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生上课教案

2024-04-07

无生上课教案(精选9篇)

篇1:无生上课教案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

2、了解作者选择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个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特有的丰饶 美丽的景象。

3、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等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难点: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

教学媒体:powerpoint课件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类型:自读课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在开始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松花江上》。师:如屏幕所示,这首歌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生:“九一·八”事变。

师:是的,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东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事变,东三省沦陷,大批东北人民被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于是就有了这首抒发流浪者心情的歌曲《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端的《土》,用我们的心来感受同样身为流浪者的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点击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土》是一篇抒情散文,下面我们先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那么,老师是这样安排的,文章只有2段,大家先听录音范读第一段,再一起朗读第二段。在听读和朗读过程中完成屏幕上的要求。(点击显示“初读课文”)

师:文章的生字词较多,大家要注意下列字词的正确读音。(点击生字)师:大家一齐读出来——(逐个点击)

师:很好,预习比较充分。那么我们先听录音范读(点击朗读)师:大家觉得朗读者读的怎样? 生:很好,情感很投入等(或其他)

师:对,朗读者情感很投入,让人听了感同身受。那就请大家先酝酿一下情绪,尝试把自己的身心都融入到文章中去。准备好了吗?“土地是我的母亲”开始——

师:听的出来大家都很用心在读。谁来说说看,你读的时候,从这篇文章中感受到作者的什么感情? 生:爱家乡,爱土地(重点:土地)

师:其实作者一开篇就开门见山告诉我们他对土地的情感?大家找出来 生:“炽痛的热爱”

师:作者对东北的土地有一种“炽痛的热爱”,这与他的出生背景有很大关系。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的一些情况,就知道作者为什么有这么炽热的情感了。(点击,简单介绍)

师:我们知道,这篇文章写于1941年,整整十年,作者回去了没有? 生:没有。

师:是的,作者足足流浪了十年。正是因为作者有背井离乡的亲身体验,更有对故土日思夜想的牵挂,才能写下如此炽热、深沉的文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细细品味这篇文章。

三、研读赏析

师: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按研究性学习小组分组,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屏幕上的任务。

师:第一道题哪个组来?

师:作者的故乡就是关东大地,那文中哪些内容是对作者故乡土地的描写?描写的对象是?运用什么手法使景色的描写生动形象?【点击板书】 此处重点:

第一段的景色描写,描写对象是东北特有的景色(白桦林、高粱、豆粒)和物 产(金矿、煤矿)。

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

大量的修饰语(用的好不好?好在哪里?会不会多余?如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

师:从这段描写看,东北大地有独特的景色,有丰富的矿产,能用文中的两个词语概括吗?

生:美丽,丰饶【点击板书】

师:很好,请坐。除了这一段是作者对故土的描写之外,还有没有? 第二段的景色描写,主要是“我”旧日在故乡的土地上生活的情景。师:从描写看,“我”旧日的生活快乐吗? 生:快乐。

师:那现在这种快乐还在吗? 生:不在。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埋葬”。

师:如何理解“埋葬”这词?本义?在这里的含义? 生:<回答略> 师:同样是对故乡土地的描写,为什么作者不将两段合起来?

师:<直接引导>大家一起看,在第一段描写关东大地的景色之后,作者是这样写的:“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的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师:大家说,土地是人吗?不是,那为什么这里作者用女性“她”来称呼土地? 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是把土地看成是母亲,所以„„

师:(小结)是的,作者在这里是把土地看成母亲。前面我们说过,作者对关东大地怀有一种“炽痛的热爱”。面对美丽丰饶的关东大地,作者情不自禁地将她想象成母亲,大地母亲召唤着我,甚至跟我心灵相通。于是,我便自然而然地回忆起旧日我在大地母亲身边生活的幸福情景,也就是第二段景色描写。这是作者情感的步步深入,所以两段景色描写不能合在一起。【点击板书】

师:在这里我们先停一下,一起回过头来看文章的标题。请一位同学说说看,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的?

生:作者向土地立下的誓言。

师:很好。那么你能从文中找出作者发出的誓言吗?

生:“没有人„„污秽和耻辱”。(如果时间够就叫学生朗读这一部分)

师:这里有点奇怪。刚刚我们说,作者把土地看成母亲,所以用女性“她”称呼土地。但这里,“没有人„„站立”,人称却从“她”变为“你”,是作者写错了吗?

生:不是。这是作者的誓言,人称上的变化可以使作者的情感表达更亲切,更直接,更强烈。

师:(小结)不错。我们回过头来纵观全文,作者先通过对故乡景色的生动描写表达对土地的炽爱,跟着将土地想象成母亲,在母亲的召唤下回忆起旧日的幸福生活。然而,旧日的幸福被侵略者埋葬,大地母亲被污辱长达10年。面对这一切,作者炽热的情感达到顶点,将满腔的热情化为热切的渴望,立下铮铮誓言——誓要看到一个(生齐答:更美丽的故乡)【点击板书】。其实,土地也就是一个国家的主权问题,作者爱故乡的土地,也就是(学生答:爱国)。那么到这里,作者的情感从爱故乡的土地升华为爱国,可谓是水到渠成。

师:作者的情感如此浓烈,除了刚才我们赏析的语句之外,相信这篇文章还有很多富有感情的语句足以打动你,接下来就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你认为最有感情最能打动你的语句。

