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教学稿子

2024-04-19

片断教学稿子(通用8篇)

篇1:片断教学稿子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管理团队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学校发展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基层学校必须走创新之路,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新途径。作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经过多年的努力,新课程改革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近年来,济源一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群策群力,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探索等方面,进行了大胆而富有成效的尝试,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学校得到了超常规跨越式大发展。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的教育变革应该是课堂的变革,因为课堂教学才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才是践行课改理念的主渠道。

为此,学校领导班子经过广泛调研和深思熟虑后,决定开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活动,并将这项活动作为学校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我们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将“创模”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在二至三个月内,广泛学习考察,进行理论提升,旨在转变观念。

我们认为,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不仅仅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过程,更是提升教育理念的过程。思想影响行为,理念决定行动,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一定是某种教育理念的最直接的 反映。教师只有先牢牢地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自觉的把新课改贯彻好,实施好。基于此,学校派出部分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新课程培训;开设了“教改论坛”,利用例会、教研会、校园网,组织教师就新课改进行切磋交流;购买了大量教育教学类专业书籍,组织教师阅读学习,并写出阅读笔记或心得体会。

同时,学校组织近百名优秀教师赴山东、江苏、浙江、海南等先行实验课改地区进行学习考察;先后考察了杜郎口中学的“10+35”、山东昌乐二中的“271”、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等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将这些先进经验予以归纳整理,让全校教师进行对比研究,并在课堂上进行尝试性的实验探索。

经过长时间的思想碰撞、交流,全体教师初步统一了思想,转变了观念,增强了课改信心,为下一阶段“创模”活动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利用一个学年的时间,立项探究,开展课堂实践,力图百花齐放。

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我们认为,教学本身是一项个性化较强的工作,应该结合校情独立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没有整齐划一地规定操作模式,而是鼓励教师立足现代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个性特长,化繁为简、总结规律,创建自己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学校下发了《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建设高效、优质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明确了要求,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实践。我们成立了由校长牵头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领导小组,由业务校长负总责,各年级主管校长、教务处、教科室和教研组长具体落实。各教研组成立了“创模”研究小组,深入研讨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理论,借鉴先进学校的成型经验,根据教师自身个性特点进行课题立项,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学科组发挥群体优势,集中学习研讨,互相听课评课,通过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让实验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修正和完善。经过阶段性实验后,由各年级和学校组织专家组进行课题验收,并对通过验收的教师予以资金支持和奖励。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校各年级、各教研组都有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可谓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如09级英语组的“四三三一”学案、化学组的“自主探究学案”、09级政治组的“五步教学法”、08级语文组的“一加一”等特色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了专家组验收,并获得了学校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第三阶段:利用一个学年的时间,进行反思提炼,推广创模成果,实现科学高效。

据统计,先期创建的课堂教学模式多达数十种,并且很多模式名异实同。于是,学校号召广大教师互相取长补短,开建了“反思提炼”的“创模”二期工程。学校各年级、各学科组充分发挥“群研智慧”,坚持“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互相听课、评课,交流阐释教学模式的创建基础、操作过程及经验教训等,由各教研组长牵头进行汇总分析,对比研究,从而提炼出最具代表性、最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并经全体学科教师讨论研究后,予以大面积 推广。

经过整合之后,各个学科组基本上都统一了思想,统一了模式名称、操作步骤,全校提炼出了十余种教学模式。如语文组的“动感课堂”教学模式,最初提出时只有“教师促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思维灵动”的基本建构理念和较为粗糙的批注型教学模式,后来经全体语文教师提炼、升华为四种基本课型的教学模式——批注型、诵读型、习题型、写作型。再如物理组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创立的“三步教学法”,包括三个主要环节: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和点评升华,最初只有新授课一种课型模式,后来经过提炼提升后又探究出了习题课、复习课模式,并且每种课型的环节、任务、操作方式等都有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这些教学模式皆能以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为本,真正做到了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性学习,变接受性学习为研究性学习,变单打独斗式学习为合作学习,真正做到了新课改提倡的“民主、平等、开放、博爱”的基本理念。

三年来,我校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活动大大激发了全体教师的创造力,推动了教师自觉运用新课程理念,从而自动自发地研究课改、实践课改、推动课改。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幅提升。仅近三年中,就有21人获得了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其中2人还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优质课大赛并获一等奖),使学校获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的总人数达到59人,稳居全省同类学校榜首。课堂教学效率大幅提高,学生素质得到全面长足发展,先后有十余位同学在河南省科技大赛、学科奥赛等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学校的高考成绩 一年一个台阶,本科上线率由之前的70%大幅提升到2011年的81%。教育科研也取得了大丰收,有200余篇关于新课程改革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论文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获得市级一等奖以上奖励。

