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中元节的意义

2024-04-15

广西的中元节的意义(精选8篇)

篇1:广西的中元节的意义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以及中元节的文化中,可以体会到中元节具有双重意义:

一是阐述怀念祖先的孝道,让人们慎终追远。

一是发扬推已及人,救济众生的义举,换得世界清平。

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我们在开展中元活动的时候,要跳脱鬼的角度,传承孝道文化。

广西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又称壮族“团聚节”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元节。中元节本是汉族的祭祖节日,后来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包括壮族在内的一些少数民族也在这一天祭祖。

在广西,中元节一般提前一天,也就是在农历七月十四过,又叫“七月半”“七月节”。传说,以前广西老百姓也在农历七月十五过节。到宋朝末年,南方战乱,广西老百姓正准备过中元节,听闻元军大举进攻岭南,为避战乱,只好提前一天过节了。后来便一直延续下来。

在广西,中元节是个重大节日。这一天,很多单位都会“人性化”地提前几个小时下班,让员工回家过节。在包括南宁在内的许多地方的壮家,中元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无论家境如何,都要割肉宰鸭、隆重祭拜祖宗的。

壮族民间传说,人死后灵魂会到天上去,由天上管着;只有到七月初七至十五,才能放假回到人间探亲。于是,每年到了七月初七,姑娘们过完乞巧节之后,家家都忙于筹办给祖宗祭拜的活动。

中元节的过法因地而异,最具普遍性的是:农历七月十三之前,家家户户都搞大扫除,注意言行礼节,备好供品,一是表达对祖宗的敬重,二是展现子孙的治家本事;七月初八开始“接祖”,七月十二以前要把祖宗接回家,一日三餐点香供祭;七月十四、十五(有的地方是七月十三至十六),全家停止一切农事,置办丰盛的祭品,举行祭拜仪式、聚餐等。七月十四,第一次祭拜时,往往是半夜起床,天蒙蒙亮全家就开始聚餐了。七月十五日为“送祖”日,当晚要把所有的纸供品烧化,以示送给祖先带回去享用。七月十六日走亲戚,嫁出去的女儿,这天都要拖儿带女回娘家。因此,有的民俗学家将壮族“中元节”称作壮族“团聚节”,也称“姐妹节”。

[广西的中元节的意义]

篇2:广西的中元节的意义

在广西,中元节一般提前一天,也就是在农历七月十四过,又叫“七月半”“七月节”。传说,以前广西老百姓也在农历七月十五过节。到宋朝末年,南方战乱,广西老百姓正准备过中元节,听闻元军大举进攻岭南,为避战乱,只好提前一天过节了。后来便一直延续下来。

在广西,中元节是个重大节日。这一天,很多单位都会“人性化”地提前几个小时下班,让员工回家过节。在包括南宁在内的许多地方的壮家,中元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无论家境如何,都要割肉宰鸭、隆重祭拜祖宗的。

壮族民间传说,人死后灵魂会到天上去,由天上管着;只有到七月初七至十五,才能放假回到人间探亲。于是,每年到了七月初七,姑娘们过完乞巧节之后,家家都忙于筹办给祖宗祭拜的活动。

中元节的过法因地而异,最具普遍性的是:农历七月十三之前,家家户户都搞大扫除,注意言行礼节,备好供品,一是表达对祖宗的敬重,二是展现子孙的治家本事;七月初八开始“接祖”,七月十二以前要把祖宗接回家,一日三餐点香供祭;七月十四、十五(有的地方是七月十三至十六),全家停止一切农事,置办丰盛的祭品,举行祭拜仪式、聚餐等。七月十四,第一次祭拜时,往往是半夜起床,天蒙蒙亮全家就开始聚餐了。七月十五日为“送祖”日,当晚要把所有的纸供品烧化,以示送给祖先带回去享用。七月十六日走亲戚,嫁出去的女儿,这天都要拖儿带女回娘家。因此,有的民俗学家将壮族“中元节”称作壮族“团聚节”,也称“姐妹节”。

中元节依旧。不过,人们已不信鬼神,仅以祭祀礼仪,表示对逝者的缅怀,求的大多是亲人团聚,共同祈盼的是家庭的和睦,民族的团圆。一位在拔鞑耸醒」何迳纸鞋等祭祀贡品的刘奶奶告诉记者,中元节买些贡品烧,是为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祈求家人健康平安。一家老小也可以趁过节的机会吃顿团圆饭,这在平时是很难得的。

中元节重“孝”

许多人不知道,“中元节”其实是中国道教的叫法,佛教则称之为“盂兰盆节”。相传,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尊者在未得道前,父母双亡,十分思念自己的母亲。修成正果后,他用天眼通察看地狱,发现母亲已堕入饿鬼道,食物入口,便化为熊熊烈火,苦不堪言。经师尊释迦牟尼训示,目连尊者历尽艰辛,广集僧众比丘,于七月十五日做了一场盛大的法会,超度地狱亡魂,终于使母亲脱离苦海。刚好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中元地官赦罪日也在这一天,于是盂兰盆会的故事与中元相融合,并加入许多中国化的元素,比如与儒家的孝道思想结合,形成了具有教化作用的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元节。

中元节又称孝子节,因为佛家的目连救母,本来就是个孝子故事,巧的是道教的中元地官舜帝也是一个大孝子,加上儒家一向注重孝道,百德孝为先,所以使中元节蒙上了浓浓的.孝教色彩。自唐宋以后,七月十五还被一些地方政府和家族借用,作为集体祭祀先烈和忠孝大德之人的节日,这就是说,中国历史上,中元节又是个祭祀国家和地方的忠孝大德之人的日子。这里说的忠孝大德之人,并不仅仅是指家庭伦理范畴中的忠孝之人,还指那些曾经为国家、集体、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国家地方安全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

从这点上,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无疑具有积极意义。现在,民间的中元节,已逐渐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中元节为啥要吃鸭

如今,鸭子已经成为南宁市民中元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那么,中元节为什么要吃鸭子呢?

