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导师的教学工作总结

2024-04-13

德育导师的教学工作总结(精选8篇)

篇1:德育导师的教学工作总结

德育导师的工作心得

姜建明

根据学校党支部的要求,我找了三个学生,结对子。做他们的德育导师。在跟他们的接触过程中,我感到还是有很多的地方对教学还是有好处的。还是有许多地方要好好的总结的。也有一些体会,和大家分享。

一、多和学生谈心,实施情感教育

我觉得平时应该多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这就需要老师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对他们关心爱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赢得他们的信任,接着鼓励他树立信心,明确奋斗目标,并给予各方面的指导帮助,使他们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在感情的交流过程中,学生也会提供很多的信息,比如,学生中的一些情况,学生对老师的一些看法,等等,有助于老师的工作。

二、多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动机

后进生,除了学习差些以外,他们的能力并不差。有的擅长组织工作,有的擅长文体活动,教师应根据其特点,利用他们的特长和爱好,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向上,这就需要帮助他们走出“阴影”,同时,积极地去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各方面的成绩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我结对的学生都喜欢体育,并且,身体素质很好,篮球打的也不错,我就根据他们的特点,从他们的特长入手,引导他们在体育上要达到更高的目标,讲些运动员的故事给他们听,也创造机会让他们出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让他们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和自控能力,从而,引导他们在学习上也要跟在体育方面一样,不断的努力,提高成绩。学生甲在区运动会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因为他已经初三了,很想利用体育的特长,考个好学校,就跟我说,能不能让他去参加市里的运动会,争取更好的成绩,为升学创造有利的条件。我知道后,就对他说,我会尽力帮你的。学生满怀信心的去了。

三、多家访,进行全面教育

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掌握在校情况是远远不够的。应通过家访,特别对差生,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随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效果。

学校党支部开展德育导师工作有一年了。作为一名德育导师,我深感责任重大,这不仅需要我能及时了解受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适时地给予帮助,更要做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生活上的指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帮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积极引导学生做他人生轨迹上最好的那个他。为此,我做了多方的工作,并根据受导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受导学生基本情况:小明(化名),男,初二学生,头脑简单,脾气暴燥,整天无所是事,爱打架,经常欺负班里的同学,平时上课迟到早退,无故旷课,扰乱课堂纪律,学习成绩极差,在受导之前已经受到学校的警告处分。

根据了解、观察发现,造成小明现在情况的原因可能有:(1)长期和年级里的双困生接触、交往,玩在一起,相互间的影响,导致行为习惯和学习状况不断恶化。(2)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不正确。虽然父母对孩子也算比较关心,但当父亲看见、听见孩子表现不好时,只以简单的打骂解决,缺乏有效的教育沟通,导致小孩脾气暴燥,遇事喜欢以武力解决问题。几点做法:

1、沟通,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平时有事没事地和他聊几句,开始的时候可能他会觉得不习惯,但慢慢地他会觉得老师是在关注他的,问他问题,他能回答了,见到我会主动问好了,彼此间的距离近了,这样今后的导的工作就能够开展下去了。

2、与其家长进行交流,努力达成共识。实事求是地向家长说明小孩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分析造成现在情况的可能原因,明确孩子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责任,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与其父亲的交流。最后,父亲答应以后不再打骂孩子,有问题好好说。这一保证之后在小明这里得到了证实。现在小明的父母每周都会来学校与我交流,了解孩子动态。

3、与其共同制定学习和生活计划。和学生的距离近了,此时就方便对学生提一些要求了。但如果是我一人制定努力计划后让他落实,今后难免会因为做不到而强词夺理,所以与其商量着共同制定学习和生活计划,做得到的写下来,做不到的暂时不写。计划每月一定,月初定,月末小结,然后再根据完成情况制定下一月计划,循序渐进。

4、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反复对他进行督促教育。我要求他每天早上到校后先来我办公室报到,完成(1)大声朗读《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一遍,希望让他每天读、长期读,文章内容或多或少地有所记忆,对他的行为习惯有好的牵引。(2)提小的希望和要求,其实就是要告诉他,老师是在关注他的表现和一举一动的,那么做事前应该三思而后行。

5、宽中带严,略施压力。一次,小明连续几天不断犯事,在好言好语的教育接连失效后,我决定来一次硬的。于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后,用非常严厉的言语对他进行批评,并表示自己已无力再管教他,打算把他送去工读学校,期间,他只是低着头一个劲地说“不”。那天晚上学校家长会,他母亲遇到我,说小明放学回家后,在家门口看见她就哇哇大哭了,母亲问他发生什么事,他哭着求母亲再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他不想去工读学校,并让母亲来求我。看来这次他真的怕了,虽然不知道他到底能不能改过,但我答应他母亲会继续好好地教育他。

工作反思:

1、身为导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

2、身为导师要具备三“心”:一要有关爱之心,以关爱之心来打动学生;二要有宽容之心,以宽容之心来包容学生;三要有耐心,要循循善诱,循序渐进。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望批评指正,谢谢。

德育导师体会

宣汝萍

为了配合班主任工作,发挥党员的作用,真正实行全员德育,我校开展了党员德育导师工作。作为学生的德育导师,我成了好、中、差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导师。从与受导学生一年来的交流和帮助中,我深深觉得导师不仅是学生的老师,要关注受导学生的学业进步,更应该从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出发,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要。导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顾问、参谋。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作为导师如何更好的引导学生呢? 1.了解学生—— 引导学生的前提。

了解学生的成长轨迹,如:学生的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对学生每月的表现及每次考试成绩逐一登记,分析对照,寻找其发展潜能,对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更深入充分了解,更全面引导和教育。如我带的一个学生A,智力极好,但成绩中等,对英语极为反感。心里不舒服就在教室里随意发脾气,甚至顶撞老师。我觉得这样的学生是很有潜力的,她之所以爱发脾气肯定有原因,于是经常在下课时有意识地接近她,她也跟我说心里话。她说,她老是在教室里发疯似的,是跟妈妈学的。她妈妈是个变态,整天让她学习,叫她背英语,她偏不学好。她甚至幼稚地认为:她如果认真地学习,岂不是让她的妈妈得逞了。从谈话中,我知道了学生的问题出在家身上,教育学生还得从改变家长入手。

2.师生交流—— 引导学生的必要途径。

每周至少与学生谈心(面谈、书信、周记、电子信箱)辅导一次。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建立家长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一次话访,每学期一次家访,通过家访,通过交谈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平等地沟通,以真诚换取信任,以心交心。

3.关爱学生—— 感化学生的源泉。

尊重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因此,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但在内心深处仍旧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老师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切忌当众批评,否则,必定会刺伤他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比如,学生B是一个成绩不怎样的学生,我平时与他谈话比较多,他也喜欢和我交谈。但是在一次听写时,他连续几次看旁边的同学,我先是走到了他的身边,他无动于衷,我点了点他的桌子,他还是我行我素,我实在忍不住了,点了他的名。他顿时一啪桌子,把听写的纸一揉,扔到垃圾桶里,然后就趴在桌子上。当时我傻了眼,居然有学生犯了错误还当众耍脾气的,于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他一节课都没有把头抬起来。事后,我仔细想了一下。B学生是一个爱面子的学生,如果我不要当众批评他,下课后找他谈话,指出他的行为的后果,他可能会主动的说自己不对,甚至愿意重新听写。