四、拓展练习

师:有点欲罢不能的样子,看来大家学了这篇文章之后是深受感染。好,那么就请大家把这种情感化成文字,写一写你们自己的故乡。

提示:也可以写你喜欢的,或是曾经去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不用很长,几句话就可以。(评价略)

五、总结(略)

六、学生齐读课文

教学后记:

土地也就是一个国家的主权问题,用194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来导入,配合当时的一些历史影片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融入自己的情感。文章是写事变过去十年后,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难的时候,所以历史背景很重要,教学中主要联系时代背景,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课文,使学生慢慢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对现在的学生来说,这篇文章还是太深了一些,因此教师的引导更显重要,这一点也是做得还不够的地方。

篇2:无生上课教案

课题:歌 曲《木瓜恰恰恰》

教学目标:

1、能够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2、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用叫卖的演唱形式表达歌曲,了解一些相关文化以及“叫卖”的艺术形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正确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节奏。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

flash动画

歌曲(mp3)打击乐器(沙锤、双响筒、碰铃等)教学过程:

一、播放《卖汤圆》和《冰糖葫芦》,学生走进教室。让学生感受叫卖调(欢快、活泼、幽默、诙谐)

导课:师:同学们,刚才听的歌曲你们熟悉吗?你们知道是卖什么的?像这种类型的歌曲叫什么歌?介绍叫卖歌。今天,咱们学习一首印尼叫卖歌曲《木瓜恰恰恰》板书课题。

二、走入印尼国家

1、师:印尼是哪个国家?知道吗?(印度尼西亚)。你们想去看看吗? 师:印度尼西亚,是“水中岛国”,是由许多大小岛屿组成的群岛国家,又称“千岛之国”。这里火山活跃,又被称为“火山之国”。该国家盛产水果。它的首都是雅加达,有“歌舞之邦”的美称,生活在各岛上的100多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歌、舞蹈和乐器,各族人民都非常热爱音乐,尤其在印度尼西亚的著名旅游胜地——巴厘岛,舞蹈已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师:你们感受到印尼美吗?(学生答)

2、出示印尼水果市场

师:我们又来到了哪里?(水果市场)印度尼西亚的水果特别多,集市上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可真是琳琅满目。到处都有吆喝声叫卖水果声。咱们有没有兴趣来学学各种叫卖声,看谁的叫卖声最能吸引顾客来光顾。

二、感受歌曲,解决重难点

1、播放《木瓜恰恰恰》flash动画

师:歌曲给你带来什么感受?(欢快、活泼、高兴等)

2、范唱歌曲

师:你听出来歌曲中唱到哪些水果?(番石榴、菠萝等)

3、介绍弱起小节和切分音

4、跟老师一起读有节奏的叫卖声,双手拍腿

“有番石榴,有菠萝,有芒果,有香蕉,有榴莲,还有苹果—0嗨 快来吧,快来吧,快来吧,快来吧,再不买 就卖完了—”。师:咱们唱一唱,边唱边拍腿,行吗?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给自己一个掌声。出示节奏:X X | X.X X X X X ∣X— 师:你能读出来吗?咱们读一读,拍一拍

3、再次听歌曲(mp3)感受恰恰韵律。师:同学们听出来了吗?这首歌哪儿最有特点? 生:恰恰恰

师:这个恰恰恰是轻快的还是笨重的?出现在每个乐句的前面还是末尾?(师生一起说“恰恰恰”。)

4、师生一起随着歌声唱唱轻快的“恰恰恰”。(“恰恰恰”声音要求轻巧、有弹性)

5.如果让你给这段歌声加上伴奏的话,你觉得在哪儿加比较合适?(生略)让我们拿起自己制作的沙锤或其他打击乐器为音乐加上伴奏。

6、师:除了用乐器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现恰恰恰韵律(扭胯)

7、我们一起边说边做,看谁的动作既能合上音乐的感觉又和别人都不一样(师生共同扭胯)。(发现较好学生,请她上台带领同学们再来一次。)

8、师:刚才我们又唱又跳,真开心!师:下面我们来学唱这首歌

四、学唱歌曲

1、让学生用“啦”哼唱歌曲

2、跟琴学唱歌谱

3、完整演唱歌谱

4、按节奏读歌词

5、教唱歌词

6、完整演唱歌曲

五、用多种形式表演歌曲

分组唱:一组唱,另一组打节奏。

师生合作:跟伴奏,边唱边表演打节奏。教师小结

篇3:体育教师无生上课的方法

一、语言表达清晰, 准确利用术语

在进行无生上课时, 部分教师因为紧张导致语言表达不清晰、逻辑混乱, 使评委或看课教师没有兴趣继续听后面的教学设计;在动作示范和讲解过程中, 部分教师会使用方言, 如把肘关节称之为“胳臂肘”, 把“勾手”称之为“五指勾起”等, 这些动作称谓会让评委或看课教师感觉到“刺耳”, 也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 笔者认为, 在无生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保持自然的教态, 并使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要切忌出现过多的空白时间, 否则会给人留下准备不足的印象;要有意识地使用体育专业术语, 充分展示教师的基本功。

二、把握体育课的主要环节, 注重示范的规范性

在无生上课的教学设计中, 要充分考虑无生上课和有生上课的区别, 要抓住主要环节, 省略不必要的口语表达, 避免语言的罗嗦。如, 在以“跑”为内容的有生上课的过程中, 在分组教学时, 教师会根据分组情况进行“预备, 跑”的多次口令下达练习, 但是, 如果在无生上课时也采用这类口令下达练习, 就会让人感觉到教师口令的枯燥无味, 因此, 对于此类教学环节, 教师只要下达一次口令 (主要是展示自己的口令下达情况) , 然后再用一句话直接带过即可。

