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课件素材

2024-04-27

皮影课件素材(共9篇)

篇1:皮影课件素材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皮影戏片段,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对皮影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关注皮影戏,关注传统文化。

2、通过了解皮影戏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欣赏古老戏种的艺术魅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古老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皮影戏表演形式、角色分类及皮影的制作过程,感受中国古代皮影戏艺术的魅力。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初步对皮影戏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

用皮影实物激发学生学习和了解皮影戏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走进皮影戏,了解表演形式

1、播放传统皮影戏《武松打虎》片段,学生初步认识皮影戏的演出形式。

交流:这是有历史的皮影戏,在舞台上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皮影人物:武松 老虎也是皮影)

教师引导,皮影是怎么动起来的?

学生大胆推测,产生质疑。

接着交流:还听到了什么? 这些声音又是哪来的?

过渡:皮影是在一层薄薄的幕布后面表演的,问题的答案都藏在幕布后面呢!

2、幕后大揭秘!播放《武松打虎》的幕后视频

学生交流新的发现。

预设:(1)真正的演员是皮影艺人,他们一边操纵影人,一边演唱讲述故事。(2)还有一支小乐队为演出配乐。

教师点拨:幕布为什么那么亮呢?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道具就是幕布后面的灯光。

总结皮影戏的表演形式。

过渡:解开了皮影戏的神秘面纱,皮影也有好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你想了解什么?

3、学生触摸皮影,产生疑问:皮影是用什么做的呢?

出示图片,驴皮、牛皮,并与精美的皮影对比。

激发学生探求皮影制作过程的兴趣。

(二)、活动:排一排皮影制作过程

1、皮影的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出示文字,请学生读给大家听。

再出示皮影制作的图片,打乱顺序。

孩子们根据文字,开动脑筋,把图片排列正确。教师适时点评鼓励。

2、过渡:制作好的皮影栩栩如生,根据人物的特点进行分类,也就是戏曲中的角色,分生、旦、净、末、丑等。

(三)、游戏:火眼金睛认识皮影的人物角色

1、最重要的角色是生、旦、净、丑。

请4名同学读角色特点

欣赏《牛郎织女》的片段,看谁有一双“火眼金睛”,能认出戏中的人物,分别是什么角色?

2、学生交流认出的角色,教师评价。

3、过渡:个性鲜明的人物,奇幻的表演形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皮影戏给老百姓们带来了多少快乐。虽然现在皮影戏的演出越来越少,但皮影文化已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4、播放图片,了解现代皮影艺术的发展

教师介绍:皮影已不仅是演出的道具,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礼品,作为艺术品进行展览,模仿皮影创编的舞蹈,用皮影元素的建筑美化我们的生活。

过渡:在去年的元宵晚会上出现了皮影和动画相结合节目,播放视频《本命年》片段

熟悉的动画人物拉近了古老的皮影戏和孩子们的距离。

按小组分发皮影,孩子们试着舞动,遇到问题,怎么操纵?

三、动手实践,争做皮影“小艺人”

1、教师简介操耍的方法,并做示范。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出示小提示:小组内按顺序轮流舞皮影,第一轮学会基本的方法,第二轮每人为皮影设计一个动作,并配上一句话,时间3分钟,最后选出一名同学展示。

教师巡视,指导。

2、和孩子一起搭建皮影戏的小舞台,并巩固皮影戏的表演形式。

3、小组展示,教师组织表演的学生有序开展,并号召观看的同学们做“文明小观众”。

4、评价:组内评价,小组互评

教师点评,今天我们让皮影能说会动了,课下同学们可以自由合作,准备一个皮影小故事,在儿童节表演好不好?

四、总结:同学们,小小的皮影能带来这么多的快乐,希望我们在欣赏皮影戏的同时,更加喜爱皮影戏。

篇2:皮影课件素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对皮影艺术有初步的了解,掌握皮影制作的流程和工艺。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制作和参与表演,更加全面地体会皮影艺术的独特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现和感知皮影艺术的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了解皮影的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皮影制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

皮影的传说与历史:“有一种艺术,是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早18;使用影像,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2100年;是纯粹民间具有‘摇滚’精神的音乐,比猫王早2150 年。这种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这就是皮影戏”皮影最早诞生于前,俗称“影子戏” ,是我国古老而神奇的戏曲艺术,因为它比电影出现的早,也被认为是现代电影的鼻祖。

同学们很喜欢看电影动画片,那你有没有见过这种形式的?(欣赏教师准备的图片皮影戏资料)导入本课——多姿多彩的皮影。请同学们看我们组给大家搜集的有关皮影的美丽传说。

三. 讲授新课

1.皮影:课本上这些多姿多彩的人物是用皮革作出来的.,叫皮影。皮影俗称灯影戏成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

2.介绍皮影戏的发展历史:源于余年前的中国古代长安,盛行于唐、宋。至今仍在中国民间普遍流行,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皮影选用上等牛皮,经过刮、磨、洗、刻、着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而成。 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中国不少地区都有皮影,其中陕西皮影造型精巧别致,刻工细腻,

施色考究,堪称中国皮影的上乘之作,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3.我国著名几个皮影戏产地:河北皮影、陕西皮影、甘肃皮影、山东皮影、北京皮影。

4.学生欣赏课本,复习学过的知识。

5、皮影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1、景观设计 2、平面图案 3、舞蹈元素 4、影视作品等等

观赏作品《桃花源记》以皮影为元素的中国动漫

四. 课后小结

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皮影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这些皮影都是精美的民间工艺,我们应该热爱我国的传统工艺。

五、作品评价,展示交流

1.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作品以及设计意图;选出好的作品集体欣赏交流;

2.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和补充,以鼓励为主。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回顾主要内容,强调重难点。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肯于动脑,能够发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交汇之处。

