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皮影戏小学作文

2024-04-10

看皮影戏小学作文(精选14篇)

篇1:看皮影戏小学作文

看皮影戏作文

看 皮 影 戏长沙市砂子塘天华寄宿制学校三年级一班 黄泽浩晚上,我们一家人到湖南大剧院看皮影戏《猩猩与天鹅》,它描写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次洪水冲毁了小猩猩的家,失去了妈妈的小猩猩爬上一棵快要断的树上喊救命,这时天鹅姐姐飞来了,她救了小猩猩,并且用魔法变了房子和食物给小猩猩,还送给小猩猩一支仙笛,她说:“你如果遇到了困难,只要吹三声笛子,我就会赶过来,现在我还要去帮助别人。”天鹅姐姐飞走了,小猩猩在房子里睡着了。这时一只饥饿的大灰狼敲门说:“快开门,我是大灰羊。” 小猩猩开门一看原来是大灰狼吓得说不出话来,大灰狼猛扑上去,小猩猩可怜地哀求:“狼大哥别吃我,我给你好吃的.!”边说边把天鹅姐姐留给他的食物端出来。大灰狼奇怪地问:“你哪来这么多好东西?” 小猩猩说:“是天鹅姐姐送的,她还送给我一支仙笛,只要我吹三声它就会来。”大灰狼一边流口水一边说:“吃了天鹅肉就可以长生不老,你赶快吹三声叫她来,否则我就吃了你!” 小猩猩只好拿出仙笛吹了三声,善良的天鹅姐姐马上飞回来。狡猾的大灰狼连忙说:“谢谢你的帮助,我们要送给你一件礼物。”他把天鹅姐姐骗了下来并狠狠地咬住她的脚,小猩猩很惭愧,赶过来扯住大灰狼。上当的天鹅姐姐愤怒地用力甩开了他们说:“你们忘恩负义再也别想得到我的帮助!”天鹅姐姐飞走了,收走了房屋和食物,大灰狼气急败坏,转身扑向小小猩猩把它给吃了。皮影戏结束了,我喜欢天鹅姐姐,它很善良、乐于助人;小猩猩可怜,但是它不该轻信别人、忘恩负义;大灰狼最坏,真希望天鹅姐姐把它赶出森林。看皮影戏作文600字

篇2:看皮影戏小学作文

今天下午,我们去观看皮影戏。首先,叔叔阿姨们说:“我们的剧团叫“龙在天”因为这是代表我们中国的文化与传统。”他们还说:“他们学皮影已经有五六年了。”接着,阿姨们为我们表演了有趣的舞蹈,逗得我们开怀大笑。

然后,叔叔和阿姨们给我们表演了乌鸦和狐狸这个皮影戏。狐狸要叼走乌鸦肉的时候,我们都紧张万分。狐狸打坏主意对乌鸦说:“大哥,我是你的朋友,快下来吧!”我们祈祷乌鸦不上当,可是乌鸦还是上当了。最后的结局我们都悲痛万分。

通过观看这次皮影戏,我知道皮影戏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我收获了很多,很开心。

篇3:小学看图作文初探

一、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一) 让同学们观察画面全貌

掌握画面结构, 对于一幅图或多幅画, 在学生动笔前一定要搞清画面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首先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 或从上到下, 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 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 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使学生从整体上有了初步的印象。然后确定观察顺序。首先对单副图也要有顺序观察, 看画面主体是什么, 再看画面的背景和其他部分。对多幅图要逐幅图观察, 观察图上有什么人, 他们在干什么?其次观察图上的背景是什么?推测出事情发生的环境, 最后联系起来图上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观察方法, 观察图中人物的外貌、衣着、神态、动作, 推测人物当时会说什么话、心里怎么想的、推测他的身份、年龄。串联单幅图, 注重观察前一副图中没有出现的事物, 人的表情、动作有没有新的变化, 从而推断出事情的发展变化。千万不能出现图与图的“断层”。不要在每一幅图上都下很大的功夫, 要注意详略

(二) 让学生观察画面的背景, 看清其中的人或物

例如:如果是人物画, 就从人物的外貌, 衣着特征, 标志分辨出不同人物的特点来, 如果是故事连环画, 要弄清图中有几个角色, 是谁在讲故事。如果是景物画, 让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 写出它是哪个季节的景物, 图中是由哪几种景物构成画面的, 远景和近景各怎样, 它们和画面中的人物有何联系。

(三) 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的细节, 明确图意

同学们要知道:细致观察是形象化的语言。为此, 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图画前, 先看清图上有些什么?各在什么位置, 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根据图上已有的“人”或“物”分析其图意, 看究竟反映一件什么事, 以加深学生对图画的理解, 也就是说从外部形象可以看出内部隐藏的思想。

(四) 要重点观察, 辨别主次

一幅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往往不易辨出, 有的图上有几样景物, 应以哪种为主写, 有的图上有很多人物是以谁为主写, 有的图上既有景, 又有人, 究竟是以人为主, 还是以景为主, 这就要我引导学生透过现象, 深入细致的观察图画, 例如:我们学校在东河湾举行运动会, 会上有师生二千多人, 到底谁是主要人物呢?大家肯定会准确地说:“运动员”于是让学生把运动员作为重点来观察, 确定了写文章的中心, 叙述时也要围绕这个中心来述说。