在重难点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把握重点、精心设计、详细规划, 并对讲解法、示范法和游戏法等教学方法做到胸有成竹。又因为“讲解”能显示出体育教师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及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分析能力;示范是展示体育教师基本素质最重要的形式, 所以, 教师可以结合说课的形式, 把教学目的和教学思路直接说出来, 并采用讲解法和示范法进行有序教学。

需要注意的是, 无生上课和有生上课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即在有生上课时, 如果授课教师出现了失误, 可以利用经验借助语言“搪塞”过去;但在无生上课过程中, 示范出现失误则是基本功不扎实的表现, 也很难自圆其说, 无法进行弥补。因此, 在进行无生上课时要做到示范正确 (把握示范的方向性) , 一招一式都应做到形神兼备, 并确保示范一次成功。

三、要充分利用无生上课的优势

由于在无生上课时没有学生的参与, 体育教师不需要对教学纪律和突发情况进行单独把握, 这就消除了真实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意外”的干扰, 也为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留出了理想的空间, 便于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理想化的设计, 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尽情地展示自我。

1. 调动激情, 尽量一个人兴奋起来

体育课堂是富有激情的课堂, 在有生上课时, 如果学生的激情调动不起来, 课堂气氛就不活跃, 再好的设计也很难称得上成功;在无生上课时, 体育教师既是“导演”, 又是“演员”, 不仅要把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整地呈现出来, 还要调动自己的激情, 把无生的体育课上得激情四射, 这就要求教师要投入到“虚拟”的“真实”教学中, 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打动自己, 带动“听众”, 做到此处“无生”胜“有生”。

2. 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教学设计

篇4:话说“无生上课”

首先要说的是,无生上课就是上课,只不过没有学生。这可以从“无生上课”的语法看出,“无生上课”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无生”是限定语,“上课”是中心词。

既然是上课,执教者(姑且这么说)就得按照有生课堂的基本要求来布阵。也就是说,有生课堂上有的,无生课堂上也得有。譬如,合作,互动,评价;譬如,激发,引领,指导;譬如,关注,示范,练习;譬如,预设,生成,拓展;譬如,导课,结课,板书;等等。如果上课的时候没有这些,不顾及这些,那么就不但是“无生”,而且是“无课”了。

但是,无生上课毕竟不同于有生上课,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没有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上课,底下却没有学生,是比较尴尬的事——配合的人都没有,这课还怎么上?这正是无生上课的难点所在。但无生上课毕竟是上课,所以,无论如何,教师还是要想办法破解这个难点。如何破解?“还原”——把虚拟(没有学生)的课堂还原为真实(有学生)的课堂。

如何还原呢?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师要能够“看得到”学生——座位空,人却在。如何做?

1.关注。眼睛要始终朝下面看,朝学生的座位看,前后左右中,都要看,不仅要“看到”,还要“看出”——看出学生的学习样子:状态好不好、注意力集中不集中、学得开心不开心等。这是“面”上的看。

2.定位。在指名回答问题或者做别的什么事的时候,教师的所指要具体再具体,如:“我请这一排(辅以手势)的最后一个小男孩来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我请左边那个(辅以手势)穿着红衣服的女孩子来读一读这一段。”“那个(辅以手势)孩子的手举得特别高,我就请他。”……这是“点”上的看。有了这样的“看”,“学生在场”的真实感就出来了。

3.生成。虽然没有学生,但还是要以学定教,要根据“学”的情况,取舍学习内容、决定学习步伐和调整学习策略。

这里要特别说一说“生成”。有生的课堂,生成是必须的,可以说,在有生的课堂上,如果没有生成,就没有课的展开、课的变化、课的有效和课的精彩。无生的课堂也如此,因为它也是“上课”。而生成的过程就是评价的过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的到位就是生成的到位,评价的精彩就是生成的精彩。但是,无生上课,评价是很难的,难在哪?没有评价的“凭借”,因为没有学生。没有学生自然就没有学生的说、读、写、演……那么,拿什么来评价?

于是,就自然少不了预设了。也就是说,教师要把“评价的凭借”预设出来。怎么预设?可以再现和模拟有生的课堂。在有生的课堂上,就学生的说或读而言,有对的,有错的,有好的,有不好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评价。无生课堂呢?尽管没有学生,但我们还是可以把那个在有生课堂上所发生的情况加以“再现”,然后进行“模拟”。于是,我们就有了评价的凭借。当然,这个“凭借”,在有生的课堂上是不需要预设的(也不允许预设),而在无生的课堂上就不能不依靠预设。

需要指出的是,有生课堂的评价是真实的评价,生成也是课堂的真实生成。而无生上课,生成是预设出来的,评价也是对预设出来的生成予以评价。因此,在无生的课堂上,预设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也是最能看出一个教师是否机智、睿智的地方。这里,有三点特别需要提醒:

1.不要预设过头。如有位教师指着大屏幕说:“请大家看大屏幕——”旋即又接着说:“呀!不好,怎么停电了?”于是转到黑板上书写(即时生成)。教师的用意是想让课堂更真实一点,因为在有生的课堂上偶尔的确会发生停电这种情况,但她不知道无生上课的生成是虚拟的,即是预设出来的生成,所以,变得弄巧成拙了。