教师的诚心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掘和肯定上,让他们帮助同学、班级做事,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产生老师相信我,我也一定要做好的想法。

4.足够耐心——感化学生的保证。

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其反复无常,所以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能简单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想让学生一刻的感动是容易的,怎样让他们有长期的感动,真的很难。导师要有耐心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及时发现,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潜能,充分肯定,积极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

教师以爱心、耐心、诚心相待,以浓浓的师爱激励他们成长,老师的这份爱心将永远藏在他们的心中。

德育导师工作的心得体会

陈恩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围绕着要求学生学习好和遵守学校纪律,而应该是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思想道德和情感意志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这就需要教师的关爱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培养浓厚的学风,下面就简单谈谈德育导师工作的一点浅见。

一、加强师生情感,用爱心培养学生

我在学习上,道德品质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关心热爱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爱是崇高的、神圣的,师爱也应该是有很强的原则性和责任感的,如果一个班主行没有责任感,就不会教育学生,更不会为学生着想,更不会有成功的教育。为此,我在第一节班会上,就向学生表示,我既是他们的老师,更愿意做他们的朋友,希望大家相互尊重,共同进步,通过这样的言谈,师生的距离就更近了,学生也感到新环境的温暖。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果发现学生学习成绩下滑或思想低落时,就及时找其谈心,帮助其分析成绩下滑或导致思想低落的原因,指导其学习方法,讲解做人的道理,使其认识到学习对以后工作、生活的重要性。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的人格、行为是无声的教育和最有影响的榜样。特别是教师的道德、理想、人格的培养,他不仅能使教师的人格修养达到更高的师德境界,而且对学生具有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达到以德育人的目的。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素质,始终保持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要把自己看作既是个普通的人,又是个教育者。

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自身之言行给学生以楷模之影响。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师生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要求学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讲礼貌,谈吐文雅;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自己就要端庄、整洁;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说到做到;要求学生说话诚实,自己就要表里如一。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塑人,导之以行、以行正人。

三、爱岗敬业、献身教育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

四、更新观念、努力创新

一些教师常犯“三多三少”的毛病:对学生现状看得多,学生发展看的少;知识要求多,能力训练少;分数看得多,实际才干看得少。这种育人的观念与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距离甚远。“育人”不能一般地理解为培养学生,而是应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认识。教师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和德才要求,指导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一定要目中有人,千万不能“重术轻人。任何一名教师都不可能把学生步入社会后几十年中所需要的知识都传授给他们,但如果学生具备了自学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探求新知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创造的激情与精神,同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就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终生受益不尽。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五、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研究表明,一个科技人员应用车知识的总量,大约只有20%是在传统的学校学习中获得的,其余80%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为适应需要而获得的。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教育是万古长青的事业,教师的任务无尚光荣,因此,我决不辜负新世纪赋予我们的重任,不辜负各级领导和组织对我寄予的愿望,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开拓进取,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理念,持久的将事业进行到底。

德育导师工作体会

德育导师工作是一项心灵工程,是一项育人工程。现在我们做大多是一项修复心灵残缺的工作,所以我们的工作是在疏导学生的思想,育人先育心,然后再育智,我想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我学校自2005 年3月倡导德育导师工作以来,取得一定的成绩,傅校长在市德育工作会议上作过经验介绍,去年金校长的经验总结在《海宁教育》上发表,今年的经验又将去市里传经。

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是“摸着石头过河”不如“垫好石头过河”。任何处于探索阶段的工作,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一定的困难,所以我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是德育导师制工作的一点肤浅的探索。但,它是德育思想工作中的一块垫脚石,那是确定无疑的。二是,具体来说,德育导师制工作应该是以班级为单位,是对班主任为主导者的德育体系的一个有效的补充的德育导师制操作模式。三是,我的一点体会,仅作探讨:我把它概括为“六颗心”,即:“真心、诚心、细心、耐心、苦心、攻心”。这都统一在一颗“爱心”之下。

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我担任三(4)班的H同学的德育导师已二年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中,我总以真心与爱心和他交流谈心,使他能敞开心扉,说出了心中的话语,加强与班主任老师的联系与沟通等,至今告一段落,点上了一个逗号,我清楚地认识到德育导师工作是永远不会有句号的。

“诚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上学期,H同学有一段时间常 “逃学”班主任跟我说起这件事,我找到他问了这一情况,他承认了,经过交流与沟通,了解到他与外面的同学在一起,经常约他出去。在我的诚意下,他告诉我拜过师傅,认过大哥;打过群架,也受过伤,吃过亏,流过血。我真心诚意地跟他分析了利害关系,明白自己的做是错误的,害了自己,树立了信心,下了决心,不再跟他们来往。

做学生思想工作要要细心。部分学生破罐子破摔,纪律散漫,还经常若事生非,常常搞得全班同学不得安宁,我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关键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细心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了解差生的之所以“差”的原因,“坏”生之所以“坏”的原因,找到“病源”之后,给学生“对症下药”地教育。用春风细雨般的话语,溶化坚固钢铁,经过我们多次谈话教育,教育转变每一位后进学生、问题学生、困难学生,因为他们都是可教育好的学生。

“耐心”,问题学生,的确给老师带来很多问题。个别问题学生屡教不改,影响到其他同学,有时想过劝其退学,有放弃念头。然而,我们的也会发现这些可怜的孩子也是受害者。开学初,报名那天,他来到我办公室,我一见就感到不对,一头“长发”,一问才知道是班主任老师要他来的,经教育,他认识了自己,第二天理好头发再来上学。这次检查,他顺利地通过仪表仪容这一关。在毕业中考前,又有类似情况,经过谈心、交流与沟通,效果不是很明显,我也深感教育难度之大。

我也想到,我们不仅要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还要耐心地做他们的家长的思想工作,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然,H的家长是很难起到效果的,因此,我未曾与其家长联系。

苦心,也就是苦口婆心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直到把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攻心,就要攻其心理,让学生懂得导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挽救一个个失去了学生信心的孩子。我总感觉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以攻心为上,思想解决了,其他事情就迎刃而解了。我想大家都会有这个体会的。以心换心,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元旦,H也送来了一张贺卡,在学校也很有礼貌。在毕业典礼后,他又来办公室,找到我有点害羞似的,有点难为情地拿出一个小礼物——音乐风铃送我,这是一座有小桥、小屋、叶轮、转斗,转斗坐着四只笑容满面、手握电吉他的小猪猪。小屋四周墙上还巾时尚的帅哥、靓妹图片。很有寓意:大概是祝愿我们工作学习一帆风顺,幸福美满,快乐开心的意思吧。我和他聊进那所学校,他告诉我去海职高学习,我鼓励他说,抓住这个好机会,学会学习,学会自理,最要紧的是学会做人。我说,从今以后我们是朋友,保存这份友谊好吧,他点点头,表示一定努力。这时我心中非常高兴。