二、合理想象

(一) 为了让学生引导画面的主题上来

必须把画面的各部分紧密地联系起来, 抓住画面中心连贯的想象, 在体育课时, 我让学生观察同学们“打泡泡”、“爬竿”、“拔河”三项比赛中各有什么特点, 又有什么共同点, 想象出他的各自想法及观众的议论。

(二) 紧扣主题, 引导联想

根据画面内容引导学生联想, 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例如《观潮》这一课, 潮来之时, 作者是怎样联想的, 如潮来之时声音的语句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好像闷雷滚动, 响声越来越大, 即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的颤动起来。从而使学生体会潮还在远处, 人们虽然看不见它, 可是江潮的隆隆响声已经传来, 这说明潮声大, 声势越来越大、越猛, 并启发学生回忆电影或电视有关镜头更进一步体会潮来之时的声势凶猛。接着让学生学习文中潮来的时候作者运用的打比方的句子, 想象潮来之时的壮美画面, 通过学习文中二三段 (自然段) 使学生产生如身临其境的感受, 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祖国, 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并陶冶爱美的情趣。简单地说来要把握以下三点。首先, 要仔细观察图画, 弄清画面内容和主题。教师应启发学生根据画面内容, 联想和合理想象, 使画面里的景物和人物“动”起来,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图画所展现的是静态的情景, 要写好看图作文, 还要展开合理的想象, 从静态引出动态, 用联想和想象把固定的瞬间画面写出故事整个过程, 让画面动起来, 让画中的人活起来。看图作文, 要借助于图画提供的形象,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是感受进行合理想象, 让图中的人物在小作者的笔下能说话, 有喜怒哀乐。总之, 要把静止的画面通过联想和想象让它活起来, 要把无声的画面让它有声有色。要注意的是想象不是漫无目的的, 要有目的, 绝不能脱离画面, 随便“联想和想象”。图画内容上也有主要和次要之分。特别是多幅图的看图作文、所以写看图作文, 就是要抓住重点画面, 把重点画面写详细、写具体, 多幅图要围绕重点画面, 要有略写不是主要内容的画面, 可以起到绿叶扶持红花的作用。

三、看图说话,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低年级孩子由于没有经过说话训练, 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 说起话来常是前言不达后语, 跳跃性很强, 有时重复, 有时带有语病。课堂训练时不能操之过急, 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 让学生先看明白, 在想象的基础上, 然后组织语言说出来, 要求说得有头有尾, 要遵循一定顺序, 条理清楚, 表达完整, 声音响亮。

(二) 鼓励孩子用词的准确与生动, 启发孩子大胆思维、合理想象。

(三) 训练要有层次的进行。对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 对那些口头表达较差的孩子, 教师循序渐进引导, 鼓励其发言并给予鼓励。

四、提供合适的词语

同学的语汇贫乏, 在口述图意时, 心里想说嘴里又表达不出来, 或者是表达的不够准确, 教师应提供合适的词语, 指导学生描绘画面是恰当的使用, 以便写好要写的文章来。

综上所述,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 小学看图作文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引导学生写作, 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就应该不断实践和总结作文教学经验。通过看图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词语运用能力等。

摘要: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 小学看图作文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引导学生写作, 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就应该不断实践和总结作文教学经验。通过看图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词语运用能力等。

篇4:皮影雕刻对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皮影雕刻;培养;意志品质

2006年5月,环县道情皮影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环县的道情皮影是珍贵的,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艺术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文化的延续需要后人不断的传承和创新。而同时,我们的优秀文化也在不断地熏陶和培养我们的后人。今天我就“皮影雕刻对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进行浅谈。

一、皮影雕刻有助于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皮影雕刻巧妙地继承了以“镂空”为主的剪纸手法。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又精致的过程。要想雕刻出一个合格的作品,需要细心和耐性,而雕刻的过程也是一个磨砺孩子耐心与意志力的过程。那一刀一刀的细心刻制会在无形中提高孩子做事情的认真专注程度,也会在潜意识里训练孩子踏实稳重、一丝不苟的思想品质。

二、如何利用皮影雕刻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量的积累才可以促成质的飞跃,一个人意志和品质的培养塑造本身就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我认为,要想利用好皮影雕刻对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规划,一步一步来。例如,我校可以在孩子一年级刚入学的时候每周开设一节关于皮影雕刻的课程,每节课教的东西不必太多,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坚持到他小学毕业,我想经过六年的磨砺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意志品质一定会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和塑造。

家长也可以在孩子的课余时间引导孩子做皮影刻制,把这项繁复的工作当成消遣和娱乐,也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对于增进亲子关系也有一定的好处。

三、运用皮影雕刻对小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必要性

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在逐渐消亡和被埋没,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后代在被先进高科技社会带动的同时,逐渐抛弃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现状。雨果曾经说过,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都必有其可取之处。我们的传统文化穿越千百年历史的尘埃流传至今,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这是我们整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就像皮影雕刻,它代表着我们黄土高原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是陇上优秀艺人的智慧结晶。那一刀一刀刻出的是大西北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是如今,我们对它的关注越来越少,传统老艺人的离世,剧本的丢失,传统技艺的断代,时间在一点一点侵蚀着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怎能眼睁睁看着古老的文化消失,赖以自豪的技艺失传?所以,向小学生普及皮影雕刻无疑是一个保护传统文化的好方法。

让孩子感受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保护传统文化的火炬交到我们下一代人的手里,在引导他们保护我们优秀文化的同时,我们的优秀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教导着我们的后代,教会他们耐心、细心、稳重、踏实。在这种双向的引导之下,我相信我们的孩子会成长得更好,我们的传统文化也会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篇5:观看皮影戏小学作文

