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分裂的原因

2024-04-23

精神病分裂的原因(共9篇)

篇1:精神病分裂的原因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概述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是指一组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两种病相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的精神障碍,常有反复发作。分裂性症状为妄想、幻觉和思维障碍等阳性精神病性症状,情感性症状为躁狂或抑郁。本病可有诱发应激因素,急性起病。病因一级亲属对照研究资料表明,本病在遗传学上是介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性精神病之间,而单相重症抑郁则无明显的遗传上的特异性。症状①有典型的抑郁或躁狂病相,同时具有精神分裂症症状。这两种症状同时存在,或先后在发病中出现。②病程呈间歇发作,症状缓解后不留明显缺陷。③起病较急,发病可存在应激诱因。病前个性无明显缺陷,部分病人可有分裂症、躁郁症家族史。④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特点:可见分裂性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出现,或多次反复发作时交替出现情感性或精神分裂症症状,并可伴有意识模糊。一次发作最短半个月,最长4.5~5年。间隔1个月至4~6年不等。国外将本病分为分裂躁狂和分裂抑郁两型。

分型:躁狂型 急性起病,在疾病的同一次发病中,躁狂症状与分裂症状同样突出。情感高涨、自我评价增高、言语行为增加。同时存在关系妄想、被害妄想、思维被洞悉感、幻听等精神分裂症症状。常伴有明显的行为紊乱。数周内可完全缓解,预后较好。

抑郁型 在同一次发病中,抑郁症状与分裂症状同样突出。患者情绪低落、内疚、迟滞、无精力、兴趣索然、存在消极观念等。同时存在思维开放、物理影响妄想、逻辑推理障碍、议论性幻听等精神分裂症症状。临床表现不如躁狂型鲜明,病程长,预后较差。

混合型 心境障碍双相型的症状与精神分裂症症状同时存在。既有躁狂发作症状,又有抑郁发作症状。同时还表现出精神分裂症症状。

其他型 表现不似上述三型典型 ,不能归于上述三型中的任一型中.治疗一般认为本病预后较好。研究病程预后时分别与分裂症和躁狂症或抑郁症相比较,总的表明其预后介于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之间。治疗用锂盐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在临床上取得一定疗效,在急性期,除锂盐外,往往需合并抗精神病药物。

篇2:精神病分裂的原因

---论晋文公的赏罚分明

在我多年的心中,一直以为晋国作为一个春秋时期的大国,想当初在西周初封的时候应该也不会小,细细的读了《史记 晋世家》才知道,当初,周成王“桐叶封弟”时,是如此的吝啬,仅仅分封其弟弟叔虞“河汾之东,方百里”,而且是因为“天子无戏言”的权威,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真不知,西周初年,封建诸侯七八十个,对自己的弟弟,为何这等的吝啬。史无可考,后人实难推测。晋国之所以成为春秋之时的长盛不衰的大国,“文公初霸”、“悼公复霸”,甚至到了快要灭亡之时的晋定公还和当时的霸主吴王夫差在“黄池之会”一争长短。原因何在?我以为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晋国自从晋文公以来,多数君主一直善于赏罚,“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文公“晋作三军”后来晋景公变成“六军”,而这六军,基本上是以私家军队的面目出战的,因此,每次作战,晋国的“六军”多可以同仇敌忾,奋勇争先,而每次胜利,六军的实力就会进一步的增加,可以说,这和秦国的“商鞅变法”又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种做法一旦成为通例,无论如何得先进也会逐渐暴露出其可怕的另一面。随着“六军”实力的增强,“六军”统帅的世袭,逐渐演变成了“六卿”,“六卿”有分别代表着固定的韩、赵、魏、范、知、中行“六家”,六卿的先后轮流执政,贯穿了晋文公以后的整个晋国的历史,致使,后来的“幽公之时,晋畏,反朝韩赵魏之君。”所以,后来,晋国的每一次胜利,对这个国家来说却是进一步加深这个国家的灭亡,这在人类各国的政治史上倒是“咄咄怪事”。终于,随着“六家”的倾轧,先是范氏、中行氏的倒台,再是知氏被韩、赵、魏的瓜分,终于,晋国国君手里再也没有可打的牌了,“晋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决不祀。”无可奈何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史记》有段关于《晋世家》的太史公的评价说:“晋文公,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及即位而行赏,尚忘介子推,况骄主乎?灵公既弑,其后成景致严,至厉大刻,大夫惧祸,悼公以后日衰,六卿专权。故君道之御其臣下,固不易哉!”这段话,太史公点出了一个十分要害的问题:“故君道之御其臣下,固不易哉。”但我的意见略有不同,事实上太史公只是点到这个要害,去并没有指出症结之所在。

