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工作考核方案

2024-04-15

远程教育工作考核方案(通用9篇)

篇1:远程教育工作考核方案

玉泉教办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远程教育工作考核方案

为了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设施,为教育教学服务,特制定我办远程教育工作考核方案。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确保远程教育工作持续健康有序开展。成立以教办主任为组长,以各校校长为成员的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各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各校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员是直接责任人。并将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计划,各校要相应成立本校远程教育组织领导机构,制定远程教育工作有关计划,定期召开教研组会议,解决教学工作和设备设施使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二、规范制度建设,严格使用管理,确保远程教育资源的安全、合理使用。

1、各校要不断健全各种远程教育工作制度,完善各种表册档案,做到表册齐全,填写规范,操作方便,内容充实,一目了然,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2、对于设备设施要严格按章操作,定时维护修养,做到无尘、无锈,安全防盗,设备实行专人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3、不断加大对远程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规范下载远程教育优质教学资源,扩大教育教学资源数据库规模,不以远程教育设备下载与教学无关的资料。

4、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为一线教师服务,为学

生服务。学校设备管理员要定期考察考核师生使用技能,并召开反馈会,征求师生意见和建议,建立评价机制。同时要有计划的开展远程教育教研及校本培训活动,做好资源预告工作,力争使教师全员参加,绝大多数教职工能熟练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最大限度达到人和资源最佳整合。保证每周每班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2—3节次,教师本学科优质课每学期不少于2节次。

5、大力开展远程教育为农服务,为党员教育服务活动。

依托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平台,有组织地为农民提供实用技术信息、科普知识等资料,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各学校要有计划的指导辖区2—3个农户办好养殖业、种植业,并及时做好调查追访、信息资料反馈工作,以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办经济发展。要全方位开展科普、病虫害宣传活动,以增强农民科学务农的意识,多快好省的创建高效性特色农业,要求全年开展活动不少于3次。另外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加强党员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依法从政服务水平,增强为农服务意识,保证党的纯洁性、公正性、严肃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三、健全各种奖惩制度,奖优罚劣。

全办各校要不断完善远程教育资源使用奖惩制度,对远程教育设备保养完好,使用运转正常,促进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活动开展经常化、规范化、群众反映良好的,每学期教办要予以表彰奖励,并作为学校年终考评的一项内容;对远程教育设备保养不当、人为损坏、工作开展不经常、设备闲置,甚至发生设备丢失的学校要追究当事人及学校领导责任。

篇2:远程教育工作考核方案

考核评估方案(试行)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县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和整体水平,通过考核评估促进教育科研事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三原县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考核评估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纲要》精神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全县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落实“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战略思想,全面深入地推动教育科学研究,强化教育科研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先导作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

二、考评内容

1、组织领导和教研机构

学校重视教科研工作,有一名领导具体负责;定期研究并认真落实教科研活动计划。学校成立教研处、学科教研组、学科备课组,并有专人负责,同时配备专职或兼职教研员。

2、教研制度

(1)规章制度建设与落实: 有较完善可行的教育科研工作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并在工作中较好地贯彻执行;有教

研处、学科教研组、学科备课组人员的岗位职责,内容明确,定期开展考核评估。

(2)工作计划与总结: 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中长期规划,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可行;有学年、学期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和总结。

(3)教育科研档案管理: 学校教育科研资料入档完整,分类整理,条目清晰,管理规范,便于查阅与使用。

3、校本教研

(1)校本教研制度。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形成较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定时间、地点、人员、主题,有中心发言人和活动记录,并以不同的形式计入教师工作量。

(2)校本教研模式。学校大力支持教师业务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坚持个人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建立听课、评课制度;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模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3)教师业务培训。学校创造条件,鼓励教职工参加相关业务培训。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交流,聘请外地教育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对教学工作有明显促进作用。

4、教学管理和质量

(1)教学常规管理。学校有教学管理常规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检测考试、实验实践、总结、考评等都有明确的要求,符合教学规律,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有常规检查评分细则,检查后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归档。并将常规检查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2)课程开设。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科课程,保证艺术、体育、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开设。根据学校实际开设地方和校本课程。

(3)教育教学质量。依照有关规定,对各类不同层次的学校,参照教育教学质量检测的统计结果。名次处于后五名或位次下滑在3个名次的学校当年评估不得评为优秀。

5、课题研究

(1)制度建设。学校大力支持教科研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建立健全课题的选题、申报、立项、研究、保障、奖励机制。

(2)研究过程。学校所承担立项的国家、省、市、县级课题能够按时进行开题,按计划组织研究、实验。研究人员根据课题研究规划及时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按时将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和阶段总结上报相应的课题管理部门,按规定时间进行结题鉴定。

6、教科研成果

(1)交流、发表或出版论文(含优秀教案设计、教学案例研究、调查报告、教育叙事等)、论著等。学校鼓励教职工经常研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提高教科研理论水平,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论著,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研部门组织的相关活动中交流、获奖,在正式刊物发表或出版社出版。

(2)教学教改实验研究。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教改实验,取得明显成效,或在外地教学经验本地化的过程中有创造性的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及时总结、提升典型教改经验,召开现场研讨会,及时进行推广。