篇3:皮影课件素材

文章一开头, 一系列的有关地点场景以及紧张心态的词语描绘, 就将读者抛向了一个紧张的语言“漩涡”中, 极具“代入”感。但正当读者津津有味地继续时, 却发现这貌似一个被无数次提及过的“旧故事”的翻版———租个“女友”回家过年。如果仅仅是这样来理解的话, 那么真的会让读者觉得“俗不可耐”, 因此, 如何让这杯“旧酒”重焕“新醇”, 这无疑对作者如何把这出“皮影戏”唱好, 提出了考验。

首先, 人物的设置“稳中求胜”, 矛盾纵横交织, 张弛有度。余孝成, 一个打工仔出身, 在外务工, 小心翼翼地在大城市打拼, 从来不敢对生活有半点怨言, 他胆小却孝顺;阿茭, 一个被人唾弃的按摩妹, 流寓他乡, 在灯红酒绿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沾染了不良习气, 她轻浮却真诚。同是卑微的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一角, 命运的错综, 生活的纠葛, 让两人达成了一笔充满铜臭气的“买卖”, 进而踏上了一段“荒唐”之旅。然而接下来的事情, 却并未在两人的预料之中平稳发展, 诸多矛盾层出不穷, “始料未及”而又“情理之中”。从纵向上来看, 余孝成、阿茭、母亲构成一组“新旧传统”之间的矛盾, “起早床”、“扔烟袋”、“做家务”、“陪演戏”, 一系列考验居然“有惊无险”, 也逐渐让阿茭慢慢地重拾人性美好。从横向上, 余孝成、阿茭、金砖构成一组“人性善恶”之间的矛盾, 阿茭与金砖先有“肉体交易”矛盾, 余孝成与金砖后有“皮影交易”矛盾, 然而虽然这两个小矛盾时间上有先后次序, 但却如两条小溪流, 终汇合在一起。而两组大矛盾则纵横交错, 将“情感”这张网织得精彩绝伦、神奇生辉。

其次, 皮影戏, 虚幻中蕴藏美好, 人生戏, 现实中饱含无奈, 这两者之间承载着太多人生不易, 不禁令人联想到人间的有情和无情。原本从祖上传下, 视若珍宝的皮影戏, 一次又一次的消解着它本身所具有的固有崇高意义。首先, 它已经在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甘当“门神” (张飞与关羽) 。其次, 为了躲避母亲的诸多“猜疑”, 它再一次沦为情欲“挡箭牌” (西门庆与潘金莲) 。最后, 为了成全一片“孝心”, 不让阿茭的身份败露, 它又再次成为保守“秘密”的“封口费”, 让金砖的“恶”反而成就了人性的“善”。在那一刻, 所有的人伦道德在这里都变得苍白无力, 唯有两人的真情流露感染着彼此, 回荡在天地间, 最后一出人肉“皮影戏”, 却将实体存在的“皮影”化为一种精神性的存在, 彰显出人性的复苏。人世间的是非善恶, 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呢, 人生的阴差阳错, 悖论丛生, 唯有高叹一声: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看似荒诞的一切却又暗含人生某种顺理成章的宿命。

篇4:皮影课件素材

文章一开头,一系列的有关地点场景以及紧张心态的词语描绘,就将读者抛向了一个紧张的语言“漩涡”中,极具“代入”感。但正当读者津津有味地继续时,却发现这貌似一个被无数次提及过的“旧故事”的翻版——租个“女友”回家过年。如果仅仅是这样来理解的话,那么真的会让读者觉得“俗不可耐”,因此,如何让这杯“旧酒”重焕“新醇”,这无疑对作者如何把这出“皮影戏”唱好,提出了考验。

首先,人物的设置“稳中求胜”,矛盾纵横交织,张弛有度。余孝成,一个打工仔出身,在外务工,小心翼翼地在大城市打拼,从来不敢对生活有半点怨言,他胆小却孝顺;阿茭,一个被人唾弃的按摩妹,流寓他乡,在灯红酒绿中逐渐迷失了自我,沾染了不良习气,她轻浮却真诚。同是卑微的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一角,命运的错综,生活的纠葛,让两人达成了一笔充满铜臭气的“买卖”,进而踏上了一段“荒唐”之旅。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却并未在两人的预料之中平稳发展,诸多矛盾层出不穷,“始料未及”而又“情理之中”。从纵向上来看,余孝成、阿茭、母亲构成一组“新旧传统”之间的矛盾,“起早床”、“扔烟袋”、“做家务”、“陪演戏”,一系列考验居然“有惊无险”,也逐渐让阿茭慢慢地重拾人性美好。从横向上,余孝成、阿茭、金砖构成一组“人性善恶”之间的矛盾,阿茭与金砖先有“肉体交易”矛盾,余孝成与金砖后有“皮影交易”矛盾,然而虽然这两个小矛盾时间上有先后次序,但却如两条小溪流,终汇合在一起。而两组大矛盾则纵横交错,将“情感”这张网织得精彩绝伦、神奇生辉。

其次,皮影戏,虚幻中蕴藏美好,人生戏,现实中饱含无奈,这两者之间承载着太多人生不易,不禁令人联想到人间的有情和无情。原本从祖上传下,视若珍宝的皮影戏,一次又一次的消解着它本身所具有的固有崇高意义。首先,它已经在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走入了寻常百姓家,甘当“门神”(张飞与关羽)。其次,为了躲避母亲的诸多“猜疑”,它再一次沦为情欲“挡箭牌”(西门庆与潘金莲)。最后,为了成全一片“孝心”,不让阿茭的身份败露,它又再次成为保守“秘密”的“封口费”,让金砖的“恶”反而成就了人性的“善”。在那一刻,所有的人伦道德在这里都变得苍白无力,唯有两人的真情流露感染着彼此,回荡在天地间,最后一出人肉“皮影戏”,却将实体存在的“皮影”化为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彰显出人性的复苏。人世间的是非善恶,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呢,人生的阴差阳错,悖论丛生,唯有高叹一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看似荒诞的一切却又暗含人生某种顺理成章的宿命。