二、创新“8+1”研修模式,打造高效管理队伍

百年大计,系于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班级基层管理者——班主任,他们的个人素养和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班主任之间缺少交流与合作,单打独斗往往是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学习方式,而这种方式已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基于此,我校教科研处和各年级德育处结合,共同搭建平台,进行基于校情、基于学情、基于班主任工作实际的专业校本研修,组织了一个成效显著,并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发展共同体——班主任“8+1”团队。和“创模”的强行推进不同,“8+1”团队完全是“群众”自觉组成的一个研究共同体。该团队强调每一个成员在每天正常工作八小时之外,至少要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学习、研究、反思班级管理工作(即“8+1”的含义),并且每周进行一次团队研讨。

进步、成长和更新的动力主要是集体探究,这个过程可称为“团体学习循环”,即集体思考——共同体成员共同讨论彼此的作法并相互进行友好而充分的质疑;共同信念——共同体达成共同的基本观点和洞见;合作计划——共同体共同设计行动步骤,验证他们的共同观点;协作行动——共同体协作执行行动计划,可以是共同进行,也可以是 共同体成员独立完成。集体探究能使共同体成员形成新的技能和能力,新的技能和能力反过来又能带来新的经验和认识。

在“8+1”团队发展过程中,全体成员经过认真总结提炼,形成了八种行之有效的研修模式:

共同阅读。团队确定了每月共读一本教育专著,每次研讨时交流读书感悟,寻找共同的语言密码。

专业写作。团队注重教育叙事和周记、班级日志的批阅,鼓励每个成员在专业论坛上共同写作,记录教育生活,分享经验教训。

经验交流。侧重于日常工作经验的彼此分享,营造共做效应。案例研讨。团队鼓励成员把自己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由团队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解释,以帮助个体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团队的典型案例库。

资源共享。团队每个成员都乐于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管理经验、德育资源,建立了“8+1”德育资源库。

主题报告,也称为“8+1”大讲堂。团队要求每个成员有符合自己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在团队学习的基础上,每个人再对个体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在学习会上展示,经团队研讨丰实再修改,通过这一途径培养团队专家。

现场观摩。团队伙伴互相观摩班会课、班级活动课、教室文化建设、寝室文化建设、跑操、学生周记、班级日记、班级史册等,并参与诊断,把对事情的感知上升到理性认识。

聆听窗外。依托学校的力量实施“请进来、走出去”,不断开阔视 野,吸收成功经验,完善团队文化。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经过团队互助,我们打造出了一个温暖和谐和互相激励的班主任成长生态环境,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8+1”工作室发表教育文章200余篇,参与撰写教育专著10部,出版个人专著两部。秦望被评为“河南省十佳班主任”,杨兵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班主任”、“河南省首届最具智慧力班主任”,团队成员大多获得省市级优秀班主任。《教育时报》、《河南教育》、《中国教育报》、《班主任之友》、《班主任》对“8+1”工作室及成员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2010年8月17日,在团队的带动下,全国首届班级自主化教育论坛在济源一中成功举办,在著名专家郑学志的邀请下,济源一中“8+1”团队整体加盟“班主任之友”,开始了他们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新的征程。2011年10月29日,在《教育时报》社主办的首届河南省“最具智慧力班主任”颁奖典礼上,济源一中“8+1”团队荣获团体特等奖。教育专家李镇西、张万祥、万炜等都对“8+1”团队给予了高度赞扬。“8+1”团队俨然成为我校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线,为新课改背景下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正逐步彰显出其独有的学术魅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济源一中以内涵发展为依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抓手,以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为突破口,坚定不易的进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打造8+1班主任高效管理团队,为创建全国一流名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11月

篇2:片断教学稿子

占城镇中心校教导处

随着新课程改革地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学校发展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基层学校必须走创新之路,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新途径。作为农村学校,我们一直在不断的探索。近年来不断的走出去学习,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我们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的教育变革应该是课堂的变革,因为课堂教学才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才是践行课改理念的主渠道。为此,学校领导班子经过广泛调研和深思熟虑后,决定开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活动,并将这项活动作为学校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不仅仅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过程,更是提升教育理念的过程。思想影响行为,理念决定行动,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一定是某种教育理念的最直接的反映。教师只有先牢牢地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自觉的把新课改贯彻好,实施好。基于此,学校派出部分骨干教师赴长垣一初中学习;开设了“教改论坛”,利用例会、教研会、校园网,组织教师就新课改进行切磋交流;购买了大量教育教学类专业书籍,组织教师阅读学习,并写出阅读笔记或心得体会。随后,学校又组织全校教师赴山东学习考察。考察杜郎口中学的“10+35”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课堂上进行尝试性的实验探索。经过长时间的思想碰撞、交流,全体教师初步统一了思 想,转变了观念,增强了课改信心,为下一阶段“创模”活动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教导处安排了全体一线老师互相听课、评课,交流阐释教学模式的创建基础、操作过程及经验教训等,由各教研组长牵头进行汇总分析,对比研究最具代表性、最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并经全体学科教师讨论研究后,予以大面积推广。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篇3:小数教学片断分析

教学片段一:小数点认识的教学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小圆点“·”)

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 猜猜它可能是什么?

