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物转

2024-05-03

马克思人物转(共8篇)

篇1:马克思人物转

《叔本华人生哲学》

——读后感

班级:园艺121班姓名:陶文娣学号:201202010112

叔本华,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的先驱和唯意志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其哲学思想对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等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一直很喜欢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最近和我们的小组成员一起重新研读《叔本华人生哲学》这本书后,觉得又增添了许多感悟,他一字一句就像甘霖,滴进我的心田。

他把人的命运概括为三类:人是什么;人有些什么;如何面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他的看法是,第一类问题远比第二、三类重要:“一种平静欢愉的气质,快快乐乐的享受非常健全的体格,理知清明,生命活泼,洞彻事理,意欲温和,心地善良,这些都不是身份与财富所能促成或代替的。因为人最重要的在于他自己是什么。当我们独处的时候,也还是自己伴随自己,上面这些美好的性质既没有人能给你,也没有人能拿走,这些性质比我们所能占有的任何其他事物重要,甚至比别人看我们如何来得重要。”

过去就读过他的钟摆理论: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这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当你需要为生存而劳作时,你是痛苦的;当你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你会感到无聊。

在一定程度上,人愈是成功,相应地却愈厌烦。正如贫穷是人们苦恼的通常原因,厌倦无聊却是上流社会的祸祟。而在中等阶级,星期日代表厌倦,其他日子代表缺乏。

当今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是生活在空虚和无聊之中,没有激情与活力。“真没劲”、“真累”、“没意思”成了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共同的“心声”。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叔本华还进一步告诉我们,一般人所谓的幸福和快乐,在本质上其实是消极的,因为幸福其实是一个愿望的暂时满足,幸福的前后两边都是痛苦。

一切的满足,或平常所谓的幸福,就其实体与本质而言,只是消极的„„我们对真实拥有的幸福与利益,从未完全地意识到,也从未珍视它,而仅视之为当然的,这仍是因为它们仅以拟制痛苦来消极地满足我们,但当我们一旦失去,才渐渐觉察出它们的价值;因为需要、穷困、不幸才是积极性的,才直接地传达给我们„„

叔本华对人生的透视和人性剖析是深刻的。我们的生活难道不正是这样吗?世间的幸福和快乐都是短暂和变化无常的,其本质仍然是痛苦的,而我们往往忽视这一点。我们总是在追求永恒。更为糟糕的是,当我们拥有暂时的幸福和快乐时,却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没有真正的享受它,没有好好的珍惜它、利用它。因为我们总是习惯于生活在过去与未来的妄想之中,生活在期望、牵挂和恐惧之中,相反却忽视和错过了生命当下的每时每刻,从而给我们的人生留下了太多的后悔与遗憾。也许只有在突然的灾难与不幸降临到自己身上之时,我们才偶然而伤心的发现,活在当下,加倍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真实地过好每一天,是多么重要。也只有在这时,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苦难所赋予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这个角度上说,痛苦与不幸并一定是坏事,它甚至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让人从迷惑走向觉悟所不可缺少的。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如果为了其他,如名利、金钱等等而失掉健康,是最大的悲哀。金钱、名利等其他,并不能带来快乐,并不能驱除内心的空虚、无聊,只有内心的富有,健康的身心,对外界的需求就越少,内心的富有像清泉,像明灯,不断滋润你的心田,照亮你的人生。

人作为动物,一半是水,一半是火。但是我们大都是通过感受去生活的,一件事情的发生,影响你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所以,在同样的环境下生活的人,同样的事情,却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究竟是怎样的,为前途担忧,为生活担忧,为得失担忧,忧虑充满了我们的生活,在忧虑的日子中过了,匆匆,像轻烟,如薄雾。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短暂的生命里,人们却是多么可悲,每天清早醒来,昨日一去不复返,在忙忙碌碌中,今日,转眼即逝,在混沌中日复一日,有天开始老去,白发苍苍,手无缚鸡之力。匆匆。在我们即将就死时,问问内心,这一生多少后悔?如果是这样,那么人生中转眼即逝的感受,又是多么短暂,可是有些事情对我们确实影响至深,以至于

我们很多时候,忧心忡忡,有时候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忧虑,是事情本身的影响,还是在内心深处有着太多牵绊,为钱、为名、为利、为欲望••得失在心中,蒙蔽了内心的双眼,我们又何曾有心情去看看美丽的夜空,去保护给予我们生命的大自然。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我们失掉的光明在哪里?是在内心。心灵,是幸福的源泉;是健康的体魄;是快乐的载体。如果,失掉了健康,那么其他的一切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是这样的,用道理为自己在犯错后悔时,寻找借口,寻找安慰,推卸责任。而生活中却是明知故犯,为欲望,经不起诱惑,是我们的本性贪婪自私嘛?我们,人究竟是怎样的的?为了我们生存的大自然,我们能否负起责任!为了和我们一样有权利在地球上生存的其他物种,我们能否负起责任!