积极参加课题管理部门组织的优秀课题评选,获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奖,其研究成果得到及时宣传、推广,形成较大辐射作用,产生良好效果。

(3)优质课。学校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国家、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教研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优质课、录像课、典型课例教学等评选活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制作的教具、课件等,在辅助教学中发挥良好作用。

7、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教科研活动情况

(1)学校及时转发或传达教育主管部门开展教科研工作的文件,组织学习,并按要求认真落实,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2)学校经常总结教科研活动经验,并及时把活动情况上报教育主管部门。

8、教科研保障

(1)学校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教育科研专项经费。

(2)学校教育科研类报刊杂志、图书资料比较丰富、实用,基本满足教师学习和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需要。

(3)学校给教师提供开展教科研活动的场地、计算机及其它必需的设备。

三、考评方法

1、学校根据教育局考评细则进行自评,并将自评结果及相关材料报教研室。

2、教研室组织考评组,对学校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开座谈会、问卷、实地核实等途径进行考评,然后综合评定。

四、考评结果的运用

1、县教研室对考评结果进行全面总结,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受评单位和教育局。

2、考评最终结果将在教育系统通报,并作为评选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重要依据;对考评成绩较差的学校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3、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考核评估每年举行一次。

4、评估结果将作为校长绩效工资考核依据。

篇3:远程教育工作考核方案

高校教师工作量的制定是依据教师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确定的以时间为单位的教师工作量数量衡量尺度, 它是衡量教师是否完成其职责的重要的数量标志。它对于所有相同职称的教师来说都应该是一致的。据调查, 一名大学助教的每周额定课时数约是4学时, 讲师的额定课时数约是5.5学时, 副教授的额定课时数约是7学时, 正教授的额定课时数约是8学时。在教师工作量数量评定标准这个问题上, 还需说明的是计量标准的单位问题。我们认为, 这种工作量的制定中暗含有几个不可避免的矛盾, 其一为:教授不同课程的教师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应该是不同的。其次, 教师教学工作量中的授课时间表面上是以学时计算的 (40~50min) , 实际上与授课有关的其他教学环节所花费的劳动时间都是以自然小时为单位来计算的.因此也应该算作工作量的一部分。最后, 教学人员与非教学人员不适用于同一个工作量标准, 但能够找到可比较的参照点。

2 工作量考核与定性考核之间产生的矛盾

定性化的详细指标为考核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便利, 但教师对工作的量化投入是否能得到全面反映?为统一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标准, 实现教师工作量计算的公开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可操作性, 维护教师的切身利益, 教师授课工作量的计算应包括: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答疑、成绩考核评定 (包括制定学期考试、评判试卷;学生成绩登录) 等。授课时数、公开发表论文数量等工作数量指标易于衡量, 但授课质量、论文质量却不易衡量。许多高校在数量指标上设置了较高的标准, 如年授课时数400以上, 但质量指标却不尽合理, 只重了数量而没考察质量, 或对质量的考核不合理。教学质量的考核既要考察学生评价, 也要考察专家意见, 两方面应有机结合并考虑高质量授课的投入问题, 将教师正式授课之外的投入也计入工作量, 才能真正反映出教学、科研一线教师的全部贡献。

量化达标考核中另一难点是论文质量及其相应投入的评定。对于大学, 需要通过培养人才直接服务于当前经济, 因而教学相当关键;需要繁荣学术以服务于未来的发展, 则科研也相当关键。郭石明认为, 如果大学只具有传播的职能, 则将永远处于社会边缘, 而只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才能使大学成为名符其实的学术组织。马陆亭认为, 高校的科学研究功能虽然产生较晚, 但其地位在不断提高并在不断地对教学功能发起冲击。而实际上在更早的时候, 就有许多教育专家对此感到深深的疑虑, 认为研究会干扰教学, 高等学校将因此而远离于社会。从实际情况看, 在现有的考核模式下, 教师的主要精力被迫集中于科研, 教学只是“走走过场”, 而科研才是真饭碗。于是顺理成章地, 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了, 但更确切的说, 是编写能力提高了或语言运作能力提高了, 其实践水平则无从谈起。这也许就是许多人的研究成果并不具有应用价值, 也不具有原创性的原因了。论文质量一般可根据专业期刊的类别和论文字数来评定。有的教师一个月能发表数篇文章, 数量虽多, 但篇幅短, 内容不完善, 因此学术贡献也不大。有的教师一年发表的论文数量有限, 但篇幅长, 有学术价值。同时不能所有的论文都唯核心期刊是从也不能完全由字数的多少去评判, 因为有可能会出现从别的文章或网上大量摘录的情况。要建立论文代表作制度, 在论文质量鉴定上, 应参考发表刊物级别和校内同行意见, 同时建立校外同行、权威机构、企业和相关技术部门、学生的匿名评议机制。关于此也可以效仿香港中文大学的做法 (院系推荐、国外评审、引入惩戒机制) , 但不必完全照搬。对应用性学科考核的重点应放在应用性和创新性研究上, 按应用性和创新性两块加权计算, 某些学科还应看实际成果而非发表论文。最后, 考核完毕应当将评审结果和成果上网 (教师绩效库) 公布或公开展示。处理好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的矛盾应考虑将工作质量进行数量化转化, 如一篇高水平论文等同于若干课时的处理方法。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考核也适用于此, 但应采取更为细化标准, 实行目标考核, 加大奖励力度。另外, 要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教师将实践教学活动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 广泛征求意见, 加快对产学研合作和横向课题管理办法的改革, 真正做到学研相长。

