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上课制度

2024-04-08

学生上课制度(通用9篇)

篇1:学生上课制度

课堂教学改革学生上课制度

一、复习检测阶段:

1、打上课铃学生要及时到座位安静坐好,摆好书、助学案、纸笔;最好是利用下课期间一些时间对上节课重点知识内容再次进行浏览、复习;

2、学生按教师要求及时参与复习检测;

3、学生能及时更正复习检测过程中的问题,学生能下课后自觉把自己的错题情况用双色笔记载在教材相关知识点上,课后及时反复消化理解;

4、复习检测结果及时由科任教师纳入小组评价。

二、导课和目标展示阶段:

学生思听结合,注意结合预习情况,对于重难点知识做好标注;

三、自主学习阶段:

(一)预习、自主学习:

1、预习自主学习阶段在善学员督促和带领下进行;

2、学生预习、自主学习的主要学习行为为:读读——通看、细看;划划——划出重点;批批——在课本上写心得体会;注注——将疑难不懂处用笔标注;填填——填写助学案;

3、课堂上预习充分的小组同学举手填报助学案预习答案,由科任教师及时纳入小组评价。

4、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出预习时答案,全体同学依据答案对助学案预习环节进行修正;

(二)独学:

教师提出问题,首先全体同学需独学,每位同学围绕问题独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一定要作出标记;组长统计并督促本组学员学习。

(三)对学、群学:

1、教师说,“进入对学、群学”阶段,全体同学需起立,起立时,挪动凳子的声音需尽可能小,最好无声;

2、对学是对子之间交流,解决彼此疑难,圈出共性问题;

3、行政小组长组织群学,聚焦本组问题;学科组长或其他同学需首先在组内小展示,在组内公开陈述问题答案,以供小组同学进一步讨论,最后在行政小组长主持下形成最佳答案,并共推出小组问题展示人员;

4、教师说,“对学群学结束”,则请小组同学全部坐下,坐下的时候,挪动凳子的声音需尽可能小,最好无声;

5、小组同学举手展示,每一小组只能有一位同学举手,即小组问题展示人员举手;

四、展示交流阶段

就课堂而言,这是高潮部分;就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而言,这里是核心阶段。

(一)、交流提升:

总要求:语言要流畅、姿态讲形象、形式要多样、呈现别走样;

1、学生无论是展示、提问、答问要求声音洪亮、语言流畅。

2、要求脱稿,对于有过程的要做到边讲解边板书。

3、昂首挺胸、侧身站位,面朝学生,不能遮住黑板的内容,一手持教鞭,一手拿粉笔。

4、用普通话,使用书面语言,吐词清楚,减少口头禅。

5、神情自然,面带微笑,语言富有朝气和激情,并有适当的肢体语言。

6、形式灵活多样,与学习内容相适应,能促进学生理解本知识。

7、板书规范,一般只板书答案,板书条理化,字迹清楚不潦草。

8、展示时本组同学密切注意,能对本组讲解不到位之处随时补充,提醒。

(二)、学生点评:

教师说“听评”,全体学生保持安静,倾听点评。

要杜绝对展示形式的点评,点评的学生需纠正板书、语言、思维等错误;补充完善展示内容;要从知识本身进行点评(答案的正确与否,思路分析是否清晰,易错点、知识关键点是否指出,归纳提升是否 到位,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解决,举一反三能得到什么,提出新思路、新方法)

下面听讲的学生要大胆的质疑追问,善辩释疑。

五、教师精讲点拨阶段:

就教师的讲,这是高潮和核心阶段。

在此阶段,学生需完善学案,记好笔记(这个很重要,否则学生一节课学习仍达不到高效目的);调整思路,补充新知。

六、当堂反馈、堂清达标阶段:

当堂检测形式可以用书面或口头抽测进行。上课认真听讲,做好当堂检测准备。当堂检测保证能独立完成,保证检测的真实性;利用红笔,互相交换测分;在教师和学生反馈的基础上要及时改错,对自己本堂课的达标情况作出评价。

七、课堂小结、总结提升阶段:

学生要对本节课知识体系结构进行归纳整理,理清体系;就重点内容用好双色笔标记。

八、课后反思、日清日结:

学生需结合学习目标要再次审视自己的学习完成情况;完善导学案,澄清导学案中的疑难问题;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课后又生成了哪些新问题,生成问题的及时解决;当晚晚自习,学生按照小组复习计划安排,及时将当日单科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小组长、学科长对当晚及时复习进行督导登记、奖扣分。

特别注意:各班班主任需根据此提纲,对学生进行高效课堂操作反复培训。

校课改领导小组办公室

篇2:学生上课制度

一、上课和早晚自习。

1、各班班主任应指定人员按时如实填写学生点名册。

2、分校教导主任或校长应督查各班点名册的填写情况。

3、任课教师应做到每一节课课前清学生人数,了解缺席的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及时报告班主任。如果属无故缺席,班主任应立即报告行政值周。缺席半天以上(含半天)者,班主任应在24小时内通知学生家长,并报告分校校长,由分校校长报告学校校长或综合办。

二、住校生晚上就寝。

1、新民中学应将住校生分年级,分班级,分寝室造表登记。

2、生活指导教师每天晚上熄灯前应清点各室学生人数,并作好记录。

3、生活指导教师发现有学生缺席的情况,应立即报告行政值周,并协助行政值周调查缺席原因和去向。如属非正常缺席,行政值应在1小时内报告分校校长,由分校校长确定是否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如到第二天上午8:00仍未返校,必须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并作好有关记录。