叔本华给我们的是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对智慧的启迪,他想教导我们如何热爱生命,如何珍惜幸福。他留下的是后人值得去学习,值得去深思的精神财富。

这次阅读有了新发现!所谓睿智的生活,是一种丰富愉悦的精神生活,“从大自然、艺术和文学的千变万化的审美中,得到无穷尽的快乐,这些快乐是其他人不能领略的”。

篇2:马克思人物转

转手绘的基本方法差不多,差别在于一些细节的处理,如发丝、五官、高光等,处理到位的话整体效果非常干净有质感,也非常细腻,

ps将美女人物快速转手绘教程

原图

最终效果

1、改变图片的分辨率-【图像】-【图像大小】不一定要300的,看文件大小那里,大概到9和10MB左右就够了,如图所示。

2、接着我们给皮肤磨皮,【滤镜】-【杂色】-【中间值】,数值不用很大,最好是能看到轮廓而且能把脸上的一些瑕疵遮住就最佳,这个自己把握。

之后我们把背景图层如图复制一层再执行一次中间值,这次数值大一点,大概就如下面图片那样。

3、接着如图添加图层蒙版,按键盘上的D键还原背景色,前景色为黑色,切换到画笔工具之后点击图层蒙版把人物的五官擦出来如图所示。

4、因为觉得皮肤还是不怎么好,所以新建一个图层起名磨皮,选择混合画笔工具,这算是个偏方吧,设定值大概如图所示。

之后按着键盘的alt键对着人物的皮肤点一下,之后慢慢涂抹皮肤,注意不要涂到五官,涂错就添加蒙版擦除,这里我不想把卧蚕给涂掉,有卧蚕的眼睛会更有眼睛,当然原图没有的话就不要特意去加了,对比一下。

5、接着高大上的曲线来了,把亮度颜色调一下,如图所示。只是大概调一下,后面我们可以再次调整,皮肤的处理到现在告一段落。

6、眼睛部分:

首先先弄眼白,【新建图层】命名:眼白,

选择如图所示颜色,大概就行,不要纯白色,记住除高光之外都不要用纯色,纯色会显得很生硬,用【画笔工具】在人物眼白部分涂抹,之后降低图层透明度,眼白部分结束。

7、眼珠:

如图所示选择【椭圆选框工具】按住键盘上的【shift+alt】规则拉出一个圆,如图所示羽化3像素,选择一个比较深的颜色,接近黑色的颜色。按键盘上的【alt+delete填充前景色】如图所示,接着复制眼珠图层把另外一只眼珠也做出来。

8、添加蒙版降低图层透明度把多余的部分擦掉,如图所示。

9、晶状体:

接着新建图层用【钢笔工具】勾出如图所示路径,两个眼睛都要勾如图所示。

10、如图所示设置画笔的数值,一般我都是用20

【形状动态】勾上,钢笔压力一般我都是20%,直径越小,出来的线段两头越尖,接着选择一个中性色,如图所示,色相无关系,后期可以变换,之后选择所有晶状体图层,按【ctrl+e】把图层合并成一个。

11、选择画笔工具,点击图层面板的路径,右键工作路径,路径双击可以储存。选择描边路径,勾选模拟压力,如图所示,效果如图所示。

篇3:试论马克思主义人物性格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物性格理论,现实主义,典型性,倾向性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人类的灵魂导师, 其卓越贡献既在于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 同时又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对文学而言,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正确地认识到了文学的本质, 指出文学不是理念和心灵的臆造物, 而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 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 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精神生产的产品。而在文学创作方面, 马克思、恩格斯也提出了现实主义等文学创作理论, 尤其值得注意的就是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性格是人物形象塑造的灵魂, 是小说戏剧等创作艺术美的核心,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物性格的论述可以说堪称经典, 本文将围绕着马克思、恩格斯给拉萨尔、哈克奈斯以及敏·考茨基的信来集中论述马克思主义人物性格理论中的现实性、典型性和倾向性等基本原则。

一.《致斐·拉萨尔》的现实主义人物理论

恩格斯在他给拉萨尔的信中, 批评他“不应该为了理想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 (1) 。这是他第一次把“现实主义”在这一范畴运用于文艺批评, 并且作为文艺创作的原则和方法加以提倡。马克思、恩格斯给拉萨尔信中的现实主义理论的首要内容是要“莎士比亚化”, 不要“席勒式”。他们给拉萨尔的信中都建议他注意和借鉴莎士比亚的创作经验。马克思说:“这样, 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 而我认为, 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2) 恩格斯也说:“我认为您原可以毫无害处地稍微多注意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 (3) 拉萨尔的《济金根》中, 创作的出发点是观念而不是现实, 同时他将作品的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 此外他还忽视艺术思维的感情性、形象性的特点, 离开剧情的发展, 热衷于滔滔不绝的说教和连篇累牍的议论。马克思、恩格斯把莎士比亚和席勒加以对比, 目的是要求文艺创作要广泛和深刻地描写社会生活, 正确处理人物和环境的关系, 通过特定环境中的现实人物的真实描写, 揭示现实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评了忽视人物本质的恶劣的个性化倾向和忽视个性化刻画的概念化倾向。基于对《济金根》人物描写的分析, 马克思作了这样一个总的评价:“我感到遗憾的是, 在性格的描写方面看不到什么特殊的东西, 而这是由于你对席勒的偏爱造成的。” (4) 恩格斯阐释了现实主义人物塑造的一个重要原则, 人物的阶级倾向和时代特征应该通过现实关系和矛盾冲突的具体描写表现出来, 而不应该通过作者或者作品中人物的议论和说教加以表现。此外恩格斯还主张刻画人物性格, 不仅要表现他要做什么, 而且要表现他怎样做, 在表现人物怎样做上, 还应注意把人物同环境联系起来, 注意把他们放到现实的矛盾冲突中加以描写, 这是现实主义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在现实主义的人物刻画方面, 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采取对比手法。正如恩格斯所说:“从这方面看来, 我相信, 如果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些, 剧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受到损害的。” (5) 为此, 他提醒拉萨尔, 不要局限古代人的性格描写手法, 而应该向莎士比亚学习。

