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导师制工作总结ABC教育网

2024-04-16

德育导师制工作总结ABC教育网(共12篇)

篇1:德育导师制工作总结ABC教育网

工作总结/计划

上郑学校2005学年第二学期

导师制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落实全员育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帮助“双困生”树立信心,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经校委会研究决定,从本学期在全校开展导师制工作。

开学伊始,学校领导就对“导师制”工作的开展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导师制”在我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并要求广大教职员工根据“导师制”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指导工作。在校领导的关怀下,我校“导师制”工作很快就全面铺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好了,指导目标确定、导师与学生的搭配、指导学科的选定等“导师制”的前期准备工作,为我校“导师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其中,初

三、高三年段毕业班原则上重点选择在中考中低档次可提高的学生。非毕业班选择“双困生”为主。最终,有37名(次)老师被确定为指导老师,有124名(次)学生被确定指导对象。

在“导师制”工作开展过程中,大部分老师都能严格按照指导目标和要求,对学生进行“一帮一”的指导。广大指导老师,采取与学生谈话和家访等指导方式对学生的为人处事,思想品德,学习等方式进行指导。在每次指导过后,指导老师都能详细填写“导师制”工作记录表;每两周填写一次“导师制”工作成效情况表,并向年段长个别汇报指导工作情况,年段长在听取指导老师汇报后,认真填写情况记录册,对本年段老师的指导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从年段长每月向德育处汇报的情况来看,80%以上的老师都能定期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指导。在2006年4月20日,也就是在我校“导师制”工作开展整整两个月的时候,为了了解本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德育处制作了“导师制”工作调查问卷,并且召开了“导师制”施行情况的学生座谈会。在此次座谈会上,与会学生畅所欲言,积极表达了他们对“导师制”工作的感受和看法,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为我校“导师制”工作的开展献技献策。在参加座谈会的24位学生中,有85%的学生认为,“导师制”的指导对象应该更为广泛。

在期末阶段,广大老师依然没有放松对指导对象的指导,积极督促学生做好期

工作总结/计划

末复习工作。从学期末上交本学期“导师制”工作情况表的情况看,95%的指导老师都能够定期对指导对象进行指导,做好笔记笔录。从班主任,年段长反馈的情况看,对“导师制”工作所取得的效果都表示的肯定。70%受指导的学生,无论是从平时表现和学习成绩来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学期,是我校开展“导师制”工作的第一个学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因为经验不足等客观因素,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无法把更多的学生纳入“导师制”工作的范围;有少部分老师对“导师制”工作重视不够,在指导过程中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等。这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智慧,努力克服,争取建立“导师制”工作评价体系,将“导师制”工作纳入量化管理的体系。

2006年6月23日

篇2:德育导师制工作总结ABC教育网

一.认识到位 建立组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涉及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一项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工程,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国各地德育研究如火如荼,新方法、新形式层出不穷,其中在中小学实行德育导师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德育导师制,把需要更多关心的学生的思想教育任务分解给德育导师,让更多的老师关心、指导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和学习,形成了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学生思想工作新模式。德育导师制,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是全员导师制的育人模式,通过实施德育导师制,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鉴于以上认识,我校召开全校教师大会,校长传达了教育局德育导师制的有关要求,强调了开展德育导师制的重要性,并对德育导师制的开展进行部署。德育组制定了学校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学校建立了德育导师制组织机构,校长任组长,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少先队总部人员任组员,并进行了责任分解。

德育处:撰写总体方案、总体考核组织、相关制度制订、主要过程操作协调,以及导师制的平时检查与学期考评。

有关导师:负责导师制的具体组织实施。

教科组:主要负责“导师制”的相关科研工作

二、明确职责 全面实施

我们对导师的定位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倾诉对象,不是训导是引导,不能把受导学生贴标签。

导师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参与管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全面提高素质,为学生发展成为坚强自信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导师通过参与管理、活动协助受导学生班级的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与文化建设,为受导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导师的具体职责:

1、思想引导: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优秀学生各类学生积极进步。

(2)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检查和督促学生的行为习惯。特别是要促进责任感、诚信与感恩孝顺等道德品质的形成。

2、学业辅导:

(1)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按照学生的个性、经历与基础制订学习与发展计划,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定期了解该生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困难。

(3)每次测试以后要帮助学生分析,找出问题提出对策。

(4)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3、生活指导:

(1)关心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2)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多方协作,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4、心理疏导:

定期与学生谈心,了解生理、心理上的困惑,做学生生理的长辈,心理上的医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各类问题、烦恼、挫折。对受导学生反映的问题要与各相关部门、教师、家长联系,及时为指导对象分析情况、排忧解难。

5、参与管理:

非班主任导师确定联系班级后要加强与班主任联系,要更多地关心联系班级。

(1)积极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抓好班级管理,出好点子,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要积极参加该班级的活动,重点抓好班级文化建设,每学期至少要参加一次班级的主题班会,进行一次专题发言。

(3)与班主任一起进行家访,调动各方力量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

(4)班主任不在时应代理班主任,完成各种工作,搞好班级日常管理。

(二)、导师与受导学生的确定

1、导师确定

学校45周岁以下教师均为导师.2、学生确定:

(1)面向全体学生。各层次都要确定有代表性的学生(特别关注学业困难、品德偏常、性格偏激及其他需要提高的学生),以后逐步推广,力争每位学生都有导师。

(2)原则:本学期受导学生由导师确定。以后学生自愿报名。

3、受导学生主要要求

(1)尊敬师长,听从师长教导,在约见的时间应当按时到。要尊重导师,要主动跟导师联系,取得帮助。

(2)要积极进取,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合理安排时间。

(3)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培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三)、德育导师根据相应制度开展工作

1、档案制度。对每位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业跟踪档案,对学生表现、考试成绩等逐一记录,分析对照。

2、学生成长记录(册)袋制度:每位受导学生都有成长记录册,记录册主要记录学生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记录袋主要收集学生成长

过程中的各类资料。如成果:收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优秀作品与学生成果的相关资料、证书复印件等。评价:主要包括课堂学习行为观察评价、自我评价、思想认识、教师评语和家长寄语等。成绩:各次考试的成绩与总结分析。活动:各类活动的记录,照片等。

3、家访联络制度。建立定期家长联系制度,每半月联系一次。通过家访,德育导师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经济困难等)。密切与家长联系沟通,指导家庭教育,共商教育之策。

4、谈心与汇报制度。导师坚持每天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学生每半个月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

篇3:德育导师制工作总结ABC教育网

目前辅导员、班主任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上最前沿的基层指挥员, 在角色定位上辅导员与班主任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职责上。高职院校班主任的主要职责为:班风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务;学习指导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学生成长成才规划是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

而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和班主任侧重点有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核心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任务;团学活动与组织建设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任务;学生事务管理是辅导员工作的主要任务;同时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就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

二、当前高职院校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不尽如人意之处

就班主任队伍建设而言, 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一) 管理层面的乏力

(1) 缺乏班主任工作的相关制度和条例。班主任的职业行为缺乏必要的规范、考核和评价。 (2) 对班主任工作的投入不足。这与班主任工作的工作量大、耗时、费心、要求技巧高不成正比。 (3) 对班主任的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造成班主任在老师学生心目中工作安排调整不够正规, 随意性大, 流动性大。 (4) 班主任的工作缺乏竞争激励机制。这就导致有些班主任工作目标不明确, 工作热情难持久, 很多班主任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职业外的行为上。

(二) 观念上的错位

相当一部分老师认为班主任工作辛苦, 又没有合理的回报, 同时也有部分老师过分关心学生, 变成学生的“保姆”, 把精力过多地投入在跟学生有关的事务性工作上, 而忽视了在方法、方向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 班主任自身素质有待提升

在认识上, 受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 一些班主任把个人的利益和实惠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认为当班主任白干活、瞎搭工, 有时间不如做做第二职业, 额外搞一搞科研。加上班主任责任又大, 不少教师都找种种藉口推脱班主任工作。在能力上, 部分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没有清晰的认识, 对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工作中遇到挫折和棘手问题, 就容易手忙脚乱和束手无策。

从职业化的视角来看, 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1. 辅导员职业意识薄弱。

辅导员的的工作任务繁重而琐碎, 更多地扮演着“办事员”、“勤杂工”、“保姆”的角色, 在工作上虽然投入很多精力, 但工作成效往往不明显, 不仅感到精力分散, 疲于奔命, 难以继续提升自己, 也无法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进行认真调研和系统分析, 更难以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对职业使命的认知出现偏差, 职业角色人格不够完善, 自我意识消极。

2. 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狭小。

即使有人愿意应聘辅导员岗位, 终极动机也不是从事学生思想工作, 是想以此为跳板进入高职院校后再改行。现有辅导员专业背景和学科背景多样化, 由于流动性的增强, 一定程度上也极大地影响着辅导员职业通用能力的发展和进一步提升。

3. 辅导员职业化管理机制尚未健全。

在辅导员任用方式上, 有的高职院校缺乏一整套选拔评价标准, 忽视对辅导员能力、素养、业绩和性格等方面的要求。在对辅导员的激励制度上, 缺乏有效的利益激励, 忽视了投入和收益之间的关系, 降低了辅导员的工作效能, 抑制了他们对工作的创造热情。在辅导员使用与培养上, 普遍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 培训工作缺乏系统的长远规划和专业目标, 并且重学历教育轻专业技能培训。

三、完善健全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举措———推行德育导师制

(一) 德育导师制的内涵及职责

德育导师制是将学校的德育目标、德育任务分配到所有任课教师身上, 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既管教又管导, 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管理的教师群体。

德育导师制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 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通过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导师组, 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通过疏导、指导、辅导的平等交流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在师生间架起友谊的桥梁。

德育导师制的特点在于充分突出了“二个需要”与“四个结合”。“二个需要”即适应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适应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四个结合”即把教育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把教育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实现教育的生活化、人文化;把教育和体验结合起来, 实现教育的亲人化、生动化;把教育和自主创造结合起来, 实现教育的创新化、特色化。

(二) 实行德育导师制的现实意义

(1) 德育导师制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德育导师在思想上引领, 学习上指导、生活上帮助、心理上疏导, 使学生学习、生活的方向更加明确, 使学生做人做事、处理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增强和锻炼。

(2) 德育导师制拓宽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了高校专业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效地改变了长期存在的专业教师与班主任、辅导员各自为政的现象。

(3) 德育导师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变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为双向交流, 教学的针对性更强了。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又融入了亲情, 进行换位思考, 架起了师生间的“心灵桥梁”。

(4) 德育导师制为实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德育导师不仅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指导者, 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培育者, 而且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是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辅导员, 是把学生塑造成新型人才的“工程师”。

四、形成高校德育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的协作管理机制

需要指出的是, 作为学生管理的三大主体, 德育导师制与辅导员工作、班主任工作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只有建立既有分工又有协同工作的三者协作管理机制, 才能达到“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目的, 才能达到提升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水平的效果。

1.明确目标。德育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广大学生成长成才, 目标是一样的, 只是途径不同而已。

2.各司其职。辅导员从年级着眼,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宏观的协调管理。班主任从班级入手, 以学生为单位, 与其深入沟通、交流,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德育导师使每个学生能够感受全方位的关怀, 使学生在各方面不断成长, 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3.相互补充。班主任可以直接为学生进行专业性的辅导和指导;辅导员工作主要负责思想、政治、纪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德育导师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 使学生学习、生活的能力得到增强。

4.定期交流。建立德育导师、班主任与辅导员定期交流制度, 充分发挥“点线”作用, 共同努力, 发挥合力。对于班级情况, 就教学与思想加强交流, 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 便于针对每个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

总之, 作为学生管理的主体, 在社会快速发展、价值观念多元化、学生心理日益成熟的今天, 德育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必须认清形势, 转变观念, 在管理职责上进行科学的协作,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 开创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友放.网络时代高职德育应突出“三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7) .