首先并不是晋文公的忘记介子推,这是一件小事情。这个小错误,不足以影响晋文公的英明和“城濮之战”的胜利,也不足以影响“文公初霸”,这也恰恰说明,在危难之中,仅仅送上一碗用自己的肉做的汤,是远远不够的,治理国家,要的是谋略,是才智。事实上,在晋公子重耳出亡流浪的十九年间,狐偃舅犯是文公的舅父,但更是他重要的谋士,如“重耳恋齐”时的“桑下之谋”的主持人和行动的主要责任者就是他;赵衰是重耳的连襟,“狄伐咎如,得二女”长女嫁给重耳,少女嫁的就是赵衰,更重要的是赵衰是重耳智囊中最为重要的人,而且,是他的“外交部长”其他,贾佗、先轸、魏武子当时和后来证明,他们确实是重耳重要的倚重。介子推则除了此事之外,其他不见记载,充其量是属于“等”的行列。一时被重耳遗忘,也是情有可原,况且重耳渡河入晋时,咎犯与重耳以退为进的“谈判”时,介子推已经言明:“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为同位。”后坚决隐居绵山。获得了有功不居的贤者的美名,同时,也算是以自己和老母的生命,为晋文公做了另一碗“闻过能改、善于补过”的贤德的“肉汤”吧,不过,细细想来,赔上自己,也算罢了,赔上老母亲,在今天看来未免太残酷了。

事实上,重耳的确也做到了赏罚分明,不仅是这次流亡之后的赏罚行为,更重要的是晋文公赏罚的理念:“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足以成立,此受次赏;失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

那晋文公的错处究竟是什么呢?我以为,关键是赏的东西是土地,赏的对象太单一,文公开始,韩、赵、魏、知、中行、范初露苗头,文公以后,历代晋国国君的行赏基本围绕着此六家贵族,这这两点都没有突破当时之囿。西周开始实行的是“井田制”,王、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并不是给下级发工资的,他们的俸禄是以采邑的方式给予的。这一点很要命,这就等于制造了更多的和王、诸侯一样的有兵、有民、有土地的小王、小诸侯,用现在的话说,随着争霸战争的节节胜利,六家的受赏的机会和土地就会越多,这就培育了更多更大的政治实体,完整的政治实体越多、越大,其离心力就会越大。晋文公之于晋国时犹如周武王之于周朝时,宗法关系、血亲关系乃至与诸位大臣的忠诚自觉还不能明显的表现出离心的倾向,晋文公的政治才干也足以驾驭整个晋国和他手下的谋臣将领。

再往后呢?随着争霸战争的继续进行,随着晋国后来国君能力的退化(不是表现为持续退化,而是表现为总体下降趋势中的曲线退化),而众将领、谋臣的家族私心的膨胀和关系的疏远,离心力就会越来越明显的表露出来,分崩离析之势在所难免。比如,在晋楚城濮之战时,无论进攻还是“退避三舍”的退却,晋国一直表现为三军用命,齐心协力。文公刚死后的崤之战,矛盾就开始抬头,先轸和栾枝就在和战之间有所分歧。当然,这还算忠于国是的君子之争,然而刚烈的先轸就暴露出“不顾而唾”的对君主的不敬,虽然后来他做了一次自我的惩罚,在后来的作战中因此而战死。不能不说,这是糟糕的苗头。

晋襄公七年而亡,赵盾执政,矛盾已属十分明显了。并因此而产生赵穿袭杀晋灵公的“赵盾弑灵公”的公案。晋景公时候,晋楚邲之战就是由于晋军将领因为贪功各自为战,而作为统帅的荀林父不能控制,致使同样的对手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而这次如此重大的失败,竟然没有看到那位将领为此负责,包括事件负有领导责任的荀林父,和不服统领的几位将领。这说明了什么?要么是国君赏罚不明,要么是国君威权不够,无力赏罚。

景公八年齐晋鞍之战,就是一场大臣郤克为泄私愤(齐国国君的母亲萧桐叔子在帐后嘲笑郤克是个驼背),而驾驭国君、导致国家之间的战争行为,弱本强末的倾向已经十分明显。也是在这时,不管是否是晋景公情愿与否,晋景公始作六军,“六卿主政”的局面从此开始。

后来戏剧中著名的“张扬忠烈”的“赵氏孤儿”也就是此时发生了。透过尘封的历史迷雾,我们不禁要问此时究竟为什么会发生,晋景公为什么会默许自己的姐夫全家遭到“灭门”的惨祸呢?屠岸贾真的是消灭赵氏一门的真正凶手吗?我说,绝对不是,为什么,能消灭晋国最有权势的执政(当时六卿之中赵家占了三位:赵穿、赵括、赵蚒)怎么可能是孤立于六卿之外司寇所能够呢?要知道,孔子也做过鲁国的司寇,没见到他有如此大的权力。而灭门之时,我们既看到了晋景公的“无能为力”,也看到了作为六卿之一韩厥的“无能为力”,同样也没有见到其他六卿的作为。而当真相大白,赵武复出,屠岸贾就像一条弱不禁风的绵羊一样被轻而易举的解决掉。答案只有一个,屠岸贾只是一把被人利用的杀人的刀,真正厉害的是它的主人。会是谁呢?我以为,既有晋景公的默许,也会有其他几位执政“不作为”,还有当时不在六卿之列,而却拥有传统家族势力的晋军的其他将领,比如栾氏、荀氏等诸家。“赵氏孤儿”实质上是一场对“木秀于林”的赵氏的削弱,是一场晋公室对执政大夫不满的发泄,是一场晋国之内的众多次级政治实体的权利的再分配,是晋国末年,六卿(韩、赵、魏、范、知、中行)、四卿(除去范、中行)血拼,三家分晋的预演。外表强大的晋国公室与大夫,大夫与大夫之间的政治离心力终于无可避免的彻底暴露无疑了,只不过,因为各方还没有到足可以彻底离心、彻底决裂的地步,所以又在相互妥协暂时平静罢了,强大的“出头鸟”赵家,在被削弱之后,又根据自身的努力和各种力量的妥协中复出了,但他再也不是,估计他的后人也不会那么张扬,过早的暴露自己的实力了。后来的史实也证明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名言的正确性。所以,文公之赏罚,错不在少赏了一个介子推,而是错误的把最要害的东西赏给了他的部属,给了他们取而代之的机会,所以,晋国的对外战争越是成功,晋公室的霸主的面子越足,晋公室拥有的土地、人民、军队的里子越少。