说到皮影戏,我只在影视剧《小兵张嘎》中见到过,片中胖墩和他爸爸就是耍皮影的。在这次山西太原之旅中,我就亲眼见识了奇妙的皮影戏。

皮影小戏场的正前方有一个长方形的古色古香的`戏台,上面挂着一块白幕布。听大人说这次我们看两场,我和小伙伴们都满怀希望地等待着。中途,好奇心驱使我们想看看里边那些演员在准备着什么?溜到后台,我们从缝隙中看见有二个演员,一个在调试录音机、一个在打灯,里边还有一张桌子,上边放满了皮影。音乐声响起,戏要开演了,我们赶忙回到座位上观看。可结果却令我们大失所望。原来里边唱的是地地道道的山西话,直听得我们大眼瞪小眼。由于第一场戏是文戏,只有三个人物出场,对话就显得及其重要,所以这场戏就稀里糊涂的过去了。第二场是武戏,先出来两个侦察兵,其次是位提刀的大将和他的随从,再后来是两位耍枪、使锤的将军,他们不知在交谈着什么,好不热闹,我可是听懂了最后一句话“安营扎寨”,厉害不!

篇6:看皮影戏小学作文

这次,101课的主题是我最讨厌的做手工——做皮影。但再怎么不擅长,材料是一定要带的,皮影也是一定要做的。我带来了很多材料,于是我便和美术较好的骆泽民合作。第一节101课,老师先让我们观看了皮影简单的制作方法,接着又要我们欣赏了精巧、美丽的专业皮影戏。看完这些栩栩如生的皮影戏后,我的心里痒痒极了,迫不及待得想开始做。

终于到了最后一节课,终于可以开始做了。因为只有35分钟,所以我和骆泽民决定做最简单的幽灵。第一步,骆泽民先在一张黑色的纸上画了两只巨大、恐怖的大手。接着由我把它剪下来。因为是在黑色的纸上画,所以线条看得不是很清楚,剪得不是那么好。然后骆泽民又开始设计幽灵的身体,趁着这段时间,我便把吸管剪好。然后我又贴上双面胶,固定在幽灵的两只大手上。然后我们又在幽灵身上穿了两个洞,让两只手穿过去,这样一个皮影就完成了 !

篇7:皮影戏作文

听不懂的>故事

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中心小学六年级方娜

星期三晚上,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城隍庙看皮影戏表演。远远地,我们就听到庙里悦耳的锣鼓声和动人的弦乐。

庙里燃着两支红色的蜡烛。观看皮影戏的人还真不少,不过大多是老人。他们围坐在一起,一边看皮影戏,一边吃果子,非常惬意。

戏台搭在地上,前台是个木质的四方框,上面镶了一层白布,后面的灯光照着皮影,就可以看到皮影的动作了。另外三面用竹棍子撑起来,外面包了一层红布,就成了一间小小的包厢。透过缝隙,可以看到里面有三个皮影师傅,一个师傅负责掌影子,不时唱上几句,有时还跺脚助兴。另外两个师傅负责好几样复杂的乐器,如敲锣打鼓,拉二胡等。他们还要分几个角色,用几个腔调唱台词。

一个小丑模样的人物出现了,一边跳一边说着什么。戏词好像是方言和普通话混在一起的,我和刘洋都听不太明白。

“刚才唱的是什么?”我问刘洋。

“我是一个肚。”刘洋说。

“不对吧?‘这是一条路’还差不多。”我忍不住笑起来。

由于听不懂台词,我稀里糊涂地看完了这场皮影戏。后来问旁边的爷爷,才知道表演的是《樊梨花》的故事。

那位爷爷告诉我,皮影戏主要运用方言说唱,还临时掺杂了其他地方的方言和腔调,刚开始听时会有些难懂。如果在观看皮影戏之前了解一下故事的内容,听起来就容易多了。

篇8:看皮影戏小学作文

文章一开头, 一系列的有关地点场景以及紧张心态的词语描绘, 就将读者抛向了一个紧张的语言“漩涡”中, 极具“代入”感。但正当读者津津有味地继续时, 却发现这貌似一个被无数次提及过的“旧故事”的翻版———租个“女友”回家过年。如果仅仅是这样来理解的话, 那么真的会让读者觉得“俗不可耐”, 因此, 如何让这杯“旧酒”重焕“新醇”, 这无疑对作者如何把这出“皮影戏”唱好, 提出了考验。

首先, 人物的设置“稳中求胜”, 矛盾纵横交织, 张弛有度。余孝成, 一个打工仔出身, 在外务工, 小心翼翼地在大城市打拼, 从来不敢对生活有半点怨言, 他胆小却孝顺;阿茭, 一个被人唾弃的按摩妹, 流寓他乡, 在灯红酒绿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沾染了不良习气, 她轻浮却真诚。同是卑微的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一角, 命运的错综, 生活的纠葛, 让两人达成了一笔充满铜臭气的“买卖”, 进而踏上了一段“荒唐”之旅。然而接下来的事情, 却并未在两人的预料之中平稳发展, 诸多矛盾层出不穷, “始料未及”而又“情理之中”。从纵向上来看, 余孝成、阿茭、母亲构成一组“新旧传统”之间的矛盾, “起早床”、“扔烟袋”、“做家务”、“陪演戏”, 一系列考验居然“有惊无险”, 也逐渐让阿茭慢慢地重拾人性美好。从横向上, 余孝成、阿茭、金砖构成一组“人性善恶”之间的矛盾, 阿茭与金砖先有“肉体交易”矛盾, 余孝成与金砖后有“皮影交易”矛盾, 然而虽然这两个小矛盾时间上有先后次序, 但却如两条小溪流, 终汇合在一起。而两组大矛盾则纵横交错, 将“情感”这张网织得精彩绝伦、神奇生辉。

