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新时代精神的主题

2024-05-03

科学精神--新时代精神的主题(共9篇)

篇1:科学精神--新时代精神的主题

走向融合: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串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注: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次版,第49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古已有之,它们是在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滋生与满足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延续到近代,二者的互动互进对近现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本文将以近代启蒙运动作为分水岭,就启蒙运动之后的发展状况对这两种精神进行相关论述。

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西方文化传统中理性思维的发展以及重视经验和自然的哲学传统是近代科学精神得以形成的温床。(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而所谓科学,是指在理性的指导下,用实验与逻辑等手段,不以主观愿望和价值选择为转移,实事求是地探索自然界的本来面貌,从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并形成系统的知识。(注:李连科:《发动机与制衡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社会作用的不同互补》,《光明日报》,2002年4月23日,第4版。)由于特殊的文化历史渊源以及科学所具有的这些属性使得贯串于其中的科学精神有着三个方面的特点:1、以人与自然的对立为前提,以物为尺度,以客观世界为认识对象,追求客观世界中的真;2、推崇理性至上的原则,往往借助于逻辑的、数学的和试验的理性手段,以求达到对自然世界的严密把握;3、科学探索无禁区。科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获得关于自然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无论在哪个领域,科学研究都可以涉足其中并一直深究下去。从总体上讲,科学精神尊重科技的价值和作用,强调依靠科技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推崇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的强大作用,重视掌握科学方法、追求科学真理的意义。

就现实生活而言,科学精神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研究才能不断地获得突破,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的进步。人类摆脱蒙昧状态和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都与科学精神的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足以证明,无论是在昨天、今天还是明天,科学精神都将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进步所必不可少的.思维指向。

人文精神是指蕴涵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较注重非理性的因素,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追求善和美;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人文探索有禁区等。总体上讲,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生的真谛,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重视生产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化含量等。

在现实生活中,人文精神指导着人类文明的走向。如果说科学精神注重于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人文精神的侧重点则在于研究“应该怎样”的问题。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可以说是承载和导引人类社会前进的两条轨道,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条,社会就无法顺利前进。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两种精神。二者之间有着共生互补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

从历史上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宗教、神话与医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是共生于一个知识体系中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一开始呈现出的是相互交错、交相发展的融合态势。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科学虽然与神话、宗教渐渐分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它总难以完全割舍同形而

[1] [2] [3]

★ 科学中的人文精神

★ 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论文

★ 科学精神的警句

★ 人文精神口号

★ 人文精神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论文

★ 有关科学精神的名言警句

★ 三才见精神谈语文论文

★ 高校图书馆期刊服务与人文精神论文

★ 试论孔子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

★ 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初探

篇2:科学精神--新时代精神的主题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

知识经济是时代的主题,本文试图从人类精神世界的分化与整合这一视界探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文明的新走向.本文从经济发展的人性化、人与自然的人文化、文明发展的`全球化、人类发展的立体化四个方面来说明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从人类精神整合的角度来探讨知识经济时代的文明走向是一个全新的话题.

作 者:宋琳 SONG Lin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京,100083 刊 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1 17(3) 分类号:N05 C05 F062.3 关键词:知识经济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篇3:科学精神--新时代精神的主题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国情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所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就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根本要求和精神实质作了全面论述,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论述既是科学精神的体现, 也有人文精神的内涵, 是新时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 它们是贯穿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 是展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

(一)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 包括尊重科学、重视客观规律的理性精神, 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实证精神和推陈出新、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等。美国科学史学家默顿对科学精神的概括是: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和批判精神。胡适从西方科学家身上总结出的科学精神为:不盲从, 不附和;虚怀若谷, 不武断, 不蛮横;专心一致, 实事求是等。科学精神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的精神动力, 人类摆脱蒙昧状态和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 都与科学精神的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 科学精神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进步所必不可少的思维指向。

(二)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怀,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人文精神指导着人类文明的走向, 是人类社会和谐和进步的基础, 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 科学技术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虽然是两个具有不同特色的概念, 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 共同构成了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基本方式。但是,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是彼此隔绝的。纵观近代以来的文明史,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和谐统一, 相映成趣, 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 由此构成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方法和力量。正如龚育之先生所说, 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而人文精神也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意识的人文精神, 只有这样,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 社会才能健康而协调地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蕴含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一) 传统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

