初,公司总资产不足8000万元,净资产更是低于3000万元,而各商业银行当时给予该公司授信额度敞口累计达到8000余万元,如此超额授信理由欠充分,授信审批过程显得不够审慎。

二、案例成因分析

中国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阶段民营企业发展的突出特点为集团化经营、多元化经营,一方面既加速了企业的成长,但在另一方面也为商业银行授信和监管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因此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对民营企业既爱又怕。爱的是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由于先天不足——缺少潜在的政府信用担保,银行对其议价能力较强;怕的是而且由于银行间竞争的日渐激烈、以及银企之间固有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在商业银行环节累积了大量的坏账风险。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经营的特点主要有:一是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通常都是个人集权式的 1

管理,资金运用容易受到操纵,实际控制人的素质和信誉对公司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二是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国民营企业往往通过抓住市场短缺机会起步,投机性强,重资本运作,轻实体经营,对市场变化往往准备不足;三是扩张欲望强烈,容易犯下盲目投资或背离主业投资的错误;四是民营企业往往与民间金融关系密切,银行贷款卡往往不能反映出真实的负债情况;五是企业资产与实际控制人的个人资产法律关系复杂,加上各种隐蔽间接的关联关系,使得银行不易于收集到企业真实的资产情况,影响了资产处置。因此,我国民营企业集团比较容易利用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等手段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资产或利润,银行不易于掌握其整体经营情况。

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总分支结构在信息传导上缺乏有效沟通,特别是拥有实际授信权力的各地区分行间协调不畅,远不能满足对民营企业集团授信的监管要求,从而造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集团授信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

1、对于多头授信,主要源于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集团的成员关系判断不明,各家银行只能依据自身对民营企业集团情况的掌握程度对其授信。民营企业集团由于往往跨地域经营、跨行业经营,申请授信时通过选择有利于自己资金运作的授信主体向不同的银行申请贷款。由于集团内部关联复杂,银行既然掌握不了全部情况,那么自然就容易出现多头授信的情况。而一旦获得贷款,再将这些资金在整个集团内部进行调配,造成名义借款人与实际借款人混淆不清的情况,这时实际用款人因为不必承担还款责任,给银行信贷资金带来了潜在风险隐患。

其次是民营企业集团内部之间相互担保贷款,风险较集中,存在着连锁性风险隐患。表面上看上去两个独立经营的企业互相提供担保是很正常的,可以满足银行授信风险监管要求,但由于母公司、成员企业之间互为担保、连环担保,单独看上去符合授信的规定,但整体上却由于授信主体并没有实际独立,从而造成贷款风险通过担保链条在集团企业内部不断地传递,集团经营的系统风险非但没有通过担保向外分散,反而更加集中,因为关联企业的互保无法提供更多的有效资产和更多的代偿能力,银行的债权处于实质上担保不足的状态。当这种互保超过一个限度,一旦某一环节断裂就会出现 “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处于整个链条上的众多企业面临资金困境,从而把授信银行拖入更大的信贷资金风险中。本案即是如此。

再次是民营企业集团之间易于通过人为的关联交易转移利润、掩盖亏损,从而影响了商业银行通过财务报表判断企业的真实盈利情况。关联交易是指某个公司或其附属公司与在该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权益、存在利害关系的关联方之间所进行的交易。正当的关联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和合理避税。但在中国的民营企业集团中,关联交易时常用来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转移利润、掩盖亏损。特别是我国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制度还不完善,甚至很多上市公司都时常借助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由于国内对关联交易披露的要求极低,加上关联交易所涉及到的利润转移具有相当的隐蔽性,也使得商业银行往往不易于及时发现这类问题,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

此外,民营企业集团的多元化经营也是产生多头授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出于追求规模效应,民营企业倾向于过度举债,全方位发展。涉足不熟悉的行业使得企业战线拉长,一旦出现市场风险甚至拖累原有主营业务。而商业银行在授信监管过程中,往往对多元化经营警惕不

高,对多元化经营的融资结构和担保方式也缺乏深入的研究,容易被企业投资新项目的未来预期收益所迷惑,从而忽略了伴随高收益而产生的高风险。

2、对民营企业集团过度授信则往往源于其财务报表数据的失真。民营企业集团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往往根据需要随意调节合并报表的关键数据,报表真实性较差。制作合并报表时往往不剔除集团关联企业之间的投资、应收应付款项,夸大了授信主体的资产、销售收入和利润;财务报告特别会有意无意地对成员单位之间的关联交易、相互担保情况进行遮盖,更为甚者提供虚假报表给商业银行。现阶段我国的会计报表审计虽然有抄送多个部门的要求,但这些部门本身对企业报表并不进行相互核对,不少民营企业正是钻这个空子,根据自身需要给银行、税务部门、工商部门、海关等单位提供不一样的财务数据。而在商业银行现行总分支三级授信管理体制上,承担一线调查责任的往往只有基层支行,甚至只是单一的经办客户经理,总/分行的授信管理和风险监控部门只是单一依据客户经理上报的数据进行判断。而基层支行客户经理由于业绩考核压力,加上个人精力的不足,事实上很难做到对真实情况的完整调查和真实反映,从而为民营企业集团通过关联交易随意调整集团内各成员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经营情况打开了方便之间,最终商业银行做出授信决策时很难准确掌握客户的真实负债以及财务效益情况。