至于:“灵公被弑,成景致严,至厉大刻,”几句,我们不应该怪罪当时的君主,更应该把它分析为,这是公室与大夫之间的权力的反复的争夺拉锯,难道不可以认为荒淫的晋灵公不是个“韬光养晦”、“三年不鸣”的失败的楚庄王,而把楚庄王认为是一个因为“韬光养晦”而“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成功的晋灵公吗?

至于“大夫惧祸”,祸在何处?我以为,来自公室的威胁还没有来自同类的威胁更大吧。既不可以像赵家、知氏那样有一马当先的飘飘然,又不能在大队人马之后而落得被淘汰的命运。

篇3:精神病分裂的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7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入选标准[2]:无严重躯体性疾病;临床治疗有效, 病情处于康复期;无器质性精神障碍、智力障碍和心境障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男25例, 女13例。平均年龄 (51.3±14.2) 岁。平均病程 (21.2±7.3) 个月。对照组男27例, 女11例。平均年龄 (51.1±14.2) 岁。平均病程 (20.8±7.2) 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安全管理、病情监测、服药督导、行为疗法、心理安慰等。观察组护理内容基本同对照组, 但更强调奖励机制, 主要如下: (1) 需求调查。通过与患者交谈和观察等方式, 找出患者感兴趣的东西, 主要包括精神层面, 如患者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赞美或肯定, 患者对什么样的文化产品 (书籍, 影视, 音乐等) 感兴趣等;物质层面:一是具体的物质, 如糖、小工艺品等, 二是活动, 患者希望参与什么样的活动, 如跑步、跳绳、唱歌等。 (2) 强调正面机制。在护理实施中, 不轻易否定患者。如果患者确实有进步, 给予及时的奖励, 如果患者进步不显著, 不要表现出失望, 而是多用“做的不错, 如果还能稍微再怎么样一下就更好了”之类的引导方式。如果患者坚持自己的做法, 不轻易采取强制措施, 而是对患者说:“看得出您很有思想, 能坚持自己的做法, 也许您的做法很有道理。既然您是有思想有头脑的人, 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其他的做法呢, 比如我们给您提供的建议。就算我们的建议不正确, 您总要尝试一下才知道呀, 如果您断然拒绝, 怎么配得上您聪明的头脑呢。” (3) 合适奖励。及时给予合适的奖励。比如在物资奖励方面, 有的患者在服药时不依从, 则告诉患者, “如果您不服药, 我们也拿您没办法。但是我这里有您最喜欢吃的巧克力奶糖, 只要您愿意配合一下我们的工作, 我愿意和您分糖果;如果您不愿意的话, 我就只好和别人分了。”注意在进行物资奖励的时候, 要循序渐进, 不要从初次就给予太多的奖励, 比如第一次奖励一块糖果, 之后在一段时间内稳定在一块, 但同时告诉患者, 如果患者能坚持1周或2周, 就能一次性得到较多的糖果。在精神奖励方面, 主要是强调进步。当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 询问自己的病情时, 给予积极肯定的回答。有时候患者会出现疑问, 认为自己还是有某些方面的不适, 对治疗效果表示怀疑。告诉患者“您的疾病还没有痊愈, 所以还存在某些方面的症状是正常的。但重点在于, 您的病情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好转, 比如说您以前不愿意叠被子, 现在您的被子叠得很好, 这就是进步, 而且进步是阶段性的, 你在前段时间坚持的不错, 说明您是有毅力的人。只要您愿意配合我们继续努力, 会继续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们对您充满信心。”

1.3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康复情况采用IPROS, 包括5个维度:关心和兴趣、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工疗情况和讲究卫生。每项总分5分, 得分越低, 恢复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IPROS各维度改善情况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进展和转归与环境因素关系密切[3]。在观察中发现, 绝大多数患者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有些患者只是表现的比较淡漠, 但事实上作为在社会群体中长期生活过的一员, 患者还是会有一些基本的需求[4], 比如说与人聊天和活动。有研究显示[5,6], 正性的情绪有助于患者恢复对生活的兴趣, 提高社会功能, 从而促进更好的康复。因此在观察组中强调奖励机制。

本次强调的奖励机制, 其目的主要是为患者创造一个正性的情绪氛围。一方面对于患者的不足给予正面引导, 另一方面对于患者的进步给予合适奖励。就第一方面来说, 患者在住院期间, 难免出现不依从或不能正确依从的情况, 这时如果轻易表示否定, 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患者的积极性, 从患者的社会属性特点, 即希望得到认同出发, 给予积极的引导, 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错误, 同时又不伤害患者的自尊心, 使得患者更有信心进行纠正。就第二方面来说, 患者也是有身心需求的, 将患者的需求与治疗联系在一起, 只要患者愿意配合, 就能得到相应的奖励, 虽然相关的配合事项对于患者来说不是太情愿, 但奖励是患者所希望的, 患者只是通过交换而得到相应的奖励。虽然患者初期是带着部分抵触心理进行配合, 但随着病情的改善, 患者感受到相应的服药, 行为疗法等的效果, 会更加主动的配合, 从而更加有利于患者积极情绪的维持。

从本次结果来看, 3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IPROS各维度改善情况显著大于对照组, 显示了患者更好的康复效果, 这与合适的奖励机制是分不开的。作者认为合适的奖励机制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更好康复, 在实施的过程中, 要注意不轻易否定患者, 同时重视物质和精神奖励。

参考文献

[1]彭燕, 王旸, 胡传芬, 等.健康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效果分析.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9) :12-13.