本学期共谈心 10余 次,做到两周一次,都有记录。

最后,我认为,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这就是它的实效性,是我们今天一起探讨的问题,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它是我们研讨会的关键词,探讨德育导师的有效教育问题,探索一条高效的有效教育的途径。如何提高导师的自身素质,是值得我们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就如我们通常说到的“我们应该有一桶水”,才能去浇灌身边的小树与幼苗。

谈话地点单一,谈话方式单一,谈话内容程序话

谈话地点永远在办公室,谈话方式永远是学生、老师面对面,谈话内容留于表面,学生只是好象犯错误一下接受老师说教,没有和教师掏心掏肺,效果嘛,不好说。其实如果在办公室谈话,还有其他老师在场,就算学生想说几句心理话也不敢说,如果对话只停留在“知道自己错了吗?” “知道。” “最近表现好不好?” “好” “有认真听讲吗?” “有。”这样的层面,就收不到谈话的真正效果。其实谈话方式可以改为电话,周记,电子邮件,或者是QQ等等。谈话地点也要走出办公室,因为学生天生对办公室有戒备心理,谈话很难深入。没有深入到学生内心深处的谈话都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谈话,只能算交差。

我的德育导师工作小结

导师既是学生可信赖的老师,又是一位长辈,更应该是学生的益友。他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

从校长手中接过鲜红的沉甸甸的德育导师聘书后,我认真对照导师职责,时刻关注受导学生的日常细节表现、身心健康、学业进步、个性特长、课余生活……,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健全人格……,我还认真倾听学生心声,及时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困难和困惑。另外,为学生建立包括家庭详细情况、跟踪学业表现曲线图等内容的个人档案。同时,密切与家长联系,要求并热情招待学生每周向我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及时认真填写《德育导师工作手册》里的每一项内容,每周另外给受导学生学业辅导、给受导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发言机会,并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受导学生的在校生活情况,并经常向班主任汇报受导学生的受导情况。

但总的来说,困难和问题还是相当大,同学生的误会与沟通、与家长的联系和交流等方面,以及实质性的效果还是非常惭愧,不很尽职!

我是一名进校还没有满两年的美术老师。在这里,我把我成为德育导师以来的一些感受、体会与你们一起分享。记得在本学期初在开始实施这个制度的时候,我信心满满,觉得这有什么难的,和学生谈话交流而已啊,所以很干脆地就把受导学生定下来了,这名学生是我所教班级中的孩子,我对他也有一定的了解:

在我刚进校不久对他就有印象了。在他班的第一节美术课,我刚写完板书正转身讲课时,就发现一个学生直挺挺地站在自己椅子上,东张西望。我很惊讶,竟然有学生这样上课的!问了其他学生,知道他叫张某某。他在一节课内多次和前后左右或更远的同学讲话,还时不时大声狂笑。像这种无组织、无纪律、把课堂当作无人之境的、自由散漫的学生很正常的会成为各科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当我向班主任仔细地了解了他的各方面情况时,我发现我想的太容易了,这样的孩子我怎么去和他沟通呢?顿时,我感受到的就是任务异常艰巨。

因此我开始为和他的第一次谈话而做充分准备,希望能初战告捷。在此之前,我就在网上看到过很多关于转化学生的成功事例,都是以泛滥的爱心感化的。我觉得小孩子的情感是纯真的,易感动,只要我晓之以情,胜算应该比较大,所以我也想用这一招,尽管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开始谈话,我就以黄河泛滥之式说了一大堆的大道理,自以为道理够深刻,也很有诚心,就算不能全面唤醒他的心灵,至少也会让他深刻得反省下自己的所作所为。谁知道等我激情地演讲完成后问他有什么感想,他竟然用不屑的口气说了三个字:不知道。我木然„„

在几次谈话后,他在我面前的态度还是差不多,动来动去,东张西望。还以为这只是表面现象,内心已经认识到了。可经过我的观察,发现并没有好转,作业还是不做,上课老是和同学说话,下课疯似得玩。一时间,很茫然,对他的训导不知从何下手。

根据我和他的谈话情况,加上我在课余时间认真看了网上许多优秀的德育反思、案例,多次咨询了老教师,吸取了他们的经验,做了以下反思:

一.想要近距离地与学生交流,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必须要让学生对你所说的话题产生兴趣,把自己当成能谈话交流的朋友,而 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不然和学生之间没什么共同话题,打不开话匣子,所以我这段时间尽量去关心学生喜欢的,了解现在流行的,尽量让自己和他们能有共同的话题,具了解他们最近感兴趣的书籍有:《阿衰》《蓝猫历险记》《火影忍者》等等。

二.在与受导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也感到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的重要性,所以我也阅读了一系列相关的书籍。而且作为导师对于交谈的技巧的掌握也非常重要。在交流的时候不能只是谈论片面的理论,要结合实际,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与他进行交流。

三.要成功地进行训导,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扬他的优点,培养他的自信心。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看来夸的本领还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段时间的训导工作,我最终感到作为年轻教师理论和经验的不足、欠缺是训导的薄弱之处,唯一的优势在于学生和年轻老师之间的代沟、年龄差距比较小,学生也比较愿意和年轻的老师交谈,所以采取朋友谈心式的教育方式,效果更好。而且老师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才能从根本上使学生得到发展。虽然,和他接触才短短的几个月,但是,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他会教会我如何走近学生,我会帮助他健康发展。沟通,和学生走得更近——德育导师有感

上个学期,我担任了09楼宇班应凯任、陈林军、王顺三位同学的德育导师,从与受导学生一学期来的交流和帮助中,我深深觉得导师不仅是学生的老师,要关注受导学生的学业进步,更应该从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出发,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要。导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顾问、参谋。德育导师工作是一项心灵工程,是一项育人工程。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我虽然担任班主任多年,但作为德育导师的角色,还是第一次,在摸索中,我努力试探着,在这里,我把我成为德育导师以来的一些感受、体会与各位一起分享,同时也请各位批评指正。

1、沟通,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如陈林军、王顺两位同学,性格比较内向,刚开始与他们谈话,可能是觉得与老师交流的不适应,再加上又不是班主任,管我那么多干什么呢?他们基本上不回答。于是我课前经常提早到课堂,有事没事地和他们聊几句,有时讲讲作业上的问题,更多的是聊聊其他的话题。课后我从不马上离开教室,而是问问他们上课听懂了没有,还有没有问题,若有问题,趁着板书还在,马上可以交流讨论一下。开始的时候可能他们会觉得不习惯,但慢慢地他会觉得老师是在关注他的,问他们问题,能回答了,见到我他们会主动问好了,彼此间的距离近了,这样今后的导的工作就能够开展下去了。

