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行政者社区管理论文

2022-04-28

摘要:高校“金课”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金课”建设是顺应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以先进教学理念为指导的科学化建构过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会工作行政者社区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工作行政者社区管理论文 篇1:

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的困境问题研究

摘 要:专业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区原有的服务体系并得以生存和发展,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其中,社区管理者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社区管理者对于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的态度分别受两方面影响:就社区运行、建设、发展而言,主要为“成本-收益”比较,用于判断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用”;就社区管理体系自身而言,主要为“免疫应答”效应,用于判断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害”。二者紧密联系、共同作用,决定着社区管理者对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的态度。专业社会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社区,并适当照顾社区管理者的自身需求,尽力争取社区管理者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专业社会工作的深层“介入”。

关键词:成本;收益;免疫应答;社区管理者;专业社会工作介入

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有着起步较晚、后期发展充满曲折的特点。西方社会的专业社会工作发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直到20世纪20年代,我国才开设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课程。1952年我国高校社会学被取消,社会工作教育也随之暂停了近三十年。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重新恢复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1]这其中的断断续续,给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本土的适应性不强、被认可度不高。

自恢复重建以来,社会工作的发展亦遇到重重困難,学术界与实务界也在不断探索社会工作在我国的生存发展之路。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工作领域内存在两股力量——来自西方的专业社会工作和我国原有的(行政化的、非专业化的)本土社会工作;也逐渐形成了两种主流观点——“介入性发展观”和“内在转型观”。[2]但两者在专业社会工作地位方面的认知差异不利于社会工作在实践中整合性发展。在结合当下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徐选国提出,以往关于社会工作的介入观只是权宜性策略,未触及社会工作的本质和内核,而从介入系统向介入生活的范式转换才是新时代社会工作发展的时代选择与应有之义。[3]王思斌指出,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介入性发展是从政府主导下的“专业弱自主性介入”状态走向“政府-专业”合作下的深度介入。[4]除此之外,他还从建构论的角度指出,专业性是社会工作介入性发展的基础和优势,而与政府部门、社区工作员(主要是街道居委会人员)以及服务对象的合作能力实际上决定着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发展的过程。[5]

在我国现行的社区管理体制下,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时,不可避免地要与社区管理者打交道。社会工作项目的顺利运行和良好服务效果的取得,需要社区管理者的允许、支持和配合;如果社区管理者采取阻碍、排斥或其他不良态度,会给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带来困难,并且难以保证最终的服务效果。因此,在探索如何让专业社会工作真正介入生活、发挥作用、走向更深层次的介入阶段,[6]就必须对影响社区管理者态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抓住社区管理者的心理,适当投其所好,如此有利于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

一、社区管理者对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态度的影响因素

社区管理者在面对专业社会工作这个“外来者”时,一定会考虑管理成本和管理风险。因为对于社区来说,专业社会工作并不是其本身就有的,而多数是以政府项目购买的方式进入的。一方面,很多社区管理者对专业社会工作仍然并不了解,专业社会工作对于社区管理者来说还是“新事物”;另一方面,对于专业社会工作到底能做些什么、能做出些什么,社区管理者也并不清楚,因此,相对来说会比较谨慎,甚至有所疑虑。

在进行思考到做出判断的过程中,社区管理者无论最终对于专业工作介入的态度是怎样的,其背后的逻辑都是——在不影响现有管理过程稳定有序的基础上,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对促进其所管理社区的稳定和发展能够起到真正有效的帮助与推动作用;有利于其作为管理者做出具有可见性和彰显度的管理政绩,且不会大幅增加其管理成本和管理风险。

根据社区管理者的思考逻辑,决定社区管理者对于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态度的因素有两个。其一,是否能给其所管理的社区带来可见性的明显变化或创造出具有显示度(能够显示其治理成果)的“亮点”;其二,是否会给其所管理社区现有的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稳定运行带来不确定性。

因此,笔者将通过“成本-收益”原理和“免疫应答”效应两个理论工具,对上述决定社区管理者对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态度的两个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其中,“成本-收益”原理是从社区运行、建设、发展角度考虑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给社区带来的变化;“免疫应答”原理是从社区管理体系自身角度考虑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给社区管理带来的不确定性。

二、“成本-收益”原理以及相关分析

社区管理者作为现有社区管理体系中的“主人翁”和“责任者”,他们需要考虑如何投资才能更好地促进社区的发展。因此,在选择对待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的态度时,必然会考虑自己的付出与所得,对“成本”和“收益”进行计量,再通过“成本-收益”的比较来判断如何选择更加合适、更加有利。在“成本-收益”原理分析中涉及成本、收益、“理性人”假设三个重要概念。以下对三个概念逐一进行解释和分析。

(一) 成本

“成本”在经济学中是从资源稀缺性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厂商的成本及收益的,主要涉及机会成本和生产成本。其中,机会成本是指厂商将一定的资源用作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大收入;而生产成本,又可以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7]70。简单来说,“显成本”反映的是实际应用成本,是能够在项目中得到直接反映的,具有可直接计算的特点;而“隐成本”是由于有意或者无意的行为而造成的时间成本和转移成本,如领导的权威失灵造成的上下不一致、信息和指令失真、效率低下等,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往往不可以直接计算。