老家在伶俐镇南蛇坡的黄阿姨是典型的壮家人。在南宁打工的她,早早就向老板请了假,提前几天回去准备过节用品和祭祀祖先的供品。她告诉记者,她们家乡过中元节的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一家老小团聚,点上香烛,摆上鸭肉、饭、水果等食品祭过祖先后,一家人便围坐在一起共享天伦。饭桌上,一只鸭,一块肉,是必不可少的。据黄阿姨家的老人说,祭拜祖宗时,所用的纸钱、衣物是要靠鸭子驮过奈何桥的,所以,中元节一定要吃鸭子。

迷信说法当然不可信。民俗史专家认为,中元节之所以要吃鸭子,是因为在广西农村种稻谷前,每户人家都会买上一些鸭子回来养;在割完稻谷后,他们通常把鸭子放到稻田里,让鸭子吃掉田里的谷子和蚯蚓。种晚稻时,农民为了犒劳自己,开始杀鸭子过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习惯在这天吃鸭子了。

篇3:谈广西精神的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正如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国际经济学教授克劳德·迈耶在其新著《谁是亚洲领袖——中国还是日本?》中写道的:“中国崛起的速度之快是史无前例的。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仅用了30年的时间便走出了不发达的状态,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而打破了国际平衡,打乱了大国原有的排序。如今,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的8%,与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在10年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日本的1/4。自1981年以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12倍,人均收入增加了9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总数占整个中国人口的比例由过去的63%减少至9%,而同一时期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贫困人口的比例几乎没有变化,依然约为40%。中国的成功既令发达国家不安,又让他们心生敬佩: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占全球出口总量的8.7%,而1980年,这一比例仅为1%,而且中国企业在许多领域拥有的统治地位对欧洲和美国的许多行业构成了直接威胁。”

仅以广西“十一五”期间为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广西坚持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广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4.7%,高于全国9个百分点,12个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一番以上;转方式、调结构取得重大进展,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食品、汽车、冶金成为千亿元产业,食糖、微型汽车、轮式装载机、柴油内燃机等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31.7%提高到40.3%,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特色优势农业快速发展,糖料蔗、蚕茧、木薯、木材等产量全国第一,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大幅提升,一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码头相继建设并竣工,广西从交通末梢变成连接中国与东盟的国际通道、华南与西南的交通枢纽。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西南地区第一个大型炼油厂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厂建成投产,西部地区第一座核电站防城港红沙核电站开工建设。城镇化率由33.6%提高到40.1%,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同样是这5年,广西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广西区党委和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道德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效,各条战线涌现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惠民工程成效明显。民族文化和大众文化进一步繁荣,创作了一批文化精品,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出版发行和报业实力居西部地区前列。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山清水秀生态美”品牌优势更加彰显。

2 广西精神的内涵

进入21世纪以来,广西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追赶跨越的关键时期。建设西部经济强区,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广西发展新定位、新要求的重大举措。2007年3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广西要努力建成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信息交流中心。2009年12月7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广西发展的战略任务,就是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构筑新高地、打造新一极,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民族地区,在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

要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就必须依靠文化凝聚人心、鼓舞干劲、激发热情。因此,广西精神应运而生。“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这16个字是广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积淀和孕育而形成的特有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广西的具体表现,是广西人民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追求、优秀政治品格、良好精神风貌的结晶,它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广西的人文特质、民族特质、区域特质、时代特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整体。其内涵具体如下。

2.1 团结和谐

团结和谐是广西精神的根本标志。广西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区,长期以来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步,共同维护祖国统一。长期以来,我国各族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亲密感情不断深化,相互团结不断加强,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保持长期和谐稳定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

2.2 爱国奉献

爱国奉献是广西精神的显著特征。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广西各族人民始终保持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尤其是50多年来,坚持两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我国的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一个稳定的共同体。

2.3 开放包容

开放包容是广西精神的鲜明特质。广西沿海沿边沿江,长期以来,不封闭、不保守、不狭隘。近年来,多区域合作成为广西开放包容的最大亮点。主动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更是加大了广西的开放力度,展示了广西自信豁达的姿态、天下一家的情怀、海纳百川的胸襟。创新提出并扎实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加快融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研究提出了建设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务实开展中约“两廊一圈”合作,同时深度参与泛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西南地区等国内区域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广西在国家对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2.4 创新争先

创新争先是广西精神的重要特点。作为一个后发展、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人民秉承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不甘落后,不怨天尤人,不因循守旧,励精图治、奋起直追、勇于赶超。广西制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夯实了促进经济起飞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创新发展基础,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

3 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当物质生活满足以后,人们更加追求内心的和谐与宁静、正确的伦理价值和精神自由、健康有为的时代精神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等高层次、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正像德国诗人荷尔德林那句著名的诗句:“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开启了人类追求诗意人生的心扉。因此,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感受尊重、富有尊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民思想与封建社会富民主张最本质的区别,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出比资本主义制度更为优越的生动体现。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规划,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关系。

当今世界正处在文化的大交流、大交融、大交锋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各族人民的热切愿望。哪个国家不重视文化建设,不将文化搞上去,就容易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就容易使自身文化被异化。如果文化搞得不好,人民就必然缺乏民族自豪感、归属感、自信心和凝聚力,整个国家肯定是一盘散沙。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广西有基础、有特色、有资源。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提高文化产业比重,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推进广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大繁荣,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4 结语

201 1年是广西“十二五”良好开局之年,提出广西精神生逢其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各族人民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为推动我们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宏伟目标,创造出八桂大地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法)克劳德·迈耶.谁是亚洲领袖——中国还是日本?[M].潘革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篇4:广西的中元节的意义

