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区设计论文

2022-04-16

近年来,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党政领导班子,大胆探索、与时俱进,大力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让乡邻们搭上了这列开往新型城镇化的“幸福列车”。农村社区,城市标准。漫步该镇和谐社区李家村小区内,一条条水泥路宽阔整洁,6层高的住宅楼依次排开,篮球场、幼儿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等基础设施配套相对齐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和谐社区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和谐社区设计论文 篇1:

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和谐社区标准体系的构建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保障,旨在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一个参照和衡量的标准。成都市成华区在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体系构建上进行了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形成了成华区和谐社区建设的基本经验,但仍然需要从完善评价体系、体现地区特色、保障资金投入、加强标准化建设、发挥社区主导作用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和谐社区;标准体系;个案研究

社区是社会的组成单元。和谐社区标准体系的构建旨在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一个参照和衡量的标准,是建设和谐社区的有力保障。成华区在建设和谐社区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初步建立起了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体系,成效显著,2009年10月19日,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荣誉称号,八里庄社区和新鸿社区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笔者深入分析了当前成华区和谐社区建设标准,结合成华区和谐社区建设的基本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体系的建议。

一、当前国内关于建设和谐社区建设标准的实践

在民政部门公布的《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基本标准》中,分别从社区组织领导、社区体制改革、社区组织机构、社区服务功能、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共建和基础建设十个方面提出要求。

上海市组织专家对生态社区提出九大建设技术标准,从能源、水环境、气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和绿化环境等方面对社区是否符合生态可持续标准进行评价。

北京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2年5月15日公布的《北京市社区建设示范区(县)评估指标》中涉及到十个评估项目,评估项目下分标准细则,设评分标准,并注明了责任单位。2004年年底,北京市宣武区广外街道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协助下,制定了《关于创建“五星级和谐社区”实施意见》、《“五星级和谐社区”指标评估体系》、《创建“五星级和谐社区”评估工作细则》。2006年7 月,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和谐社区建设指导标准(试行)》。

2005年上半年,南京市玄武区锁金村街道以标准化文本的形式,在全国首次对构建和谐社区提出了一整套标准化的《和谐社区评价准则》,从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规定了和谐社区的评价要求。2006年8月30日,南京市玄武区制定了新的区级《和谐社区评价标准》,该评价标准从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等八个方面规定了和谐社区的评价要求,总分值为1 000分。

2006年2月,青岛市黄岛区制定了《黄岛区建设和谐社区标准》,提出和谐社区目标量化为“六型”社区,即管理型社区、自治型社区、物化型社区、服务型社区、文明型社区、平安型社区,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建设和谐社区总的要求是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2006年以来,成都先后制定了《成都市和谐社区和谐村建设标准》和《成都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考核评分细则》,特别是《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指导标准(试行)》下发后,对标准和细则作了进一步修订,增加了“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等重要内容,完善了考评标准体系。

2008年,民政部出台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指导标准(试行)》,为各地和谐社区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进一步推动了和谐社区的创建。

二、成华区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体系分析

成华区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体系基本参照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指导标准(试行)》,包括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2条指导标准。一级指标包括组织机构规范、队伍作用明显、制度规章健全、阵地设施完善、工作成效显著五个基本方面内容。组织机构规范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群团及民间组织三个方面的二级指标,设计了8条指导标准;队伍作用明显包括党员干部队伍、社区工作者队伍、志愿者队伍三个方面的二级指标,设计了7条指导标准;制度規章健全包括共驻共建制度、社区工作制度、民主自治制度三个方面的二级指标,设计了7条指导标准;阵地设施完善包括硬件配套、服务设施、宣传阵地三个方面的二级指标,设计了8条指导标准;工作成效显著包括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3个方面的二级指标,设计了12条指导标准。

