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音乐系论文的开题报告

2024-04-09

研究生音乐系论文的开题报告(精选10篇)

篇1:研究生音乐系论文的开题报告

研究生音乐系论文的开题报告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在表现方式上与非表演艺术很不相同。而音乐表演艺术则不同,他必须通过表演这个环节,才能把艺术作品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音乐表演中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使表演者的`对于投入的情感能做到呼之即出,挥之即去,达到挥洒自如、变化有序的境界,真正成为音乐表演所需要的情感。他有表演的真实情感作为种子,同时它又是经过提炼,升华了的与音乐中的情感内涵融为一体的。应该说,只有这种艺术化了的情感,才是音乐表演所需要的。

主要问题:

1、什么是音乐表演艺术及意义。

2、音乐的表现与精神性内涵。

3、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本质——情感体验。

4、音乐表演的情感体验——投情。

5、音乐表演—赋予情感以生命。

6、音乐表演中审美情感的体验。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大量阅读古筝方面的文献和著作;

2﹑找出有价值的课题;

3﹑依据论题精确寻找相关资料;

4﹑论文撰写;

5﹑在老师的知道下进行修改;

6﹑定稿并准备论文答辩。

措施:

1﹑在图书馆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2﹑真理原有资料;

3﹑请教知道老师,与同学交流探讨本论题。

进度安排:

1﹑11月-12月初:查阅相关的资料;

2﹑月中旬:确定选题;

3﹑年12月底:写开题报告并准备开题答辩;

4﹑1月-3月:开始正文协作,完成初稿;

5﹑203月-4月:修改完善文稿;

6﹑年5月:论文答辩。

7、对于音乐表演者的技巧与表现统一的要求。

篇2:研究生音乐系论文的开题报告

新华镇中心校:张晓利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门类。艺术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的今天,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国人提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国外更强调学生欣赏音乐,德国人说:“听音乐,听音乐;让每个孩子不能离开音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欣赏懂得音乐,这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离开了这一点就谈不到完美的教育。”虽用词不同,却阐明了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无论是西方的柏拉图还是中国的孔夫子,都懂得音乐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主要途径。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成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音乐教育有着众多的功能,如:社会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它能使人精神高尚、心灵净化、智力发展、身心健康。

音乐是一种神奇而美妙的艺术,带给我们无限美好的形式享受。更为奇妙的是这些音符的组合竟能时时拨动着人的心弦或徐缓优美,或激动神往,把你带进崇高的审美境界。在那优美的音乐之中少了几分烦躁不安,多了几分祥和安宁,这份优美的情感犹如阿拉伯神话中的飞毯载着你不断上升、上升,直到一个理性的至善至美的境界。所以这一切对音乐的感受都来自音乐欣赏。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深刻地感受到如果不教孩子欣赏音乐,这个世界会多么悲惨啊,音乐可以改变人生。教会学生学习音乐要从欣赏入手,从心灵的深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最重要的是净化心灵让每个人享受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头戏。应该成为音乐教育的核心,通过欣赏教学的研究,提高学生的素养及教师的教学水平。

据调查资料显示,在当前小学阶段,小学生处于探究心切,好奇心强,心里处于不稳定的阶段。他们对于音乐十分喜爱,但是又缺乏鉴赏的能力,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使得他们急需对音乐审美,情感,理解,鉴赏等各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家长往往认为学习就是语数英的学习,而能够带孩子听听音乐的家长更是屈指可数,很多人都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缺少音乐细胞”,“音乐欣赏是音乐家的事情”。而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也往往坐立不安,漫不经心。我做过一个问卷调查,以我们学校五年级学生为例,在调查中显示:喜欢欣赏音乐的占50%(但基本全部是流行歌曲);欣赏音乐的原因有60%是老师课外作业布置得多;而能对于所欣赏的音乐做出一点评价的几乎为零。我们学校学生的基础很差,家长的文化层次普遍不是很高,因此对于音乐欣赏的要求不高,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要求。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如何通过音乐欣赏来激发学生感悟音乐的能力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而现状不能很好地满足欣赏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在课改背景下,更需要加强和改进欣赏教学,做到既有形式又有内容,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为主题服务,最后达到 内化学生心灵。丰富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的人格.为进一步深化欣赏教学的研究,培养、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很有必要做此专题研究,探讨欣赏教学新的思维方法与教学思路.提高欣赏教学的效果.为此,我提出:“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的研究课题。

二、选题的目的、意义: 理论意义:

1)创造一个适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2)本课题研究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学生欣赏水平服务,为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发展提供参考实践的依据。

3)本课题有助于课程改革的进程,为创新音乐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保障. 实践意义:

1)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反复性:音乐欣赏教学的反复性是由音乐的这种特性所决定的。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稍纵即逝,只有记忆才能抓住它,而记忆最有效的方法是反复,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不断深化的过程,必须进行反复欣赏。常规经验告诉我们,当欣赏一首作品时,听得多了对音乐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教学时间不容许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听,只好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边听边唱。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学生会即刻感受、理解、记忆,会减少周期,提高效率。

2)强调以生为本,动静结合,学生参与。符合心理与年龄特征,符合音乐韵律的特性。3)提倡整合的原则:将新理念与教学行为整合,现有资源:音响、课本、多媒体等整合;听、唱、奏、跳活动统一在音乐体验上。

三、实验周期(2005.3—2006.8)

四、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1)聆听参与理论支撑:听力是人的本能。

实施的方法:以音乐要素为基本单元,以作品为媒介,创设聆听音乐的细节。

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做到什么? 达到的效果:对作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欣赏全是在三种不同阶段上听音乐的。由于缺少恰当的术语,不妨把这三个阶段称为

1、美感阶段,2、表达阶段;

3、纯音乐阶段。

2)节奏参与的理论支撑:德国奥尔夫:“节奏是音乐的骨干,是音乐的基础。”