最后,晓苏的这部短篇小说《皮影戏》,无意于宏大的情节构造,也无心于眼花缭乱的西方叙事技巧的“嫁接”,而是自觉结合国情进行“底层化”和“民间化”创新的一株根植于深厚民族文化土壤的植物,摇曳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晓苏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民间“说书人”,他总是能在芸芸众生习以为常中“见微知著”、“一叶而知秋”,这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朴实的生活态度,正如他的每篇小说都发生在“油菜坡”这一充满“文化乡野”气息的地方一样,晓苏正在逐步向小说中渗入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我们期待着那来年“油菜坡”的遍地金黄。

篇5:皮影作文300字

萧报小记者活动丰富多彩,11月25日迎来了“有趣的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在水晶老师的带领下,使我第一次见识到这项艺术。

皮影戏属于民间戏剧,但比较独特,我们小记者分五个小组,通过制作皮影人物、编辑剧本、彩排和团体协作表演来进行PK,制作过程中每个小朋友都有人物角色分配,先把西游记中的主人公用冒钉棍子制作成皮影人物,我做了一匹白龙马,制作过程中,看似简单但没想到还是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冒钉要安装在什么位置才能使皮影活动自如,大家都用了很长时间,接着是编剧,编剧也很好玩,大家一起开动脑筋,使我们的故事,更加丰富多彩,彩排后终于到了激动人心的表演时刻,台下有家长观看,每个小朋友都很积极上台表演,其中,第四组的皮影戏,别具一格,把西游记中的人物都搬进了朋友圈,真是有趣,有的小组剧本台词响亮,有的小组皮影人物的动作配合的非常协调……

有趣的皮影戏,我们小组还得了最佳表演奖,让我第一次就爱上了它。

篇6:皮影作文300字

皮影是传统文化,大哥哥大姐姐表演得非常好:那猪八戒的钉耙忽上忽下地动着,还有惟妙惟肖的配音“嘿,大家好,我是猪八戒”。后来,大哥哥大姐姐也让我们亲身体验了一把。一开始,我不敢举手去。后来我看到许多同学都举手了,我也勇敢的把手举起来了。老师叫我了,我就兴奋地跑上去,我用手拿着皮影上的指挥棒,孙悟空就开始在我的指挥下动起来了。后来,班里的同学们都大笑了起来。原来沙僧不去打妖怪,而是打自家人,打得猪八戒都说肚子疼了,可搞笑了。

后来沙僧终于找到正确方向去打妖怪,不去打猪八戒了。沙僧一打妖怪,妖怪就飞了起来,打得再也不敢出来了。

全班同学都体验了一把,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大家都非常开心。

篇7:皮影作文300字

我们来到博物馆,那里的胡师傅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向我们讲解了皮影的制作过程和历史。皮影距现在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20xx年被批位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我国稀有的传统民间艺术。皮影用牛皮做成,工具有二十多种,然后染色。

胡师傅看着我们认真学习的样子,手把手地亲自教我们刻牛皮。我们的那股专注劲儿让在场的家长们赞叹不已。

来到孝义皮影艺术研究会那里的侯老师告诉了我们皮影戏的四个特点:第一、麻纸窗。第二、麻油灯。第三、皮腔。第四、用牛皮做成。精彩的演出开始了,瞧!同学们那么入神地看着,一会儿露出会心的微笑;一会儿发出爽朗的大笑。看着银幕上一个个妖魔鬼怪现出原形,惟妙惟肖的样子,同学们开心极了。

篇8:简析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诞生以来, 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鼎盛时期, 产生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和演员。可考的传统剧目有280余出。主要有:《五峰会》、《小西唐》、《四平山》、《大金牌》、《卞梁图》、《花木兰》、《三打白骨精》、《人参姑娘》、《刘胡兰》、《沙家浜》、《杜娟山》等等, 以及表现现代生活的皮影故事。1963年应邀赴京演出, 原文联主席郭沫若、中宣部副部长周扬、文史馆长溥仪观看了演出, 并给予高度评价。历史上著名的演员很多, 王华、张老壁、冯凌云、聂春潮、孙兆祥、韩增等30多人都是皮影发展史上有突出贡献的演员。

据史料记载, 唐山皮影为永平府滦州人黄素志所创。中国民俗学家顾颉刚在《滦州影戏》一文中, 曾引用清末李脱臣《影戏小史》一书为证:“明万历年间, 在滦州有一位不得志的生员姓黄名素志, 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儿, 不但文才很好, 而且绘画、雕刻件件精通。只有一件, 时运不佳、屡试不第, 无颜回归故里, 乃出关游学沈阳, 在那里只是教授几个村童过活, 在这悠闲的岁月里慢慢地成就了他的艺术贡献——创作影戏。”书中介绍了黄素志先生不仅熟读古书、遍阅经史、擅长琴棋书画, 而且还掌握我国古代“变文”, 熟悉道士的“宣卷”。他根据佛教故事改编成“影经”, 再配上剪好的纸人, 到处演唱。后来, 他的一个姓裴的学生见纸人易损, 建议改用羊皮刻镂, 被黄先生采纳, 果然耐久。

明末清初, 由于统治者倡导, 皮影戏兴盛繁荣, 传播较快。至清朝中叶白莲教起义, 各地人民响应, 清王朝统治者害怕江山不稳, 预防人民聚众闹事, 一反初时对影戏的炽热态度, 他们把嘴脸一变说影戏是用纸人纸马兴妖造反, 禁止官员私养影班, 禁止夜演影戏。影戏在官方是禁止了, 在民间却是禁而不止, 仍然发展着。

