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指导书(会计、会计电算化)2012版

2024-04-27

论文指导书(会计、会计电算化)2012版(精选9篇)

篇1:论文指导书(会计、会计电算化)2012版

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指导书

(会计学、财会会统专业函授学生专用)

合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二○一二年十一月

—1— 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教学实践环节。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独立完成一项毕业设计任务或撰写一篇毕业论文,该过程是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理论及各种能力的综合应用与升华,是创新潜能得到激发的过程,是对各专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的全面检验。毕业论文选题要求

2.1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力求有利于巩固、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专业基本训练和科研工作能力的培养。

2.2毕业论文的选题要体现多样性原则,以满足学生不同的研究方向或自己的实际工作。课题可以是源于实际的题目,也可以是专题研究或理论研究课题。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专长和创造潜能。学生既可以从给定的参考选题中选择(参考选题见附件三),也可以自行确定,但必须是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内容。

2.3 题目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要适当,学生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任务。选题时应充分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选题要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知识特长;2.选题要有浓厚的兴趣;3.选题要充分考虑收集和查阅资料的可能性。毕业论文对学生的要求

3.1 学生的资格

参加毕业论文的学生必须修完所学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相关课程,并达到学校规定的学分,特殊情况须经成教院批准。

3.2 对学生的要求

3.2.1在毕业论文期间,严格遵守纪律,在指指定的时间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尊敬老师,团结合作,虚心接受教师及有关人员的指导。

3.2.2独立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严禁抄袭他人毕业论文和已发表的成果或请人代替完成,违反者按作弊论处。

3.2.3主动并定期(至少每两周1次)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主动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和指导。

3.2.4 完成毕业论文相关任务后,应按有关规定将毕业论文整理好,交指导教师评阅。答辩后负责将本人的毕业论文所有资料整理好并送交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交成人教育学院存档。

3.3 学生的任务

3.3.1 接受毕业论文任务后,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写出开题报告,拟定出毕业论文工作方案。3.3.2 认真按照工作计划进行文献查阅、资料收集、实习调查、实验研究等,按时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

—2— 3.3.3 认真撰写毕业论文初稿,并按时交由指导教师评阅;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对毕业论文进行认真修改,直至指导教师认可后定稿。

3.3.4 认真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按时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

4.1 基本要求

4.1.1 毕业论文应主题突出,内容充实,结论正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数据可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图表清晰,格式规范,文字流畅,字迹工整。

4.1.2 毕业论文的字数要求:专科生毕业论文的字数一般为0.4-0.6万字、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字数一般为0.8-1.0万字。

4.1.3 毕业论文中所使用的度量单位应采用国际标准单位,专业符号符合国标或行标。

4.2 内容要求

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200汉字,本科生同时要有中、英文对照,英文摘要约150个实词。)

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本科生同时有中、英文对照,分别附于中、英文摘要后。)

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A.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撰写的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B.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C.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突出研究的新进展或主要结论性成果。

谢辞:简述自己撰写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所参考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一般5篇以上),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放在当页页脚)。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附于谢辞之后。

4.3其他要求

4.3.1文字:论文中汉字应采用《简化汉字总表》规定的简化字,并严格执行汉字的规范。所有文字字面清晰(建议采用计算机打印)。

4.3.2表格:论文的表格应有表名、表号,表号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表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跃。表格的结构应简洁。表格中各栏都应标注量和相应的单位。表格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值相同时,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表名和表号置于表格上方中间位置。

4.3.3 公式:论文中重要的或者后文中须重新提及的公式应注序号并加圆括号,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按章编序,如(6-10),序号排在版面右侧,且与右边距离相等。公式与序号之间不

—3— 加任何线段(直线、虚线、点线)。

4.3.4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各种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不能写成99年。数值的有效数字应全部写出,如:0.50:2.00不能写作0.5:2。

4.4毕业论文的书写格式

毕业论文的书写格式及具体版式见附件

一、附件二。

4.5 装订要求

按以下顺序装订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含关键词)

英文摘要(含关键词,专科生不需要)正文 谢辞 参考文献 注释 附录 封底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

2013.3.15前,为论文选题、撰写初稿的时间,并将电子版发给指导老师; 13.3.15-13.4.15,及时与指导老师联系,根据指导老师的修改意见,及时修改;

13.4.15-13.4.30,最后修改,定稿;

2013年5月组织毕业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4— 附件一:毕业论文书写格式

目 录(四号黑体,居中)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引言(或绪论)(作为正文第一章,小四号宋体,行距18磅,下同)3

一、××××××(正文第二章)„„„„„„„„„„„„„„„„„„ Y

(一)××××××(正文第二章第一节)„„„„„„„„„„„„„„„ Y

(二)××××××(正文第二章第二节)„„„„„„„„„„„„„„„ Y

(三)××××××(正文第二章第X节)„„„„„„„„„„„„„„„„ Y

二、×××××(正文第三章)„„„„„„„„„„„„„„„„„„ Y „„„„„„„„„„„„„„„(略)

四、×××××(正文第X章)„„„„„„„„„„„„„„„„„„„„„ Y 结论 „„„„„„„„„„„„„„„„„„„„„„„„„„„„„„„„Y 致谢 „„„„„„„„„„„„„„„„„„„„„„„„„„„„„„„ Y 参考文献„„„„„„„„„„„„„„„„„„„„„„„„„„„„„„Y 附录1 ××××(必要时)„„„„„„„„„„„„„„„„„„„„„ Y 附录2 ××××(必要时)„„„„„„„„„„„„„„„„„„„„„ Y

摘 要:(四号字,黑体,加粗,顶格),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18磅),每行与冒号对齐。关键词:(四号字,黑体,加粗,顶格),在摘要页的左下方。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18磅)每行与冒号对齐。中文摘要单独一页。

Abstract:(四号字,黑体,加粗,顶格), 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18磅),每行与冒号对齐。

Keywords:(四号字,黑体,加粗,顶格), 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18磅),每行与冒号对齐。英文摘要单独一页。

正文: 正文按章节编排,章标题(采用“

一、xx”的形式,一级标题),二级标题(采用“(一),1,(1)”的形式),如打印,一律采用A4纸排版、打印,页面设置按每页36行,每行36个汉字排版,页码可在页脚居中,用阿拉伯数字。

参考文献: 列出作者查阅和引用与论文有关的文章和著作,参照以下格式依次列出: 文献是期刊时:

序号.作者姓名.论文题目,期刊名称[J].卷号.期数.年份.(页码范围)。文献是著作时:

序号.作者姓名.书名[M].出版单位.年份.(页码范围)。正文排版格式:

—5— 引言(或绪论)(用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行距18磅)

一、×××××(正文第一章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加粗,行距18磅)

×××××××××(小四号宋体,行距18磅,以下相同)××××××××××××××××××××ׄ„„

(一)××××××(作为正文二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顶格)

×××××××××(小四号宋体)×××××ׄ„„„

1.×××××(作为正文三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加粗,缩进两字)

×××××××××(小四号宋体)××××××××××××××××××××××××××ׄ„„

2.×××××(作为正文四级标题,用小四号,缩进两字,正文接后)(1)

二、×××××××(作为正文第二章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行距18磅)

×××××××××(小四号宋体)××××××××××××××××××××××××××××××××××ׄ„„

图、表及公式编序统一用二级编序,如:

图1.1 图书仓库管理系统(五号宋体,图下方居中,行距18磅)表1.1 图书结构表(五号宋体,表格上方居中,行距18磅)

结 论(小三号黑体,居中,行距18磅)

×××××××××(小四号宋体,行距18磅)××××××××××××××××××××××××××××××××××××××××××××××××××××××××××××××××××ׄ„„„

谢 辞(小三号黑体,居中,行距18磅)

×××××××××(小四号宋体字,行距18磅)××××××××××××××××××××ׄ„„„

参 考 文 献(小三号黑体,居中,行距18磅)×××××××(小四号宋体,行距18磅)××××× ×××××××××××××××××××××××××××××××××××××××××× ×××××××××××××××××××××× „„„„

注释:(五号宋体)

附录:(小四号宋体,行距18磅)

—6— 附件二:论文样本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On the Corporation Financial Risks and How to Prevent Them 摘要: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它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要求企业经营者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防范财务风险。本文…… 关键词: 财务风险 ;

因素 ;

技术 ;

制度 ;

措施

Abstract:

Financial risk is a signal that can reflect the operating situation of the corporation comprehensively.This paper……Key words: Financial risk;Factor;Technology;Institution;Countermeasure

引 言

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现代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客观上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企业生存的安全性带来了威胁……

一、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认识

(一)企业风险的概念分析

1. 风险概念

一般来说,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在企业财务管理和投资分析中所讨论的风险是指未来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但未来……

2.结

……………………

论文能够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完成,首先要感谢XXX老师的精心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了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错误……

参 考 文 献

1.郭双来.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防范与控制[J].施工企业管理.2003.5(38-40)2.刘力.财务管理学[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45-47)

3.栾庆伟 迟国泰.财务管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273-275)4.韩博 胡显莉.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及其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3.9(6-8)

—7— 附件三: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会计理论及财务会计方向

1.从会计实务中审视公允价值的作用

2.我国无形资产准则解析

3.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初探

4.浅析新会计准则对金融总量及统计的影响

5.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

6.会计标准国际化与新会计准则实施准备

7.新旧准则中借款费用差异分析

8.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准则比较与未来发展趋势

9.论会计环境的差异及其对会计制度的影响:中德比较 10.新准则中存货会计处理的几点变化

11.新准则下存货会计核算对比解析

12.会计准则制定的利益相关者博弈研究

13.浅析我国实施新会计准则的背景、特点及必然性

14.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比较解析

15.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和思考

16.从无形资产新旧准则比较看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17.新企业会计准则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18.新会计准则实施对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影响

19.新会计准则指导下的资产证券化有关会计问题探讨

20.关于新会计准则的思考

21.浅析财务会计报告应披露的信息 22.论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结构 23.透视公允价值 24.财务会计目标探讨

25.从财务会计的目标透视财务管理的目标 26.互联网对财务会计冲击的解决办法 27.关于完善财务会计行为规范的探讨 28.关于我国会计学科体系的设想 29.论会计理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30.论我国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

31.论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与联系 32.关于未来事项的确认、计量与会计报告问题 33.论现代会计的受托关系与会计立场问题 34.谨慎性原则及其运用问题 35.论资本保全

36.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37.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38.关于会计环境的思考

39.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8—

[

40.论现代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创新 41.论契约关系与经理会计行为 42.资产计价理论初探

4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4.对企业成本上升趋势的思考 45.对建立责任会计制度的思考 46.关于目前财务信息危机的思考

47.环境会计对传统会计基本理论的冲击

48.在我国企业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构建 49.电子商务网络会计探析 50.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

51.对完善《公司法》中财务会计制度的思考 52.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规律及发展趋势 53.论会计确认的意义、作用及发展趋势 54.论并购与国有企业的发展 55.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 56.论会计方法的变革

57.论会计信息的形成及报告中的约束因素 58.论会计的职能与目的

59.论财务会计目标确定的客观环境与条件

60.浅谈事业单位以材料对外投资的账务处理

61.有关在建工程核算的两个问题

62.合并会计报表中内部商品交易的抵销方法

63.对会计分期和持续经营假设逻辑关系的思考

64.对会计确认和计量非对称性的质疑

65.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比较

66.论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企业管理及财务会计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

67.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

68.关于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

69.论中国财务会计的目标

70.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及其经济分析

71.谈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存在的缺陷及修正方法

72.高科技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新探

73.留存收益会计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74.新经济时代中国财务会计演变趋势分析 75..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76.绿色财务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国际会计方向

1.世界会计模式比较研究 2.中美会计模式比较 3.中德会计模式比较 4.外币交易会计处理初探 5.期汇合同会计处理初探

—9— 6.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探讨

7.外汇风险及会计处理探讨

8.外币投入资本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9.论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10.中西方会计规范比较 11.世界会计模式初探

12.物价变动会计的国际比较 13.跨国公司会计环境问题研究 14.中外会计准则比较

财务管理方向

1.企业财务风险问题 2.财务结构探讨

3.企业筹资的各种来源及其选择 4.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模式 5.企业理论的依据、目标和原则 6.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7.最优资本结构分析

8.财务失败与企业破产及其对策 9.财务杠杆作用在筹资决策中的运用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及其作用 1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及其作用 12.企业产品成本的技术经济分析 13.如何保证财务分析的质量 14.企业清算问题

15.财务目标及其实现机制

16.企业评价分析的目标及其分析体系 17.金融工具与企业筹资

18.论流动资金管理与增强企业活力 19.企业财务危机的征兆及防范对象 20.关于无形资产管理问题的思考 21.论资本营运管理

22.企业财务战略和环境分析 23.公司财务危机及其规避 24.论企业的融资渠道和方式

25.试论我国企业间债务链产生原因及对策 26.债务风险估计及防范 27.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