实施的方法:为主题音乐设计符合乐句结构及音乐情绪的节奏教学模式,用乐器和声势模仿节奏:“拍手、拍腿、跺脚、捻指、打口哨”等,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例如:欣赏《船工号子》。

4/4 22 532 1 2 |66 216 5 6 ||嗨 咗 4/4 0 0 x x |0 0 x x ||嗨 咗

学生在每小节的后面击掌,喊出“嗨 咗”,突出劳动号子紧密有力的节奏、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既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又很快领悟了中国民歌劳动号子。加进演唱主题旋律,体会音乐作品内涵。

达到的效果:这是一首民族音乐,节奏简单,表现了长鼓节奏模式,和音乐配合相当和谐,符合音乐情绪和主题风格,学生边听边合 着节奏击拍,进入音乐的情绪之中。主题音乐是乐曲的核心,演唱并熟记主题音乐学生更能深刻地领会音乐的发展与变化,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熟悉主题最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哼唱主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在体会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感、音乐题材及音乐风格上)体态律动与舞蹈设计理论支撑

它是聆听者对音乐的即兴反映,根据音乐的情绪状态及其变化如旋律的高低,速度的缓急,音色的明暗等通过动作来体验这一过程。

实施的方法:

边听边律动,在律动中体会乐曲的意境和情感,并在参与的过程中,愉悦身心。

例如:欣赏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这首具有浓烈的苗族舞蹈风格的乐曲,教师提前编排好热情、奔放的苗族舞蹈,课上展示,学生感受音乐描述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热情性格,欣赏过程中教师把舞蹈基本动作交给学生,让他们随着音响用肢体语言理解表现音乐,学习效果会好。

4)乐器演奏参与理论支撑: 乐器演奏是学生表现音乐方式之一。打击乐器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乐器。教师要进行适当加入,使课堂活跃,帮助学生进入音乐之中。

例如:欣赏《鸭子拌嘴》,用打击乐表现这段故事,教师创设情景:“池塘边,一群鸭子走来,不知怎么回事,两只鸭子炒起嘴。学生击响手中的嚓,节奏忽紧忽慢;学生再用打击乐演奏出时急时缓的情绪;用身体动作神态把鸭子吵架的情绪表现出来。”在进入演唱环 节,产生对作品的理解共鸣.

学生听懂了一首乐曲,并不是欣赏课的结束,而应激励学生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目的培养学生创造和想象力。采用改编作品的节奏、速度、演奏乐器等方式。《森吉德玛》第一段缓慢而幽美的旋律,音乐描绘辽阔草原和无边沙漠的大自然景象,让学生试着在原来的主题音调基础上加快速度,用乐器演奏出来,感受旋律顷刻间的变化(热烈、欢快、喜悦)的气氛,创作活动中尝试快乐!

5)歌唱的参与理论支撑: 歌唱是人声表达情感的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种方法,孩子高兴时都喜欢用歌声来表现。是什么引起的歌唱欲望?只有孩子们愿意唱,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唱歌的欢乐,将作品能够唱出来的交给学生让其充分地创设新的学习欣赏形式,培养歌唱的习惯及演唱技巧。

例如:《草原到北京》是一首民族歌曲,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表现主题,为什么草原到北京,草原人民热爱领袖毛主席的感情唱出来。音乐的重点句在哪里?分析清楚了,由心而发的感情就唱出来了。演唱达到了更高的层次;欣赏教学也就达到了以美育人的目的。

6)图形音乐参与法.借助奥尔夫的音乐欣赏教学法进行欣赏教学.将乐曲用图形式表现出高低起伏的旋律,表现理解,感受音乐,再现音乐的主题.帮助学生记忆音乐,理解作品.提高欣赏的能力.五、实验目标 总体目标:

音乐是一门既有技术性,又有整体性、审美性的学科。音乐欣赏 是实践性极强的分支,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近两年的实践研究中,至2006年8月要使音乐欣赏教学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一定音乐素质的音乐欣赏者,使音乐欣赏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起到培养和发展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重要作用。更科学合理,更易于学生学习,更有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实现音乐理论与艺术实践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更符合音乐艺术极强的创造性的特点,使我们的音乐教学永远充满着活力。

具体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感受与鉴赏是最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审美的有效途径。

2)形成欣赏音乐的习惯,多听、多唱,学会欣赏音乐,培养鉴赏音乐的能力。实现《课标》对小学音乐学习领域目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三维目标,培养音乐爱好者。

3)通过课堂评价把握音乐要素,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结构单位;音乐的风格及作曲家个人风格特点;音乐体裁等。积极创造出各种各样很具有个性的表现方式,去表达对音乐艺术的理解。

六、实验的基本原则 指导性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对于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学习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学习的方法,予以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使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而有效地开展。自主性原则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保证学生主动积极自觉的进行音乐欣赏的学习活动。合作性原则

在教学中,构建师生合作学习,生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创造合作学习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成功,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创造性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通过对于音乐欣赏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启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脚,多种感官多方位的参与到对音乐的感知和体验中来,使他们的欣赏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

七、研究方法、手段、途径

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法等。研究的对象:小学1-6年级学生,研究的途径:

1、点上渗透,面上进行。对实验学生进行全面跟踪实验.