2、与其共同制定学习和生活计划。和学生的距离近了,此时就方便对学生提一些要求了。但如果是我一人制定努力计划后让他落实,今后难免会因为做不到而强词夺理,所以与其商量着共同制定学习和生活计划,做得到的写下来,做不到的暂时不写。比如应恺任同学,是住校生,性格外向,好玩,人比较机灵,自我克制力差,学习上有一定愿望,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行动上自觉性不够,上课经常头趴在课桌上,学习劲头不足,长期这样下去,学习成绩不用说了,人的精神状态也不好,萎靡不振。我找他谈话,首先对他的优点加以肯定,并对他数学课上的表现加以表扬,因为他数学课上有时听着的话,知识接受得还是比较快的,同时指出他身上的问题,与他商量,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当时期中考试临近,自己对各科做一估计,定个短期目标,由于是与他商量着定计划,于是他也乐于接受,当然也得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反复对他进行督促教育。经过努力,期中时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3、尊重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如陈林军同学,个性内向,不善交际,个性略显固执,不会主动与人交流沟通,平常脾气温和,但有时发起火来,很犟。在他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感触颇深。一次是数学课讲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要用到因式分解的十字相乘法,结果他不会,课后,他和杨哲同学一起主动来问我了,于是我非常耐心的给他们讲解后,并让他们练习巩固,看着他们较快地接受后脸上表现出来的兴奋之情,我乘机表扬了他们:“你们看,你们其实都很聪明,老师一讲,你们就会了。以后要多来问。”我无意中又说了一句,这个内容初中就该掌握了,你们为什么那个时候不努力呢?结果陈林军说了:“那个时候我们在班里成绩算差的,老师不愿跟我们多讲,我们也不敢多问。”听到这句话,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其实,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潜能,充分肯定,积极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

4、足够耐心——感化学生的保证。

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其反复无常,所以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能简单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想让学生一刻的感动是容易的,怎样让他们有长期的感动,真的很难。导师要有耐心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及时发现,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如王顺同学,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习惯可想而知也不好,个性上为人较随和,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自我管理能力差,上课有时讲空话,作业抄袭现象严重,为了让他作业能独立完成,有时我会把他个别叫过来,耐心地先把作业中的难点注意点给他仔细讲解,然后告诉他,今天我看着,你的作业是否独立完成了,这样做确实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学生的意志薄弱,自控力差,当我放松一些时,他又会故伎重演,经过谈心、交流与沟通,效果不是很明显,坏习惯经常反复,我也深感教育难度之大。但是我们还是要有足够的耐心,继续做好学生引导工作。只有足够耐心,才有可能感化学生。

5、选择合适的谈话地点,保证谈话的效果

谈话地点永远在办公室,谈话方式永远是学生、老师面对面,谈话内容留于表面,学生只是好象犯错误一下接受老师说教,没有和教师掏心掏肺,效果嘛,不好说。其实如果在办公室谈话,还有其他老师在场,就算学生想说几句心理话也不敢说,如果对话只停留在“知道自己错了吗?” “知道。” “最近表现好不好?” “好” “有认真听讲吗?” “有。”这样的层面,就收不到谈话的真正效果。所以我认为,选择合适的谈话地点,是保证谈话的效果的手段之一。谈话地点也要走出办公室,因为学生天生对办公室有戒备心理,谈话很难深入。没有深入到学生内心深处的谈话都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谈话,只能算交差。所以我不大会选择办公室找学生谈话,有时会选择教室门口、连廊、或者操场等,看具体情况而定,我觉得这样能让学生减少戒备心理,更容易使谈话深入,收到良好效果。其实谈话方式可以改为周记,电子邮件,或者是QQ等等。

总之,身为导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身为导师要具备三“心”:一要有关爱之心,以关爱之心来打动学生;二要有宽容之心,以宽容之心来包容学生;三要有耐心,要循循善诱,循序渐进。身为导师,还要不断提高导师的自身素质,就如我们通常说到的“我们应该有一桶水”,才能去浇灌身边的小树与幼苗。

篇2:德育导师的教学工作总结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作为一名德育导师,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全面健康的状态下快乐的成长,使得他们更好的提高能力水平,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我时常想,对那些学习不好,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付出更多的诚心、爱心、关心和耐心,和学生“以心换心”,才能成为学生可尊敬的严师、可信赖的长辈、可倾心结交的益友。

学校实行导师制后,在本学期我承担了两个班共十名学生的“双成”德育导师。高二(3)班的五名学生,她们是***、***、**、***、**同学和高二(7)的**、**、***、**、***五名学生。他(她)们中间有表现较好的,爱学习刻苦用功的。但更有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经常讲话,做小动作,影响老师讲课同学们听讲学习的;有课堂上根本就不听讲,爬在课桌上睡大觉的;有课后大声喧哗,影响同学休息的;有作业要么不做,要么抄袭,学习成绩很差的;有行为习惯很不好,爱上网夜不归宿,中午不午休去泡网吧的;有有事外出不跟老师请假很随便,心中根本没有纪律意识的;有对老师的批评教育,置若罔闻屡教不改的;而且还有有时与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少年结交的。我想,所谓的后进生并非天生如此,他(她)们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应该也是有其原因的。有了这个想法,我就积极行动起来。首先,对他(她)们的家庭作一番情况了解。他(她)们有的父母不在家而在外面打工根本没时间管教;有的父母在家看其学习不上进,又有要变坏的苗头,恨铁不成钢,而又没有好的办法,非打即骂,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形成了较强的逆反心理。所以我觉得导致他(她)们行为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存在严重问题特别是缺少关爱。接着,我就接连分别多次找他(她)们谈话、沟通并示以关心爱护之情。通过与他(她)们的反复交谈、沟通,发现他(她)们行为偏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理尚不够成熟,脑子里的有些想法非常简单,有时是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从不计后果,而且他(她)们的自信心不足,所以会导致屡教屡犯的情况出现。另外,对于他(她)们中间有的同学放学后或课间的去向,我也作了细心观察,发现他(她)们行为偏差的第三个重要原因是受到了学校以外的事物的影响,尤其是和其他班级的后进生及一些不良学生的过多接触,受到他们的鼓动影响,容易出格而违反校规校纪。

经过努力和深入分析,在终于找到了他(她)们原因所在之后,我就思考,如何来做进一步的转化工作?这也不是一日两日形成的,要想浪子回头,除了要对症下药,还要慢慢来、一步一步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所有的力量当中,父母亲情的力量是最大的,也是无穷的。我工作的第一步,是立即与他父母取得联系,一是要求他们要改变原来非打即骂的教育方法,不要再加深孩子的逆反心理的程度。同时希望他们能多抽出时间了解他的想法,父母要经常与自己的孩子多联系多过问孩子的生活学习,要多体贴和关心他(她)们,在此基础上矫正他(她)们的不良想法和严加管制他(她)们的一些不良行为。经过与家长的多次交流和沟通,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其次,在学校里我联合其他任课教师,不间断地与他(她)们交流、沟通,及时了解他(她)们的内心动向,以便有针对性的给与他(她)们各方面的关心、鼓励和帮助。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是以诚心赢得他(她)们的信任。

