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审计风险论文

2022-04-21

摘要:无论是在大型国际集团公司还是在小型的民营企业的管理控制当中,内部审计风险都是各项审计活动的重点,如何有效控制防范审计风险是提高企业审计效率的重要研究对象,文章总体先对关于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进行了阐述,再针对其形成原因对如何加强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做出了探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集团公司审计风险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集团公司审计风险论文 篇1:

集团公司审计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

集团公司在基建项目、合同管理、资金管理和投资决策等方面都需要审计的支持,审计在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受我国集团公司发展的特殊性和转型等因素影响,审计风险往往被忽略,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体系也不健全,不仅影响了集团审计工作的开展,还阻碍公司经营效益的提高。为此,先阐述了审计风险的相关概念,而后结合在集团型公司管理模式中出现的审计风险表现形式,提出了几点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其控制措施,以期对企业的审计风险控制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

集团公司;审计;风险;对策

D9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随着各种媒体的大量宣传和国家审计风暴,审计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在集团公司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似乎审计就是舞弊行为和经营风险的克星,人们对审计有很高寄望,好像审计所到之处就不存在舞弊行为。而事实上,集团集团公司的审计风险只能尽理减少,却是不可避免的。为此,各集团企业应针对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制定不同的审计内容,并认真分析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防范和研究,确保集团企业在既定战略目标下既减少舞弊行为,又能提高集团内部组织经营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1审计风险相关概念

1.1审计风险的定义

审计就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内部管控及监管过程进行评价,确保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审计风险就是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在集团公司,投资是一项重大决策,需要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支持,如果审计发生判断失误,直接影响管理层的决策偏离方向,损害集团利益,这就是审计风险。

1.2集团公司管理模式中出现的审计风险表现形式

审计部门是集团公司的独立监督部门,审计工作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一般来说,集团企业内部业务较为复杂,不同的业务也有大小不同的固有风险,如涉及实物财产的业务、不确定性高的业务所具有的风险相对要大一些,很容易出错,也不是内容控制可以很好控制的。控制风险则是因失控而发生的风险,是可以通过内部控制进行预防、发现和纠正的,杜绝审计人员的舞弊行为,及时纠正审计工作的错误行为可以有效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主要包括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是审计风险中唯一可以通过审计人员调节和控制的,检查风险主要是由审计主体自身原因造成的,如缺乏执行审计标准、审计人员经验不足或方法不当等。

1.3集团公司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应遵循的原则

只有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才能确保审计结果的公正、客观、科学,也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而应遵循的原则是保证审计部门独立性、权威性的基本要求,具体包括:经济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客观性原则、适应企业集团多级法人制原则以及与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相匹配的原则。

2集团公司审计风险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各集团企业开始重视风险及风险管理,审计风险自然也得到很好的防范和控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2.1对高风险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较差,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

对于集团企业来说,经营的高风险业务主要就是在资金方面,如股票业务和期货业务,这些业务投资大,时效性强,对专业水平要求高,最主的是市场行情不稳定,给审计风险控制带来难度。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家政策的更新,对相关业务的执行、管理、及审计制度应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和更新,制度的落后为企业经营来带局限性。此外,集团企业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的问题依然存在,审计工作外包或者是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小风险演变成大风险,加大审计风险和企业经营风险,阻碍企业高效发展。

2.2审计人员水平有限且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

在我国,高水平的财务和审计人员一直缺乏,近些年虽然得到一些改善,但仍不能满足企业内部审计准则要求。企业配备的审计人员数量不够,并且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不是很高。在实际审计业务中,审计人员仅是对会计凭证、账表等这些简单的数字进行复核,却忽视了企业在业务流程上的缺陷,没有真正审核出报表是否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在集团公司与各下属企业之间也没能建立一套健全的内部审计网络体系,下属企业的审计风险不能及时反映到集团总部,不能很好地进行审计风险的控制。

2.3对内部审计风险的事中管理不够

对于多数集团企业来说,审计人员属于财务部门,主要负责审计和风险评估等工作,归属行政人员,却忽视了他们在会计核算和重要决策中的重要性。审计人员不能切实参与到企业的实际业务和决策中去,不能掌握各项财务数据和工作流程,影响了其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对风险的评估和风险控制实施的顺利进行。

2.4缺乏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

各企业虽也在不断构建自己的风险控制体系,但企业内部组织化、制度化的风险控制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企业上下级和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风险控制权利、责任和义务并不明确,发生了风险则相互推脱责任,削弱了风险控制能力,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3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