二.《致敏·考茨基》艺术典型和倾向性理论

恩格斯在《致敏·考茨基》中写道:“每个人都是典型, 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 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 是一个‘这个’, 而且应当如此。” (6) 塑造典型的过程, 就是把许多单个人身上的富有特性的东西集中起来, 概括到一个人物身上, 这样就形成了艺术典型。作为典型形象, 它决不是某种抽象观念的形象体现, 也决不是某种抽象性的类型的化身, 而是一个体现了某种现代性、普遍性的单个人。恩格斯在这封信中认为塑造典型必须从生活出发, 同时又必须是“有代表性的性格”。敏·考茨基《旧人和新人》中的艺术典型都是从生活中走出来, 恩格斯赞扬了女作家对维也纳社交界、对奥地利农民和盐矿工人的惊人的生动描写, 但同时批评敏·考茨基:“如果作者过分欣赏自己的主人公, 那总是不好的” (7) , 这种对自己笔下的人物过分的偏爱, 往往带来人物塑造中的主观随意性, 而建立在这种随意性上的所谓的理性化, 必然会使人物失去独立的个性, 而使人物变成按作者主观意志言行的傀儡。恩格斯在这封信中说:“每个人都是典型, 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这里是说典型有个别性、特殊性, 同时又有代表性、普遍性。典型人物应该具有阶级和时代的特征, 应该通过艺术描写揭示人物所属阶级的某些本质方面。

要描写好典型人物生活的环境, 恩格斯称赞敏·考茨基小说中对盐场工人生活的描写很出色, 对维也纳社交界的描写大部分也是很好的。这里显然已经涉及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萌芽, 到了恩格斯给哈克奈斯写信的时候, 就明确提出了塑造好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理论主张。恩格斯指出只有对典型人物的生活环境进行正确和富有特色地塑造, 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人物所处时代的中的典型性, 从而就突出了其典型性格。恩格斯在给敏·考茨基的信中说:“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而不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 (8) , 作者的见解越隐蔽, 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恩格斯他既反对削弱文艺的倾向性, 又反对作者把人物性格的倾向性特别指点出来, 而是主张把两者辩证统一起来, 即主张把革命的倾向性寓于生活的真实性描写中, 让读者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三.《致玛·哈克奈斯》中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写信给哈克奈斯就她的《城市姑娘》这部小说进行评论, 并提出了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重要理论。恩格斯在给哈克奈斯的信中, 首先赞扬了女作家的现实主义勇气, 敢于反对某种传统的偏见和错误的倾向, 提出并力图回答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社会问题, 敢于揭露和描写现实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 敢于标榜现实主义。但之后他又补充到:“如果我要提出什么批评的话, 那就是, 您的小说也许还不够现实主义。在我看来, 现实主义的意思是, 除细节真实外, 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您的人物, 就他们本身而言, 是够典型的;但是围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 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的”, 这也就是说环境和人物的典型性要反映环境和人物的某些本质方面, 要表现一定的规律性, 由于反映本质和规律性的程度不同, 就有了典型性的够与不够、充分与不充分。

恩格斯不仅要求环境的典型性, 而且他也要求人物的典型性, 要求表现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真实性。他对性格的要求是, 既要是一个“鲜明的个性”, 同时也有反映他所隶属的阶级、阶层的某些本质方面, 对典型人物来说, 形象地、本质地反映一切社会关系总和就是他的典型环境。《城市姑娘》中, 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特别是女主人公耐丽的性格, 恩格斯认为是够典型的, “是一定阶级和倾向的代表, 因而也是他们的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 这也就是说, 在阶级社会中, 主要人物一定要成为一定阶级和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 要求人物行动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里, 而是从那个把他们浮在上面的潮流里汲取出来。因此看来, 典型性格的形成是无法脱离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和典型环境的, 而典型性格也正是基于这两方面才得以成功塑造。可以说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衡量一个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观的一个维度, 而这一理论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创作的发展, 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许多作家根据这项基本原则, 成功刻画出一个又一个的文学典型, 这些既促进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美学思想的深入理解, 而且时至今日对我国文坛中的人物性格塑造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马克思、恩格斯著.刘潇然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2.

[3]《马列文论导读》.陆贵山、周忠厚主编.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1.

[4]《恩格斯和马克思主义》.马绍孟等编.北京:人民大学出版, 1985.