2、开展好“三结合”学校、教师、学生;科研、教研、培训相结合。

3、从课堂入手,解决欣赏教学的实际问题,按照预定计划实施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做好前测、中测、后测数据统计调查,利用好第一手资料调整实施。

4、在研究实践中拓展教学思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培养教师欣赏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的水平,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习惯与能力。

八、课题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05年3月---2005年5月)

1、课题论证、成立课题小组、设计研究方案。

2、以调查法,观察法,文献资料研究法和分析法为主,通过调查来了解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的需要及感悟音乐能力的现状并查找理论文献。收集与研究有关的资料。

3、结合“项目管理,任务驱动”搞好课题研究,制定并写出计划。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05年5月—2006年7月)

(1)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会欣赏音乐的习惯,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探究帮助学生提高欣赏音乐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3)培养提高学生领悟音乐,感悟音乐,发现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

第三阶段: 结题阶段(2006年7月—2006年9月)

1、整理资料,准备结题报告。

2、专家指导。邀请特级教师做欣赏课的鉴定与指导。

3、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评比

4、全部资料展示。

5、推广经验,弥补不足,继续开展好新课题研究。

6、资料的存储与备案

九、实验的组织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王军 副组长:陆崇军

组员:朱艳辉、马秀发、高贵金

2、承担课题的实验教师: 张晓利

十、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障。

1)学校领导陆校长,科研主任朱艳辉亲自参与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保障。

2)本课题负责人张晓利同志是新华镇中心校音乐学科教学带头人;潜心研究音乐教育教学,多次取得教学成果。

3)课题负责人张晓利教学水平是名列前茅的,多次受到领导的表彰。

篇3:研究生音乐系论文的开题报告

一、题目来源

题目的来源主要是指题目从何得来, 红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给出四个题目来源, 分别是教师科研、社会实践、实验教学、教育教学。现在的大学教师做科研的很多, 很多学生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当中, 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一些问题, 同时对一些问题产生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 而又特别感兴趣, 那么学生可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论文, 这就是从教师科研中产生的论文题目。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的社会活动, 如采风、演出、排练、比赛、下乡、社会调查等, 在这些活动中会产生一些灵感、经验、看法、感受。产生的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整理形成论文, 所以论文题目也可以从这些社会活动中产生。

实验教学对于音乐专业学生参与的机会比较少, 我们参与比较多的是教育教学, 如平时的专业技能小课、专业理论课、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等。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 教育教学是我们撰写毕业论文的理论基础, 是论文内容的主要来源, 因为我们平时的学习实践都与教育教学息息相关。

二、题目类别

红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给出四个题目类别, 分别是应用研究、理论研究、艺术设计、程序软件开发。不同学科反映不同的客观规律和知识体系, 音乐论文作为表达音乐学科研究成果的文体, 可以分为音乐学理论研究和音乐表演研究两大类, 应用研究和音乐表演研究比较接近, 因为音乐表演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音乐表演研究里面又包含部分理论性研究, 但理论性研究所占成分较少, 所以音乐表演研究应该属于应用性研究, 同样音乐学理论研究也有一定的应用性的成分在里面, 但理论成分大于应用成分, 所以音乐学理论研究应属于理论研究。艺术设计和软件开发的音乐专业学生接触比较少, 这两个题目类别属于设计范畴, 不属于音乐论文的写作范畴, 这里我们就不作介绍。

三、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我们在第一章论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中已经作了部分介绍。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还要根据自己的写作实际情况进行选题目的和意义的论述, 也可以有自己独有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由于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是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程度的相关情况, 了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与水平。它对专业课程调整和平衡教学重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选题研究的现状

选题研究现状主要指选题所属学科专业研究所情况、水平、发展的趋势。了解选题的研究现状能使我们在研究时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 它是我们研究的基础, 是我们创新的前提。它主要包括国内外专家学者就该领域某些问论题进行分析研究的最新成果、硕士、博士科研成果、评定职称论文等。我们在阐述选题研究现状时应选择最具学术水平的成果加以说明。因为学术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真实性、新颖性和实用性。我们从中能了解到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能够避免旧说重提, 引用假学说的现象发生, 从而提高我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另外, 我们要选择与我们选题最相关的研究成果来阐述选题的研究现状, 不要选择与我们选题不相关或联系不大的内容来表述选题的研究现状。另外, 在表述选题研究现状时要注意不要大量地照抄原文内容, 要在通读材料的基础之上客观、准确地综述性地介绍, 要能预见该论题的后期发展趋势。

五、论文 (设计) 主要内容 (提纲)

为了能让开题答辩专家详细了解自己的论文写作内容, 我们要把我们的提纲罗列到三级标题, 如第四章提纲的构建范例, 这样每个标题下的知识点都很清楚, 论文的提纲第四章以作详细介绍。这里就不作过多论述。

六、选题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选题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该课题的主要思想、观点和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有些只需简要地说明, 但有些问题需要详细地分析和阐述, 这部分就是我们选题研究的重点部分, 它是论文的主体部分, 也是我们论述的重点。选题研究的难点可能有很多方面, 可能学术上困难, 也可能是时间、经济和材料上的困难。研究的难点要如实地提出, 另外还要说明难点解决的办法, 能不能解决, 如果不能解决, 那么这个选题就不合适, 开题答辩就不会通过。所以, 应充分估计可能遇见的问题、并事先考虑好解决问题的办法。

七、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就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最后达到的研究程度, 这需要在该课题所属领域的研究的现状的基础上对比加以阐述, 说明我们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有哪些提升或创新, 如提出解决问题更科学、更全面的办法, 推进事物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等。

八、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

选题研究方法有很多, 如实地调查法、材料对比研究法、讨论法等, 要说明自己撰写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就是我们开展研究的科学步骤和顺序, 填写时应认真地有逻辑性地罗列, 可行性分析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说明, 如果采用材料对比研究法进行研究, 我们可以搜集到我们所需要材料, 要说明我们获得材料的可能性, 可以数字的形式说明该专业领域图书馆藏书数量, 这些专业书籍可以保证论文撰写需要, 或者自己已经搜集到的资料的数量足以保证撰写论文需求, 如以上都不能保证, 那么我们采取的研究方法就不可行。如果采用实地考查法进行研究, 要说明考查的相关情况, 如考查所需时间、经济所需及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等。利用以上陈述来证明我们选择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也是我们研究方法顺利开展的保证。所以, 可以对指导教师作必要的介绍。另外还要对自身所具备的科研条件加以阐述, 说明自己选题前期准备和知识的积累及选该题目的主动性和意愿。