社区管理者在考虑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成本时,与企业管理者是一样的,会将自身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最大化计算,会考虑到选择专业社会工作介入而错失的其他活动可能带来的收益、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而付出的直接应用成本以及由于专业社会工作介入而产生的隐性成本,以此来预估服务项目是否能够真正带来收益。那么,在实际中各类成本又是如何划分的?比如,因开展专业社会工作项目占用了时间或场地,社区无法开展其他一些商业宣传活动,从而错失了这些活动所能获得的宣传费或场地费等,这些间接的利益流失会被列入机会成本的范畴;社区开展专业社会工作项目直接应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包括场地、物资采购、硬件设备、配合专业社会工作开展工作所需的社区人员、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要的时间等,这些会被按照“显成本”考虑在内;由于专业社会工作者对社区现有管理体系不熟悉,筹备和开展活动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或精力来沟通,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分工模糊、效率低下,社区管理者为开展服务活动付出的期待、耗费的心血,开展活动可能存在的风险,为应对风险需要做的前提准备,为弥补风险造成的损失所要付出的代价等,都会被社区管理者按“隐成本”考虑在内。

(二) 收益

在经济学中,“收益”被定义为,厂商或经济主体在某个经营期内通过销售、生产货物,提供劳务或从事构成主要经营活动的其他业务所形成的现金流入、其他资产的增加与负债的清偿。[7]75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收益”理解为某一活动或项目为主体所带来的全部利益和好處。与生产成本相对应,收益一样分为不同类型。

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给社区带来的收益既包括快速可见的、直接的部分,也包括潜在的、持续性的部分。在社区管理者眼中,快速可见的、直接的这部分切实利好包括专业社会工作活动的具体产出(在一定时期内开展了多少次服务活动、每次服务的活动时长是多少、服务总时长是多少、服务覆盖了哪些群体和多少人、形成了多少可见的文字或视频资料);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为社区带来了多少资源,链接到了哪些社会组织或团体的支持,是否帮助社区获得了一定的资金或场地支持;每次服务活动的开展是否顺利、服务对象对服务过程是否满意、接受了短期服务后的服务对象的现状是否有所改善,等等。潜在的、持续性的这部分收益则包括:长期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对服务对象潜能的培育和激发,服务对象自决能力的提升;社区自我管理与居民参与氛围的形成;社区以及管理者经过长期积累获得的良好口碑;社会工作者为社区链接到的长期资源、建立的长期合作,等等。

(三) “理性人”假设

“理性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家在进行经济分析时关于人类行为的一个基本假设,其意指作为决策的主体都充满理性,所追求的经济目标都体现着最优化原则。[8]简言之,“理性人”就是一个行为人在最大化某个目标,比如消费者追求满足最大化,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要素所有者追求收入最大化,政府追求决策目标最优化等。[7]46这一假定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为利己动机,第二层意味着理性行为,表明个体都追求个人利益极大化,在掌握足够信息时,会精打细算地进行决策。

因此,社区管理者也会在“理性人”假设的前提下,对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的 “成本”和“收益”进行计算和比较。如果比较的结果是“收益”大于“成本”,那么对社区管理者来说,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是“有用”的,所以单纯从“是否有用”这一角度考虑,社区管理者对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的态度会是积极接纳的;反之,则“无用”,那么社区管理者对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的态度则是消极排斥的。

(四) 社会工作“专业性”与社区管理行政目标需求之间可能的内在冲突

我国民间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的力量较为薄弱,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主要依靠政府购买,[9]政府在社区管理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时会涉及与街居权力主体间的复杂关系。朱健刚等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专业社会工作介入行政权力体系时,专业权力会让位于行政权力。[10]现实中很多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在发展中确实也面临着专业化与行政化之间的矛盾。存在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评估机制,也就是政绩评估方法。在没有行之有效且精准化的评估体系的前提下,政府一般选择具有新公共主义导向的绩效评估方法,[11]注重量化指标,通过对量的规定来实现对项目的监管和对工作者的评价。社区管理者作为行政体系中的一员,有着个人职业发展方面的需求,这就要求社区管理者要在较短时期内做出可观的成绩,获得一定的成就。

因此,在现实中,社区管理者希望专业社会工作者能够尽快使社区获得荣誉,这是其所最希望的,也是其普遍的心态。而专业社会工作是长期性、连续性的,其专业成效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以呈现。由此,便隐含着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与社区管理行政目标需求之间可能的内在冲突。

三、“免疫应答”效应以及相关分析

免疫应答是机体通过免疫细胞及有关的体液因子发挥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一种功能,是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激发免疫细胞活化、分化和效应的过程。[12]它包括三个阶段:识别阶段是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过程;活化增殖阶段是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效应阶段是由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清除抗原。

在专业社会工作“介入”这一事件中,社区管理者即免疫应答系统中的“免疫细胞”,专业社会工作者即“抗原分子”。当专业社会工作者要介入社区时,社区管理者会遵循“免疫应答”效应的三个阶段逐步进行识别、分析、判断以及确定对待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的态度。