28.公司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的比较研究 29.企业现金预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30.利用信息化技术改进集团企业资金管理

审计学方向

1.审计学的社会经济基础

—10— 2.审计的理论体系

3.如何提高审计的独立性

4.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 5.金融审计

6.对审计假设的探讨 7.管理审计 8.经济责任审计 9.审计管理模式 10.比较审计

11.中国审计质量管理 12.内部控制设计原理 13.内部控制理论依据

14.内部控制的设计程序与方法 15.制度基础审计 16.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7.政府绩效审计

18.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 19.审计与社会环境

20.浅议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基础审计 21.风险导向审计初探

22.网络时代下的计算机审计 23.谈在知识经济下的审计监督 24.知识经济对审计的影响初探 25.抽样审计理论研究

26.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 27.内控制度与内控制度评审

28.注册会计师职业服务市场的细分研究 29.议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30.浅议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其他方向

1.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问题的几点思考 2.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3.防范金融风险的主要对策

4.关于经济效益指标体系改革的思考 5.关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问题的思考 6.证券市场流动性研究

7.中国通货膨胀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8.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形成机理分析 9.对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现象的研究

10.中国通货膨胀问题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

—11—

篇2:论文指导书(会计、会计电算化)2012版

一、选题

根据本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实施细则的要求,论文选题必须在会计专业范围以内,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电算化会计等方面的选题。选题应结合我国会计工作实践,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会计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的具体题目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定。选题时要充分考虑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即:选题宜专不宜全、宜小不宜大,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难易适中的题目;所选题目要有充足的文献资料作为参考基础;选题要兼顾社会需求与学术价值,会计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特征和时效性,要求选择当前会计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文中观点应具有新意,不能过时。

二、要求

(一)学生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祥实、结构合理严谨、语言通顺。

(二)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字数应为4000--5000字。

(三)毕业论文要求卷面整洁,按照毕业论文统一要求的格式打印。正文前必须附有提纲和摘要,结尾要有结论和引用参考文献。

三、指导教师职责

(一)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选题和收集资料,为学生讲解论文的写作方法,为其介绍参考书目或参考资料,并指导阅读。

(二)学生初步确定论文题目后,可先提交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查提纲后提出意见,帮助学生最终确定论文题目。学生完成初稿后及时交给指导教师,教师对论文修改并提出指导意见,学生在教师指导意见基础上,修改定稿。

(三)教师使用专门的教师指导记录表,将每次指导情况记录在案,包括指导的时间、每次指导给学生提出的具体修改意见、指定的参考书目、参考资料、教师与学生联系方法等,要将学生写作一稿(手写稿)、二稿直至最后定稿(打印稿)的情况反映在纪录中。记录表与论文一起装袋保存。

(四)指导教师要审查学生毕业论文的真实性,对最终定稿的论文写出评语,提出建议成绩(优秀等次原则上不超过指导总人数的`20%),并指导学生做好答辩的各项工作。

四、成绩评定

(一)考核标准: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

1.成绩优秀的标准:(凡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会计方针、政策;观点明确,能深入进行分析,并有独到见解。

(2)理论联系实际,对经济工作或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中心突出,论据充足,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4)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重点突出,语言简练。

2.成绩良好的标准:(凡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会计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

(2)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层次清楚,语言通顺,结构合理。

(3)答辩中回答问题正确。

3.成绩中等的标准:(凡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会计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专业理论去分析实际问题,中心比较突出。

(2)论据较充足,层次较清楚,语言较通顺,结构较合理。

(3)答辩中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4.成绩及格的标准:(凡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会计方针和政策,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但内容尚欠充实。

(2)中心论题较明确,材料较充足、具体但不够典型。

(3)尚能联系经济工作实际,但论证不够充分。

(4)文章有一定的条理,一定的论据,文字尚通顺。

(5)答辩中回答问题经提示后基本正确。

5.成绩不及格的标准:(凡具备下列情况之一)

(1)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会计方针和政策,或在经济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未掌握已学的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差。

(2)文章无中心,层次混淆不清,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

(3)抄袭他人文章、成果、书籍者。

(4)凡具有以上条款之一者,应判为不及格。

(5)在答辩中对大多数问题都不能正确回答者,也应判为不及格。

在上述标准之间者,可根据量化评分标准适当给予“优”、“良”或“中”等成绩。

(二)成绩评定办法

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建议成绩;经过口头答辩,由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论文与答辩情况给予评定成绩。

五、论文格式

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摘要、提纲、正文、参考文献等四部分。论文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及装订(侧面装订)。

(一)写作格式

1.论文的格式应包括:

(1)封面;一律按照统一封面的格式打印。

(2)摘要(四号、黑体):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字,约200字左右。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简述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观点,研究的成果及意义。

(3)关键词(四号、黑体):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字。

关键词一般3----5个

(4)提纲(四号、黑体);采用三级目录(一、(一)、1),一级用四号、黑体,其余用小四号宋体字,注明论文页码

(5)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文章一级标题:黑体、四号字。如有图、表,采用图X或表X的格式,如论文中第一个图,表示为图―1。第一个表表示为表―1。

(6)结论(四号、黑体):采用小四号宋体字

单独作为论文的一部分,对整个论文进行总结,预测和评价论文的价值,并指出今后预计研究的方向和设想。

(7)参考文献(四号、黑体):采用小四号宋体字

篇3:论文指导书(会计、会计电算化)2012版

一、基础档案设置

1. 人员档案设置对期初余额的影响

人员档案设置中提供了是否业务员设置, 该操作影响流程中涉及该人员的个人期初数据。例如:“其他应收款”设置个人往来期初, 若该人员是销售部或采购部的业务员, 则必须在档案设置中打勾业务员, 否则录入期初余额个人明细数据时, 系统认定人员非法, 数据无法录入 (参见图1) 。更正时, 需到基础挡案—人员档案下该人员【是否业务员】处打勾即可。

2. 会计科目设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目录。会计科目设置的完整性关系到会计工作能否顺利实施, 会计科目包括科目编码、科目名称、外币核算、数量核算、辅助核算的设置, 科目设置的层次深度直接影响会计核算的详细、准确程度。U8.61版用户要注意这些操作设置的细节。