4、若出现一次3人以上(含3人)缺席或出现1人到第二天上午8:00仍未返校,分校校长应立即报告学校校长。

三、违反本制度的处理。

1、按学校《教职工考核办法》中的工作失误处理。

2、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经济损失。

篇3:学生上课制度

一、为何存在迟到

学生上课迟到的原因众多, 归结起来大致有三:一是客观原因 (如睡觉过头、路上塞车、电梯拥挤等) ;二是主观原因 (学习态度不正、学习风气不好) ;三是制度原因 (如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合约机制) 。

一般说来, 客观原因导致的迟到属于小概率事件, 一旦特定的客观条件解除, 迟到现象就自然消失;主观原因造成的迟到则属于思想道德教育调节的范畴, 经济学真正感兴趣的是对制度原因造成的迟到现象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并提供相应的对策分析。假设大学规定的作息时间是科学合理的, 这样就排除了因时间尺度设置不合理而造成的迟到, 迟到主要由人的行为引起。再假设学生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个体, 一切行为都在其理性思考的约束范围之内, 于是可以把迟到的发生机理描述如下:设最初仅仅存在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原因导致的迟到, 这些迟到的学生加

上请假、缺课、请人代占座位的学生, 其结果导致在上课铃响时让授课教师感觉尚有相当部分学生未能赶到课堂, 为了等待这些学生 (事实上大多数教师都是如此操作) , 不得不将上课时间向后推迟几分钟, 直到感觉学生来得差不多够数了才开始讲课。这一看似合理的举动, 却对早早赶到课堂的学生造成了“不利的预期”:到了教室还得继续等待迟到的学生, 等待是一种效率损失, 与其“早到”作无谓的等待, 白白浪费时间, 还不如“迟到”, 或者多睡会儿觉, 或者多洗一件衣服……总之, “早到”所付出的机会损失远远大于“迟到”带来的额外收益———可以更多更自由地支配时间资源使之效用最大化。因此, 提前赶到课堂的学生在面临“等待”的不良预期下, 为了避免机会损失, 逐渐产生了选择迟到的倾向。这样一来, 迟到的人数将越来越多, 集体等待的时间就越长, 教师推迟讲课的时间就越久, “早到”的机会损失就越大, 于是, “早到”的学生越来越少, “迟到”的学生越来越多, 即经济学上的劣币驱逐良币———迟到的人自动驱赶不迟到的人加入到迟到的队伍中来。一旦迟到的队伍壮大了, 法不责众, 在“羊群效应”、“帮派效应”下产生群体自我强化, 迟到现象将愈演愈烈, 最后是大规模的集体迟到。

二、如何治理迟到

据上分析, 迟到可以说是经济个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结果, 但微观个体的合理在宏观总体上并不合理, 这是因为迟到存在较大的负效应:时间资源的浪费;集体秩序的破坏;负的外部性效应 (经常打断或干扰上课, 分散学生注意力等) 。

因此, 必须从制度上消除这一不良现象。从产生迟到的根源来看, 教师准时上课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 但在高校扩招后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 学风受到影响的情况下, 或者说主客观方面原因造成的迟到尚未能有效解决的情况下, 单靠教师准时上课往往难以奏效, 所以, 还必须佐以其他办法来加以解决。大致有:

1. 减少座位。

根据迟到人数的统计情况, 譬如每次约有10%的学生迟到, 则相应地在教室撤走10%的座位, 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对迟到者提供了即时的惩罚———站着上课;二是把教室的座位变成了竞争性的稀缺资源, 不提前占座就有可能坐不到座位, 从而减少迟到发生的机率。该方案缺陷也很明显:假如全体学生无一迟到, 此时仍有一部分学生坐不到座位, 故未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福利水平下降。

2. 设迟到专座。

该方案并不增减座位数, 只是在教室划出某一区域的座位, 作为迟到学生的专座, 规定凡迟到者, 一律坐在指定区域的座位上, 譬如教室最后两排座位, 使其突兀在同学和老师的视线中, 一方面使其与其他学生区别开来, 可以做到有效登记和监督,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隐性惩罚机制, 也就是曝光其迟到行为, 增加其迟到成本———“面子成本” (因难堪、不好意思而造成的负收益) 。该方案虽有一定可行性, 却也存在类似方案1的痼疾———“牵连无辜”。

3. 提问。

规定迟到者必须回答授课教师的提问, 回答不出者将被扣分。相对前面两种方案而言, 这是一种积极的以攻为守的防范措施, 见效也快, 但同样存在缺陷:因提问而随时有中断讲课的可能;若迟到人数过多, 有可能提问提不过来, 造成漏网之鱼;存在逆选择, 少数优秀学生为得到回答问题的机会 (收益) 而宁愿迟到, 部分差生预期问题回答不上来, 与其挨罚, 不如逃课, 一走了之。

4. 打卡。

对教室进行信息化改造, 把每一位学生的选课情况事先输入教务处主机电脑, 每一次课学生必须用校园卡打卡登记, 譬如进教室时须在教室门口的打卡机上打卡, 超过规定时间, 电脑自动判迟到, 期末在学生档案中做出相应处分记录。这样, 学生就不敢随意旷课和迟到, 教师也就可以从监督学生迟到的行为中解脱出来, 一心一意从事教学。该方案看似完美无缺, 实际上漏洞颇多:信息化改造成本巨大;存在顶替打卡的道德风险;排队打卡有可能加剧迟到的发生;停电、学生丢卡等特殊情况如何解决等问题。