自西方启蒙运动兴起以来, 随着宗教神学统治的溃灭, 自然科学的振兴, 西方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以空前的速度在推进。这一时期, 作为科学精神外在表现形态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的变化越来越使人类感到极大地满足和折服。在巨大的物质财富面前, 人们充分感受到了科学知识所带来的实惠, 从而使得人们对科学知识推崇备至。于是, 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离倾向便开始滋长。19世纪末, 德国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严格对立起来的强大思潮。时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 逻辑实证主义更是把这种对立推向了极端。其结果是自然科学逐渐占据了人类思维的中心, 而人文科学的阵地则逐步陷落。

但在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 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 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往往不能随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 甚至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人们在享受日新月异的物质文明的同时, 不得不呼吸有毒的空气, 食用有毒的水、食物、蔬菜, 忍受工业带来的污染, 忍受生活噪音的无限干扰。伴随工业化而来的不仅是环境的污染, 而且还有土壤的退化、沙化、森林的减少和物种的灭绝。这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离的传统发展观只看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 而看不到人的发展, 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 是一味地对物欲的贪婪。以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例, 人类离不开自然界, 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人类通过生产实践, 积极改造自然界, 使之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 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 必须遵循自然界本身的固有规律, 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这种传统发展观导致的结果是完全倾向于物本主义, 脱离了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也就失去了正确方向与价值。因此, 传统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

(二)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精神

在科学的视野里, 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 人类社会也不例外。社会是以人为主体, 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 这些要素之间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作用。当社会建设的主体遵循这些规律时, 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和谐的状态, 当社会建设的主体违背这些规律时, 就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矛盾激化, 甚至引发震荡和冲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但与之同时, 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这样背景下,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既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相联系、相协调, 也强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联系、相协调, 它不是孤立、片面、不计代价、竭泽而渔的发展, 而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这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 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的, 充分体现了理性客观、尊重事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文精神

科学以及科学技术的作用世人有目共睹, 但据此就极端强调科学的功用, 以致走到一个思想认识的误区显然是有失偏颇的。随着当代科学技术日益显露出其负面效应, 人类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和生态危机, 更有必要重提人文精神的复兴。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 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个性的丰富性和能力的多样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强调, 人是发展的客体,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对象和目标, 其着眼点和最终目的不仅是物, 更是人。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和目标, 来保证满足人发展的物质财富需要、精神需要和生态需要。不把自然作为人类征服、利用的工具, 而是把人类看作自然中的普通成员, 平等地对待自然, 并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这鲜明地赋予了科学发展观人文精神的理念和时代特征。

三、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统一的发展观

与传统的发展观把人仅仅作为经济增长的工具相反, 在科学发展观看来, 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的, 而经济增长只不过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手段,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种制度的发展与演进也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种和谐的环境。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 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 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一)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科学精神要求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科学地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人文精神要求将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和价值归宿。在科学发展观中, 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的人文精神,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以人文关怀为终极目标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与发展这个主题, 统一于具体的、现实的人, 统一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整个历史进程, 是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发展观。

1.“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文精神, 同时具有科学精神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一贯倡导以人为本, 将具体的、现实的、处于历史中的人作为探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着眼点。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确定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表明了发展的主体是人、发展的动力是人、发展的尺度是人、发展的目的是人, 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人文终极目标, 这与人文精神的实质内涵完全一致, 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以人为本”不仅作为人文精神的高度体现具有广泛的价值意义, 而且科学把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人是现实的人, 而不是抽象的人, 人的存在和发展是受到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社会结构体系的制约的。“以人为本”, 就是要着眼于人的现实存在, 遵循社会历史领域的客观规律, 探索和解决现阶段各种现实的社会问题, 通过推进整个社会结构体系的发展和进步来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而不能只是停留在一些空泛的愿望和主张上。这就是社会发展中的科学精神。

2.“全面、协调、可持续”体现了科学精神, 也蕴涵了人文精神。

科学发展观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积极吸收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理念的基础上, 明确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全面发展, 着重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着重强调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 着重强调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需求, 而且要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这三方面之间既各有侧重, 又相互联系, 不仅体现了高度的科学精神, 而且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最终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 是为人的发展创造社会条件。《共产党宣言》中就曾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科学发展观把人的整体、全面、长远发展和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和终极关怀,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的解放, 在更高层面上高扬了人文精神内涵。科学发展观正是在人文关怀的层面上体现了塑造自由的、丰富的、全面发展的人的价值目标。