审计风险客观存在于审计过程中,不能做到杜绝但可以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对高风险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健全风险控制体系,不但要进行事后查错纠弊,还要做好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避免可控风险,尽量降低不可控风险的损失程度。

3.1正确认识审计风险

风险必然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对审计风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损失。企业审计风险控制是指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相关部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及处理的一系列审核活动。通过适当的措施可以控制审计风险,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帮助企业实现发展目标。审计风险控制正是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角度判断内部审计系统设置和执行的合理性,对企业有关治理措施进行评测,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提高审计质量。

3.2运用内审软件,提高工作效率

审计手段的完善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起到防范审计风险的作用。审计软件是由软件工程师专业审计人员根据经验共同编制的,涵盖一些审计技巧,并有高速检索、交叉查询、逆向查询、抽样查询等功能,容易发现重大风险缺陷,降低审计的检查风险。如中普审计软件,通过它可以进行财务数据账套采集,并将其转换到审计软件中,进行总账、明细账、凭证查阅,进行计算、统计、筛选、数据分析,疑点凭证抽查等工作,有效开展审计项目。中普审计软件的运用是集团审计加快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它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使审计工作更加流程化、规范化、网络化,使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更上一层楼。

3.3建立健全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体系

现行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基本流程包括确定审计范围和对象、识别审计风险、评估测试审计风险、形成建议并处理风险、后续审计。从风险控制角度看,有战略性也有战术性,但从企业战略角度来看,没有对企业投资、融资、扩大市场等战略性决策需要进行风险控制。集团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情况构建包括更多方面的风险控制体系,如资金运转、存货管理、纳税风险、成本控制、会计信息(包括企业资产、负责以及股东权益是否真实有效)、采购业务风险、风险与效益等方面。

3.4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审计地位提高的同时也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是集团公司和审计人员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审计工作不但专业性强、具有挑战性,还是一项综合性、层次高的经营监督工作,对审计人员的挑选不应该局限于会计、审计等相关专业,应多专业选择审计人员,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加强审计人员的日常培训和人际交往通知培养,审计工作涉及到很多部门,需要审计人员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以达到事半功倍速效果,而日常专业知识培训则是学习先进审计理论和方法,更新知识结构如职业首先、审计专业知识、审计技能的必要途径。

3.5规范审计程序和审计过程

规范审计程序可以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审计工作应从细节入手,规范审计程序,明确审计要求,做好事前部署准备工作,严格按照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审计重点进行审计,关注审计证据与相关工作底稿的勾稽关系,注重原因分析和审计建议的相关性,实事求是、积极慎重的给出审计评价及审计处理意见。

参考文献

[1]全莉.浅析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2,(22).

[2]施向群.浅谈如何降低集团型公司内部审计风险[J].新会计,2009,(12).

作者:张洪钟

集团公司审计风险论文 篇2:

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方法研究

摘 要:无论是在大型国际集团公司还是在小型的民营企业的管理控制当中,内部审计风险都是各项审计活动的重点,如何有效控制防范审计风险是提高企业审计效率的重要研究对象,文章总体先对关于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进行了阐述,再针对其形成原因对如何加强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方法研究

引言

如何有效加强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是当前审计界重点探究的一项课题,其对于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有种重大意义,但审计风险再企业运营当中属于客观存在现象,并不能进行根本性的消除,只能有效的去控制降低审计风险。

一、简述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在企业运营当中内部审计风险总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财务报表相关审计风险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企业的发展不断壮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财务报表的相关审计已经是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财务报表错报风险极大的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发展经营。由于制定财务报表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所以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必须掌握准确高效率的审计方法,例如程序分析,检查观察,面谈分析等多种方式。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制定审计认定层次的财务报表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着重注意错错报风险审计与实际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将财务报表错报风险降到最低。

(二)企业经营相关审计风险

经营审计工作与传统的审计抽样存在不同,在进行经营审计风险控制时需要着重以风险评估为工作重要,也就是说在详细了解企业的各个经营环节与其各个经营活动之前必须严谨的进行风险评估与其风险程度的判定。企业经营审计风险控制更为注重对于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的企业内部环境的相互影响,不单单只依靠财务数据分析,而更多依靠严谨的经营流程与业绩分析等综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经济环境之间进行控制。然后以此进行风险审计,从而找出经营审计的高风险存在的范围,再加以实际的测试得出经营审计风险结果。