通常的分类标准将和谐社区标准体系可以分为九大块,即社区环境、社区安全、社区文化、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公正、社区民主、社区参与。成华区和谐指标体系涵盖了九大块的标准内容。如在队伍作用明显指标中的“对社区党组织、党组织班子成员和社区党员干部每年进行一次以上居民民主评议,居民满意率不低于80%,社区党组织书记实行“双向述职”,“有特色亮点创新工作”以及制度规章健全指标中的“民主自治制度”,均体现了社区民主与社区公正;在组织机构规范指标中的“社区群团及民间组织”以及队伍作用明显中的“志愿者队伍”体现了社区参与;工作成效显著指标里的“文明祥和”体现社区管理、社区环境、社区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指标里的“管理有序”与“服务完善”体现了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与社区安全;阵地设施完善指标里的“服务设施”与“宣传阵地”体现了社区文化、社区服务及社区管理。

自该标准体系启用以来,成华区和谐社区建设获得巨大发展,成效显著,2009年10月19日,成华区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荣誉称号,八里庄社区和新鸿社区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由此可见,成华区和谐社区指标体系在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三、成华区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成华区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标准体系实施的时间并不长,和谐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可能全部解决,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一是用于社区标准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仍显不足,影响体系建设的持久完善与发展。二是体系包含的工作内容全面,但重点还需要进一步突出,指标分类需进一步细化,特别是在涉及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要求,增加相应的分值。例如,如何健全社区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如何有效解决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地和资金保障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化社区居民自治,如何提高社区工作者素质等。三是现有的工作要求和管理体制与和谐社区建设还不尽适应,目前街道承担着较重的经济工作负荷,加上街道作为行政终端,大量的政府管理工作都要落到街道,因此,投入和谐社区建设的精力难免受到影响,现行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也仍然对和谐社区建设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四是社区参与和谐社区体系建设的主动性不够,被动适应区级层面的建设指标的现象仍然存在。

四、完善成华区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体系的建议与思考

为巩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成果,不断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上台阶,成华区仍需要加大和谐社区标准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起科学的和谐社区评价体系。与和谐社区标准体系配套的还有和谐社区评价体系,由谁评价、怎么评价等问题关系到和谐社区指标体系的最终落实,因此应该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和谐社区评价体系。要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评价体系的制定与完善,建议成立由政府部门牵头、专家学者、社区工作者等参与的联合课题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成华区和谐社区评价体系,为和谐社区建设系统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评依据,更有效地推动“和谐成华”建设。

2.进一步体现地区特色,实现“成华标准”与“国家标准”的完美对接。成华区在和谐社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特别是新鸿、八里庄等示范社区创建和谐社区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充分提炼,充分吸纳进成华区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体系,既符合国家标准,又不失成华特色。毕竟,《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指导标准(试行)》针对的是全国社区而言,相对较为宏观,带有普适性。因此,可以考虑将示范社区的“国家标准”的五个方面,作为“成华区和谐社区评价准则”的一级指标,结合成华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适当微调下级指标,尤其是指导标准上应该更加细化与量化。

3.保障和谐社区标准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和谐社区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专项调研、专家聘请、专业机构咨询、问卷调查等工作均离不开一定的资金投入,因此,需要得到专项经费的保证,要建立起区财政、街道、社区三级经费投入机制,为和谐社区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4.加强和谐社区标准化建设。和谐社区标准化建设与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体系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与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保障。借鉴ISO9000 国际标准,加强和谐社区标准化建设,ISO9000系列标准是第一套管理性质的国际标准。它是各国质量管理与标准化专家在先进的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对科学管理实践的总结和提高,它既系统、全面、完善,又簡洁、扼要。如今该系列标准已经由企业延伸至政府性组织,对于推进政府性组织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努力推进社区“硬件设施标准化、社区管理自治化、社区服务市场化、社工队伍职业化、社区工作规范化”的“五化”标准建设,区政府应该把社区建设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城区工作重心下移的战略主题来抓。加强政校联合,借助学校以及专业机构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为推进和谐社区标准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健全社区管理、协调沟通、服务承诺、活动指导、教育培训、激励表彰等机制,提升社区建设的水平。