生1:我想到了小数点。

师:哦!别的同学还想到了什么?

生2:这个小圆点像芝麻。

生3:像小小的眼睛。

生4:像小蝌蚪。

教学片段二:小数组成部分的教学

师:每个小数里都有一个小数点, 仔细看, 小数点还把小数分成了两部分, 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

生1:数点前面的叫前面数, 后面的叫后面数。

生2:小数点前面的叫整数, 后面的叫小数。

生3:小数点前面的叫大数, 后面的叫小数。

教学片段三:小数读法的教学

师:10.560应怎么读呢?请你试着读一读。

生1:十点五百六十。

生2:十点五六零。

生3:一零点五六零。

师:有这么多种读法。到底谁读得对呢?请同学们来评一评。

生4:我认为第一位同学读得对。

生5:我认为第二位同学读得对。

生6:我认为…… (很多学生在座位上大声发表自己的意见)

以上是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小数的认识”一课中的几个教学片断。在听课的过程中, 笔者一方面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位青年教师在践行数学新课程理念上所作出的努力, 另一方面却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如知识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获得吗?教师为什么不作有效的讲解呢?教师在教学时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教学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吗?……于是笔者带着种种疑问, 在课后就上述几个教学片断与执教老师进行交流。

笔者:李老师, 你在让学生认识小数点时, 为什么要让学生猜想一下呢?

李:让学生猜小圆点是什么, 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使学生的思路开阔一些。

笔者:李老师, 让学生给小数的两个组成部分取名字, 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作用吗?

李: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对小数各部分的课前认知程度,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发散思维、自主探究, 有比较精彩的发言。但在教学中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我也在思考, 可能直接传授会更好。

笔者:教学小数的读法时, 先让学生试读“10.560”这个小数, 然后再让学生评判谁读得对, 在教学中花了很多时间, 这样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

李:“10.560”这个小数对于不会读的学生来说, 可能有很多种不同的读法。让学生先试着读一读、评一评的目的是想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并学习新知识, 当学生的观点不同时, 他们心里才会真正产生讨论合作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 笔者认为教师应发挥好适当的引导作用, 但有时还真不好调控。

二、思考

1. 在引导学生探究时不要忽视了传授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 “小数点的认识”、“小数的组成部分”、“小数的读法”这三个知识内容, 笔者认为都没有必要让学生探究, 应以教师的传授为主, 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获得。因为这些知识的产生, 较少是数学上的逻辑拓展, 更多的是一种人为约定, 让学生探究, 学生也探究不出个所以然来。如“小数的组成部分”教学片断中让学生来“取名”的做法, 我们在很多公开课中都可以看到。笔者认为大多是教学上的一种“噱头”行为, 不可随意模仿。为使学生能正确、迅速掌握知识, 教师对这些知识就必须作深入浅出的讲解, 即“该出手时就出手”。令人欣慰的是, 这位青年教师已初步认识到了这点。

2. 在体现学科整合时不要让数学走样

在“小数点认识”的教学片断中, 我们发现这不像数学课, 像是语文教学中的“看图说话”。这种现象在时下的一些数学课堂中经常发生。在这里, 当有一位学生说“这个小圆点像小数点”后, 教师还让学生猜, 学生说出了像芝麻、像小小的眼睛、像小蝌蚪等之类的形象性比喻。如果是在语文课中, 这应该是很成功的“看图说话”, 但在数学课中, 这样的教学很值得商榷的。在与执教老师的交流中, 教师说这样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表面上看似乎并无过错, 但我们再一细想, 却不难发现这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偏差。在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应该从数学的角度出发, 应是一种数学思维的训练, 这与语文教学中“看图说话”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是不同的。让学生认识小数点时, 实在没有让学生猜想的必要, 当第一位学生说出“像小数点”后, 教师就应顺势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3. 在倡导师生平等时不要使课堂失控

篇4:《春》教学片断

片断(一):

师:在人们的急切的期盼中,上天派来了四位春的使者悄临我们课堂。大家瞧,他们来了!