二、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一)主观形成原因

1.内部审计风险的审计目标认知错误,目前来说我国在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方面,大部分企业所采取的审计模式都还没有与现阶段相适应。因为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在风险导向的理解上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风险导向性的内部审计模式在我国企业审计管理上的推行效果并不理想。现阶段的企业在制定经营战略目标时都会根据时间环境形势的改变而作出相应调整,这个阶段往往都出出现各种风险,而风险的出现也必定会便随着相应的商机,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到企业的战略目标,在进行企业内部审计时就会具备较大的困难。

2.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操作经验并不能满足现阶段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需求,这让企业在审计风险控制时很难达到预期的审计效果,同时在实际工作当中也很难做到预期工作目标。

3.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风险。在现代企业管理当中,绝大部分企业都有着自身的风险认识,也认识到了其重要意义,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就风险管理上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建立的制度不能充分的发挥其效用。且由于风险管理机制的不完善,让企业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所提供的各类证明都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很难发挥出其真正的价值。

(二)客观形成原因

1.目前来说,我国在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活动方面的法律环境仍然有待完善,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活动需要严密的法律监控,同时还要通过法律来给予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相关的签证权利,表明其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经济理念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越来越大,企业对于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愈加重视,同时审计活动的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2.伴随这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内部审计对象与内容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例如企业最初的资产负债表变为了内容囊括范围更大的财务报表等,所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纷杂,工作难度不断提升,所需要的工作时间也越来越多。

3.影响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因素不仅包含了其外部经济环境与内部管理环境的变化,还包括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各项经济活动特点、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大小不以的各项因素时刻都会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其内部审计风险。

三、如何有效加强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

从客观上来讲,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是无法避免的,但只有通过有效的措施能够尽可能将内部审计风险出现的可能想降低,所以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机制才能够加强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从而有效防控审计风险给企业运营所带来的危害。

(一)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权威

在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当中,内部审计的独立权威时审计工作开展的根本保障,具体来说就是要保证从人员上、机构上、经费上环节的独立。这就意味着领导层需要赋予审计工作人员足够的权限,让其审计工作能够保证其独立,降低外界因素对于审计工作的影响,才能使得审计工作保持公正的对企业运营进行监督,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完善内部审计方法

随着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深入,企业在内部审计方面也应当不予落后,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高校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合理运用到需要大料资料处理的审计工作当中来,这样才能使得审计工作以小部分人力资源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同时信息化管理还能充分使得企业内部资源得到共享,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的透明化管理,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的质量,进而降低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所以在在完善内部审计方法当中应当注重审计相关的软件开发与数据共享等的研究。

(三)提高对审计人员素养的培养,建立高素质审计队伍

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当中,相关审计人员职业素养与实际操作经验时审计活动的根本质量保障,所以在现代企业管理發展过程中内部审计职能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需求加强对于其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丰富审计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加强其对于各种工作情况的应对能力与处理方式。

(四)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健全自身规章制度

企业需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根据当地实际发展状况与其行业特点制定操作灵活,科学健全的审计规章制度,同时让整个审计工作能够有效把握法律武器进行规范的审计操作。

(五)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属于审计活动当中的核心环节,企业内控不单是真实有效的财务数据资料的保障还是管理政策的预期目标得以实行的根本前提,只有建立健全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对于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出正确的应对,使得管理层作出正确合理的战略决策,有效的降低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六)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

完善内部审计责任机制,明确审计部门各部分的责任分工,再加以有效的审计激励机制,提高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强化审计风险管理意识,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另外在如今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为了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还要注重对于内部管理的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的实际效用。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再审计领域也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加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建设一支高技术高素养的审计队伍,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进行审计工作,通过真是有效的审计报告,客观务实的审计评价不断推进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当加大对于内部审计的重视,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投入,打造经济发展新平台,全面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逢源,黄秋菊.浅谈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方法[J].品牌研究, 2015,(09):179-180.

[2]魏晓勇.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 30(01):14-15.

作者简介:蔡军泉,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蔡军泉

集团公司审计风险论文 篇3:

浅谈如何有效控制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含义,重点分析影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的因素,并提出一些有效控制风险的措施,以期为开展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0 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国家积极从经济和政治层面进行改革,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不断完善,尤其是近年来加快了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模式,成为加强对国有企业监管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强化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监督管理,有助于规范国有企业经营行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含义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在对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和国有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下同)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过程中,因为各种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发生审计人员履行审计程序不合规、审计手段不符合要求或技术手段落后出现重大错判或误判等问题,进而形成错误的审计结论和评价,给审计对象造成不良影响,或误导审计成果使用者作出错误的决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审计的全过程,除审计固有的风险、审计操作风险以及审计检查风险等通常的审计风险以外,还包括因审计机关的主观原因形成的审计评价风险。新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不仅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和政府部门报告使用者关注审计结果,广大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的期盼也越来越高,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其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审计风险控制不力的影响因素