(二)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体, 这种融合实现了发展观历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体现了真、善、美的完整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最终价值是一致的, 即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 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也只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基础上,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它的形成是我国正确探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规律的结果, 是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辩证结合重新认识的产物。它的提出, 既是总结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践经验的产物, 又借鉴了外国现代化的正反两面经验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既有深厚的实践基础, 又有丰富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作指导。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其重大意义, 才能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孙同福, 吴春俊.论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前沿, 2006 (11)

[2].杨放, 红丽.科学发展观的人文意蕴.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4 (6)

[3].陈登源.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9 (4)

[4].马建刚.科学发展观的人文精神维度审视.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9 (4)

篇4:科学精神--新时代精神的主题

“三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契合

“三创”是江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造,这就从根本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就要求,树立和弘扬“三创”精神,首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指导。在此前提下,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转化为江苏的人文精神,具体化为江苏最迫切需要树立和弘扬的“三创”精神,使全体江苏人民进一步增添创业的勇气、创新的锐气和创优的志气,把各个社会阶层和全体建设者创造新江苏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一切有利于“两个率先”的创造欲望得到激发,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同时,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当代中国社会风尚的旗帜。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已熔铸于以“三创”精神为核心的新江苏精神之中,成为江苏公民道德建设新的准则,引领江苏的社会风尚的建设。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是发挥崇高精神对伟大事业支撑与激励的作用,也是实践主体把精神动力转化为自觉行动的过程。因此,在致力科学发展、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江苏、实现共同理想的伟大事业中,弘扬新江苏精神——“三创”精神的实质,就是引领江苏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激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奋力推进实现“两个率先”,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三创”精神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创”精神充分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本质要求

新时期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就是广大社会成员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改革创新则是我们当今时代的最强音,成为新时期时代精神的崭新内涵。在这里,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达到了高度的融合与统一,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实现“两个率先”,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江苏,是江苏省委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对本世纪头二十年江苏发展的总定位,是江苏人民在新时期全力追求的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的具体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求江苏人民弘扬民族精神,追求共同理想;践行时代精神,勇于改革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江苏的具体体现,“创业创新创优”核心在一个“创”字。在创造的过程中,既有着机遇和成功的希望,也存在困难和风险。对这两个方面都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充分认识“三创”。创业是基础,其实质是创造基业,这是江苏的立省之本;创新是灵魂,其实质是靠创造推动发展,这是江苏的发展之源;创优是目标,其实质是不断超越、争创一流,这是江苏的强省之路。当代江苏人文精神的内涵丰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种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三创”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特有品质在时代大潮中和江苏大地上的彰显。“三创”精神充分体现了江苏人民追求共同理想的志气、推进改革发展的锐气、实现“两个率先”的勇气和引领时代潮流的豪气。它在核心价值上实现了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契合,在社会实践上突出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本质要求。

“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实质就在于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转化为新时代的江苏精神,激发江苏人民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为江苏人民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思想保障。

“三创”精神是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深化和拓展

实现“两个率先”是江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标志着既要有发达的经济、民主的政治、繁荣的科教、和谐的社会、良好的生态,也要有先进的思想文化,特别是强大的精神动力。建设新江苏,不仅包含建设新的物质文明,也包含建设新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三创”精神则是这种“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新江苏精神文明”最本质、最具体的体现。我们弘扬创业精神,就是要推动全省人民艰苦创业、自主创业、全民创业,鼓励、引导和支持全省人民创家业、创企业、创事业,形成家业殷实、企业兴旺、事业发达的生动局面;我们激发创新精神,就是要推动全省人民解放思想、敢闯敢干,鼓励、引导和支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形成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完成新任务、用新举措实现新跨越的新局面;我们推崇创优精神,就是要推动全省人民勇于攀登、争先进位、争创一流,鼓励、引导和支持岗位创优、行业创优、区域创优,形成全省上下创优争先、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树立和弘扬“三创”精神,目的在于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过程中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引领江苏又好又快地发展。