(甲、乙、丙、丁分别头戴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饰帽相继上台)

甲:(躲在讲桌下,慢慢伸出双手,作小草钻出土地状)

(师在旁朗读“小草偷……绿绿的”)(表演完毕后作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春草使者,我的兄弟姐妹可多了,“园子里、田野里……是的”。我浑身软绵绵的,不信你们来坐一坐,躺一躺,或打两个滚,或踢几脚球,或赛几趟跑,或捉几回迷藏。我们都将敞开心怀,欢迎大家的到来。请听我的独白。(朗读第3自然段,将文段中的“小草”全部改成“我”)听了我介绍,你们知道我的特点了吗?谁来告诉我?

生:春草是嫩嫩的、绿绿的。

生:还有“软绵绵的”特点。

生:从“满是的”可以看出春草很多很密。

甲:对,我们春草具有“嫩、绿、软、多”的特点。感谢大家!(下)

乙:(翩翩起舞,边舞边唱上)大家好,我是春花使者。在我们的大家庭中,我们的种类可多了,有桃花、杏花、梨花……还有杂样的,有名无名的,数也数不清。颜色更是五彩斑斓: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往往逗得蜂拥蝶绕,是我们装点了大自然,是我们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我们花的世界吧!(引导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读了这段内容,现在你们了解我了吗?我的颜色有……?(生举手回答)

生: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乙:我有味道吗?

生:你的味道是甜的。(众生笑)

乙:看来,我和大家能做朋友了。因为你们都了解了我。(下)

丙:(背剪双手,昂首吟着志南和尚的《绝句》诗上)大家好,我是春风使者,(手罩在嘴唇上方,作夸张地吹风动作,从左吹到右)面对我的到来,大家是不是觉得像母亲的手在抚摸着你?(再作吹风动作,从右吹到左)大家能不能闻到新翻的泥土的气息,还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别看我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其实,我的作用可大了,没有我,草儿不会发芽,花儿不会开放。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欣赏春风片段。(领读第5自然段)学了这一自然段,大家知道了我哪些秘密?

生:你给人的感觉是像母亲的手在抚摸一样。

生:你能带给我们新翻泥土的气息,里面还夹杂着青草味儿,各种花香。

生:你还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声音。

丙:有哪些声音呢?

生:比如鸟儿呼朋引伴唱出的宛转曲子,还有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声。

丙:不错,在春天我是最温和的,不是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嘛,“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我既能带给你们温暖舒适的感觉,也能带给你们鸟语花香的温馨,大家可别忘了我春风使者哟!(下)

丁:(打着一把小花伞)悄悄地我从云里来,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因为我的到来,树更绿了,因为我的到来,空气更清新了,大家猜一猜,我是谁?

生:(齐答)春雨。

丁:对,我就是春雨使者,有关我的介绍全在课文第6 自然段里,我请一个同学来代替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请一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听了有关我的介绍,我想现场抽查一下,大家对我了解得怎么样。请大家关上书,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我的外形如何?

生: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丁:很好,我的第二个问题是:我当时的情状如何?

生: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丁:不错。第三个问题是:我来到之后自然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树叶儿绿得发亮,小草儿青得逼你的眼。

生:我补充一点,就是傍晚时,灯光发出黄晕的光。

丁:非常感谢大家,大家这么快就把我的特点了解得这么清楚,说明大家与我的交情不错呀!(下)

[点评]因为这节课不是活动课,所以不少教师习惯于亲自驾驭课堂,即使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也不会把手放得太开,甚至不敢完全放手让学生反串角色。但在本教学片断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用武之地,将讲台完全让位给了学生,教师只起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幅画面是《春》一文中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完全放手让学生引导学生学习能行吗?实践证明,只要事先准备充分,设计新巧,同样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四位使者的设计正体现了教师的课改创新性,将常规课以活动课的形式处理,往往能出奇制胜。四位使者既充当了活动中的主角,又扮演了教师角色,每位使者负责引导学生学习一段内容,形式上大致相似的前提下又各具风采。仅四位使者的出场就毫不雷同,春草是通过表演“长”出来的,春花是边歌边跳“舞”出来的,春风是和着诗“咏”出来的,春雨则是伴着谜语“猜”出来的。《春》是一篇美文,美文是离不开咏读的,“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读的飞跃?本教学环节在“读”功上面颇具特色,可谓别出心裁,花样翻新。有改读,如春草部分;有齐读,如春花部分;有诵读,如春风部分;有代读,如春雨部分,而在四位使者的独白词中又何尝不是对文段的一种绎读呢?