其次, 皮影戏, 虚幻中蕴藏美好, 人生戏, 现实中饱含无奈, 这两者之间承载着太多人生不易, 不禁令人联想到人间的有情和无情。原本从祖上传下, 视若珍宝的皮影戏, 一次又一次的消解着它本身所具有的固有崇高意义。首先, 它已经在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甘当“门神” (张飞与关羽) 。其次, 为了躲避母亲的诸多“猜疑”, 它再一次沦为情欲“挡箭牌” (西门庆与潘金莲) 。最后, 为了成全一片“孝心”, 不让阿茭的身份败露, 它又再次成为保守“秘密”的“封口费”, 让金砖的“恶”反而成就了人性的“善”。在那一刻, 所有的人伦道德在这里都变得苍白无力, 唯有两人的真情流露感染着彼此, 回荡在天地间, 最后一出人肉“皮影戏”, 却将实体存在的“皮影”化为一种精神性的存在, 彰显出人性的复苏。人世间的是非善恶, 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呢, 人生的阴差阳错, 悖论丛生, 唯有高叹一声: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看似荒诞的一切却又暗含人生某种顺理成章的宿命。

篇9:看皮影戏小学作文

关键词: 皮影    动画    传统文化    动画制作    中小学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快节奏的生活使艺术的商业化成分愈演愈烈。民间艺术以精湛复杂的制作工艺和极小的利润在白热化的艺术商战中艰难生存。这些宝贵的艺术历经千年风雨洗礼,一直靠“口传心授”得以传承,历练成丰富灿烂的艺术瑰宝。但在科技、信息发展迅速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下,在新鲜潮流对人们思想的不断冲击下,在物质充实掩盖文化精神的空虚状况下,却发展得异常缓慢。甚至有一部分民间传统艺术已经没有接班人了。尽管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激情使古老民间文化艺术正从沉睡走向复苏,一批民间艺人从幕后走向台前。但在实际传承和发展中,民间文化艺术依然步履维艰,民间艺术的传承之路更是在尴尬中延伸。

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了解与认识的缺乏,一方面使现代人完全没有精神的根,另一方面使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受到冷落,甚至面临失传的危机。传统民间文化中如民间传统活动、手工艺制作等蕴含的宝贵艺术审美、益智健体等价值被人们忽视了。

面对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目前所处的尴尬境地,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挖掘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以弘扬与传承,以增强学生自信心与自豪感;同时,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很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如剪纸艺术,本身具有提高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提高手的灵活性、促进手脑协调等教育功能,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2011年2月15日至3月15日,我区对试点学校部分学生进行了民间艺术及传统文化调查,通过3个学校一千多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我国民间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艺术分类是略知一二的,对民间艺术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是肯定的,完全明白民间艺术对中国社会的重要性,愿意积极参与到传统艺术活动中,但仍有极少数学生对民间艺术没有最起码认识和了解,或认为学习民间艺术对学习没有帮助。同时,还发现一个极为明显的矛盾,那就是虽然学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积极的,也有一定热情和兴趣,但是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却苦恼于在他们的平时生活中,完全没有了解和感受民间艺术的途径,而这是目前中小学美术课程欠缺的和急需教育工作者解决的问题。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既充满学生目前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知之甚少的担忧,又欣喜地发现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仍然持有的热情。在调查过程中,不少学生对老师谈到了自己对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在我制作的调查问卷中列举的传统民间艺术门类里面,中小学生明显对皮影的兴趣远高于其他艺术门类。可见即使中小学生平时与皮影接触的机会很少,但是依然对皮影抱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找到传统文化艺术教与学最好的契合点——皮影。

动漫画是一种用生动有趣的艺术手法创造表现人物或动物形象的一种艺术,集合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是工业社会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产物,集合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艺术长廊中的一颗新星,是一种极受青少年喜爱的艺术。也是一种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宣扬道德与正义的重要载体。例如,在一部名叫《海尔兄弟》的动画片当中,通过海尔兄弟的成长和冒险经历介绍许多人类的科学和历史知识。动画可以增加中小学生的科学认识与知识,也可以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力是评定智商的五个重要依据之一。

不少家长认为中小学生看动画片是一种十分幼稚的表现。甚至不少家长以影响学习为理由,不允许中小学生观看动画片。看动画真的会影响学习,是一种幼稚的表现吗?