[2]叶水仙, 张巧云, 郑秀霞, 等.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四川精神卫生, 2011, 24 (1) :53-55.

[3]王琼, 罗捷, 唐丽.26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分析.重庆医学, 2011, 40 (26) :2661-2662.

[4]鲍凤竹.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影响.当代医学, 2011, 17 (18) :132-133.

[5]姚凤云.心理行为干预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当代护理, 2012, 15 (4) :139-140.

篇4:孝道与精神的分裂

假若一个家庭是极端家长制的,那么故事常这样发生:权力狂(常是父母,偶尔是家中的长子或长女)极力向下施加压力,让别人服从于他。因各种资源掌握在他手中,并且他偏执地追逐这一点,于是家庭成员纷纷顺从,最后,精神最弱小的,就成了这个权力结构的终端受害者。

终端受害者的精神非常苦闷,他向家人诉说,但家人因为怕麻烦或恐惧,没有一人支持他。相反,他们都说爱他,并说权力狂的一切疯癫行为都是出自爱他。他发现他的痛苦没一个人理解,且所有人都觉得他不该痛苦,他应快乐,并感恩权力狂。于是,他饱受折磨的灵魂被驱逐到一个角落。假若他将这些痛苦展现到外部世界,只会被视为“异端”“疯子”“精神病”。

可以想见,在特别讲孝道的地方,一个孩子,最容易成为权力狂家庭的受害者。他被父母伤害,但所有家人说,父母是爱你的,你不该有痛苦。到了社会上,大家也这么说。去看书,书上也这么说。最后,他只能分裂。

有时,是一个学生受了老师的伤害,但学校不会给他支持。回到家,父母也说,老师虐待你是教育你。书中也这么说。最后,他也得分裂。

在严重重男轻女的社会,一个女性,也容易有这样的结果。她的痛苦,不能到任何地方诉说,任何人都会用一套奇特的、绕了很多弯的逻辑来告诉她,别人没有错,错在你。

我写这些文字,绝非说,所有的精神分裂都源自这种现象,我只是看到,我了解的一些内心分裂甚至精神分裂的人,活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对他们而言,系统性的被迫害妄想是非常真实的,因为家庭或社会,构成了一个否定他打压他乃至迫害他的系统。

所以,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无论走到哪里,别人都说,虐待你的人是爱你的。也请记住,轻易地说这样的话,你就是在制造分裂。

请“看见”痛苦者的痛苦感受,确认他们的痛苦感受是多么真实,而不要粗暴地进行评判,更不要朝相反的方向说。你以为,把虐待说成爱,或让他在伤害中看到爱的存在,是为了让他看到所谓的正能量。殊不知,你在继续将他朝分裂的方向推。

精神分析认为,精神分裂症等重型精神疾病的心理因素的源头在于极度糟糕的母婴关系。这也可以理解为,婴儿期的重要感受是,不能被母亲看到,不能被确认,于是这些感受就成为破碎的裂片,婴儿的自我功能不能包住更谈不上整合的裂片。

不尊重个人的感受,而要维持表面上的和谐,历来都是中国社会无处不在的经典现象。新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它不仅在法律上要求孩子赡养父母,还要求孩子精神上照顾父母孤独的需求。赡养,是事实层面的东西,法律需要做这样的界定,而后者则是情绪层面或精神层面的东西,法律也要管,这就是管太多了。

并且,它大有这样的气魄—— 不管父母怎么对待过孩子,孩子都得不理会自己的感受,无条件孝顺父母。这也是对人的感受不尊重且过多干涉的表现,它终将先制造精神的分裂,而后制造家庭的分裂,而不是促进和谐。

江西无锡市77岁的老太太储某,成了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第一个受益者,她状告女儿女婿,要求他们常回家看看,最后胜诉。相关的报道中,她的女儿默然矗立着,女婿则勉强牵着老太的手,周围人则有千般表情,但没有一个是清晰的愤怒或清晰的喜悦,因这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

若父母不够爱孩子,亲密建立不起来,常回家看看就不可避免地只是一个面子上的东西,而不会有实质的亲密。以下这一案例,就是例证:

重庆一九岁女孩,没按照父亲要求摘菜,被父亲训斥;反驳,遭父打耳光。但在学校,竟被老师教导,在一千人面前向父亲下跪并求原谅,显然,这是在女孩心里制造巨大分裂。虽然网络上对这种教育一片骂声,但最初报道此事的《重庆商报》仍然称此事很感人。常在这类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难免会逃避常回家看看的事,而法律,管得太多了。