3 工作量分配不均衡的矛盾

目前各高校制定的考核方法基本上是标准化的, 反映了教师考核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但需注意的是, 教师之间要有工作量的分配过程。教师之间的层次素质及经验的确有差异, 但是如果以此为借口阻断了年轻的、职称低的教师的发展前途则得不偿失, 这会致使高校的发展后继无人。同时, 除去公教、公外等课程量大的系部外, 年轻教师的课时量普遍存在着不足的现象, 当然, 这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反之, 若年轻教师长期承担过大的教学工作量可能耽误其自身继续教育的机会, 对长远发展不利。某些高校将教授、副教授等高资历教师优先配置给研究生教育, 以支持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 却弱化了本科教育的师资力量。本科教育的受损将直接影响高校本科生就业率和本升硕录取率, 从而损害高等教育的本源作用。当前高校学生规模的迅速扩张导致教师与学生的比例降低, 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的基本工作量大大增加, 短期绩效的考核指标不断上升, 而持续的高校学生给老师的测评热更进一步助长了教师考核中注重短期成效的倾向。在标准化的考核方法中应引入灵活性, 既满足总工作量要求, 又适应不同特长、处于不同成长阶段教师工作任务的特殊要求。最后, 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使生源结构和质量结构比过去更复杂, 以人性化为主的教学理念使教书育人工作比过去要求更加精益求精, 意味着既使教授同样数量学生现在的教育投入比过去也更大。与此同时, 现代教育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需要高学历文凭外, 年轻化、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专业前沿理论、教育改革创新精神等要求使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必须不断学习, 而这必然会占用教师的几乎整个业余时间、精力为未来进行投资, 这种投资很多无法在现有的量化评估体系中得以体现, 如专业方向的转变、新研究领域的进入、学术网络的建立、对高教立项改革工程的参与、科研立项的申请与完成等。来自专业领域和教学工作的双重压力使高校教师目前已成为竞争最激烈社会角色之一, 教师的身心健康、家庭等问题也随之越来越突出。若常规量化考核中能相对淡化短期成效的考察, 适当重视并承认教师长期发展的投入, 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也会更趋于科学化和人性化。

要真正做到全面高效的工作量考核还要注意平衡好上以上的矛盾。具体的考核细则和办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制定, 在探索中改进, 在实践中完善, 才能将工作量的考评作为一种激励动力促进学生、教师和高等教育的发展。

摘要:目前各高校都根据教师的不同成长阶段制定了教师工作量的制度和实施办法, 这些办法的实施促进了对教师的定性和定量的考核, 然而在这种量化的考核中却避免不了地与教师的工作质量及创新精神产生矛盾。

关键词:工作量,考核,矛盾

参考文献

[1]马陆亭.高等学校的分层与管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8.

[2]王处辉.转型中高等教育的反思与构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11.

[3]戴晓霞, 莫家豪.高等教育市场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8.

篇4:远程教育工作考核方案

【摘 要】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分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特点及考核中的问题及难点,提出教考同步的考核方案构建思路。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    教考同步     考核方案

20世纪90年代,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的FelixRauner 教授和他的同事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内涵是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过程”改造成“工作过程”,将现有的学科体系转变为行动体系,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培养自我习得的能力。随着高职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深入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理念引入我国,引起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的重视,成为指导高职课程开发的重要理论。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探索实施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而作为课程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考核方案研究较少,因此 ,探索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考核方案的新思路,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考核体系,是高职院校和教师都很关注的问题。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特点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是传统理论课和实训课的有效结合,技能要求高。传统的课程一般采用理论加实践的模式,16周理论加1周实践,或者半周理论半周实践,或者理论和实践交叉进行,但无论哪种模式都是以理论体系为主线,实训是对理论的巩固。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将理论课和实训课有效结合,要求基于“工作过程”,按照工作岗位需求,体现典型工作任务,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理论是对实训的支持和指导,同时,实训过程又将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甚至创新。这种课程模式体现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对完成工作任务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

二、考核中的问题及难点

1.重期末考试,轻过程考核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在考核体系构建上有了很多改进,如提高实训环节成绩的占比,但也停留在对实训成果如实训报告的评价上;对学生实训过程仅以平时成绩反映,而对平时成绩的描述和标准往往很模糊,考核结果不能体现学生实训的全过程,不能反映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2.考核形式单一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實训条件的改善,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沙盘模拟等教学手段日趋引进课堂,但实训课程的考核评价形式却仍较为单一, 仍采用以实训报告为主,辅以答辩、现场操作评分的考核方式。

3.考核标准描述模糊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学生学习和实训的过程是岗位技能训练的过程,考核标准应反映工作岗位技能的需要,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特长和不足,取长补短,成为一名适合职业和岗位需求的人才。而目前大多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在考核标准的描述上比较笼统,尤其对技能方面的要求更是模糊不清,难以清晰准确描述工作任务的知识和技能标准。