最近,我对中小学里某班级63名同学进行调查,调查题目是“作为中小学生现在你还喜爱看动画吗?”调查结果如下:成绩排在班级前20名的同学看动画片19名,占总人数的95%,不看动画片的同学1名,占总人数的5%。21~40名的同学看动画片的11名,占总人数的55%,不看动画片的同学9名,占总人数的45%。41~60名的同学看动画片的2名,占总人数的10%,不看动画片的同学18名,占总人数的90%。

如此看来,中小学生看动画并不会影响学习。如果将动画以课程形式引入课堂,由专业美术教师进行引导教学,那么动画更能发挥自身优势给学生成长带来更多好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门新型的具有时代感的综合艺术。

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动画为国家经济创造的财政收入都是非常巨大的,如美国和日本,纵观这些国家动画产业能够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其国家培养了大批动画人才。反观中国当今动画人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是乏善可陈的。我们从小培养学生对动画知识的掌握,是在为中国动画产业储备和培养人才,为中国动画的早日崛起提供必要条件。

皮影作为一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目前即使在国内也属于冷门研究项目,在国外更是鲜有人问津。为了延续皮影这门传统艺术的生命力,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它。近几年国内有一些中小学尝试将皮影教学引入美术课堂,由于皮影本身就具备非常生动有趣的形式,所以该课程的开展很受学生的欢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动画教学由于本身形式对制作者的美术基本功包括综合性艺术知识都有一定程度的要求,因此基本能开展动画教学的都是一些大学高职院校,而在中小学校里开展动画教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没有的。不过一些大中专学校已经开设了动画教学。

在不少动画专业学院进行动画教学时,都会讲到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表现,其中又尤其会谈到皮影在中国特色动画中的作用。将皮影与动画相结合进行教学,已经在不少动画学校进行了尝试。如西南民族大学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皮影工作室。

其实,将皮影和中国动画结合起来进行创作,在中国动画史上早有先例,中国动画电影的代表作,由万籁鸣导演的《大闹天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影片中不管是孙悟空与各路神仙战斗的情景,还是一些普通的对话情节、背景音乐都采用传统戏曲音乐,再配合以人物独特的戏曲造型及戏曲程式化动作手势,不难发现这正是传统皮影拥有的表现方式。

另外国内动画佳作如《金色的海螺》、《济公斗蟋蚌》、《人参娃娃》、《红军桥》、《渔童》、《猪八戒吃西瓜》等影片,在制作时都借鉴皮影造型的特点,以及皮影独特的故事讲述形式——如与传统戏曲结合,人物对白通常采用连说带唱(戏曲)的形式。

综上所述,将皮影与动画结合起来教学,既有足够的文化根基,又有足够的实践与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方琦.运用计算机动画推进皮影戏跨越式发展.电影评介,2008(13).

[2]刘亚莉.传统皮影戏的魅力与动画的创新.艺术评论,2008(5).

[3]许洁张静曾军梅刘彩霞.皮影戏数字动画创作技巧解析.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5).

[4]韦凯许洁.皮影电脑动画解析.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1).

[5]梁允茹.Flash、三维动画及多媒体在木偶皮影艺术中的运用.当代戏剧,2006(5).

[6]韦凯许洁.皮影电脑动画解析.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1).

[7]燕凌蔡红.从现代动画的制作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皮影表演艺术.山花,2009(10).

[8]刘亚莉.传统皮影戏的魅力与动画的创新.艺术评论,2008(5).

[9]张建敏.从美日中动画片特征看中国动画片民族化之路.电影文学,2010(4).

[10]艾红胡媛媛.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民族风格探析.电影文学,2010(6).

篇10:皮影戏作文

皮影戏真好看,我下次还要看。

20xx年7月28日

皮影戏作文50字

篇11:皮影戏的作文

平江县南江镇中心小学皮影小剧团的小编剧们,开动脑筋,设计新的皮影形象、场景,以及精彩的故事。瞧,他们设计的`皮影样图多漂亮。将这些样图剪下来,再进行加工,做成皮影,就可以进行皮影戏表演啦!

美丽的大树

陈诗音

我要给大家表演皮影戏――《美丽的大树》。

瞧,这是我设计的皮影样图。这是一棵健壮美丽的大树。它有茂密的树叶;粗大的树干,浅紫色的树皮。我在画纸上雕刻了两只圆溜溜的眼睛和一张可以活动的嘴巴。做成皮影的时候,我用几根小木棒控制眼睛和嘴巴。这样就能生动地表达大树的快乐和忧愁啦!

拔萝卜

王益昌

我想借助皮影戏给低年级的弟弟妹妹们讲述《拔萝卜》的故事。一对老夫妇在地里种下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种子。到了夏天,他们的园子里不仅结满了豌豆、黄瓜和丝瓜,还长出了一个巨大的萝】。

老爷爷用力拔呀、拔呀,就是拔不出这个大萝卜。老奶奶、小孙女来帮忙了,还是拔不出。小猫、小狗、小耗子都来帮忙了,终于把大萝卜拨出来啦!晒太阳

李鑫鑫

春天的太阳暖洋洋的,皮皮和西西两兄妹决定让家里的被单晒晒太阳。

他们踮着脚,一起将被单搭上晾衣绳。

西西把脸蛋儿贴在被单上,说: “好温暖的太阳啊,我真想把自己也挂到晾衣绳上晒一晒。”

“那我们试试?”皮皮说。

皮皮和西西双手抓住晾衣绳,眯着眼睛看着金灿灿的太阳。突然,一阵大风刮过来,掀起了被单。被单把皮皮和西西卷起来,飞到空中。他们吓得尖叫起来,忙打开被单,紧急降落,终于安全到达地面。

海底世界

黄靖恒

我设计了《海底世界》的皮影戏。

我用透明的硬纸板剪了两条大鱼,五条海带和一丛珊瑚,再用绳子串上,就可以操纵它们了。我把剪好的气泡也用绳子串上。《海底世界》这个故事需要的道具就准备得差不多了。

海带慢慢地扭动着身躯,鱼儿咕噜咕噜地吐着泡泡,开始讲述大海里的各种趣事。你想听听吗?