2.不要自设“漏洞”。如有位教师让学生进行练笔,之后教师说:“大家把笔停下来,没有写好的没关系,可以下课后完成。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为什么要预设成还有“没有写好”的呢?既然学生还没有写好,为什么不让学生再写一会儿?所以,这个“漏洞”是教师自设的。其实,教师大可不必预设成这样,预设成大家都写好了不就行了,因为本来就没有学生在写。

3.不要“一边倒”。“一边倒”就是对于学生的学习及其结果,在评价上不是都好,就是都不好。这是很要不得的。因为在真实(有生)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有多种情况,都好或者都不好,有违“真实”。

以上说的是关于无生上课的基本定位以及在课堂上的操作策略,接下来说说无生上课的课堂气氛营造和对它的时间掌控。

课堂气氛是课堂学习的“调节器”或“调味品”。好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在轻松、愉悦、欢快和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不但学得好,还学得快乐,学得幸福。因此,在课堂的把握上,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始终是一件要事。但是,有生课堂“人”多,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或者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有趣活动(如游戏等)来营造气氛。无生课堂就教师一人,如何“互动”,如何“活动”?所以,对于无生上课来说,教师自己的表现很要紧。一般来说,教师要会“表演”,会“煽情”,会“挑逗”;要能够手舞足蹈、激情奔放;要能够喜笑颜开、眉飞色舞;要懂得使用肢体语言;要知道迎上前去、蹲下身来……总之,所有这一切,都要靠教师自己的表现力和表现欲去展示出来。

时间的掌控也很重要。就目前来看,在多数情况下,无生上课还是在教师的招聘、选调方面的面试或者晋升、晋职、评比等业务考核面试方面的使用较为普遍。因为是面试,所以时间的设定就比通常的课要短一些,大致是15分钟或者20分钟。也正因为是面试,上课时间的控制就特别严格(当然,有生上课的时间控制也是严格的),绝不允许超时(超时会扣分),所以,一般来说,稍稍提前一两分钟把课结束掉是明智的选择。这样的面试上课,往往采用临时抽签确定上课内容的方式,然后给出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或者100分钟让面试者去准备。这个准备时间最好也不要用足,可以留出10~15分钟,将自己准备好的教学方案在心里默默地过一遍,以便对自己的“课”更有数一些——讲述内容有数,讲述时间有数,讲得顺与不顺有数。

说到这里,为明晰起见,笔者把无生上课的操作要领概括为这样四句话:“无生当有生,预设代生成。尽情去表现,把握八九分。”

这四句话基本包含了上述内容,也大致提炼出了无生上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精神。

有人说无生上课难。其实未必。从某些方面看,无生上课是易于有生上课的。譬如生成,虽然无论是有生上课,还是无生上课,都要生成,但有生上课的生成不能乱来,它要完全依据学生的“学”来定,学得好就是学得好,学得不好就是学得不好。无生上课则可以“乱来”,说学生学得好就学得好,学得不好就不好,因为没有学生,“好”与“不好”的这个生成是教师预设出来了。这是一。第二,在有生课堂上,对于学得好的,教师要表扬,但怎么表扬呢,要即时发挥,对于学得不好的,要想办法补救,但怎么补救,又要即时发挥。无生课堂呢?“好”与“不好”都不需要即时发挥,因为可以事先预设好;至于“好”的怎么表扬,“不好”的怎么补救,也都可以事先预设好。所以,无生上课让教师有非常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换句话说,无生上课只要预设得好,生成就不会有丝毫问题。再譬如评价,在有生的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要实打实,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把“一”说成“二”;无生上课,教师则可以“信口开河”,想说哪位学生表现突出就说哪位学生表现突出,想说学生的哪个方面表现出色就说哪个方面表现出色,想在什么时候说就在什么时候说。反之亦然。这是多么自在的“自由”!这种完全由教师说了算的自由度,在有生的课堂里面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的。

篇5:篮球无生上课搞

“下面开始上课”,鸣哨集合。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1.师:同学们好。上节课同学们很好的完成了篮球原地运球和左右手运球的基本动作,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态度认真,仔细观察,相互帮助。

一,准备部分

师:好,立正,下面全体同学绕篮球场慢跑两圈。向右转,跑步走。

生:由体委组织带领学生沿着篮球场慢跑两圈。体委:集合。师:以中间为基准,向两边散开,成广播体操队形。下面我们一起做准备活动,第一节指关节,第二节体转运动,第三节弓步压腿,第四节膝关节,第五节踝、腕关节。

二,基本部分 师:好,集合!

师:一二两组向前两步走,向后转。

师:同学们传、接球技术是篮球竞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其中双手胸前传接球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传接球方法。下面我们重点讲解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好,请看题板(双手胸前传接球:①传球动作要领:两脚左右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两手持球于胸腹前,五指自然分开,持球于侧后方(手心空出)。传球时,在两臂迅速向前伸展的同时,用手腕弹动将球传出,手心朝下,身体重心随着前移。②接球动作要领:双手接球要主动伸臂迎球,触球后将随球后引缓冲,在胸腹前接住并护球。)师:请看图片。

生:认真仔细听讲,模仿。

师:好,我请一位同学跟我配合一下,展示示范动作。好这位同学上来。同学们注意,首先身体成基本站立姿势,双手持球于胸腹之间,用手腕弹动将球传出,接球时要主动双手去迎球,将球缓冲到胸腹前。好,我在示范一次。生:鼓掌!