片断(二)

师:有了春风的吹拂,有了春雨的滋润,春草、春花都争先恐后地来到人间,尽情吐绿,互展芬芳。为了表达我们对天使的爱意,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对这四位使者,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位,请你用最恰当的或是最喜爱的方式(比如朗读式、背诵式、对话式……)来表达对它的爱。

生:……(有的朗读、有的背诵、有的对话、有的咏诗,不一而足)

[点评]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阅读和表达方式,我们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给他们充分自由,让其表达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很巧妙地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表达情感的舞台,学生自由地选择表达方式,有的采用朗读形式,将自己喜爱的某段内容融入自己的情感,声情并茂地读出来;有的采用对话方式,来与文本一次亲密接触;有的通过咏诗来借诗抒情;有的当堂背诵,一展背功。这些方式既有对文本的感悟,又有对文本的积累应用,看似不起眼的一个环节,却能收到一石三鸟的奇效。

[总评]本课的教学设计独特新巧,富有创新,充分体现了“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课标理念。

1、师生易位 开而不乱 将讲台让位给学生,将教学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教师的这手似乎放得太开了。但本节课却开而不乱,活而不散,学生几乎包揽了课堂。然而,各环节仍然井然有序,如同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精神。

2、同中求异 异中求新 草、花、风、雨四个部分的内容在课文中的比重无轻重之分,四位使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各部分时体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新的特点。不同形式的出场,不同形式的朗读、不同形式的串词,都让人耳目一新,整节课都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3、多元互动 尊重个性 本教学片断采用师生、生生、生本、师本等多元互动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思维,激励他们抒发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让其自主选择抒发对象和抒发形式,学生真正体味到了作学习主人的滋味。

篇5:《松鼠》教学片断赏析

“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也能上出精彩的课,这个观点我非常赞成。在硬件设备还没有达到完善的农村小学,大部分老师都靠着“四个一”走进课堂,凭着这“四个一”上出精彩的课。就拿我校蔡家爱教师今天的课来说吧。

《松鼠》(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这篇课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培育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自然段的方法,体会一段话是如何写具体的,并积累词汇。

文本中有一段内容是这样:“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树干,它们就躲在树枝底下,或者连蹦带跳地逃到别的树上去。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树上高兴地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嬉戏。它们好像怕强烈的日光,白天常常躲在窝里歇凉,只在树枝被风刮得乱摇晃的时候,它们才到地面上来。”对这段话,蔡教师是这样安排教学的:

师: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想一想这段话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抓住松鼠的什么特点来描写?

生:围绕第一句“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

生:抓住松鼠行动很机灵。

师:松鼠是怎样活动的?它的机灵表现在哪里?

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读评结合,体会松鼠的机灵可爱。(跳来跳去、连蹦带跳、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嬉戏)

师:请同学们读出松鼠的机灵可爱。(个人读,齐读)还有没有其它词也能说明它机灵?

生:“我觉得‘触动’这词最能表现松鼠的机灵、敏捷,它们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只要有一点动静,它们都知道,如果它们不机灵,这种‘触动树干它能听到吗?’作者为什么不用摇晃呢?我想‘触动’比‘摇晃’来得更好,更能体现松鼠的机灵敏捷。所以我认为作者用词非常准确。”

师:“太精彩了!”(课堂响起了一片掌声)

(评析:正所谓老师的点拨,要点在点子上、点在关键处。在本教学片断中抓住重点词语是理解自然段的关键。)

师(指着板书:活动--机灵(只要……就、举小例子):“小作者又是如何把它写具体的呢?”

(有个男生大声说):像数学公式一样。

师(很惊讶!)怎么会说像数学公式呢?

(老师有点生气,认为他不认真听,随口说的。)师:“你能不能把你的‘数学公式’给大家说一说?”

生:(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一步先总的说一下某个特点;第二步用上‘只要……就……’;最后举了一个事例。这样不就写具体。”

师:“能不能按照你刚才的想法说一段话?”

(评析:教师的“一张嘴”太重要了!试想一下,如果此时教师不是满怀信心地鼓励,而是不分清红皂白地泼凉水,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这位学生可贵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会不会被无情地浇灭呢?可见老师的“一张嘴”不但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且要“能够点燃学生的希望和梦想”。)

生:“我们班的黄卓同学特别爱画画。只要一有空,就拿出彩笔在纸上画个不停,没过一会儿,那些可爱的小鸡,小鸭就像活的一样在纸上走来走去。记得冬天时,天气十分寒冷,老师叫我们都去活动活动,唯独她独个儿在教室里画画,手冻得通红。班上人称她‘画迷。’”

(班级又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另一个小女生(林洁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他举的例子还不够具体,如果能把当时老师和黄卓同学之间的语言,以及她聚精会神画画的动作、表情等进行描写,文章更具体。”

师:林洁同学真棒!你能不能帮他补充完整?