5.要发挥社区在和谐社区标准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和谐社区标准体系建设离不开充分发挥社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全区层面的和谐社区指标体系是和谐社区体系建设的基础,但是,由于各社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建设标准也会相应作出调整。要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客观差异,由各社区以全区和谐社区指标体系为参考,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本社区和谐社区标准体系,以保证建设标准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责任编辑 王玉妹]

作者:彭浩

和谐社区设计论文 篇2:

大胆探索 与时俱进

近年来,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党政领导班子,大胆探索、与时俱进,大力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让乡邻们搭上了这列开往新型城镇化的“幸福列车”。

农村社区,城市标准。漫步该镇和谐社区李家村小区内,一条条水泥路宽阔整洁,6层高的住宅楼依次排开,篮球场、幼儿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等基础设施配套相对齐全。

当问到该镇党委书记任保军何以如此倾情小城镇和新型社区建设时,他说:“镇党委政府的想法,就是想实实在在为群众办点事。在乡镇干一任要对得起百姓,得为当地群众留下点什么!”诚哉斯言,掷地有声。

李家村的和谐变迁

李家村党总支书记李相轩说:“让村民尽快人住和谐社区,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提升村民收入水平,增加幸福感。”

李家村共有5个自然村,4000余口人,5000多亩土地。如今,小区内部投资1.6亿元的—期、二期工程已完工,共建成20栋居民楼.100余套商业门面房,已人住260余户。

“我们社区名字还是毛书记亲自定的!”李相轩说,和谐社区原名为协和苑小区。前不久,洛阳市委书记毛万春到这里调研时,特意将协和苑小区更名为“和谐社区”,寓意搬迁边社区的5个村能和谐共处。

让群众说了算

在社区建设的每个环节,都始终坚持这样的原则: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区布点与产业布局,统筹兼顾户型设计与农民生活习惯,合理安排社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位置。

在建设过程中,对于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征迁补偿以及楼层数、户型、每户面积等,全程落实“四议两公开”,充分征集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监督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此外,小区建设采用先建后拆的模式,解决了群众的过渡安置问题,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

让群众得实惠

房子买得是否划算,直接影响到群众入住社区的积极性。

李相轩告诉我们,小区的投资主体是村“两委”,避免了地产商参与的中间环节,村民可以享受成本价。建设资金主要来自村委会融资、自筹和建筑方垫资,农民只需掏每平方米630元的房屋单体建设成本,基础设施不用掏一分钱。如果刨除房屋征迁补偿,群众每平方米只需掏230元,非常划算。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进行挂牌出让,净收益用于弥补村里的前期投资和给村民分红。

让群众住舒服

按照“农村社区,城市标准”的原则,和谐社区制定了“六化八配套”标准,即道路硬化、社区绿化、广场彩化、路灯亮化、生活洁化、垃圾三化,配套水、电、气、暖、排污、宽带、公交等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社区服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基础教育、养老服务、物业管理、商业服务、金融通信等八类公共服务设施,使群众人住社区后享受与城市居民同质化的服务。在医疗保险方面,社区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保”。

方方面面的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让农民真切感受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带来的好处,从而变“要我拆”为“我要拆”,变“要我建”为“我要建”。

社区产业和谐发展

除李家村小区外,和谐社区还要建设刘李、杜寨、常村、大王4个小区。目前,杜寨小区已动工建设,计划2012年10月完工,其他3个小区将稳步推进。这样算下来,位于李家村的和谐社区的占地面积将达522亩,总投资约8.5亿元,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将安置5个行政村的3027户1.4万名居民。如此庞大的一个新型农村社区,怎样解决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寇店镇党委书记任保军在感到幸福的同时,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据介绍,整个和谐社区建设将节约3600多亩土地,这些土地将流转给龙头企业种植花卉苗木,或开发生态旅游,村民不仅从中可以获得土地租金,而且可以到这些企业打工,增加收入。此外,紧邻和谐社区规划建设的寇店创业园,每年可稳定吸纳本地务工人员约1500人。预计到2015年,创业园区可就地解决5000人就业。