师:好,请归队。师:刚才我跟那位同学展示了示范动作,现在大家一起跟我做徒手的胸前传球练习好不好? 生:好。

师:好,以中间为基准,向两边散开,成广播体操队形;准备开始,口令进行; 生:积极模仿。

师:好,停止练习;二三两组拿球并回到原位。师:下面我们分两组进行原地胸前传接球练习,第一组跟第二组一对一的练习,第三组跟第四组一对一的练习,好,我要求大家在练习中一定要把球传到对方的胸腹前,要做到快、稳、准。

师:好,第二组面向第一组和第三组面向第四组,保持3至4米的距离,师:好,开始练习。

师:好,这位同学要注意持球动作,那位同学不要把球传的过高,师:集合,刚才通过练习发现同学们有以下几点要纠正,第一传球时,全手掌触球,手心没有空出,持球动作不正确。第二接球时,两手指朝前没有形成半圆,迎球时动作紧张,引球不及时;希望大家在练习时要注意。生:认真听讲。相互之间小声讨论,探究。

师:好,下面我们进行第二组的练习。行进间胸前传接球练习。就是在平行跑动中胸前传接球练习,下面我跟这位同学示范一下,首先侧身跑,跨步接球、迈步将球传出。生:鼓掌!

师:好,下面我们分组练习,首先将两组排头的两人为一组平行跑动中进行胸前传接球,从这边底线到那边底线来回进行一次,结束后排到各组后面;轮到下一组同学开始进行,依次类推进行练习。同学们听明白没有? 生:明白了。

师:好,我要求尽量传球到位,一二两组在这边练习,三四两组在这边练习;保持3至4米的练习。

师:好,这位同学传球时要到位,那位同学跑动积极点;

师:好,通过刚才的练习,三四两组比一二两组完成的更好一点,有少数同学传接球不到位,相互之间的配合有待于提高。生:积极性高,兴趣浓厚。

师:好,接下来我们按照上堂课练习的方法进行胸前传接球上篮练习,每个同学自主选择上篮方式,一二两组到这边场地,三四两组到这边场地,由组长带领组织进行。

生:依次有序进行练习。

师:好,同学们接球上篮时要注意不要走步,投篮时要跳起。三,结束部分

师:集合,好,我们的练习结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放松活动。成广播体操队形;

生:站好队形,认真听讲,与教师一同放松活动。师:跟我一起做上肢的放松,好,集合。

师:通过今天的体育课学习,同学们表现很好,积极主动,认真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使80%以上的同学能基本掌握了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少数同学希望在今后多加练习。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双手低手传接球。师:好,体育委员收器材,解散。

本节课的预计练习密度是35—45%,预计心率是135次/分钟。主要使用篮球20个。

篇6:如何上好无生上课

1、目标重难点要明晰

【现象】老师备课过于细致,面面俱到。由于没有学生,教学过程完全由老师的语言表述呈现,导致整节课重难点不突出,甚至出现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教学活动的现象。这种现象往往是老师们教学目标重难点不明晰造成的,不少老师只在叙写教案时才考虑教学目标。像这种不许上交教案的无生上课忽视教学目标的定位。

【对策】备课时一定要做目标分析。哪些必须呈现,哪些可将可不讲,哪些要呈现过程,哪些可以一带而过。重点内容要呈现过程,难点的突破策略要展示清楚。抓住了重难点,其它的讲没讲到无关紧要,无伤大局。备课要会做“加法”,上课要会做“减法”。

2、课堂节奏感要强。

【现象】12分钟(有时是15分钟)无生上课一条水平线,节奏感不强,再加上本身就没有学生活动,导致课堂没吸引力,感染力不强。

【对策】课堂节奏可以通过时间安排来体现。数学课一般可以分为六大环节,时间大致分配如下:

①导入新课,快捷新颖,一般1分钟。这个环节要求简洁有效,能快速进入主题,尽量不要拖泥带水,绕来绕去,而且导入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所以导入要能与教学目标重难点紧密联系。

②新知探究,过程性强,一般5分钟。这部分应该是本节课重点,问题设置要细致合理,有探究性,要能体现出知识产生的过程。一般通过师生互动生成本节课重点知识。

③巩固练习,一点带面,一般2分钟。练习设置要有梯度,处理方式要多样化,由于没有学生,不需要老师把每一题都讲到。比如“请这位男生把第一大题的答案交流一下”,“有没有不同的答案”“同意的请举手”“好,下一题……”。若难度不大,就假设正确,一带而过。但为了体现这一环节的地位,又不想过多花时间,可以选取一题让学生分析一下思路(老师代替说),或者假设一位同学出现了一个错误,然后通过大家的合作交流订正过来。总之,可以采取一点盖面的处理方式。

④拓展延伸,步步为营,一般2分半钟。这一环节重在分析,具体内容可能是一道延伸题,可能是一个延伸知识点,一般难点出现在这个环节,可以通过分解难度的方式各个击破。

⑤课堂小结,梳理归纳,一般1分钟。课堂小结在形式上要出新,环节目的是归纳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最好在ppt中展示一个本节课知识结构,让学生有个全面的认识,其次可从思想方法、难点、易错点等方面作适当强调。当然也可在这个节课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设置一个问题,为下一节课埋下伏笔。