2.1 法律因素

审计的法律因素是指规范审计活动的有关法律法规的总称,是法律法规对审计人员权益的保证程度和对审计责任的界定。既包括规范审计活动本身的法律规范,如《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审计准则等,也包括外部法律法规环境,如规范审计对象的投资、工程、国有企业经营等各个行业的法律规范。如果法律法规不健全或者不能及时更新,审计人员便失去其作业的准绳和规范,增加审计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实施从最初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发展到以经济职责履行情况为首要侧重点的审计方式,其效果也从最初的单一监督功能发展到现在的集监督、鉴证、评价于一体的功能。但是,与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却没有紧跟审计迅猛发展的步伐不断完善,严重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别是在国有企业领域,由于企业的经营范围涉及方方面面,相关主管部门法规往往不能及时更新或不够健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由于缺少法律的准绳,难以形成客观的审计结论,企业的经营即使存在明显漏洞,也难以进行纠正,形成审计风险。

2.2 经济环境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审计监督并列为八大常规监督之一,可见,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部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原则上应该是同步的,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系和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并且受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影响,经济的大环境始终复杂多变,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的难度。一方面,国家宏观调整政策,特别是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的调整和变更会影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管控。这些政策的调整会影响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国有企业会不断根据新的经济环境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经济做法,必然会增加审计人员审计的难度,增加审计风险。如果审计人员不能适时调整审计方式方法,以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仅以过去的经验判断来开展审计工作,则极易形成错误的审计判断,增加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受经济周期性的影响,不同行业的国有企业均要经历经济繁荣时和经济惨淡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企业的社会经济情况是不同的。比如在经济惨淡时,公司的收益会降低,资产负债比率会上升,作出准确适当的审计评价和审计结论的难度大大增加,审计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2.3 审计人员素质

人始终是经济社会活动的核心要素,审计人员处于审计各个要素的核心地位,决定审计的深度和广度、质量和内容,审计人才的引进、培养关系着审计事业的未来。因此,审计人员的素质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由于审计人员素质偏低,承担的审计任务与能力不匹配容易形成审计风险。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极高,既要完成对企业领导干部的鉴证和评价,还要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和效益型进行检查,如果审计人员职业素养不高,甚至徇私舞弊,其审计结论肯定会不客观,容易让报告的使用者,即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造成错误的判断,形成重大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如果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特别是业务能力不强,不能及时学习最新的财经知识、熟练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就难以跟上国有企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对一些新事物、新行为的判断如果继续使用过去的审计经验,就极易形成错误的判断和结论,形成审计风险。

3 控制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有效方式

3.1 优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环境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必须在法律法规的引领下组织实施,做到有法可依。首先,加快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把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履行审计职责的基础条件。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廉政和法治教育,促进审计人员自觉遵照法律规范开展审计工作,一旦发现有违规或违纪行为,要加大惩戒力度。其次,审计机关还要健全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制度,如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责任追究和倒查机制等。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精神,建立审计审计执法责任追究制和干预审计工作行为等级制度。使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断规范化、制度化。另外,国有企业自身也要加强有关准则制定,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行为进行约束,这样才能够为审计机关提供合理的审计依据,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优化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审计程序

要从审计方案制定、审计组织实施和审计报告等阶段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程序进行优化。一是在方案制定阶段,要对被审计的国有企业基本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在掌握有关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审计实施方案,在方案中要充分考虑到各个环节的审计风险,做好预案。其次,在审计组织实施阶段,要根据审计现场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加强与审计对象的沟通,确保审计对象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那些出现频率较高、活动时刻较长的经济活动进行重点审计。最后,在审计报告和总结期间,要充分听取审计对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合理作出审计结论,确保审计报告既简洁又精准,符合审计对象客观实际情况。

3.3 提升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重视对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通过训练、交流学习等方法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其次,要提升审计人员的法制观念,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过程的合法性,使审计人员的工作方法和程序标准化。大数据化时代和审计信息化背景下,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升审计人员的数据信息处理能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此外,还要加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培训,促进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自觉、主动地采取措施来降低审计风险。

参 考 文 献

[1] 王霞.浅析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现代商业,2011(08).

[2] 郭雪婧.浅议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J].现代经济信息,2011(04).

[3] 徐贵春.浅议国企集团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会研究,2010(16).

[4] 彭晓东,曹梦菲.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会计师,2010(06).

作者:张斌

上一篇:内部统计化工企业论文下一篇:煤炭企业预算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