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化哲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观点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一生的追求理想,就是为人类解放、全世界人民的幸福谋福祉,这就是文化哲学的本质和规律,是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文化研究的体现,是建设开阿放、包容、交流、互鉴文明的基础。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马克思文化哲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马克思文化哲学论文 篇1:

试论马克思的文化哲学及其传统

摘 要:在对历史规律的探讨中,马克思以资本主义、民族发展为主题,建构了文化哲学的历史理论,也正是因为这一理论,马克思才能够真正发展出实践哲学。为此,只有对马克思的文化哲学及传统进行研究,才能够从深层次上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变更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文化哲学;传统

文化哲学作为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是一种通过哲学方法、站在哲学角度,进行文化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而为了能够更好的通过马克思文化哲学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对马克思文化哲学及其传统进行相关研究,就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文化哲学对人的生命阐释

在马克思哲学的形成中,青年黑格尔派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马克思哲学中的自我意识学说就是由此而来的,但马克思就自我意识学说进行的深入研究,也使得马克思哲学从自我意识的矛盾走向了人的生命文化哲学研究。在这一研究中,马克思创造了一种实践性的文化哲学,并希望能够通过这一文化哲学挣脱精神世界的内在欲望和实现这一欲望的必然性与现实性,这正是马克思文化哲学的核心之一。

马克思哲学中,马克思通过对感性世界、人的价值生命以及肯定实践与人的创造活动的关系上,对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进行了充分的体现,而这种体现马克思则是通过三方面内容说明的。首先,马克思在自身的文化哲学研究中清楚了哲学史上对偶然性的认识论规定,并通过研究确定了偶然性的本体论意义,这一意义额确定也标志着马克思解决了德谟克利特把偶然性定义为认识论范畴与伊壁鸠鲁把偶然性定义为本体论范畴之间的思想碰撞,并在哲学模式上强调了偶然性是本体、本质,而必然性是偶然性外部条件且需要不断否认的方面;其次,马克思在文化哲学的研究中,吸取和改造了伊壁鸠鲁哲学的伦理学原则,并将人定义成了人的价值生命的存在,这一定义中马克思结合了伊壁鸠鲁把伦理学原则贯通于哲学之中,把哲学当作人追求幸福、享有自由的境界,并认为哲学本身便是自由。而为了说明人的生命创造活动,马克思对偶然的抽象的可能性与偶然性是以时间标志的生命存在方式这两个特性进行了阐发,而这一阐发正是典型的文化哲学说明人的存在的方式。

在最后,马克思借助了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学说探讨感性世界的内在矛盾思想,并以此确立了实践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地位、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马克思认为青年黑格尔派没有从原则的内部消除黑格尔哲学的矛盾,这一研究结果为马克思“哲学的这种直接的实现,按其内在本质来说是充满矛盾的”这一论调提供了理论依据,其后马克思有根据这一研究提出了三个观点。其中第一个观点马克思认为实践本身就是一种种哲学的内在规定性和世界历史性;而第二个观点,马克思则揭示了感性世界的内在矛盾,而这种内在矛盾的出现也使得感情世界成为生命创造的过程,这使马克思确定了自身“实践”的哲学性质;而在第三个观点中,马克思将自身创造的感性世界视为自身生命价值的确认,这三方面观点正是马克思实践的哲学定位。而由于这一定位在创造中大量采用了文虎哲学思维定式,所以企业可以被称为实践的文化哲学范式。

二、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历史主义原则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关于这一哲学实践的重要著作,我们能够通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了解到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历史主义原则。

在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历史主义原则确立中,马克思通过对“实践”理论的考察,提出了“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这一论断,而这一论断也对人的生命创造的能动性进行了阐释。在马克思所说的类特性中,这一类特性指的是“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其存在着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人在自我意识建立中的精神二重化,这种二重化将人类精神分为生命本身与生命意识,这种二重化揭示了人之所以会创造文化,是由于人类生理上具有创造文化的本能,也就是说马克思将人的文化创造能力看作是人的天赋;而在第二层含义中,马克思希望人能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这一层马克思不仅认为人的精神能够实现二重化,而且能够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并根据这种二重化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马克思通过分别从自我意识和现实创造活动两个层面上揭示出了人的生命本质即是人的分离和抽象能力的实现,而这一实现在历史考察中则说明了人的文化创造活动的历史性特征。而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人同外部世界、自然世界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生命活动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以及人同人相异化这四个方面对异化劳动的历史形式进行了展现,而这一展现也使得马克思创造了自身独有的异化劳动说明人的文化创造的历史性特征,这一特征构成了马克思文化哲学的历史主义原则的独特内容。