4.考核方式难以执行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出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包括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和个人能力目标,但是这些能力目标的考核材料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尤其是考核方案。

三、教考同步的考核方案

教考同步即考试在教学过程中同时进行,它不同于期末考试,也不同于阶段性考试。

1.考核目标明确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考核应当根据课程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进行,这就需要对能力目标进行详细描述。

2.考核形式要可执行

由于教考同步进行,考核变得常态化,就必须使考核方案有很强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将每个任务或者每次课的考核对象分为作品或作业、操作过程、个人综合表现几大类。作品或作业如设计方案、估价报告文档、PPT、表格等,操作过程如实训操作步骤等,个人综合表现如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等。相应地可将考核手段分为提问、检查、观察等。

3.学生成绩由平时累计得出

篇5:远程教育工作考核方案

考核方案

为了加强我校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在教育教学中的管理和应用,全面提高我校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逐步建立健全我校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工作的服务体系,促进工作交流,提高应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目的

1、提高我校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工作服务教学,方便教学,促进教学的意识。

2、坚持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宗旨,以学科教学水平及教师能力提高为根本。

3、促进我校全面发展,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师考核

1、中青年教师必须按上级规定参加现代教育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培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训任务,争取优良成绩。

2、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种培训,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培训目标。

3、选送培训的教师必须认真完成相应专题的培训,并承担学校安排的相关工作。

4、中青年教师要积极运用有关资源,实现电子备课。要积极运用网络进行学科整合教学改革。对自己所制作有质量的课件能及时上传,以便资源共享。

5、自觉遵守学校在电脑网络方面的使用规定。

三、考核方式

1、采取全面普查和重点抽查打分方式,采用听课了解、查记录、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考核。

2、对不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进行教学的教师要适缓职务评聘、晋职晋级,不得评优、评骨干教师。

三、教师奖励

1、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老师,优先给予评优评先晋级。

2、在教育信息化研究运用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或取得研究成果的给予奖励。额度参照教办规定。

3、在培养指导学生方面取得成绩的给予奖励。

4、对教师自己所制作的获奖课件,根据级别给予相应奖励。

篇6:远程教育工作考核方案

(讨论稿)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提高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特制定本方案。方案立足我县实际,采取学校分类考核,弃繁就简,以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强化评价机制的前瞻性、导向性,强化评价过程的可操作性,旨在引导我县各学校树立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更好的生源。

一、学校分类

初中:A类 清河二中 双语中学

B类 清中附中 清河五中 朝阳中学

C类 各镇处中学

小学:A类 第一小学 育才小学 第三小学 长江小学

B类 各校区所辖小学(以校区为单位参评)

校区:A类 既有小学又有初中的校区

B类 只有小学的校区

二、考核时间

每学年一次,8月份进行。

三、考核办法

〔一〕考核内容

在各学校加强常规管理,注重过程管理各督查的基础上重点考核以下内容:

1、巩固率100分(教育股负责)

2、升学率(初中含升入我县普通高中、职教及全国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升学人数;小学含升入我县各类初中学校的人数)100分(招生办、教育股负责)

3、合格率(含本学年全县调研测试年级的合格学生人数)100分(教研室负责)

4、学生活动率(对各单位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及综合实践活动情况的量化评估)100分(教育股、教研室负责)

①艺术类(唱歌、舞蹈、乐器演奏、文艺表演、演讲、书法、绘画等)

②体育类(田赛项目、径赛项目、球类、武术、体操、棋类等)

③益智类(读书活动及各类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等)

④游戏类(各学校结合自身条件自主发掘的传统游戏项目,以及新开发的各类游戏项目)

⑤德育类(传统经典教育、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志愿者活动、环保及宣传活动等)⑥综合实践活动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及活动情况等)

5、教师活动率(对各单位组织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量化评估)100分(教育股、教研室负责)

①培训类(师德培训、业务培训、班主任培训等)

②校本教研类(反思活动、课例研讨、主题研讨等)

③课题类(承担县级以上课题)

6、学校创优率(在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学生学科竞赛、艺体比赛,教师优质课、教学设计、论文评比等活动中各单位的获奖率)100分(教育股、教研室负责)

7、领导班子测评优秀率(对各单位领导班子年终评议的量化结果)100分(人事股金负责)

8、各科(股)室结合科(股)室重点工作对全县各学校的工作情况进行评定100分。(各科室负责)

活动类检查内容包括活动计划方案、各类活动的文字记录、录像资料、图片资料以及实物等。检查内容要每月一汇总,制作成光盘(文字、录像、图片),上报教育局相关科室。

〔二〕、各项内容计算方法

1、巩固率得分的计算方法为:

初中巩固率得分=学校现有学生数÷(三年初一定员数+转入数-转出数)×100分

小学巩固率得分=学校现有学生数÷(六年小一定员数+转入数-转出数)×100分

2、升学率得分的计算方法为:

初中升学率得分=升入高中阶段学生数(含分流升学)÷(初一定员数+转入数-转出数)×100分

小学升学率得分=升入初中阶段学生数÷(小一定员数+转入数-转出数)×100分

3、合格率得分的计算方法为:

合格率得分=调研测试各年级的合格学生人数÷〔(测试年级初一定员数之和+所有测试年级转入数-所有测试年级转出数)×95%〕×100分

4、学生活动率测算指标

①上述六大类活动是否齐全15%;

