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续之采访篇

2024-04-27

《桃花源记》续之采访篇(精选2篇)

篇1:《桃花源记》续之采访篇

桃花源续作文

时至中华共和三十六年,太原一老翁年近花甲,一日别其家人,独游常德山水,闲游十余日来至一古村,问其何处,道曰:“此为陶元亮之桃花古源。”问曰:“可真有之?”曰:“不详,先辈曾言,西北一山常烟雾而出,时闻笑语,以为鬼怪,着令村人不得近之,遂千年未进一人,若有此源必于此山。”

翁大异,独前行,欲寻其林,身仅斧一,馍三而已,持斧劈其荆而得其路,沿途杂草密布,蛇鼠出没,时闻异声,翁惊,箭步前行。

不知行至何时,天际渐暗,山风刺骨,翁欲返而晚矣,续行之,少倾,果得一山。山旁仅桃花几株,翁忽觉旁有异光,寻光所去。于一密丛得见一洞,此洞长一丈有三,宽约半丈,从光而入,行至几十步,茅亭屋舍,灯火通明。袅袅炊烟,鸡犬相邻,身旁,花香鸟语.田中瓜果.古桑老柏.桃花遍处。乃曰:“果有其林。”

一孩见翁着异服,惊。唤父至,其父问从何而来,翁从实答之,则召其夫老,齐聚宗庙,大宴待之。席间,村人语云:“千年之时有一渔人入此胜境时为晋,不知今晋几年。”翁曰:“非也,晋过已千年余,其间过十几朝,今已为中华共和三十余载,且数述外界之盛市,人类之互爱。”一长老曰:“先祖战乱而避于此,吾等于此居千年之久,今得知外界大同,则破先例,子孙可出此源。”翁停半旬,其间,赏源内之景.采丛中之花.钓河涧之鱼.述外界之乐。

后,翁欲辞去,村中人道:“为避园中静世,勿与外人言。”

因准子孙出源,仅剩老者,人烟渐少。桃源苦延数十载,无人续其香火,遂终。

老翁守其信,未告一人,终时,独告其长孙,其孙欣然前往,因草木覆盖,路已失,不得其路,渐忘。

桃花源自此失于人间。

篇2:情续桃花庵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目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

明正德四年,唐寅以卖画所得购宋人章寞废园“桃花坞别墅”,在四周种桃树数亩,自号“桃花庵主”。 他晚年隐居桃花坞,常与文人墨客聚饮,脍炙人口的《桃花庵歌》以此而得。我久仰唐寅是一个风流不羁、放任旷达的才子,曾看到一幅面,是唐寅擎着酒杯醉卧花丛间的形象,而在我的梦境里,儒雅飘逸的桃花坞年画就是唐寅挥洒的色彩。

几年前,我曾到苏州寒山寺看过桃花坞年画,但行色匆匆,未能探访桃花坞年画艺人,也未能看到年画艺人制作年画的场景。此次我专为桃花坞年画而去,到达桃花坞的时候正是农历12月29日,即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张罗过年,合家团聚,而我却为了“桃花坞年画之旅”匆匆赶路。

我的目的地很明确,就是到桃花坞,所以,进入市区的第一件事就是问路。

满以为名扬天下的桃花坞在苏州人人皆知,不料问了几个年轻人和中年人,居然都不知道年画产地,对桃花坞地名也茫然不知。就是这时,两个骑自行车的老人热情地给我指路,一个老人还下车对我详细介绍说:“一直往前走,经过盘门,走过闯门廊桥,再往左拐,就到了。”

苏州话吴侬软语。他讲了几遍我才听明白。原以为并没有多远,没想到走了约半个小时,才看到那边一溜古意盎然的廊桥兀然耸立在眼前。

廊桥那边是一个三孔老城门,上面写着两个金色大字“阊门”。

从清代雍正年间的桃花坞年画《姑苏阊门图》中可以看出,阊门内城门临阊门大街(今西巾市),上有城楼,类似盘门城楼。瓮城为长方形,城内另有套城,并有南、北两个童梓门,南章梓门通今南新路,北童梓门通北码头

约在太平天国战争中,阊门瓮城被毁,剩下内城与套城。1927年市政筹备处工务局进行建设时将套城拆除,又将原来狭小的旧城门拆除,并于1934年仿金门罗马式建筑改建城门,改建后的间门共三门,中为车行道,两侧是人行道。

车过阎门,道路越来越窄,似乎是古街青石板路,行人多,自行车多。终于看到桃花坞大街的标记,顺着路标向左拐,不远处就进入了桃花坞大街。

车停在丁字路口,面前有两个方向,一边是桃花坞大街西,宽阔舒展,一边是桃花坞大街东,狭窄曲折。该往哪边寻找年画?我想应该是往东,那边有青石板路,老房了 再就是古意幽深的样子。

在街边,我惊喜地发现正好有一个小小的古董店,里面的主人也是一位古董老人。我走了进去,看了看满屋占董雕件挂毯之类,还有老国画,但就是没有看到年画。

我问了古董老人一些关于桃花坞年画的问题,他不太爱搭理我,每次我问二三次,他才惜字如金地回答几个字,通常是“不知道”。

最后,他被我问得烦了,指指东街,说:“你到那边去找找看吧。”

这是他对我说的惟一一句有用的话,毕竟他为我指引了一个力向。顺着古董老人指的路,我来到桃花坞大街东。与明显改造过的宽阔的街西相比,东街显得古老而破旧,与其说是街道,不如说是街巷,街宽只能容一车通过,房子大多是平房,很少有超过两层楼的房子,全部是逼仄的老房子,且陷入路的下面。也就是说,走进每一间平房,都要下几级台阶。就像古老的黄河河道,历史在河床上淤积了太多的泥沙,河床抬高,而两岸的田野和房屋沉沦,最后河水比屋顶还要高。

走在桃花坞大街上,看到街两边有的老宅已经破旧不堪,有的已经被改造得面目全非。

街巷的左边是一条条星罗棋布的小巷,如桃花坞街道这根主干蔓延伸展进去的树枝,小巷越往里看越幽细,只能容一人推自行车而过。正值冬天,偶尔看到的树枝也是枯萎、凋零的,如老妇人伸向天空的光秃秃的手。

这就是我梦中的桃花坞吗?这就是我千里追寻而来的梦境般的桃花坞吗?

是的,这就是我梦中的桃花坞,只不过梦中的桃花坞开满桃花,洁白的、鹅黄的、粉红的桃花,花枝妖妖,年画如花,五彩斑斓。而现在眼前的桃花坞没有桃花,也没有年画,只是街边有几家小巧玲珑的搬家公司、家政服务公司、歌舞厅、美容美发厅等,弥漫着现代气息。

然而,这些古老的房子、古老的墙上,可以看出,桃花坞依然古朴,每一间灰墙黑瓦的老房子似乎都有一段古老的故事,每一道参差的屋顶似乎都是古代年画的构图,每一扇木板门窗似乎可以打开年画的记忆,每一处破败中都透出一种古典年画的气息……

上一篇: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之二十二)—构思新巧下一篇:历史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