[2]勾友.略谈德育导师制实现了教学与德育高效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 2008, (2) .

[3]蔡锦峰.高职院校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8) .

篇4: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德育导师制初探

基础教育工作的开展,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德育。因为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生的初始阶段,做好德育工作,规范学生身心,对坚持我国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我们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几十年来,党和政府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投入了很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广大中小学教师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投身于德育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工作重心倾向于智育,忽视了德育;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了工作力量分散的状况;德育工作评价模式混乱,基本上流于形式。这导致很多学生在小学时期就养成了以学习文化课为主要任务,而忽视优秀道德品质养成的思想习惯。为了扭转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中出现的消极局面,为了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把德育工作做好,为了把我国的青少年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适当引进德育导师制度对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无疑是有效的推动。

一、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德育导师制的倡议

所谓的导师制度就是选派一名或几名教师组成专家指导小组对若干名学生进行定向指导,通过经常性双向交互式的接触,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治学方法以及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教育和熏陶,使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达到人格和思想发展的目的。导师制作为一种教育与管理学生的重要形式,其实是实践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这种制度本身具有教育理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从而有利于人才素质的提高、培养效果的优化。基于导师制如此多的优势,我们完全可以把导师制移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工作之中,建立一种德育导师制,这种导师制更多的是从事德育工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极其便利的德育工作平台,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

德育导师制与我们现行的德育工作机制有着很大的不同,与现行的班主任制也具有迥然不同的运行方式。从效果上看,这种制度可实现教师对学生最有效的指导和最具体的德育培养。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投入逐年增加,现有从教人员不管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而接受教育的学生的情况也在逐年发生变化,可以说在中国已经具备了在基础教育阶段阶段实行德育导师制的条件和基础。就全国各中小学的师生数量来看,当然是各有不同,比例因各地的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就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情况来看,多数都能保证1∶13或1∶14的比例。因此,从数量上讲,每位教师负责指导十几名学生是可行的。另外,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多数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思想,思想开阔,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建立德育导师制是完全有条件的。

二、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导师制的实行

德育导师制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一个新事物,虽然很多地方有试点,但是很多具体操作过程并没有公开,当前也没有多少可以供我们借鉴的真实资料,所以,在实行的时候必须谨慎。从我国基础教育的实践来看,要开展德育导师工作制度需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对象是未成年人,学校的教育过程被监护人和利益相关人员紧密关注,学校教育制度和培养方式的任何一点改动,都有可能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当今中国社会,大多数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故此,德育导师制的实施必须要慎重,要先进行详细的论证和谨慎的试点工作,等到成果显著的时候,将经验予以总结,再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第二,在进行德育导师制度的试点之前,必须进行关于德育导师的作用、义务和权利的研究,使德育导师的责任和权力明确化。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使教育界也深受影响,导师制度的一些不足和缺点也会暴露出来,对于这种不足和缺点,要充分研究,并且要从制度上能够给予一定的制约,使这种制度尽量完善。

第三,德育导师的遴选必须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实行德育导师制,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形成影响最大的就是德育导师,如果德育导师的品德修养有问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会给学生不好的影响,这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建立德育导师制的意义。如果所选德育导师才气不足,往往会产生“徒善不足以为政”的现象,甚至影响学生才能的培养。因此,德育导师的遴选过程必须坚持德才兼备原则。

第四,德育导师开展工作的时候必须要有自主性。德育工作不同于智育工作和一般学科的讲解,自主开展工作必须是德育工作的前提。一般学科往往有具体的考卷和题目,精确量化的可能性较大,但是德育工作要实现精确量化是很难的,因为人的道德水准很难用数字来表示。德育导师的工作开展,必须要贯彻自主性,包括培养方式的自主性,教育内容的自主性,教育机智选择的自主性。只有很好贯彻自主性,才能够使德育导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采取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使我们的德育工作得到长足的进步。

第五,德育导师日常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有财政力量作为保证。德育工作在实际开展的时候,往往有很大的弹性,说简单则至为简单,说繁杂则至为繁杂,因此,日常德育工作开展必须要有充足的物质力量做准备,惟有如此,德育导师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方法之繁简才能得以自由选择,形式之新旧才可自由取舍。德育工作是百年树人的大事、大业,财政上给予支持是千秋所需,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务必使德育导师摆脱仅靠嘴皮子进行空洞说教的尴尬境地。

第六,从制度上保证德育导师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当前的德育工作者,很多是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当然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但是很难突出德育工作的独立性和德育导师的独立性。可以考虑把思想政治教师专门化,单纯讲授政治课程,而把学生品德培养的工作交给德育导师来完成。在日常工作中,各门学科不能够任意侵占德育导师的工作时间和其他工作资源。专门化是提高业务精度的前提,专门化的德育导师制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之一。

三、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德育导师制的意义

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德育导师制,绝不是要冲击或者削弱德育工作,相反,德育导师制不但依旧认可德育工作的作用,而且还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重视,是对当前德育工作机制的一场大幅度的革新。

第一,德育导师制继承了原有德育工作内容并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从德育工作的内容看,德育导师制并没有改变原有的教育内容,而是完整地继承了下来。实行德育导师制,只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宣扬原有的内容,在工作机制和工作组织方面确实变化了,但是内容一如既往。从实际效果可以看出,德育导师不管是在工作时间上还是在工作精力上,都比原来的班主任独立承担的工作模式具有优势,因此既定的德育任务能够高质量的完成。

第二,德育导师制能够充分发挥教师既教书又育人的职能。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德育导师制,其实是对教师角色和职能的一种崭新定位,是对教师育人职能的充分发挥。“一个理想的德育教师,在我们看来,应该是一个道德哲学家、道德心理学家和教育艺术家。”唐朝学者韩愈在论述教师的作用时,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处的传道如果做个时代化的解释,我们可以说传的是现代化的道,是马克思主义之道,是道德规范的培养,与教师教书和育人的职责是互相沟通的。

第三,德育导师制能够改良现有的德育工作机制。我国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的德育工作机制是:校长总领行政全局,书记主管政治和思想,在两位主要负责人下面,分管德育的校长受其制约,分管校长下面管辖政教处或者训导处,而团委等部门与训导处平级,是训导处的一个辅助机构,在训导处的下面则管辖若干班级的班主任,从这个管理的金字塔看,在庞大机构的基层,其实是班主任在发挥实际作用,因此可以说,班主任是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最重要的载体。班主任工作的开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某一班级的德育工作成绩。从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规模来看,班主任的工作负担是相当大的。除了要负责本班级学生的管理工作和德育工作以外,还要具体负责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不论从时间还是精力上来看,根本就不可能有专门的时间来开展德育工作。如果实行德育导师制,就可以把原来由班主任单独开展的德育工作分散给十几名同事,均分了巨大的工作量。在这种制度下,每一位德育导师的工作量只有原来班主任的很小一部分,这样德育导师可以很轻松地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有充分的精力和充足的时间进行德育工作,也有充足的时间研究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实在是一种非常具有优势的育人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学生的各种思想状态能够很快为教师所掌握,及时得到教师的指点,顺利渡过很多心理关口和成长阶段。对于教师来说,既可不耽误自己的专业课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可训练自己管理学生的水平,对于教师其实是一种培训,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的德育工作方式吗!

综而论之,我们实行德育导师制的实际意义是很大的,它不但可以发挥教师对广大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而且可以创造条件,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品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从教师角度来看,则能够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山东省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篇5:德育导师制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通过自己的实践,依据“用心沟通、以情动情,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对所辅导的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1、进步情况:

本学期我辅导了10名学生,他们是:王伟臣闫志永张琳林何鉴洪王雪娇孟令钡唐秀琨孟令涵刘心雨张士峰,这10名学生中有名住宿生,1名坐车的学生,其余学生为家长接送学生。这些学生都很聪明,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坏习惯,那就是懒惰,表现在学习和行动上。为让这些学生进步,我首先与他们谈话,进一步了解这些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然后我根据每个学生走读学习的情况,进行家校联合管教和指导。10位同学中王伟臣闫志永张琳林何鉴洪王雪娇孟令钡唐秀琨孟令涵都有很大的进步,其中孟令涵和唐秀坤的学习成绩进入全班前10名,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刘新宇和张世峰的进步也很大,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2、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情况:

辅导前,这10位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不良。学生学习习惯不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会学习。为让学生学会学习,我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指导。表现在:首先得学会预习。其次,学会听课。再次,学会高质量地完成作业。第四,学会复习。第五,学会阅读。在指导中我一环紧扣一环,一步不让,严格要求,逐步使学生养成习惯。通过辅导,我发现这10位同学的学习行为习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表现进步很大的是:王伟臣,张琳琳,王雪娇唐秀坤孟令涵。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家校共育

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表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等进行跟踪记录,并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教育,帮助成长。

篇6:“德育导师制”工作计划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辅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3)关心学生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

(4)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5)经常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家长在教育学生工作中的支持。

(6)与班主任、任课老师及其他教师随机交流情况与工作经验。

(7)认真学习有关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辅导等方面知识,不断提高“导”的素养,利用谈心、集体活动、家访等形式履行好各项应尽职责。

(8)德育导师应为学生做好有关成长档案记录,相应做好有关记录。

五、具体做法及要求:

1.摸底调查:调查各班需要导师辅导的学生,选择确定受导,尤其是家庭教育有缺失、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等特殊学生群体。

2.成立辅导小组:每位德育导师与所指导的学生构成一个小组,原则上1位导师指导1-2名学生。

3.要求:

(1)德育导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采取个性化、亲情化的教育方法。

(2)导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

(3)导师必须做到:

每周必须至少进行一次谈心、辅导等;每月必须与家长联络一次,每学期进行一次家访。

定期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当学生取得成绩、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或麻烦时给予热情帮助。

要帮助学生改掉一个不良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养成一种兴趣爱好,要努力改变受导学生的现状。

要全面了解学生,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积极进行教育引导,要尊重学生,依法执教,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六、德育导师工作的考核评价:

1、学校每学期对导师的工作进行一次考核评价,对成绩显著者给予表扬与奖励,对工作薄弱或失误者提出批评。

篇7:德育导师制工作总结ABC教育网

2011~2012年度“德育导师制”工作总结

我校坚持以“德育导师制”为载体,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在“整体、合作、优化”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校将学校德育的诸多任务分派到各位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由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针对个别的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做到因人而异,富有成效。

学校同时成立了推行德育导师制的领导小组,探讨德育导师制的实施办法、管理模式。在“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全校班级德育工作小组成员中选择了富有德育工作经验和能力的教师,作为对受导学生进行个别疏导与教育。德育导师制的工作得到了受导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认可。我校德育导师制的具体工作开展过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德育导师”工作开展以来,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德育导师制”在我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广大教职工根据“德育导师制”的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指导工作,切实提高教师对德育导师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建立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政教处具体落实。在校领导的关怀下,我校“德育导师制”工作很快就全面铺开,已完成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的制订。

三、调查摸底、择优选配

学期初,由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业成绩等方面存在问题的“问题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由班主任确定需要结对子进行辅导的学生名单,其中家庭贫困的、学习困难的、行为有偏差的、家庭教育背景不良的、心理有障碍的为重点受导对象,最终由政教处核查后确定为受导学生。同时,在教师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择优确定德育导师,并与受导学生双向选择结成对子。本学期我校有89名老师确定为指导老师,有89名学生被确定为指导对象。

四、建立工作制度、编制工作手册

根据我校实际,我们制定了泗县中学德育导师主要职责、德育导师工作制度、并将受导学生及家庭基本情况登记表、德育导师制师生谈话记录、德育导师家访、电话联系记录,受导学生学业情况登记表以及受导学生个案分析等编入《泗县中学德育导师制工作手册》,人手一册,要求导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订相关指导计划,认真记载受导学生的基本情况、平时工作开展情况、工作成效等,要求每月与结对学生至少谈心1次,每月与家长联络不少于1次,做到谈话、辅导等均有记录。在暑假,广大德育导师继续做好方案中布置的各项工作,积极与家长联络、与学生谈心,督促学生做好假期作业。

同时政教处将《泗县中学德育导师制工作手册》进行造册,归档。广大德育导师,采取与学生谈话和家访等指导方式对学生的为人处事、思想品德、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指导。在每次指导过后,及时做好 “导师制”各种书面材料的填写。

随着德育导师制向纵深方面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导师制考核监督机制日显重要。我校也逐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考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整个考核监督机制的内驱力。德育导师对自己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发现问题,最终做出较客观的评价,导师可以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习惯和评价能力。这样就从导师自身避免了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盲目性所带来的问题,使德育导师的工作由自发无序走向自觉有序。自我评价的实施使导师能够对自身的育人心态、德育方法、工作日程以及相关的能力策略等形成客观的理性认识,并作出价值判断。从而指导今后的德育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自我评价的客观性。

(2)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整个考核 监督机制中的核心部分。德育导师的工作是否起到预期效果,关键要看学生的评价。只有学生认为自己在接受德育导师的指导后有了较大的提高或是感觉到逐步提高,我们才可以说德育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任何架空学生评价而大谈工作成绩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学生评价机制是监督机制中的重中之重,应该在公平、公正、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环境下进行,确保评价的客观性。

(3)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考评

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考评是整个监督机制中的关键一环。学校领导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的指引下,对整个德育导师制工作作出客观的评价,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重大问题的方法。

(4)家长评价

家长评价是整个考核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家长评价机制可以及时观察到学生受导以后在家庭中行为的变化,可以用来检验德育导师制实施的社会效果。家长是学生饮食起居的陪伴者,他们比德育导师更熟悉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态度。通过家长评价,家长能够对接受导师指导的子女的言行举止的变化及特点作出客观评价,并及时将这种评价反馈给导师,从而形成导师、家长“双导”模式。家长评价可以促进家长和导师之间的沟通,并能不断提高家长自身教育子女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导师育人艺术的逐步提高。

篇8:小议如何更好地做好德育导师工作

一、双向选择

导师和导生谈心的过程就是双方感情交流的过程, 是两颗心碰撞的过程。所以在选择导师和导生时要进行双向选择, 这样有利于德育导师工作的顺利进行。尤其要重视导生的选择, 因为他所选择的导师肯定是他喜欢的、信任的, 这样有利于导师和导生之间的沟通。否则导师和导生之间打不开话匣子, 不能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不利于了解学生近期的思想和生活情况。

二、知己知彼, 有的放矢

在和导生谈心时导师先要了解他的性格、家庭情况和近期的思想状况。在此前提下, 针对他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才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与内向型学生谈心时, 应多询问他有什么困难, 热情地解答他提出的问题, 多多鼓励和帮助他;与外向型学生谈心时, 可以与他共同探讨甚至辩论, 讲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使之心悦诚服, 通情达理。遇到单亲家庭的学生, 平时就要多注意和关心他的生活和思想变化。

三、相互尊重, 保护导生的隐私

导师和导生的交流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双方之间谈心可能会谈及对方的真情实感甚至隐私, 作为导师应该为导生保密, 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权。有一次我和一名导生正在办公室谈话, 双方交流挺顺畅的, 可是逐渐其他老师都来上班了, 我就明显感觉到他就不愿意说了。所以双方在交流时最好找个人员来往较少的地方, 这样有利于双方交流和保护导生的隐私。

四、含蓄委婉, 防止说教

导师与导生谈心时, 除了语气要亲切、真诚外, 内容还应含蓄委婉, 直话曲说。导师可以从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中选取富有启发性的事例或故事讲给他们听, 让他们从中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 导师应善于引导、善于倾听, 使导生愿说话、敢说话、说真话, 要给导生以申辩或解释的机会, 以免步入“说教”的误区, 让导生口服心不服,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五、适当减少导生人数

减少人数主要是从本校实际考虑的。从本校的课程安排来看, 学生从早到晚都在上课, 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老师又不能在其他课上找导生谈话, 又不忍心侵占学生仅有的课间十分钟。所以在不调整课程安排的情况下, 应该减少受导学生的人数, 这样导师既可以集中精力去帮助受导学生, 又可以减少导生扎堆找导师情况的出现。

篇9:德育导师制工作总结ABC教育网

【关键词】行为偏差生 结对 德育导师 潜能开发 教育合力

“行为偏差生”即我们通俗所称的问题学生,其行为往往不符合甚至违反社会行为的公共准则,或者不能适应团体社会生活,给校园乃至日后给社会、他人包括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伤害,但该类行为又尚未构成犯罪。这类学生既不能简单移交给警察来处理,又无法推向社会、“扔”还给家庭;尤其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强,若能科学地引导和“揉捏”,照样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一、摸清源头、引导自我重塑是问题解决的起始点

“行为偏差生”主要成因起源是家庭教育。德育导师该理清该“结对生”背后的成因,通过耐心谈话,仔细倾听结对学生的诉说;定期家访,深入其生长环境,包括向邻居打听了解,从该学生走得最近的好朋友入手多加了解以摸清问题生成的源头。

例如同样的沉默寡言生,有的是个性天生使然,有的是在平时同龄人中滔滔不绝,生龙活虎,但面对师长时却“沉默是金”,这些很可能是心理遭受过创伤,被成人贬低得太厉害造成。还有的属于交流障碍生,他们非聋非哑,但由于长期玩电脑,玩电子游戏,与电子机器打交道,慢慢丧失语言沟通能力。德育导师作为一线教师是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德育导师需要根据平时的旁观,制定有针对性的结对措施。通过一系列的帮扶,让学生从心里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有“重新做人”的意识与信心,重塑自我。

二、避免单干、寻求合力是教育引导成功的关键点

班主任作为当前难教学生的第一责任人,处于教育责任的“风口浪尖”。但若仅仅依托班主任的势单力薄,往往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在应对“行为偏差生”的教育上大打折扣。

例:沈老师发现班级中带手机来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于是通过家校通发信息给家长,要求家长参与管理这件事,没想有好几个家长过于宠爱孩子。不光给学生买了手机,还听从孩子的要求买了名牌电脑。师在学校的教育显得势单力薄,这种教育分力现象就对学校教育大打折扣。分析:沈老师忽视了联合家长来做思想工作,所以工作变得被动。德育导师的教育和制度应面向全体一线教师乃至学校的中高层,甚至是作为校园基本元素的学生主体参与进来。教师还可以发展小导师,用生生联系来帮助解决“行为偏差生”学习上、思想上出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好德育手册以备查看每次引导谈话的原因、时间、内容、效果及后续跟踪调查结果,这样可看到一个阶段内的变化,属上升趋势还是有待提升。在此期间,获得家长的大力支持与绝对信任更是异常重要。学校领导和政教处应该是一线教师的强大后盾。全体一线任课老师是班主任的“手足兄弟”;学校领导阶层是德育得以顺利进行发展的“航空母舰”。周边学生是转化“行为偏差生”的辅助力量。家长是整个链条中的最初一节也是最后一环,它是催化剂,最终促成整个活动的竣工并决定是达到“结对教育”的低级目标亦或是高级理想目标。

三、创设活动、内化为自知力是学生心理成长的转折点

“善良”往往是一切美好的基石。若能以某种办法使孩子变得善良,那一切将慢慢好转。只有有了自知才会去自律自己的不良行为。

例:小田做事毛手毛脚:今天落下了书,明天考试没有量尺,成绩老是上不去,但是人的智力和情商都比较高。结果老师小张就叫小田去打开水,并且洗玻璃制品,别的老师担心出差错甚至危险,但结果是小田凭着老师对他的信任,每天认真帮老师打开水,拿水壶,在实验课时还被班主任推荐为拿器材的学生,一个学期下来,从开始不断弄破瓶瓶罐罐到弄坏东西越来越少,他连丢三落四的毛病也好了不少,作业也细心了不少。