林洁同学:“我们班的黄卓同学特爱画画。只要一有空,就拿出彩笔在纸上画个不停,没过一会儿,那些可爱的小鸡,小鸭就像活的一样在纸上走来走去。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中午,天气十分寒冷,老师叫我们都去活动活动。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往操场跑去,唯独她一个人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画画,手冻得通红。老师走到她跟前,摸着她的头亲切地说:“林洁,你怎么不出去活动活动,热热身子呢?”林洁抬起头笑着对老师说:“我的画还没画完呢。”老师微笑着说:“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画家!”从此,班上的同学都称她为“小画家”。

师:“谁能不能也按照这样的方法说一段话?”

生1:我们班的闽晨同学特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不管卫生角有多脏,多恶心,他都挽起袖子,伸手去清扫。记得有一次,……。

蔡老师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拓展学生的思路……

接下来她让学生的拿出本子来动笔写写。就按刚才的方法来写。

我巡视一下,发现大部分同学都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

这真是我的意外惊喜,意外收获。这种“数学公式”真管用。

(评析: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先生也说:“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只是理解字、词、句、段和篇章结构以及中心思想,还要从课文中学到写作方法。”本节课,蔡家爱教师就很好地实践了这一点。不仅如此,蔡老师还很好地实践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理念。)

篇6:林海教学片断反思

生:我想问老师一个问题:“花”的特点是什么?

师:他问的这个问题,谁能帮助他解决?

生:我觉得花的特点有两个:第一个是“多”。第二个是“美丽”。

师:还有什么问题?

生:我的问题是,“还穿绣花鞋“这里的绣花鞋指的是什么?

师:(课件)“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轻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请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生:(读)

师:他问的这个“绣花鞋”指的是什么?

生:我觉得“绣花鞋”指的是兴安岭的“花”。

师:对。下面听老师读这个句子,边听边想象,作者把兴安岭当怎样的人来写的。

……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生:他这里写花,为什么还要写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呢?

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因为这些小红豆是花的果子。

生:因为这些小红豆不仅装扮了兴安岭,还可以酿酒,为人类作贡献,所以写了小红豆。

……

生:我还想问老师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却说不出那些花的名字来?

师:这个问题相信你能解决,这说明了什么?

师:说明这儿的花多。

师:对了!你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也是读书的一个好方法。

二、分析

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是教学观念的更新。过去是教师问学生,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剥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现在是学生问老师,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思维得以发挥。师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课堂氛围宽松,学生想说就说,想问就问,大胆的探索,体现了教育的人文性。

三、思考

教师如何面对学生的提问?

四、对策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天文、地理、自然、社会、伦理、道德等,可以说无所不容。语言文字的通俗性也最能激发学生思维,唤起学生想象。学生个性的需求不同,想探究的问题也不同,课堂上,学生的许多问题是不可预测的,既然鼓励学生问,学生什么都可能问。如:“乌鸦的羽毛为什么是黑的?”“蚂蚁在下雨前为什么搬家?”“为什么邱少云在烈火烧身的情况下还纹丝不动?”有些问题看似古怪,其实是必然。因为,孩子对新事物的发现,永远是好奇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面对孩子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有的教师抱怨说:“现在的课堂教学越来越不会教了,越来越不敢教了。”我看,教师不必惊慌,应该沉着冷静,仔细分析学生的问题,能解决的,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也可留下悬念,以后探讨。关键是教师要放下权威,不要伤害学生爱问的积极性。

不过,主张让学生提问,如果处理不好,教学的弊端也会凸现出来,那就是影响到语文教学的实质性。语文教学就是解决学生问题的教学吗?学生海阔天空的问,漫无边际的联系,是不是就影响到语文教学的特有价值呢?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关注。

我想鼓励学生提问,要让学生处理好,问题与语文知识的联系,问题与生活的联系,问题与自然科学的联系。课堂教学如何操作呢?

首先,教会学生提问是前提。语文虽然有丰富的人文内含,但语文有语文的特点,语文课不能上成思想教育课或自然科学课(这和强调知识的整合,学科教育的综合性有区分的)。所以,教师渗透学生提问的方法和着眼点很重要。一般是是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来提问,问题是为理解课文而服务的,不能架空课文浮想联翩的乱问。提问的方法有很多,如分析课题提问、抓住主要字句提问、体会人物的角色特点提问等。

第二,在合作中探究问题。问题最好不让他们一下子生成,先让他们读书,读不懂的时候再问,这就避免了问题的盲目性。有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这样浅显的问题在小组内就解决了,减少了无用的消耗,同时优化了问题,使问题更有价值。学生提出问题,还要先让学生自己解决,发动学生讨论,鼓励不同的见解。

第三,可以向课外延伸。尽管我们让学生抓住语文的特点来提问,但学生的问题是不可预测的。突发奇想的问题提出来,教师也不能回避。如有必要解决的就解决,没有必要在课堂解决的或解决不了的,把它延伸到课外。这样做,既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篇7:教学片断反思