为了获得他(她)们的信任,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平气和地以朋友的身份与其交谈,开始几次有的态度极为冷淡,硬着头颈对我爱理不理。次数多了,有的态度开始缓和下来,有的流出了委屈的泪水。随着交谈的次数的增多,与老师的距离开始拉近,也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了,在课堂上的自我控制力也有所增强,注意力集中了,学习也认真了。二是以爱心抚慰他(她)们的心灵。

青春期的学生面临着由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灵的迷茫,我们德育导师应该积极主动的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应他(她)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为此,我就时刻关注着他(她)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在学习上,让各科的课代表尽量主动去帮助、督促他(她)们完成作业;生活上,尽可能的多关心和帮助他(她)们;同时在课堂上提一些他(她)们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其回答;在其它活动中,尽可能的发挥他(她)们的优势,让其尽情表现,以增强其自信心。这样,在让他(她)们感受到集体温暖的同时,也使他(她)们开始具备集体荣誉感。

三是以关心激发他(她)们的热情在多次和他(她)们的谈话中,发现他(她)们很富有理想。他(她)们都希望自己将来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如果以他(她)们现在的成绩,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我没有泼冷水,而是抓住这个契机,与他(她)们促膝谈心。提醒他(她)们现在应该把握好时机,彻底改变陋习;树立信心,埋头读书;刻苦努力,持之以恒;使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就一定能如己所愿实现理想。接着我又帮助他(她)们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各科学习时间,专时专用,规定每天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其他任课老师也纷纷给他(她)们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很快,他(她)们上课能认真听了,作业也基本能完成了,学习劲头也在慢慢上升了,学习成绩渐渐提高了。

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会进一步结合高中学生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使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篇二: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尹建军

一学期来,我本着认真、严谨的态度 完成本学期的德育导师工作,在学习上,细致的关心他们,更多的在生活上了解、帮助他们。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充满爱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不断地与“问题生”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于是我调整心态,对他们正确定位,多一些理解和体谅,少一些要求和奢望,多一些耐心和表扬,少一些生气和批评。没有爱生的意识,就不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热情,就不会去了解学生,更谈不上什么理解,也就无所谓德育。只有装着一颗爱心,你才会去发现、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去鼓励他们上进,去指导他们克服困难,迎接挑战,才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会达到教学、生活中师生之间的和谐与沟通。才会产生最佳的教学意境与教学效果。也才会发现他们是如此可爱,并不难教,给一点阳光就灿烂,就这么简单。

影响学生最大的应是生活中的关爱,关注天气变化时的着装,关注日常的饮食,关注平时学生情绪的变化,关注学生的行为异常与否。一个微笑,一声问候,或许对我们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学生可能意味着一片阳光,一股春风,意味着鼓励、赞赏,意味着爱。如曾文杰,是古城一位单亲家庭的孩子,九岁时母亲离开了他,至今不曾谋面。瘦弱的身躯,脏脏的衣裤,不禁惹人怜爱。生活上,我就象妈妈一样关心他,经常邀他一起吃午餐,借此契机,教导他如何吃好早餐,洗澡,科学饮食,支配零花钱等。

二、平静度过青春期,心理帮助不可少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惶恐,甚至有的家长如临大敌。初一

(4)班的苏英敏的家长的反应就是这样,以致与孩子的沟通出现危机。因为青春期孩子总是憧憬成熟又留恋童年,追求完美又总有缺憾,拒绝灌输又渴望帮助。这样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如此荒唐和无聊,而对孩子来说,意义却十分重大。家长因为不了解孩子,对孩子横加约束,这使得家长与孩子矛盾重重,冲突不断升级。所以,家长不是孩子吐露心声的选择,而最好、最安全的是身边的朋友。在这个时期,很多时候孩子们选择老师做朋友,让老师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因为在孩子心目中老师依然是神圣可信的。孩子进入青春期时,性格也变得外向起来,很容易受到事物的渲染,很容易冒失。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时候越来越多,遇到的事情越来越复杂。初出茅庐的他们,面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疑问和恐惧,他们真的希望自己身边有保镖,有“百事通”,有“机器猫”,当然,兜里再有很多钱就好了。而这一切都没有,遇到问题的时候怎么办?孩子们需要帮助。

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很多事情让他们觉得难办。孩子不知道如何与新同学、新老师打交道;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老师、同学时常发生冲突;被批评了,却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如何和老师沟通。他们需要帮助。孩子们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很多时候会遇到不顺心、被冤枉、被欺负的事情。事情就突然发生了,然后就那样结束了,留下的只有懊恼、不平、羞辱,却没有机会还击、发泄、甚至没有地方讲理去,像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时候,孩子们需要帮助。获得家长的帮助,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是最方便、最直接、最安全的。但是,据我们了解,孩子的年龄越大,拒绝家长帮助的越多。经验告诉他们,成人是不可靠的。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在长大,他们需要的是平等(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的)、有效(可操作的、解决问题的)、具体(不是空话)的帮助。要做好问题生的德育工作是一件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关注和耐心的关怀。就此,我做的远远不够。学期结束了,德育工作还要继续,我会一如既往的关注他们。篇三:教师个人德育工作总结 教师个人德育工作总结

一、践行师德。

一个学期以来,我能按照自己制定的德育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注意自己的师德形象,重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加强学习,勇于创新。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正如古人说的那样: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有效地促进了自身师德品质的养成。

2、参与实践,总结经验。我在学习师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还积极参加了社会实践,不断学习,不断锤炼,不断深化,不断升华,时刻以教师高尚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

3、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善于相互学习、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益的,因此,我也是这样做的。与同事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了良好校园工作环境。

二、立足学科教学学科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1、用心关怀,渗透德育。现在学生通过各种不同渠道所得的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在这学期中我重点去了关注学生的个性形成,关注学生的感情世界,以深入人心的情感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加强规范学习,渗透德育。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要落到实处,要狠抓主渠道。教育他们,学生只有言行一致才算得上好的道德品质。

3、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渗透德育。教师还应当是一位优秀品德的播种者。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这样,学生的品德层次才会在我们的教育下得到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收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3:小议如何更好地做好德育导师工作

一、双向选择

导师和导生谈心的过程就是双方感情交流的过程, 是两颗心碰撞的过程。所以在选择导师和导生时要进行双向选择, 这样有利于德育导师工作的顺利进行。尤其要重视导生的选择, 因为他所选择的导师肯定是他喜欢的、信任的, 这样有利于导师和导生之间的沟通。否则导师和导生之间打不开话匣子, 不能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不利于了解学生近期的思想和生活情况。