(1) 会计科目设置影响会计期初余额。会计科目设置中提供辅助账设置, 需要设置的科目在此设置辅助项。例如“应收账款”设置【客户往来】辅助, 而且该科目属于应收系统的受控科目。若此处不设置【客户往来】辅助, 在期初科目余额录入中则无法正确录入“应收账款”明细账, 出现总账与明细账对账不平或系统不允许明细账输入的提示。

改正时, 首先删除期初余额中应收账款的明细及总账数据, 再回到科目设置中增添“应收账款”的“客户往来”辅助项。操作中系统出现“此科目已使用, 修改辅助核算其必然会造成此科目对账不平”提示, 若日常账务凭证未做, 确认继续即可 (见图2) 。

(2) 会计科目设置影响出纳签字。会计科目设置中在编辑—【指定科目】项, 指定“库存现金”为现金总账科目, 指定“银行存款”为银行总账科目, 该指定科目是确定出纳的专管科目, 系统中隐藏的识别出纳权限的设置, 通过该操作, 系统将对出纳权限下的凭证进行签字。若不设置, 总账—凭证—出纳签字下, 系统出现“没有需出纳签字凭证”提示, 找不到需签字凭证, 改正时需要到前面【指定科目】去设置, 见图3。

(3) 会计科目设置影响期末业务处理。会计科目设置中的数量核算, 需要计量单位的录入。例如“库存商品”科目下需设置数量核算, 并设置计量单位, 若不做, 会影响【期初余额的录入】—【凭证制单】—【期末销售成本结转】等一系列业务流转, 这几部分业务都涉及数量核算, 影响面甚广。若出错, 改正时仅在期初余额处于浏览只读状态前可修改, 否则不能修改。因此, 会计科目设置时需细心。

二、日常业务处理

1. 制单编号对凭证制作影响

用友U8.61版对凭证制单编号提供两种方式:系统编号和手工编号。凭证制作中若要删除某张凭证, 该张凭证必须是最大号, 否则无法删除。若凭证后还有大号, 可将此凭证改号为最大号 (此项操作系统支持) , 再删除凭证即可。例如:凭证10、11、12, 删除11号凭证, 可将11号编制为大于12号的凭证, 13、14都可 (系统支持) , 再删除新编号的凭证。此操作在手工编号下可行, 若设置为系统编号, 可在总账—设置—【选项】下将凭证编号方式改为手工编号。

2. 计算机名设置对凭证出纳签字、审核签字的影响

日常业务处理中, 凭证要经过出纳签字、审核签字、主管签字等核算流程, 学生在操作中需签字时, 系统会出现“列前缀‘tempdb’无效, 未指定表名”提示, 【出纳签字】—【审核签字】—【主管签字】操作流程无法继续。出现这种问题是由于本机的计算机名不符合软件设计要求。用友8.61版要求计算机名的第一位数为英文字母, 机名中间的数字不得有横线, 这就要机房的管理员更改计算机名。由于学生机房的计算机受保护, 加大了管理员工作量, 应在软件安装前准备设置好。

3. 数据锁定解析

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单据锁定, 系统异常等问题有两种方法解决:一种是在系统管理—【视图】下操作;另一种采用快捷键操作, 在总账—期末—【对账】状态下, 选择用户操作月份同时按下Ctrl+F6键解锁, 系统恢复正常功能即可使用 (见图4) 。

4. 总账系统对其他系统的凭证处理

总账系统接受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工资薪酬子系统的凭证, 发现错误时只能标错, 不能在总账系统更改。需更改时, 只有在生成该张凭证的系统中才能更改。例如固定资产系统传入总账的凭证在固定资产系统更改, 但注意有同学删除了该张凭证, 总账系统仍有该张凭证以作废状态存在, 更改时费时费力。

三、期末业务处理

期末会计业务与日常业务比较, 数量不多, 但业务种类繁杂, 时间紧, 软件提供了规律性业务的处理, 但这些操作的细节较多, 做不好, 反而费时费力。

1. 销售成本结转

“库存商品”科目下的所有明细科目有数量核算, 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科目下的明细科目也应有数量核算, 且结构一一对应, 否则无法通过系统自动结转销售成本, 出现如图5所示的状况。

2. 汇兑损益结转

汇兑损益结转的设置需要两个汇率:一个是记账汇率, 一个是调整汇率。月初在基础档案—财务—【外币设置】中设置记账汇率, 日常业务处理中凭证的汇率即是此汇率, 凭证填好后, 此汇率只能浏览。月末, 汇率发生变动, 在外币设置处设置调整汇率, 调整汇率与记账汇率的差额与日常凭证数据即可作成汇兑损益凭证。有同学在汇兑结转时没有数据生成, 是调整汇率没录入, 到【外币设置】中录入即可。

摘要:用友ERP-U8.61版是中小企业使用较多的综合运营平台, 该平台包含了基础档案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月末处理等财务会计核算内容。教学过程中, 学生操作不好会影响核算流程的进行, 本文就这几方面问题进行解析, 也可供U8.61版软件操作者参考。

关键词:U8.61,基础档案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解析

参考文献

[1]章培林.ERP培训教程:财务篇[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5.

[2]袁文华, 谢晟.用友GRP_R9软件自定义辅助核算功能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 11 (11) .

篇4:电算化会计必然走向网络会计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 网络会计

电子商务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与传统的商务活动相比较,具有跨越时空和经济快捷等特点,从而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化的发展,电子商务将成为21世纪商贸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电子商务对现行会计的挑战

电子商务不仅是企业商务活动电子化,而且出现的电子单据和电子货币还改变了财务数据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方式,从而对电算化会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并导致电算化会计必然走向网络会计。我们知道,现行的电算化会计是继结绳记事、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之后的第四次会计革命。

1.电子商务对会计理论的冲击。电子商务对会计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会计假设方面:(1)电子商务出现的网上企业、网际企业和虚拟企业使会计主体变得模糊而难以确认,无形化的会计主体拓展了会计核算的对象。(2)电子商务中的交易多表现为虚拟企业的一次性交易,虚拟企业可以随时成立也可以随时终止,会计主体十分灵活,存在的时间长短很不确定,从而否定了持续经营这一假设。(3)电子商务可以使一笔交易在瞬间完成,会计核算由静态走向动态,用户可以随时了解和获得企业的会计信息,使得人为会计分期成为多余。(4)电子货币的出现和世界范围的网上交易,使实质货币计量假设脱离现实。同时,货币反映的价值已不是用户进行决策的全部依据,像企业的创新能力、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等一些非货币信息也介入其中。