飞翔的小魔女

曾彦霖

看,我这个皮影效果不错吧?你能看到小魔女后面那隐隐约约的影子吗?

圣诞节到了。小魔女和圣诞老人一起为小朋友准备礼物。 “我应该给小朋友准备什么样的礼物呢?”小魔女问圣诞老人。

“你飞进小朋友的梦里就知道啦!” 圣诞老人说。

这个晚上,小魔女好忙啊。她要飞到每一个小朋友的梦里,给他们送去心爱的礼物。

游来游去的鱼

刘天喜

我拿来一张透明的胶纸,在上面涂上蓝色。这是大海的颜色。用灯光一照,它更像蔚蓝的大海了。

海藻怎么做呢?可以收集一些绒毛,把它们粘在纸板上。轻轻吹口气,它们就微微颤动起来。

那条游来游去的鲨鱼,嘴巴是可以上下活动的。表演的时候,我会给它配音――咔嚓咔嚓……

篇12:皮影戏的作文

上周六,我们学校来了京剧团皮影戏分团,首先,他们介绍了皮影戏是电影、电视的老祖宗,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也是文化遗产。有《狼和羊》、《金斧头和银斧头》这两个故事把人和动物的动作操控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都栩栩如生,还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其中《孙悟空大战蟒蛇精》中的猪八戒、孙悟空都很幽默,语言很搞笑,整个教室都布满了笑声,看完了这三个皮影戏,我们大家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通过这次皮影戏,让我们知道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用“光线”照射来表演故事情节的戏剧艺术品种。

篇13:昌黎皮影戏浅析

昌黎皮影艺术传至近代和现代, 曾出现过马家班、齐家班等驰名的影界翘楚。时至20世纪50年代, 时为唐山地委和专署所在地的昌黎县城成为冀东皮影艺术活动的中心, 先后涌现出皮影旦角演唱艺术家李紫兰, 皮影界“梅兰芳”高荣杰, 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名誉会长、“箭杆王”齐永衡, 著名皮影艺术研究专家魏力群, 著名皮影雕刻艺人肖福成等中国皮影艺术的代表人物, 他们以精湛的技艺, 创新的思维, 不断为冀东这一脉文化, 默默地奉献着。如今, 这凝聚着昌黎丰厚民间文化底蕴的皮影艺术, 已经于2011年5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并作为河北皮影戏的一个子项目与其它省区的皮影戏打包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彰显了河北作为皮影戏大省的重要性。

抚今追昔, 昌黎皮影历经风雨才见彩虹。新制度、新时代、新生活给求新求变的昌黎皮影注入了新的生机。尤其是五十年代末, 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 文化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昌黎皮影在认真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依生活需要, 从影卷内容、影窗影人、灯光布景到音乐唱腔和操纵技艺, 都进行了全面改革, 从而使昌黎皮影面貌焕然一新。自从皮影进出入城市演出, 观众增多了, 影人也从七寸、八寸, 逐渐放大到一尺二、一尺五、一尺八、二尺, 甚至个别剧目影人增高到三尺左右, 同时影窗 (即亮子) 和场景、道具等也增大到相应的尺寸。灯光由原来的棉花捻煤油灯, 改成了汽灯, 后又改为日光灯、三基色和LED光源, 使影人更加清晰生动, 直观性强。除此之外, 昌黎皮影的剧目内容也在不断创新, 在广泛吸收其他戏曲养分的基础上, 排演出跟上时代的古典新编剧目, 格调更加高雅, 涉及面也越来越广。正是由于不断的改革创新, 昌黎皮影日新月异, 唱腔变得更加优美动听, 表演方式更加灵活、生动、有趣, 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

随着现代文化生活的变化, 外来文化的冲击, 电影、电视的普及, 皮影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 似乎相对显得跟不上时代步伐了。昌黎皮影戏同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一样, 面临着生存环境、艺人断档等重重危机, 传承与发展走向困境。为积极做好昌黎皮影的保护工作, 为非遗项目的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 昌黎县挖掘、整理、保护、传承……一件件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相互衔接、互为补充, 使这一久远的民间艺术“老树生花”, 绽放异彩。

一、释放自身魅力, 奠定昌黎皮影戏生存发展基石

昌黎皮影影人造型古朴典雅, 通过扩大头部、眼部, 加长上肢, 形成独具昌黎民间美术特色的侧面造型和躯干的夸张结构, 皮影的雕镂精细, 人物造型多样、逼真, 尤其是其独特的曲调、板式, 齐全的行当以及极富地方特色的念白和个性鲜明的唱腔都给观众以艺术享受。昌黎皮影之所以在全国影界享有盛誉, 主要体现在其独一无二的唱腔和匠心独具的影人造型。换言之, 昌黎之所以孕育产生、发扬光大了皮影艺术, 主要是因为昌黎具备了皮影唱腔和影人造型的社会基础、艺术基础和群众基础三个先决条件。昌黎域内不仅山川秀丽, 其人民又具有不同凡响的艺术天赋, 天生具有对艺术的创造性和参与性, 社会基础堪称优越。昌黎属老奤文化区, 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 老奤语音悲时如泣如诉, 乐时说而似唱, 昌黎人的喜怒哀乐, 都堪称皮影艺术创腔的原型。走进昌黎如同置身于皮影艺术的大舞台中, 昌黎人性格、语音、风俗所展示的地域特色构成了孕育皮影的艺术基础。历史上昌黎受战争、移民等多种因素影响, 得天独厚地借鉴和吸收了大量外地区和其它民族的艺术, 外来和本地艺术融合, 必然在互补中升华, 这就是人群的广泛性汇成了皮影艺术之所以在昌黎产生、传承与升华的群众基础。正是浸润着乡土文化气息, 有着浓厚的民族韵味, 昌黎皮影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才不断焕发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二、传承文化根脉, 领航昌黎皮影戏迈向金色未来