二、知己知彼, 有的放矢

在和导生谈心时导师先要了解他的性格、家庭情况和近期的思想状况。在此前提下, 针对他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才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与内向型学生谈心时, 应多询问他有什么困难, 热情地解答他提出的问题, 多多鼓励和帮助他;与外向型学生谈心时, 可以与他共同探讨甚至辩论, 讲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使之心悦诚服, 通情达理。遇到单亲家庭的学生, 平时就要多注意和关心他的生活和思想变化。

三、相互尊重, 保护导生的隐私

导师和导生的交流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双方之间谈心可能会谈及对方的真情实感甚至隐私, 作为导师应该为导生保密, 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权。有一次我和一名导生正在办公室谈话, 双方交流挺顺畅的, 可是逐渐其他老师都来上班了, 我就明显感觉到他就不愿意说了。所以双方在交流时最好找个人员来往较少的地方, 这样有利于双方交流和保护导生的隐私。

四、含蓄委婉, 防止说教

导师与导生谈心时, 除了语气要亲切、真诚外, 内容还应含蓄委婉, 直话曲说。导师可以从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中选取富有启发性的事例或故事讲给他们听, 让他们从中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 导师应善于引导、善于倾听, 使导生愿说话、敢说话、说真话, 要给导生以申辩或解释的机会, 以免步入“说教”的误区, 让导生口服心不服,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五、适当减少导生人数

减少人数主要是从本校实际考虑的。从本校的课程安排来看, 学生从早到晚都在上课, 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老师又不能在其他课上找导生谈话, 又不忍心侵占学生仅有的课间十分钟。所以在不调整课程安排的情况下, 应该减少受导学生的人数, 这样导师既可以集中精力去帮助受导学生, 又可以减少导生扎堆找导师情况的出现。

篇4:德育导师的教学工作总结

一、加强德育工作立体化建设

德育工作立体化,强调全员参与德育、处处彰显德育、各方支持德育,让学生在全方位、立体化、合力德育的文化沐浴下,感受成长的快乐,体验生命的多彩,享受教育的幸福。

一是全员参与德育。在导师团建设上,每个年级组根据班级数量成立若干个导师团,班主任为导师团的组长,学科教师为导师,确保每一位导师都有相对固定的学生,每位学生都有导师。既保障每个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又保障每个教师工作量尽可能的均匀。

二是处处彰显德育。德育工作不仅要体现在模式、方法的软件上,而且在学校环境、硬件上也要处处彰显德育。因此,在学校的建设上要切实营造良好的育人情境,学校的每处建筑物、每幅宣传画、每个景观花园、每条文化走廊、每期班级黑板报等等,都要用智慧去打造和完善,切实造浓德育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三是各方支持德育。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家校联谊会等活动;聘请社会知名人士为校外德育辅导员,并定期邀请校外辅导员为学生作激励性的报告,达到洗涤孩子心灵,激发学生斗志的目的。

二、注重德育模式的科学灵活

全员德育导师制要一改以往德育模式,尝试将育人模式与课间活动、学科教学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促进德育模式的科学化和灵活化。

一是巧用课间活动。我们可以尝试将德育工作和每个课间灵活地结合起来,组织丰富多彩的小活动,比如:大课间操、成语沙龙、两人三脚走、互相评价找差距、折纸比赛等等,在活动中促进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在平等、欢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调节心情、减轻压力、增强意志、树立自信。

二是植入学科思想。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学科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把学科思想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比如:语文课堂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数学课必须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自然课要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科学地利用大自然,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是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导师要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他们都能学得会、学得好、学得有兴趣。

三、强化导师三重角色的协同

德育导师制下的教师,不光是学生传道授业的良师,还是学生的家长、学生的益友。概括地说,导师在工作中自觉承担起了三种角色——像父母,在生活上体贴关怀;做良师,在学习、品德、心理等方面鼓励指导;成益友,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思想交流。

一是像父母。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导师要牢固树立“爱而后教”的教育理念,要学会用两只眼睛去看学生,一只是母亲慈爱的眼睛,一只是教育家期望的眼睛。

二是做良师。导师在完成学科教学的同时,要认真做好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对自己辅导的学生及时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和学习辅导,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定期开展“导师主题活动”,如打球、郊游、游戏、德育体验实践活动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教育学生。

三是成益友。这个时代,学生越来越敏感,我们要想成为学生的益友,就要试着用他们的思维方式,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一分理解和宽容。例如,导师可以和学生多谈谈近期的奇闻乐见,多聊聊他们的兴趣爱好。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我们当成知心朋友,我们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才可以毫无遮掩地看到他们的内心世界,然后对症下药,引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四、做足学生励志教育的文章

全员德育导师制的重点即为励志教育,因此我们必须丰富励志载体,完善励志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对失败和消极的意识进行严格控制,让每一个学生的时间和空间里都充满积极向上的因素。

一是文本励志。朗诵励志经典是最好的励志途径,因此,建议每天早中晚集体朗读励志文章各一次,周一升旗时,全校学生在国旗下集体朗读励志经典。同时,指导孩子认真填写成长记录,勤于反省每一天的收获,记录成功点滴,学会运用Franklin(福兰克林)自我评价法,克服生活学习中的不良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二是班会励志。班会是学生最为认可的集体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将励志因素植入班会,班主任每周要确定一个励志班会主题,让学生提前做好相关准备,这样就可以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

三是活动励志。励志活动是让学生保持昂扬斗志、乐观豁达人生观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尽可能的丰富活动载体,活化活动形式,例如:在学校里开展各种主题的励志演讲比赛、搜集励志故事比赛、聘请社会成功人士及名牌大学优秀学生进行励志专题报告、组织观看励志影片等。

总之,德育导师制背景下的德育工作,切实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德育内容丰富多彩、德育模式科学灵活,德育因素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篇5: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赵 俊

本学期工作已经结束了,在这学年中,我所导的学生为5人,他们分别来自三个自然村,全部都是彝族,家庭距学校约1小时的路程,其中有3名学生是三年级的,有2名学生是四年级。之所以选择他们受导,是因为本着以教育为主导,全面发展的原则。

首先,学生的成绩相对较差,也为使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有所改进,我在导师工作中与学生一起玩游戏,跟学生打成一片,通过家访,交心谈心等活动,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其中,有3名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有2名学生性格开朗,学习及生活上却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后来在家访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的全部信息,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细微地教导每一个学生。

其次,学生个别有一定差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我在不定时地对他们进行导育,个别辅导,从而让他们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从交流教育中,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及生活中的困难。

再次,我在与学生交心谈心时,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消除学生心理顾虑,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及思想意识,从学生内心深处入手,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优越感。增强自信心,全力以赴搞好学习。

最后,从学年末工作来看,学生们有了一些进步,但是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主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加强交心谈心质量,增加辅导次数,通过努力,5位受导学生的进步是明显地突出了,他们对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是有了深刻的认识。当然,进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只要我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当中多留心注意观察他们,通过有效的训练,相信他们在今后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一个学期即将接近尾声,在这个学期中我帮教的对象是我们班的xxx下面我就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一个总结和回顾。