5. 记名。

教师委托各班纪律委员代理监督事务, 凡迟到者一律登记无误, 课间休息时把名单上交老师, 由老师上课时对迟到者一一点名, 提出批评, 并在其平时成绩中做出扣分的处罚。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纪律委员是最佳的代理人选, 一般不会或很少迟到 (否则就应该撤职) , 因而具备有效监督和记录迟到者的比较优势;纪律委员比教师更熟悉本班学生的姓名, 因而具备信息对称的优势;教师授权后, 由监督全班变为监督纪律委员一人, 减轻了负担;教师的点名制度消除了代理人的“内部人控制” (如漏记、错记或包庇等腐败) , 因为点名是一个信息对称化的过程, 被点名者一旦发觉有人迟到而没被记录在案, 有可能向教师举报, 如属实纪律委员将难辞其咎, 因此, 公众监督得到了有效执行;成本最小,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综上所述, 客观原因导致的迟到属于小概率事件, 一旦特定的客观条件解除, 迟到现象就自然消失;主观原因造成的迟到则属于思想道德教育调节的范畴, 经济学真正感兴趣的是对制度原因造成的迟到现象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并提供相应的对策分析。假设大学规定的作息时间是科学合理的, 这样就排除了因时间尺度设置不合理而造成的迟到, 迟到主要由人的行为引起。要以最小成本博取最大收益的办法来治理迟到, 窃以为, 委托代理下的记名制度最为有效。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篇4:学生上课制度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本科教学;教授上讲台

不知源于何时,高校开始出现教授不上本科生讲台的现象。教授们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科研论文和研究项目上,为本科生授课的工作逐渐由讲师、副教授甚至在读研究生承担。而从社会和学生的角度来看,教授作为教师群体中学术造诣精深、教育经验丰富者,若不能给本科生上课,就意味着大学没有给学生提供最优的教育资源,使他们失去了接受最佳教育的机会,也意味着我们的大学没有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这是大学生的悲哀,更是大学教育本身的悲哀,也是我国大学教育教学质量不能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

2005年,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对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提出明确要求:“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要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连续两年不讲授本科生课程的,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1]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再次明确提出:“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2]中南大学认真践行“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自2012年起实施了一系列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将服务学生、培养人才作为制定改革政策的根本依据,把学生的发展需求放在第一位,把贯彻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作为最核心的改革举措。学校通过明确教师职责、完善评价机制、制定激励政策等措施,全方位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做到精细化管理,不留死角。经过几年的实施,全校上下对该制度形成了共识,一系列的激励和保障措施让教授安心并专心本科教学,在教师群体中形成了“乐教、善教、优教”的氛围,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制度约束,让教授、副教授回归讲台

在中南大学2012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学校重磅推出了《中南大学关于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将“建立健全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作为首要工作提出,并且同时推出《中南大学落实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制度的实施细则》(简称《细则》),对落实教授副教授上课制度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奖惩办法。

1. 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教学秩序

《细则》明确指出:“为本科生授课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教授、副教授要把人才培养和给本科生授课作为自己工作的第一要务”。从制度层面将为本科生授课写入教授、副教授的基本工作职责,强调教师对本科人才培养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将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授课的课表和实施情况通过校园网络系统向全校师生公开。学生、同行、督导专家、校院领导均可根据上课任务随时核实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出现与课表不符的情况可随时向教务部门反馈。

同时,进一步严格要求教师上课的行为规范,不得任意调课、调整授课教师。为了杜绝某些高校出现过的教授挂名、讲师代课的现象,学校规定共同承担一门课程授课任务的教师必须同为高级职称。而教授(副教授)授课率、教师调课次数等均纳入学院本科教学状态数据予以发布,并作为二级学院评估的指标之一。

2. 改革评价标准,制订量化指标

教授之所以逐渐远离本科讲台,追根溯源,与高校的评价、考核机制有关。在很多高校实行的职称晋升、年终考核体系中,论文、课题、经费、专利等指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本科教学任务往往只有工作量的要求。这样的评价体系无疑引导着教师更加看重科研成果和项目经费,而越来越忽视对本科教学任务的付出,淡忘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职责。

中南大学将改变评价体系作为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的核心环节,将本科教学工作作为职称晋升、岗位晋级的基本要求。一方面,学校将进人权、职称评审权下放到各二级单位,由各二级单位根据本单位的教学、科研发展情况自主研究制定职称晋升、岗位定级和晋级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强调保留对本科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即:将教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作为教学科研岗职称晋升、岗位定级和晋级的基本条件。学校规定:“除获准进行学术访问和学术休假之外,每年都必须完整地给本科生至少讲授一门课程或完成其所在二级单位(或专业)高职称教师人均本科课堂教学纯学时数的70%”。连续两年不为本科生授课的教授、副教授将转为科研岗或其他岗位。

考虑到制度的可操作性,学校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对特殊的学科和岗位类别提出了个性化的要求。比如,要求“副主任医师在聘任期内,至少担任一个学期时间的本科生课程脱产教学任务,或至少担任学校组织的实习中期质量考核、OSCE考核和实习基地巡回检查教学任务各1次”。对同时承担教学、行政工作的二级学院“双肩挑”的教授、副教授,也要求承担本科生课堂教学工作,工作量给予50%折减。