篇5:脑控技术与精神分裂美文

经过一年左右的思考,脑控技术与精神分裂是不一样的,刚开始我也是信了网上的说法,现在,我自己对于两者的认识,我说说自己的看法。

脑控技术就是监控大脑数据,人看到的,听到的,心里想的,都会被监控,因此,我现在坐在家里三楼后半间的椅子上,我看到的,听到的,都会被获取知道,我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们可以提前知道的我将要写什么字,因为,我用心专一的时候,会被监测获取有效的,但是有时又不会被知道的接下去要写什么,因为,我一般写什么,都是那时才有的,并没有怎样“练提纲”,“搞步骤”,我是随意就写的,这也是我的习惯。再说,我是精神分裂患者,脑里的幻觉,只要人醒着,是不会停止的,又是虚假的多,因为,有时我能感觉别人的心理,那是别人脑控我的结果,他们是装有“微型芯片”的。

再说还有其他监控方式,可以通过手机,间谍卫星等,是可以直接看到一个人在房间里的全方位视频的`。

所以,脑控技术是计算机与人体的结合。因为,我看到的、看到我的,总得在某个网页上显示,不然又在哪里看到呢?关于“微型芯片”是窥视别人的内心活动,因为,人想的不能在计算机或者网页上显示的或许也可以,因为,我想的是没有清晰图像的或者有时有吧,看着就不美观,又变来变去的。

这个“芯片”就是“兽印”,被装上去就是受控了,不听“指示”,你就会身体痛苦被折磨,所以,被控者往往会做杀人的罪恶之事!

而精神分裂患者脑中的幻觉是遵循某个规律而自动生成的虚假言语,我也有幻觉幻听的,但都是虚假的多,有时也有真的,因为有人脑控我,被我获取,精神分裂患者,一般能量振动频率高,感应能力比普通人强,没有芯片却比装有芯片的来的神奇,天主往往通过幻觉向人启示一些真相,当然并没有言语的,相当于一种灵感,这也是要看人的信德与决心的。

所以,精神分裂患者先要认清自己的罪恶,留下纯洁与善良,以后,你脑里的幻觉就是喜欢你的爱你的,精神分裂也遵循公平法则,“你是对的,你的世界都是对的”。精神分裂患者的痛苦是因为内心的邪恶,担心的问题会成为在脑中“真实的问题”!

这是,解决精神分裂患者痛苦的一种方式!

精神分裂患者,幻听谁的言语,就问他你想知道的关于他的一些事,他就回答不出来了,你就知道这些是假的,这是提高精神分裂患者的认知判断能力的方法之一!

篇6:精神病分裂的原因

关键词:首发分裂症,未治疗精神病期,阴性和阳性症状,缓解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是一类常见的精神症状复杂, 至今未明确其病理基础的重性精神障碍。具有知觉、思维、情感、认知、行为及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 一般没有意识障碍, 自然病程多迁延, 导致衰退和残疾, 部分病人可痊愈或基本痊愈。主要特征是环境与精神活动出现不协调的精神症状, 多见于青壮年发病, 并逐步影响正常的行为及情感[1,2]。本文通过研究探讨首发分裂症患者未治疗精神病期与后期阴性和阳性症状的关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102例首发分裂症的患者, 其中男性63例, 女性39例, 年龄在15~62岁, 平均年龄为25.16±16.25岁, 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的分类及诊断第3版中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标准, 出院后均口服维思通维持性治疗, 其平均使用剂量在3.83±2.06mg, 均排除有器质性疾病, 均对其住院前及出院后随访半年后进行阳性症状量表 (SAPS) 、阴性症状量表 (SANS) 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 的评定, 观察记录其评分结果。

1.2 方法

对于收治入院的患者均给予记录其患病但未治疗的精神病期, 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的未治疗精神病期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有患者的5个症状:思维障碍、怪异行为、幻觉、妄想、紧张运动的行为, 从上述5个症状中任意明确出现的一个症状的时间开始, 直至收治入院后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的时间进行记录。有两位医师分别对患者治疗前进行阴性症状量表 (SANS) 、阳性症状量表 (SAPS)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 的评定, 其一致性分别为0.95、0.96、0.98。并对患者出院半年后随访再次进行SANS、SAPS、阳性症状缓解的评定。阳性症状缓解的评定按照阳性症状的总评分≤2分, 并连续持续缓解的时间≥8周[3]。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单位采用undefined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均数t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男性63例, 平均未治疗精神病期为40.89±42.40d, 女性39例, 平均未治疗精神病期为45.95±65.67d, 男性患者的平均未治疗精神病期明显比女性患者长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未治疗前的精神病期没有男女性别的显著差异, 与患者的发病前的社会功能及发病的年龄均无明显的相关性 (r=-0.02, 0.07, P>0.05) 。首发分裂症患者住院前与出院后半年后的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比较无明显相关 (r=-0.03, 0.07, P>0.05) ;出院后半年内患者的阳性症状缓解32例 (31.4%) , 未缓70例 (68.5%) , 缓解率与未缓解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未经治疗的患者中, 精神病期>1年与精神病期<12天的患者在出院半年后的阴性和阳性症状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附表。