摘 要:通过对广西壮族纹样中承载的精神文化整理,以及对当代文化杂糅混沌的审思,归纳广西壮族文化纹样在当代实际应用中体现的种种有利作用与积极意义。

关键词:纹样;壮族文化;当代

纹样是图案的一种具体表现方式,是一种体现人们思想的载体,是一种文化的标记。民族纹样表示着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表现形式。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包含着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1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壮族为主,壮族文化长期而又大范围地占据与影响着广西地区的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壮族文化中包含有大量的独特纹样,包括蛙纹、水纹、云纹、太阳纹等带有壮族民族独特的文化纹样。而行至当代,这些古老而又独特的文化纹样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一、壮族的纹样样式

壮族的文化纹样大抵是由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自然形态纹样以及人物纹样组成。比较常见的就是壮锦中的回纹、水纹、云纹、花卉纹,以及壮铜鼓中的太阳纹、蛙纹和鸟纹。这些壮族文化纹样都带有壮民族自身的文化特征,并且带有壮民族对自然的态度以及对生命的认知、以十分具体的方式对壮民族人民生活的工具进行装饰。壮族纹样的来源往往源自壮民族对自然的认知,对祖先的崇拜以及对美的感悟,千百年来,形成的固定、封闭而又保守的文化载体。

二、当代文化

中国当代正处在文化高度发展的过程,多元化的文化都在向东部沿海地区汇集,各个民族,甚至各个文明的思想、文化都成为中国当代的可控性工具。中国本土的文化,无论是汉文明还是地方上各个地域文化或少数民族文化,都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在一个多元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当代,文化的包容性越来越强,独立性却越来越弱,甚至有部分地方文化日渐式微,乃至消亡。各个本来独立的文化都渐渐开始带有其他文化的影子,从保守封闭的极端直接过渡到另一个杂糅的极端,混沌、包容也成为目前文化的一种状态和符号,文化的独立性日渐微弱,文化慢慢趋于同一,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渐渐变得模糊不清。鉴于此,一部分站在文化共存立场上的学者和专家开始在文化与设计的角度上反同一性。

三、壮族文化纹样在当代的应用现况

壮民族文化的受众群体多集中于我国西南地区,以广西地区为主,它的影响范围也主要是广西地区,甚至覆盖了整个广西地区。广西地区也因此成为壮族文化纹样最重要的载体,但同时,壮族文化纹样在当代的应用也仅仅局限于广西地区。

四、壮族文化纹样应用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当中,各个领域的反同一性趋势下,壮族文化纹样在当代的实际应用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一)历史传承意义

壮族文化纹样包含了壮族人民的历史认知和精神内涵,绝大多数壮族文化纹样都是根据壮族人对自然的认知以及对自身历史的转述中变化而来的。例如在壮铜鼓中,蛙纹、鸟纹围绕着太阳纹旋转,太阳是人生活的重要自然元素,在壮族神话中,也有类似于汉族“羿射九日”的典故。传说壮族曾经的居住地的天空上出现17个太阳,炎热无比,有壮族的勇士射落15个太阳,导致剩下的太阳避而不出,壮族的先民由此无法生活,便跪地祈求太阳的恩赐,最终感动上天,两个太阳重新出现,日夜轮转,一个便是现在的太阳,另一个便是夜晚的月亮。在壮族文化纹样中也经常会有类似于这种人形纹朝拜太阳纹和其他动植物纹样、几何纹样围绕太阳纹旋转的纹样,这也是壮族文化中代代相传的太阳崇拜,表达了壮民族先民对太阳和自然的一种敬畏之情。壮文化中鸟纹,是壮民族对凤鸟崇拜的具体体现,“越地深山有鸟如鸩,名曰冶鸟……越人谓此鸟为越祝之祖。”广西岭南地区古时称为百越,古壮族被称为百越人,根据《博物志·异鸟》记载,壮族人对凤鸟的崇拜起源于他们对自身祖先的崇拜。《吴越备史》记载:“有罗平鸟,主越人祸福,敬则福,慢则祸,于是民间悉图其形而祷之。”明确表露了壮族鸟纹的起源。在当今社会,保留壮族文化纹样,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是可以将这种壮族文化中的古老崇拜以及精神寄托继续传承下去的。

(二) 地方标志意义

每一个地域或民族都会有本身的文化因子,甚至有一部分文化因子足可以称为某一个地区或民族的象征符号。正如北京四合院、云南一颗印、江南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由于它们自身的特点,成为一个地区文化的代表。在民族图案纹样中,龙形纹样称为汉人专有的象征,龙的象征意义代表了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汉族祖先的图腾象征,但凡“龙”的出现都代表着汉族的特有文化,乃至英文中汉文化中“long”也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有所区别。在广西壮族文化中,纹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带有壮族文化纹样的壮锦成为壮族文化输出的主要成分。在壮族文化中,壮锦意为“天纹之页”,上绘有二龙戏珠纹、回纹、云纹、水纹以及花卉纹等带有一定民族风格的纹样。壮族文化纹样中,大多都是呈现几何形体分明的纹样,以直线与规整几何形为主要的点、线、面的表达,是非常具有少数民族异于汉族文化的设计意味。通過对壮锦传统纹样的变形与再创作,更多的壮锦纹样出现在现代的壮锦设计中。“桂林山水”“民族共进”等同样带有民族风格纹样出现在壮锦之中,通过这些纹样,其他地区的人们开始认识壮族的文化,形成了对壮文化覆盖区的重新认识。