江苏人民在实现共同理想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三创”精神,汲取了负重奋进、开拓创新的江苏传统人文精神的精髓,不仅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本质要求,而且从江苏自身的实践中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容,使之拥有了更加具体明确的价值导向、鲜活生动的区域特征以及特色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和拓展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在推进“三创”的伟大实践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源泉和根本,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重要的、第一的基本观点。崇尚务实、力戒空谈是江苏的优良传统。“三创”精神就是实践的产物,没有实践,任何一创都无从谈起。从现实过程来说,所谓实践,说白了就是要“干”。正如小平同志所说,不干,连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多年来,江苏持续保持在全国发展中的“第一方阵”地位,就是“干”出来的!而这个“干”以及“干”出来的伟大成绩,一点也离不开由创业打下的发展基础,离不开由创新所产生的发展能力,离不开由创优所形成的竞争能力,更离不开由“三创”精神所积聚的高度凝聚力和巨大推动力。

创业是立省之本。就全省的大局而言,创业的实质就是要以创造的精神在江苏大地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要求。江苏人民在创业大潮中形成了高度的共识,培育了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理想为追求、以实现“两个率先”为目标的创业精神。改革开放以来,7000多万江苏人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将创业魄力和创造精神发挥得淋漓酣畅,谱写了一曲曲创业之歌。2006年,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人均GDP超过3500美元,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达50家,高速公路密度居全国各省区之首。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既源于蓬勃兴起的一次次创业大潮,又源于江苏传统人文精神和新时期“三创”精神的有机结合。

创新是发展之源。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内涵,创新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过程中解放思想、敢闯敢干、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与社会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创新作为江苏人民矢志不渝的探索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和鲜明的江苏特色。由江苏地理而生发的水环境和水文化使这里的人民生性少固滞而多活跃,改革开放的东风更是进一步激发了江苏人创造美好新生活的热情,这种热情与江苏人勤奋务实的天性、灵秀聪颖的禀赋、柔韧精细的品格和开放进取的特质相结合,凝聚成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从而成为推动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巨大动力。从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到产品创新,从华西村奇迹、张家港精神、苏南模式到昆山之路,江苏人民在坚忍不拔的创业实践中熔铸了开拓创新的胆识与能力。江苏人民正是在致力又好又快发展的创新实践中准确解读了当代中国时代精神之精髓,在实现“两个率先”的崭新开拓中紧紧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实质。

创优是强省之路。创优,就是要求我们在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过程中争先进位、勇于攀登、争创一流,这同样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体现。正是在创优上,江苏人彰显了在发展中勇立潮头、勇于争先、争创一流的形象。近年来,江苏全省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富民进程明显加快、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城乡面貌显著变化,民营企业总数和外商直接投资位居全国第一,国家生态市、环保模范城市和卫生城市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岗位创优、行业创优、区域创优在江苏得到了全面的实践和辉煌的展示。在物质文明成绩斐然的同时,全省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和提升,发展环境和外在形象也在不断优化和美化,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江苏人民正以其特有的创优精神弘扬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正集聚和发挥其特有的创优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大地上率先迈进。

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现实过程,是一个继往开来、持续推进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物质与精神相互结合和转化的实践过程。我们坚信,在“三创”精神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相融互动与共同作用下,江苏人民必将创造出如期实现“两个率先”的新辉煌,谱写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作者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篇5: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摘要:红船精神是继五四精神之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培育和创造的又一独立精神形态,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精神文化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红船精神的丰富内涵在革命年代主要体现为“首创、奋斗、奉献“,改革开放后,在传承与弘扬革命年代红船精神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曾进一步将其发展和凝练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红船精神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和具有原创意义的当代民族精神。当前,继承和弘扬伟大的红船精神,对于把握“四个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红船精神;

科学内涵;

时代价值;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在内忧外患之中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及无数爱国青年、仁人志士毅然接过“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曲折历程中,历尽艰辛,最终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走俄国人的道路”。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便焕然一新。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这条游船也因此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

在这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亡图存”道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艰辛历程中,中国劳动人民凭借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精忠报国,威武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与早期初步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先进知识分子们“一身正气,救民水火”“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相结合,凝聚成特定的红船精神。这种精神是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首创性、原创性的精神形态,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精神链条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红船精神的形成过程