3 讨论

本文中统计发现, 男性患者的平均未治疗精神病期明显

比女性患者长, 表明男性的发病前一般功能较差。另外, 本文中统计发现,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未治疗前的精神病期没有男女性别的差异, 也与患者的发病前的社会功能及发病年龄无明显的相关性, 就能排除上述因素对本文研究造成的结果影响。应用SANS、SAPS对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定, 症状的缓解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最终结局的评估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中显示, 首发分裂症患者住院前与出院后半年后的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比较无明显相关, 表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阳性症状缓解与未治疗精神病期有一定的关系, 并且未治疗精神病期时间越长, 后期的阳性症状缓解率越低, 缓解越差[4]。BENG-CHOON的研究中曾提出, 有存在一个未治疗精神病期中的“阈值期”的可能性, 当超过此“阈值期”就会加重随后的症状, 同时指出若循症这样一个“阈值期”, 那么这个“阈值期”的最有可能的时间长度为50周以上, 此观点正好与本文同统计的未经治疗的患者中, 精神病期>1年与精神病期<12天的患者在出院半年后的阴性和阳性症状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结果相接近。因此, 有研究中表示, 精神分裂症可能有“生物毒性”的存在, 未治疗精神病期很有可能已经受到毒性的损害, 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未治疗精神病期对患者的精神分裂阳性症状能产生负面影响存在相关的可能性, 但对于"毒性精神病"的假设性说法仍然缺乏有关的生物学证据, 仍待进一步考究。

综上所述, 首发分裂症患者未治疗精神病期与后期阴性和阳性症状有一定的关系, 早期干预对于此类患者出院后期阳性症状的缓解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程晓雯, 吴瑛, 江学锋, 等.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 (24) :2857-2859.

[2]马丽萍, 李峰.齐拉西酮治疗3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四川精神卫生, 2011, 24 (3) :181.

[3]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38.

篇7:精神分裂的美国

这边厢是83%的美国人号称信奉宗教,那边厢是未婚同居、高达50%的离婚率和少女妈妈。这边厢是百姓、政府连连破产,那边厢是继续的借债度日,子孙去还。这边厢是左派羡慕欧洲用高税收支持着的社会主义,那边厢是右派强压任何提高税率的法案。这边厢是高喊尊重个人隐私和自由,那边厢是FBI对疑似恐怖分子的秘密窃听,还有商店里对每个消费者消费习惯一一记录以便有针对性地卖广告。

这边厢是强调自食其力为建国之本,那边厢吵着要政府多照顾弱势群体,生完又生的未婚妈妈拿社会福利拿得一点都不脸红,仿佛没听说过避孕。这边厢质疑中国的劳动法,嫌产品质量没有保证,那边厢在堆满中国货的沃尔玛里消费得欢……

要看懂美国,你就要明白美国是个非常复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或者说是个容忍度极高的大熔炉,多少种矛盾的现象和平共处,任何一种都不能完全代表美国。

美国的精神分裂,从建国时期就开始,到一百多年前的南北战争达到高潮,年纪轻轻的两百余年里精神病的症状没有减轻多少,更谈不上治愈,幸好有民主自由的制度支撑着,不然这个国家早就被自己南辕北辙的怪现象撕裂了。

不论我听谁谁谁一边倒地说美国就是这样的“XX”,你可以将XX换成保守、开放、自由、天堂、地狱等等,我都留个心眼别被人忽悠了。因为我了解的美国五彩斑斓,绝不是几个词就可以概括的。例子还有许多,不过怕写着写着自己都变精神分裂了。

篇8:精神病分裂的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的对象为2012年11月至2015年4月我院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 PANSS总分≥60分。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将脑器质性疾病、躯体严重疾病、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排除, 并排除有药物过敏史、酗酒者、无法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 利培酮组 (50例) 包括男性22例, 女性28例;年龄18~60岁, 平均年龄 (32.17±5.32) 岁;体质量41~81 kg, 平均体质量 (65.01±11.33) kg。病程1个月~15年, 平均 (7.56±1.53) 年。

阿立哌唑组 (50例) 包括男性23例, 女性27例;年龄19~60岁, 平均年龄 (32.98±5.27) 岁;体质量41~81 kg, 平均体质量 (65.55±11.31) kg。病程1个月~16年, 平均 (7.59±1.56) 年。

两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体质量、病程等行对比统计无显著差异, 可比性高, P>0.05。

1.2 方法:

利培酮组以利培酮作为治疗药物, 每天2 mg, 可根据患者症状, 1周内剂量加至每天4 mg, 最高剂量不超过每天6 mg。

阿立哌唑组以阿立哌唑作为治疗药物每天10 mg, 可根据患者症状, 1周内剂量加至每天20 mg, 最高剂量不超过每天30 mg。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或电休克治疗。可酌情应用苯二氮类药物、苯海索和普萘洛尔[2]。两组均治疗8周。

1.3 评价指标:

比较治疗前和治疗8周两组患者的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PANSS总分差异、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根据不良反应量表 (TESS) 、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量表 (Sampson) 等进行评估。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行统计分析, 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用%表示, 检验方式为χ2检验。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PANSS总分等计量资料, 用 (±s) 示, 检验方式为t检验, P<0.05为组间或组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依据。

2 结果

2.1 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PANSS总分比较:

利培酮组治疗前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PANSS总分分别为 (26.95±5.16) 、 (22.75±5.91) 、 (84.85±19.16) , 治疗后分别为 (10.43±5.29) 、 (11.11±5.94) 、 (44.28±19.12) ;阿立哌唑组治疗前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PANSS总分分别为 (26.37±5.72) 、 (22.95±5.92) 、 (84.97±18.72) , 治疗后分别为 (10.18±5.71) 、 (11.22±5.59) 、 (43.58±12.26) , 治疗后两组患者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PANSS总分均明显下降, 跟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但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 。