造成过度授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现行商业银行定位不够清晰,创新能力不足,因此竞争主要集中在授信额度和授信条件的竞争上。加上现行商业银行内部考核体制比较看重眼前短期利益则进一步放大了这一效应带来的缺陷。以近年来我国暴露的银行大案来看,无不是授信前调查工作不够仔细,授信审批不够谨慎所致。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相比经济改革较为滞后,金融机构的营运大部分还处于国家的严格管制上,考核上尚存在着吃大锅饭的情况,业务创新上的动力普遍不足。特别是由于近年来私人业务发展迅速,银行甚至代办了水电费缴纳等非传统项目,对此各商业银行普遍准备不足,从而基层支行往往人力不足。而基层支行本应该是授信业务风险信息收集的第一线,人力不足就意味着难以实现全面彻底的贷前调查和贷后监控。此外,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大多雷同,为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最常用的武器就是过度授信,这种低水平的业务竞争也是造成过度授信的原因之一,本案也是如此。

三、案例带给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的启示

1、树立正确的营销和风险管理理念,充分调查民营企业集团的实际组织架构。

本案例揭示,商业银行在授信决策时过于注重授信业务所带来的综合效益,而忽视了企业在经营、财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议价能力不强的民营企业,业务配合意愿高,易于带来各类综合效益。因此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发展中,要端正经营理念,应当选择经营管理规范、信用记录良好、主营业务突出、市场地位稳固、经营效益良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客户给予支持。

近年来,人民银行已经开始进行全国范围内集团客户信息的信息共享工作,有助于商业银行建立更为准确的集团客户结构关系树,动态把握集团成员的基本网络架构及变动情况,摸清

集团客户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治理结构,及时掌握客户、重大关联方的主要业务往来等情况,理顺集团成员之间的法律关系,从而在剔除关联交易因素后再来确定整体授信规模。特别是针对跨地域经营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由于受地域限制,商业银行的地区分行难以对辖区以外的关联子公司进行整体控制,这时就需要主动申报上级管辖行对其进行统一授信管理,以避免过度授信、多头授信的现象。如果是全国性大集团,能够采用银团贷款模式尤佳,不仅提高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水平。而且还增加了议价砝码,并容易控制总体授信规模。

2、高度重视经营者个人素质的考察与评价。

民营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通常表现出较强的个人和家族色彩,集团的经营发展、还款能力以及还款意愿在很大程度上与实际控制人的个人素质密切相关。除了传统的实地走访外,还要充分利用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了解实际控制人的历年个人信用记录及工作经历,展开各方调查,对经营者个人素质、资信状况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考评。

3、加强对民营企业集团授信业务背景真实性的调查分析。贷款前要加强对实际经营财务状况的真实性调查。除通过到企业进行实地查账、抽调原始凭证、实地核查库存商品等手段外,还可以要求企业提供水电费账单、银行对账单、纳税凭证、购销合同、以及资产权属证明等材料,加上从工商、税务、行业协会等外部渠道收集的相关信息,全面摸清企业有效资产和真实现金流状况,并做出客观分析评价。贷款后要加强授信用途真实性的调查,重点从现金流状况、业务规模、生产经营周期、与关联企业资金往来等角度,客观分析企业申请授信的真实理由,判断授信的实际用途以及用途是否符合最初的授信条件,从源头规避授信风险。

4、合理运用产品组合管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根据民营企业集团的实力和经营特点,提供不同的授信产品和组合。比如根据客户的经营贸易周期、货物销售和现金回笼渠道等情况,将开立信用证与打包贷款、出口押汇、票据贴现、应收账款转让等贸易融资授信等进行组合,对适合质押监管的进口货物采取仓单质押或货物质押方式,从根本上保障还款来源。在业务创新方面,近年来浙商银行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

5、进一步建立健全授信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通过各种资格考核,使授信从业人员在面对于集团客户的光环时,要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不因为贷款者的光环就降低标准、减少程序。同时,理智对待其他银行的竞争,对从客户方面透露的有关其他银行竞争信息要保持清醒,进行独立判断。

参考文献:

[1]浙江银监局,工作论文《民营企业的三大信贷危机》,2005.02.04;

[2]唐玉莲,《民营企业融资风险之成因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7.06;

[3]兰可雄,《带刺的玫瑰--谈集团性企业风险管理》,2007.11.22,摘自新闻网;

[4]周天勇,《反思民营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取向》,《中华工商时报》,2003.07.24。

作者单位:交通银行厦门分行

上一篇:短信息业务下一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