2.电子商务对会计实务的冲击。电子商务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也很广泛,譬如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财务报告、会计职能、会计模式、会计结算方式等方面将受到一定的冲击。

(1)既然电子商务否定了持续经营会计假设,那么对虚拟企业而言,收付实现制比权责发生制反映的会计信息更加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2)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交易对象大多数是活跃商品或者金融工具,其市场价格波动频繁。而历史成本是一种静态的信息,它不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与用户及时进行经营决策的相关性很小。(3)电子商务的运用,一方面使财务数据的收集、加工和处理都能实时进行,甚至还可以双向交流;另一方面使原来以附表、附注形式披露的财务信息不再只是会计报表的补充。因此,对现行财务报告的时间、结构和内容要进行必要的修订和改革。(4)电子商务把会计信息系统逐步融入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加强了企业各种不同信息之间的沟通和利用。会计核算对象不仅仅是发生的资金运动,而且还包括可能发生的资金运动及其重要的经济事务,从而使会计的控制功能和管理职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5)电子商务要求企业把大量的信息存储于中心数据库中,从而改变了会计单一的、封闭的核算模式。用户经授权后就可根据需要从网上直接获得集中管理的信息并共享使用。同样,财会部门也可将财务信息在内联网或者外联网页上予以发布,并把相关信息传递给银行、税务和证券交易所等机构。(6)电子商务中使用的电子货币改变了现金、支票和汇兑等实质货币。电子货币能够瞬间完成结算,它不仅简化了结算手续,而且还节省了结算费用。

3.电子商务对会计软件的冲击。会计电算化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础,但电子商务介入企业经济活动后,又对电算化会计软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1)在数据获取和处理方面:电算化会计软件主要是通过用户录入来获得大量会计数据,将会计数据从纸张上转换到磁盘之中,实现了会计核算和管理自动化,解决了单一会计主体的实时处理问题。而电子商务要求所有的财务数据能从网页上自动获取,以便进行财务与业务协同、远程查账、远程报账、远程报表和远程审计等远程处理。可见,电算化会计软件已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对会计数据获取和处理的需求。(2)在会计软件核心技术方面:电子商务是在网上进行交易活动的,它要求会计系统能够很方便地处理企业间的事务,如电子货币划拨、网上货物配送等。

二、电算化会计要走向网络会计

根据以上分析,要实现大规模的电子商务,电算化会计必须走向网络会计。只有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才能从桌面走向网络、从内部走向外部,从事后走向实时,从静态走向动态。

1.建立电子商务网络。网络会计必须有先进、可靠的电子商务网络作为技术支撑,其网络平台主要有:因特网、内联网、外联网以及其他一些通讯网,如固定或者移动电话网、分组交换机、数字数据网和桢中继等数据通讯网。(1)因特网(Internet):它是一个由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大大小小的网络和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通过光缆、卫星及其它远程通信信息系统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大规模网络。(2)内联网(Intranet):它是传统企业网与因特网相结合的一个新型企业网络,即在传统企业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因特网的(TCP/IP)协议标准和WWW技术与设备,来构建或者改建成的企业内部网。(3)外联网(Extranet):是企业之间为了满足安全通信、合作和商业需要而对因特网技术的应用。用“防火墙”等技术将它与企业内联网上的重要资源隔开,以保证企业内联网的安全,避免黑客的非法侵入。

2.购置网络财务软件。电子商务不仅需要电子商务网络作为物质基础,而且还要有功能强大的网络财务软件来支持网络会计的运行。网络财务软件不同于传统的网络版财务软件,它除了能够满足单一会计主体的工作需要外,还应具备移动办公、电子商务和集团应用等方面的功能。(1)网络财务软件解决了企业的协调业务。从内部协同来看,网络财务软件使得财会部门的预算控制、资金准备、网上支付和网上结算等工作与业务部门能够协同进行;从外部协同来看,网络财务软件使得企业的网上询价、网上催款、网上保险和网上报税等项工作能与其他企业和社会部门协同进行。(2)网络财务软件能够支持电子货币流通。电子商务要求在网上进行支付结算,同时支付过程又是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和最终目的。电子货币的出现满足了跨越时空、安全快捷的在线支付需要。作为支付手段的电子货币,大多数应以实质货币为基础,不能脱离现金或存款。目前我国流行的电子货币主要有电子现金、储值卡、信用卡和智能卡四种类型。

目前,网络会计刚刚起步,在其发展过程中肯定会存在许多要解决的技术和管理难题。尽管如此,网络会计的广泛应用将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芳王松:《电算化会计与电子商务会计》工业会计,(2003.07)

[2]张伟华:《网络财务与电子商务问题研究》经济问题,(2005.11.19)

篇5:会计电算化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的性质和目的

强化实际训练和实际操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必须强化实训操作,通过实训操作,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领会和掌握使学生掌握用友财务软件各主要子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掌握各子系统(特别是总账和报表系统)具体业务的操作技能,贴近实际,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处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本领。通过实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达到用友软件ERP能手级认证所要求的水平和能力。

二、实训重点

系统管理、基础设置、总账的初始化、账务处理、报表的编制、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应收应付系统

三、实训资料:

由各实训项目单独提供

四、实训软件:

用友U850

五、实训内容:

实训一

系统管理和基础设置

一、实训目的

1、掌握财务软件中有关系统管理和基础设置的相关内容。

2、理解系统管理在整个过程中的作用及基础设置的重要性。

二、实训内容

1、建立单位账套

2、增加操作员

3、进行财务分工

4、输入基础信息

5、备份账套数据

三、实训方法与步骤

1、启动用友财务及管理软件U850

2、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注册、登录软件

3、建立新账套

4、增加操作员并进行财务分工

5、进行部门设置、职工设置、进行地区分类、进行存货分类、设置银行结算方式和支付条件等各项基础信息的设置;

6、账套备份

实训二

总账管理系统初始设置

一、实训目的

1、掌握财务软件中总账系统初始设置的相关内容。

2、理解总账系统初始设置的意义。

3、掌握总账系统设置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

二、实训内容

1、总账系统参数设置。

2、基础档案设置:会计科目、凭证类别、外币及汇率、结算方式、辅助核算档案等。

3、期初余额录入。

三、实训方法与步骤

1、引入账套,以账套主管的身份进行总账系统

2、总账系统参数设置

3、设置会计科目

4、设置凭证类别和限制类型;

5、外币及汇率设置;