2.2 不良反应比较:

利培酮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比阿立哌唑组多, 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其中, 利培酮组共有34例出现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68.00%;阿立哌唑组共有21例出现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42.00%。所有不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两组在体位性低血压、恶心呕吐、失眠、心动过速、焦虑、嗜睡、出汗、头晕、口干、肝功能异常和便秘等症状方面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0.05) 。但阿立哌唑组体质量增加、震颤、静坐不能、月经周期变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 (P<0.05) 。

3 讨论

阿立哌唑为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属于第一个多巴胺系统稳定剂, 其对组胺H1和组胺H2受体均无作用[3], 对DA能神经系统具有双重调节作用, 调节其亢进和不足状态, 可有效维持DA递质的稳定。与D2、D3、5-HT1A和5-HT2A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阿立哌唑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对D2和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及对5-HT2A受体的拮抗作用来达到[4,5]。从不良反应看, 阿立哌唑在DA过量脑区域可降低DA活性, 改善患者阳性症状, 促进DA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在DA过低脑区域可提高DA活性, 改善患者阴性症状, 提高其认知功能, 因而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低, 且对体质量等无明显影响, 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6]。

利培酮为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其通过对D2和5-HT1A受体的拮抗而发挥作用, 疗效较好, 但临床应用受不良反应多而有所限制。本研究中, 利培酮组以利培酮作为治疗药物, 阿立哌唑组以阿立哌唑作为治疗药物。

结果显示, 治疗后两组患者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PANSS总分均明显下降, 但利培酮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比阿立哌唑组多, 提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疗效均确切, 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和阳性症状, 但阿立哌唑安全性更高, 患者耐受更佳,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的疗效。方法 纳入的对象为2012年11月至2015年4月我院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 利培酮组以利培酮作为治疗药物, 阿立哌唑组以阿立哌唑作为治疗药物。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PANSS总分差异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PANSS总分均明显下降, 跟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但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 。利培酮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比阿立哌唑组多, 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疗效均确切, 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和阳性症状, 但阿立哌唑安全性更高, 患者耐受更佳, 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立哌唑,利培酮,精神分裂,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潘志超.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随机对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连续型电子期刊) , 2015, 21 (18) :90.

[2]许庆文.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的临床效果对比[J].医药前沿, 2013, 16 (23) :62-63.

[3]黄少南, 刘浔雄, 杨盛洲, 等.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 2014, 23 (28) :51-52.

[4]叶志远.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医药, 2014, 9 (4) :553-556.

[5]冯连启.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 11 (7) :975-976.

篇9:幸福,属于精神分裂的人们

1.“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本真主体与异化主体的分裂愈演愈深

某种意义上,《宝贝》与其说是爱情片不如说是关于爱情的成长片。和其他成长题材的片子不同的地方是,导演李少红并没有设置过多的人物来展示宝贝的成长历程,而是选取了宝贝成长时期中社会急剧变迁的景象来暗示这种周遭世界的巨变给宝贝留下的心灵印痕。但是那些给宝贝心灵带来振荡的各种场景并不依次出现,而因叙事需要插入其间。这就给整部影片的叙事节奏带来一种张弛感,并带领观众循着导演的叙事视角去看,去关注,去体察。

在角色设置上,略有神经质甚至可以说是精神分裂的宝贝似乎象征着滞后于时代变化的某类不合时宜的人,而刘志和妻子及其朋友则隐喻着这个急速变化的世界里的顺应潮流者。然而在物质的充分满足后,他们内心苍白,倍感焦虑与孤独。

影片开头,刘志和妻子之间仿佛就僅仅是一种物的联系。在时间的磨砺中,双方失去了情感和性的交流。于是刘志留恋于酒吧,在猎奇中得到暂时的满足。那所富丽堂皇的复式建筑,高档的法国装修以及仿若马尔代夫海潮般的马桶冲水声,无不暗示着冷漠的物质关系下,丈夫和妻子早已失去沟通。但是,后面酒吧里头那场没有台词的和解戏则暗示着让沟通变得困难的并不是语言本身而是我们疏于理解,只会厌倦并渐渐麻木。

影片还有一个值得玩味的情节是帮刘志圆慌的朋友却和他的妻子有一腿。这个情节的设置也许有人会觉得过于戏剧化。我们且不去评说朋友和妻子之间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爱情还是一时饥渴下的性爱关系。但是不能否认,这里暗示了沟通的可能性。——当朋友去为作丈夫的圆慌时,必然和对方的妻子在情感上产生交流。也许我们不能排除其中怜悯的成分,然而即便是怜悯,在这里也暗示着交流的可能和珍贵。

相形之下,宝贝也并不是一个善于用语言来交流的人,但是她本真的性情并不因此而被掩盖。她之所以能表达自己对刘志的爱只因她有一颗敏感并单纯的心,并且心口如一。

关于家,宝贝只要床和厕所。这不由让人想起了张楚的《厕所和床》。而刘志觉得“起码要有个窗帘吧,沙发,书桌,电视。家嘛,总得有个厨房吧,冰箱,洗衣机,再来一部电话,带传真的。电脑都还没买呢。最重要的还得有个大……”