问题

1、平静的海面、平整的桌面、光滑的黑板等这些物体的表面,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问题

2、类比平面内直线的基本特征,你认为空间中的平面可能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他们的感受,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认识。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捕捉正确的信息,与学生一道归纳提炼,形成师生与平面基本性质的共同认识。新课程中把“感受”、“体会”作为数学课题教学的目标要求之一,其实就是提醒一线教师要让学生感受体验数学概念从现实生活中被抽象出来的过程。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常常是简单的概念一带而过,繁难的概念强行灌输。缺少活生生的现实背景,数学成了抽象的演绎推理,学生觉得数学离生活很远很远,学习数学失去了现实意义,兴趣也就随之消散殆尽。学生没有了兴趣,课堂没有了生气。

片段

二、在“函数的周期性”一节的教学中,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了函数周期的概念以后,利用三角函数中正、余弦函数图象和诱导公式很快得到了正、余弦函数的最小正周期都是2,紧接着教师把难点放在了形如f(x)Asin(x)型函数的最小正周期的探究上面。教师首先给出的如下例题:

1、函数f(x)sin(x

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教师提示让学生按照研究函数ysinx的周期性的思路,从函数图象先来观察函数的周期性,然后再从表达式来研究函数的周期性,同时注意函数ysin(x3)是否是周期函数?如果是,求出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

3)与函数ysinx的周期的关系,特别强调了换元的思想:令tx

3,从而将函数ysin(x

3)转化为函数

ysint,与正弦函数的周期问题联系了起来。然后教师又往前迈了一步:

篇8:《故乡》教学片断与反思

(课型:公开课。内容:赏析鲁迅经典小说《故乡》中饱含的作者复杂的人生感受以及作品主题的多元性。听课人员:全校语文教师。)

课堂上, 主讲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欣赏并领会作品中饱含的作者复杂的人生感受的:

师:《故乡》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散文诗”, 就是因为这个作品极具抒情意味, 处处饱含作者诗意一般的情愫, 甚至都可以从唐诗宋词中找到印证作者感受的诗句。

例如, 开头一句“我冒了严寒, 回到了相隔二千余里, 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这短短的一句话, “二千余里”、“二十余年”包含了一个天涯游子怎样的情怀?可以用哪首诗词概括?

生:游子思乡的情怀。马致远的《秋思》可以概括: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西阳夕下, 断肠人在天涯。”

师:非常好。这首词就很恰切地体现了作者作为漂泊在外、辛苦奔波天涯游子的一腔思乡之情, 异地奔波之苦便跃然纸上, 正是思乡心切, 所以不顾“严寒”风霜, 扑进故乡的怀抱, 想象着唱一曲团圆的歌。

生:此时是, “千万里, 千万里, 我也要回到我的家!”

生:此时也是“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师: (点头赞许) 《秋思》这首词只代表本文丰富的人生感受之一;天涯游子的悲苦, 可否从文中还有其它发现?仿照刚才的例子, 找一个句子, 体会一下作者的感受 (用诗词) 。

生:“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丝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一点加上闰土对我的恭敬, 杨二嫂的讽刺等, 有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的感慨。可以用贺之章的《回乡偶书》来概括。”

生: (背诵)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很好, 《回乡偶书》抒发了水流花谢、物是人非之感慨, 而在《故乡》中远非此, 是否还有伯牙犹在, 钟子期已不存的悲哀?作为美好事物的丧失, 可以用哪首唐诗来形容?

生: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师:正是“人面桃花”这个意象, 象征了作者曾经的知己少年闰土, 它如一道优美的风景刻在作者心灵深处, 让作者时时带着美好的纯情想起他来。然而现实无情地风化了这个美的续集, 让作者与他曾经的知己咫尺鸿沟, 这更加重了作者的悲哀心情。

生: (抢答关于知音的诗词) (略)

师:作者怀着一颗饱受创伤的游子之心, 回到故乡怀抱, 指望寻找到灵魂的家园, 尽管现实是残缺的, 难寻美好过往, 但是, 人的心灵还是需要润泽的, 大自然在人的感情范围内也不允许存在空白, 还记得崔颢的《长干行》吗?