三、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传统

在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传统中,我们需要通过本质、结构、规律以及动力四个角度,对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传统进行具体阐释。在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文化本质中,马克思认为文化是自然界的“人化”,其既是客体的主体化又是主体的主体化,这也使得马克思认为人类实践的产物、人的主体性的外在表现就是文化的本质;而在文化的结构中,马克思创造的唯物史观把社会生活划分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大类,其认为社会的本质就是实践;在文化的规律中,马克思揭示了文化发展中自然规律与文化规律的联系,其认为文化结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构成文化规律,而各类文化规律的协调发展与协同并进,则是最重要的文化规律;在文化的动力中,马克思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对践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原动力进行了深入阐述,这一阐述最终得到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斗争根源于文化基本矛盾,而这也体现为文化发展的直接动力。

四、结论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都在不停交流、碰撞、融合,我国政府必须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并以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为指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人的文化自强与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何萍.马克思的文化哲学及其传统[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06:5-14+138.

[2]冯光春.论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及其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指导意义[D].四川师范大学,2013.

[3]顾红亮,刘晓虹.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讨论综述[J].教学与研究,1998,12:32-36.

[4]何萍.中国大学校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传统——读《陶德麟文集》[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06:645-658.

作者:左正浩

马克思文化哲学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及其现实意义

摘 要: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观点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一生的追求理想,就是为人类解放、全世界人民的幸福谋福祉,这就是文化哲学的本质和规律,是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文化研究的体现,是建设开阿放、包容、交流、互鉴文明的基础。各种文明交流和谐共存是文明长期延续及发展的重要因素,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包容开放是着眼于世界不同文明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共同進步,以包容的心态深入学习体会,维护文化多样性,共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文化道路;文明交流互鉴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在中国化的进程中结合了中国社会实际,在取长补短、吸收借鉴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文化道路,在全球化背景下,为实现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文化发展的新动力,这需要中华民族有着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内在思想逻辑

马克思是通过走进黑格尔、批判黑格尔、走进费尔巴哈又走出费尔巴哈,最后创立自己的哲学。通过理论的研究、理论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又重新回到理论,当理论和现实产生矛盾的时候,他反思自己的理论,同时也进行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的批判,其实本质就是如何看待人类自身的历史及社会发展问题。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系统的文化哲学理论,但是他的哲学观点和学术中,始终贯穿着人的自由、解放及全面发展,这就是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核心。只有紧抓这一核心内容,才能透彻理解及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及其对当代的意义。

马克思在初中毕业论文中提出了马克思一生追求的理想:为人类解放、全世界人民的幸福而谋职业。马克思说政治解放不彻底,但是并不意味着政治解放不重要,他认为政治解放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前提和步骤。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具体提出了对宗教解放、政治解放的批判,并将对人类解放的条件和组织作为一生追求的哲学理想。《手稿》提出的类本质是类生活最核心的一个体现,手段就是要坚持不停歇的革命,力量就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开始登上舞台。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文学等领域都有研究,并且融会贯通,他在吸收优秀前人的思想成果之后,基于无产阶级事业的出发点,对自己的文化思想成果加以改造,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服务。马克思在阐述了政党理论的同时,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并确立了政治立场和革命纲领,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崇高理想。坚持人民至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遵循相应规律的,例如,对规律的把握及认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要以人民至上为原则,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民族和国家的解放和发展是目的,逐步建立一个理想社会,这个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理想社会,这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影响广泛而深远。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不仅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指导意义,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具有实践意义。“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人类文化不能只有一种,而是在与其他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中产生新的文化,文化只有不同,而没有优劣,好的文化在冲突碰撞中能够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点,从而解决自身的生存困境。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符合中国文化发展道路