物质欲望的膨胀导致人们忘记了那些最本真的事物的存在。床和厕所无疑象征着最低的生活需求,但是在宝贝看来,这就够了。刘志的愿望在我们看来似乎也并不过分。殊不知,这些物质已经使我们本真的生活发生变异。窗帘给了我们隐私也带来了我们对距离的习惯和依赖。沙发是慵懒和松弛的象征,同时也暗示着分工日益细密的异化劳动使得我们对所谓放松和休息的想象仅存于如此一方皮软之地。电视把世界缩小在荧屏之内,我们可以在瞬间知晓天下事,却再也不会为一场新闻报道里的战争垂泪,因为电视已经让我们对苦难司空见惯并习以为常。电脑看似把地球上的人类都笼罩在一个村子里了,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老死不相往来。

现代物质文明拓展了我们的生存空间,使我们的生活似乎变得越来越舒适,但是我们是否因此而增添幸福感呢?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不断膨胀的物欲和异化的出现使得原本混沌一体的自我主体发生变异,分裂为本真主体和异化主体。而随着文明的进程,这两者之间的分裂亦愈演愈深。我们征服世界却并没有换来心灵上的更大自由。或“人为物役”,或“心为形役”。宝贝在这里无疑象征着人类自我人格结构中的本真主体,仿若庄子笔下的“古之真人”。而刘志作为一个现代人,有着本真主体和异化主体的双重自我。但是由于受现代文明的熏染,他身上更多的是异化自我,他已经无法脱离物的奴役,离开这些已经习惯的文明世界的物质就几乎不能继续生活了。

2.当爱情作为救赎:此在主体与彼在主体的对望

片首,刘志自述厌倦了现实世界里没完没了的人和事:厌倦工作,厌倦电话,厌倦婚姻也厌倦泡妞……“总幻想自己有一天在街上被突如其来的爱情当场击倒,然后远走高飞,离这个世界越远越好”。

这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刘志在此在世界和彼在世界中游荡。他有精神上的渴望,但是这渴望被现实所压抑。周而复始的生活使他厌倦,他渴望一场突如其来的爱情带他远离这个世界。这个时候,爱情变作一种救赎,一种逃离此在世界的救赎。

在海德格尔那里,“此在总是我的此在”。此在的现在就是在世,人又必须与自然和他人交往;与自然交往构成“烦忙”,与他人交往构成“烦神”。人无法摆脱过去的规定性,只能存在于个体和群体的全部历史所构成的世界中,这就是“沉沦”;沉沦意味着异化。可见海德格尔的此在是一种忘却了本真存在的存在,是异化的存在。

彼在意味着对此在的超越。相对于此在世界的异化,彼在就是本真的存在,就是返回未被现代文明所污染的人类本真性情。

于是她从天而降。 她叫宝贝。一个活在想象世界里的精神分裂者。这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宝贝仿如一个纯粹的彼在,当刘志被此在世界所抛弃的时候,这个纯粹的“彼在”一度拯救了他,并实现了他在此在世界时对彼在的幻想。

突如其来的爱情,纯粹而美好。

纯粹的美好的爱情,在人类现实的世界里注定遭遇象征社会秩序维护者的警察和象征阴森恐怖的侵犯者的猫吗?

我们被不断的异化和欺骗。

本真的性情被亵渎并摧残。

此在和彼在由此形成一种对望的姿态。人类追寻着此在与彼在的弥合,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进程它们日益分裂并疏离。席勒曾经提出的“完整的人”,如今看来只是前工业时代理想人性的状态,仿佛现代人遥远的怀想和孩提的记忆。然而,我们又听到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这样说道:人的伟大在于他是通向目标的桥梁,而不是目标本身。这样来看,也许人的高贵正彰显于此。

3.走向精神分裂

詹姆逊曾经用符号学的方法把人类文化史分为:符码化、超符码化、解符码化、再符码化和精神分裂这个五个时期。精神分裂其实是德鲁兹在《反俄狄普斯》中为我们指出的一条出路。在他看来,伟大的当代英雄只可能是精神分裂的人,因为只有他(她)能摆脱这一切符码,回到最原始的状态(他们把那种状态称为精神分裂的流涌)。其实浪漫主义者早在十九世纪就已推崇某种形式的精神失常,而当代的精神分裂反映的是一种对社会的彻底拒绝抵抗或者是彻底的不接受。

“我心里一直有一条路,我不知道它会通向什么地方,但是我一直在这条路上走,在路上会碰到蛇,还有猫,我很害怕,真的很害怕。但是在路上会有阳光,最灿烂的那种,你会停下来,让它照耀自己,然后把它带到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还会有一种声音,它老是照着我,是你最熟悉的人。我的表哥,坐他开的车去周游世界是我最快乐的事情。还会有一种味道,会让你经常想起一些忘不掉的事情。”

这是宝贝的一段内心独语。宝贝作为影片的一个角色隐喻了我们这个现实世界里那些对所谓文明彻底拒绝和不接受的人。他们敏感于我们不屑的事物,他们用心记录着各种细微的感受。他们不膜拜现代文明却无比珍视内心真实的快乐。

我不由想起《疯癫的历史》里,福柯曾告诉人们,精神分裂者不是正常世界里的疯子,而是疯狂世界里的正常人。

上一篇:MU中心小学基础教育五项督导工作实施方案下一篇:ppp充电站项目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