九、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主要是指自己研究的独特之处, 别具一格的研究特点。如分析问题的科学性、全面性, 解决某一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快捷性、简单性, 特色和创新往往是共同存在的, 两者可以综合阐述。特色和创新的阐述不宜把论文诸多内容照搬过来, 不要把不是特色的特色, 不是创新的创新一股脑的加以排列。要提炼出那些是真正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进行概括性的简单说明即可。

十、进度安排及预期结果

明确相关安排。它包括论文写作的各项步骤与时间安排, 因为我们论文写作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定, 所以我们要合理的安排好论文写作的先后顺序, 并制定出合理的计划, 要很好的预见论文写作各项工作的所需时间。以保证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毕业写作论文进度安排主要包括选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开题报告撰写论文初稿、论文修改 (标注好每次修改的内容和时间) 、论文定稿、论文答辩几个环节。要说明在这样的时间安排下能否完成毕业论文的理由和条件。这样我们才能按照预期的结果完成论文撰写工作。

十一、参考文献

学术研究不能闭门造车, 学术研究成果的创新往往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获取的, 列出参考文献是为了说明论文科学依据的真实性, 表示论文作者严肃的科学的工作态度与严谨的治学风范, 是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敬, 这是论文撰写者应有的学术道德, 同时也是便于读者查阅相关资料。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具体要求见红河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规范。

最后, 开题报告应该撰写多少字数, 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是, 作为论文的总构想, 文章里更多是以提纲的形式出现, 因此字数上不宜过多, 但是要把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如何研究、理论研究的可行性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字数一般在1000—1500字, 不超过1500即可。

参考文献

[1]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9, (第一版) .

[2]李虻, 姚兰.音乐论文写作[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7, (第二版) .

篇4:研究生音乐系论文的开题报告

关键词:开题报告;研究生;培养

G643

一、提高综合素养

开题报告之始为选题,即选择学位论文的研究题目。选题来源诸多,可以源自研究生自身的学识积累与判断,来自文献阅读给予的启示,或者来自导师的建议引导。选题过程中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观察及总结能力。纵然知识网罗,对于它的运用不能照搬照抄,学会灵活转化与深入才是深刻的自我吸收。

在学生思考进步的同时,学生在与导师的沟通过程中可以反映学识水平,折射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度与理解力。从某一层面而言,开题报告的选题过程相当于教育反馈系统,对于导师辅导学生教育上具有启示作用。从而完善教育体系并提高教育水准,从侧面促进研究生学业的进步及思想的成熟。

二、夯实理论基础

研究生完成开题报告时需要查阅大量文献,把已有研究文献所呈现观点加以论证,加强概述化开题报告要求。通过对科研方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解,追溯研究问题的起源与历史,把握沿用至今的知识锁链,为自己的论文寻求理论根基,从而打下扎实理论基础,构造系统的知识框架与支撑。汲取知识的过程打开学生的学术眼界,迈进广而全的层面。落实研究的基点,确凿有据,周密严谨。通过与前辈研究内容及方法的对比,可以发现研究发展过程的优点与不足,取其精华,从而减少课题研究的弯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术晚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迈动科研的步履。

文献综述为学位论文的写作提供思路,它不仅需要对文献有大量广泛的阅读,且更多注重于学生如何看待各方面文献观点,进行总结归拢并评判,为己所用。如果文献阅读是“拿来”,那么它则不是简单“放下”——是“转化”。文献综述不是文献陈述,在阅读的基础上加入自我理解及创造的元素,站在新的视角上看待亟待解决的问题或者发现尚未探及的新知识领域。作为研究生学术创新的产物,必定不是简单堆砌而成的长篇累牍。这就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性及先进性。

三、突破自我局限

问题是研究之源。费德尔指出:“提出问题是所有史学研究的开端和终结,没有问题便没有史学。” [1]于论文之前,始于开题报告,如何选题、如何拓展、如何提炼、如何进展、如何印证都是需要深思熟虑的步骤。环环相扣的整体,链条断裂则有待重建。每一个环节都充斥着疑问,后续出错则推敲前一步,依次反推甚至就起初提出的问题合理性划上问号。步步反思,步步完善,步步校正。犹如构建桥梁大厦之前,于内心构想、于图纸描算,开题报告的填写不只是简单填充,字里行间,研究的蓝图跃然纸上。

马斯洛认为:“科学研究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不应该以方法为中心”[2]。方法与问题、方法与方法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不思考方法所对应的问题是什么,对方法的理解就不可能充分,也不可能创造出适合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文献的阅览筛选中,可以发现知识的宝藏、创意的闪光点,但鉴别对比之间,可以察觉构思或实践中的遗漏与欠缺。对于前辈的理论及探索充分思考、大胆质疑,杜绝亦步亦趋。于问题中进一步发现问题,循序渐进,在质疑与探索中进行更广更深层次的发掘,“否定与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评定,找准位置与价值所在,从而扩充认知,突破自我局限。

四、衔接实践步履

开题报告并非纸上谈兵,对于提出的问题应当能予以解决,这就涉及研究方法的问题。正如“你运用的方法一定要能够回答你的研究问题。” [3]研究方法是回答研究问题的手段,而不是研究问题的逻辑转换。[4]如果说问题的起草注重于理论,那么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就是理论与现实的衔接。它将研究者的研究课题立体化、实际化、具体化。而研究生则必须将实施操作罗列出来,对于如何进行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过程详尽描述,并进行实打实地预算与估测,评估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深扎理论根基之后,进一步落实后续实际操作。一个看似细致繁杂的过程却锻炼了研究生的科学性思维,化理论为实际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所谓实践出真知,科研的步伐也是猜想与证明的不断循环。列出细致性计劃,指明研究方向,从而脚踏实地地指导行动,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美国哲学家库恩认为:“范式是指在某一学科内被人们所共同接受、使用并作为交流思想的共同的一套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其本义是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5]在一定的学科领域里,惯用的思维与表达方式体现出专业性,又称为学理性,即一项学术研究要符合该领域学术共同体所遵循的学术习惯和学术标准。[6]当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探索出被业界认可的非“伪研究”,并非华而不实的空洞内容,这便让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同时也使这个学习过程富有研究与教育意义。