在专业社会工作“介入”之前,社区管理者首先会对“介入”的行为是否“有害”进行判断。影响判断的因素有:是否不清晰社区原管理体系下的工作流程和运作方式而因此带来工作上的麻烦,比如原有管理体系下服务项目如何申报、筹备、开展;是否模糊了原有社区管理体系下的各部门分工以及因此造成职责范围的交叉,比如原来是由计生、养老、妇联等各部门各司其职,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后造成责任范围的重合,导致“踢皮球”现象的产生,等等。如果识别的结果为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对原有社区管理体系“无害”,则不会引起“免疫应答”模式的作用;但如果识别的结果为“有害”,则会引起“免疫应答”模式的作用,社区管理者会通过原社区管理体系内部的活化、增殖、分化对专业社会工作进行效应,将想要介入的专业社会工作者排斥在外。

在这里仍要提到“成本-收益”的分析。在“免疫应答”效应的分析和判断过程中,社区管理者会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成本-收益”原理的分析结果也包括在内。对于社区管理者来说,专业社会工作的硬性“介入”即便是“无害”的,但如果不能“有用”,也同样会启动“免疫应答”模式。因为花费了一番功夫,最终结果却无二致,这不符合“理性人”的选择。此时,社区管理者的态度要么表现为排斥、拒绝、冷漠的显性态度,要么表现为无视、消解、隔离的隐性态度。

四、“成本-收益”原理与“免疫应答”效应共同影响下社区管理者可能出现的态度

(一) “成本-收益”原理与“免疫应答”效应的主次关系

前文提到,社区管理者对于专业社会工作介入会有两点反应:一是有没有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对于社区来说,到底有什么不同?二是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对于社区来说,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不仅如此,作为社区管理者,政府每年都会对其进行考核,其中有很多是硬指标。因此,他们不仅希望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带来的变化是可感受的,更希望是实实在在可见的,是有显示度的。这也正是专业社会工作介入与社区管理者的行政目标之间存在的矛盾。如果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创造或者协助社区管理者创造出“亮点”,那更是社区管理者所希望的了。至少,要能在政府对于社区管理者的硬性考核指标方面,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发挥直接性的作用,越多越好。在这方面,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发挥的作用越显著(即越多且越大),就越能够受到社区管理者的认可、肯定、赞赏和欢迎。这是社区管理者在面对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时所考虑的最根本,也是最决定性的因素。

因此,相对来说,“成本-收益”原理又是最主要的,“免疫应答”效应次之。但二者均是决定社区管理者态度的两个重要因素。

(二) 两方面共同作用下社区管理者对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态度的可能情况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确定了“成本-收益”原理与“免疫应答”效应并不是孤立作用的,在社区管理者对于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的态度决定中,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着高度的内在关联性。基于“成本-收益”所做出的评估决定社区管理者对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是否有用”的判断,而基于“免疫应答”效应的分析则决定社区管理者对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是否有害”的判断,两者同时作用而产生的态度结果可能会出现以下四种组合情况(见表1)。

1. 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是“有害”且“无用”的

社区管理者认为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是既“有害”又“无用”的。这就说明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影响了社区原有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是对社区管理体系的有害入侵;同时,社区付出的成本是大于专业社会工作为社区带来的收益的,“介入”的行为对社区的建设、运营、发展无利。这时,社区管理者会发起“免疫应答”效应的作用,并且在这两方面都对社区无利的情况下,社区管理者对于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会采取果断的排斥态度。

2. 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是“有害”但“有用”的

當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对社区“有害”时,出于对社区自身管理体系的考虑,社区管理者会采取排斥的态度。然而从社区的建设、运营和发展的角度看,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又是“有用的”,社区管理者会采取接受的态度。这就形成了二者对立的情况,这时社区管理者会产生犹豫和纠结,最终的态度并确定,需要进一步考虑。进一步的影响因素包括社区管理者自身意志的主观因素和专业社会工作给社区带来的客观利好两方面。

从社区管理者的主观意志方面看,如果社区管理者更注重社区的发展,不在乎为取得发展而适当改变管理体系,认为这是社区管理体系的一次完善,那么可能会采取接受的态度;如果社区管理者不愿意为社区的运营和发展牺牲原有管理体系,认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带来的收益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得不偿失,那么可能会对专业社会工作介入采取排斥的态度。从专业社会工作给社区带来的客观利好方面看,由于“成本-收益”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只要专业社会工作给社区带来的可见性变化足够大或者产生“高亮”,满足其行政目标的需求,那么社区管理者也会采取接受的态度。

3. 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是“无害”但也“无用”的

当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对社区自身管理体系“无害”,但“成本-收益”原理的分析结果是“无用”时,由于“成本-收益”原理是更主要的影响因素,社区管理者依然会采取“免疫应答”模式,对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持大体上拒绝的态度,但这种态度又存在两种更加具体的情况。

一是排斥、拒绝、冷漠的显性态度。之所以采取这种态度,是因为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既无害又无用,介入与否的结果并没有什么不同,社区并没有任何收获。此时如果社区管理者较为保守和功利,则会秉持“费力不讨好” “不想白费功夫”的心态,认为完全没有“介入”的必要,选择直接拒绝。