生:齐背《长干行》。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师:这首小诗在经典的瞬间中以对话的形式道出了人类心灵幽处的一缕柔情。因为人的一生中, 就如作者, 绝大多数时间是要独立面对人世沧桑的, 凄苦、寂寞是人难以摆脱的情愫。尤其是知音、真情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落, 使它在理想中活跃起来, 于是, 作者用心灵揉捏现实的残缺, 化为一轮理想的光轮, 凝注它, 便弥合了现实中的伤痛, 获得一种诗意的珍藏———那金黄圆月下的海边沙地上的小英雄形象温暖了他今日的伤痛。

生:请看作者这段话“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它体现了“我”的孤独、悲凉、彷徨、无助等复杂的心情, 可以用杜甫的名句“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来概括。

生:作为结尾部分, 一扫悲凉气氛, 作品出现了亮光, 有一个经典名句:“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有了路。”可以用诗人流沙河的《理想》来形容:“理想是石, 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 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 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 引你走向光明。”

……

师:刚才众人评说, 异彩纷呈。这篇作品包含了以上同学们说出的多种人生感受:有天涯游子的寂苦;有对人事变迁的人生感慨;有对美好事物不再的“人面桃花”情结, 及知音难觅的惆怅;有孤寂、失落而产生的心灵深处的一缕优柔情怀;有失去了灵魂的家园的彷徨、悲凉;还有孜孜以求, 锲而不舍的期盼、追求等等。全文以其优雅的姿态, 行云流水般的诗行, 拨动了全人类内心的弦索, 引起了人们内心深处不自觉的响应。

……

教学反思

一.师生品经典, 语文即生活

鲁迅在中国的地位, 目前为至,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鲁迅的好友郁达夫这样评价他:“当我们看到局部时, 他却看到了全部, 当我们见到全部时, 他却见到了未来。”还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可怜的, 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崇扬爱戴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旧上海的民众对鲁迅的盖棺定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毛泽东曾说过“鲁迅是一棵独立支撑的大树”, 并且还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圣人———孔子, 现代中国的圣人———鲁迅, 我不是圣人。”由此可见, 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

在《故乡》中, 明确体现出鲁迅曾强调的文学启蒙的作用:第一, 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 从而改良人生改良生活。第二, 要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 必须揭示出其精神的弱点, 表明国民的不幸, 从而引起疗救的注意。第三, 要解除国民痛苦的病根, 作家必须冲破不敢冲破、不敢正视的人生的“瞒”和“骗”的罗网。他曾这样说道:“取下假面, 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 并写出它的血和肉来。”我认为鲁迅正是以崇高的情感、健全的理性精神作为其创作精神而创作出《故乡》的。

对于这样一个伟人, 我的崇敬之情难以言表;对于《故乡》这样的力作, 我的理解与感悟真是一孔之见!我之所以敢弄斧到班门, 其一, 是为了得到方家指点, 有更多的收获;其二, 还想满足学生欣赏鲁迅经典作品的愿望, 并提供一个欣赏视角。现代社会, 学生心情浮躁, 不能安下心来认真阅读经典作品, 甚至网上还有歪批经典的误导, 对学生理解经典作品有较坏影响;其三, 为了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四, 是为了给学生倡导一种新理念, 读经典作品, 实质上是关注作者、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身, 体现语文即生活的真理。

二.看山重水复, 遇柳暗花明

为什么我要以诗解诗呢?该作品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散文诗”, 既是诗化小说, 必有诗的情结:作者在本文的构思是“离去———归来———离去”, 作者离去是寻求救国救民之道, 走上了文学救国之路, 然而, 二十余年以笔作武器斗争, 国家依然危在旦夕, 彷徨绝望中, 他叹息道, “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因此回乡寻求灵魂的慰籍, 归来后才发现故乡更面目全非了, 作者失去了灵魂的家园, 离去将是必然的选择。尽管人生如此不尽如人意, 但还要记起青春的誓言, 还要坚持文学开启民智、文学救国的理想。我仔细揣摩, 发现它其中包含许多诗的意象, 像“天涯游子”、“人面桃花”、“笑问客从何处来”等等, 这些意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文中作者复杂的人生感受。

因此, 借助想象, 学生也真切体会了文中包含的诗意、诗情。“人禀七情, 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 莫非自然。” (刘勰《文心雕龙》) 我的使命就在于睁开明澈的双眼, 引领学生发现它, 拓展它, 我引导学生领悟作者人生感受时主要理解了意象的魅力———意象的模糊性, 它创造了艺术的“空白”, 为我们读者留下了丰富的神异天地。“天涯游子”, “枯藤老树”“人面桃花”等意象, 我们在文中归纳出它们, 它们美在何处?人们使用它, 垂青它, 就在于它不特指, 不确定, 没有具体形象, 尽管如此, 但是《秋思》中的“游子”、《回乡偶书》中的“客”、《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桃花”, 却足以撩起人们对它的青睐, 引起人们漫无边际的情致和想象, 为我们开拓了一个宽泛的情感空间。

上一篇:叼狼读后感350字下一篇:在库尔勒市机电建材家居行业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