此外,于研究生而言,设计出自己研究的具体方法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科研的积极性。调动起主观能动性与责任心,对于研究生而言是行动层面的鼓励,有助于行动力的提高。

开题报告是书面报告,却是内容重于形式的研究生培养教案。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对问题加以分析,计划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研究生坚持一切以问题为中心,都可以很好地培养研究生的思维模式并锻炼其综合能力。由此可观,作为生动的教科书,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培养期间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

参考文献:

[1](法)布洛赫, 张和声, 程郁. 为历史学辩护[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马斯洛. 动机与人格[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3]马克斯韦尔. 质的研究设计[M].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4]朱旭东.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01):1-4.

[5]鄢显俊.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常见问题分析——兼论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和学理意识[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6):56-60.

通讯作者:汪 丽

篇5:研究生音乐系论文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幼儿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叶圣陶说:“音乐是世界的语言。”音乐为人类所共同理解,能产生共鸣。音乐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促进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幼儿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园的一门重要课程,但当前幼儿乐教育教材内容滞后、教学形式单一,既无法契合幼师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音乐教育改革的进程。音乐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又喜欢音乐是幼儿的天性。音乐教育对人的性格和智力的开发作用很大,音乐对幼儿教育的作用就更大,对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心灵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趣的音乐能刺激幼儿学习的欲望,从而使得幼儿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表现出不同的感受和创造。良好的音乐教育,更能促进幼儿全身心的协调、健康发展。但现实生活中的音乐教学环境及音乐教学与音乐活动的开展,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要改善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就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有效的策略,使幼儿音乐教育更加的完善,有效地促进幼儿音乐教育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的内容

目前我们常见到的现象便是教师教学中使用的教材缺乏侧重点和针对性、内容滞后;教师的指导缺乏有效性、创新性; 教学条件差,不能满足进行各种活动的需求;在音乐教育中家长常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一些教学中教材和教学现状的观察,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幼儿音乐教育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定题

开题报告

写初稿

修改

定稿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

参考文献:

[1]赵璇 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思考:《成才之路》 2009年 第7期

[2] 段晓华 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大众文艺:学术版》 2011年 第8期

[3] 郑珂莹 谈幼儿音乐教育的作用:《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 2011年 第6期

[4] 蔺芳芳 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商情》 2011年 第16期

[5] 段晓华 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大众文艺:学术版》 2011年 第8期

[6]赵雅丽 当前幼儿音乐教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1年 第7期

[7] 李晓虹 浅谈幼儿园音乐活动教育中有效策略的应用:《当代学前教育》2007

(2)

[8] 史艳丽 浅谈家长应具备的素质:《中国西部科技》 2007年 第20期

[9] 邹玉霞 如何提高教师素质《中国当代教育科研》 2009年第3期

篇6:小学音乐教育的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明确了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音乐课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它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的这些性质向人们说明了音乐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有它的合理之处,但怎样让音乐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乐于接受系统化得音乐学习,这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为了使小学音乐课堂更具现代化,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进入音乐课堂的方法,来使我们的小朋友们在轻轻松松的音乐课堂中学到丰富多彩的音乐知识.

二、课题的由来及研究的意义

多媒体技术有其独特的教学特性。它所传播的教学信息生动、形象、直观,能为学生提供大量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具体的经验,并对其分析综合,获得抽象的概念,形成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多媒体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拓宽学生的视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结合我国教育和现代媒体教学的实际,发现新的事实,探求其规律、原则和方法,建立现代媒体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指导现代媒体教学实践,以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

2、通过课题实验研究,掌握大量的教育教学第一手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研究,逐步发现某些新的规律性的东西,以加深对现代音乐教育技术的认识。

3、通过课题实验研究,可以为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有关理论提供新数据、新例证、新经验,并对新的理论进行验证,从而使课题实验研究有新的突破,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教育媒体和技术的理论体系。

4、从课题实验研究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再用于指导教学实践,教育教学质量必将得到提高,教育事业必将不断发展。

多媒体音乐课是通过多媒体电脑技术,把文字、音响、图像等多种信息媒体组合起来,进行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小学生抽象思维尚处在未形成阶段,而且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多媒体能够以生动的形象、多种媒体的综合使用来给小学生以感官上的感受,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一系列的优势,例如它可以增加音乐课教学的信息容量;通过用画面展示将抽象的音乐变得通俗易懂,使音乐形象化。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学习知识,让学生乐于接受系统化的音乐学习。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的运用研究》课题,希望改变目前传统的音乐课传授模式的现状,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面,激发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一、课题界定:

音乐是人类现实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本身特有的感染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为了使学生更能容易的学习接受音乐知识,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来辅助音乐课的教学工作,使同学们丰富了情感生活,音乐欣赏的能力也不断的提高,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音乐知识面。

二、理论依据: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多媒体技术有其独特的教学特性。它所传播的教学信息生动、形象、直观,能为学生提供大量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具体的经验,并对其分析综合,获得抽象的概念,形成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多媒体教学刚好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特点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也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的目的。多媒体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点燃学生对音乐的创作火花,拓宽学生的视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音乐的欣赏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生通过多媒体音乐课程学习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2、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船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

3、从小学音乐课堂出发,通过多媒体的教学使学生丰富情感生活,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

实施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个案研究,对小学音乐教学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分析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方面的需求。

2、多媒体教学管理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上的重要作用。

3、研究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地位。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一)研究过程:

参与对象:竹峪镇中心学校全体学生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提出小课题的立项申请。自己的选题,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

2、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寻找理论依据。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根据自己的研究设想进行具体的研究。

一是查询相关文本资料,并运用到自己多媒体教学当中,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二是对自己所带学生的音乐知识能力掌握现状进行详细而深刻的分析,了解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之处以及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丰富的情感生活,并根据分析所反馈的信息,找到小学音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方法。

三是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音乐课堂气氛,根据调查研究改进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充实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们在轻轻松松的课堂中学到自己想要学习到的知识。

2、做好研究过程中原始资料的记录、整理和展示,注重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对细节进行反思和改善,反思存在的问题,撰写下一个阶段研究方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

1、汇总研究成果。

2、撰写总结性的课题研究方案,接受课题研究专家的鉴定。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访谈、个案研究法、观察法等。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通过我实践和研究,希望探索出一些适合我校学情的音乐课的教学模式,在今后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推广和应用,为学生以后学习音乐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学习的快乐开心,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1.有关教育的开题报告

2.音乐开题报告

3.音乐论文开题报告

4.学前教育的开题报告

5.音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6.家庭教育的开题报告

7.幼儿园音乐开题报告

8.音乐类本科毕业的论文开题报告

篇7:音乐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从《桃花红杏花白》浅谈山西民歌的情感把握 学生姓名:赵菀

学   号:0879027

指导教师: 王琳

系: 音乐系

专   业: 声乐

职  称 :副教授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状况:

每首歌曲都有它自己的内涵与灵魂,如果没有灵魂便如同植物人,有肢体却无生命。没有任何色彩可言。每个地方的民歌情感表现都有其大致的方向,掌握了这个方向就对这个地方的所有民歌情感有所了解。这样在唱的时候把这个民歌所要表达的情感用声音表现出来,做到声情并茂,才能够让观众动容。

民歌唱法以其自然朴素和流畅的歌唱手段充分的表现了人民生活的习惯和精神气质,本文所要研究的山西民歌曲调优美,易于传唱,感情真挚,情真意切,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本文便以山西民歌的代表曲目《桃花红杏花白》来分析山西民歌的情感把握,希望对能广大同学和山西民歌的爱好者提供帮助。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

要想掌握一首歌曲的情感,只掌握谱面上的基本内容是不够的,还要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歌曲的意向、内涵和本身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将歌曲的情感意境表达出来。《桃花红杏花白》是山西民歌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它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山西民歌的情感把握。

一、从山西的风俗民情,历史文化来分析山西民歌的形成与发展。

二、通过探索《桃花红杏花白》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和特征如题材、歌词节奏、旋律走向、调式调性来认识了解山西民歌艺术特征和鲜明特征,加深对山西民歌的理解和把握。

三、研究开花调,从《桃花红杏花白》中认识了解开花调的实质内涵,增加对山西民歌的认识与把握。

四、总结《桃花红杏花白》的特点,及体现了山西民歌的那些情感特征。 五、再全面的总结一下山西民歌的特点,在歌唱中如何更准确的去把握其情感。

准备情况(查阅过的文献资料及调研情况,现有仪器、设备情况、已发表或撰写的相关文章等):

一、山西旅游网,山西风俗民情,山西左权民歌。

二、王华《大家》第22期,试探山西民歌的现状与发展。

三、西南大学20陕西左权民歌的探究,何建。

四、《大众文艺》十八期山西民歌的艺术风格浅析。胡镇宁

五、《首都师范大学》试论新编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的二度创作,台慧。

总体安排和进度(包括阶段性工作内容及完成日期):

1、月1日—20日  选题初审,确定自己的论文方向

2、2011年11月21日—30日  根据指导老师确定选题,并查找相关资料

3、2011年12月1日—31日   开题等准备工作

4、1月1日—3月31日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初稿

5、204月20日    完成论文搞

指导教师意见(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前期基础工作、存在的难点和困难、建议等):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选题指导组意见:

篇8:研究生音乐系论文的开题报告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走向未来的基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其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越来越深入人心。正如朱永新教授所提出的:一个人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书在人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书香校园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精神建设重要部分,而怎样引领我们的教师、学生走进书海,欣赏经典将是这项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建设书香校园,恢复以文本为载体的阅读活动,将很有实效性,也将是学生精神成长的一条重要的渠道,因为“喜欢读书的人,在最浮躁的世界里都能享受心的宁静。”推进师生共读,营造书香校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升校园品位的最佳方案,是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师生的人文素养得以提高,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则学校便可持续发展了。

对于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的说法:“学校必须教学生读书,教他在读书的同时认识自己,教他从书籍里受到教育,并且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朱永新先生有这样的观点:“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 的确,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为此,我们确定“建设书香校园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旨在引领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荡涤,享受读书快乐。

对学生而言,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阅读可以培养优良品德,熏陶气质: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这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成的。读书生涯能使人们获得新生。有一句话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

2.提高读写能力,丰富闲暇生活,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初步树立起对古今中外文化的兴趣。小学生习作最大的困惑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写作素材,而且习作内容平淡、套作、抄袭现象严重,这是由于学生语言积累不够。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增加知识的储备,提高写作技巧,自然是“下笔如有神”。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对教师而言,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

1.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

2.读书,提升教育的理想,可以增强人文底蕴,树立高尚师德,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育生活,享受学习的快乐,成为博学、善思、务实、创新,智慧。才能提升自己和事业的境界,而又激情新一代教师群体。

3.教师的阅读爱好决定一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和社会的风尚。“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苏霍姆林斯基)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同时,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失去依托。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读书爱好,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校风。

我们此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推进师生共读,让阅读陪伴着孩子童年,让阅读幸福孩子的一生,让阅读点亮师生的心灵,让书香润泽我们的校园。