分析:活动可以教育人,可现在不少老师喜欢把机会让给能干的、听话的学生,那样会不断消磨部分思想与心理后进学生的积极性。事实上,后进学生只要教师给以信任,他们的潜力是很大的。

通过实际活动与操作,学生会产生深刻的体验,这比苦口婆心的教育要好很多。清明的上山祭祖扫坟;学雷锋活动;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春游抓捕镜头让其收集美的图片;看望福利院孤儿等等。多观看网络传播正能量的视频及大片,使这些学生受到正面教育,从而不断修炼自己,内化为一种知善、从善、行善的自知力。

四、全面端正办学思想是德育导师工作有效的核心要点

德育导师工作的“小道理”必须服从于学校办学方向的“大道理”。要是校长认为应试教育是学校出名之本,而德育工作可以凭做表格来体现成绩,那就会降低教师耐心做学生思想工作的积极性,甚至会将德育导师工作流于形式。当然,教育行政部门在考核学校时也应该全面考察细节而淡化对记录本的检查,从根本上为学校、教师在德育工作上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积极的氛围。而教师,则应端正育人思想,防止做一些形式上的工作来搪塞领导的检查。

例:小金从学校毕业三年了,年轻人对班级工作非常热心,虽然没做班主任,但做了初二(3)班的四名后进学生的德育导师工作。他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而他的同事,年龄比他大十多年的老班主任则认为这个小伙子办事太拖泥带水,不欣赏他的“娘娘腔”及喜欢与学生搞在一块的“哥们”作风。结果老班主任在校长面前说他们班难管是小金过于与学生亲近,要是这样下去,他们班会没法收拾。校长当即把小金叫去,叫他不要天天与学生“泡一起”,现在的中学生该骂时还是要骂,而且要“多向老教师学习雷厉风行的作风”。小金感觉无所适从,想不到自己全力想帮助学生进步,却导致如此结局!

分析:小金没有教师的架子,而且与学生走得很近,从德育工作的原则上来说,是有利于学生向教师敞开心扉的,事实上,学生都对小金有好感,也愿意向小金讲心理话。但由于班主任与校长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一味地讲究制度与刚性管理,小金受到了莫大的委曲。教育工作需要有一种合力,首先校长的办学思想一定要端正,否则教师只会无所适从,最终也从远大理想的追随者慢慢“打磨”成为德育工作“任务观点”和教育方法“高压政策”的教书匠。

苏霍姆林斯基教诲我们:“你不仅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指导者和道德的引路人。”德育导师工作,要注意避免形式主义,只有真正理解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准确把握问题解决的关键环节,学校德育工作才能走出误区、走向高效。

篇10:德育导师制工作总结ABC教育网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校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积极推行“德育导师制”,提出了“全员育人”“全科育人”的先进理念,开展了德育导师制度,让一些德才兼备的老师担当德育导师。自从实施德育导师制以来,各科任教老师能自觉参与到育人活动中来,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与心理情况,适时给予帮助,做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现就活动开展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具体做法

(一)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为了使教师们理解导师制的内涵和意义,我们多次召开全校教师会议,让教师们花一定的时间去学习和讨论,明确如何根据本校实际开展本项工作,我们对本校的德育导师制做了如下的认识上的界定:

1、学校教职工应明确德育导师制是新时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学生个体化教育的新举措,其实质是学校教职工人人承担起对学生个体进行德育引导的职责,与学生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结成对子,根据该学生的思想行为、个性特点、知识能力进行经常性的长期的个性化教育,成为学生德育的导师。

2、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我校德育导师工作受导对象主要在以下的学生范围中考虑:经常违纪、学习有困难、有心理障碍、单亲家庭或家庭破裂缺乏家庭教育的或家庭特困的学生。

3、导师所应承担的职责。导师除了对受导学生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外,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实际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如:掌握不良行为学生的思想和表现,针对性地教育引导,督促鼓励,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习态度、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其树立学习自信心,提高其获取知识的能力;针对个别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开展合理的心理辅导;对缺乏家庭教育和贫困家庭的学生进行思想上、生活上、经济上必要的帮助。

(二)召开班主任会议,落实班主任责任,做好“搭桥”工作

1、在班主任会议上,使班主任明确本校实试导师制工作,并不因此而淡化班主任工作,而是为了加强班主任工作。我校的德育导师制应该成为我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补充,让班主任消除顾虑,积极配合做好工作。

2、要让班主任明确我校的导师制,并不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泛泛施教,这会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而是有特定的受导对象。而这些受导对象必须由班主任了解、确定,由班主任做好受导学生思想工作的基础上,联系其他课任教师进行“搭桥结对”,同时与家长进行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三)建立导师工作的评价考核制度

作为学校全面实施的一项育人新举措,一方面教师的理解、探索、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出现一些较大的偏差,这就需要一定的制度,来明确导师的职责、义务、工作目标、任务来规范导师的行为,否则导师制工作会盲目无序或流于形式。为此,我们制定了本校德育导师制的实施办法,对导师的职责、工作要求进行了规定,对导师的工作过程和效绩制定了评价、考核、奖励制度。

二、取得的效果

1、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往往比一般任课老师有高得多的权威,学生(尤其是自律性较差的)对班主任有一种敬畏感,他们不太愿意在班主任面前表露真实的心理。推行了导师制,师生通过双向结对选择,关系比较随和,双方交往一多,许多学生更愿意把自己心里

话告诉自己的导师。而导师也大多是在平和、融洽的气氛中、有针对性地对受导学生进行帮助、引导,容易使学生产生认同感。

2、分担了班主任工作的压力,加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力量。

3、使学校“全员育人”落到实处。

以往的德育实践中,“全员育人”还是比较虚化的,许多教师在思想上明白自己有德育教育的责任,学科教学中也能渗透一些德育说教,但落实到具体的学生、具体的德育工作上那就往班主任和德育处身上一推,免遭麻烦。推行导师制后,明确了教师在教好课的同时,还必须承担德育工作具体的任务,使教师的育人职能显性化、育人对象的具体化,从而促进广大教师真正承担起德育教育的职责,使学校“全员育人”落到实处。

4、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育人先育己。导师制使每一位教师都负有对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习指导、心理辅导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以身作则,加强对学生个体心理、行为及指导的研究,从而也有利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处理好导师工作与班主任工作的关系。

导师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教师自身的一项重要职责,必须认真做好。但导师工作又不能代替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全面的,班主任应按照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指导学生。同时,要进行班级日常管理,建立班级常规,指导班委会工作,培养学生干部,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把班级建设成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而导师的工作,主要是对指导对象思想、学习、心理上给以必要的帮助、指导,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尤其是对整个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缺乏全面性,导师工作只是班主任工作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2、处理好学科辅导与思想教育、心理辅导的关系。

作为任课老师的导师在与学生的谈话交流中,必然会对自己任教学科给予较多的指导,但作为导师仅仅是自己任教学科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对被指导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引导,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思想上、心理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3、处理好对学生的特色辅导与学校的统一要求的关系。每个任课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对学校的一些规定、要求,也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这是允许的。但在指导学生过程中,较多地显示自己的特点,而忽略了学校的统一要求,这既不利于学校统一管理,也不利于学生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因此,导师要在学校统一要求指导下,开展对学生的指导工作。

四、今后的打算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校的德育导师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进一步提高了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行、主动性和实效行,但是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有待不断总结经验,向兄弟学校学习,以便更好,更全面地构建 “全员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系统。

绍兴县鉴湖小学

篇11: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树立这样一种理念:每一个学生都是重要的,学校和教师要对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负责。即使这个孩子身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学校和教师也不能轻易放弃他。学生是人,问题学生也是人,教育好了照样是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连垃圾都不能随意丢弃,何况是人!一个学生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或许只是150;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或许只是15000;但对于孩子的家庭来说,这个孩子就是100%。

教育学生绝不只是班主任的事情,学校进取推行的导师制,就是要让教师人人做学生的成长导师,让学生人人受到应有的关爱。在全员育人过程中,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首先,爱就是了解。爱就是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景、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喜怒哀乐等方面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学生工作,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基于此种认识,自我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采取了一些方法和措施,如:建立学生个人档案,进行谈心等。对于学生的具体情景作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从而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

其次,我认为爱就是关怀,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的爱护、关心、帮忙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意理解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师爱要公平、全面,“金凤凰”要爱,“丑小鸭”亦同样需要爱。在这一点上,自我深有体会。

第三爱就是尊重。虽然教师与学生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一样地位,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理解学生要从他们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想法,放手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仅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细心里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靠感、信任感。

篇12: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德育导师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篇1

本学期我继续参于我校的德育导师工作,时间飞快,一个学期即将接近尾声,在这个学期中我帮辅的对象是我们六(6)班的小震。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和深入工作,无论在学习还是纪律方面,他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了下学期能更好的做好德育导师工作,我对这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在一次与英语教师的聊天中,我发现小震的英语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因为他是一个很懒的学生,懒得做作业,懒得学习。因为是副班主任,我接触学生也比较多,无论是平常下课,还是在我的科学课堂上,我发现他是一个聪明,开朗的学生,有自我的观点,会举手发言,科学成绩在中等水平。相对而言,语文,英语方面成绩差了一点,因为太懒惰了,不肯花功夫。那么,整体而言,他在学习上他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选择他,本着教育为主,更好发展的想法,期望他有所提高。

本学期学校安排了家长会活动,正好借这个机会对这个孩子的家庭有更进一步地了解。要开家长会的前一天,我跟小震说,要跟他的家长好好聊一聊。他有些惊讶:教师会不会向我爸妈告状啊!于是立立刻课就端正起来了。看来家长的作用还是很大的。经过聊天我了解到:孩子父母平时工作很忙,可是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还是很重视的。为了培养孩子及时做作业的好习惯,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只要有空,他做作业时,他爸爸就在旁边督促,仅有完成后才能看会电视。