二是无视、消解、隔离的隐性态度。采取这种态度是因为“无用”且“无害”的结果并不会对社区产生不好的影响。如果专业社会工作确实想要在社区做一些尝试也未尝不可,两者可以在互不干扰的前提下表面共存。此时如果社区管理者较为开放和宽容,则会秉持“井水不犯河水”的心态,认为没有必要强硬地驱逐,这反而会耗费精力,不如由之任之。

虽然这种态度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但本质上都是拒绝的。在无视、消解、隔离的隐性态度下,专业社会工作者也一样不会得到社区管理者的任何接受和支持,不可能融入原有社区管理体系。而社区管理者的态度究竟是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受社区管理者的主观因素影响,即其究竟采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问题。

4. 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是“无害”并且“有用”的

只有当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是“无害”并且“有用”时,它对社区管理者而言才是只有好处、没有威胁的。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社区管理者才可能对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直接持接受的态度。但在“接受”中,仍有消极接受和积极接受之分。

一是接受但边缘化。这是一种较为消极的接受态度。这种情况通常是,社区管理者为了获得收益,接受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但又因为对这种收益的依赖性不高,或者出于两者(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区管理者)原是不同体系的这种隔阂等其他一些主观原因,存在“领地意识”的心理,不愿意在社区管理中与专业社会工作分一杯羹。因此,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接受和简单的活动配合,在更深层次的交流和融合上,社区管理者对专业社会工作是边缘化的。

二是接受且深层介入。这是一种较为积极的接受态度。这种情况通常是,社区管理者认识到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带给自己的巨大收益,对专业社会工作也持包容、友善的态度,希望能够打破不同体系之间的壁垒,与之合作,相互融合,建立起新的社区管理体系,共同助力社区的建设、运营与发展;同时,专业社会工作者也积极主动地融入社区。两者均以社区的长远发展为第一要义。

在这种情况下,社区管理者究竟是选择边缘化的接受还是深层介入的接受,取决于社区管理者主观上的心态开放程度和视野开阔程度以及客观上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的“有用”程度。

五、关于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的建议

以上分析了影响社区管理者态度的因素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社区管理者会秉持的态度。那么,专业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够获得社区管理者对自己的接受和支持,怎样才能够更好、更深层地介入社区呢?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尽可能地给社区带来明显可见的利好,满足社区管理者的行政目标需求,主动适应社区现有管理体系,帮助社区管理者加深对专业社会工作的了解是重要突破口。以下是笔者给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一些建议。

(一) 在设计社区项目时采用短期项目与长期项目相结合的方式

短期项目是指那些时长短、收益可见度高的项目。例如,专业社会工作者帮助社区开展的一些定期活动,类似知识讲座、节日庆典等。这类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可以定期开展,每次活动开展所需时长较短;产出快速可见,每次活动都可以形成文字、图片或视频资料;并且有具体的表现形式,短期内可通过传播形成口碑。长期项目是指那些发展性的、成长性的、持续性的项目。这类项目需要长期的服务和较为大量的投入,虽然成效不易见,但长期来看可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假如只在社区开展短期项目,可能会存在服务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缺乏社会工作的专业性等问题;但如果只开展长期项目,一味追求专业社会工作价值的话,那么可能会面临社区管理者出于“成本-收益”比较考虑的排斥。因此,如果希望专业社会工作能够充分、深层介入社区,就需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

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时要合理设计项目方案,将短期项目与长期项目相结合。开展短期项目,运用一些可量化的指标来平衡社区管理者的“成本”与“收益”,这样有利于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时取得社区管理者的支持;开展长期项目,树立一些发展性的长远目标,以追求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抓住专业社会工作者与现有体系下社区管理者在“成本-收益”計算中的矛盾点,关注和理解社区管理者的一些行政化需求,这样则既有利于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又可以达到良好的长期服务效果,最终取得双赢。[13]

(二) 注重资源的积累以及对所“介入”社区的资源链接

专业社会工作者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资源链接者。专业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累积资源和链接资源的意识与能力,[14]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应保持累积资源和链接资源的习惯,进行长期的储备,包括:人际交往、专业知识、资金、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志愿者等,使自己能够带动更多的资源。这是一位优秀或者说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

一方面,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开展服务活动时,需要这些资源的支持。假如专业社会工作者可以链接到更多种类、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资源,就可以为所要“介入”的社区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服务,更好地满足社区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因为专业社会工作者自身所携带的资源较为充足,那么所需要社区本身提供的资源则相对较少,这样也会减少社区付出的成本。在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社区对于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的“成本-收益”分析结果可能更“有用”,专业社会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得到社区管理者的接受和支持。

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每一方都是清醒的“理性人”,因此,满足对方的利益需求是成功合作的关键。在“介入”社区时,空口承诺是没有说服力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应该以自身能链接到的资源为筹码,让社区管理者切实感受到自己能为这个社区带来的利好,这才是最可靠的合作方式。另外,在列举资源时,还需要考虑社区管理者的内心需求,要以对方的实际需要为主导,而不是以自我主观意志为主导。这样,当社区管理者提出需求时,专业社会工作者便有能力将对应的资源链接到位。比如,某一社区的问题主要是养老方面的,那么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列举资源时就要侧重养老服务方面;如果社区需要一些资源或渠道来宣传自己的服务、提高社区的知名度等,则可以链接相关媒体、电台、报社等,做到“有求能应,有求必应”。