二、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是145万字,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课程标准(如读物的选择、实施的方法、时间),据我们对孩子随机调查情况看:读课外书者还未达到10%,而在家看电视的几乎占了80%以上。这说明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十分的不理想。而阅读不仅让学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还能陶冶他们的情操,静化心灵,润泽生命。纵观世界上各发达国家,都把全民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来实施。我国也相当重视学生的阅读。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与整合,使教师的专业不断得到发展与成长,构建儿童读书新格局,营造一个充满书香气的校园环境,仍然是一个全新的广阔领域。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在分数中挣扎的教师和学生把阅读作为一种“功利性”活动,而“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阅读在人的一生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国内外的教育专家学者纷纷提出了以阅读为中心的“大语文”和“大阅读”理论。

三、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营造书香校园对师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提高的影响。探究有关理论,明确目标,进一步探索营造书香校园的方法和价值意义。书香校园:建设校园读书文化,促进师生读书意识的形成,师生读书蔚然成风。 书香校园包含的几个要素:书籍,泛指种种健康的图书;书香,指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指浓厚的阅读氛围;校园,指学校提供的良好的读书环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一)创造环境营造书香校园

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全体师生有书可读,做到人人有书读,处处飘书香。校园读书环境的营造,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在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的同时,加强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在一手抓“建设”的同时,更要一手抓“利用”,让每一间教室都飄香,走近每间教室,角落里设置了一个书柜,每间教室都有一个图书角,既能看到每个班的必读书目,又能欣赏到学生的精彩片断选辑。通过推进师生共读,让书香润泽校园,同时,通过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促进师生共同读书。通过文学、艺术、体美的熏陶,进一步加强校园的人文建设,通过中外经典的阅读,营造书香校园,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

(二)整合资源营造书香校园

(包括校园网络、学校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家庭图书柜、校际图书交流合作、论坛等),整体把握——把科学精神、哲学精神、人文精神融入校园和家园的建设中。

(三)开展活动营造书香校园

读书可贵,更贵在坚持。”如何使学生对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和热情,使阅读成为大家的生活习惯,开展多元化的读书活动将是最好的辅助手段。广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分层次、分类开展师生共读系列活动,如读书节、赛诗会、讲故事(写故事、画故事)比赛,“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学生”评选等,以活动为抓手,促师生共读健康持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支持下,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的形式和手段,结合学校已经开展的书香活动,开展校本研究。探索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操作工具和方法;探索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探索培养师生养成阅读习惯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实验;探索阅读批注、读书笔记的做法,营造充满书香的校园。

四、课题的研究的目标

篇9:音乐课题开题报告

一、选题评估

(一)研究对象

中小学音乐课

(二)研究目的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独立的音乐表演艺术,由于它的重要性不容易被理解,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即兴伴奏是调动学生对音乐爱好的一种手段,所以对大学师范类的音乐学生应该注重高音伴奏的培养。随着初、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执行,对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钢琴伴奏又恰恰具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综合特点,搜易我认为此题具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本人发现已有一部分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如徐向黎于2003年发表在辽宁教育研究中的《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键盘乐器教学改革的初探》王月萍参与编写的全国教师培训教材《音乐教学基本功训练》

(三)研究意义

目前我省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基础较差的教师问题(一)钢琴弹奏技巧不扎实,或者说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伴奏的最基本音型如和弦及转位的弹奏指法和触键方法都不明确,因此连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都成问题,更谈不上伴奏音型的丰富多彩。(二)缺乏键盘和声及曲式等理论知识,在和弦序进方面没有规范的设计,甚至调性都不准确,在键盘上每个大小调最基本的Ⅰ、Ⅳ、Ⅴ级还不熟,在伴奏中左手只是跟着旋律音弹八度论文发表球球2315126918或单音,没有用和声来衬托丰富旋律的效果。(三)伴奏音型掌握的少,或不能适当地应用。对于不同体裁风格的歌曲所应使用的音型分辨和使用的能力差,千篇一律所以应该重视中小学音乐课上的钢琴伴奏的的重要性。

二、选题研究现状评述

(一)与中小学钢琴伴奏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有龚耀年的《小学-音乐教材歌曲钢

琴伴奏集》。辛笛.编配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简谱钢琴即兴伴奏儿歌68首》李万军的《偏远地区小学音乐即兴伴奏水平急待提高》王燕如的《论音乐专科学生钢琴即兴伴奏》

(二)分析原因

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是真正衡量一个人整体音乐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这种能力的普遍不足是乌兰察布市音乐水平(即包括中小学音乐教师,也包括高师音乐教育)参差不齐、整体偏低的表现之一。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区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伴奏能力在音乐课内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观念问题多数教师大都赞成音乐教师必须掌握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同时也认识到钢琴伴奏能力的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基本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10%的教师认为操作起来很困难,此项效果会不会都不会影响教学效果。这就涉及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都有待于提高。

2、师资问题(1)教师工作量大。学校教师与在校学生不成正比。每位教师每周上课节数为20--25节,这就还不包括每周的课外辅导。(2)教师学历职称不尽如人意。(3)由于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出现偏科现象严重,有的教师能弹不会唱,有的教师能唱不能弹,而有别的教师既能弹又能跳。大部分老师即兴伴奏能力差有待与提于高。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通过中国知网、以及其他途径查阅了大量有关本研究的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加工、汇总,使其成为论证研究最为有力的依据。(二)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学校教师及其团队成员等面对面的采访调查,获得最直观的研究资料。(三)比较研究法

以中小学音乐课为主体,使之与其他不同地区的音乐课程活动作比较,从而得出钢琴即兴伴奏有待于提高的原因。

(四)个案研究法

对西岗小学的音乐课进行调查研究

四、研究过程

(一)问卷调查,调查开始之前先设计问卷

(二)访谈

(三)交流听课

五、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钢琴弹奏技巧不扎实,或者说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