(三) 精神独立意义

广西壮族的各个方面发展,日益趋近中国其他地区,壮族人民也渐渐与其他民族同胞消除民族差异。壮族文化作为中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这种大趋势下渐渐淡化。壮族文化带有壮民族本身的精神信仰,是对壮族祖先的崇拜缅怀和对壮族祖先对自然的观点的继承,也是壮族作为中华56个民族一份子的除却血缘与地缘以外的重要因素。壮族文化纹样是壮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与组成部分,是代表着壮族对外展示本身文化的重要标志,壮族花山壁画中的人物纹样是壮族文化纹样中的一个重要代表,描绘着壮族祖先战争胜利庆祝、农田丰收的欢聚以及狩猎布武的操练,是壮族祖先生活与抗争的记录。是属于壮族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它与其他民族壁画的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差异较大。诚然,在壮族文化中,有些许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是,花山壁画中的人物纹样是壮族独有的文化形式。在当代社会中,壮族提倡带有壮文化特征纹样的艺术设计,是对壮族文化独立于其他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

(四) 文化共荣意义

目前,我国处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各个民族、各个地域的独有文化渐渐步入公众的视线,因此,曾经保守而封闭的地方文化也慢慢开始向外界展示自己本身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受到其他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文化上的“百花齐放”成为目前当代的文化现状,单一的文化无法满足人们对这个世界的渴望和需求。壮族文化纹样代表着西南地区广西壮族的独特文化符号,也会渐渐成为大众的美学追求目标,对传统而广泛的主流汉文化的厌倦也需要其他文化来进行调整与创新,对于人性猎奇心理的需求,广袤的汉族聚居地区的人对壮族文化纹样独特的文化形式会感到新奇,并改变本来固有的腐朽的文化样式。这种文化上的共同进步、共同繁荣是必须由各个不同的文化元素构成,在这样一种文化共荣的前提之下,壮族文化纹样在当代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五、结语

壮族文化纹样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是值得我们思考、提炼以及实际应用于当代的。重新认识壮族文化,合理地应用壮族文化中的具体纹样,对于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是可以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的,也是我们对壮族文化的振兴以及中国民族艺术发展的巨大贡献,是为我国当代打造文化强国注入的新鲜而强劲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冼宁.不定的魅力——室内环境中的模糊性空间[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02):105-106.

[2]赵鸿灏.地域文化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影响[D].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06:1-84.

[3]戚颖.侗锦凤鸟纹样浅析[J].广西轻工业,2009,(09):127-128.

[4]周天一.广西民族服饰图案寓意与点的关系[J].艺术探索,2008,(04):121-126.

[5]李婷婷,陈震云.客家传统民居文化在现代住宅建设中的传承[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01):167-170.

[6]黄嘉莹.浅谈仫佬族凤图腾文化的设计功能意义[J].智富时代,2015,(05):353.

[7]彭国翔.儒家传统: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2-40.

[8]張晓青,陈华.中国传统图案创新设计探讨[J].安徽文学,2009,(09):105-106.

[9]郑东军.中原文化与河南地域建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1-216.

[10]隋杰礼,王少伶,高钰琛,王磊.走向模糊界面的建筑形态.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04):249-251.

作者单位:

樊卓,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篇5:中元节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的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保持以拥有自己的特色而存在于世,不能全盘西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是对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贡献,更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留后路,对子孙后代负责。自结束以来,中元节节日的习俗逐渐在民间复兴。固然,烧纸燃放鞭炮对环境卫生有些破坏,但是政府应该引导民众如何过适应现代化的中元节,如通过网上祭奠的形式传承民间习俗,并深入挖掘中元节的文化内涵,综合创新以弘扬优良传统。我们要大力弘扬自己的优秀文化。

篇6:中元节的祭祀活动及节日意义

就其文化内涵而言,七月半也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之一,其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七月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中元节禁忌有哪些

1、忌半夜晾衣服

在鬼魂四处出没的鬼月里,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设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烦找谁?

2、忌披头散发睡觉

鬼月,到处都是在外游荡的孤魂野鬼,如果披头散发,小心被它们误认为同类,硬要叫你起来聊天。

3、夜游

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更加不要去偏远或者人少的地方,否则只会自找麻烦。

4、忌半夜庆生

还是改到白天庆祝比较好。

5、忌说“鬼”字

在中元普渡时,最好谨言慎行,除了忌说「鬼」字之外,也别口不择言胡乱说话,小心鬼魂就在你身边!

6、忌乱踩冥纸

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在焚烧时,鬼魂们会聚集在旁边抢拾,如果你在焚烧冥纸的时候乱踩乱跳,难保不会阻碍到它们的行动,鬼魂们生气之余,自然会对你不利。

7、忌乱拍他人肩头

民间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两肩及头顶上,会让鬼魂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时随意乱拍他人肩头,岂不是想拍熄对方的火,让鬼魂找他的麻烦?

8、忌将筷子插在碗上

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此举只会招来好鬼魂来与你分享食物。

9、床头忌挂风铃

因风铃会招阴。

10、忌偷吃祭拜的祭品

与鬼争食,恐遭来厄运。

11、忌轻易的回头

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否则会有麻烦。

12、忌下水游泳

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

13、忌吹口哨

篇7:2021年中元节节日意义

中元节节日意义

从有关七月十四/十五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七月十四/十五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就其文化内涵而言,七月十四/十五也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之一,其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信仰。七月十四/十五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中元节是什么意思

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少数地区也叫亡人节。是古代节日三元之一,正月十五上元节,庆贺正月元宵。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先祖。十月十五下元节也是寒食节,纪念古代先贤每年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是我国主祭祀的传统节日。它与寒食节、清明节合称我国古代的三大鬼节,每年主要集中在在农历的七月十五这天举行祭祀活动,但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人们也有在七月十四祭祀的传统。也有一些地方从七月初就开始祭祖的仪式,在夜里将祖先接引回家中,然后一日三顿茶饭的供奉直到七月结束。

相传,农历的七月初一鬼门大开,阎罗王特许阴间的鬼会回到阳间接受后人的祭拜,而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就会飘荡在人间寻找食物。民间信仰祖宗崇拜,相信在中元节期间祖先会返回阳间的家中看望子孙后代。因此,民间会在中元节,祭祀先人,超度亡魂。