皮影雕刻以牲畜皮为材料, 如牛皮、羊皮、马皮等。唐山皮影是选用上乘的驴皮精心雕刻而成。《永平府地理志》记载“影戏者, 夜间张幕置灯, 雕刻驴皮为之行, 隔纸窗演唱成本故事, 亦寓劝善刺惑之意。”用驴皮制作影人, 比牛皮柔韧、透明;比羊皮结实、耐用。在制作中, 所选作雕刻的驴皮十分讲究, 只取驴前身的一个部位, 经过刮皮、浸水、打磨、上浆等程序而加工成一张张透明度强、柔韧性好的原料, 而后再经刻影艺人纯手工雕刻、点染、油漆加工而制成。成品影人多为侧面相, 雕镂精细, 形象俊美, 线条流畅清新, 影人头部有各色脸谱, 如正面人物雕成镂空脸, 弯回形环勾眉眼, 通天鼻梁, 显得俊朗、洒脱;反面人物则突出阴险狡诈的嘴脸, 将眉目夸大, 精怪的造型呈双眼珠, 一幅老奸巨滑的坏样儿;丑角在眼睛上加画一个圆圈儿, 表示诙谐轻佻。这种人物图谱的设定, 已被观众认可接受, 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固定下来, 并延续至今。影人分为头部、身体两部分。人物身体的四肢和中身, 用丝线连接缀而成关节活动的人身。唐山皮影角色大体可分为小、生、髯、大、丑五类, 对于传统戏剧文化的借鉴和传承使唐山皮影的人物角色相当丰富。

唐山皮影戏影人的装订, 是用线穿过衔接点两面打结固定的。装订时, 依据影人各部位的关系, 先将手、上臂、与下臂连接, 上身于下身连接好, 然后将两臂分别放在影人的上身连接处的两侧, 重叠一并装订。腿部装订有所不同, 要依次分开, 前后排列。传统的影人的头茬与戳子并不作固定连接, 这样使用方便变换人物角色, 可减少影箱中的戳子数量, 便于携带。但在特殊剧目中, 因为特殊角色的影人专人专用, 致使头茬与戳子固定连接, 方便使用。要使装订好的影人活动起来还需要在影人上装操纵杆, 支配影人的活动主要有三根操纵杆, 分别安装在影人的脖子和两个手上, 俗称“脖条”、“手条”。“脖条”为平衡影人身体及移动所用, “手条”为表现人物生活动作所用。在过去操纵杆的制作材料一般由铁丝与箭秆 (高粱秆) 。现在多为钢丝条 (或大号自行车辐条) 和竹竿制作。

唐山皮影的唱腔是从一种纯说唱形式的“大福影”演变而来的, 它是一种男女分腔的, 有着多种腔调 (如平调、花凋, 阳韵平调、河东调, 滦河调, 吟腔) , 多种板式 (如太慢板、快三眼、慢二性、紧二性, 三性、流水) 的板腔体。唱词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 主要板式有:大板、二板、二六板、紧板、快板等。由于前辈艺人的发展创造, 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唐山皮影戏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为主, 题材大多来源于历史名著, 主题积极向上, 有的表现保家卫国的英雄, 有的表现惩恶扬善的侠士, 有的表现反抗压迫的勇者, 歌颂真善美, 鞭挞假恶丑。唐山皮影的伴奏乐器以前是一把小三弦, 后来逐渐被四胡所代替, 这是皮影的主导乐器, 配以扬琴、二胡、笛子、大阮等辅助乐器, 使音乐更丰满, 更厚实。打击乐器有鼓、板、钹、大锣、小锣等, 以满足情节、唱腔、场面的需要。

唐山皮影是光影、美术、雕刻、舞蹈、说唱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足迹遍及中国东北、华北广大地区, 在人民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1995年中国邮票总公司发行了一套《中国皮影》邮票, 其中一枚即为唐山皮影。仔细观赏, 这些貌似相同的小小影人儿可谓千人千面。近年来, 有德国、法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唐山研究考查皮影。唐山市皮影团也经常赴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演出。

皮影艺术作为深深扎根于民间的艺术形式, 自发展初始便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20世纪艺术大众化趋势蓬勃发展的一百年时间内更是取得长足发展。从五四运动时期以“民众艺术化”为核心的美术大众化思潮, 到30年代的左翼美术思想和延安文艺座谈会掀起的“美术大众化”运动, 都极大地推动了包括皮影戏在内的诸多艺术门类的传播发扬。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为了进一步普及群众文化、配合反侵略斗争、调动人民大众的积极性、宣传各种思想意识, 开始出现以革命根据地为中心对皮影进行改革创新的潮流。文革时期样板戏皮影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戏革新, 这一切对其进行了全方位改良, 使得已经流传了上千年的皮影艺术焕发新生, 为其在更广阔社会层面上的传播和发展创造了契机。皮影艺术集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于一体, 给人以视觉、听觉等多方位的感受, 个性鲜明的造型特征、清晰简明的唱腔对白、丰富多样的表演特效, 不需要调动观者过多的知识储备便可欣赏娱乐。现代戏皮影内容情节的通俗易懂性, 完全打破了阻碍传播的诸多壁垒, 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具备发展的可持续性。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皮影艺术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价值。在20世纪

广西瑶族长鼓舞的起源与发展

孙亮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摘要】瑶族长鼓舞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娱神、娱人的舞蹈形式。其舞蹈动作与瑶族人民的生活环境、生产劳动息息相关, 与瑶族人民的宗教信仰、民族精神紧密相联, 主要流传于广西、广东、云南、湖南等地。作为瑶族聚居人数较多的广西地区, 在长鼓舞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之上又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 表现出在这一特定地区舞蹈所具有的地域性、交融性、社会性等特殊的文化特征。广西瑶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富川瑶族自治县, 其特有的“芦笙长鼓舞”是广西地区瑶族长鼓舞的一种典型舞蹈形式, 探讨其起源、特点和发展, 从一个侧面对广西瑶族长鼓舞进行探析。