篇4:马克的咏春拳,进口转外销

北京冬末的清晨呵气成雾,马克那张高鼻深目的混血面孔有点疑惑,在他斜前方45度10米远的位置,《方圆》杂志的摄影记者为寻找合适高度,和他蹲了个类似的马步。马克说:“我每天早晨都要扎马步1个多小时,一动不动,有什么可拍的呢?”

从长相到性格都很西方的马克有个地道的中国名字叫李冠华,他的华人父亲久居德国,开过武馆,家传蔡李佛拳。马克后又拜师叶问的外孙卢文锦,是卢文锦为数不多的习得全套叶问宗派咏春拳的弟子之一,香港、日本等武术类刊物对此均有报道。

出师之后,马克辗转来到北京,在这里开馆教拳,他认为在北京武术界,自己的叶问宗派咏春拳可谓正宗,应该会收到不少弟子。到了北京,马克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有些要学咏春的中国人,看到我就打退堂鼓了,因为他们觉得我是一个外国人,一个外国人怎么能把中国的武术教好呢?”

马克的中国弟子数目有限,倒是对中国文化抱有兴趣的美洲人和欧洲人成為马克弟子的重要来源,马克的咏春变成了进口转外销。

按照马克每天教拳的时间表,他下午在自己的公寓里教课,晚上还会去东直门的一家健身房上课,每节课的学生几人到十几人不等,黑发、棕发、金发相辉映,汉语、英语、德语、意大利语上阵,可谓一景。除常规课程,马克也开设了一些体验性质的课程,一般来学习的都是些来京旅游的外国人,马克通过一两节课告诉他们咏春是什么,并教几手防身的招式,有点文化推广的性质。

除常规课程外,有些人工作太忙,还可以选择一对一的课程。部分学拳的人专挑这样的一对一课程,拒绝和其他人一起上课,马克对此颇不以为然,他认为,一对一和一对五的教学并无任何本质的不同,更何况学习武术过程中,合作非常必要,例如叶问宗派咏春拳的黏手练习,离开同伴就无法练习施展。“不过我还是会上私人课,但收费很贵。这个贵不是因为他这样会学到更多,而是因为他自持身份不肯合作,违背了武术的精神。”马克说。

在马克的外国弟子里,他比较喜欢德国的学生,“他们很守时,北京的堵车对他们按时上课没有任何影响”。跟随马克时间最长的是一名叫尼尔斯马克格拉夫的德国小伙儿,在马克这里学拳已有5年,非常勤勉,现在他都可以上木人桩了,要知道这是咏春拳小有所成的人才能够使用的。

2008年,电影《叶问》的上映使得叶问宗派咏春拳更广为人知,马克也找了一个大的电影海报挂在墙上,正对着的另一面墙上则是卢文锦、马克父亲、马克等人习武和接受采访的相片,有客来访时看看,自己闲暇时看看,也颇有意思。马克在名片上将“国际中国拳学院、叶问宗派咏春拳”的字样印得很大,还引起了其他叶问传人的不满,他们认为习武之人要谦和低调,打广告有失节气,不过马克不认为这是宣传;“时代不一样了,我只是实话实说,习武的人本就越来越少,如果别人不知道我们,学咏春的人会更少。”

《叶问》带来的咏春潮并没有对马克产生实际上的影响,确实有些人慕叶问之名来上课,不过来了几次也就不来了,“他们本认为,学咏春是很轻松愉快的,就像健身一样,而实际上习武是很苦的,所以上了几堂课以后,我的一些学生都跑去学肚皮舞了……”马克调侃而又困惑地说。

在接受采访时,马克用大段的时间试图向记者解释,到底什么是武术,他认为中国的武术和世界上任何一种搏击竞技都不同,“无论是柔道、跆拳道、泰拳,都会造成人体损伤,而中国的武术目的不在于竞争,而在于合作以及寻找人内心深处的强大潜力,更是一种自我修养。并且中国武术注重整体概念, 也是和中国文化相一致的, 它是其他的拳种中所没有关注的。”不过马克教学的难处在于,他的学生看不到这点。

“你和李小龙打谁会赢?”“我练多久才能会轻功?”“叶问和宫二的绯闻是真的么?”这些是马克经常遇到的问题,虽然中国电影已尽力表达武术的本质和精髓,但华丽的打斗场面勾起的人们八卦与窥私的心理,使得那些江湖争霸、儿女情长的东西比武术的严肃说理更吸引眼球。

篇5:马克思人物转

其它阿凡达效果制作教程请参考:Photoshop制作逼真的阿凡达纳美族美女;

PS把人物头像处理成阿凡达中的外星人效果。

原图

最终效果

1、打开原图素材,但要确保它的尺寸比较大,给它提供更多的空间来发挥。同时,确保照片光线充足,使它有足够锐利的细节可见。

2、从“工具”窗口中选择“硬”笔刷(我倾向于使用“粉笔”刷),并将其“模式”设置为“颜色”,其“不透明度”为50%。现在,从你的调色板上选择蓝色。在整个皮肤上涂抹,忽略头发,眼睛和衣服。现在使用不同色调的蓝色重复几次。为了获得我想要的这种蓝色,我使用这些颜色重复了4次:#5d7a99 C #32576a C #3c6986 C #54809b。然而,每一张照片是不同的,因此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不同色调的蓝色。