②各类活动中的小项目开发是否丰富20%;

③学校是否定期开展活动15%;

④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比率50%;

以上四项指标的量化评估所得分值之和,为该单位学生活动率的得分。

5、教师活动率测算指标

①学校教师的活动是否丰富15%

②学校对教师活动安排是否周密,是否定期开展活动20%

③是否主动开展校际联动教研活动15%

④活动开展是否有省市县专家参与10%

⑤学校是否承担县级以上课题,是否积极选派教师参与省市县组织的教研及培训活动20%

⑥活动是否具有实效性20%

以上六项指标的量化评估所得分值之和,为该单位教师活动率得分。

6、学校创优率得分计算方法为:

学校创优率得分=各年级各学科各类学生、教师比赛活动获奖人数÷本单位学生、教师总人数×100分

7、领导班子测评优秀率得分计算方法为:

领导班子测评优秀率得分=所有班子成员优秀票数之和÷所有班子成员总票数×100分

8、科(股)室评估得分=各科(股)室评估分数之和÷科(股)室数

〔三〕、单位综合得分计算公式

初中:

A类学校得分=巩固率得分×5%+升学率得分×15%+合格率得分×50%+学生活动率得分×5%+教师活动率得分×5%+领导班子测评优秀率得分×5%+学校创优率得分×15%+科室评估得分×20%

B类学校得分=巩固率得分×15%+升学率得分×15%+合格率得分×35%+学生活动率得分×10%+教师活动率得分×10%+领导班子测评优秀率得分×5%+学校创优率得分×10%+科室评估得分×20%

C类学校得分=巩固率得分×30%+升学率得分×10%+合格率得分×25%+学生活动率得分×15%+教师活动率得分×10%+领导班子测评优秀率得分×5%+学校创优率得分×5%+科室评估得分×20%

小学:

A类学校得分=巩固率得分×5%+升学率得分×5%+合格率得分×50%+学生活动率得分×10%+教师活动率得分×10%+领导班子测评优秀率得分×5%+学校创优率得分×15%+科室评估得分×20%

B类学校得分=巩固率得分×20%+升学率得分×5%+合格率得分×40%+学生活动率得分×15%+教师活动率得分×10%+领导班子测评优秀率得分×5%+学校创优率得分×5%+科室评估得分×20%

校区:

A类校区得分=〔小学得分+初中得分〕÷2

B类校区得分=小学得分

〔四〕、加分项目

1、工作创新:凡在本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机制,对本学校发展有益,都可以被确定为创新性工作。认定方法:在学校推广或开展创新工作一个月内,以书面形式上报工作思路以及进展情况,由教育局领导和考核办公室及相关股室组成考核小组实地考查其成效后认定,每项创新工作加2分。

2、根据各学校(不含个人)本年内获得的荣誉及宣传报道等级给予加分。具体加分情况如下:

学校(不含个人)获得的国家、省、市、县政府级别颁发荣誉嘉奖,分别加40分、20分、10分、5分,国家、省、市、县行政部门颁发荣誉嘉奖,分别加20分、10分、5分、2分,以文件、锦旗、牌匾、奖状或荣誉证书为准。

学校工作在国家、省、市、县等新闻媒体上宣传报道,分别加10分、5分、2分、1分,以带有报刊头的原件或通知单为准,由考核领导小组认定。

3、因某方面工作突出,而在该单位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的,县级每次加5分、市级每次加10分、省级每次加20分、国家级每次加40分。

4、学校代表县参加上级安排活动,国家级加20分、省级加10分、市级加5分。

5、特殊贡献:学校工作在某些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在社会上产生良好效益,受到县级以上部门表彰。年末由考核领导小组认定酌情加分。

〔五〕、刚性指标

学校内出现下列现象之一,将实行一票否决。

1、出现安全责任事件(事故)或恶性事件(事故)的单位。(法制科、基建科)

2、财产流失2000元以上的。(计财科)

3、信访工作:凡因学校原因出现越级上访(群访)事件的。(法制科)

4、不能完成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任务的。(办公室)

5、教职员工违反师德师风要求,出现“三乱”行为、体罚或出现违法犯罪现象、事件的。(教育股、法制科)

6、辍学率超标后三名的。(教育股)

7、在各类活动中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办公室)

四、考核结果的使用

1、考核结果通报全县中小学。

2、对于在考核中位于全县前列的单位领导和教师,①在干部调整中优先考虑提拔任用;②优先参加县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学术考察和科研活动;③优先向上一级部门推荐

参加评优推先活动。

3、对于在考核中位于全县前列的单位,经费预算时给予适当倾斜。

篇7:远程教育工作考核方案

信息发布:教科室发布时间:2006-8-8

如皋市学校教育科研工作

考核评估方案(试行)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教育科研管理,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从而促进全市整体教育科研水平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现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评估的范围和内容

1、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领导工作

2、学校教育科研的制度建设

3、学校校本学习与培训

4、学校校本行动研究

5、学校教育科研档案建设

6、学校教育科研成果

二、考核评估的要求

1、学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教育科研对促进师生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切实做好学校教育科研的规划、组织和引领工作。积极参与具体的研究活动,努力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校长。