任保军告诉我们: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意义大、难度大,毫无疑问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只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遵循好规律,敢于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模式、勇于探索,就一定能够啃掉这块“硬骨头”,打赢这场硬仗。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大幕已经开启,河洛大地的美好画卷正在渐次展开。相信通过全市上下的务实重做,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敢担当、勇作为,就一定能够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率先起步、率先突围,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新型城镇化带来的福祉。

作者:张武涛 吕利花 李少红

和谐社区设计论文 篇3:

思绪飞扬——共建和谐社区倡议书 淘淘小民星

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是讲环保、讲责任的和谐社区。

首先,倡导“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生活观念,在社区内建设环保社区,在社区外积极参与有益社会的环保活动,建设公共资源,享受公共资源。

第二,维持社会诚信的社区。诚信和谐是理想社会的现实性追求,业主自发维护邻里间的信任,在有效的社区组织中建设社区诚信体系,以社区的诚信和谐带动社会的诚信和谐。

第三,有社会责任感的社区。社区组织的原则应该是以人为本、互助互利、民主自治、安居乐业。完善社区组织,让公民、公民性的社区组织以主体姿态,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社区管理,参与社区矛盾的解决,给弱势群体以关怀,培养社区归属感。

第四,具备较高道德文明风范的和谐社区。理解和尊重不同个性,尊老爱幼、维护公德、扶贫济困。实现业主“老有所乐、中有所为、少有所学”。

和谐社区建设标准:

1、“以人为本”的社区居住模式。包括统一的建筑规划、合理的建筑空间、环保的建筑材料、协调的建筑风格。

2、优质的社区环境。开发商规划设计时要“以人为本”,为业主提供优美的居住环境;业主要爱护社区环境,真正做到我爱我家。

3、安定团结、相互尊重、友爱和睦、充满活力的社区氛围。和谐的社区是安定团结的社区。需要建立邻里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友爱和睦的人际关系,社区内成员应求同存异,尽量避免冲突和摩擦。和谐的社区拥有轻松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充满活力,能够组织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活动。

4、社区内组织结构合理、规章制度完善。社区内各种社会组织健全,能够正常管理社区内日常工作;具备完善的规章制度、文明公约等,通过制度的形式规范大家的行为,打造和谐社区。

5、社区内服务功能完善,业主和物业和谐相处。物业管理部门提供社区内基本配套服务,提供必要的沟通协调服务和无障碍改造服务,以及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满足不同业主的需求;而业主应支付物业管理的物业费。

6、社区内拥有畅通的沟通渠道和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业主与业主、业主与开发商、业主与物业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讲究诚信,避免信息不对称;建立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和谐社区,应该是公平正义、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社区;应该是诚心友爱、互帮互助的社区;应该是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社区。

建设和谐社区应该是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们的共同目标和责任。物业管理企业把业主的事情当做自己家的事情,不断改进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切实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当发生矛盾时,应当讲究沟通和协调方式,用真诚服务去感化业主,避免激化矛盾。物业公司与业主应"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从而达到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业主也应遵守公共秩序、尊老爱幼,爱护园区设施设备、缴纳物业费等应尽的责任及义务。

姓名:丁钒(爷爷起的,跟小名连起来就是一帆风顺的谐音)

小名:顺顺(奶奶起的)

出生日期:2007年12月27日

最有趣的一件事:每次电视里一出现动画版的脑白金广告时,顺顺无论在做什么都会立马就把头转向电视然后开始扭屁股,手舞足蹈的特别兴奋!

最喜欢的玩具:跳跳虎

最喜欢做的事:吃饭

上一篇:视觉艺术研究论文下一篇:艺术本质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