【关键词】瑶族;长鼓舞;起源;发展;芦笙长鼓舞

瑶族是我国南方分布最广和人口较多的民族, 广西的瑶族人口数量约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66%,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以及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舞蹈艺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长鼓舞, 就是我国瑶族民间舞蹈艺术宝库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长鼓舞以其独特的舞蹈艺术动作, 丰富的民族文化积淀, 再现了瑶族人民生活中的场景, 倾诉了瑶族人民对祖先和神灵的敬畏和追思。“瑶不离鼓”, 这一俗语就生动的说明了瑶族社会与长鼓的关系。

一、瑶族长鼓舞的起源

瑶族长鼓舞源于何时?根据史料记载, 早在宋代瑶族人民就有歌舞长鼓的习俗。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就有记载:“饶鼓, 瑶人乐, 状如腰鼓, 腰长倍之, 上锐下侈。”宋明清时称长鼓为饶鼓, 可见其来源和流传年代久远。瑶族人民为什么要跳长鼓舞?关于这个问题, 在瑶族群众中, 曾流传着许多优美动听的神话故事, 暂且抛开这些传说故事, 客观分析其起源, 主要受这几个方面的影响:

1. 生产方式的影响

舞蹈属人体艺术, 是随着人体的动作和姿态而形成的有一定节奏的、表情达意的动作体系。学界普遍认为, 舞蹈应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和原始人的生产劳动关系极为密切。但瑶族舞蹈究竟与何时产生及为何产生, 因缺乏史料记载与考古发掘资料, 学界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从瑶族流传下来的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来看, 瑶族民间舞蹈产生于原始时代应是合理的说法。生活在原始时代的瑶族先民, 是以狩猎为生计、以采集为辅的原始人。每当狩猎或采集满载而归时, 人民便要聚集而欢, 这便是最初的舞蹈形式的萌芽。狩猎归来时, 瑶族先民相聚狂欢, 或高声呼喊, 或模仿捕捉野兽时的动作, 或装扮成四处窜逃的野兽跳跃、腾飞, 用简单纯朴的举手投足和粗犷豪迈的呼喊声再现整个狩猎过程, 从而形成最初的舞蹈动作。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模仿动物的动作, 是狩猎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当狩猎者有了想把由于狩猎时使用力气所一起的快乐再度体验一翻。”这类反映早期狩猎内容, 模仿动物的形体形态, 表现动物的习性以及表现狩猎场面的舞蹈, 在瑶族民间舞蹈中占有一定比例, 如“捉龟舞”、“熊舞”、“猴舞”、“挡虎舞”、“左穴舞”等。其中“左穴舞”由一名剽悍骁勇的小伙子扮作凶猛的野牛, 若干名男子扮作猎手, 手持木棒、竹板、石棒追捕“野牛”, 另有若干人敲追击梆石, 吹了牛角助兴, 整个舞蹈包括寻兽、追兽、斗兽、猎兽等动作;“捉龟舞”则分别由找龟、赶龟、捉龟、背龟回家等内容组成, 动作粗犷, 节奏明快, 再现了瑶族先

初的几十年时间里, 英国百代唱片公司、维克多唱片公司、美国的胜利唱片公司等机构录制了数以万计的皮影唱片, 社会影响极广。进入80年代, 皮影行业的生存困境凸现, 使得人们开始认识到对皮影艺术进行系统的整理收藏和探讨研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著名的北京百工坊、陕西皮影馆以及各类皮影研究学者和私人收藏家都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一舞手成千古兵”, 皮影作为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的综合体, 在近现代的皮影现代戏改革中完成了由单个化的艺术向作为群体性的社会行为的转变, 集民民的狩猎生活。

随着狩猎和采集向刀耕火种游耕农业的过渡, 一些反映农业生产或与农业生产方式有关的舞蹈也就相继出现。如“开山舞”、“米杆舞”、“三十六套做屋长鼓舞”、“约标舞蹈”等, 都从不同角度和侧面, 生动、详细地再现了瑶族劳动生产的特征。如广西蒙山盘瑶的“开山舞”, 由“割草舞”、“打罗舞”、“举锄开山舞”等舞蹈组成。“割草舞”由两组以上的人手执镰刀, 模仿割草和砍伐树木的各种动作进行舞蹈, 动作古朴优美。打锣舞一般由一人独舞, 也有二人双舞或多人群舞, 表演者祭神鸣锣而舞, 再现了瑶族开山前的祭神驱兽习俗。举锄开山舞表演人数不等, 场面宏大。由一人打锣指挥, 众人模仿开山挖地动作而舞, 边舞边呼号子, 动作整齐有力, 节奏分明, 场面宏伟壮观, 气氛热烈, 整个舞蹈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瑶族的游耕生产方式。

2. 宗教祭祀的需要

“从原始社会至历史时代的早期, 鼓乐歌舞一直是沟通人神两界的重要手段。”最初的瑶族民间舞蹈大多具有明显的宗教文化内涵, 多服务或附属于各种宗教仪式活动, 具有较浓郁的娱神功能。

长鼓, 对瑶族人民来说, 很久以来就是一种缅怀祖先盘瓠的工具。相传在远古时, 瑶族祖先盘王上山狩猎, 不幸被野羊抵死在空桐树下, 盘王的六个儿子闻讯赶来, 杀死野羊。为泄父仇, 他们用空桐树制成长鼓, 剥野羊皮制成鼓面。从此, 在瑶族重要节日中, 盘王子孙为了“还盘王愿”, 皆沿用此仪式, 击打长鼓, 跳长鼓舞, 祭奠盘王, 并从此代代相传, 沿袭至今。传说当然不能作为依据, 但也可以看出长鼓舞是作为纪念盘王、表示要为盘王复仇的重要工具。