中元节要干哪些事情

祭祖

民间信仰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但祭祀活动一般在旧历七月底之前进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某些地区通过一定仪式,夜晚接祖先灵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送回时,烧纸钱衣物,称烧“包衣”,或佛门或道教的超度。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区,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或重阳节更重要的祭祖日。

放河灯

河灯一般就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农历七月俗称“鬼月”,鬼节当天是阴气最重的一天。民间也流传着很多关于中元节的禁忌,日常家居生活中,大家千万别触犯。

中元普渡

中元节,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亡魂的戾气。

据说七月半恰逢夏秋交替,此时恰恰是天地阴阳交替的节点,阳气盛极而衰,阴气显现,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放出鬼,所以普遍进行祭祀鬼的活动。后世亦有说法认为,整个农历七月都应当是“鬼节”,阎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把鬼放出来到阳间觅食,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最后一天,重关鬼门,群鬼又得返回阴间。

烧纸

中元节日中,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尤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日或十五日晚,在门外焚香燃炮,同时“烧包”(也叫“荐包”)。

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篇8:广西文场保护的意义、条件与对策

关键词:广西文场,地方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广西文场于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标志着广西文场的保护、传承、发展进入一个最佳时期。广西文场是从清乾隆年间始广泛流传于广西桂北、桂中、桂东北、桂西北等官话地区, 尤以桂林、柳州、荔浦、平乐、鹿寨、宜山、融安最为盛行的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形式, 被誉为“曲艺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在文场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文场戏 (又名“文场挂衣”、“文场古剧”、“文场踩台”) ,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18个剧种之一, 也是全国戏曲剧种中极富特色的一种地方戏曲形式。广西文场在其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经历过从幼稚到成熟、从自发到自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也经历过曲盛而衰、由热闹到冷落、由崛起到断层的逐渐边缘化过程。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文化转型、经济转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的矛盾碰撞, 广西文场面临着困境与危机, 也面临着挑战与机遇。

一、广西文场非物质遗产保护意义

广西文场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依据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依据其价值意义以及它目前所处的困境而产生保护的内在需求和外部要求。

其一, 广西文场作为传统曲艺及地方戏曲具有值得保护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意义。广西文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 也可称之为历史文化传统的“活化石”。据何红玉考证:“文场是一种清唱剧类型的曲艺形式, 源于江浙的民间小调, 市井俗曲。自秦始皇统一岭南、开凿灵渠以来, 桂林一直是联系岭南各地与中原及长江、珠江流域的要地, 历史上曾经长期是广西省会, 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清乾隆年间, 上述民间艺术, 通过官吏升贬任迁及商贾贸易的频繁交往, 逐渐传入桂林, 经与桂林方言、民间音乐紧密结合后, 衍变成了文场。”这至少说明三点:一是广西文场产生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200年前广西文场从桂林发端, 此后在以桂林为中心的广西各地逐步铺开, 影响区域范围不断扩大, 传承谱系有金紫臣谱系、陶沛一谱系、李子忠谱系、蔡华圃谱系、王仁和谱系等五大谱系, 有“光派”与“瞎派”流派之别, 形成人数众多、名师荟萃、流派纷呈、队伍庞大的民间曲艺文化现象。二是广西文场的起源与江浙民间小调、市井俗曲有紧密关联, 上溯其历史渊源, 显然就不仅仅于200年前;从戏曲角度考证, 也早已有学者认为, “百戏之母”的昆曲对广西文场也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故而广西文场的源头也许更为久远。三是广西文场发源地在桂林, 桂林从秦始皇开凿灵渠之后历代对岭南开发, 早已使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交融。从文化基因角度而言, 植根于桂林本土文化的广西文场, 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就明显带有作为北方方言的“桂林官话”文化特征, 也带有中原主流文化与岭南地方文化交融的特征, 从而使广西文场的历史文化积淀更为厚重和悠久。

其二, 广西文场作为民间曲艺具有值得保护的民间文化代表作的现实价值和意义。相对于文人文化或精英文化的强势文化而言, 民间文化长期以来处于边缘化, 矮化、丑化的劣势地位。尽管在现代社会中, 文人精英文化也会不断受到冲击, 但毕竟还会因其曾经的主流话语地位及其文化权力, 自我保护与制度保护的机制和功能较强。民间文化相对而言较弱的原因在于:除承受文人精英文化所面临的来自现代文化和西方文化冲击的压力之外, 还需要承受来自文人精英文化将其边缘化的压力。因而在各种强势文化的夹击下, 民间文化更容易陷入困境、衰落、消亡, 也就更应该加以保护。同时, 从文化构成与结构的角度看, 任何民族文化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系统、统一的整体结构, 民间文化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不仅具备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文化特质和特征, 而且也具备文化多样性价值和意义。况且文人文化与民间文化也并非仅仅是对立关系, 而且应是相互作用、互为交融的统一关系。广西文场作为民间曲艺和地方戏曲的代表作, 不仅是对其民间文化的性质认定, 而且是对其艺术特征与艺术价值认定。文场曲调有“越调”、“滩簧”、“丝弦”、“南词”等“四大调”;有[马头调]、[打扫街]、[骂玉郎]等100多支小调;还有“调中之王”[5]的哼腔等, 音乐艺术特征明显。这使广西文场有其自身的艺术特质和特征, 相对于民间曲艺的“俗文化”而言, 它带有某些“雅文化”的特征。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它的起源中含有“昆曲”及其江南小调影响因素, 江南文化的“雅”会影响到它的风格。二是因为它的源流中还会有历代官吏升贬任迁而形成的南北文化交融的同时也会形成文人文化与民间文化交融的现象, 甚至一些流散民间的宫廷音乐以及明代桂林靖江王府流散传出的王府音乐也因之而进入民间, 致使文场具有“王府风格”、“宫廷韵味”的气派, 从而也会形成其“雅”的特征。三是广西文场除获得民间百姓喜爱之外, 还获得文人雅士的喜好, 并参与其中活动。据何红玉考证:“文场的演唱队伍除职业的外, 也有一些文人、学士、达官、市民, 他们酷爱文场, 但不以此为生, 常组成‘玩子馆’、‘文场社’或‘文场研究会’等, 结集唱奏, 消遣自娱, 被称为‘玩友’、‘耍友’或‘耍家’。这些人文化较高, 不少人谙熟音律, 潜心研究, 遂使文场剧目、曲调不断丰富。”故而也使文场带有“雅”的特征。四是从文场的“文”释名而言, 文场又名“文玩子”, 是与清唱桂剧的“武场”, 又名“武玩子”相对而言, 故而也有文雅之义。