由于各个国家与民族的地理性差异,发展各不相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走过了70多年风雨历程,在实践的过程中,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研究与中国社会发展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吸取优秀思想,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中国化理论新时代。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2]。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背景下,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发展繁荣昌盛的文化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文化不仅要凝心聚力,还要丰富人们精神生活。随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推广和普及,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精神面貌。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体现在艺术方面的百花齐放、学术方面的百家争鸣等等,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能故步自封,应当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各家之所长,结合自身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中国化为现代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首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出了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等等一系列文化举措,目的是使中华文化能够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使人们精神面貌上更加坚定中国精神,进而促进各民族文明的互鉴交流,最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崭新的道路上走向繁荣。其次,文化发展的道路符合中国社会实际,我们坚持用正确的理论实践推动发展文化教育,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在立足本国文化基础上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坚持理论与人民相统一的原则,提高文化水平,维护文化领域风清气正的环境。最后,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在人民内心始终认同的是基于中国历史长河中,经过时间打磨,最终得出的优秀文化,它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要融合创造性思想,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相通,结合地区、民族差异,立足本身,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

始终坚持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后实现文化超越。文化超越具有客观性,文化的历史沿革的局限性决定着文化具有超越的必然性。局限性容易导致文化传播停滞不前,所以势必要进行文化创新再超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3]。文化创新也是要贯彻互利共赢、文明互鉴等原则,提高文化主体思维创造力,构建创新性和超越性。文化领域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表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的理念,在艺术、网络等方面宣传引导使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人民幸福感提升。

三、文化哲学下的文明交流互鉴

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坚持交流互鉴是从尊重文明多样性出发,以超越文明隔阂、化解文明冲突等观点,认为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文化发展的原动力,实现不同国家文明交流的共赢共享。

首先,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文明互补的基础。文化具有多样性,多样性是由于各个文明具有差异性,在差异的前提下吸取对方优异的文化,差异的部分越多,互补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产生新的文化。相差异的事物互相补充才可能不断发展和完善,达到互利共赢,如果没有吸取和借鉴,那么文化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消失。新文化的产生是由于新旧文化交替,相同文化重复叠加达到高峰,不同文化互相补充不足,具有互补性,取之所长,补之所短。所以各个文明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鉴。

其次,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产生新的文明。“任何人也不会否认,首创性乃是人类事务中一个有价值的因素”[4]。超越文化差异、文明隔阂是文化前进的动力,一种文化的产生经历了文化本质的冲突,在基于本身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而产生的,所以交流是产生新文化的必经之路。对文化的交流就如生物多样性一样必不可少,纵观历史,多元文化共存的地区都是文化繁荣发达的地区,比如黄河流域文化,是源于不同种族在实际生存中逐步摸索得出的,落后地区的文化都相对单一,具有保守性,没有交流的基础,所以导致文化发展相对缓慢,社会经济也随之较慢。因此,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以交流为基础,开放、包容的文化具備与时俱进的特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再次,文明交流互鉴是构建文明和谐发展社会的重要措施。建立开放、包容、美丽、和谐的社会是现今全球化治理的目标,各个文明和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科学性,具有研究价值和推广价值,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优势,发展文明和谐的社会。在不可再生资源逐渐匮乏的现在,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文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可以加大力度弘扬,发展旅游业、知识产业、带动周边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会等等。中国国土辽阔,文化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可以使其他各国了解我国风土人情,增强对我国文化的认同及尊重,同时还可以带动文化产业升级,利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最后,文明交流互鉴离不开包容互鉴。包容互鉴是文明交流的内在发展动力,交流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文明冲突,在不同类型冲突之间要做到互相包容,不能让文明冲突成为影响交流合作的因素。文化包容将是构建文明交流的重要因素,不同文明交流会产生冲突是必然的,但是文化包容才是文明长远发展的基础,可以促进多样文明的发展创新,利于人文基础发展,建立开放包容的社会。发展和而不同的理念,化解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冲突主张尊重差异性,发展多样性谋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肯定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在交流中共同发展。因此,互相包容、互相借鉴是文明交流的内在基础。

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国文化发展实际,从大视野、多角度思考和推进中国文化文明,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发挥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大力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建立互联互通的文化交流机会,为构建新时代文化理念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1(1).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作者:阎毅

马克思文化哲学论文 篇3:

马克思哲学的文化哲学意蕴

对马克思哲学的基本性质和存在方式的准确把握和合理定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前提,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不断创新的理论起点,是保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沿着正确方向和路径发展的前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界从对苏联教科书哲学的反思,到开展“实践本体论”与“物质本体论”的争论,再到 “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实践诠释学”、“生存实践论”等理论命题的提出或理论体系的建构,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和存在方式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争论。但时至今日,讨论很难进一步深入,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尽管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但因其体系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很难被解构,而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构想,尽管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和实践的地位,但却在哲学体系的完整性和严密性方面存在不足。上述困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论范式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事实上,如果不转换理论研究范式,哲学理论很难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