二、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期望别人对自我加以赏识”。作为科学任课教师,在平时生活中我细心地观察,捕捉其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肯定表扬,即使是小小的提高,也要及时鼓励,以此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小震比较懒,懒得学习。之前与他一齐坐的是小辉,也是一个懒洋洋的孩子。两人上课的状态有点类似,没有兴趣时,精神不佳,经常走神。或者是有了好玩的玩具,就自我一个人在那摆弄,完全没有进入课堂。有时候让他回答问题,提醒他一下,可是总体还是如此。这次换了座位,跟小强一齐坐。小强是一个蛮有威信的孩子,很会管人,有了他的提醒,小震上课倒变得精神起来了。有一次,我上课提问:一根塑料绳有哪几种重新使用的方法对于这样生活化的问题,他就异常有灵感,爱举手发言。叫了三次后,我就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扬他是一个爱动脑筋,爱发言的好学生。那一刻我发现他第一次坐得这么端正。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在学习上变得主动了,以前常常因为玩而忘了写作业,此刻他常会来主动告诉教师他已经写完作业了,一下课就把作业本上交了,我也常会用“做得真好”来继续鼓励他。可见,一味地批评,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反感,不乐意理解,不如利用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好好表扬一番,让其感受到表扬带来的喜悦,让孩子更有信心改掉身上的其他坏习惯和不良行为,如果能得到全班孩子和家长的肯定与鼓励,我想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耐心,坚持,反复抓。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一步步来,不能操之过急。并且如果对他提出过高的要求,反而会让他的自尊心再一次受到打击,到时候教师再想进行帮忙就真的是难上加难了。所以作为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根据他自身的特点,在不一样的阶段,提出不一样的要求,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到达,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慢慢恢复他们的自信心。

我经常跟他说,我觉得你是个很聪明的学生,很会动脑筋,上次的用纸做一座桥做得异常棒,异常有想法。对于你异常喜欢的事情你很热爱做,并且能够做得很好。那么其它的时候呢,能不能也参与进去,跟着教师的思路,动脑筋,一齐讨论。谈心,然后提出一些要求。第一个要求:上课不要玩玩具,第二个要求:举手发言二次,第三个要求:做作本上得两颗星……当然这中间学生错的思想和旧的习惯会反复出现,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我们教师千万不能对他们失去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到两点:(1)为了减少学生反复的次数,平时对后进生要经常教育。(2)当出现反复时,要仔细分析反复的原因,有针对性地作好反复教育工作,使他不断向好的方面转化。期中考试结束后他的科学成绩从平时的七十几分提高到八十多,上课表现也有了很大提高。

这个学期在帮辅小震的过程中,有成功的地方,让我收获很多,但也有很多失败的地方,我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期望在下学期的帮辅工作中,使其在各方面做得更好。

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篇2

学校实行导师制后,在本学期我导的对象是二年级三班的一名学生——梁科。通过各方面了解到,她在性格上比较活泼开朗,有丰富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特别强,语文课堂就是他展示的舞台。但是他的自制力较差,比较贪玩,有懒惰心理,行为习惯不是很好,回家作业也有很多次没完成,学习成绩忽上忽下。针对这些情况,我首先去了解他的家庭。

梁科是新居民的孩子,家庭比较困难。他们租了当地居民的房子作为现在的“家”,两间房,一家五口,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宽敞。家里没有象样的凳子和桌子,一家五口人,艰难地生活在几平米大的两间房间里。妈妈在家带小孩,哥哥还在上技术学校,妹妹还小,他刚刚才上二年级,只在爸爸在工地上打打工,赚的那点钱要养活全家五口人,生活的拮据可想而知。

其实早就知道,梁科的“妈妈”是后妈,很小的时候他妈妈就生病去世了,一直都是爸爸和哥哥照顾着他的生活。前两年,爸爸再婚,新妈妈又生了个小妹妹,家庭的负担就更重了。但是,梁科还是个懂事的孩子,平时在学校就做好了大部分的作业,回到家也经常帮着“妈妈”做些家务事,扫地、擦桌子那是常做的事,能干的他还回烧饭呢!过重的家庭负担,成了他经常完成不了回家作业的一个原因。父亲平时也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的学习,所以成绩很不稳定。

第一次去他家家访,梁科的父母就热情地跟我讲起话来。在交谈中了解到梁科平时都挺乖的,就是有一点点贪玩,喜欢到外边玩,而且经常天黑了都不回家,这让他们非常担心。我也马上抓住教育的契机,对梁科进行了一番耐心的教育。后来,我又陆陆续续地去了很多趟,有为了考试的,为了作业不完成的,为了放学后不及时回家的……每次,都能收到良好效果。

国庆假期,我还和其他团员一起,给梁科送去了节日慰问品。当我把准备好的书包、铅笔盒、本子等学习用品放到梁科的手里,他小心翼翼地拿着这些东西的时候,我明显地感觉到他的手微微颤了一下,眼里几乎有了泪光,这就是一份小小的感动啊!听着他口中念叨着:谢谢老师!谢谢老师!我心里是一阵阵的酸与甜。

通过一个学期的导师工作,我发现梁科的进步还是很大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思想和言行也有了一定的改进,我自己也获得了一些工作体会:

一、取得家长支持,这是工作的基础。

学生在校时间只有每天的7个小时,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所以要想学生进行转化,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配合,要使家长重视这项工作,所以首先是和家长取得联系,介绍工作,通过电话联系、家访、来校等方式,每周与家长联系定期交流学生在校情况,指出优点、缺点。同时也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等状况这样做到互通信息,全方位的了解学生,这是帮助学生转化的基础。

二、重视课堂指导,这是工作的途径。

作为班主任老师,本来就要全面参与班级的管理,现在,又作为一名德育导师,要做的工作就更多了。要想“导”好学生,最主要的是落实在课堂。作为语文老师首先是要在课堂上对所“导”的学生要“关心”,兴趣是的老师,让学生愿意让你导,就先要让他喜欢听你的课,喜欢你这一学科,与你之间没有隔阂感。所以在课堂上,我经常叫他起来回答问题,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师生感情,缩短心理距离,以情动人,适时引导,这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三、关注课外活动,这是工作的保证。

除了课堂关注外,课外要利用一切机会关注学生,语文学科作业每天都有,可以利用作业情况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再加上是班主任,接触的机会就更多可,要让他感觉到老师无时无刻都在关心着他。对学生的关注要持之以恒,对做得好的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和鼓励。当然对做得不好的也要及时批评,并督促改正,要有耐心,不要怕反复,作为老师要有一股韧劲,要有恒心。要在老师的期待中让学生学会自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对自己充满希望。要在老师的尊重中让学获得自尊。尊重人是教育的第一要义,只有尊重受教育者才能教育人。让学生获得自尊,也就懂得尊重别人。要在惩罚中让学生领悟责任。

导师工作是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个学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教育需要爱心,孩子渴望关爱,让我们用“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去接纳孩子。让我们怀着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伴他们健康成长。现在的梁科已经是个出类拔萃的学生了,只是坏毛病时不时要犯。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会更加的出色。

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篇3

“德育导师制”是一种新德育制度创新,以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为理念,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使学生的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步发展,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本学期,我通过自己的实践,依据“用心沟通、以情动情,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对所辅导的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1、进步情况:

本学期我辅导了10名学生,他们是:王伟臣闫志永张琳林何鉴洪王雪娇孟令钡唐秀琨孟令涵刘心雨张士峰,这10名学生中有名住宿生,1名坐车的学生,其余学生为家长接送学生。这些学生都很聪明,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坏习惯,那就是懒惰,表现在学习和行动上。为让这些学生进步,我首先与他们谈话,进一步了解这些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然后我根据每个学生走读学习的情况,进行家校联合管教和指导。10位同学中王伟臣闫志永张琳林何鉴洪王雪娇孟令钡唐秀琨孟令涵都有很大的进步,其中孟令涵和唐秀坤的学习成绩进入全班前10名,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刘新宇和张世峰的进步也很大,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2、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情况:

辅导前,这10位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不良。学生学习习惯不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会学习。为让学生学会学习,我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指导。表现在:首先得学会预习。其次,学会听课。再次,学会高质量地完成作业。第四,学会复习。第五,学会阅读。在指导中我一环紧扣一环,一步不让,严格要求,逐步使学生养成习惯。通过辅导,我发现这10位同学的学习行为习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表现进步很大的是:王伟臣,张琳琳,王雪娇唐秀坤孟令涵。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家校共育

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表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等进行跟踪记录,并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教育,帮助成长。

行为见效果,教育出成果,通过“德育导师制”这种德育教育的新模式,使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篇4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中。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为此,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细微处的原则,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导,以班级管理为主线,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抓手,循序渐进、注重实效,使德育教育向着规范化、常态化的方向迈进。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树立新的德育理念,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始终遵循“细微处育人”的思想,认真落实县教委提出的德育目标任务,深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全体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意识和业务能力,明确了教师的目标责任,使全体教师树立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了德育工作者必须成为热爱学生、终身学习的楷模。

2、进一步加强了德育队伍建设。班主任是一所学校的中坚力量,很多的工作都需要班主任去完成,学校制订了《班主任岗位职责》。依靠这支强有力的德育骨干力量,加强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培训工作,11月18日组织班主任参加了全县班主任培训,12月召开校级班主任培训和经验交流会,交流班级管理经验,提高了班主任和辅导员的管理水平。加强班主任工作材料的检查和记录,检查结果与评先评优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权挂钩。

3、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积极开展“三品”“两德”教育活动,与教师签订了《廉洁从教责任书》和《治理乱收费责任书》,学习“治理乱收费”文件,撰写心得体会,开展向“身边的好教师”学习活动,开展学习新知与移风易俗教育活动。这些师德教育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我校教师的师德水平,规范了教师的从教行为。

4、进一步建立健全少先队组织,规范了组织管理,做到了有辅导员、有阵地、有活动,10月13日通过竞选演讲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大队干部。

5、召开了家长会,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机制。

二、以学生品行、养成教育为重点,扎实抓好班级管理工作。

1、开学初制订了《xxx中心小学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和《xxx中心小学学生行为习惯要求》,让全体学生学有目标、做有榜样,切实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相关考核人员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2、班级常规工作有布置,有落实,重效果。本学期,我们强化了班级的日常管理,力争通过日常管理,增强班级的文化建设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给学生创造一个温馨而宽松的学习环境。注重班级文化建设,要求桌椅摆放整齐化、洁具放置隐蔽化、周围环境洁净化,严禁在墙上乱写乱画。每天检查室内外清洁卫生,督促不合格的班级及时整改。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我时常想,对那些学习不好,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付出更多的诚心、爱心、关心和耐心,和学生“以心换心”,才能成为学生可敬畏的严师、可信赖的长辈、可倾心交流的益友。

我的德育学生的是四(X)班的XXX与XXX同学。首先,我想到他们的家庭了解情况。去了之后才知道,他们的父母都很少在家,很少有时间管教他。所以我觉得导致他们行为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存在严重问题。接着,我又接连多次找他谈话。通过与他的反复交谈,我认为他们行为偏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心理尚不够成熟,尽管表面看上去老气横秋,但是实际上可以说要比同年龄段的一般的孩子还要幼稚,脑子里的有些想法非常简单,有时是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从不计后果,而且他们的自信心不足,所以会导致屡教屡犯的情况出现。