其三, 广西文场在各种压力和挑战下面临生存危机与困境, 具有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和意义。保护是针对处于危机、濒临消亡的弱势者而言才具备保护理由, 因而保护带有抢救性、拯救性和刻不容缓的急迫性。广西文场急需保护的理由在于:一是作为文场生存、存在的环境和条件逐步萎缩和消失, 大大挤压文场生存空间, 诸如经济社会对文化空间的挤压, 时代潮流的风尚转移, 现代文化及其电子媒介的强势介入, 多元文化价值取向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农耕文明的小农经济个体劳动被大工业文明机器生产所替代, 生产方式变革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 等等。这从根本上动摇了文场赖以生存、存在的根基。二是文场艺术队伍的断层危机。目前文场队伍主要有两支队伍:一支是作为演出团体的桂林曲艺团, 这是广西唯一的曲艺演出专业团体, 曾经为文场振兴与复兴作出辉煌的成绩, 但囿于文化体制与演出市场的各种因素局限, 现在面临着人才流失、队伍断层、技艺失传、后继乏人的局面, 更面临着专业团体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的出路和转型等问题;另一支队伍是作为民间业余演出队及“耍友”自发组织的业余演出队伍, 其组织方式的民间性、松散性、不确定性也导致队伍存在与专业团体所共同面临的种种问题。民间艺人队伍的散落、断层、流失、乏人问题更为严重, 尤其随着民间老艺人的逐渐逝去, 其技艺也随之消失。据桂林市《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所调查:“广西文场的传承方式历史上多为口耳相传, 随着老艺人相继去世 (80岁上下者大约只有二三十人) , 能演唱传统曲目者已寥寥无几, 且年事已高, 记忆力和演唱能力均不如前”;“民间曲艺艺术队伍日益缩小, 业余文场的传承谱系已后继无人”, 传统文场五大传承谱系至今已严重断层。三是文场活动空间、时间范围日益萎缩。据调查, 20世纪中期, 文场民间业余活动非常活跃, 几乎每一乡镇均有好几个演出队伍和好几处固定的演出场所, 如荔浦的“集咏阁”、鹿寨的“宾贤团”、河池的“怡情社”等;仅桂林市内就多达20余个场所“挂衣”演出文场戏。但目前演出活动现状令人堪忧, 除专业团体桂林市曲艺团拥有几百平米的“曲艺厅”演出场所外, 其他业余演出队伍寥寥无几, 尚无固定或稳定场所, 有的只偶尔应邀唱堂会而已。四是表演技艺传承和原始资料保存出现危机, 因过去无摄像制碟设施, 老艺人的技艺难以通过音像形式保留;且又因后继乏人, 演出技艺也无法口传心授, 故而一些表演技艺以及演出曲目失传。20世纪80年代通过录音留下的一些音响资料, 由于录存质量欠佳, 加之年代已久, 传统曲目的录音带已发霉, 放不出声, 录相资料几乎是空白。至于极少的一些文字资料, 诸如由金紫臣编著的集文场艺术的主要唱腔与剧 (曲) 目的石印线装书《新式琴弦曲谱》 (以后定名为《最新琴弦曲谱》, 包括少量桂剧唱段) , 1935年由荔浦新民书社出版, 以后又有荔浦鸿兴石印局、上海文华书社等多家书局翻版, 但解放后也未能整理校注再出版。较系统、完整地对文场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者何红玉, 已出版文场研究系列著作《戏韵》、《曲韵》、《心韵》以及《音韵》, 是文场研究的开拓者, 但一支独秀, 后继乏人, 尚未见其他系统研究成果, 这也足以构成加强文场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广西文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和条件