(三) 主动适应社区管理体系,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从对“免疫应答”效应的分析来看,专业社会工作者对于现有社区管理体系适应是影响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个社区现有的管理体系中,社区管理者是有层级划分的,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15]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对这两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例如,专业社会工作者与社区现有基层工作人员之间可能存在工作岗位上的竞争;而与高层管理者之间存在的直接竞争因素更少一些,更多的可能是因基层工作人员的替换造成管理不便、工作效率较低等。

因此,专业社会工作者需要提前主动了解现有社区管理体系,寻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空间,[16]否则很有可能会受到来自两方面的压力,这会大大增加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的难度。笔者认为,专业社会工作者应该“拉拢”一方,从而使自己不会腹背受敌,尽可能减少来自现有社区管理体系的排斥。显然,专业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基层工作人员之间存在更多的直接冲突,而与社区高层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相对友善一些。一般情况下,社区高层管理者更有远见,更看重社区福祉,专业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为社区提供服务、带来福利的方式获得社区高层管理者的支持。除此之外,专业社会工作者还要厘清现有社区管理体系下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结构关系,了解现有社区管理体系的运作程序,最好可以使自身完整地融入,甚至替代某些部门的职能和作用,使社区高层管理者对自己的介入无后顾之忧。

(四) 專业社会工作主动宣传,树立自我形象,学会市场营销

专业社会工作面临发展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被公众所了解。社会工作是一个从西方舶来的专业,在我国被视为冷门专业,大多数人不了解什么是专业社会工作,不知道专业社会工作在做哪些事情或者能为大家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短暂并且不连续的发展,以及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与我国社会原有的一些行政化、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产生的交织,使大众对专业社会工作的界定更加模糊。[17]因此,我们需要纠正或改变大众的传统看法,让真正了解专业社会工作的人积极参与宣传,学习市场营销的思想方法,在经济市场化、社会现代化的背景下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18]向大家传递出真实的专业社会工作。其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自我宣传和主动出击。

专业社会工作者要充分了解自身、挖掘自身潜能,知道自己可以为社区做什么事情,并且主动提供服务;同时,专业社会工作也应借助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来宣传自己,[19]比如,可以利用具有跨时空宣传优势的大众传媒。专业社会工作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拍摄宣传片、微电影、电视剧或者短视频等视听结合的方式,宣传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服务领域、伦理守则、价值观等,还可以宣传一些感人事迹、模范先锋,树立良好的专业形象,以此增进人们对专业社会工作的了解,使人们在需要时能想起社会工作。这样可以提升社区管理者及公众对专业社会工作的信任,使他们从内心里认可、接纳社会工作,在获取实际利益的取向上又增加了一层信任保障,从而使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更加容易和顺利。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20]社区作为社会的基层单元,其治理体系的完善与治理效能的提升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表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人民对于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单纯的行政主导型社区管理体系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完善社区管理体系已成为必然。在社区治理过程中,需要平衡多方利益,其中,社区以及社区居民的利益尤为重要。专业社会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以社区为本,以推进社区的自我提升与发展为职责,并且具有整合各方资源、平衡多方利益的能力,理应在社区治理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需要社区管理者和专业社会工作者共同努力,推动专业社会工作深层介入社区,明确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促进社区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Research on the Dilemma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Regulator

XU Hua, ZHAO Yuxiao

(College of Society and Politics,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 China)

Key words: cost; benefit; immune response; community regulator;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作者:徐华 赵雨潇

社会工作行政者社区管理论文 篇2:

“OBE金课”教学模式及实践路径

摘    要:高校“金课”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金课”建设是顺应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以先进教学理念为指导的科学化建构过程。文章尝试将OBE教学理念引入到“金课”建设中构建“OBE金课”教学模式,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社区工作”课程实例,进一步阐述“关系分析—预设产出—实现产出—评估产出”的“OBE金课”模式实践路径,以期为“金课”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也是OBE理念在微观课程与教学本地化实践的一次有益尝试。

关键词:“金课”;OBE理念;“社区工作”;实践路径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是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而高校育人质量水平受制于课程质量的高低。由此可见,“金课”建设是新时代全国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2018年,我国教育部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正式提出高校“金课”建设要求,提出要以培育学生思维及能力的高阶性、教学体系的创新性及师生教与学的挑战度的“两性一度”作为“金课”建设标准[1]。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质增效的时代新议题,每位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立足“金课”建设,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我国传统课程教育习惯于知识导向理念,其特点是以课程为载体的知识传授,即“教师为教育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基于这一传统教学理念培养的学生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但与社会需求脱节,较大程度上制约了课程教育高质性和持续发展性。因此,高校“金课”建设必须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

一、“OBE金课”教学模式

先进的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学者斯派帝率先提出的,广泛应用于国外教育改革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于该理念“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反向设计”的特点构建与“金课”标准相适应的教学活动模式(简称“OBE金课”教学模式),将具有创新性的模式特征[2]。