一、家访活动,增进了解

家访活动,正好借这个机会对这个孩子的家庭有更进一步地了解。通过这次家访让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父母平时工作真的很忙,每天要很晚才回到家里,做作业基本上都是在店里完成的;但是作为父母,在辅导孩子功课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比如对于老师平时布置的口头作业,家长总是这样询问孩子:“你背出来了吗?”或者“你读了吗?”学生回答:“背出来了。”“读好了。”家长也就不再过问了,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应该的,但对于这个爱撒谎的孩子来说,家长一次的疏忽,让他尝到了“甜头”,常用这样的方式来逃避作业,于是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通过与家长的交流,让家长也了解了一些如何辅导孩子学习的方法,更好地配合老师教导孩子。

二、用细心,发掘闪光点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即使表现再差的孩子也会有他们的长处,作为班主任,在平时生活中我细心地观察,捕捉其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肯定表扬,即使是小小的进步,也要及时鼓励,以此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可见,一味地批评,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反感,不乐意接受,不如利用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好好表扬一番,让其感受到表扬带来的喜悦,让孩子更有信心改掉身上的其他坏习惯和不良行为,如果能得到全班孩子和家长的肯定与鼓励,我想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用耐心,逐步提高要求

对于这样一个经常让人操心的孩子,我们不可能也没有能力通过某种方法让其一下子就进行转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一步步来,不能操之过急。中国有句成语叫“欲速则不达”,对他提出过高的要求,反而会让他们的自尊心再一次受到承重地打击,把他们打入“无底深渊”,到时候老师再想进行帮助就真的是难上加难了。所以作为班主任要有足够的耐心,慢慢恢复他们的自信心。

四、用恒心,反复抓,抓反复

低年级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之幼儿阶段有了发展,但仍比较差,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像顾奎安这样的问题学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错的思想和旧的习惯会反复出现,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我们老师千万不能对他们失去信心,认为他们是“屡教不改”或“无药可救”,任其“破罐子破摔”。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做到两点:(1)为了减少学生反复的次数,平时对后进生要经常教育,;(2)当出现反复时,要仔细分析反复的原因,有针对性地作好反复教育工作,使他不断向好的方面转化。

篇6: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田亚君

本学期我依然担任着是二年级一班赵楠同学的德育导师,在这个学期中我能按照《德育导师职责》的要求去做,积极参加学习,深入到班级管理,配合班主任做好班内的各项工作,责任可以落实到个人,使赵楠在各项活动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各方面都有了相对性的提高和上升。

本学期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参与管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全面提高素质。”为学生发展成为坚强自信的优秀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参与班级管理及活动协助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与文化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聊天,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对于班上的特殊学生及时为孩子校正思想、行为上的偏差。赵楠的数学成绩不是太好,但是为了不影响班级的总体成绩,我从不会因为学习而影响体育锻炼,在他们锻炼之后我会抽出一些其他的时间为他做出一定的辅导,不至于让他与整体的差距太大。

平时每天协助班主任组织好学生出操,要求学生排好队,不说话,做操时认真做好每一个动作,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协助班主任组织学生每天放学排好路队,注意安全。对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

对赵楠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做出了作为德育导师一定要付出的更多的诚心、爱心、关心和耐心,和学生“以心换心”,能成为学生可尊敬的严师、可信赖的长辈、可倾心结交的益友。赵楠同学上课不会听讲,完成作业的效果较差,上课总也不能集中精力听讲,作业拖沓,学习成绩较差。我想,所谓的后进生并非天性如此,他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应该也是有其原因的。有了这个想法,我就积极行动起来。首先,和他的家长进行沟通,力求自己的工作能得到家长最大程度的配合。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多和他多进行思想交流,结合实际情况,对他进行帮助。上课不会听讲我就在我的音乐课上给与他更多的关注,多提醒,多提问;纪律差,不爱完成作业,我就利用他爱唱歌的特长鼓励他,争取各个方面都能取得优异成绩。老师的诚心赢得了他的信任。在课堂上的自我控制力也有所改变,注意力集中了,学习也认真了。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他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一学期以来,在班级管理上我感觉我做到了尽心尽力,但是和其他的优秀教师相比可能还有一定的差距,我想:今后我会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把德育导师的工作做的更好。

花加拉嘎学校

德育导师:田亚君

篇7:德育导师工作总结

一、学生状况总结

谢贤晓:原09数2班级学生,上学期由于屡犯校规,留校试读。本学期表现总体良好,无较大违纪行为。由于该生与我是同一地方的人,并且本学期他又学习数控车床,因此接触机会较多。透过一个学期的观察与沟通,存在必须的小毛病,但是较上个学期而言进步十分大,基本能够做到完成老师布置的份内工作(如:寝室教室值日等)。并且在此基础上,该生用心参加班级活动,在本学期的校友回访主题班会上,该生担任班级的领唱(阳光总在风雨后),为主题班会推向高潮。

金晓军:总体而言表现能够,但是一个学期下来,出现过几次违纪行为,包括抽烟和在寝室不服从教官管理。经过多次教育,其中有一次在上课期间我带领他到寝室向教官道歉,进步比较大。在车间学习数控车技能时也相当认真。但是,该学生需要长期持续给予关注,因为自制力不够。

叶继怀:开学时该学生被任命为班级班长。经过一个月试用后,被班级同学从班长的位置上“选”了下来。这么一次经历在开学后的一两个月中对其影响较大,情绪波动明显。之后,我多次找他聊天,并且当他顶撞教官不服从管理是,我当着他的面在教官前面夸他是一个值得我放心的学生后,信任换来了他的进步。个性是期中考试后,该学生的个方面表现明显平稳,在寝室里也能起到寝室长的作用,寝室的各方面也进步不少。在本学期的校友回访主题班会上,该生还担任了主持人的主角。

林子进:一个开朗乐观的男生。但是,与开朗与乐观相对应的就是平时课堂上喜欢说话,晚上睡觉喜欢聊天,偶尔寝室值日还走神。总体表现能够,但是需要持续关注。

郭昌亮:班级公认最为滑头的男生。平时犯了错误无论哪位老师跟他说,他总是笑,也能虚心理解批评,但是“永远”改不了毛病。曾2次抽烟被抓现形,包括一次在教室走廊附近。期中考试前后,该生透过征兵体检,中途参军。

吴兴隆、陈彪、陈德锋、何调周等:各方面表现良好,其中陈德锋与何调周两位学生期中考试名列班级前五,预计在期末考试中也将有较好的表现。总的来看,这借个学生偶有小毛病也是无心之过并且能够主动寻找老师并解决。

二、主要工作总结

本着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的思想,本学期我在担任德育导师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事情:

1、协助班主任对班级进行常规管理

根据学校德育导师制的要求,我尽自己的可能做到平时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之中:出操、去寝室等。除此,本学期我还先后协助过班主任开常规班会、开主题班会、进行班级寝室评比、带领学生外出活动等。