⑥布置作业,量要适中,一般半分钟即可。作业量不能太多,更不能出现什么全品学练考或者报纸做哪里哪里等。

3、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无生上课没有学生,教学活动完全由老师呈现,如何凸显学生的地位,营造出课堂气氛,让评委感觉到老师确实是在跟一群学生进行交流?这需要一些手段和策略。(1)采取多种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有些内容可以采取教师讲授法;

有些内容可采取学生自主学习法,甚至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然后通过ppt中几道习题巩固或者说检查阅读效果;

有些内容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抛出一个问题,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再请一位小组代表反馈交流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最后老师做总结性评价;

(2)设置学生错误,并通过生生碰撞营造氛围。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有那么一个题目或者问题学生容易犯错,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故意在设置错误。场景如下(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为例):

师: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为80°,则这个三角形最小的内角为多少度?

(停顿两秒)师:请后面这位男生谈谈你的想法。(停顿,作倾听状,不需代替学生叙说过程)

师:这位同学认为三角形最小的内角为50°。(同时把目光和手势投向另一个区域,假想有一位同学举手想表达不同观点)这边这位女生有不同观点。(用手势示意这位同学起立回答,然后作倾听状)

师:这位女生认为80°角可能是底角,也可能是顶角,因此要分两种情况讨论,发现当80°角为顶角时,最小的内角为50°,当80°角为底角时,最小的内角为20°,又因为20°<50°,所以三角形最小的内角为20°。【注:这是替学生说给评委听的】

师:(假想又有学生举手,老师用手势示意另一个区域)这位同学还有不同看法……(不需要重复学生答案,此时评委老师能知道学生会说些什么)

师:(目光回到刚才那位女生)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大家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对(用手势向第三位学生示意),这里是两个不同情况的图形,不能把20°与50°再作比较。(又把手势回到第一位男生)你能总结一下做这一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停顿两秒,不需重复学生说的内容)很好!

篇7:窃读记无生上课稿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读上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智者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交流。那么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有没有一些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读书经历?哪位同学想来给大家说一说。好,你最先举手,你来说,你说你有一次读一本故事书读得忘记了吃饭,读完以后还感觉意犹未尽,而且都没有饿了的感觉,恩,看来,书籍真是你的精神食粮。还有谁想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令你难忘的读书经历?好你说,你说你暑假的时候每天去图书馆看课外书,一直连续去了一个月,看了好多书,有很多所收获。恩,真不错,能利用假期时间大量阅读,这一点很值得大家学习。其实我想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着令自己难忘的读书经历。那今天呢,老师将给大家介绍一个小女孩,她非常热爱读书,竟然跑去窃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窃读记》。读了课题之后,你对课题有什么样的疑问?哦,我听见有的同学想知道,为什么是“窃读”,还有同学想知道在什么地方窃读,是怎样窃读的。看来同学们对课题有着不同的疑问,老师对你们提出的问题也很好奇。那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根据老师在多媒体上出示的自读要求,放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难句多读几遍。把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画出来,思考词语的意思。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已经在预习的时候把段落序号标好了,这是个好习惯。还有的同学给不认识的生字标上的读音,这有助于帮助大家更快的学会生字,很好。

好了,大部分同学都读完了,那老师想来看看大家自学的怎么样,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大屏幕上的词语。你读,恩,总体读得不错,但是要注意踮起脚尖的踮是读第三声而不是踮起脚尖,自己再多读几遍。来,你来读,字音读得很准确。再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恩,看来大家的自学能力都是不错的。老师在这里还想强调几个重点生字的写法,比如惧怕的惧,具里是三横而不是两横。还有注意檐、饿、都是左右结构。下面,全班再一齐朗读一下这些词语。好,谁能告诉我贪婪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惧怕这个词又是什么意思?好你说,你说贪婪是指求多,不知足的意思。那你来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这个词语的?哦,你是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的,你运用了字典这个小帮手。好你来说说惧怕是什么意思,哦你觉得是害怕的意思,你是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语的,也很棒。看来啊大家基本上已经能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了。下面呢,从这一组开始咱们用开火车的方式来朗读这篇课文,看谁能得好,读得准。