昌黎皮影戏在不断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 如许多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前行, 发展到今天的高度, 是在不断扬弃、传承、创新的过程中提升价值的。早在2006年, 县政府、县文化局就把皮影艺术列入县重点保护的民间艺术对象, 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2009年投资建成了全市首座民间艺术馆, 集中展示了昌黎皮影制作工具、演出使用的影卷、影包、伴奏乐器以及相关影像资料, 为群众欣赏艺术、走进艺术搭建了平台。县文化部门每年召开2-3次皮影培训或研讨会, 聘请著名专家学者和民间艺人进行讲学、授课, 对骨干分子在普及的同时进行重点培养。同时, 积极开展“昌黎皮影”进校园活动, 将皮影学习纳入到学校校本课程体系中, 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选修这门课程, 皮影艺术正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在昌黎各所校园植根, 并终将茁壮成长起来。2012年10月18日, 昌黎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张向东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如果说传承是保护的首要任务, 那么创新则是发展昌黎皮影的迫切需要。抢救和保护皮影戏这一传统民间艺术, 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皮影的音乐、唱腔、剧本、雕刻制作工艺等方面, 同时还要鼓励皮影戏新剧目的创新、改革, 特别是编演适合青少年及儿童观看的新皮影戏, 鼓励培养年轻演员, 用新的剧目培养新一代观众。2010年“六一”前夕, “皮影动漫嘉年华”——昌黎皮影艺术专场展演在国家图书馆音乐厅精彩上演, 《鹤与龟》《小羊过桥》《狐狸和乌鸦》等童话皮影剧在不失传统的基础上, 以现代理念对舞台、灯光、布景、音乐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融入了许多新鲜元素, 使古老的皮影艺术再次焕发青春。2012年11月, 昌黎皮影走入香江, 向东皮影剧团表演的《三打祝家庄》《龟与鹤》等精彩剧目, 让香港三千余名师生领略了昌黎皮影的魅力与神奇, 对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扩大青少年及儿童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昌黎皮影在保护中传承, 在发展中壮大, 在普及中提高, 这样一个良性发展模式推动了昌黎皮影艺术走向繁荣。

三、多元文化交流, 推动昌黎皮影艺术不断升华

酒香也怕巷子深, 民间文化发展也需要无形或有形的推手, 否则很难得到传播和普及。为此昌黎县开展了丰富的文化交流活

从滩头年画中的门神画论其民俗性特点

肖亦奇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摘要: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境内唯一的手工木板年画, 在全国各地著名的年画产地中间, 滩头年画具有色彩艳丽、古拙夸张、质朴烂漫的特点, 属于典型的, 极少受到文人画西洋画影响的乡土年画。通过对滩头年画中门神作品的分析, 可以认为, 生活特性和地方色彩是其最大的艺术价值所在, 滩头年画是一种受众低端化和品种较单一化的优秀本土年画品种。

关键词:滩头年画;门神;乡土;民俗性

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境内唯一的手工木板年画, 原产于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滩头年画形成时间较早, 但始终没有形成自身独一无二的特征, 与全国其他著名年画相比, 具有博采众长又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特点。滩头年画在艺术风格上的多样性与融合性, 同它的地理条件、制作工艺、使用对象以及历史流变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它清晰地表现出年画艺术在以湖湘文化为土壤基础的发展上, 增添了哪些本地的元素和思维方式。

滩头年画的内容主要有三大类:神像类、吉祥如意类和故事传说类, 其中门神是滩头年画成品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一个部分。门神年画几乎是全国各地年画的核心价值内容, 这是由中华文化中消灾祈福的传统思想所决定的, 也被看作是年画的起源。从最早的神荼郁垒传说, 到秦琼、尉迟敬德等历史名人文臣武将形象, 以至于后来的根据当时时代需要而衍生出的一大批能够表达这类文化心理诉求的——代表威武庄严伟大庇佑的符号, 皆属于门神年画的表现对象。纵观林林总总的门神, 能在滩头年画里找到的多为传统的披挂武将形制, 形成所谓的“托全”“托半”, 这一方面反映出滩头年画在发展上受到的局限, 一方面也集中地把其民间艺术的精华成分展示出来。由于改革开放以后, 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 滩头年画市场日趋没落, 以至于到了一两家作坊单传的岌岌可危的境地, 我们不太容易从现存的年画木板上的设计样式窥探出清末民初滩头年画鼎盛时期的门神画全貌。不过, 根据目前保留下来的滩头门神画资料, 可以认为, 滩头年画无疑是一种具有南方内地特色的、极少受到外来影响并且适合广大中下层农村百姓的年画分支。