随着历史的发展, 盘王由始祖升华为神, 祭祖活动就演化为宗教祭祀活动。长鼓舞在“还愿”中的娱神作用, 历来是通过巫师来完成的。所以, 巫师既是职业或半职业的神职人员, 又是神话传说和有关祭歌中民间艺术的保存者。在瑶族中, 宗教曾长时期内居于重要的地位, 在原始社会时期, 瑶族先民社会是政教合一的, 他们的一切艺术创造, 包括长鼓舞无不渗透着宗教的色彩, 并借宗教的形式得以表现、得以保存、继承和发展。

二、广西瑶族长鼓舞发展现状

中国瑶族的长鼓舞, 流传在广西、广东、云南、湖南等地, 各地长鼓舞的名称及形式不尽相同。广西地区比较典型的有平地瑶地区流传的群舞“芦笙长鼓舞”、“挞鼓舞”和“羊角长鼓舞”;金秀坳瑶地区流传有“黄泥长鼓舞”。瑶族长鼓外形朴俗事象和文化生活于其中, 兼具了艺术审美娱乐和社会功能传达的双重特性, 它将继续发挥其对国家和社会的积极能动性与影响力。

摘要:唐山皮影戏作为我国冀东的民俗文化, 深深地打上了这一区域的文化审美烙印。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分的显示出了冀东地区的人民对于音乐、美术、雕刻等艺术形式的创新能力、文化思维体制和审美意向。

关键词:唐山皮影,雕刻,制作,唱腔

参考文献

[1]刘小娟, 姚其巩编著《皮影》,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年6月第一版

篇9:唐山皮影戏

它用纸板或薄片透明的驴皮、牛皮或羊皮等,雕成人物、景观等剪影形象,夜间在堂上设置一方白色的幕布,幕后借灯光照映,由艺人在幕后操纵影人表演各种历史、神话、传说故事,从台下看,意态生动,惟妙惟肖,故称之为影戏。其剧目、唱腔多与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其唱腔丰富,音乐优美,操纵表演生动多变。

皮影戏的起源

对于皮影戏的起源,历来有多种说法。

有不少人认为影戏起源于汉武帝思念已故李夫人的故事。据《汉书·孝武李夫人传》:“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帐帷,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戚。”同书《外戚传》也有类似的记载,还说汉武帝看到李夫人的影子后作歌:“是邪?非邪?偏何姗姗其来迟!”北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记述这段故事后说,“由是世间有影戏”。而晋代干宝所著的《搜神记》中也说:“影戏之源,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无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之,仿佛夫人像也,故今为影戏。”但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赞同。

由于影戏与木偶戏同属傀儡戏,所以也有人认为皮影戏产生于唐代,因为木偶戏在唐代已经很流行。但在唐代的小说杂文以及题材广泛的唐诗中都没有发现提及影戏之类的话。

宋代人写的诸多著作中,记载了影戏在北宋都城汴梁的活动情况。从众多的影戏艺人姓名来看,影戏于北宋已形成,艺人已掌握熟练技巧,才能“熟于摆布,立讲无差”(宋吴自牧《梦粱录》),演出场所“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也说:“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

到了元代,杂剧愈发兴起,由于经济文化重心的北移,形成南戏北渐之势,影戏在原有基础上又融合了本地方言、民间曲艺等,慢慢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元代汪颢《林田叙录》中有“傀儡牵木作戏,影戏彩纸斑斓;敷陈故事,祈福辟禳”的记载,另外在元代杂剧的剧本中也引用过影词的格式,说明影戏在我国北方盛行起来。因为这种艺术通俗易懂,设备简单,行动方便,深受元人欣赏,曾一度把它作为军中的主要娱乐,常在夜间为士兵演出。后来随着成吉思汗率军西征,影戏也随之传入波斯、阿拉伯地区。

明代时,影戏在北方演出活动更为普遍,对其他戏曲也有过一些影响,南戏的剧本中就引录过一些“影词”。在明武宗时,影戏不仅在民间演出活动,而且影戏艺人曾供应宫廷演唱。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引瞿佑看灯诗说:“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看看弄到乌江渡,又把英雄说霸王。”

到了近代,中国的影戏形成了东影和西影之分,东影以滦州(今唐山地区)影戏最具特色,西影以陕西、四川皮影为代表。两大系统的影戏,无论造型、雕镂,还是表演、唱腔,都有显著的区别。就影偶的原料而言,东影以驴皮和羊皮为主,西影主要用牛皮;东影的操纵杆用秫杆,西影则用竹棍。

唐山皮影戏的发展

今河北省唐山市的滦州乐亭皮影戏,是国内最负盛名的民间皮影戏剧种,因为影人全部都是用驴皮制成的,所以又称为“驴皮影”(建国后,因为滦县、乐亭都隶属唐山市,所以现在一般又合称唐山皮影)。它除了反映历史故事外,还能表演现实生活的题材,因此深受人们欢迎,特别是农民观众最为喜爱,皮影艺人每到一个村庄演出,就可吸引方圆三四十里以内的百姓,每场演出4小时之久,观众仍感觉不过瘾。

关于唐山皮影产生的时代,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金元时期,二是明代末期。

持前一种观点者认为,金元时期是影戏从关中、中原一带向外扩展、推广的时期。一方面,宋王室的南迁使影戏在江南得以发展;另一方面,许多艺人因战乱而流落或被掳掠到北方,特别是金国比较安全的后方,这给北方影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宋人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真实记录了北宋灭亡时汴京各种珍宝、文献及各行工匠、艺人(包括“弄影戏”的艺人)被金人掳掠的情景:“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五日,金人来索御前祗侯方脉医人、教坊乐人、内侍官四十五人;杂剧、说话、弄影戏、小说、嘌唱、弄傀儡、打筋斗、弹筝琵琶、吹笛等艺人一百五十余家。令开封府押赴军前。开封府军人争持文牒乱取人口,攘夺财物。自城中发赴军前者,皆先破其家计,然后扶老携幼竭室以行,亲戚故旧涕泣叙别离相送而去。哭泣之声遍于里巷,如此者日日不绝。”弄影戏的艺人既然被“押赴军前”,一部分被掳到金国后来的都城燕京(今北京),一部分被掳到当时金国比较安全的后方,如平阳(今临汾),也有少部分流散到各地了。影戏艺人谋生的手段是演影戏,他们在北方定居下来后,将中原地区的影戏传播到了北方各地。而那些逃到南方和全国各地的影戏艺人,也把影戏带到了当地,使影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从地理位置上讲,唐山处于中原与北方的交融地带,所以认为唐山皮影产生于这种背景之下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尚未找到确切的文献记载和相应的实物资料。