好,读完了课文,接下来老师就交给大家一个任务,请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给课文分分段并想一想每一大段的段意。我看很多小组都完成的差不多了,请大家看大屏幕,谁能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本文写了我放学后急匆匆赶到书店,晚上依依不舍的离开书店,还有(我藏身于众多顾客之中、借下雨天读书这几件事),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找一位同学来填一填,能不能一次就填准确。恩,你读文章读得很仔细,概括的非常准确。接下来我们来具体看一看课文主要分为哪几个部分,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一说?好,你们小组总结出课文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1—4自然段,主要说了我常去书店窃读。第二层次是5—9自然段,说的是我在窃读过程中的苦与乐。第三层次是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我时刻记得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恩,言简意赅,其他组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你们觉得1到9段是第一部分,第10段是最后一部分,你们认为1—9段写的都是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好,那同学们觉得哪一组的分法更好一些呢?哦,大家都觉得第一个小组说的好一些,因为什么呀,对,第一个小组分得更细致,更准确一些。是的,我们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要更为细致一些。(重复段意)。那分完了段落层次,老师想问问有没有同学找到了本文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作者窃读时的复杂滋味?看看有没有善于发现的同学,好你找到了,你来说是哪一句,是“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窃读的滋味!”这一句,好,就是这一句是不是,看来你理解的很到位。那现在就请大家自读课文的第1—4自然段,找出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窃读”时的快乐与惧怕。(自己看课本说)好,从很多语句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那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尝试着用动作描写或者用心理描写的方法来写一两句话,写一写自己读书时的样子和感受。下面开始。很多同学都写好了,老师随机读一读几位同学写的。这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我爱读书,书中精彩的情节往往让我忘记了一切,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当书中的主人公胜利时,我会高兴的手舞足蹈;当邪恶没有受到惩罚时,我会气得直跺脚;当英雄牺牲时,我的眼泪会顺着脸颊“吧嗒吧嗒”往下流。写的好不好?他写得很生动是不是,运用了很多动作描写,手舞足蹈,跺脚,流眼泪,这都是动作描写,看来你看书的时候真的是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了,真不错。还有哪位同学想把自己写的跟大家分享分享?好你读读你写的,有一次我买了一本《格林童话》,刚买回来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翻开书的第一页,一股浓浓的墨香味便扑鼻而来。闻着浓浓的墨香,看者崭新的童话书,啊!感觉真是一个字“爽”。写得真好,写出了你对新书的喜爱,大家说他哪些词用的好?恩,迫不及待,翻开,闻着,看着,爽,都写出了他对书的喜爱。好,看来大家都有着不同的读书经历,写的时候也知道如何运用一些生动的词语把自己的读书经历写活,很好。那老师今天布置的作业就是,回去把你写的句子誊写到练习本上,并且抄写课后生字词,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还要熟读课文。好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篇8:无生上课教案

“无生上课”是讲课老师模拟上课的情景,把课堂教学中的过程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 下面笔者将结合《分数再认识》这一课,浅谈“无生上课”的几种 “有效”互动的方法.

一、“有效”的互动———复述法

采用复述的方法来体现师生互动, 通过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复述的形式向评委传递课堂信息,以达到“有效”互动的目的.

《分数再认识 》课堂实录:

师:(学生在大小不同、 形状各异的图形上表示出的1/ 4 ) 这是谁画的?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1:我把图形对折了2次. 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阴影.

师:为什么要对折?

生2:对折2次,就是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1份就表示这个图形的1 /4.

师:唉! 奇怪同样是1/ 4为什么有大有小,形状还都不一样呢?

生3:我们每名同学拿到的图形是不一样的.

生4:图形本来是有大有小的,所以他们的1/ 4就不一样大啦!

在上面的这个片段里面运用了复述法,其实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关联语句:比如:(1)“正如刚才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知道了……”(2)“这名同学的意见(看法)是……”

二、“有效”的互动———评价法

采用评价的方法来体现师生互动,通过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巧妙的评价,从而向评委传递课堂信息,以达到“有效”互动的目的.

《分数的再认识 》课堂实录:

师:这里有4个圆,我也看到了一个1/ 4 ,你看到了没有 ?

生1:一个红色的圆

师:一个红色的圆怎么就表示1 /4了呢?

生2:把这4个圆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1个红色的圆就是其中的一份.

师:除了这个以外,还有别的吗?

生3:一个蓝色的圆也是这个整体的1 /4.

生4:这4个圆中任意一个都可以表示这个整体的1 /4.

在上面的片段里,教师评价学生“眼睛亮”、“真了不起”、 “很会学数学”然后过渡到下一个问题.

我们也可以采用的关联语句: 比如:(1)“这名同学的方法很好,他采用的……”(2)真棒,这名同学居然……

三、“有效”的互动———板书法

采用板书的方法来体现师生互动, 通过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从而向评委传递课堂信息,以达到“有效”互动的目的.

在《分数再认识》中,有个环节是研究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分数的再认识 》课堂实录 :

师:(4个圆看作一个整体)这里的1 /4是几个圆?

生:1个.

师:(8个圆看作一个整体)它的1/ 4是几个圆?

生:2个.

师:现在老师说1 /4还可以表示3个可以吗? 这时它的整体会是几个? 你是怎么想的?

体会是几个? 你是怎么想的?

生:12个.1 /4是3个,也就是一份是3个,整体有4份,所以是12个.

师:20个的1/ 4呢?

生:5个.

师:40个的1 /4 ?

生:10个.

师:400个的1 /4呢?

生:100个.

像上面这个环节, 通过板书来完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呈现的知识很清晰,也便于学生通过观察得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虽然,我们是无生上课,但要让评委老师、听课者感受到这样的处理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

篇9:无生上课教案

关键词 “无生上课” “心中有学生” 教学设计 课件制作 评价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1-0080-02