一、马克思哲学变革与哲学理解范式转换

马克思哲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实现了哲学变革,用一种“时代精神的精华”——新哲学代替了“解释世界的万能公式”——旧哲学。但是,学界对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内涵和关节点的理解和认识却不尽相同。例如,关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存在很多种解读:唯物辩证法对唯心辩证法的革命,实践的唯物主义对机械的唯物主义和直观的唯物主义的超越,“改变世界”的哲学对“解释世界”的哲学的超越,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对神本主义和物本主义的超越,实践本体论对物质本体论的替代,重建本体论或本体论的转向,等等。为什么不同的结论差异很大,似乎又都能够得到马克思文本的支撑?其中的问题出在何处?在我们看来,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还没能跳出传统的哲学研究范式的窠臼。从根本上看,原有对马克思哲学的性质和存在方式的理解是建立在传统理性主义哲学理解范式上的,而这种哲学理解范式正是马克思所批判和超越的旧哲学,相对而言,现代以人文主义精神为基础的文化哲学理解范式更有利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存在方式,有助于发掘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内涵和革命变革的真正价值。

一般而论,“哲学范式就是指哲学理性分析、反思和批判活动的最基本的方式和路数”[1]。哲学范式转换是一种总体性和根本性的转换,至少在“研究什么”和“怎么研究”这两个基本方面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尽管目前学者们对文化哲学的理解还有分歧,但对文化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的认识却基本一致,例如,“文化哲学是一种与理性主义哲学相对的思维方式,是对文化的形上意义及思维方式进行专门的研究”[2](P18-19);文化哲学并不是一种独立于其他哲学学科或分支领域的特殊的哲学研究领域,而是贯穿于或渗透于所有哲学领域之中的哲学视野或哲学境界"[3](P12);文化哲学就是“自觉地以整体文化为对象的哲学”[4](序言,P2)。另外,人们对文化哲学所研究的对象——文化的理解也基本一致,例如认为:“文化就是‘人的现实的生命存在’及其‘世界’、及其‘优化过程’。人的现实的生命存在是文化的本体,因而也是哲学的‘本体’”[4](序言,P1);“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其核心是人自觉不自觉的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3](P10)。在处理文化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上是基本坚持,“哲学生长于文化的土壤之上,哲学按其本质精神来说是‘文化的’”[4](P10),认为“哲学是人类文化精神或文化模式的自觉外显”[3](P12)。

应该说,西方哲学有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两种基本的哲学理解范式。理论哲学理解范式以自然科学为理论基础,以逻辑范畴为理论工具,以构筑完美的、普遍适用地解释世界的哲学体系为使命,其中,意识哲学、思辨哲学、本质主义哲学等形态都属于这种哲学范式。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则以人的生活世界——文化世界为关注对象,以语言符号为媒介,以人的现实创造活动为根基,通过对人的对象化活动成果——文化的观察、对比、解剖、反思、批判达到对人自身的把握。探究人的生存方式及其合理性,人的形象的自我完善、给人以生存智慧是文化哲学研究的目的,其中,社会哲学、历史哲学、文化哲学等都属于这种实践哲学研究范式传统。但是,在西方哲学史上这两种哲学传统发展和影响并不平衡。伴随自然科学在近代的革命性进步,理性哲学和意识哲学得到进一步强化并成为人们普遍接受和运用的哲学理解范式。马克思哲学的创立时期正是黑格尔意识哲学的鼎盛时期,马克思要变革的正是黑格尔的意识哲学、思辨哲学、体系化哲学。从根本上看,马克思的哲学基本立场属于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立场,我们不应把马克思哲学变革简单地理解为黑格尔哲学加费尔巴哈哲学的平均数,而应理解为哲学范式的一次深刻的转换。

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文化哲学字眼,但是,从他的实践哲学的基本精神来看,他的哲学立场已经超越了意识哲学和思辨哲学范式,开始转向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的理解范式。马克思对纯粹的形式化的、思辨的、体系化的,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独立的哲学”持明确的否定态度。他坚信,“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这些抽象与哲学不同,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5](P73-74)。马克思进而指出德国哲学的特点:“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爱好宁静孤寂,追求体系的完满,喜欢冷静的自我审视”[5](P219)。马克思认为,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对现实给予具有针对性和切中时弊的批判,而不是体系的完美。尽管“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得到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终的表述”[5](P8),但黑格尔的哲学并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这种体系化的思辨哲学充其量只能对“彼岸的事物”给予解答。可见,马克思要超越的是哲学家们构造出来的体系化的哲学、学院式书斋哲学,把哲学变成变革现实的文化批判精神。