1.产出视角: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立足专业—课程(系统—局部)的关系,实现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探究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古希腊至中世纪的古典大学课堂教学崇尚知识的完整讲解,受这种历史经验影响,传统课程常以系统知识为本位,根据学科知识的逻辑性进行教学,以学科知识目标的逻辑性确定课程目标及内容,培养学生成为掌握某一领域系统知识的学术型人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高校将培养具备社会领域某职业或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及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重点,而提高高校应用型人才培育质量需要通过育人“最后一公里”的课程改革来实现。以学习产出为导向是通过社会或行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以课程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学科知识特点及学生发展规律等确定课程产出,并以此构建课程体系,确保课程培养对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系统的促进作用[3]。

2.主体视角:以学生为中心,遵从深度学习的衡量标准,实现课程主导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教学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而非简单的知识传授。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常以客观的优质课程(“金课”)为标准,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更新课程教授方法,以此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并获得成长和发展。但教师“教”得好不等于学生“学”得好,正如瑞士学者马顿研究发现,学生学习效果差异性源于学生是否采取深度学习方法。这种深度学习方法是与死记硬背的机械式学习的浅层学习方法截然相反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到知识学习中探寻知识文本背后的意义,是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高阶认知。同时,深度学习强调学生通过知识学习形成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普罗瑟等人发现决定学生是否采用深度学习方法的最大影响因素是学生对教学环境的主观感受,也被称为教学感知。这种感知与课程目标清晰、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适当的工作负荷及教师的积极关注有密切关系[4]。既然课程教学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优劣的标准也应来源于“学”而非“教”。教学效果受学生教学感知的影响,教师的“教”应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体。

3.路径视角:以反向设计为路径,运用四步闭环设计逻辑,实现课程改革由一次性向持续改进转变。OBE教学模式主要围绕“学习产出”,从“预设、实现、评估、使用”四个方面循环设计。这为“金课”建设提供了可以依循的、科学的构建路径。在学习产出的评估和使用环节,也将对教学过程进行持续改进,维持教学的与时俱进和创新性,确保课程的培养符合时代和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二、“OBE金课”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以

“社区工作”课程为例

(一)关系分析:分析课程与专业的关系,确定课程

目标定位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课程教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后续各类专业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及就业等多个环节的基础。社区工作既是一种社会工作宏观方法也是社会工作专业主要服务领域。对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毕业要求,“社区工作”课程在以下九个方面对学生进

行培养:(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秉承专业价值理念,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2)熟知本专业核心理论知识,具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3)擅长本专业必须具备的社会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4)掌握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具有社会服务项目开发与管理能力,具备社会服务机构运营的基本能力;(5)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与人际关系协调能力;(6)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7)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8)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职业创新发展能力;(9)具备心理保健的知识与技巧,形成良好的身心素质。综合以上要求,明确课程以“能力为本”的定位,培養具备社区工作方法和技巧、能够解决社区问题、提供社区服务的专业人才,即“能力为本”专业社区工作者。

“能力为本”专业社区工作者是指学生学习后应具备社会工作价值观,以及发现社区问题和扎实运用社区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的能力,策划实施并提供社区服务(项目),成为胜任社区工作的地方社区人才。鉴于此,“社区工作”课程培养的能力涵盖以下三方面。一是专业能力,即专业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和通用能力、社区服务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二是过程能力,即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认知,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沟通、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行为能力,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自主创业能力等。

(二)预估产出:“三位一体”“成果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

1.知识、行动和素养“三位一体”融合的课程预期成果。课程教学活动的预期成果是一切课程教学活动的核心,具有目标导向的作用。“社区工作”课程的预期成果:一是整合性的社区工作理论知识。学生掌握与社区工作实践相关的理论、工作模式及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了解我国最新社区工作实践。二是全周期的实务能力。学生具备社区工作全过程的实务能力,涵盖社区介入、建立专业关系、发现社区问题、综合运用社区工作方法解决社区问题、策划与开发社区工作服务项目、组织实施社区活动、社区工作评估等。三是社会工作者专业素养。学生深度理解专业价值观,遵守社区工作岗位伦理及职业道德,具有社区服务意识。四是一般性迁移能力。社区服务实践过程有利于锻炼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组织协调、沟通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一般性迁移能力。

2.“成果导向”的课程内容。为实现课程预期成果,课程确定“社区及社区工作认知、社区工作基础知识学习、社区工作服务实践和综合创新活动”四阶段课程内容。第一,课程导学课。教师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介绍行业社区工作动态及社会工作机构的社区服务项目,建立对社区及社区工作的认知,形成整体性印象,激发学生对社区知识的兴趣。第二,社区工作基础知识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社区服务必须掌握的社区工作基础知识,如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社区工作的工作模式、社区工作的一般过程及方法等内容,学生扎实掌握“社区工作”的理论基础。第三,社区工作服务实践。教师将课程基础知识与实务实践紧密联系,设计社区工作过程体验任务,引导学生进入社区场域内实践。第四,综合实务服务能力。学生团队独立完成社区工作项目及服务策划、项目书及服务方案撰写。

(三)实现产出:“先知后行”逻辑优化的教学实施

“先知后行”主要是学生先学习“社区工作”理论知识,再通过地方行政社区真实体验,完成相应社区体验任务,实现社会工作专业“社区工作”课程的预期学习成果,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有助于师生双动、校社联动、校企良动。