2、学校要营造民主、宽容、自由、合作的文化氛围,要尊重和保护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教师科研的自信心。

3、市直学校、各镇中心校要明确一位副校长抓教科研工作,市直学校必须设置教科室,配专职教科室主任一名,其它学校教导处有兼管教科研工作的主任,要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职责,保证教科研工作能正常有序地运转。

4、学校必须把教育科研经费列入支出预算方案,用于添置科研图书资料,订阅教育教学报刊,组织科研活动和科研培训等。

5、学校必须树立“科研育师”的观念,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努力打造一支科研型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学校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有具体的培训措施。

6、学校要通过教育沙龙、讲座、报告等形式建立教育科研交流、对话、学习的平台,让教师经常参与研讨、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提高。

7、学校要健全完善教科研工作制度,对教科研工作的组织领导、经费投入、队伍建设、课题研究、档案管理、成果推广应用等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学校有教科研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8、学校教育科研必须以校本行动研究为基础,坚持“立意要高重心要低,目标要高起点要低”的两高两低原则,把促进师生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科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科研和教研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问题和课题结合起来,使教科研亲近教师、走进课堂、关注学生。

9、学校教育科研要坚持“学研并重”,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要建立有目标、有奖惩的学习制度,引领教师系统地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要有计划地组织

教师阅读中、外教育经典名著,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教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

10、学校教育科研的工作重点必须放在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课题研究必须以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在工作中开展研究,同时,学校的各项工作必须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在研究中工作,从而实现工作与研究的有机融合。

11、在校本行动研究中,要求教师把“学习、实践、写作”三者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效果反思的研究过程。倡导教师围绕学科、立足课堂、提高效益而开展教育科研。

12、学校组织教师开展科研工作要扬长避短、分类指导、分层考核。对教师科研工作的考核要切合实际,避免假、大、空,坚持以校为本、以学为重、以积累为主、以发现问题或解决问题为核心、以师生进步为目的。

13、学校必须建立教育科研综合档案,整理好一切与学校教育科研有关的文件、会议记录,研讨活动、学习资料、成果等实物和文字材料,编印或出版学校教育科研论著、成果集以及反映学校科研过程的内部资料。

14、积极参加市级及以上规划课题的研究。

三、考核评估量化细则

考评容(分值)考评要点 分值 评估

办法 自评得分 考评得分

1、领导

工作

(10)(1)学校将教育科研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校性的教科研工作大会,认真规划和总结学校教科研工作。2分

(2)市直学校有不低于正常教育经费总支出的1%的专项经费(中心初中、中心小学不低于0.6%),用于科研活动开展和成果奖励。3分

(3)学校校级领导带头参加教育科研,每年能上一节示范公开课、开一次教科研辅导讲座、蹲一个教研组、主持一个校本研究课题、读一本理论著作、发表一项研究成果。5分

2、组织建设

(6分)(4)市直学校、各镇中心校有分管教育科研工作的校级领导;市直学校教科室配有专职教科室主任,其它学校有兼管的教导主任,并有若干名兼职工作人员。3分

(5)教科室有相对独立的办公室,有较完备的办公设施和图书资料,并能积极发挥管理、指导、研究、咨询职能。3分

3、制度建设

(6分)

(6)学校有教育科研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和总结。3分

(7)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完善。有教科研组织领导、队伍建设、课题研究管理、检查和考核制度。3分

4、学习与培

(10)

(8)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 教师的学习笔记每周不少于300字、读后感每周不少于150字,并定期组织交流。

4分

(9)每学期定期举办1—2次教育研究专题沙龙。3分

(10)学校有明确的教科研培训方案,4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学年至少参加四次培训活动。3分

5、校本行动研究

(30分)(11)每位教师每学期带课题上一节公开课(包括主题班会课),提交公开课教案至少一篇(课堂教学实录)。期末学校精选汇编成册。5分

(12)每位教师每学期提交评课稿两篇(每篇不少于800字)。期末学校精选汇编成册。5分

(13)每位教师每学期结合本人教育教学实际至少写一篇教育案例。期末学校精选汇编成册。5分

(14)4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一到两个实用的教育教学课件。4分

(15)每位教师每学期撰写教育随笔或教育教学反思笔记至少一篇。期末学校精选汇编成册。5分

(16)根据本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每位教师选一点开展微型研究,一年撰写一篇研究报告或论文。年底学校精选汇编成册。6分

6、档案建设

(8分)(17)做好教科研档案工作,系统地收集、整理和保存反映教科研全过程的文字材料。2分

(18)建立学校教科研综合档案,整理好学校教科研专项会议、理论学习、交流活动、研讨活动、考察活动、成果评审等文字材料。3分

(19)编印或出版教科研成果集以及反映学校教科研动态的内部资料。3分

7、科研成果

(30分)(22)论文发表或获等级奖:国家级一篇0.5分,省级一篇0.3分,地市级一篇0.2分,市级一篇0.1分,最高25分。

25分

(21)课题成果获等级奖:国家级一项0.5分,省级一项0.3分,地市级一项0.2分,市级一项0.1分,最高5分。

5分

四、考核评估的形式与方法

1、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考评采用专项检查和学综合评估的形式。

2、每学期专项检查评估一次,检查得分占学考评成绩的30%。学综合考评于每年

7——8份进行,由学校提交书面工作总结、自评报告以及有关档案材料,市局教科室依据《如皋市学校教育科研考核评估细则》的要求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得分占考评的70%。