最后,选择紫色,我用的是#472a50,使用小笔刷,不透明度设置为10%,在嘴唇上涂抹,然后随机在脸部涂抹,使它看起来更“自然”。

3、现在,我要处理人物脸上的胡渣。因为纳威人的脸上似乎是没有胡子的,除了眉毛-但如果他们是人类合成的(那些合成的有小眼睛,每个手上有5个而不是4个手指)。所以我使用“克隆图章工具”删除了胡渣。你必须按键盘上的“alt”键放大所选的源区,单击一次,然后放开,正常涂抹。务必你选择的源区域看起来与你想复制到的区域最相似,如果看起来不好,尝试不同的来源。

4、现在删除耳朵!这是很容易的,因为我只是用黑色涂抹了它们,使其与背景融合。如果你照片上人是长头发,你可以使用“克隆图章工具”隐藏耳朵再复制它们。不过,如果你的头像是短发这一步可能会非常棘手,纳威人的耳朵比人类的耳朵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可能会再次使用克隆图章工具。

现在,你可以自己画纳威人的耳朵,或是和我一样――载入我在网上找到的截图。有许多的电影画面你可以在网上找到。把它们保存到你的计算机上,去“文件”,然后“打开…”并选择该图像。

现在在工具窗口选择“多边形套索工具”,并在导入的耳朵周围创建蒙版。之后,或是拖动图片到你的文件里,或是去“编辑”,“复制”耳朵,把它“粘贴”到你的图像里。它现在是一个新的图层――你可以在“图层”窗口看到。现在,放置你载入的耳朵――你可能需要调整它的大小,点击“移动工具”,把它移到合适的地方。

5、如果脸是正面的,你只需右击耳朵图层,选择“复制层”。然后选择“水平翻转”,将耳朵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正如你所看到的,我载入的耳朵失去了一角,我将描绘这部分,使用克隆图章工具和设置为“正常”的画笔工具(使用“吸管工具”选择耳朵本身的颜色)。有点难度。

6、现在,我们要放大眼睛。通常你可以尝试这样做,因为人物拍摄的是直视相机,双眼必须相同扩大。首先,复制整体形象,你有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版本,

然后使用“多边形套索工具”,在菜单中选择“添加选择”(这样你可以同时选择几个地区)。创建两个蒙版,分别在两个眼睛周围,包括眼皮和眉毛。在工具栏点击“移动工具”,然后放大选区直到眼睛到你所需要的尺寸。

现在,点击“移动工具”,在弹出窗口中选择“应用”。现在,在编辑菜单中“复制”和“粘贴”。眼睛现在应该在新的图层上。复制该层。然后用橡皮擦工具擦除一个”眼睛图层“的左眼,以及另一个眼睛层的右眼。基本上,这意味着每只眼睛在单独的图层上,虽然扩大,但其比例仍然是正确的。按“CTRL”选择两个“眼睛图层”,并使用键盘上的箭头键向上和向下移动眼睛,然后选择每个单独的眼睛将它向左,右移,再一次使用箭头键。

7、现在,你可以使用“橡皮擦工具”,擦去眼睛周围重叠的部分和边界线。这样做将露出下面的图层,所以不要删除太多。

8、这是最困难的部分――鼻子!这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所以不要灰心,尽可能的尝试。

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并选择鼻子和它周边的区域。从主菜单选择“滤镜”,并去“液化…”。一个新的窗口打开,你可能要放大一点。选择“向前弯曲工具”――“笔刷密度”和“笔刷压力”设置为100。现在,纳威人的鼻成型了。如果你做错了,可以使用“重建工具”。它可能看起来有些奇怪,但这也没什么,点击“确定”,它看起来应该像下图。

9、这仍然是相当困难的。现在,你需要使用“加深”和“减淡”工具。其“范围”设置为“中间调”,“曝光”设置为5%,继续小心地修饰鼻子。要揣摩照片上的光的来源。因为这一步是很麻烦的,可以正常进行下一步骤,并随时返回来修改鼻子。

我用“减淡”工具,设置为“中间调”和“高光”,加亮眼睛的虹膜。而且,我给鼻尖染了粉红色,使用笔刷工具设置为“颜色”,这个颜色可以使用“吸管工具”从耳朵上采样。

10、我继续使用“加深”工具――结合“中间调”和“阴影”,给整个面部做进一步补充。对比图像9和10的差别。你可以选择不这样做。不过,你可能已经注意到,我“液化”了鼻子一点…。

11、我认为我的整体形象有点太暗,去图层窗口,在底部点击“黑与白”符号名称为“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并选择“色阶…”。现在,一个新的窗口打开了,按下图设置,点击“确定”。但是,这种选项并不总是能改善图像,所以你可能要尝试移动滑块调整。或者,如果你的图片过轻或过浅,你也可以使用滑块更改。