(二)缺乏键盘和声及曲式等理论知识。

调查中了解到教师在高校学校期间往往不喜欢学习理论,学校的教学理论也不高,教学质量有待提高。而部分中学教师在把毕业前在校期间没有好好的学习理论知识,所以在理论上缺乏,从而影响伴奏是的旋律效果。

(三)学习钢琴起步晚

大部分教师当初学习的时候都错过了学钢琴的大好时机,对于不同的伴奏音型不能正确的运用,然而在现在的教师岗位上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去提高钢琴伴奏能力,是我们要探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六、论文进度安排

20xx年3月7日——20xx年4月24日,确定选题,查阅资料,撰写提纲;

20xx年4月25日——20xx年5月15日,撰写开题报告,答辩;

20xx年5月16日——20xx年6月30日,修改开题报告,答辩;

20xx年7月1日——20xx年8月30日,撰写论文初稿,交予指导老师进行修改;

20xx年9月1日——20xx年11月30日,对初稿进行修改,完成第二稿,交予指导老师进行修改;

20xx年2月——20xx年5月30日,完成定稿,论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 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代百生:《钢琴教学法》【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 魏厅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4] 《即兴伴奏使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5] 张丽君 陆志成:《钢琴即兴伴奏教程》【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6] 高天康:《使用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6月

[7] 王安国:《从实际到决策我国名校音乐教育发展》【M】花城出版社2005年5月

[8]孙伟权 巢志钰:《键盘即兴伴奏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月

篇10:音乐论文开题报告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Beethoven)于1770。年生于波恩,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作曲家,一生创作大量的不朽名作,作品涉及各种曲式、各种体裁、各种乐器。在他的钢琴音乐创作中,以32首钢琴奏鸣曲著称,是艺术中的精品,也是世界钢琴文献的瑰宝。同前人相比,是贝多芬把奏鸣曲的创作摆在同交响曲一样重要的位置上,把它们当作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全部倾注于创作之中。因此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对古钢琴音乐创作的高度总结,它不仅为钢琴音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是钢琴艺术史上的里程碑!

今天我之所以研究贝多芬是因为他对钢琴奏鸣曲完善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高度总结了从巴罗克时期到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欧洲钢琴音乐创作的经验,发展和提高了钢琴奏鸣曲的音乐表现力,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声,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里,我们清楚的看到贝多芬对钢琴演奏法发展的贡献,对钢琴奏鸣曲的完善,对人类音乐文化艺术的贡献。钢琴奏鸣曲音乐从内容到形式由贝多芬从刻板严格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如今可以展开理想的翅膀去自由地歌唱了,高唱每个人的痛苦与欢乐了。

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在国内外,对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研究非常多,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是高水平的。人们关于贝多芬的研究是多方面的,比如他的奏鸣曲、交响曲、歌剧、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甚至有关于他的情感生活、生活习惯、性格等有关于贝多芬的一切都有人在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本课题通过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结构曲式、作品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从而“原创性“地从情感和技巧上再现贝多芬的奏鸣曲。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学习钢琴已经非常普遍而且各高院校的音乐专业也越来越多。但很多演奏者在演奏时并没有对作品有个明确的认识,也就不能更好的表现作品中的感情,所以在此有必要研究一下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使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完美地表现乐曲,就是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研究目标和内容:

目标: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有了一定的认识 内容:首先列举了贝多芬三个时期的作品

在贝多芬的早期作品中,他逐渐丢弃了小步舞曲,这是组曲中幸存下来的最后成员。贝多芬经常用谐谑曲,一个活泼、随想的乐章来取代小步舞曲。有时,他完全省去了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写成三个乐章的奏鸣曲。在许多情况下,贝多芬重新安排各个乐章。

在这一时期,贝多芬坚决地着力于改变奏鸣曲的形式,以创造一种有更加巨大容量的奏鸣曲。他感到不必再受古典形式的约束。他开始以完全的自由来处理这种形式的基本轮廓,使它们服从于他想象力的驱使。贝多芬这种态度变化始于18,也是他写海利根什塔特遗书的一年。在这第二个时期里,贝多芬表现出生理和心灵的成熟。同时,钢琴的发展中一些值得注意的机械改进,即刻吸引贝多芬去进行探索。

晚期的五首奏鸣曲确认了贝多芬晚年伟大的创造性天才。在这最后的时期,他使奏鸣曲形式服从他完全成熟的音乐家才能的非凡幻想。贝多芬晚期的创作,明显倾向于曲式结构的完全自由,摆脱一切传统规则。而即兴性,心理的探索,深刻的哲理性,以及浪漫主义的艺术思维,是这时期作品的突出特点。五首奏鸣曲都表现出对发展技巧的极大兴趣。个别的乐章有时被外来的插句所打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表情方式。他往往在这些段落运用赋格和戏剧性的朗诵。复调的写法用得更多,并更加复杂。和声概念更为大胆,色彩浓淡的变化更丰富,而音响之宏伟,却产生于他已完全耳聋时!贝多芬的独创风格似乎超越了钢琴的局限,因而以巨大的难度向演奏者挑战。其次具体分析作品《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解说了标题的由来,对作品的三个乐章也作了很好的分析。

贝多芬的奏鸣曲绝大多数有着一个整体的、形象的构思,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中,通过丰富而深刻的形象思维,通过精心塑造的音乐形象,在思想、艺术的表现上很有造诣完整、深刻和富有形象性、逻辑性,是它们的基本特点。它们发挥了器乐语言特有的表现功能,塑造了戏剧性矛盾冲突的生动音乐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它们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主题鲜明的性格和高度典型的概括力,以及主题音调的丰富多样而富于辨证的逻辑的展开,和声的富于动力,节奏简明、坚定、甚至“顽强”的特点以及旋律的生动而多样—这些都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所包含的思想、艺术内容和特征是多样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从中可以使我们对贝多芬,乃至对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特定变革时期有所认识。

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

上一篇:13-12运行部实验室技术员工作标准下一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地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