从对哲学功能和使命的理解上,马克思哲学已经开始转向文化哲学理解范式。在马克思看来,“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5](P2)。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留于德国当时的哲学水平,满足于以“国家哲学”和“法哲学”为代表的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的认同和接受。相反,他认为自己所创立的哲学不同于保守的“意识形态”,是真正的哲学——为历史和现实服务的,对尘世这种“原本”批判的“实践哲学”、“历史哲学”。马克思认为自己的哲学任务是以一个特殊的哲学领域里的战斗来参加在社会一切领域里进行反对整个现存秩序的革命斗争。哲学批判的目的在于消灭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现实,其中,哲学这个作为现实的观念上的构成部分也最终被一并消灭。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哲学的实现同时也就是它的丧失”[5](P76)。但是,消灭哲学并非是简单地抛弃哲学,而是要超越旧的哲学,其中包括黑格尔思辨哲学和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哲学。在此,马克思强调了自己的哲学与旧哲学在哲学功能上的本质区别,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P57)。马克思指出了旧哲学的局限性在于仅仅满足于“解释世界”这一目的,在他看来“改变世界”才是哲学的最终使命。

马克思哲学强调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现实性,说明其哲学已经开始转向文化哲学理解范式。马克思明确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不再是同其他各特定体系相对的特定体系,而变成面对世界的一般哲学,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5](P220)。在他看来,只有立根于时代的现实,真正在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反映现实、批判现实、推动社会变化和进步的哲学才是有益的。所以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5](P220)事实上,马克思一生的哲学发展轨迹也印证了他对哲学的追求和承诺。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以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人的现实生存作为关注对象并对其进行批判的哲学。

二、马克思哲学的文化哲学意蕴

的确,在马克思的经典文本里并没有明确地谈及“文化哲学”范式,但是,其哲学对象、哲学主题以及哲学运思理路本身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哲学意蕴。这也充分说明,马克思哲学变革不仅仅体现在对哲学的外在形式和哲学功能的理解上,更主要地体现在哲学的研究对象和主题的定位上。

首先,马克思对哲学对象的选定具有文化哲学意蕴。以人为哲学研究对象,对人的本性进行探究是西方哲学的基本主题之一。马克思哲学的独特价值在于超越传统神学和理性哲学、意识哲学关于人的理解。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性在于人的自我创造性、历史生成性和总体性。马克思主张用实践的观点理解人的本质,认为人是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在文化创造中形成的,而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进化过程。在马克思看来,“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6](P326)。马克思充分强调了人的形成既不是纯粹的外在力量——上帝的“造化”,也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进化”,而是“文化创造”过程。马克思认为“正像一切自然存在物必须形成一样,人也有自己的形成过程即历史,但历史对人来说是被认识到的历史,因而它作为形成过程是一种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形成过程。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6](P326)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人无疑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物,人的存在特征在于其以自主性、目的性、选择性和创造性为内涵的“自为性”、“自由性”,人的形成是生命本能冲动和文化符号形式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符号形式不是给定的,而是人的后天创造的结果,人的生存活动无不在一定的文化符号形式中完成,文化符号形式不断积淀、丰富成为人的形象模板和内涵尺度。马克思指出,人不同于动物,“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5](P46)。第二,人与其他存在物的另一个区别在于人具有自己的历史,而这种历史正是人的文化发展史。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6](P310)。人的形成是一种文化创造过程,人的纯粹自然本性不断受到否定、改造、教化,人的生成是一种不断“扬弃自身”的过程。第三,人的文化本性或实践本性决定了人的总体性或整体性特征,人的文化本性消解了关于人的理想与现实、理性与非理性、物性和神性、自在与自为、主动与受动等二元对立的困惑,揭示了人在现实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的总体性特征。