12、在该模式下点缀脸部,使用“加深”工具――中间调和阴影,以及“画笔工具” ――这次是圆形,其硬度50%,约10%的不透明度 ,建立色彩深度,“模式”设置为“正常”。你需要多次尝试,才能得到好的效果。

13、现在是时候扩大眼睛的虹膜了!基本上我们在这里重复步骤6。因此按照每一个步骤,只需将它们单独应用到虹膜上。调到你满意的位置后,使用“橡皮擦工具”擦除图层下方的眼睑。

最后我做了一些额外的灯光效果,使用“加深工具”设置为“阴影”,“减淡工具”设置为“高光”。对比图像12和13的差别。我希望你对你的结果感到满意。

篇6:马克思人物转

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一个十三岁的白人小孩帮助一个黑人奴隶逃亡的故事。白人和黑人的冲突是美国文学中不可调和的矛盾, 而一个十三岁的小孩能够摆脱社会的固有偏见, 与黑人之间建立一种友好的伙伴关系, 这正是这本小说的独特之处, 也是马克·吐温进步思想的集中体现。这部作品中的主人公有两个, 十三岁的小哈克和黑人奴隶吉姆在他们身上我们都能发现马克·吐温的进步之处。

一、马克·吐温的自由思想

马克·吐温的自由思想在这部作品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哈克的自由思想。哈克虽然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孩, 没有接受正规的美国教育, 然而这正为他自由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哈克自由思想观念的成长, 主要通过他获得自由的过程来体现。哈克因为无人管教, 好心的道格拉斯寡妇和沃森小姐出于同情收养了可怜的他。收养之后, 她们就试图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道德理念改造哈克, 试图将他变成她们心目中的体面人, 但这种所谓文明社会的教育方式、生活方式却束缚了一个生气勃勃的少年的思想和活力, 压制了他自由的天性。哈克因为无法忍受这种生活, 最后只能弃而远之。斐尔普斯太太想收哈克做干儿子, 让他受教化。但是哈克受不了那种所谓的文明生活, 决定再次出走, 周游各地。如果说马克·吐温在他的另一部历险记《汤姆·索恩历险记》中的主人公汤姆的出走是反对溺爱, 那么哈克的出逃则表明了他与美国资本主义所谓的文明社会的对立。二是黑人奴隶吉姆的自由思想。虽然小说出版时, 美国的奴隶制度已经废止, 但是社会并没有给予黑人应有的待遇, 黑人的生活较之前并没有什么改变。黑人只是在名义上得到了解放, 实际上他们仍然分不到土地, 得不到土地就意味着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主人公吉姆仍是在白人家里当奴隶, 白人对他任意摆布。吉姆的出逃正是因为他不满被卖到南方蓄奴州去而。但是他向往自由, 希望能够与家人一起生活, 所以他坚决地选择出逃来保证自己的人身自由, 所以在出逃的路上白人小孩和黑人奴隶能够发生碰撞。黑人奴隶自由思想的成长, 正是马克·吐温自由思想的一种升华。

二、马克·吐温的种族平等思想

马克·吐温的种族平等思想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白人小孩哈克对黑人奴隶的同情与帮助。哈克在出逃的过程中遇上了要被卖到南方蓄奴州的黑人奴隶吉姆, 如果和黑人奴隶一起出逃的话, 在当时是触犯法律、窝藏奴隶的。所以哈克的思想不断地斗争, 但是善良、忠厚的吉姆最终改变了哈克对他的看法使他愿意帮助他, 并且尊重他, 并且把他看成是和白人一样应受尊重的人, 他甚至在做错事时愿意低头向黑人吉姆道歉。十三岁的哈克放低自身地位接受、帮助、尊重黑人的过程正是作者对资本主义种族歧视、不平等现状的一种讽刺。二是黑人奴隶自身对种族平等的追求。吉姆虽然是黑奴, 但是他和哈克在出逃的过程中, 全心全意对待哈克。他并不是以一种卑微的姿态对待哈克, 而是完全把哈克当成是他的朋友。这就说明吉姆在思想上对种族平等思想的认同。而且吉姆出逃的目的是能够挣到一笔钱赎买同样身为奴隶的家人, 希望能和他们一起过幸福快乐的日子。和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生活是大多数人共同追求的目标, 黑人奴隶宁愿冒着被抓的危险也要为这个似乎希望渺茫的目标拼搏的精神不正是马克·吐温对美国资本主义种族歧视的有力控诉。

三、结语

马克·吐温的自由、平等思想在两个主人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马克·吐温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是也显而易见的, 但是在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时, 作者则显得有些无可奈尔。小说结尾吉姆最终获得了人身自由, 但是自由的获得却是白人奴隶主华森小姐大发慈悲给予的, 这就说明马克·吐温还是认为黑人如果要获得和白人一样自由平等的地位单靠奴隶自己和少数白人是不行的, 还必须依靠白人主流的良心发现和思想认同。

摘要:种族歧视是美国由来已久的社会问题, 也是许多文学大师在反映美国现实、追求社会进步中着力渲染的一个问题。《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正是这样一部反映美国种族关系问题的经典小说。作品通过揭露美国当时社会种族歧视的各个方面, 不仅反映了马克·吐温对种族歧视问题的关注, 更体现了作者的自由平等的进步思想。