新中国建立后, 党和政府的一直都非常关心民间曲艺保护和发展, 给予政策、制度、体制、机制的保障, 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但因“文革”十年浩劫, 以及“左”倾思潮的干扰, 民间曲艺的保护发展工作一直处于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曲折发展中。广西文场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在艰难曲折的进程中也一直都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文艺工作者的大力支持。1953年广西第一届民间文艺观摩会演, 文场戏《琵琶上路》、《僧尼缘》获奖;同年6月, 桂林市文场曲艺研究社成立;1954~1955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播文场剧 (曲) 目、唱段三十余首, 其中《宝玉哭灵》录制唱片;1955年, 组织大规模的文场等民间文艺调研;1958年, 广西艺术学院聘请老艺人王仁和、刘玉瑛到音乐系教授文场;1959年, 桂林市文场戏曲训练班开班;1960年, 文场戏曲训练班并入桂林市戏曲学校, 为学历教育的文场班;1962年, 在文场班基础上组建桂林市曲艺队;1965年, 桂林曲艺厅开厅演出。此后, 桂林市曲艺团作为专业文艺团体, 在集结队伍、聚拢人才、传承技艺、培养新人、改编剧目、重排重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文场剧目演出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徐特立、谢觉哉、陶铸以及越南胡志明主席等高度赞扬, 也获得郭沫若、田汉、李凌、贺绿汀等专家学者的美誉。贺绿汀认为“广西文场是桂林市最珍贵的特产, 国际旅游要买当地特产, 如能买到它的录音带或激光唱片比任何纪念物都好”;他还为广西文场题词“广西文场继承和发扬桂林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是对广西文场及其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充分肯定。归而言之, 对广西文场的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其一, 通过曲艺团专业演出团体的体制形式, 使文场传统剧目和移植改编剧目的演出得到保障。桂林市曲艺团成之后, 首先是致力于传统剧目的改编和上演工作, 如文场戏《双下山》、《僧尼缘》、《宝玉哭灵》、《拷红》、《追舟》、《追鱼》等;文场曲《贵妃醉酒》、《武二探兄》、《黛玉葬花》、《晴雯补裘》、《唱采茶》、《五娘上京》等, 既有文场传统剧目和曲目, 也有对其他戏曲传统剧目与曲目的改编与移植, 使之成为演唱文场剧及其文场清唱的一批剧目、曲目, 达到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效果, 也达到了传承和发扬古典戏曲优秀文化传统的目的。如1979年《西厢记》公演达40余场, 1980年《王老虎抢亲》公演达80余场, 场场满座, 人人喝彩。此外, 广西文场传统剧目曲目繁多, 内容题材丰富, 成套的唱本有《琵琶记》、《西厢记》、《红楼梦》、《玉簪记》等, 单折戏有《双下山》等60多出, 充分体现出文场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其二, 在继承中创新和发扬广西文场传统, 创作和演出了一批现代新文场剧目和曲目。解放后, 一些老艺人与年青艺人结合, 积极努力为新中国文艺事业作贡献, 率先创编一些现代新文场戏曲, 如《双报喜》、《进村之前》、《轻装上阵》以及移植剧目《小保管上任》、《打铜锣》、《借牛》、《抢伞》等。尤其是老艺人王仁和在积极创新剧目的同时, 也致力于新曲新腔的改革, 创造了板腔体结构形式的文场新腔[南词拆板], 使文场唱腔曲调更为清雅细腻、优美动听。新时期以来, 文场经过“文革”浩劫后又焕发勃勃生机, 创编文场新剧目曲目有《江竹筠》、《韩英见娘》、《榕湖春暖》、《情深意切》、《爱的女神》、《仙境怎比我桂林》、《盲女情》、《敬酒》等。李伟群演唱的优秀曲目《春兰吟》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 文化部文华新曲目奖。这些现代新文场戏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创新, 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时代特点, 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艺术效果。

其三, 加强队伍建设, 培养领军人物及其骨干人才, 缓解队伍青黄不接的压力文场。人才培养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施;一是通过曲艺团的专业演出团体, 以体制保障和制度化的措施形成人才培养机制, 着重于在实践中培养演出队伍和人才梯队。二是通过桂林市艺术学校的教育体制培养专业人才, 1959年开办文场戏曲训练班, 此后训练班并入桂林市戏曲学校, 后更名为桂林市艺术学校;1990年广西艺术学校声乐曲艺班教学点设在桂林市艺术学校, 毕业生大都分配在桂林市曲艺团工作;文场演出人才及其基本队伍大都出自桂林市艺术学校, 具有专业教育和专业培训的体制和制度保障。三是通过名师带徒的师传方式形成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建国后, 文场师传的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 师傅带徒弟的教学培养传统通过“结对子”、“拜师傅”等形式体现, 从而形成代代相继的名师传统。新中国成立初期, 以王仁和为代表的老艺人形成第一代文场名师和传承人。此后, 他带的徒弟以何红玉为代表的第二代名师与传承人也在七八十年代成名成才;在90年代和新世纪成才成名的李伟群等人形成第三代名师和传承人, 李伟群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三代传承人纵贯新中国文场发展六十年和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程, 在继承和保护文场传统的同时也更好地创新和发展了文场艺术, 在形成专业队伍的基础上培养了名师名角及其领军人物。

其四, 对文物资料进行普查、搜集、调研的一系列工作, 奠定了文场保护的基础。从1955年开始, 桂林市群众文化馆对文场等民间艺术进行调查、搜集、整理的工作, 专业演出团体也不断通过下乡采风和下乡演出搜集创作素材和民间资源, 尤其对一些民间文场演出活动较活跃的地区进行蹲点调研与跟踪调研, 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如对阳朔白沙镇、临桂六塘镇、灵川大圩镇等地文场戏演出与活动情况进行了翔实的调研;对文场历史渊源、现状、问题的调研和对文场传承谱系、流派、代表性人物的调研;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戏曲志·广西卷》撰写文场辞条以及提供文场资料;编印《广西文场传统剧目汇集》一、二集以及《广西文场音乐汇集》;收入文场戏史料的《广西地方戏曲史料汇编》、《桂林市地方戏曲史料汇编》等;以唱片、声带、音像录制老艺人传统唱腔曲牌、传统剧目和曲目以及优秀创作作品;通过电台和电视台录制“广西文场音乐讲座”、“广西文场艺术讲座”;通过新闻、出版、宣传等渠道开展文场普及教育工作;桂林市曲艺团还经常下乡、下厂、进校园、进军营演出, 并在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音乐学院开设讲座, 等等。