而唐山皮影产生于明末说有许多的认可和实证,如顾颉刚的《滦州影戏》、秦振安的《滦州影》等均持此观点。1958年曾在乐亭发现了明万历年间手抄本影卷《薄命图》,《薄命图》是唐山皮影独有的一个剧目,全国较古老的戏曲中都没有这个剧目,它讲述了书生张彦及其妻白玉楼的悲剧故事,是个连台本,出场人物不多,但人物行当有生、小、花小、花生、髯和净等,包括了如今唐山皮影的所有行当,而戏文格式包括了唐山影的大部板式和词格。

在唐山皮影源于明末说中又有“滦州影”、“乐亭影”之分。“滦州影”认为是滦州人黄素志所创。在顾颉刚的《滦州影戏》中记载:“据李脱尘云:明万历年间,在滦州有一位不得志的生员,姓黄名素志(里居不详),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但文才很好,而且绘画、雕刻件件精通。只有一件,时运不佳,屡试不第,无颜回归故里,乃出关外游学沈阳,在那里只是教授几个村童过活,在这悠闲的岁月里慢慢地成就了他的艺术贡献—创作影戏。”后经他改进后的影戏风靡滦州。而“乐亭影”则认为,滦州影戏是乐亭县人创兴的,因为金人建制乐亭县隶属滦州管辖,所以才叫“滦州影”。

明代万历年间,随着乐亭人去东北经商者日增,唐山影戏也就涌向东北三省,并很快同化了东北皮影。

到清初,影戏已遍及永平府各州县,乾隆年间进入北京,落户于东城,影响了北京的“蒲团影”,形成了后来的北京东路影戏,成为北方影戏的代表。

唐山影戏在明末清初兴盛一时,上至官宦,下至民间,皆搭班演唱。由于当时权贵爱好影戏,差不多官府都设有影戏班子。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记载:“以纸大方窗为戏台,剧人以皮片剪成,染亦各色,以人举之。所唱分数种,滦州影,涿州调及弋腔,昼夜台内悬灯映影。”说明当时已经可以昼夜演出皮影戏了。

到清朝中葉,因为白莲教不断起义,朝廷以“纸人纸马兴妖造反”为由,禁令演影戏。到了清光绪庚子年(1900年),朝廷下令说:国有大难,民无天良,若再演影,点火烧箱。永平府知府游智开也下令禁止演影戏。滦州影戏因为在北京失去依附的基地,不得不另觅生路,向京东一代民间流散。在高压之下影戏逐渐转入地下。

继清乾隆乙卯(1795年)科进士、曾任殿前侍卫的乐亭新寨人杨德润成立影班之后,至19世纪,在乐亭境内除一般职业影班外,又出现了以崔、刘、张、史四大家豪门富户先后组办影班,竞相以高价争邀名艺人之风,从此把皮影界的艺术竞争推向高潮。到20世纪30年代,乐亭县内知名皮影班社就达80多个,遍及全县,一年四季演出不断。民国期间修的《滦县志》载“……戏本多长篇,传述古代忠孝节义之事,颇有益于民风。每次演出三夜或四夜为一堂,价昂者四十元至百元,少者十数元至五六元不等,于人家还愿或喜庆时用之。亦有岁时丰宁,乡村聚资开演,以资娱乐者。”看皮影戏已经成为当时普通百姓节日里的主要娱乐节目。

1878年开平煤矿局成立,唐山经济迅速发展,影班纷纷从周围各县涌入唐山,涌现出一批出色的皮影艺人。不同县区的影班由于方言和艺人唱念工夫的不同,逐渐出现了东、西两路流派:以昌(昌黎)、滦(滦县)、乐(乐亭)为代表的一派称为东派,取乐亭口音为标准,以唱单折子戏(俗称“功夫影”)见长;西派以丰(丰润)、玉(玉田)、遵(遵化)为代表,用的是唐山口音,以唱连台本戏而著称。

东西两派之外,还有抚宁、卢龙、迁安、青龙为代表的北方一派,北方派称作“福影”,福影的影卷只有一部《封神演义》,可连唱一个月,影卷里只有道白,没有唱词,该唱的地方,由演员按影卷的意思即兴编词,因此福影也称“腹影”,就是演员由腹中掏词的意思。其影人长二尺二寸,比滦州影人大,所以也称作“大影”。它是一种演唱不分男女、不分行当、不拔尖音的影戏剧种,唱念用的是当地口音,乡土气息浓厚,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成为三足鼎立之势。

20世纪初影戏遍布冀东各地,因此后来又统称为“冀东皮影戏”。当时演出的多为传统剧目,有《二度梅》、《三贤传》、《五峰会》、《青云剑》、《瓦岗寨》、《大隋唐》、《薛家将》、《罗通扫北》、《杨文广征西》、《打登州》、《岳飞传》、《西游记》、《封神榜》、《施公案》、《甘露寺》、《古城会》、《白蛇传》、《秦香莲》、《全家福》、《于公案》、《镇冤塔》等百余种。

但在日伪统治时期,皮影班社大多散落,艺人背井离乡,有些人客死他乡。

大约在抗日战争结束时期,唐山皮影中有一出“金山寺”的人物道具,被一名美籍传教士全部购买了,在国外摄制成彩色电影用作商业放映,但由于进行操作的不是原来的老艺人,效果远不及舞台上表演的精彩。