面对这样的学生,没有一定的耐心是教不好的。我一直没有放弃对他们的引导。正面的绝不放过他们任何闪光点,反面也没有忘记提点他们,包括适当的批评和督导,有时候下意识地和他们开玩笑,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当老师的是希望他们进步的是希望他们好的。有一次宣周涛上课被抽到背诵Let’s talk,四个小组各一个人,他是小组代表。他竟然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了。我们全班都不由自主地为他鼓掌,都惊讶于他的通顺背诵。也许此次背诵这么好是巧合,是他在没有精心准备下的表现。但是我牢牢抓住这次机会肯定了他。在后来的英语课堂上,他确实表现得越来越积极了,举手也好,听课也罢,小动作即便做也只是一个无意识的动作。

通过一个学期多的导师工作,我发现他们的进步还是很大的,学习成绩有进步,思想和言行也有了一定的改进,我自己也获得了一些工作体会:

一、必要时进行家访活动。

一般我们都是通过电话了解家长了解学生的,但是必要的时候确实应该去学生家里家访,了解更真切的学生在家表现。要想学生进行转化,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配合,所以首先是和家长取得联系,介绍工作,通过电话联系、家访、来校等方式,每周与家长联系定期交流学生在校情况,指出优点、缺点。同时也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等状况这样做到互通信息,全方位的了解学生,这是帮助学生转化的基础。

二、课余课内扬长避短地开展教育。

作为班主任老师,本来就要全面参与班级的管理,现在,又作为一名德育导师,要做的工作就更多了。要想“导”好学生,最主要的是落实在课堂。作为语文老师首先是要在课堂上对所“导”的学生要“关心”,兴趣是最大的老师,让学生愿意让你导,就先要让他喜欢听你的课,喜欢你这一学科,与你之间没有隔阂感。所以在课堂上,我经常叫他起来回答问题,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兴趣。进而培养师生感情,缩短心理距离,以情动人,适时引导,这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三、用自己的感情去感染他。

除了课堂关注外,课外要利用一切机会关注学生,语文学科作业每天都有,可以利用作业情况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再加上是班主任,接触的机会就更多可,要让他感觉到老师无时无刻都在关心着他。对学生的关注要持之以恒,对做得好的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和鼓励。当然对做得不好的也要及时批评,并督促改正,要有耐心,不要怕反复,作为老师要有一股韧劲,要有恒心。要在老师的期待中让学生学会自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对自己充满希望。要在老师的尊重中让学获得自尊。尊重人是教育的第一要义,只有尊重受教育者才能教育人。让学生获得自尊,也就懂得尊重别人。要在惩罚中让学生领悟责任。

通过半学期的辅导,虽然还没有特别巨大的改变,但是他在自己的一些问题上都有所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结合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每位学生的特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使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篇5

为了更好的辅导学生,端正学生思想,提高学业成绩,促进学生的发展,加强德育工作的成效,德育处在全校开展了德育导师制师生结对活动,此次我与班级中的李焱同学结对开展辅导工作。通过半学期的辅导,现就工作总结如下:

李xx小朋友是我们班级中比较自闭的一个孩子,平日里不怎么与班级同学打交道,甚至都很少与同桌说话交流。课堂上,她像一个旁观者那样静静的坐在座位上,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课后,她也很少主动完成作业,总是一个人呆呆的坐在位置上,没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怎么能学好呢?于是乎教育和辅导这个孩子成了摆在我眼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还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作为一名德育导师,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全面健康的状态下快乐的成长,使得他们更好的提高能力水平,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结对学生真诚地相处,平等地交流,营造一种轻松宽容的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标。成为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学习上的辅导员、生活上的指导员、心理上的疏导者。如果想在导师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必须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下面就来谈谈我在导师制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是以诚心赢得她的信任。

孩子虽然小,但是也能感受老师的态度。为了获得她的信任,我常常和她聊天,尽管她不爱说话,总是以点头或是摇头来表示自己的意思,我还是一次次的询问生活中的情况,了解学习中的事情。渐渐地,当我再次询问她时,她开始愿意以简单的文字来和我交流了,虽然声音很小,但是我看到了可喜的进步。随着交谈的次数的增多,与老师的距离开始拉近,在课堂上有时也会举手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了,真让人替她高兴。

二是以爱心感动她。

爱,是教育的前提,而且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让学生能感受得到的。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犹如池塘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唯有导师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和爱心,才能为导师和学生的沟通开启心灵之门。于是,在对待李焱的过程中,我也投入了自己无私的爱。不会做眼保健操,我就课后利用空余时间反反复复的教;不敢上厕所举手,我就在课中利用机会小心的询问她;不会系红领巾我就一遍一遍的教……这样的小事一点一滴的发生着,让她逐渐感受到老师对她的爱,这样,她也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也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

三是和家长成为朋友

我认为和家长的沟通是很重要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当然更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也常与家长进行交流,以便工作中得到家长的配合。当然我们不可能一味的要求家长这样活着那样,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争取家长的力量,和家长一起教育好孩子。

通过半学期的辅导,虽然李焱还没有特别巨大的改变,但是如果我们用“心”工作,付出更多有益的“心”,那么我们一定会看见可喜的进步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进一步结合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一如既往地继续下去,使得德育导师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篇6

“德育导师制”是我校德育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我们新教师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学期就快过去了,在这一学期里,作为一名德育导师,与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时常浮现在我脑海里,有高兴,也有难过,但更多的是收获。

对于刚刚踏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我,对于德育这项工作还并不是十分了解,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学习,特别是对于副班主任工作,如何协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一直是我在不断摸索的问题。但是,我知道,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而育人更应该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孩子只有先成人,才能成才。在孩子还年幼的时候培养其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是老师的职责所在。

本学期我的德育主要受导对象是x和y两位同学。

x同学的父母离异,他随父亲生活,但平时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乡下。他的父亲不关心孩子学习,爷爷奶奶不识,无法关心孩子学习。导致他的学习态度较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上进心。学习习惯较差,老是拖拉作业,且上课喜欢开小差,讲话,有时还要影响身边的同学。争对他的这些特点,我利用课间时间多关心该生,与其谈心,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在学习上多关心他,上课经常提醒其专心听讲,督促其及时完成作业。并经常与其班主任进行交流,了解其情况,共同帮助,促使他进步。

而y同学学习认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自主控制自己,我发现其在完成自己的学业的同时,对科学课的课外知识非常感兴趣,经常记录我在课上讲解的课外小知识。为了培养他的这种探究精神,我对他进行了提优的辅导。利用课间时间多关心该生,与其谈心,了解其对科学知识的想法。在课外,让他多阅读一些科普书籍,查阅一些科学资料。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多让他完成一些小制作,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与其家人多沟通,让其在不影响孩子功课的情况下,多培养他在这方面的才能。

我知道对这些孩子的培养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每天看到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我的内心就无比喜悦。我知道,作为一名德育老师,爱与耐心是成功的关键。只要我肯付出,肯努力,相信孩子们也会给我相应的回报。

学期已经结束了,但德育的工作并没用结束,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持续关注这些孩子,帮助他们慢慢地进步,最终走向成才之路。

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篇7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作为一名德育导师,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全面健康的状态下快乐的成长,使得他们更好的提高能力水平,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我时常想,对那些学习不好,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付出更多的诚心、爱心、关心和耐心,和学生“以心换心”,才能成为学生可尊敬的严师、可信赖的长辈、可倾心结交的益友。

学校实行导师制后,在本学期我承担了两个班共十名学生的“双成”德育导师。高二(3)班的五名学生,她们是XXX、XXX、XX、XXX、XX同学和高二(7)的XX、XX、XXX、XX、XXX五名学生。他(她)们中间有表现较好的,爱学习刻苦用功的。但更有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经常讲话,做小动作,影响老师讲课同学们听讲学习的;有课堂上根本就不听讲,爬在课桌上睡大觉的;有课后大声喧哗,影响同学休息的;有作业要么不做,要么抄袭,学习成绩很差的;有行为习惯很不好,爱上网夜不归宿,中午不午休去泡网吧的;有有事外出不跟老师请假很随便,心中根本没有纪律意识的;有对老师的批评教育,置若罔闻屡教不改的;而且还有有时与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少年结交的。

我想,所谓的后进生并非天生如此,他(她)们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应该也是有其原因的。有了这个想法,我就积极行动起来。首先,对他(她)们的家庭作一番情况了解。他(她)们有的父母不在家而在外面打工根本没时间管教;有的父母在家看其学习不上进,又有要变坏的苗头,恨铁不成钢,而又没有好的办法,非打即骂,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形成了较强的逆反心理。所以我觉得导致他(她)们行为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存在严重问题特别是缺少关爱。接着,我就接连分别多次找他(她)们谈话、沟通并示以关心爱护之情。通过与他(她)们的反复交谈、沟通,发现他(她)们行为偏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理尚不够成熟,脑子里的有些想法非常简单,有时是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从不计后果,而且他(她)们的自信心不足,所以会导致屡教屡犯的情况出现。另外,对于他(她)们中间有的同学放学后或课间的去向,我也作了细心观察,发现他(她)们行为偏差的第三个重要原因是受到了学校以外的事物的影响,尤其是和其他班级的后进生及一些不良学生的过多接触,受到他们的鼓动影响,容易出格而违反校规校纪。

经过努力和深入分析,在终于找到了他(她)们原因所在之后,我就思考,如何来做进一步的转化工作?这也不是一日两日形成的,要想浪子回头,除了要对症下药,还要慢慢来、一步一步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所有的力量当中,父母亲情的力量是最大的,也是无穷的。我工作的第一步,是立即与他父母取得联系,一是要求他们要改变原来非打即骂的教育方法,不要再加深孩子的逆反心理的程度。同时希望他们能多抽出时间了解他的想法,父母要经常与自己的孩子多联系多过问孩子的生活学习,要多体贴和关心他(她)们,在此基础上矫正他(她)们的不良想法和严加管制他(她)们的一些不良行为。经过与家长的多次交流和沟通,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其次,在学校里我联合其他任课教师,不间断地与他(她)们交流、沟通,及时了解他(她)们的内心动向,以便有针对性的给与他(她)们各方面的关心、鼓励和帮助。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是以诚心赢得他(她)们的信任。

为了获得他(她)们的信任,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平气和地以朋友的身份与其交谈,开始几次有的态度极为冷淡,硬着头颈对我爱理不理。次数多了,有的态度开始缓和下来,有的流出了委屈的泪水。随着交谈的次数的增多,与老师的距离开始拉近,也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了,在课堂上的自我控制力也有所增强,注意力集中了,学习也认真了。