关键词:马克·吐温,种族歧视,自由平等思想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12)

[2]、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3]、王妮娜, 高黎娜.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姆莱特’——《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人物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8 (12)

篇7:浅析马克思主义人物性格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要具备以下特征:人物性格的客观性,独立性,历史性和典型性。下面结合陈奂生的人物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一、客观性

马克思在1859年《致斐·拉萨尔》的信中谈到他对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的看法:“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在这里,马克思强调了文学创作的基础,那就是客观现实。莎翁的戏剧人物形象鲜明,性格丰富,是有强烈的现实基础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强调了现实世界的客观性。文学创作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现实主义的原则。要以现实为基础,而不是凭空想象。同样的,人物性格的塑造也要遵循这样的原则。

《陈奂生上城》写于改革之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高晓声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的。陈奂生这个以前的漏斗户,吃饭已不成问题,甚至可以做点小买卖,挣点碎钱。这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是符合的。还有对陈奂生在火车站卖油绳场景的描写,对招待所里服务员的描写,都符合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

二、独立性

在人物人性描绘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还提出了作家要尊重人物的独立性的观点。不能从作家的主观意图出发,任意改变人物的性格发展逻辑。

对于陈奂生来说,他首先是个农民,具有憨厚,淳朴,勤劳,节俭的天性。虽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很长时间经济上的贫困使得他对钱看的特别重,所以会在招待所里闹出这样这样的笑话。同样以为长时间的贫困,也使得他特别容易满足。他进城卖油绳只是为了买一顶帽子,误打误撞进了招待所,虽然花了五元钱,但是拥有了向乡亲们炫耀的资本也是值得的。从最开始进城买帽子时的期待,到在商店没有带钱买帽子的尴尬,从初进招待所时的紧张到交完住宿费后的随便。陈奂生的一言一行符合他的性格发展,而不是作者主观臆造出来的。

三、历史性

恩格斯在1890年《致保·恩斯特》的信中批判奥地利作家海尔曼·巴尔关于妇女问题的论述中说到,“失掉一切历史发展特点的妇女,如果把她身上一切历史形成的东西同皮肤和头发一起去掉,在我们面前呈现的原来的妇女来剩下什么东西呢,干脆的说,就是雌的类人猿”,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物性格应该具有历史性。

人物性格的发展是个历史的过程,既有传统的因素,同样体现现代的特征。在陈奂生身上所体现的性格特征,既有传统的美德,如节俭,勤劳,诚实等。又有当代农民的因素,在这一点上,在陈奂生身上体现得很明显。虽然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物质生活得到改善,但是农民的精神生活仍然处在一片空白之中。陈奂生就是这样,他的痛苦就是精神生活极度贫乏。这次上城虽然没买到帽子,但是变相的让他无意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有谁做过书记的汽车,有谁睡过五元钱一夜的招待所?这样的经历让他顿生一种优越感,是用钱买不到的。

四、典型性

恩格斯在1888年《致玛·哈克奈斯》中提到,“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精髓,同时也是现实主义的特征。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同样也要具有典型性。

陈奂生进城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这一典型环境中发生的。他的形象可以代表在这一环境中一部分农民的群体特征。他们在改革之前生活贫困,改革之后,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在这同时,他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高晓声表现的就是这一部分农民的群像。

典型理论尊重现实,从现实出发,塑造典型人物,为文学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理论对于文学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通过以上分析,马克思主义人物性格理论的四个论点在《陈焕生上城》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得到了运用。如此看来,陈焕生形象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其人物性格的客观性、典型性、独立性、历史性使得陈焕生这个中国广大的农民阶层中典型的一员,他的那种处于软弱地位、没有自主权的小生产者画像,以超强的现实感和历史感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成为历史传统和现实变革相交融的社会现象的文学典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社,1972

[2]吴功正.小说美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6)

[3]阿·托尔斯泰.论文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篇8:马克思人物转

关键词:沈志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39-0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大致可分两个阶段:一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入中国;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过程。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早期的革命实践仅仅是停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进、认识和初步探索阶段,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创造性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这两个阶段中起着承上启下和衔接润滑作用的代表人物是寥寥可数的,沈志远就是其中一位。沈志远是中国较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共产党员,这种研究一直持续到1965年,他恰好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一步步的深入历程,并且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沈志远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对于我们更好理解和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沈志远其人其事

沈志远出生于1902年,祖籍浙江萧山,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经济学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2月,沈志远被党组织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进修,主要进行马列主义理论研究、翻译和编辑工作。1931年回国后的沈志远被党组织委以重任。同时,先后担任了社会科学家联盟(社联)的委员、常委,参加编辑《研究》杂志[1]。沈志远在杂志上发表了大量作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新经济学大纲》、《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黑格尔与辩证法》、《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等著作。1949年沈志远参与了新政协共同纲领的起草工作,先后在国家和省级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在这段时间里,沈志远先后编写了《近代哲学批判》、《人民群众的历史决定作用》、《观察事物的方法与原则》、《叶青哲学往何处去》和《新人生观讲话》等哲学著作。1957年反右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从此仕途坎坷,写作等研究工作屡遭限制,身体健康也受到影响,在1965年1月26日因患心肌梗死逝世。1980年,党中央拨乱反正为沈志远恢复了政治声誉。