3. 严格“一票否决”,创新考核方式

教授、副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的规定出台后,学校在职称晋升、岗位定级、年终考核、津贴发放等各方面严格执行“本科生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被称为中南大学史上最严的“讲台令”。

在目标管理上,学校把对教师个人的考核与评价变为了对学院的考核与评价。除部分师资短缺的基础学科,在确保高级职称教师授课任务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可由授课质量好的讲师承担授课任务之外,其他教学单位若出现教授或副教授不讲授本科生课程、讲师或助教代替教授或副教授讲授本科生课程等情况,每发现1人次,学校核减相应二级单位业绩津贴总额的1%。即,如果发现某学院有一个教授不上讲台,学校将扣发该院全部岗位津贴的1%,两个则是2%,依此类推。2013年,建筑与艺术学院一名教授请研究生代课被发现,该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负担了学院被扣的1%的津贴。

在全校开展的抽样问卷调查中, 75.6%的教师对此项举措表示理解和赞同,认为“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害怕个人影响自己学院荣誉”[3]。学校及院系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

二、政策激励,让教授、副教授站好讲台

在制度约束下,教授、副教授重新站上了讲台,而让他们站好讲台才是最终的目的。中南大学将以人为本作为本科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将“让学生学得有尊严,教师教得有尊严”作为衡量办学效果的价值尺度,在让教授、副教授上讲台的基础上,又采取多项措施保障他们站好讲台。

1. 绩效分配侧重本科教学

以前的年终考核中,高水平科研论文、科研项目及到账经费是年底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老师感叹上课上得再好也不如发表几篇论文,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之后,学校加强了对本科教学工作的激励,将年终绩效津贴的90%用于本科教学工作量核算,课时酬金得到了显著提高,授课教师的待遇得到明显改善。教师为教学所付出的劳动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受到了应有的尊重。

同时,本科教学工作量计算中按任课教师职称分三档给予其课堂教学权重系数,教授为1.6,副教授为1.3,更进一步鼓励和促进了教授副教授站上讲台、站好讲台。在这样的激励下,许多教授表示“学校投入这么多经费鼓励教学,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上课?”

2. 职称晋升开辟专门通道

对于一些讲课效果好、长期从事本科教学工作、热衷于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教师,学校专门开辟以教学为主的职称晋升渠道,由学校统一组织申报评审。此类职称晋升条件中,取消了对科研论文、科研项目、出国要求等与教学水平无关的硬性指标,主要考核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教学类获奖和教研教改成果。

在学校开展的以教学为主的职称晋升工作问卷调查中,92%的教师持赞成态度,认为对教师实行分类评价、分类管理非常有必要,教学为主岗位的设置对长期无私奉献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是一种支持,也为一些常年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主要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的老讲师、资深副教授提供了事业发展的通道。我校机电工程学院有一位45岁的讲师,他的课深受学生喜爱,几乎堂堂爆满,来“蹭课”的学生有时候只能站在过道听课。2013年,他凭借饱满的教学工作量、每年获评的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各级教学竞赛获奖、指导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获奖等工作业绩,晋升教学为主副教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一位57岁的副教授,全身心投入到本科教学工作和教学基本建设工作,不仅教学效果深得学生、同行和专家的好评,而且教材建设成果丰厚,指导学科竞赛年年获奖,教学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于2014年通过教学为主类职称晋升通道获聘教授职称。

自2013年设置教学为主类岗位以来,全校共有20名教师晋升教学为主岗副教授,5名晋升教授。

3. 教学互动确保课堂质量

教授走上讲台,不仅要带给学生书本上固化的知识,还应与学生分享自己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学科前沿知识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进入实验室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机会。

因此,学校在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修订中,注意在评价指标观测点设置上,引导教授拓展课程的学业深度和广度,增强作业和问题的开放性,注重课堂的启发和研讨,鼓励提供课外阅读材料和指导课外研学。

同时,学校通过督导委员听课、同行评课、学生评课、教学管理部门随机查课等环节,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全面覆盖;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实现教师与学生、督导与教师、教师与同行之间的及时沟通,形成评价、反馈、调控、改进的自适应系统,确保教学质量。

三、多方受益,制度实施效果良好

教学是一门学问和艺术。这就要求教授像对待科研那样认真对待教学,认真研究教学,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从2012年全面推行教授上课制度以来,教师们投入到本科教学及教学研究、教学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而学生成为直接的受益者。

1. 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学生学习自觉性和满意度大幅提高

教授上课制度实施后,我校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率由2011年的83.1%提升至2014年的98.3%,且专业课程全部由教授、副教授开出。面向一年级本科新生开设的研讨类课程——“新生课”,均由各学科领域的院士、知名教授承担,充分发挥了研究型大学高水平师资的作用,也为落实教授为本科授课制度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在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中,教授们踊跃参与,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2013—2014年,学校累计投入700多万元支持94门课程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出“精品示范课堂计划”,其中教授牵头建设的课程比例达到86%。在此项计划实施过程中,教授们勇于探索,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出发,投入大量精力实施以“研讨式、案例式、互动式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倡导把2/3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掀起了本科教学改革热潮。经过一年多的改革探索,从低头到抬头、从逃课到蹭课、从玩电游到准备课堂讨论,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积极变化。