6、进行供应商分类并设置供应商档案、进行客户分类并设置客户档案、设置项目档案等辅助核算档案

7、指定科目

8、录入期初余额

实训三 总账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一、实训目的

1、掌握财务软件中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的相关内容。

2、熟悉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的各种操作。

3、掌握凭证管理、出纳管理和账簿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

二、实训内容、凭证管理:填制凭证、审核凭证、凭证记账的操作方法。、出纳管理: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资金日报表的查询方法、支票登记簿的操作方法。、账簿管理:总账、科目余额表、明细账、辅助账的查询方法。

三、实训方法与步骤

1、引入账套,以制单员的身份进行总账系统

2、填制凭证

3、修改、作废、删除凭证

4、更换操作员,以审核员身份登录总账,审核凭证

5、记账

6、进行出纳管理(主要是现金账、银行账的管理)

7、进行账簿管理(包括辅助账的管理)

实训四

总账管理系统的期末处理

一、实训目的、掌握财务软件中总账系统月末处理的相关内容。、熟悉总账系统月末处理业务的各种操作,掌握银行对账、自动转账设置与生成和月末结账的操作方法。

二、实训内容

1、银行对账。

2、自动对账。

3、对账。

4、结账。

5、转账

三、实训方法与步骤

1、引入账套,以出纳的身份登录总账系统

2、录入期初未达账项

3、录入银行对账单

4、银行对账,输出银行余额调节表

5、进行自动转账设置

6、自动转账

7、对账和结账

实训五 UFO报表管理

一、实训目的、理解报表编制的原理及流程、掌握报表格式定义、公式定义的操作方法、掌握报表单元公式的用法。、掌握报表数据处理、表页管理及图表功能等操作。、掌握如何利用报表模板生成一张报表。

二、实训内容、自定义一张报表、利用报表模板生成一张报表。

三、实训方法与步骤

1、自定义一张新报表

2、报表格式设置

3、公式设置

4、利用报表模板生成报表

实训六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一、实训目的、了解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及各项目的内容。、理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与步骤。

二、实训内容、基本科目定义。、定义填报来源。、定义项目来源。、拆分凭证。5、生成报表。

三、实训方法与步骤

1、进行基本科目定义 基本科目定义。

2、定义填报来源。

3、定义项目来源。

4、拆分凭证。

5、生成报表。

实训七 工资管理

一、实训目的

1、掌握财务软件中有关工资管理的相关内容。

2、掌握工资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工资分摊月末处理的操作。

二、实训内容

1、工资系统初始设置。

2、工资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3、工资分摊入月末处理

4、工资系统数据查询。

三、实训方法与步骤

1、引入账套,进行工资系统初始设置(建立工资账套、基础设置、工资类别管理、人员档案、公式设置等)

2、工资的日常业务处理(工资变动管理、工资分钱清单、扣缴所得税、银行代发)

3、工资分摊及月末处理

4、工资数据统计分析

5、工资数据维护

实训八 固定资产管理

一、实训目的、掌握财务软件中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内容。、掌握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月末处理的操作。

二、实训内容、固定资产系统参数设置、原始卡片录入。、日常业务 : 资产增减、资产变动、计提折旧、生成凭证、账表查询。、月末处理。

三、实训方法与步骤

1、引入账套,进行固定资产系统参数设置

2、固定资产原始卡片录入

3、固定资产变动处理

4、固定资产折旧计提

5、转账处理

6、制单

7、对账、结账

实训九

应收款管理

一、实训目的、掌握财务软件中有关应收款管理的相关内容。、掌握应收款管理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及月末处理的操作、理解应收款在总账核算与在应收款管理系统核算的区别。

二、实训内容、初始化:设置账套参数、初始设置。、日常处理:形成应收、收款结算、转账处理、制单、查询操作。、期末处理:月末结账。

三、实训方法与步骤

1、引入账套,进行应收款系统的初始设置(设置账套参数、初始设置、单据设计、单据编号设置、期初余额录入)

2、日常业务处理(应收单据处理、收款单据处理、核销处理、付款单导出、票据管理)

3、转账处理

4、制单

5、账表查询及期末处理

实训十

应付款管理

一、实训目的、掌握财务软件中有关应收应付账款管理的相关内容。、掌握应收款管理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及月末处理的操作、理解应付款在总账核算与在应付款管理系统核算的区别。

二、实训内容、初始化:设置账套参数、初始设置。、日常处理:形成应付、付款结算、转账处理、制单、查询操作。、期末处理:月末结账。

三、实训方法与步骤

1、引入账套,进行应付款系统的初始设置(设置账套参数、初始设置、单据设计、单据编号设置、期初余额录入)

2、日常业务处理(应付单据处理、付款单据处理、核销处理、选择付款、付款单导出、票据管理)

3、转账处理

4、制单

篇6:论文指导书(会计、会计电算化)2012版

1.对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探讨

2.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3.会计电算化对现行会计体系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4.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5.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容错性及可操作性问题

6.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7.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8.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

9.我国会计电算化审计及对策分析

10.电算化审计及我国电算化审计体系的建立

11.会计软件与会计制度

( 毕业论文参考网收集整理论文)

12.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的子系统划分研究

13.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4.网络会计研究

15.对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

16.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7:论文指导书(会计、会计电算化)2012版

(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阶段

1.20世纪80年代,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

2.目标:

设计一个专门的账务处理程序,模拟替代手工记账算账,利用电子计算机来处理会计账务,实现会计核算电算化。

3.内容:

会计核算电算化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结账、成本核算、编制会计报表等。

4.基本特征:

采用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开发企业自身的账务处理系统。程序简单,程序和数据相互联系,无数据管理。

(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

1.20世纪90年代,会计电算化的丰富发展阶段

2.会计核算软件系统:

账务处理、报表处理、往来管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

3.主要内容:

企业其他部门的日常核算纳入计算机管理,与会计电算化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系统。

4.主要特征:

在企业组织内部实现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一体化,并在两者之间实现无缝联结,使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1.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

2.目标: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实现会计管理电算化。

3.内容:

这一阶段它是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系统提供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的数据和信息,借助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的决策方案。如,生产决策、销售决策和财务决策等。

4.基本特征:

数据冗余度减到最低,数据可以无限扩张,有分布式终端和构造网络。如管理信息系统、各种经济处理模型等。

(四)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

1.内部控制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内部管理的现代化,内部控制日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2.ERP系统

ERP系统,是指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可以看做是涉及企业各方面业务的的管理信息系统。会计核算部分也包含在ERP系统当中。