3、考核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审阅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汇报材料;查阅学校教育科研档案资料;召开教师座谈会;问卷调查;听课等。

4、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考评得分以10%的比例计入市局对学校综合评估的成绩。

篇8:远程教育工作考核方案

厅党组对此次考核验收高度重视, 多次指示要精心准备, 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从5月份开始, 由政策法规处牵头, 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着手准备。在前期各级财政部门自查的基础上, 我厅组成检查组, 对西安、咸阳、宝鸡等11个市 (区) 级财政局进行了考核验收和督促整改, 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法治宣传工作的开展。为做好迎检工作, 政策法规处对五年来的财政法治文件资料进行了认真梳理, 汇编了《陕西省财政“六五”法治宣传教育资料汇编》, 制作普法成果展板, 并按照财政部考核验收方案7大类31项指标, 准备查备资料30盒29餘份。去年以来, 政策法规处还从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四个方面人手, 编写了《陕西省财政行政执法指南》和《财政行政执法法律法规汇编》, 为全省财政系统干部执法提供了指导和依据;组织依法理财试点单位开展了专题调研, 形成《法律视角下的财政问题研究》文集, 公开出版。在这次检查验收中, 按照厅长张社年的要求, 政策法规处会同人事处、办公室、培训中心, 共同组织了财政干部普法验收考试, 9位厅领导带头参加考试, 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24人参加考试, 占领导干部人数的76.5%;—般干部268人参加考试, 参考率达到9 3.7%, 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验收, 获得检查组的高度肯定。

汇报会上, 康仲涛从加强领导, 完善制度, 普法机制做到五个到位;开拓思路, 创新形式, 普法过程突出六个结合;依法行政, 依法理财, 普法效果达到五个提升等三个方面汇报了财政“六五”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并围绕“十三五”财政规划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从健全财政法规制度体系、规范财政执法行为、加强财政法治宣传教育、加强财政法治监督、建立依法行政依法理财长效机制等五个方面对下一步财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作了部署。

赖永添对陕西财政“六五”法治宣传教#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 陕西省财政厅党组高度重视财政法治教育工作, 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注重“六个结合", 抓住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着力点, 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他强调, 财政干部要在学法、用法, 提高自身法律素养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财政法治宣传教育力度, 创新途径, 帮助服务对象能够运用财政法律法规解决问题。各级财政部门要深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在新形势下继续开创财政普法工作新局面。

篇9:远程教育工作考核方案

全体在编在岗的教职工。

二、项目设置和比例

设立考核合格人员奖、管理岗位津贴、校对人考核奖等项目,一律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内支付,且在年度考核后发放。(101.2%)

1.考核合格人员奖(80%)

2.管理岗位津贴(3.1%)

管理职数:我校配校长1人,每人每年津贴1000元标准。中层校干4人,按每岗每年1000元标准。 3.值班费、各室津贴从绩效工资出,不计工作量;少先队500微机室300卫生室、实验仪器室、体育室、工会(卫生)、领操各200图书室250心理咨询室150中心教研组长150年级教研组长100备课检查组100 4.校考核奖(约占17.7%) 去掉上述各项奖金、津贴,剩余款项用于各校发放校对人考核奖,具体考核项目包括:师德考核、出勤考核、工作量考核、工作过程考核和工作实绩考核。

三、考核内容、分值及权重

(一)教学岗位人员绩效考核 教学岗位人员考核的内容、分值及权重是:1.师德(100分,权重10%),2.出勤(100分,权重20%),3.工作量(100分,权重20%),4.教学过程(100分,权重30%),5.教学实绩(100+X分,权重20%)。 具体考核指标: 师德(100分,权重10%) 根据学校日常检查记录和教师学生民意测评结果计算。

1.凡有工作不服从学校安排、公物私占或恶意破坏、有偿家教、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散布谣言、违反计划生育、出现学生安全事故及其他影响恶劣行为的,扣除该项全部得分外。 2.有举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经查实的,每次扣10分。 3.有举报私自向学生推销、代订各种教辅材料或其他乱收费行为经查属实的,每次扣10分。 4.在工作日内喝酒、打牌、下棋、打麻将、上网聊天、炒股、打游戏等,发现一次扣10分。 出勤(100分,权重20%) 根据学校考勤记录计算。考勤要严格按规定执行。校长室每月统计一次,向全体教师公示。迟到一次扣2分;早退一次扣2分;事假一天扣2分,当月事假超过7天的按本方案第六条执行;病假一天扣1分;旷课一次扣10分,离校没调课每节课扣5分,调课没经教务处批准扣2分。重大活动(升旗、开会、统考;镇、县级以上检查;集体活动)没参加按事假论加倍处理(已履行请假手续或公派出差、学习等除外)。每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校本培训时间和每周周前会时间原则上不准请假。凡不履行请假手续、先斩后奏者,视为旷工。旷工一天扣20分。 工作量(100分,权重20%) 工作量得分=教学人员周实际工作量÷全校教学人员人均工作量×20。工作量计算方法详见附件二《教学岗位人员工作量计算参考办法》。学校的一些临时性工作,教职工要服从学校安排,强调师德第一,不能斤斤计较。 教学过程(100分,权重30%) 重在考核班级管理、备课(集体备课)、上课、作业、学生辅导、教学研讨等的落实情况,以学校平时的检查结果计算。 教学实绩(100+X分,权重20%) 考核计算一学年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取得的突出成绩。X指加分因素,X最大值设定为30分,高于30分时的其他加分因素只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考核时最多计30分。具体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考核细则并考核。