2013年4月,李民教授牵头的中央党校高校改革发展调研组进驻中南大学,对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这一规定进行调研,师生员工的1840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56.8%的本科生认为“效果很好,同学受益很大”。2014年,学校针对学生学习满意度再次开展了抽样问卷调查,在2158份有效问卷中,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活动的满意度高达74.25%。同时,89.5%的学生对“教授上讲台有利于学生尽早接触学科前沿知识”表示认同。

2. 科研与教学携手发展

教授上课,会不会影响科研?在采访一些取得突出科研成果的教授时,他们表示:“只要协调好时间,在吃透教材与学生们的互动中,反而会促进科研”、“科研主要靠找出新思路,不会因为一周几节课的时间而受到影响”。

实际上,同时启动的中南大学科研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在科研体制改革中本科育人工作也是重要的环节,尤其强调教授的科研成果进课堂、鼓励教授指导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等。学生的积极性也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得到激发,超过50%的本科生参与到实验室开放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中。

在实施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的同时,中南大学还有一条措施引起广泛关注,就是新进青年教师的“2+6”培养计划,即两年博士后加上6年的青年教师阶段培养。在8年聘期内,青年教师不用上讲台,只专心从事科研,但要求参加教学团队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并每年至少承担一门课程的助课工作或参与指导实践教学环节,以此让青年教师对教育教学规律、教学行为规范、学校制度要求以及教学技巧和方法等逐步形成深入的理解,能够在教授的言传身教下逐渐熟悉教学各个环节,为今后走上讲台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结语

落实教育部关于“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的要求,核心在于发挥评价激励机制的引导作用。只有将对本科教学的刚性要求体现在考评体系里,才能够实现从触动利益到触动人心的转变。而与考评体系相配套的一系列人事制度、教学过程管理制度建设是确保考评工作有效实施的保障,政策制定者应系统、全面地思考和布局。制度的制定应以人为本,既要考虑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也要注重教师的个人事业发展需要。制度是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落实。在教授上课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讲规则、讲程序,严格执行奖惩办法,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从而确保制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Z].

[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Z].

[3] 中央党校“中国高校改革发展”课题组. 中国高等教育本质的返璞归真——中南大学改革发展调研报告[EB/OL].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208/c148980-24296485. html.

篇5:学校上课点名制度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强烈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全面、及时地掌握学生动态,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每堂课预备铃响后(正式上课前)(包括早读课,早读课由班主任亲自清点本班人数),第一件事必须认真清点到班人数,查看学生精神状况,并认真做好记载。

2.若有学生缺勤,上课教师要一方面在班内调查询问学生去向,一方面立即与班主任联系,由班主任与缺勤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协调查找。要做到课有人上,学生去向有人查询。若班主任正在上课,交由教学处负责安排其他教师代课,若与家长取得联系查找学生未果,由教学处上报安全办进行进一步协调处理。

3.若发现有学生精神状况不佳,上课老师应前往询问情况。若病情严重要必须及时与班主任、校医联系,送往医院诊治,并严格按照《宝安实验学校学生安全事故报告制度》报告有关部门。若班主任正在上课交由教学处安排教师代课。

4.各班设教师《上课点名记载册》,其它记载册无效。

5.各班要指定一名或两名同学负责提醒上课教师课前清点人数及查看学生状况,并认真记载。

6.各班《上课点名记载册》统一悬挂在班级讲台左上角,班主任每个星期将上课点名情况上报至年级管理组,年级管理组每个月将本年级各班上课点情况上报至安全办(重点汇报上课缺勤学生名单及后续处理情况)。

7.离开本班教室参加音乐、体育、美术、信息、语文阅读等课学习活动的,由本班班长或副班长带上《上课点名记载册》,交由上课教师做好上课和下课的学生点名工作。

8.若因上课教师未按照要求做到点名工作,造成了学生安全事故,由该节上课教师负全责。

9、附则

1、此制度由宝安实验学校安全办负责解释并执行。

2、本制度自2012年2月27日起执行,此前与本制度相抵触者,一律按本制度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关制度后,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度执行。

深圳宝安实验学校

篇6:教师上课安全制度

为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的安全责任意识,充分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顺利开展,特与全体教师签订本责任状。

1、教师每堂课必须对全体学生进行考勤,并将有关情况(迟到、早退、请假、缺席)进行登记,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反映。学生有事不能上课,必须经班主任请假,任何任课教师无权批假(特殊情况除外)。

2、教师必须严格按时上、下课,不得迟到(铃响时,教师必须到达教室门口)、早退(包括实验、体育、微机课、自习课等)不得中途离堂。

3、教师上实验、体育、微机、自习等课程时,上课前必须充分考虑到本堂课的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4、教师上实验、体育、微机、自习等课程时,必须向全体学生交待清楚本次课程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5、教师上实验、体育、微机等课程时,必须做好操作示范,强调学生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向学生提出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事故,要学生引起注意和重视。

6、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指导,发生学生操作不规范或有误,应及时加以纠正,防止事故的发生。

7、对上课要用到的易燃、易爆、易腐蚀、剧毒等药品,任课教师必须加强管理,向学生强调使用应注意的事项。

8、对校外进行的活动,带队教师必须周密安全工作,作好安全工作准备,并报校长批准后方可进行,活动中要加强管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9、教师应按课程表规定上课,严禁私自调课, 如因公事或因病事假确需调课的,报学校教导处批准后,由自己或学校做好调课安排。调课后,安全责任事故,由任课教师负责。