“先知”是翻转课堂的形式,涵盖“问题导入—自主学习—问题解决—知识系统化”四个环节。教师先以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学生借助已有在线课程资源自学知识解决课程导入问题,最后由教师协助学生厘清知识,扩展知识内涵,建立新旧知识的连接,完成知识系统化构建[5]。整个过程充分强调师生共同参与,教师是知识的“教练”“守门者”,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培养思考习

惯,形成“双动双向”的课堂教学氛围。“后行”是进入工作场域(社区)的课程实践教学。依托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社区课程实践平台,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入地方行政社区、社区工作机构的社区工作岗位或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完成课程的体验任务。

“先知后行”的教学过程发挥多重功能,一是延伸理论知识学习。学生将“先知”中学习的理论知识融入社会实际场景,突破理论知识抽象化的局限,使知识在感性认知中得到深化、反思及纠正,倒逼学生重新学习未能完全掌握的理论知识。二是深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后行”的体验任务能培养学生发现社区问题、发掘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的实务实践能力,突破课堂内体验式教学虚拟化、理想性的局限,在社区或社会工作机构中学生增加对社会工作岗位的认知、内化专业价值观、提升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等。三是建立校企“投资性合作”。学生以观摩者、志愿者或实习社会工作者等身份参与社会工作机构现行社区工作服务,表面看是“非实质性合作”,即社会工作机构仅获得人力资源降低其运营成本,实则是“投资性合

作”,即社会工作机构为获取社会工作专用技能而进行的投资。社会工作机构以引导示范的角色参与到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中,提升高校对专业人才需求的认知,以此适当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校企间的良性互动。四是形成校社联动,服务地方社会。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人力资源与街道社区工作对接,推动区域内共驻共建。既为社会工作专业师生提供丰富的实务實践介入的空间,也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方法融入地方社区基层工作,实现校社服务联动、资源联动。

(四)评价产出:“3+3”的课程评价机制

在学生考核评价模块,尝试利用学习内外部多元的评价机制围绕学习预期结果进行评价,有效检验评价课程教学成效即预期结果实现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决定课程教学的调整方向,以确保教育模式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动态平衡。

1.评价主体的“3”维度。课程以学生自评、校外实践单位盲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学生自评主要是个人对自己课程学习全过程的自我感知性的总体评价,它是基于自我学习成果及过程的分析,是学生在学习反思中的成长,也是衡量课程建设成效的标准,为课程提供客观的评价和改进的方向;校外实践单位盲评是社会工作机构从业者、街道社区工作者对学生(团队)在课程实践中的表现进行的总体评价,反映出市场、行业对人才满意情况、用人需求的反馈,为课程人才培养的目标调整提供依据;教师评价则依据校内考试课程的评定标准进行考核。

2.评价体系的“3”维化。体现为评价内容的目标化、评价方式的使用化、评价结果的功能化。以学习成效为导

向,评价的内容回应课程目标定位,在“社区工作”课程中应以课程三重能力为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贯穿学习全周期而非简单的课程周期,可以利用及创建学习产出的平台,如高校的创新创业大赛、社会面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项目大赛、志愿者形式的社区服务等,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达到学以致用。这是一种创新性的评价方

式,增强评价的诊断性功能。评价结果体现课程学习过程的激励功能、学习成效的诊断功能、课程及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调整功能等。

参考文献:

[1]  邓春瑶.金课建设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0(27):122.

[2]  顾佩华,胡文龙,林鹏,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

[3]  冀宏,王继元,张根华.行业课程的理论逻辑与建设路径——兼论应用型人才培养“金课”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4):190.

[4]  吕林海.“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大学“金课”——历史逻辑、考量标准与实现路径之审思[J].高校教育管理,2020,14(1):45.

[5]  廖喜凤,陈玲霞.以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为辅助的大学英语“金课”打造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73(10):18.

■ 编辑∕陈晶

作者:张媛 高青梅 黄红

社会工作行政者社区管理论文 篇3:

浅谈社会工作方法如何介入社区工作

摘要 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社区工作在如今已越来越大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也是人们如何解决社区工作的迫切需求。本文着重阐述了实现社会工作的方法在社区工作的建设,为社会工作方法和理念更好的融入到社区工作中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参考。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方法 社区

Discuss on How Social Work MethodInvolved in Community Work

ZHANG Yajun

(Public Management Department, Chongqing Urban Professional College, Chongqing 402130)

Key wordssocial work; method; community

0 前言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社区工作一直是稳步的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逐步深入,我国的一些企事业单位也同样在不断改革,“单位”也逐步由社会保障的形式逐步转换成社会形式体制。同时,城市的下岗和失业的人数逐渐扩大、城市的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所以,这样就更加要求了社区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功能。这种现状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所以也要求我们不能用以往的社会工作方法直接套用到现如今的社区工作中去。在当前的形势下,必然要找到一些新的方法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

随着社会的工作的出现并在我国进行推进,社会工作的方法介入到社区工作中也由先前的理论转化为现如今的实践操作,且是带有针对性的开展社会工作。

1 社区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如今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计划经济也在社区工作建设中起着广泛的作用,使当前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到社区工作中存在着明显的依赖,主要有下列基本问题:

1.1 与社会工作背离的体制

城市社区的形成在当今中国是一个有目标的过程,但在实践中基本表现为政府的指导作用,既无论在发达或者是欠发达地区,社区的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来发起并参与规划的,由政府直接推动其发展并完善的。我国的社区工作主要是由社区以外的政府力量来推动的,是由政府自上而下的指导,政府的作用显著,缺乏民众的直接参与。

对社区工作的建设一般包括:社区党组织的建设,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繁荣社区文化,加强社区治安,美化社区环境,发展社区卫生。社区的内容包罗万象,被认为是单位的替代者。这些体制都增加了社区工作的困难性,使社区责任无限扩大,使得社区的管理越来越困难。

1.2 与社会工作不同的工作方式依赖

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大多数是在事发后运用行政手段来解决问题,在具体的操作上,同样也是由政府的相关部门迈出第一步,用行政化的手段和方法来管理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都是依赖了行政化的工作模式,从主体方面来看,仍然体现了政府的行政特质,没有把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到社区的工作中来。

2 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社区工作的路径

社会工作介入到社区工作中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在原有的社区体制下进行路径探索,创造出介入社区工作的新途径;二是借助政府强大的力量使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到社区工作中去,制定相应的安排规划,从而达到该体系的均衡。所以,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社区工作中的具体做法有:

2.1 在体制内进行探索

因为我国的社区工作在实际的社会工作中已经基本形成,并且显现出了较为陈旧的特点,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善社区工作较为困难,同时也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探索出一个相关的路径也是十分必要的。

(1)提升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的作用。在当前社区建设的格局下,政府的行政系统较为完善,但社会组织并不完善。因为社会工作者是在“政社不分”的这种理念下开展工作的,所以在运用当前社区工作体系开展工作时,提高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工作中价值认可显得尤为重要。

(2)对社会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使队伍更加壮大。要大力培养社会工作人员,培养出大批的高素质社会工作队伍。培养的对象要进行层次分工,注重不同层次的培养要有相应的针对性,例如对高职学生要侧重技能和应用的培养,研究生要对其进行研究的培养。要注重实物教育,不仅要教授其理论知识,还要对他们的实践能力进行培训,使其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能够有灵活的操作能力。(下转第202页)(上接第175页)

(3)有区别的介入社区领域。社区的工作内容保罗万象,实际从事的社会工作人员大多数是与社会工作专业不相关。所以,这样就导致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大大的降低。因此,社会工作应该有别的加入到社区的建设当中。第一,社区服务是专业的工作人员介入到社区工作的领域。社区工作人员要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提供其相应的服务,使居民的参与度大大的增加,培养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第二,要把社会的救济和优抚介入到社区中去,比如相关部门要请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工作中担任领导,负责一些特殊人群的评估和审批。

2.2 借助于政府力量,使社会工作的方法介入到社区工作中,寻求制度创新

在我国的社区建设体系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要想把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到社区工作中去,最终还是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

(1)逐渐完善“政社分开”的体制,促进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解除“以政代社”的工作模式,从制度上明确社区建设的权限和职能。政府主要是做好行政管理,调动资源,制定社区的社会服务工作,推动社会服务的项目建设、监管和指导工作等,各类的社区服务组织要对具体的服务进行承担。要通过区一级政府设立财务部,在原有的财务预算基础上增加更多的社区服务科目,通过购买社区服务来使社区工作正常、快速的运作。其次是要使社会工作的机构更加专业化,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其更加规范的发展。通过购买服务来对社区机构进行监管,并评估其提供的服务。

(2)建立完备的专业社区工作体系与技术制度。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社区服务并没有引入社会的工作制度,再加上一些服务的内容和项目都是一些简单的劳务活动,所以始终难以吸引一些高素质的人才加入,社区服务人员在社会当中的声誉一直处于一个较为低下的水平,直到现在仍然存在着这种现象。推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到社区的工作当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这需要具体完善的体系,具体包括:社会工作需要通过立法使其走向成熟,所以要从法律上保障社会工作这个职业,使其拥有合理的社会地位。政府要出台一些配套的政策,例如一些资格考试、社工注册制度、职业等级制度等,从而实现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工作的良好应用。同时,要不断挖掘出社区自身的潜力,借助政府的力量使社区的需求得到满足。对一些传统的措施进行改进甚至是取消,探索出真正适合社区工作的方法。

3 小结

总而言之,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介入到社区工作当中去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现如今中国的现实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起着主导作用,社会工作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方法介入到社区工作中去还处在起步阶段,社会人员还普遍缺少对其关注和认可。还有是社区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的年龄和素质水平已经不适应社区工作的需要,致使社区工作难以突破。所以,我们一定要立足于中国社区发展现状,使社会工作方法更好地介入到社区工作中去,使社区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使国家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颐东辉.社会工作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l.

[2]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美]Charles H.Zastrow等著.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第七版)[M].晏凤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5.

作者:张亚君

上一篇:剪纸艺术土特产包装设计论文下一篇:高层建筑的高层建筑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