鸦片战争后,国际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社会结构遭到严重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被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沦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我国自然经济、手工业、农业生产等都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困苦,国家积贫积弱。加之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束缚,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列强觊觎、内忧外患中,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从1840一1921年的80年间,无数仁人志士从“睁眼看世界”产生变局思想,到“师夷长技以制夷”,再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近代化努力到“救亡图存、民族复兴”进行了艰难探索,秉承着中国传统“经世致用”、“变法维新”、“济世”等精神,又先后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吸收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等思想。同时,中国人民为反帝反封建进行了不屈不饶的英勇斗争,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农民、手工业者发动的“义和团”运动,直到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遗憾的是,这些斗争都未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一段艰辛的历史也证明:中国农民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存在着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在他们的领导下,民族民主革命不可能取得胜利。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极大地鼓舞和增强了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促使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启准备了最重要的条件,也为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中国从将此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以解决历次资产阶级革命所未解决的问题。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先驱者——李大钊的大力倡导和宣传下,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组织社团、开设课程、创办刊物、创办工人夜校等,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如:1918

年4

月,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在湖南长沙组织成立新民学会,作为湖南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反帝反封建运动的中心,是我国五四运动前后国内影响最大的一个革命团体;1919

年9

月,周恩来、马骏等在天津组织觉悟社,作为青年爱国学生的进步社团,很快成为天津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和反帝反封建的中心。从1919

年起,李大钊又先后在北京大学、朝阳大学、北京女高师范等校开设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努力向在校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1920

年3

月31

日,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秘密发起组织以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著述为主要目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经过长期的理论宣传和准备,1920年初,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建党的问题。在法国留学的蔡和森等也明确提出应该建立“中国共产党”。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北京、武汉、广州、长沙、济南等地的先进知识分子,先后分别于1920年秋至1921年春季期间,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在法国和日本留学的青年学生,也于1921年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等13名代表,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参加了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而位于嘉兴南湖边上的“红船”,也因此成为了伟大历史的见证物、标志物而永载史册。在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寻求救国真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艰辛历程中,也形成和铸就了光辉灿烂的红船精神。

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一样:“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

。与之密切相关的红船精神也更加光芒四射,受到历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上世纪60年代,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同志两次重访南湖,即兴赋诗。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党的诞生地,或瞻仰红船,或亲笔题词,勉励我们“沿着南湖红船开辟的革命航道奋勇前进”。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刊发五千余字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系统阐述红船精神,认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对红船精神作了进一步阐释。此后,社会各界对红船精神的学习和研究也跨上了一层新的台阶,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

红船精神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和无数仁人志士呕心沥血探究救国真理,无私奉献、努力奋斗而凝聚成的一种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初步相结合最早的产物。它具有强烈的革命性、深厚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性,是一种创新精神。它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揭开了“创造中国新社会”的序幕。可以说红船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所形成的最早的革命精神之一,具有极其丰富和重要的内涵。习近平同志将红船精神的内涵高度提炼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在“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的艰难环境中,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推翻了满清专制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所期望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并未来到。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封建保守势力仍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大力提倡尊孔读经,中外反动派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逆流,康有为等人也要求定孔教为“国教”。面对这股反动逆流,大多数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作为令人失望,他们有的和封建势力同流合污,有的偃旗息鼓,许多人则感到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意识。为此,他们在文学艺术界发动了一次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民主,反对独裁;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封建反动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吸引了许多爱国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共同集合在反帝反封建的大旗下。

十月革命后,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冒天下之大不韪,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曾讲道“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这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随即逐步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世界形势和中国的现实问题。他们积极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身体力行,为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李大钊在其《Bolshvism的胜利》一文中强调“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

提出了最早的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在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学习研究、宣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其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姿态,成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这批中国先进分子又创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革命史乃至中华民族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二)坚定信念,百折不挠

坚定信念、百折不挠是红船精神的思想灵魂,对整个红船精神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何种境界,坚定地信念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坚持斗争的强大精神支柱。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和无数马克思主义者的崇高追求,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党员坚定了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就能够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背弃了理想信念,共产党员的政治生命也就终止;淡化理想信念,共产党员就会落后于时代前进步伐。

共产党的创立也正是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对救国真理的探索和对马克思主义执着追求的坚定信念的具体体现。反动势力将共产主义视为祸患流毒,将共产主义者视之为“赤化分子”、洪水猛兽,一直采取严厉打击的政策。在艰难的环境中,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依然冒着危险,努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过程中,又遭到敌人暗探的袭扰。但是这些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坚持理想信念,几经周折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之上顺利完成了党的创建任务。之后,中国共产党又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经过28年长期的浴血奋斗,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让人民翻身当家作了主人。