1949年,唐山市成立了专业的皮影剧团,经常出国向世界展示这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

唐山皮影艺术

唐山皮影的美术造型主要来源于庙堂美术和民间纸扎、剪纸、砖刻和石雕。在雕刻艺术上,也有自己的特殊风格。

唐山皮影戏的道具,最初“以素纸雕镞”,后来又用过羊皮、牛皮,最后被驴皮取代,因为驴皮不仅透明度强,柔韧性也好,结实耐用又易于保管,所以现在的唐山皮影仍采用驴皮为原料。成型后的皮影影人加以桐油颜色,并且头脸手足须都含有透视的原理,这样在影窗上看起来人物形象就透明鲜艳、生动形象了。

清末影人的刻制又吸收了大量京剧人物的形象。进行改进和加工,影人的造型几乎完全模仿京剧的脸谱和服饰,个性鲜明,自成一家。影人的头部,白脸膛是一种写意性的镂空脸,用一条象征性的通天鼻梁,配以似像非像弯月形的环勾眉眼;肉红脸净角影人,眉和眼睛长而且大,斜插入鬓;奸诈人物,为突出其阴险狡诈的特征,眉目几乎占面部的三分之二;丑角在眼睛上加个圆圈,表示诙谐轻佻。这种虚拟、夸张的高度概括,补救和解决了影人“喜怒不形于色”的缺陷。

唐山影人造型美丽俊秀、雕镂精细,刀纹疏密有序,色彩鲜艳,结构应严谨,对比协调,非常讲究。

唐山皮影的影人尺寸最初较为高大,制作也较粗糙,后来为了演出方便,影人的尺码改小,整个影人从头到脚不超过1尺,一般为5寸人、7寸人。到后期影人又逐渐变大,发展到1尺半、2尺、2尺半,到“文革”后出现了高达3尺的影人。影人的变化、定型,是演出中逐步形成的,影戏每前进一步,影人就改革变化一次,以适应社会的不同需求。

唐山皮影其唱腔源于境内的民歌、民谣、俚曲、叫卖调、哭丧调等乡土韵唱,加有乐亭地区语调,委婉、温柔、尾音细长,语音声细、音轻、清晰、响亮、优美。可以说,乐亭皮影就是乐亭语调的升华和夸张,宾白,就是当地方言、俗语的提炼。后来又模仿大戏,融合、借鉴了高腔、京剧、乐亭大鼓、皮黄等剧种的腔调,唱腔就更加丰富了。

剧本唱词结构又分为“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三赶七”、“硬辙”、“金边”、“大金边”、“赞”、“念”等多种形式,这些唱词结构,都是以对偶的上下句为其结构的基本单位,每段唱词一般都是由若干对声韵相同的上下句组成,不同的人物都有固定用法,总的来说,字数较多的唱词大多都用于剧中重要人物身上。

在改革腔调上,艺人曾有很多的创造,最初过门繁难,不掐嗓子,后来逐渐丰富了唱腔,才运用了掐嗓子的唱法。在演戏歌白时,演员习惯用手掐着嗓子,可使声带变细,还能省气力,发出的音调显得异常的清脆悦耳。

表演时演员能够使唱腔与影人的表演密切吻合,表达出角色的性格与感情,人们称为“入皮”(即声影合为一体的意思)。因为皮影影人是固定的形象,面部没有表情,所以人物的内在思想活动,全靠声音(说和唱)、动作(操纵)来向观众交待。当地观众对艺人的评价,多以唱者居首位,耍影人的在其次。

唐山皮影的乐器配备有锣、鼓、铙、钹、唢呐、笙等,也有弹拨乐器。由于不断改革,逐步使用了四胡、阮、三弦、月琴、笛子和扬琴。有的还使用小提琴、大提琴、单双簧管等西洋乐器,使伴奏音乐既有了层次,又有了厚度。

其行当分为生、小、髯、大、净5种。生分小生、武生,演唱中又分文生、武生、穷生和花生等不同的唱法;小又分青衣、闺门、刀马、花小等;髯行亦有文武之分;净行又有红净、毛净之分,其唱腔各有独特之处。

操纵影人时,唐山皮影多采用多人配合,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影台右侧操纵的人称为“上线”,台左边操纵的人称为“下线”,辅助操纵工作的人称为“贴线”。对操纵人统称“拿线的”。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三根,在影人脖子上安的一根铁条叫“主杆”,影人两只手各安一根铁条叫“手杆”。主杆掌握影人的平衡和身子活动,如前进、后退、卧倒、跳、坐、翻、爬等动作都要靠主杆来控制。主杆是用左手五指并拢满把攥紧,要求握得牢固,可是舞动起来却像一根鸡毛那样轻巧,所谓“握如千钧,动似鸿毛”,这为的是使影人保持平衡,不倾不斜,形象真实,活动灵活。两只手杆由演员右手操纵,拇指和食指夹住第一根杆子为第一组,中指、无名指、小指夹住另一根杆子为第二组。两组手指要密切配合,互相合作。一般要求两根手杆要达到“杆子看不见,拈是团团转,张开象把扇,合时似闪电”的程度,才算是基本合格的操纵演员。

皮影戏的剧本,初名“影经”,后改称“影卷”。演员照剧本唱念叫“宣卷”,最初以宣扬教化为宗旨,以《宣讲拾遗》为底本,这可能因为皮影戏是由“唐五代俗讲僧讲宴设图像”(引自孙楷第《傀儡戏考原》)演变而来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演员平时不记台词,演出时看着剧本“照本宣科”,因此剧本皆是影班自抄或坊间的卖抄本。印本因字小和格式不同,不能使用。一部剧本多的达四五十本,一个月(三十个晚场)都不能演完。

上一篇:如入团申请书100下一篇:老宅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