3.发展趋势:

篇8:论文指导书(会计、会计电算化)2012版

一、手工会计循环

所谓会计循环,就是指会计信息系统周而复始地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企业进行会计信息处理,离不开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总是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会计凭证,根据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根据会计账簿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这个顺序必须依次进行,不同企业的经济业务内容和繁简程度可能不同,但不同企业会计循环的步骤基本上是相同的。一个典型的手工会计循环步骤如图1所示:

1.收集有关经济业务数据。

会计循环的第一个步骤是收集有关经济数据。这些经济数据主要来自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原始凭证,包括企业在对外交易中取得的外来原始凭证和非交易性内部事项自行填制的自制原始凭证。

2.分析各项经济业务。

会计循环的第二个步骤是根据原始凭证所提供的经济数据,分析报告期发生的每一项经济活动是否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产生影响,以便加以记录。

3.编制会计分录。

会计循环的第三个步骤是根据所确认的会计事项,在记账凭证中编制反映经济业务已经发生或完成的会计分录,即根据上一个步骤对经济业务的分析,确定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及金额的记录,以便据以登记有关账簿。

4.过入有关账簿。

会计循环的第四个步骤是将记账凭证中所确定的会计分录过入有关账簿。

5.编制调整前试算表。

为了检验分类账的记录是否正确,会计循环的第五个步骤就是在期末账项调整之前编制调整前试算表。

6.账项调整。

会计循环的第六个步骤是账项调整,即编制调整分录并过入分类账。账项调整的目的是使会计信息恰当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和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7.编制调整后试算表。

为了保证调整分录过账后会计记录的正确性,还应编制调整后试算表,这也是会计循环的第七个步骤。

8.编制结账分录并过入分类账。

企业在调整后,经试算表试算平衡,就可以编制结账分录并过入分类账,这是会计循环的第八个步骤。所谓结账分录是指在会计期末将有关账户的余额或差额结转到另一个账户上去而编制的会计分录。

9.编制结账后试算表。

为了检验年终结账分录以及过入分类账的记录是否正确,应编制结账后试算表,这是会计循环的第九个步骤。

1 0.编制财务报表。

完成了会计循环前九个步骤的工作后即可进入会计循环的最后一步———编制财务报表。

以上会计循环步骤可以分为若干阶段,分别为:第一至第三步为第一阶段,做的是记账前的工作,要确定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该记什么账、记多少金额等;第四至第九步为第二阶段,做的是账簿记录工作,包括账簿登记、账项调整、账目试算、账簿结算等;第十步为第三阶段,做的是会计信息对外报告工作。

二、计算机会计循环

相对于手工会计处理系统,计算机会计系统能够接收和存储更大容量和更多类别的业务资料,可以更快速、可靠地执行既定的会计处理步骤以及更为快捷和灵活多样地输出会计信息。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循环如图2所示:

1.建立账套。

计算机环境下使用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进行会计业务处理,首先要创建一个会计核算的环境,只不过在计算机环境下所建立的会计账套是计算机数据库文件,以后的会计资料都将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

2.初始化设置。

建立账套后已经为会计核算准备好了一套“空白”的账套,而初始化设置主要是把传统会计核算资料录入到计算机中,以保证会计核算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在计算机环境下正确、连续、顺利地进行。需要录入的资料主要包括核算单位的基本信息、会计科目代码、各账户的余额和累计发生额以及一些主要的会计核算政策等。

3.启用账套。

初始化设置完成后,经过必要的完整性、平衡性检查无误后,就可启用账套进入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核算,而以后的会计工作则循环往复地在该账套内进行。

4.日常账务处理。

日常账务处理工作主要从其他子系统(如工资管理、固定资产核算、采购与应付、销售与应收等子系统)中获取数据,转换为记账凭证,或者直接输入记账凭证,然后进行凭证修改、凭证审核、过账、账簿查询等功能,最后为编制会计报表做准备。

5.期末处理。

期末处理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1) 执行自动转账。通常情况下,可利用自动转账功能做一些计提借款利息、固定资产折旧及摊销待摊费用、无形资产等转账业务。 (2) 期末调汇。对外币核算的账户在期末自动计算汇兑损益,生成汇兑损益转账凭证及期末汇率调整。 (3) 结转本期损益。此功能将所有损益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全部自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自动生成结转损益的记账凭证。

6.报表处理。

在记账凭证过账后,报表就可以按照事先定义好的取数公式自动生成。此功能提供报表自定义功能,可以按照用户的需要生成与会计业务有关的各类报表。

7.财务分析。

一般的计算机会计软件系统还提供了最基本的比率分析、结构分析、趋势分析等功能,用户可以选用。

8.结账。

在本期所有业务及记账凭证和调整凭证都已过账后,就可以执行结账功能。结账功能主要是结出各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累计发生额及余额等数据,并为下一会计循环工作做好准备。一旦结账,数据不能再修改。此功能执行完毕后,会计核算进入下一期,重复步骤四开始新的会计循环。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体系设置

1.第一部分:

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1) 会计基本理论,包括会计的定义、职能、对象、目标、规范。 (2) 会计核算基本程序和方法,包括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及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本程序和核算方法。 (3) 会计循环与会计信息系统,包括手工会计循环、计算机会计循环、会计信息系统。

2.第二部分:

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确认、计量和记录。 (1) 筹资活动的核算。讲述企业接受投入资金和采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的核算。 (2) 供应活动的核算,讲述企业外购各项资产成本的确定、款项的结算,包括原材料、固定资产等的核算和成本计算。 (3) 生产活动的核算。讲述企业产品生产中费用的发生、归集和分配以及产品成本的计算。 (4) 销售活动的核算。讲述企业销售过程中营业成本、营业税金的确认与计量。 (5) 投资活动的核算。讲述企业对外进行金融性资产投资的主要核算方法。 (6) 财务成果的核算。讲述企业取得的经营成果的核算方法,包括财务成果的形成与分配、所得税的计算、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的核算、财务成果分配的核算。 (7)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计算机会计处理及应用。讲述计算机系统下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流程及其会计处理。

3.第三部分:

会计信息的集成、发布与利用。讲述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解读以及利用会计信息如何进行会计决策和会计控制。 (1) 财务报表及其附注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方法,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财务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方法。 (2)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资产减值的影响、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和期末价值变动的影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影响等。 (3) 财务报表系统的主要功能和计算机处理流程。利用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决策和会计控制,包括成本性态、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全面预算管理、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决策与控制。 (4) 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决策与控制,包括利用软件进行会计决策及利用Excel进行会计决策、获取分析所需会计数据的方法。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 要求会计融入电子信息技术, 按企业的业务流程来编排, 以促进企业管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中如何将手工会计系统和计算机会计系统下的会计循环加以融合进行探讨。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会计循环