二是以爱心抚慰他(她)们的心灵。

青春期的学生面临着由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灵的迷茫,我们德育导师应该积极主动的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应他(她)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为此,我就时刻关注着他(她)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在学习上,让各科的课代表尽量主动去帮助、督促他(她)们完成作业;生活上,尽可能的多关心和帮助他(她)们;同时在课堂上提一些他(她)们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其回答;在其它活动中,尽可能的发挥他(她)们的优势,让其尽情表现,以增强其自信心。这样,在让他(她)们感受到集体温暖的同时,也使他(她)们开始具备集体荣誉感。

三是以关心激发他(她)们的热情

在多次和他(她)们的谈话中,发现他(她)们很富有理想。他(她)们都希望自己将来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如果以他(她)们现在的成绩,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我没有泼冷水,而是抓住这个契机,与他(她)们促膝谈心。提醒他(她)们现在应该把握好时机,彻底改变陋习;树立信心,埋头读书;刻苦努力,持之以恒;使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就一定能如己所愿实现理想。接着我又帮助他(她)们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各科学习时间,专时专用,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其他任课老师也纷纷给他(她)们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很快,他(她)们上课能认真听了,作业也基本能完成了,学习劲头也在慢慢上升了,学习成绩渐渐提高了。

现在的他(她)们课堂纪律已基本能遵守,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在养成,课后作业基本能独立完成,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在本学期期中考试中他(她)们的各科成绩达到或基本达到了他(她)们自己预定的目标。人际交往上也较前正常了许多,正在渐渐地融入到班级集体中去。但仍不免有些反复,对这些反复,一经发现,我就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他(她)们将会出现在我们中间。

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会进一步结合高中学生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使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篇8

刚刚过去的一年中,作为XX教师的指导教师,我深知这项工作的意义及肩上的职责.也是深感压力山大。一年的指导工作中,也与庞莹教师一齐成长了很多,工作中有收获,也有不足。

首先,作为指导教师,的收获是又有了一份进取工作,认真工作的动力。作为教师就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我必须严格要求自我,处处以身作则,才能起到示范表率作用,才能给予好的影响。

其次,在教学方面。这个学期,我对庞莹教师的教学设计基本上做到了每节必改,有时候会对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再次检查。重点是关注了知识体系的构建和重难点的突破。庞莹教师十分努力,知识也比较扎实,教学设计也不断趋于规范。教学设计毕竟只是一节课的规划,真正了解庞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景还是要靠听课。庞莹教师这个学期听课的次数比较多,我也鼓励她多听其他教师的课,理解不一样的教学风格的影响,以建立自我的课堂教学风格。我也经常会去听庞莹教师的课,基本是推门听课,从听课情景看,庞莹教师备课还是比较充分,也具备比较好的课堂教学机智,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接下来的指导过程中要重点解决。

最终,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庞莹教师虽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可是担任班主任工作比较有思想,也富有活力。她对自我的班级管理有自我的思路,所以我主要是在她管理班级的思路基础上,进行完善和给予提议。我作为一个班级管理的旁观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年轻,庞莹教师和学生很容易打成一片,也受到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护。可是学生毕竟不成熟,也有很自私的一面,所以庞莹教师也有很受伤的时候。我认为一方面需要包容关爱,另一方面也需要管教。要爱学生,但不是溺爱。另外,年轻教师也应当注意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努力将家长纳入到班级管理中,做好学生在家的管理教育工作,而不要把原本属于家长的职责揽到自我身上,使家长不但不是管理的助力,有时甚至是管理的阻力。在这些方面,庞莹教师已经有所调整,并且也有了一些成效,我们还会不断交流,继续将班主任工作完善下去。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期望和未来,青年教师的成长不可能没有波折,在青年教师的成长路上成为他们的铺路石,帮忙他们尽快成为一名骨干教师,是任何一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在今后的指导工作中,我会加倍努力,为学校导师制工作的顺利推进,贡献自我应有的力量。

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篇9

本学期我继续参于我校的德育导师工作,时间飞快,一个学期即将接近尾声,在这个学期中我帮辅的对象是我们六(6)班的小震。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和深入工作,无论在学习还是纪律方面,他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为了下学期能更好的做好德育导师工作,我对这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在一次与英语老师的聊天中,我发现小震的英语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因为他是一个很懒的学生,懒得做作业,懒得学习。因为是副班主任,我接触学生也比较多,无论是平常下课,还是在我的科学课堂上,我发现他是一个聪明,开朗的学生,有自己的观点,会举手发言,科学成绩在中等水平。相对而言,语文,英语方面成绩差了一点,因为太懒惰了,不肯花功夫。那么,整体而言,他在学习上他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选择他,本着教育为主,更好发展的想法,希望他有所进步。

本学期学校安排了家长会活动,正好借这个机会对这个孩子的家庭有更进一步地了解。要开家长会的前一天,我跟小震说,要跟他的家长好好聊一聊。他有些惊讶:老师会不会向我爸妈告状啊!于是立马上课就端正起来了。看来家长的作用还是很大的。通过聊天我了解到:孩子父母平时工作很忙,但是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还是很重视的。为了培养孩子及时做作业的好习惯,需要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努力。只要有空,他做作业时,他爸爸就在旁边督促,只有完成后才能看会电视。

二、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作为科学任课老师,在平时生活中我细心地观察,捕捉其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肯定表扬,即使是小小的进步,也要及时鼓励,以此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小震比较懒,懒得学习。之前与他一起坐的是小辉,也是一个懒洋洋的孩子。两人上课的状态有点类似,没有兴趣时,精神不佳,经常走神。或者是有了好玩的玩具,就自己一个人在那摆弄,完全没有进入课堂。有时候让他回答问题,提醒他一下,但是总体还是如此。这次换了座位,跟小强一起坐。小强是一个蛮有威信的孩子,很会管人,有了他的提醒,小震上课倒变得精神起来了。有一次,我上课提问:一根塑料绳有哪几种重新使用的方法?对于这样生活化的问题,他就特别有灵感,爱举手发言。叫了三次后,我就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扬他是一个爱动脑筋,爱发言的好学生。那一刻我发现他第一次坐得这么端正。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在学习上变得主动了,以前常常因为玩而忘了写作业,现在他常会来主动告诉老师他已经写完作业了,一下课就把作业本上交了,我也常会用“做得真好”来继续鼓励他。可见,一味地批评,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反感,不乐意接受,不如利用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好好表扬一番,让其感受到表扬带来的喜悦,让孩子更有信心改掉身上的其他坏习惯和不良行为,如果能得到全班孩子和家长的肯定与鼓励,我想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耐心,坚持,反复抓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一步步来,不能操之过急。而且如果对他提出过高的要求,反而会让他的自尊心再一次受到打击,到时候老师再想进行帮助就真的是难上加难了。所以作为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根据他自身的特点,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慢慢恢复他们的自信心。

我经常跟他说,我觉得你是个很聪明的学生,很会动脑筋,上次的用纸做一座桥做得特别棒,特别有想法。对于你特别喜欢的事情你很热爱做,而且能够做得很好。那么其它的时候呢,能不能也参与进去,跟着老师的思路,动脑筋,一起讨论。谈心,然后提出一些要求。第一个要求:上课不要玩玩具,第二个要求:举手发言二次,第三个要求:做作本上得两颗星……当然这中间学生错的思想和旧的习惯会反复出现,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我们老师千万不能对他们失去信心,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做到两点:

(1)为了减少学生反复的次数,平时对后进生要经常教育;

(2)当出现反复时,要仔细分析反复的原因,有针对性地作好反复教育工作,使他不断向好的方面转化。期中考试结束后他的科学成绩从平时的七十几分提高到八十多,上课表现也有了很大进步。

这个学期在帮辅小震的过程中,有成功的地方,让我收获很多,但也有很多失败的地方,我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希望在下学期的帮辅工作中,使其在各方面做得更好。

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篇10

一学年结束了,作为一名德育导师,有与同学们相处的许多个日子以来,有好多感觉,范文之工作总结:德育导师工作总结。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我时常想,对那些学习不好,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付出更多的诚心、爱心、关心和耐心,和学生“以心换心”,才能成为学生可敬畏的严师、可信赖的长辈、可倾心交流的益友。

我的德育学生的是五3班的段同学。首先,我想到他的家庭了解情况。去了之后才知道,他的父母都不在家,很少有时间管教他。所以我觉得导致他行为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存在严重问题。接着,我又接连多次找他谈话。通过与他的反复交谈,我认为他行为偏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心理尚不够成熟,尽管表面看上去老气横秋,但是实际上可以说要比同年龄段的一般的孩子还要幼稚,脑子里的有些想法非常简单,有时是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从不计后果,而且他的自信心不足,所以会导致屡教屡犯的情况出现。

经过努力和分析,在终于找到了他不良行为原因所在之后,我就思考,如何来做进一步的转化工作?这也不是一日两日形成的,要慢慢来、一步一步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所有的力量当中,父母亲情的力量是最大的,也是无穷的。我工作的第一步,是立即与他父母取得联系,一是要求他们要改变原来非打即骂的教育方法,不要再加深孩子的逆反心理的程度。同时希望他们能多抽出时间了解他的想法,管制他的一些不良做法,及时与我们学校取得联系。经过与家长的多次交流和沟通,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其次,在学校里我联合其他任课教师,不间断地与他交流,了解他的内心动向,给与他各方面的关心,鼓励。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正视孩子在前进过程中的错误反复,孩子的进步需要等待。

孩子的进步是螺旋式上升的,当孩子出现错误的反复时,我们要理解这是正常的。成绩起起伏伏,错误反反复复,这就是孩子。在转化的过程中,因为段的反复犯错误,我彷徨过,伤心过,可我从没对孩子失望过,当段出现反复时,我做得更多的是寻找造成孩子错误反复的原因,不给自己的转化工作找任何放弃的理由。我时常告诉自己:孩子出现错误的反复是正常现象。转化学生,切忌急躁,孩子的进步需要等待。

和该生谈心

帮助学生分析不做作业的害处。给学生树立榜样,包括中外故事中的榜样和孩子身边的榜样。

(二)正视孩子之间的智力差异,帮助孩子树立合适的目标。

孩子因为其遗传素质、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其智力因素是有很大差异的。相信孩子的差异,不是把孩子分为三六九等,而是便于更好的因材施教。正视孩子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在转化后进孩子的过程中,帮助孩子树立合适的目标。正视孩子的差异有利于自己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