10、班主任要经常检查本班电源开关、插座、门窗玻璃等是否存在不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报总务处处理。

11、教师上课过程中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任课教师为第一责任人。

校长签字:教导主任签字:教师签字:

桥头中学

篇7:教室上课制度

1、教师在上课前应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凡需一切教具,都应在上课 前5分钟准备好。没有备课不能进课堂上课。

2、自觉照课表上课,未经教导处安排,不准 私自调课、换课,外出学习、听课或开会,其课可自行调整,但需报教导处备案。

3、教师应自觉养成“候课”习惯。应在预备铃响前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4、上课时学生起立,师生相互问候,再开始上课;下课时学生应起立,师生道别。有听课老师时,应让听课老师先离开教室。

5、不迟到,不早退,不中离,更不得“放羊式”上课,不拖课(延长5分钟及以上)。上课10钟后教师才到场视为旷课;中途无故离开课堂视为中离,无故离开课堂10分钟及以上视为旷课;未到下课时间提早下课视为早退,无故提前下课10分钟及以上视为旷课。

6、教师要自觉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规范、文明、清晰、响亮,教学用语要生动易懂、能充分表达教学内容。

7、教师应注意教学仪表端正,举止文明。不坐着上课(特殊情况除外),不准依门向外张望。女教师要打扮得体,不化浓妆;男教师不留长发,不准在教室里抽烟。教师上课时必须将手机设置到振动或将手机关闭,严禁在教室里接听手机。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衣、运动鞋上课。

8、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维护好课堂秩序,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处理好课堂偶发事件,能课后处理的不在课上处理,不因个别学生的违纪而影响教学。如自己不能处理,应第一时间将情况告知给班主任或学校。

9、教师要按新课程标准,认真组织课堂教育教学,积极而恰当运用现代教学设施,能熟练操作各种电教器具。使用教育装备的,使用后要整理复位,并做好使用记录;使用专用教室的应预先与负责教师联系。

10、精心设计教学板书,板书要体现完整性,条理性, 要讲究规范化。

11、教师下课后应根据其自我感觉及时调整或修改教案,以便充实自己,要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12、对于不在本班教室的上课要求:(如体育、音乐、微机课等)

(1)任课教师必须提前组织所有学生有序地进入上课地点,确保准时上课。

(2)上课期间,教师必须始终将学生置于自己的监管之下,确保任何学生都不得离开上课地点。

篇8:如何让学生专心上课

关键词:课堂教学,信息反馈,运用评价

专心上课是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保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专心上课的习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 怎样培养学生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呢?

一.明确要求, 做到五心

教师要对学生专心上课方面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一是课前做好准备, 按要求摆放课本及文具;二是课堂上遵守课堂纪律, 认真接受教师指导, 专心致志地参与探索, 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三是课堂上认真听讲, 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四是要善于合作学习。

还要做到”五心”:一要专心, 无论是听老师讲课, 还是听同学发言, 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二要耐心, 不随便插嘴, 要听完别人的发言, 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 当别人读词语或者课文时, 要求学生认真听并进行评价;四要虚心, 当别人指出自己的发音不足或者回答不完整时, 要能虚心接受并改正。五要用心, 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 要有选择地接受。

二.姿势动作, 反馈信息

虽然有了明确要求, 但是有的学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经常会出现学生不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一心只想自己表现的现象。因此, 必须通过一些姿势动作强化学生的专心上课意识。如:听同学发言时, 要求学生眼睛看着发言同学的脸, 做到神情专一。如果觉得同学回答正确, 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教师就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 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 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三.锤炼语言, 激发兴趣

课堂上学生不愿意专心上课,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的教学不够生动有趣, 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文学习本身比较枯燥, 如果教学语言生涩, 呆板, 小学生学起来就乏味, 疲倦, 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 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 更要生动、活泼, 增加形象色彩, 以激发学生认真听课的兴奋点。

四.掌握方法, 培养习惯

老师的课讲得再好, 学生不愿听则不能起到教学的作用, 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这就要求老师让学生掌握专心上课的方法, 培养专心上课的习惯。

1.培养边听边记的习惯。只是用耳朵来“听”, 是一种肤浅的过程。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听”, 还要培养学生“会听”、“爱听”、“听懂”, 在“听”中有更多的收获。边听边记, 是一种“听”的好习惯。在听别人说的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用笔来记——记观点、记疑惑、记要点、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为了减轻学生和老师们的负担, 建议不要专门建立“专心上课的记录本”, 可以使用日常学习中的“好词佳句”记录本、预习记录本、经典诗词记录本等。

2.培养边听边问的习惯。“专心上课”的过程, 也应该是提问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如果过多地让小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授, 这种听讲势必缺乏一种“我要学”的参与意识。只有处于积极主动学习状态下的听讲, 才能真正做到专心上课。

3.培养边听边质疑的习惯。教师要注意培养在专心上课中敢于质疑的精神。因为老师、同学、专家的观点都不是权威, 所以鼓励学生善于发现, 勇于实践, 对不懂的问题主动向教师请教, 敢于将自己的疑问公布于众,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养成独立思考、细心观察的能力, 主动探索的习惯。