动, 致力于把具有千年传承历史的民间艺术瑰宝———昌黎皮影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近年来, 昌黎皮影剧团多次到中国美术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等艺术殿堂展演, 并先后赴韩国、意大利、捷克、香港和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巡演, 既促进了文化交流, 加深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也使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昌黎和它魅力无穷的地域文化。在国内, 昌黎皮影也连奏凯歌:2010年12月, 在唐山举行的金狮奖·第三届全国木偶皮影戏大赛上, 昌黎向东皮影剧团演出的短剧《三打祝家庄》荣获铜奖, 张向东、田世民分获个人表演奖和皮影制作奖两个单项奖。2012年6月, 昌黎向东皮影团获得第21届国际木偶联会大会暨国际木偶节“最佳传承奖”。昌黎皮影艺术在不断的传承创新、传播交流中演出队伍不断壮大、演出水平不断提升、演出市场不断拓展, 树立了良好的地域文化品牌, 扩大了昌黎和昌黎文化的影响力。

四、创意文化资源, 带动昌黎皮影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昌黎县把皮影艺术作为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侧重点, 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整理, 创新和开发。一是在丰富工艺品种类上推陈出新, 保留原有工艺的同时, 不囿于传统构

一、滩头门神画的人物造型

(一) 人物动态

滩头年画里的门神, 往往被评论者拿来与重庆的梁平年画相比较, 认为其脱胎于梁平年画, 在许多方面有着雷同和相近的痕迹。其实, 滩头年画和梁平年画的类似大部分体现在人物造型动态和构图上, 而两地年画的这种类似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历史原因下的地域文化交流。比如滩头年画中最常见的门神形象, 和梁平年画中的同样形象, 存在着微妙的差别。同样选取的是扬鞭的姿势, 滩头的版本里总体人物的视觉中心线更靠近对称中轴, 呈一个弓形的弧。头部的倾斜度略高, 下身更长, 整体造型动感鲜明, 形成一种向中心互相吸引的运动趋势。滩头扬鞭门神举兵器的手十分修长, 也完全是为了整体动势的需要。相比之下梁平的版本比较沉稳, 姿态敦实, 架势工整, 没有呈现出太多的活泼与舞感。

(二) 人物造型表达

同全国各地门神年画相比, 滩头门神在造型上的最大特色就是对结构的弱化。这种弱化体现在对人体结构、块面关系、衣物配饰的交代上, 不是以线分割为主, 而是以色块分割为主, 色块同线条结合产生的空间效果相对较不明显。也就是说, 同样的对象, 滩头门神画在表现上只注重什么是什么, 而比较忽略物物之间的关系, 或是含糊地处理, 在色块堆砌的画面中浮现出儿童画般的稚拙与烂漫, 体现“视觉活动和绘画运动中的简化趋向”。例如一些门神画下摆处的裙布, 为了体现隐藏在后面的腿部结构, 特意用两条弧线画出腿形, 这就好比在画面上加几根线当作是风或是烟。再比如人物右臂上的战袍和护肩, 常用红蓝两色概括地分出两个区域, 表示这是两个独立部分, 配上色块内部的线条表现衣料的扭曲飘舞的绘画方式, 也和经常与之比较的梁平年画有迥异之处。单道一点:梁平的门神坎肩上的金属边装饰, 在靠近手肘的一侧有明显的透视关系, 整个边饰还有一部分在手臂内侧看不到, 而作者用线条的变化将其描绘出来, 诸如这类的细节在滩头的门神像中无法发现。

当然, 并非说滩头年画就是粗制滥造, 水平有限, 实在是滩

图, 既融合传统更突出表现现代元素, 吸引游客眼球, 赢得游客青睐。昌黎皮影纪念册在首届中国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上获得银奖后, 已经成为秦皇岛市和河北省的商务礼品, 有力提升了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二是在工艺品销售上别出心裁, 由政府搭建工艺品销售的平台, 将皮影工艺品引入全县各旅游景点, 同时进行现场制作, 让游客亲身体验参与, 进而引导游客购买, 畅通销售渠道, 使昌黎皮影制作技艺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三是走市场化、产业化运作道路, 牵手国家院团, 与国图文化产业中心合作成立“国图·昌黎文化产业研发中心”, 重点做好皮影民间艺术品的研发、推介等工作。同时, 成功在国家图书馆音乐厅组织举办了“影戏童年”---昌黎皮影专场演出, 获得票房收益6万余元, 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公益演出、“友情出演”向有偿演出的根本性转变, 在市场化运作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篇14:中国皮影戏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皮影的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有的也用阴刻,雕工細致,刀法多变。绘画染色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一般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皮影艺人在半透明的白布后,贴近幕布熟练地操纵皮人活动,并有说唱、乐队伴之,有声有色地表演剧情故事。尤其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变幻莫测,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

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每逢节日,影戏台数甚多。到明代,北京一地的皮影戏班社竟达四五十家。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作为一种娱乐,后来还随军把皮影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皮影戏还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

中国皮影戏从18世纪中叶开始传到欧洲。据记载,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中国皮影戏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的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中国民间皮影戏最具代表性的是甘肃陇东皮影戏、山西皮影戏和陕西华县皮影戏,其中以华县皮影戏影响最大。

在华县当地,皮影戏又叫“五人忙”。其中最重要的是“前声”——生、旦、净、丑都由这一人演唱,有时一唱就是八个小时,唱的同时还要打大鼓弹月琴,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然后是“签手”,负责操纵皮影表演;“坐槽”,也叫打后台,坐在后台的最后面,负责敲锣、打碗碗、击铙、打梆子等;“上档”,主要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下档”,主要负责拉板胡、长号和配合“签手”。

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

(选自《读者•乡土人文版》,略有删改)

路子与你聊

上一篇:上杜驸马,上杜驸马贾岛,上杜驸马的意思,上杜驸马赏析下一篇:高二下期历史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