(二)非教学岗位人员考核 非教学岗位人员考核的内容、分值及权重是:1.师德(100分,权重10%),2.出勤(100分,权重20%),3.工作量(100分,权重20%),4.履行岗位职责(100分,权重30%),5.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100分,权重20%)。

具体考核内容由学校根据岗位考核目标确定。

四、考核办法

(一)学校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实施本校考核和奖金分配工作。考核小组由校长全面负责,由学校领导和教职工代表5—9人组成,校长任组长,考核小组成员中教职工代表不得少于1/3。考核小组成员必须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具有较高的政策和业务水平,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其中教职工代表必须经民主推选产生。

(二)绩效考核工作关系到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工资制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教育系统的行业形象。本绩效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报中心校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三)绩效考核一般与年度考核结合进行,具体要做到三个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实施考核的全过程要公开透明,随时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和质询。考核要充分听取年级组、学科组、任教班级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意见。量化分数揭晓后,考评的各项得分必须有原始依据。在考核中有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等情况的,将上报教育局追究其相应责任。

(四)对考核结果实行公示制。绩效考核结果确定后,要在本校公示一周。教职工对考核结果如有不同意见,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向学校考核小组或小学中心校直至教育局提出申诉。

五、结果运用

(一)考核优秀比例控制在12%以内。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考核等次应确定为不合格:

1.职业道德考评达不到基本要求的;2.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严重损害学生利益,造成严重后果的;3.因失职渎职造成重大事故或严重社会影响的;4.歧视、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5.从事有偿家教的;6.在职称评定、教育教学研究、质量检测、评优评先、计划生育等方面弄虚作假的;7.有其它违规行为的。

(二)要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合理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等次。对师德突出的教职工可以在绩效考核上有所倾斜。一线教师的优秀比例要高于非一线教师。

(三)奖励性绩效工资由校考核后小学中心校发放,按年度将考核结果登记造册,经县教育局、人事局审核后,报县财政局通过个人工资帐户发放。

(四)绩效考核结果将作为教职工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绩效考核不合格者,下年度不得申报职称评审。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规定予以转岗或解聘。

六、相关政策规定

(一)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享受班主任津贴,离开岗位后不再享受。

(二)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的正常变动按年度进行。年度内学校发生工作人员构成及工资水平变化的,当年内不作相应变动,待下一年度核定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时作相应调整。

(三)依据铜教[2006]07号文件《铜山县教育局关于加强教职工管理的暂行规定》中第六条的要求,中层及其以上管理岗位,若有突破,但按岗设置津贴。

(四)以下人员不参与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

1.经批准脱产学习一年以上的;

2.解除聘用合同的;

3.患绝症、传染病、精神病等人员,不能坚持正常工作6个月以上的; 4.不服从学校安排的; 5.当年考核为基本合格、不合格的。 (五)凡符合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享受产假待遇的女性工作人员,产假期间基础性绩效工资全额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按产假前所在岗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平均水平执行;产假期满,经批准继续请哺乳假者,按病假人员计发基础性绩效工资。

(六)病假6个月以内或当月事假7天及以上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按照实际在岗时间计算。

(七)凡旷工者扣发当月奖励性绩效工资,并按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八)2009年1月1日后因退休、死亡等原因离开工作岗位的教职工,按实际在岗时间按月计算奖励性绩效工资(在岗时间不足1个月的,不计算)。 (九)根据徐纪发[2009]23号文件精神,实施绩效工资后,学校将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外自行发放任何津贴补贴、奖金、有价证券、实物和福利等,不得违反规定的程序和办法进行分配。对违反政策规定的,按照组织程序追究责任。

说明:以上各项奖励最高级别为省级。

附件一

教学岗位人员工作量计算参考办法

一、教学岗位人员工作量计算方法

量化出教学岗位周工作量总和(以校为单位),除以全体教学人员总数,得出教学人员周人均工作量。教学人员周实际工作量除以周人均工作量乘以工作量分值,即为教学人员工作量得分。计算公式为: 教学人员周人均工作量一教学岗位周工作量总和÷教学人员总数; 教学人员工作量得分=教学人员周实际工作量÷教学人员周人均工作量×工作量分值。

工作量分值应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二、教学岗位周工作量总和计算方法

每周任课时数按省标执行。各科周总课时数乘以各科系数记入周工作量。小学语文系数低年级1.4,中高年级1.6;小学数学、科学、英语低年级1.3,中高年级1.5;其他学科系数为1。

班级人数与工作量系数:20人以下为0.5:21—30人为0.8:31—45人为1:46人以上为1.2。

上一篇:广西的中元节的意义下一篇:观看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