五.运用评价, 培养习惯

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 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也是培养专心上课的重要手段。教学过程中, 教者适时运用过程性评价, 对于专心上课的学生及时致以表扬的眼神;对于倾听并思考, 表达独特见解的学生以口头表扬、手势表扬、或者奖励贴纸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除了教师丰富多彩的评价, 更应广泛开展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这对培养学生专心上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听的学生来说, 只有认真地倾听同伴的发言, 才能给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对于说的学生来说, 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同伴对自己的评价, 也会自觉地倾听同伴的评价。

篇9:这里的学生不上课

不上课的学校,对学生来说是个梦想,对成人来说却是个谜。如何让学生用传统课堂以外的方式接受教育?这就是瑟谷学校的魅力。

瑟谷初探

瑟谷学校1968年始建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是美国第一家正式立案的自主学习学校。创校的丹尼尔·格林柏博士夫妇根据古希腊思想家亚里斯多德的名言“哲学起源于好奇”建立此校,希望改变被动教育的方式,通过唤起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学习。它的出现,意味着对教育制度的全新探索。

瑟谷招收4~19岁的孩子,入校后不分年级,也没有统一的课程。学生进校后必须要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参与讨论、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何思考伦理问题,以及如何集中注意力。剩下的就靠孩子们自己了。

从早上8点半至下午5点,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自主地管理时间,他们可以到学校的任何一个角落从事任何一件事,没有人对他们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负责,除了他们自己。

“员工”代替老师

瑟谷没有老师也没有校长,三位创校人跟其余六位教职工一并称为“员工”。瑟谷的9名“员工”通常奔走在学校的各个角落,他们的任务不是教育或管理学生,而是帮学生处理任何困难。例如学生对某方面学科感兴趣,可以来找“员工”,一起探讨问题,交流思想;如果“员工”也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联系寻求校外资源;如果学生想学一门手艺,却没有懂这行的“师傅”,学校也会招聘相关专业人士来当“师傅”。

一个15岁的女孩不会缝扣子,一个6岁的女孩跌倒了需要缠绷带,一个8岁的男孩想学加减法,操场上还有一支篮球队恰好差一位后卫……如果把瑟谷比喻成一个躯干,学生是它的骨肉,“员工”就是血液,他们的流动和努力让这个躯干得以正常运行。

“员工”不是终身制,在每年春季举办的学校大会上,都会投票选出次年的“员工”人选,每一位参会者,包括学生和头年的“员工”都享有投票权。想要成为“员工”的人将自己的名字写在提名栏上,学校大会讨论次年的员工需求人数,对每一位候选人的情况进行逐一商议,然后请每一位参会人员投票,投票过程和结果向所有学生和“员工”公开。当然,并不是所有在选举中名列前茅的候选人都能成为“员工”,他们必须达到最低支持率,这个支持率根据投票人的多少来决定。如果候选人的支持率超过最低标准,排名又在“员工需求分析”得出的人数范围内,他就成为“员工”。

创校者——格林柏博士自1968年起,就一直作为“员工”为瑟谷服务。他曾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现在他被称作瑟谷的“首席哲学家”。虽然他已经在瑟谷工作了40多年,还出版了17本介绍瑟谷模式的书,让瑟谷扬名世界,但在每年的春季大会上,他也与其他“候选人”一样,都要接受全校学生的“审查”。

这样的选拔方法也许有些苛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高中教师就称瑟谷每年选拔老师的方式相当“残酷”,也不尊重老师的权利。但瑟谷从来就没有“老师”,他们需要的是“员工”。只要候选人能给学生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尊重学生,也得到学生的尊重,他就会受到学生的拥戴。

“全体表决”与“校园法庭”

学校“烹饪委员会”的会员们正在教室里讨论如何购买一只烤箱。10名会员大都是十来岁的学生,还有几位“员工”,他们围坐在桌子周围各抒己见。

一位会员提议买个大烤箱,以便能为全校近200名学生制作烤鹅,也可以在今后学校举办的义卖冷餐会上派上用场。另一位委员补充,要买一个足够宽的烤箱,以便让几个人同时操作。每一位参会者将自己提出的具体条款列在小黑板上,由所有成员投票选择。烤箱的规格、价格、品牌、具体使用规则等都按照这种方式确定。

烤箱定下来以后,烹饪委员会成员决定购买此烤箱的资金来源,由学校账户支付50%的首付,余下50%由委员会按揭支付。经投票决定,通过给学生提供午餐、举办义卖冷餐会,以及由使用者按使用次数抵偿按揭。再参考烤箱的价格、折旧费、电费、管理费等决定出每份午餐价格、冷餐会门票价格,和每次使用烤箱的价格。最后投票选出收款人和购买人,这次会议才宣告结束。

这种表决形式适用于瑟谷各层次的决策,学校重大事项的抉择也包括在内。如果学校需要决定年度开支预算、行政事务等等,都会通知全校人员来到会场,参会的每一位成员,包括“支持者”和学生都有投票权,且效力相等,投票当场有效。

除了“全体表决”,“校园法庭”也充分展现学生的自治能力。

每天中午11点,“校园法庭”都会在办公室准时“开庭”。法官是一名“员工”和5位年纪稍长的学生。一些犯了错误的“嫌疑犯”学生陆续走进法庭接受“审判”。当一位“嫌疑犯”在室内站定后,由“法官”宣读他的“罪状”,问他:“你认罪吗?”如果“嫌疑犯”认罪,就在“状纸”上签名,“法官”宣读对他的判决和惩罚,“罪犯”按“判决”履行惩罚义务;如果不认罪,则由“嫌疑犯”提起申辩,如果能证明是“诬告”,“嫌疑犯”可以离开;如果“证人”、“证据”一致证明该名“嫌疑犯”罪名成立,就要对他提出警告,或给予相应惩罚。例如损坏学校公物和私人物品的,照价赔偿;打骂同学的,三天不能与被欺负的同学玩耍等。被处罚的“罪犯”如果在处罚期间再犯同样的错,则加罚三天,屡教不改的转送学校大会裁决,情节严重的勒令退学。