在这批建党初期的共产党员中,有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同盟会会员,在实践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如董必武、林伯渠、贺民范等人;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的领军人物;五四运动前出国留学的先进知识分子,留学海外的经历促使他们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真理;还有在五四运动时期成长起来的左翼青年学生;湖南以毛泽东、何叔衡等人为代表的一批青年学生以及赴法国勤工俭学的学生等人

。这一代从新文化运动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年,他们普遍立场坚定、方向明确,大多数人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在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建设富强民主国家理想的征途上,建党时的50多名早期成员历经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的“大浪淘沙”,先后有21人牺牲或在革命岗位上病逝,16人因各种原因选择了脱党退党,但脱党后又恢复党籍参加革命工作的有5人,除此之外有8人被开除党籍,到革命胜利时,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有4人。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经受住了考验,充分证明了他们坚定的信念,不屈不挠的斗争,也表明这个群体是当时中国先进分子的集中代表。

(三)立党为公,忠诚为民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以李大钊、毛泽东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作为从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早期共产党人,他们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家,为国家”、“抛家舍业干革命”,为革命斗争做出了杰出贡献。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许多共产党人为革命、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生命,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生命赞歌。无数革命先烈和党的优秀儿女传承立党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惜流血牺牲,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他们为革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一大批先进的爱国知识分子和无数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为民、无私奉献铸就了红船精神的显著特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总结我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时强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是红船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我们党的建党初衷,和最根本的执政理念。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我们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自创建之时起便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将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唯一宗旨。党的一切奋斗都要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党夺取政权,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建立新中国以后,巩固执政地位,也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真是因为如此,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八千多万党员;从一个弱小的党成为一个伟大的执政党,并带领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始终是我们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三、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

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起,伴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程,共同构成了我党在曲折前进的征程中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船精神可谓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其他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可以说正是红船精神孕育了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时至今日,红船精神仍然焕发着熠熠光辉。

红船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及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凝结成的特殊的观念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红船精神的丰富内涵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科学的方法论断,成功的经验总结,和具体而生动的工作方法,为我们在处理各种问题上提供了指导和方向。红船精神蕴含着党的建设的丰富经验,为树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继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推动力,对于加强中国共产党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政治本色,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大力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对于坚定信念、凝聚人心、开拓进取、合群奋斗,助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四个全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系列的新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带来了严重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域差距,加之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不断涌入,无疑对我国社会主义传统主流价值观念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贪污腐化,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奢侈享受等腐朽的官僚主义作风也日渐出现在我们官员的身上,反腐倡廉工作迫在眉睫……面对这种种问题,弘扬红船精神显得尤为必要。只有不断学习红船精神,了解革命先烈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真正从思想上远离贪腐,从行为上拒绝奢侈;才能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一心一意的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才能调动社会各界的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公平高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当前改革由“摸着石头过河”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改革切入到制度层面、利益调整层面和自我革命层面等深层问题,触及了转变政府职能、缩小收入差距、强化权力制约等一系列“硬骨头”问题,越往后改,难度越大,越需要啃“硬骨头”。为了加速推进改革发展,全体党员干部和全国人民群众都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自觉把全部力量凝聚到全面深化改革上来。必须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问题意识、危机意识,坚定信念、合群奋斗、无私奉献,在改革创新中突破观念束缚、突破发展瓶颈、突破开放局限、突破利益藩篱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大力学习、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只有如此才能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繁荣发展。

为了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深刻的领会中国梦的真正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牢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坚持党的领导,牢记党的宗旨。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不断加强我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

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深入学习红船精神的同时,我们更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新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不断赋予红船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四个全面”,动员和激发广大群众干部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篇6:科学精神--新时代精神的主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听过许多许多的英雄故事,但无一例外都是烈士的不可磨灭的光辉事迹。他们为了我们能够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为了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未来,在战场上拼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鲜血。烈士虽已远去,但他们英勇无畏,誓死不屈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全国人民不断向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英雄们的足迹都流传在一个个故事中,烙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人民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当你仔细的去品味那一个个看似普普通通的小故事,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小故事都包涵着很大的意义,它们凝聚着烈士们的鲜血,展现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邱少云,无数战斗英雄中的一个代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奉命执行潜行任务。当熊熊的烈火烧到他的身边,他想的不是自己,心中只有完成任务的那份决心。身体可以倒下,但意志不可磨灭,就算全身被烈火覆盖,他都咬牙坚持。他不能动,他的身后是战友和祖国,他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失误影响整个战斗的进行。一直到牺牲,他都保持着那个状态,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他用生命诠释了使命大于生命。