近年来,“无生上课”在教育界很是走红,实习老师练习教学要用,各级各类比赛、选拔也要用。但它又是一个新事物,除了极少部分人了解之外,很多老师都不甚明了,有的老师还故作惊讶地说:没有“声音”,怎么上课?其实,无生上课是一种模拟课堂的情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许多问题要自问自答,重难点的揭示是穿插在课堂中,评课者主要考察上课者的教育、教学功底。但是没有学生,怎么提问?怎么评价?这无疑增大了教学难度,又让人觉得太假。我心想:是谁想出了这么个招?为了不忍受40分钟的听课活动,尽拿老师出洋相!以至于一次市里要求得过“教坛新星”称号的老师参加一次 “无生上课”比赛,我都坚决拒绝了。后来,我校举行“无生上课”比赛活动,学校让我当评委,虽然我们老师做得像模像样,但是看起来还是很别扭!直到这次五月末参加“ ‘国培计划中西部研课磨课活动”,我才对“无生上课”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来这次活动要求是先赛课,后上传录课内容,谁知后来又通知要进行“无生上课”。我当时还想,早知道不参加了!没办法,当逃兵可不是我的风格!我静下心来,认真准备,可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教学时,我自己都没想到,我好像进入了真正的课堂,眼前仿佛有可爱的孩子,我能想象到他们学习的状态,我进入了和文本、学生对话的过程,我完全融入了真正的语文教学中。我的教学赢得了评委和录像老师的一致好评。回想一下:我的“无生上课”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心中有学生。

一、“心中有学生”体现在教学设计上

我备课的依据是《新课程标准》、教材编者意图、课本以及学生心理和认知水平,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看看这节课学生能习得什么阅读本领?语文素养有没有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没有增浓?我这次参赛的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31课《普罗米修斯》,是一篇古希腊神话故事,因此我把“怎样阅读神话故事”定为要提高的阅读本领之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阅读神话故事要熟悉“人物”,了解“内容”,品味“情节”。然后根据小学中段语文教学目标:抓住重点段落品词析句,感悟人物品格。我选择了人类“无火”和“有火”,以及普罗米修斯“受罚”的画面,先引导学生读正确,然后根据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想象、联想,感悟,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创设情境:假如宙斯来到你的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通过音乐渲染,教师激情的语言创设,给课文插图补白:此时此刻,普罗米修斯心里在想些什么?考虑到学生差异性,我还设想一个话题:你想对普罗米修斯说些什么?培养学生观察、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让学生与文本、与人物产生共鸣,再诵读普罗米修斯的语言,体会其不畏强暴、为人类造福的精神就水到渠成了。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习得阅读的本领,体会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心中有学生”体现在课件制作上

课件制作必须为课堂教学服务,我准备了12张幻灯。第1张是课题和课文插图,配了《再见,警察》的音乐,我想在学生准备学习的时候,就看到悲壮的画面,沉浸在悲情的音乐中,初步感受神话故事的氛围。第2张幻灯是故事中五位人物,因为是外国人名字,比较拗口,比较难记,所以要读准,记牢,为下面了解故事梗概,讲述主要内容做准备。下面两张是人类“无火”和“有火”的画面,我想,既然是画面,就要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于是我搜集了“黑暗”和“光明”的图片背景,“黑暗”背景加红字,“光明”背景加黄字。对比鲜明,学生很容易联想体会。下两张“受罚”的图片,我会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人物所受的痛苦,然后课件显示变黄的字,让学生体会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字词让我们感受到普罗米修斯所受的痛苦,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课文插图补白上文已经说过了,就不赘述。接下来普罗米修斯语言的对比的幻灯,我改了几次。原先我采用“光明”背景图,但考虑背景太花,学生不易看出句子的变化,于是改为淡淡的古典背景图片。文字内容变化不醒目,于是改为:只变红一个“?”,一个“!”,一个“更”,一个“绝”,这样简单明了,学生很容易明白人物的坚定的态度,不用指导学生就能入情入境地朗读了。两个句子放在一起,在我有创设情境引读时,学生容易读错,因此,必须把这段语言描写单放在一张幻灯上,还采用“光明”背景图片渲染气氛。接着朗诵英国诗人雪莱的《英雄赞美诗》,既拓展了课外阅读,又帮助学生把对文本的理解推向了高潮。接着两张是“怎样读神话故事?”“怎样讲神话故事?”一张是对这一课的总结,推荐阅读;一张是对下一节课的提示,安排作业。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把“读”和“讲”变大了字体和颜色。

三、“心中有学生”体现在课堂评价上

“无生上课”没有学生,怎么评价学生呢?这就要了解学生,对自己设计的各个环节有个预判。比如:读课题时,我感觉学生一定会声音响亮,但一定会顿读,或拖音。于是,我设定评价语:同学们声音响亮,真精神,不过,读外国人名字,最好一气呵成,请跟老师读。再有,第一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找故事中神的名字,难度不大,我猜想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会很多,我就满怀欣喜地说:这么多的小手啊!像雨后的春笋一样,真精神!这样的评价会增加师生融洽的氛围,激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为下面的有效教学做好铺垫。再有,学生要回答的问题:假如宙斯来到你面前,你会说什么?我就设想针对学生的回答的内容评价:你在控诉!你在责骂!你在指责!你甚至在求情!于是评价就特别丰富、真实。当学生练习给课文插图补白配话时,我已经想象到他们的书写状态,于是这样评价:我最先欣赏的是“正确的执笔姿势和端正的坐姿。”接着提醒“提笔即是练字时”,指导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还有本课的三次阅读,第一次自由读之后,我会说:“课堂上最好听的声音就是朗朗读书声了!”第二次浏览课文一、二两段,找不同画面之后,我会说:“课堂上最美的神情就是专注读书的样子了!”第三次默读普罗米修斯受罚的画面,看看哪些字词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之后,我会说:“孩子们,你在读书,我在读你,阅读永远是最美的风景。”教育最大的艺术就是“润物细无声”。

上一篇:睡在成熟期里看秋天诗歌下一篇:“绿城之春”学习心得---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