三、广西文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任务与对策

广西文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标志着广西文场的保护进入一个新阶段。“保护”主要有三方面义项:一是抢救性保护;二是修复性保护;三是在传承与发展中保护。确立“保护”的立场和核心价值取向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只有立足于保护, 才能更好体现文场的文化遗产价值和意义, 也才能有效解决它在现实生存、存在的危机和困境问题, 也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使其薪火相传。在广西文场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申报书中, 就已初步形成保护对策:一是静态保护, 包括文场普查和研究, 编撰《广西文场大词典》等内容;二是动态保护, 包括名家音像录制、开办培训班、开辟旅游演艺市场等内容。桂林市文化局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中确立工作思路:一是“不断加大财政支入, 多渠道筹集保护经费”;二是“加大宣传力度, 形成保护共识”;三是“建立传承机制, 促进文化传承”;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合理利用资源, 促进经济发展”。广西文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从文化战略角度作出高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基础上着重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第一, 加大广西文场保护的制度、体制、机制以及政策的保障力度, 建立保护的制度化建设的长效机制。重点放在制度创新、体制改革、机制转换以及政策倾斜、措施到位上, 确立制度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保护确实是全社会、全民的责任, 但更重要的是政府职责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从政府行政角度考虑对策, 应着重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广西文场的保护制度、体制和机制, 在领导管理职能上设置跨行政科局的专职机构及其联动协调机制;对作为专业团体的曲艺团文化体制改革要从有利于保护角度慎重考虑体制机构性质及职能的特征, 而不能简单推向市场或一刀切;保护政策与资金投入应有所倾斜和优惠, 充分利用制度的优势和政策优势提供文场保护发展的空间;应有效整合资源、协调联动、聚集人才, 形成合力和联动机制。二是针对人才断层、艺术教育体制不完善的问题, 重点考虑通过多渠道、多层次人才教育和培养的体制改革问题, 建立完备文场教育、培训体系。三是加强政府依法行政管理职能的同时增强专业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培强文化保护意识, 将文化保护作为系统工程和战略部署来考虑, 纳入广西实施“文化广西”战略和桂林市“文化立市”的战略以及省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的大局中来设计。因而, 应对广西文场保护作出合理规划、周密部署、制定措施、贯彻落实, 使政府在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和行政职责更为彰显。

第二, 加强广西文场保护的展示、演示活动场所的建设, 形成具有标志性的物态化成果和文化地标。一是建立广西文场博物馆, 用于陈列展示广西文场的文物, 包括服饰、道具、乐器、抄本、老照片、老唱片等;也用于通过图文并茂方式介绍文场历史渊源、发展经历、现状境况;还用于音像观摩情境体验。二是建立广西文场艺术传习所, 主要用于传授和研习广西文场的活动场所, 可聘请退休老艺人开办培训班, 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授技艺;也可用于“耍友”聚集研习和进行表演交流的平台;还可用于传统厅堂式演出的场所;亦可作为广西和桂林曲艺家协会等群众团体活动场地, 等等。三是在市、区、县建立一批小型多功能的戏院、戏园子, 尽量恢复或大体还原传统戏曲演出场所的情境和风貌, 可确定其专一功能或多重功能。四是选择和重建多家古典化的曲艺茶馆和茶座, 使商业经营与艺术表演结合, 展示和演示地方戏曲及其广西文场。

第三, 抢救性发掘文场资源, 进一步做好普查、调研工作。保护的最重要内容就是抢救性发掘资源, 建议:一是再次组织由领导、专家、艺人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对广西文场分布地区进行广度、深度的调研和普查, 重点在于抢救濒临消失的资源和尚未发掘的新资源;二是建立广西文场档案库和资源库, 对搜集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建档, 一些残缺或不完备的资料通过各种方式设法补足和修复;三是组织专家学者对现存的文场手抄唱本、曲谱以及曾经出版印刷过的文本资料进行考证、修订、校注, 在具备条件的基础上出版;四是对老艺人及其名师、优秀演员的表演进行音像录制以保存资料, 对过去录制的音像资料进行整理和修复工作, 建立艺人音像资料库;五是设立文字音像资料整理出版专项基金, 用于出版资料丛书和资料碟, 形成图、音、像、文资料系列成果类型;六是开设和建设广西文场及其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站, 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和广泛传播。

第四, 利用桂林旅游优势加大广西文场的保护性开发力度, 形成旅游与演艺结合的共同发展模式。桂林享有国际旅游名域和历史文化名城两顶桂冠, 广西文场既是文化旅游资源, 又是历史文化资源。因此, 广西文场可利用桂林旅游优势, 在合理开发利用中得到有效保护:一是在桂林民俗风情园、王城景区、七星公园、两江四湖景区等大型景区开辟广西文场演艺场所;二是在桂林生态山水文化旅游节和综合性演艺活动中加大广西文场的展示和演出力度;三是与旅行社联合开发旅游演艺娱乐市场, 专门设置广西文场专场演出和专门演出场所;四是建立广西文场 (下转第67页) (上接第72页) 若干保护区或示范点, 例如, 在重要景区建立保护区, 使保护区与旅游区一体化, 达到双赢互利效果;五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 使广西文场在保护和开发中走出一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行不悖的发展道路, 在剧目曲目的整理、改编、移植、新编、创作和演出上取得更大成效;六是利用媒体更好地宣传和传播, 扩大传播渠道和受众群, 在文化交流中扩大影响面和辐射面。

第五, 加大广西文场的理论研究力度, 使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同步发展。从理论研究角度而言:一是通过桂林市文化局艺术研究所和广西及其桂林市曲艺家协会, 在专业圈内以项目方式进行系统专题研究;二是通过高校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优势和资源, 介入地方文化研究, 可在高校的音乐专业和表演专业设置广西文场教学点和研究基地;三是通过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 获得广西文场专题研究项目基金, 以及采用重大项目招标方式吸引学术界对广西文场理论研究的重视;四是确立理论研究的重点, 设置研究的专题, 以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探索的成果达到文场保护的目的, 开辟广西文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的新途径。

陈映红指出:“文化遗产蕴涵着中华文明的思想精髓和崇高的民族精神, 凝聚着各民族的智慧和传统美德。保护中华文化遗产是继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维护全民族的精神支撑的需要, 是对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和保护。”[1]文场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不仅仅在于对处于危机的文化遗产的抢救和扶持, 而且在于保护和守护人类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圣地, 具有人类生存、存在、发展的现实价值和终极意义。

参考文献

上一篇:单位证明模版下一篇:远程教育工作考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