瑟谷的学生十分尊重“校园法庭”的权威,虽然“法官”大多是同龄孩子,但每一位“嫌疑犯”都知道,自己来到“法庭”是因为自己的行为有问题,如果解决了问题,日后加以努力,也能被选举为“法官”。作为“法官”的学生也不会徇私舞弊,当他们走出“法庭”,就与被“判决”的“犯人”一样,是各个社团的成员,大家都是平等而自由的。

自主学习的精髓

虽然没有标准化课程,但在瑟谷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见学生在用自己的方式学习。

一个“手工艺小组”正在作坊里完成他们的作品。这个小组通常有8~9名学生,年龄为12~19岁,他们可以制作自己喜欢的物品,也会聚在一起合作完成项目。这次他们的目标是制作一个16世纪早期的锁链甲。学生们找来一大团废旧电线,把外面的胶皮剥开,把铜线剪成线段,卷成小圆环,再穿在一起。这是一项大工程,所有组员都在把电线仔细地缠绕在金属钉上做成圆环,再拧在一起。在进行这项“工程”之前,他们查阅了中世纪相关历史,尽量做成当时锁链甲的样子。

当然,还有那些排演莎翁话剧的团体、独自编辑电脑程序的“书呆子”、努力攀爬上学校最高那棵树的“人猿泰山”,还有准备用最短的时间游到湖对岸的“美人鱼”……

在瑟谷,孩子们学会阅读的年龄最小5岁,最大12岁,平均学会阅读的年龄是8岁。学会数学的时间稍晚,平均在11~12岁。虽然启蒙的时间参差不齐,但一旦学生打开了灵感之匣,进步就突飞猛进。

经瑟谷“员工”近50年的研究发现,大约有80%的瑟谷毕业生能从大学毕业,而后在社会上各个领域获得成功。诚然,在瑟谷没有老师,也没有教材和课堂,但学生会听从内心的引导主动学习。根据瑟谷的经验,学生一旦爱上数学,以每周两堂课的速度,可以用半年的时间学完小学6年全部的内容。想申请大学的学生可以在半年的时间内努力复习,找参考书做题,通过SAT考试,拿到录取通知书。

很多瑟谷的学生在没有成绩单、在学证明和推荐信的前提下,拿着自己撰写的申请信,以非凡的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完成项目能力和对人对己负责的态度,通过严格的面试,走进心中的大学或是从事自己想做的工作。

在质疑中坚守

虽然瑟谷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和运行规则,但他们与众不同的作风仍然不断遭受外界质疑。这些质疑来自家长乃至全社会,大家对“无老师”状态的不信任,对“学生自治”的怀疑,再加上捉襟见肘的办学经费,低廉薪酬对“员工”缺乏吸引力……对瑟谷来说都是致命打击。

瑟谷的创校人之一汉娜·格林柏——丹尼尔·格林柏博士的夫人——对学校的困境十分担忧:“这一切太艰难了,家长对我们要求极高,又给予我们极大的压力。他们把孩子送来的时候,大都是因为孩子在普通学校里过得不快乐,但是当孩子在瑟谷变得快乐起来,家长又要求我们要像普通学校一样给予他们全科教育。”

由于家长在每周一次的“学校大会”中也有投票权,因此家长对于学校理念的影响颇大。汉娜说:“很多家长因为不认同我们的教育,带着孩子离开了,也有家长坚持下来,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但还是有新加入的家庭对我们的方式有意见。然而,我们的学校已经有40多年历史了,不可能因为某些家长的影响而改变它的文化传统。”

除了家长,瑟谷也面临来自学生的压力。很多来瑟谷的学生在普通学校过得不好,可能因为心理因素或行为问题,无法适应学校的模式化生活,还有些学生有暴力倾向,或是偷窃、滥用药物等恶劣行为。他们来到“不上课”又没有“老师”的瑟谷,就像野马进入了空旷的原野,还会好好学习吗?汉娜的答案是:“会!”首先,所谓的“坏孩子”不用上课,他们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事情,从而没有时间“捣蛋”;其次,如果他真的有违反校规、影响他人的行为,他也必须接受“校园法庭”的审判,审判结果要得到他自己的认同,并在大家的监督下执行。在这里,他们得到了真正的尊重;反过来,他们也会尊重学校。

瑟谷的前辈夏山学校——始建于1921年的自主学习学校——一直受到来自英国教育部的压力。英国标准教育部曾在1999年正式提交对夏山的“投诉通知书”,原因是夏山学校忽略了政府制定的某些教育目标,例如:“没有改善学生上课出席率,不遵守教育部制定的全国课程标准,没有给学生做学习评量”等。好在目前美国教育部尚未对瑟谷的教育模式加以干涉,但事实上瑟谷与夏山一样,也不符合传统教育目标。

上一篇:县政府办副主任保先整改措施下一篇:吴岩峻主持召开三亚市委政法委员会一次全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