马克思以人为轴心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提出“人化自然"的思想,揭示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创造性的文化关系、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此问题上的机械论观点。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无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都不是直接同人的存在物相适合地存在着”[6](P326)。这说明自然界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打上了人的文化烙印的“人化自然”,那种“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割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6](P335)。马克思并没有否认自然界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人的优先性,但认为不能因此而把人“镶嵌”到自然世界的庞大体制之中。在他看来,作为人生活的对象的这个自然界恰恰已经不是纯粹的自然界了,而是一种被符号化、被赋予文化内涵的自然界——人化自然界——文化世界,而人面对的、与人有直接关系、有价值的正是这部分自然界。所以,他认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5](P55)在马克思看来,并不存在一个纯粹的、给定的环境,也不存在人被动地受制于环境的状况,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环境恰恰是人的文化创造的结果。环境因人的创造活动而改变,环境的形成和人的生成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环境的改变和改善取决于人的文化创造。

其次,马克思在对人的自由本性这一哲学主题的揭示和探索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哲学意蕴。马克思一生始终以人的自由和解放为理论主题,但是,他对这一哲学主题的揭示和探索并没有停留于纯粹的思维意识活动中,而是立足于人的生活世界——文化世界,立足于人的现实历史创造活动之中展开的。马克思揭示了人自身的生存及其本质规定,认为自由和创造是人的最基本的特征。马克思所设定的人的理想生存状态就是最终消除异化现象,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建立,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原则得到彻底贯彻的理想状态。

马克思对传统自我意识概念进行批判,赋予人的自由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他批判了德谟克利特的机械决定论,发掘了伊壁鸠鲁哲学中关于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自己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感性的生活世界”,而不是“本体的必然的自然世界”。他揭示了“必然世界”与“偶然世界”之间的关系、人的自由与必然世界和偶然世界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强调了人类精神的绝对自主性,把人从一切超验对象的迷信中解放出来。马克思无法认同青年黑格尔派把自我意识仅仅归结为一种精神的自由的观点,认为,精神的自由只有变成实践的力量才能实现。因为,精神的自由要变成实践的力量必须经过双重的否定:一是对世俗现实的否定,一是对自身的内在规定性的否定,即“个别的自我意识始终具有一个双刃的要求:其中一面针对着世界,另一面针对着哲学本身”[5](P76)。他认为,哲学必须“在自身中变得自由的理论精神成为实践力量,作为意志走出阿门塞斯冥国,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尘世的现实”[5](P75)。事实上,马克思已经把哲学家们头脑中的“自我意识”降到了现实世界之中,并深刻地揭示出:人是创造性地存在,是自我否定性的存在,世俗世界和自然世界是人的自我创造、自我否定活动的结果和形式。人的自由是一种自我否定的活动,是人与自身自然分离的过程,是一种个体性的存在。

对人的本质做文化哲学层面把握,对不人道的异化现象进行文化批判,体现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深刻的文化批判意识。马克思强调,“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类特性”[6](P273),自由的有意识活动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使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6](P273);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6](P273)。马克思揭示了人的有意识的感性活动的基本结构和特征:首先,人的感性活动是一种对象性活动,不仅自然成为其改造的对象,人自身同样可以成为其对象和客体,这是人的活动的独特之处。其次,实践的对象化活动的后果是创造出人的文化世界,即活动本身以文化符号的形式被凝固和积淀。因为对象化的活动是一种感性的、现实的活动。人的对象化活动不仅“生产人本身”,而且还会生产出一个感性的、现实的、物性的“文化世界”。这个文化世界并非始终体现人的自由意志,而是还有可能以违背人的自由意志的状态——异化形式存在,而且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马克思对异化现象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作为对象化活动的后果,异化的产生和消除都必须通过现实的活动来实现,具体而言就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转型、文化批判、文化反思等活动使人的生存不断“优化”。

从总体上看,马克思坚持历史进步史观。与神学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的是,马克思努力把探索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各民族历史发展规律相结合。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民族学笔记》等著作中探讨了民族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关系,落后文化与先进文化民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比研究了俄国、印度、中国等文化落后民族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提出了著名的落后国家超越历史进程实现社会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理论”。马克思对历史的观察更加侧重民族文化特征,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选择性在历史演变中的重要作用,而不是强调历史受“铁律”支配,充分注意到历史演进的一般趋势和特殊道路的关系。这些理论探讨使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不局限于经济和政治基础,而是体现了一种文化进步主义的历史观,也使得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范式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参 考 文 献

[1] 衣俊卿.文化哲学:一种哲学研究范式[J].江海学刊,2000,(1).

[2] 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4] 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陈树林

上一篇:新闻职业观研究论文下一篇:小学教学音乐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