参考文献

[1].刘文辉, 李刚.会计学基础.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

[2].张瑞君.会计信息系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篇9:如何科学建立会计电算化会计科目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科目

会计工作中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会计工作“人工抄写,珠子计算”的局面,同时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储存、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功能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手段,大大扩展了会计核算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准确度和时效性,大大增加了为经济管理提供的信息量,为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创造了条件。

会计电算化促进了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涉及了会计基础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形式和方法,财务核算形式、内部控制制度内容和重点、稽核内容等。

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系统初始化设置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达到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的目标,会计科目初始化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因为会计电算化系统根据所设定的会计科目来展开后续的大部分工作,一旦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完成并进行账务处理之后,就不能对系统的会计科目进行人为的改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会计电算化系统初始化设置工作中,对系统的会计科目进行科学的设置,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目标的根本保证。

要能够科学的建立会计电算化会计科目,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立会计电算化会计科目要便于会计科目编码工作,因为在计算机中科目是以编码形式存储、索引的。编码是会计电算化会计科目内在逻辑的外在体现,所以建立会计电算化会计科目需要满足编码的一些基本原则

1.必须保证每一个会计科目都用一个确定的编码来表达,反之,每一个编码也只能代表一个唯一的会计科目,这就是所谓的编码的设计唯一性概念,所以科目设置要概念清晰,不能有交叉和模棱两可的现象。

2.会计科目编码设计的规律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这三性反映出了建立会计电算化会计科目的科学性和设计水平,建立会计电算化会计科目科学性强的,会计科目编码设计的规律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就强。

所谓规律性是指科目编码的顺序和层次应当有一定的规律,这样依据会计科目的内在逻辑顺序通过排序就可以方便地得到具有实际意义的分组。

所谓稳定性是指在会计科目内在逻辑性基础上,编码确定后不需要打乱重编,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可以应用较长的时间,不会出现除了因为增加经济业务扩展而增加代码现象外的经常修改编码系统的现象,编码系统是会计系统的基础,建立会计电算化会计科目又是会计科目编码的基础,频繁的修改编码系统,反复的调整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数据结构和控制结构的内容是建立会计电算化会计科目不够科学的一种直接体现,即会计电算化会计科目稳定性不足。

所谓扩展性是指随着管理要求的变化,业务类型的变更,可以通过增加一些新的会计科目方便的进行扩展,稳定性和扩展性是建立会计电算化会计科目中应该综合考虑的两个方面,这种扩充不能打乱原来的编码体系,要做到这一点实际上需要保证会计科目的可扩展性。

3.会计科目编码设计的通用性和系统性,这是指相对未来的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来讲,财务系统只是其中一部分,必然会面I临着财务系统与整体管理信息系统、与其它各子系统的接口工作,例如物资管理系统、生产计划系统、物流运输系统等,科目编码的设计,不仅要满足财务系统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其他各子系统及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需要,这就是通用性和系统性。会计电算化会计科目要便于编码设计的通用性和系统性要求。

4.会计电算化会计科目要层次、逻辑性清晰,这样编码位数容易控制,也便于记忆,适合计算机进行处理,编码系统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也会大幅提高。

二、建立会计电算化会计科目要对目前的会计科目进行认真分析。目的是科学理解电算化会计科目的内在逻辑性和内涵,为整体会计电算化系统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要明确设置会计科目的级数和位数,级数反映了一个单位会计科目按反映内容的详细程度所作的分类的类别数,位数是指会计科目代码的长度,级数越多,则会计账簿提供的会计信息就越详细,例如,按照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一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一级会计科目采用4位编码,其编码方法为:分别用1、2、3、4、5表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先采用顺序码区分科目大类,占1位,用第2位对科目大类进一步具体化,其第3位、第4位采用分组编码法。4位代码规定了85个一级科目,明细科目的设置没有一定的限制,但在《企业会计准则一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中列出了一部分明细科目,根据其列示的情况看,对明细科目采取的设置方法是,在一级科目后,每两位表示一级明细科目。由于2007年我国政府收支制度进行了改革,支出的经济分类由原来的三大类调整为现在的十三类,各单位都涉及到在2007年重新建立新的会计科目体系的问题。所以在设置会计科目的级数和位数时主要是明细子目编号的问题,一般而言,企业的规模越大、管理要求越高,会计科目级数就要求越多,这里主要是需要注意明细科目的代码切忌过长,据国外资料统计,会计科目代码的长度和输入出错率有很大关系,因此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系统能适应单位今后发展的需要以及便于记忆和处理,明细科目的代码长度应设置为二位,否则对记忆、输入、使用都非常不便。

需要充分考虑会计报表编制中的实际需要,有什么样的会计科目,就有什么样的报表数据,因此设置会计科目时必须和会计报表的内容相结合;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作为一个信息管理系统,会计人员所做的一切工作其最终目标是为管理人员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所以科目上不能脱离企业管理的需要去设置会计科目,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是会计信息的需求作为出发点;需要充分考虑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由于科目具有唯一性的特点,因此科目一旦设置完成,它就必须满足企业长期使用的需要,在此期间不能随意变更其核算内容,所以,会计电算化决不是简单地将手工记账转化为用计算机记账,会对会计核算内容、会计核算流程、会计工作机构设置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必须满足连续性特点,每个科目都有各自明确的核算内容,相同的经济业务必须登记在同一个账户上,设置会计科目时要充分考虑到计算机处理的特点,以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三、建立会计电算化会计科目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践中,建立会计电算化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前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沟通,主要是了解业务流程,了解内部核算和内外审计的实际需要,如果设置的科目不能方便的报表取数,则建立会计电算化会计科目就是失败的,并且还要避免在实际工作中明细科目重复设置,而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造成信息系统数据失真和运行效率下降。

在具体科目编码时,可以尝试多种方法,例如顺序编码法、按位编码法、分组编码法、按特定数字编码、综合编码法等,编码的方法很多,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能统一规定,只要在编码时,遵循编码设计的原则,充分体现科目设计初始目的,保证信息系统系统的运行效率就是可行的。

上一篇:学蛙泳的小学作文下一篇:电话销售常见问题解答