发挥同伴力量

和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制定段的作息时间表。相互约定目标订得小一点,实一点,是能够达到的,做到了再给他订更高的目标。找几位品学兼优的同学,与他交往,同时在交往活动中善意地指出他存在的问题,希望其改正。

同学们多督促他的学习生活习惯,发现点滴优点进步,在班会课上及时指出,让他体会的成功的乐趣。

(三)相信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合力是巨大的,争取家长的支持。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如火车之双轨,孩子就如铁轨上奔跑的火车,只要双轨配合得好,再重的火车,也能承载得起。我常会和他的父母通话,之前他们都以为老师打来电话是告状的,所以都不接。我很耐心地告诉他们,我们之间需要商量,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我也提出希望他的父母能和孩子多交流,很多家里的事情也有必要让孩子知道,让他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这样,他的生活阅历才能深刻点,肩上才会有重担的感觉,不然他一直处于父母的庇护中。父母对他的学期要有一定的期望值,关注他的进步和退步,有针对性的谈话。

多与家长商讨

通过教师与家长会谈,剖析段不写作业的原因。纠正父母教育孩子的错误方法,统一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

德育工作是繁重的,道路是坎坷的,洒下的汗水可能会消失在土壤中,但是,不要灰心,土壤终归要吸附汗水的。我相信,只要我们带着爱心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要担心,孩子的心门一定会被你打开的。持之以恒,是成功的钥匙,只要用爱心来擦亮它,教育一定会得心应手的。

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篇11

自从毕业后,一直担任班主任,在当班主任期间,她有她自己的见解,比如她的”四心”教育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会上做过经验汇报,四年前,为了配合学校的工作,开始接班,也为了配合班主任工作,共同教育管理学生,她创造了独有静、进、近’’的教育,她认为面对学生的问题,可以让自己先静一静,面对学生要走近学生,也只有那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她作为学校的德育导师,在和受导学生多年来的交流和帮助中,她深深觉得导师不仅是学生的老师,要关注受导学生的学业进步,更应该从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出发,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需要,导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顾问,参谋,在多年的工作中,她有以下几点导师的体会。

1、了解学生――引导学生的前提

了解学生的成长轨迹,比如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小学的各种表现以及社会关系的各种情况,学会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对学生的单元考的表现以及每次考试成绩逐一登记,分析对照,寻找其优点,对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方面更深入充分了解,从而更全面了解和教育学。如若干年前,有一个学生,智力很好,总体成绩相对较好,于是他考进当时的快班,但他对英语极为反感,所以在新的班级中,他单词不背,动不动和英语教师叫板,到最后还是转到她的班级,于是她开始有意识地接近他,找他聊天,最后终于知道,这位学生不是不会背英语,只是觉得学英语没有什么用处。找到纠结的地方,她对症下药,终于使这位学生不再排斥英语,到期末考的时候考出了及格的分数,受导学生和导师皆大欢喜。

2、师生交流_____引导学生的必要途径

每周至少与受导的学生谈心(面谈、周记)辅导一次。受导的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的情况,建立家校制度,每月至少一次进行和家长联系,每学期进行一次的家访,通过和家长的交谈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内心世界,才能产生共鸣,以真诚换取信任,以心交心。比如有一个学生,因家庭很贫困想放弃学习,在她的劝说下来上课,但一段时间后导师发现他上课萎靡不振,问他只是叹息,及时和家长联系,才知道他的自行车被偷,又没钱买车,于是每天都是走着来上课,路途比较远,所以上课有那种表现,了解情况后在班级发动学生捐款,但这位倔强的男生却拒绝接受,于是就和他聊起导师年少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告诉他回报的机会很多很多,将心比心的谈话终于让他接受了车,学习上更勤奋,今天的他已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船员,听说时常在接济着贫困的学生。

3、关爱学生_____感化学生的源泉

与好生想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因此,他们处事一般都很敏感,但在内心深处却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因此,一旦后进生犯错,她总会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不会当众批评,她担心刺伤受导学会的自尊心。她曾有过这样的案例,学生A,成绩不怎么好,她平时和他谈话很多,导师和受导学生彼此都比较信任对方,但是在一次听写的时候,他在作弊,作为导师的她故意走到了他的身边,他无动于衷,导师当场就批评了这位学生,导致这位学生整节课都趴在那边,昔日建立起来的信任感荡然无存,据这位老师说,她很后悔当初的性急,因为这位学生很爱面子,如果下课后和他好好聊聊,相信这位学生能够做到重新听写,有时候一不小心做的事情会全盘皆输,所以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从关爱学生出发。

导师的诚心还应表现在对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发掘和肯定上,让他们帮助同学、班级做事,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产生相信我吧,我也一定要做好的想法。

4、足够耐心______感化学生保证

后进生意志力不强,自控能力也差,行为反复无常,所以做后进生的工作不能简单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想让学会一次感动是容易的,怎么样让他们有长期的感动,这就需要导师有足够的耐心,导师要耐心分析问题的原因,导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捕捉学生的眼神,走进学生的心中,做到时时诱导,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肯定,积极评价能使学生的上进心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为一名导师,她时时以爱心、耐心、诚心相待,以浓浓的师爱激励受导学生成长要善于做到让导师的这份爱心永远藏在他们的心中。

同时作为一门学科教师,一直以来她都在接班,接班的时候她总是忙着育人,然后教书,今年她接的是八年级,通过学期初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月考成绩,她发现两个班级的学生对学习英语都不感兴趣,或许因为七年级的时候基础很差,但她从不怨天尤人,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一段时间后成绩有大幅度的上升,基于对他们的了解,在两个班级各选了两名学生作为受导学生,但英语很差。她在设计教案的时候下了很大的努力,将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考虑由基础较差的同学完成,一方面她考虑激发受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学习的欲望,另一方面,也从期末考虑,期末的题目一般都是比较简单的;而对于一切稍微有些难度的问题设置给基础较好的学生,使这些同学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特别是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实施检测的手段是: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和课外辅导的时间,早读去检查前天晚上要求他们掌握的单词和重点词组的背诵等等,课外辅导的时候检查他们的语法点和教会他们一些做题的技巧,同时在月考前疏导学生的思想负担,使其轻装上阵。利用月考和其中考试等重要考试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引导,耐心地找出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学习上和思想上,然后加以分析,希望下一次不要出现类似的缺点。

导师带学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不懈进行的工作,需要教师不断创造有效的解决目前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的途径,多与学生沟通,使更多的学生能认为学习是一件比较快乐的事情。她相信,通过师生不懈的努力,使学生愿意学习,会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导师自己也会为能成功地引导了学生而感到自豪,这样为将来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篇12

本学期我是六年级2班的德育导师,在这个学期中我能按照《德育导师职责》的要求去做,积极参加班级管理,配合班主任做好班内的各项工作,使六年级2班在各项活动竞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学期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参与管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全面提高素质。”为学生发展成为坚强自信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通过参与班级管理及活动协助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与文化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聊天,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对于班上的特殊学生及时为孩子校正思想、行为上的偏差。六年级2班的运动员有的数学成绩不是太好,但是为了不影响学校的总体成绩,我从不会因为学习而影响体育锻炼,在他们锻炼之后我会抽出一些其他的时间为他们补习数学知识,不至于他们与整体的差距太大。

平时每天协助班主任组织好学生出操,要求学生排好队,不说话,做操时认真做好每一个动作,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协助班主任组织学生每天放学排好路队,注意交通安全。对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

对那些学习不好,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作为德育导师一定要付出更多的诚心、爱心、关心和耐心,和学生“以心换心”,才能成为学生可尊敬的严师、可信赖的长辈、可倾心结交的益友。在本学期我承担了六2班王靖宇、徐燕岭、张天昊三名学生的德育导师。这三名同学上课不会听讲,完成作业的效果较差。王靖宇同学因为身体状况不好经常请假,缺课较多,张天昊同学属于先天发育不够正常,上课总也不能集中精力听讲,徐燕岭同学上课不会听讲,作业拖沓,学习成绩较差。我想,所谓的后进生并非天性如此,他们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应该也是有其原因的。有了这个想法,我就积极行动起来。首先,和他们的家长进行沟通,力求自己的工作能得到家长最大程度的配合。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多和他们多进行思想交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帮助。徐燕岭上课不会听讲我就在数学课上给与他更多的关注,多提醒,多提问;张天昊纪律差,不爱完成作业,我就利用他爱唱歌的特长鼓励他,争取各个方面都能取得优异成绩。王靖宇缺课较多,我利用业余时间为他补课,老师的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在课堂上的自我控制力也有所改变,注意力集中了,学习也认真了。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他们几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一学期以来,在班级管理上我感觉我做到了尽心尽力,但是和其他的优秀教师相比可能还有一定的差距,我想:今后我会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把德育导师的工作做的更好。

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篇13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德育导师制”,每位任课教师在自己所任教班级中,自主与学生进行结对,做一名学生的德育导师,我也参与其中,与任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结对。“德育导师制”是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者”的理念,它将学校的德育目标、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对学生德育管理进行优化,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工作,获得一些工作体会:

1、关爱学生,提高他对课程的兴趣

传统的方式多为单方面的交代和要求,较少双向的讨论与沟通;老师的忙碌常忽略了对学生的疏导。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累积的挫折感,容易造成学生厌倦学习的心理。聊天能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和兴趣,协助建立互助合作的同侪关系,运用增强原理,协助学生解决问题行为,会让学生主动且乐于学习。平时我总是找机会与朱可及同学聊天,关注他身体表面的变化,及时赞美他的点滴。这种聊天式谈话,我只想让他觉得我对他的关注,让他产生一种信赖感。

2、建立合谐良好得师生互动关系

合理约束学生,严密而不失严苛,轻松和谐而不散漫,让学生乐于学习。

3、对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及时帮助。

他们的接受能力较差,上课听不懂,而我在课堂上只能顾及全班,对他的学习我们各科老师只能在课余的时间给他补习,帮助他。比如多给他作业辅导。

4、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别泼冷水。

不要因为学生表现总是不如人意,就不断责骂他们。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赞美,当然学生也是如此。所以我更多的是发掘学生的优点,多赞美他们。与他一起帮他们补习的时候,常常为了他们做对了一道题而夸他真聪明,这样他们才有了信心去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有时,他们的作业完成不了,我请他们到我的办公室补习,刚开始怎么教他们,然后在他们完成后及时表扬他们真聪明,让他们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

5、帮助学生走上领导岗位,提高学习信心。

利用老师的自身优势,让学生担任小组长,让他们去管理别人,让他们去抽背检查别人的作业,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自尊心,从而树立起了学习信心。

上一篇:银行柜员转正申请书范文下一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