二、沈志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所做的贡献

(一)从学术思想到革命理论的演变

经过多年的文化积淀和留学经历,沈志远在1932年写出了他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专著《黑格尔与辩证法》,这本约12万字的著作主要介绍了辩证法演变的三个发展阶段和主要内容。沈志远对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要意义有独到见解,这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所不具备的特殊品质和进步思想。他曾讲过:“自从伊利契逝世以后……人类历史上又起了不少变化,……两个绝对相反的世界或社会经济体系的对立,已经达到了空前的尖锐化。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历史的大转变关头,唯物的辩证法之活的应用——应用于实际斗争的问题上去,已成为每一个革命思想家和实践家之急不容缓的任务。”[2]显然,沈志远除了认真研究辩证法的学术思想外,更为重要的是把这种学术理论联系旧中国的实际问题,期待用科学理论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践难题,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二)把哲学理论变成普通群众的生活原理

沈志远十分注重哲学著作的通俗性。1933年,沈志远通过北平笔耕堂书店出版了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辞典——《新哲学辞典》,系统收录了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范畴的条目,为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落满灰尘的书架上变成人人可以触及的生活指南,最大的功臣非艾思奇和沈志远莫属,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和沈志远的《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把艰涩难懂的高深理论通俗化、简明化的典范。某种意义上,沈志远的《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可能影响更为广泛。这本书依旧站在实践的最前沿来审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力图让广大群众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和理解变革的现实。为了使人民大众不被错综复杂的理论学说混淆,沈志远还专门对每一个哲学派别的观点进行了介绍和批判,达到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沈志远把他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及一个个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事例呈现给读者,使读者了解到了最基本、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一部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著作

沈志远在后世影响最大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作品,首推《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这部由沈志远翻译苏联学者米丁的伟大著作多达七十万字,共上下两册。上册《辩证法唯物论》和下册《历史唯物论》在十五年间分别被再版十八次和十六次,其流传范围和影响力由此显见。在沈志远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出版以前,中国当时也有一些颇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著,但是由于社会客观条件和自身思维的限制,内容或不够完整,或过于简单,总之带有各种各样的缺憾。而在今天看来或许不够完美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确是那个年代少有的系统而又详细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惊世之作。这本书所介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范畴及其体系构建,均被后世所沿用。此外,这本书还囊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述有关哲学、政治经济学等问题的中文译文,这在当时马克思的经典原著还没有被大量译成中文的情况下,为更多读者了解“原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便捷条件。

三、可借鉴的经验

(一)要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

马克思教导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要用战斗的、批判的眼光看问题,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来面貌。沈志远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就是同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激烈斗争的过程,沈志远的一生是研究、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一生,也是为追求真理而奋斗的一生。沈志远在翻译米丁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一书中,为了更为系统、更为详尽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哲学体系,不得不研究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一切理论学说和著作,这其中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复杂和痛苦的收集、分析材料的过程。正是因为沈志远坚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哲学问题,《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才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历经时光洗练光芒不衰。我们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价值观和学说理论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我们要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认识,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必须采取批判的眼光,不能单纯地片面否定或肯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含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创造出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3]。粗略算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从最早一批革命斗士的摇旗呐喊到现在挂帅的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在中国的传播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尽管现在国内存在各种各样的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真实性的声音,但是它毕竟还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思想。最初,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能够入主中国,与它在某些方面和儒家文化有相似的理论品质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中国当时的现实需要密不可分。沈志远的所有著作都十分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的枯燥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力求最大限度地契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这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地方。我们党即马列主义之后,经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和深化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进程。

(三)要追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

沈志远认为理论只有被大众所掌握时,才会产生巨大的革命力量。他在《我写<实践唯物论讲话>的缘起》一文中写道:“要使理论成为实践——首先是抗战建国的实践——之指导,必须使理论能为大众所把握;只有当理论为大众把握时,它才成为一种不可战胜的物质的力量;也只有当理论成为大众头脑的武装时,它才会对民族解放的革命运动发生重大的作用。”[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延绵不绝的力量源泉。无数历史实例证明,科学理论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沈志远就是很好地认识了这一点,其编写的《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新哲学辞典》、《人民群众的历史决定作用》等书,无一不是把高高在上的、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拉到实实在在的生活当中,沈志远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送到人民群众的手上,让广大人民群众拿起理论的盾牌解决现实世界存在的各种困惑和疑难问题,真正理解和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指引群众主动加入到马列主义的阵营中,进而增加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尤其要借鉴这种“亲民”的方法和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理念深入到群众中,走群众化、大众化路线,让社会大众都能切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沈骥如.沈志远传略(上)[J].晋阳学刊,1983,3(58).

[2]沈骥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家——沈志远[J].哲学研究,1985,12(51).

上一篇:春怨,春怨杨凝,春怨的意思,春怨赏析下一篇:中秋夜听歌联句,中秋夜听歌联句武元衡,中秋夜听歌联句的意思,中秋夜听歌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