黄继光,他很早就开始打仗了,他对美军非常厌恶,所以他恨不得马上加入战斗,赶走美帝国主义。1952年10月,战斗开始了,上级命令黎明之前必须夺下敌人在上甘岭西侧的一个高地,很快部队就攻占了三个阵地,眼看就要胜利,结果都被强大的火力挡了回来,看着战士们一个个牺牲,焦急的黄继光请求上级让他去,于是,黄继光同两名战士一起去了,还是被敌人发现了,两名战士牺牲了,他也受伤了,但还是没有放弃,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喷射火口,英勇牺牲了。不只是战士邱少云、黄继光,还有很多很多为了国家牺牲的战士们,他们不管环境的恶劣,装备的落后,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祖国的河山。

时光飞逝,岁月流转,我们处在和平而美好的时代,一个先辈们无限企盼却没有看到的时代。中国不再是以前那个中国,世界依然是从前那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现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多。

篇7:科学精神--新时代精神的主题

主题教育班会的通知

各班级: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在广大学生中弘扬五四精神,鼓励学生们争做新时代青年。在学习生活中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根据学生处甬红学字〔2014〕11号《关于印发<宁波大红鹰学院学生处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工作计划>的通知》和甬红学〔2014〕1号《关于印发<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学生主题教育实施意见>的通知》,决定在我院开展“弘扬五四精神,做新时代青年”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班会主题

弘扬五四精神,做新时代青年

二、主要目的今年是纪念五四爱国运动95周年,为了大力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引导全院学生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使爱国主义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进一步增强和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去。同学们要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优良传统,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做一个新时代青年。

三、班会时间与参与对象

2014年5月4日晚自习2012、2013级本科生 2014年5月4日-5月8日2011级本科生12、13级主题班会地点在自己教室,11级在规定时间内利用空余时间,找空教室开展。

四、班会内容

(一)各班级重温历史,了解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由主持人给大家讲解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原因、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和意义。

(二)各班级选择观看一部爱国影片,《我的1919》、《黄石的孩子》、《南京!南京!》、《建党伟业》等爱国主义题材电影。

(三)观看影片后,各班级就观后感进行交流讨论,开拓思维,为如何做好新时代青年想出更多的建议和意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配合学院工作,弘扬五四精神,争做新时代优秀青年。

五、相关要求

(一)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要充分认识本次主题教育班会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切实将工作抓紧、抓好。

(二)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开展主题教育班会要突出主题,增强学生弘扬五四精神的意识,让大家对五四精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更好地弘扬五四精神,做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三)强化管理,及时总结

各班级要对照主题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符合本本班级的主题教育策划,活动中要做好班会记录,留存相关图文资料备案,最后各班级就此次主题教育班会开展情况形成总结报告,本次班会开展情况将加入班级考核,请各班认真对待。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工办

二О一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附件:上交材料及要求

材料:PPT,4张清晰照片,班会总结

格式:班级+主题.例如:12财管101弘扬五四精神,做新时代青年12、13级截止时间:5月8日中午12点前上交给分管辅导员

篇8:论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一、坚定的革命理想与共产主义信念

坚定的革命理想与共产主义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3](P110)。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不仅要同反革命力量作斗争,而且要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生死博弈。“红军长征历时两个寒暑,纵横14个省(四川省分出重庆市,按现在地域说为15个省市),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役战斗,渡过了近百条江河,越过了约40座高山险峰,经过了1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4]正是这种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成为了红军长征路上战胜困难、奋勇向前的力量源泉。

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长征精神的核心。红军长征发生在中日民族矛盾与国共两党的危机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之下:一方面,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之后,中日的民族矛盾不断加剧,日本帝国主义的挑衅严重影响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另一方面,国民党反动派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连续不断的围剿行动严重影响了中共中央和工农红军的存亡。在严峻形势之下,红军决定把战略转移与北上抗日结合起来,在“围剿”与反“围剿”的血战中突破重围,辗转到达陕甘宁地区。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又竭力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体现了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团结合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是长征精神的基本要求。这种团结主要体现在全党全军的团结和军民的团结之中。一方面,“无产阶级革命队伍的团结,是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5]——遵义会议统一了全党思想,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要求独立自主、协同作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军队战斗力;另一方面,红军与人民群众建立“鱼水之情”,“紧紧依靠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6],从而使红军获得了许多来自群众的物质帮助、兵力支援和精神慰藉。紧密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为红军长征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和精神保证。