2、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由于我平时住在学校,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一般学生会想到我。我在自己能够的潜力方位内尽量帮忙学生。如,前几个星期吴兴隆同学由于路滑,以不留神撞了寝室玻璃,导致玻璃开裂。由于学生害怕学校处分,不敢告诉寝室管理员。于是他找到我,我给他做了分析,最后他自己主动去说明,顺利解决了原本他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

3、处理违纪学生

中职学生的违纪在所难免。作为德育导师我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在自己潜力范围内,对学生进行处理,促成学生认识错误并不断改正。如本学期上半学期多例学生在寝室抽烟或者顶撞教官,在我得知状况的下,我主动插手解决,效果良好。下半个学期,学生进步明显,违纪现象明显减少。

4、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老师,我深知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当他们的学习不感兴趣的时候,他们会有剩余的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于是,我借助自己是数控专业课老师的身份,在数控车间、在教室用心引导学生,关注那些对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让他们投入到学习中去,热爱专业。一个学期下来,效果良好。如谢贤晓本学期的数车学习较其它课程要认真,并且能够主动与金晓军探讨(他们两人一台数控车床)。

篇8:德育导师的教学工作总结

目前辅导员、班主任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上最前沿的基层指挥员, 在角色定位上辅导员与班主任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职责上。高职院校班主任的主要职责为:班风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务;学习指导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学生成长成才规划是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

而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和班主任侧重点有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核心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任务;团学活动与组织建设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任务;学生事务管理是辅导员工作的主要任务;同时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就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

二、当前高职院校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不尽如人意之处

就班主任队伍建设而言, 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一) 管理层面的乏力

(1) 缺乏班主任工作的相关制度和条例。班主任的职业行为缺乏必要的规范、考核和评价。 (2) 对班主任工作的投入不足。这与班主任工作的工作量大、耗时、费心、要求技巧高不成正比。 (3) 对班主任的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造成班主任在老师学生心目中工作安排调整不够正规, 随意性大, 流动性大。 (4) 班主任的工作缺乏竞争激励机制。这就导致有些班主任工作目标不明确, 工作热情难持久, 很多班主任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职业外的行为上。

(二) 观念上的错位

相当一部分老师认为班主任工作辛苦, 又没有合理的回报, 同时也有部分老师过分关心学生, 变成学生的“保姆”, 把精力过多地投入在跟学生有关的事务性工作上, 而忽视了在方法、方向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 班主任自身素质有待提升

在认识上, 受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 一些班主任把个人的利益和实惠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认为当班主任白干活、瞎搭工, 有时间不如做做第二职业, 额外搞一搞科研。加上班主任责任又大, 不少教师都找种种藉口推脱班主任工作。在能力上, 部分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式没有清晰的认识, 对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工作中遇到挫折和棘手问题, 就容易手忙脚乱和束手无策。

从职业化的视角来看, 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1. 辅导员职业意识薄弱。

辅导员的的工作任务繁重而琐碎, 更多地扮演着“办事员”、“勤杂工”、“保姆”的角色, 在工作上虽然投入很多精力, 但工作成效往往不明显, 不仅感到精力分散, 疲于奔命, 难以继续提升自己, 也无法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进行认真调研和系统分析, 更难以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对职业使命的认知出现偏差, 职业角色人格不够完善, 自我意识消极。

2. 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狭小。

即使有人愿意应聘辅导员岗位, 终极动机也不是从事学生思想工作, 是想以此为跳板进入高职院校后再改行。现有辅导员专业背景和学科背景多样化, 由于流动性的增强, 一定程度上也极大地影响着辅导员职业通用能力的发展和进一步提升。

3. 辅导员职业化管理机制尚未健全。

在辅导员任用方式上, 有的高职院校缺乏一整套选拔评价标准, 忽视对辅导员能力、素养、业绩和性格等方面的要求。在对辅导员的激励制度上, 缺乏有效的利益激励, 忽视了投入和收益之间的关系, 降低了辅导员的工作效能, 抑制了他们对工作的创造热情。在辅导员使用与培养上, 普遍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 培训工作缺乏系统的长远规划和专业目标, 并且重学历教育轻专业技能培训。

三、完善健全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举措———推行德育导师制

(一) 德育导师制的内涵及职责

德育导师制是将学校的德育目标、德育任务分配到所有任课教师身上, 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既管教又管导, 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管理的教师群体。

德育导师制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 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通过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导师组, 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通过疏导、指导、辅导的平等交流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在师生间架起友谊的桥梁。

德育导师制的特点在于充分突出了“二个需要”与“四个结合”。“二个需要”即适应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适应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四个结合”即把教育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把教育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实现教育的生活化、人文化;把教育和体验结合起来, 实现教育的亲人化、生动化;把教育和自主创造结合起来, 实现教育的创新化、特色化。

(二) 实行德育导师制的现实意义

(1) 德育导师制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德育导师在思想上引领, 学习上指导、生活上帮助、心理上疏导, 使学生学习、生活的方向更加明确, 使学生做人做事、处理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增强和锻炼。

(2) 德育导师制拓宽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了高校专业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效地改变了长期存在的专业教师与班主任、辅导员各自为政的现象。

(3) 德育导师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变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为双向交流, 教学的针对性更强了。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又融入了亲情, 进行换位思考, 架起了师生间的“心灵桥梁”。

(4) 德育导师制为实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德育导师不仅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指导者, 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培育者, 而且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是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辅导员, 是把学生塑造成新型人才的“工程师”。

四、形成高校德育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的协作管理机制

需要指出的是, 作为学生管理的三大主体, 德育导师制与辅导员工作、班主任工作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只有建立既有分工又有协同工作的三者协作管理机制, 才能达到“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目的, 才能达到提升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水平的效果。

1.明确目标。德育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广大学生成长成才, 目标是一样的, 只是途径不同而已。

2.各司其职。辅导员从年级着眼,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宏观的协调管理。班主任从班级入手, 以学生为单位, 与其深入沟通、交流,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德育导师使每个学生能够感受全方位的关怀, 使学生在各方面不断成长, 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3.相互补充。班主任可以直接为学生进行专业性的辅导和指导;辅导员工作主要负责思想、政治、纪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德育导师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 使学生学习、生活的能力得到增强。

4.定期交流。建立德育导师、班主任与辅导员定期交流制度, 充分发挥“点线”作用, 共同努力, 发挥合力。对于班级情况, 就教学与思想加强交流, 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 便于针对每个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

总之, 作为学生管理的主体, 在社会快速发展、价值观念多元化、学生心理日益成熟的今天, 德育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必须认清形势, 转变观念, 在管理职责上进行科学的协作,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功能, 开创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友放.网络时代高职德育应突出“三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7) .

[2]勾友.略谈德育导师制实现了教学与德育高效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 2008, (2) .

[3]蔡锦峰.高职院校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8) .

上一篇:导游血泪:总结国人出国考察常犯七宗罪下一篇:承销协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