四、独立自主、事实求是的精神

独立自主、事实求是的精神是长征精神的根本指南。胡锦涛同志曾说:“只有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7]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是由中共中央高层存在“左倾”教条主义倾向,照搬他国经验,不顾红军实际情况造成的。而长征的过程就是党内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左”倾教条主义两条路线斗争的过程,是党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过程。在遵义会议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使红军长征有了一套正确的思想路线、军事路线和战略战术,从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五、艰苦奋斗、乐观未来的精神

艰苦奋斗、乐观未来的精神是长征精神的外在体现。聂荣臻同志曾说:“求解放的理想和艰苦奋斗的意志帮助我们克服了千难万险”[8]。空气稀薄的高寒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给长征之路带来了极为严酷的挑战,红军战士在“爬过雪山就是胜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等口号的鼓舞下一次次地突破自我;同时,在与反革命势力的殊死搏斗之中,红军战士依旧克服着生理和心理的极大考验,抱着革命必胜的信念顽强斗争。毛泽东同志曾经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形象地形容红军战士在长征过程中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

中国红军长征是历史上传播理想信念的远征,长征精神是中华大地上璀璨闪耀的民族精神。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感受这段艰苦岁月,用心去体悟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我们仍然有必要让长征精神活跃在高校这一理论阵地之上,积极推动个体人格的优化,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推动更多华夏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149.

[2][6][7]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0月22日)[J].求是杂志,2006,(12).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石仲泉.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80周年[J].苏区研究,2015,(1):14.

[5]袁银传.论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6):677.

篇9:科学精神是柴达木精神的灵魂

世居于柴达木这个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的蒙古族、藏族等各族人民,尽管承受着自然的、社会的各种压力和摧残,毅然为追求美好的生活,创造出自己所必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始终在不断地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努力,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柴达木的寂寞、空旷和荒凉,依然没有摆脱贫穷、落后和苦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那时没有革命政权的建立,没有革命信仰和科学精神的支持与指引,没有用革命思想和新时代精神培育起来的人的参与,缺乏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上世纪50年代,在党中央的号召和组织下,大批的开拓者陆续进入到了这个人迹罕至的荒漠之地——柴达木,同当地的世居民族一道,用自己智慧、热血和生命创造新生活,播撒新思想、新文化的种子,使当地世居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始有了新的变化,那种求生存、求发展、求进步的欲望得到了升华,自尊自爱、善良忠厚、吃苦耐劳、勇敢智慧、自强不息的品德有了新的内涵,加之,现代文化教育事业也开始出现在柴达木盆地,从而革命理想、现代科学和新观念、新思想如春风漫野,启开了人们久久封闭的思想大门,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现代思想、科学精神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这种传统信仰文化和革命理想、社会主义新文化相碰撞、相依托、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铸造了“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老高原精神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的柴达木精神。在他们开发、建设柴达木,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践中,接受这种信仰力量的支持与鼓励,是在马列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蕴含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的信仰,正是这种信仰精神,推动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体现了新的人文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鼓舞和引导下,人们才有了“自我价值”的苏醒,有了战无不胜,勇往直前的信念和抱负。今天,八百里瀚海变新颜、昆仑山下闪明珠的璀璨景象,是几代柴达木人千辛万苦和流血牺牲的无私奋斗而获得的;是他们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换来了这个世界屋脊上的闪闪明珠、竖立起了座座惊天地、泣鬼神的巍巍丰碑。如果没有为革命事业和柴达木开发建设的“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老高原精神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柴达木精神,今天的柴达木不会有如此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

在柴达木地区必须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和学习,结合柴达木地区的实际,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积极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进一步规范行业组织,消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把营造“以人为本”的新的文化精神贯穿于各项事业之中,使那些有碍于人们更新观念、创新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得到进一步克服。这就是柴达木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永葆柴达木魅力之所在。

上一篇:呈贡县工商局创先争优先进集体材料下一篇:冬梦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